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楊僕

指数 楊僕

楊僕,西汉将军,宜阳人,汉武帝时,为御史,果断搏击。后为主爵都尉,前112年,为楼船将军率领水军,与路博德的陆军一起平定南越国,封将梁侯。汉武帝敕责他有五过,让他不要居功自傲。前111年,与王温舒、韩说一起平定东越国。前109年,出征卫氏朝鲜,与左将军荀彘为将军,因配合不力、贻误战机,被荀彘扣押,灭朝鲜后,汉武帝知道是二将争功,诛杀荀彘,楊僕当诛,赎为庶人。后病死。.

28 关系: 南越国史記人物列表史记吕嘉 (南越国)孔子改制考余善冼夫人前110年代福州历史年表畢取百越韓說荀彘衛右渠西汉列侯列表 (功臣侯) (武帝始封)資治通鑑人物列表郅都赵建德酷吏東越王汉书汉平南越之战汉灭朝鲜之战汉朝洛阳历史洛阳市漢平東越之戰漢書人物列表

南越国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或南粤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约前204年至前112年《史记》和《汉书》记载的时间为元鼎六年冬,元鼎六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为前111年,但由于汉朝以十月为岁首,冬为一年开始,《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載為「元鼎六年冬十月,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依《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检索表》,元鼎六年冬十月是儒略曆公元前112年11月14日—12月13日。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广东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广东百科全书》,第101页。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上),第28页。肖一亭:《珠海、澳门史前史的重建》,《东南文化》1998年第4期,第108页。。南越国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前196年,赵佗向西汉皇帝刘邦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的一个“外臣”。约前183年,南越国与西汉交恶,赵佗开始称帝,其后,闽越、夜郎、同师等国皆臣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前179年,南越国与西汉修好,赵佗再次向西汉皇帝汉文帝称臣。前113年,南越国第四代君主赵兴因向西汉请求“内属”,而和丞相吕嘉发生争议。吕嘉杀死赵兴,立其兄赵建德为新君主,并与西汉对峙。前112年,西汉君主汉武帝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同年将南越国灭亡。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 南越国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时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岭南免遭战乱之苦。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使岭南落后于中原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国君主推行“和集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移民和南越国各土著部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中原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使岭南文化既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又得到了发展。.

新!!: 楊僕和南越国 · 查看更多 »

史記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楊僕和史記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新!!: 楊僕和史记 · 查看更多 »

吕嘉 (南越国)

吕嘉(粵語:Leoi5gaa1,越南語:Lữ Gia;),越族人首领。南越国丞相。他连续担任趙胡、趙嬰齊、趙興、趙建德四代南越王的辅臣,权倾一时。后来,吕嘉因反对西汉对南越的统治,被汉武帝发兵征讨,于110年为汉军所杀。.

新!!: 楊僕和吕嘉 (南越国) · 查看更多 »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的一部著作,共二十一卷,1897年出版。 康有为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的作品,假托於尧、舜之言论,康有為宣稱:“凡六經,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子刪述者,誤也。”康有為因此提出变法要求。廖平認為《孔子改制考》是抄襲他的《知聖篇》。.

新!!: 楊僕和孔子改制考 · 查看更多 »

余善

余善(閩東語:Ṳ̀-siêng,閩南語:Û-siān,閩北語:Ṳ̌-sīng;)即東越王或東越武帝,是閩越國(東越)歷史上的一位君主,前135年至前111年在位。 余善是閩越國王郢的弟弟。建元六年(前135年),郢發兵攻打南越,漢朝以此為藉口攻打閩越。余善與大臣、宗室合謀殺死了郢,向漢朝投降。漢朝立閩越宗室繇君丑為繇王以管理閩越,但余善的勢力很大,威行於國中,於是漢朝冊封余善為「東越王」,與繇王並立。 元鼎五年(前112年)秋季,漢朝發兵征討南越,余善上書漢廷,請求發兵八千人跟隨樓船將軍楊僕討伐南越。行軍至南越國的揭揚地區時,余善以海風太大為由拒絕前進,派人秘密與南越聯絡。 公元前112年冬季,漢軍攻破番禺城的時候,余善並沒有率軍前來,因此楊僕上表請求討伐東越。漢武帝以「士卒勞倦」為由拒絕了他的請求,令大農張成、故山州侯齒等屯軍豫章待命。 元鼎六年(前111年)秋季,余善得知楊僕有進攻東越的意圖,而且漢軍兵臨邊境,於是大怒,自稱東越武帝,刻皇帝之璽自立,發兵拒守要道。同時封騶力等人為「吞漢將軍」,進攻漢朝的白沙、武林、梅嶺,殺死地方官員。大農張成、故山州侯齒等屯軍豫章按兵不動,漢武帝大怒,將他們處決;同時派橫海將軍韓說從句章出發,由海路進攻;樓船將軍楊僕自武林、中尉王溫舒自梅嶺、越侯自若邪、白沙,一齊進攻東越。 公元前111年冬季,東越軍隊頑強抵抗,徇北將軍曾在武林一度擊敗漢朝的楊僕部,但終於被楊僕打敗並殺死。漢朝指使東越的越衍侯吳陽勸說余善投降,余善不聽。吳陽率所部七百人倒戈,在漢陽襲擊東越軍。此時,閩越的另一位君主繇王居股與建成侯敖合謀殺死了余善,向漢軍的橫海將軍韓說部投降。漢朝降封居股為東成侯。漢武帝認為閩越之地多山險阻而且民風強悍,命令軍吏將閩越人遷徙於江淮一帶。從此以後,閩越國就滅亡了。.

新!!: 楊僕和余善 · 查看更多 »

冼夫人

夫人(),高涼郡(今广东省境)俚人(百越的分支),為俚人傑出的女領袖和軍事家。南梁宋康郡夫人、陳朝石龍太夫人、隋朝譙國夫人,諡誠敬夫人。.

新!!: 楊僕和冼夫人 · 查看更多 »

前110年代

前110年代從前119年1月1日開始,於前110年12月31日結束。.

新!!: 楊僕和前110年代 · 查看更多 »

福州历史年表

这是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有关的历史年表。 具体参见:福州历史.

新!!: 楊僕和福州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畢取

取,番禺人,西漢時封膫侯。.

新!!: 楊僕和畢取 · 查看更多 »

百越

越部落从夏、商、西周时期开始就是一个他称。是指使用“戉”这种生产工具(或兵器)的南方部落。由于内部“各有种姓”。广泛分布于亚洲大陆南部大江大河的下游。故战国时将之称为“百越”。王文光:《百越民族史整体研究论述》,《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75页。.

新!!: 楊僕和百越 · 查看更多 »

韓說

韓說(,),西汉将军,韩王信曾孙、弓高侯韩颓当之孙、韩嫣之弟,兄弟两人俱有材力。 初与其兄皆以美色得到武帝宠幸,后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攻打有功,为龙嵒侯,酎金失侯。元鼎六年(前111年),以待诏为横海将军,出会稽郡,与杨仆、王温舒击灭东越有功,封为按道侯。 太初三年(前102年),为游击将军,屯於五原外列城。为光禄勋,与江充、苏文、章赣在太子宫搜查巫蛊,被卫太子刘据所杀。其子韩兴袭封。.

新!!: 楊僕和韓說 · 查看更多 »

荀彘

荀彘(),西汉将军,太原广武人。.

新!!: 楊僕和荀彘 · 查看更多 »

衛右渠

衛右渠(;),是衛氏朝鮮的第三代國王。他是第一代王衛滿的孫子。 前109年,衛右渠與西漢發生衝突,致使漢武帝派兵侵略朝鮮。翌年,衛右渠被屬下暗殺,隨後衛氏朝鮮為西漢所滅,設置漢四郡。 《史记》只记载了他的名字——右渠,未记载其姓氏,在《汉书》中才提及他姓卫。.

新!!: 楊僕和衛右渠 · 查看更多 »

西汉列侯列表 (功臣侯) (武帝始封)

Category:西汉列表 *.

新!!: 楊僕和西汉列侯列表 (功臣侯) (武帝始封)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新!!: 楊僕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郅都

郅都,生卒年不詳,西汉时期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汉文帝时任郎官,汉景帝时先后任中郎将、济南郡太守、中尉、雁门郡太守。郅都任中尉时执法严格、不避权贵,人称“苍鹰”;任雁门太守时使匈奴闻名丧胆,被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

新!!: 楊僕和郅都 · 查看更多 »

赵建德

赵建德(粵拼:ziu6 gin3 dak1,Triệu Kiến Đức;),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五代君主,公元前112年夏季至前112年冬季期間在位,是南越国第三代君主赵婴齐的长子,第四代君主赵兴的庶兄。 由於趙建德在即位前曾被封為術陽侯,越南史料將他稱為陽王、術陽王或衛陽王。但這些稱謂不見於中國史料,而且並不是他的諡號。.

新!!: 楊僕和赵建德 · 查看更多 »

酷吏

酷吏,是中国古代中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其中包括严格执法的正直官员,也包括利用酷刑草菅人命的官吏。《史记》、《汉书》、《后汉书》、《魏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書》、《金史》有酷吏列传。.

新!!: 楊僕和酷吏 · 查看更多 »

東越王

東越王是西漢武帝時期分封的一位外臣國王-余善,統治廣大的東南丘陵。僅一任。.

新!!: 楊僕和東越王 · 查看更多 »

汉书

--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暢的口語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漢書》為己任,經過二十餘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漢書》的主要部分。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隨從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東觀藏書閣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故漢書前後歷經四人之手完成,歷時四十多年。漢書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

新!!: 楊僕和汉书 · 查看更多 »

汉平南越之战

漢平南越之戰是西漢時期,漢朝滅南越国的戰爭。.

新!!: 楊僕和汉平南越之战 · 查看更多 »

汉灭朝鲜之战

汉灭朝鲜之战是一场由汉帝国对卫满朝鲜在公元前109年至前108年发动的战争,战争以汉朝胜利,古朝鲜灭亡告终。战争起因为卫满朝鲜国王卫右渠阻止朝鲜半岛南方的辰国前往汉朝与汉朝取得联系并进行朝贡,汉武帝于前109年派军队,最终将古朝鲜外国消灭。古朝鲜被灭后,汉在辽东半岛及朝鲜设立了汉四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临屯郡。.

新!!: 楊僕和汉灭朝鲜之战 · 查看更多 »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地位。漢朝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汉(前202年-9年)與东汉(25年-220年),中間王莽篡漢建立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西漢與東漢合称兩汉,還有蜀漢;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陽。 汉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與公元前一世紀興起於歐洲的羅馬帝國東、西遙相並立。後世多將汉朝和約略同时期在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及文明的強大帝國罗兹·墨菲(黄磷 译),《亚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0月,141-154 ISBN 978-7-80700-092-1。在汉武帝期间,汉朝陸續地收復秦朝时失去的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宁夏地區,又開疆拓土,在河西走廊,即今甘肃處建立郡县。西汉后期,其疆域除了西藏、東四盟、吉林、黑龍江、青海大部分及蒙古國外,基本上包含現今长城以南、包括遼寧在內的中国疆域。 漢疆域最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蒙古包头及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廣达600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韓邪單于至10年的烏珠留若鞮單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至公元元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佔当时世界人口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進一步奠定了汉民族(华夏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在后世,漢人成为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汉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汉字。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影响巨大,至西晋时依旧有义阳蛮张昌,匈奴人刘渊,刘芒荡以汉朝名号造反,直至唐代, “卯金刀”、“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伐武者刘”等一系列宣扬刘氏复兴的金刀之谶都络绎不绝。人们经常把汉朝和之后的唐朝并称汉唐,并以之为中国朝代的代表。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首個年号,但实际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元鼎,之前的年号系追认。汉初根据五德終始說,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簒政建立新朝,方--采用劉向和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及《三國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新!!: 楊僕和汉朝 · 查看更多 »

洛阳历史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核心发祥地,华夏、中华、中土、中国、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元代以前,洛阳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的天然法定都城,大一统的王朝多以洛阳为首都或陪都,割据政权也均以进入洛阳作为逐鹿的目标和自身正统性的象征,这一时期的洛阳历史承载了中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元代以后因战乱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洛阳地位有所下降,退化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县的水平,这一时期的洛阳历史折射了中国各地方在农业社会晚期的普遍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洛阳人口数量、城市规模和工商业发展都有较大的飞跃,成为以重工业制造和历史文化旅游闻名的重要城市,这一时期的洛阳历史反映了一个内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历程。.

新!!: 楊僕和洛阳历史 · 查看更多 »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 楊僕和洛阳市 · 查看更多 »

漢平東越之戰

漢平東越之戰,是西漢漢武帝時期在南方的一場戰役;戰爭初期,東越軍隊在騶力等將領的領導下曾取得對西漢軍隊勝利,但在閩越國自行稱帝的「東越武帝」騶餘善被繇王騶居股與越衍侯吳陽弒殺後,閩越舉國降漢。.

新!!: 楊僕和漢平東越之戰 · 查看更多 »

漢書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楊僕和漢書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杨仆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