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杨丽坤

指数 杨丽坤

杨丽坤(),中国电影女演员,彝族人。.

目录

  1. 7 关系: 五朵金花彝族电影传奇莫梓江 (电影演员)黄铁 (1919年)阿诗玛阿诗玛 (电影)

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是由王家乙导演和赵季康、王公浦联合编剧的一部彩色风光歌舞电影,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1959年开始公映。首席编剧为其中根据白族民歌改编的电影插曲《蝴蝶泉边》是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经典之一。整部片子以男主角阿鹏找女朋友金花为主线,侧面则描绘了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炼钢铁的场景,是一部新中国爱情、少数民族题材故事片。影片放映后,在中国大陆以及第三世界国家都有较大影响,《五朵金花》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纪录,获得过多个奖项。2000年中國電影百年十佳评选中获得冠军。.

查看 杨丽坤和五朵金花

彝族

彝族(ꆈꌠ),曾称倮倮,主要居住于中国西南地区,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地区,总人口约900多万人(2010年)。中国大陆现有彝族871万4393人(2010年),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中国彝族聚居区和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其余各省市区也均有散居分布。越南的彝族支系被称为“倮倮族”(LôLô),人口3,307人(1999年),为官方承认的54个民族之一,分布在河江、高平和老街等省。缅甸、老挝、泰国等地亦有近百万彝族,部分居住地还留存有少许指路经和古彝文。 彝族内部有“尼苏(崇尚黑色)”、“纳苏”(凉山彝族,纳苏颇)、“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倮倮”等多种称谓,部分不同称谓代表不同支系,各个支系族群之间主要以方言和服饰区别。彝族语言属緬彝語群彝语支,有六种方言。越南的倮倮族大多数属于说彝语南部方言的尼苏人。彝语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爨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75年的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彝字,该方案1980年被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

查看 杨丽坤和彝族

电影传奇

《电影传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档电影回顾节目。制片人为崔永元,是献给中国电影100周年的纪录片。原为每周六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于北京时间周六18:14-18:59首播(最早的首播时间为周六07:15-08:00),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周日03:15-04:00首播(最早在该频道的首播时间为周六14:10-14:55,2008年3月24日起该栏目脱离《东方时空》后该频道不再播出该节目);从2007年7月21日播出的《人证-人间的证明-妈妈》起,首播时间改在每周六17:27;自2008年3月30日播出的《海魂-一条船的故事》起首播时间改在每周日17:27;自2009年8月23日播出的《血,总是热的-破茧》起首播时间改在每周日17:37。2004年4月3日,《电影传奇》栏目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东方时空·周六特别奉献》中开播,后因《东方时空》栏目于2008年3月24日改为2006年版黄色包装而脱离《东方时空》。2009年9月27日,《电影梦-老卢的电影传奇》播出后正式停播。 这部纪录片回顾的中国电影,主要是从中国电影诞生到国共内战结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陆拍摄的电影。该片往往从一部电影开始,讲述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以及其中的轶闻趣事,并穿插这部电影的参与人员或他们的亲朋好友讲述其中的故事。该片还使用了情景再现的手法,与其他纪录片再现手法不同的是,制片人崔永元每次都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因此,这部纪录片既有娱乐性,又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该纪录片由京文唱片出版。.

查看 杨丽坤和电影传奇

莫梓江 (电影演员)

莫梓江,广东人,中国电影演员,1961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1959年与中国女演员杨丽坤共同主演电影《五朵金花》,扮演剧中男主角阿彭而引起关注,曾受到当时中国领导人周恩来等人的接见。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夫人江青对莫、杨主演的《五朵金花》不看好,认为莫梓江在剧中饰演的阿鹏像个二流子。文化大革命中,莫被强制下放劳动四年。 莫梓江主演的其他电影还有《小二黑结婚》、《挺进中原》等。 category:广东人.

查看 杨丽坤和莫梓江 (电影演员)

黄铁 (1919年)

铁(),原名黄宏世,女,武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作家、诗人,云南石林荣誉公民,以“《阿诗玛》第一作者”著称,曾参与《阿诗玛》的整理。其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黄负生,前夫是著名作家冯牧。.

查看 杨丽坤和黄铁 (1919年)

阿诗玛

《阿诗玛》(彝文:由于凉山规范彝文与石林使用的撒尼彝文有差异,《阿诗玛》是撒尼人的文学作品,撒尼文中包含未被Unicode收录的字符(Unicode仅收录了凉山规范彝文),故彝文名称用图片替代。黄建明等, 《阿诗玛》, 第1页,国际音标:,汉文早期也写作阿斯玛)是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长诗,是一部记录了彝族撒尼社会发展的民间历史著作刘世生, 彝族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第367页,被撒尼人称为“我们民族的歌”刘薇, 《阿诗玛》汉译本语词程式比较, 第14页,属于口传五言诗,是撒尼人民族文化的代表杨波, 阿诗玛民族文化助推石林旅游经济发展探究, 第35页。长诗由撒尼先民在漫长的劳动生活中,以口耳相传讲述和歌唱的方式保存下来,至今仍在撒尼人中广泛流传,可在婚嫁、葬仪、劳动、生活等场合讲唱王贵, 爱情叙事诗《阿诗玛》与《召树屯》之比较, 第17页,也因包含一定的宗教内容被视为宗教经典(多为祭祖、祭神的内容),在一些固定的祭祀礼仪中讲唱刘薇, 《阿诗玛》汉译本语词程式比较, 第17页。 《阿诗玛》故事的形成年代最早为公元前8世纪,最晚为1726年清政府改土归流结束,时间跨度近2,500年,并不是在某个具体的时间点上形成吴兴帜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化演绎的反思——以彝族撒尼人《阿诗玛》遗产为例, 第60页。对于最著名的高潮情节“抢婚”较准确的主要形成时代,学界也多有争论,上自原始社会时期,下至明代中后期均有说法,多数观点认为主要产生于母系社会末期谭婷, 《阿诗玛》音乐剧改编研究, 第12-13页或土司制度末期刘世生, 彝族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第378页。 《阿诗玛》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珍品,代表着撒尼人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崔晓霞, 民族叙事话语再现—《阿诗玛》英译研究, 第35页,2006年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流传最广的汉语《阿诗玛》文本化作品,是由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等4人于1953年整理而成的杨知勇, 阿诗玛的诞生——搜集整理《阿诗玛》五十年来的回顾, 第50页。至今已有八个不同版本的汉文版《阿诗玛》出版发行,各版本的长度不一,大约在1,500行至1,800行毕明, 为蒙冤辞世者的辩白——从《阿诗玛》的重新整理说起, 第42页。整理本因脱离原始的《阿诗玛》长诗内涵,也受到了学界的批评。《阿诗玛》的传说、故事和诗歌曾被改编为多种艺术形式郭思九, 《阿诗玛》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75页。.

查看 杨丽坤和阿诗玛

阿诗玛 (电影)

《阿诗玛》是一部根据彝族撒尼人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改编的电影,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1962年由李广田任文学顾问,葛炎、刘琼改编,刘琼导演,杨丽坤、包斯尔主演,1964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摄制完成后并未直接上映,在送审过程中被四人帮定为“宣扬爱情至上”、“阶级调动”的“大毒草”、“反动影片”,成为全国重点批判的影片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创作人员遭到迫害,影片被封杀。粉碎四人帮后,影片直到1979年才得以对外上映。影片取景地有路南石林、长湖、圭山等自然景色,不仅扩大了《阿诗玛》的声誉和知名度,对于宣传云南,提高云南在世界的知名度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查看 杨丽坤和阿诗玛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