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98 关系: 劉鑄伯,域多利精神病院,卜公花園,區德,區楚翹,司徒拔,大角咀洪聖殿,太平山區,太平山街,容鳳書,上環站,丁丑風災,丙午風災,廣福義祠,廣華醫院,伍華,伍漢墀,張謝琮賢,何崑山,何福 (香港),何甘棠,何高俊,何鴻章,保良局,團防局,喬治·派特森,冯平山,公民村,王俊棠,磅巷,花碧霞,韋寶珊,韋光,莫幹生,聖士提反書院,聖保羅書院,聖神修院,荷李活道公園,草嬰,萬國殯儀館,鐘聲慈善社,顏成坤,西環永安公司倉庫大火,西營盤站,香港大事記,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列表,香港特色街道名稱,香港開埠初期歷史,香港醫學博物館,香港醫院列表,... 扩展索引 (48 更多) »
劉鑄伯
劉鑄伯,CMG()又名劉金祥、劉鶴齡,香港20世纪初的華人領袖。原籍廣東新安(今寶安)平湖,香港出生。少年家貧,十二歲時父親逝世,仍刻苦耐勞,並考入中央書院,1885年更成為首位考獲史釗域獎學金的學生。畢業後,他曾於1885年在香港天文台任職總文員,三年後進入商界,出任多家公司的要職,包括屈臣氏公司中國部門的主管。1904年任東華醫院總理。1906年,任華商公局主席。1909年任東華醫院主席及潔淨局議員。1913年,任華商總會主席。1913年起任香港立法局議員,1917年至1922年任首席華人非官守議員。劉鑄伯貢獻良多,先後在香港創辦育才書社、孔聖會;又在家鄉平湖創辦念婦賢醫院、紀劬勞學校等等。 他於1922年病逝,獲英廷追贈CMG勳銜。 長子劉德譜,油麻地小輪創辦人。.
查看 東華醫院和劉鑄伯
域多利精神病院
域多利精神病院是香港早期的精神病院,設於香港島西營盤東邊街盡頭近般咸道,在1884年啟用,其後歷經擴建,至1961年才被全新的青山醫院取代。現時該處僅存舊華人精神病院(Old Lunatic Asylum),現被用作東邊街美沙酮診所。三層高的主樓及隔鄰單層的職員宿舍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查看 東華醫院和域多利精神病院
卜公花園
卜公花園(Blake Garden)是香港島上環的一個露天球場,俗稱花園仔,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公園的位置方面,東面居賢坊上環新會商會學校,北面太平山街望荷李活道,南面普慶坊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西面望普仁街東華醫院。.
查看 東華醫院和卜公花園
區德
區德,一名衍德、字澤民,以字行,廣東省南海縣西樵鄉人,後來香港經商。區德為香港地產和建築業先驅之一,曾任東華醫院總理,知名企業家、慈善家。.
查看 東華醫院和區德
區楚翹
區楚翹(),美國出生,自幼隨母親關影憐學習粵劇,並在美國登臺演出。曾與桂名揚結婚後離婚;後與舊金山黃姓商人結婚後離婚;在母親作媒下,與盧海天在1965年在美國結婚,後來離婚;1968年曾與趙姓男子熱戀,曾為錢銀轇轕自殺被救活。 在1970年4月22日於美國舊金山采臣街(Jackson Street)1839號住所,服食過量安眠藥自殺,送到舊金山東華醫院(Chinese Hospital, San Francisco)急救時,已經逝世。.
查看 東華醫院和區楚翹
司徒拔
司徒拔爵士,GCMG,FZS,JP(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 ,),舊譯史塔士,英國殖民地部官員,曾長年在白廳供職,後來罕有地獲外調到錫蘭的殖民地政府工作,並且在十分短的時間內升任總督之職。司徒拔曾先後出任香港、牙買加、塞浦路斯與錫蘭的總督,任內以作風率直強硬和不易妥協著稱。在任香港總督期間,司徒拔就因為拒絕對海員大罷工與省港大罷工作出讓步,結果釀成了軒然大波。他後來在任錫蘭總督時,復遇上了布雷斯格德爾事件,並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引退。.
查看 東華醫院和司徒拔
大角咀洪聖殿
大角咀洪聖殿,又稱大角咀洪聖廟、福全街洪聖廟,是香港一座洪聖廟,位於九龍大角咀福全街,現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廟內主祀海神洪聖,並配祀何仙姑、觀音、女媧、包公、北帝、地藏、準提及黃大仙,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為洪聖誕,昔日有盛大賀誕活動。旺角街坊會自2005年開始以洪聖殿為中心,舉辦「大角咀廟會」。.
查看 東華醫院和大角咀洪聖殿
太平山區
太平山區(Tai Ping Shan),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皇后大道以南,東起城皇街,西至東邊街(水坑口除外)、南至堅道、般咸道。因為位於扯旗山的山腰,因而得名;亦因地名容易被人混淆,常被誤以為上環的一部分,實際上太平山區比上環社區更早存在,為維多利亞城四環九約中第四約。今日主要為住宅區,有別上環商業區,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社區。.
查看 東華醫院和太平山區
太平山街
太平山街(Tai Ping Shan Street),是一條名勝不少的街道,位於港島中西區太平山山腰,在荷李活道上環段與卜公花園之間平行東西走向的一條街道,東起四方街與居賢坊之交匯點,接必列者士街交界,西至上環普仁街東華醫院,全長300米,是一條單線單向行車的直街,由東向西走向。由於太平山街的中部近廣福義祠有一排樓梯分隔,所以駕車者駛至差館上街必須右轉,可以駛回到荷李活道,樂古道南端街口。.
查看 東華醫院和太平山街
容鳳書
容鳳書(Yung Fung-shee,),香港女慈善家,家族與渣打銀行關係密切,她的祖父容良是渣打銀行首位買辦,而容良的其中一名兒子容翼庭等多名家族成員也相繼在渣打銀行歷任買辦和華經理等要職。行事低調的容鳳書生前在證券市場投資有道,賺取大筆利潤,她在1969年訂立遺囑,決定在身後把300萬港元遺產轉贈香港政府,用作興建照顧社會大眾的免費公眾健康中心和診所。當她在1972年8月逝世的時候,有關遺產已升值至1,600萬港元,其後到1978年底再進一步升值至5,100萬港元。容鳳書遺下的鉅額遺產,足以讓港府於1984年建成位於九龍觀塘的容鳳書紀念中心,該座健康中心造價7,000萬港元,費用全數由有關遺產支付。後來有關遺產再捐出3,250萬港元,促成位於新界元朗的容鳳書健康中心在1991年落成啟用。.
查看 東華醫院和容鳳書
上環站
上環站(Sheung Wan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其中一個車站,車站月台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德輔道中地底,而該站的兩個車站大堂及緊急出口則位於上環區內多幢樓宇之地底,其結構亦與這些樓宇結合;林士街大堂位於無限極廣場及金龍中心地底;德輔道中大堂則位於東--協商業大廈、錦甡大廈、豫泰商業大廈及信德中心地底;並於西港城前方的通風井、粵海投資大廈及易通商業大廈地底設置連接月台的緊急通道及機房;超越線隧道則位於港鐵物業康威花園地底。上環站以淺啡色為主要色調。該站於1983年3月動工,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1986年5月23日由時任財政司彭勵治爵士揭幕啟用。在西港島綫通車前為港島綫終點站。.
查看 東華醫院和上環站
丁丑風災
丁丑風災又稱九二大風災,為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天災之一。一個強烈颱風在1937年(歲次丁丑)9月2日凌晨正面吹襲港澳,造成廣泛破壞。颱風在新界吐露港引起超過20英呎(6米)高的風暴潮,大埔一帶傷亡慘重。據當時的不完全統計,共造成介乎2,565港英政府關於丁丑風災的修訂報告至約11,000人在這次風災中喪生,澳門亦有21人於陸上身亡。.
查看 東華醫院和丁丑風災
丙午風災
丙午風災發生於1906年9月18日,當天一股強烈颱風襲擊香港,釀成約4,000至15,000人罹難、220人受傷、1,349人失蹤,香港天文台,成為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天災之一。這股颱風亦侵襲中國廣東珠江口一帶,造成嚴重人命及經濟損失,故又稱1906年珠江口颱風。.
查看 東華醫院和丙午風災
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或廣福祠),俗稱百姓廟(或百姓祠),是香港一間供奉亡魂廟宇,位於香港島上環太平山街40號,與磅巷交界,建於1851年(清朝咸豐元年),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靈位,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祠中依然存有當年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不得私下轉讓。 廣福義祠內置有地藏王、太歲等,時有法事頌經,超渡亡魂。廣福祠由香港島的坊眾殷商集資興建,本來是香港華人供奉祖先的祠堂,並為無法運回故鄉安葬的先人設置靈位供奉。 祠內正殿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是坊眾的百姓祠堂。後來,廣福祠也成為了患病華人的收容所。廣福義祠早期經營不善,環境擠迫,英文南華早報報導其衛生問題,轟動一時。政府於1869年下令封閉該祠。這引起了香港華人對醫療設施缺乏的關注,催生東華醫院的成立。1872年東華醫院落成開幕,除了另闢地方作為患病華人的收容所,也將廣福義祠收歸管理。.
查看 東華醫院和廣福義祠
廣華醫院
廣華醫院(Kwong Wah Hospital)是香港一间公立醫院,成立於1911年,是東華三院的重要成員之一,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油麻地窩打老道25號,1991年起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是九龍最重要的醫院之一,與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及聖母醫院組成九龍中聯網。現任醫院行政總監是張復熾醫生。 廣華醫院為期三年多的大規模翻新修葺工程於1997年7月完成,現有病床1,141張。耗資1億6,000萬的新門診大樓亦於2000年1月正式投入服務。廣華醫院於1993年率先設立日間手術中心,目前日間手術比率為全港之冠。廣華醫院首創綜合性乳病中心亦為病人提供全面教育、診斷、治療、輔導及康復服務。廣華醫院腦外科是醫管局轄下特定的轉介中心之一,更首創一個綜合性腦外科治療區,設有電腦掃描機,腦外科手術室及腦外科加護病房。廣華醫院亦是主要的產前檢查轉介中心之一。醫院更設有婦產科日間手術及醫療中心,配合婦女普查中心提供綜合性的服務。廣華醫院亦積極拓展核子醫學服務,於1999年中添置核子醫學伽瑪掃描機,並於同年8月正式投入服務。現能為廣華醫院、聖母醫院及黃大仙醫院之病人提供多類型之核子醫學檢查,包括心臟、腎臟功能檢查、全身骨骼掃描、甲狀腺、肺及肝臟掃描等。.
查看 東華醫院和廣華醫院
伍華
伍華(),香港建築商,於香港出生,祖籍為廣東台山,其約於1920年代創辦的生泰建築公司承造了多個政府和私人建築工程。他亦曾任保良局和東華醫院總理。其子為曾任市政局議員的伍秉堅。 伍華當初在海軍船塢擔任工人領班,後來創辦生泰建築公司承造建築工程。省港大罷工期間,他調動旗下七百名工人替政府辦事,甚得時任香港總督金文泰歡心。香港保衛戰期間,他同樣調動工人幫助搬運政府物資。香港日治時期,伍華獲委任為以周壽臣為首的華民各界協議會的委員。.
查看 東華醫院和伍華
伍漢墀
伍漢墀,JP(,),又名伍尚平,香港紳商和政治家,1922年6月獲得委任為定例局(即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惟於1923年4月死於任上。 伍漢墀在香港土生土長,早年畢業於皇仁書院,曾從事南北行貿易業務,並嘗任中華匯理銀行和英資新旗昌洋行買辦等職。在出任定例局議員以前,伍漢墀曾先後在1907年和1909年分別獲香港政府委任為東華醫院和保良局總理,1909年至1918年受任潔淨局紳、1910年至1923年任團防局紳、以及在1911年至1923年任香港大學創校校董等公職。此外,伍漢墀在1913年參與創立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復於1922年與曹善允等紳商促成在西營盤西邊街創立公立贊育醫院。 伍漢墀在1922年6月獲港府任命接替死於任上的劉鑄伯擔任定例局非官守議員,任內曾經參與斡旋1922年的海員大罷工,以及跟隨局內首席華人非官守議員周壽臣反對港府擬訂立例即時取締妹仔和計劃對妹仔實施的登記制度。可是,在定例局供職僅十個月後,伍漢墀自己也因病猝死於任上,終年僅46歲。.
查看 東華醫院和伍漢墀
張謝琮賢
張謝琮賢,MBE(Kathleen Eunice Cheung, née Tse,),本名謝琮賢,尊稱張榮冕夫人(Mrs.
查看 東華醫院和張謝琮賢
何崑山
何崑山(),又名何獻墀,英文紀錄稱為 HO Amei,19世紀末香港及廣東礦業商人。 何崑山生於廣東南海,在香港英華書院完成中學課程。其後出洋到澳洲的新金山投靠兄長。其時廣東華工在澳洲大多從事礦工,令何崑山熟習開礦業務。1868年,何崑山覺得在澳洲發展有限,於是轉回香港,受英國人聘任於粵海關、香港華民政務司和廣東稅務局。 1880年代,何崑山研究廣東地理,找出當地礦藏,並於1886年說服兩廣總督張之洞設立廣東礦務局。何崑山因此而投資二十萬両創辦兩家礦業公司,在香山開辦潭州銀礦,並以每年二千両購入當時尚在新安的大嶼山梅窩一帶的開礦權,即銀礦灣附近的銀礦,聘請英國專家協助管理。 除了礦業之外,何崑山也曾發展其他業務。1881年,何崑山開設香港華合電報公司,打算鋪設廣州至香港的電報電纜,但香港政府不批准其電纜入境,故只能鋪至界限街以北的深水埗一帶。1882年,何崑山與英國水務工程師在廣州勘察,並倡議開設自來水廠,但同樣不獲支持。 何崑山也熱心公益事務,於1882年至1884年出任東華醫院和保良局主席,並為1885年廣東水災籌款賑災。.
查看 東華醫院和何崑山
何福 (香港)
何福(Ho Fook,1863年11月30日—1926年8月29日),本名啟福,字澤生(Chak Sang),歐亞混血兒,設籍廣東寶安。香港望族何東家族成員,著名洋行買辦、企業家及慈善家,早期華裔定例局議員,名列華商五巨頭之一。.
查看 東華醫院和何福 (香港)
何甘棠
何甘棠(1866年9月16日—1950年),本名何啟棠, 字棣生,是香港望族何啟東家族成員,是富商何東及何福的同母異父之弟,何甘棠非荷蘭裔猶太人何仕文跟施娣所生的兒子,而是施娣与中國男子郭兴贤所生的兒子Tracing My Children's Lineage 何鸿銮 著,是纯粹华人一名,曾任怡和洋行買辦等職,為香港著名商人及社會活動家。.
查看 東華醫院和何甘棠
何高俊
何高俊醫生,OBE(,),香港醫生,1907年加入華民政務司署華人公立醫局委員會轄下的東約公立醫局擔任醫務官,雖然在翌年轉為私人執業,但此後長時間提供義診服務,至1949年方告從醫局退休。 何高俊早年受教於皇仁書院和香港西醫書院,與孫中山同為西醫書院校友。他在1901年畢業後展開行醫生涯,但也響應孫中山的號召投身反清革命活動,至清廷覆亡後獲起用為廣東省衛生司副司長,但革命黨人與袁世凱決裂後一度遭到拘禁,此後返回香港。何高俊在港期間一直堅持在東約公立醫局為貧苦大眾提供義診,並在1911年成功向香港政府爭取在石水渠街興建醫局新址,以及在1919年為醫局增設產房。1941年香港淪陷以後,何高俊仍隻身留守醫局,且不惜變賣家財以維持醫局營運,使醫局服務不致中斷。香港重光後,港府特於1949年向他頒授OBE勳銜(名譽),以誌其義舉。 除東約公立醫局的工作外,何高俊曾在1908年參與創辦體育學校、1910年參與籌組中華游樂會,以及在1922年至1923年出任香江養和園(養和醫院前身)首任董事會主席。何高俊也是虔誠的基督徒,與香港開埠初年的華人牧師何福堂同宗,他的女兒何中中博士則為香港教育家,嘗任香港真光中學校長。.
查看 東華醫院和何高俊
何鴻章
何鸿章(Eric Edward Hotung,),香港富商、慈善家。.
查看 東華醫院和何鴻章
保良局
保良局(Po Leung Kuk)是香港慈善團體,歷來以「保赤安良」為宗旨,初期主要是遏止誘拐婦孺,為受害者提供庇護及教養。隨著香港社會的轉變,現已成為龐大的社會服務機構,提供優質多元服務。.
查看 東華醫院和保良局
團防局
團防局(英文:District Watch Force)於1866年成立,至1941年香港淪陷結束,是香港一个曾經存在的治安组织,受到總登記官〈今民政事務局〉的監察。團防局以為華人為主,目標是为了弥补香港警察隊的警察力量不足。.
查看 東華醫院和團防局
喬治·派特森
喬治·尼爾森·派特森(George Neilson Patterson,),生於蘇格蘭福爾柯克市雷丁村,在蘇格蘭的奧切爾洛查村(Auchlochan)去世,又稱為西藏的派特森,是蘇格蘭工程師和傳教士。解放軍入藏前,他在1950年1月越過喜馬拉雅山到印度為康巴的反抗運動尋求援助,並於1964年拍攝了四水六崗游擊隊伏擊解放軍的紀錄片。他也是「長征騎士協會」的共同創辦人。.
查看 東華醫院和喬治·派特森
冯平山
馮平山 (),原名馮朝安,廣東新會會城高第里人、慈善家。 馮平山的父親馮洪福,號景堂。.
查看 東華醫院和冯平山
公民村
公民村(Kung Man Village),又稱為摩星嶺平房區(Mount Davis Cottage Area),始建於1952年,是香港一個已拆卸的平房區,位於香港島摩星嶺北面山坡,面向大小青洲,由域多利道向上依山而建,由近堅尼地城的第一區向西伸展到第四區。公民村是最後一批被清拆的平房區之一,於2002年拆卸後居民被分配到港島區不同的公共屋邨。.
查看 東華醫院和公民村
王俊棠
王俊棠(Ricky Wong Chun Tong,),人稱棠叔、棠哥,是一位香港演員,於1980年代中期活躍至今。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查看 東華醫院和王俊棠
磅巷
磅巷(Pound Lane)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上環的一條古老行人樓梯街,南北走向,最高南至醫院道,行人再上可以通往堅道與般咸道2號交接的合一堂、前那打素醫院(現稱羅便臣道80號)及英華女學校等。磅巷北至山下的荷李活道近水坑口街南,及荷李活道公園。.
查看 東華醫院和磅巷
花碧霞
花碧霞(英文名:Fa Bik Ha,),原名李碧霞,籍貫廣西省,身軀癡肥的大山婆,體重逾200磅(90公斤),胸圍:52英吋(132厘米),以此天賦特徵成為電影諧星,從銀幕處女作《香草美人》(1947年) 至遺作《鳳閣驚魂》(1963年,飾阿六) ,她共參演超過50多齣電影。.
查看 東華醫院和花碧霞
韋寶珊
韋寶珊爵士,CMG,JP(Sir Boshan Wei-Yuk,),名廷俊,小名玉,字寶珊,韋玉是另一個為後人熟識的名稱,香港銀行家、商人及政治家,曾參與創立保良局,以及在1891年成功協助設立團防局委員會。韋爵士自1896年至1917年期間出任定例局(後改稱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是香港1842年開埠以來第四位擔任該局議員的華人。韋爵士任內曾協調英國與新界鄉民,使新界成功於1898年納入香港版圖,他後來在辛亥革命中,亦擔任了廣東水師提督李准及革命軍胡漢民之間的保證人,具有一定聲望。 韋寶珊爵士是近代歷史上首位被送到西歐留學的華人留學生之一,也是歷來第三位獲勳爵士的華人。韋爵士早於1890年曾倡建由香港經廣州,再通往北京的鐵路,但有關建議要到多年以後才能實現。.
查看 東華醫院和韋寶珊
韋光
韋光,(),祖籍廣東香山,韋玉、韋安之父親,有利銀行買辦。幼年喪父,在澳門鴉片公司當童工。後得了大病,在醫院為傳教士裨治文收留,送到馬禮遜教育協會唸書,之後曾經留學新加坡五年,1842年到香港生活,在Bowra洋行當買辦及任香港高等法院傳譯。1878年去世。長子韋玉又名韋寶珊,繼承父業當有利銀行買辦,在1887年當東華醫院主席,1896年至1917年任香港立法局非官守華人議員,1919年冊封為爵士。.
查看 東華醫院和韋光
莫幹生
莫履賢,MBE,JP(Mok Kon-sang,),字幹生,號應霖,〈混跡洋行成巨賈,祖孫三代皆買辦〉,2009年5月7日。香港紳商,1917年至1931年任太古洋行末任買辦。 莫幹生來自莫仕揚家族,與祖父莫仕揚和父親莫藻泉三代均任太古洋行買辦,橫跨前後61年。在買辦任內,莫幹生協助太古拓展業務,使之在1920年代一躍而成香港數一數二的英資洋行。不過,莫幹生也透過太古糖業囤積居奇,趁價低的時候買入食糖,然後再待價而沽,從中賺取600萬至700萬港元的鉅額利潤。莫幹生透過太古糖業從中取利的做法引來太古大股東施懷雅家族的注意,促使太古方面展開調查,最終迫使莫幹生在1929年賠償25萬港元和解,至1931年再被迫辭任買辦一職,標誌著莫家勢力逐漸從太古洋行消退。 莫幹生嘗任東華醫院和保良局總理,對教育發展尤其關注,他除了是香港大學終身校董外,也是九龍城民生書院創辦人之一,並曾慷慨捐助聖保羅男校、聖士提反書院和母校皇仁書院等校。莫幹生在半山干德道41號建有豪華大宅,大宅後來曾用作香港外國記者會,也是1950年代荷里活電影《生死戀》的拍攝場地之一,復於1960年代末拆卸重建為聯邦花園。 莫幹生不少家族成員均各有所長,其弟莫應溎和莫應基分別是執業大律師和資深股票經紀,其中莫應溎後來支持共產黨,並轉到中國大陸定居。莫幹生其中一位孫兒莫華釗是文物收藏家和註冊會計師;曾外孫女陸恭蕙曾任立法局、立法會議員和環境局副局長;而姪孫莫華倫則是國際男高音歌唱家。.
查看 東華醫院和莫幹生
聖士提反書院
聖士提反書院(St.)是香港一所基督教直資男女中學,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東頭灣道22號,佔地面積約,為香港面積最大的一所中學,亦是香港少數寄宿學校之一,多座校舍被列為歷史建築。學校於1903年創校,當時只有6名宿生和1名走讀生就讀,曾享有東方伊頓公學的美譽。2014至2015年度,學校有914名學生就讀。現任校長為楊清女士。聖士提反書院使用英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除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普通話科、家政科、視覺藝術科及體育科外,其餘所有科目均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在2014年文憑試中,一名學生奪取7科5**的佳績,成為當屆全港12位狀元之一。.
查看 東華醫院和聖士提反書院
聖保羅書院
聖保羅書院(St.)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一間著名傳統名校,屬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設有小學部和中學部,俱只收男生。該校中學部校舍位於中西區半山般咸道69號,小學部則已遷離西區,於2013年落戶於港島南區薄扶林域多利道777號的全新校舍。 據正式記載,該校於1851年正式成立;但文獻顯示,早於1841年,創辦人史丹頓牧師已開始在英國籌集款項,並於1851年創立聖保羅書院。起始之時,該校只有一位導師及九位學生。聖保羅書院創校規模雖小,由於秉持辦學理念,不怕與殖民政府意見相左而堅持其治學風格,該校得以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分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包括王韜、、傅蘭雅、伍廷芳。現時,這間全日制學校大約有1,200名學生就讀,學生成績優異。現任校長是源迪恩先生。.
查看 東華醫院和聖保羅書院
聖神修院
聖神修院(Holy Spirit Seminary)是香港一座富歷史的修道院,屬於天主教香港教區,是培育有志獻身服務教區的青年成為神父的地方。 聖神修院位於香港黃竹坑惠福道6號,原址屬創辦於1931年的華南總修院(South China Regional Seminary/Regional Seminary of South China)。華南總修院於香港日治時期曾一度停辦,復辦後又因大陸政權更迭,華南地區沒有修士前來而停辦。羅馬教廷傳信部於1964年將華南總修院移交予香港教區管理。同年,原址位於薄扶林太古樓、一塊由巴黎外方傳教會所捐獻的土地的聖神修院(於1957年成立)遷入華南總修院原址發展。 聖神修院現時除了是香港訓練天主教神職人員的重要地方外,也為教友提供神哲學培訓、图书館、朝聖及參觀導賞等服務,以及開放教區文物室予已預約人士。 聖神修院平日不對外開放,但有每月一次名為「聆風樂禱」的祈禱活動,供公眾人士參加。.
查看 東華醫院和聖神修院
荷李活道公園
--道公園(Hollywood Road Park)是一個中式設計的花園,於1990年興建,全日開放,免費入場,位於香港上環--,在水坑口街的西面。.
查看 東華醫院和荷李活道公園
草嬰
草嬰(),浙江宁波镇海人,原名盛峻峰,著名俄羅斯文學翻譯家。.
查看 東華醫院和草嬰
萬國殯儀館
萬國殯儀館(),是香港一家非牟利殯儀館,位於九龍紅磡暢行道8號,由東華三院董事局殯葬服務委員會營辦,該處鄰近是香港主要的殯儀服務集中之一,有花店、長生店等。殯儀館樓高7層,設有3間大禮堂和18間靈寢室,最多可同時舉行21個喪禮。.
查看 東華醫院和萬國殯儀館
鐘聲慈善社
鐘聲慈善社(Chung Sing Benevolent Society)是香港一間慈善機構,初時主要研習粤劇及音樂劇藝,後來發展成為服務多元化及受到香港政府資助的非牟利慈善團體,提供教育、醫療、安老、閱覽中心、救護隊、拯溺會及童軍旅團等社區服務。.
查看 東華醫院和鐘聲慈善社
顏成坤
顏成坤,CBE,JP(Ngan Shing-kwan,),香港企業家和政治家,中華汽車有限公司(即中巴)創辦人,1933年6月至1998年8月擁有香港島的巴士專營權。此外,他於1951年獲香港政府委任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其後於1959年至1961年任該局首席非官守議員,以及在1959年至1961年兼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 顏成坤早年受教於皇仁書院和上海聖約翰大學,1920年接手家族的人力車業務。看好巴士業務前景的他隨後聯同商人黃耀南於1923年成立中巴,是九龍地區第三家巴士公司。1933年奪得專營權後,中巴由九龍遷往港島,戰後業務在他主導下快速擴展,在20世紀八十年代高峰期的巴士路線超過100條,車隊數目過千,每年乘搭人次斷以億計,堪稱「中巴王國」。1981年,百利保集團企圖狙擊中巴股權,但最終為顏成坤所擊退。 在中巴業務以外,顏成坤熱心參與社會事務,他早於1931年至1932年當選為東華三院合併後的首任主席,其後又於1939年至1940年出任保良局主席。戰後,他於1946年獲委任為市政局非官守議員,1951年晉升為該局首席非官守議員,1953年因公務繁忙請辭。作為香港的潮州僑領,顏成坤在行政立法兩局任職期間還身兼多項公職,直到六十年代以後才淡出政壇。另一方面,熱衷於體育事工的他曾於二戰前後連任南華體育會主席和會長合共八屆,並且於1935年擔任中華民國第六屆全國運動會香港區代表總領隊,以及於1936年以中華民國國家足球隊教練身份前赴德國柏林參與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然而,踏入20世紀八十年代,顏成坤對中巴的家族式管治被指保守脫節,巴士服務水平下降和勞資糾紛等問題,更引起輿論批評,促使港府於1993年和1995年分別把26條和14條巴士路線交由城巴有限公司接辦,其後進一步於1998年2月宣佈終止中巴專營權,中巴的專利巴士服務遂於同年8月底告終,而新的專營權則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奪得。顏成坤雖然自1933年以來一直擔任中巴主席和監理,但由於年事已高、健康倒退,所以在九十年代中期已把業務交由子女打理。事實上,顏家手持不少車廠和員工宿舍土地,早已把目光投到地產發展,因此自專營權告終後,中巴實際上已經由一家巴士公司變成一家純以地產為核心業務的企業。.
查看 東華醫院和顏成坤
西環永安公司倉庫大火
西環永安公司倉庫大火指在1948年9月22日發生於香港西環屈地街電車總站旁永安公司貨倉的大火,當日早上8時05分起火,兩個倉庫全部焚燬《大公報》,1948年9月23日,第2張第4版,「永安公司貨倉大火 燃燒十八小時未.
西營盤站
西營盤站(Sai Ying Pun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鐵路站,位於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第二街與正街交界的一段第三街和高街之間的地底,主要服務西營盤及西半山居民。該站亦是最接近西區海底隧道(港島端)的鐵路車站。此站作為港島綫的西延段——西港島綫的組成部分,於2015年3月29日啟用,為該綫最後一個啟用的鐵路站。本站已隨2016年3月27日B3出口的啟用正式完成建築工程,而該出口的升降機亦在同年6月25日啟用。 西營盤站興建在地下洞穴內,車站C出口至大堂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80米,代替鰂魚涌站(深42米)成為全香港第二深的洞穴車站,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
查看 東華醫院和西營盤站
香港大事記
2006年1月1日以後的新聞事件,請往香港新聞動態條目內瀏覽。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查看 東華醫院和香港大事記
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列表
香港一級歷史建築(Grade I historic buildings in Hong Kong)是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的香港歷史建築的第一個級別。在這個級別的建築物,被認為具特別重要價值,而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政府於2008年確立制度,身兼古物事務監督的發展局局長,可考慮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是否達到「極高門檻」,宣布為香港法定古蹟。 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截至2015年9月17日,全港有162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另有8幢不屬於上述名單的建築物,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兩者合共170幢。 此列表不包括已列為法定古蹟的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香港特色街道名稱
香港交通四通八達,錯綜複雜,街道眾多,根據地政總署的紀錄,已經刊憲命名及年代太久遠而沒有刊憲命名的公共街道,再加上沒有刊憲命名的私家街道,共有逾4千條。道路的長度共達1,984公里。而街道的名稱亦五花八門。由於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所以當中亦有部份街道名稱以英國地名或人名而命名,不过在英国治下,亦有不少街道以中國地方名或城市名来命名,这种中西文化滙聚,互相包容,亦成为香港的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此外,有些街道名稱則以一些吉祥的用語或字眼來而命名。亦有不少是以香港開埠以來各行各業的興起及當地社區的發展而配合上的街道名稱。.
香港開埠初期歷史
香港開埠初期,從英國殖民統治的初期至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生效前之間,香港從一個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現在香港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多元文化的亞洲國際都會。.
香港醫學博物館
香港醫學博物館(英文:Hong Kong Museum of Medical Sciences,縮寫:HKMMS)是香港一所以醫學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及半山區之間一帶的堅巷2號,成立於1996年,收集並保存與香港醫學發展有關的文物,用文獻及實物展品介紹香港開埠以來的醫科學術的發展歷史。.
查看 東華醫院和香港醫學博物館
香港醫院列表
本列表列出香港的醫院及主要醫療設施。.
查看 東華醫院和香港醫院列表
香港歷史年表
本條目記錄了從有紀錄歷史開端至今的香港、中國、英國和世界大事。.
查看 東華醫院和香港歷史年表
香港殯儀
香港殯儀的習俗與宗教儀式種類繁多,這是出於來自不同地方的宗族習慣、地區文化和宗教信仰。但隨著時代發展,香港的殯儀服務選擇卻逐漸減少。香港殯儀歷史大致分成兩個時期:二戰前及二戰後。.
查看 東華醫院和香港殯儀
香港海員大罷工
香港海員大罷工是香港歷史中其中一件主要罷工事件,發生於1922年。是次罷工與孫中山及國民黨關係密切。這次事件被部份人士用作如何處理勞資關係及公共行政的參考個案。香港親共方面,視之為當年的「反英抗暴」的紅色記憶,體現團結、和平、談判的重要性。.
查看 東華醫院和香港海員大罷工
香港日佔時期
香港日佔時期,又稱為香港日治時期或香港淪陷時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大日本帝國軍事占領香港的時期:由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投降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香港人俗稱這段時期為「三年零八個月」。 在珍珠港事件當日,日本軍隊由酒井隆指揮從寶安縣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駐港英軍、英屬印度陸軍、香港防衞隊、香港警務處、加拿大軍隊和協助駐港英軍撤離的中華民國國軍。雖然香港政府多番宣傳駐港英軍戰鬥能力,惟英國在歐洲戰場自顧不暇,加上種種原因,駐港英軍始終形勢不利。經歷香港保衛戰後,於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香港九龍半島酒店3樓的日軍投降,大英帝國在香港的殖民地統治因而暫時中斷。 日本軍隊佔領香港後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香港占領地首任香港總督。酒井隆管治香港期間,日本軍隊在香港濫殺無辜,又推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外,部份香港島、九龍主要街道及地區名稱亦被更改成為日本名,例如皇后大道中被改成「中明治通」。香港市民在安全、民生及經濟等方面皆受盡摧殘,市民對日本人反感,不時有平民在香港島山頭伏擊日本將領。至中期,更有香港市民參與東江縱隊游擊隊。 美國陸軍航空軍在日本廣島市於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投下原子彈,廣島市遭到毀滅性打擊。 美國在三天後的1945年8月9日,再次以原子彈轟炸日本,摧毀九州北部的海港城市長崎。 日本於廣島市原子彈爆炸的9天後,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佈日本終戰,日本戰敗並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軍隊繼續維持香港秩序,直至同年8月月底,英國軍隊再次抵達香港,並且成立軍政府,香港重光,英國恢復管治香港。.
查看 東華醫院和香港日佔時期
香港教育史
香港的教育情況,從宋代起才有確實史料記載。英國接管香港之初,香港政府教育政策只着重培養殖民地官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人口飆升,教育需求隨之增加。在各方壓力下,殖民地政府才首次聘請國際顧問進行教育研究,促成了義務教育的推行。1997年主權移交以後,特區政府着手推行教育改革,卻引起連串爭議。.
查看 東華醫院和香港教育史
香海名山牌樓
香海名山牌樓(Heung Hoi Ming Shan Memorial Archway)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區青山禪院山門前,建於1929年,是為紀念港督金文泰於1927年6月和1928年3月兩度登臨青山而立。牌樓於1985年聯同青山禪院獲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並於2010年8月31日以獨立項目獲確認一級歷史建築席位。.
查看 東華醫院和香海名山牌樓
調景嶺
調景嶺(Tiu Keng Leng , 又稱:Rennie's Mill)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原是寮屋區域,經1990年代填海發展後現時為將軍澳新市鎮的其中一部份。調景嶺位於將軍澳市中心的西南部,五桂山的東南面和照鏡環山的東北面之間的低地。.
查看 東華醫院和調景嶺
譚雅士
譚雅士,OBE,JP(,),香港大律師和政治家,1939年至1941年出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譚雅士早年先後受教於拔萃男書院、香港大學、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獲法學士學位後返港成為當時少有的華籍執業大律師。在1939年出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以前,他曾多次獲香港政府委任到不同的委員會供職,並於1931年至1932年出任東華醫院辛未年首總理、1936年至1937年出任保良局丙子年主席、以及在1936年和1937年分別獲委任為市政局非官守議員和團防局紳。譚雅士在立法局供職期間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遠東局勢自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也日益嚴峻,任內他除了反對港府計劃開徵入息稅外,又批評港府於1940年設立的移民局擾民,並多番促請港府平抑物價。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譚雅士先後被日治政府強迫擔任香港善後處理委員會委員和華民各界協議會委員;1945年香港重光後,譚雅士雖然淡出政壇,但獲港府委任為兒童法庭、紳士法庭和交通法庭法官,後來又任中央裁判司署裁判司等職,1949年更與羅顯勝成為首批獲委任為常任裁判司的華人。1951年辭任裁判司後,他重新開展私人執業,至1960年退休。 譚雅士是香港首位華人首席按察司楊鐵樑爵士的岳丈,此外,他在1931年於香港島半山區薄扶林道建成名為「Jessville」的大宅,該座被指具歷史價值的大宅在2006年一度被譚雅士的後人申請拆卸重建,引起公眾關注,經港府介入後,大宅最終得以保留。.
查看 東華醫院和譚雅士
譚雅士大宅
譚雅士大宅(Jessville,又稱薄扶林道128號)位於香港薄扶林薄扶林道128號,大宅連花園佔地逾3萬2,000多平方呎,由香港前首席大法官楊鐵樑爵士的岳父譚雅士於1929年購入地皮,於1931年建成,大宅名稱「Jessville」取自譚雅士愛妻名字杜佩珍(Jessie Tam)。譚雅士一直居住在大宅直到1970年左右為止。 譚雅士是執業大律師,二戰前曾任立法局和市政局非官守議員、東華醫院首總理、保良局主席等職,戰後曾任中央裁判司署裁判司和香港大學終身校董。.
查看 東華醫院和譚雅士大宅
跑馬地馬場大火
跑馬地馬場大火,俗稱火燒馬棚,指一宗於1918年2月26日在香港跑馬地馬場內發生,並釀成超過六百人喪生的大火慘劇,成為香港史上最嚴重的火災。《香港馬棚遇難中西士女墓碑記》謂:「事後稽報冊,得六百壹十四人,有舉室焚無人報院及婦孺不知來報者,約又數百人。.
查看 東華醫院和跑馬地馬場大火
麥當奴
麥當奴爵士,KCMG,CB(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六任港督。麥當奴畢業於都柏林三一學院,其後加入殖民地部工作,期間歷任英國殖民地贊比亞、西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的新斯科細亞等地總督,有殖民統治的行政和管理經驗。1872年任滿回國,被封爵士。1881年去世。.
查看 東華醫院和麥當奴
黃屏蓀
黃屏蓀(),番禺人,前東華醫院及保良局主席。.
查看 東華醫院和黃屏蓀
黃勝
黃達權,JP(Wong Tat-kuen,),小名勝,字平甫,黃勝(Wong Shing)是更為後人熟悉的名稱,是香港學者、傳媒工作者、商人及政治家。黃勝幼年就讀於倫敦傳道會創辦的馬禮遜紀念學校,後來與容閎及黃寬一同獲選到美國留學,返港後先後於《德臣西報》及英華書院印刷所等地從事印刷及翻譯工作,曾參與創辦《中外新報》、《華字日報》及《循環日報》,及與王韜合作編譯《火器說略》一書。 黃勝是香港首位獲政府認可為陪審員的華人,1870年參與創立東華醫院,後曾協助清廷率領第二批學童出洋留學美國。1883年12月,黃勝被委任成為首位華人太平紳士。1884年至1890年獲委為定例局(即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是該局歷史上第二位華人議員,另外也是首批獲委為潔淨局(後稱市政局)非官守議員的華人。黃勝亦曾從商,在香港透過買賣土地致富,是香港早期的華商。.
查看 東華醫院和黃勝
郭少流
郭少流(),又作郭少鎏 (Kwok Shiu Lau) 、郭守怡。廣東三水人。香港富商、慈善家。曾任東華醫院總理及保良局主席等職。1919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1930年獲頒榮譽勳章。1932年獲法國安南龍佩寶星。1936年6月2日因病逝世,享年78歲,卜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次子郭贊。.
查看 東華醫院和郭少流
郭泉 (商人)
郭泉(),字鳳輝,永安百貨創辦人之一。 郭泉生於廣東香山,1898年投靠在澳洲創辦「永安果欄」的二哥郭樂,1904年以一千英鎊在斐濟開設「安泰公司」,業務包括經營百貨公司,以及開墾農地供貨予「永安果欄」。1907年8月28日,郭泉在香港以十六萬港元資本在中環皇后大道中167號創辦永安百貨,位置處於另一百貨公司先施百貨的斜對面,其後於1917年於上海市開設分店,店址也是鄰近先施百貨。永安百貨取得成功後,郭氏兄弟的永安公司將香港和上海的生意擴展至地產、銀行、紡織、水火保險及人壽保險等範疇。 郭泉在香港曾任保良局及東華醫院總理。1936年,郭泉獲中華民國政府委任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香港區僑胞代表。香港日治時期,郭泉獲委任為以周壽臣為首的華民各界協議會的委員。.
查看 東華醫院和郭泉 (商人)
董艷芳
董艷芳(Tung Yim Fun,),香港女瞽師(盲人粵曲歌唱家),她的丈夫是黃寶毅先生。20世紀50年代,香港麗的呼聲每逢星期二、星期四及星期六播出《歌唱小說》節目,由董艷芳師娘主唱,譚惜萍負責撰曲,董艷芳師娘彈楊琴自唱一段約10分鐘的南音敘述小說本事,才由花旦麥雪貞以子喉與她對唱整齣粵曲。幾年後董艷芳師娘得重病逝世後,由甘明超接替她的角式。董艷芳師娘不幸在1965年7月8日(星期四)晚上於東華醫院病逝,1965年7月10日(星期六)下午1時在香港殯儀館大殮,卜葬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查看 東華醫院和董艷芳
蔣法賢
蔣法賢博士,OBE,JP(,),字鎏勳,道號洋澈,〈訃聞〉(1974年12月24日)香港醫生、教育家和慈善家,1947年至1949年任香港中華醫學會會長,1956年至1959年任聯合書院首任校長兼校董會主席,1958年至1963年任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總監。 蔣法賢1925年從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1927年起私人執業,多年來組織大小講座和各類活動,向公眾教導有關衞生與醫療的常識,並由1932年起長年參與聖約翰救傷隊的活動,屢獲嘉獎。另外,他又歷任香港政府醫務委員會委員、保良局總理、租務法庭法官、紳士法庭法官和醫務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在港府以外,他還擔任過香港扶輪社社長、小童群益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和會長、香港保護兒童會主席和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董事會主席等多家社會公益團體的職務,熱心於公共事務。 在聯合書院校長任內,蔣法賢積極向港府爭取把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和聯合書院三家中文私立專上院校合併和升格成為一所全新的中文大學,並在三家院校於1957年組成香港中文專上學校協會後兼任協會主席,負責代表三家院校向港府和英政府交涉,終促成港府在1959年正式宣佈籌設香港中文大學的計劃,為中文大學在1963年創校奠下基石。.
查看 東華醫院和蔣法賢
鄧志昂
鄧志昂(),香港名人,祖籍廣東南海,以經商致富,獨資創辦鄧天福銀號。鄧志昂是鄧肇堅的父親,鄧志昂家族之首。 鄧志昂於1905年任東華醫院主席,成為慈善家,所以獲港府授予太平紳士之名譽。 鄧志昂支持中文教育。並協助香港大學開設中文本科課程及創辦中文學院,校方將中文學院的大樓命名為「鄧志昂樓」以作紀念。.
查看 東華醫院和鄧志昂
鄧肇堅
---- 鄧肇堅爵士,CBE,KStJ,JP(Sir Shiu-kin Tang,),香港企業家及慈善家,曾於1933年參與創立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並長年擔任董事局主席及總監督之職。 鄧爵士以生活儉樸、熱心公益及慷慨捐款著稱,先後任東華醫院及保良局主席,曾經多次獲勳,現時不少建築物都以他命名。鄧爵士穿長衫,剃光頭的形象,亦在民間留下深刻印象。.
查看 東華醫院和鄧肇堅
醫院管理局
醫院管理局(簡稱醫管局;Hospital Authority,縮寫作 HA)是一個香港法定機構,負責管理香港公立醫院及診所,執行香港政府的公共醫療政策,並向香港政府提出包括醫院收費及所需要資源等相關政策建議,以及培育訓練醫療人員、進行醫院服務相關研究等。 醫院管理局由內部多個委員會組織而成,向香港政府衞生首長(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負責。截至2018年4月1日,醫管局管轄43間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48間專科門診及73間普通科門診。截至2017年12月31日,醫管局合共提供28,329張病床,僱員人數約76,000人。各醫院及門診按其所屬區域,劃分為七個醫院聯網。.
查看 東華醫院和醫院管理局
英屬香港
英屬香港(British Hong Kong)是指於1841年1月26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間,由大英帝國統治香港的時期,該時期又稱為英殖時期、英治香港時期或者港英時代(British Administration)。英屬香港政府簡稱為香港政府,但因為與香港主權移交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簡稱一樣,香港傳媒將殖民地時期的政府稱為殖民地政府或港英政府等,以區別兩者。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英國統治香港的時期結束,取而代之的是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屬香港時期曾在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15日被中斷,當時香港在二戰的局勢下被大日本帝國佔領,進入香港日佔時期,總計香港被英國統治近153年。.
查看 東華醫院和英屬香港
雞籠灣墳場
雞籠灣墳場(因鄰近昔日的雞籠環村,亦稱雞籠環墳場)是香港一個開埠初期已經建立的華人公眾墳場,並於1959年正式停用及拆卸,發展成為公共屋邨及水務設施。確實位置為今天的香港島華富邨和雞籠環配水庫一帶,域多利道以南及石排灣道近華富邨段的兩旁。由於墳場的範圍廣,石排灣道以東段,憲報稱之為雞籠環東墳場(Kai Lung Wan East Cemetery)。.
查看 東華醫院和雞籠灣墳場
陈鏸勋
陳鏸勋(),又名陈晓云,清朝人,又是香港商人。祖籍广东南海,做过濟安洋酒保險有限公司司理人,又是萬益置業公司、廣運輪船公司、咸北輪船公司司理人。1904年,担任東華醫院總理,于1906年初病死。他和輔仁文社关系密切。.
查看 東華醫院和陈鏸勋
李右泉
李右泉(),原名李肇源,香港商人,主要經營典當業,於1930年代一度擁有香港逾八成的當舖,當時被稱為「當舖大王」。 李右泉生於廣東南海(今佛山市內),十多歲到香港擔任當舖學徒,最後成為香港典當業的重要人物。他後來亦有創辦了多家工廠,包括雪廠(冷藏庫)、機器廠及皮革廠等,以及與另一商紳馮平山合組置業公司。 李右泉熱心於其家鄉南海的公益事業,於清朝光緒末年得到時任兩廣總督張人駿表奏嘉獎,因而獲得朝廷賞賜「鹽運使,加四級三代從一品封典」,至中華民國成立後則先後獲頒予三等及二等嘉禾勳章。 李右泉亦熱心參與香港事務,於1897年擔任東華醫院總理,並於1906年同時成為該院永遠顧問,後來也為廣華醫院倡建總理。此外,他於1912年擔任保良局總理,並於1914年擔任團防局紳,及於1925年擔任香港華商總會主席。其他公職包括華人公立醫局董事、南華會會長及太平紳士等。 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身任香港華商總會的主席成功爭取香港政府撤回禁止糧食出口的政策,並赴廣州與國民政府商議解決罷工事宜,也在香港接待廣東省的商會代表。因平息大罷工有功,1929年香港總督金文泰奏請英皇佐治五世,向李右泉頒予CBE勳銜。 李右泉大力支持香港教育,是官立漢文學校(今金文泰中學)及香港仔兒童工藝院(今香港仔工業學校)的倡建者之一。官立漢文學校最終在1926年得以創辦,為香港首間中文官立中學,而香港仔兒童工藝院則於1935年創辦。 1932年6月1日,香港政府大幅提高當舖的牌費,令大部份當舖出現財政困難,李右泉獨力注資收購這些當舖,令其一度擁有香港逾八成的當舖,因此當時被稱為「當舖大王」。.
查看 東華醫院和李右泉
東華三院
東華三院(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T.W.G.Hs. / TWGHs)起源於1870年,是香港歷史最久遠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機構。從一個在廟宇內的小小的中醫診療亭開始,東華三院一直致力為大眾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及社區服務。至2017年,東華三院在全香港設有超過300個服務單位,僱員人數逾一萬名,為全港市民提供服務。.
查看 東華醫院和東華三院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TWGHs Fung Yiu King Hospital)是香港一所公營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沙灣大口環道9號,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醫院聯網。醫院由東華三院設立,紀念慈善家馮堯敬。現為一所有245張病床的護理醫院,專注為老人科的病人服務,為長者提供住院、長期護理、治療及康復服務。.
東華三院文武廟
東華三院文武廟位於香港上環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早期的中式廟宇及於開埠早期於香港政府批准下可以用中國方法進行「斬雞頭,燒黃紙」的宣誓及裁決華人之間的糾紛。文武廟於2010年11月12日列為法定古蹟。.
查看 東華醫院和東華三院文武廟
東華三院教育服務
東華三院自1880年開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務。現時在東華三院在香港共設有52所學校,包括一所可頒授學位的專上院校、18所中學、13所小學、15所幼稚園,以及兩所特殊學校,轄下的中學、小學及特殊學校都由政府直接資助,提供專上教育的東華學院及提供幼兒教育的幼稚園受政府提供的學劵資助,東華學院有部分課程已在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提供資助學位。即使不計入東華學院的學生,東華三院轄下學校於2014/15年度共有超過23,500名學生,為香港最具規模的辦學團體之一。.
東華痘局
東華痘局(Tung Wah Smallpox Hospital)是香港昔日一所醫院,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加惠民道,為當時防治天花的主要設施之一,現已拆卸,僅留下拱形牌坊及基石。.
查看 東華醫院和東華痘局
東華東院
東華東院(Tung Wah Eastern Hospital)是香港一所公營醫院,成立於1929年,是東華三院的重要成員之一,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醫院位於香港灣仔區銅鑼灣掃桿埔東院道19號,鄰近香港大球場,為香港島東區的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住院及門診服務。1991年12月,醫院正式加入醫院管理局,1993年加入港島東聯網。 除了一般醫療服務外,東華東院更附設基督教院牧部、病人資源中心、東華東院婦女健康普查部、糖尿病中心牙科診所及東華三院東華東院-香港理工大學中醫藥臨床研究服務中心。.
查看 東華醫院和東華東院
楊國璋 (醫生)
楊國璋,CMG()公共衛生與傳染病專家,香港首位華人醫務總監。.
楊耐梅
楊耐梅(Yang Naimei,),原名楊麗珠,20世紀20年代在上海老西門「務本女子中學」畢業,求學時期已經打扮時髦,熱愛交際,初次與房產商人張先生在上海結婚,楊耐梅(楊麗珠)的銀幕處女作是上海「明星影業公司」的默片《玉梨魂》(1924年);為默片《良心的復活》(1926年)演唱主題曲《乳娘曲》、默片《奇女子》(1928年)、話劇《啼笑姻緣》(飾演交際花何麗娜);第二任丈夫是金融界的鍾先生;第三任丈夫是長沙的武官。楊耐梅(楊麗珠)與張熾雲都是中國默片時代的著名電影女明星,最後與籍貫廣東省新會縣陳少白的兒子中國銀行職員陳君景結婚後居於香港,1936年4月25日(星期六,農曆丙子鼠年三月初五日)在上海「票房雅歌集」客串演出京劇 《四進士》,飾演萬氏,與麒麟童派名伶朱聯馥合演。楊耐梅(楊麗珠)在1946年7月12日(星期五)從上海搭乘中央航空公司客機到北平探親,飛機不幸在濟南失事,然而她沒有受傷。.
查看 東華醫院和楊耐梅
油麻地天后廟
油麻地天后廟是香港九龍規模最大的天后廟,位於油麻地廟街近眾坊街一帶,現由東華三院委託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現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查看 東華醫院和油麻地天后廟
沙灣 (香港)
沙灣(英語: Sandy Bay,中文又稱大口灣,但通常俗寫作大口環)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西面,於摩星嶺之南方及鋼綫灣之西北方。現時該處為療養院的集中地。.
查看 東華醫院和沙灣 (香港)
港島西聯網
港島西聯網(全稱港島西醫院聯網,Hong Kong West Cluster)是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地區性醫院聯網,負責服務港島中西區及南區約544,100人口,亦為全香港範圍提供第三層和第四層醫療服務;現任總監為陸志聰醫生。.
查看 東華醫院和港島西聯網
漫游随录图记
《漫游随录图记》是晚清王韬所著的一本書。該书是王韬的游记,以笔记形式纪录他一生游历的见闻。王韬晚年由香港返回上海定居后,将过去写的游记整理成书,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点石斋书局石印出版。王韬在《弢园著述总目》一文《漫游随录图记》条内写道:“此为余生平纪录旅游之作,大致略仿《鸿雪因缘》。”《鸿雪因缘》是清代散文家麟庆著的生平旅游纪录;清代同类著作还有张南山的《花甲闲谈》。 《漫游随录图记》分三卷:.
查看 東華醫院和漫游随录图记
星島體育會
星島體育會 (簡稱星島,英文:Sing Tao Sports Club),於1940年由南洋富商胡文虎之子21歲的胡好創立,是一支前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球隊,在香港球壇曾經叱吒一時,由於球隊行軍迅速,故有「噴射機」之美譽,在「胡仙案」和主力球員涉賄的雙重打擊下,1999年8月星島足球隊宣布退出聯賽,黯然解散。 在最後一個球季(1998–99年),星島預備組贏得冠軍。.
查看 東華醫院和星島體育會
新会区
新會(新會(會城)話:,汉语拼音:Xīnhùi),簡稱新或會,古稱冈州,因盛產蒲葵而别稱葵乡,位於珠江三角洲西部西江、潭江下游匯合處,名稱來自新會郡,現為中國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市轄區,下轄1街道10鎭,全區總人口为86萬,市区人口38萬。當地居民以漢族的四邑族群為主,母語為粤語四邑片新会話。新会建置於东晋末年,迄今近一千六百年,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長期作為四邑地区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從明代起新会的文化教育就非常發達,是中國產生進士、举人和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在近現代史上,新会位列广东最迟開放通商的两個城市之一。這裡的習俗、文化、傳統藝術、建築形式都独具風格,具有強烈的地域特徵。這裡是梁启超、陳献章、陳垣、劉德華等名人的故鄉,同時又作為岭南学派和岭南琴派的發源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新会還是70萬海外華人的祖籍地,為广东一大僑鄉。 新会市史志办公室,1999.3.
查看 東華醫院和新会区
方心讓
方心讓爵士(Sir Harry Fang Sin-yang,),香港骨科醫生,有「復康之父」之稱,香港首位骨科專科顧問醫生,香港醫學會前會長,英國醫學會香港分會前會長,麥理浩復康院及香港復康會創辦人,國際復康總會前會長,香港聖保祿醫院前院長,香港醫學組織聯會前會長,歷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學院校董。在七、八十年代出任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之職,後來分別在1996年獲封為下級勳位爵士,以及在2001年獲授大紫荊勳章。方心讓爵士的女兒方敏生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前行政總裁,此外他也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叔父。.
查看 東華醫院和方心讓
施威
施威(1912年-1987年6月29日)原名:趙樹泰(Chiu Shu Tai),是活躍於20世紀30年代末期至60年代中期的香港電影演員及監製,他是「大觀片廠」廠長,自己當演員的代表作有粵語國防電影《小廣東》(1940年6月8日公映,1940年的粵語片賣座冠軍)及粵語國防電影《小老虎》(1941年5月2日公映),他提拔新星張瑛、梅綺、馮峰及導演羅志雄及羅君雄。50歲的施威(趙樹泰)在1965年9月28日(星期二)下午3時於九龍彌敦道227號「國際招待所」六樓631號房被前來搜查的警察發現他藏有0.3公分海洛因,1965年10月14日(星期四)被判罰款港幣500元及18個月守行為。後來離開香港返回美國發展,任職美國舊金山「準聲戲院」期間,因病住進美國舊金山東華醫院(Chinese Hospital),在1987年6月29日(星期一)逝世,享齡75歲,遺體安葬美國舊金山,香港不舉行喪禮。.
查看 東華醫院和施威
旺角水月宮
旺角水月宮,又稱山東街水月宮,是香港一座觀音廟,位於九龍旺角山東街90號,現由東華三院委託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查看 東華醫院和旺角水月宮
摩星嶺 (香港)
摩星嶺(Mount Davis,坊間亦作Mo Sing Leng)是香港香港島最西端的一個小山丘,海拔,位於堅尼地城以南、薄扶林以北,也代表香港島西面的盡頭。摩星嶺毗鄰大小青洲,兩者被硫磺海峽相隔著。摩星嶺的英文名字Mount Davis以香港第二任香港總督戴維斯命名。在摩星嶺可飽覽香港島西邊的美麗海景,除了可看到在硫磺海峽對面的大小青洲外,亦可眺望到南丫島、長洲、大嶼山、坪洲、周公島和大小交椅洲等等離島,亦可遠遠地看到青馬大橋,而且也是一個觀賞日落餘輝的好地方。 摩星嶺是香港島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因為近海的地段建滿了豪宅:周啟邦夫婦、趙世曾等多位世家子弟的居所都在這裡。然而,在富豪的巨宅附近卻是曾用作拘留所的「白屋」,山腰卻曾經是平房區(已清拆的公民村),山腳沿海旁一帶亦曾經是大量的木屋區(如海旁村、褔源村等等),但亦已在清拆公民村前清拆了,而現時在原址已開鑿了一個深入摩星嶺山體內的洞穴所做成的港島西廢物轉運站。山頂有警察通訊站及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遺留下來的遺跡。.
曹善允
曹善允,CBE,LLD,JP(,),香港律師、政治家和紳商,1929年至1937年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另曾任潔淨局議員、團防局紳、香港大學校董、華人公立醫局委員會副主席和港府教育委員會委員等公職。 早年先後在上海和英國受教的曹善允,對香港20世紀初的教育和醫療發展起重要貢獻,他是香港大學、聖士提反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金文泰中學和民生書院等學府的創校人及籌款人之一,也曾多次為聖保羅書院籌募經費;此外,他又參與創辦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何妙齡醫院、以及在1922年與歐海倫醫生合作創辦贊育醫院。曹善允在1915年和1916年間在華人社區推動種痘運動,後在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設法維持社會秩序,深獲港府肯定,屢獲殊勳。 在1912年,何啟爵士與區德合組啟德營業有限公司,銳意在九龍灣填海,計劃興建稱之為啟德濱的「花園城市」。但何啟淡出後,填海計劃由本身是公司董事之一的曹善允繼續主持,並成功爭取港府在1915年批准填海計劃。共分三期的啟德填海計劃在1916年正式展開,雖然啟德公司完成了首兩期填海,然而,第三期填海卻無疾而終。為免填海計劃泡湯,港府在1927年宣佈接手第三期填海,並收回已填海但尚未發展的土地,整個地段日後逐漸發展,成為香港啟德國際機場。.
查看 東華醫院和曹善允
普仁街
普仁街(Po Yan Street)是香港上環的一條街道,南北走向,可雙向行車,時有救護車、的士及私家車出入。普仁街之北邊是東華醫院正門。.
查看 東華醫院和普仁街
普慶坊
普慶坊(英文:Po Hing Fong),是香港港島上環可以行車的一條街道。普慶坊位於香港中西區太平山山腰,車路東西走向,單線,兩邊都有1米以上的行人路。因為在普慶坊的西段近磅巷處,是行車的「掘頭路」,所以雖然普慶坊的車路是單線,但是也容許東西雙向行車。 因為在普慶坊之西的磅巷處,有適當空間讓的士、私家車及貨車調頭,所以間中見有車輛在此馬路上「倒車」行駛,應該是為「危險駕駛」。.
查看 東華醫院和普慶坊
1894年香港鼠疫
1894年香港鼠疫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鼠疫第三次全球大流行中的一次重要爆發。1894年5至10月,在香港大流行的鼠疫導致2000人以上喪生,三分之一的人口逃離香港。此後至1926年的30年間,鼠疫幾乎每年都在香港出現,總共導致超過2萬人死亡。通過香港的海上交通,源於中國雲南的這次鼠疫大流行在1894年以後輾轉傳播各地,最終遍及全球所有有人類居住的各大洲。另一方面,細菌學家在1894年首次在香港分辨出導致鼠疫的病源體鼠疫桿菌,為防治鼠疫開始了重要的一步。.
1919年香港搶米風潮
1919年香港搶米風潮,是香港一場在1919年7月26日爆發,並持續到八月底的搶米風潮。當時由於東亞及東南亞食米供應短缺,加上香港米商囤積居奇,使米價飛漲,導致貧苦市民缺乏米糧,結果出現大規模集體搶劫米舖和雜貨店的事件。.
1945年香港
1945年香港,隨着大日本帝國在二戰中的實力不斷下降,盟軍對香港的反攻於本年進入關鍵階段,除二月外的首七個月內均被有盟軍或美軍轟炸的痕跡,船塢、油庫、機場、發電廠、兵營、墳場、廟宇、集中營、船舶、醫院、學校等皆成襲擊對象,甚至誤炸人口密集樓房,釀成重大傷亡。惟香港市民因渴望日本盡快戰敗,結束香港淪陷,故一般不反對盟軍的轟炸。經過3年零8個月艱苦日子,黑暗歲月終露曙光,隨着美軍於8月初對日本先後投下2枚原子彈,及後日皇在電台裡的終戰廣播,使香港再次面臨政權移交,日軍在盟軍接管前則在梅窩犯下最後一宗殺害無辜港人案件。中英雙方就香港主權歸誰各執一詞,中方更率先派軍隊佔領九龍,最後在美國壓力下,中國領導人蔣介石終同意香港回歸英國並撤軍,英方隨即在香港成立臨時軍政府。香港重光雖然值得欣喜,但二戰後,香港滿目瘡痍,經濟蕭條,民不聊生,百廢待興,人口由戰前160萬急降至60萬的低位,甚至出現「人吃人」慘劇。由於物價騰飛,物資嚴重不足,餓死人現象不斷發生,到1945年,饑荒更為嚴重,人食人事件在8月更發生多宗。狂歡過後的香港人亦要同時面對一大批問題:包括8成人口營養不足、醫療衛生條件極差、傳染病猖獗、大部份的適齡學童失學、不少房屋受到破壞又或日久失修等,此外香港原來居民及難民在日本投降後大量湧入,1945年底,人口已回升到100萬,使情況進一步惡化。軍政府成立後,香港的人口即以每月100,000人的速度急升。軍政府首要解決的是港人的温飽問題,由於貿易尚未恢復,所以能源和糧食均十分缺乏。有見及此,軍政府首長夏愨派員到廣東、文萊、印度和日本等地搜購能源與糧食。至於住房方面,戰後有72%外籍人士失去居所,而全港約600,000名居民當中,則共計有160,000人無家可歸,其中大部份私人房產是在日佔時期遭日軍強佔的。戰後建材十分短缺,夏愨又不願動用公共資金修復私人樓房,所以軍政府只能儘量將空置的建築物安置居民,以及徵用旅館作收容難民,因此港人對軍政府的住房政策感到相當不滿。交通方面,軍政府曾以貨車權充巴士,以解決戰後交通工具荒缺的局面。此外,港英軍政府宣佈日本軍票作廢,部份市民一夜間傾家蕩產。二戰結束至年底發生多宗由水雷引致的嚴重海難,使掃雷成為戰後急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查看 東華醫院和1945年香港
亦称为 東華醫院主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