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嚴世蕃
嚴世蕃(),字德球,室名東樓,江西分宜介橋村人,祖籍福建邵武,內閣首輔嚴嵩之子,母歐陽氏。長女嚴氏(1547年—1602年)為衍聖公孔尚賢妻,誥命夫人。.
查看 楊繼盛和嚴世蕃
城隍
城隍,又稱城隍爺、城隍爺公、城隍老爺,原意是「城牆」與「護城河」的意思,後來演變為民間信仰中的城池的守護神,亦為陰間司法體系的職司。.
查看 楊繼盛和城隍
十三密殺令
《十三密殺令》,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古裝武俠電視劇,共20集。.
查看 楊繼盛和十三密殺令
史褒善
史褒善,字文直,號南渠,直隸大名府開州(今河南省濮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大理寺卿。.
查看 楊繼盛和史褒善
同音異義語
同音異義語(英語:Homophone),指一個詞語的發音與另外一個詞語相同,但意義卻不同。這些詞可能寫法相同,以中文而言,例如「杜鵑」一詞,可以指一種鳥類,也可以指杜鵑花;也可能寫法不同,例如制服、制伏等等。寫法相同的同音異義語同時也是同形異義語。在表音文字中,同音異義語也可以指與其他片語或字母發音相同的片語或字母。 英文詞彙「Homophone」的字源是希臘文的「homo-」 (ὁμο-,相同),以及「phōnḗ」 (φωνή,發聲)。反義詞為「heterophone」,即為多音字。.
查看 楊繼盛和同音異義語
中国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是指中国的俗神信仰,也称为民俗宗教、民间宗教、民众宗教或传承信仰(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信仰)。中国的民间信仰的特点是:求世俗功利之事,不強調宗教教义的完備。功利性非常强,求神拜佛,像是人世间委托别人办事,求的一般是,升官发财、好姻缘、身体健康、出入平安、考试过关、考进理想学校、求职成功、等等世俗功利的事,中国民间信仰者一般不知道自己信的是中国民间信仰,信众会自称信佛教或道教,但通常儒佛道三者不分,相信三教合流,相互貫通。.
查看 楊繼盛和中国民间信仰
丘秉文
丘秉文(),字鳴周,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楊繼盛和丘秉文
仇鸞
仇鸞(),字伯翔。陝西鎮原(今屬甘肅)人。继承祖父仇钺爵位咸宁侯。 任甘肅總兵,被曾銑彈劾。後投靠嚴嵩。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入侵京師,仇鸞任平虏大将军,出擊鞑靼,讳败冒功。加太子太保,總督京營戎政。楊繼盛彈劾仇鸞,被貶官。仇鸞與嚴嵩爭權,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陸炳揭發仇鸞不法之事,明世宗收其大將軍印,八月,仇鸞病死。乙亥,戮仇鸞屍,傳首九邊。一說仇鸾是洪钟之子洪澄之女婿。.
查看 楊繼盛和仇鸞
張經 (尚書)
張經(),字廷彝,號半洲,侯官縣(今福建福州市)洪塘鄉人,是明朝抗倭將領,為人剛正,得罪嚴嵩、趙文華、胡宗憲等,因而被明世宗處死,著有《半洲詩集》傳世。明穆宗諡其襄愍。.
查看 楊繼盛和張經 (尚書)
周宗建
周宗建(),字季侯,號來玉。蘇州吳江(今屬江蘇)人,明末東林七賢(東林黨七君子)之一。 尚書周用之曾孫。少時聽楊繼盛故事,曾嘆道:“忠愍(楊繼盛)不死!”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中進士,技武康縣知縣,升福建道御史,巡按湖廣。天启元年,為顧存仁、王世貞、陶望齡、顧憲成請諡。天啟二年(1622年),彈劾魏忠賢與客氏亂政,激怒明熹宗,因諸大臣力救免死。次年再上疏指斥魏忠賢擅權。天启中御史倪文焕等诋周宗建等讲学为伪学,疏曰:“聚不三不四之人,说不痛不痒之话,作不浅不深之揖,啖不冷不热之饼。” 後死於獄中。.
查看 楊繼盛和周宗建
焦山
山位于江蘇省镇江市区北长江之中,海拔高程71.0米。东汉末年焦光隐居于此,因而得名。上有定慧寺,寺院楼阁掩映于山林之中,故有“焦山山裹寺”之说。定慧寺东有宝墨轩,又名焦山碑林,藏着历代碑刻四百余方,数量之多,为江南第一,其中有“碑中之王”之称的《瘗鹤铭》,出自“书圣”王羲之之手笔。 焦山还有其他一些名称,如“樵山”、“狮子山”、“双峰山”、“乳玉山”、“浮玉山”,因东汉末年隐士焦光避居此地,故名“焦山”。东、西两峰之间又有一小峰,称“别峰”。 焦山与金山隔江相望,而镇江名胜向以金焦二山著称,二山各有特色,古人曰:“金以巧胜,焦以拙胜;金为贵公子,焦似淡道人;金宜游,焦且隐;金宜月,焦宜雨。”.
查看 楊繼盛和焦山
陳瓚 (嘉靖丙辰進士)
(),字廷祼,号雨亭,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常熟市)人,明朝官员。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进士。授江西永丰县知县,治最,擢刑科給事中。弹劾罷免嚴嵩餘黨祭酒王才、諭德唐汝楫。遷左給事中,弹劾文選司郎中南軒,請錄建言廢斥者。世宗震怒,命杖其六十,除名。 隆慶元年(1567年),起官吏科给事中,疏請追卹楊最、楊爵、羅洪先、楊繼盛,并誅奸黨之殺沈鍊者,获准,楊順、路楷皆被捕治罪。同年冬,擢太常寺少卿。高拱因陳瓚為徐階所引荐而不满,陳瓚已移疾歸里,以“浮躁”为由被謫为洛川县丞,不赴。 萬曆年间,陳瓚累官刑部左侍郎。由于徐阶之故,高拱及張居正任首辅均不召其出山。居正死后,始以薦起會稽縣丞。累升侍郎。卒于官,贈右都御史,諡莊靖。.
杨姓
楊姓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6。根據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楊姓也是第六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涉「姓」的論文上指出,楊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此姓氏全球都有广泛分布,此外,杨姓也是隋朝君主的姓氏(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杨姓起源于古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周宣王将儿子长父封到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此说之杨姓起源矩今也约2600多年历史。 在做自我介紹時,通常會將「楊」稱作「木易楊」;但實際上「楊」字的右邊並非「易」,而是「昜」(音同陽)。.
查看 楊繼盛和杨姓
汪宗伊
汪宗伊,字子衡,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崇陽縣(今湖北省崇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汪文盛之子。.
查看 楊繼盛和汪宗伊
朱天球
朱天球(),字君玉,號淡庵,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庚戌進士,官至南京工部尚書。.
查看 楊繼盛和朱天球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查看 楊繼盛和明史
明史人物列表
明史人物列表是《明史》中的人物列表,根据章节依次排列。明史为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为清朝张廷玉等人耗时一百余年、历经三代、四次大型修纂而成。其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它记载了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到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该史也包括部分朱元璋起兵时至立国号前的一些人物故事,但内容不完全涉及南明王朝一些史事人物。.
查看 楊繼盛和明史人物列表
明世宗
明世宗朱厚熜(),或稱嘉靖帝,明朝第12位皇帝,庙号世宗,年號嘉靖,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駕崩無嗣,內閣首輔楊廷和立朱厚熜入繼大統,即明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世宗前期进行改革,颇有作为,他说:“今天下诸司官员,比旧过多。我太祖初无许多,后来增添冗滥,以致百姓艰窘,日甚一日。”下令革除先朝蠹政,“御近侍甚严,有罪挞之至死,或陈尸示戒”,裁革錦衣衛三萬餘人,节用宽民。英明果斷,又寸斬前朝王綸、钱宁和江彬等奸臣,人稱嘉靖中興。 但世宗受人詬病處更多,如他為了追封生父興獻王的問題,與楊廷和等朝臣引發嚴重衝突,即大禮議事件,世宗為了此事,對大臣們進行了嚴重的大清洗。後期世宗迷信道教,無心朝政,通過內閣掌控朝局,嚴嵩專權逐漸形成,又因為濫用民力,導致民眾起義無數。在宮中,世宗也暴虐無道,因為虐待宮女,導致宮女發動壬寅宮變,險些喪命。.
查看 楊繼盛和明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