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李道

指数 李道

李道(),南宋将领。字行之,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人。 金兵入侵,李道与其兄李旺聚众归附宗泽,宗泽死後,隶属于襄阳镇抚使桑仲,官至武义郎、閤门宣赞舍人。抗御刘豫有功,历知邓州、随州,升武义大夫。退守江州,归岳飞指挥,收复襄阳等郡,升复州防御使、果州观察使。李道守鄂州,加官中侍大夫、武胜军承宣使。再升御前诸军统制。武兴蛮杨再兴起事,李道破其众,擒杨再兴及其二子,转任保宁军承宣使。李道代刘锜任御前诸军都统制,击败入犯金兵,焚烧金国将领刘士萼的舟船。因和鄂帅关系不好罢官而去。之后,起知荆南府。隆兴年间,为湖北副总管。死后,赠太尉,谥忠毅。其女为宋光宗皇后李凤娘,追封他为楚王。.

10 关系: 大同兵變宋史宋史人物列表宋宁宗宋朝王爵列表岳飛第一次北伐绍熙内禅李化龍 (萬曆癸未進士)李邦佐慈懿皇后

大同兵變

大同兵變是指明嘉靖年间在山西大同的一次兵变。 明代自从正德帝以来,兵士哗变不断。一直到明朝灭亡,兵变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而在大同、辽东等地,更是兵变多发地区。 嘉靖三年(1524年)农历八月,驻守山西大同的军队因为受不了府巡抚都御使张文锦的统治,引起了反抗。他们在夜间以举火为信号,杀了张文锦,后来又打开仓库,向城内发放粮食,冲进监狱,释放囚犯,占领了大同城。农历九月,中央政府派遣蔡天佑、桂勇等人前来平叛,二人以“谕抚”为名,设下鸿门宴,邀请郭鉴等人,结果,郭鉴等三十多人受骗被捕,最终杀害。九年后,曾当过山阴总兵的朱振,又组织王福胜等士兵首领在大同发动兵变,总兵李道自杀。明朝派总督刘源清与总兵郜永带兵前去平叛。明军在聚乐驻守,诱捕了朱振,朱振自杀。后来,明军又逮捕、杀害了王福胜等三十多人,最终才平息了这次兵变。.

新!!: 李道和大同兵變 · 查看更多 »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李道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史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李道和宋史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宋宁宗

宋寧宗趙擴()是南宋的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在位30年,享年55岁,宋光宗之次子,李鳳娘所生。寧宗本人頗為好學,即位初年召朱熹入宮講學,受朱熹影響很深。但政治能力并不十分出色。 寧宗在位前期,太師韓侂胄打壓理學,在韓侂胄死后,官方恢复了理学地位。縱觀宋宁宗时期,大規模宋金戰爭發生了兩次,第一次是開禧初年韓侂胄伐金,最終不能戰勝金國,從而簽訂了嘉定和議。第二次宋金戰爭從嘉定十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嘉定十四年三月,戰爭波及了長江上游至下游所有地區,最終宋金都沒能獲勝。.

新!!: 李道和宋宁宗 · 查看更多 »

宋朝王爵列表

宋朝王爵列表,以下的列表列出宋朝的王爵。 宋朝基本沿襲了唐朝的王爵制度,多數冊封宗室爲王,王爵分爲王、嗣王和郡王三等。王爵及身而止,通常不世襲,只有奉祀宋太祖的安定郡王以及濮、秀、榮、沂四嗣王實行兄終弟及的世襲。異姓功臣封王較少,外戚封賞極濫,通常追封皇后或者皇太后的三代或五代祖先爲王,其父兄子侄往往受其蔭庇。 宋代爵位遷轉、加封情況也很頻繁,一般初封小國,後逐次進封大國。基本上封王者大都歷 封數國。死者的爵位一般會受到追贈加封。.

新!!: 李道和宋朝王爵列表 · 查看更多 »

岳飛第一次北伐

岳飛率岳家軍的第一次北伐發生于紹興四年(1134年)五月至七月期間。岳飛率岳家軍三万五千人左右大敗偽齊劉豫的部將李成等人,成功地收復了前一年南宋失去的襄陽府镇抚使李横的辖地,以及額外的原由劉齊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 紹興三年(1133年),宋神武左副军统制、襄阳府鄧州隨州郢州镇抚使、兼襄阳知府李横率隨州知州李道聯合伊阳县风牛山寨的翟琮北伐偽齊劉豫。偽齊部隊紛紛倒戈,牛皋、彭玘、赵起、朱全、牛宝、朱万成等军归附于李横,董先、张玘、董震等军归附于翟琮,偽齊唐州知州胡安中由李道招降。李横和牛皋、彭玘等克复了汝州、颍昌府、信阳军等地。翟琮和董震、张玘、董贵、赵通等攻入西京河南府,處死了盜掘宋朝皇陵的偽齊河南尹孟邦雄。但劉豫馬上向金軍求援。三月间,金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率主力会合偽齊李成的二万偽軍,在开封西北牟施冈同宋軍進行了決戰,李横、牛皋等被金方重鎧「拐子馬」騎兵击溃。到十月为止,翟琮的伊阳县风牛山寨大本營、鄧州、隨州、唐州、襄阳府、郢州等地相继被金軍攻占,彭玘战死,李横、翟琮、牛皋、董先、李道、张玘等全部敗退到長江一帶。偽齊的李成、许约等联络割据洞庭湖的杨幺、黄诚叛军,约定来年六月间南北夹攻,偽齊军和杨幺军水陆并进,顺江东下,“前去浙中会合”,消灭南宋政权,双方“建国通和”。 紹興三年(1133年)年底敗逃到長江一帶的宋軍中,李道、牛皋等屡次上書岳飛和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赵鼎,“乞听岳飛节制”。宋廷于是将牛皋、董先共一千余人以及李道等部并入岳家軍,张玘也拨归岳飞统辖;翟琮改任江南东路兵马钤辖,獨立成軍;李横和岳飛基本同級別,不愿隶属岳飛,其一万五千人马改隶官職更高的张俊。 紹興四年(1134年),為擊敗偽齊军和杨幺军的合兵計劃,岳飛決定先打李成、后打杨幺,「先襄汉,襄汉既复,李成丧师而逃,杨幺失援矣。第申严下流之兵以备之,然后鼓行。」朝廷里,宰相朱胜非支持這一作法:「襄阳上流,襟带吴、蜀。我若得之,则进可以蹙贼,退可以保境。今陷于寇,所当先取。」剛从江南西路调任政府参知政事的赵鼎也支持岳飞:「知上流利害,无如飞者。」而惟獨签书枢密院事徐俯却反对委派岳飛出兵,戍守淮南西路的劉光世也要求代替岳飛“措置荆襄”。最后宋廷决定由岳家軍出兵收復襄汉,劉光世軍增援,王燮軍牽制洞庭湖的杨幺军。宋廷正式任命岳飛为荆湖北路前沿统帅,在他的制置使官職上添入「兼制置荆南、鄂、岳」的加衔,岳家軍里增加荆湖北路安抚使司颜孝恭部约一千九百人,崔邦弼部三千人,以及荆南镇抚使司的兵马。岳家軍當時用于进攻襄汉六郡的总兵力,大致在三万五千人左右。 由于再敗對戰局有重大影響,南宋朝廷非常看重這次岳飛的出征。出师前,赵鼎又生怕岳飛有失,上奏高宗:「陛下渡江以来,每遣兵将,止是讨荡盗贼,未尝与敌国交锋。(岳)飛之此举,利害甚重,或少有蹉跌,则使伪境益有轻慢朝廷之意。」为了使岳飛之「将佐竭力奋死」,「以济事功」,宋高宗下詔稱岳飛曾保奏王贵、张宪和徐庆三将「数立战效,深可倚办」、「理宜先有以旌赏之」,给王贵等三人颁赐捻金线战袍各一领,金束带各一条。宰相朱胜非通知岳飞,只要得胜即授予他节度使的头衔。宋高宗又特令张俊的「神武右军」和杨沂中的「神武中军」分别選战马各一百匹拨给岳家军,并在岳飛的制置使官衔上又增加「兼黄州、复州、汉阳军、德安府」的加衔。岳家軍自鄂州渡江攻郢州,岳飛在江心对幕僚们发誓:「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 紹興四年(1134年)五月五日,岳家军開到郢州城下。偽齊郢州知州荆超和长寿知县劉楫率一万多人马守城,拒绝投降。由于后勤供应有困難,岳家军的军粮不過两餐饭,但岳飞却說:「可矣,吾以翌日巳时破贼!」六日黎明,岳家军開始总攻。荆超投崖自杀,劉楫被活捉後斩首,偽齊守軍被殺达七千人。 然后岳家军分兵两路,张宪和徐庆率军往东北去进攻随州,岳飞率主力往西北主攻偽齊大將李成驻守的襄阳府。李成不戰而逃,五月十七日,岳飞占領襄阳。而另一邊,偽齊随州知州王嵩堅守不出,张宪和徐庆连攻数日不果,牛皋自告奋勇,只带三日口粮领兵支援张宪和徐庆。五月十八日,三日粮食尚未吃完,牛皋便与张宪、徐庆合軍攻下随州城,其中十六岁的岳雲使两杆数十斤重的铁锥枪,第一个攻上城头。五千偽齊军被歼灭,王嵩被俘并被押赴襄阳府处斩。 和前一年(1133年)對付李橫北伐一樣,劉豫急忙调度兵力并请来一部分金兵,集结在鄧州东南的新野、龙陂、胡阳、随州的枣阳县以及唐州、邓州,加上李成逃到新野的部隊,号称三十万大军。岳飛命令岳家軍统制王萬和荆南府镇抚使司统制辛太守住清水河,以引誘偽齊軍進攻。但辛太怯戰,竟私自逃往峡州宜都县(今湖北枝城市)。 六月五日,王萬军与偽齊軍交战後,岳飛亲率主力夹攻,击败了李成。第二天,李成又列陣求戰,卻犯了劉邦在彭城之戰中犯的戰術錯誤,被岳飛看出破綻。對于王贵、牛皋等将的请战,岳飞说:「且止,此贼屡败吾手,吾意其更事颇多,必差练习,今其疏暗如故。夫步卒之利在阻险,骑兵之利在平旷;成乃左列骑兵于江岸,右列步卒于平地,虽言有众十万,何能为!」岳飞举鞭對王贵说:「尔以长枪步卒,由成之右击骑兵。」又對牛皋说:「尔以骑兵,由成之左击步卒。」和劉邦在彭城之戰的敗局相似,李成的前列骑兵溃散之后,将后列骑兵挤入水中淹死,軍隊崩潰一败涂地。李成一軍因此元氣大傷,后來再也沒能反攻襄阳府。 劉豫不斷火急向金國求援,但是完顏宗弼剛剛在三月被吳玠一軍在仙人关殺金坪之戰中大敗,金軍主力损折較大。又恰逢盛夏,女真人不耐酷热,正在北方避暑。于是只派了一员史書上未記錄姓的、名叫刘合孛堇的二等战将,会合李成,拼凑了陕西和河北偽軍数万,在鄧州西北扎了三十多个营寨防守。 在備辦糧草準備了一个多月以后,王贵和张宪分别率军從光化路和横林路向鄧州挺進。七月十五日,王贵和张宪两军在鄧州城外三十几宋里,同数萬偽齊軍和金軍會战;王萬和董先两部突然出現夾擊,擊敗了對手。金將刘合孛堇只身逃窜。岳家军俘虜降簽軍將領杨德胜等二百余人,夺取战马二百多匹。偽齊軍高仲退守鄧州城。七月十七日,岳家军攻城,岳雲又是第一个登城的勇士,攻下鄧州活捉了高仲。岳飛為避嫌,只報了岳雲随州之功,未將邓州之功申报。事隔一年,宋廷查清此事,方才将岳雲升迁武翼郎。由于岳雲勇猛善战,被稱為“赢官人”。 七月二十三日,选锋军统制李道攻占唐州。與此同時,王贵和张宪在唐州以北三十宋里再次击败偽齊軍和金軍。同一天,信阳军也被攻下,岳家軍俘虜偽齊唐州知州、信阳军知军、通判等官员共五十名。第二年,宋高宗为此特奖赏李道和崔邦弼金束带各一条。 七月二十六日,劉光世的部将酈瓊率五千援军趕到,但已經无仗可打。岳飛特别上奏,要求给这五千人「先次推赏」、「卒使不沾寸赏,恐咈人情」。 收復襄汉是岳飛的第一次北伐,由于两三个月前吴玠仙人关殺金坪之战大破金军主力,客觀上幫助了岳家军完成了自南宋開國八年以来第一次收复了大片失地的目標。收復的地方包括前一年丟失的原先李横的辖区,以及額外的原由偽齊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

新!!: 李道和岳飛第一次北伐 · 查看更多 »

绍熙内禅

紹熙內禪,又稱紹熙禪位、宋光宗內禪等。是一次南宋的政治事件,發生於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禪位予嘉王趙擴,是為宋寧宗。名义上是光宗自行禅位,实际上是被迫退位,是赵汝愚、趙彥逾、葉適、徐誼、郭杲、韓侂冑等人,在獲得隆慈太皇太后支持之下,所發動廢除宋光宗的宫廷政变。.

新!!: 李道和绍熙内禅 · 查看更多 »

李化龍 (萬曆癸未進士)

李化龍(),字惟時,山東濟南府章丘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李道和李化龍 (萬曆癸未進士) · 查看更多 »

李邦佐

李邦佐(),字治卿,河南開封府陳留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新!!: 李道和李邦佐 · 查看更多 »

慈懿皇后

慈懿皇后(),李姓,諱鳳娘 ,本籍安陽(今河南安陽),父親是李道,官慶遠軍節度使。她是宋光宗皇后、趙挺、宋寧宗趙擴生母,同時是文安公主、和政公主、齊安公主的繼母。.

新!!: 李道和慈懿皇后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