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李慈銘

指数 李慈銘

李慈銘(),字㤅伯(㤅,音ㄞˋ,愛之古字),號蓴客(蓴,音ㄔㄨㄣˊ),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人,五十二歲始中進士(二甲賜進士出身第八十五名),又因性情清高狂放,官止於御史。因讀書於越縵堂,稱越縵先生。自號越縵老人。清末著名詩人。.

目录

  1. 33 关系: 十国春秋史记中國吏治史二十二史劄記唐摭言凌遲兰陵笑笑生勝保四庫提要辨證绍兴市袁閎養廉銀越縵堂日記趙元禮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续编胥吏董潮蔡文姬醒世姻缘传陳克LGBT歷史人物列表樊增祥毛奇龄汉书汉族清代學者象傳清光緒六年庚辰科貢士進士列表戴望明季南略明季北略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文苑英華摹寫

十国春秋

《十國春秋》,共114卷,清人吳任臣編撰紀傳體取書。 《十國春秋》,寫十國君主之事蹟,采自五代、两宋时的各种杂史、野史、地志、笔记等文獻資料,計有吳十四卷,南唐二十卷,前蜀十三卷,後蜀十卷,南漢九卷,楚十卷,吳越十三卷,閩十卷,荊南四卷,北漢五卷,十國紀元表一卷,十国世系表一卷,十国地理表二卷,十国藩镇表一卷,十国百官表一卷。康熙八年(1669年)完成。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载:“吴任臣撰《十国春秋》,搜采极博。”《越缦堂读书记》日记曰:“此书三过阅矣,丙辰(1856)读之尤细,甚薄其体载之疏;至壬申(1872)复阅,始叹其博不可及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任臣以欧阳修作《五代史》,于十国仿《晋书》例为载记,每略而不详,乃采诸霸史、杂史以及小说家言,并证以正史,汇成是书。” 吳任臣自序曰:“任臣以孤陋之学,思取十国人物事实而章著之,网罗典籍,爰勒一书,名曰《十国春秋》,为本纪二十,世家二十二,列传千二百八十二。人以国分,事以类属。又为《纪元》、《世系》、《地理》、《藩镇》、《百官》五表,总一百一十四卷。虽世远人湮,书册难考,乃鉴观诸邦,略得而论。……书成,聊著纂述之大指如此。康熙八年(1669年)己酉孟夏,仁和吴任臣撰。”又有周跋:“余校刊吴氏《十國春秋》,附刻《拾遺》、《備攷》二卷,鋟板發十方後,復補錄數條,亦未印行,年末採摭舊聞,則記載沿有闕。”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周昂重刊《十国春秋》。 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也指出了本书的一些瑕疵。比如由于作者吳任臣在杭州生长,对吴越国统治者称某某王,而对其他国家的统治者直呼其名。又如在后唐伐荆南时,虽然荆南时为后唐属国,仍然称后唐为“入寇”等。.

查看 李慈銘和十国春秋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查看 李慈銘和史记

中國吏治史

吏治是中國政治的特色,《周礼·天官叙官》中載有“府、史”“胥、徒”。唐宋以后多作“吏胥”、“胥吏”,州县吏胥俸禄微薄,甚至毫無俸祿。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书中指出:“古代礼律关系密切,而司马氏以东汉末年之儒学大族创建晋室,统治中国,其所制定之刑律尤为儒家化,既为南朝历代所因袭,北魏改律,复采用之,辗转嬗蜕,经由(北)齐隋,以至于唐,实为华夏刑律不祧之正统”。.

查看 李慈銘和中國吏治史

二十二史劄記

《二十二史劄記》,清代趙翼(1727年─1814年)著,三十六卷,補遺一卷。每卷以類相從,並各立標題,總計條目約六百零九題,於乾隆六十年三月出版。內容以研究歷代正史為主,其中涉及当时尚未明确为正史的《舊唐書》及《舊五代史》,雖名为二十二史,但實涉及全部二十四史。與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並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查看 李慈銘和二十二史劄記

唐摭言

《唐摭言》,唐末五代南昌人王定保(870年—940年)撰,凡十五卷。 《唐摭言》的書名含有謙意,摭字本身是“摘取”之意,是專記唐代科舉之筆記小說。全书15卷,分103门,記述大量唐代科舉取士之文化、詩人雅士之遺聞佚事,多記正史所不詳述者,例如卷一載「貢舉釐革并行鄉飲酒」,提到鄉飲酒禮,卷二「恚恨」載:“聖唐有天下,垂二百年,登進士科者,三千餘人。”李慈銘指出:“唐人登科記等盡佚,僅存此書,故為考科名者所不可少。”徐松之《登科记考》多引用此書,但也有一些失誤,例如徐松據《唐摭言》考定孟啟於乾符元年登進士,後孟二冬補正為乾符二年。四庫館臣認為《唐摭言》一書“成於周世宗顯德元年以後”,乃定保“暮年所作”。並評價本書富有教育意義:“是書述有唐一代貢舉之制特詳,多史志所未及。其一切雜事,亦足以覘名場之風氣,驗士習之淳澆。法戒兼陳,可為永鑑。”岑仲勉有《跋唐摭言》。.

查看 李慈銘和唐摭言

凌遲

凌遲,或稱寸斬、磔刑,俗称千刀万剐,碎尸万段,是最殘酷的死刑之一。凌遲是指劊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數百至數千塊,用小刀逐塊割下來。受刑者往往要忍受數小時的痛楚才會氣絕身亡。而且,行刑很有讲究,如果受刑者立刻死亡,或刀傷不正確,则说明刽子手行刑失败,劊子手也可能會受罰。此刑罰主要在中國古代實施,但西方也有類似的記錄。 西方方面,在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時,曾下令對女巫採用鐵鉤將骨肉分離至死亡的刑罰,類似凌遲。而史上第一位有名氣的女數學家希帕提婭,也被暴民以類似手法殺害。中世紀歐洲有以鐵梳切掉皮肉的死刑,16世紀日耳曼地區仍有實施。 中國从五代開始出現凌遲,凌遲與春秋時期的「醢」處決屍體不同,是以活人執行。元代凌迟120刀為限。至明清時達至頂峰,用刑廣範。明武宗時,宦官劉瑾被施以此刑,據說割了三天三夜。此刑罰主要針對叛國者,明成祖朱棣也將許多幫助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忠臣處凌遲之刑。清朝末年,有至少三次凌遲的行刑過程被駐北京的西方士兵用相機拍了下來,相片傳到西方。 由於凌遲過於殘酷,歷代以來均有不少人主張廢除。包括南宋時的詩人陸游以及清朝同治年間的英國駐華支使使館參贊威妥瑪等人。最終,在1905年,凌遲和其他極刑一起廢除,唯1907年仍有執行記錄。.

查看 李慈銘和凌遲

兰陵笑笑生

兰陵笑笑生,明代文学家,「四大奇書」之一——章回小說《金瓶梅》作者的筆名,蘭陵是古地名,有北兰陵(在山东省境)南兰陵(在江苏省境)之分,且書中大量運用山東口語,作者有可能是山東人,或通曉山東環境。兰陵笑笑生真實作者之考証,至今猶為一大難題,被喻為中國文學古代作家考證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查看 李慈銘和兰陵笑笑生

勝保

勝保(),字克齋,蘇完瓜爾佳氏,滿洲鑲白旗人,清末重要将领。.

查看 李慈銘和勝保

四庫提要辨證

《四庫提要辨證》,余嘉錫撰,全書24卷。 余嘉錫十七岁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日夜读之不厌”,有所疑即引书考证,有所发见即写于书端,次年录成一册,1931年定成专书,如此五十五年,辑而为书,以初七百多篇,1954年10月定為490篇,其中經部二卷61篇,史部七卷108篇,子部十卷217篇,集部五卷103篇。1958年10月由科学出版社付梓。 余嘉錫评述《提要》之謬:“《四库》所收,浩如烟海,自多未见之书。而纂修诸公,绌于时日,往往读未终篇,拈得一义,便率尔操觚”,以致“纰缪之处,难可胜言”。《提要》於無留名氏者,往往注以「不著撰人」,如《三國志辨誤》一書,《四庫提要辨證》據李慈銘《越縵堂日記》確認為陳景雲。史部《欽康要錄》據《宋會要》等考定為宋汪藻撰。又如《蒙求》一書,《四库提要》据《资暇集》考定為李瀚所著,《辨证》更正為李翰。《东都事略》作者,《四库提要》稱王偁,余嘉錫更正為王称。《辨證》又考定元代作《测圆海镜》者应为李治而非李冶。 Category:目录学.

查看 李慈銘和四庫提要辨證

绍兴市

绍兴市(普通话:Shào Xīng;吴语:Zau Shin),简称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浙江第四大城市。旧称会稽、山阴,越文化中心。现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纺织业与小电机、节能光电工业的中心。 绍兴是浙江的文化中心之一,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有名的水乡、酒乡、桥乡,绍兴风景秀丽、人才辈出,著名的文化古迹包括兰亭、禹陵、鲁迅故里(包括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百草园等)、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名人故居,东湖、沈园、吼山、新昌大佛寺等,古代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绍兴纺织业、小电机、节能照明、生物酿造业极发达,纺织业出口产品占世界纺织面料交易额的60%,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另外,绍兴出产的黄酒(又称绍酒)更是闻名遐迩,成为国宴专用酒。根据酿制工艺和口感不同,绍兴黄酒又分加饭酒、花雕酒、善酿酒等。.

查看 李慈銘和绍兴市

袁閎

袁閎,字夏甫,袁彭之孫、袁賀之子,汝南汝陽縣(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人。《後漢書·卷四十五》:閎字夏甫,彭之孫也。少勵操行,苦身脩節。父賀,為彭城相。東漢隱士。.

查看 李慈銘和袁閎

養廉銀

養廉銀,又稱養廉錢,是中國清朝官員的俸祿制度,在中國歷史上為清朝特有。雍正元年(1723年),清世宗創立了這種薪給制度,本意是想藉由高薪,來培養鼓勵官員廉潔習性,並避免貪污情事發生,因此取名為「養廉」。但是,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後,清政府將所有稅收(包括酒醋稅等地方稅)改歸朝廷所有,致使地方財政困難,看似高薪養廉,實際上將地方行政費用歸於地方首長所有,導致清朝地方貪腐情況為史上之最。 越南阮朝初年,明命帝為了防止官員貪污,從中國引進了養廉銀制度。.

查看 李慈銘和養廉銀

越縵堂日記

《越縵堂日記》,是清代著名的日記。作者李慈銘(號蓴客),文字達數百萬言,積四十年心力,銖積寸累而寫成,如當日“无暇写日记,皆草草札记之邸抄面纸”,日後仍“补录前月日记讫。”中間亦有短暫闕失或輟記。日记共包括《甲寅日记》、《越缦堂日记乙集-壬集》、《孟学斋日记》、《受礼庐日记》、《祥琴室日记》、《息荼庵日记》、《桃花圣解庵日记》、《荀学斋日记》、《苟学斋日记后集》九部分。內容记载了清咸丰到光绪四十年间有大量的治學札記、朝野见闻、朋踪聚散、人物评述、古物考据、书画鉴赏、山川游历及各地风俗,文學價值很高。 另一方面史學價值亦高,如記載胡雪巖之“阜康號擠兌事件”,《翁同龢日記》僅--:光緒九年十一月初六日,“京都阜康銀號,大賈也,昨夜閉門矣,其票存不可勝計,而圓通觀粥捐公項六千兩亦在內,奈何奈何!”僅寥寥數十字,但《越缦堂日记》的記載達數百字,“光緒九年十一月初七:昨日杭人胡光墉所設阜康錢鋪忽閉。……湘陰西征軍饷皆倚光墉以辦。凡江浙諸行省有大役,有大赈事,非囑光墉,若弗克舉者。故以小販賤豎,官至布政使,階至頭品頂戴,服至黃馬褂,……所畜良賤婦女以數百,多出劫奪。亦頗爲小惠,置藥肆,設善局,施棺衣,爲饘粥。時出微利以餌士大夫……忽天津電報言南中有虧折,都人聞之,競往取所寄者,一時無以應,夜半遂潰,劫攘一空。聞恭邸、文協揆等皆折閱百余萬。亦有寒士得數百金托權子母爲生命者同歸于盡。……”。 1959年,由云龙整理编辑其日记并撷成《越缦堂读书记》,专取日记中的读书心得、札记部分。.

查看 李慈銘和越縵堂日記

趙元禮

趙元禮()字幼梅,直隸天津人。中國詩人、書法家,政治人物。.

查看 李慈銘和趙元禮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续编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编是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的第二編,於1974年出版第1辑,?年?月出版第100輯。有關情況詳見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查看 李慈銘和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续编

胥吏

吏又稱胥吏、吏胥、胥史、胥鈔、書吏、書辦,古代掌理案卷、文書小官。 胥吏的制度起源於徭役,即所谓“签充吏役”。《新唐書·卷二十四·車服志》稱:「胥吏、商賈之妻、老者乘葦軬車,兜籠舁以二人。」《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八熙宁六年十二月壬申条载:“时内自政府,外及监司诸州胥吏,皆赋以禄,谓之仓法。”.

查看 李慈銘和胥吏

董潮

董潮(),字曉滄,號東亭,又號臞仙。江蘇省常州府陽湖縣(今屬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翰林、詩人、詞人、書畫家、駢文家、史學家。.

查看 李慈銘和董潮

蔡文姬

蔡琰(),字昭姬,晉時為避司馬昭諱而作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為蔡邕的女兒,博學有才,通音律,據稱能用聽力迅速判斷古琴的第幾根琴絃斷掉。是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詩人。.

查看 李慈銘和蔡文姬

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緣傳》,又名《惡姻緣》,清初長篇小說,共一百回,作者署名西周生,一說是《聊齋誌異》作者蒲松齡的作品,又一說是丁耀亢著。 關於《醒世姻緣傳》作者,清人楊復吉《夢闌瑣筆》說:“鮑以文(鮑廷博)云:留仙(蒲松齡)尚有《醒世姻緣》小說,蓋實有所指。”,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也寫道“《醒世姻緣》,清蒲松齡撰”。《醒世姻緣傳》的人物情節,與《聊齋志異》的《江城》悍婦故事頗為類似,胡適曾寫《蒲松齡的生年考》以及《醒世姻緣傳考證》,從地理、災樣、人物三項考證出作者即蒲松齡。但近來許多研究者如金性堯、王守義、曹大為對此持反對意見。曹大為提出张元在〈柳泉蒲先生墓志〉及墓表的碑文上明白刻有蒲松龄的全部著作目录,但未提到《醒世姻缘传》,並通過各刻本避諱情況考證,認為全書在崇禎十七年以前已大致完成。台灣學者王素存則提出是丁耀亢的作品。徐復嶺考证此书作者西周生即为賈鳧西。.

查看 李慈銘和醒世姻缘传

陳克

陳克(),字子高,自號赤城居士。南宋臨海(今屬浙江)人。 少隨父陳貽序宦學四方,早年為敕令所刪定官,後闢為右承事郎都督府準備差遣。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年),兵部尚书呂祉抗金,陳克隨軍隊北上。绍兴七年(1137年),隨吕祉去廬州收編王德、酈瓊的部隊。呂祉被殺,叛軍要陳克屈膝,陳克厲聲答曰:“吾為宋臣,學忠信之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不幸被“積薪焚死”,臨死時仍“罵不絕口,聲如雷震”,時人稱“國士”。 陳克能詩,風格近溫庭筠、韋莊。李慈銘在《越縵堂讀書記》評其詩文:“在北宋諸家中,可與永叔(歐陽修)、子野(張先)抗衡一代,雖所傳不多,吾浙江稱此事者,莫之先也。”清人陳廷焯說:“陳子高詞婉雅閑麗,暗合溫、韋之旨,晁無咎、毛澤民、万俟雅言等遠不逮也。”。著有《天台集》十卷、《天台集外集》四卷、《長短句》三卷。.

查看 李慈銘和陳克

LGBT歷史人物列表

本列表收錄歷史上的LGBT人物及其相關歷史事件。很多文明或社會都存在過同性別間的親密關係,就靈長目動物和當代原始社會存在同性親密關係的事實來看,在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同性之間的性關係應當就存在了(像是對遺址出現雕刻圖案的其中一種解釋是:兩名男性間的性愛活動)。 歷史人物是否为同性戀或雙性戀,時常是人們熱烈爭辯的話題。然而關於这方面的確切資訊卻很少,人们只能利用有限的证据来推斷或詮釋。列表人物的列名,是以親密情感或性關係來推測,從現代的標準來看不一定會被认为是同性恋或雙性戀。 親密情感可能是浪漫友情的展現,未必涉及情慾關係。性關係的發生不必然表徵性傾向和情慾品質,而可能是迫於生計的賣淫,迎合社會形象成家生子,或士人表現灑脫風流的一時享受。經驗過同性或異性性行為的歷史人物,並不能確定該個體符合現代觀點下「同性戀」、「雙性戀」的身份認同。不過由於過往歷史對LGBT的形成有所影響,同性之間的情慾和親密友誼,仍是LGBT歷史的重要面向。 本列表按照時代先後排序,收錄公元1900年前逝世的歷史人物,二十世紀以及之後的LGBT人物請見LGBT人物列表。.

查看 李慈銘和LGBT歷史人物列表

樊增祥

樊增祥,字嘉父,號雲門,一號樊山,別署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清代官員,文學家。.

查看 李慈銘和樊增祥

毛奇龄

毛奇齡(),字大可,又字於一,號西河,又號河右、初晴、晚晴。浙江蕭山人。明末清初经学家、文学家。 他是毛萬齡之弟。少時聰穎過人,十三歲應明末童子試,主考官陈子龙见他年幼,玩笑说:“黄毛未退,亦来应试?”毛奇龄答道:“鹄飞有待,此振先声。”,對仗頗工,眾人皆惊。清兵南下,與沈禹錫、蔡仲光、包秉德避兵於深山,築土室讀書,曾謂:“元明以來無學人,學人之絕斯三百年矣。”。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儒二等,授翰林院檢討,充史館纂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會試同考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後因兩膝腫脹,關節僵硬,辭職歸隱,居杭州竹竿巷兄長萬齡家。專心著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病逝。葬于萧山北干后浦摊。 毛奇齡之文章,“纵横博辨,傲睨一世”,他反对朱子学,他的弟子收集其舊文編撰《四書改錯》以攻擊朱熹《四书集注》。他還寫了一部《仲氏易》,把宋人講的《易經》推倒了。毛奇齡認為周敦頤的《太極圖》是來自道教的文獻。全祖望平生最惡毛奇齡之書,攻擊最力。又著有《湘湖水利志》3卷、《萧山县县--刊误》3卷等。清初《四庫全書》收錄其著作二十八種,見於《存目》的三十五種,為《四庫全書》中個人著作被收錄最多的一位。 毛氏其先出自“注經世業”的《毛詩》註釋者。.

查看 李慈銘和毛奇龄

汉书

--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暢的口語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漢書》為己任,經過二十餘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漢書》的主要部分。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隨從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東觀藏書閣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故漢書前後歷經四人之手完成,歷時四十多年。漢書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

查看 李慈銘和汉书

汉族

漢族,是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民族,種族上屬於東亞黃種人,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体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92%,佔臺灣人口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3.4%。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约为13.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或五分之一,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作為民族的称呼,是在中国的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确立的。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魏晋南北朝以后,“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称谓,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見p.33, p.67 。漢族自稱“漢人”,其他民族称之“唐人”、“華人”、“秦人”、“桃花石”。 19世纪末開始用「汉族」一詞做為漢民族的稱呼,受漢民族主義和共產主义運動等多重影响,这一称呼逐步广泛使用,并于官方固定下来,在此之前,“華夏”(起源於中國黄河中下流域的遠古部落名稱)較常被使用為漢民族的別稱,民族政治认同根据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对華夏、汉人的定义都具有差异。汉族被西方學者視為中國的主體民族。 另外,中國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而加“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漢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 漢族自古以來就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或“漢地”,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 漢族通常被认为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黃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党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汉族”的代称或另稱。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西晉以前漢族人口主要分佈於中国北方,隨後北方人口因永嘉之禍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汉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查看 李慈銘和汉族

清代學者象傳

《清代學者象傳》是一部清代名賢畫像的集成書冊,共兩集,由葉衍蘭、葉恭綽祖孫完成。第一集爲1928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第二集於1953年安定珂罗版社影印刊行。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將一、二集合并重版,由于印刷條件限制,畫像清晰度反不及原本。上海書店出版社鑒此,又於2001年將一、二兩集再次重印,并爲書中收錄人物編制了索引。 中國為名人學者繪製圖像之風,由來已久。晋傅咸《卞和画像赋》稱:「既銘勒于鐘鼎,又图像于丹青。」凡写像者,須通曉相法,詳描樣貌。有清一代,學者眾多,畫像尤富,葉衍蘭多年網羅薈萃,精選慎擇,方有此篳路藍縷之作,使大部份清代名賢風采,得以流傳至今。 葉衍蘭,字蘭臺,广东番禺人,祖籍浙江餘姚,曾祖謙亨始遷粤。咸丰六年(1856年)進士,入翰苑,“文采风流,照映一时”,光緒初年告老還鄉,主越華書院講席,有《海嶽樓詩集》、《秋夢龕詞集》等。早在其入仕之前,就因喜好书画之故,留意搜集歷代名賢畫像。入京為官之後,更“多见真本”,精選169人的171幅畫像(其中四人各有图两幅,两人合於一圖者两幅),請順天大興人黃小泉摹繪,葉衍蘭親爲每位像主撰寫小傳。 衍蘭生前,並未將《象傳》付梓。子仲鸾多年筹印,亦不能就。孫恭綽秉承先志,終於在1928年交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面世,當時分兩種版本,一為夾貢紙印本,一為彩圖紙印本。正如葉恭綽在序中所說:「為此計徵集資料逮參稽定稿,所靡時日精力不可勝數,歿時猶殷殷以流傳繼續為念。」所收人物,“断自同治以前,同、光、宣三朝未及列入,又同治前诸学者象缺者尚多。”此後,經過葉恭綽二十年搜羅,請江西画师杨鹏秋摹绘,又得畫像二百幅(每人一幅),于1953年交予安定珂罗版社,自费影印出版,是为第二集。然像主小传,因“不易著笔”,特留待来日,故第二集只有圖像而無小傳。 通計《象傳》两集,總共收入368人的畫像(一、二集重复收入侯方域),清代比较知名的学者基本上能在书中找到。叶恭绰在第二集例言中指出,書中畫像“取诸家传神象暨行乐图绘或遗集附刊及流传摄影,皆确然有所据”,在保存文献方面功绩尤著。《象傳》圖像皆悉心臨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大小一式,又各有千秋。清代前賢音容笑貌,一覽無餘。.

查看 李慈銘和清代學者象傳

清光緒六年庚辰科貢士進士列表

清德宗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庚辰科貢士進士列表名單。.

查看 李慈銘和清光緒六年庚辰科貢士進士列表

戴望

戴望()字子高,以字行,浙江德清城區人。 四歲喪父,九歲師從烏程程大可,授讀《周易》、《尚書》,十四歲得祖藏顏習齋書,乃廣求顏氏遺書。與孫詒讓是好友,一生致力考據訓詁,治學嚴謹,咸丰四年太平軍攻陷湖州,他“仰天長號,僵撲絕氣”,後曾國藩聘為金陵書局編校。卒於南京,年僅三十七歲,认识他的人大多觉得可惜。 子高才學雖高但德性不佳乃屬事實,李慈銘《越縵堂日記》同治十一年五月十六日記:“戴望子高湖州府學生,遊丐江湖,夤緣入曾湘鄉 偏裨之幕。嘗冒軍功,詭稱為增廣生,改其故名,求改訓導,又竊軍符,徑下湖州學官,為其出弟子籍,學官以無其人通報,湘鄉大怒,将穷治之,叩头哀乞乃免。”.

查看 李慈銘和戴望

明季南略

《明季南略》,明末清初無錫人計六奇(1622年-?)著,凡十六卷,上起清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止於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記述南明史略與鄭成功事蹟。其序曰:「虽叙次不伦,见闻各异,而笔之所至,雅俗兼收,有明之微绪余烬,皆毕于是矣。.

查看 李慈銘和明季南略

明季北略

《明季北略》明末清初無錫人計六奇(1622年-?)著,共二十四卷,記錄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努爾哈赤崛起東北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分年記事,於崇禎一朝之事記載甚詳,李自成入北京後之事,幾乎是按日編排。.

查看 李慈銘和明季北略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5卷,呂夏卿撰,收錄於《新唐書》卷71上~75下,網羅唐代曾任宰相的家族世系。.

查看 李慈銘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文苑英華

《文苑英華》是宋太宗時李昉、扈蒙、宋白、徐鉉等二十餘人共同編纂的文學總集。 《文苑英華》於太平興國七年(982)開始編輯,後來宋太宗又命蘇易簡、王祐、范杲、宋湜及宋白等人參修,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初稿,篇幅多達一千--,所選詩文共二萬三百余首。選材侷限與《文選》相銜接,上自南朝梁代,下至五代,按文體分賦、詩、歌行、雜文,還收錄了詔誥、書判、表疏、碑誌……等,可用來考訂史實。其中唐人作品佔十分之九。 《文苑英華》成书草率,內容有不少缺失,“原修书时,历年颇多,非出一手。丛脞重复,首尾冲决。一诗或指为二,二诗或合为一,姓氏差互,先后颠倒,不可胜计”。景德四年(1007)又重新编选,並進行“删繁补阙”的工作。祥符二年(1009)又命石待问、张秉、薛映、戚纶、陈彭年等复校。終北宋一朝,《文苑英華》實未刊刻。南宋時,还在做补删工作,周必大退隱“老丘園”,邀集胡柯、彭叔夏等好友進行再校訂工作,書中多補有異文“一作……”或“集作……”,嘉泰元年(1201)才付印。今存者即此校定本。彭叔夏曾将部分校文写成《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將問題分“十類四十五子目”。清朝勞格又有《辯證拾遺》。一般以為清朝編《全唐文》其實是以《文苑英華》爲底本,如李商隐《樊南文集》即是從《文苑英华》中輯出。李慈銘《越縵堂日記》指出“所收赋至一百五十卷,唐赋居十之七八,陈陈相因,最无足现”;又说“其杂文中不收柳柳州《乞巧文》、昌黎《送穷文》,而收沈下贤为邯郸妓李容子所作《乞巧文》,殊不可解。”。.

查看 李慈銘和文苑英華

摹寫

摹寫是修辭手法的一種,是將有關事物的各種感覺,如顏色、形狀、氣味、色澤、聲音等的感受透過作者的主觀加以形容描述的修辭技巧。以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五種方法用文字細膩的表現出來。.

查看 李慈銘和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