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侍中
侍中是中國的官職名稱,秦始置,之后很多朝代都有设立,但是其地位与职能有过很大的变化。.
查看 桓郁和侍中
譙國桓氏
譙國桓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桓姓士族,祖籍譙國(今安徽懷遠),有自东汉至东晋一直活跃于政治舞台,有譙國龍亢桓氏和谯国銍县桓氏两个支族。在東晉前期,譙國龍亢桓氏與另一士族陳郡謝氏一直處於分庭抗禮的狀態。.
查看 桓郁和譙國桓氏
谯国桓氏世系图
谯国桓氏,是中国东汉初年兴起的一个世族,自桓荣习《欧阳尚书》后成为著名经学世家,桓荣、桓郁、桓焉祖孙三代曾为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安帝、汉顺帝五代皇帝的老师。东晋初年,谯国桓氏再度以军功崛起,在政坛上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分庭抗礼,桓玄甚至一度篡夺了东晋的帝位。桓玄失败后,谯国龙亢桓氏彻底衰落,其支族谯国铚县桓氏则一直延续到唐朝。.
查看 桓郁和谯国桓氏世系图
東觀漢記
《東觀漢記》,漢代人稱之為《東觀記》,一百四十三--,是一部以紀傳體撰寫東漢歷史的史書,同時也是中國第一部官修當代史。記事起於光武帝,終於靈帝,由漢代劉珍、延篤等撰,因修史館設於東觀而得名。 在三國時代以後,將之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唐代以後漸以范曄《後漢書》取代《東觀漢记》。.
查看 桓郁和東觀漢記
東漢太常列表
《後漢書·卷一百一十五·志第二十五·百官二》載:「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禮儀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禮儀;及行事,常贊天子。每選試博士,奏其能否。大射、養老、大喪,皆奏其禮儀。每月前晦,察行陵廟。丞一人,比千石。六百石。本注曰:掌凡行礼及祭祀小事,总署曹事。其署曹掾史,随事为员,诸卿皆然。」今據《後漢書》諸《帝紀》作此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查看 桓郁和東漢太常列表
桓焉
桓焉(),沛郡龙亢人,字叔元,东汉大臣。桓荣之孙,桓郁的儿子。少以父任为郎,明经笃行,他为侍中步兵校尉。作为太子刘保的太子少傅、太子太傅。先后担任光禄大夫、太常,汉安帝要废太子为济阴王,他和太仆来历、廷尉张晧劝谏,没有成功。延光四年(125年)十一月,刘保即位为汉顺帝,拜桓焉太傅,与太尉朱宠并录尚书事。视事三年,因辟召禁锢的人为吏而被免太傅。后为光禄大夫。阳嘉二年(133年),代来历为大鸿胪,几日后,迁为太常。永和五年(140年),代王龚为太尉。汉安元年(142年),以日食免职。第二年,在家中去世。弟子中有黄琼、杨赐,其孙桓典。.
查看 桓郁和桓焉
桓荣
桓荣,字春卿,沛郡龍亢人,東漢時期官員。東晉世族譙國桓氏的遠祖。.
查看 桓郁和桓荣
桓麟
桓麟,字元鳳,沛國龍亢人,東漢官員,太常桓榮之曾孫,桓郁之孫,桓酆之子。.
查看 桓郁和桓麟
樓望
樓望,字次子,陳留郡雍丘縣(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年輕時研讀《嚴氏春秋》。操節清白,在鄉里有名氣。師從丁恭。.
查看 桓郁和樓望
欧阳高
歐陽高(),字子陽,西汉千乘郡(今广饶县)人。 歐陽生的曾孫。教授《歐陽尚书》。前136年,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歐陽高被立为博士,是漢朝第一位尚書博士,後來成为太學的學官。有弟子林尊。.
查看 桓郁和欧阳高
淳于恭
淳于恭,字孟孫,北海郡淳于(今山東省安丘縣)人。善於講解《老子》,清靜不慕榮利。東漢侍中。.
查看 桓郁和淳于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