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安波羅修
聖盎博罗削(Sanctus Ambrosius,Sant'Ambrogio,英文中常作 Ambrose,),罗马公教(天主教)神职人员,任米兰主教,4世纪基督教著名的拉丁教父之一。他也是羅馬公教公認的四大教會圣师(Doctor of the Church)之一。.
查看 楊牧谷和安波羅修
亞他那修信經
亞他那修信經(或譯亞大納西信經、阿塔拿修信經、亞大納修信經、亞大那西烏斯信經、亞達納修信經、阿塔納修斯信經;又稱得救經),是傳統基督教的三大信經之一,除有拉丁文版本外,尚有希臘文版本。此信經比另外兩大信經在教義的闡述上更加清晰、詳細及嚴謹,且直接引用許多聖經用語。 据说此信经是出自亞他那修(4世紀)之手,因而极具权威性。現代大多數的聖經研究學者認為此古信經最早曾在公元五世纪流傳於高盧(Gaul)南部的拉丁教会中,但完整的则見於9世紀。在17世紀时,罗马天主教学者Voss已宣称此信经并非出于亞他那修之手,而文中更未使用亞他那修最为强调的「本体相同」(Homoousia)一词。自此此信经之作者巳无人确知。 而近代學者凱利(J.N.D.Kelly)認為此信經反映了關於基督論到底是二位一體、一位一體、二位二體等的爭論,故應是針對涅斯多留主義而作的,其著作年代應在428年之後,不是亞他那修編纂的,只是藉由他的盛名而訂的名稱。 馬丁路德甚至視此信經為使徒之後最重要的基督教文獻。近代許多信條 (例如:奧斯堡信條與比利時信條)皆直接引用此信經內容作為教義的最高準則。不論天主教、基督新教都接受此信經為主要信仰宣告內容之一。 亞他那修信經內,根據以前的信經加入奧古斯丁等教父的觀點,即是聖靈不僅是出於聖父,也出自聖子,也就是所謂的聖靈「雙出說」。 此信经是以诗体写成,共四十四句教条,可分两部份:.
查看 楊牧谷和亞他那修信經
罪論
罪論(hamartiology)是基督教系統神學的十大教義之一。.
查看 楊牧谷和罪論
爱任纽
聖爱任纽(或譯聖依勒內,聖公會譯聖愛納內;希臘文:Ειρηναίος;),基督教会主教,早期基督教神学家。他的著作开启了早期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并且被罗马公教会和正教会敬奉为为圣人、教父。他是早期基督教的护教学家,据信是使徒约翰的弟子坡旅甲的门徒。 爱任纽出生于公元2世纪初的小亚细亚希腊裔家庭。这也许是他一直追随东正教派的原因。 爱任纽最早将现今《圣经》正典中的四卷福音书列为神所启示,反驳马吉安删改的《路加福音》是唯一正统福音书的立场。.
查看 楊牧谷和爱任纽
聖經新譯本
《聖經新譯本》是由數十位華人聖經學者自譯的《圣经》汉语译本。此譯本以原文重譯《聖經》,《新約》於1976年完成;《舊約》於1992年完成。 整個譯經過程由原文、神學和中文的工作小組依次縝密斟酌譯文,最後由資深學者作審訂。 2001年推出了跨世紀版,更邀各地聖經學者和牧者撰寫《聖經》各書卷的總論和簡介。同年亦開始了修訂計劃,終於在2011年11月出版了四福音書,2012年9月出版《羅馬書》2013年3月出版《啟示錄》(新約預算2013年出版,舊約預算在其後三年內完成),並正式把《聖經新譯本》升級為《環球新譯本》。.
查看 楊牧谷和聖經新譯本
1945年香港
1945年香港,隨着大日本帝國在二戰中的實力不斷下降,盟軍對香港的反攻於本年進入關鍵階段,除二月外的首七個月內均被有盟軍或美軍轟炸的痕跡,船塢、油庫、機場、發電廠、兵營、墳場、廟宇、集中營、船舶、醫院、學校等皆成襲擊對象,甚至誤炸人口密集樓房,釀成重大傷亡。惟香港市民因渴望日本盡快戰敗,結束香港淪陷,故一般不反對盟軍的轟炸。經過3年零8個月艱苦日子,黑暗歲月終露曙光,隨着美軍於8月初對日本先後投下2枚原子彈,及後日皇在電台裡的終戰廣播,使香港再次面臨政權移交,日軍在盟軍接管前則在梅窩犯下最後一宗殺害無辜港人案件。中英雙方就香港主權歸誰各執一詞,中方更率先派軍隊佔領九龍,最後在美國壓力下,中國領導人蔣介石終同意香港回歸英國並撤軍,英方隨即在香港成立臨時軍政府。香港重光雖然值得欣喜,但二戰後,香港滿目瘡痍,經濟蕭條,民不聊生,百廢待興,人口由戰前160萬急降至60萬的低位,甚至出現「人吃人」慘劇。由於物價騰飛,物資嚴重不足,餓死人現象不斷發生,到1945年,饑荒更為嚴重,人食人事件在8月更發生多宗。狂歡過後的香港人亦要同時面對一大批問題:包括8成人口營養不足、醫療衛生條件極差、傳染病猖獗、大部份的適齡學童失學、不少房屋受到破壞又或日久失修等,此外香港原來居民及難民在日本投降後大量湧入,1945年底,人口已回升到100萬,使情況進一步惡化。軍政府成立後,香港的人口即以每月100,000人的速度急升。軍政府首要解決的是港人的温飽問題,由於貿易尚未恢復,所以能源和糧食均十分缺乏。有見及此,軍政府首長夏愨派員到廣東、文萊、印度和日本等地搜購能源與糧食。至於住房方面,戰後有72%外籍人士失去居所,而全港約600,000名居民當中,則共計有160,000人無家可歸,其中大部份私人房產是在日佔時期遭日軍強佔的。戰後建材十分短缺,夏愨又不願動用公共資金修復私人樓房,所以軍政府只能儘量將空置的建築物安置居民,以及徵用旅館作收容難民,因此港人對軍政府的住房政策感到相當不滿。交通方面,軍政府曾以貨車權充巴士,以解決戰後交通工具荒缺的局面。此外,港英軍政府宣佈日本軍票作廢,部份市民一夜間傾家蕩產。二戰結束至年底發生多宗由水雷引致的嚴重海難,使掃雷成為戰後急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查看 楊牧谷和1945年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