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李垠

指数 李垠

李垠(이은,),朝鮮王朝最後的王世子及日本近現代皇族之一,日本軍人。朝鲜高宗第七子(庶三子)。他的封號為英親王,亦稱李王世子。朝鮮王朝最後的王位繼承者,死後諡懿愍皇太子,簡稱懿愍太子。.

49 关系: 台鐵花車大勳位菊花大綬章宫城事件宗廟 (首爾)安秉範安重根川越市德惠翁主德惠翁主 (電影)俄館播遷储君配偶全州李氏皇太子妃第1航空軍 (日本陸軍)純獻皇貴妃純貞孝皇后趙重應趙東潤軍事參議院 (日本)閔甲完闵泳敦金九金應善陸軍大學校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列表 (日本)李址鎔李玖李王李王家李鍝李清 (韓國)李方子李晉 (韓國)洪思翊朝鮮王朝君主子女列表朝鮮王朝國王配偶列表朝鮮籍日本兵朝鮮純宗朝鮮高宗朝鮮日治時期朝鲜王陵朝鲜王朝君主家族树朝鲜王朝君主列表昌德宮懿愍太子11月4日1935年臺灣1989年逝世人物列表

台鐵花車

台鐵花車是台灣鐵路管理局與前身的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專門為首長貴賓打造的高級鐵路車廂,數量共有三輛。該等車輛各有歷史背景與特色,均以特殊華麗內裝著稱,而其車輛編號的SA車型亦為英文「Saloon」簡寫。 因為富有歷史價值,今臺鐵花車已被列管為珍貴資產,除特殊日子(如2012年6月7日台鐵125年鐵路節)開放民眾靜態觀賞外,不再營運或動態行駛。.

新!!: 李垠和台鐵花車 · 查看更多 »

大勳位菊花大綬章

大勳位菊花大綬章(大勲位菊花大綬章,Grand Cordon of the Supreme Order of the Chrysanthemum),日本勳章的一種。僅次於大勳位菊花章頸飾。1876年制定,2003年11月3日更正。.

新!!: 李垠和大勳位菊花大綬章 · 查看更多 »

宫城事件

宫城事件()是二战末期发生在日本東京宮城(今皇居在1888年到1948年的通稱)的一宗未遂军事政变。发生于日本投降前夕的1945年8月14日夜至8月15日,由陆军省和近卫师团少数少壮派参谋人员为中心发起,目的是为了阻止日本向盟军宣告投降。他们为此杀害了近卫师团长森赳,并伪造其命令调遣近卫步兵第二联队,一度占据了宫城。然而他们最终也未能说服掌握关键力量的陆军省首脑以及负责关东地区防务的东部军一同参与政变,从而使政变流产,政变军人分别自杀或被捕,而终战诏书的播送和日本投降也得以仍按计划进行。.

新!!: 李垠和宫城事件 · 查看更多 »

宗廟 (首爾)

宗庙是韩国首尔供奉朝鲜王朝君主和王妃的灵位的儒教祠庙。宗庙1394年由朝鲜太祖李成桂下令修建。作为世界最古老的皇家儒教祠庙,宗庙199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宗庙每年在5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举行祭祀朝鲜王朝君主和王妃的儒教仪式——宗庙祭礼。宗庙祭礼的音乐是朝鲜宫廷音乐的一种,被称为宗庙祭礼乐。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 李垠和宗廟 (首爾) · 查看更多 »

安秉範

安秉範(안병범;),別名安鐘寅(안종인),創氏改名時日本名稱為龜村貞信。前大日本帝國陸軍及大韓民國陸軍軍人,最終階級為日本軍大佐、韓國軍少尉。他的次子為日本陸軍少尉(陸士58期)和韓國陸軍預備准將。.

新!!: 李垠和安秉範 · 查看更多 »

安重根

安重根(안중근,),字应七,韩国独立运动义兵参谋中将,天主教徒,因击毙中日甲午战争策划者,日本首任朝鲜统监府统监伊藤博文而被韩朝称为“民族英雄”。 安重根1879年9月2日出生于朝鲜黄海道海州广石洞的一个世代官宦的富裕家庭,早年曾从事教育救国和国债报偿运动。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后,安重根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从事武装抗日运动,担任义兵参谋中将。1909年10月26日,他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日本首任朝鲜统监府统监伊藤博文。虽然安重根以义兵参谋中将的名义刺杀伊藤博文,但当时的日本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最终按照日本政府内部强硬派的指令以普通谋杀罪的名义将安重根处死。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一事在东亚影响甚大。孙中山、章太炎(孙中山枢密顾问)等中国政要名流都曾挥笔讴歌他的爱国之举。周恩来在回顾中朝历史关系时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朝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是本世纪初安重根在哈尔滨刺杀伊藤博文开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安重根的事迹曾被编入小学教科书。在日本,安重根被视为恐怖分子。中国在哈尔滨建设安重根义士纪念馆曾引发日本政府的抗议,但遭到中国外交部的拒绝。在日本也许多人承认安重根是值得敬佩的朝鲜爱国义士。东京律师协会副会长鹿野琢見在其所写的《安重根无罪论》一文从法律的层次对安重根的正当性进行了阐释。亚细亚大学教授中野泰雄所著的《安重根》是在日本出版的正面评价安重根的代表作之一。 1947年3月26日,韩国光复后在首尔举行了第一次安重根殉国36周年追悼会。1962年,韩国政府追授安重根建國勳章。韩国首尔南山和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有安重根义士纪念馆。.

新!!: 李垠和安重根 · 查看更多 »

川越市

川越市()是日本埼玉縣西南部一個城市。過去是入間郡。目前是中核市與業務核都市。.

新!!: 李垠和川越市 · 查看更多 »

德惠翁主

德惠翁主,李氏,本名不詳,為日治朝鲜李王家翁主,大韓帝國開國皇帝李熙的庶三女,母貴人梁氏。.

新!!: 李垠和德惠翁主 · 查看更多 »

德惠翁主 (電影)

《德惠翁主(电影)》(덕혜옹주)是2016年8月3日上映的一部韓國劇情片,講述被強制帶到日本,大韓帝國最後的王女,被歷史忘記、國家隱蔽的「德惠翁主」的故事。.

新!!: 李垠和德惠翁主 (電影) · 查看更多 »

俄館播遷

俄館播遷(朝鲜语:아관파천/俄館播遷、노관파천・로관파천/露館播遷),亦稱高宗亡命俄館(Бегство Коджона в русскую миссию),是1896年2月11日至1897年2月20日朝鲜王朝国王高宗和其世子从景福宫逃往俄羅斯驻朝鲜公使馆避难的事件。俄馆播迁当天早晨许多高官大爵和数千名朝鲜人涌进俄罗斯公使馆区域内。百姓、军队、警察挤满了整条大街庆祝高宗逃入俄使馆。日本政府为了在愤怒的群众中捍卫日本人,把日軍駐朝部隊迁往漢城(現首爾)南部。.

新!!: 李垠和俄館播遷 · 查看更多 »

储君配偶

储君配偶,由于储君通常为男性,而根据他们的不同称谓,他们的妻子可获得各种正式封号,皇储妃、王储妃、大公储妃是常见的称谓。 在东亚,太子是储君正式的封号,而太子妃、皇太子妃,是皇太子正妻的正式封号。瑞典是欧洲第一个确定男女平等王位继承权的国家,维多利亚公主是欧洲第一位女性储君。公主的丈夫丹尼尔在婚后,根据公主父亲、国王卡尔十六世的旨意,获得“丹尼尔亲王,西约特兰公爵”的爵位。这与国王儿子卡尔王子所获爵位类似,但这不是法定爵位。之前欧洲君主的长女如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则是推定继承人,既使她们最后继承王位,她们的丈夫亦并不会因婚姻而获得某种法定爵位。.

新!!: 李垠和储君配偶 · 查看更多 »

全州李氏

全州李氏(韓語:전주 이씨Jeon-ju Lee shi)是朝鮮半島的一個著名世族,本貫在全州。朝鮮王朝創建者李成桂即出身自全州李氏。全州供奉有李成桂的肖像。.

新!!: 李垠和全州李氏 · 查看更多 »

皇太子妃

皇太子妃,是皇太子正妻的正式封號,也是太子妃的一種。東亞史上有記載的首位皇太子妃是中國西漢汉景帝为太子时之正室薄氏(後為孝景薄皇后),是由祖母薄太后为他选择本家族的女子薄氏为太子妃。 現時東亞僅有日本保留君主制,也是世界上唯一君主稱為皇的國家,現時日本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也成為世界上唯一一位皇太子妃。.

新!!: 李垠和皇太子妃 · 查看更多 »

第1航空軍 (日本陸軍)

1航空軍(だいいちこうくうぐん、第一航空軍)是大日本帝国陸軍的航空軍之一。通称号为燕,軍隊符号为1FA。.

新!!: 李垠和第1航空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純獻皇貴妃

純獻皇貴妃嚴氏(순헌황귀비엄씨,),朝鮮高宗嬪妃。本貫寧越嚴氏,贈议政府贊政嚴鎮三之女。.

新!!: 李垠和純獻皇貴妃 · 查看更多 »

純貞孝皇后

純貞孝皇后尹氏(,),為大韓帝國第二任皇帝純宗繼--,又称尹妃()。本贯海平尹氏,1894年9月19日(旧历开国五百三年甲午八月二十日)出生于朝鲜京畿道杨根郡西宗面汶湖里。她的父亲是海丰府院君尹泽荣,母亲是庆兴府夫人俞氏,她还是曾任大韩帝国议政大臣的尹容善的曾孙女。.

新!!: 李垠和純貞孝皇后 · 查看更多 »

趙重應

赵重应(조중응,),本贯扬州赵氏,是朝鲜王朝和大韩帝国的一位政治家。他被今日的韩国人认为是一个亲日派人物,为庚戌国贼和丁未七贼之一。 出生在汉城一个少论派的两班家族。1883年被任命为西北边界调查委员,前往西伯利亚、满洲、外蒙古等地调查。两年后归国,力主亲日反清的北防南开论,遭驪興閔氏的弹劾,流放全罗道宝城。1890年特赦归京。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随李垠前往日本,后任外务衙门的参议,与日本关系非常亲密。1895年,发生乙未事变,闵妃被杀,赵重应负责处理事后事务,包括废闵妃为庶人的事务。 1898年金弘集内阁倒台之后被剥夺一切职务,流亡日本。期间在日本学习近代农业技术以及政治学、法学,1906年获特赦归国。1907年任李完用内阁的法部大臣兼刑法改定总裁。同年参与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获得勋二等太极章、升正二品资宪大夫。他也因此被韩国人斥为丁未七贼之一。 1908年任农商工部大臣。1910年,参与日韩合并条约的签订,被日本列为朝鲜贵族,封子爵,任朝鲜总督府中枢院顾问。 赵重应被今日的韩国政府列为亲日反民族行为者之一。.

新!!: 李垠和趙重應 · 查看更多 »

趙東潤

趙東潤(조동윤;),雅號惠石(혜석),本貫豊壤趙氏,李氏朝鮮末期政治家、大韓帝國軍和大日本帝國陸軍軍人。.

新!!: 李垠和趙東潤 · 查看更多 »

軍事參議院 (日本)

军事参议院()是指在大日本帝国军中回复天皇重要军务咨询的国家机关。1903年设立,1945年被废止。.

新!!: 李垠和軍事參議院 (日本) · 查看更多 »

閔甲完

完(민갑완;)出身于驪興閔氏,朝鲜王朝外戚闵泳敦的女儿。.

新!!: 李垠和閔甲完 · 查看更多 »

闵泳敦

闵泳敦(민영돈, )朝鲜王朝外戚、外交官。.

新!!: 李垠和闵泳敦 · 查看更多 »

金九

金九(김구,),名昌洙(창수),別號白凡(백범),幼名昌巖(창암),又綽號斗來(두래),宗族排行第九,通稱金九。本貫安東金氏,黃海南道海州郡基洞生。是韓國的一個傳奇人物、著名的獨立運動家。早年參與反對朝鮮王朝的东学党起义,之後因不同原因--數度入獄。後來由於出色的政治領導力,金九加入了韓國的獨立運動,且成為領導人。在中國抗日時期,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時,金九所領導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亦隨之遷於重慶;與中華民國政府關係良好。 然而,亦由於他在民間的聲望遠比其他政敵高出許多,而受到敵視,最後在戰後被暗殺(不少歷史書都暗指這幕後主使者就是大韓民國首任總統李承晚)而死。他在韓國本土被譽為抗日英雄,被現代韓國人尊稱為「韓國的國父」。.

新!!: 李垠和金九 · 查看更多 »

金應善

金應善(김응선;),前大韓帝國軍和大日本帝國陸軍軍人。.

新!!: 李垠和金應善 · 查看更多 »

陸軍大學校

軍大學校為大日本帝國陸軍設置培養參謀軍官的教育機構,德國陸軍、美國陸軍、蘇聯陸軍也有相同的機構,大日本帝國海軍方面與之相當的學校為「海軍大學校」。現在日本陸上自衛隊與之相當的學校是「陸上自衛隊幹部學校」。.

新!!: 李垠和陸軍大學校 · 查看更多 »

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英語:Imperial Japanese Army Academy),简称「陆士」為日本陸軍軍官(是少尉軍官,而非軍士)養成之學校,日語的“士官”相當於漢語的“军官”,俗稱“將校”。汉语的“士官”在日语称为“下士官”。 该校於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开办,前身是1868年8月开办的「京都军校」,于1874年正式成立。 该校為著名的學校,其毕业生均是日本近代军队的骨干,近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中的陆军军官无论大将还是少尉,几乎都曾在该校学习过。當時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海軍兵學校學生一畢業即成為高等官(奏任官)。日本皇族、華族也多數進這兩所學校。因此,在原本就非常尚武的日本社會有極高的聲望和影響力,甚至超過東京帝國大學。.

新!!: 李垠和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 · 查看更多 »

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列表 (日本)

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列表 (日本)(りくぐんしかんがっこうそつぎょうせいいちらん(にほん))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生的列表。值得注意的是,原則上仅记载在Wikipedia上存在既有条目的人.

新!!: 李垠和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列表 (日本) · 查看更多 »

李址鎔

李址鎔(이지용;),李氏朝鮮末期和大韓帝國期間的政治家,興寅君李最應養孫、廣平大君後裔,朝鮮純宗的再從兄弟。 他的本名是李垠鎔(이은용),因為避諱後來成為太子的李垠而改名。.

新!!: 李垠和李址鎔 · 查看更多 »

李玖

李玖(),朝鲜王朝王族遺裔,族長。他是朝鮮高宗的孫子、純宗的侄兒、李垠和李方子的兒子。 李玖出生於日本東京,朝鲜纯宗夫人尹大妃拍去电报祝贺并命名李玖。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讀書,並且於1958年與烏克蘭裔美國人(Julia Mullock)結婚並且歸化美國籍;1963年回到韓國經營新韓航空,但是1979年新韓航空倒閉,以及1982年與妻子離婚之後,李玖前往日本居住,2005年由於心臟病發作,死於日本東京的赤坂王子酒店。这里是其父亲李垠的旧官邸,也是李玖74年前出生的地方。2005年7月24日,李玖的葬礼在首爾中區的王宫旧址,按照王室传统礼仪举行,谥号慈仁溫裕德性純粹懷慇皇太孫(자인온유덕성순수회은황태손),葬於懷仁園。 李玖没有子嗣。李玖死后,部分李氏家族成员选举其侄李源为朝鮮王朝李氏家族族长。.

新!!: 李垠和李玖 · 查看更多 »

李王

李王(諺文:이왕)又朝鮮李王、是朝鮮半島最后的君主職名及朝鮮日治時期時王爵及日本的諸侯爵位、被任命者爲日本帝國政府。 李王爲日本天皇的冊封任命后卽位。1947年5月3日華族制度被廢止后廢止。.

新!!: 李垠和李王 · 查看更多 »

李王家

李王家,就是朝鮮日治時期对大韩帝国皇室降级后的称呼。李王家成员在日韓合併後被視同日本皇室,二战後日本修憲他們也失去皇族身分。.

新!!: 李垠和李王家 · 查看更多 »

李鍝

李鍝(),是李王家王族成员,高宗第二子义亲王李堈次子。母为侧室金興仁。初名李成吉,号念石、尚雲。被日本册封为公爵。.

新!!: 李垠和李鍝 · 查看更多 »

李清 (韓國)

李清()是大韓帝國皇族興宣大院君的玄孫,雲峴宮第4代宗主、義親王次男李鍝的長男。母親是朝鮮貴族朴泳孝侯爵的孫女朴贊珠。他的祖父是李堈、大伯父是朝鮮純宗、大叔父是李垠、伯父是李鍵(桃山虔一)、姑姐是李海瑗、李源的從弟。在日韓合邦期間,曾經是日本的原公族。 美國威斯康辛州马凯特大学的畢業生。.

新!!: 李垠和李清 (韓國) · 查看更多 »

李方子

李方子(日語:り まさこ、イ・パンジャ/朝鮮語:이 방자、1901年11月4日-1989年4月30日),日本皇族,北朝第三代天皇崇光天皇第十七世孫女,第四子梨本宮守正王長女,為香淳皇后堂姐(香淳皇后為久邇宮朝彥親王第三子久邇宮邦彥王長女),舊名方子女王(まさこじょおう),後嫁朝鮮王朝(大韓帝國)皇太子李垠。.

新!!: 李垠和李方子 · 查看更多 »

李晉 (韓國)

元孫李晉(원손 이진;),是韓國朝鮮王朝最後一位皇太子——懿愍太子李垠的長子,母親是曾是日本皇族的方子女王。.

新!!: 李垠和李晉 (韓國) · 查看更多 »

洪思翊

洪思翊(諺文:홍사익,)大韓帝國的軍人和日本統治下的朝鮮出身的日本陸軍軍人。最終階級为陸軍中将。他是与朝鲜皇族的李垠并为日军中将的高级将领。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作为战犯在菲律宾被判处死刑。本贯南陽洪氏。.

新!!: 李垠和洪思翊 · 查看更多 »

朝鮮王朝君主子女列表

朝鮮王朝君主子女列表列出朝鮮王朝所有的君主的子女及他們的配偶、子女。依嫡子、庶子、嫡女、庶女的次序。未命名或姓名無記載者,「某」為男,「氏」為女。成為君主者只列出正妻,側室及子女見相關條目。.

新!!: 李垠和朝鮮王朝君主子女列表 · 查看更多 »

朝鮮王朝國王配偶列表

朝鮮國王配偶是朝鮮王朝(1392年-1897年)國王之妻妾,初期國王之正室有徽號,如德妃(定安王后)、靜妃(元敬王后),世宗十四年(1432年)一月下令以後只能稱為王妃,對王妃的稱呼一般是中宮殿(중궁전),尊稱中殿娘娘(중전마마),過世後,由六曹參判以上之堂上官,至賓廳擬諡號,由國王決定,全稱為○○王后。以璿源系譜為基準,朝鮮王朝實錄為輔助。.

新!!: 李垠和朝鮮王朝國王配偶列表 · 查看更多 »

朝鮮籍日本兵

朝鮮籍日本兵指日韓合併條約時代日本在朝鮮半島招募的士兵,為日本帝國利益作戰。.

新!!: 李垠和朝鮮籍日本兵 · 查看更多 »

朝鮮純宗

朝鮮純宗(;)姓李,諱坧(),字君邦,號正軒,是朝鮮高宗李㷩的兒子、大韓帝國第2代皇帝、鮮王朝第27代(末代)君主,於1907年7月20日-1910年8月29日期間在位。年號隆熙,所以又名隆熙皇帝(),谥号文溫武寧敦仁誠敬孝皇帝。 由於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後朝鮮半島的分裂,純宗也是迄今最後一位實際統治整個半島的國家元首。.

新!!: 李垠和朝鮮純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高宗

朝鮮高宗(;)是朝鲜王朝‎的第26代君主,1897年朝鲜正式宣布脫離清國,建国号为大韓帝國。高宗是大韩帝国開國君主。姓李,諱㷩 ()寫作「李㷩」。「㷩」字為「熙」字的異體字,故而許多中文書籍寫作「李熙」。(;具體详见右表),本名載晃,乳名命福,是兴宣大院君嫡二子,母为骊兴府大夫人闵氏。 1863年,因朝鲜哲宗无子而逝,奉翼宗神贞王后赵氏之命,李㷩入承翼宗大统,封翼成君,12月13日即位。高宗在位期間先後由生父興宣大院君、妻子閔氏等執掌大權,自己並無實權。此時朝鮮正在受到列強的威脅,岌岌可危。國內則因政見不同,分為事大黨和開化黨兩派,互相爭權。 甲午戰爭日本勝利之後,高宗在1897年宣佈朝鮮脫離清朝的朝貢體系,建立大韓帝國,改元光武,因此又別稱「光武帝」()。高宗試圖進行改革,且多次試圖擺脫日本人的控制,但都失敗了。最終在1907年因為海牙密使事件而被日本人逼迫退位,成為太上皇,軟禁於慶雲宮(改名德壽宮)內。 1910年,日本吞併大韓帝國,高宗被封為「德壽宮李太王」。1919年,高宗在德壽宮突然逝世。他的死是朝鮮三一運動的導火線。.

新!!: 李垠和朝鮮高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日治時期

朝鮮日治時期,韓國稱為日帝強佔期,日本稱為日本統治時代,指的是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間大日本帝國統治朝鮮半島的時期。1910年8月22日大韓帝國总理李完用與大日本帝國代表寺内正毅簽訂日韓合併條約,8月27日大韓帝國正式滅亡,成為日本殖民地。朝鮮半島併入大日本帝國,由朝鲜总督府管治。朝鮮總督府所在地為京城府(今首爾特別市)。主张韩国独立运动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919年在上海法租界成立。 日本统治朝鲜共35年。初期采用强硬手段统治。后因民族主义运动不断,在三一运动发生后,日本开设学校,开办报章,加强皇民化运动促进内鲜一体。1940年代起,由于中日战争旷日持久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开始在朝鲜征召士兵并投入战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并撤出朝鲜半岛。朝鲜半岛被美国和苏联分为南北两块分别占领,并分别建政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日本殖民者将朝鲜半岛纳入其经济计划体系,在学校、铁路以及基础设施上大量投资,使朝鲜实现了高速工业化。然而由于工业化目的为服务日本本土,因此工业化进程中大量剥削朝鲜半岛人民。 2010年8月10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就《日韩合并条约》签署100周年发表首相谈话,就日本过去对韩国实行的殖民统治表示反省和道歉:“韩国人民因违背本意受到殖民统治,民族自尊受到了严重伤害。对于殖民统治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日本政府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新!!: 李垠和朝鮮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朝鲜王陵

朝鲜王陵(朝鲜语:조선왕릉)是朝鮮李朝(1392年-1910年)二十七代國王、王妃以及被追尊的国王及王妃的陵寝及墓园建筑,共有42座,這些墳墓分散在韓國的18個地點。 他們被建造來尊重祖先及其成就,並宣示他們的皇家權威。 2009年6月,大韓民國境内40座王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为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 李垠和朝鲜王陵 · 查看更多 »

朝鲜王朝君主家族树

没有描述。

新!!: 李垠和朝鲜王朝君主家族树 · 查看更多 »

朝鲜王朝君主列表

下表为朝鲜王朝1392年至1910年(含大韩帝国)的历代君主列表。.

新!!: 李垠和朝鲜王朝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昌德宮

昌德宮(창덕궁)位於韓國首爾市鐘路區,由朝鮮王朝(1392年–1897年)一眾國王所建,是「朝鮮五大宫殿」之一。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入為世界文化遺產。 位處景福宮東面,作為其之外的離宮建築。導致昌德宮與昌慶宮—得到「東闕」的稱號 (동궐)。 昌德宮是最受許多朝鮮王子歡迎的宮殿,並保留了許多未被納入到景福宮建築的朝鮮三國時代時期的元素。事實是,昌德宮的建築物是與周遭的自然地形混合而不是強行混合。與首爾的其他五大宮殿一樣,這裡也在朝鮮日帝強佔期(1910年–1945年)期間受到嚴重破壞。目前,在後日帝強佔期的「東闕」建築群僅存數目僅是其最初的30%(由昌德宮與昌慶宮合計)。.

新!!: 李垠和昌德宮 · 查看更多 »

懿愍太子

#重定向 李垠.

新!!: 李垠和懿愍太子 · 查看更多 »

11月4日

11月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8天(闰年第30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7天。.

新!!: 李垠和11月4日 · 查看更多 »

1935年臺灣

1935年臺灣因為已經由日本統治四十年,故舉辦了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這一年也是新竹、臺中州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年。.

新!!: 李垠和1935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989年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1989年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

新!!: 李垠和1989年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李王垠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