目录
22 关系: 吴起,吴起变法,同谥号庙号列表,孟勝,屈宜臼,东宅公,令尹,周朝官制,先秦君主諸子女列表,先秦行政区划,前380年代,秦惠公 (戰國),資治通鑑人物列表,鉅子,棘蒲之戰,楚国,楚聲王,楚肅王,戰國,戰國人物列表,戰國歷史年表,悼王。
吴起
吳起(),中國戰國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衞國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 吴起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取秦国的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但吴起的变法损害了楚国贵族的利益,他本人也遭到了旧势力的报复。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后,楚国贵族发动兵变杀害吴起。 吴起著有《吴子兵法》一书,由于他在军事理论上的贡献,后人将孙武、吴起并称为“孙吴”。唐肃宗时将吴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追尊吴起为广宗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司马迁著《史记》时,将孙武和吴起合立于《孙子吴起列传》。现代学者马非百著《秦集史》时,将李悝和吴起合立于列传中。.
查看 楚悼王和吴起
吴起变法
吴起變法,戰國初年楚悼王當政時,于公元前386年—前381年,任命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为令尹,实行变法。 吴起變法主要內容:.
查看 楚悼王和吴起变法
同谥号庙号列表
在东亚汉字文化圈,在君主、諸侯等有一定地位的人物去世後,会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与品德修養等給予諡號、廟號,而不同人物可能得到相同的諡號,例如,劉徹和司馬炎就同為「武帝」。.
查看 楚悼王和同谥号庙号列表
孟勝
孟勝是中國東周末年的墨家鉅子。其著名事跡是為了守義,與約180名弟子死于楚國陽城君(一說鲁阳文君)的封地。.
查看 楚悼王和孟勝
屈宜臼
屈宜臼,亦作屈宜咎。戰國時楚國宗室大夫,以言辯而著名。 吴起投奔楚悼王,悼王一向仰慕吴起的才能,任命吴起为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期间他曾两次巡视至息县(今河南省息县),向屈宜臼询问在楚国的为臣之道,但屈宜臼对吴起将进行的变法持坚决反对。 韓昭僖侯二十九年(前334年),韓國興建一座高門,楚國大夫屈宜臼直接批評昭僖侯說:「我認為你絕不可能走出這個門,為甚麼呢?因為不是時候。「不是時候」的意義,不是指擇日不對。人生在世,有時順利、有時倒楣。從前你曾順利過,卻沒有興建高門。去年,秦國佔領宜陽,韓國大旱,你不節約,體恤民困,反而豪華奢侈,這是亡國的做法。所以,不是時候。」翌年,高門完工,昭僖侯也逝世了。.
查看 楚悼王和屈宜臼
东宅公
东宅公,亦有人隶定为“东亳公”,见于《望山楚简》,墓主悼固祭祀的先祖中,依次有三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先王(楚简王、楚声王、楚悼王)、先君东宅公、王孙巢、父大、陵君、亲父、北子、北宗等人,陈振裕、朱德熙、裘锡圭、李家浩等人均认为悼固以悼为氏,是楚悼王的后裔,而东宅公是楚悼王之子,悼固的祖父,也是悼氏的始祖。.
查看 楚悼王和东宅公
令尹
令尹,即楚國宰相。一說其名源於伊尹,但亦存爭議。 楚武王時設置令尹,入則領政、出則統軍。直到楚國被秦國所滅,令尹一直是楚國的最高官職,兼有中原諸侯國相、將的權力。令尹一般都由楚王的親族出任,非王族擔任令尹的,可考證的只有楚文王時的彭仲爽(申國平民),以及楚悼王時的吳起(魏國將軍)兩人而已。 楚国行政官制多以“尹”为名,令尹执一国之柄,为百官之长;军事官制以柱国为名,上柱国执一国之军,为各军之长。令尹、柱国居上卿之位,多由楚国的公族成员及其后裔充任。.
查看 楚悼王和令尹
周朝官制
西周是在夏、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不仅仅由于它广袤的国土、更是由于它丰富的文化,这其中就包含着政治思想的传承,西周时代的政治思想以及官职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周严格的施行宗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国人的统治序列。就官制而言,大体上有卿士-诸侯-卿大夫三等。卿士辅佐周天子执政,诸侯世守其国,卿大夫辅佐诸侯治理国家、并且从诸侯手里领受世袭采邑。.
查看 楚悼王和周朝官制
先秦君主諸子女列表
此列表列出中國夏、商、周及諸侯國君主所生的子女,包括追封君主之子女。.
先秦行政区划
先秦行政區劃,範圍是從遠古至秦朝統一九州的這一段時間,由於年代久遠,其地方行政只能大略緒述。而九州是漢族傳統地理區劃,又稱為「漢地九州」。.
查看 楚悼王和先秦行政区划
前380年代
前380年代從前389年1月1日開始,於前380年12月31日結束。.
查看 楚悼王和前380年代
秦惠公 (戰國)
惠公(),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簡公之子,在位13年。.
查看 楚悼王和秦惠公 (戰國)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查看 楚悼王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鉅子
鉅子是墨家門徒(墨者)中对领导人的称呼,有時寫作“巨子”。在《孟子》中可考证的有孟胜、田襄子、腹䵍等人,現在多指富裕或者地位顯赫的人物。.
查看 楚悼王和鉅子
棘蒲之戰
棘蒲之戰發生於前381年,楚國、趙國聯軍打敗魏國的一場戰爭,以各國皆疲弱而告終。主因是趙國侵佔了衛國大塊土地,威嚇到魏國在中原地區的利益,使得魏國出兵支援衛國,齊國也派兵支援,趙國向楚國求救,楚國也加入了這場大戰。這場戰役也是魏國自魏文侯改革以來首次在戰場上失利。.
查看 楚悼王和棘蒲之戰
楚国
楚国,又称荆、荆楚、楚荆,中国历史商朝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楚国國君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公元前223年,秦滅楚之戰,爲秦所滅。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安徽、河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江西、重庆、貴州、山东部分地方。.
查看 楚悼王和楚国
楚聲王
楚聲王,又称聲桓王,原名熊當,楚簡王之子。在位僅六年,社會動盪不安、國事積弊日深。當時太子熊疑恒常愿爲王,爰说服諸臣與賓客,密謀弑父王,使“盜”襲弑王,王遂爲“盜”所殺。熊疑继位,为楚悼王。.
查看 楚悼王和楚聲王
楚肅王
楚肅王,原名熊臧,楚悼王子。楚悼王剛死,舊貴族射殺吳起,吳起跑入靈堂,伏在楚悼王的屍體上,結果貴族殃及楚悼王的屍首。楚肅王繼位後,以傷害悼王屍體罪,收捕作亂貴族七十餘家,並處以三族之刑。楚肅王四年,巴伐楚,取茲方(今湖北松滋),楚被迫築扦關(今湖北宜昌市西),进行防御。楚肃王六年(前375年)魏攻楚,战于榆关(今河南中牟西南),韩国乘机而攻灭郑国,并迁都至郑(今河南新郑)。前371年,魏國遣軍攻佔魯陽。楚肃王十一年(前370年)卒,其弟熊良夫继位,是为楚宣王。.
查看 楚悼王和楚肅王
戰國
戰國時期(前5世紀~前221年),簡稱戰國。關於戰國的起始年份,共有7種說法,一般有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或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這三種說法為較多人接受。而戰國時代結束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原。後世史家劃分東周前半為春秋時代及後半為戰國時代,東周在周赧王五十九(前256年)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東周不完全包括戰國時代。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不休,故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徐州相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五國相王後各大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吳、越、楚三國早在春秋時代已稱王),周天子權威進一步受損。戰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大規模變革,例如郡縣制度、私田制、廣泛應用鐵器和貴族因亡國變為平民傳播知識。各國為獲取土地、財富、人口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之土地逐漸走向新時代,塑造了中央集權國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雛形。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各國相繼圖強而舉國變法,涌現了大量名將爭鋒和名士縱橫捭闔之典故,為後世傳誦。.
查看 楚悼王和戰國
戰國人物列表
本表列出曾在中國歷史戰國時代登場的人物,範圍從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至秦朝滅亡(前206年),參考多本史料,依照國別分類,並附錄記載該人物的文獻出處(君主除外),部分文獻如《史記》、《戰國策》則會作個簡稱。春秋五霸請參見春秋人物列表。.
查看 楚悼王和戰國人物列表
戰國歷史年表
戰國歷史年表為中国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各国君主在位年代的列表。.
查看 楚悼王和戰國歷史年表
悼王
悼王是东亚世界王的諡号之一。.
查看 楚悼王和悼王
亦称为 楚悼折王,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