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卵裂球
卵裂球(Blastomere、囊胚腔)是受精卵發育過程所經歷過的一個階段,指的是由受精卵分裂而生成的形态上尚未分化的细胞。主要指的是从二细胞期到八细胞期之间的形态,其中每一个细胞都是胚胎幹细胞,具有完全分化能力。卵裂球階段之后会继续分裂進入桑葚胚。.
查看 桑葚胚和卵裂球
囊胚
囊胚也稱胚胞(blastula)是动物受精卵卵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球形幼胚。囊胚由桑葚胚形成,在囊胚中细胞单层排列在表面,而中央充满液体的腔称为囊胚腔。由于早期卵裂并不伴随细胞生长,虽然囊胚的大小和受精卵相似,细胞数目已达到上千个。.
查看 桑葚胚和囊胚
囊胚 (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的囊胚(在英語中稱爲「Blastocyst」,其他動物的囊胚則被統稱爲「Blastula」)由內細胞群(Inner Cell Mass, ICM)以及滋養層(trophoblast, TE)組成。內細胞群有發育成成體各種結構的潛能,而滋養層則能發育爲胚胎外的組織,如胎盤等。分離內細胞群細胞,並進行體外培養,即可取得胚胎幹細胞(ESC)。.
胚层
胚層(germ layer)亦稱為生殖上皮,但較少使用,是動物胚胎形成時的一群細胞。所有動物都具有胚層,其中脊椎動物的三胚層構造特別顯著,而海綿動物的胚層最為簡單。真后生动物(比海绵复杂的动物)通常會產生兩到三層主要組織層(有時候稱為初級胚層)。輻射對稱的動物(如:腔腸動物)具兩個胚層的構造,包含內胚層、外胚層;兩側對稱的動物則具有三個胚層的構造,較輻射對稱動物多了位在內胚層與外胚層之間的中胚層。所有胚層內的細胞最終發育成動物的各項組織與器官。.
查看 桑葚胚和胚层
胚胎发育
胚胎發生(embryogenesis)也稱為胚胎形成或胚胎發育,是胚胎構造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最早的起源是將只有單套染色體的細胞,融合成具有雙套染色體的卵,可以經由卵子與精子受精而形成,也可以經由無性繁殖(如複製)產生。之後進行稱為卵裂的快速的有絲分裂,最後各種細胞分化成不同的組織、系統與器官,如皮膚、神經系統、骨骼與肌肉、循環系統與消化道等,形成完整的生物個體。.
查看 桑葚胚和胚胎发育
胚胎幹細胞
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簡稱ESC)是一類具有多能性的幹細胞。在卵細胞受精後,受精卵經過桑葚胚階段,進入囊胚階段。囊胚中的細胞可以歸入兩個大類:滋養層(trophoblast,TE)和內細胞群(inner cell mass,ICM)。滋養層的細胞會分化爲胚胎外的組織(胎盤等),內細胞群的細胞則會分化成胚胎的其餘結構。分離內細胞群細胞並進行體外(in vitro)培養,即可取得胚胎幹細胞。胚胎幹細胞擁有分化爲三個胚層的細胞的潛能,或者說在一般情況下能分化形成除了胎盤之外的所有胚胎結構,此為胚胎幹細胞多能性的具體體現。 1981年,英國劍橋大學遺傳學部中,兩個分別由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以及马修·考夫曼(Matthew Kaufman)率領的研究團隊分別在體外建立了小鼠胚胎幹細胞系。而胚胎幹細胞這一術語則是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解剖學部的教授蓋爾·R.·馬丁(Gail R.
查看 桑葚胚和胚胎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