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柯伊伯带

指数 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Kuiper belt),又稱作倫納德-柯伊伯带,另譯庫柏帶、--,是位於太陽系中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天文单位)外側的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圓盤狀區域。柯伊伯带的假說最先由美国天文學家弗雷德里克·倫納德提出,十几年後杰拉德·柯伊伯證實了该观点。柯伊伯帶类似于小行星带,但大得多,它比小行星帶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如同主小行星帶,它主要包含小天体或太阳系形成的遗迹。虽然大多数小行星主要是岩石和金属构成的,但大部分柯伊伯带天体在很大程度上由冷冻的挥发成分(称为“冰”),如甲烷,氨和水组成。柯伊伯带至少有三顆矮行星:冥王星,妊神星和鸟神星。一些太阳系中的衛星,如海王星的海卫一和土星的土卫九,也被认为起源于该区域。 柯伊伯带的位置處於距離太陽40至50天文单位低傾角的軌道上。該處過去一直被認為空無一物,是太陽系的盡頭所在。但事實上這裡滿佈着直徑從數公里到上千公里的冰封微行星。柯伊伯带的起源和確實結構尚未明確,目前的理論推測是其來源於太陽原行星盤上的碎片,這些碎片相互吸引碰撞,但最後只組成了微行星帶而非行星,太陽風和物質會在在此處減速。 柯伊伯带有时被误认为是太陽系的邊界,但太阳系还包括向外延伸两光年之远的奥尔特星云。柯伊伯带是短周期彗星的來源地,如哈雷彗星。自冥王星被發現以來,就有天文學家認為其應該被排除在太陽系的行星之外。由於冥王星的大小和柯伊伯带內大的小行星大小相近,20世紀末更有主張該其應被歸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而冥王星的卫星则應被當作是其伴星。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將冥王星剔出行星類別,并和谷神星与新发现的阋神星一起归入新分类的矮行星。 柯伊伯带不应该与假设的奥尔特云相混淆,后者比前者遥远一千倍以上。柯伊伯带内的天体,连同离散盘的成员和任何潜在的奥尔特云天体被统称为海王星外天体(TNOs)。冥王星是在柯伊伯带中最大的天體,而第二大知名的海王星外天体,則是在离散盘的阋神星。.

目录

  1. 181 关系: 劉麗杏原行星垓米假設的海王星外行星半人马小行星卡西尼-惠更斯号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大衛·朱維特大衛·拉比諾維茨天壇座μ天大将军六天仓增十八天体列表天倉五天體命名天苑四天文學天文學綱要天文單位太阳系太阳系天体大小列表太阳系天体列表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太阳系流体静力平衡天体列表太陽系外行星太陽系小天體太陽系年表太陽系的假設天體列表太陽星雲外行星奥尔特云女凱龍星環奉重根妊神星妊神星的卫星妊神星族姜正浩宣銅烈小行星小行星10199小行星118378小行星119951小行星120347小行星15760小行星15820小行星20000小行星2060小行星225088小行星24835小行星278361... 扩展索引 (131 更多) »

劉麗杏

劉麗杏,或稱為珍妮·劉(Jane Luu,Lưu Lệ Hằng,)是一位美國籍越南女性天文學家。.

查看 柯伊伯带和劉麗杏

原行星

原行星是在原行星盤內大小如同月球尺度的胚胎行星。它們應該是由公里尺度的微行星因彼此的重力相互吸引與碰撞而形成的。根據太陽星雲形成的理論,原行星在軌道輕微的擾動下和因此導致的巨大撞擊與碰撞下逐漸形成真正的行星。 在太陽系中,一般認為微行星的碰撞形成了數百個行星胚胎。這些天體類似穀神星和冥王星,其質量約1022到1023公斤,直徑約數千公里。之後數億年中行星胚胎之間彼此碰撞。目前仍無法得知行星胚胎之間互相碰撞而形成行星的詳細過程,但一般認為最初的碰撞可能將第一代的行星胚胎摧毀,被數量較少,但體積較大的第二代胚胎取代。這樣的過程會持續到撞擊結束,最後只有少數胚胎會形成行星。 早期的原行星有較多的放射性元素,這些數量由於放射性衰變,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少。來自放射線的熱、撞擊和重力的壓力會使原行星發生局部的熔化,有助於它們增長成為行星。在熔化的區域,較重的元素會向中心下沉,較輕的元素會上昇至表面;這種過程就是所知的行星分化。一些隕石的結構中也顯示出有些小行星也發生過分化的作用。 形成月球的大碰撞說假設是一個巨大的,被稱為忒亞的原行星,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與地球發生碰撞。 在內太陽系中,至少有三顆保留原始特徵的原行星存在,即穀神星、智神星和灶神星。而司琴星也有類似原行星的特徵。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也被認為是原行星。 2013年2月,天文學家首次直接觀測到遙遠恆星外圍由塵埃和氣體組成的盤面內原行星正在形成。.

查看 柯伊伯带和原行星

垓米

太米(Terametre,符號Tm,大陆称--,台湾称--,又称垓米)是一个极其罕用的长度单位。1 Tm=1012米=6.7 天文单位。 在这个数量级的长度,通常使用科学计数法或者其他单位如天文单位来表示。.

查看 柯伊伯带和垓米

假設的海王星外行星

假設的海王星外天體,習稱為海外行星、X行星或Planet X,自從1846年發現第八顆行星海王星之後,就有人不斷的在猜想是不是還有在海王星軌道外側的行星存在著。歷年來,在海王星軌道外側的區域發現了形形色色想像中的天體,並且曾經幾乎被確認為可能是第九顆行星和第十顆行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假設的海王星外行星

半人马小行星

半人馬小行星被歸類為軌道不穩定的小行星,並競相以神話中半人馬族的神祇命名。所以選擇這一族的名稱是因為它們的行為一半像小行星,另一半則像彗星。半人馬小行星的軌道會穿越或曾經穿越過一顆或數顆氣體巨星的軌道,並且有數百萬年的動力學生命期。 第一顆類似半人馬小行星的天體是在1920年發現的小行星944(Hidalgo),但是在1977年發現凱龍之前,它們並未被認為是一個新的族群。已知最大的半人馬小行星是1997年發現的女凱龍星,它的直徑達到260公里,大小如同主帶中的一顆中等大小的小行星。 沒有半人馬小行星曾經被拍攝過近照,但有證據顯示在2004年被卡西尼號拍下特寫鏡頭的費貝可能是被土星捕獲的半人馬小行星。另一方面,哈伯太空望遠鏡也已經獲得一些飛龍星表面特徵的資訊。 ,三顆半人馬小行星被發現有彗星狀的彗髮活動:凱龍、厄開克洛斯(Echeclus)和,因此凱龍和厄開克洛斯暨歸屬於小行星也歸屬於彗星。其它的半人馬小行星,像是Okyrhoe被懷疑有類似彗星的活動。任何一顆受到攝動而接近太陽至足夠的距離內時,都可已被預期會成為彗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半人马小行星

卡西尼-惠更斯号

卡西尼-惠更斯號()是前往行星土星的一艘無人太空船。它是NASA-ESA-ASI的旗艦級機器人太空船。卡西尼號雖然是第四艘前往土星的太空探測器,但卻是第一艘環繞土星,它於2004年抵達後,就開始研究土星和它的許多衛星,已於2017年9月15日销毀於土星大氣層。 该計劃於1980年代開始。它的設計包括繞行土星的人造衛星(卡西尼號)和登陸泰坦(惠更斯號)。這兩艘太空船是以天文學家喬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和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的名字命名。太空船於1997年10月15日使用泰坦VB/半人馬發射升空,在2004年7月1日進入環繞土星的軌道。在前往的星際航行途中,曾兩度飛越金星,一次飛越地球與木星。在2004年12月25日,惠更斯號與卡西尼號分離,並在2005年1月14日降落在泰坦。它利用卡西尼號中繼,成功的將資料傳送回地球。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外太陽系的天體上著陸。 卡西尼號在抵達後就持續的研究土星系統,並兩度延展計畫直至2017年4月。 然而,因為太空船用於調整與校正軌道的燃料因消耗而不斷減少,在2016年11月30日決定進入專案的最後階段。卡西尼號將駛入土星環的內圈,每7天繞行土星一次。太空船將一點一點地深入這過去從未觸及的區域,以得到最接近土星環的外觀。在2016年12月4日,太空船首度通過土星環。 卡西尼號已在2017年9月15日潛入土星大氣層中銷毀,並在結束前傳送回最後的圖像。選擇這樣的處置方法,為的是避免污染可能有生物存在的土衛。.

查看 柯伊伯带和卡西尼-惠更斯号

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

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Large Synoptic Survey Telescope, LSST)是一個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廣視野巡天反射望遠鏡,带有8.4米主鏡,將每三天拍攝全天一次。望遠鏡採用了一種新穎的三鏡設計,可以在非常寬的3.5度直徑視野中提供清晰的圖像,並提供了一個32億像素感光耦合元件(CCD)相機,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數碼相機 。 LSST將設置在智利北部科金博大区的帕穹山(Cerro Pachón)的伊爾佩恩峰(El Peñón),海拔2682公尺,就位在雙子星天文台和南方天文物理研究望遠鏡(Southern Astrophysical Research telescope,SOAR)的旁邊。 LSST曾是中排名最高的大型地面項目。該項目於2014年8月1日正式開始建設,當時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批准了其2014財政年度(2750萬美元)的建築預算.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

大衛·朱維特

大衛·朱維特(David C. Jewitt,),生於英國的美國天文學家。他曾在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擔任教授,現任教於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大衛·朱維特

大衛·拉比諾維茨

大衛·林肯·拉比諾維茨(David L. Rabinowitz,),耶魯大學研究員,對太陽系外部及古柏帶進行研究。 拉比諾維茨與米高·布朗及乍德·特魯希略共同發現了一些外海王星天體,計有.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大衛·拉比諾維茨

天壇座μ

天壇座 μ (μ Ara / μ Arae) 是一顆類似太陽的橘黃色恆星,位置在天壇座,距離地球大約50光年。這顆恆星擁有的行星系統已經有4顆行星,其中三顆的質量與木星相當,最內側的一顆是被發現的第一顆「熱海王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天壇座μ

天大将军六

仙女座υ(天大将军六,Upsilon Andromedae、υ Andromedae、υ And)是一個位在仙女座的聯星系統,距離地球約44光年。主星天大將軍六A是一個比太陽年輕的黃-白矮星,伴星天大將軍六B是距離主星很遠的紅矮星。 自從2010年起已確定有四顆太陽系外行星環繞主星天大將軍六A。已知的四顆行星都是類似木星的氣體巨行星。天大將軍六是太陽以外第一個行星系中發現多顆行星的主序星,並且也是第一個已知在聚星中有多顆行星的。天大將軍六A是NASA於2011年取消的類地行星發現者最優先100顆搜尋行星的恆星中第21個。.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天大将军六

天仓增十八

天倉增十八,即鯨魚座49(49 Ceti),是一顆在天球上位於鯨魚座的恆星。它的視星等為5.607。與地球的距離基於恆星視差量測為194光年(59.4秒差距)。.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天仓增十八

天体列表

天体(Astronomical object),又稱星体,指太空中的物体,更廣泛的解釋就是宇宙中的所有的個体。.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天体列表

天倉五

天倉五,又稱為鯨魚座τ星(Tau Ceti,τ Cet/τ Ceti,),是在鯨魚座內一顆在質量和恆星分類上都和太陽相似的恆星,與太陽系的距離正好少於12光年,相對來說是一顆接近的恆星。天倉五是顆金屬含量稀少的恆星,人們推測它擁有類地行星(岩石行星)的可能性較低。根據觀測結果,它周圍的塵埃10倍於太陽系周圍的。這顆恆星看似穩定,只有少量的恆星變異。 通過天體位置和徑向速度的測量並未發現天倉五有伴星,但是這只排除大如次恆星,如同棕矮星的伴星。2012年12月偵測到了天倉五周圍可能有5顆行星存在的證據,其中一顆行星可能位於天倉五的適居帶。因為有岩屑盤,任何環繞著天倉五的行星都將比地球面對更多的撞擊事件。儘管這些事情導致行星不適宜居住,但普遍來說它擁有類似太陽的特性仍然在群星中引起大眾對它的興趣。它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搜尋的目標名單上的常客,因為它的穩定性和與太陽類似,而且它出現在一些科幻小說的作品中。 天倉五不像其他著名的恆星,有廣為人知的固有名稱,它只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見視星等為3等的暗星。從天倉五看太陽,也只是在牧夫座內的一顆3等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天倉五

天體命名

天體命名就是為天文觀測所見到或發現的天體取名字。 在古老的時候,只有太陽、月球和數百顆恆星以及肉眼可以看見的行星有名字。但在過去的數百年,天文學上辨認出來的天體數量已經從數百顆增加至數十億顆,而且每年還有更多的新天體不斷的被發現。天文學家需要一套辨識系統,能明確且不含糊的分辨出這些天體,同時對令人感興趣的天體給予特別的名字,而且這些名稱必須是有意義的,能夠呈現這些天體的特質。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是全球天文學家和其他的科學家認可,能為天體命名的唯一機構。為了能給予任何天體一個明確的名稱,該學會已經建立一套命名系統,能系統化的為各種不同的天體命名與排列順序。.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天體命名

天苑四

天苑四(ε Eri / ε Eridani) 是一顆主序帶上分類為K2的恆星。它是波江座內最靠近我們,也是在近距離恆星列表上能以裸眼看見的全天第三靠近的恆星。估計他的年齡少於十億年,相對來說還是顆年輕的恆星,因此這顆恆星的磁場活動比太陽強,而恆星風的強度估計是太陽的30倍。自轉也比較快速,雖然有緯度上的變化,估計週期約為11.1 天。天苑四不僅質量和體積都比太陽小,它的金屬量(原子量大於氦的元素)也比較低。 虽然一些径向速度观测数据暗示可能存在一颗大行星,然而由于该恒星活跃的磁场导致数据中存在高水平背景噪音,因此该结果仍未被完全接受。如果真有這樣的一顆行星,它的軌道週期應該是2502天,與恆星的平均距離為3.4天文單位(5億5百萬公里)。迄2008年,天苑四是距離太陽最近的已知擁有行星的恆星。這顆恆星也有兩條小行星帶,一條在大約3天文單位的距離上,另一條在20天文單位,並且可能是受到尚未能確認的第二顆行星攝動的物質。它看起來也有柯伊伯带,有比太陽附近更多物質密集的在軌道上環繞著,證實了對這顆恆星尚年輕的懷疑。 由於它是相對接近且與太陽相似的恆星,所以天苑四經常出現在科幻作品中。與它最接近的鄰居是距離5.22光年遠的魯坦726-8(鯨魚座UV和鯨魚座BL)。.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天苑四

天文學

天文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運用數學、物理和化學等方法來解釋宇宙間的天體,包括行星、衛星、彗星、恆星、星系等等,以及各種現象,如超新星爆炸、伽瑪射線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等。廣義地來說,任何源自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現象都屬於天文學的研究範圍。物理宇宙學與天文學密切相關,但它把宇宙視為一個整體來研究。 天文學有著遠古的歷史。自有文字記載起,巴比倫、古希臘、印度、古埃及、努比亞、伊朗、中國、瑪雅以及許多古代美洲文明就有對夜空做詳盡的觀測記錄。天文學在歷史上還涉及到天體測量學、天文航海、觀測天文學和曆法的制訂,今天則一般與天體物理學同義。 到了20世紀,天文學逐漸分為觀測天文學與理論天文學兩個分支。觀測天文學以取得天體的觀測數據為主,再以基本物理原理加以分析;理論天文學則開發用於分析天體現象的電腦模型和分析模型。兩者相輔相成,理論可解釋觀測結果,觀測結果可證實理論。 與不少現代科學範疇不同的是,天文學仍舊有比較活躍的業餘社群。業餘天文學家對天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發現和觀察彗星等短暫的天文現象上。 http://www.sydneyobservatory.com.au/ Official Web Site of the Sydney Observatory Astronomy (from the Greek ἀστρονομία from ἄστρον astron, "star" and -νομία -nomia from νόμος nomos, "law" or "culture") means "law of the stars" (or "culture of the stars" depending on the translation).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天文學

天文學綱要

天文學是源於地球大氣層之外天體(如:恆星、行星、彗星、和星系)的科學和現象。天文學是最古老的科學之一,早期文明的天文學家有條不紊地在夜晚觀測天空,並且在早期就已經發現許多天體的組織結構。但是,直到望遠鏡發明之後,天文學才發展成為現代的科學。 下面的綱要提供天文學的專題指南的條目和概述。.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天文學綱要

天文單位

天文單位(縮寫的標準符號為AU,也寫成au、a.u.或ua)是天文學上的長度單位,曾以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定義。2012年8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大会(IAU)第28届全体会议上,天文学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把天文单位固定为149,597,870,700米。新的天文单位以公尺来定义,而公尺的定义来源于真空中的光速,也就是说,天文单位现在不再与地球與太阳的實際距离挂钩,而且也不再受时间变化的影响(虽然天文单位最初的来源就是日地平均距离)。 國際度量衡局建議的縮寫符號是ua,但英語系的國家最常用的仍是AU,國際天文聯合會則推薦au,同時國際標準ISO 31-1也使用AU,后来的國際標準ISO 80000-3:2006又改成了ua。通常,大寫字母僅用於使用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單位符號,而au或a.u.也可以是原子單位或是任意單位;但是AU被廣泛的地區使用作為天文單位的符號。以1天文單位距離的值為單位的天文常數的值會以符號A標示。.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天文單位

太阳系

太陽系Capitalization of the name varies.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太阳系

太阳系天体大小列表

这是一张以逆序排列的太阳系天体半径列表。 太阳、木星、土星在这张表里使用平均半径测量容积。大部分的球形天体如大行星,使用赤道半径。对于不规则天体,使用三个方向的轴进行测量。 表格的顺序与太阳系天体质量列表是不同的因为有些天体密度较大。如天王星比海王星大但质量却比海王星小,木卫三和土卫六比起水星要大的多但质量却不及水星的一半。.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太阳系天体大小列表

太阳系天体列表

太陽系天體列表收錄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太陽,及所有的行星和矮行星,還有較具代表性的太陽系小天體和1890年代以前發現的衛星。 依據行星定義,環繞太陽的天體可分為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而環繞它們的天體皆稱作衛星。小行星和彗星是由國際小行星中心認定並給予編號的天體,它們幾乎都屬於太陽系小天體,只有少部份的小行星同時是矮行星。流星體是太陽系小天體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而質量最小的天體,因為難以觀測,只有在黃道光和對日照,以及成為流星時才容易被發現。.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太阳系天体列表

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

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始于46亿年前一片巨大分子云中一小塊的引力坍缩。大多坍缩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阳,其余部分摊平並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盤,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陨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阳系天体系统。 这被稱為星云假说的广泛接受模型,最早是由18世纪的伊曼纽·斯威登堡、伊曼努尔·康德和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提出。其随后的发展與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和行星学等多种科学领域相互交织。自1950年代太空时代降臨,以及1990年代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此模型在解释新发现的过程中受到挑战又被進一步完善化。 从形成開始至今,太阳系经历了相當大的變化。有很多卫星由环绕其母星气体與尘埃组成的星盘中形成,其他的卫星据信是俘获而来,或者来自于巨大的碰撞(地球的卫星月球属此情况)。天体间的碰撞至今都持续发生,並為太阳系演化的中心。行星的位置经常遷移,某些行星间已經彼此易位。这种行星迁移现在被认为对太阳系早期演化起負擔起绝大部分的作用。 就如同太阳和行星的出生一样,它们最终将灭亡。大约50亿年后,太阳会冷却並向外膨胀超过现在的直径很多倍(成为一个红巨星),抛去它的外层成为行星狀星云,並留下被称为白矮星的恒星尸骸。在遥远的未来,太阳的环绕行星会逐渐被经过的恒星的重力卷走。它们中的一些会被毁掉,另一些则会被抛向星际间的太空。最终,数万亿年之后,太阳终将会独自一个,不再有其它天体在太阳系轨道上。.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

太阳系流体静力平衡天体列表

2006年,國際天文聯會对行星做出定义,规定行星即为按轨道围绕恒星运动、尺寸大到足以保持流体静力平衡并且清除邻近的小天体的天体。流体静力平衡天体在尺寸上足以令其引力克服内部刚性,并因此成为圆形(椭球形)。“清除邻近小天体”的实际意义是指卫星大到其引力足以控制附近的所有物体。根据国际天文联会此一定义,太阳系共有8颗行星。所有以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并保持流体静力平衡,但未能清除附近小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除太阳、行星和矮行星外,太阳系内的所有其它天体则称为太阳系小天体。此外,太阳和另外十余颗卫星尺寸也大到足以达成流体静力平衡。除太阳外,这些天体都属于“行星质量天体”,簡稱“行质天体”(planetary-mass object,縮寫為planemo)。以下列表中列出了太阳和太阳系中所有已知的行星质量天体。太阳的轨道特性列出的是其与银心的距离。其它所有天体按其与太阳的间隔距离排序。.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太阳系流体静力平衡天体列表

太陽系外行星

太陽系外行星或系外行星,指在太陽系之外的行星。截至2018年5月5日,已經被確認的系外行星總共有3767顆(另有超過2300顆尚未被確認),當中至少有77%是透過凌日現象發現的;這些行星分屬2816個行星系,其中有628個多行星系。克卜勒任務已經檢測到18,000顆行星候選者,包括262顆位於潛在適居帶的候選者。 在銀河系,估計有數十億顆恆星(若每顆恆星都至少有一顆行星,將導致有1,000億至4,000億顆行星),不只在恆星周圍有行星,也有自由移動的行星質量天體,而已知最靠近的系外行星是比鄰星b。 幾乎所有已經發現的系外行星都在我們自己的銀河系內,但是有少量的銀河系外行星可能可以被檢測出來。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在2013年1月提出的一份報告中提到:估計在銀河系內「至少有170億顆」地球尺度的系外行星。 數百年來,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都認為在太陽系以外應該也有行星的存在,但是沒有辦法知道行星有多普遍,或是與太陽系行星的相似度又是如何。在19世紀,許多的偵測方法被提出來,但最終所有的天文學家得到的結果都是否定的。第一個被確認的檢測出現在1992年,發現有幾顆質量類似地球的天體環繞著脈衝星PSR B1257+12。在主序帶恆星發現行星的第一個偵測結果出現在1995年,在鄰近的飛馬座51發現了以4天週期公轉一週的巨大行星。由於觀測技術的進步,自此之後偵測到的數量與效率迅速的增加。有些系外行星被大望遠鏡直接拍攝到影像,但絕大多數的系外行星都是經由徑向速度測量檢出的。除了系外行星,「系外彗星」(在太陽系之外的彗星)也被發現,也許在銀河系內也是很普遍的。 最常見的系外行星是巨大的行星,相信是類似於木星或海王星,但這也反應了取樣偏差,因為大質量的行星比較容易被觀察到。一些相對比較輕的系外行星,質量只有地球的幾倍(現在所謂的超級地球);如眾所周知,在統計上的研究表明它們的數量應該超過巨大的行星。雖然現在已經發現一小撮包括地球大小和更小的行星,似乎表現出其它的地球類似體屬性。也存在著有這行星質量的天體環繞著棕矮星和不受到恆星拘束在太空中自由移動的行星;然而,「行星」這個名詞尚未應用在這些天體上。 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特別是軌道位於適居帶,極有可能有液態水存在表面的那些行星(還因此可能有生命),提高了搜尋外星生命的興趣。因此,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還包括適居行星,在太陽系外的行星適合承載生命的研究中,被考慮的因素相當廣泛。 在2013年1月7日,來自克卜勒任務太空天文台的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KOI-172.02,一顆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候選者,在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的適居帶中環繞著,可能是「存在著外星生命的主要候選者」。.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太陽系外行星

太陽系小天體

太陽系小天體(small Solar System Body, SSSB)是國際天文聯會在2006年重新解釋太陽系內的行星和矮行星時,產生的新天體分類項目。 其他所有環繞太陽運轉的天體都將歸屬到這個分類下:太陽系小天體……,在目前包括在內的有大多數太陽系內的小行星、多數的海王星外天體(TNO)、彗星和其他的小天體。 這包含:.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太陽系小天體

太陽系年表

這是太陽系的天文學年表,列出人類對太陽系的主要發現與研究成果。.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太陽系年表

太陽系的假設天體列表

假設的太陽系天體是在我們太陽系中,已經從觀測的科學中推斷出,但不知道它們是否存在的一顆行星、天然衛星或類似的天體。多年來已經提出一些假設的行星,但很多已經被排除掉。然而,即使在今天,以科學猜測可能存在的行星,依然超出我們目前知識領域的範圍,不知是否真的存在。.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太陽系的假設天體列表

太陽星雲

太陽星雲相信是讓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形成的氣體雲氣,這個星雲假說最早是在1734年由伊曼紐·斯威登堡提出的。在1755年,熟知斯威登堡工作的康德將理論做了更進一步的開發,他認為在星雲慢慢的旋轉下,由於引力的作用雲氣逐漸坍塌和漸漸變得扁平,最後形成恆星和行星。拉普拉斯在1796年也提出了相同的模型。這些可以被認為是早期的宇宙論。 當初僅適用於我們自己太陽系的形成理論,在我們的銀河系內發現了超過200個外太陽系之後,理論學家認為這個理論應該要能適用整個宇宙中的行星形成。.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太陽星雲

外行星

外行星是太陽系內軌道在主小行星帶外側的行星,因此所指的就是氣態巨行星。依照它們與太陽的距離,依序為:.

查看 柯伊伯带和外行星

奥尔特云

奧爾特雲,又稱奧匹克-奧爾特雲,在理論上是一個圍繞太陽、主要由冰微行星組成的球體雲團。奧爾特雲位於星際空間之中,距離太陽最遠至10萬天文單位(約2光年)左右,也就是太陽和比鄰星距離的一半。同樣由海王星外天體組成的凱伯帶和離散盤與太陽的距離不到奧爾特雲的千分之一。奧爾特雲的外邊緣標誌著太陽系結構上的邊緣,也是太陽引力影響範圍的邊緣。 奧爾特雲由2個部份組成:一個球形外層和一個盤形內層,後者又稱希爾斯雲(Hills cloud)。奧爾特雲天體的主要成份為水冰、氨和甲烷等固體揮發物。 天文學家猜測,組成奧爾特雲的物質最早位於距太陽更近的地方,在太陽系形成早期因木星和土星的引力作用而分散到今天較遠的位置。目前對奧爾特雲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但科學家仍然認為它是所有長週期彗星、進入內太陽系的哈雷類彗星、半人馬小行星及木星族彗星的發源之地。奧爾特雲外層受太陽系的引力牽制較弱,因此很容易受到臨近恒星和整個銀河系的引力影響。這些擾動都會不時導致奧爾特雲天體離開原有軌道,進入內太陽系,並成為彗星。根據軌道推算,大部份短週期彗星都可能來自於離散盤,其餘的仍有可能來自奧爾特雲。.

查看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

女凱龍星環

女凱龍星環是圍繞直徑約250公里的半人馬小行星女凱龍星(小行星10199)的環系統,包含兩道狹窄但密集的環,寬度分別為6到7公里和2到4公里,相距9公里。女凱龍星環距離女凱龍星幾何中心400公里,約月球和地球距離的千分之一。它們是被歐洲南方天文台設於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的天文台群在2013年6月3日的一次恆星掩星事件中發現,並於2014年3月26日公布。使女凱龍星成為唯一已知有環的小行星,並且是太陽系第五個被發現的環系統和太陽系目前擁有環的天體中體積最小者。 女凱龍星環的發現是一項出乎科學家意料的發現,因為一般認為只有在質量更大許多的天體才會有穩定的環系統。在這之前無論是以直接攝影或掩星都沒有發現小行星的環系統。目前仍不知道女凱龍星能維持環系統長期存在的原因,但小型牧羊犬衛星的存在可以限制環系統的範圍。發現的小組暱稱這兩道環是「Oiapoque」和「」,分別是巴西北部和南部靠著海邊的河流,稍後會向IAU提交正式的名稱。.

查看 柯伊伯带和女凱龍星環

奉重根

奉重根(),大韩民国棒球投手,首爾出身,目前效力於韓國棒球委員會LG雙子。.

查看 柯伊伯带和奉重根

妊神星

妊神星是柯伊伯带的一颗矮行星,正式名称为(136108) Haumea。妊神星是太阳系的第三大矮行星,它的质量是冥王星质量的三分之一。妊神星的质量要比地球小1,400倍(地球质量的0.07%)。2004年,迈克尔·E·布朗领导的加州理工学院团队在美国帕洛玛山天文台发现了该天体;2005年,领导的团队在西班牙内华达山脉天文台亦发现了该天体,但后者的声明遭到质疑。2008年9月17日,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将这颗天体定为矮行星,并以夏威夷生育之神为其命名。 在所有的已知矮行星中,妊神星具有独特的极度形变。尽管人们尚未直接观测到它的形状,但由光变曲线计算的结果表明,妊神星呈椭球形,其长半轴是短半轴的两倍。尽管如此,据推算其自身重力仍足以维持流体静力平衡,因此符合矮行星的定义。天文学家认为,妊神星之所以具备形状伸长、罕见的高速自转、高密度和高反照率(因其结晶水冰的表面)这些特点,是超级碰撞的结果;这让妊神星成为了碰撞家族中最大的成员,几颗大型的海王星外天体以及妊神星的两颗已知卫星亦是该家族的成员。.

查看 柯伊伯带和妊神星

妊神星的卫星

位於外太陽系的矮行星妊神星擁有兩颗已知自然衛星:妊衛一和妊衛二。這些小衛星在2005年利用位於夏威夷凱克天文台的大型望遠鏡觀察妊神星時被發現。 妊神星的衛星在多方面都有不尋常之處。它們屬於妊神星族,妊神星的碰撞家族,在數十億年前一次破壞了妊神星冰幔的巨大撞擊所產生的碎冰中形成。妊衛一是較大且較遠的衛星,表面存在大量的水冰,這在古柏帶天體中甚為罕有。妊衛二的質量大約為妊衛一的十分之一,軌道傾角異常地高,其軌道也時常受較大的衛星所影響。.

查看 柯伊伯带和妊神星的卫星

妊神星族

妊神星族是唯一确定的外海王星天体的碰撞家族,也就是说,外海王星天体类似轨道参数(外海王星天体)只有组谱(近纯净冰水),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是互相碰撞的较原始的星体。计算表明,它可能是唯一的外海王星碰撞家族。.

查看 柯伊伯带和妊神星族

姜正浩

姜正浩(韓文:강정호,英文:Kang Jung Ho,)出生於韓國光州廣域市 ,為效力於MLB匹茲堡海盜隊的職棒選手,守備位置為內野手,KBO時期以游擊手為主,MLB時期轉以三壘手為主要守位。.

查看 柯伊伯带和姜正浩

宣銅烈

宣銅烈(선동열/선동렬、),韓國職棒選手,現已退休,曾擔任過七年的三星獅隊總教練,是韓國的棒球國寶。球員時代以最快高達156公里的速球與角度銳利的滑球為主要武器,綽號「無等山轟炸機」。.

查看 柯伊伯带和宣銅烈

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内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至今為止在太陽系內一共已經發現了約127萬顆小行星,但這可能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數這些小行星的直徑大於100公里。到1990年代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穀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帶內發現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徑比穀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發現的伐樓拿(Varuna)的直徑為900公里,2002年發現的誇歐爾(Quaoar)直徑為1280公里,2004年發現的厄耳枯斯的直徑甚至可能達到1800公里。2003年發現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於古柏帶以外,其直徑約為1500公里。 根據估計,小行星的數目應該有數百萬,詳見小行星列表,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現在開始重新分類,被定義為矮行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

小行星10199

小行星10199 (Chariklo,,, 或是; 臨時編號:),中文譯為凱瑞珂龍星,是一顆介於土星和天王星軌道之間的小天體,是已知半人馬小行星中最大的。 凱瑞珂龍星是James V. Scotti在執行太空監視計畫時,在1997年2月15日發現的。凱瑞珂龍是依據希臘神話中的女神(英文:Chariklo)命名的。她是喀戎的妻子,阿波羅的女兒。 在2001年的光度研究,未能找到可以確定的自轉周期。紅外線的觀測指出凱瑞珂龍星有水冰存在表面。.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10199

小行星118378

小行星118378是海王星外天體,位於古柏帶中,基特峰國家天文台於1999年發現該天體。它與海王星成4:7的軌道共振。.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118378

小行星119951

小行星119951()是海王星外天體,位於古柏帶中,米高·E·布朗與乍德·特魯希略於2002年5月17日發現該天體。 小行星119951的半長軸,軌道週期,軌道偏心率都接近冥族小天體。.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119951

小行星120347

(120347)(Salacia),曾用臨時編號2004 SB60,是一颗海王星外天体,位於柯伊伯带,轨道半径略微大于冥王星。其直径约为850公里,是一颗较大的绕日小星体,被认为有可能成为一颗矮行星。该星体于2004年9月22日由Henry G. Roe、米高·E·布朗和Kristina M.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120347

小行星15760

小行星(15760) 1992 QB1是繼冥王星與查龍之後,被發現的第一顆外海王星天體。在1992年發現之後,已經成為古柏帶中主要類別QB1天體的代表。 該物體是由位於夏威夷毛納基山天文台(Mauna Kea Observatory) 的大衛·朱維特(David C. Jewitt)和珍妮·劉 (Jane X.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15760

小行星15820

小行星15820,也称作(15820) 1994 TB,是一颗柯伊伯带的海王星外天体。它与海王星成3:2的轨道共振,与冥王星类似。它在1994年10月2日由大卫·朱维特和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天文台发现。.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15820

小行星20000

伐罗那是一顆巨大的古柏帶天體,正式名称是:20000 Varuna,读作VAIR uh nuh,由美国天文学家麥克米倫于2000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發現時的臨時名稱為2000 WR106,並且已經在1953年的乾板上追溯到其蹤跡,是矮行星的候選者之一。 伐罗那是印度神话中天空,雨水及天海之神,他亦是掌管法規與陰間的神。 关于伐罗那的详细消息现在知道得很少,只能从天文望远镜中推测其直径约为1060公里。 科学家们正在对伐罗那进行进一步观测,以得到进一步详细的消息。.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20000

小行星2060

2060 凱龍 (,或是Χείρων),是查爾斯·科瓦爾在1977年於外太陽系發現的小行星(回溯發現影像已追溯到1895年),它是第一顆被發現軌道在土星和天王星之間的新族群半人馬小行星的一員。 雖然他最初被分類為小行星,稍後發生它究竟是小行星還是彗星的爭議。如今,它被分在這兩類當中,做為彗星的名稱是 95P/開朗 。 凱龍是依據希臘神話中的半人馬-zh-hans:喀戎;zh-hk:奇倫;zh-tw:凱隆;-(英文:Chiron)命名的。在1978年發現的冥王星衛星名為凱倫(英文:Charon),不要將兩者搞混了。.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2060

小行星225088

(225088) 2007 OR10是位於離散盤內的海王星外天体,直徑約1500公里,是太阳系最大的未命名天体。它是已知的海王星外天體中體積第三大的。根據2016年5月推測,它的體積稍微大於鸟神星或妊神星,因此它幾乎可被認為是矮行星。已知該天體擁有一顆衛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225088

小行星24835

小行星24835(,也写作(24835) 1995 SM55)是柯伊伯带的一颗海王星外天体。.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24835

小行星278361

是一颗位于柯伊伯带的绕太阳运转的海王星外天体(TNO)。由于它的亮度较高,它很有可能成为一颗矮行星。 它在2007年拍摄的照片中发现。它的视星等达到3.7,是二十颗最亮的海王星外天体之一。因为它的反射率很典型,它的大小大概和小行星28978差不多(直径650–800 km)。然而,约翰斯顿2010年的论文中认为它的直径可达大约1000 km,甚至超过了谷神星(直径大约950 km)。 2010年时,小行星278361距离太阳大约48天文单位。.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278361

小行星28978

小行星28978(2001 KX76)是一柯伊伯带天体,於2001年5月22日被發現。其直徑小於822公里,半長軸約為39.5天文單位。它與海王星的軌道共振為3:2,因此被分類為冥族小天體。 目前對於該天體的認識只有很少,根據光譜觀測顯示,它的表面含有碳及其化合物。 該天體以希臘神話中狂妄的拉庇泰人国王伊克西翁來命名。 Category:冥族小天體 Category:2001年发现的小行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28978

小行星307261

小行星307261的暂用名为2002MS4,尚未正式命名,是太阳系古柏帶中未命名的第二大天体(2002 MS4有可能比2005UQ513)稍微小一點,(2002 MS4有可能比小行星90482)大一點,很可能被确立为矮行星。2002MS4于2002年6月18日由Chad Trujillo和Michael E. Brown发现。.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307261

小行星47171

恶神星(47171 Lempo),临时编号为1999 TC36,是柯伊伯带的外海王星天体、三元小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地区。该星体发现于1999年, 发现者为埃里克*鲁宾斯坦和路易斯-格雷戈里Strolger期间观察的运行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家天文台。 鲁宾斯坦被搜索图片采取的Strolger作的一部分低Z超新星的搜索程序。 它被归类为冥族小天体,与海王星的共振比为2:3, 目前距离太阳只有30.5天文单位, 是最亮的外海王星天体。 它于2015年7月达到近日点。该小行星以芬兰神话中的恶神楞波(Lempo)命名。.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47171

小行星486958

小行星486958(;先前在哈伯太空望遠鏡影像背景中標註為1110113Y;新视野号影像背景中標註為11和PT1)是一個柯伊伯带天體(KBO)。該天體是新视野号飛掠冥王星後下一個候選探測目標之一。2015年8月, 被選為新视野号於2019年1月飛掠探測的天體。目標選定時新视野号仍在將探測冥王星的資料傳送回地球。的直徑大約是45公里。.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486958

小行星5145

小行星5145 (Pholus, foe'-ləs, 源自),中文譯名為人龍星,是太陽系的一顆半人馬小行星,運行在一個橢圓軌道上,近日點在土星軌道的內側,遠日點在海王星的外側。相信人龍星是來自古柏帶的天體,而自從西元前764年之後,未曾接近大行星至一天文單位以內,並且會維持到西元5290年 (Solex 10)。.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5145

小行星53311

小行星53311(Deucalion)是海王星外天體,位於古柏帶中,深度黃道巡天於1999年發現該天體,以杜卡利翁來命名。.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53311

小行星7066

小行星7066(Nessus,,源自),中文譯為毒龍星,是一顆半人馬小行星,於1993年4月26日被戴维·拉比诺维茨(David L. Rabinowitz)在基特峰國立天文台的太空監視計畫中發現。它的臨時名稱公布在1993年5月13日的IAUC 5789號快訊上,標示為。這是他發現的第二顆半人馬小行星(前一顆為小行星5145,Pholus),也是當時已知的第三顆(第一顆是小行星2060,開朗)。.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7066

小行星79983

小行星79983是海王星外天體,位於古柏帶中,乍德·特魯希略、大衛·朱維特與劉麗杏於1999年發現該天體。.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79983

小行星90377

賽德娜(英文:Sedna)為一顆外海王星天體,小行星編號為90377。它於2003年11月14日由天文學家布朗(加州理工學院)、特魯希略(雙子星天文臺)及拉比諾維茨(耶魯大學)共同發現,它被發現時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遠的天然天體。賽德娜目前距離太陽88天文單位 ,為海王星與太陽之間距離的3倍。在賽德娜大部分的公轉週期中,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比任何已知的矮行星候選都要遙遠。賽德娜是太陽系中颜色最紅的天體之一。它大部分由水、甲烷、氮冰及托林(Tholin)所構成。國際天文聯會目前並未將賽德娜視為矮行星,但是有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它應該是一顆矮行星 。 賽德娜的公轉軌道是一個離心率較大的橢圓,遠日點估計為937天文單位,所以它是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體之一,比大部份的長週期彗星都還要遠。賽德娜的公轉週期約為11,400年,近日點約為76天文單位,天文學家可以藉此推斷它的起源。小行星中心目前將賽德娜視為黃道離散天體,這類天體是因為海王星向外遷徙造成的引力擾動,从柯伊柏帶散射入高傾斜和高離心率的軌道內。但是這種分類已經引起爭議,因為賽德娜不曾接近海王星,所以海王星的引力擾動無法造成它的軌道如此橢圓。一些天文學家認為賽德娜是人類首度發現的首顆歐特雲天體,其他天文學家則認為賽德娜的橢圓軌道是一顆通過太陽系附近的恆星所造成的,它可能位在與诞生太陽的星團(一个疏散星團)之內,甚至有天文學家認為賽德娜是太陽從其他恆星系所捕捉到的天體。認為賽德娜的軌道是海王星外天體存在的證據。共同發現賽德娜和矮行星鬩神星,妊神星,和鸟神星的天文學家米高·E·布朗認為它是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外海王星天體中最重要的一顆,因為瞭解它的特殊公轉軌道可能可以得知太陽系的起源及早期的演化資訊 。.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90377

小行星衛星

小行星衛星是指環繞另一顆小行星運行的小行星。而小行星所帶的衛星和其大小相近時則會用另一個術語——雙小行星。 小行星衛星如何形成目前尚不清楚,有各種可能存在。較為接受的理論是從主小行星受到撞擊而剝離的碎塊形成,也有可能是重力大的小行星擄獲較小的小行星而形成。 第一顆確認的小行星衛星是環繞艾女星(243 Ida)運行的艾卫(Dactyl)。是在1993年由伽利略號探測船所發現。 1998年在香女星周圍發現第二顆小行星衛星。截至2004年2月為止,以地球上的望遠鏡又另外發現了37顆小行星衛星。 目前已發現的小行星衛星所環繞運行的小行星分佈在小行星帶、特洛伊小行星群、近地小行星群及古柏帶。 休神星則是双小行星的例子,為兩個相等星體環繞共同重力中心運行。 林神星和兩個較小且相似的雙胞胎衛星林卫一((87) Sylvia I Romulus)及林卫二((87) Sylvia II Remus)則是第一組於2005年8月10日發佈確認屬於三元小行星(asteroid trio)的特殊例子。 2008年,阿雷西博電波望遠鏡發現近地小行星有兩顆衛星。這顆小行星於2001年被發現,直徑僅約2公里,被發現的兩顆衛星各約1公里與300公尺,而且其軌道面相同,可能為數十億年前同時生成而非捕獲。過去也曾發現具有一顆衛星的近地小行星,這顯示近地小行星為重星系統的機率並不低。重星系統可讓天文學家精確計算出小行星的質量。.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衛星

尼斯模型

尼斯模型(Nice model,()是一個太陽系動力演化理論。該理論以提出地,蔚藍海岸天文台所在的法國城市尼斯命名 。該模型的提出是為了解釋太陽系中的類木行星在原行星盤內氣體消散很久之後從原本排列緊湊的位置遷移到今日位置的機制,這個模型和先前其他太陽系形成的模型並不相同。這個模型的太陽系動力學模擬是用來解釋太陽系內許多事件,其中包含了內太陽系的後期重轟炸期、奥尔特云的形成、太陽系小天體的分布,例如柯伊伯带,木星與海王星的特洛伊天体,以及大量被海王星重力影響的共振海王星外天體。這個模型因為許多對太陽系天體觀測的結果符合其預測而獲得成功,並且是近年最被廣泛接受的太陽系早期演化模型;雖然它並沒有被行星科學家普遍接受。該模型其中一個限制就是外行星的衛星和柯伊伯带(參見下文)。.

查看 柯伊伯带和尼斯模型

岩屑盤

岩屑盤是由塵埃和岩屑組成,環繞在恆星周圍成盤狀的星周盤,在年輕的和發展中的恆星都曾經發現過,而且至少也已經發現一顆中子星有岩屑盤環繞著。它們在行星系形成的過程,可以被視為是原行星盤的階段。它們也可能是星子在碰撞階段產生和剰餘下來的殘骸。 迄2001年,可能有岩屑盤的候選者已經超過900顆恆星。它們通常都是在紅外光觀察時特別明亮的恆星系,並且看起來發射出過量的輻射。這些過量的紅外線輻射都是由恆星發射出的能量被星周盤吸收,然後再以紅外線輻射出來的。 在聯星系統中,當主星在被掩蔽的情況下,有些岩屑盤的影像可以直接被觀測到。.

查看 柯伊伯带和岩屑盤

不規則衛星

不規則衛星是天文學中以逆行軌道環繞著行星的天然衛星,通常有著較遠的距離、傾角、和離心率。他們被認為是行星捕獲的,不同於規則衛星是原生的。 從1997年起,已經發現93顆不規則衛星,環繞著4顆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1997年之前,包括土星最大的不規則衛星Phoebe、木星最大的不規則衛星Himalia,只有10顆是已知的。天王星最大的不規則衛星Sycorax是在1997年發現的。目前認為不規則衛星原本是在靠近現在位置環繞太陽的日心軌道上,而在母行星形成不久之後就被捕獲。一種替代的理論,認為它們來自古柏帶,但現在的觀測並不支持這種說法。.

查看 柯伊伯带和不規則衛星

中島輝士

中島 輝士(平假名:なかじま てるし、1962年7月27日—)是前日本職棒球員。曾擔任中華職棒統一7-ELEVEn獅隊總教練,目前擔任四國島聯盟plus德島藍短襪野手總合兼打擊教練。 佐賀縣神崎郡三田川町出身,柳川高校棒球隊選手,右投右打,社會人名隊王子飯店隊,前日本隊第四棒。1987年在日本舉行的第十四屆亞洲棒球錦標賽,中島輝士從中華隊投手黃平洋手中擊出2支全壘打。1988年漢城奧運預賽中島輝士在第八局從中華隊黃平洋手中擊出兩分打點安打,將一比三落後的比數追平,讓日本隊在進入延長賽的第十三局,由古田敦也擊出再見安打。 1988年日職選秀會以第一指名加盟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1989年的開幕戰就以七棒先發右外野手身份出場,並成為史上第二位新人在開幕戰中擊出再見全壘打的選手,投手為山内孝徳;但之後的表現卻較為平淡,八年的職業生涯經歷火腿、近鐵兩隊,生涯紀錄為453支安打、52支全壘打、225分打點的成績。於1998年正式引退,後擔任近鐵隊二軍教練。2004年12月回到火腿隊,任九州地區的球探。2010年球季末擔任韓國職棒SK飛龍隊擔任客座教練。2011年被統一7-ELEVEn獅任命為打擊教練,然而在2012年2月16日總教練呂文生遭檢調以背信罪起訴後,統一獅隊於調查期間暫停其職務,並由打擊教練中島輝士暫代,而其也在6月起擔任正式總教練一職。2013年8月4日賽前統一7-11獅球團宣布與投手教練紀藤真琴至二軍擔任教練。08月13日賽前統一7-11獅領隊蘇泰安表示將從二軍教練轉任「技術總顧問」,未來無須隨隊協助訓練。.

查看 柯伊伯带和中島輝士

中美掩星計畫

中美掩星計畫(TAOS: The Taiwanese-American Occultation Survey)又稱台美掩星計畫,是一個對外太陽系的自動巡天系統。該計畫使用四個口徑50公分的望遠鏡組成陣列觀測掩星天象。海王星外天體大多因為過小而難以直接觀測到;繞射則決定了掩星觀測時所能觀測到最小天體。中美掩星計畫預期能發現直徑500公尺以上的古柏帶天體。 該計畫四個望遠鏡目前都設置於台灣鹿林前山的鹿林天文台。 中美掩星計畫參與研究單位有台灣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地球物理與行星物理研究所、韓國延世大學天文研究所。.

查看 柯伊伯带和中美掩星計畫

主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是太陽系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在已經被編號的120,437顆小行星中,有98.5%是在这里被發現的這個數值来自2006年2月8日的資料。小行星是由岩石或金屬組成,圍繞著太陽運動的小天體。因為在比較上這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估計為數多達50萬顆,所以這個區域被稱為主小行星帶,简称“主带”。 小行星帶由原始太陽星雲中的一群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木星巨大的引力阻礙了這些星子形成行星,並造成許多星子相互間高能量的碰撞,造成許多殘骸和碎片。小行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繼續受到木星的攝動,形成了與木星的軌道共振。在這些軌道距離(即柯克伍德空隙)上的小行星會被很快地掃进其它軌道。 主帶內最早发现的三顆小行星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而最大的三顆小行星则为智神星、健神星和灶神星,它们的平均直徑都超過400 公里;在主帶中只有一顆矮行星——穀神星,直徑大約950 公里;其餘的小行星都不大,有些甚至只有塵埃那样大。小行星帶的物質非常稀薄,已經有好幾艘太空船平安的通過而未曾發生意外。在主帶內的小行星依照它們的色彩和主要形式分成三類:碳質、矽酸鹽和金屬。小行星之間的碰撞可能形成擁有相似軌道特徵和成色的小行星族,這些碰撞也是產生黃道光的塵土的主要來源。.

查看 柯伊伯带和主小行星帶

乍德·特魯希略

查德·特鲁希略(Chad Trujillo, ),加州理工學院博士研究學者,從事對古柏帶及太陽系外部的研究,目前任職於夏威夷的北雙子星天文台。 特魯希略於1995年從麻省理工學院取得物理學理學士學位,以及為TEP組織Xi支部的會員之一。2000年,他於夏威夷大學取得天文學博士學位。 特魯希略發現了一些外海王星天體,計有:.

查看 柯伊伯带和乍德·特魯希略

亡卫一

亡衛一(Vanth,萬斯)是古柏帶天體亡神星已知的衛星,由米高·布朗和T.-A. Suer共同發現。據以認定發現的影像是在2005年11月13日由哈勃太空望遠鏡取得的。發現者於2007年2月22日宣布發現消息 ,並且已經確認了衛星的軌道。.

查看 柯伊伯带和亡卫一

亡神星

亡神星(小行星90482,奧迦斯)是柯伊伯带的天體,被發現時的臨時編號為2004 DW,發現者是加州理工學院的米高·布朗、雙子星天文台的乍德·特魯希略和耶魯大學的大衛·拉比諾維茨。據以認定發現的影像是在2004年2月17日取得的,但往回則追溯到了1951年11月8日的影像。.

查看 柯伊伯带和亡神星

彗尾

彗尾和彗髮是彗星在內太陽系受到太陽照射,從地球可以看見的結構,是由直接反射陽光的灰塵和從發射出光輝的離子化氣體兩種形成來源結合成的。多數的彗星都很暗淡,必須用望遠鏡才能看見,但是每十年左右,都會有幾顆亮到可以用裸眼直接看見的彗星。 每顆彗星的氣體和塵埃噴流形成的彗尾都是獨特的,指向的方向也都略有不同。塵埃尾會被拖曳在彗星軌道的後方,他經常會因為曲線的形狀而形成反尾。同時,由氣體構成的離子尾永遠都指向背向太陽的方向,因為這些氣體受到太陽風的影響遠比塵埃來得強烈,跟隨的是磁力線,而不是軌道的路徑。從地球觀測的視差有時會使彗尾看似指向相反的方向。 彗星固體的核心大小一般不會超過50公里的直徑,但是彗髮可以比太陽還要大,並且彗尾的長度可已超過1天文單位(1億5千萬公里)或是更長 。 對反尾的觀測在太陽風的發現上有著重大的貢獻。古中国在对彗星的长期观察中,注意到彗尾总是背向太阳,西元653年正史描述当彗星早上出现时,它的尾指向西,而当它晚上出现时,它的尾巴指向东,古書推斷是太阳的气将彗尾吹向背离太阳的方向。 離子尾的形成是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對彗髮產生光電效應的結果。一旦質點被游離,它們會獲得淨值為正的電荷,並且產生"誘導磁層"包圍著彗星。彗星和誘導磁場對向外流動的太陽風粒子形成一個障礙,彗星在軌道上相對於太陽風的速度是超音速的,因此在太陽風流動方向的彗星前端形成弓形震波。在這個弓形震波,彗星高濃度的離子(稱為"吸合離子")聚集並"載入"活動中的電漿與太陽磁場,而這些場線披覆在彗星的周圍形成了離子尾 。.

查看 柯伊伯带和彗尾

彗星

彗星(Comet,有時也被誤記為慧星)是由冰構成的太陽系小天體(SSSB),當他朝向太陽接近時,會被加熱並且開始釋氣,展示出可見的大氣層,也就是彗髮,有時也會有彗尾。這些現象是由太陽輻射和太陽風共同對彗核作用造成的。彗核是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岩石構成的,大小從P/2007 R5的數百米至海爾博普彗星的數十公里不等,但大部分都不會超過16公里。 彗星的軌道週期範圍也很大,可以從幾年到幾百萬年。短週期彗星來自超越至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或是與離散盤有所關聯 。長週期彗星被認為起源於歐特雲,這是在古柏帶外面,伸展至最近恆星一半距離上,由冰凍天體構成的球殼。長週期彗星受到路過恆星和銀河潮汐的引力攝動而直接朝向太陽前進。雙曲線軌道的彗星可能在進入內太陽系之前曾經被沿著雙曲線軌跡被拋射至星際空間,則只會穿越太陽系一次。來自太陽系外,在銀河系內可能是常見的系外彗星也曾經被檢測到。 彗星與小行星的區別只在於存在著包圍彗核的大氣層,未受到引力的拘束而擴散著。這些大氣層有一部分被稱為彗髮(在中央包圍著彗核的大氣層),其它的則是彗尾(受到來自太陽的太陽風電漿和光壓作用,從彗髮被剝離的氣體、塵埃、和帶電粒子,通常呈線性延展的部分)。然而,熄火彗星因為已經接近太陽許多次,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可揮發的氣體和塵埃,所以就顯得類似於小的小行星。小行星被認為與彗星有著不同的起源,是在木星軌道內側形成的,而不是在太陽系的外側。主帶彗星和活躍的半人馬小行星的發現,已經使得小行星和彗星之間的差異變得模糊不清。 ,已經知道的彗星有4,894顆,其中大約有1,500顆是克魯茲族彗星和大約484顆短週期彗星,而且這個數量還在穩定的增加中。然而,這只是潛在彗星族群中微不足道的數量:估計在外太陽系的儲藏所內類似的彗星體數量可能達到一兆顆。儘管大多數的彗星都是暗淡和不夠引人注目的,但平均大概每年會有一顆裸眼可見的彗星,其中特別明亮的就會被稱為"大彗星"。 在2014年1月22日,ESA科學家的報告首次明確的指出在矮行星穀神星,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有水氣存在。這項檢測是通過赫歇爾太空望遠鏡使用遠紅外線技術完成的。此一發現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因為彗星,不是小行星,才會有這種典型的"噴流萌芽和羽流"。根據其中一位科學家的說法:"彗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區隔是越來越模糊了"。 古代也有彗星出现的记录,古人一般認為彗星是凶兆。.

查看 柯伊伯带和彗星

微型行星

微型行星(minor planet)是直接環繞著我們的太陽的天體,但它們暨不是主要的行星,也不是原本所謂的彗星。微型行星可以是矮行星、小行星、特洛伊天體、半人馬小行星、古柏帶天體、和其它的海王星外天體。第一顆微型天體是在1801年發現的穀神星(矮行星,但從發現開始迄1851年,它都被視為一顆行星)。在小行星中心已經存有軌道資料的天體超過570,000顆。 「微型行星」(minor planet)這個名詞從19世紀就被用來描述這些天體。planetoid這個名詞也曾經被使用過,特別是針對較大(像行星)的天體,像是從2006年起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稱為矮行星的天體Planet, asteroid, minor planet: A case study in astronomical nomenclature, David W.

查看 柯伊伯带和微型行星

微行星

微行星被認為是存在於原行星盤和岩屑盤內的固態物體。 一種被廣為接受的行星形成理論是維克托·薩夫羅諾夫(Viktor Safronov)的微行星假說,說明行星的形成是由微小的塵埃顆粒經由不斷的碰撞和黏合,形成越來越大的個體。當這個個體的直徑達到大約1公里的大小,就可以直接經由相互間的重力吸引,更快地形成月球尺度的原行星,成為龐然大物。這就是微行星如何經常被定義的。比微行星小的物體依賴布朗運動或是氣體中的湍流運動,使彼此間能發生足以導致黏合的碰撞。還有,微行星也可能在原行星盤的盤面中段塵埃顆粒密集成層的區域,因為經歷重力的不穩定而聚集。許多的微行星會因為劇烈的撞擊而破碎,但是一些最大的微行星可能經歷這個階段後仍能存在並繼續增長成為原行星,然後成為行星。 一般相信這個時期大約在38億年前,在經歷了後期重轟炸期的階段之後,大部分在太陽系內的微行星不是完全被拋出太陽系外,就是進入距離異常遙遠的軌道,例如歐特雲,或是被來自類木行星(特別是木星和海王星)規則的重力輕輕的推送而與更大的物體碰撞。少數的微行星可能被捕獲成為衛星,像是火衛一和火衛二,以及類木行星許多高傾角的衛星。 到今天仍然存在的微行星對科學家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它們蘊含了有關我們的太陽系誕生時的訊息。雖然它們的外表的化學組成可能已經被強烈的太陽輻射改變,但內部的成分基本上仍是微行星形成時未被碰觸過的原始物質。這使每個微行星都像“時間膠囊”,它們的結構能告訴我們太陽星雲以及我們的行星系統形成時的條件。 參考隕石和彗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微行星

後期重轟炸期

後期重轟炸期,又名月球災難,又稱晚期重轟炸,是指約於41億年前至38億年前,即於地球地質年代中的冥古宙及太古宙前後,推斷在月球上發生不成比例的大量小行星撞擊的事件,在地球、水星、金星及火星亦同樣發生。這個事件的證據主要是基於在月球取得的樣板的測年結果,大部份隕擊熔岩都是在一段相當短的時間內形成。有很多的假說嘗試解釋進入太陽系內側的小行星或彗星碎片的成因,但卻仍未有共識。其中一個著名的理論是指當時類木行星正進入軌道,引力將在小行星帶或古伯帶的物體拋入同心軌跡並撞向類地行星。雖然如此,有些爭議指這些月球樣板的數據並不一定來自這種災難事件,而測年的結果聚集在同一段時間是因在同一的撞擊盆地取樣所致。.

查看 柯伊伯带和後期重轟炸期

保羅·卡拉斯

保羅·卡拉斯(生於1967年8月13日)是以發現環繞著恆星的岩屑盤而著名的希臘裔的美國天文學家。卡拉斯的科學小組在距離地球25光年的北落師門觀察到第一顆有著軌道運動的可見光影像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被命名為北落師門 b。.

查看 柯伊伯带和保羅·卡拉斯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現在初看起來,關於宇宙在任何方向看起來都一樣的所有證據似乎暗示,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有點特殊。特別是,如果我們看到所有其他的星系都遠離我們而去,那似乎我們必須在宇宙的中心。”——節錄自史帝芬·霍金《時間簡史》第三章:膨脹的宇宙 20世紀早期,俄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亞歷山大·弗里德曼以廣義相對論著手解釋宇宙,他認為宇宙不是靜態的,並指出:“我們不論往哪個方向看,也不論在任何地方進行觀察,宇宙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幾年之後,弗里德曼這個觀念被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所證實。為此,霍金在《時間簡史》第三章中寫道:如果不去管在小尺度下的差異(我們星系中的其他恒星形成了橫貫夜空的銀河系的光帶),而看得更遠的話,則宇宙確實在所有的方向看起來是大致一樣的。及至1965年,兩位美國物理學家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無意中探測到宇宙微波背景(由亞歷山大·弗里德曼的學生喬治·伽莫夫首先提出),而由於不管我們朝什麽方向進行測量,其所測得的微波輻射都是一樣的(變化總是非常微小),就進一步證明了弗里德曼實際上異常準確地描述了我們的宇宙。此外,霍金指弗里德曼也提出了另外一個沒有任何科學的證據支持或反駁的假設:“從任何其他星系上看宇宙,在任何方向上也都一樣”,不過霍金自言相信另一個假設只是基於謙虛:“因為如果宇宙只在圍繞我們的所有方向顯得相同,而在圍繞宇宙的其他點卻並非如此,則是非常令人驚奇的!” 过去400年的望远镜观测不断地调整着我们对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认识。在最近的一个世纪,这一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拓展。起初,地球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而当时对宇宙的认识只包括那些肉眼可见的行星和天球上看似固定不变的恒星。17世纪日心说被广泛接受,其后威廉·赫歇爾和其他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太阳位于一个由恒星构成的盘状星系中。到了20世纪,对螺旋状星云的观测显示我们的银河系只是中的数十亿计的星系中的一个。到了21世纪,可观测宇宙的整体结构开始变得明朗——超星系团构成了包含大尺度纤维和空洞的巨大的网状结构。超星系团、大尺度纤维状结构和空洞可能是宇宙中存在的最大的相干结构。在更大的尺度上(十亿秒差距以上)宇宙是均匀的,也就是说其各个部分平均有着相同的密度、组分和结构。 我们相信宇宙是没有“中心”或者“边界”的,因此我们无法标出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绝对位置。.

查看 柯伊伯带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创神星

創神星,正式名称为50000 Quaoar,中文音譯為--欧尔,是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两位天文学家布朗和特鲁希略于2002年10月7日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欧尔”(Quaoar)一词,源自美国原住民通格瓦部族(Tongva)神话的创世之神,所以中文的正式译名為創神星。国际天文联会之前给予这颗天体临时编号为,也叫小行星50000。 天文學家对創神星的了解甚少,根据天文學家估計,創神星直径介於800至1300公里之間,約相等于地球的十分之一。根據天文學家初步计算,創神星距离地球约41至45天文单位,公轉一周需时286年。.

查看 柯伊伯带和创神星

傳統古柏帶天體

在天文學中,QB1天體(Cubewano)是指運行軌道在海王星之外,且不與大行星產生軌道共振的古柏帶天體。這類天體的半長軸在40-50天文單位之間,且不會切入海王星的軌道,有時也稱為傳統的古柏帶天體。軌道接近圓形(離心率在0.15以下) 這個奇特的名稱來自被發現的第一顆海王星外天體(除了冥王星與卡戎),(15760) 1992 QB1,此後發現的類似天體均稱作QB1天體(原文為「QB1-o's」或直接發音為「Cubewanos」)。 歸屬於QB1天體者如下:.

查看 柯伊伯带和傳統古柏帶天體

冥卫五

冥卫五(Styx, ,编号S/2012 P 1、S/2012 (134340) 1,简称P5)是冥王星的一颗较小的天然卫星,2012年7月11日宣布发现。它是冥王星第五颗被确认的卫星,距离第四颗卫星冥衛四的发现仅相隔了一年。2013年7月2日時,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宣布正式批准「斯堤克斯」(Styx)這個名字作為S/2012 (134340) 1的稱呼。.

查看 柯伊伯带和冥卫五

冥卫四

冥卫四(Kerberos, ,编号S/2011 P 1、S/2011 (134340)1或P4)是冥王星的一颗小型卫星,于2011年6月28日首次发现,并于7月20日证实。它是自1978年发现冥卫一、2005年发现冥卫二与冥卫三后,冥王星已知的第四颗卫星。2013年7月2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宣布正式批准「科伯羅司」(Kerberos)這個名字作為S/2011 P 1的稱呼。.

查看 柯伊伯带和冥卫四

冥王星

冥王星(小行星序号:134340 Pluto。天文代號:♇,Unicode編碼U+2647)是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颗被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冥王星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质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体积排名第九,质量排名第十。冥王星是体积最大的海王星外天体,其质量仅次于位于离散盘中的阋神星。与其他柯伊伯带天体一样,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冥王星相对较小,仅有月球质量的六分之一、月球体积的三分之一。冥王星的轨道离心率及倾角皆较高,近日点为30天文单位(44亿公里),远日点为49天文单位(74亿公里)。冥王星因此周期性进入海王星轨道内侧。海王星与冥王星因相互的轨道共振而不会碰撞。在冥王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上阳光需要5.5小时到达冥王星。 1930年克莱德·汤博发现冥王星,并将其视为第九大行星。1992年后在柯伊伯带发现的一些质量与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体挑战冥王星的行星地位。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质量甚至比冥王星质量多出27%,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因此在翌年正式定义行星概念。新定义将冥王星排除行星范围,将其划为矮行星(類冥矮行星)。 冥王星目前已知的卫星总共有五颗:冥卫一、冥卫二、冥卫三、冥卫四、冥卫五。冥王星与冥卫一的共同质心不在任何一天体内部,因此有时被视为一联星系统。IAU并没有正式定义矮行星联星,因此冥卫一仍被定义为于冥王星的卫星。 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探测器成为首架飞掠冥王星的宇宙飞船。在飞掠的过程中,新视野号对冥王星及其卫星进行细致的观测。.

查看 柯伊伯带和冥王星

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

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Pluto Kuiper Express,簡稱 PKE 或 PLUTOKE)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提出的星際探測任務,目標是研究冥王星和其衛星,以及一個或多個其他的古柏帶天體。這是繼冥王星350(,由於任務耗資過多而取消)與第二代水手號計劃(,也就是後來卡西尼-惠更斯號的前身)後,第三個以探測冥王星為主要任務的計畫。 這項任務提出時,正值美國積極向外太陽系探索的時期(如航海家1號和2號),進而催生出數個探索冥王星等外太陽系天體的計劃。而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就是其一,這項任務自提出以來經歷不少更動,一開始任務目標僅限於冥王星和其衛星,但在任務規劃期間,第一顆古柏帶天體的發現使古柏帶引起不少科學家的高度關注,因此任務目標也隨之擴大至其他數個古柏帶天體。然而,由於計劃後期的預估經費遠遠超過原先所認為的金額,終於在2000年,美國航太總署決定取消這項計畫,由後來的新視野號任務接棒。.

查看 柯伊伯带和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

冥王星的衛星

冥王星目前已知的衛星總共有五顆,冥衛一是其中最大的一顆,它與冥王星的相對大小比太陽系其他已知的行星或矮行星都還要大。相較之下,冥衛二、冥衛三、冥衛四和冥衛五的體積則小得多。.

查看 柯伊伯带和冥王星的衛星

冥王星表面特徵列表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冥王星地表結構的命名必須來自下列幾種主題:.

查看 柯伊伯带和冥王星表面特徵列表

冥族小天體

在天文學中,冥族小天體或类冥小天体(plutino)是與海王星有2:3的平均運動共振的海王星外天體,Plutinos這個名稱是在冥王星之後才有的,使用了義大利文表示小的附加語詞-ino,指像冥王星一樣被困在共振軌道中的小天體。名稱只提到軌道共振,並不涉及其他的物理性質,且原本僅用於描述比冥王星小的共振天體,但現在已將冥王星本身也包含在內。 冥族小天體分布在古柏帶的內層部分,現時已知的古柏帶天體中,有近四分一是冥族小天體。除了冥王星之外,第一顆冥族小天體是在1993年9月16日發現的1993 RO。 最大的幾顆冥族小天體,包括冥王星,有亡神星(90482,Orcus)、伊克西翁(28978,Ixion)、拉達曼迪斯(38083,Rhadamanthus)、和雨神星(38628,Huya)。.

查看 柯伊伯带和冥族小天體

冰矮星

冰矮星是比一般彗星的彗核大並比小行星擁有更多冰的天體。她們被認為有數百公里直徑的大小,並且在歐特雲和古柏帶中有非常多的數量。 冰矮星不是國際天文聯合會所認定的官方分類,並且涵蓋了比官方認定的類別:QB1天體和冥族小天體更大的範圍。 美国西南研究院的:en:Alan Stern相信除了海王星的衛星崔頓之外,還有許多我們未曾發現的冰矮星。Stern說有三顆直徑在1,000至2,000公里的冰矮星有著明顯的撞擊痕跡。天王星可能就是被冰矮星撞擊才使得自轉軸傾倒,海王星最大的衛星,崔頓,也可能曾被冰矮星撞擊過。.

查看 柯伊伯带和冰矮星

冰火山

冰火山(拉丁文作 cryovolcano,字面涵義即爲cryo-:冰和 volcano:火山),是存在於地外天體上的與火山相似的一種地貌,通常出現在冰凍衛星或是其他一些低溫(表面溫度低於-150 °C)的天體上(如柯依伯帶上的天體)。與火山不同的是,冰火山不會噴發熔岩,它所噴發出的是水、氨、甲烷一類的揮發物。這類噴發物按「冰火山」類推而稱作冰岩漿(cryomagma)。冰岩漿在噴發時通常呈液態而四下流淌,但亦有可能呈氣態彌散爲煙霧。噴發後,冰岩漿會因暴露在溫度極低的環境中而凝結成固體。一些科學家估計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上的冰火山有條件爲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提供庇護。.

查看 柯伊伯带和冰火山

共振海王星外天體

共振海王星外天体,在天文學中是指軌道與海王星有共振關係的海王星外天体(TNO),意味著兩者的軌道週期之間有簡單的整數比,如1:2、2:3等等。†.

查看 柯伊伯带和共振海王星外天體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克卜勒任務(Kepler Mission)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設計來發現環繞著其他恆星之類地行星的太空望遠鏡。使用NASA發展的太空光度計,預計將花3.5年的時間,在繞行太陽的軌道上,觀測10萬顆恆星的光度,檢測是否有行星凌星的現象(以凌日的方法檢測行星)。為了尊崇德國天文學家-zh-cn:开普勒; zh-tw:克卜勒; zh-hk:開普勒-,這個任務被稱為克卜勒任務。 克卜勒是NASA低成本的發現計畫聚焦在科學上的任務。NASA的是這個任務的主管機關,提供主要的研究人員並負責地面系統的開發、任務的執行和科學資料的分析。克卜勒任務進度的處理是由噴射推進實驗室執行,負責克卜勒任務飛行系統的開發。 克卜勒太空船於2009年3月6日22:49:57UTC-5發射,已确认了130多个系外行星和发现了超过2700颗候选行星。 2013年5月15日,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由於反應輪故障,無法設定望遠鏡方向,因此被迫停止其搜尋系外行星任務。 同年8月15日,NASA宣布放棄兩個故障的反應輪,以替代計畫使用剩下兩個正常的反應輪重新開始工作。.

查看 柯伊伯带和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創衛一

創衛一(Weywot)是古柏帶天體創神星已知的衛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創衛一

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行星定义

在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為行星下了定義,太陽系內的天體要成為行星的資格是:.

查看 柯伊伯带和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行星定义

短周期彗星

短周期彗星是指週期少於200的彗星,著名的哈雷彗星是被研究得最透徹的一顆短周期彗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短周期彗星

矮行星

行星(別稱中行星、準行星、侏儒行星)是具有行星級質量,但既不是行星,也不是衛星的太陽系天體。也就是說,它是直接環繞著太陽,並且自身的重力足以達成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通常是球體),但未能清除鄰近軌道上的其它小天體和物質。 矮行星這個項目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8月通過環繞太陽天體的三種分類定義的一部分,導致新增加了發現的比海王星離太陽更遠的天體,其大小足以和冥王星匹敵,並且最後質量超過冥王星的天體,例如鬩神星。2006年,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行星定義上決議將矮行星排除在外,對此學界評價兩極。天文學家麥克·布朗認為這是正確的決定,而他是鬩神星和其它新矮行星的發現者。但拒絕接受這樣定義的阿蘭·斯特恩(Alan Stern),卻是在1991年4月創造矮行星這個名詞的天文學家。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目前承認的矮行星有5顆:、冥王星、、和。布朗批評官方的認可:「一個理性的人可能會認為,太陽系裡面只有5顆符合IAU定義的已知矮行星,但這些理性的人將無從修正。」 在另一份有數百顆已知的天體列在其中的清單,被懷疑都是太陽系的矮行星,估計在完整的探索過整個古柏帶之後,可能會發現200顆矮行星,而在探索過古柏帶以外的區域後,矮行星的總數可能超過10,000顆。個別的科學家認定的還有一些,麥克-布朗在2011年8月發表的清單中,從幾乎可以肯定到有可能是矮行星,就有390顆候選天體。布朗目前標示的11顆已知天體 -除5顆是已經被IAU認可的之外,還有(225088) 2007 OR10、、、、(307261) 2002 MS4和—是「幾乎可以確定」的,另外還有12顆是極有可能的Mike Brown, Accessed 2013-11-15。斯特恩也指出還有十多顆已知的矮行星Alan Stern,, August 24, 2012。 然而,只有兩顆天體,穀神星和冥王星,有足夠詳細的觀測資料可以確定它們符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定義。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接受鬩神星是矮行星,是因為它比冥王星更大。他們附帶決議尚未命名的海王星外天體,它們的絕對星等必須大於 +1(這意味著假設幾何反照率 ≤ 1,直徑就必須≥838公里),就會據以假設是矮行星來命名。目前,只有鳥神星和妊神星是依據這個程序被承認是矮行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還沒有討論其它可能是矮行星天體的相關問題。 在其它行星系統的分類中,並未列出矮行星的特徵。.

查看 柯伊伯带和矮行星

矮行星候選者列表

據估計,古柏帶中可能有200顆以上的矮行星候選者,而在這個區域之外的外太陽系,其總數可能高達10,000顆"Today we know of more than a dozen dwarf planets in the solar system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ultimate number of dwarf planets we will discover in the Kuiper Belt and beyond may well exceed 10,000".

查看 柯伊伯带和矮行星候選者列表

火山

火山是地表下在岩浆库中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行星的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地质结构。 地球上的火山发生是因为地壳被分裂成17个主要的和刚性的地壳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的一个更热和更软的层。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和活火山。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現喷发事件的活火山叫做睡火山(休眠火山)。另外还有一种泥火山,它在科学上严格来说不属于火山,但是许多社会大众也把它看作是火山的一种类型。 火山爆发可能会造成许多危害,不仅在火山爆发附近。其中一个危险是火山灰可能对飞机构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喷气发动机,其中灰尘颗粒可以在高温下熔化; 熔化的颗粒随后粘附到涡轮机叶片并改变它们的形状,从而中断涡轮发动机的操作。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常常伴有地震。大型爆发可能会影响温度,因为火山灰和硫酸液滴遮挡太阳并冷却地球的低层大气(或对流层); 然而,它们也吸收地球辐射的热量,从而使高层大气(或平流层)变暖。 历史上,火山冬天造成了灾难性的饥荒。 虽然火山喷发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可以促进宝石的形成;扩大陆地的面积(夏威夷群岛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作为观光旅游考察景点,推动旅游业,如日本的富士山。 专门研究火山活动的学科称为火山学。.

查看 柯伊伯带和火山

科维理奖

科维理奖(挪威語:Kavliprisen;英語:Kavli Prize)成立于2005年,由挪威科学与文学院、挪威教育和研究部、科维理基金会联合出资。该奖项的主要目标是纪念、支持、认可在天体物理学、纳米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每两年颁发一次。2008年9月9日,第一届科维理奖颁奖仪式在奥斯陆举行,奖项由挪威的哈康王储颁发。每位科维理奖获奖人将获得一枚金牌、一个卷轴和1,000,000美元的现金奖励。.

查看 柯伊伯带和科维理奖

穀神星

星(Ceres,; 小行星序號:1 Ceres)是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主小行星帶中最亮的天體。它的直徑大約是,使它成為海王星軌道以內最大的小行星。在太陽系天體大小列表排名第35,是在海王星軌道內唯一被標示為矮行星的天體。穀神星由岩石和冰組成,估計它的質量佔整個主小行星帶的三分之一。穀神星也是主小行星帶唯一已知自身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天體。從地球看穀神星,它的視星等範圍在+6.7至+9.3之間,因此即使在最亮時,除非天空是非常的黑暗,否則依然是太暗淡而難以用肉眼直接看見。1801年1月1日意大利人朱塞普·皮亞齊在巴勒莫首先發現了穀神星。最初被當成一顆行星,随着越來越多的小天體在相似的軌道上被發現,因此在1850年代被重分類為小行星。 穀神星顯示已經有區分成岩石、核和冰的地函,並且在冰層之下可能留有液態水的內部海洋。表面可能是水冰和不同的水合物礦物,像是黏土和碳酸鹽,的混合。在2014年1月,在穀神星的幾個地區都檢測到排放出的水蒸氣。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在主小行星帶的大天體床不會發出水蒸氣,因為這是彗星的特徵。 美國NASA的機器人曙光號在2015年3月6日進入繞行穀神星的軌道。從2015年1月,曙光號就以前所未見的高解析度傳回影像,顯示表面有著坑坑窪窪。兩個獨特的亮點(或高反照率特徵)出現在撞擊坑內(不同於早些時候哈伯太空望遠鏡在一個撞擊坑中觀測到的影像。);出現於2015年2月19日的影像,導致考慮可能有冰火山 或釋氣的發想。在2015年3月3日,NASA的一位發言人說,這些點符合含冰或鹽的反光物質,但不太可能是冰。在2015年5月11日,NASA釋放出高解析的影像,顯示不是一個或兩個點,實際上在高解析的影像上有好幾個。在2015年12月9日,NASA的科學家報導,穀神星的亮斑可能是一種類型的鹽類,特別是“滷水”,包括硫酸鎂等硫酸水合物(MgSO4·6H2O);也發現這些斑點與富含氨的黏土相關聯。2015年10月,NASA釋出了由曙光號拍攝的真實色彩穀神星影像。.

查看 柯伊伯带和穀神星

第十行星

十行星 是對於太陽系外圍邊界,可能存在的一顆假想海王星外行星的稱呼。據推測,「第十行星」可能為地球到火星間的大小。 雖然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足以證明這顆行星確實存在,但大部分的科學家相信如果是真的,第十行星便可以合理解釋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包括數顆冥王星和矮行星)數顆海王星外天體擁有高度傾斜軌道。 第九行星可以解釋出古柏帶與歐特雲內數顆海王星外天體不尋常橢圓軌道。.

查看 柯伊伯带和第十行星

第九行星

九行星(Planet Nine)是對於太陽系外圍邊界,可能存在的一顆假想海王星外行星的稱呼。據推測,「第九行星」可能是大小至少為地球兩倍的超級地球。 雖然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足以證明這顆行星確實存在,但大部分的科學家相信如果是真的,便可以合理解釋太陽系邊緣古柏帶與歐特雲內數顆海王星外天體不尋常的軌道。.

查看 柯伊伯带和第九行星

系外行星偵測法

任何行星相對於其母恆星都是極其微弱的光源。要在母恆星耀眼的光輝內同時檢測出這種微弱的光源,都有其內在的困難。因為這種緣故,只有很少的太陽系外行星被直接觀測到。 取而代之的,天文學家通常都訴諸間接的方法來偵測太陽系外的行星。目前,有好幾種間接的方法都取得了成功。.

查看 柯伊伯带和系外行星偵測法

織女一

織女一又稱為織女星或天琴座α(α Lyr,α Lyrae),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恆星,在夜空中排名第五,是北半球第二明亮的恆星,僅次於大角星。它與大角星及天狼星一樣,是非常靠近地球的恆星,距離地球只有25.3光年;它也是太陽附近最明亮的恆星之一。在中國古代的「牛郎織女」神話中,織女為天帝孫女,故亦稱天孫。 天文學家對織女星進行過大量的研究,因此它「無疑是天空中第二重要的恆星,僅次於太陽」。織女星大約在西元前12,000年曾是北半球的極星,但因歲差現象地球自轉軸傾斜,再加上日月對地球各部份的引力並不一致,使地球自轉軸緩慢轉圈,週期約兩萬六千年,稱為歲差現象。,它在13,727年會再度成為北極星,屆時它的赤緯會達到+86°14'。織女星是太陽之外第一顆被人類拍攝下來的恆星,也是第一顆有光譜記錄的恆星。它也是第一批經由視差測量估計出距離的恆星之一。織女星也曾是測量光度亮度標尺的校準基線,是UBV測光系統用來定義平均值的恆星之一。在北半球的夏天,觀測者多半可在天頂附近的位置見到織女星,因為身為天文學上星等的標準,其視星等被定義為0等,因此天文學家會以織女星作為光度測定的標準。 織女星的年齡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但是因為它的質量是太陽的2.1倍,因此它的預期壽命也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這兩顆恆星目前都在接近壽命的中點上。織女星的光譜分類為A0V,其溫度比天狼星的A1V高一點。它仍处於主序星階段,透過把核心內的氫聚變成氦來發光發熱。織女星比氦重(原子序數較大)的元素豐度異常的低,織女星光度有輕微的周期性變化,因此天文學家懷疑它是一顆變星。它的自轉相當快速,赤道自轉速度是每秒274公里。離心力的影響導致恆星的赤道向外突起,溫度的變化通過光球表面在極點達到最大值。地球上的觀測者視線正朝著織女星的極點。天文學家經過測定後,得知織女星每12.5小時自轉一周,整顆恆星呈扁平狀,赤道直徑比兩極大了23%。 天文學家觀測到織女星紅外線輻射超量,顯示織女星似乎有塵埃組成的拱星盤。這些塵粒可能類似於太陽系的柯伊伯带,是岩屑盤中的天體碰撞產生的結果。這些由於塵埃盤造成紅外線輻射超量的恆星被歸類為類織女恆星。織女星盤的分布並不規則,顯示至少有一顆大小類似木星的行星環繞著織女星公轉。.

查看 柯伊伯带和織女一

网罟座ζ

网罟座ζ(ζ Ret)是一个位于南天星座网罟座的宽联星。在南半球相当暗的天空这对双星可以用肉眼分离。基于视差测量,这个系统距地球约39光年。网罟座ζ2有一个岩屑盘。两者都是和太阳性质相似的类太阳恒星。它们属于武仙座ζ移动星群,许多有着相同起源的恒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网罟座ζ

特洛伊小行星

特洛伊群小行星是與木星共用軌道,一起繞著太陽運行的一大群小行星。從固定在木星上的座標系統來看,他們是在所謂的拉格朗日點中穩定的兩個點,分別位於木星軌道前方(L4)和後方(L5)60度的位置上。 依照原本的規範,特洛伊小行星的軌道半長軸是介於5.05至5.40天文單位,並且在是在兩個拉格朗日點的一段弧形區域內。這個規範現在也適用在其他天體的相似情況下,而在這些情形下會標示出主要的天體。例如:海王星的特洛伊小行星。 在2006年,夏威夷凱克天文台的一個小組宣佈,他們曾經測量到一個小行星(617)普特洛克勒斯(Patroclus)的密度比結冰的水還要低,因而建議這是一對小行星,而且許多特洛伊小行星都可能是雙星。彗星或柯伊伯带天體在大小和組成上(冰與包覆在外圍的塵埃),也是可能的對象。而在未來,他們可能才是主要的小行星帶天體。(reference: 2.Feb issue of Nature).

查看 柯伊伯带和特洛伊小行星

D-型小行星

D-型小行星有非常低的反照率和無特徵的淺紅色電磁頻譜 。它被認為成分中富含有機矽酸鹽、碳、和無水矽酸鹽,在其內部可能還有水冰 。發現的D-型小行星主要分布在小行星帶的外側和更外面的區域;例如阿達拉 (Atala)、阿基里斯 (Achilles)、霍克得 (Hektor)和希達高 (Hidalgo)。 尼斯模型認為D-型小行星是被捕獲的古柏帶天體。 在1992年,Larry A.

查看 柯伊伯带和D-型小行星

順行和逆行

順行是行星這種天體與系統內其他相似的天體共同一致運動的方向;逆行是在相反方向上的運行。在天體的狀況下,這些運動都是真實的,由固有的自轉或軌道來定義;或是視覺上的,好比從地球上來觀看天空。 在英文中「direct」和「prograde」是同義詞,前者是在天文學上傳統的名詞,後者在1963年才在一篇與天文相關的專業文章(J.

查看 柯伊伯带和順行和逆行

行星

行星(planet;planeta),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由西向東)。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一組空间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已知最熱的行星(2040攝氏度)。 隨著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迫切。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与恒星的相对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陽系内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16世紀後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人類瞭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望遠鏡被發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2006年后被排除出行星行列,2008年被重分類為类冥天体,属于矮行星的一种)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截至2013年7月12日,人類已發現2000多顆太陽系外的行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行星

行星定義

行星定義直到2006年8月24日才有了一個比較明確且可以被接受的文字敘述。在這之前,尽管行星一詞已經被使用了數千年,但令人驚訝的是,科學界始終沒有給過行星明確的定義。進入21世紀後,行星的認定成為一個備受爭議的主題,這才迫使天文學界不得不為行星做出定義。 數千年來,「行星」一詞只被用在太陽系內。當時天文學家尚未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任何行星。但從1992年起,人類陸續發現了許多比海王星更遙遠的小天體,而且其中也不乏與冥王星大小相當者,這使得有資格成為行星的天體由原有的9顆增加至數打之多。1995年,科學家发现了第一个太阳系外行星飛馬座51b。之後,陸續發現的太阳系外行星已經有數百顆之多。這些新發現不僅增加了潛在行星的數量,且由於這些行星具有迥異的性質──有些大小足以成為恒星,有些又比我們的月球還小──使得長久以來模糊不清的行星概念,越来越有明確定義的必要性。 2005年,一顆外海王星天體,阋神星(當時編號為2003 UB313)的發現,使得對行星做明確定義的必要性升至頂點,因為它的質量比冥王星(在當時是已被定義為行星的天體中最小者)還要大。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由各國的天文學家組成負責為天體命名與分類的組織,在2006年對此問題做出了回應,發佈了行星的定義。依據這最新的定義,行星是環繞太陽(恆星)運行的天體,它們有足夠大的質量使自身因為重力而成為圓球體,並且能清除鄰近的小天體。未能清除軌道內小天體的則被納入一個新創的分類,稱做矮行星。除了以上兩類,其他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則被稱為「太陽系小天體」。 按照以上定義,太陽系有八個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而冥王星被排除在外。至2007年7月為止,已獲承認的矮行星則有冥王星、穀神星和鬩神星,2008年7月才增加了第四顆鳥神星,又於同年9月增加了第五顆妊神星。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這項決議並無法弭平所有爭議,部分天文學家拒絕承認此一決議。.

查看 柯伊伯带和行星定義

行星地質學

行星地質學(Planetary Geology),亦稱為天體地質學(Astrogeology)、天文地質學(Exogeology),是行星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研究的範圍是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以及隕石等天體的地質。雖然geo-(地理)前綴通常表示地球或與地球相關的主題,但由於歷史和便利的原因,行星地質學被命名為: 將地質科學應用於其他行星體。 由於涉及類型的調查,它也與地球地質學密切相關。 行星地質學包括確定类地行星的內部結構等主題,並且還考察了行星火山活動和表面過程,如撞击坑,河流和風蝕過程。 還研究了巨型行星及其衛星的結構,以及諸如小行星,柯伊伯带和彗星的太陽系的小天體組織。.

查看 柯伊伯带和行星地質學

行星科学

行星科學(Planetary science,很少用planetology)是研究行星(包括地球)、衛星,和行星系(特別是太陽系),以及它們形成過程的科學。它研究對象的尺度從小至微流星體到大至氣態巨行星,目的在確定其組成、動力學、形成、相互的關係和歷史。它是高度科技整合的學科,最初成長於天文學和地球科學,但現在包含許多學科,包括行星地質學(結合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海洋學、水文學、理論行星科學、冰川學、和系外行星 。類似的學科包括關心太陽對太陽系內天體影響的太空物理學和天文生物學。 還有相關於行星科學的觀測和理論分支與關聯性。觀測的研究涉及與太空探索的結合,主要是與使用遙測技術的機器人的太空船任務,和在地面實驗室所做的工作比較。理論部分涉及大量的電腦模擬和數學建模。 雖然全世界有好幾個純粹的行星科學研究所,但行星學家一般都在大學或研究中心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或地球科學部門。他們每年都有幾個重要的會議,和範圍廣泛的等同綜述論的期刊。.

查看 柯伊伯带和行星科学

行星際塵雲

行星際塵雲(Interplanetary dust cloud)是瀰漫在太陽系的行星空間與其它行星系空間的宇宙塵(漂浮在太空中的小顆粒)。它已經被研究了許多年,以了解其本質、起源和大天體之間的關係。 在我們的太陽系,行星際塵埃粒子不僅散射陽光(稱為"黃道光",因為它們被侷限在黃道平面),也產生熱輻射,這是夜晚的天空中5至50微米波長的主要來源(Levasseur-Regourd, A.C.

查看 柯伊伯带和行星際塵雲

行星遷移

行星遷移(英文:Planetary migration)是行星或者其他恆星旁的天體和恆星周圍的盤內的氣體或者微行星交互作用時發生的現象;該現象會改變行星等天體的軌道半長軸等軌道參數。現在廣被接受的行星形成理論內容指出,原行星盤內行星不會在相當接近恆星的區域形成,因為太過靠近恆星的區域內的天體質量不足以形成行星,並且溫度過高無法讓主要含岩石或冰的微行星存在。恆星旁氣體盤還存在時,質量與地球相當行星可能會向內快速靠近恆星;這也可能會影響巨大行星(質量高於10倍地球質量)的核心形成,如果它們的形成是經由核心吸積機制的話。行星遷移是太陽系外行星中巨大質量且公轉週期極短的熱木星形成最可能的解釋。.

查看 柯伊伯带和行星遷移

行星質量體

行星質量體(Planetary-mass objects),是一個質量落入行星定義範圍的天體:有足夠的質量,能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剛體力,因此能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接近圓球體),但不足以像恆星一樣維持核心的氘的融合。.

查看 柯伊伯带和行星質量體

衛星

衛星,是環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如地球的衛星是月球。不過,如果兩個天體的質量相當,它們所形成的系統一般稱為雙行星系統,而不是一顆行星和一顆天然衛星。通常,兩個天体的质量中心都處於行星之內。因此,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與冥衛一應該歸類為雙行星,但2005年發現兩顆新的冥衛,使問題複雜起來了。.

查看 柯伊伯带和衛星

裴英洙

裴英洙(배영수,1981年5月4日 - ),南韓棒球投手,大邱廣域市出身,目前效力於韓國棒球委員會韓華鷹。.

查看 柯伊伯带和裴英洙

飛馬座V342

HR 8799是一顆位於飛馬座,距離地球129光年(39秒差距)的年輕(~6,000萬年)主序星,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5倍,光度約為4.9倍。這個系統包含了部份的岩屑盤和至少3顆大質量行星(與北落師門 b相同,是第一批軌道以直接影像被證實的系外行星)。HR 8799是耶魯亮星星表所使用的標識與編號。這顆星是劍魚γ型變星:它的光度改變是表面非徑向上的脈動造成的;這顆星也是牧夫座λ型星,這意味著它的表層是被耗盡鐵峰頂元素,這也許可以歸咎於金屬的吸積缺乏拱星氣體(星周氣體)。它是唯一已知同時是劍魚座γ型變星、牧夫座λ型星和類織女星(因為拱星盤而造成紅外線過量)的恆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飛馬座V342

許敬民

許敬民 (韓文:허경민,英文:Hur Kyoung-min,),出身於光州廣域市,韓國棒球選手,目前效力於韓國職棒斗山熊,守備位置為內野手。.

查看 柯伊伯带和許敬民

貫索九

貫索九,即北冕座ρ(Rho Coronae Borealis, ρ CrB, ρ Coronae Borealis)是一顆位於北冕座,距離地球約57光年的類太陽黃矮星。這顆和太陽類似的恆星其質量、半徑和光度被認為與太陽幾乎相同。1997年在該恆星旁發現一顆系外行星。有人認為該恆星可能有一顆恆星的伴星,但也有人認為其實是光学双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貫索九

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Fermi paradox,又称費米謬論)阐述的是对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和缺少相关证据之间的矛盾。 宇宙惊人的年龄和庞大的星体数量意味着,除非地球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否則地外生命应该广泛存在 。在1950年的一次非正式讨论中,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问道,如果银河系存在大量先进的地外文明,那么为什么连飞船或者探测器之类的证据都看不到。对这个话题更加具体的探讨最早出现在1975年麦克·哈特的文章中,有时也被叫做麦克·哈特悖论。另一个紧密相关的问题是大沉默——即使难以星际旅行,如果生命是普遍存在的话,为什么我们探测不到电磁信号?有人尝试通过寻找地外文明的证据来解决费米悖论,也提出这些生命可能不具备人类的智慧。也有學者认为高等地外文明根本不存在,或者非常稀少以至于人类不可能联系得上。地球殊異假說有時被認為為費米悖論提供了一種解釋的答案。 从哈特开始,很多人开始发展关于地外文明的科学理论或模型。大部分工作都引用费米悖论作为参考。很多相关的问题已经得到重视,内容包括天文学、生物学、生态学和哲学。新兴的天体生物学给问题的解决引入了跨学科的研究手段。.

查看 柯伊伯带和费米悖论

鸟神星

鸟神星(Makemake/Maha-Maha,发音为: 或 ),正式名称为 (136472) Makemake,是太陽系內已知的第三大矮行星,亦是傳統古柏帶天體中最大的兩顆之一。鸟神星的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鳥神星有一颗衛星。鸟神星的平均溫度極低(約30 K(−243.2 °C)),这意味着它的表面覆蓋着甲烷与乙烷,并可能还存在固态氮。 最初被稱為的鸟神星(後来被编号为136472),是由迈克尔·E·布朗領導的团队在2005年3月31日發现的;2005年7月29日,他们公佈了该次發現。2008年6月11日,國際天文聯合會將鳥神星列入類冥矮行星的候選者名單內。類冥矮行星是海王星轨道外的矮行星的专属分類,當時只有冥王星和鬩神星屬於這個分類。2008年7月,鳥神星正式被列为類冥矮行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鸟神星

轨道共振

軌道共振是天體力學中的一種效應與現象,是當在軌道上的天體於週期上有簡單(小數值)的整數比時,定期施加的引力影響到對方所產生的。軌道共振的物理原理在概念上類似於推動兒童盪的鞦韆,軌道和擺動的鞦韆之間有著一個自然頻率,其它機制和“推”所做的動作週期性的重複施加,產生累積性的影響。軌道共振大大的增加了相互之間引力影響的機構,即它們能夠改變或限制對方的軌道。在多數的情況下,這導致“不穩定”的互動,在其中的兩者互相交換動能和轉移軌道,直到共振不再存在。在某些情況下,一個諧振系統可以穩定和自我糾正,所以這些天體仍維持著共振。例如,木星衛星佳利美德、歐羅巴、和埃歐軌道的1:2:4共振,以及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的2:3共振。土星內側衛星的不穩定共振造成土星環中間的空隙。1:1的共振(有著相似軌道半徑的天體)在特殊的情況下,造成太陽系大天體將共享軌道的小天體彈射出去;這是清除鄰居最廣泛應用的機制,而此一效果也應用在目前的行星定義中。 除了拉普拉斯共振圖(見下文)中指出,在這篇文章中的共振比率應被解釋為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完成軌道數的比例,而不是作為公轉週期比(其中將會呈反比關係)。上面2:3的比例意味著在冥王星完成兩次完整公轉的時間,海王星要完成三次完整的公轉。.

查看 柯伊伯带和轨道共振

轩辕增十九

巨蟹座55(55 Cancri),中文名轩辕增十九或轩辕增廿,是一對位於巨蟹座的雙星系統,距離地球約41光年。巨蟹座55的兩顆恆分別是巨蟹座55A和巨蟹座55B,其中巨蟹座55A是一顆與太陽差不多的黃矮星,而巨蟹座55B是一顆紅矮星,這顆恆星的距離比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大上1000倍,但以恆星的尺度來,他們兩個恆星可說是幾乎靠在一起。迄2008年,已發現5個環繞著巨蟹座55A的太陽系外行星,其中4個是性質跟木星類似的氣態巨行星,其中最靠近母恆星的大小就和海王星差不多,另外還有1顆是由岩石構成的岩石行星。也因為這樣,讓巨蟹座55成了目前發現最多太陽系外行星的雙星系統,而且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規劃的類地行星發現者也把巨蟹座55A列為第63個關注的恆星(共有100個)。.

查看 柯伊伯带和轩辕增十九

达摩克型小行星

達摩克型小行星是像(5335) 達摩克里斯和1996 PW這兩顆,有著像哈雷彗星這種哈雷族彗星的軌道週期,或長週期與高離心率軌道,但不會顯示彗髪或尾巴的小行星。大衛·朱維特定義達摩克型小行星為相較於木星的蒂塞朗參數小於或等於2的的天體();而日本天文學家中村彰正建議,符合以下兩項條件之一的小行星,即可將之列入達摩克型: 但是,這個定義並未聚焦在木星,不包括像是、、和等天體。 使用相較於木星小於或等於2的蒂塞朗參數,目前有156顆達摩克型小行星的候選者.

查看 柯伊伯带和达摩克型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near-Earth asteroids,NEAs)指的是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这类小行星可能会带来撞击地球的危险。同时,它们也是相对容易使用探测器进行探测的天体。事实上,访问一些近地小行星所需的推进剂比访问月球还少。NASA的會合-舒梅克號已经访问过爱神星,日本的隼鳥號也成功的登陸糸川,現已返航并帶回物質樣本。 目前已知的大小4千米的近地小行星已有数百个。可能还存在成千上万个直径大于1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数量估计超过2000个。 天文学家相信它们只能在轨道上存在一千万至一亿年。它们要么最终与内行星碰撞要么就是在接近行星时被弹出太阳系。该过程可能会消耗大量小行星,但似乎小行星来源仍然在不断补给。.

查看 柯伊伯带和近地小行星

阿爾戈號 (探測器)

阿爾戈號(Argo)是美國一項已取消的外行星探測計劃,原本預計在2019年發射升空。.

查看 柯伊伯带和阿爾戈號 (探測器)

葛利斯710

格利澤710是位於巨蛇座尾部的一顆恆星,視星等9.69等,光譜類型為K7Vk,這意味著它是一顆以核心的氫進行熱核融合做為能量來源的主序星 (尾碼的k顯示光譜中有星際物質吸收的譜線)。這顆恆星的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60% ,而估計半徑是太陽半徑的67%。它可能是一顆光度在9.65-9.69之間的疑似變星。 這顆恆星目前至地球的距離是63.8光年 (19.6秒差距),但是依據過去和現在依巴谷衛星的資料指出,以它的自行和徑向速度,它將在140萬年後接近太陽至很近的距離 - 或許少於一光年。在最接近的時候,它的光度將達到1等星的亮度,如同心宿二一樣的亮。在目前的距離上,格利澤710的自行非常小,這意味著它幾乎是直接朝向著我們的是線方向移動著,可以與牧夫座的大角星比較。 從現在開始在±1,000萬年的時間內,結合格利澤710這顆恆星的質量和距離的接近將對太陽系造成最大的萬有引力攝動。.

查看 柯伊伯带和葛利斯710

金寅植

金寅植(韓文:김인식,英文:Kim In-sik,),出身於首爾特別市,為韓國職棒總教練,同時也是韓國隊著名的總教練。.

查看 柯伊伯带和金寅植

艾米莉·勒科达瓦拉

艾蜜莉·史都華·勒科達瓦拉(Emily Stewart Lakdawalla,),美國行星學會的資深編輯,科學作家與部落客,並曾擔任環境顧問。她的研究主要是地質學、火星地形、科學傳播和科學教育。艾蜜莉是在多個媒體平台上相當活躍的科學普及者;她在Facebook、Google+和Twitter上與太空專業人士和愛好者互動,並且曾經在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公共媒體上討論行星科學和太空探索。.

查看 柯伊伯带和艾米莉·勒科达瓦拉

離散盤

黃道離散天體 (scattered disc objects)是在太陽系最遠的區域(離散盤)內零星散佈著,主要由冰組成的小行星,是範圍更廣闊的海王星外天體(trans-Neptunian objects(TNO))的一部分。離散盤最內側的部分與柯伊伯带重疊,但它的外緣向外伸展並比一般的古柏帶天體遠離了黃道的上下方。.

查看 柯伊伯带和離散盤

雙行星

雙行星和聯行星是非正式的天文學術語,用來描述一顆有著夠大衛星的行星,因而必須考慮那顆衛星是否也算是行星。一個非官方的定義需要考慮軌道的重力中心(質心)是否落在兩者的表面之外。正式的名稱是聯星系,相似的,也稱為雙小行星(或雙迷你行星)系統,像是安地欧普,和雙開普帶天體(KBO)系統,例如79360 1997CS29和1998 WW31。迄2009年,在太陽系中還沒有被官方認可的雙行星。歐洲太空總署曾經提議將地月系統視為雙行星。在2006年8月召開的國際天文聯合會會員大會也曾經選出冥王星和冥卫一(卡倫)系統是雙行星的一種類型。.

查看 柯伊伯带和雙行星

陳甲龍

陳甲龍(韓文:진갑용,英文:Jin Kab-Yong,)出生於韓國,為韓國的棒球選手,守備位置為捕手,目前效力於韓國職棒三星獅隊。.

查看 柯伊伯带和陳甲龍

HD 100546

| HD 100546,或稱為蒼蠅座KR(KR Muscae),是一顆位於蒼蠅座的 B 型主序星,距離地球337.3光年。可能有一顆質量是20 Mj的行星在距離它6.5天文單位處。不過對該塵埃盤更進一步的研究認為可能有棕矮星等質量更大的天體或者超過一顆行星存在。HD 100546周圍0.2到4天文單位,以及13到數百天文單位處有塵埃盤環繞,這是有原行星在距離母恆星約47天文單位處存在的證據。 HD 100546的年齡約1000萬年,位於赫比格Ae/Be星的年齡上限階段,也是該型恆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例子。.

查看 柯伊伯带和HD 100546

HD 10647

HD 10647,在扩展拜耳命名法中又称作波江座q1,是波江座中一颗距离地球大约57光年的黄-白矮星。它是一颗较亮的6等星(接近5等)。该星在非常暗的环境中能用肉眼看到,如果使用双筒望远镜就很容易看到。它的温度和光度都比太阳略高。它也更加年轻,大约有17.5亿岁。截止2003年,已经确认有一颗长周期太阳系外行星围绕它公转。.

查看 柯伊伯带和HD 10647

HD 210277

HD 210277是宝瓶座中一颗7等恒星。它是一颗黄矮星,光谱分类为G0V,质量是太阳的大约0.92倍。 因为它距离地球大约69光年但光度较低,肉眼无法看到它的。不过使用双筒望远镜就很容易观测到。 这颗恒星有一颗大质量的太陽系外行星围绕其公转。 1999年,T·E·特里林(T.

查看 柯伊伯带和HD 210277

HD 37974

HD 37974,或稱為R126,是NASA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在銀河系附近的大麥哲倫星系中確認的兩顆特超巨星其中一顆(另一顆是R66或HDE 268835)。這兩顆恆星旁都有規模極大的星周盤存在,因此有人假設可能有行星正在形成。.

查看 柯伊伯带和HD 37974

HDE 268835

HDE 268835,或稱為R66,是NASA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在銀河系附近的大麥哲倫星系中確認的兩顆特超巨星其中一顆(另一顆是R126或HD 37974)。這兩顆恆星旁都有規模極大的星周盤存在,因此有人假設可能有行星正在形成。.

查看 柯伊伯带和HDE 268835

PSR B1257+12

PSR 1257+12(PSR B1257+12)是一顆位於室女座的脈衝星,距離地球大約980光年。這顆恆星受到注意的地方,在於人們相信它擁有四顆行星,同時它們也是首批被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 這顆脈衝星最先於1990年由波蘭天文學家亞歷山大·沃爾茲森(Aleksander Wolszczan),於1990年以位於波多黎各阿雷西博的射電望遠鏡發現的。它屬於毫秒脈衝星,為中子星的一種,自轉週期為6.22毫秒,但他卻發現其脈衝信號出現不尋常,遂對它作更深入的觀測。.

查看 柯伊伯带和PSR B1257+12

S/2004 N 1

S/2004 N 1是一顆海王星的小衛星,發現於2013年。該衛星因為體積過小,1989年航海家2號飛越海王星時並未發現。在SETI協會任職的天文學家(Mark R. Showalter)分析哈伯太空望遠鏡於2004到2009年拍攝的海王星影像後,於2013年7月宣布發現該衛星。S/2004 N 1環繞海王星的軌道週期是22小時28.1分。.

查看 柯伊伯带和S/2004 N 1

S/2015 (136472) 1

S/2015 (136472) 1是柯依伯带矮行星鳥神星已知唯一的衛星,暱稱MK 2,尚未正式命名,按照卫星命名习惯推定正式中文名称将为“鸟卫一”。2015年4月,研究人员用哈勃望遠鏡第三代廣域照相機观测到这颗天体,经过数据分析之后,在2016年4月26日通过小行星中心正式宣布这一发现。这颗卫星的發現,使得所有位於海王星軌道外的矮行星都擁有至少一顆衛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S/2015 (136472) 1

Uo3L91

uo3L91是由加法夏望遠鏡的外太陽系起源調查(Outer Solar System Origins Survey,OSSOS)在2013年9月發現的一顆柯伊伯带天體。該天體與太陽的距離在50到1430天文單位之間變化,軌道週期超過2萬年。uo3L91是太陽系天體中擁有最長軌道半長軸的天體之一,並且近日點距離已經超越了海王星重力強烈影響的範圍(超過38天文單位),半長軸長度則超越了小行星90377、與。 根據天文學家迈克尔·布朗和的研究,uo3L91的發現是假設的第九行星存在的額外證據;不過該天體的其中一位發現者米凱萊·班尼斯特(Michele Bannister)反對此看法,因為uo3L91的軌道幾乎在黃道面上,如果第九行星存在,其軌道應受到影響而是高傾角軌道。.

查看 柯伊伯带和Uo3L91

V774104

V774104是距離太陽約103天文單位(154億公里)的海王星外天體,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的一半。該天體發現於2015年11月,是太陽系內至今距離地球最遠的海王星外天體。.

查看 柯伊伯带和V774104

柯伊伯陨石坑

柯伊伯陨石坑(Kuiper)是位于月球正面知海中央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荷裔美籍天文学家"杰拉德·彼得·柯伊伯"(1905年-1973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柯伊伯带和柯伊伯陨石坑

柯伊伯撞击坑 (火星)

柯伊伯撞击坑是位于火星法厄同区的一座陨石坑,坐标为南纬57.4°、西经157.3°。直径87公里,197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以荷裔美籍天文学家"杰拉德·彼得·柯伊伯"之名(1905年-1973年)命名了它。.

查看 柯伊伯带和柯伊伯撞击坑 (火星)

柯侯德彗星

柯侯德彗星,天文學的名稱是 C/1973 E1、1973 XII、和1973f,是捷克天文學家柯侯德在1973年3月7日最初發現的,它在當年 (1973年) 12月28日通過近日點。.

查看 柯伊伯带和柯侯德彗星

柳仲逸

柳仲逸 (韓文:류중일,英文:Ryu Joong-il,),出身於慶尚北道盈德郡,為韓國教練,目前擔任韓國職棒三星獅的總教練。.

查看 柯伊伯带和柳仲逸

探索頻道望遠鏡

探索頻道望遠鏡(Discovery Channel Telescope,DCT)是一座口徑4.3公尺的望遠鏡,由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旗桿市的羅威爾天文台和探索頻道合造。該望遠鏡位於靠近快樂傑克森林保護區的可可尼諾國家森林區域內。望遠鏡址的海拔2360公尺,位於旗桿市南南東方約65公里處。該計畫是由羅威爾天文台和探索傳播合作進行。在計畫初期該望遠鏡耗資約5300萬美金。探索頻道望遠鏡將顯著提升羅威爾天文台的觀測能力,以及在一些重要的領域中進行開創性研究。 探索頻道望遠鏡的建設完成於2012年2月,並在同年4月開光 。.

查看 柯伊伯带和探索頻道望遠鏡

提丢斯-波得定则

提丢斯-波得定则(Titius-Bode law)是关于太阳系中行星轨道半徑的一个简单的几何学规则。 它是在1766年時,由德国的一位大学教授所提出,后来被柏林天文台的台长约翰·波得(Johann Elert Bode)归纳成了一个经验公式来表示。 这个公式可以表述为: 其中.

查看 柯伊伯带和提丢斯-波得定则

李大浩

李大浩(이대호,),出身於南韓釜山廣域市,為南韓棒球選手,守備位置為一壘手。目前效力於韓國職棒樂天巨人隊。.

查看 柯伊伯带和李大浩

杰拉德·柯伊伯

杰拉德·彼得·柯伊伯(Gerard Peter Kuiper,出生荷蘭語名:Gerrit Pieter Kuiper。),荷裔美籍的天文學家,出生教育都在荷蘭,他在1933年來到美國,1937年成為美國公民。.

查看 柯伊伯带和杰拉德·柯伊伯

泛星計畫

泛星計畫(Panoramic Survey Telescope and Rapid Response System, Pan-STARRS,直譯為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回應系統)是一個正在進行中的巡天計畫;該計畫將對全天空天體進行天文測量和光度測定。該計畫將比較同一天區不同時間的變化以期能發現彗星、小行星、變星等天體;尤其是有撞擊地球威脅性的近地天體。泛星計畫將建立一個所有在夏威夷能觀測到,視星等最暗可達24等的天體資料庫,總共可觀測全天四分之三的區域。 泛星計畫第一座原型望遠鏡,PS1,設置在夏威夷茂宜島海勒卡拉火山頂,已於2008年12月6日啟用,由夏威夷大學管理 From the print edition。2010年5月13日起PS1望遠鏡正式進行全時科學觀測。其餘三個將和PS1組成陣列的望遠鏡預計將在2012年完成,總花費約一億美金;稱為PS2的第二座望遠鏡已開始建造。 泛星計畫主要是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Institute of Astronomy)、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MIT Lincoln Laboratory)、茂宜高性能计算中心(Maui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Center,MHPCC)、科學應用國際公司(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的合作項目。美國空軍提供資金建設望遠鏡。 PS1望遠鏡是由 管理。該協會參與成員機構有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台灣國立中央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德倫大學、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及拉斯昆布瑞天文台全球望遠鏡網路(Las Cumbres Observatory Global Telescope Network)。.

查看 柯伊伯带和泛星計畫

洛厄尔天文台

洛厄尔天文台是位於亞利桑那州旗杆鎮的天文觀測台。在美國,洛厄尔天文台是最老的天文台,因此在1965年被指定為美国国家历史名胜。最初,這個天文台只有一架迄今仍開放給民眾使用24英吋克拉克望遠鏡,每年大約有70,000名遊客在白天先參加天文台安排的導遊活動,晚間再透過克拉克望遠鏡以及其他的望遠鏡觀賞夜空中奇妙的美景。它是由波士頓的望族洛厄尔家族的天文學家帕西瓦尔·洛厄尔建立的,並且有一陣子是由他的第三代堂兄盖伊·洛厄尔掌管,現在受委託的管理人是威廉·洛厄尔·普特南,是建立起長遠委託制度的羅傑·普特南的兒子與創建者帕西瓦尔·洛厄尔的孫外甥。 天文台目前有在旗杆鎮的兩個地點設置了一些望遠鏡,主要的機構設置在旗杆鎮正西方的火星丘,最早的24英吋克拉克折射望遠鏡和建築至今仍開放做為公共教育的場所,但已經不從事研究工作了。這架望遠鏡在1896年建造時花費了20,000美金,是由在波士頓的克拉克父子光學望遠鏡公司組裝好,再經由鐵路運送到旗杆鎮。 同樣位於火星丘上的還有發現冥王星的13英吋望遠鏡,克萊德·湯博用這一架望遠鏡在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 本天文台用在研究的四架望遠鏡都在旗桿是西南方12英里,有著漆黑夜空的安德森台地,包括72英吋的帕金斯望遠鏡(與波士頓大學共管)和42英吋的約翰S.海爾望遠鏡。本天文台和美國海軍天文台是合作夥伴,因此NRL的海軍原型光學干涉儀(Navy Prototype Optical Interferometer, NPOI)就位於此地。天文台還有一些較小的研究用望遠鏡分別位在有歷史性的火星丘和澳洲、智利等地方。本天文台目前正在建造的4.2米是與發現傳播集團合作的。.

查看 柯伊伯带和洛厄尔天文台

深度黃道巡天

深度黃道巡天 (Deep Ecliptic Survey,DES)是使用國家光學天文台 (National Optical Astronomy Observatory,NOAO) 的設備發現古柏帶天體的一個專案計畫。 計畫開始於1998年,於2003年結束,主要的調查員是鮑柏·米利斯,經由這個計畫調查了550平方度內22.5等以上的天體,估計已經發現50%這種等級的天體。 這項調查還建立了平均古柏帶平面和介紹了古柏帶天體在動力學分類上新的正式定義 J.

查看 柯伊伯带和深度黃道巡天

潫卫一

潫卫一(Actaea)是古柏帶天體潫神星已知的衛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潫卫一

木卫一

木衛一也稱為「埃歐」或「伊俄」(, 或是希臘 Ἰώ),是木星的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靠近木星的一顆衛星,直徑為3,642公里,是太陽系第四大衛星。名字來自眾神之王宙斯的戀人之一:埃歐,祂是希拉的女祭司。 埃歐有400座的活火山,是太陽系中地質活動最活躍的天體。極端的地質活動是因為埃歐內部受到木星的牽引,造成潮汐摩擦產生的潮汐熱化所導致的結果。有些火山造成的硫磺和二氧化硫可以攀升到500公里(310英里)的高度。埃歐表面也有超過100座的山峰,是在矽酸鹽的地基上廣泛的壓縮和抬升,產生許多斑點,其中有些山峰比地球上的珠穆朗玛峰還要高。不同於大多數外太陽系的衛星(它們都有厚實的冰層包覆著),埃歐有著鐵或硫化鐵的熔融核心和以矽酸鹽為主的岩石層。埃歐表面大部分的平原都被硫磺和二氧化硫的霜覆蓋著。 埃歐的火山活動建構了其許多表面的特徵。其火山和熔岩流使廣大的表面產生各種變化並且造成各種不同的顏色採繪,有紅、黃、白、黑、和綠色,主要肇因於硫化物。為數眾多的廣闊熔岩流,有些長度達到500公里,也是表面的特徵。這些火山活動的過程提升了視覺對比,讓埃歐的表面好像是一個披薩。這些火山作用為埃歐稀薄的大氣提供了補湊的材料,也為木星巨大的磁層供應了材料。 埃歐在17和18世紀的天文學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它在1610年與其他的伽利略衛星一起被伽利略發現。這個發現促成了太陽系的哥白尼模型被接受,約翰·克卜勒發展出了行星運動定律,和奧勒·羅默首先測定光速。從地球來看,在19世紀後期和20世紀初,埃歐只是一個光點,直到我們有能力解釋它表面大規模的特徵,例如暗紅色的極區和明亮的赤道地區。在1979年,兩艘航海家太空船揭露埃歐是一個地質活躍的世界,有許多火山活動的特徵,大山和年輕的表面,沒有明顯的撞擊坑。伽利略號在1990年和2000年的早期多次執行接近和飛掠過埃歐的任務,得到了埃歐內部結構和表面組成的數據資料。這些太空船也揭露了衛星和木星的磁層之間的關係,和在埃歐圍繞的軌道上存在著輻射傳送帶,即伊俄环。在2007年的前幾個月,新視野號在前往冥王星的旅程中,於飛掠過埃歐時繼續進行探測。.

查看 柯伊伯带和木卫一

木下大輔 (天文學家)

木下大輔()是一位日本天文學家,現在台灣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任教,是小行星、彗星等太陽系小天體的專家。.

查看 柯伊伯带和木下大輔 (天文學家)

木星

|G1.

查看 柯伊伯带和木星

朴炳鎬

朴炳鎬( 박병호)(,生于全羅北道扶安郡)韓國職棒耐克森英雄隊球員,曾經是大聯盟明尼蘇達雙城隊球員,為右投右打的一壘手。.

查看 柯伊伯带和朴炳鎬

月球與行星實驗室

月球與行星實驗室(Lunar and Planetary Laboratory, LPL)是行星科學研究中心,位於亞利桑那州圖森亞利桑那大學。本實驗室同時也是一個研究所,並以此為基礎成立亞利桑那大學行星科學系。月球與行星實驗室是世界上最大的專門致力於行星科學研究的單位,在行星科學領域有很高的聲譽。該實驗室的科學家幾乎在每一個行星探測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任務包括由NASA,ESA,甚至部分RSA進行的任務。.

查看 柯伊伯带和月球與行星實驗室

最亮柯伊伯带天体列表

2000年后,一些直径在500-1200 km(大约冥王星的一半)的柯伊伯带天体被发现。50000 Quaoar,2002年发现的一个柯伊伯带天体,直径大约1200 km 。鳥神星Makemake(外号 "Easterbunny")和 妊神星Haumea(外号"圣诞老人"Santa),2005年7月29日两者被宣布发现,到现在都是比较大的。其它的天体,如28978 Ixion(发现於2001年)和20000 Varuna(发现於2000年)直径大约在500 km 。 这已经让人们逐步接受冥王星是柯伊伯带中较大天体的观点。 已知最亮的柯伊伯带天体(绝对星等s !赤道直径 !轨道半径(AU) !发现时间 !发现者 !直径测量方法 |- | 冥王星Pluto | | −1.0 | 60 | 2320 | 39.4 | 1930 | 克莱德·汤博 | 掩星 |- | 鳥神星Makemake | | −0.3 | 80.

查看 柯伊伯带和最亮柯伊伯带天体列表

星座计划

星座计划(Project Constellation)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发的一项已中止的载人航天太空探索计划。2010年1月28日,美聯社報導,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实际上搁置了重返月球计划。 同年1月29日,一名白宫太空问题顾问表示,重返月球计划“已死”。有關法案於同年10月成為法律,本计划宣告終結,但相關技術很可能會用於未來的太空探索計劃。 整个计划将包括一系列新的航天器、运载火箭以及相关硬件,将在包括国际空间站补给运输以及登月等各种太空任务中使用。大多数星座计划使用的硬件都会基于航天飞机的模式,尽管核心部件猎户座航天器(曾称为载人探索飞行器,Crew Exploration Vehicle,CLV)很大程度上受了阿波罗飛船的影响,使用乘员/服务舱系统。 星座计划的运载系统将前所未有地同时使用地球轨道交会(Earth Orbit Rendezvous)和月球轨道交会(Lunar Orbit Rendezvous)。整个系统包括三部分:猎户座乘员/服务舱(The Orion Crew & Service Modules,CSM)、月球着陆舱(Lunar Surface Access Module,LSAM)以及地球出发级(Earth Departure Stage,EDS)。运载系统中使用的火箭包括发射无人设施的战神5号(Ares V,将发射地球出发站外加月球着陆舱和其他货物中的一项)以及发射载人航天器的战神1号(Ares I)。.

查看 柯伊伯带和星座计划

星周盤

星周盤 (circumstellar disk)是在環繞著恆星的軌道上,由氣體、塵埃、星子、小行星或碰撞的碎屑堆積,構成花托或環狀的物質。環繞在年輕的恆星周圍,將來可能成為構成行星的原料;環繞在成熟的恆星,它們可以發展成微星;而如果是環繞著白矮星,則表明了是整個恆星演化過程剩下來的材料。這些盤面可以呈現如下的形式:.

查看 柯伊伯带和星周盤

星雲假說

星雲假說是在天體演化學的場合要解釋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最被廣泛接受的模型。它建議太陽系是在星雲物質中形成的,這個理論最早是伊曼努爾·康德於1755年發表在自然史和天空理論。起初使用在太陽系的行星系統形成過程,現在更應用在宇宙的工作中。被廣泛接受的變體現代星雲假說是太陽星雲盤假說(solar nebular disk model,SNDM)或簡單的太陽星雲模型。這個星雲假說提供太陽系各種性質的解釋,包括行星軌道接近圓形和共軌道面,和它們的運動方向與太陽自轉方向的一致性。一些星雲假說的元素反映在現代的行星形成,但大多數的元素已經被取代。 依據星雲假說,形成恆星的雲是大質量和濃稠的分子氫-巨分子雲(giant molecular cloud,GMC)。這些雲是引力不穩定,並且物質在內部密集叢生的合併,然後旋轉、坍縮形成恆星。恆星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總是先在年輕恆星周圍形成氣體的原行星盤。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孕育行星,但尚不清楚。因此,行星系統的形成被認為是恆星形成的自然結果。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通常需要100萬年的十來形成,從原行星盤發展出行星系統還需要再1000萬年。 - 原行星盤是餵養中心恆星的吸積盤。起初很熱,稍後盤面逐漸變冷,成為所謂的金牛T星階段;此時,可能是岩石和冰的小塵埃顆粒形成。顆粒最終可能凝聚成公里尺度的微行星。如果盤有足夠的質量,增長會開始失控,導致迅速 -100,000年到300,000年- 形成月球到火星大小的原行星。臨近恆星,原行星會經過暴力的合併,生成幾顆類地行星。這個階段可能要經歷1億年至10億年。 巨行星的形成是一個更複雜的過程。它被認為要越過凍結線才會發生,在哪裡元行星主要由各種類型的冰組成。其結果是,它們會比原行星盤內側的巨大許多倍。原行星形成後的演化並不完全清楚,有些原行星會繼續成長,最終達到5-10地球質量-臨界值,必須開始從盤中吸積氫和氦。由核心積累氣體在開始時是很緩慢的,需要持續數百萬年,但是在原行星的質量達到30地球質量(),它就會以失控的速率加速吸收。像木星和土星這樣的行星,被認為只要一萬年就能累積如此大量的質量。當氣體耗盡時,吸積就停止了。在形成的期間或形成之後,行星都可以長距離的遷移。冰巨星像是天王星和海王星,被認為是失敗的核心,形成得太晚而盤面幾乎已經消失了。.

查看 柯伊伯带和星雲假說

海卫一

海卫一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衛星中最大的一颗,它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天体之一,具有复杂的地质历史和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的表面。1846年10月10日威廉·拉塞尔(William Lassell)发现了海卫一(这是海王星被发现后第17天)。拉塞尔以为他还发现了海王星的一个环。虽然后来发现海王星的确有一个环,但是拉塞尔的发现还是值得怀疑,因为实际上海王星的环太暗了,不可能被拉塞尔用他的仪器发现。.

查看 柯伊伯带和海卫一

海王星

海王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體積是太陽系第四大,但質量排名是第三。海王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7倍,而類似雙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較低,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以羅馬神話中的尼普顿(Neptunus)命名,因為尼普顿是海神,所以中文譯為海王星。天文學的符號(♆,Unicode編碼U+2646),是希臘神話的海神波塞頓使用的三叉戟。 作爲一個冰巨行星,海王星的大氣層以氫和氦為主,還有微量的甲烷。在大氣層中的甲烷,只是使行星呈現藍色的一部分原因。因為海王星的藍色比有同樣份量的天王星更為鮮豔,因此應該還有其他成分對海王星明顯的顏色有所貢獻。 海王星有太陽系最強烈的風,測量到的風速高達每小時2,100公里。 1989年航海家2號飛掠過海王星,對南半球的大黑斑和木星的大紅斑做了比較。海王星雲頂的溫度是-218 °C(55K),因為距離太陽最遠,是太陽系最冷的地區之一。海王星核心的溫度約為7,000 °C,可以和太陽的表面比較,也和大多數已知的行星相似。 海王星在1846年9月23日被發現, 是唯一利用數學預測而非有計畫的觀測發現的行星。天文學家利用天王星軌道的攝動推測出海王星的存在與可能的位置。迄今只有航海家2號曾經在1989年8月25日拜訪過海王星。2003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提出有如卡西尼-惠更斯號科學水準的海王星軌道探測計畫,但不使用熱滋生反應提供電力的推進裝置;這項計劃由噴射推進實驗室和加州理工學院一起完成。.

查看 柯伊伯带和海王星

海王星外天體

海王星外天体(Trans-Neptunian object),常简称海外天体,是指太陽系中所在位置或運行軌道超出海王星軌道範圍的天體。海王星外的太陽系由內而外可再區分柯伊伯带區帶。 冥王星與其五顆衛星冥衛一至冥衛五即屬於海王星外天体,但考虑到冥王星特殊的公转轨道有部份位於海王星轨道以内的情况,如果冥王星現在才被發現,或許就不能当作行星。而在2006年,冥王星亦從九大行星中剔除。 宇宙中的天體如行星均靠重力相互吸引。1900年代初期由於當時已知行星的觀測軌道與預期路線不合,於是假設海王星軌道外還有一顆以上的行星仍未尋獲(參見假設的海王星外行星,Planet X)。而後即依據此假設在海王星軌道外發現冥王星及其他天體。雖然重新修正估算過海王星質量後顯示這個問題並不確實,但仍有一些過小而難以解釋的星體軌道擾動。.

查看 柯伊伯带和海王星外天體

海王星內天體

海王星內天体(Cis-Neptunian object),依照字面的解釋是在海王星軌道之內發現的任何天體Remo, John L. (2007).

查看 柯伊伯带和海王星內天體

海王星的卫星

截至2014年6月,海王星已知拥有14颗天然卫星,这些卫星都是以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水神命名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的命名原則,此后發現的海王星卫星都将按这一规则命名,不过S/2004 N 1還没有获得永久性的名称。。其中最大的一颗仍然是威廉·拉塞尔在發現海王星之後僅17天,于1846年10月10日发现的海卫一;第二颗卫星海卫二(勒德)则在超过一世纪后才发现。 海衛一是唯一擁有行星質量的不規則衛星,也就是說它的軌道與海王星的自轉方向相反,軌道相對於赤道也是傾斜的。這顯示它不是與海王星同時形成,而是被海王星的引力捕獲的。太陽系第二大的不規則衛星是土衛九(費比),但它的質量僅有海衛一的萬分之三。海衛一的捕獲,可能發生在海王星與它的衛星系統形成一段時間之後,對海王星原始的衛星系統而言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擾亂了它們原有的軌道,所以它們相互撞擊形成碎石礫的盤面。海衛一的質量夠大,可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狀態,並能夠保留稀薄的大氣層,可以形成雲層和霧靄。 海卫一的轨道内側还有7颗规则卫星,其运行轨道与海王星相同,並且靠近海王星的赤道面;在海王星环内也有一些衛星,这些卫星中最大的是海卫八(普羅秋斯),它們都是在海王星捕获海卫一,并且在海卫一的轨道变圆后从之前的碎石礫盤面中重生的。在海卫一的外层,海王星还拥有6颗不规则卫星,海卫二也是其中之一,其运行轨道距离海王星要远得多,并且倾角也很大:其中有3颗卫星拥有顺行轨道,其餘几颗则是逆行轨道。从不规则卫星的角度来说,海卫二的轨道很不尋常,它的离心率异常之大,距海王星最近的点也异常之近,表明它很可能曾是规则卫星,但其运行轨道在海王星捕获海卫一之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海卫十 (普薩瑪忒)和海卫十三 (Neso)是海王星最外层的两颗不规则卫星,其运行轨道也是迄今在太阳系中所有卫星里最大的。.

查看 柯伊伯带和海王星的卫星

海王星特洛伊

海王星特洛伊(是類似特洛伊小行星的小行星)是與海王星有著相同的軌道與週期的小行星,至2007年3月已經被發現了6顆。這六顆小行星是,,,, 和,它們的位置在海王星軌道的L4 拉格朗日點上,是在海王星前方60°的細長弧形區域。 是在較高的傾角(>25°)上被發現的,因此強烈的建議特洛伊是較厚的雲帶,同時也認為較大的(半徑≈ 100 公里)海王星特洛伊數量會超過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的數量級。 E.

查看 柯伊伯带和海王星特洛伊

海王星探測

海王星探測是指人類向海王星發射太空探測器對海王星進行探測活動。直到目前為止,人類只對海王星進行過一次探測任務,是由航海家二號(1977年8月20日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在1989年8月25日所進行的。科學界對海王星和它的系統有相當大的興趣:海王星大氣層是太陽系外行星的原型,80%是氫和19%是氦,也存在著微量的甲烷。海衛一是地質運動活躍的天體,目前大多數的理論認為它是一個柯伊伯帶天體(KBO),後來才被海王星所捕.。.

查看 柯伊伯带和海王星探測

海爾-博普彗星

海爾-博普彗星(英文:Comet Hale-Bopp,編號:C/1995 O1)是一顆長周期彗星,於1995年由兩位美國業餘天文學家共同發現,於1997年4月1日過近日點。 1995年7月23日,美國人艾倫·海爾和湯瑪斯·博普分別獨立發現該彗星,它是眾多由業餘天文學家發現的彗星當中,距離太陽最遠的(於木星軌道外被發現)。與哈雷彗星比較,若把兩顆彗星放在同一軌道上,海爾-博普彗星的亮度會超過前者千倍。 通常彗星在木星軌道外會比較不顯眼,但海爾-博普彗星則例外,該彗星過近日點時光度為-1.4等,縱使在城市中亦能以肉眼看見,是自1975年最亮的彗星,因此它成為了近二十年來最壯觀的彗星之一。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影像,海爾-博普彗星的直徑估計約40公里,屬於大型彗星。 海爾-博普彗星的出現也引起了一些恐慌。 直至2006年1月仍有日本天文愛好者在澳大利亞拍攝到該彗星的身影;經初步計算,海爾-博普彗星於二千多年後會回歸。.

查看 柯伊伯带和海爾-博普彗星

斯科特·特里梅因

斯科特·邓肯·特里梅因(Scott Duncan Tremaine,),加拿大天体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士,加拿大皇家学会 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特里梅因对太阳系和银河系动力学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小行星3806 特里梅因以他的名字命名。特里梅因还提出了“柯伊伯带”这一名词。.

查看 柯伊伯带和斯科特·特里梅因

斯科特·谢泼德

史考特·雪柏(Scott S. Sheppard),美国天文学家,任职于卡内基科学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地磁部门(Department of Terrestrial Magnetism)。他毕业于夏威夷大学,曾发现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诸多卫星。他还是海王星特洛伊、以及一些柯伊伯带天体、半人马小行星与近地天体的发现者。 以下是他参与发现的已被命名的卫星:;木星.

查看 柯伊伯带和斯科特·谢泼德

新视野号

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又譯新地平線號,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旨在探索矮行星冥王星(在發射時間仍然被認為是一顆行星)和柯伊伯带的行星際機器人太空船任務,它是第一艘飛越和研究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凱倫、尼克斯和許德拉的太空探測器。NASA可能還會批准它飛越一個或两個古柏帶天體。任務概要是由美国西南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所領導的一個團隊提出。 經過在發射地點的幾個延誤後,新視野號于2006年1月19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發射,直接進入地球和太陽逃逸軌道,在最後關閉引擎時相對於地球的速度是16.26公里/秒,或58,536公里/小時(10.10英里/秒或36,373英里/小時)。因此,它是有史以來以最快的發射速度離開地球的人造物體。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飛越冥王星系统。随后,新視野號将繼續進入古柏帶。 經過與小行星132524 APL一個短暫的相遇後,新視野號飛往木星,在2007年2月28日使得其最接近木星的距離为。木星飛掠提供重力助推给新視野號的速度增加了。木星相遇也被用來作為新視野號科技性能的全面測試,傳回關於行星的大氣層,衛星和磁層的數據。在飛掠木星後,探測器繼續前往冥王星。在木星後的大部分旅行中,太空船是处于休眠模式度過,以保護太空船上的系統。在2006年9月,新視野號第一次拍攝了冥王星,其次是在2013年7月拍攝了區分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冥卫一作為兩個單獨的對象的圖像。無線電信號从新視野號太空船旅行到地球需要用4個多小時。 格林威治時間2015年7月14日上午11時49分,新視野號接近冥王星12,500公里,為旅程中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 它成為了第一艘探索冥王星的航天器。 協調世界時7月15日00時52分37秒(美國東部時間7月14日20時52分37秒),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收到了新視野號傳來的訊息,證實了探測器在預定的時間成功地飛越了冥王星,探測器各方面的運作一切正常,和先前預料的一樣。.

查看 柯伊伯带和新视野号

撞擊事件

天文學上的撞擊事件(Impact event)是指地球或其他行星和小行星、彗星等其他天體互相碰撞的事件。根據歷史記載,有數百個在特定地區造成死傷以及財物損失的小型撞擊事件(包含火流星爆炸)被記錄下來。在海洋發生的撞擊事件可能造成海嘯對海洋和海岸造成損害。 最近的一次重大撞擊事件發生在700 BC爱沙尼亚的卡里,形成卡里隕石坑。 自從撞擊事件研究成為現在科學界的顯學後,在許多科幻作品中撞擊事件是重要的情節和背景知識。.

查看 柯伊伯带和撞擊事件

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

擎天神5號運载火箭(Atlas V),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所研製的不可重覆使用之運載火箭,現由洛克希德馬丁與波音公司研製,隸屬聯合發射同盟,航空噴氣公司則負責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固態輔助火箭的研發及製造。第一節的由液態氧及煤油為燃料,並由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迪凱特的主基地建造,引擎為俄羅斯的RD-180火箭发动机,第二節則是以液態氧及液態氫為燃料的半人馬座火箭,某些衍生型裝有捆綁式固体火箭助推器以增加酬載量,輔助火箭及第一節和第二節構成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也算是擎天神系列運載火箭的家族成員之一。火箭整流罩的部分由RUAG空間所製造,大多為直徑4或5公尺的整流罩,不過直徑7.2公尺與長32公尺的整流罩也列在原先設計之中。負責組裝的場所有迪凱、哈靈根、聖地牙哥以及聯合發射同盟的總部丹佛。 時至2015年10月,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已經發射50餘次,其首航始於2002年8月,並保有相當完美的成功率。唯一一次的部分失敗發生於2007年6月15日,主因是第二節的半人馬座火箭引擎收到異常訊號而提早4秒關閉,導致人造衛星未能達到預定軌道較高的軌道,不過美国国家侦察局認定此一次發射任務仍屬成功。.

查看 柯伊伯带和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

数量级 (长度)

本頁公尺為單位,按長度大小列出一些例子,以幫助理解不同長度的概念。.

查看 柯伊伯带和数量级 (长度)

(119070) 2001 KP77

(也可以寫成(119070) 2001 KP77)是位於古柏帶,與海王星有著4:7共振的小行星。它是在2001年5岳23日被Marc W. Buie在Cerro Tololo發現的。.

查看 柯伊伯带和(119070) 2001 KP77

1998 WW31

(也可以寫成1998 WW31) 是一顆聯星的古柏帶天體。它是在1998年的深度黃道巡天 (DES) 計畫中發現的。.

查看 柯伊伯带和1998 WW31

2006年航天活动列表

||1月19日,19:00 GMT ||宇宙神-5 (551) ||LC-41,Cape Canaveral ||/ILS ||新視野號 ||NASA ||太陽逃逸軌道 ||飞越冥王星及柯伊伯带 ||N/A ||正常 ||首艘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 |- ||1月24日,01:33 GMT ||H-2A ||Tanegashima ||JAXA ||Daichi (ALOS) ||JAXA ||SSO ||观测卫星 ||在轨 ||操作中出现部分失败 ||Poor quality images returned due to attitude control and noise problems was resolved by software adjustment.

查看 柯伊伯带和2006年航天活动列表

2012 VP113

是一顆海王星外天體。天文學家於2014年3月26日宣布發現。的絕對星等(H)為4.1等,所以它可能是一顆矮行星。它的大小預計為塞德娜的一半,大約與雨神星相當。發現團隊暱稱這顆天體為“副總統”(VP)或「拜登」,因為發現當時的美國副總統為喬·拜登。 表面被認為是具有粉紅色的色調,來自於輻射對於冷凍水、甲烷和二氧化碳產生化學作用變化。這種顏色來自於巨大氣體區域,而不是傳統的柯伊柏帶(多數為暗紅色天體)。.

查看 柯伊伯带和2012 VP113

2015 RR245

是位於古柏帶的一顆可能成為矮行星的天體。2015 RR245是太陽系形成後,殘留下像冥王星與鬩神星一樣的少數天體之一。它在2016年2月被外太陽系起源調查小組(Outer Solar System Origins Survey,OSSOS)發現。 是在仔細研究加法夏望遠鏡於2015年9月為OSSOS(外太陽系起源調查小組)拍攝的一部分影像時,由其中一個研究小組發現。 還不清楚它確實的大小,但是在假設反照率12%的最佳估計值是直徑大約。相較之下,古柏帶中最大的天體,冥王星,直徑是。.

查看 柯伊伯带和2015 RR245

29P/施瓦斯曼-瓦赫曼彗星

彗星 29P/施瓦斯曼-瓦赫曼,也稱為施瓦斯曼-瓦赫曼1號彗星,是在1927年11月15日被阿諾德·施瓦斯曼和阿諾·阿圖爾·瓦赫曼兩人在德國卑爾格道夫的漢堡天文台發現的。它是由天文攝影發現的,當時這顆彗星的星等大約是13等,回顧在1902年3月4日的的影象中也找到了這顆彗星,1931年再發現時的星等是12等。 這顆彗星不尋常的是通常光度維持在16等,會突然的增光和爆發,這會導致彗星的亮度增加1-4等。這種現象發生的頻率為每年7.3次,在一或二週就會減弱。已知這顆彗星的光度變化範圍在9-19等之間,在爆發達到最大亮度時,光度增加了一萬倍。表面的高度變化過程被懷疑造成觀測上的變化。 這顆彗星被認為是新發現的半人馬小行星的成員,目前已知的成員至少有80顆。這些都是軌道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的小冰體。天文學家相信這些半人馬天體是從鄰近的古柏帶逃逸出的天體,古柏帶是距離太陽遙遠的小天體聚集成的雲狀區域。頻繁的受到木星的攝動,有可能會導致彗星在4,000年內向外或向內遷徙。 。 由塵埃和氣體組成的彗核是由與數十億年前的原始太陽和行星同樣物質構成的一部分。它們包含豐富和複雜的碳分子可能提供一些構成地球生命起源的未開化物直。 估計彗核的直徑約30.8公里。.

查看 柯伊伯带和29P/施瓦斯曼-瓦赫曼彗星

亦称为 KBO,伦纳德-柯伊伯带,古伯帶,埃奇沃思-柯伊伯带,凱伯帶天體,柯伊伯带天体。

小行星28978小行星307261小行星47171小行星486958小行星5145小行星53311小行星7066小行星79983小行星90377小行星衛星尼斯模型岩屑盤不規則衛星中島輝士中美掩星計畫主小行星帶乍德·特魯希略亡卫一亡神星彗尾彗星微型行星微行星後期重轟炸期保羅·卡拉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创神星傳統古柏帶天體冥卫五冥卫四冥王星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冥王星的衛星冥王星表面特徵列表冥族小天體冰矮星冰火山共振海王星外天體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創衛一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行星定义短周期彗星矮行星矮行星候選者列表火山科维理奖穀神星第十行星第九行星系外行星偵測法織女一网罟座ζ特洛伊小行星D-型小行星順行和逆行行星行星定義行星地質學行星科学行星際塵雲行星遷移行星質量體衛星裴英洙飛馬座V342許敬民貫索九费米悖论鸟神星轨道共振轩辕增十九达摩克型小行星近地小行星阿爾戈號 (探測器)葛利斯710金寅植艾米莉·勒科达瓦拉離散盤雙行星陳甲龍HD 100546HD 10647HD 210277HD 37974HDE 268835PSR B1257+12S/2004 N 1S/2015 (136472) 1Uo3L91V774104柯伊伯陨石坑柯伊伯撞击坑 (火星)柯侯德彗星柳仲逸探索頻道望遠鏡提丢斯-波得定则李大浩杰拉德·柯伊伯泛星計畫洛厄尔天文台深度黃道巡天潫卫一木卫一木下大輔 (天文學家)木星朴炳鎬月球與行星實驗室最亮柯伊伯带天体列表星座计划星周盤星雲假說海卫一海王星海王星外天體海王星內天體海王星的卫星海王星特洛伊海王星探測海爾-博普彗星斯科特·特里梅因斯科特·谢泼德新视野号撞擊事件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数量级 (长度)(119070) 2001 KP771998 WW312006年航天活动列表2012 VP1132015 RR24529P/施瓦斯曼-瓦赫曼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