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5 关系: 南洋大學 (新加坡),中正中学(义顺),中正中学(总校),勞工陣線,蒂凡那,柏立基,李光耀,戴維德,新加坡历史,新加坡直辖殖民地,新加坡首席部長,无名英雄广场,敦 (頭銜),1956年華文中學暴動,1959年新加坡大选。
南洋大學 (新加坡)
-- 南洋大学,是新加坡从1955年至1980年存在的一所以华文为教学媒介用语的大学,也是世界范围内唯一的一所海外华文大学。在其20多年的历史中,共培养了12000多名毕业生。学校校址位于新加坡裕廊西云南园(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址)。1980年,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为一所以英文为教学媒介语的新加坡国立大学。.
中正中学(义顺)
中正中学(义顺)(Chung Cheng High School (Yishun))是新加坡北部一所混合中学。.
查看 林有福和中正中学(义顺)
中正中学(总校)
中正中学(总校)(Chung Cheng High School(Main),简称中正总校,CCHMS)是为新加坡东南部的一所混合中学。该校于1939年成立,目前为新加坡的十一所特选中学之一。.
查看 林有福和中正中学(总校)
勞工陣線
勞工陣線(),是新加坡歷史上一個存在於1954年至1960年的政黨,1955年至1958年間曾經是新加坡的執政黨,當時新加坡仍然是一個取得有限度自治的英國皇家殖民地。 勞工陣線在1954年由大律師大衞·馬紹爾(後來成為首任新加坡首席部長)和工運領袖林有福(後來成為第二任首席部長)等成立,以部署《林德憲法》在1955年生效後舉行的首次新加坡立法議會選舉。屬於中間偏左的勞工陣線隨後於該次立法議會選舉中勝出,奪得25個民選議席的其中10席,成功籌組聯合政府上台執政,並由馬紹爾出任首任首席部長。 在1956年,由馬紹爾率領的新加坡跨黨派代表團在倫敦與英政府就新加坡落實全面自治而進行的談判宣告破裂,馬紹爾返回新加坡後決定引咎辭任首席部長,未幾在翌年脫離勞工陣線,自組新加坡工人黨,至於首席部長一職則由林有福接替。馬紹爾在談判中未能與英方達成自治協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英方質疑他管治新加坡的能力,以及他未能有效打擊境內的共產主義勢力。 林有福接任首席部長後,即採取與馬紹爾截然不同的態度,以強硬手段打壓境內左派活動,還兩度大規模鎮壓華校左派師生,從而贏取英方信任,促成他與英方在1957年4月達成新加坡全面自治的憲制協議。可是,他對華校左派師生的強硬態度,卻使他失去佔大多數的華裔選民支持,再加上當時共黨地下活動活躍,治安不靖,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再加上受到經濟不景、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和政府內部爆出貪污醜聞影響,使林有福政府的支持度雪上加霜。相反,在野的人民行動黨在李光耀等人帶領下步步進逼,多番抨擊政府施政,從而深得民眾支持。 在1958年,林有福決定重整勢力,率領勞工陣線大部份黨友與自由社會主義黨(於1956年由新加坡進步黨和民主黨合組成而)合組新加坡人民聯盟,試圖為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後首次舉行的立法議會選舉作好準備。根據1957年新加坡與英方達成的憲制協議,新加坡在1959年成立自治邦以落實全面自治,而首席部長一職由新加坡總理取代。然而,在1959年舉行的立法議會選舉當中,新加坡人民聯盟在林有福帶領下慘敗,立法議會內全數51個由普選產生的議席當中,43席由人民行動黨勝出;新加坡人民聯盟派出的34名候選人當中,儘管大部份都是勞工陣線的前黨員,但最終只有四人當選,林有福雖然保住議席,但未能過渡成為首任新加坡總理。此後,新加坡人民聯盟的形勢江河日下,在1963年舉行的另一次立法議會選舉中,更以全軍盡墨收場。新加坡在1965年從馬來西亞獨立後,新加坡人民聯盟終告解散。 林有福在1958年帶領大批支持者脫離勞工陣線後,勞工陣線餘下的少數黨員也參與了1959年的立法議會選舉,但得票甚低,一席也沒有勝出,大勢已去的勞工陣線最終在1960年解散。.
查看 林有福和勞工陣線
蒂凡那
蒂凡那(Devan Nair,),第三任新加坡总统。新加坡國父之一。.
查看 林有福和蒂凡那
柏立基
柏立基爵士,GCMG,OBE(Sir Robert "Robin" Brown Black,),英國殖民地官員,1952年至1955年任香港輔政司、1955年至1957年任第三任新加坡總督、以及自1958年至1964年任第23任香港總督。 在1930年加入馬來亞殖民地政府的柏立基,早年曾在海峽殖民地、千里達、北婆羅乃和香港等地供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經在北婆羅乃組織游擊隊抵抗日軍,但隨後遭日軍俘獲囚禁。柏立基在二戰後出任新加坡總督,任內化解多場憲制危機,並參與自治談判和推動公務員本地化,為新加坡在1959年成為自治邦和在1963年脫離英國獨立作好準備。 在香港總督任內,柏立基見證港府財政自主,而隨著大批難民從中國大陸湧入香港,也為香港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連帶工業和本土經濟有顯著的增長。與此同時,為應付大批難民對社會構成的沉重壓力,柏立基著手推動社會建設,當中包括興建伊利沙伯醫院、香港大會堂和創辦香港中文大學,另外又推出「廉租屋計劃」,以積極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在擔任港督後期,香港連年水旱交侵,促使他興修水塘,並率先向大陸當局購買東江水以濟水荒。 柏立基在1964年卸任後甚少返港,而且保持傳統殖民地官員的作風,未曾撰寫回憶錄,但事實上,他對香港事務仍然十分關注。柏立基在1999年以93歲之齡去世,是繼第二任港督戴維斯爵士後歷史上第二長壽的香港總督,也是歷史上最長壽的新加坡總督。他生前曾多次獲英廷授勳,在1962年更獲授予屬於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之中最高級別的GCMG勳銜,以肯定他多年來在殖民地的表現。.
查看 林有福和柏立基
李光耀
李光耀,GCMG,CH(Lee Kuan Yew,出生姓名「Harry Lee Kuan Yew」;)是新加坡華裔政治家,曾担任首任新加坡總理和首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也是新加坡建國之父之首,新加坡李氏家族政治的创始人,對新加坡政治有深远影响。2011年,《商业内幕》网站在其“20世纪最成功的独裁者”排名中将李光耀列为第二位(僅次於利比亞的伊德里斯一世)。.
查看 林有福和李光耀
戴維德
戴維德爵士,KBE,CMG(Sir Edgeworth Beresford David,),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55年4月至1958年1月任香港輔政司兼行政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1958年1月至1959年6月任末任新加坡布政司兼部長會議及立法議會當然官守議員、1959年8月至1962年4月先後任英屬東非高級公署行政官及東非共同服務組織秘書長,期間兼任東非中央立法議會當然官守議員。 戴維德在1931年加入馬來聯邦政府,多年來在馬來亞任職,1951年至1952年出任防衛及內部保安司兼聯合邦行政立法兩局委任議員,負責整頓治安及防務,以打擊馬共在境內的勢力。在香港出任輔政司期間,他參與了市政局改革和應對房屋不足等社會問題,並且在1956年的「雙十暴動」中以護督身份主持大局,派出警察機動部隊和駐港英軍迅速維持局勢。在1958年1月,戴維德被借調往新加坡,為當地在1959年6月設立自治邦作好準備;此外,針對罪案率上升和涉及秘密社團的多宗打鬥案件,他還屢次立法加強警方的權力。 戴維德雖然在1959年至1962年間在東非供職,但他對東非的感情始終不及生活多年的大馬。因此在1962年從政府退休後不久,他即選擇以橡膠種植協會駐紮代表的身份長居吉隆坡,但兩年多後在當地因病去世,終年僅56歲。.
查看 林有福和戴維德
新加坡历史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11世紀,該島開始被受重視是14世紀三佛齊王子拜里米蘇拉建立馬六甲蘇丹王朝將其建設成港口,並於1613年被焚毀。新加坡現代歷史要追溯至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把該島建設成港口,在英國治下該地茁壯為重要的轉口港,負責印度-中國以及東南亞間之貿易,進使該地成為主要的海港城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新加坡在1942年到1945年被大日本帝國所占領,當戰爭接近尾聲之際新加坡重新為英國統治也開始讓新加坡自治,新加坡渴望加入馬來亞聯合邦並在1963年和該國一起建立馬來西亞聯邦,然而社會內部的矛盾與激化,促使人民行動黨和掌握馬來西亞政權的巫統產生歧見,最後馬來西亞將新加坡逐出聯邦,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成為獨立的共和國。 在面臨失業率高以及住屋不足的壓力下,新加坡開始一連串的現代化過程,建立起輕工業、發展大型國宅以及重金投資在公共教育上,從獨立後新加坡每年經濟成長率高達9%以上,在1990年代該地成為世界最為繁榮的國家之列,伴隨而來的是高度經濟發展的自由市場經濟、國際貿易,以及在亞洲僅次於西亞的國民平均所得。.
查看 林有福和新加坡历史
新加坡直辖殖民地
新加坡直轄殖民地是一個英國直轄殖民地,存在於1946年至1963年,後來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向盟軍投降後,新加坡島的主權在1945年回到英國手上。1946年,海峽殖民地解散,新加坡、科科斯(基林)群島和聖誕群島成為獨立的直轄殖民地。.
查看 林有福和新加坡直辖殖民地
新加坡首席部長
新加坡首席部長(),是新加坡在英國殖民地時期於1955年實行《林德憲法》後,設置的政府首長。1959年新加坡成為自治邦後廢除,由新加坡總理取代。.
查看 林有福和新加坡首席部長
无名英雄广场
无名英雄广场,位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建設的纪念建筑,是为纪念1950年代牺牲在台湾的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入台潜伏特工人员而设立。广场上立有无名英雄纪念碑、雕塑、死亡人员名单等等。 无名英雄广场于2013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广场依山势而建,占地约3000平方米。其上立有无名英雄纪念碑,配有人物塑像。 无名英雄广场台基正面筑有巨幅景观墙,墙上以黑白两色曲线绘出台海两岸的地理轮廓,中有毛泽东题诗,以纪念1950年代国共双方的谍战历史。 无名英雄广场的名单,與台灣綠島人權紀念碑以及「遲來的愛─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遺書特展」名單大致相同。除地下党员外,包含臺獨、國民黨派系鬥爭、非共、反共犧牲者也在此名單中。,第288、294頁,呂蒼一、林易澄、胡淑雯、陳宗延、楊美紅、羅毓嘉著,衛城出版,2015-02-04.
查看 林有福和无名英雄广场
敦 (頭銜)
敦(Tun)是馬來西亞聯邦榮譽制度的一種稱號,乃是第一等護國有功勳章()和第一等王冠效忠勳章()佩戴者的頭銜,是由最高元首冊封的象徵式終身榮譽身份,受封者多為首相、首相夫人、部長、大法官、州元首等重要人物,數量限制是50人(「」和「」各25人)。在古時候,「敦」是對王族或貴族男性的尊稱,與「Tuan」有淵源,地位可與王子平起平坐。 「敦」的的配偶(元配)稱為「杜潘」(Toh Puan),與第一等吉打王冠勳章()佩戴者的配偶稱號相同;同時,與森美蘭的「酋長夫人」及登嘉樓的「督潘」(兩者同為「To' Puan」)的發音接近。在正式的社交禮節中,女性必須「從夫姓」才能冠上有關的稱號,除非她的稱號是來自於最高元首的冊封,而不是延伸自丈夫的權利。由於馬來西亞的《國民登記法令》並不强制女性在婚後冠上夫姓(除了所有的華人、少數的印度人和少數的馬來貴族外,大多數的馬來人、印度人和土著並沒有傳統姓氏),所以這項細節常常被忽略,或沒有嚴格的遵守。 在理論上,「女敦」的丈夫除非有得到最高元首的冊封,否則的話,並沒有任何的稱號。但是,「敦」的受封者以男性居多,受封為「敦」的女性較少,最近被冊封為「敦」的女性是敦珍·阿都拉、敦恩頓·瑪末(追贈)和敦西蒂哈斯瑪,她們的丈夫都被冊封為「敦」,且等級較高。.
查看 林有福和敦 (頭銜)
1956年華文中學暴動
華文中學暴動()是指新加坡在1956年一連串牽涉華人社群的暴動,多達13人喪生、逾100人受傷。 在1956年,林有福接替大衛·馬紹爾出任新加坡首席部長,為了從英政府爭取落實新加坡全面自治,他上任後即採取強硬態度對付境內左派活動,尋求取得英方信任。有關行動得到時任新加坡總督和警務處長的支持。 在1956年9月,林有福政府取締新加坡婦女聯合會和新加坡銅鑼合唱團兩個被指親共的組織,而同樣被指受到共黨滲透的新加坡華文中學學生聯合會也遭解散。可是,有關行動觸發大批華文學左派校師生聲援,並在1956年10月於中正中學和華僑中學發起靜坐抗議。靜坐抗議持續約兩周後,政府在10月24日發出最後通碟,指令師生停止靜坐和離開校園,但靜坐人士未有遵從,暴動遂於最後通碟的限期屆滿後爆發,並迅即由兩所中學蔓延至新加坡其他地方。 在10月26日,政府派出防暴警察進校清場,同時在10月26日至11月2日實施宵禁,從而有效平息騷動,但在五日間,多達13人在亂事中喪生,逾100人受傷,隨後累計被當局拘捕的人數也逾數百人,當中包括新加坡立法議會在野黨人民行動黨陣營內的左翼派系成員林清祥、方水雙和蒂凡那等,他們要到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和人民行動黨上台執政後才得以獲釋。 林有福對左派採取的強硬態度,成功取得英方信任,促成新加坡自治談判的重開。他最終於1957年4月與英方達成新加坡全面自治的憲制協議,為新加坡自治邦在1959年成立奠定基礎。.
1959年新加坡大选
1959年新加坡立法议院大选是于1959年5月30日在新加坡举行的大选,以选出新加坡立法议员。根据1959年新加坡宪法,立法议院全部由新加坡全民选出,在立法议院席次中赢得多数的政党将组成执政政府,与现在的新加坡国会十分相似。 1959年4月25日进行提名,5月30日进行投票。在此次大选,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PAP)最终取得压倒性胜利,在51席中赢得43席。 1959年大选是人民行动党在成为新加坡执政党方面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目前,人民行动党仍是新加坡的执政党,也从未失去对新加坡立法机关的絕對控制权。這是新加坡自治后举行的第一次选举。 Category:新加坡選舉 Category:1959年選舉 Category:1959年5月.
亦称为 哈吉·奧馬爾·林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