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杜伯

指数 杜伯

杜伯(),中国西周政治人物,杜氏。周宣王的大臣,尧之子丹朱的后裔。周宣王听说有女子危害周朝江山,把很多妇女、女婴都杀死了。杜伯劝谏,周宣王不听,杀死了杜伯,其子隰叔逃到晋国,作为晋国的士师,為晉卿士氏(即范氏)的始祖。周宣王后来梦见杜伯射杀自己,得病而死。.

16 关系: 士姓丹朱东周列国志周宣王周朝前780年代秦朝隰叔褒姒魂魄范姓范氏蒍氏杜康成伯缺春秋人物列表

士姓

士姓是一個中文姓氏,郡望為河東郡。.

新!!: 杜伯和士姓 · 查看更多 »

丹朱

丹朱,本姓祁,名朱,丹朱最初的封地在丹渊(丹水),故称之为丹朱,是中國古代君主帝堯十子中的长子,傳說堯創下圍棋以教丹朱,。.

新!!: 杜伯和丹朱 · 查看更多 »

东周列国志

《東周列國志》是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说,為明末余邵鱼、馮夢龍所撰,清代的蔡元放编評。是一部在中國除了《三国演义》之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通俗历史演义。內容涵蓋春秋、戰國時代約500餘年的東周時期歷史,精彩豐富,包含春秋五霸、吳越之爭以及戰國七雄許多著名的歷史故事。.

新!!: 杜伯和东周列国志 · 查看更多 »

周宣王

周宣王,姬姓,名靜,一作靖。西周第十一代天子,周厉王之子,在位46年。 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一帮贤臣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国和楚国,使西周的国力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太平御览·皇王部·卷八十五》:王于是进用贤良,樊侯仲山父,尹吉父,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南仲方叔、仍叔、邵穆公,张仲之属,并爲卿佐。自厉王失政,猃狁、荆蛮交侵中国,官政隳废,百姓离散,王乃修复宫室,兴贤人,纳规谏,安集兆民。命南宫仲、邵虎、方叔、吉父并征定之,复先王境土,缮车徒,兴畋狩,礼天下,喜王化复行,号称中兴。但周宣王晚年对外用兵接连受挫,尤其在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国(今长江与汉江之间的地区)之师全军覆没,加之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也为西周在周幽王时期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新!!: 杜伯和周宣王 · 查看更多 »

周朝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完全施行封建制度的世襲王朝,分為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從周武王滅殷商建國並定都镐京(宗周)起,至周幽王亡國止,是中華文明的全盛時期之一。該時期的物質文明及精神文明皆深刻地影響着後世(2007年):《西周史與西周文明》〈引言〉,第1頁。。東周都城為洛邑(今河南洛陽),其時代又可分為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與戰國時期(前476年-前221年)。前256年秦昭襄王廢黜周赧王,東周亡。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各國,建秦朝(2007年):《春秋史與春秋文明》〈引言〉,第1頁。(2007年):《戰國史與戰國文明》〈引言〉,第1頁。。 周人崛起於周原,在鞏固國力後於武王伐紂滅商朝建立西周。三監之亂的危機,於周公東征後平定,並且藉由大量分封諸侯來穩定東土。西周國力於成康之治時達到顛峰,在昭穆時期持平。共懿孝夷時期國勢漸衰,最後發生國人暴動與共和行政。宣王中興只是西周的迴光返照,宣王後期周室混亂,最後於周幽王發生犬戎之禍,西周亡。東周時,平王東遷使周室核心以成周為主,周室與諸侯作戰失敗使「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已經一去不返。春秋時期的尊王攘夷運動產生出春秋五霸等霸主。到戰國時期以下克上事件不斷,戰國七雄彼此合縱連橫。周室最後被秦國廢除,七雄最後也由秦所統一。 周朝的中央權力為王權,周王是周室的最高權力者,也是諸周族的宗主。由上至下縱切為君臣關係的封建制度,由尖至錐的橫切為血源關係的宗法制度,再以禮樂制度與井田制鞏固整個尖錐,維繫周王與諸侯國、官員、國人、野人的關係。春秋中葉後禮樂崩壞,典章制度逐漸瓦解。思想逐漸走向諸子百家。 周朝是以周族為代表和主體的華夏族語周邊諸族交往、融合的重要時期。自西周實行分封制後,中原華夏族文化同四周的方國文化相互交流與融合,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地區性文化。周朝從文字產生到春秋中葉,書面文學逐漸形成,古代散文由句而篇,由簡而繁的過程。詩經中的作品顯示四言詩日漸成熟。西周青銅器具有樸素、寫實的風格,聞名的有《毛公鼎》、《宗周鐘》、《散氏盤》、《大盂鼎》、《大克鼎》與《虢季子白盤》等等。.

新!!: 杜伯和周朝 · 查看更多 »

前78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杜伯和前780年代 · 查看更多 »

秦朝

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个大一統中央集权的帝國。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称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前770年,秦地君長在東周周平王東遷時有功,受封於关中平原,建立秦國。战国時期,秦國根据礼记总结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輪”的社会现状,推行车辆统一道路,书籍统一文字,行为统一伦理,并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实施商鞅变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陸續攻滅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一統中原,史称秦朝。 秦王政建立秦朝後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從此中國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而後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使得領土約等同中國本土。疆域為東起遼東,西至臨洮,北抵長城,南達象郡(今越南北部)。雖然秦朝外表十分強盛,但由於秦始皇集權、過度發展、嚴重勞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讓天下百姓飽受苛政之苦而想要叛變。秦二世繼位後,秦廷被掌權的趙高掌控而混亂不堪。此時秦末民變爆發,六國有力的軍人各自復國,雖然秦將章邯努力平亂,但秦將王離於鉅鹿之戰被楚將項羽擊敗,秦軍主力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嬰於咸陽向民變領袖劉邦投降,後項羽率軍抵達關中,殺死秦王子嬰,焚燒咸陽宮,秦朝於秦始皇死後3年滅亡。而後至西漢統一全國之期間稱秦漢之際,又稱西楚時期。西楚霸王項羽重建封國制體系,分封十八諸侯。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劉邦、田榮等諸侯繼而起兵反抗,演變成楚漢戰爭。前202年劉邦擊滅項羽,受諸侯擁戴為漢帝,建國漢,開啟漢朝。 秦朝為了鞏固遼闊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與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取代过去不同诸侯豪门的爵位制度。法律基本延續秦國法律,增加了皇帝握有生殺大權,丞相僅僅是輔佐。防务方面,興建長城以鞏固北方,毀六國長城與城墩等防禦工事,沒收天下百姓武器,鑄成十二金人,先後五次東巡以安定關東各地區 。交通方面,興建馳道與靈渠等交通要道以便軍隊前往各地平亂,也有利各地區運輸物資。經濟方面,秦朝延續商鞅變法的政策,推行重農輕商,鼓勵農民增產糧食,甚至有機會獲爵位。工商業方面統一貨幣(秦半兩)與度量衡,實行鹽鐵專賣,但不完全禁止商業,也鼓勵如經營畜牧業的烏氏倮與丹砂的巴地寡婦清等商人。 文化思想的部分,秦朝的政治思想以法家為尊,推行融合「法、術、勢」的君主專制,另有發揚陰陽家的五德始終說以神化皇帝。宗教以傳統崇拜上帝、祖先、山神、河神等眾神以及巫術、占卜與占星等,而神仙方術之術受秦始皇所迷信。為了箝制人民叛亂思想、统一中央集权思想、報復欺騙秦始皇的方士們,先後發生焚書坑儒事件,這是先秦文化與諸子百家思想的一大浩劫。 秦朝的建立使中國由一個抽象的地理名稱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中原文化、秦文化、荊楚文化與齊魯文化等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秦」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其遺留下來的驪山秦始皇陵與秦始皇兵馬俑也受後世史學家注目,其中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 杜伯和秦朝 · 查看更多 »

隰叔

叔,中国西周政治人物,杜氏。其父杜伯被周宣王杀死,其子隰叔逃到晋国,作为晋国的士师,即晋国的司法官。他的后人就以士为氏,他的儿子士蒍、曾孙士会都是晋国的重臣。.

新!!: 杜伯和隰叔 · 查看更多 »

褒姒

褒姒,《史记》作襃姒,《列女传》作褎姒,祁姓,杜伯和周宣王妾偷奸的私生女。周宣王发现后宫不对劲,命杜伯询查此事,后来不了了之。过了三年,这件事情败露,被周宣王察觉,杜伯被杀,杜国被灭,褒姒被人携带逃于褒国。周幽王三年时她化名褒姒嫁给周幽王。西周君主周幽王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即周携王)生母。.

新!!: 杜伯和褒姒 · 查看更多 »

魂魄

魂魄,附於人體的精神靈氣,類似於西方所說的靈魂。在中國哲學之中,魂魄陰陽對反,魂為陽性精氣,魄為陰性精氣。.

新!!: 杜伯和魂魄 · 查看更多 »

范姓

范姓是一個東亞文化圈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6位。.

新!!: 杜伯和范姓 · 查看更多 »

范氏

范氏,晋卿家族,六卿之一,前593年成立,前490年敗亡。.

新!!: 杜伯和范氏 · 查看更多 »

蒍氏

蒍氏,春秋时期楚国的公族,一作薳氏、蔿氏。 《姓解·四六》称蒍氏出自帝尧。刘累之后。周宣王杀杜伯。杜伯之子奔晋国,为士师。其子蒍伯为晋司空,后遂以为氏。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蒍氏的先祖薳章是蚡冒的儿子。李零根据淅川下寺出土青铜器的铭文,结合《国语·郑语》,推断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薳氏是楚国第十一代国君熊严第三子叔堪的后裔。.

新!!: 杜伯和蒍氏 · 查看更多 »

杜康

杜康是中國傳說中的人物,相傳善於造酒。有说杜康是酒的發明者,因此後世將杜康尊為酒神,製酒業則奉杜康為祖師爺,但是他的身份,說法紛雜。曹操《短歌行》有曰——“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新!!: 杜伯和杜康 · 查看更多 »

成伯缺

士缺,中国西周政治人物,士氏。其曾祖父杜伯被周宣王杀死,祖父隰叔逃到晋国,作为晋国的士师,即晋国的司法官。父亲士蒍是晋献公的司空,他继续担任晋国的司空。他的儿子士会是晋国的重臣,成为范氏的始祖。.

新!!: 杜伯和成伯缺 · 查看更多 »

春秋人物列表

春秋時期人物主要以《春秋左傳》為主,兼收《史記》、先秦諸子籍書中出現的人物,按國別分類,上限從犬戎之禍起,下限至三家滅知襄子為止。部分國別如晉、齊等國則下至滅國為止。西周以前,參見中國上古人物列表。戰國七雄則參見戰國人物列表。.

新!!: 杜伯和春秋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