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56 关系: 劉妃,劉仁恭,劉琠,十三太保,十三太保 (1970年電影),十国皇后及妃嫔列表,卢彦威,史太,史建瑭,史敬思,司空,后唐,后梁,吕布,大同节度使,天复 (唐朝),天祐 (唐朝),太原府,太师,太傅,太祖 (廟號),孟知祥,孟道,孟方立,孫揆,孔纬,孙儒,孙汉韶,宁武军,宣憲皇后,安国 (大长和),安金全,尚讓,山西省,丁會,中书令,中國君主陵墓列表,中國公主列表,中國追尊君主列表,中國歷朝通俗演義,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君主列表,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中国年号列表,中国皇太后列表,义宁大长公主,义武军节度使,康君立,康义诚,康延孝,... 扩展索引 (206 更多) »
劉妃
刘妃可以指:.
查看 李克用和劉妃
劉仁恭
劉仁恭(),深州(今河北深州)人,唐末曾任范陽節度使,遭其子劉守光所廢。後守光敗於晉王李存勗,仁恭亦被擒,處死。 其孙刘承嗣墓志铭称其为西汉后裔。.
查看 李克用和劉仁恭
劉琠
劉琠,並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为李克用的列校,刘知远、刘旻的父親。 947年,刘知远登位後,追尊父親劉琠為皇帝,廟號後漢顯祖,諡號章圣皇帝,皇陵稱肃陵。.
查看 李克用和劉琠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為唐朝末年之節度使李克用的13位義子(包括亲儿子李存勗):大太保李嗣源(子舜)、二太保李嗣昭(泳樺)、三太保李存勗(綱倫)、四太保李存信 (武將 承緯)、五太保李存进(長恆)、六太保李嗣本(駿璿)、七太保李嗣恩(祥淵)、八太保李存璋(敏哲)、九太保符存審(揚)、十太保李存贤(政嶸)、十一太保史敬思(聖偉)、十二太保康君立(文振)、十三太保李存孝(信宇),因皆被封為太保而得名;有時亦特指第十三位義子李存孝。此为民间传说排列,历史上史敬思、康君立并不是李克用的义子,而且史敬思死的时候,李存勗还没有出生。因為十三太保頗富盛名,中國歷史後期許多人物組合和團體都以「十三太保」為號。.
查看 李克用和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1970年電影)
是1970年由张彻执导的香港电影,是比较早的几部邵氏电影之一。故事改编自倪匡的小说。《十三太保》也是1970年四大卖座华语片之一。.
十国皇后及妃嫔列表
十國皇后及妃嬪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十國所有的君主配偶。.
卢彦威
卢彦威(),晚唐军阀,光启元年(885年)—乾宁五年(898年)控制义昌军,其间绝大部分时候是以其节度使的身份。.
查看 李克用和卢彦威
史太
史太(),中国唐朝末年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部将。 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西川节度使王建、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等知道朱全忠即将篡位,联盟声称要兴复唐室。朱全忠正西征,担心唐昭宗英杰不群从中生变,令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弑昭宗。八月,蒋玄晖选时任龙武衙官史太等百人叩内门,声称军前有急奏面见昭宗,内门开启后,蒋玄晖在各门留兵把守,至椒兰殿院,昭宗后宫河东夫人裴贞一开门对蒋玄晖说:“急奏不应带兵前来。”史太执杀裴贞一,急趋至殿下。蒋玄晖说:“至尊何在?”昭仪李渐荣凭轩对蒋玄晖说:“院使不要伤害官家,宁杀我等。”昭宗正醉,闻之立刻起身。史太持剑入椒兰殿,昭宗着单衣绕柱而逃,史太追弑之。以身体护卫昭宗的李渐荣也被史太所杀。史太又抓住何皇后,将行杀害,何皇后求哀于蒋玄晖,蒋玄晖因朱全忠只下令弑帝,放了何皇后。朱全忠虽对昭宗遇弑故作吃惊不知情并处死朱友恭、氏叔琮,却因史太弑君有劳,不久就用为棣州刺史,但不迟于次年四月,史太就被刘仁遇取代。十二月,朱全忠又杀蒋玄晖。史太的后事没有记载。.
查看 李克用和史太
史建瑭
史建瑭(),字國寶,代州雁門人。後唐重要軍事將領。父親史敬思為晉王李克用的義子,十三太保之一,官封九府都督。 史建瑭因父蔭,年少便出仕於軍中。光化年間,史建瑭主管昭德軍,他與李嗣昭一同攻打汾州,率先登城,生擒叛將李瑭以獻俘,授職檢校工部尚書。天祐五年(908年),朱溫部將李思安圍攻上黨之時,史建瑭為前鋒,與總管周德威前赴救援。當時後梁軍夾城深固而且援路斷絕,史建瑭每日帶領精騎,設置埋伏生擒後梁軍,夜間進犯後梁軍營,驅斬數以千計,敵人因此不敢芻牧。天祐七年(910年),後梁軍將領王景仁安營於柏鄉,史建瑭與周德威先出井陘。天祐八年(911年),高邑之戰中,當時日已晡晚,後梁軍有回歸之意,當時後梁軍結為方陣,分其兵為二:汴、宋之軍居於左方,魏、滑之軍居右方。周德威擊其左翼,史建瑭督部落精騎先陷入其陣,夾攻於右翼的魏、滑之軍,遂長驅追擊。當夜攻入柏鄉,俘斬數以千計,論功加封為檢校左僕射。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大敗後梁軍班師時,史建瑭留守於趙州。後梁軍將領氏延賞數次侵犯趙州之南面邊境,史建瑭設伏柏鄉,擒獲氏延賞以獻給李存勖。 天祐九年(912年),後梁太祖朱溫親自帶兵攻打蓚縣。當時晉軍李存勖正在攻打幽州,分身不下,朱溫聲言後梁軍有五十萬,即將攻打鎮州及定州。都將符存審向史建瑭說:「後梁軍倘以五十萬而來,我等應如何應付?」裨將趙行實說:「走入土門為上策。 」符存審認為事未可知,但朱溫在東,別將西來,尚可以從容地設法謀取。不到旬日,楊師厚圍攻棗強,賀德倫圍攻蓚縣,朱溫親自率軍,攻城甚急。符存審說:「晉王方事北面,南方之事,付與我等數人。如今西道並無兵,坐滋後梁軍的軍勢。何以為謀。朱溫若不能攻下蓚、阜二地,必向西攻打深州、冀州,與公等料閱騎軍,偵視賊勢。」乃選定精騎八百趨至信都,符存審扼下博橋,史建瑭與李嗣肱分道生擒後梁軍。史建瑭乃將麾下三百騎分為五軍,親自率領一軍深入,下命各軍俘掠後梁軍之斥侯而還,在博橋會合。翌日,諸軍皆到達,擒獲斥侯數百人,聚合後皆誅殺,只放走數十人回營,回營的斥侯皆說:「沙陀軍大至矣!」後梁軍震恐。明日,史建瑭、李嗣肱與屬下穿著後梁軍服色,混入斥侯中,等待至晚上,至賀德倫軍的寨門,殺死守門者,縱火大噪,俘斬而去。當夜,朱溫燒營而遁走,當至貝州,迷失道路,委棄兵仗,不計其數。 天祐十二年(915年),史建瑭跟隨李存勖進入魏博,史建瑭與符存審的前軍屯兵於魏縣。天祐十三年(916年),於元城打敗後梁大將劉鄩,收復澶州,以史建瑭為刺史、檢校司空、外衙騎軍都將。再曆任貝州及相州刺史,屯兵於德勝口。天祐十八年(921年),鎮州大將張文禮殺義父王鎔叛變,史建瑭與閻寶一同討伐張文禮,史建瑭為馬軍都將。同年八月,收復趙州,擒獲刺史王鋋。進逼鎮州時,史建瑭在攻打其城門時為流矢所中,於軍中逝世,死時四十六歲(新五代史記載為四十二歲)。 史建瑭的兒子史匡翰為後晉高祖石敬瑭的女婿,娶他的女兒魯國長公主,官至義成軍節度使。.
查看 李克用和史建瑭
史敬思
史敬思(),唐末五代名將,李克用部下。 史敬思仕郡至牙校。李克用制節雁門,史敬思為九府都督,跟從李克用入關,平定黃巢之亂。後鎮守太原,封為裨將。中和四年(884年),史敬思為前鋒跟從李克用援救陳州及許州,在汴上打敗黃巢,追賊至徐州、兗州,他時常將騎挺身酣戰,勇冠諸軍。當時天下之師雲集,軍中無不對他推崇拜伏。六月,回師途中路過汴州(開封),宣武軍節度使朱溫邀請李克用入城相聚,史敬思護衛李克用入汴州,朱溫設宴於上源驛款待,當晚他們為朱溫士兵所攻,史敬思當時大醉,因為蹶然而興,操弓與宣武軍戰鬥,矢無虛發,宣武軍死者數百。夜分冒雨方達汴橋,左右扶李克用登尉氏門縋城而出。史敬思在後攔截,血戰而歿。李克用回營後,知道失去史敬思、監軍陳景思及隨從親兵三百餘人罹難,痛哭流涕。 史敬思之子史建瑭、孫史匡懿、史匡翰皆為五代時期名將,舊五代史皆有傳。.
查看 李克用和史敬思
司空
司空,空是工的通假字,是中国、朝鮮古代官名。 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春秋、战国时沿置。宋国因宋武公名叫司空,所以将司空改为司城。孔子曾任鲁国的司空。 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东汉将大司空改为司空,与太尉、司徒(丞相、大司徒改任)并称三公,一直延续到宋徽宗时,仿周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辽朝、金朝三公还是太尉、司徒、司空,元朝时设时废。明朝、清朝还是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明清时期也是工部尚书的别称。.
查看 李克用和司空
后唐
后唐(923年-937年)是中國五代時期的政權之一。923年,唐朝的赐姓宗室李存勖消灭後梁,聲稱重建唐朝。後為石敬瑭勾結契丹入侵而滅亡。後唐的建立至其亡國歷時十四年。史学家為了區別由李淵所建立的唐朝,因而稱之為後唐。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 另外,雖然后唐統治者的祖源是沙陀族,但當時的後唐統治的是漢族地帶,後唐也被稱為「漢國」。.
查看 李克用和后唐
后梁
後梁(907年-923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皇朝。自907年梁太祖朱温篡唐称帝建國至923年11月19日梁末帝亡国于后唐,历时17年。因为皇帝为朱姓,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区别,故又称朱梁。.
查看 李克用和后梁
吕布
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區包头市九原区)人,东汉末年著名武将与军阀。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乘劉備與袁術交戰時而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建安三年(公元199年)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
查看 李克用和吕布
大同节度使
大同節度使,是唐朝在云州地区设置的節度使。843年设立大同都团练使,下辖云州、朔州、蔚州。844年为大同防御使,859年为大同节度使,859年为大同防御使,869年为大同节度使,872年为大同防御使,878年为大同节度使。880年,一度设立蔚朔节度使,882年,为雁门节度使,改驻代州,下辖云州、朔州、蔚州、忻州。领左神策军,天宁镇遏观察使。883年,改为代北节度使。885年改为云中节度使。890年,改为云州防御使。.
查看 李克用和大同节度使
天复 (唐朝)
天復(901年四月-904年闰四月,907年九月)是唐昭宗的年號,共计4年。 902年三月开始,楊行密被封为吴王,南吴太祖楊行密作为唐朝的藩臣,用天復年号到904年闰四月唐昭宗改元时。 蜀王王建不承认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改元的天祐年号,继续使用天复年号。在907年九月王建即位为前蜀高祖皇帝,依然用此年号(天復七年),908年才改元。 晋王李克用认为天祐是朱温所改,不承认其为唐朝年号,继续奉天复年号。907年,朱温篡唐,改元开平。李克用奉唐正朔,复称天祐四年。 岐王李茂贞亦用天复年号,直至天复二十二年(922年)才改称天祐十九年。.
查看 李克用和天复 (唐朝)
天祐 (唐朝)
天祐(904年-924年)是唐昭宗李晔开始使用的年號,天祐元年八月唐哀帝李柷即位沿用。四年三月李柷禅位于朱温(904年闰四月-907年三月)。共计4年。之后河东、凤翔、淮南仍称天祐年号,碑刻中有用至天祐二十年。 孙光宪《续通历》记载哀帝之后朱温又拥立濮王,改元天寿,然后禅位。这种说法与正史不合,李崇智认为这是传闻谬误。 前蜀王建、南汉刘隐、南吴、晋李克用、岐李茂贞、吴越錢鏐等割据政权仍行唐天祐年号。 南吴太祖楊行密从904年开始用唐昭宗天祐年号。天祐二年十一月南吳烈宗楊渥即位继续沿用,天祐五年五月(908年)南吴高祖杨隆演即位继续沿用到919年。 吴越太祖錢鏐907年五月用该年号一个月。.
查看 李克用和天祐 (唐朝)
太原府
太原府是唐朝时设置的府。在今山西省境,唐(河东道)、晋(李克用父子)、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北宋、金朝,以及明、清均有设置,辖区范围包括太原市、忻州市、吕梁市、晋中市等地级市。.
查看 李克用和太原府
太师
太师,中国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
查看 李克用和太师
太傅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朝鮮高麗時代亦設有太傅,朝鮮王朝改稱大傅。.
查看 李克用和太傅
太祖 (廟號)
太祖作為東亞君主的廟號,通常指一朝代的建立者或政權奠基者。.
查看 李克用和太祖 (廟號)
孟知祥
後蜀高祖孟知祥()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市西南)人。后唐太祖李克用婿。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開國皇帝(934年在位),在位不到1年,享壽61岁。.
查看 李克用和孟知祥
孟道
孟道,五代十国邢州龙冈人,为邢州郡校。他的哥哥孟方立,为邢洺节度使,。弟弟孟迁,位至泽潞节度使。是孟知祥的父親,孟知祥娶了晋王李克用的弟弟李克让的女儿为妻。 934年,孟知祥在成都建立后蜀,他被尊為皇帝,廟號显宗,諡號孝武皇帝。.
查看 李克用和孟道
孟方立
孟方立(《旧唐书》卷二十上),晚唐军阀,881年 - 889年以节度使身份控制昭義局部或全境,将其军部从潞州迁到家乡邢州,引起了潞州百姓的怨恨,他们倒向了河東节度使李克用,孟方立最终为李克用所败,由于害怕部属造反而自杀。.
查看 李克用和孟方立
孫揆
孫揆(),字聖圭。唐朝昭义军节度使。 刑部侍郎孫逖五世從孫,進士出身。早年擔任戶部巡官。历官中书舍人、刑部侍郎、京兆尹。曾监斩一度称帝后来败亡的秦宗权。大順元年(890年)八月,唐昭宗讨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任孙揆为副招讨使、昭义军节度使,李存孝率三百骑兵埋伏在长子谷,孫揆一战即溃,被俘虜,押往太原。李克用劝降孙揆,许以河东副节度。孫揆拒絕投降,大骂李克用:“我天子臣也,怎么能事你这个沙陀小儿!”李克用大怒,將他處以鋸刑。鋸不行,孫揆罵道:「死狗奴,鋸人當用板夾,汝豈知邪?」最後劊子手找來木板鋸死孫揆。孫揆至死,罵不絕口。赠左仆射。清朝皇帝乾隆曾言:「夫揆將兵趣潞中,路遇伏遭擒,是乃出其不意。至被執不屈,罵賊捐軀,大節卓然可紀。」著有《靈應傳》。.
查看 李克用和孫揆
孔纬
孔緯(),字化文。魯曲阜(今屬山東)人,孔子第四十世孫,唐朝狀元、宰相、封魯國公。.
查看 李克用和孔纬
孙儒
孙儒(),中国唐朝末年军阀之一,蔡州(今属河南)人。 黄巢之變時,孙儒原为秦宗权部下决胜指挥使,后随之投降黄巢。黄巢死后,秦宗权称帝,孙率军先后攻占洛阳、郑州等地,后因秦败于朱温、李克用联军之手而被迫撤退。 中和五年(885)高駢的部下都知兵馬使畢師鐸,因受到高駢重用的道士呂用之迫害,怒而連同宣歙觀察使秦立一起造反,高駢向行密求救,行密尚未趕到,畢師鐸已俘高駢,行密一到,大敗畢師鐸,秦立一氣之下,殺死高駢,行密占領揚州,畢師鐸投奔秦宗權部下孫儒,孫儒殺畢師鐸併吞並其軍隊,發兵圍攻揚州,欲一舉消滅楊行密,將揚州收歸己有。 光启三年(887年),高駢被秦立處死,淮南陷入混乱,秦宗权遂命其弟秦宗衡率孙儒军三万南下争夺扬州。不久,秦宗权复败于朱温,招秦宗衡率军回援。孙儒不愿回师,杀秦宗衡自立为主,占据扬州一带,称“土团白条军”,被唐朝政府封为淮南节度使。 此后,孙儒与原高骈部将杨行密常年征战,争夺淮南。景福元年(892年),孙儒率全军围杨行密于宣州,杨行密则坚壁清野以抵抗。不久孙儒军粮尽而溃,孙儒被俘后处死。 孙儒部将马殷后占据湖南一带,建立了十国之一的马楚。 R S S.
查看 李克用和孙儒
孙汉韶
孙汉韶(),字享天,五代十国时晋国将领李存进(本名孙重进)长子。最初效力晋国后身后唐,后效力后蜀。.
查看 李克用和孙汉韶
宁武军
宁武军,唐代方镇名。 唐朝末年置,治所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资治通鉴》:乾符五年(878年)李国昌与李克用合兵陷遮虏军、进击宁武军及岢岚军,即此。 Category:唐朝的军 Category:河北的军 Category:张家口行政区划史.
查看 李克用和宁武军
宣憲皇后
宣宪皇后魏氏,唐朝末年镇州平山人。 魏氏最初嫁给了平山民王某,生了一个儿子。孩子十岁的时候,晋王李克用部下的骑将李嗣源掠平山,俘虏了魏氏母子,以魏氏为妾。数年后,魏氏病卒,葬于太原。这个孩子被李嗣源收为义子。是为李从珂。李嗣源后来当了皇帝,就是后唐明宗,封李从珂为潞王,乃追封魏氏为鲁国夫人。李从珂即位,追尊母亲魏氏为皇太后,议建陵寝,正赶上太原石敬瑭造反,只好在京师河南府东營建魏氏的陵寢。清泰三年(936年)六月初九丙寅,遣工部尚书崔俭奉上皇太后宝册,谥号宣宪。.
查看 李克用和宣憲皇后
安国 (大长和)
安国(903年-909年)是大长和郑买嗣的年号,共计7年。.
查看 李克用和安国 (大长和)
安金全
安金全(),中国唐朝末年及五代十国时期晋国、后唐将领。.
查看 李克用和安金全
尚讓
尚讓,生卒年不詳。黃巢起义軍的第二號人物。 尚君長之弟,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隨王仙芝起義。乾符三年(876年)十月屯兵嵖岈山(今河南遂平西),與黃巢會合,共保嵖岈山,隨仙芝轉戰南方。五年二月王仙芝在黃梅(今湖北黄梅县西北)覆滅後,尚讓率餘部投奔黃巢,推黃巢為王。 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黃巢打下長安,尚讓宣稱:“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後任太尉兼中書令。中和元年(881年)三月,尚讓與林言等率眾五萬攻鳳翔,為鄭畋、唐弘夫等所敗,遁歸長安。中和三年(883年)二月,尚讓與李克用戰於梁田陂(今陝西渭南東),又損失數萬人。撤出關中后,屯太康(今屬河南)。中和四年(884年)五月,李克用于王滿渡(今河南中牟北)击溃黃巢,尚讓率萬餘人投降武寧節度使時溥,後隨唐將領李師悅追擊黃巢至狼虎谷。黃巢亡後,為時溥所殺,妻劉氏入妓室。.
查看 李克用和尚讓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查看 李克用和山西省
丁會
丁會(),字道隐,安徽寿春人。 早年投靠黄巢,在朱温麾下效力,朱温投降唐朝,丁会被封为都押衙。李克用遣大将李存孝引兵攻洛阳,張全義糧食且盡,僅食木屑為活,向朱全忠求援。朱全忠命令丁会和葛从周等人率兵前往救援。李存孝、李罕之大败,逃奔河东,張全義自此归附朱全忠。丁會又大破魏博节度使罗弘信於内黄。丁會再攻宿州,引汴水淹城,刺史张筠出降。又大破平卢节度使朱瑾於金乡。光化元年,澤州(今山西晋城)刺史李罕之入据潞州(今山西长治),自称昭义节度使,李克用派大將李嗣昭討伐,李罕之向朱溫求援。當時李罕之已病危,不久去世,朱溫趁機以丁會為昭义留后,後為節度使。 天祐元年(904年)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朱全忠杀害唐昭宗。丁会聞訊痛哭,率三军为唐昭宗发哀,向河东晋王李克用请降,並前往太原,赐以甲第,位在诸将上,隔年四月二十四日,李存勖于太原城外大阅三军,命丁会为兵马都招讨。910年,病逝于太原。.
查看 李克用和丁會
中书令
中书令是中國古代官職名。 西漢年間置中書,乃歸屬於內廷宦官机构,負責在皇帝書房整理宮內文庫档案,與皇帝有頻繁接觸的機會,其主官称中書令。史家司馬遷因曾身受腐刑,並學識過人等原因任此要職。 曹魏後,逐漸不拘於宦官,也起用士人,從而演化成可以討論政策的研究机构,其主官阶高者稱中書監,次者稱中書令。 隋唐早期,任中書令為中書省之長官,屬於宰相職。隋朝因为隋文帝的父亲名叫杨忠,为忠避讳,改中书令为內史令,中书省為内史省。自唐太宗始,用其他官员以参议朝政等名義担任实际的相职。到了武周时期,改中书令为「內史」,中书省为「凤阁」。唐初中书令与侍中同为正三品,至唐代宗大历二年时同升为正二品,自此之后成为定例。 其後演化至未授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衔者不是真宰相。由此,中書令與侍中、尚書令、尚書僕射等三省官職轉變成虛位,其功能大用於給重臣加官階。五代十國、宋與之同。 元朝世祖忽必烈統制中國之後,恢復了中書令宰相的職權,但權限則大為擴充至地方行省。明洪武年間,中書令即當朝宰相。後由於胡惟庸案,原負責草擬和頒發詔令的機構中書省及中書令一職皆遭撤銷,權歸皇帝。 明成祖以後,明、清朝內雖無相職,但有所謂「首輔」或內閣大學士等職接連替代中書令原有的角色,清朝中堂一詞即由此衍生而來。惟與前期相較,內閣大學士等要職皆不復宰相威信。.
查看 李克用和中书令
中國君主陵墓列表
中國君主陵墓列表是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君主陵墓的列表。.
查看 李克用和中國君主陵墓列表
中國公主列表
中國公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中國歷史有載之公主(皇女)一覽:.
查看 李克用和中國公主列表
中國追尊君主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所有被追尊君主。.
查看 李克用和中國追尊君主列表
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历朝通俗演义》,又稱《中國历朝通俗演义》,作者為蔡東藩。.
查看 李克用和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因而會有時間重疊。本年表基於年份不重疊的原則,將在下一個朝代的「記錄」起始點延至前一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查看 李克用和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君主列表
以下按照朝代不同列舉中國君主,也可以參見右表。.
查看 李克用和中国君主列表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中国历史有载之中国君主母系一览:.
查看 李克用和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地區。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此后使用年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 中国皇帝在即位时往往会改元,换一个新的年号重新纪元;明清以前的很多皇帝在位时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元。明清的皇帝则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永乐帝、康熙帝。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本列表包括了中国历史地理学范围内,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地方割据政权、民变政权、少数民族政权所使用的年号。.
查看 李克用和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皇太后列表
中国皇太后,本表列出秦始皇统一中國後,历任受封的皇太后。.
查看 李克用和中国皇太后列表
义宁大长公主
义宁大长公主,后唐公主,是中国五代十国后唐第一代皇帝庄宗李存勖的姑姑,李克用的妹妹,李国昌的第三女,嫁宋氏。同光三年十二月丙戌(926年1月14日),唐庄宗册封她为义宁大长公主。唐庄宗也有个女儿封为义宁公主,也嫁给了宋姓人家。.
查看 李克用和义宁大长公主
义武军节度使
义武節度使,又称易定節度使,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区设置的節度使,是唐朝遏制河北三镇的桥头堡,黄巢之乱后,开始割据,節度使王处直被后梁封为北平王。.
查看 李克用和义武军节度使
康君立
康君立(),蔚州興唐人,世代為邊疆豪族。 乾符年間,在雲州防禦使段文楚麾下為牙校。當時群盜起事於河南,天下即將大亂,但是代北仍是年年饑荒,諸部的豪傑多數有嘯聚邀功的志向。當時段文楚縮減軍士衣物和米糧的供應,戍兵皆有怨言。康君立與薛鐵山、程懷信、王行審、李存璋等認為段文楚為人柔弱,而沙陀部李國昌父子勇冠諸軍,所以他們合謀推李國昌父子為主,儘快平定代北之地,以謀取功名富貴。康君立等乃夜訪李克用,游说他為百姓除去暴虐的主帥,取而代之。眾人遂擁立李克用為帥。到達雲州時,已聚眾達萬人,軍營駐紮在鬥雞台,城中的內應捆绑了段文楚以應李克用的軍隊。收城後,眾人共推李克用為大同軍防禦留後。得知雲州發生變故,朝廷很不高興,下詔徵兵前來討伐。不久李國昌便丟失振武,李克用又失去雲州。朝廷命招討使李鈞、幽州李可舉征討於李克用,攻李克用於蔚州。康君立進擊李可舉的部隊屢次得勝,當李國昌北奔入韃靼時,保住了李克用的軍隊。及後,李克用被授雁門節度,以康君立為左都押牙,跟從大軍入關驅逐黃巢亂軍及收復長安。李克用回太原鎮守時,授康君立為檢校工部尚書、先鋒軍使。 文德元年(888年),李罕之既失河陽,遂來向李克用歸降,並且尋求援助,李克用乃以康君立充為南面招討使,李存孝為其副將,帥師二萬助李罕之攻取河陽。是年三月,與朱溫麾下的丁會、牛存節戰於沇河。臨陣時,騎將安休休叛入敵軍,康君立遂引退。八月,康君立被授汾州刺史。大順元年,潞州小校安居受謀反,李克用派遣康君立前去將他討平,授康君立檢校左仆射、昭義節度使。自此李克用的大軍連年攻略邢州、洺州的土地,攻打孟方立,康君立常率澤州及潞州的軍隊以為掎角。 景福元年(892年),升為檢校司徒,食邑千戶。景福二年(893年),李存孝佔據邢州叛亂,李克用命康君立前去討伐,以戰功加檢校太保。乾寧元年(894年),李存孝叛亂被平定,遂班師。李存孝既死,李克用深為可惜,忿怒諸將沒有能解決他的煩惱。當初,李存信與李存孝不和,屢次互相傾奪,而康君立素來親李存信。同年九月,康君立至太原,李克用當時與諸將酒會博,因為語及李存孝之事而痛哭流涕。當時康君立因為一句說話忤逆李克用旨意,李克用便賜鴆酒毒死他,康君立當時年四十八歲。後唐莊宗李存勗即位後,以念舊之原故,下詔贈康君立為太傅。.
查看 李克用和康君立
康义诚
康义诚(),字信臣,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武将。.
查看 李克用和康义诚
康延孝
康延孝(),923—926年间名为李绍琛,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和后唐将领。因他于923年叛梁投唐,并对唐帝李存勖献计,说服李存勖突袭后梁都城大梁,导致了后梁的灭亡,他因而受赏并被赐名李绍琛。在后来后唐灭前蜀的战事中,他亦有大功。但在前蜀灭亡后,李存勖杀大将郭崇韬和李继麟(朱友谦),李绍琛害怕,决意反叛,但被败杀。.
查看 李克用和康延孝
云州 (开元)
云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武德四年(621年)置北州,七年(624年)废。贞观十四年(640年),自朔州北定襄城徙治定襄县。永淳元年(682年),默啜为民患,移民朔州。开元十八年(730年)置云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云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为云州。土贡:犛牛尾、雕羽。户三千一百六十九,口七千九百三十。仅领一县:云中县,有云中、楼烦二守捉;城东有牛皮关。云中县,中。本马邑郡云内之恒安镇。武德六年置北恒州,七年废。贞观十四年复置,曰定襄县。永淳元年废。开元十八年复置,更名。有阴山道、青坡道,皆出兵路。 乾符三年(876年),大同军节度使李国昌子李克用为云中守捉使,杀防御使,占据云州。唐僖宗赦免了李克用,以李国昌为大同军防御使,不受命。广明元年(880年),李琢攻李国昌,李国昌兵败,与李克用奔北地。黄巢入京师,唐僖宗下诏发代北军,寻赦李国昌,使讨贼。李克用率三万五千骑而南,收京师,功第一,李国昌封陇西郡王。李国昌逝世后,李克用取云州。既而所向失利,乃卑词厚礼,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会于云州之东城,谋大举兵攻后梁,不果。李克用子李存勗灭后梁,是为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使。后晋高祖取代后唐后,以契丹有援立功,割燕云十六州,契丹建西京大同府。.
查看 李克用和云州 (开元)
五代十國君主諸子女列表
此列表列出中國五代十國君主所生的子女,包括追封君主之子女。.
五代十国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有些還是沙陀族所建立。五代雖然实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个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况,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區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與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这是五代十國的开始。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后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发生內亂後,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时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后汉建後周,後周世宗柴荣苦心經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後周随后被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则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据。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后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其中一些政权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与五代等同。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強幹弱枝政策。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其他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這些都对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由于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发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于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查看 李克用和五代十国
五代史人物列表
本列表包含在《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中登場的人物。.
查看 李克用和五代史人物列表
五代皇后及妃嬪列表
五代皇后及妃嬪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五代所有的君主配偶。.
延喜
延喜(901年七月十五至923年閏四月十一)是日本的年號,在昌泰之後、延長之前的901年至922年期間。這平安時代之日本天皇是醍醐天皇。.
查看 李克用和延喜
建極陵
建极陵中国五代李克用陵墓。位于山西省代县阳明堡镇七里铺村北。该陵墓于金朝天眷年间(公元1138—1140年),被柏林寺和尚盗掘,以后元朝、明朝、清朝又多次被盗。1975年平整土地时,封土被毁。1985年发掘。墓室为圆角方形,石券穹隆顶。直径9.7米,壁饰彩绘石雕门窗,底砌须弥座棺床。出土有墓志铭和部分遗物,地面尚存石羊两件和“晋王李克用墓”石碑一通。.
查看 李克用和建極陵
任圜
任圜(),五代时后唐大臣。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 祖任清,成都少尹。父任茂弘,避地太原,曾任西河令,有子五人,分别叫任图、任回、任圜、任团、任冏。因任氏诸子风采都很不同,受到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喜爱,就把同宗的侄女嫁给任圜为妻,并任命他为代州、宪州刺史。 圜善谈辩,眾人害怕與之论议。李嗣昭任昭义节度使之時,聘任圜為观察使。后任潞州(今山西长治)观察判官,李嗣昭在常山之役时病死于军中,任圜代理统军,号令如一,敌人不知。之后攻克常山,后唐庄宗改镇州为北京,以圜为工部尚书兼真定(今河北正定)尹、北京副留守,行留守事。次年在郭崇韬属下任行军司马,充北面水陆转运使,仍知府事。同光三年(925年),回朝任工部尚书。后唐伐蜀时,被命跟随郭崇韬出征,西蜀平定回师至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时,他击败康延孝叛军。后唐明宗即位,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三司。韦说、豆卢革罢相,朝政悉令任圜主持。因努力整顿财政,颇见成效。任圜与安重诲商议重新立相,任圜欲举荐李琪。明宗李嗣源較信任安重诲。枢密使安重诲因向任圜讨求歌妓不得而生不合,数次愤争于朝,终被罢职,天成二年(927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出居磁州(今河北磁县)。十月,任圜被安重誨誣与朱守殷合叛。安重诲遣供奉官王镐赴磁州,矫制赐任圜自尽。端明殿学士趙鳳告訴重诲說:“任圜义士,安肯为逆!公滥刑如此,何以赞国!”任圜聚族酣饮,后仰药死。.
查看 李克用和任圜
伊達政宗
伊達政宗(),奧羽伊達氏第17代家督。後人稱其為獨眼龍。安土桃山時代奧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戶時代仙台藩始祖。其父為出羽國米澤城主伊達家第十六代當主家督伊達輝宗,其母為最上家第十代當主家督最上義守之女、最上家第十一代當主家督最上義光之妹乃有「出羽之鬼姬」之稱的最上義姬。元服後字藤次郎。名政宗(與同族先祖第九代家督伊達政宗同名,九代家督政宗乃同氏中興之祖)即意味藤次郎政宗能成就霸業。官位為美作守、左京大夫、待從、越前守、右近衛權少將、陸奧守、權中納言,死後贈从二位。.
查看 李克用和伊達政宗
张夫人 (李克用)
張夫人,唐朝末年女性,先嫁李匡筹,再嫁李克用。 張氏长得非常美丽,有国色,嫁给了幽州兵马留后、检校司徒李匡筹。景福二年(893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攻打成德节度使王镕,李匡筹的哥哥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准备率军往救。送他出征的家宴上,李匡威乘酒醉,奸淫了张氏,李匡筹怀恨在心。三月,李匡威出兵在外,李匡筹夺取军府,自称留后。乾宁元年(894年)正月,李匡筹被唐昭宗任命为检校太保、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卢龙军节度使。十二月,李克用攻下幽州,李匡筹逃到沧州,被义昌军节度使卢彦威杀死。张夫人因哺乳未能逃脱,刘仁恭将她俘虏后献给李克用,被李克用纳为宠姬。后立为夫人,史称張夫人姿色绝代,嬖宠专房。当时李克用姬侍盈室,其他人很少得到进御,只有李存勖的母亲曹氏恩顾不衰。.
张居翰
张居翰(《旧五代史》卷三十九),字德卿,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及其前身晋国高级宦官,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年间为枢密使。.
查看 李克用和张居翰
张策 (五代)
张策(),字少逸,中国唐朝及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官员,在后梁开国皇帝梁太祖朱全忠年间为宰相。.
查看 李克用和张策 (五代)
张瓘
张瓘(),同州车渡村(今陕西省大荔县)人,五代十国大臣。 张瓘是太原监军使张承业的侄子。天祐年间,张承业辅佐李克用、李存勖有功,很受信任,张瓘听说后,和兄弟五人,自故里投奔太原,唐庄宗李存勖将他们都任用。天祐十三年(916年)张瓘补麟州刺史。张承业治家很严,小过也不宽恕,一个侄儿为磁州副使,因为他杀了河西卖羊的客商,张承业立即将其捕斩。常告诫张瓘等说:“你们车渡村的百姓刘开道是个下做贼,一惯胡作非为,现在一定要改变行为,如果不革除旧习,死期不远了。”张瓘于是所到一地不敢索求。后晋天福年间,为密州刺史,任期满後入京为环卫官。後漢乾祐三年(950年)夏,在官任上去世,汉隐帝辍视朝一日。.
查看 李克用和张瓘
张鐇
张鐇(),唐朝末年泾原节度使,或作张铛。 乾宁元年(894年)二月,张鐇弟泾原节度使张钧去世,上表请求以张鐇为留后。十一月,张鐇被任为节度使,加检校司徒头衔。 二年(895年),静难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起兵逼宫。七月,唐昭宗令内官郄廷立去泾原军部泾州传诏命令张鐇出动泾原兵会合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阻断凤翔军道路。张鐇领步骑三万到达京城长安西北,阻断静难、凤翔道路。八月,昭宗削王行瑜官爵,以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都招讨使,保大节度使李思孝为北面招讨使,定难节度使李思谏充东北面招讨使,张鐇充西面(一作西南面)招讨使,讨伐王行瑜。十一月,王行瑜败亡。李茂贞求和,被昭宗赦免。 十二月,张鐇去世,以子张琏权知泾原军留后。 F Category:唐朝军事人物 Category:唐朝司徒 Category:泾原节度使.
查看 李克用和张鐇
张颢
张颢(《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唐朝末年军阀淮南节度使吴王杨行密及五代十国初期其子弘农威王杨渥麾下指挥使。他和同僚徐温通过实际人身控制杨渥夺取了弘农(后为吴)的统治权。天祐五年(908年),他们因害怕杨渥夺回权力杀死他们,先将其杀害。但随后他们彼此反目,张颢被徐温所杀,徐温独自掌控弘农。.
查看 李克用和张颢
张虔钊
张虔钊(),辽州榆社县(今山西省榆社县)人,中国五代十国后蜀将领。 以武勇为太原牙校,历事李克用、李存勖。李存勖建立后唐,张虔钊为左右突骑军使。张虔钊唐明宗听说他有将帅才,授为护驾亲军都指挥使,领春州刺史。天成年间,围攻王都,击败契丹,平定州,以功授沧州横海军节度使,后任徐州武宁军节度使。长兴年间,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西面马步军都部署。潞王李从珂据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举兵,张虔钊攻凤翔,士卒哗变,他奔走后蜀。孟知祥称帝,待他甚厚,加官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后晋末年,契丹入兵中原,张虔钊奉命乘进取关中,充北西行营招讨使,率众数万,抵抗侯益。后汉已定中原,张虔钊无功而退,行至兴州,感愤而卒。.
查看 李克用和张虔钊
张濬
张濬(《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四),字禹川,中国唐朝官员,唐僖宗、唐昭宗年间宰相。唐昭宗初年,他是朝廷发起从地方军阀手中重夺权力的讨伐战的主倡者,但在指挥讨伐李克用之战损失惨重后被罢免并被迫致仕。昭宗末年,昭宗被原为张濬盟友、意欲篡位称帝(后来成功并建立后梁)的另一军阀朱全忠人身控制,朱全忠担心张濬鼓动其他军阀联合讨伐自己阻止自己改朝换代,命部下张全义屠灭张濬全家。.
查看 李克用和张濬
张敬达
张敬达(《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字志通,小字生铁,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后唐将领。后唐末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叛后唐末帝李从珂,张敬达率军讨伐之,但被石敬瑭和辽太宗联军所败。副帅杨光远后杀死他并投降,后唐因而灭亡。.
查看 李克用和张敬达
张承业 (五代)
张承业()唐代末年与五代之间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蒲城县东南)人。字继元,原姓康。唐僖宗时是朝廷宦官,以忠心、正直著稱。.
查看 李克用和张承业 (五代)
張歸厚
張歸厚(),字德坤。最早是黃巢的將領,後投降朱溫。.
查看 李克用和張歸厚
何重建
何重建(),五代十国时期军事人物。.
查看 李克用和何重建
徐彦若
徐彦若(),字俞之,封齐国公,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李克用和徐彦若
侯益
侯益(),唐末汾州平遥人。一生經歷了唐末至宋初之間的整個五代十國時代。.
查看 李克用和侯益
北汉州县列表
本列表表示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今山西中部的北汉的所有州县。北汉的存在年代,由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篡后汉,刘知远之弟刘崇在太原称帝开始,到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攻破太原,刘继元出降为止,前后约二十八年。刘崇称帝时,北汉号称辖有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广顺元年》:“戊寅,杀湘阳公于宋州。是日,刘崇即皇帝位于晋阳,仍用乾祐年号,所有者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但事实上,蔚州属于石敬瑭献与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之中,并不在刘氏直接控制之下;隆州建于宋开宝三年(975年),仅是一城;麟州则一再叛附于后周。因此诸书对北汉州数记载,各不相同,《通鉴》作十二州,《十国春秋·地理表》与《新五代史·职方考》作十州,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与《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作九州。本表所列包括除蔚州外的一府、十州,共四十七县。 下表中,以蓝色背景代表北汉各府、州,所领各县则分别列于其下。府、州、县名均以979年为准。.
查看 李克用和北汉州县列表
刘夫人 (后唐太祖)
皇太妃劉氏(),後唐太祖李克用正室。 劉氏为人能幹,經常随军出征,為李克用提供军事意見,而李克用也聽取她的見解。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後唐莊宗李存勗冊生母曹氏為皇太后,嫡母劉氏冊為皇太妃,違背了尊嫡母為皇太后的制度。,這使曹氏感到十分抱歉,刘氏说:“愿吾兒享国无穷,使吾获没于地以从先君幸矣。复何言哉?”不久,莊宗滅後梁入洛陽,命人迎曹太后到洛陽長壽宮居住,而皇太妃獨留在晉陽。至同光三年(925年)五月,皇太妃刘氏去世。 戏曲《珠帘寨》称之为刘银屏。.
刘崇望
刘崇望(《旧唐书》卷二十上此处忌日按《旧唐书·昭宗本纪》;《旧唐书·刘崇望传》称他卒于光化二年(899年)。见《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九。刘崇望传称他享年六十二岁。),字希徒,爵封彭城县开国男,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李克用和刘崇望
刘知俊
刘知俊(《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字希贤,外号刘开道,在后梁太祖朱全忠为晚唐大军阀乃至后梁皇帝时为其部将。后来他担心太祖对他不利,叛变,先投岐国,再投前蜀。前蜀高祖皇帝王建却忌其才能,后将其诛杀。.
查看 李克用和刘知俊
刘训 (后唐)
刘训(),字遵范,隰州永和人。《旧五代史》卷六十一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武将。曾被赐名李绍珙。.
查看 李克用和刘训 (后唐)
周庠
周庠(《九国志》作周详)(),字博雅,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前蜀开国之君王建作为晚唐军阀为求自立连年作战时的谋主。前蜀立国后,拜为宰相。.
查看 李克用和周庠
周德威
周德威(),字鎮遠,小名陽五,朔州馬邑(今山西朔縣)人。 驍勇而擅騎射,最初事李克用,為帳中騎督。久在雲中(今山西大同),膽略出眾,據稱見煙塵即能判斷兵力。乾宁中,随李克用攻王行瑜。899年,後梁軍圍太原時,朱溫聽說周德威之名,曾下令能生擒周陽五者,可拜為刺史。梁军勇将陳章,號「陳夜叉」,主动请缨,身披紅甲,騎白色駿馬,李克用勸德威要小心,德威笑曰:“ 陳章好大言耳,安知刺史非臣作邪?”。結果陳章被周德威揮鐵檛擒獲。天祐三年(906年),与李嗣昭攻取潞州。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随李存勗解潞州之围,救出李嗣昭,以功授振武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乾化三年(913年),進攻幽州(今北京),消灭“大燕”劉守光,授检校侍中、卢龙节度使。贞明三年(917年),坚守幽州,契丹军強攻兩百餘日竟不能破。贞明四年,周德威父子於胡柳陂(今河南濮阳西)之战中战死。.
查看 李克用和周德威
周德威墓
周德威墓为五代后唐名将周德威之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神头镇红壕头村,1998年4月列入朔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周德威是神头镇红壕头村人,村中保留有一座长宽均在60米左右的堡子,传为周德威所修。当地传说,周德威追随李克用之前,在红壕头村子附近占山为王,在村子附近的聚岩川、朱连寨等地驻兵打仗。当地人称,周德威墓有三冢,系为防备盗墓而设。一座位于红壕头村北侧,一座位于村中古堡北侧,一座位于邻近的马跳庄村南侧。.
查看 李克用和周德威墓
唐庄宗
唐莊宗李存--,山西应县人,沙陀族,本姓朱邪,因其父是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受唐懿宗赐以李姓,而改姓李,諱存--(有時被寫作「勖」,),唐光启元年正月(885年12月)生于山西应县,五代時期后唐开国皇帝。小名“亚子”,藝名“李天下”,以勇猛闻名。 923年5月13日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後因義兄弟李嗣源被軍士擁戴造反,直取洛陽,宮中的指揮使郭从谦為了報仇,趁機發動興教門之變,將存勗殺害。.
查看 李克用和唐庄宗
唐僖宗
唐僖宗李儇(;),唐朝第21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5年,得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唐朝皇帝中出逃时间最长的一位,在位年间有8年不在京师长安。.
查看 李克用和唐僖宗
唐道袭
唐道袭(《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新五代史》作唐袭,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前蜀将官,前蜀开国皇帝王建近臣,在王建统治期间有大权,使得他与王建子皇太子王元膺陷入冲突。永平三年(913年),他和王元膺都怀疑对方要兵变,彼此的军队在前蜀都城成都交战,他被王元膺击败阵亡。.
查看 李克用和唐道袭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查看 李克用和唐朝
唐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唐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唐朝所有的君主配偶。.
唐朝王爵列表
唐朝王爵列表,以下的列表列出唐朝的王爵 唐朝多数是册封宗室为王爵。唐初统一后只有极少数异姓王,但是之后逐渐开始增多。唐中叶,东平郡王安禄山反叛,开始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最终东平王朱全忠控制朝廷,加封梁王,数年后篡唐自立,建立后梁。.
查看 李克用和唐朝王爵列表
唐明宗
唐明宗李亶(),初名嗣源,小名邈佶烈。应州金城(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926年6月3日-933年12月15日在位),在位8年。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之养子,生父為李霓。.
查看 李克用和唐明宗
唐昭宗
唐昭宗李晔(),姓李諱晔,原名--,即位後改名為敏,又改名曄。是唐朝第22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在位年间曾三次出逃京师长安,最终为朱全忠部所弑。 Category:李姓.
查看 李克用和唐昭宗
唐書人物列表
本列表包含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有記載的人物。.
查看 李克用和唐書人物列表
八次出幸
八次出幸指的是唐玄宗(1次)、唐代宗(1次)、唐德宗(1次)、唐僖宗(2次)和唐昭宗(3次)五名皇帝因為战乱而八次出逃京师长安的避难事件,关中平原、四川和河南多个地点有几年时间内称为行在。从755年爆发安史之亂至904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有8%或长达12年的时间内皇帝不在京师外逃避难(相当于靖康之变至端平入洛金朝占据汴京107年时间总合的11.2%),其中以唐僖宗出行时间最长。八次出幸事件离安史(中唐)、黄巢之乱(唐末)爆发时间不远,出逃时间都在这两段时间频繁发生;而784年的泾原兵变后至880年的黃巢之亂的96年(占唐朝总寿命的33%)内京师则相对稳定,无皇帝出逃躲避战乱。唐军、敌军双方都没有依靠城墙极力坚守长安城,所以也就没有任何大型攻城武器或攻城战的出现,往往在京畿附近的关塞、要塞或州城,如潼关失陷后的几天就移到另一个地点,日后再收复长安,叛军对长安城的防御、进攻方式以城外野战为主,部分包括长安城内的巷战。.
查看 李克用和八次出幸
勤王
勤王,指君主制國家中君王有難,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如唐朝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 君主有詔勤王時,全國都會有人響應;君主沒詔令勤王時,野心者就會矯詔勤王。能夠獲得勤王詔令,相當於獲得了起事的資本。 中國歷史上許多勤王例子,多为藉口以攻入朝廷。如西晉八王之亂。唐朝的李克用和朱溫兩人都多次勤王,成為他們爭奪天下的藉口。 另一常見的反叛藉口是「清君側」:意指起兵掃除君王(皇帝)身邊的小人、奸佞。若有人以清君側口號起事,便可能會有使用勤王為號召的對抗者。.
查看 李克用和勤王
石紹雍
石绍雍,胡名臬捩鸡,李克用、李存勖的部将,与周德威并称,历任平州、洺州刺史,后唐追赠太傅,是石敬瑭的父親。 936年,石敬瑭登位後,他被尊為皇帝,廟號后晋宪祖(《新五代史》作献祖),諡號孝元皇帝,皇陵稱昌陵。.
查看 李克用和石紹雍
石敬瑭
|图像.
查看 李克用和石敬瑭
王处直
王处直(),字允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墓志称并州晋阳县人,晚唐、五代初期的义武节度使,是为割据一方的藩镇。.
查看 李克用和王处直
王宗弼
王宗弼(《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王宗弼至成都,登大玄门,严兵自卫。蜀主及太后自往劳之,宗弼骄慢无复臣礼。乙巳,劫迁蜀主及太后後宫诸王于西宫,收其玺绶,使亲吏于义兴门邀取内库金帛,悉归其家。其子承涓杖剑入宫,取蜀主宠姬数人以归。丙午,宗弼自称权西川兵马留后。 ……王宗弼遣使以币马牛酒劳军,且以蜀主书遗李严曰:‘公来吾即降。’……宗弼犹乘城为守备,严悉命撤去楼橹。 ……王宗弼称蜀君臣久欲归命,而内枢密使宋光嗣、景润澄、宣徽使李周辂、欧阳晃荧惑蜀主;皆斩之,函首送继岌。又责文思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成都尹韩昭佞谀,枭于金马坊门。内外马步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徐延琼、果州团练使潘在迎、嘉州刺史顾在珣及诸贵戚皆惶恐,倾其家金帛妓妾以赂宗弼,仅得免死。凡素所不快者,宗弼皆杀之。 辛亥,继岌至德阳。宗弼遣使奉笺;称已迁蜀主于西第,安抚军城,以俟王师。又使其子承班以蜀主后宫及珍玩赂继岌及郭崇韬,求西川节度使,继岌曰:“此皆我家物,奚以献为!”留其物而遣之。 李绍琛留汉州八日以俟都统,甲寅,继岌至汉州,王宗弼迎谒;…… 王宗弼之自为西川留后也,赂崇韬求为节度使,崇韬阳许之。既而久未得,乃帅蜀人列状见继岌,请留崇韬镇蜀。从袭等因谓继岌曰:“郭公父子专横,今又使蜀人请己为帅,其志难测,王不可不为备。”继岌谓崇韬曰:“主上倚侍中如山岳,不可离庙堂,岂肯弃元臣于蛮夷之域乎!且此非余之所敢知也,请诸人诣阙自陈。”由是继岌与崇韬互相疑。会宋光葆自梓州来,诉王宗弼诬杀宋光嗣等。又,崇韬征犒军钱数万缗于宗弼,宗弼靳之,士卒怨怒,夜,纵火喧噪。崇韬欲诛宗弼以自明,己巳,白继岌收宗弼及王宗勋、王宗渥,皆数其不忠之罪,族诛之,籍没其家。蜀人争食宗弼之肉。”),五代十国前蜀大将。 他本名魏弘夫,是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军事统帅和养子,封巨鹿王。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为顾彦晖效力时又作顾琛。王建子王衍年间,王宗弼的权力继续上升,封齐王。咸康元年(925年),前蜀军在数次关键战役中败于来伐的后唐军,王宗弼迫使王衍投降,希望可以维持自己在西川的势力。但后唐军的招讨副使郭崇韬认为王宗弼不可靠,处决了他。.
查看 李克用和王宗弼
王宗佶
王宗佶(《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本姓甘,五代十国政权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养子,在王建的120个养子中最长,自认为王建的潜在继承人。武成元年(908年),王建怒其悖慢,将他处死。.
查看 李克用和王宗佶
王师范
王师范(?《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中国晚唐军阀,889至905年统治平卢镇,其中891至903年是以正式节度使的身份。他最初是权势军阀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的附庸,于903年奉唐昭宗诏(不知是否确为其意愿)举事反对朱全忠。他被朱全忠所败后重新归顺之。908年,已篡唐建立后梁称太祖皇帝的朱全忠在抵抗王师范时战死的侄子朱友宁的遗孀请求下,诛杀王师范满门。.
查看 李克用和王师范
王廷胤
王廷胤,《旧五代史》作王庭胤,字绍基,五代将领。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定州节度使王处存孙。.
查看 李克用和王廷胤
王徽 (京兆)
王徽(),字昭文,封爵琅琊侯,谥号贞,唐朝官员,唐僖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李克用和王徽 (京兆)
王珂 (唐朝)
王珂(),唐朝末年军阀,从895年继承叔父王重盈起,作为护国军节度使统领护国军,至900年被迫投降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为止。.
查看 李克用和王珂 (唐朝)
王珙
王珙(),晚唐军阀,於光启三年(887年)继承其父王重盈控制保义镇,直至光化二年(899年)过世。 另同时期有利州刺史王珙。.
查看 李克用和王珙
王鐸 (唐朝)
王铎(),字昭范,唐太原人,曾任中書令,後改滄州節度使,赴任途中遭到魏博節度使樂彥禎之子樂從訓劫殺。工書法,行書於當代甚有影響。.
查看 李克用和王鐸 (唐朝)
王行瑜
王行瑜(),邠州(今陝西彬縣,位淳化縣西北)人。唐末將領。.
查看 李克用和王行瑜
王郁 (遼)
王郁,京兆万年人,唐朝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的庶子。他伯父王处存镇义武,死后,三军推其子王郜袭位,王处直为都知兵马使。光化三年(900年),梁王朱全忠攻定州,王郜遣王处直在沙河据守。王处直兵败,入城驱逐王郜,王郜逃奔太原。乱兵推王处直为留後,遣人请梁王任命。朱全忠与晋王李克用绝好,表王处直为义武节度使。 王郜逃亡时,王郁跟从。晋王李克用把女儿嫁给了他,任命他为新州防御使。王处直料定晋王必讨伐张文礼,镇州被克,则定州不能独存,更加自疑。秘密派王郁北导契丹入塞,以牵制晋兵,且许以为嗣。王郁自从奔晋後,常常恐怕失掉父心,得到出使的任务,大喜。神册六年(921年),王郁奉表送款,举室来降,辽太祖以他为养子。未几,王郁的养兄王都囚父,自为留後,辽太祖遣王郁从皇太子耶律德光讨伐。至定州,王都坚壁不出,掠夺居民而还。 次年,王郁从耶律德光攻镇州,在定州遇唐兵,破之。天赞二年(923年)秋,王郁及阿古只入侵燕、赵,攻下磁窑务。又从辽太祖平渤海國,有战功,加封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改崇义军节度使。 辽太祖死后,王郁与妻子会葬,其妻泣诉於淳钦述律皇后,求归乡国,准许了。王郁奏道:“臣本唐主之婿,主已被弑,此行夫妻岂能相保。愿常侍太后。”述律皇后大喜:“汉人中,惟王郎最忠孝。”以辽太祖曾经与李克用约为兄弟之故。不久加封政事令。还居宜州後,病卒。.
查看 李克用和王郁 (遼)
王郜
王郜(),晚唐军阀,895年继承其父王处存控制义武军直至900年战败。.
查看 李克用和王郜
王重盈
王重盈(《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晚唐军阀,历任陕虢节度使和护国节度使。.
查看 李克用和王重盈
王重榮
王重榮(),太原祁人。唐朝末年河中(山西永濟)節度使。.
查看 李克用和王重榮
王镕
王镕(),回紇人,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初期成德节度使、赵王。年少繼位,為人有智謀,周旋於汴州節度使朱温、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等大諸侯之間,晚年喜好方士長生不老之術,建造府邸、园林,在当时首屈一指。政务皆交由行军司马李蔼、宦官李弘规处置,自己则深居不出。藩政凋敝,被義子王德明兵變所殺。.
查看 李克用和王镕
王處存
王處存(),陝西長安人,唐朝名將。.
查看 李克用和王處存
王思同
王思同(《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旧五代史》卷六十五《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九),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及其前身晋国将军。应顺元年(934年),皇帝李从厚养兄李从珂反叛,王思同受命镇压,但很快被击败并在未得李从珂许可的情况下被处决。.
查看 李克用和王思同
獨眼
(古稱眇、目眇或眇目)指因先天、疾病或傷害使其中一隻眼睛喪失了視力的狀態。有些獨眼的人會裝上義眼或戴上眼罩。 有些人雖然有獨眼的殘缺,但仍有過人的功績或成就。這類人傑常被稱為「獨眼龍」,有尊敬的意思。歷史上第一個被人稱為獨眼龍的人是中國唐朝末年的李克用,拜河東節度使,驍勇善戰。後來日本的陸奧大名伊達政宗也有此稱號。.
查看 李克用和獨眼
神武县 (辽朝)
武县,中国古县名。 根据《辽史》记载后唐太祖李克用生于神武川之新城,即此县,初属朔州。辽朝时复设武州,为其所辖,并宁远县为一县来属。户五千。县治在今山西省忻州市境内。金朝时,废入武州。.
查看 李克用和神武县 (辽朝)
祥瑞
祥瑞是指對人類有益的自然現象或生物的出現。 古書記載有許多祥瑞。例如,《国语·周上》:“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史記·天官書》記載卿雲是一種祥瑞:“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卿雲,喜氣也。”唐朝時就有掌管祥瑞的官員。古时的人自小就被教導:“圣人出则黄河清。”。白鹿被視為长寿之鹿,葛洪《抱朴子》稱“鹿满五百岁则其色白”,是標準的祥瑞之物。明朝軍事家胡宗宪曾將白鹿作为祥瑞献給嘉靖皇帝。 祥瑞包含動物、植物、天象、還有自然現象。南宋周密在《齊東野語》卷六〈祥瑞〉中統計過:“世所謂祥瑞者,麟、鳳、龜、龍、騶虞、白雀、醴泉、甘露、朱草、靈芝、連理之木、合頴之禾皆是也。然夷考所出之時,多在危亂之世”。.
查看 李克用和祥瑞
秦宗權
宗權(),中国唐朝末藩鎮軍閥,蔡州上蔡县(今屬河南省駐馬店市)人,蔡州節度使,以殘暴著名,後被汴梁節度使朱溫擒獲,斬殺。.
查看 李克用和秦宗權
秦沛
沛(Paul Chun Pui,),本名姜昌年,又名嚴昌,尊稱Paul哥,祖籍苏州,北平(现称北京)出生,是香港著名演員,擅長忠奸角色之實力派演員,近年經常扮演父親或董事长一類角色。 生父嚴化(本名姜克琪)跟母親紅薇(本名羅珍)均是演員,其弟姜大衛和同母異父的弟弟爾冬陞都是香港著名影藝人。育有兒子姜文杰(Benji Chiang)及女兒姜麗文(Lesley Chiang),姜文杰曾是無綫電視音樂節目主持,前香港電視網絡員工。而姜麗文曾是日本NHK電視台兒童節目表演者,前香港電視網絡員工。.
查看 李克用和秦沛
积善太后
何皇后(《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本名不详,被后唐追尊为宣穆皇后,或以居所积善宫称积善太后,唐末皇帝唐昭宗李晔的皇后,皇子李祐(李𥙿)、唐哀帝李祚(李柷)之母。她的丈夫、她本人、她的儿子们都被后来夺取唐政权建立后梁的军阀朱全忠所害。 积善太后遇害后,唐哀帝因朱全忠所迫,下诏追废她为庶人。积善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遭到亲生儿子废黜的皇太后。.
查看 李克用和积善太后
符存審
存審(),本名符存,字德祥,陳州宛丘人(今河南淮陽縣),是中國五代時期的後唐軍事將領,一生經歷百餘次戰役而未嚐敗績,曾經多次與後梁交戰並擊破朱溫、驅逐北漠契丹,與同袍周德威齊名。因為被晉王李克用收為義子御賜國姓,因此部分史冊又載為李存審,到後唐明宗李嗣源時其子復歸舊姓。在歐陽修所撰《新五代史》列傳中唯一得以保留原本姓氏的人,其餘獲授國姓的眾人皆記為李姓。.
查看 李克用和符存審
符彥卿
彥卿(),字冠侯,陳州宛丘人(今河南淮陽縣),是中國五代時期的將領及北宋初年朝中大臣,曾經多次與北方遼朝交戰,並且於嘉山及陽城等戰役中大破契丹,令遼人畏懼。他自幼習武,善騎射,與父符存審及兄弟數人皆為各據一方的軍事勢力,憑軍功先後擔任鳳翔節度使、太尉及太師等職,加封魏王,三位女兒也相繼成為後周世宗柴榮及宋太宗趙匡義的皇后,於北宋立國初年成為朝中巨擘。.
查看 李克用和符彥卿
符彥饒
彥饒,中国五代十国时后唐、后晋将领,后唐时名为李彦饶,陈州宛丘县(今河南省淮阳县)人,祖籍李克用义子李存审(符存审)的次子。符彦超的弟弟,符彦卿的二哥。.
查看 李克用和符彥饒
符彥超
彦超(),陳州宛丘人(今河南淮陽縣),是中國五代時期的後唐軍事將領。.
查看 李克用和符彥超
米志诚
米志诚(),沙陀人,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武将。以骁勇闻名。.
查看 李克用和米志诚
罗弘信
罗弘信(《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一),本名罗宗弁,字德孚,爵封北平郡王,谥莊肃,晚唐军阀,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文德元年(888年)利用士兵对前任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及其子乐从训的不满以节度使身份控制魏博后以节度使身份管治魏博。他开始了罗家三代人(他和其子罗绍威、孙罗周翰)对魏博的管治,直至后梁年间。.
查看 李克用和罗弘信
瑶英长公主
英长公主,后唐公主,是中国五代十国后唐第一代皇帝庄宗李存勖的妹妹,李克用的第十一女,嫁张延钊。同光三年十二月丙戌(926年1月14日),唐庄宗册封她为瑶英长公主。.
查看 李克用和瑶英长公主
田令孜
令孜(),唐末宦官。本姓陳,字仲則。四川蜀人。 唐懿宗時,隨田姓義父入內侍省,歷任小馬坊使,僖宗當普王時侍候僖宗,共同起臥。唐僖宗即位,擢令孜為左神策軍中尉。令孜會寫字,能處理政事。僖宗稱他“阿父”,僖宗愛鬥鵝,常到兄弟們的王府中戲耍,政務都交給令孜。令孜賣官鬻爵,徑直矯旨。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大齊軍入長安,令孜挾持僖宗奔四川。中和元年(881年),僖宗至成都(今屬四川),令孜既有保駕之功,為左金吾衛上將軍,又封晉國公。光啟元年(885年),僖宗回長安,以令孜為左右神策十軍使,更加專恣自肆。當時國庫空虛,軍費不足,令孜奏請收安邑、解縣兩鹽池之利全歸神策軍。田令孜派義子匡祐到河中,引起河中(今山西永濟西)軍士不滿,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拒不奉詔,上表陳訴令孜十罪。令孜率禁軍討重榮,重榮引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節度使李克用沙陀部軍為援,大敗与田令孜结盟的静难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令孜乃縱火焚燒坊市和宮室,挾僖宗逃往鳳翔(今陝西鳳翔)、興元(今陝西漢中),僖宗不願再走,田令孜派兵挾持。朱玫立嗣襄王李煴為皇帝,尊僖宗為太上皇。諸節度使擊殺朱玫,僖宗又回到長安。僖宗在鳳翔時諸鎮節度使上表請殺田令孜,宰相蕭遘率群臣上言“令孜顓國煽禍,惑小人計,交亂群帥”,亦請求誅殺田令孜。 令孜為眾所不容,光启二年(886年)乃自署為西川監軍使,帶領拱宸奉鑾軍奔成都,依附其兄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在四川建立勢力範圍。僖宗下诏削田令孜官爵,流放端州,但因田令孜在陈敬瑄庇护下,诏书无用。大順二年(891年),令孜義子壁州刺史王建攻入成都,陳敬瑄與田令孜開門出降,被囚於雅州,二年後王建以田令孜图谋作乱为名将其縊殺,并杀陈敬瑄。临刑时,对行刑者说:“我曾经官至十军容,杀我应该以礼!”于是教以缢人之法,至死神色不变。乾宁年间,有诏追复官爵。.
查看 李克用和田令孜
画江湖之不良人
《画江湖之不良人》是一部中国大陆三维武侠动画,由北京若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7月推出,采取每周更新模式,第一部于2015年8月完结,并在2016年7月推出第二部,目前每周更新一集,尚未完结。主要讲述了在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背景下,神秘少年李星云与其朋友在险恶的江湖之中闯荡的故事。官方称其为中国首部成人三维武侠连续剧,并在动画开头标有“十八岁以下人士禁止观看”的字样。由该剧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也将在2016年9月推出。同时亦有改编同名小说与相应手游。.
查看 李克用和画江湖之不良人
燕雲十六州
幽雲十六州,又稱燕雲十六州,或幽雲之地,古代地理名詞,即今北京、天津海河以北,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包括燕薊節度使所轄的燕、蓟等十一州,與河東節度使所轄的雲、蔚等五州。 幽州為漢朝時北京名稱,「幽雲」一名見於《宋史·地理志》。幽雲十六州東西寬約600公里,南北長約200公里,總面積約120,000平方公里。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餘的雲、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山的西北。所处地勢居高临下,易守難攻,自秦漢以來,此地區自古為抵禦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戰略要地,歷朝皆派有重兵駐守。 后晋皇帝石敬瑭(原为后唐河东节度使)於936年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扶植其建立後晋,契丹首領耶律德光与石敬瑭结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做為回報,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幽雲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之間數個王朝都未能将幽雲十六州完全收復(期間瀛、莫于后周时被收復),持续近二百年。http://travel.ifeng.com/around/detail_2011_04/17/5794422_0.shtml 幽云十六州历史背景与传奇故事介绍_凤凰网 旅游频道 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查看 李克用和燕雲十六州
盧光啟
盧光啟(《新唐書·卷十·本紀第十·昭宗、哀帝》:(天復三年二月丙子)朱全忠殺蘇檢、吏部侍郎盧光啟。),字子忠,在唐昭宗年間短暫代任宰相,唯《舊唐書》、《新唐書》皆無其傳記。 盧光啟祖上曾犯罪,後來他和兄弟參加科舉,親人都說他們嘗試取得功名。他個性周密謹慎,亦多方面上进;寫作《初舉子》就是談及進取的事宜《北夢瑣言·卷四》:盧相光啟先人伏刑,爾後弟兄修飾赴舉,因謂親知曰:「此乃開荒也。」然其立性周謹,進取多途。著《初舉子》一卷,即進取諸事,皆此類也。策名後揚歷臺省,受知於租庸張濬。清河出征並汾,盧每致書疏,凡一事別為一幅,朝士至今效之。蓋八行重疊別紙自公始也。。出仕後他在尚書省工作,獲租庸使張濬知遇;張濬出征讨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時,他將每一件事情分開書寫上書,後人因而倣效,他的做法稱為「八行重疊別紙」。 之後盧光啟曾任秘書少監,並守中書舍人,到天復元年(901年)時以兵部侍郎擔任權句當中書事《新唐書·卷十·本紀第十·昭宗、哀帝》:(天復元年十一月)辛酉,兵部侍郎盧光啟權句當中書事。……丁卯,盧光啟為右諫議大夫,參知機務。,兼判三司,之後任命為右諫議大夫、參知機務。 不過盧光啟隨即在次年(902年)四月被罷免為太子太保;天復三年(903年)更於任職吏部侍郎期間因控制了朝廷的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的意思被赐死。.
查看 李克用和盧光啟
盖姓
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405位。.
查看 李克用和盖姓
盖寓
寓(),爵封成阳郡公,晚唐大军阀李克用的谋主。.
查看 李克用和盖寓
白奉进
白奉进(),字德升,云州清塞军人,五代十国时期将领,先后效力于晋国、后唐、后晋。《旧五代史》卷九十五.
查看 李克用和白奉进
白文珂
白文珂(),字德温,太原府(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中国五代十国时将领,后汉隐帝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 白文珂出身行伍,初在李克用属下为牙将,后升任至辽州副使。后唐庄宗李存勗嗣位,转任振武都指挥使。唐明宗天成年间,历任镇州、青州、魏州都指挥使,历任瀛州、蔚州、忻州、代州四州刺史,兼蕃汉马步都部署。因军功授检校司空、都指挥使等职。后晋时,随刘知远镇守太原,改任副留守、检校太保。后汉建立,刘知远即位,白文珂转任河中节度使、西南面招讨使、检校太傅,后来改任天平军节度使。乾祐元年(948年)正月,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兼侍中。后周建立,郭威任命他为西京留守、河南尹,兼中书令。周世宗时封晋国公,复以太子太师致仕,显德元年(954年)卒。.
查看 李克用和白文珂
韩建
韩建(《旧五代史》卷一十五《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字佐时,许州长社人(今河南省许昌市),晚唐军阀,最终成为篡唐的后梁的下属。他最为知名的是于乾宁三年(896年)至光化元年(898年)在自己的军部华州控制唐昭宗及在昭宗停留期间屠戮宗室亲王。.
查看 李克用和韩建
莘县
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聊城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山东、河北和河南三省交界处。.
查看 李克用和莘县
遼史人物列表
本条目中列出《辽史》中出现的人物。.
查看 李克用和遼史人物列表
青山县
青山县是隋代、唐代时曾经设立过的县份。治所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大孟村镇西的东青山村。.
查看 李克用和青山县
顾彦朗
顾彦朗(),晚唐军阀,897年起以节度使身份控制东川直至去世。.
查看 李克用和顾彦朗
顾彦晖
顾彦晖(《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晚唐军阀,大顺二年(891年)继承其兄顾彦朗为东川节度使,直至为前盟友王建所败,举家自杀。.
查看 李克用和顾彦晖
裴澈
裴澈(《新唐书》卷六十三),字深源,中国唐朝官员,唐僖宗和僭位者李煴年间为宰相。李煴败亡后,他也因效力李煴而被诛。.
查看 李克用和裴澈
西安堡堡址
西安堡堡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怀仁县海北头乡西安堡村,2011年3月21日登录为第一批朔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9月29日列入为怀仁县文物保护单位时的登录名为西安堡村堡。 怀仁当地有传说“先有西安堡,后有怀仁城”,有史籍认为西安堡可能是怀仁县的旧治或李克用与耶律阿保机相会的“东城”。比较可靠记载称,西安堡为明代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所建,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包砖,为大同镇的城堡之一。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镇守大同府的姜瓖叛清归顺南明,清军击败姜瓖部,阿濟格命令在大同屠城。大同府治所遂由大同城迁至西安堡,直至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才迁回原处。 西安堡南北长230米,东西宽200米,南北两侧各有一堡门。旧时城墙上、城堡内都有很多庙宇,现已不存。堡墙的包砖也已在1946年、1958-1960年的几次破坏中被拆除殆尽,多被居民用来盖房。 第4届东京银座影展最佳影片、第2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数码录像竞赛”金奖、宁浩执导的《香火》主要在西安堡内拍摄。.
查看 李克用和西安堡堡址
西秦王爺
西秦王爺,又稱西秦尊王,戲神,是戲曲界的保護神,俗稱「公子爺」、「西秦王」、「秦王」。一般戲曲界,亂彈、潮州西秦戲、北管福祿派奉祀「西秦王爺」,北管西皮派奉祀另一神「田都元帥」,早期各個劇團時常械鬥,各以所奉的神像相互叫陣。今日由於藝師與戲班的交流,臺灣的劇團常有兩神兼奉的現象。.
查看 李克用和西秦王爺
諸葛爽
諸葛爽(),山东博昌人,生年不详,唐朝将领,一度控制河陽,在朝廷和黄巢农民起义军建立的大齐政权之间摇摆不定。.
查看 李克用和諸葛爽
诸葛仲方
诸葛仲方(),唐朝末年河阳节度使诸葛爽之子。 光启二年(886年)十月,诸葛爽去世,在帐中将刘经、泽州刺史张居言拥戴下,诸葛仲方自称留后。刘经惧怕河南尹、东都留守李罕之难以驾驭,与张居言想除去他,刘经亲自引兵镇洛阳。李罕之擅杀和自己有矛盾的部曲郭璆,军中不悦,刘经趁机煽动军众袭渑池李罕之寨,李罕之军乱,退守乾壕,刘经追击急攻,反为所败,退守敬爱寺(一作圣善寺),李罕之乘胜入屯洛阳苑中飞龙厩,激励其众攻敬爱寺,数日后趁风纵火,尽烧刘经军,刘经军众逃窜,被追斩殆尽。刘经退回河阳。李罕之进逼河阳,屯巩县、洛口,将要渡过汜水,刘经遣张居言率军去河上拒敌。当时诸葛仲方年幼,刘经主政,诸将心多不附。张居言秘密与李罕之通好,被刘经得知,张居言害怕,渡河投靠李罕之,合兵攻刘经,为其所败,退守怀州。 十二月,叛将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部下决胜指挥使孙儒攻陷河阳军,诸葛仲方乘轻舟与刘经、王虔裕等出奔汴州投靠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河阳军为孙儒所据,孙儒自称节度使。 此后史书没有诸葛仲方的记载。.
查看 李克用和诸葛仲方
貞簡皇后
貞簡皇后曹氏(),後唐太祖李克用的宠妾,後唐莊宗李存勗的母亲。 曹氏美貌出眾,性情谦和,嫁與李克用后很得嫡妻刘氏的欢喜,刘氏对李克用说:“妾观曹姬非常妇人,王其厚待之。”曹氏生下四子一女,即後唐莊宗李存勗、永王李存霸、申王李存渥、雅王李存紀,及长女琼华长公主。 同光元年(923年)閏四月,李存勗稱帝,尊生母曹氏为皇太后,而嫡母劉氏竟只尊為皇太妃,違背了尊嫡母為皇太后的制度。又派皇弟李存渥、皇子李继岌迎接曹太后来洛阳。同光三年,独自留在晋阳的皇太妃刘氏病重,曹太后要亲自去晋阳探望,李存勗劝道:“时方暑毒,山路崎岖,无烦往复,可令存渥辈迎侍太妃。”曹太后就没有去。以后得知皇太妃死讯,太后痛哭不已,因此生病,同光三年冬十月崩,諡號貞簡皇后。 戏曲《珠帘寨》称之为曹玉娥。.
查看 李克用和貞簡皇后
贞明 (后梁)
贞明(915年十一月乙丑-921年四月)是后梁末帝朱友贞的年号,共计7年。吴越太祖錢鏐,闽太祖王審知,楚王马殷同时用该年号。.
查看 李克用和贞明 (后梁)
黃巢之亂
黃巢之亂,是唐僖宗時由私鹽商人黄巢為首的民變,近年亦有學者稱黃巢民變,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禍延唐朝半壁江山,時間長達十年,造成的死亡人數難以估計,導致唐末國力大衰,加速唐朝滅亡。.
查看 李克用和黃巢之亂
黄峭
黃峭(),讳嶽,字峭山,又字仁静,号青岗。福建绥城县昼锦乡和平里坎头村上井人(今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镇坎头村上井),生于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四月十五日戌时。 黄峭娶三妻(官氏、吳氏、鄭氏),各生七個兒子,共有兒子二十一個,有孫百餘人。951年,黃峭將十八個兒子遣至各地,有「遣子詩」--:“漫云富貴由天定,三七兒郎當自強。”他是江夏黄氏的始祖,子孙遍布福建、江西、广东、台湾。 一些记载中黄峭曾荣登进士,而也有考证其并非进士出身。.
查看 李克用和黄峭
黄巢
巢(),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時人。初為鹽幫首領,售私鹽為業,後成民變軍首领,曾自立为帝,尊号为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国号大齐,年號金統,史稱黄巢之亂。黃巢退敗時死於部下之手。野史有稱「黃巢殺人八百萬」惡名。.
查看 李克用和黄巢
黄揆
黄揆(),唐末黄巢起义军将领,黄巢弟。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他帅众驻守沙苑(今陕西大荔南),为李克用部将李存贞击败。不久他又与王璠攻克华州(今陕西华县),后又为李克用军所破。中和四年(884年),与黄巢同时牺牲于泰山狼虎谷。 Category:唐朝民變將領 K.
查看 李克用和黄揆
齊克讓
齊克讓(?),唐朝将领,兗州泰宁军节度使,曾抵抗黄巢之亂,战败后回镇,886年遭假意為女婿的朱瑾奇袭,逐出兗州,此后不知所踪。.
查看 李克用和齊克讓
霍彦威
霍彦威(《旧五代史》卷六十四),924年-926年间名为李绍真,字子重,谥号晋忠武公,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后梁和后唐将领。.
查看 李克用和霍彦威
郭崇韬
郭崇韜(約865年),字安時,代州(今山西代縣)人。後唐侍中、成德節度使,討伐前蜀有功,卻因與後唐莊宗刘皇后不和而被族滅,時人以為冤。.
查看 李克用和郭崇韬
郑从谠
郑从谠(?《新唐书》卷六十三),字正求,唐朝官员,唐僖宗年间两度拜为宰相。.
查看 李克用和郑从谠
赫连铎
赫連鐸(),晚唐吐谷浑军阀,和沙陀首领李克用素有仇怨,终于乾宁元年(894年)被李克用所杀。.
查看 李克用和赫连铎
赵匡凝
赵匡凝(),字光仪,生年不详,蔡州人,唐朝末年军阀,封楚王,自景福元年(892年)为忠义军节度使统治忠义军,一直至天祐二年(905年)被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所败。.
查看 李克用和赵匡凝
赵犨
赵犨(),中国唐朝末年军阀,据点在陈州。是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的可靠盟友,子赵岩为朱全忠女婿且在朱全忠建立后梁后在后梁为官。.
查看 李克用和赵犨
赵璋
赵璋,唐朝官员,黄巢大齐政权宰相,兼侍中。 881年1月16日(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黄巢称帝,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齐,册立其妻子曹氏为皇后。任命尚让为太尉兼中书令,赵璋为兼侍中,崔璆、杨希古并为同平章事,又任命太常博士皮日休为翰林学士。十二月二十日,黄巢命令唐朝百官到大齐宰相赵璋的宅第投报官位姓名者,可以恢复其官位。唐宰相豆卢瑑、崔沆及左仆射于琮、右仆射刘邺、太子少师裴谂、御史中丞赵濛、刑部侍郎李溥、京兆尹李汤由于来不及跟从唐僖宗出逃,留在长安,躲藏在民间,被黄巢军搜获,全部被杀死。883年(金统四年),黄巢命赵璋与尚让共率右军,在梁田陂阻击李克用军,兵败。.
查看 李克用和赵璋
開平 (年號)
開平(907年四月-911年四月)是后梁太祖朱全忠的年号,共计5年。闽太祖王審知在开平三年至五年(909年四月-911年四月)亦用此年号。.
查看 李克用和開平 (年號)
薛平貴
薛平貴,或作石平貴,中國戲曲與民間故事中的虛構人物,並非史實人物,在中國的各種戲劇中,《薛平貴》都是著名劇目。歌仔戲《薛平貴》的一段唱詞:「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無人管,一心只想王寶釧。」琅琅上口,通稱《我身騎白馬》。京剧也有著名折子戏《武家坡》:「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青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薛平贵好一似孤雁归来。.
查看 李克用和薛平貴
薛廷珪
薛廷珪,字不詳。河東(今山西永濟)人。 薛逢之子。中和年間,進士及第。乾寧二年(895年),唐昭宗封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为晋王,以薛廷珪、李琪为册使前往河东军部太原。乾寧中,為中書舍人。入後梁,為禮部尚書。同光三年九月,卒。贈右僕射。.
查看 李克用和薛廷珪
薛志勤
薛志勤(),小字鐵山,蔚州奉誠(治今河北蔚县)人。 早年是雲州牙将,是振武节度使(治朔州)李國昌的亲信。乾符五年(878年)与李盡忠、康君立等共推國昌之子李克用为留后,以功授右牙都校。 薛志勤曾隨李克用入長安镇壓黄巢,李克用每日派他夜袭长安,放火焚烧仓库,使黃巢不得安寧。李克用至汴州,朱溫在上源驿置酒席为李克用庆功,礼貌恭敬,李克用卻邊喝酒邊罵朱溫。朱溫心裡很不平,但故作鎮定,半夜趁李克用大醉,發兵包圍上源驿。李克用被部下郭景銖用冷水潑醒,與薛志勤对门外射击,射死數十人。不久天降大雨,薛志勤扶着李克用翻墙突圍,縋城得出,監軍陳景思等三百多人不及逃出,全被誅殺。官至昭义节度使。 光化元年(898年)十二月,薛志勤死,李罕之乘其喪,自澤州率眾攻佔潞州(今山西长治),自称留后。.
查看 李克用和薛志勤
薛阿檀
薛阿檀(),唐朝末年武将。效力军阀李克用。 中和三年(883年),李克用受任镇压黄巢之乱,被任为东北面行营都统使,从夏阳渡河,留薛阿檀扼津口。黄巢被平定后,李克用被任为河东节度使。 文德元年(888年)二月,河南尹张全义驱逐河阳节度使李罕之,自兼河阳节度使。李罕之投靠李克用。三月,李克用以其将康君立为南面招讨使,督李存孝、薛阿檀、史俨、安金俊、安休休五将率七千骑助李罕之反攻河阳。张全义求助于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四月,朱全忠遣其将丁会、葛从周、牛存节率兵数万救河阳,打败河东军,安休休惧罪逃到蔡州。宣武军分兵欲断太行道路,康君立等惧怕,引兵回师。 后来唐昭宗讨伐李克用,大顺元年(890年)九月,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大同军防御使赫连铎以蕃、汉兵三万攻雁门,薛阿檀与河东将李存信击败之。十一月,李克用遣李存信、薛阿檀在阴地抵抗朝廷军队,三战三捷,参与讨伐战的鄜坊、定难、邠宁、凤翔军都渡河西归,于是打败朝廷军队。 李克用又攻赫连铎治所云州,以骑将薛阿檀为前锋,设伏河上。赫连铎以精骑追杀薛阿檀,到河边后伏兵发作,赫连铎大败,河东军擒其将贾塞儿,遂围云州并攻陷。 后来李存孝反叛李克用,于乾宁元年(894年)三月被诛杀。薛阿檀之勇与李存孝相当,诸将嫉恨他,他不得志,秘密勾结李存孝;李存孝被诛,薛阿檀担心事泄,自杀。 A Category:唐朝军事人物 Category:唐朝自杀人物.
查看 李克用和薛阿檀
藩鎮割據
藩鎮割據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將領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續百餘年直至唐朝滅亡。 其發生是由於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而藩鎮割據基本上是安史之亂的延續;唐亡以後出現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也是藩鎮割據的延續,直至宋太宗979年灭北汉。藩鎮割據的問題對唐代、五代乃至北宋都產生重大影響。 藩镇割据总是不自觉地把藩镇与割据联系在一起,似乎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已经是四分五裂,气息奄奄,而且也模糊对唐朝中后期一百五十多年的政治风潮、经济变革、制度更替以致文学艺术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复杂历史笼统地称作藩镇割据。唐代藩镇割据与动乱的历史,是从安史之乱以后开始,所谓“安史平而藩镇之祸方始”。黄巢之亂以后,“天下分裂而无纪”,接于五代十國,陷于军阀混战的另一番境地。 實際上,从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定,到唐懿宗在位期間黄巢起义爆发的乾符年间,大约110多年时间里,藩镇的形势是比较稳定的,藩镇数目最多也大体固定在46个左右。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 p.17-29, 77-10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只是事實上,李唐皇室大权旁落,無法完全控制節度使,但節度使也不像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般,完全不受中央政府控制。.
查看 李克用和藩鎮割據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劉知遠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查看 李克用和蒙山大佛
邢台市
邢台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华北平原中部,为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冲积平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古称邢州、钜鹿郡、顺德府。别称“牛城”拥有3500年建城史,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历史上先后为商祖乙,西周邢国,赵国信都、秦末汉初赵张耳和后赵石勒的都城。.
查看 李克用和邢台市
苏文建
苏文建(),唐朝末年将领。最初为禁军翊卫,四次担任指挥使。崔远《授苏文建豳州节度使制》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讨伐拥兵逼宫的静难节度使王行瑜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七月,败王行瑜弟匡国军节度使王行约,王行约弃军部同州出走。苏文建被任为匡国军节度使。十月,李克用克宁州,奏请以苏文建为静难节度使,暂治宁州,招抚降人。十一月,王行瑜弃军部邠州出走,李克用入邠州,上奏敦促苏文建赴任。王行瑜为部下所杀。昭义节度使李罕之见王行瑜已灭,请求为静难节度使,李克用称自己已上奏请苏文建就任,不可以反复而为朝野所非议。《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苏文建加同平章事。《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 李克用请求彻底消灭李茂贞,但唐昭宗担心此后李克用无人可制危及朝廷,没有答应。于是李克用领兵回本镇,而李茂贞骄横如故,多据河西州县,三年(896年)九月,李思谏被任为静难节度使,可见苏文建已非静难节度使,很可能系被李茂贞驱逐而失位,而李思谏也因静难被李茂贞控制而并未赴任。四年(897年),昭宗改感义军为昭武军,治利州,以苏文建为节度使。当时利州正在西川节度使王建与李茂贞之间数次易手,未详苏文建是否赴任。苏文建后事无载。.
查看 李克用和苏文建
雁门关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大陸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长城/雁门关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与函谷关、仙霞关、剑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
查看 李克用和雁门关
通鉴纪事本末
《通鑑紀事本末》,南宋袁樞所撰,凡四十二卷。始於〈三家分晉〉,終於〈周世宗之征淮南〉,共1300多年。文字全抄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原文,只是撰寫方式改易。取《通鑑》所記之事,區別門目,分類編排。專以記事為主,每一事詳書始末,並自為標題,共記239事,另附錄66事。開“紀事本末體”之先河。為了方便閱讀,分為戰國至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部分。 袁樞本無著書之意,惟读《通鑑》时,感到每件史事分散开,首尾难以稽考,为方便研读,便「因司馬光《資治通鑑》,区别门目,以类排纂,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因此,南宋孝宗干道九年(1176年)成书於嚴州郡學。 此書與《通鑑》一樣,具有强烈的正统立場。雖主要是抄錄原文,但他所加的239個標題,採用了「平」、「據」、「滅」、「叛」、「亂」、「篡」等各式的褒貶詞彙,充分表現他抱持著濃厚的正统觀念。如两汉时,以劉氏為正统,褒揚汉室,力贬对汉室不利的事。 他只希望重整《通鑑》的结构,及方便读者检索和阅读,并不打算改动原文。因此,此书的内容都是抄录《通鑑》原文,他只是加上标题,不擅加一字。 由於《通鑑》记「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史事,而此书与其为本,所以内容也自然以政治和軍事為主,其它事一概不錄。在239個主題中,絕大部分是關於政治和軍事,關於經濟的則只有唐的《奸臣聚歛》和《兩稅之弊》,文化方面更是完全欠缺。 此書重視亂世歷史,如兩漢時只有43个标题,但魏晉時竟有103個標題,幾乎占全書標題數量的一半,可見袁樞側重分裂時期歷史的意向。而以朝代论,則注意「興」、「衰」史。因此,此書中各朝代的份量都是「兩頭大,中間小」,與《通鑑》「穷探治亂之迹」的宗旨一致。 朱熹另據《資治通鑑》編《通鑑綱目》,以蜀漢為正統。.
查看 李克用和通鉴纪事本末
耶律古
耶律古(),字涅剌昆。辽国将领。初名霞马葛,耶律铎臻之弟。 太祖耶律阿保机担任于越时,耶律古跟随他略地山右。阿保机於云州会见李克用,耶律古侍从,李克用对阿保机说耶律古:“是儿骨相非常,不宜使在左右。”于是阿保机猜忌耶律古。阿保机西讨,诸弟之乱,阿保机问耶律古是否参预否,耶律古回答没有,阿保机大喜说:“吾无患矣”,召他议事。耶律古说出讨伐之策,后来都像他所说的,于是赏赐甚厚。神册末年,契丹南伐后唐,耶律古辅佐右皮室详稳老古,于云碧店与后唐交战。老古中流箭,伤重,阿保机怀疑是耶律古所害。耶律古跪下说:“陛下疑臣耻居老古麾下耶?及今老古在,请遣使问之。”太祖派人问老古,老古回答:“臣於古无可疑者。”阿保机解除怀疑。老古死后,耶律古继任右皮室详稳。耶律古死后,阿保机对左右说:“古死,犹长松自倒,非吾伐之也。”.
查看 李克用和耶律古
陳夫人 (後唐太祖)
氏,法名智愿,襄州人,唐昭宗的妃子,也是后唐太祖李克用的妾室。才貌俱全,气度柔静。 陈氏善书,是为唐昭宗所喜爱的嫔妃,封号魏国夫人。乾宁二年(895年)李克用奉诏讨王行瑜时驻军于渭北,唐昭宗降硃书御札,将陈氏和内妓四人赏给了李克用。李克用因陈氏是皇帝所赐,且陈氏貌美、在宫受过很好的文化教养,十分尊重。从光化年间(898年至901年)之后,时事多难,李克用时常独居深念,也很少和妻妾们相处,只有陈氏还能时常与之相见。 陈氏性格静退,从不自侈,李克用称她为阿媎(古同“姐”)。李克用临终,陈氏垂泣说:“妾为王执扫除之役,十有四年矣,王万一不幸,妾将何托?既不能以身为殉,愿落发为尼,为王读一藏佛经,以报平昔。”李克用为之流泪。李克用在908年逝世后,陈氏果然出家为尼,法名智愿,居于洛阳佛寺。后唐庄宗即位,赐号建法大师。后唐明宗改赐号圆惠大师。 后晋天福年间(936年至944年),圆惠大师在太原圆寂,追谥光国大师,塔名惠寂。.
陳敬瑄
陳敬瑄(《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唐朝将领,因是唐僖宗一朝当权宦官田令孜之兄而得以控制西川。唐僖宗之弟继位为唐昭宗后召他,他起兵抗命。最后被王建败杀,王建吞并了他的领地后建立五代十国之一的前蜀。.
查看 李克用和陳敬瑄
陈夫人
夫人可以指:.
查看 李克用和陈夫人
折從阮
折從阮,五代時的軍事家、政治家,半獨立的藩鎮,歷事後唐迄後周四朝。河東道雲中(今山西省大同市)人,生于唐大順二年(891年),卒于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初名從遠,字可久,為了避後漢高祖劉知遠之諱,改名從阮。.
查看 李克用和折從阮
李姓
李姓是漢族姓氏和朝鮮族姓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4位。按人口計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於中國大陆李姓是第一大姓(根据中国大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於臺灣李姓是第五大氏;於韓國李姓是第二大氏。 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木子李”。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氏」的論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氏之一。在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氏为第二大姓氏。 2016年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 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4%,约9530万排名第一。河南省是中国李氏的第一大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唐代是李氏的鼎盛時期,有「天下李」之稱。 在臺灣,李姓為第五大姓氏,分佈較多之縣市為宜蘭縣、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南市、雲林縣、高雄市和嘉義市。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ee、Li及Lii,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ee、Li及Lay三個,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Lii為國語羅馬字,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Li在除國語羅馬字外的國語拼音裡,均為「李」字的標準譯音,但由於Lee的拼法也是常見的英語姓氏,故漢語的李姓習慣上經常譯為Lee(名字中的李則仍譯為Li)。另外,英语姓氏“Leigh”也翻译作“李”。.
查看 李克用和李姓
李存孝 (唐朝)
李存孝()中国唐朝末期名将。代州飞狐(今山西灵丘)人,原名安敬思。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员骁将,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古人言“王不过项,将不过李!”项,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李,指的就是李存孝。他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地位相当于《说唐》中的李元霸,天下无敌。野史中曾说李存孝引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连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孝 (唐朝)
李存乂
李存乂(),后唐太祖李克用的第五子,生母不详。后唐庄宗李存勖弟。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辛亥,诏封睦王。李存乂历任建雄、保大二军节度使。是郭崇韬的女婿,郭崇韬被杀后,他和术士杨千郎在家饮酒聚会,对岳父打抱不平。宦官为去除郭崇韬党羽,对庄宗说“存乂对诸将攘臂垂泣,为崇韬称冤,言辞怨望”。庄宗知道后,派兵将其囚禁在宅第中,不久杀了他。伶官郭从谦以李存乂为义父,不知李存乂已死,后来发起兵变即興教門之變,想奉李存乂为主,而庄宗也在平定郭从谦的战斗中被流矢所杀。.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乂
李存信
李存信可以指:.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信
李存信 (武將)
李存信(),本姓張,父張君政,回鶻懷化郡王李思忠之部人。大中初年,隨同李思忠內附大唐,因此家在雲中之合羅川。 李存信聰慧機敏而多計謀,通曉四夷語言,能識別六蕃書,善於戰事,懂得兵勢。初為沙陀軍李國昌親信,跟從李克用入關平定黃巢之亂,才開始補發軍職,賜與姓名,十三太保中排行第四。大順元年(890年),累功遷至馬步都校,與李存孝擊張濬軍於平陽。當時李存孝驍勇冠絕,軍中皆對他退讓,惟獨李存信與他爭功,因此互相厭惡對方,形同水火。及至其後平定潞州,李存孝以其此軍功冀望領節度,既而康君立被授旄鉞,李存孝因而大怒,大肆剽掠潞州居民,燒毀城中房屋,言發流涕,懷疑李存信排斥自己之原故。明年,李存孝取得邢、洺二州,李克用才授與他節鉞。李存孝憂慮李存信離間,意欲立下大功以勝存信,屢次向李克用請兵,又請求兼任鎮、冀二州,因李存信進行離間,李克用不准許。大順二年(891年),李克用大舉侵略山東地區,以李存信為蕃漢馬步都校,李存孝聽聞後大怒,李克用又下令李存信取代他,李存孝因而謀叛。李存孝既誅,以李存信為蕃漢都校。跟從李克用討伐李匡儔,招降赫連鐸、白義誠,以軍功檢校右仆射,又跟從李克用入關討伐王行瑜,加為檢校司空,領郴州刺史。 乾寧三年(896年),宣武節度使朱溫攻打兗州泰寧軍節度使朱瑾及鄆州天平軍節度使朱瑄,兩人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派遣李存信假道魏博,屯兵於莘縣,與朱瑄合勢以抵抗宣武軍。朱溫以為大患,遂遣使離間魏博節度使羅弘信。因李存信劫掠魏博居民,激怒了羅弘信,遂與朱溫結盟,乃出兵三萬以攻河東軍。李存信斂眾而退,為魏博軍所薄,丟棄輜重,退保洺州,損失兩、三成軍士。李克用大怒,出師進攻魏博,屠殺陷落的諸邑。五月,李存信駐軍於洹水,宣武軍將領葛從周、氏叔琮到來援魏博軍,李存信與李克用之子鐵林都將落落遇宣武軍於洹水以南,宣武軍為陷馬坎以等待,李存信戰敗,落落被擒殺。九月,李存信打敗葛從周於宗城,乘勝至魏州的北門。明年(897年),聽聞兗州、鄆州皆陷落,乃班師回河東。八月,跟從李克用討伐劉仁恭,大軍駐扎安塞,為燕軍所敗。李克用大怒,責備李存信不能代他領軍抵抗燕軍,李存信險些被處死,頓首謝罪得免。自此李存信感到懼怕,光化年間以後經常稱病,李克用以兵權授與李嗣昭,只封李存信為右校。天復二年(902年)十月,李存信在晉陽病逝,死時四十一歲。.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信 (武將)
李存矩
李存矩(),五代十国晋王李克用的儿子,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弟弟。 913年,晋王李存勖任命李存矩为新州刺史、总管山后八军。卢文进作为副将。时任威塞军防御使的李存矩骄横懒惰,他的奴仆常干预政事。他强迫百姓出马,征得五百匹,带领送往晋王与后梁作战之处,派寿州刺史卢文进为裨将。917年二月十五,在祁沟关,小校宫彦璋和士卒们谋划哗变。第二天早晨,李存矩没有起床,就被士卒杀死。卢文进捶胸哭道:“奴辈害了郎君,让我以什么脸面去见晋王呢?”被大家拥簇回到新州,新州守将杨全章拒之门外。再攻打武州,被李嗣肱、周德威打败,卢文进率众投奔契丹。.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矩
李存确
李存确(),后唐太祖李克用的第六子,生母不详。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辛亥,诏封通王。926年四月,李存纪、李存确听说郭从谦造反,杀害大哥庄宗李存勖,逃到南山,藏在民家。唐明宗诏河南府和诸道:“诸王出奔,所至送赴阙;如不幸物故者,收瘗以闻。”藏匿李存纪、李存确的民家上告安重诲,安重诲对霍彦威说:“二王逃难,主上寻求,恐其所失。今上既监国典丧,此礼如何?”霍彦威回答:“上性仁慈,不可闻奏。宜密为之所,以安人情。”指使民家把他们杀了。.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确
李存礼
李存礼,山西应县人,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后唐庄宗李存勖之弟,生母不详。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廿三日辛亥,后唐庄宗李存勖诏封三弟薛王。926年四月,郭从谦兵变,杀害后唐庄宗,李克用的养子明宗李嗣源即位。李存礼与因为中风得病、半身不遂居住在晋阳的李存美不知所终。《十国春秋·李崇礼传》称庄宗弟薛王李崇礼在郭从谦之乱后隐姓埋名避难,因欣赏闽国延平镇的山水而住下,结庐坑口,尽出私财赈济贫乏。后来病危,将封诰给人看,人们才知道他的来历。李崇礼或即李存礼。.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礼
李存纪
李存纪(),后唐太祖李克用的第七子,生母曹氏。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辛亥,诏封通王。926年四月,李存纪、李存确听说郭从谦造反,杀害大哥庄宗李存勖,逃到南山,藏在民家。唐明宗诏河南府和诸道:“诸王出奔,所至送赴阙;如不幸物故者,收瘗以闻。”藏匿李存纪、李存确的民家上告安重诲,安重诲对霍彦威说:“二王逃难,主上寻求,恐其所失。今上既监国典丧,此礼如何?”霍彦威回答:“上性仁慈,不可闻奏。宜密为之所,以安人情。”指使民家把他们杀了。 据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墓志铭,王处直第三女嫁北京留守李存纪,未知是否同一人。.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纪
李存美
李存美,山西应县人,后唐太祖李克用的第三子,后唐庄宗李存勖之弟,生母不详。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廿三日辛亥,后唐庄宗李存勖诏封三弟邕王。李存美因为中风得病,半身不遂,居住在晋阳。郭从谦兵变,杀害后唐庄宗,李存美没有被杀,但与李存礼不知所终。.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美
李存璋
李存璋(),字德璜。山西雲中人。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李克用初在雲中殺段文楚而起事,李存璋與康君立、薛誌勤等為李克用奔走而結交,相從李克用入關,以軍功授國子祭酒,累升萬勝、雄威等軍管領。其後,李存璋跟從李克用討伐幽州節度使李匡儔後,成為李克用義子,十三太保中排行第八,成為義兒軍使。 光化二年,授為澤州刺史,入為牢城使。跟從李嗣昭討平雲州叛將王暉,改為教練使、檢校司空。光化五年,李克用病危時,召張承業與李存璋囑託輔助李存勖。其後李存璋在扶立李存勖為晉王,夷平李克寧的內亂,頗為有功。 李存璋後改為河東馬步都虞候,兼領鹽鐵。當初,李克用為建立吊軍心,縱容軍士,使部下很多時會干擾商市,肆意豪奪,令法司也不能禁止。李存勖初嗣位時,銳於求理。李存璋得行其誌,抑強撫弱,誅殺其豪首,數月之間,紀綱大振,弭群盜,務耕稼,去姦宄,息幸門,當時的人民都稱讚他的材幹。李存璋跟從晉王李存勖大破後梁軍於夾城,轉為檢校司徒。柏鄉大戰中,為三鎮排陣使。天祐十一年(914年),從盟朱友謙於猗氏,授為汾州刺史。後梁大將尹皓攻打慈州,李存璋逆戰打敗他。天祐十三年(916年),王檀進軍逼近太原,李存璋率領汾州軍入城固守,被授職為大同防禦使、應、蔚、朔等州都知兵馬使。同年秋天,契丹攻打蔚州,契丹國主阿保機遣使馳木書以索取賄賂,李存璋斬了他的使者。契丹逼近雲州,李存璋拒守,城中有古鐵車,乃熔古鐵車以做成兵仗,供應給軍士。契丹大軍撒退,李存璋以軍功加檢校太傅、大同軍節度使、應、蔚等州觀察使。天祐十九年(922年)四月,李存璋因染疾病逝於雲州府第。同光初年,追贈為太保、平章事。後晉天福初年,再追贈為太師。 李存璋有子三人,李彥球為裨校,戰歿於鎮州。.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璋
李存賢
李存賢(),字子良,本姓王,名賢,許州人。祖父王啟忠,父王惲。 王賢年少時遇上黃巢之亂,加入黃巢的軍隊。李克用破黃巢賊軍於陳、許時,王賢來歸。景福年間,主管義兒軍,為副兵馬使,因賜姓名,十三太保中排行第十。 天祐三年(906年),跟從周德威開赴救援上黨,置營於交口。天祐五年(908年),暫代為蔚州刺史,以抵禦吐渾。 天祐六年(909年),暫代為沁州刺史。沁州當時為賊境並不能保守,乃於州的南面五十里據險立柵以為治所,已經歷十餘年。李存賢至郡後,乃遷移復建舊郡,計劃開發建設險地,特別設立廨舍,使州民能完集。李存勗因此嘉許他,轉為檢校司空,正式拜為沁州刺史。天祐九年(912年),後梁軍乘其無備,來攻沁州,被李存賢擊退。天祐十一年(914年),授為武州刺史、山北團練使。天祐十二年(915年),移為慈州刺史。七月,後梁大將尹皓攻州城,李存賢督軍拒戰,後梁軍攻擊百端,月餘遁去。天祐十八年(921年),河中朱友謙來求援,命令李存賢率師開赴救援。天祐十九年(922年),後梁將領段凝率軍五萬立營逼近晉地,蒲人大為恐慌,多數人欲歸降後梁。間諜離間存賢說河中將士欲拘留他降於後梁,但是,李存賢回應說既然奉命援河中,歿於王事是固然的。後梁軍退後,以功加檢校司徒。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勗滅後梁建立後唐,李存賢被授為右武衛上將軍。同年十一月,入覲洛陽。同光二年(924年)三月,幽州李存審疾篤,要求入覲進見李存勗,眾人商議選擇將帥取代他。當時正在內宴會上,李存勗慨嘆無人能附托時,見李存賢在坐,即日授李存賢為特進、檢校太保,充當幽州盧龍節度使。是年五月,李存賢到盧龍鎮。當時契丹強盛,城門之外,烽塵交警,一日數戰。李存賢性格忠謹周慎,晝夜戒嚴,不遑寢食,以至憂勞成疾,遂死於幽州,當時六十五歲。李存勗下詔贈為太傅。 李存賢少有材力,善於角牴。當初李存勗仍在藩邸時,每次宴會都私下與王郁角牴鬥勝,王郁頻頻不勝。李存勗因而自矜其能力,與李存賢打賭,如李存賢勝便賞他一郡。說罷便即時角牴,結果李存賢獲勝,因而被封為蔚州刺史。.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賢
李存贞
李存贞(),唐朝末年沙陀族军阀李克用部将,一作儿子。 唐僖宗年间,李克用参与对黄巢农民军作战。中和三年(883年)正月,李存贞在沙苑打败黄巢弟黄揆。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静难节度使(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逼宫,昭宗出奔。时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起兵勤王。八月,进军渭桥,遣李存贞为前锋。十月,李存贞在梨园北败邠宁军,杀千余人,从此梨园守军闭壁不敢出。李克用遣李存贞奉表于行在,请昭宗回宫。最后王行瑜败亡,李茂贞和韩建与朝廷言和。 此后没有李存贞的记载。.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贞
李存霸
李存霸(),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山西应县人,后唐庄宗李存勖同母弟,生母曹氏。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辛亥,诏封永王。李存霸历任昭义、天平、河中三军节度使,都是不到藩镇,只是在京师食俸禄。赵在礼造反后,李存霸被派到河中,唐庄宗到汜水,改李存霸北京太原府留守,李存渥为河中节度使,诏书没有到达,郭从谦反,杀庄宗。李绍荣欲到河中投奔永王李存霸,从兵溃散,李存霸听说京城大乱,率众千人弃河中奔太原。李存霸至晋阳,麾下逃散已尽,只有康从弁没有离开。李存霸削发、服僧衣谒见符彦超:“愿为山僧,希望你能庇护。”军士争杀李存霸,符彦超说:“六相公存霸既然来了,应当奏请,再决定去留。”军士不听,杀之于府门之碑下。.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霸
李存進
李存進(),本名孫重進。五代代郡振武人(今山西),李克用義子,十三太保中排行第五。生父為孫牷。曾任檢校太傅,天雄軍巡按使,陣亡。同光年間,追贈李存進為太尉。.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進
李存渥
李存渥(),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后唐庄宗同母弟,生母曹氏。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辛亥,诏封申王。李存渥历任义成、天平二军节度使,都是不到藩镇,只是在京师食俸禄。唐庄宗到汜水,改李存霸北京太原府留守,李存渥为河中节度使,诏书没有到达,郭从谦反,攻兴教门,李存渥从庄宗抗拒。庄宗中流矢而死,李存渥与刘玉娘皇后逃奔太原,据说路上二人私通。到太原符彦超不纳,李存渥走至风谷,为部下所杀。.
查看 李克用和李存渥
李仁福
李仁福(),是五代十国时期党项族的首领,为李思恭的儿子,作为定难军的蕃部指挥使,戍兵于外。开平三年(909年)春,牙将高宗益作乱,杀害定难节度使李彝昌。本州军吏迎立李仁福为帅。四月,后梁太祖朱温降制授仁福检校司空,充定难军节度使。晋王李克用遣大将周德威联合岐王李茂贞邠、凤之师五万同攻夏州,李仁福固守一月有余,后梁援军至,周德威撤退,朱温大喜,授李仁福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李仁福在后梁灭亡后,继续向后唐称臣,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年)三月,李仁福卒,朝廷追封虢王,赠韩王。子李彝超嗣位,自立为留后。.
查看 李克用和李仁福
李廷鸞
李廷鸞(),唐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儿子。李落落的兄弟,李存勖的哥哥。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李克用和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作战,三月十二日,朱温部下氏叔琮、朱友宁进攻李嗣昭、周德威的营寨。周德威出战失败。氏叔琮、朱友宁率兵长驱追逐,生擒李廷鸾,河东军惊慌溃逃,朱全忠命令氏叔琮、朱友宁乘胜进攻河东,兵锋达到晋阳。在李嗣昭、李嗣源、周德威等人的坚守下,宣武汴军撤退。.
查看 李克用和李廷鸞
李俊 (成化進士)
李俊(),字子英,陝西鳳翔府岐山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成化五年(1469年),登進士,授吏科給事中,屢遷都給事中。成化十五年,憲宗以李孜省為太常寺丞,遭到李俊反對,於是改他職。當時汪直亂政,陷害馬文升等人戍邊,李俊及同官二十七人連同御史王濬等其他人也被憲宗責怪,被杖刑。成化二十一年,有天文異象,憲宗下詔求直言,李俊率六科諸臣上言進諫。之後出任湖廣布政司參議。弘治中,屢官山西參政。 曾祖父李克用。祖父李智。父亲李賜。 Category:李姓.
李保
李保,唐朝皇子,是唐懿宗的第六子,生母不详。 咸通十三年(872年),李保被他父亲唐懿宗封为吉王,吉王李保在兄弟中为最贤。唐僖宗去世,吉王李保最长,将立他为皇帝,杨复恭独以唐昭宗为嗣。文德元年(888年)八月初九日,吉王李保被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仍加食邑三百户。乾宁元年(894年),李茂贞带兵入京师,计划废帝立吉王,李克用率兵驱逐王行瑜,事情中止。 .
查看 李克用和李保
李俨 (吴)
李俨(),本名张休,一名张播,天复二年(902年)被唐昭宗派往军阀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处的使者,从此作为唐帝的代表留在淮南甚至在907年唐朝灭亡后。在杨氏家族统治的吴国政权(又叫弘农)初年,他成为代表唐帝正式授予杨行密的儿子和继承人杨渥和杨隆演正式爵位之人。天祐十五年(918年),将领朱瑾杀摄政徐温子徐知训,徐温认为李俨串通朱瑾,杀之。.
查看 李克用和李俨 (吴)
李匡威
李匡威(),唐末范阳人,范阳节度使李全忠之子,李全忠去世後,李匡威继位为范阳节度使。 匡威素称豪爽,缮甲练兵,有吞并四海之志。景福二年(893年),李匡威率兵援成德节度使王镕,出兵前在家宴上乘醉强奸了弟弟李匡籌的妻子张氏,李匡筹怀恨在心。李匡威帮王镕击退李克用后回师途中,李匡筹在藩內趁机发动兵变,自封为留后,李匡威被驱逐,只好投靠王镕。王镕待之如义父。 李匡威后来想發動兵變,夺取成德,被王镕部卒杀死。 长子李仁宗,武州刺史,大顺元年(890年)九月在配合朝廷讨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战斗中被俘。次子李仁钊(879年—925年8月23日),留在成德军,后来历仕后梁、后唐,官终西都右厢马步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守左武卫将军同正、兼御史大夫、柱国。 L K L.
查看 李克用和李匡威
李匡筹
李匡筹(?《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或作李匡俦,晚唐军阀,景福二年(893年)推翻兄长李匡威后成为卢龙节度使直至乾宁元年(894年)末或二年(895年)初战败。.
查看 李克用和李匡筹
李嗣周
李嗣周(),唐末宗室,唐顺宗子郯王李经后裔,袭封嗣覃王。.
查看 李克用和李嗣周
李嗣恩
李嗣恩(),本姓駱。本為吐谷渾部人。。 李嗣恩十五時已精於騎射。侍奉李克用於振武,成為他的養子,十三太保中排行第七;及鎮太原,補為鐵林軍小校。跟從征討王行瑜,奉表獻捷,加為檢校散騎常侍,漸轉突陣指揮使,賜姓名為李嗣恩。 天佑四年(907年),驅逐康懷英於河西,解汾州之圍,加為檢校司空,充當左廂馬軍都將。柏乡之战戰王景仁有功,再加檢校司徒。解救河中府,與後梁軍接戰,應弦而戰斃者甚多,但是李嗣恩被槊打中其口;退軍後,李存勗親自檢視其傷,深加慰勉,轉為內衙馬步都將、遼州刺史。 天佑十二年(915年),從李存勗入魏,擊敗劉鄩有功,轉為天雄軍都指揮使。劉鄩軍從北面樂平突襲,李嗣恩急促倍程先入晉陽。當時城中無備,得知李嗣恩兵至,人佰其勇,劉鄩聞李嗣恩先至晉陽,乃遁走。以莘之戰之功為轉代州刺史,充為石嶺關以北都知兵馬使,稍遷振武節度使。天佑十五年(918年),追赴行在,卒於太原。 天成初年,后唐明宗敦念舊勳,下詔贈李嗣恩為太尉。 李嗣恩有二子,長子名為武八,騎射推於軍中。嘗有時輩臂飢鷹,矜其搏擊,武八持鳴鏑一隻,賭其狩獲,暮乃多之。與契丹戰於親州時歿。幼子名為從郎,累職為行軍司馬。.
查看 李克用和李嗣恩
李嗣本
李嗣本(),雁門人,本姓張。其父張準為銅冶鎮將。李嗣本性格剛烈,為人有節義,善戰而多謀,然而治理郡民時,頗為傷苛且急,眾人以此為他的缺點。 李嗣本年少時已跟從李克用為帳中紀綱,其後漸立戰功,得補為軍校。 乾寧年間,跟從大軍出征李匡筹為前鋒,與桀燕軍大戰,奪得居庸關,以戰功封為義兒軍使,因而賜姓名,十三太保中排行第六。跟從討伐王行瑜,授檢校刑部尚書,改為威遠、寧塞等軍使。 天祐五年(908年),討伐罗弘信於魏州,李嗣本為前鋒,退軍後,改為馬軍都將。跟從李嗣昭討伐王暉於雲州,論功加為檢校司空。後梁大將李思安進軍圍攻潞州,李嗣本跟從周德威軍於餘吾,李嗣本率騎兵與後梁軍轉鬥,前後獻俘數以千計,遷職為代州刺史。天祐六年(909年),跟從大軍進攻晉、絳二地,擔任蕃漢副使都校。及至李克用喪事之時,李嗣本監護其事,改為雲中防禦使、雲蔚應朔等州都知兵馬使,加特進、檢校太保。天祐九年(912年),周德威討伐劉守光,李嗣本率代北諸軍、生熟吐渾,收編山後八軍,得納降軍使盧文進、武州刺史高行珪以獻。幽州平定後,論功授與振武節度使,號“威信可汗”。 天祐十二年(915年),李存勗出兵平定魏博,因劉鄩佔據莘縣,命嗣本入太原巡守都城,天祐十三年(916年),跟從大破劉鄩軍於故元城,收洺、磁、衛三郡。是年六月,還鎮振武。八月,契丹阿保機傾塞犯邊,聚眾三十萬攻打振武,李嗣本在嬰城連日拒戰,契丹軍以火車地道晝夜急攻。因城中兵少,兼禦備罄竭,城遂陷,李嗣本戰歿。李嗣本舉族遷入契丹。李嗣本有子八人,其中四人失陷於幕庭。.
查看 李克用和李嗣本
李嗣昭
李嗣昭(),本名韓進通,字益光。汾州大谷縣人。後唐太祖李克用的养子。 本是农民的儿子。李克用出猎,落脚韩家,发现周围树林之中竟鬱鬱有气,非常奇怪,便叫来主人询问。回答说家中刚生下一子。李克用以为此子有富贵气象,就买下婴儿,让其弟李克柔养以为子,短小精悍,年輕時好飲酒,克用命其戒酒,遂終身不飲。为衙内指挥使。光化三年(900年)出兵山东,攻取洺州,朱温亲自率军讨战,嗣昭退兵。 天祐三年(906年)李嗣昭同周德威與後梁軍隊大戰於潞州,雙方坚持一年有餘,德威战死,唐莊宗率銀槍軍快速登上無石山,以迷惑後梁軍,李嗣昭則從侧面发动快攻,大破後梁軍。 天祐十九年(922年),唐莊宗在望都被契丹包圍,晉軍出入多次,尚不能解,李嗣昭率三百骑兵突围救出莊宗,禿餒的部隊退走。晉軍奮力攻擊,追到易州,獲氈裘、毳幕、羊馬不可勝計。四月二十四日,嗣昭代替閻寶進攻後梁鎮州張文禮時,頭部中箭,嗣昭忍痛拔出,再以該箭射死敵兵,返回营地後,因伤口血流不止,當夜即去世。庄宗即位后,追赠太师、陇西郡王。 有子八人,长曰李继俦,泽州刺史;次李继韬、李继忠、随使马军都指挥使李继达、相州刺史李继能、潞府左司马李继袭、随使马步军都虞候李继远(小名定哥)、潞府右司马李继镕,除李继达、李继镕外,皆夫人杨氏所生。杨氏善于经商,致家财百万。 后晋年间,追封李嗣昭为韩王。.
查看 李克用和李嗣昭
李周 (五代)
李周(),字通理,邢州内丘县(今河北省内丘县)人,五代十国将领。李抱真的后裔。 李周开始为县捕贼将,后来投奔李克用,任黄头军使。后来随唐庄宗征战,孤军坚守杨刘城(今山东省东阿县北)。同光年间,历任相州、蔡州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唐明宗时讨平庆州窦廷琬叛乱。后晋建立,李周任邠州节度使、东京留守,年七十四岁去世。.
查看 李克用和李周 (五代)
李全忠
李全忠(),中国唐朝末年军阀,885年推翻前任卢龙节度使李可举后统治卢龙军直至886年去世。儿子李匡威、李匡筹在他死后相继为节度使。.
查看 李克用和李全忠
李克寧 (五代)
李克寧(),沙陀人,後唐太祖李克用的幼弟。.
查看 李克用和李克寧 (五代)
李克修
李克修(),唐末五代沙陀人。李克用堂弟,李德成之子。 初任奉誠軍使,中和三年(883年)李克用節制河東,授克修為檢校刑部尚書,為左營軍使。是年十月李克用遣李克修攻破澤州(今山西晉城),十一月,李克用平定潞州(今山西長治),孟方立败走山东,刺史李殷銳死,克用命李克修為昭義節度使。 大順元年(890年)三月,李克用巡视潞州,嫌克修招待不周,鞭笞之,李克修憤怒致病,不久卒于潞州府家中。.
查看 李克用和李克修
李克讓
李克讓(),沙陀人,代北節度使李國昌次子、後唐太祖李克用的二弟。 李克讓少年時善於騎射,以勇悍聞名。咸通年間,跟隨李國昌討伐龐勛,以軍功為振武都校。乾符年間,王仙芝攻陷荊、襄地區,朝廷徵兵,李克讓率領軍隊奉詔討賊。平亂後,以軍功授職為金吾將軍,留於京師為宿衞。 當初,懿祖朱邪執宜以部族歸順朝廷,唐憲宗賜宅於親仁坊,自長慶以來,嘗派遣一子為典衞兵。李克用起兵雲中,殺段文楚,朝廷議罪,命發兵討伐李克用,天子下詔巡使王處存夜圍親仁坊搜捕李克讓。李克讓與其下屬何相溫、安文寬、石的歷十餘騎彎弧躍馬,突圍而出,官軍數千人追捕,李克等人逃至渭橋時已射殺數百人。李克讓自夏陽掠取船隻而渡河,歸於鴈門。明年,李克用謀反之事昭雪,李克讓復入宿衞。黃巢進犯長安,唐僖宗逃入蜀地,李克讓當時鎮守潼關,為黃巢軍所打敗,以部下六七騎匿伏於南山佛寺中,當夜為山僧所殺害。 李克讓死後,下屬渾進通冒刃而獲免死,歸降於黃巢。中和二年(882年)冬天,李克用入關討賊,屯兵於沙苑。黃巢派遣使者米重威齎賂修好,因此送還渾進通至軍中,兼且擒贈殺害李克讓的山僧十人。李克用焚燒偽詔,交還其使者,盡數誅殺山僧。李克用為李克讓發哀行服,悲慟不已。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资治通鉴》《蜀祷杌》《十国春秋》均称后蜀高祖皇帝孟知祥妻琼华长公主为李克让女,但据《大唐福庆长公主墓志》《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唐太祖家人传》,公主是李克用和贞简皇后曹氏的长女,庄宗李存勗的胞姐,并非李克让女。.
查看 李克用和李克讓
李克恭
李克恭(),沙陀人,後唐太祖李克用的弟弟。 龍紀年間,李克恭出任決勝軍使。大順元年(890年),潞州統帥李克修逝世,李克恭代為昭義節度使。李克恭性格驕橫不法,不熟軍政。潞州人民素來喜好李克修的為人簡儉,厭惡李克恭之恣縱,又哀傷李克修因受笞而突然逝世,潞州人士皆有離心。當時李克用初定邢、洺等三州,將進攻於河朔,大肆徵兵以充軍實。潞州有後院軍的雄兵,李克恭選了五百人獻於李克用,軍使安居受愛惜其兵,所以不悅。李克恭令裨校李元審、安建、下屬馮霸部隊送行去太原,行至銅鞮縣時,馮霸劫眾謀叛,殺都將劉杲、縣令戴勞謙,聚眾三千人循山路行軍,北至沁水。李克用命令李元審統兵攻擊,與馮霸戰於沁水,李元審出師不利,帶有戰傷,所以收軍入潞州。五月十五日,李克恭接見李元審於孔目吏劉崇之府第。是日,州將安居受引兵仗攻打李克恭,因風猛而縱火,李克恭、李元審二人一同遇害,州民推安居受為留後。當初,孟方立叛亂,安居受以澤、潞兩州民眾投奔李克用,直至孟遷以邢、洺等州郡納降,復任為牙將,安居受懼怕他向自己報復,因而叛亂,殺李克恭以巴結朱溫。安居受派人至沁水召還馮霸,馮霸並不受命。安居受大懼,立即投奔朝廷,行至長子,為野人所殺,傳首於馮霸軍中。馮霸乃引軍佔據潞州,自稱為留後,向朱溫求援。 李克用下令康君立討伐馮霸,朱溫部將葛從周到來援助馮霸。當年九月,李存孝急攻潞州,朱溫軍隊當夜逃遁,俘獲馮霸等繼而誅殺,李克用乃以康君立為昭義節度使守備潞州。.
查看 李克用和李克恭
李国昌
李國昌,沙陀人,原名朱邪赤心,或曰名赤衷,唐朝將領,朱邪鐵勒的後代,朱邪執宜之子。唐朝賜名李國昌。子晉王李克用。.
查看 李克用和李国昌
李倚
李倚(),唐朝皇子,是唐懿宗的第八子,生母不详。 咸通十三年(872年),李倚被他父亲唐懿宗封为睦王,住在大明宫内院。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李倚与通王李滋、济王、韶王、彭王、韩王、沂王、陈王领侍卫诸军,统安圣、奉宸、保宁、安化军卫京师。昭宗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逼宫,投奔镇国军节度使韩建。韩建威胁唐昭宗,说八王擅权、图谋杀死自己再劫驾去河中。遂解除兵权,归于十六宅。嗣延王李戒丕、嗣丹王李允往见李克用,韩建讨厌他们,嗣覃王尝督军伐李茂贞。乾宁四年(897年)八月,韩建与刘季述矫诏攻十六宅,将十一王带到石堤谷,一起诛杀。济王、韶王、彭王、韩王、沂王、陈王、延王、丹王、覃王的世系不明。天复(901年—904年)初年,追赠李倚恭哀太子。《唐会要》记载,其墓倚陵,在京兆府昭应县界。.
查看 李克用和李倚
李皇后 (後蜀高祖)
李皇后()五代十国后蜀高祖孟知祥皇后,后唐太祖李克用和貞簡皇后曹氏女。 初封琼华长公主,后改封福庆长公主,於孟知祥称帝前逝世。後孟知祥稱帝,追封李氏為皇后,葬和陵。据墓志铭,公主所生的兒子孟贻范、孟贻邕,皆早夭。.
李琪 (五代)
李琪(?《旧五代史》卷五十八《旧五代史》卷四十一),字台秀,河南寿安(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中国唐朝及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唐官员,后梁年间为宰相。.
查看 李克用和李琪 (五代)
李繼嶢
李繼嶢,后唐庄宗李存勖第五子,生母不詳。 同光三年二月十八辛巳(925年3月15日),唐庄宗李存勖下诏命令,皇子李繼潼、李繼嵩、李繼蟾、李繼嶢为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因為他們都年幼,都沒有出阁封王。第二年,李存勖被郭從謙弒殺。庄宗遇弑时,李克用子孙在世的有十一人:李存霸、李存渥、李存美、李存礼、李存确、李存纪、李继岌、李继潼、李继嵩、李继蟾、李继峣。明宗李嗣源即位,其中五人被杀(李存霸、李存渥、李存确、李存纪、李继岌),李存美患病得以保全,其余包括李存礼、李继潼、李继嵩、李继蟾、李继峣都不知所终。《清异录》記載,后唐福庆公主下嫁孟知祥。长兴四年(933年),明宗晏驾,后唐大乱。庄宗诸子削发为僧,從小道逃到后蜀。當时孟知祥称帝,厚待他們像自己的兒子,赐予千计。.
查看 李克用和李繼嶢
李繼嵩
李繼嵩,后唐庄宗李存勖第三子,生母不詳。 同光三年二月十八辛巳(925年3月15日),唐庄宗李存勖下诏命令,皇子李繼潼、李繼嵩、李繼蟾、李繼嶢为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因為他們都年幼,都沒有出阁封王。第二年,李存勖被郭從謙弒殺。庄宗遇弑时,李克用子孙在世的有十一人:李存霸、李存渥、李存美、李存礼、李存确、李存纪、李继岌、李继潼、李继嵩、李继蟾、李继峣。明宗李嗣源即位,其中五人被杀(李存霸、李存渥、李存确、李存纪、李继岌),李存美患病得以保全,其余包括李存礼、李继潼、李继嵩、李继蟾、李继峣都不知所终。《清异录》記載,后唐福庆公主下嫁孟知祥。长兴四年(933年),明宗晏驾,后唐大乱。庄宗诸子削发为僧,從小道逃到后蜀。當时孟知祥称帝,厚待他們像自己的兒子,赐予千计。.
查看 李克用和李繼嵩
李繼蟾
李繼蟾,后唐庄宗李存勖第四子,生母不詳。 同光三年二月十八辛巳(925年3月15日),唐庄宗李存勖下诏命令,皇子李繼潼、李繼嵩、李繼蟾、李繼嶢为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因為他們都年幼,都沒有出阁封王。第二年,李存勖被郭從謙弒殺。庄宗遇弑时,李克用子孙在世的有十一人:李存霸、李存渥、李存美、李存礼、李存确、李存纪、李继岌、李继潼、李继嵩、李继蟾、李继峣。明宗李嗣源即位,其中五人被杀(李存霸、李存渥、李存确、李存纪、李继岌),李存美患病得以保全,其余包括李存礼、李继潼、李继嵩、李继蟾、李继峣都不知所终。《清异录》記載,后唐福庆公主下嫁孟知祥。长兴四年(933年),明宗晏驾,后唐大乱。庄宗诸子削发为僧,從小道逃到后蜀。當时孟知祥称帝,厚待他們像自己的兒子,赐予千计。.
查看 李克用和李繼蟾
李繼潼
李繼潼,后唐庄宗李存勖第二子,生母不詳。 同光三年二月十八辛巳(925年3月15日),唐庄宗李存勖下诏命令,皇子李繼潼、李繼嵩、李繼蟾、李繼嶢为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因為他們都年幼,都沒有出阁封王。第二年,李存勖被郭從謙弒殺。庄宗遇弑时,李克用子孙在世的有十一人:李存霸、李存渥、李存美、李存礼、李存确、李存纪、李继岌、李继潼、李继嵩、李继蟾、李继峣。明宗李嗣源即位,其中五人被杀(李存霸、李存渥、李存确、李存纪、李继岌),李存美患病得以保全,其余包括李存礼、李继潼、李继嵩、李继蟾、李继峣都不知所终。《清异录》記載,后唐福庆公主下嫁孟知祥。长兴四年(933年),明宗晏驾,后唐大乱。庄宗诸子削发为僧,從小道逃到后蜀。當时孟知祥称帝,厚待他們像自己的兒子,赐予千计。.
查看 李克用和李繼潼
李继徽
李继徽(),史籍多称其本名杨崇本,晚唐和五代十国早期岐国军阀,以节度使身份统领静难。.
查看 李克用和李继徽
李继俦
李继俦(《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五代十国时期晋国及其后身后唐将领,是晋王李存勖(后来的后唐庄宗)的养堂兄也是受尊敬的大将李嗣昭的长子。.
查看 李克用和李继俦
李继韬
李继韬(《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小字留得,五代十国时期晋国、后梁和晋国的后身后唐将领。父李嗣昭为晋王李存勖(后来的后唐庄宗)的养堂兄,也是晋国一员受尊敬的大将,但李嗣昭死后,李继韬接管了他的辖区,转投晋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后梁。后唐灭后梁后,庄宗起初想赦免李继韬,但后来发现他仍在图谋反对朝廷统治,于是将其诛杀。.
查看 李克用和李继韬
李罕之
李罕之(),陳州項城人。唐代軍事人物。 父李文,世代務農。李罕之少年無賴,有勇力,讀書不成,入寺為僧,曾化緣於河南滑州酸棗縣,窮日無得者。後投奔河陽節度使諸葛爽,改投奔黃巢,张璘击败黄巢,罕之再投降高骈,为光州刺史。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攻击光州,李罕之又回諸葛爽陣中,改任怀州刺史。中和四年(884年),任河南尹和東都留守,與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結合。 光啟二年(886年),諸葛爽病死,李罕之擁立其子諸葛仲方,與劉經爭奪洛陽澠池(今屬河南),李罕之駐兵洛口(洛河入黃河處,在今鞏義市東北)。劉經派張全義抵抗李罕之,張全義卻聯合李罕之反攻河陽(今河南孟縣),不勝,退到懷州(今河南沁陽)。秦宗權部下孫儒趁機攻陷了河陽,焚燒宮闕,屠殺居民。李罕之得李克用之助,收复河阳。 李罕之勇而無謀,性貪暴,不得人心,見張全義治理洛陽功效顯著,就罵張全義:“此田舍一夫儿!”经常向張全義勒索金錢,張全義故意表現得很軟弱,如數供給。文德元年(888年),張全義趁李罕之攻打河東晉州(今山西臨汾)絳州(今山西新絳)時,領占河陽,李罕之翻牆逃走,張全義俘虜其全家,自任河陽節度使。李罕之得李克用之助,以三萬軍圍攻洛陽。張全義糧食且盡,僅食木屑為活,死在旦夕,不得已向朱溫求救。朱溫派大將丁會、牛存節解洛陽之圍,张全义自此依附朱温。李罕之暴虐,“罕之所部不耕稼,专以剽掠为资,啖人为粮”,时人称“李摩云”。 光化元年(898年)十二月,昭义节度使薛志勤死,李罕之乘其喪,自澤州率眾攻佔潞州(今山西长治),自称留后。李克用派大將李嗣昭討伐,李罕之向朱全忠请降,朱全忠派丁會援助他。不久李罕之病危,朱全忠遂命丁會为昭义节度使,又命李罕之移镇河阳,病卒於移防途中。.
查看 李克用和李罕之
李熅
李熅(),唐朝人,宗室,為唐肅宗的玄孫,襄王李僙曾孙,伊吾郡王李宣孙。曾称帝,但史学界一般不予承认。《新唐书》卷八十二.
查看 李克用和李熅
李落落
李落落(),唐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儿子。任铁林指挥。 896年,李克用攻打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令葛从周领军在洹水驻扎救援罗弘信,留下庞师古继续攻打郓州。六月,李克用率军攻打葛从周,汴军在洹水的阵地前挖了许多沟坎,双方交战正激烈时,李落落骑的马遇到沟坎被绊倒,被汴军活捉。李克用亲自去救李落落,战马也被绊倒,差点被汴军擒获,李克用回身发箭射中一名汴军将领,才免于被俘。李克用向朱全忠请和以赎回儿子李落落,朱全忠不答应,把李落落交给罗弘信,让罗弘信把李落落杀掉。罗弘信杀了李落落,坚决导向了朱全忠阵营。李克用带领军队从洹水返回晋阳。 李落落死时,李存勖仅十二岁,可见李落落为李存勖的兄长,为李克用年长之子。.
查看 李克用和李落落
李襲吉
李襲吉(?-906年(天祐3年)),五代十国后唐著名幕僚。父圖,洛陽人,或曰唐相林甫之後也。乾符中,襲吉舉進士,為河中節度使李都搉鹽判官。後去之晉,晉王以為榆次令,遂為掌書記。遷節度副使,官至諫議大夫。襲吉為人恬淡,以文辭自娛,天祐三年卒。以盧汝弼代為副使。莊宗即位,贈襲吉礼部尚书、汝弼兵部尚书。欧阳修,"卷28-唐臣傳第16:豆盧革/盧程/任圜/趙鳳/李襲吉/張憲/蕭希甫/劉贊/何瓚",新五代史(公元1053年).
查看 李克用和李襲吉
李讜 (唐朝)
李讜(),唐末軍事人物。.
查看 李克用和李讜 (唐朝)
李茂貞
李茂貞(),原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縣)人。唐末藩鎮之一,五代時期岐國君主。.
查看 李克用和李茂貞
李毓 (成化進士)
李毓(),字鍾秀,山東武定州人,武功中衛匠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早年出身順天府學生,后进順天府鄉試第六十七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參加乙未科會試,得貢士第十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七名。曾祖父李善甫。祖父李子儀。父亲李克用。.
李滋
李滋(),唐朝皇子,是唐宣宗的第四子,母吴氏。 会昌六年(846年),李滋被他父亲唐宣宗封为夔王,住在大明宫内院。李滋是宣宗最喜爱的儿子,宣宗有意由他继位,却碍于其非长子未确立为皇太子。宣宗临终将李滋托付于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三人矫诏欲出支持宣宗长子郓王李温的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为淮南监军,王宗实起初欲赴任,但在左神策副使亓元实提醒下入宫面圣验证诏命真伪,发现宣宗已崩。于是王宗实矫诏以郓王为皇太子,即位为唐懿宗,而王归长等皆被杀。咸通四年,夔王李滋薨。 而《新唐书》则据《旧唐书·昭宗纪》《德王𥙿传》为李滋补传如下:乾宁三年(896年),被改封为通王的李滋与睦王李倚、济王、韶王、彭王、韩王、沂王、陈王领侍卫诸军,统安圣、奉宸、保宁、安化军卫京师。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威胁唐昭宗,说八王擅权。遂解除兵权,归于十六宅。嗣延王李戒丕、嗣丹王李允往见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韩建讨厌他们。乾宁四年(897年)八月,韩建与刘季述矫诏攻十六宅,将十一王带到石堤谷,一起诛杀。 但是于琮所撰《唐故夔王李滋墓志》亦载夔王李滋卒于咸通四年,可见《旧唐书》正确,而《新唐书》误将通王与夔王李滋混为一人。 .
查看 李克用和李滋
李昌符 (凤翔节度使)
李昌符(《旧唐书》卷一十九下),晚唐军阀,中和四年(884年)—光启三年(887年)统治凤翔。光启三年,他的军队和护卫唐僖宗的朝廷军队冲突,被武定节度使李茂贞击败,随后被部下薛知籌处决。.
李承嗣
李承嗣(),唐朝末年及五代十国初年将领,先后效力于军阀李克用、杨行密势力。.
查看 李克用和李承嗣
李思孝 (唐朝)
李思孝,是唐朝末年时党项族的首领,本姓拓跋,是拓跋思恭的弟弟。 乾宁二年(895年)八月初九,李克用派遣李存信、李存审会同保大节度使李思孝攻打在梨园寨的王行瑜。八月十九,唐昭宗命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都招讨使,李思孝为北面招讨使,定难节度使李思谏为东面招讨使。乾宁三年(896年)三月,保大节度使李思孝上书朝廷请求致仕,推荐弟弟李思敬来接替,唐昭宗命李思孝以太师致仕,李思敬为保大留后。.
查看 李克用和李思孝 (唐朝)
杨晟 (唐朝)
杨晟(),唐朝末年军阀。.
查看 李克用和杨晟 (唐朝)
楊守亮
楊守亮(),本姓訾,唐朝軍事人物。 楊復光之養子,改姓楊,早年為扈蹕都將,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全靠養伯楊復恭提拔。景福元年(892年),楊守亮與西川節度使王建在四川東部交戰,史稱梓州之戰。大顺二年(891年),楊復恭失勢,十一月八日,昭宗令天威都将李顺节等人逮捕杨复恭。张绾、楊守信奮死抵抗,九日禁軍刘崇望前兵增援,杨复恭趁混亂之際前去興元依靠守亮。靜難節度使王行瑜,鎮國節度使韓建,同州節度使王行約,秦州節度使李茂莊,爭先上書,說楊守亮藏匿楊復恭。唐昭宗命李茂貞為招討使,与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合力進取興元。李茂貞攻取興元,楊守亮同楊復恭、楊守信、楊守貞等人奔逃閬州。乾寧元年(894年)七月,杨守亮欲投奔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至华州,被韓建擒获。楊復恭跟韓建不和,對其辱罵,韓建大怒,將杨复恭、杨守亮一行人押解至長安。杨守亮请求活着被解送长安,希望能通过陈述先人功绩得免死,韩建答应,以槛车解送杨守亮,押送官吏用布帛绑缚他,用球堵住他的嘴。昭宗御延喜楼审问,杨守亮不能说话只能颔首,左右说杨守亮是服罪了,于是杨复恭、杨守亮等被执献太庙,斩于独柳下,枭首于市。.
查看 李克用和楊守亮
楊復恭
楊復恭(),字子烙,本姓林,福建人,唐朝宦官。.
查看 李克用和楊復恭
榆次縣城
榆次縣城是位於山西省中部的原榆次縣的縣城,由縣城和南門外的郭城組成。1949年以后,城牆被逐步拆除,僅余幾段土墻。2000年榆次老城大規模旅遊開發拆遷之後,城池街巷已幾乎不見。.
查看 李克用和榆次縣城
武帝
歷史上,東亞古代有多名皇帝的諡號為武帝:.
查看 李克用和武帝
武成 (前蜀)
武成(908年-910年)是前蜀高祖王建的年号,共计3年。.
查看 李克用和武成 (前蜀)
毅州
毅州,本漢下洛縣。元魏改文德縣。唐升武州,唐僖宗改毅州 。後唐太祖李克用復武州,後唐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李亶長興元年夏四月庚申(930年5月27日),又改新州管內武州為毅州。其轄地在今河北宣化一帶地方。潞王李從珂仍為武州。後晉高祖石敬瑭割獻于遼,改歸化州。.
查看 李克用和毅州
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更太原府以北诸军州节度为河东节度。自后节度使领大同军使,副使以代州刺史领之,复领仪、石二州。 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又于边境设置十节度使,三经略守捉使,以遏制四夷。河东节度使为其中之一,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管兵五万五千人,马万四千疋,衣赐岁百二十六万疋段,军粮五十万石。与朔方节度使互为掎角,以防御北方的草原民族。.
查看 李克用和河东节度使
沙陀
沙陀,又名处月、朱邪、朱耶,原是唐朝时西突厥的一部,游牧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今巴里坤)一带,因其地有大沙丘,故而得名。.
查看 李克用和沙陀
满存
满存(),唐朝末年将领。.
查看 李克用和满存
振武军
振武军,隶属于唐关内道单于大都护府,其两处治所皆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南麓,中晚唐时期(755年—907年)与后套地区的天德军联成防御回鹘汗国的北方第一道防线和军镇。安史之乱后,由于唐朝集中力量在西套银川平原防御吐蕃,无暇顾及北疆,因此振武军并没有形成防御力量。自778年起,郭子仪将朔方军(今宁夏灵武)一分为三,又奏以邠州刺史浑瑊出镇振武军,才有了一定的力量。振武军以节度使统领军镇,和天德军是唐朝在河套地区东西并排防御回鹘的第一道防线,长期以来振武军的实力也一直较河套西部平原的天德军强。.
查看 李克用和振武军
朱友寧
朱友寧,五代十国後梁皇族,字安仁,初代太祖皇帝朱温侄子,朱存长子。 朱友宁少时聪敏,习诗礼,喜怒不形于色。长大后喜好兵法,有倜傥之风。朱温镇汴州,以他为军校,善用弓剑。转任衙内制胜都指挥使,每次出兵,多命他统领骁果跟从。擒获秦宗权,朱温令朱友宁轞送秦宗权西献长安,唐昭宗下诏加朱友宁检校右散骑常侍、行右监门卫将军。从此朱友宁继立军功,官至检校司空兼龚州刺史、柳州刺史。朱温驻军岐下围凤翔李茂贞,遣朱友宁领所部兵先回宣武(汴州),以备守御。淄青王师范攻打宣武,因为关东诸镇兵都在岐陇,王师范欲乘虚进攻,自齐、鲁至于华下,假称委输贡奉为名,与杨行密、李克用结好。青州人到裴迪处说明情况,裴迪告诉朱友宁。朱友宁不等命令率兵万余东讨。王师范派遣其弟率兵围齐州。朱友宁率兵救援,王师范大败,朱友宁夺马千匹,斩首数千级。天复三年(903年),唐昭宗归长安,朱友宁被授为岭南西道节度使,加特进、检校司徒,赐号迎銮毅勇功臣。王师范数千部众欲攻兖州。朱友宁得知,伏兵在兖州之南邀击,大胜。朱友宁督诸军进逼博昌县,一月余未克。朱温大怒,派刘捍督战。朱友宁用俘虏的民众十余万,各领负木石、牵牛驴,在城南建土山。将人畜木石一起堆筑成山,冤枉之声,闻数十里。城陷后屠城,清河为之不流。六月初八清晨,在攻打莱州的石楼之战,朱友宁从旁自高地驰马而下,马被绊倒,被王师范部下张土所杀。朱友宁将战前日,有大白蛇蟠在帐中,朱友宁很厌恶,最后果然遇害。朱温建立后梁,追封朱友宁为安王。.
查看 李克用和朱友寧
朱友倫
朱友倫,晚唐官员。五代十国後梁太祖朱温侄子,父朱存。 朱友伦幼年聪悟明敏,喜好文墨,通《论语》、小学,通晓声律。长大后,好骑射,有智谋,朱温说:“吾家千里驹也。”朱友伦年十九,为宣武军校。景福初年(892年),充元从骑军都将、元从马军指挥使,表右威武将军、右武卫将军。朱温征兖州、郓州,朱友伦率部兵收聚粮谷,供应军需。幽州兵至内黄,朱友伦率领前锋夜渡河,夺马千匹。领兵往八议关,遇到李克用军万余骑兵,朱友伦设疑军大胜。李罕之以潞州降朱温,被李克用军所围。朱温派遣朱友伦率领步骑数万,越险救应,大破晋军。唐朝加检校司空、守藤州刺史。 天复元年(901年),朱温和李茂贞在岐、陇用兵,李克用乘虚攻打朱温北部。朱友伦率军三万到矾山。朱友伦与氏叔琮一直追至太原。二年,朱友伦领所部兵西赴凤翔。三年,唐昭宗归长安,命朱友伦为宁远军节度使、检校司徒,赐号迎銮毅勇功臣。朱温东归,留朱友伦宿卫京师,伺察昭宗所为。十月十五,朱友伦会宾打马球,坠马而死。唐昭宗辍视朝一日,诏赠太傅,归葬于砀山县。 朱友伦死后,朱温大怒,率兵七万至河中。唐昭宗涕泣,不知所为,想要投奔太原,没有成功。宰相崔胤遣人阻止朱温,朱温怀疑朱友伦是崔胤等所杀,奏请诛杀崔胤,唐昭宗未从,朱温派遣朱友谅至京师,兵围开化坊,杀死崔胤和京兆尹郑元规、皇城使王建勋、飞龙使陈班、阁门使王建袭、客省使王建乂、前左仆射张濬。朱温建立后梁,追封朱友倫为密王。.
查看 李克用和朱友倫
朱友裕
朱友裕,五代十国後梁皇族,初代太祖皇帝朱温长子,字端夫。生母不詳。次弟早逝名不詳。 朱友裕年幼时善骑射,从朱温征伐,以宽厚得士卒之心。唐僖宗中和年间,朱温与李克用攻围华州,黄巢将黄鄴固守。黄鄴卒扛着大槊登城大骂,李克用使自己的沙陀骑兵连射不中。朱温命朱友裕射杀,黄鄴小卒应弦而毙,军中皆大欢呼,声震山谷,李克用送给朱友裕良弓百矢。朱温镇宣武,表为宣武军牙校。秦宗权灭亡,加朱友裕检校左仆射,衙内马步都指挥使。 景福元年(892年),朱温攻郓州朱瑾,朱友裕为先锋到达斗门,郓州兵夜袭,朱友裕败走。朱温后到,不知朱友裕之败,前军遇敌多死。朱温到村落间,才与朱友裕相见。当时,朱宣在濮州,朱温派遣朱友裕先以二百骑在前,朱温后至,没有遇上朱友裕。朱温遇敌败逃。敌兵急追至大沟,幸亏沟中有积薪,马才能过去,朱温将李璠等十余人战死。冬,朱友裕取濮州,率领大军围徐州时溥。当时朱瑾领兖州、郓州之众,领兵二万为徐州时溥外援,在彭门南石佛山被朱友裕击败,朱瑾逃走。都虞候朱友恭向朱温诬陷朱友裕按兵不追,朱温大怒,令裨将庞师古代朱友裕为帅,以朱友裕交付审问,使者误将信给了朱友裕,朱友裕惶恐,不知所为,率数骑逃到山中。在辉州投奔伯父朱全昱,申诉其冤。朱温妻子张氏听说召他回汴州请罪,朱温还想把儿子下狱,张惠请求下得免,令儿子权知许州。许州近蔡州,因为秦宗权之乱,居民残破,朱友裕招抚流散,增加三万多户。 乾宁二年(895年),加检校司空,后为武宁军节度留后。四年(897年),朱温攻下郓州东平,改朱友裕天平军留后,加检校司徒。光化元年(898年),再领许州。天复初年,为奉国军节度留后。朱温兼镇河中,以朱友裕为护国军节度留后,后迁华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兴德尹。天祐元年(904年)七月,兼行营都统,领步骑数万,随父攻打李茂贞,去攻邠州。朱友裕破灵台、良原,下陇州,杨崇本以邠州降。后杨崇本背叛,朱温派遣朱友裕攻打,十月,朱友裕得病,将校屯守永寿,朱友裕得在梨园病死,归葬开封。後梁建国後,朱温追封他为郴(彬)王。乾化三年,又赠太师。.
查看 李克用和朱友裕
朱玫 (唐朝)
朱玫(),邠州(今陝西省彬縣)人。唐末軍閥。 原為徐州叛首庞勋部下裨将,咸通十年(869年)降唐,为邠州戍将,后邠宁节度使李侃调任河东,朱玫随行,为马步都教练使。乾符六年(879年),河东军乱,朱玫被任为三城斩斫使,捕杀乱兵。改河东马步军都虞候。同年十二月,诏以为代州刺史。次年,僖宗诏河东节度使郑从谠将河东军给夏绥节度使诸葛爽以便其南讨农民变军黄巢,郑从谠派牙将论安和时任后院军使朱玫率步骑五千前去,论安擅归,郑从谠斩之,将五千军全部交给朱玫勤王。881年,朱玫为邠州通塞镇将,假装效力黄巢所任邠宁节度使王玫,乘机起兵杀之,以别将李重古为留后,约定合兵讨黄巢。他袭击黄巢军,战于开远门,被枪洞穿咽喉,不死。以功升晋州刺史、邠宁节度副使,合泾、原、岐、陇兵八万屯兴平,号定国砦,为黄巢将王播所围,战于涝上,败走邠州,退屯奉天及龙尾陂,诏命灵、盐军相助。同年升邠宁節度使。882年被任为河南都统。引兵屯中桥,列五壁,进西北面都统。883年春唐僖宗重返长安后,授朱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吴兴侯。次年,僖宗改邠宁为静难。中和五年(885年)三月,田令孜與河中節度使王重榮交惡。光啟二年(886年),王重榮上書列舉田令孜十大罪狀。田令孜調撥禁軍,引鄜州(今陝西富縣)、延州(今陝西延安)、靈州(今寧夏靈武)諸道軍,令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討伐王重榮。朱玫反而聯合李克用、王重榮、李昌符反抗田令孜。令孜乃縱火焚燒坊市和宮室,挾僖宗逃往鳳翔(今陝西鳳翔)。朱玫拥李煴为帝,他则自任侍中,专断朝政,又派王行瑜追击僖宗,王行瑜倒戈杀朱玫。.
查看 李克用和朱玫 (唐朝)
朱瑾 (唐朝)
朱瑾(),唐末軍事人物,天平節度使朱瑄從弟,善槊,壯武勇猛,兖州泰寧軍节度使齐克让頗愛之,瑾遂假意要娶齐氏之女,卻趁機突擊齐氏而驅逐之,自為泰寧節度使。後為朱溫所敗,奔楊行密。後因徐溫之子徐知訓辱瑾,瑾怒,殺知訓。徐溫發兵迫之,遂自刎死。.
查看 李克用和朱瑾 (唐朝)
朱瑄
朱瑄《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二《旧五代史》卷一十三《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五,一作朱宣《新唐书》卷一百八十八《新五代史》卷四十二(),晚唐军阀,中和二年(882年)—乾宁四年(897年)以节度使身份统领天平军。他和在邻镇的堂弟泰寧军节度使朱瑾组成权力联盟,后又与盟友感化军节度使时溥一起陷入与前盟友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的长期战斗中,这场战斗对乡村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乾宁四年,他们三人战败,朱瑄被朱全忠俘虏并处决。.
查看 李克用和朱瑄
朱温
梁太祖朱温()五代時期後梁開國皇帝,曾参与黄巢之亂,后降唐为将,唐僖宗賜名朱全忠。但又密谋杀害唐昭宗,立唐哀帝,后废哀帝自立,建立“后梁”,称帝后改名朱晃。晚年大肆荒淫,強姦兒媳。後為三子朱友珪所殺,終年61歲。.
查看 李克用和朱温
成德節度使
成德節度使,又称恒冀節度使、镇冀節度使,是唐朝在今河北成德地区设置的節度使,唐末到五代割据河北,为河北三镇之一。也是河北最稳定的一个藩镇,160年來的統治者,只有三個家族更迭。.
查看 李克用和成德節度使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5卷,呂夏卿撰,收錄於《新唐書》卷71上~75下,網羅唐代曾任宰相的家族世系。.
查看 李克用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文景皇后 (後唐)
文景皇后秦氏(),後唐獻祖朱邪赤心妻。 秦氏事跡不詳,只知她嫁與後唐獻祖及生後唐太祖李克用。同光元年(923年)閏四月,李存勗稱帝,追上秦氏諡號為文景皇后。.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撰。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概称《五代史》。原本已佚,今本乃邵晉涵等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等文獻中輯出,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輯本。.
查看 李克用和旧五代史
怀仁县
怀仁县是中国山西省朔州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总面积为1,230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32.7万人。“怀仁”之名取自“怀想仁人”,因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晋王李克用相会于东城《新五代史·唐本纪第四》载:“天复五年(公元905年),克用会契丹阿保机于云中,约为兄弟。”《辽史·本纪第一》载:“(天复五年)冬十月,太祖以骑兵七万,会克用于云州……易袍马,约为兄弟。”得名。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約為212億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位于山西省前列。现有煤炭、陶瓷、化工、建材、乳品加工、电力、制药七大支柱产业,其中煤炭是第一大产业,其次为陶瓷。怀仁窑拥有悠久的历史,现今怀仁占据着全国日用瓷市场的三分之一。该县的教育吸引了邻近县市的学生就读,2010年在校学生达9.2万人。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0.34%,是“国家级园林县城”。当地还是文化部命名的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怀仁旺火习俗已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 李克用和怀仁县
普宁公主 (后梁)
普宁公主,后梁公主,是中国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温之女。 她的姐姐安阳公主、金华公主嫁给罗廷规(魏博节度使罗绍威的大儿子),长乐公主嫁赵岩(赵犨的儿子),普宁公主嫁王昭祚,王昭祚是成德军节度使、赵王王镕的儿子。在朱温和李克用的争雄中,王镕最后投靠朱温,以儿子王昭祚为人质。朱温把女儿嫁给了王昭祚。她在开平元年(907年)五月十一日被父亲太祖朱晃封为普宁公主。921年,张文礼发动兵变,杀死王镕、王昭祚及王氏一门,只留下普宁公主来向梁末帝朱友贞示好。.
晉 (五代)
晉(907年-923年)中国五代十国時代以太原为中心于現在山西地区的割据政权,由沙陀人李克用建立。 唐朝乾寧二年十二月(合896年),在黄巢之乱时割据太原的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唐昭宗进封为晉王。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李克用仍用哀帝天祐年号,以示与后梁对抗。次年(908年)李克用去世,李存勗繼立晉王。 晉国天祐二十年(923年),李存勖稱帝,改國號「唐」,是為后唐,具有独立性质的晉王国因此消失。同年,后唐灭后梁,成为取得正统地位的中原政权。.
查看 李克用和晉 (五代)
晋王
晋王作为中國爵位系统中反复出现的一個封號,以晋地为名,以王爵为等。.
查看 李克用和晋王
晋王墓
晋王墓,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阳明堡镇七里铺村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为五代十国后唐的奠基人晋王李克用之墓。 2004年6月10日,授予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墓葬。.
查看 李克用和晋王墓
13
13(十三)是12與14之間的自然數。.
查看 李克用和13
亦称为 后唐太祖。
,云州 (开元),五代十國君主諸子女列表,五代十国,五代史人物列表,五代皇后及妃嬪列表,延喜,建極陵,任圜,伊達政宗,张夫人 (李克用),张居翰,张策 (五代),张瓘,张鐇,张颢,张虔钊,张濬,张敬达,张承业 (五代),張歸厚,何重建,徐彦若,侯益,北汉州县列表,刘夫人 (后唐太祖),刘崇望,刘知俊,刘训 (后唐),周庠,周德威,周德威墓,唐庄宗,唐僖宗,唐道袭,唐朝,唐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唐朝王爵列表,唐明宗,唐昭宗,唐書人物列表,八次出幸,勤王,石紹雍,石敬瑭,王处直,王宗弼,王宗佶,王师范,王廷胤,王徽 (京兆),王珂 (唐朝),王珙,王鐸 (唐朝),王行瑜,王郁 (遼),王郜,王重盈,王重榮,王镕,王處存,王思同,獨眼,神武县 (辽朝),祥瑞,秦宗權,秦沛,积善太后,符存審,符彥卿,符彥饒,符彥超,米志诚,罗弘信,瑶英长公主,田令孜,画江湖之不良人,燕雲十六州,盧光啟,盖姓,盖寓,白奉进,白文珂,韩建,莘县,遼史人物列表,青山县,顾彦朗,顾彦晖,裴澈,西安堡堡址,西秦王爺,諸葛爽,诸葛仲方,貞簡皇后,贞明 (后梁),黃巢之亂,黄峭,黄巢,黄揆,齊克讓,霍彦威,郭崇韬,郑从谠,赫连铎,赵匡凝,赵犨,赵璋,開平 (年號),薛平貴,薛廷珪,薛志勤,薛阿檀,藩鎮割據,蒙山大佛,邢台市,苏文建,雁门关,通鉴纪事本末,耶律古,陳夫人 (後唐太祖),陳敬瑄,陈夫人,折從阮,李姓,李存孝 (唐朝),李存乂,李存信,李存信 (武將),李存矩,李存确,李存礼,李存纪,李存美,李存璋,李存賢,李存贞,李存霸,李存進,李存渥,李仁福,李廷鸞,李俊 (成化進士),李保,李俨 (吴),李匡威,李匡筹,李嗣周,李嗣恩,李嗣本,李嗣昭,李周 (五代),李全忠,李克寧 (五代),李克修,李克讓,李克恭,李国昌,李倚,李皇后 (後蜀高祖),李琪 (五代),李繼嶢,李繼嵩,李繼蟾,李繼潼,李继徽,李继俦,李继韬,李罕之,李熅,李落落,李襲吉,李讜 (唐朝),李茂貞,李毓 (成化進士),李滋,李昌符 (凤翔节度使),李承嗣,李思孝 (唐朝),杨晟 (唐朝),楊守亮,楊復恭,榆次縣城,武帝,武成 (前蜀),毅州,河东节度使,沙陀,满存,振武军,朱友寧,朱友倫,朱友裕,朱玫 (唐朝),朱瑾 (唐朝),朱瑄,朱温,成德節度使,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文景皇后 (後唐),旧五代史,怀仁县,普宁公主 (后梁),晉 (五代),晋王,晋王墓,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