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朱士彥

指数 朱士彥

朱士彥(),字修承,揚州府寶應縣(今屬揚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探花。.

目录

  1. 12 关系: 卓秉恬張井王宗誠清朝吏部尚书列表清朝工部尚书列表清朝左都御史列表清朝兵部尚书列表湯金釗潘世恩朱士達朱璉敬徵

卓秉恬

卓秉恬(),字靜遠、靜波,號海帆,四川華陽縣(在成都市境)人,清朝大臣。 嘉慶七年(1802年)壬戌科進士,殿試位列三甲第七十三名,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檢討。嘉慶十八年(1813年)任山東道監察御史,次年改吏科給事中。歷升工科掌印給事中、鴻臚寺少卿、順天府府丞、奉天府府丞、太僕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太僕寺卿、太常寺卿等職。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兵部尚書,歷戶部、吏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協辦大學士;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拜文淵閣大學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晉武英殿大學士。仕嘉慶、道光、咸豐三朝,垂五十餘年,未嘗外任,為官清正嚴謹,作風敢言,皇六子奕訢師傅。鴉片戰爭爆發,上疏力主禁煙。咸豐五年(1855年),卒於任內,贈太子太保,諡文端。.

查看 朱士彥和卓秉恬

張井

張井(),字儀九,號芥航,又號晴,又號畏堂、二竹齋。陝西省延安府膚施縣(今屬延安市寶塔區)人,清朝政治人物、水利學家。.

查看 朱士彥和張井

王宗誠

王宗诚(),字中孚,号廉甫,安徽青阳人。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政治人物。.

查看 朱士彥和王宗誠

清朝吏部尚书列表

下表列出清朝吏部尚书:.

查看 朱士彥和清朝吏部尚书列表

清朝工部尚书列表

下表列出清朝工部尚书:.

查看 朱士彥和清朝工部尚书列表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旨在列出清朝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左都御史是都察院最高长官,負責糾察中國十五道、在京百官。相当于中华民国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職位。.

查看 朱士彥和清朝左都御史列表

清朝兵部尚书列表

下表列出清朝兵部尚书:.

查看 朱士彥和清朝兵部尚书列表

湯金釗

汤金钊(),字敦甫,又字勗兹,浙江萧山城厢镇人。清朝政治人物。有清名。.

查看 朱士彥和湯金釗

潘世恩

潘世恩(),字槐堂,號芝軒,江蘇吳縣(今蘇州)人,祖籍安徽歙縣,清朝政治人物。 潘世恩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中状元。嘉庆年间,历任侍读、侍讲学士、户部尚书。道光年间,担任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进太傅。潘世恩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与堂兄潘世璜、孙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

查看 朱士彥和潘世恩

朱士達

朱士達(),江蘇揚州府寶應縣(今江蘇省寶應縣)人,清朝官员、同進士出身。 朱彬子,朱士彥弟。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登進士,署黟縣知縣、南凌知縣、霍山知縣,授懷甯知縣。后升任壽州知州、鳳潁捕盜同知。道光九年,任鳳陽府知府。后署廬鳳道。道光十三年,署徽甯池太廣道、授廣西左江道。道光十六年,授雲南迤東道。道光二十年,任四川按察使、陝西按察使。道光二十二年,任湖北布政使。.

查看 朱士彥和朱士達

朱璉

朱璉(),字文卿,江西臨江府新淦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朱士彥和朱璉

敬徵

敬徵(),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鑲白旗,第三族宗室質善佐領下人,官至兵部、工部尚書。 肅恭親王永錫第四子。嘉慶十年(1805年),敬徵封不入八分輔國公,賞一等侍衛兼委散秩大臣、副都統。嘉慶十七年(1812年)二月,授正白旗漢軍副都統,七月署理鑲黃旗蒙古副都統,嘉慶十八年(1813年)正月,充當正藍旗宗室總族長,九月兼任鑲紅旗護軍統領,嘉慶十九年(1814年)八月調鑲黃旗護軍統領。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敬徵因失察宗室海康等修習紅陽教,被褫奪職務,謫居盛京。其後再被授予四等侍衛,乾清門行走。 道光初年,累遷工部侍郎,授內務府大臣,其後調任戶部。道光八年,敬徵偕同尚書王鼎察治長蘆鹽務,奏定歸補帑課章程。道光十二年(1832年),南河奸民陳堂等盜決于家灣官隄,朝廷命敬徵偕同尚書朱士彥前往勘察。其後上疏陳述:「諸口已合,壩下尚未閉氣,間有蟄陷。陳堂等 聽從逸犯陳端糾眾,以為從例問擬,疏防各官遣戍。通判張懋祖賠修壩工不實,罰賠枷號。覆勘湖河各工,請擇要興修,高堰、山盱卑矮石工,分年改砌碎石;信壩補還石工,智壩、仁河、義河壩改修以石底;裏河福興閘塌卸,急築;揚河西岸加高磚工,改拋碎石。」朝廷皆遵從他的見議。又會同兩江總督陶澍議制定淮鹽票引兼行,言官所論官票運私、侵礙暢岸、爭佔馬頭三者皆可無慮,下詔如同原來的議行。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職左都御史。偕同侍郎吳椿勘察浙江海塘,上疏言:「念里亭至尖山柴工尚資禦溜,石塘仍當修整,鎮海及戴 家橋汛議改竹簍,塊石不如條石坦水舊法為堅實。烏龍 廟以東,冬工暫緩。」回京後,擢升為兵部尚書,其後於十一月丙戌,接替宗室耆英,擔任工部尚書。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孝穆皇后、孝慎皇后梓宮奉安龍泉峪選擇的日子不慎,罷去尚書、都統之職,仍充內務府大臣。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一月庚子,接替宗室載銓,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後改戶部尚書。署任戶部侍郎,累遷工部尚書,兼都統。東河總督栗毓美多用磚工,御史李蒓言其不便,命敬徵偕李蒓前往勘察。敬徵上疏陳述:「已辦磚工尚屬整齊,輿論謂保灘護崖可資其力。水深溜急之處,不及埽工鞏固,搶辦險工,未可深恃。請停止燒磚,改辦碎石。」朝廷聽從他的意見。後改戶部尚書。由賽尚阿接任。道光十八年(1838年),調任戶部。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丙辰,接替裕誠,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革。由特登額接任。.

查看 朱士彥和敬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