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吾土吾情
《吾土吾情》(Hong Kong Heritage),是由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半小時文化及歷史研究節目。曾於1995年及2007年期間製作及播出,主要探討及研究香港傳統歷史文化、文物保育及古今文化變遷。.
查看 松嶺鄧公祠和吾土吾情
北區 (香港)
北區(North District),因其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北的區議會分區而得名,於1980年從大埔區拆分獨立成區,是香港兩個陸地連接中國大陸的區份之一(另一個為元朗區)。北面和中國广东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此外,北區亦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新界北區的人口有315,270人,佔全港人口4.3%,每平方公里內的人口數目為2,310人,為香港人口密度較低的行政分區之一,當中約26萬人居住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餘約5萬人則分佈於鄉郊多條村落和低密度別墅區;而根據2016年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統計,北區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爲21,500元,爲新界最低,但仍然比九龍深水埗區和觀塘區稍高。.
粉嶺龍躍頭天后宮
粉嶺龍躍頭天后宮座落香港新界粉嶺龍躍頭龍山西北面山麓,在老圍和祠堂村之間,位於松嶺鄧公祠旁邊,是當地的主要廟宇。天后宮於2002年11月15日被列為法定古蹟。.
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
自秦朝攻佔香港地區後,中原政權開始統治香港。從秦朝起直至元朝,隨著黃河流域的不斷戰亂,而使中原文化向南播遷,香港地區文明逐漸被同化。香港地區最初屬番禺縣管轄,東晉咸和六年(331年)起改屬寶安縣管轄,至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再改屬東莞縣管轄。 《城市論壇》二〇一四年五月十八日論題: 沙中發現宋古蹟 發展保育兩得益? 自唐朝開始,香港地區成為海上交通要衝,亦發展採珠、鹽池。新界原居民開始在香港定居。.
香港法定古蹟列表
香港法定古蹟(Declared Monuments in Hong Kong),是指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蹟條例》所保護的歷史建築、以及考古或古生物地點與構築物。古物事務監督經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並經行政長官批准後,可刊憲公告宣布個別地方、建築物、地點或構築物為法定古蹟。 截至2016年5月20日,全港共有114項法定古蹟,其中45項位於香港島、11項位於九龍、50項位於新界(不包括離島)、8項位於離島。.
龍躍頭
龍躍頭(Lung Yeuk Tau),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以北,龍山山腳,麻笏河以東。俗名龍骨頭、龍屈頭或龍嶺,該地有山名龍躍嶺,相傳有龍跳躍其間而得名。 現今可考龍躍頭的最早居民爲宋代末年從潮州揭陽縣遷居而來的彭氏一族,惟彭氏在龍躍頭活動的歷史記錄甚少,而彭氏在該段時間的人丁相對單薄。元朝末年,原籍江西吉水的鄧氏鄧季琇(外號松嶺)遷移到龍躍頭,原龍躍頭彭氏出走至西南方的粉嶺圍定居,形成今天的「粉嶺彭氏」。自鄧季琇於龍躍頭開村(即老圍)立業,龍躍頭鄧氏至今已歷800多年,因--孫繁衍而在附近另立村莊,形成現時的五圍六村,成爲新界五大家族之一鄧氏的其中一個聚居處,據說龍躍頭鄧氏在歷史中某些時段的勢力更曾超越比其更早來到新界定居錦田、廈村一帶的鄧氏族人。.
查看 松嶺鄧公祠和龍躍頭
龍躍頭文物徑
龍躍頭文物徑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東北的龍躍頭,是香港政府於新界設立的第二條文物徑。這條文物徑經古物諮詢委員會、古物古蹟辦事處、當地居民、北區區議會、香港賽馬會、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及香港旅遊發展局的鼎力支持下,於1999年12月4日正式開放,供市民遊覽。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入龍躍頭文物徑的文物共有12項,包括:.
查看 松嶺鄧公祠和龍躍頭文物徑
鄧氏宗祠
鄧公祠或鄧氏宗祠可以指: 香港:.
查看 松嶺鄧公祠和鄧氏宗祠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查看 松嶺鄧公祠和新界
新界五大氏族
新界五大氏族或新界五大族或新界五大家族是指新界原居民中錦田鄧氏、新田文氏、上水廖氏、上水侯氏及粉嶺彭氏。 他們都在宋明期間,即清朝以前移居現時香港的新界,至今發展至新界多個地方定居。期間五族各自在根據地內建築圍村、祠堂、書室和廟宇等,並在交通要道成立墟市,逐漸發展成大族。其後香港政府在新界登記地權,發覺五族名下之土地甚多,故此稱他們為「五大族」(The Five Great Clans)。·.
查看 松嶺鄧公祠和新界五大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