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李思谏

指数 李思谏

李思谏(),原名拓跋思谏,是唐朝末年至后梁时党项族的首领。 他是安抚平下番落使拓跋重建第三子,拓跋思恭、拓跋思孝之弟,拓跋思敬、拓跋思忠、拓跋思瑶之兄,在平定黄巢之乱时立过功,赐姓李。李思恭死后,乾宁二年(895年),李思谏接任定难节度使、封夏国公,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行瑜反,朝廷以李思谏为东北面招讨使。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授李思谏检校太尉、兼侍中。二年(908年),李思谏卒,三军立李思恭孙李彝昌为留后。.

目录

  1. 13 关系: 定难节度使五代十国张琏 (唐朝)张鐇邠宁节度使苏文建李仁祐李彝昌李成庆李思孝 (唐朝)李思恭拓跋重建拓跋思忠

定难节度使

定难節度使,又称夏绥節度使,是唐朝在今中国西北地区设置的節度使。881年,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在此据地自立,成为西夏的渊源。.

查看 李思谏和定难节度使

五代十国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有些還是沙陀族所建立。五代雖然实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个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况,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區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與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这是五代十國的开始。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后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发生內亂後,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时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后汉建後周,後周世宗柴荣苦心經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後周随后被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则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据。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后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其中一些政权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与五代等同。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強幹弱枝政策。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其他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這些都对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由于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发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于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查看 李思谏和五代十国

张琏 (唐朝)

张琏(),唐朝末年泾原节度使。 乾宁二年(895年)十二月,张琏父泾原节度使张鐇薨,以张琏权知留后。张琏后被任为节度使。四年(897年)九月,因被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所迫出奔华州的唐昭宗以张琏为凤翔西北行营招讨使,静难军节度使李思谏为凤翔四面行营副都统,讨李茂贞。因唐室已衰微,此次征讨有名无实。十月,授张琏检校司徒,加同平章事。 光化二年(899年)正月,泾原军留后张珂被表为节度使,可见张琏当时已不在任,可能已去世。张珂为张琏的族人,具体关系待考。 F Category:唐朝军事人物 Category:泾原节度使 Category:唐朝同平章事.

查看 李思谏和张琏 (唐朝)

张鐇

张鐇(),唐朝末年泾原节度使,或作张铛。 乾宁元年(894年)二月,张鐇弟泾原节度使张钧去世,上表请求以张鐇为留后。十一月,张鐇被任为节度使,加检校司徒头衔。 二年(895年),静难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起兵逼宫。七月,唐昭宗令内官郄廷立去泾原军部泾州传诏命令张鐇出动泾原兵会合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阻断凤翔军道路。张鐇领步骑三万到达京城长安西北,阻断静难、凤翔道路。八月,昭宗削王行瑜官爵,以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都招讨使,保大节度使李思孝为北面招讨使,定难节度使李思谏充东北面招讨使,张鐇充西面(一作西南面)招讨使,讨伐王行瑜。十一月,王行瑜败亡。李茂贞求和,被昭宗赦免。 十二月,张鐇去世,以子张琏权知泾原军留后。 F Category:唐朝军事人物 Category:唐朝司徒 Category:泾原节度使.

查看 李思谏和张鐇

邠宁节度使

邠宁节度使,乾元二年(759年)设置,治所在邠州(今陕西省彬县)。主要辖区是邠州、宁州、庆州。相当于今陕西省彬县、永寿、旬邑、长武和甘肃省东部环江马连河流域以东。大历年间一度合并于朔方节度使。光启元年改为静难军节度使。后来王行瑜、李继徽割据。其后属于李茂贞。后梁乾化四年(914年)被后梁吞并。宋朝亦置静难军节度,金朝废。.

查看 李思谏和邠宁节度使

苏文建

苏文建(),唐朝末年将领。最初为禁军翊卫,四次担任指挥使。崔远《授苏文建豳州节度使制》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讨伐拥兵逼宫的静难节度使王行瑜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七月,败王行瑜弟匡国军节度使王行约,王行约弃军部同州出走。苏文建被任为匡国军节度使。十月,李克用克宁州,奏请以苏文建为静难节度使,暂治宁州,招抚降人。十一月,王行瑜弃军部邠州出走,李克用入邠州,上奏敦促苏文建赴任。王行瑜为部下所杀。昭义节度使李罕之见王行瑜已灭,请求为静难节度使,李克用称自己已上奏请苏文建就任,不可以反复而为朝野所非议。《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苏文建加同平章事。《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 李克用请求彻底消灭李茂贞,但唐昭宗担心此后李克用无人可制危及朝廷,没有答应。于是李克用领兵回本镇,而李茂贞骄横如故,多据河西州县,三年(896年)九月,李思谏被任为静难节度使,可见苏文建已非静难节度使,很可能系被李茂贞驱逐而失位,而李思谏也因静难被李茂贞控制而并未赴任。四年(897年),昭宗改感义军为昭武军,治利州,以苏文建为节度使。当时利州正在西川节度使王建与李茂贞之间数次易手,未详苏文建是否赴任。苏文建后事无载。.

查看 李思谏和苏文建

李仁祐

李仁祐,是唐朝末年党项族人,原名拓跋仁祐,其父拓跋思恭为唐朝立功,赐姓李,李仁祐死在李思恭之前,乾宁二年(895年),李思恭死后,其弟李思谏立为定难节度使。.

查看 李思谏和李仁祐

李彝昌

李彝昌,是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为李思谏的孙子,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李思谏卒,定难军军士立李彝昌为定难节度使留后,随后得到了朝廷的册命。开平三年(909年)二月,定难军军将高宗益暗杀了李彝昌。.

查看 李思谏和李彝昌

李成庆

李成庆,《资治通鉴》作李承庆,又作李仁庆,唐朝末年定难节度使,李思恭之子,党项人。 李思恭死后,其弟李思谏袭位。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唐朝授李成庆夏州节度使。光化三年(900年)四月,朝廷加封定难军节度使李承庆为同平章事。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之前,又由李思谏任定难军节度使。.

查看 李思谏和李成庆

李思孝 (唐朝)

李思孝,是唐朝末年时党项族的首领,本姓拓跋,是拓跋思恭的弟弟。 乾宁二年(895年)八月初九,李克用派遣李存信、李存审会同保大节度使李思孝攻打在梨园寨的王行瑜。八月十九,唐昭宗命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都招讨使,李思孝为北面招讨使,定难节度使李思谏为东面招讨使。乾宁三年(896年)三月,保大节度使李思孝上书朝廷请求致仕,推荐弟弟李思敬来接替,唐昭宗命李思孝以太师致仕,李思敬为保大留后。.

查看 李思谏和李思孝 (唐朝)

李思恭

李思恭(),本名拓跋思恭,是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安抚平下番落使拓跋重建之子。.

查看 李思谏和李思恭

拓跋重建

拓跋重建(),又称李重建,唐朝时党项拓跋部的首领,西夏的先祖。 拓跋重建担任唐朝灵州大都督府安抚平下番落使,娶破丑氏,生有拓跋思恭、拓跋思孝、拓跋思谏、拓跋思敬、拓跋思忠、拓跋思瑶六子,拓跋重建的长子拓跋思恭被唐僖宗任命为定难节度使。.

查看 李思谏和拓跋重建

拓跋思忠

拓跋思忠(),是唐朝末年党项族人,安抚平下番落使拓跋重建第五子,拓跋思恭、拓跋思孝、拓跋思谏、拓跋思敬之弟,拓跋思瑶之兄。 中和元年(881年),黄巢入长安,拓跋思忠与拓跋思恭一起屯兵渭桥抵抗黄巢,拓跋思忠立下铁鹤为标志,一箭射去箭的羽毛都射进铁鹤之中,黄巢部众十分惊恐,拓跋思忠身先士卒冲入敌军,最终战死,唐僖宗追赠他为赠宥州刺史,于渭阳建立祠堂。其子李仁颜为银州防御使。拓跋思忠是李继迁的高祖父。.

查看 李思谏和拓跋思忠

亦称为 拓跋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