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58 关系: 劉千石,劉江華,劉慧卿,十八仝人愛落區,反新界東北撥款示威,司徒華,夏韶聲,天與地 (無綫電視劇),外傭居港權爭議,富恩,工黨 (香港),中國再生醫學,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也文也武一大班,平反六四議案,五區總辭,張國柱 (香港),張賢登,張超雄,何君堯,何俊仁,何秀蘭,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周永勤,唐英年,唐英年大宅僭建風波,全球華人大遊行,六四事件二十二週年,前綫 (1996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立法會綜合大樓,第三屆香港立法會,第一屆香港立法會,第二屆香港立法會,第五屆香港立法會,第四屆香港立法會,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美孚新邨,真普選,真普選聯盟,荃加福祿壽玩轉台慶,菜園村事件,製造界功能組別,西九龍站,馬力 (民建聯主席),馮檢基,香江怒看,香港大學副校長任命事件,香港大學校友列表,... 扩展索引 (108 更多) »
劉千石
劉千石(Lau Chin-shek,),人稱「阿石」,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順德,前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職工會聯盟(職工盟)創會主席及前會長。.
查看 李卓人和劉千石
劉江華
劉江華(Lau Kong-wah,),香港政治人物,現任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前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副主席。他曾任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及沙田區區議員,並於1998年至2012年擔任立法會議員,2012年12月起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2015年7月接替曾德成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
查看 李卓人和劉江華
劉慧卿
劉慧卿(Emily Lau Wai-hing;),香港政治人物,曾任記者及傳媒人,1991年成為首位經地區直選的女性立法會議員,民主黨首位女性主席,前綫政黨前召集人,1989-1991年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南加州大學電視新聞學士,1976-1991年在香港與倫敦的英語傳媒任記者,包括英國廣播公司電視部助理編導等。 2016年,劉慧卿宣布不再競逐連任立法會議員,告別25年的議會生涯。 政治手腕素來強硬,被認為是香港民主派中的「強硬派」,亦堅守立場及原則。自2008年推動前綫與民主黨合併,立場轉向中間靠攏,尤其是在2010年領導民主黨與香港中聯辦達成協議通過政改方案後。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的「十大立法會議員排名榜」長期入榜。與現時的激進民主派相比,雖然政治作風強硬,但她長年堅持「和理非非」的抗爭路線(和平理性,非暴力及非粗口),並對攻擊她的人甚少出惡言(惡意人身攻擊除外)。.
查看 李卓人和劉慧卿
十八仝人愛落區
是香港一個電台深宵特約節目,由政黨民建聯出資,香港商業電台雷霆881製作。在2010年4月30日至8月6日期間,逢週六凌晨2時至6時在商台一、二台播出。由余宜發、林子傑、泰山主持,同時加入5位民建聯議員組成嘉賓主持。 節目因被指宣傳民建聯,引起各界人士強烈抨擊;商台亦被指責接受政治宣傳節目,最終被廣播事務管理局裁定違反廣告業務守則,需要罰款和停播節目。餘下的3集節目在網上播放。.
查看 李卓人和十八仝人愛落區
反新界東北撥款示威
反新界東北撥款示威是指於2014年6月6日至27日期間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前期撥款的多次示威活動。部份激進示威者在6月6日及13日企圖衝入香港立法會,共造成數名保安員受傷,更招致香港防暴警察4年以來首次出動。包括張漢賢、林朗彥和何潔泓等數位示威領袖被拘捕。2017年,香港律政司上訴覆核刑期,上訴庭裁定原審法官犯原則性錯誤,13名示威者由原審時的80-150小時社會服務令,改為監禁8-13個月不等。同年8月17日,社民連及香港眾志發起遊行上街聲援入獄社運人士 。.
司徒華
司徒華(Szeto Wah;),暱稱「華叔」,生於香港,祖籍廣東開平,已故前香港民主黨黨鞭及支聯會主席,被喻為香港民主派元老及精神領袖。司徒華曾經為教師,繼而為小學校長,執教四十年。自1970年代參加社會運動,於1973年出任教師工會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首任會長。1978年於九龍城發起反校長貪污的金禧事件而奠定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的地位。1985年晉身香港立法局教育界功能組別議員,同年,獲北京政府委任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1989年中国大陆学生运动(六四事件)爆發,司徒華成立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后因不滿中共血腥鎮壓民運,司徒華與李柱銘一起退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并參與成立香港民主同盟(民主黨前身),領導推動香港民主政制改革。不少香港人普遍認同他是最早為香港爭取民主的人。 2011年1月2日,推動民主運動多年的司徒華去世,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在其發表的悼詞中,讚揚他一生熱愛中國及香港,致力推動民主發展。.
查看 李卓人和司徒華
夏韶聲
夏韶聲(Danny Summer,),本名吳志坤,香港出生,香港歌手及演員,有「香港搖滾之父」之稱金羊网,2006-08-23。在1979年推出了首張唱片《童年時》,曾榮獲華僑日報之十大歌星與最佳新人獎中的最佳新人獎項,以沙啞的獨特唱腔唱出了不少街知巷聞的歌曲,如《永不放棄》、《交叉點》。夏韶聲在1998年決定翻唱別人的歌並推出大碟《諳》後,受音響界發燒友歡迎。其後多年也以《諳》名字推出大碟及翻唱別人的歌曲,直至2015年的《諳》第五集銷量下滑及口碑不佳才告停止。.
查看 李卓人和夏韶聲
天與地 (無綫電視劇)
《天與地》(When Heaven Burn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時裝電視劇,由林保怡、陳豪、黃德斌、佘詩曼及邵美琪領銜主演,監製為戚其義。該劇是2009無綫節目巡禮劇集之一,亦是無綫2011年海外業務及節目簡介劇集之一。該劇於2011年11月首播時,在宣傳影片中被冠稱為「年度推薦」。 劇集講述主角劉俊雄(林保怡、羅鈞滿飾)、宋以朗(陳豪、楊潮凱飾)、鄭振軒(黃德斌、梁証嘉飾)1992年攀登雪山時遇上意外,為求生存,只好把重傷的朋友許家明(張景淳飾)殺害充飢,三人事後帶着自責,設法逃避這件事,而許家明女友葉梓恩(佘詩曼、蔣家旻飾)則放縱自己掩飾傷痛。四人在18年後的2010年重遇,而許家明的死亡真相亦告曝光,眾人關係與命運出現戲劇性變化。 該劇題材涉及搖滾精神、人性、政治及宗教等議題,均屬香港電視劇冷門題材,人食人情節惹起爭議、時空交錯導致劇情錯綜複雜,導致收視不理想,而編審周旭明承認劇本創作受到六四事件啟發,也令到該劇成為逾20年來首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总局禁播的華語電視劇。惟該劇風格大膽創新,加上對白與情節涉及對香港社會現狀的不滿,引起不少年輕觀眾共鳴,被香港網民譽為「神劇」;在播出後近一年的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12,該劇更以逾8萬票支持,成為首次以全民投票方式選出的最佳劇集 ,tvb.com台慶推介。.
外傭居港權爭議
外傭居港權爭議指在香港連續工作滿七年(假設忽略政府規定每次合約完結後需離開香港的短暫期間)的外籍家庭傭工,是否可以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24條而擁有資格申請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爭議。 2011年的外傭居港權司法覆核案引起香港社會廣泛關注,因為如果外傭一方勝訴並成為案例,有可能引致數以十萬計的外傭及其家人取得永久居港權,動搖香港當前的外傭政策,甚至改變香港的人口結構。如果特區政府最終敗訴後不採取「截龍」措施限制外傭連續工作年期,符合資格取得居港權的外傭人數將會不斷增加。 2013年3月25日,香港終審法院在外傭居港權案的主要訴訟「Vallejos訴人事登記處處長」判決政府勝訴。.
查看 李卓人和外傭居港權爭議
富恩
富恩是香港元朗區議會下轄的選區,代號M20,成立於2003年,區議員為工聯會成員劉桂容。.
查看 李卓人和富恩
工黨 (香港)
工黨(Labour Party)是一個香港民主派政黨,其在政治光譜中傾向左翼,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工黨成立於2011年12月18日,四大主張包括:民主、公義、永續和團結,提倡建立一個自由和平等的社會,並著重基層和工人權益。工黨現任主席為郭永健。.
查看 李卓人和工黨 (香港)
中國再生醫學
中國再生醫學國際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再生醫學國際,以及中國再生醫學(China Regenerative Medicine International Limited,),在2002年,在陝西西安成立「陝西艾爾膚組織工程有限公司」,直至2008年10月收購,其業務全球經營組織工程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技術,其總部於香港,主席崔占峰。 其2008年12月18日則透過邦盟匯駿國際有限公司於港交所創業板上市。 在2017年8月2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參加第13屆全運會期間,到訪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考察,並接見旗下子公司天津衛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管理層,為國家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與香港科技園(HKSTP)聯合推進的合作項目。 在2017年10月中,該公司向本港員工發出通告,鼓勵他們捐血給公司作細胞儲存研究用途,每位捐血者更可獲200港元津貼及一天假期,雖然員工是自願,但有員工指是強迫性,而上述舉動行為,遭蘋果日報和工黨副主席(外務)李卓人批評,猶如「吸血鬼」。.
查看 李卓人和中國再生醫學
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
中國大陆與香港矛盾(簡稱陸港矛盾、中港矛盾、港中矛盾、中港衝突),是指1997年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香港回歸)後,中国大陆與香港之间主要涉及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文化和移民等之一系列矛盾衝突。 1997年後,香港特区政府和親建制派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各種政策和措施,引起了香港本土派的不满。部分香港人認為,中国共产党和香港政府輕視“兩制、港人治港”,担忧香港政府將大陆人利益放在港人利益之上,削弱港人地位和公民權利。2012年梁振英上任香港行政長官後,被指加速推行港深两地融合的政策,包括不顧香港承載力地引入過多觀光客及大量新移民,引发的种种弊处亦進一步激化矛盾。 隨著矛盾激升,加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政改的決定的催化,以及對香港政府經貿、文化政策的不满,衝突由以往的民間層面激化到政治層面。雨傘革命就成了衝突積累的最終總爆發。《苹果日报》评论称,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何清漣则认为,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不少香港人擁有自身文化認同感,並且香港與大陆在政治、制度及文化、习惯等其他多方面有差異。中港矛盾讓許多香港人對中國、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減弱,部分香港年輕人開始支持港獨、呼吁加強對香港民族主義的捍衛,並同台灣獨立運動及台湾泛綠陣營更為友好, 10-13/6/2013。出於對香港社會、政治及一國兩制前景的擔憂,香港人移民台灣、加拿大等地的人數在近年來也有所增加。在2016年台灣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的統計便顯示共有1086名港人獲台灣發出定居許可,較2015年大幅上升逾四成。 有評論人士在報章撰文,認為1997年以後的各方面事態發展導致中國大陆民众对香港的印象多趨於负面,對“香港独特性”感到疑惑、不解甚至反感,并出现了2012年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等語言暴力事件,經過相關報導後也让香港人对中国大陆人產生印象负面,以致有“蝗蟲論”等不友善的言论和“立法會宣誓風波”等過激行为出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是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15年7月1日颁布的法律。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過,內容共有7章,中國政府官方媒體稱該法對「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個「國家安全任務」進行了明確規範。.
也文也武一大班
《也文也武一大班》(英語:Albert Cheng Talk Show)是亞洲電視2008年制作的一個政治清談節目。亞視重金聘請前立法會議員、名嘴鄭經翰(綽號「大班」)主持其重返傳媒行業的第一個節目。每集都會邀請香港當前的政壇人物上節目交談和辯論。自2008年9月29日至10月24日,逢星期一至五22:00—23:00在本港台、魅力資訊頻道以及同步直播,但是其中本港台只會播出前半小時的內容,而魅力資訊頻道和亞洲電視網站則全程直播節目內容。10月25日額外制作特別版問答大會,鄭經翰作為嘉賓,被10多人輪問,當日21:05-23:00於本港台及網上直播。.
查看 李卓人和也文也武一大班
平反六四議案
平反六四議案是香港立法會上提出的議案,每年5月至6月都有議員動議「毋忘六四事件,平反八九民運」。早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前夕,司徒華在立法局動議六四事件議案,並獲大多數議員通過。1998年因第一屆立法會還沒有選出,而臨時立法會因最後一屆立法局議員在1997年「下車」而沒有民主派議員參與。1999年至2011年,13次動議此議案,分別由支聯會的執委司徒華、何俊仁、李柱銘、張文光和李卓人提出。由香港市民直選選出的泛民主派地方選區議員多數支持議案,而非直選選出的功能組別議員則多數反對。雖然綜合兩會來說,支持的議員占多數,但由於議案須要「地方選區」(2004年前為「地方選區及選舉委員會」)和「功能團體」兩組均過半數才能通過,平反六四議案每年都遭否決。立法會辯論議案期間,政府官員都不會出現,大部分建制派議員會離場。 除了香港立法會外,中華民國立法院也有立委提交動議,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平反六四,承認當年武力鎮壓錯誤。 需要注意的是,「六四」本身是指天安門清場鎮壓的日子,縱然「平反六四」一口號本身存在矛盾 (單純按字面解釋是有『為中國官方平反』的意思),但多年來各地民眾已約定俗成,明白「平反六四」的背後意義乃「為八九民運平反」。.
查看 李卓人和平反六四議案
五區總辭
五區總辭」,其倡議者宣稱為「五區公投」,是香港泛民主派的公民黨與社會民主連線兩個政黨於2009年為爭取真普選而聯合發起的政治運動。意思是指五個香港立法會選區,即香港島、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及新界西,每區均有一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辭職,產生五個空缺席位,然後按照香港《立法會條例》必須進行補選,公民黨與社民連以爭取「盡快實現真普選、廢除功能組別」作為選舉議題,並以「五區公投、全民起義」作選舉口號。 是次運動最初由社民連於2009年7月提倡,並在社會引發過廣泛議論。2009年12月9日,社民連聯合公民黨在立法會提出「五區總辭 全民公決」議案,動議最終遭否決。2010年1月26日,五位立法會議員正式遞交辭職信,辭職生效日期為2010年1月29日。五個選區辭職議員分別是為港島區陳淑莊、九龍東梁家傑、九龍西黃毓民、新界東梁國雄、新界西陳偉業。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則擔任行動的總發言人。2010年4月7日,五名辭職議員再次報名參選。泛民主派最大政黨民主黨沒有參加「五區總辭」。原先已經準備參與補選的建制派政黨自由黨及民建聯,改為杯葛此次補選。是次政治運動亦受到建制派指責,他們表示「五區總辭」浪費公帑、違反《基本法》。行政長官曾蔭權公開表示當日不投票。補選投票於5月16日舉行,約有58萬人投票,總投票率為 17.1%,比過往為低。結果五名辭職議員以大比例得票贏得議席,重返立法會。.
查看 李卓人和五區總辭
張國柱 (香港)
張國柱(Peter Cheung Kwok-che,),人稱「社總阿柱」,已婚,育有兩子,為註冊社工。張國柱是香港泛民主派成員。目前身兼香港明愛青少年中心主任、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會長、工黨紀律委員會主席,前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執行委員會司庫、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社會福利界) 。.
查看 李卓人和張國柱 (香港)
張賢登
張賢登(英文:Cheung Yin Tung,),生於香港元朗,為元朗十八鄉崇正新村原居民。香港民主黨中央黨部秘書長,長期任職民主黨祕書長。歷任民主黨中央委員、中常委和司庫等職。.
查看 李卓人和張賢登
張超雄
張超雄博士(Dr.,),香港政治人物,現任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地方選區),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工黨副主席(外務)。張超雄於2004年至2008年出任香港立法會議員(由功能界別社會福利界代表選出)。.
查看 李卓人和張超雄
何君堯
何君堯(Junius Ho Kwan-yiu,),嶺南大學校董,前香港律師會會長,香港鄉事建制派政治人物。 何君堯於2011年獲選成為良田村村代表後,同年四月獲選為鄉事委員會主席,取代出任該位置四十多年的劉皇發,晉身為區議會和鄉議局成員。同年出任香港律師會會長。他現身兼屯門區議會議員及立法會新界西選區議員,律師樓資深合夥人、廣州代辦處首席代表、香港律師會前會長及前任理事及香港足球總會獨立董事等職務。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他成功當選為立法議員。 由於何君堯與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關係密切,且他被政壇中人指被中聯辦扶植以控制不再甘於只為建制派民建聯拉票的新界鄉議局(鄉事派),以打擊傳統鄉事勢力,故有「西環契仔」(中聯辦乾兒子)和「鄉事派梁振英」之稱。對此他表示,希望別人不要標籤他為「西環契仔」,但他不諱言與中聯辦關係良好。又認為香港人必須認清中央是最終的權力掌控者,才能找出符合香港利益的應對之道。.
查看 李卓人和何君堯
何俊仁
何俊仁(Albert Ho Chun-Yan,),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中山市,現任支聯會主席,前屯門區議會(樂翠選區)議員、民主黨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而他也是執業律師,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
查看 李卓人和何俊仁
何秀蘭
何秀蘭(Cyd Ho Sau-lan,)。綽號何姨姨、阿Cyd、雞仔蘭,香港政治人物,2004年-2007年度香港島中西區區議員(觀龍選區),香港立法會議員(1998-2004、2008-2016),在任議員期間,擔任泛民會議召集人多年。.
查看 李卓人和何秀蘭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簡稱:晴朗;On a Clear Day)是香港商業電台於2004年10月4日起推出的晨早節目,用來取代《風波裡的茶杯》和《男上女下》。節目由商業一、二台分別播出不同版本。.
查看 李卓人和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周永勤
周永勤(Ken Chow Wing-kan,),香港建制派及鄉事派政治人物,曾為香港協進聯盟及自由黨成員。周多年來在元朗區天水圍進行地區工作,早於1994年11月起擔任元朗區議會議員,並五次成功連任。 周永勤曾與周梁淑怡合組名單代表自由黨出選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新界西選區,但雙雙落選。他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以一人名單再次競逐新西議席,但卻在選舉論壇上表示受到威嚇而停止一切選舉活動。選舉後,他應黨內要求退出自由黨。.
查看 李卓人和周永勤
唐英年
唐英年(Henry Tang Ying-yen,),生於香港,籍貫江蘇無錫,香港商人,政治人物,前政務司司長(2007-2011)、財政司司長(2003-2007)。現時擔任全國政協常委。.
查看 李卓人和唐英年
唐英年大宅僭建風波
唐英年大宅僭建風波是指2012年2月當時身為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參選人的唐英年被揭發其位於九龍塘約道7號之大宅出現大規模僭建一事,事件引來大眾的議論、傳媒連日來的追訪,以及網民惡搞。在事件發生後,香港大學就事件進行了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51.3%市民認為唐應退選,不贊成他退選的則有37%。此外該事件在香港坊間戲稱為「唐生大地震」、「唐宮僭建」或「唐宮風暴」,暗喻唐英年的宅邸如地下宮殿一般極其奢華。.
全球華人大遊行
全球華人大遊行,又稱五二八大遊行,是一場於1989年5月28日(星期日)舉行的全球性遊行活動,接續前一天周六在香港舉行的民主歌聲獻中華,以聲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絕食抗議的學生。北京的學生為紀念200年前的法國大革命,呼籲全球華人在當日串連遊行。 在香港,當日共有150萬人上街遊行,不論遊行人數還是全民參與率都是空前的。同日,在北京有大約10萬人遊行,上海和澳門有大約5萬人。此外,在台北、高雄、大阪、三藩市、洛杉磯、墨爾本、悉尼、多倫多、巴黎、柏林、倫敦、羅馬等世界各地的大城市也都有大量華人在當地遊行。.
查看 李卓人和全球華人大遊行
六四事件二十二週年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及六四事件二十二週年。從1989年的六四事件發生起至今,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一直舉辦維園六四燭光晚會。而每年堅持參加燭光晚會的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先生於2011年初病故,外界觀望香港民主動員力量是否會消減。此次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的主題「平反六四,革命尚未成功;建設民主,同志仍需努力」是由司徒華生前親自勾勒。.
前綫 (1996年)
前綫(英文:The Frontier)是一個香港政治組織,成立於1996年8月26日,於2008年11月一次會員大會通過和民主黨合併。.
“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
《“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4年6月10日發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首次發布的關於香港的白皮書。白皮書中稱,香港社會有人對「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認識模糊、理解片面,所謂的香港高度自治「限度在中央授予多少權力,香港就享有多少權力」;並指出在「一國兩制」中,兩制僅能「從屬」於一國,特首人選「必須愛國愛港」,特首與立法會普選制度都要「符合國家安全及利益」。書中還特別點明「要始終警惕外部勢力利用香港干預中國內政的圖謀,防範和遏制極少數人勾結外部勢力干擾破壞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相關內容引起香港各界高度關注和爭議。 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強世功、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长王振民、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齊鵬飛為白皮書主要執筆者。.
立法會綜合大樓
立法會綜合大樓(英文:Legislative Council Complex)位於香港香港島金鐘立法會道1號,為香港立法會的會議場館。.
查看 李卓人和立法會綜合大樓
第三屆香港立法會
香港立法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構。第三屆立法會於2004年9月12日經選舉產生,60名議員分別從地區直選及功能團體各選出30名,任期四年,由2004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主席為范徐麗泰,於2004年10月6日經議員互選產生。.
查看 李卓人和第三屆香港立法會
第一屆香港立法會
立法會是香港的立法機構。第一屆立法會於1998年5月24日經選舉產生,60名議員分別從地區直選20名、功能團體30名、選舉委員會10名,任期兩年,由1998年7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本屆立法會主席為范徐麗泰。.
查看 李卓人和第一屆香港立法會
第二屆香港立法會
立法會是香港的立法機構。第二屆立法會於2000年9月10日經選舉產生,60名議員分別從分區直接選舉選出24名、功能團體30名、選舉委員會6名,任期四年,由2000年10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主席為范徐麗泰。.
查看 李卓人和第二屆香港立法會
第五屆香港立法會
立法會是香港的立法機構,亦是香港的一院制議會。第五屆立法會共有70個議席,經2012年9月9日的選舉產生。當中,地區直選和功能界別分別選舉35位議員。70名議員的任期為四年,由2012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是自回歸後第二屆立法會以來首次沒有香港島補選的一屆,但新界東地區直選議員湯家驊於2015年10月1日辭職,新界東補選於2016年2月28日舉行,維持第二屆立法會以來每屆立法會皆須進行地區直選補選。.
查看 李卓人和第五屆香港立法會
第四屆香港立法會
立法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構。第四屆立法會共有60個議席,60位議員經於2008年9月7日的選舉產生 。當中,地區直選和功能界別選舉分別選出30位議員。60名議員的任期為四年,由2008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
查看 李卓人和第四屆香港立法會
維園六四燭光晚會
維園六四燭光晚會是香港悼念六四天安門事件死難者的年度活動,1990年6月4日起每年由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舉辦,於維多利亞公園的硬地足球場舉行。該晚會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六四事件悼念活動,每年參加人數均在數萬人。.
查看 李卓人和維園六四燭光晚會
美孚新邨
美孚新邨(Mei Foo Sun Chuen),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自1982年起為地鐵(今港鐵)美孚站上蓋物業,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匯秀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美孚新邨於1968年至1978年間建築完成及入伙,邨內共建有99幢住宅樓宇,為全港樓宇座數最多的住宅屋苑,一般均為一幢兩座式設計(除第1期的百老滙街23號、第5期的蘭秀道15號及第6期的蘭秀道46號外),其餘各座皆以剪刀樓梯及電梯間分割兩座大廈的設計,一般每層1至4伙不等,提供13,149個住宅單位。當年單位售價為3萬至12萬港元不等。美孚新邨標榜多種先進社區概念和設備,包括入牆電線、中央式石油氣系統及熱水掣等。.
查看 李卓人和美孚新邨
真普選
真普選」是香港民主派爭取實行普選的訴求,目的在於爭取由香港人(公民提名)直接選舉行政長官,以及香港立法會議席全部直選產生,以落實民主選舉制度之兩大理念:參政權之「開放參與」和保障「實質競爭」之正當程序,令市民有「真正選擇」。其衍生緣由是因為所提倡的普選與由香港特區政府所提議的普選之理念及選舉程序不同。而稱作「真普選」是為了區別後者之普選。它有時會寫作「真·普選」。 2008年1月,香港泛民主派舉行爭取2012雙普選大遊行,主軸為「堅持2012真普選 不要2017假民主」。2009年11月,前布政司、政務司司長及立法會直選議員陳方安生表示:若然香港政府無誠意推動「真普選」,泛民主派可考慮總辭等任何行動。同年12月,香港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五區總辭,全民公決」動議案,梁家傑將「2012年雙普選」改為「落實真普選及取消功能組別」。 針對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由泛民主派政黨、團體及議員與學者個人於2013年3月合作組成的真普選聯盟表示,香港人要有接受問責的政府,就必須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透過普及而平等的選舉選出行政長官和全體立法會議員。, 真普選聯盟, 2013年3月21日.
查看 李卓人和真普選
真普選聯盟
真普選聯盟(英文:Alliance for True Democracy)於2013年3月21日由12個香港泛民主派政黨及團體聯合成立,目標為推動香港行政長官和香港立法會盡快實現雙普選(即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及香港立法會選舉)與「真普選」,召集人為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鄭宇碩。 主場新聞 2013年3月21日逢週三舉行會議。.
查看 李卓人和真普選聯盟
荃加福祿壽玩轉台慶
《荃加福祿壽玩轉台慶》(Liza and Gods Anniversary Charade)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綫電視)製作的綜藝戲仿節目,福祿壽節目系列的第二輯。本節目是《荃加福祿壽》為無綫電視43周年台慶之特別版,為台慶節目之一。由汪明荃(荃)、阮兆祥(福)、王祖藍(祿)及李思捷(壽)主持。由2010年11月13日至12月4日逢星期六20:30-21:30於翡翠台及高清翡翠台播放。節目播出後於myTV提供節目重溫。.
菜園村事件
菜園村事件,指香港新界石崗錦田公路旁的橫台山菜園村因廣深港高速鐵路工程而需要遷拆所引起的事件。 橫台山菜園村,又稱「石崗菜園村」,一般稱作「菜園村」,是一條非原居民村,與石崗機場僅一河之隔,是計劃中廣深港高速鐵路列車停車側綫(地面段)及緊急救援站的所在地。當地村民因為政府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商業電台:雷霆881,2009年8月21日循清拆寮屋的方式要求清拆村落的問題而發生爭議。 村民在過去40多年間,在當地從事養豬、種菜等農業維生,菜園村因而得名,但大部份村民並非原居民。最近數年,香港政府及港鐵公司為要建造廣深港高速鐵路,準備清拆該村,以在當地興建列車停車側綫及緊急救援站。事件引來村民與香港保育人士的迴響,自2008年11月起投入「抗爭」運動。該村很多村民在該地居住了數十年,希望維持「新界既有的生活模式」,並指責工程師設計時沒有考慮到當地村民,因而拒絕遷出。 村民以「不遷不拆」為基本要求,開展了一系列的抗議活動,包括印製及派發特刊、到政府部門抗議、舉行「高高燢興唱低高鐵音樂會」等,務求使公眾及政府關注他們的要求。2009年10月20日,香港特區政府拍板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橫台山菜園村將會不遲於2010年10月全面清拆。雖然居民可於2010年1月底前接納政府的特惠補償,惟他們要在收到補償後的1個月內遷出。村民後來作出讓步,不再堅持「不遷不拆」,而要求政府將整個菜園村覓地重置,政府初步反應正面。後來特惠補償金登記限期延長至2010年2月28日,所有受影響的村民均已在限期前登記。不過到了後期,政府卻沒有再理會村民的安置安排。相反卻按照港鐵要求,如期於2010年10月起進行收地行動,使衝突事件陸續發生。.
查看 李卓人和菜園村事件
製造界功能組別
製造界功能組別(Manufacturing functional constituency),是立法局功能組別之一,屬於當時的新九組之一,選民包括所有報稱從事製造業的選民。這個組別共有113,957名選民。 製造界功能組別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廢除。 主權移交後,並不如其他的新九組功能組別,這個界別並沒有任何相似的界別取代。.
查看 李卓人和製造界功能組別
西九龍站
香港西九龍站(Hong Kong West Kowloon Station),政府現行使用的名稱為「西九龍站」,位於香港西九龍油尖旺區,鄰近西九文化區,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南端的終點站,連接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的福田站,佔地11公頃,耗資122億3千萬港元興建,其樓面總面積達43萬平方公尺,於落成啟用後將會成為世界上規模最龐大地下鐵路站 World Buildings Directory。在不更改香港特別行政區界線的情況下,部分樓層將劃定為內地口岸區,主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工務計劃下撥款興建高鐵香港段,並最終擁有該段鐵路。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獲政府委託進行高鐵香港段的設計、建造、測試和試行運作,由路政署監察項目的落實。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應以象徵式價格把營運高鐵香港段所需的土地或就該等土地所享有的權益或其他權利歸屬九廣鐵路公司,以及把高鐵香港段的動產轉讓予九鐵公司。九鐵公司將隨後按《服務經營權補充協議》,把營運高鐵香港段的授予港鐵公司。 西九龍站原預計2015年啟用,惟工程出現不同程度的滯後,將與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於2018年第三季一同啟用。透過西九龍站,乘客可以接駁至港鐵東涌綫、機場快綫九龍站和西鐵綫柯士甸站,來往各個香港區域及香港國際機場。 在2018年5月,港鐵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有關2018年港鐵票價調整的文件,文件中的港鐵路綫圖把西九龍站命名為香港西九龍(Hong Kong West Kowloon)。.
查看 李卓人和西九龍站
馬力 (民建聯主席)
力(),祖籍福建廈門,生於广东廣州,生前擔任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建聯主席。 馬力畢業於培僑中學、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聯合書院),曾任培僑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教師、《香港商報》副社長。.
馮檢基
馮檢基(Frederick Fung Kin-kee,,自稱政壇李克勤),香港立法會前議員,政治人物,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東莞。1970年代開始活躍於學運,社運及居民運動,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簡稱「民協」)創會會員,曾任深水埗區議員和泛民飯盒會召集人,他亦從1983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市政局議員。他是香港泛民主派的一員。馮檢基在1988年首度成為深水埗區議員,1991年首度成為立法局議員。香港回歸後,歷任臨時立法會議員、立法會議員。2016年落選後,拒絕回應新旧交替的潮流,堅持參加2018年補選,备受批評。.
查看 李卓人和馮檢基
香江怒看
《香江怒看》(Views on Hong Kong)是香港亞洲電視有限公司2014年製作的時事清談節目,由前立法會議員詹培忠擔任嘉賓主持,自由記者褚簡寧擔任主持。內容主要討論香港時事及政治。節目內第二節設有「怒看人物」環節,每集由主持討論一位香港政界著名人物,並披露鮮為人知的政壇內幕。.
查看 李卓人和香江怒看
香港大學副校長任命事件
香港大學副校長任命事件,是指2015年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否決任命遴選委員會推薦人選陳文敏為副校長的爭議。陳文敏於2002年至2014年間出任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至2014年11月有傳媒披露陳文敏獲推薦為副校長,但同時指陳文敏親泛民主派的政治立場與政府官方不一致,至2015年初傳出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干預香港大學聘用副校長的事務,對校委會成員展開遊說不要委任陳文敏。2015年3月,梁振英以校監身份委任背景具爭議性的李國章加入香港大學校委會,並拖延副校長人選的決定,其後更任命李國章為校委會主席,有港大師生發起集會,抗議特首介入港大校務,衝擊學術自由,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以暴力企圖闖入校委會會議引生肢體衝突,而委任陳文敏為副校長的議案於2015年9月29日被否決。.
香港大學校友列表
本列表收錄香港大學的知名校友。列表將人物粗分為數大類,並遵循各類內容不重疊的原則進行編輯。.
查看 李卓人和香港大學校友列表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Hong Kong Alliance in Support of Patriotic Democratic Movements of China),簡稱支聯會或港支聯, 是香港的泛民主派政治組織,於1989年5月21日在香港支持當時中國民主運動的「百萬人愛國民主大遊行」中成立。.
香港人網
香港人網(Hong Kong People Reporter)是香港一個綜合網上電台及網上論壇的網站(其網上電台部分已停止廣播,節目重溫及網上論壇仍然運作),香港人網有明顯的政治立場與政治傾向,運作時期只支持人民力量。創辦人蕭若元於2008年成立Hong Kong New Media Limited後開始經營。香港人網於2008年與MyRadio合併後,經過兩年多的經營成為香港最多人收聽的網上電台。其後於2010年9月6日,香港人網決定與MyRadio分拆,各自營運兩個不同的網台。2012年8月根據Alexa.com的統計數據,香港人網於全港網站中排名第29位。其後由謎米香港取代。.
查看 李卓人和香港人網
香港人被拒入境澳門事件
香港人被拒入境澳門事件是指部分香港政治人物、學者、記者在入境澳門時被澳門政府以干犯澳門《內部保安綱要法》為由拒絕入境後驅逐出境的一系列事件。香港民主派对此感到強烈不滿,認為澳門政府打壓入境自由,並认為当局是为了阻止香港民主派与澳門民主派進行合作和串連。另外,香港政府亦曾拒絕近2100名澳門居民入境香港。 2009年12月10日開始,港澳互免入境申報表協議正式啟動,合資格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只須憑澳門身份證即可前赴香港逗留180天。赴港申報表也於同日起永久停用。.
香港商業電台續牌風波
商台續牌風波是指2003年香港商業電台續牌時,政府內部討論應否給予12年牌照,個別人士取態引起之風波,並於2012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期間之選舉論壇,由候選人之一唐英年揭發,指另一候選人梁振英當時作為行政會議召集人提出縮短商業電台牌照年期至三年,作為打壓言論自由手段。事件引起公眾嘩然,有人指責唐英年違犯保密原則,也有人指梁振英不擇手段。.
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
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源於2009年香港政府計劃增加免費電視牌照,至2013年10月香港政府公佈結果後觸發的一場爭議。 2009年年底,香港3間電訊商向廣播事務管理局申請免費電視牌照,其中一位申請者城市電訊主席王維基表現相對積極,於2012年成立香港電視網絡,大肆招兵買馬,又拍攝好十數齣電視劇,幾近萬事俱備,引起不少觀眾的關注及期待。至2013年10月15日,行政會議完成審批程序,原則上同意批發免費電視牌照予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而大致完成準備的香港電視網絡則不獲接納。由於香港政府事前沒有聲明會有三選二的情況,又無拒絕批發免費電視照牌予香港電視網絡的原因,種種事件令人難以明白而惹起爭議性。在公眾及輿論壓力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和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先後表示,基於行政會議的保密原則,不能夠公開交代原因,僅指出涉及「一籃子」因素。惟公眾對此解釋不接納,事件激發香港社會強烈迴響,引發12萬人遊行及包圍香港政府總部的事件。.
香港立法機關補選列表
香港立法會及前身之立法局曾於各選舉之間舉辦不同選區或界別之補選,以填補上次選舉產生議員因不同原因離任之空缺。以下列表為自立法局於1985年起舉辦首次全民選舉後,所有補選之統合資料。.
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立法會由選舉產生,除第一屆任期為兩年外,每屆任期四年。 以下列出所有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的人士。 以下的歷史紀錄包括任期1997年1月25日至1998年6月30日設立的臨時立法會和1998年7月1日後設立的香港立法會,不包括過往英治香港時期的立法局。.
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
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根據《香港法例》第149章《》規定的每年17日(本條目所有公眾假期日數,均不包括星期日),和《香港法例》第57章《》規定的每年12日。公眾假期和法定假日除了日數不同外,適用對象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銀行、教育機構、公共機構辦事處和政府部門是根據《公眾假期條例》的規定放假,其僱員可享每年17日公眾假期。如非上述機構,則只須根據《僱傭條例》規定的法定假日放假,其僱員僅得每年12日法定假日,但亦有機構給予僱員《公眾假期條例》規定的17日假期,下文將有詳盡介紹。另有部份機構是全年運作,不論是根據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放假,其僱員亦未必會在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當日放假,或會以個別僱員輪流另日補假的方式放假。.
香港職工會聯盟
香港職工會聯盟(簡稱職工盟;Hong Kong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縮寫作 HKCTU)成立於1990年7月,至今有95個屬會,代表逾19萬名會員,為香港最大獨立工會聯合組織。職工盟總部位於香港九龍彌敦道557至559號永旺行7樓及19樓。職工盟現任主席為代表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的吳敏兒、李卓人為秘書長,總幹事為資深勞工幹事蒙兆達先生。職工盟的四大綱領為團結、尊嚴、公義、民主。.
查看 李卓人和香港職工會聯盟
香港語文
香港語文是指在香港常見的語言和文字,目前香港法定語文是中文和英文,雙方享有同等地位,而香港政府所提倡的語文政策是「兩文三語」,兩文指中文和英文;三語指粵語、英語和普通話--->。 粵語是香港最主要的語言。2011年,香港人口有89.5%以「廣州話」為慣用語言,其次為「其他中國方言」(4%)、英語(3.5%)、普通話(1.4%).
查看 李卓人和香港語文
香港泛民主派列表
本條目列出了香港的泛民主派組織和人士。.
查看 李卓人和香港泛民主派列表
香港最低工資
最低工資是保障工人能以勞力換取足以生存的薪金,以保護勞工權益和維持合理生活水平的一項政策,香港經常有傳媒不時揭發無良僱主剝削清潔工人、建造業工人以及保安員等低收入勞工的工資,社會過去激烈討論是否設立最低工資及工資水平定於多少。2011年5月1日,《最低工資條例》正式實施,首個最低工資定於時薪$28。2013年5月1日起調升至時薪$30;2015年5月1日起再調升至時薪$32.5;2017年5月1日起再調升至時薪$34.5。而最低工資委員會須每兩年就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至少作出建議報告一次 ,並因應報告調整最低工資的水平。然而,社會有聲音認為兩年一檢令工資水平滯後,要求實行一年一檢。.
查看 李卓人和香港最低工資
香港旅遊發展局
香港旅遊發展局(簡稱旅發局;Hong Kong Tourism Board)於2001年4月1日成立,是由香港政府資助的旅遊推廣機構,其使命是盡量擴大香港旅遊業對香港社會及經濟的貢獻,並且致力鞏固香港作為世界級旅遊點的地位。.
查看 李卓人和香港旅遊發展局
香港政治制度
香港政治制度是指由1842年開始的香港殖民地時期和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後的香港政治,貫切其中的最大特色是殖民地時代創立的行政主導制:總督由英國委任,身兼政府首長、駐軍統帥、(實際上只是咨詢機構的)立法會主席,掌控立法權、執法權,唯獨需派人擔任終審法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港府為爭取民心,試圖組織民選議會,但因中國恐嚇出兵而作罷,原先的議會被降格為打點市容的市政局。到殖民地時代末期,香港立法局部分議員是由間接民選產生,但只負責被動蓋章和進諌。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憲制性文件,而政制的其中一部份是香港政治委任制度。 殖民地建立初期,香港政制全由英國人發展及管理,後來漸有本地華人參與。香港的主權歸屬問題在20世紀末受到國際關注,中國和英國經過近20年磋商,最後決定於1997年進行主權移交,結束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地歷史。主權移交後,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以一國兩制形式平衡兩地之間政治、經濟和社會上的差異。主權移交後的政治爭議,多數涉及在憲制性文件《基本法》的架構下,香港民主發展的方案和步伐。.
查看 李卓人和香港政治制度
香港數碼廣播停播風波
香港數碼廣播停播風波是指自2012年8月3日,由於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DBC)4名股東(黃楚標、李國寶、李國章、黃子欣)以公司帳目不清為由,不願按股東會原訂計畫注資,也不願出售股份或招股。黃楚標在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指出已經投資過億仍然未見成效,又指鄭經翰高薪挖角,大花資金,故決定拒絕注資。 創辦人及台長鄭經翰稱是受到中聯辦打壓,及後鄭經翰表示,他收到消息打壓者乃梁振英而不是中聯辦,並認為是藉此圖令DBC被迫清盤,讓政府收回其廣播牌照。 事件最終以鄭經翰一方向黃楚標賣出股份告終,鄭經翰另設D100網上電台。.
謝凌潔貞
謝凌潔貞(Cherry Tse Ling Kit-ching,),現任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
查看 李卓人和謝凌潔貞
講清講楚
《講清講楚》(On the Record),是香港無綫電視新聞及資訊部的時事訪談節目,每星期日上午請來重量級政經界人士,為觀眾拆解問題癥結,深入剖析社會爭議及政策。節目逢星期日在翡翠台及無綫財經·資訊台播出。節目同時在myTV SUPER同步直播,並在節目播出後七天內於tvb.com內myTV SUPER以及無綫新聞網站提供節目內容足本重溫。而節目內容亦會成為當天重點新聞報道的內容。而節目錄影完畢後,明珠台記者會在同一直播室以英語訪問嘉賓,會剪輯後在當晚的新聞報道作為新聞片段播出。 香港其他電視台同類節目有now寬頻電視的《大鳴大放》及有線電視的《Sunday有理講》。.
查看 李卓人和講清講楚
講清講楚節目列表
以下列出《講清講楚》節目內容,包括出席嘉賓、該集的主題等。.
查看 李卓人和講清講楚節目列表
譚駿賢
譚駿賢(Tam Chun Yin,),為現任香港屯門區議會友愛北選區議員及工黨第三屆執委會秘書長。 他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主修歷史系),在學期間曾擔任學生會會長。他曾任職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及職工盟組織幹事等勞工組織要職。.
查看 李卓人和譚駿賢
譚惠珠
譚惠珠 ,(Maria Tam Wai-chu,1945年11月2日-),籍貫廣東中山,( 也有說是廣東台山)生於香港,現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黨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1980年代,譚惠珠曾經同時擔任立法局議員、行政局議員、市政局議員及區議員,曾被稱為「四料議員」。譚惠珠於早年任議員時,立場為傾向英國政府的一方,在香港逐漸臨近主權移交的期間卻成為支持中國政府的一員。.
查看 李卓人和譚惠珠
議會暴力
議會暴力指稱發生於議會中的暴力事件。 尽管当众斗殴有损立法机构的庄严形象,政治的高度对抗性带给立法者的压力和愤怒情绪使得议会暴力在各国都时有发生。现代议会暴力经常由意见不合、票数紧逼引起。 古代的議會暴力則無關政府的合法性,政府行為的不公義,危害公眾或極度無理等因素,因此形式與現代的議會暴力不同。古代的議會暴力有時候是政變或赤裸暴力,有時候是議員之間因為榮辱而攻擊對方或進行決鬥。.
查看 李卓人和議會暴力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縮寫OCLP),簡稱和平佔中、佔領中環、佔中,中国官方贬称非法佔中,是由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及基督教新教牧師朱耀明於2014年9月28日起在香港發動的一場爭取真普選的政治運動。運動於2013年初開始醞釀,提出以公民抗命為手段,採取佔領香港金融區中環的交通要道的方式,來爭取符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能夠公平實踐「投票權」、「參選權」和「提名權」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普選。反對人士則擔憂活動受非理性行為影響,導致可能的暴力衝突會嚴重影響香港經濟和市民日常生活。 2014年9月26日晚上,學界罷課集會演變成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為接下來的一連串公民抗命揭開序幕。發動罷課及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的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及學民思潮在翌日(9月27日)繼續於添美道集會,而「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因應當晚形勢,於9月28日凌晨1時40分宣佈正式啟動醞釀1年8個月的佔領中環,並且以佔領政府總部開始,反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提名方案,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撤回8月31日之政改決議,以及香港政府重啟政改諮詢、重交政改報告。啟動佔中後,警察在同日上午開始封鎖政府總部,令示威者無法前往添馬艦支援佔領人士,導致群眾於下午衝出夏慤道等主幹道。防暴警察在當日傍晚展開驅散行動,施放大量催淚彈鎮壓,結果激發民憤,導致示威活動在當晚蔓延至旺角及銅鑼灣等人流密集的地區,隨後更一度擴散至尖沙咀(但僅佔據3日便告失守)。 由於大量參與者以雨傘阻擋警察所使用的胡椒噴霧,而佔領旺角、銅鑼灣、尖沙咀行動均由市民自發,佔領人士不再承認「和平佔中」、學聯、學民思潮為大會,同時行動亦偏離原有模式,原先倡議的「一波又一波」抗爭行動變成長期佔據。加上由外媒使用的「雨傘革命」、「雨傘運動」名稱獲得佔領人士普遍接受,行動逐漸演變成「雨傘革命」。由於以上原因,加上佔領地不是由中環開始,因此有人認為「佔領中環」從未發生。佔中發起人之一的戴耀廷亦補充,「雨傘運動」並非由「和平佔中」發起,概念上亦有分別;於自首當日更指「雨傘運動」的出現替代了「和平佔中」,他認為佔中是否結束意義已經不大。「和平佔中」3位發起人於12月3日自首,但警方未有拘留或正式起訴;而「雨傘運動」在12月15日以銅鑼灣佔領區及立法會示威區清場作結,此前旺角佔領區在11月25至27日遭到警方清場,而添馬艦、金鐘、中環、灣仔佔領區亦在12月11日被清場,導致佔領區大幅縮小至僅餘立法會示威區。.
貫通南北方案
貫通南北方案是香港公共專業聯盟於2009年至2010年期間,就解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之爭議,提出之另一方案。由於該方案建議高鐵以錦上路為香港終點站,坊間和香港政府亦稱之為錦上路方案。.
查看 李卓人和貫通南北方案
趙恩來
趙恩來(Chiu Yan Loy,),祖籍江蘇淮安,生於香港,中學就讀保良局李城璧中學,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公共行政學系、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碩士(當代中國研究),現任工黨社區幹事,曾任李卓人立法會議員助理。 2009年至2012年期間,曾任新民黨常務副主席田北辰政治助理。2013年加入工黨,積極參與地區工作。2014年,趙恩來聯同民主黨林卓廷共同創立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出任大聯盟發言人。2014年底,出任支聯會常委,負責組織部工作。2015年,趙恩來聯同多個泛民政黨年青一代共組區政‧改造,推動青年議政,改革地區行政。 趙恩來2015年代表工黨出選荃灣區議會愉景選區挑戰新民黨田北辰,結果以2022票落選。至2016年再接再厲,伙拍工黨李卓人參選立法會新界西地區直選,排於名單第二位,最終以30,149票落選。.
查看 李卓人和趙恩來
麗閣 (選區)
麗閣選區是香港深水埗區議會下轄的選區,代號F09,成立於1994年,現任區議員為工聯會及民建聯成員陳穎欣。.
查看 李卓人和麗閣 (選區)
黃毓民
黃毓民(Raymond Wong Yuk-man,),字誼道,生於香港,祖籍廣東陸豐,其支持者稱他為教主,又有癲狗、芒果佬等綽號,香港政治人物、資深傳媒人及時事評論員,前立法會議員,前珠海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專科教授兼系主任;亦曾在亞洲電視和商業電台擔任時事評論節目主持,現為普羅政治學苑主席及網上電台MyRadio的創辦人兼節目主持。 黄曾為激進民主派要員,先後於2006年、2010年和2011年創立社會民主連線、普羅政治學苑及人民力量。2008年,時為社民連主席的黃毓民當選為九龍西選區的立法會議員,後於2010年與公民黨聯合發動「五區總辭」並在補選當中成功重返立法會。2011年1月,黃毓民與社民連決裂,並與陳偉業等另組人民力量;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黃連任立法會議員。 2013年,黃退出人民力量,與泛民主派決裂,轉而支持本土派政團。黃在2014年雨傘革命中支持示威者一方,又曾在2016年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中為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助選。黃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作為熱普城聯盟一員參選,最終敗選,結束八年立法會議員生涯。 黃強烈反對中国共产党及特區政府對香港的統治,因此主張「全民制憲,重新立約,實現真正『港人治港』」。黃在議員任期內對官僚權貴多有批評,並曾多次於議會與建制派議員、政府官員針鋒相對。他又引入多種議會抗爭模式,例如藉辭職補選發動「變相公投」,以「拉布」阻止「五司十四局」議案通過。 2018年,黃毓民將停刊多年的《癲狗日報》復刊,正式重回傳媒人崗位。.
查看 李卓人和黃毓民
黃毓民立法會擲蕉事件
黃毓民立法會擲蕉事件是指2008年10月15日,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在立法會會議廳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時發生的風波。 事件起因緣於曾蔭權宣讀有關生果金(高齡津貼)的部份時,贊同把金額劃一增加至每月$1000,但同時表示有需要考慮將來對70歲或以上的申請者引入某種形式的入息或資產審查,載於www.info.gov.hk,2008年10月15日。,引起在場的兩名社民連議員陳偉業及黃毓民先後表達不滿,並打斷曾蔭權宣讀《施政報告》。其後兩位被請離場時,黃毓民突然向曾蔭權站立的主席枱前一次過投擲三隻香蕉以示憤怒。而事後在2008年10月24日,曾蔭權終因民意的反對,表示「理性討論給感性反應蓋過」,而取消了資產審查。 有部份人士認為這是香港有史以來在立法會的首宗「議會暴力」事件,事件成為香港政壇焦點,引起各界及市民熱烈討論,褒貶不一。事後引發了多個後續事件,包括有長者模仿黃毓民的擲蕉行為,企圖強行餵李卓人吃香蕉(「食蕉」風波);中大學生爆反對潮,反對內部委任的「擲蕉」校董黃毓民(「反蕉」風波);以及立法會開放日期間,有市民模仿黃毓民在場內派蕉(「派蕉」風波),是次扔蕉風波(掟蕉風波)引起各界市民熱烈討論,雖然有七十餘名市民投訴黃毓民在施政報告時投擲香蕉。這是香港在立法會的首宗以強硬手段衝擊政府權威事件,以強硬手段挑戰政府權威。MyRadio節目主持人蕭若元及譚志強認為此舉將為香港立法會開創先例,香港立法會「台灣化」(各政黨在議會內以較強硬和肢體抗爭方式爭取權益),解決立法會一池死水,以及民主派長期被批評议会抗爭無效的局面。.
范國威
范國威(Gary Fan Kwok-wai;)綽號咖喱飯,香港政治人物,新民主同盟、香港本土成員,已婚,育一女,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及現任西貢區區議員(運亨)。范國威是泛民主派成員,強調務實本土路線,從實際政策倡議,去捍衛本土權益,以滿足對香港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追求。曾在立法會上動議有關支持港人優先的議案,但不支持港獨及反對以暴力方式應對中港矛盾,他在2018年1月勝出民主派初選,其後在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於新界東選區勝出重返立法會。.
查看 李卓人和范國威
胡穗珊
胡穗珊(Suzanne Wu Sui-shan,),香港政治人物,社區前進油麻地南社區幹事,前工黨主席。畢業於聖士提反書院及香港理工大學語言及傳意學士,在學期間曾任學生會幹事,及後再取得英國華威大學性別與國際發展碩士。她曾任職工盟組織幹事、清潔服務業職工會總幹事,及太古飲料(香港)職工總會總幹事等勞工組職要職。2015年12月13日,在工黨黨員大會選舉中獲逾六成支持,成為新任主席,任期2年。 2017年8月23日,胡穗珊辭去黨主席及退出工黨。.
查看 李卓人和胡穗珊
起錨 (口號)
起錨(Act now)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10年5月29日所提出的口號,寓意「是時候行動」,為2012年政改方案宣傳的主題。「起錨」標誌中:「藍色是代表海洋,『起』字的一撇儼如在海洋中航行的船,寓意揚帆起航」。該口號旨在呼籲香港市民支持香港政府所倡議的2012年政改方案,但有部分反對者將「起錨」改為「超錯」以示不滿。經歷為期約一個月的「起錨」宣傳後,2012政改方案最終在6月24日、25日獲得通過。.
查看 李卓人和起錨 (口號)
赵紫阳
趙紫陽,原名趙修業,中國河南省滑縣人,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之一。1980年代先後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被視為黨內改革派主要領袖。六四事件后被中共保守派以“分裂党和國家,支持動亂分子”(支持改革的学生及开明派领导)为由排挤下台,在江澤民和胡锦涛當政下被軟禁16年后過世。 赵紫阳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滑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共豫北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中共冀鲁豫边区地委书记,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桐柏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南阳地委书记兼南阳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副書記,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處書記、第二書記、第一書記。文化大革命时期遭迫害,此后担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書記、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曾經流傳「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的說法。 赵紫阳于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先后擔任國務院總理和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成員。在任期間,他参与启动和领导的改革运动为中国大陆从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全球性的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除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外,他還积极提出并设计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打擊贪污腐败,推進改革開放的深化,曾一度被認為是鄧小平的接班人。1989年的六四事件中,趙紫陽因同情學生和反對武力鎮壓,而招致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和李鹏等人的不满,被免去黨內外一切职务,最終在軟禁中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16年,於2005年逝世。 由于赵紫阳在六四事件中的立场与态度,以及他在事后面对党内保守势力声讨时坚持己见为自己辩护,中共官方对其的评价直至其逝世仍然以加诸在他身上的“六四错误”为重点。而他大刀阔斧推进经济改革的作为、主张建立现代化政治体制的观点、响应社会各界民主诉求和反对武力镇压学生的言行以及至死不屈服于外加其罪的品格,获得了中共党内开明人士(如前人大委员长万里、前副总理田纪云等人)和海内外认同普世价值的团体或个人的广泛支持与赞誉,是现代中國民主運動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也是中共历史上少有的特立独行的领袖人物之一。赵紫阳於改革开放时期擔任總理的貢獻及經濟決策,当时被世人称为「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亦有人認為他才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而非鄧小平。.
查看 李卓人和赵紫阳
葵青貨櫃碼頭工潮
葵青貨櫃碼頭工潮是指由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外判工人於2013年3月28日開始發起的一場工業行動,成為香港戰後最長的一次工人運動。最後事件以9.8%的加薪幅度達成共識,於2013年5月6日結束長達40日的工潮運動。.
查看 李卓人和葵青貨櫃碼頭工潮
葛兆源
葛兆源(Kot Siu Yuen;),香港工運人士,原籍江浙,香港工會聯合會成員,香港特別行政區荃灣區議會福來選區區議員。.
查看 李卓人和葛兆源
蔡耀昌
蔡耀昌(Tsoi Yiu Cheong Richard,),香港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支聯會副主席、真普選聯盟成員團體代表、民主動力執委、民主黨中委,曾任沙田區區議員。祖籍廣東深圳,中學時期開始參與社運,大學時期支援八九民運並參與「六四」鎮壓後的營救工作。1993年8月被沒收回鄉證,不能踏足內地直至2016年。政界暱稱「阿狗」或「狗哥」。.
查看 李卓人和蔡耀昌
金鐘清場行動
金鐘清場行動在12月11日開始,為雨傘革命之一部份。.
查看 李卓人和金鐘清場行動
配票
配票是一種運用策略,以求某方充分利用票源,獲得最大席次之投票。由於在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中,並非僅由最高票當選,而係各候選人得票僅需在當選席次內領先即當選,因此政黨或政治聯盟透過組織動員或是號召選民自動將票源分配投給有希望當選的候選人,使其達到當選門檻,使該政黨當選席次最大化,避免個別參選人衝高票數造成選票浪費。.
查看 李卓人和配票
英屬香港立法局議員 (1991-1995)
立法局是英屬香港的立法機構。第三屆直選立法局共有60個議席,部分議席經1991年9月12日及15日的選舉產生。當中,由選舉產生的共有39位議員,分區直接選舉和功能界別選舉分別選出18位及21位議員。而由港督衛奕信爵士直接委任的議員有17位,官守議員有4位,分別為港督衛奕信及彭定康、布政司霍德及陳方安生、財政司麥高樂和律政司馬富善。60名議員的任期為四年,由1991年10月9日至1995年7月31日。本屆立法局是首屆擁有全民直選議席的議會,亦為港督兼任立法局主席時代結束的一屆。.
雨傘革命
傘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又稱雨傘運動(Umbrella Movement)或佔領行動(Occupation Movement),是指於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在香港發生的一系列爭取真普選的公民抗命運動。示威者自發佔據多個主要幹道進行靜坐及遊行,佔領區包括金鐘、添馬艦、中環、灣仔、銅鑼灣、旺角及尖沙咀,其主要訴求為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撤回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框架和候選人提名方案,爭取行政長官選舉的公民提名權,以及廢除立法會功能組別。運動的主要象徵是黃色的雨傘,源於示威者面對警方以胡椒噴霧驅散時使用雨傘抵擋,媒體因而稱此運動為「雨傘革命」或「雨傘運動」。 這次抗爭運動是香港歷史上最大型的公民抗命運動。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12月進行的「香港民意與政治發展」第4輪民調中訪問超過1,000名15歲以上市民,其中超過20%受訪者表示曾參與佔領。該中心按上述數據進行人口加權計算,推算整場運動的參與人數可能達到120萬人,佔全香港人口的1/6,是香港史上第二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僅次於1989年聲援八九民運的150萬人全球華人大遊行。運動在首3日為最高峰,9月29日至10月1日期間每晚均有超過20萬人參與佔領,是繼同年七一大遊行51萬人上街後,最大型的示威行動。但示威者的訴求全部被拒絕,運動以失敗告終。 此次運動衍生自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和學民思潮發起的罷課集會。9月26日晚上的重奪「公民廣場」行動揭開運動的序幕,8萬人集會聲援學生及抗議警方出動防暴警察對付示威者,並逼使「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和平佔中)提前於9月28日凌晨正式啟動。同日黃昏,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驅散示威者,更一度舉起開槍警告旗,結果激發強烈民憤,使佔領行動由添馬艦、金鐘、中環、灣仔蔓延至旺角及銅鑼灣,更於10月1日擴散至尖沙咀。旺角、銅鑼灣、尖沙咀的佔領人士並不承認「和平佔中」、學聯、學民思潮為大會組織方,同時行動亦偏離原有模式,由「一波又一波」抗爭變成長期佔據。這一連串佔領運動亦遭到不少市民的反對,他們指佔領人士嚴重阻塞交通,影響生活和經濟。 各個佔領區的持續時間各不相同,最短的是尖沙咀佔領區,只維持3日。其他佔領區持續的時間較長,大多由警方、執達主任等清場。旺角佔領區被佔據近2個月,在11月25日至27日遭警方武力清場,期間示威者順著被驅散之方向開拓新戰線,導致當時亦為佔領區面積最大之時,之後示威者改為「流動佔領」。金鐘、添馬艦、中環、灣仔的佔領區範圍最廣闊的時候是在9月28日至10月1日,達到人數最高峰時期,佔領區之後縮小,令灣仔在運動早段亦告失守;但除龍和道及金鐘道外,大範圍清場一直拖延至12月才進行。中環在12月11日上午被執達主任清場,金鐘夏愨道、添美道在同日下午由警方清場,使佔領區大幅縮小至僅餘立法會示威區外的行人通道。佔領行動持續79日、即超過2個半月後,最終在12月15日以銅鑼灣佔領區及添馬艦立法會示威區被全面清場作結。清場後佔領人士改用「流動佔領」、「抗租拆稅」等不合作運動延續抗爭,而部份示威者仍分別佔領添美道「公民廣場」至立法會一段行人路半年,以及佔領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行人路超過3個月。 除雨傘外,黃絲帶亦為此次抗爭運動的主要象徵物。這是源於9月1日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因應人大常委就香港2016、2017政改的決議而發起的「還政於民,落實普選」黃絲帶行動。有市民發起將黃絲帶繫上香港各處的行道鐵欄上,亦有不少網民在Facebook等網站以黑底黃絲帶的圖片為頭像來響應運動。 同年11月29日,美國《紐約時報》與台灣中研院學者徐斯儉皆認為,佔中運動影響了台灣的九合一選舉,選舉結果顯示執政黨(中國國民黨)潰敗,臺灣的選民表達他們對中國大陸的不安之感已經升高。.
查看 李卓人和雨傘革命
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
本条目记录2014年10月雨傘革命的佔領情況、細節。.
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2月)
本条目记录2014年12月雨傘革命的佔領情況、細節。.
雷鼎鳴
雷鼎鳴(Francis T. Lui),廣東台山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幫港出聲成員。近年經常於香港媒體發表意見,每周一及五為《晴報》撰寫專欄。他早年於1963年畢業於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與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為同級同學。後來一同入讀香港華仁書院。.
查看 李卓人和雷鼎鳴
集體談判
集體談判是指勞方集體性地透過工會,與資方談判僱傭條件,而資方必須參与,而談判結果具有法律約束力。其目的是希望勞資雙方能夠在一個較平等的情況下訂立僱傭條件,以保障勞方應有的權益。而集體談判權就是一些國家及地區賦予勞工的一種權利。.
查看 李卓人和集體談判
林鄭月娥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活動
林鄭月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時任政務司司長。她在2017年1月12日正式宣布辭任政務司司長一職,並在2017年1月16日獲得批准。同日,她正式宣佈參選行政長官。.
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
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是指於2011年8月16日至8月18日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問香港展開為期3天的考察活動,有關香港政府及警方在處理示威、新聞採訪和香港大學百週年校慶等一連串的手法上被輿論認為是過於嚴苛及打壓,引起對表達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及學術自由等香港傳統價值觀的重大爭議,和警權過大的憂慮。.
李鳳英
李鳳英 (),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來自勞工界。李鳳英為新界沙頭角原居民,2004年獲邀為鄉議局顧問。.
查看 李卓人和李鳳英
李耀基
李耀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曾任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秘書長及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曾受民主黨的司徒華、李華明等器重,被稱為「華叔門生」 。.
查看 李卓人和李耀基
李柱銘
李柱銘,QC(Martin Lee Chu-ming,),生於英屬香港,籍貫中國廣東省惠州市。李柱銘是香港首位獲認許的大律師,及首位獲委任的御用大律師,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也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及港同盟及民主黨主席。 由於他過去長期積極關注及領導香港民主運動,所以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稱。他推崇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在激進民主派冒起前,他是被針對的目標之一。 李柱銘自1985年已擔任香港立法局議員(1997年前稱立法局)職務,直至2008年李柱銘宣佈不再參選立法會,結束其23年議會生涯。.
查看 李卓人和李柱銘
李梓敬
李梓敬(Dominic Lee Tsz-king,1984年1月22日-),香港政治人物。現為香港深水埗區議會又一村選區區議員及自由黨成員。職業為電子零件企業的執行董事。已婚,育有兩子。.
查看 李卓人和李梓敬
李永達
李永達(Lee Wing-tat,),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惠陽,現任土地監察主席,民主黨中常委,前香港立法會議員。.
查看 李卓人和李永達
李明哲事件
李明哲事件,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的一起刑事案件。因當事人中華民國國民李明哲曾進入失聯狀態,引發人權侵犯爭議,經其妻子李凈瑜與台灣多個民間團體組成『尋找李明哲- 李明哲國際救援小組』強力奔走下而使此事受台灣关注、至美國求援引起數個國際媒體採訪報導,甚至聯合國與歐洲議會提出訴願而與劉曉波案一併做出『RC-B8-0459 / 2017』決議案號。 媒体常将此事件与周泓旭案对照比较。.
查看 李卓人和李明哲事件
李旺陽事件
李旺陽事件是指中國湖南省六四民運勞工維權人士李旺陽在可疑情況下死亡事件。 李旺陽因支持八九民運囚禁累積計達22年。刑滿出獄後,2012年5月22日在朋友幫助下脫離了監視,接受香港有線新聞中國組記者林建誠訪問相關六四民運。訪問在該年6月2日播出,當地公安部國內安全保衛局(「國保」)亦加強了對李旺陽的監控。6月6日,胞妹李旺玲到訪發現他已死亡,情況可疑,他也沒有留下遺書。當局6月8日進行了屍檢,報告的結論是自殺。6月9日李旺陽的遺體被當局沒有親人的許可下在邵陽市殯儀館強行火化。他的親戚和朋友質疑李旺陽是「被自殺」,引起國內和外地關注。6月10日,成千上萬的人在香港上街加入參加遊行。6月中旬,因香港和其他的關注,北京下令刑事調查。湖南省委書記周強在2012年7月30日表示李旺陽死於自殺,證據確鑿;各界的人士仍然認為李旺陽的死重重疑點。 從李旺陽的死亡起,妹妹李旺玲和妹夫趙寶珠夫妻卻被嚴密監控。湖南省公安廳公佈李旺陽死因調查報告宣稱他是自殺後,李旺玲夫婦仍是失蹤狀態。記者繼續搜索他們的踪跡,最終九月初,他們被《明報》記者發現。他們接受採訪時堅持從來沒有同意屍檢,火化或自殺的判決,可是在當局的監督下回答問題他們要求「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記者調查期間被當地公安在旅館扣留44小時,新聞界對香港記者受到威脅表示不滿。.
查看 李卓人和李旺陽事件
梁家騮
梁家騮(Leung Ka-lau,),出生於英屬香港,籍貫廣東肇慶,前香港立法會功能界別(醫學界),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外科醫生,他是首名從香港公立醫院醫生出身的立法會議員。.
查看 李卓人和梁家騮
梁耀忠
梁耀忠(Leung Yiu-chung;),生於香港,籍貫廣東中山,香港立法會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議員,現任葵青區葵芳選區議員,基層團體街坊工友服務處執行監督,香港泛民主派成員,他曾五次當選新界西選區地區直選立法會議員,曾任香港仔工業學校教師。 2016年,他代表街工及泛民主派,參加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的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最終成功當選。.
查看 李卓人和梁耀忠
梁振英大宅僭建風波
梁振英大宅僭建風波是指2012年6月,當時身為候任香港行政長官的梁振英被《明報》首先揭發,其位於山頂貝璐道裕熙園4-5號之大宅出現多處違規僭建一事。 2012年6月21日,《明報》揭發梁振英在山頂貝璐道4號裕熙園的居所僭建了一個面積約110平方呎的三邊密封玻璃棚。而此與他在2011年5月向傳媒公開表示曾諮詢過兩名專業人士「確認山頂大宅沒有僭建物」的說法不一致。身為產業測量師的梁振英承認將原來的木花棚改建為金屬加玻璃結構,沒有向屋宇署入則申請,是無心之失,並即日清拆乾淨。,《明報》,2012年6月21日其後,《明報》翻查地政總署拍攝的高空圖片顯示,木花棚於2000年9月(即收樓後3個月)仍未出現《明報》2012年6月27日,與購入大宅前已有木花棚的說法不符。梁振英得知地政總署的「天眼」後,延至11月才再回應。梁振英認為他「記錯」,將4號及5號屋混淆,上手業主留下的花架可能是在4號屋,而5號屋並沒有上手業主留下的花架。但梁在同一份聲明指,在買入後曾在4及5號屋各搭建一個木花架。 2012年6月22日,屋宇署指出裕熙園4、5號屋僭建多達6處,包括雜物房、車位上蓋和一個200呎的地庫等,實用面積共約500呎。梁解釋僭建物在購入大宅前已存在,並不知道此等是僭建物,堅持自己只是疏忽,並無隱瞞及不涉誠信問題。2012年6月29日,梁宅發展商劉耀柱接受香港商業電台訪問,承認修建地下室和大閘,同時不肯正面回答有否僭建木花棚:「如果我答有,我騙你」,有線電視,2012年6月29日明報,2012年6月30日。 《蘋果日報》對比多年前的相片,發現梁多次改動有關僭建物,加上有線電視發現梁的買賣協議內有「放棄追究僭建」條款,有線電視,2012-06-25,使到梁振英的誠信受質疑,引來大眾的議論、傳媒連日來的吊雞車追訪、網民惡搞,以及被泛民要求下台。 2012年11月23日,梁振英發書面聲明交代僭建,承認2011年10月發現地下低層有「200呎」的空間(屋宇署證實為323呎),一個月後以磚牆密封僭建地下室。此前,候任特首辦否認存在此僭建。梁指圍封僭建時「並無任何人查詢他家中的僭建問題」,所以沒有主動公開。屋宇署曾4次發信催促梁振英,要求提供該道牆的構造及建造目的。 2012年12月10日,梁振英在立法會答問會上發表:「主席,這個有個事實上的問題,我記憶中我--說過我--僭建。」他的言論引起社會強烈的反彈,不少人要求他下台。.
楊光 (鬥委會)
楊光(Yeung Kwong,)是香港左派工會香港工會聯合會的前領導人,女兒在英國讀書,女婿是英國白人.在香港主權移交後於2001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表揚其為勞工界的貢獻。社會大眾一般指其在1967年六七暴動期間擔任左派勢力的領導角色,組織及策劃一連串包括暗殺和放置炸彈的暴力事件。 香港日治時期,楊光工作於當年香港最大的香港海軍船塢工會。1962年,楊光由工聯會副理事長正式擔任理事長,及後在1980年接任會長位置,直至1988年方由李澤添繼任。1975年至1988年期間,楊光自張振南以後,成為第二名擔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工聯會理事長,此後更三次連任。他亦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之委員,以勞工界身份成為400名推選委員之一。楊光亦曾任第7屆全國政協委員。.
查看 李卓人和楊光 (鬥委會)
楊鳴章爭議
於2017年8月接替湯漢出任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的楊鳴章,過往曾多次因為其言行而引發爭議,某些更被香港以外的媒體報道。.
查看 李卓人和楊鳴章爭議
民主動力
民主動力,香港泛民主派組織之一,於2002年成立,由多位關心香港民主政制發展的學者、專業人士及政黨成員組成的民間組織,為香港各民主黨派提供一個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多次協調民主派參加立法會及區議會選舉。此外,亦為香港民主發展相關議題進行學術研究,並積極參與和籌劃多項社會行動及公眾教育,致力推動香港的政制民主化改革 。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曾策劃和參與泛民區選聯盟。2013年3月21日,民主動力聯同其他香港泛民主派政黨及團體成立真普選聯盟。 2015年發起91名民選議員及增選委員聯署反對2016年及2017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2018年1月14日,為決定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的九龍西和新界東人選,舉行民主派初選實體投票。.
查看 李卓人和民主動力
民主歌聲獻中華
《民主歌聲獻中華》(Concert For Democracy In China)是香港市民為支持北京八九民運而舉辦的籌款活動,於1989年5月27日在跑馬地馬場舉行。.
查看 李卓人和民主歌聲獻中華
民生書院
民生書院(Munsang College,MSC)是創校於1926年,屬英文中學,是香港少數擁有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的一條龍男女學校,也是少數多於90年歷史,經歷香港日佔時期的學校。民生書院是一所位於九龍城區的英文中學,為該區第一所津貼中學。 校園佔地16,800平方米,擁有標準操場、標準跑道、標準足球場、標準籃球場、室內運動場及室外標準游泳池等,設備非常完善。學校以基督教為學校宗教信仰;但不隸屬於任何宗教團體,中學部是香港教育局特許的114間英文授課中學之一。幼稚園更為全球三所獲福祿貝爾認証的幼稚園之一。 現將改建E座(黃映然紀念樓),而H座(新翼大樓)的新樓梯將於2017年的畢業禮前正式啟用。E座(黃映然紀念樓)的改建工程預計將於2023年完工。屆時將會有更多新課室及多用途室、一座新禮堂、全天候標準室内游泳池、新圖書館、標準室内籃球場和羽毛球場等惠及學生的新設施。現在校方正積極籌款,集資興建這些設施。 中學部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4位,而小學部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23位。.
查看 李卓人和民生書院
民間電台
民間電台(簡稱:民台)是由香港泛民主派人士曾健成發起,以非牟利形式運作的電台,於2005年10月3日起試播,電台利用頻率FM 102.8於逢星期一至五晚上七點至十一點(最長至十二點)廣播(覆蓋範圍在香港島及九龍大部份地區),並同時透過網絡廣播節目。以公民抗命形式挑戰其認為是「違憲過時惡法」的《電訊條例》。其自稱「以開放敢言為宗旨,用公義良心,為小眾發聲」。節目題材多元,多為phone-in形式節目,常邀請立法會議員作嘉賓或主持,亦曾直播「六四燭光集會」與「七一遊行」。民間電台口號為「突破封鎖,主動出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查看 李卓人和民間電台
泛民主派
泛民主派(Pan-democracy camp),簡稱泛民,是香港傳媒和學者等由2004年起常用的辭彙,廣義指支持香港全面推行民主及普遍選舉的政治人物及組織;當中部分黨派也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改革、結束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 縱使民主派支持及推動香港民主發展,但常因街頭抗爭手法、路線、社會及經濟立場的不同而分為多個黨派及團體:包括現今「溫和民主派」(主流民主派)、「激進民主派」(進步民主派),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左派和右派立場的分別,在政治光譜擴闊底下的變化,透過妥協、談判、違法、對抗等不同路線分裂而成,近年更多稱作「泛民主派」或簡稱「泛民」,而親共傳媒則稱之為反對派,中國内地媒體稱呼泛民黨派時會加上引號;同樣,泛民人士稱建制派人士為保皇黨、土共。.
查看 李卓人和泛民主派
清心直說
《清心直說》(STRAIGHT TALK)是無綫電視明珠台的一個時事訪談節目,由新聞及資訊部公共事務科製作。類似前亞洲電視時事清談節目時事縱橫,節目会邀請一至兩个嘉宾探讨社会话题。由著名香港主持人褚簡寧主持。.
查看 李卓人和清心直說
溫和民主派 (香港)
溫和民主派,亦稱主流民主派(),是香港傳媒及學者等就香港政治議題的辭彙,自2010年以來用以分辨同為廣義泛民主派的激進民主派。現時溫和民主派的協調及對外組織是泛民會議。溫和民主派反對以武制暴的手法去爭取民主。 2010年五區總辭一事之前,此概念較不明顯,並作為相對概念,但整體泛民均會合作。不過自激進民主派的社民連發動「五區公投」後,傳媒就開始使用「溫和民主派」形容並沒有參加此項目的終極普選聯盟及其成員。終極普選聯盟的十多位立法會議員當中,佔多數的民主黨被外界視為終極普選聯盟的領導者。而終極普選聯盟和參與五區公投的社民連、公民黨以外的黨派,一度被稱為中間民主派(),其後因反對人民力量的「狙擊」結合為溫和民主派。 泛民各主流黨派皆支持香港推行全面民主及實現真普選,要求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儘快推行全面普選、注重監察政府運作、視「人權」、「平等」、「公義」、「言論自由」等為社會的核心價值。他們在其他政治或經濟理念上則未必有一致的看法,但泛民與支持平反六四的民運人士相同。 近年溫和民主派在其他政治或經濟理念上未有一致的看法,包括梁振英領導的特區政府問題,再分出中間派。.
潮阳区
潮阳区(官方音译:Chaoyang,传统外文:Teoyeo/Tioyio)是中国广东省汕头市的一个市辖区,因地处大海之北而称潮阳。她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濒临南海,东面毗邻濠江区,东北隔牛田洋望金平区,西接普宁市,南邻潮南区,北界揭阳市,母亲河练江由东向西穿过潮阳并于海门镇注入南海。潮阳千年古邑,自宋代开始教育就较为昌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陈尧佐诗:海滨邹鲁是潮阳。原潮阳县从清代中期开始便成为潮州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有"人县"之说潮州俗语:海阳银县,潮阳人县,揭阳米县,不少人乘着红头船漂洋过海去求生。潮阳现有旅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20多万人,是全国著名侨乡之一。潮阳民营企业较为发达,目前已形成谷饶内衣、和平音像、贵屿废旧拆解等产业链及果林生态、水产养殖等特色三农产业。是中国“光盘之乡”,打口碟源地。 原潮阳县包括今潮阳区、潮南区、濠江区等地详见潮阳县。.
查看 李卓人和潮阳区
有线电视前端插播广告
有线电视前端插播广告,即是覆蓋廣告,台灣通稱蓋台廣告,是一種電視廣播的現象之一,通常指有线电视网络在传送电视频道的基础上中断原本电视台正在播映的广告或节目,并在转播前端插播的商业广告和游动广告字幕。 在中國各大城市,特別是廣東省轉播香港電視台的電視節目時,插播广告幾乎是無可避免。一般來說,主要出於當地轉播的境外電視節目有部份內容被認為含有敏感題材,而會被中國大陸的廣播當局以「切換畫面信號」的形式來屏閉。另外某些電視台也會以此為藉口在其它正常節目時段插播自己的廣告,以牟取大量的廣告收益。而在台灣常見的情形則是有線電視業者向地方商家收取費用後,以地方性廣告覆蓋電視台的全國性廣告。.
新九組
新九組是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在1992年時,為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所設立的九個新功能界別。.
查看 李卓人和新九組
新界西選區
新界西選區(英文 New Territories West Constituency)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五個選區之一,範圍為新界西半部地域,包括荃灣區、葵青區、屯門區、元朗區及離島區。 新界西選區總面積480.43平方公里,總人口(2011年)2,023,206人,人口密度4,211人每平方公里,是人口最多的選區。.
查看 李卓人和新界西選區
政制向前走大聯盟
政制向前走大聯盟,是香港2010年的建制派組織,由支持香港政府《2012年政改方案》人士組成,約有154位發起人及44個發起社團參與,聯盟召集人是鄭耀棠。 政制向前走大聯盟主要組織兩項活動.
查看 李卓人和政制向前走大聯盟
拉布 (香港)
拉布在香港的歷史可追溯到1990年代,據說在香港立法會,最初利用議事規則進行「拉布」的是建制派議員,當時為了通過解散民選的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草案,由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立法會議員發起。 「拉布」或「拉布戰術」,是西方議會政治的專業術語,指在議會故意發表冗長演說以拖延議案表決,是議會上使用的一種策略,運用者通過「拉布」以阻礙試圖以冗長發言的「拉布」手段阻止政府提案的通過。.
查看 李卓人和拉布 (香港)
曾灶財
曾灶財()〈〉,載香港《星島日報》,2007年7月26日。,真名曾財〈曾灶財遭女賊偷錢 怒喊:「拉佢入天牢斬頭」〉,載香港《明報》,2003年6月19日,以自號「九龍皇帝」聞名,是香港街頭塗鴉者,塗鴉創作均為用毛筆書寫之漢字。行文講述自己以及家族的過往事蹟,以及「宣示」對九龍的「主權」。他雖然不良於行,然而九龍各區包括觀塘、尖沙咀天星碼頭、坪石邨、翠屏邨等,以至九龍以外的香港島中環和西環等地都可見他的筆跡東方日報:,2007年7月26日。。 曾氏塗鴉超過50年,筆跡遍及港九各區,且內容異常,讓香港市民留下深刻印象第65期《》,2005年。。曾氏的塗鴉作品也曾於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展出,是至今唯一一位香港人獲展出作品陳沛敏、蔡朗清:〈 〉,載香港《蘋果日報》,2007年7月26日。 。 2007年7月25日,「九龍皇帝」「駕崩」消息曝光後,香港報章均有大篇幅報道。文化界人士梁文道認為曾「絕對是港人的集體回憶,亦啟發我們重新思考何謂藝術。」街頭藝術家MC仁也表示欣賞曾灶財作品,「把街道當畫布,他是第一個,而很成功。」書法家易斐同意曾灶財作品是香港文化一部分,值得尊重,但被指「難登大雅之堂」。,載香港《明報》,2007年7月26日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認為曾灶財代表香港基層本土文化。 雖然早前大部份塗鴉已被政府清理掉,曾去世的消息公開後,香港特區政府表示不會清除現時遺留下來的塗鴉作品,並會考慮保存的方法。不過藝評人劉健威批評港府至今仍拒絕肯定曾灶財的藝術地位、未有完善的政策保護曾灶財作品以至遭受破壞。.
查看 李卓人和曾灶財
曾鈺成
曾鈺成教授(Jasper Tsang Yok-sing,),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順德, 前香港立法會主席,民主建港聯盟創黨主席,現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榮譽教授。此前曾經擔任香港培僑中學校長,現在為該校及培僑書院校監和培僑小學校董。其弟曾德成為前民政事務局局長。其與前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分別稱為香港政壇的「雙曾」。.
查看 李卓人和曾鈺成
1980年代香港
1980年代是香港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輝煌時代,在這10年間,中、英兩國為香港的前途作出決定,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的主權將會在1997年7月1日從英國移交至中國。在經濟上香港全面起飛,成為亞洲其中一個最發達的城市,並與南韓,台灣及新加坡合稱為亞洲四小龍。.
查看 李卓人和1980年代香港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是香港殖民地時代,第一次在立法局舉行地區直選。其餘議席分別透過功能組別間接選舉及透過港督委任而產生。另外,布政司、財政司和律政司均為當然官守議員。 本屆立法局功能組別選舉在1991年9月12日舉行,而地區直接選舉則在1991年9月15日舉行。.
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於1995年9月17日舉行,是英屬香港最後一次立法局選舉。同時,立法局議席也是首次完全以選舉方式產生,由港督委任立法局議員的方式也宣告終結。由於英、中就香港政制問題出現爭坳,此屆立法局的任期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主權移交前夕為止,未能直接過渡至第一屆香港立法會。.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在1998年5月24日正式舉行。這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首屆立法會選舉。首屆立法會選舉選出了共60名議員,分別是由以下三種選舉方式產生出來:五個地方選區(20名),選舉委員會(10名),和28個功能界別團體(30名)。 首屆立法會地區選舉的投票率為53.29%(共1,489,705人),選舉委員會的投票率為98.75%(共790人),而功能界別選舉的投票率則為63.50%(共77,813人)。 第一屆立法會和之後的不同之處是,這屆立法會的任期為兩年,而之後的都為四年。第一屆立法會任期由1998年7月1日至2000年9月30日。.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1998年5月24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二屆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0年9月10日順利舉行。.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0年9月10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2004年香港
香港2004年繼去年七一遊行後再次經歷了鉅大政治爭議,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行使權力解釋基本法,並否決了0708年雙普選。5月,商業電台多名著名節目主持人指受到壓力相繼暫停節目,發生了「商台名嘴封咪事件」。7月1日,仍有數以十萬計市民參與七一遊行表達爭取民主訴求。9月,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刷新了歷屆投票紀錄,有178萬多人投票(投票率55.64%)。 經濟方面,去年發生沙士事件後情況逐漸改善,失業率下跌至2004年第四季的6.5%,是近三年以來的低位,年內本地生產總值增長8.1%,是自1987年以來的第二快增長,歷時68個月的通縮終於結束,經濟復甦主要受惠於東亞、歐美國等主要市場的強勁需求,以及中國內地對外貿易暢旺和內部需求殷切所帶動。然而去年沙士期間,帶來經濟下滑以及增加開支,政府賬目錄得赤字401億。.
查看 李卓人和2004年香港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4年9月12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784,131人;投票率為55.64%,打破1998年53.29%的紀錄(2016年投票率為58.28%,打破本屆創下的紀錄)。是次四年一度的選舉重選立法會60個議席。6個選舉委員會代表議席取消,地方選區則增加6席至30席,另外30席由功能組別產生。 是次立法會選舉比以往有爭議,最後在七一效應下泛民主派地方選區取得18席,但民主黨議席減少,失去立法會第一大黨的地位,惟憑籍功能組別,建制派仍佔多數議席。.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4年9月12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2005年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
2005年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在2005年12月4日星期日舉行,由香港民主派籌辦,目的是為爭取在香港推行全面普選,及反對行政長官曾蔭權提出的政改方案。大會呼籲參加者穿黑衣出席。當日遊行的規模超出原先各界預料,據主單位宣佈共25萬人參加這次遊行(警方則謂有63,000人)。.
2007年及2008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本文講述計劃於2007年及2008年所推行的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於2005年提出2007年行政長官及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之改革建議,由於泛民主派認為政府提出的方案過於保守,加上沒有全面普選時間表,政改方案最終得不到足夠的支持而未能通過,選舉安排沿用上一屆的方式。.
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泛民主派初選
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泛民主派初選是指泛民主派就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中,選出一人代表泛民主派參予是次補選的初選機制。.
2007年香港紮鐵工人大罷工
2007年香港紮鐵工人大罷工,是發生於2007年8月初至9月中上旬,歷時達36日,成為香港戰後第二長的一次工人運動(最長的為2013年葵青貨櫃碼頭工潮),目的主要是爭取加薪及更多的休息時間,及要求香港紮鐵工人能夠回復10年前的薪金水平(日薪950港元)。最後事件以日薪860港元以及8小時工作達成共識,解決了今次罷工。.
2007年澳門勞動節遊行
2007年澳門勞動節遊行,發生在2007年5月1日下午,由六個澳門社團組織市民以「反貪腐、保民生、削外勞、除黑工、安居樂業、家庭團聚、構建和諧社會」為口號,就澳門回歸後的社會問題表達意見,遊行人士亦包括個別立法會議員及少量公務員。與去年同類遊行一樣,是次遊行亦有出現警民對立與衝突場面,甚至有警員朝天開槍及使用胡椒噴霧驅散示威者,300米外的一名路人懷疑遭流彈擊傷;事件至當晚八點結束。 遊行開槍事件引致遊行氣氛轉差,而成為遊行最終被警方定性為「騷亂」事件的導火線;當時雖有媒體與照片作佐證,但參與遊行成員方與政府、親政府團體意見成兩極化,另外這也是繼1990年三·二九事件後澳門警察首次向群眾開槍示警。.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是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境外傳遞的第20站。火炬接力活動於2008年5月2日舉行,總行程25公里,歷時6.5小時,共有119名(原定120名)火炬手參與傳遞。該次火炬接力活動是香港自1964年東京奧運會首次參與火炬接力以來,奧運聖火首次重臨香港。.
2008年爭取2012雙普選大遊行
2008年爭取2012雙普選大遊行是香港泛民主派在2008年1月13日舉行的一次爭取2012年雙普選遊行,主軸為「堅持2012真普選 不要2017假民主」。.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於2008年9月7日舉行。與上屆一樣,是次選舉重選立法會全數60個議席,包括30席由地區直選產生之議席及30席由功能界別產生之議席。 泛民主派在地區直選取得19席,較上一屆地方選區多取1席,但功能界別減至4席,惟成功保留立法會的三分之一以上、亦即是21席的關鍵議席數目,惟激進民主派社會民主連線取得3席,從而左右主流民主派。 民建聯整體上席位沒有增減,自由黨在地方選區全軍覆沒,黨正副主席連任失敗,跌到第三大黨;選後4名原屬自由黨的功能界別立法會議員退黨,實力大輻下降,民建聯取代自由黨,成為建制派第一大黨。.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8年9月7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2009年落馬洲車禍
2009年落馬洲車禍,是一宗發生於2009年1月23日農曆年廿八在香港新界落馬洲發生的嚴重交通意外。事件涉及一輛貨車與一輛新界的士迎頭相撞,造成的士上6人當場死亡。.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回歸後的第四屆香港區議會選舉,於2011年11月6日舉行。是次選舉重選香港十八區區議會共412個民選議席。當選的區議會議員任期為四年,由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於2011年11月6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有關整體結果,請參見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選舉結果。 有關選舉統計,請參見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選後統計。.
2011年香港僭建風波
2011年香港樓宇僭建風波是發生於2011年5月的香港,多個知名人物被揭發於他們的住所有僭建物,而涉嫌違反法律。而香港特區政府處理這連串事件的手法亦引起公眾關注。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政府高官接連捲入僭建事件,不但反映高官的政治意識不足,更反映高官個人操守有問題,富有卻貪小便宜,明知有政治後果卻心存僥倖 ,2011年8月25日。他強調屋宇署如果未能一視同仁,同時檢控僭建的高官和市民,會嚴重削弱大眾對政府的管治信心。.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五屆立法會選舉,於2012年9月9日舉行。根據第四屆香港立法會在2010年6月通過的2012年政制改革方案及2011年3月5日通過的立法會選舉修訂條例,是次選舉增加10席,全數70個議席,包括35席由地方選區直選產生之議席,以及30席原有由功能界別產生之議席,和5席由民選區議員提名、不屬於其他功能界別的絕大部分地方選區選民直選產生的5個區議會 (第二) 功能界別(超級區議會)議席。當中地方選區由5個大選區組成,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以全香港作為1個大選區選出5位議員,其他傳統功能界別議席分配保持不變。有關安排原則上讓所有選民均可在地方選區及功能界別各有一票,即「一人兩票」。.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12年9月9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2012年香港立法會拉布攻防戰
2012年香港立法會拉布攻防戰,是香港立法會中較長一次的拉布攻防戰,開始於2012年5月。 第一次拉布戰由人民力量兩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及陳偉業發起,社民連議員梁國雄響應參與,於議案《2012年立法會(修訂)條例》草案中合作提交2,464頁修訂,共1,306條。 拉布戰後期,獨立議員鄭家富及工黨議員何秀蘭和李卓人加入,拉布約3星期未有結果。最後在30多小時討論後,由工商專業聯盟的黃宜弘議員在5月17日凌晨4時許提出終止辯論並開始表決。立法會主席曾鈺成隨即決定暫停會議,「腰斬拉布」,宣佈在早上九時復會,限時在中午停止辯論,隨即表決。 在立法會的拉布手段至今仍然持續,社民連和人民力量在財政預算案中拉布,阻檔通過,以此要求政府實施全民退休保障或「全民回水」將財政司錯估的超額盈餘回贈市民。 拉布戰其後一直持續至今,被認為是泛民主派對抗建制派和梁振英領導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政治手段。.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是計劃於2012年所實施的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當中包括修改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釋法確定了修改程序須走「五部曲」。香港特區政府於2007年發表《政制發展綠皮書》即為「首部曲」拉開序幕,經歷走完「行政長官提交報告」(首部曲)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次部曲)這兩項程序後,在2010年4月14日提出《二零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當中不少地方均參照2005年被否決的政改方案。 在此建議方案中,有關修正《基本法》附件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及修正《基本法》附件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部份,亦即:.
2012年雙普選
2012年雙普選,是指不少香港人要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以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同時於立法會選舉中全數立法會議席由普選產生(真普選)。此建議由中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會議否決2007和2008年雙普選開始,由親建制派政黨民建聯於2005年5月月中提出,在2005年獲得大部份立法會議員支持,但此建議最終並無被北京接納,而民建聯亦於2007年改為支持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及2020年立法會普選。.
查看 李卓人和2012年雙普選
2016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2016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是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的第四份施政報告,於2016年1月13日在香港立法會發表,主題為「創新經濟 改善民生 促進和諧 繁榮共享」。此份施政報告共有26,628字。報告全文提及一帶一路達40次,加強與內地及鄰近地區合作,同時提出了教育、醫療等範疇的政策方向,亦有不少細微的民生措施。 此份施政報告是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中滿意淨值最低、評分最低的施政報告。施政報告獲得正反雙方的評價。建制派讚揚施政報告在經濟發展和民生方面的建議。不過,多個組織和民調都表示對施政報告不滿意,泛民主派亦批評梁振英未有在施政報告中真正照顧香港人的各種需要,亦未反映近期備受關注的議題。有批評更指梁振英在報告中大幅提及「一帶一路」,只是為尋求連任而討好中央政府。.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六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定於2016年9月4日,而當選議員的任期為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共4年。本屆選舉出現香港歷史上首次有人因政治背景審查被褫奪參選權,亦是首次有主要政黨候選人於投票日前宣佈放棄參與選舉或停止競選工程。此外,中聯辦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被指積極高度介入選舉,亦引起高度的關注。現任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不再於是次選舉競逐連任議員,意味他於2016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任期完結後退任主席。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4年8月31日的決議,是次立法會選舉會遵從上屆選舉方式而沒有更動。 是次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創下歷屆新高,亦因投票人數增長,而在各區的票站出現排隊投票的情況,更有部分人流過多的票站投票程序延至翌日(9月5日)方才結束。.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工黨黨內甄選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工黨黨內初選是工黨就參加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決定參選人之初選。.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名單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16年9月4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候選人名單。.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16年9月4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論壇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論壇是指与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相关的论坛。所有論壇除了經大氣電波於電視或電台廣播外,亦會於所屬媒體的官方網站直播及提供重溫。而本地亦有不少團體舉行選舉論壇。排序依該機構首場論壇播出時間分先後。.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民意調查
以下是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滾動民意調查結果。.
2018年11月香港立法會九龍西地方選區補選
2018年11月香港立法會九龍西地方選區補選,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第9次進行的香港立法會議席補選,於2018年11月25日舉行,以填補於香港高等法院裁定自2016年10月12日起喪失立法會議員就任資格的劉小麗在九龍西選區的民選議席空缺。 另外被撤銷議員資格的前議員梁國雄正等候上訴,預計排期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故是次補選並不包括他的議席空缺。 此補選是香港立法機關補選相隔最短的一次(僅約8個月),也是首度同一年舉行兩次立法機關補選。.
2月12日
2月12日在公历当中是第43天,距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22天(闰年则是323天)。.
查看 李卓人和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