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林芳郁

指数 林芳郁

林芳郁(),臺灣宜蘭縣人,臺灣著名的心臟外科醫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外科部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行政院衛生署長、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2015年8月1日就任醫療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亞東紀念醫院院長。.

21 关系: 劉兆玄劉兆玄內閣宜蘭縣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亞東紀念醫院侯勝茂國家衛生研究院 (中華民國)國立宜蘭高級中學校友列表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國立臺灣大學校友列表王溢嘉賴美淑葉金川臺大醫院器官捐贈移植程序爭議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友列表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校友列表陳水扁林靜芸2008年9月臺灣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2009年1月臺灣

劉兆玄

劉兆玄(筆名上官鼎,),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學者、作家,湖南衡陽市人 ,出生於四川成都市,戰後隨雙親移居臺灣,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博士。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東吳大學校長等職。 2008年中國國民黨重新取回執政權後,劉兆玄獲總統當選人馬英九的組閣邀請,入閣擔任行政院院長,翌年9月10日因八八水災所引發的政治風波而率領內閣總辭。於2010年1月14日接任國家文化總會(後更名為中華文化總會)會長,於2016年底卸任會長職務;現任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新!!: 林芳郁和劉兆玄 · 查看更多 »

劉兆玄內閣

劉兆玄內閣組成於200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馬英九於2008年5月20日就任後,於同日任命劉兆玄為行政院院長,同時由劉兆玄組成內閣成員(行政院各部會局處首長),所有閣員並於5月20日宣示就職。內閣成員以執政黨中國國民黨的黨員為主。 2009年8月,因台灣中南部發生八八水災,嚴重的人命財物損失引發民眾對於劉兆玄內閣行政的質疑和不信任,引起民怨,因而在2009年9月7日下午17點15分召開記者會宣布於9月10日總辭。.

新!!: 林芳郁和劉兆玄內閣 · 查看更多 »

宜蘭縣

宜蘭縣(tl),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舊稱噶瑪蘭,位於臺灣本島北部,與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臺中市、花蓮縣相鄰,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為歌仔戲的發源地。轄宜蘭市1市,羅東鎮、蘇澳鎮、頭城鎮3鎮和礁溪鄉、員山鄉、壯圍鄉、五結鄉、冬山鄉、三星鄉、大同鄉、南澳鄉8鄉,縣治設在宜蘭市。 日治時期的宜蘭全境屬臺北州,戰後獨立設縣。行政院國發會將該縣劃歸為臺灣北部區域;而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則將該縣劃歸為臺灣東部區域。.

新!!: 林芳郁和宜蘭縣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簡稱衛福部)是中華民國主管公共衛生、醫療與社會福利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同時監督各縣市政府衛生與社會局(處)。其前身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衛生署」,2013年升格為部並改為現名。.

新!!: 林芳郁和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 查看更多 »

亞東紀念醫院

亞東紀念醫院,全名為醫療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附設亞東紀念醫院,為一所位於臺灣新北市板橋區的醫學中心等級的大型醫院。與臺大醫院具有策略聯盟的關係,亦與亞東技術學院的護理系和醫管系有實習合作關係。.

新!!: 林芳郁和亞東紀念醫院 · 查看更多 »

侯勝茂

侯勝茂(),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衛生署署長。現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院長,其專長為手外科、髖關節障礙。 侯勝茂的夫人劉秀雯(醫師),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院長,是侯勝茂就讀台大醫學系時的同班同學。.

新!!: 林芳郁和侯勝茂 · 查看更多 »

國家衛生研究院 (中華民國)

國家衛生研究院,簡稱國衛院,是中華民國在臺灣的一所非營利性醫藥與衛生研究機構,屬於公設的財團法人。位在苗栗縣竹南鎮,屬於新竹科學園區的一部分。最早的成立構想是在1988年,1996年依《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設置條例》正式成立。創立基金來自政府捐助,每年運作的主要經費亦來自政府(衛生福利部)。 該院主要研究的對象是醫學、藥物、衛生或其他生命科學領域,以及相關的技術,例如疫苗研發。除了研究以外,也提供一些研究資源,例如細胞庫、全民健保資料庫和每年整合型醫藥衛生研究計畫經費之補助,或是進行醫學專科人才的訓練。研究院附設了一座cGMP生物製劑廠,負責疫苗研究及疫苗研究成果與產業界大量生產的銜接。.

新!!: 林芳郁和國家衛生研究院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以下收錄畢業自國立宜蘭高級中學之著名教師、校友。.

新!!: 林芳郁和國立宜蘭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簡稱臺大醫院(英語: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是臺灣一所公立醫院,乃臺灣第一所提供西式醫療服務的政府醫療機構,總院區位於臺北市中山南路,並在全臺各地擁有分支院區。於日治初期的1895年創建,當時直屬於臺灣總督府,隨後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院;經過多次改隸,現今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該醫院為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最高評級的「醫學中心」醫院之一,亦是中華民國醫療體系重要防疫機構。在肝炎、器官移植、鼻咽癌、癌症診斷治療及生醫光電上的先鋒研究成就,亦獲得國際的肯定而享負盛名。.

新!!: 林芳郁和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校友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林芳郁和國立臺灣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王溢嘉

王溢嘉(),台灣台中市人。台中一中畢業,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從醫兩個月,現在專門從事寫作,並擔任《縱觀世界雜誌》總編輯、大同出版社社長。 王溢嘉在中學時代就常寫文章投稿。在台大「大新社」,擔任文書組長,後擔任社長。畢業後,放棄醫生的職務,立志以巡迴演講的方式為社會大眾服務。他的文章包括散文、文化評論、科學論述等,也常翻譯引介科學新知。其中,散文以探討生命的意義為主,對於人生多有啟發。 王溢嘉與葉金川、賴美淑、林芳郁、林靜芸、江漢聲等人皆為大學同班同學。其子王--神為好萊塢動畫師。.

新!!: 林芳郁和王溢嘉 · 查看更多 »

賴美淑

賴美淑(),前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總經理,現任臺灣大學醫學系家庭醫學科教授、臺灣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賴美淑中學就讀於北一女中,被選為田徑校隊;她就讀台大醫學系時,與台灣整型外科名醫林靜芸、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台灣知名性學專家江漢聲、以及也擔任過中央健保局總經理的葉金川是同班同學;賴美淑之後取得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碩士以及台大公共衛生博士。此後歷任匹茲堡大學胃腸科研究員、匹茲堡大學流行病學醫師、台大醫院內科及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行政院衛生署保健處副處長、行政院衛生署保健處處長、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及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總經理,現任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家庭醫學科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 |colspan.

新!!: 林芳郁和賴美淑 · 查看更多 »

葉金川

葉金川(),台灣公共衛生學者及政治人物。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學士、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碩士。為第12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倚重的幕僚之一。曾任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 。現為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兼任合聘教師。.

新!!: 林芳郁和葉金川 · 查看更多 »

臺大醫院器官捐贈移植程序爭議

臺大醫院器官捐贈移植程序爭議,於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中爆發的爭議事件。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醫師柯文哲及其研究團隊,在2000年時發展出以葉克膜技術來協助器官移植手術進行的技術,其成果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上。在1998年至2006年間,台大醫院應用這個技術在26名心跳已停止的器官捐贈者身上,以提高器官移植手術的成功機率。因為這個程序可能衍生法律爭議,台大醫院在2006年後暫停執行無心跳者器官捐贈。 在2014年台北市長選戰中,柯文哲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國民黨立委蘇清泉等人在立法院重新針對此項研究提出質詢,認為在26例中有4例,病患並沒有進行腦死判定,質疑柯文哲可能涉及強摘器官及謀殺,在台灣成為新聞焦點。.

新!!: 林芳郁和臺大醫院器官捐贈移植程序爭議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以下收錄畢業自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暨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附設高級進修補習學校(建中補校,已裁撤)之著名校友。陳又亮.

新!!: 林芳郁和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林芳郁和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陳水扁

陳水扁(),暱稱阿扁(tl),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縣官田鄉西庄村(今臺南市官田區西庄--),海商法律師出身,第十、十一任中華民國總統(2000年-2008年)。歷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市議會議員、立法委員、臺北市市長等職。由於涉及龍潭購地案而被判刑20年,三審定讞發監執行,2015年1月5日核准暫時出獄,保外就醫至今。實際上結束其長達六年的监禁。 陳水扁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39.3%得票率當選為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的直接民選總統,结束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五年的長期執政,並於就職演說上提出四不一沒有;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他取得50.11%的得票率,以0.22%差距獲得連任。任內推動一邊一國、台灣正名運動以及台灣入聯運動,在經貿方面則採用「南向政策」的經貿架構。.

新!!: 林芳郁和陳水扁 · 查看更多 »

林靜芸

林靜芸(),生於台灣台中市,醫師,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也是台灣整形界的先驅。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所長。其夫為林芳郁醫師。.

新!!: 林芳郁和林靜芸 · 查看更多 »

2008年9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林芳郁和2008年9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2008年中國奶制品污染事件(或稱2008年中國奶粉污染事件、2008年中國毒奶制品事件、2008年中國毒奶粉事件)是中国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根據公佈數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9月25日,香港有5個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國的高度關注和對乳製品安全的擔憂。中國國家质检总局公布對国内的乳製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檢驗报告後,事件迅速惡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內的多個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該事件亦重創中國製造商品信譽,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製品進口。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2010年9月,中国多地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若在2010年9月30日前上缴2008年的问题奶粉,不处罚。2011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每周質量報告》調查發現,仍有7成中國民眾不敢買國產奶。.

新!!: 林芳郁和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 查看更多 »

2009年1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林芳郁和2009年1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