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栾祁

指数 栾祁

栾祁,春秋时期晋国人,栾黡之妻,范宣子士匄之女,栾盈之母。 栾祁和栾黡之子栾盈,乐善好施,得到了很多名士追随。丈夫栾黡去世后,栾祁和家宰州宾私通,将栾氏家产私吞,栾盈不满。前552年,栾祁怕儿子会来讨伐,便联合和栾黡有矛盾的兄弟范鞅向士匄诬告栾盈意图叛乱,士匄害怕栾盈的门客,改任他为下卿,并放逐他去筑城,栾盈逃到齐国。.

6 关系: 籍偃范宣子栾鲂欒盈汉族智國

籍偃

籍偃,即籍游,春秋时期晋国人,籍氏。 前573年,晋悼公即位,任命士渥浊做太傅,祁奚做中军尉,羊舌职辅佐;魏绛做司马,张老做侦察长,铎遏寇做上军尉,籍偃为上军尉司马,程郑做乘马御。弁纠驾御战车,荀宾作为车右。 前552年,栾盈的外公范宣子、舅舅士鞅父子诛除欲栾氏,士鞅和栾盈的母亲栾祁诬称栾盈谋反,栾盈逃到齐国。范宣子杀箕遗、黄渊、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师、申书、羊舌虎、叔罴。囚禁伯华、叔向、籍偃。.

新!!: 栾祁和籍偃 · 查看更多 »

范宣子

士--( 匄即「丐」古字,ㄍㄞˋ,),中国春秋時代晋国法家先驱、军事人物、政治人物。祁姓、士氏、按封地又为范氏,諱--(范--),谥号宣。-范-文子士燮之子。又称范宣子。 前570年,范宣子出使齐国,劝说齐灵公继续和晋国结盟,齐灵公派太子光参加鸡泽之盟。前563年,他和中行偃建议晋悼公消灭妘姓小国偪阳国(今山东峄县南)。战况激烈,一次幸亏鲁国将军叔梁纥力气大,才没有使逼阳的埋伏得逞。力克逼阳赠与宋国右师向戌,向戌不敢要,献给宋国国君。前560年,中军将荀罃去世,中军佐范宣子本来可以升职正卿。但他让给了中行偃。 前559年,晋軍联合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13个同盟国攻打秦国,范宣子担任中軍佐,在晋军战败后,其子士鞅与公族大夫欒鍼一起冲向秦軍大营,欒鍼战死,士鞅生還。欒鍼之死激怒了他哥哥下軍将欒黶(欒桓子),欒黶之妻栾祁是范宣子的女儿。欒黶把責任说成士鞅的,向范宣子说要誅殺士鞅。士鞅亡命秦国。其后回国,欒氏对他深深怀恨。前554年,中行偃去世,范宣子才为正卿。 前552年,欒黶死後,其子欒盈(栾怀子)嗣位,士鞅诬称欒盈謀反。范宣子、士鞅诛除欒氏,欒盈逃到齐国。前550年,齐后庄公支援欒盈糾合残党攻入晋国,一度攻入晋国都城绛,范宣子与其子士鞅劫持与栾氏亲善的魏舒(魏献子)平定欒氏残党,欒盈被杀。范宣子还制定了范宣子刑书,闻名于世。前548年,士匄去世,士鞅继承。.

新!!: 栾祁和范宣子 · 查看更多 »

栾鲂

栾鲂,東周春秋時期晋国政治人物、将軍。欒氏,名鲂。前554年,栾鲂帅师随卫国孙林父(孙文子)伐齐国。前552年,欒氏宗主栾盈被外公范宣子、舅舅士鞅、母亲栾祁陷害,逃到齐国。前550年,栾鲂随栾盈攻入晋国,在战斗中受伤。最终栾氏一族被灭,栾盈被杀。只有栾鲂逃到宋国。.

新!!: 栾祁和栾鲂 · 查看更多 »

欒盈

欒盈(),東周春秋時期晋国政治人物、将軍。欒氏,名盈,号栾怀子。《史记·晋世家》作栾逞(可能是为了避汉惠帝讳)。欒黶之子。前557年,晋平公继位,欒盈为公族大夫。栾黡死后,栾盈嗣位,前555年,晋国伐齐时,欒盈为下军佐,次年荀偃死后,欒盈为下军将。前552年,栾盈的外公范宣子、舅舅士鞅父子欲诛除栾氏,士鞅和栾盈的母亲栾祁诬称栾盈谋反,栾盈逃到齐国。前550年,齐庄公支援栾盈纠合残党攻入晋国,先入曲沃,一度攻入晋国都城绛,范宣子、士鞅父子劫持与栾氏亲善的魏舒(魏献子)平定栾氏残党,曲沃人也倒戈攻打栾盈,栾盈被杀。.

新!!: 栾祁和欒盈 · 查看更多 »

汉族

漢族,是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民族,種族上屬於東亞黃種人,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体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92%,佔臺灣人口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3.4%。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约为13.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或五分之一,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作為民族的称呼,是在中国的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确立的。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魏晋南北朝以后,“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称谓,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見p.33, p.67 。漢族自稱“漢人”,其他民族称之“唐人”、“華人”、“秦人”、“桃花石”。 19世纪末開始用「汉族」一詞做為漢民族的稱呼,受漢民族主義和共產主义運動等多重影响,这一称呼逐步广泛使用,并于官方固定下来,在此之前,“華夏”(起源於中國黄河中下流域的遠古部落名稱)較常被使用為漢民族的別稱,民族政治认同根据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对華夏、汉人的定义都具有差异。汉族被西方學者視為中國的主體民族。 另外,中國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而加“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漢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 漢族自古以來就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或“漢地”,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 漢族通常被认为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黃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党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汉族”的代称或另稱。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西晉以前漢族人口主要分佈於中国北方,隨後北方人口因永嘉之禍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汉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新!!: 栾祁和汉族 · 查看更多 »

智國

智国,中国战国时期晋国的大夫,智氏。 前457年,知伯瑶与韩康子虎、魏桓子驹在蓝台举行宴会,知瑶戏弄韩康子并侮辱韩氏家臣段规。智国请求智伯多加提防,智伯不听说:“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智国举出郤氏遭受车辕之难,赵氏被孟姬进谗言致死,栾盈被母亲叔祁诉说他想作乱,范氏、中行氏在亟治被杀害的例子。说连蚊子、蚂蚁、黄蜂、蝎子(蜹蚁蜂虿)都能害人,更何况是君主、国相呢。前453年段规帮助韩氏背叛知瑶,韩魏联合赵氏,击杀了知瑶,是为三家灭智。.

新!!: 栾祁和智國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