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月船1号

指数 月船1号

月船1号(又译为:月球初航1号或月球飛船1號,或直接音譯為錢德拉揚1號。चंद्रयान-1,意為「月球飛行器」)是印度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探测器重590公斤,可携带11个载荷,2008年10月22日在斯利哈里柯塔岛发射。 这是由印度太空研究组织,印度国家空间局组织的一次非载人科学月球探测任务。这次任务包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和硬着陆探测器。 遥感卫星质量(在轨质量,净载2),携带高解析度可见光,近红外,软/硬X射线频谱遥感设备。在超过2年的时间里,它将要探测月球表面,生成月球的化学特性和3D拓扑结构的完整地图。月球极地地区是本次探测的重点,因为那里可能存在固态水。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已经任命Mylswamy Annadurai作为项目主任。 运载火箭已经于2008年10月22日在印度当地时间下午6时22分(00:52 UTC)成功发射。在飞船抵达月球转移轨道后,还需要5.5天才能抵达月球。整个项目的经费大约38.6亿印度卢比(约8000万美元) 这次任务携带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探测设备之外还免费携带了6件来自美国国家宇航局、欧洲空间局和保加利亚航空航天局等国际航天组织的设备。.

目录

  1. 24 关系: 厄尔兰格陨石坑印度崛起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印度运载火箭发射列表印度航天太陽系探索年表太陽系探測器列表嫦娥一号亞洲太空競賽保罗·斯普蒂斯登陸月球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極軌衛星運載火箭沙克爾頓坑潜在超级大国月亮女神 (航天器)月球南极月球人造物体列表月球初航1号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月球探测任务列表月船二号10月22日2009年7月22日日食

厄尔兰格陨石坑

厄尔兰格陨石坑(Erlanger)是月球背面靠近北极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美国生理学家,194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约瑟夫·厄尔兰格(1874年-1965年),2009年1月22日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

查看 月船1号和厄尔兰格陨石坑

印度崛起

由於擁有龐大的人口數量以及其快速增長的經濟和軍事領域,使印度通常被認為是一個新興的力量,是潜在超级大国。隨著印度军事实力的成长,印度已經擁有核武器、洲際彈道導彈、兩艘航空母艦,而且還成為全球第四個成功開發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印度彈道導彈防禦系統計劃)的國家。 在太空領域上印度也有著不少成就,例如它的月船1號和火星軌道探測器兩個太空探測器項目,都顯示印度正一步一步努力邁向世界大國之列。.

查看 月船1号和印度崛起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縮寫:,,缩写:)是印度的国家航天机构,创建于1972年,总部位于印度班加罗尔,雇佣约2万名员工,主要从事与航天和空间科学有关的研究。负责人為K.

查看 月船1号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印度运载火箭发射列表

以下列表记录了印度共和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各次运载火箭的发射情况。发射任务的最终目标高度凡--高于地球海平面100千米的卡门线均被收录,未收录探空火箭的亚轨道任务。 逐年發射成敗統計(最後更新:2017年2月15日).

查看 月船1号和印度运载火箭发射列表

印度航天

印度航天事业是在苏联的技术援助下建立。.

查看 月船1号和印度航天

太陽系探索年表

這是一個按航天器發射日期排列的太陽系探索年表。其中包括:.

查看 月船1号和太陽系探索年表

太陽系探測器列表

本列表包括任務成功以及試圖到達地球以外的所有探測器,其中的目標任務包括小行星、行星、衛星、太陽甚至是太陽系外的探測。其中有一些任務僅飛掠小行星、行星、衛星、太陽,由於探測地球本身的探測器數量龐雜、利用多次重力拋射的探測器軌道複雜,所以未加觀測地球、飛掠地球的探測器並未列入。另外,本列表目前也未將已取消或是未來可能發射的探測器列入,因為可能有諸多不確定因素。 截至2016年4月為止,共有248艘探測器被設定為太陽系探測器,這些探測器有些攜帶許多小探測器,但大部分為單一的探測器,其中143艘探測器成功;7艘探測器部分成功;98艘探測器失敗。.

查看 月船1号和太陽系探測器列表

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傳說人物嫦娥命名。于2007年10月24日(UTC+8,下同)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乘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长度18米,寿命大于1年。该卫星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月球表面的3D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嫦娥一号是中国嫦娥工程的第一阶段任务,自2004年1月立项,第一阶段耗资十四億人民幣。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前往月球预定地点。.

查看 月船1号和嫦娥一号

亞洲太空競賽

亞洲太空競賽係指數個亞洲國家設有航天機構,並於太空相關科學、科技任務相互競爭,媒體則將之與過去美國及蘇聯間的太空競賽相類比。如同過去的太空競賽,各國將國家安全擴展至太空領域,相繼發射人造衛星、載人太空任務以及更深度太空的探索。亞洲主要發展太空國家仍持續追求超越他國的太空實力。.

查看 月船1号和亞洲太空競賽

保罗·斯普蒂斯

保罗·斯普蒂斯(Paul D. Spudis,),是一名美国地质学家和月球科学家。.

查看 月船1号和保罗·斯普蒂斯

登陸月球

登陸月球是指人類控制無人太空船或者直接駕駛太空船降落在月球上,蘇聯月球2號於1959年9月撞擊月球,是首個登陸月球的探測器,美國阿波羅11號於1969年7月成功登陸月球,太空人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成為歷史上最早登陸月球的人類。法國小說家儒勒·凡尔纳的1865年科幻小说《從地球到月球》則是人類出現最早有關登陸月球的概念之一。.

查看 月船1号和登陸月球

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

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德語:Max-Planck-Institut für Sonnensystemforschung,MPS)是一個德國的天文學研究機構,位於哥廷根東北方 20 公里的卡特倫堡-林道(Katlenburg-Lindau)。該研究所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太陽系的研究。該研究所分為三個部門:太陽與太陽圈、行星與彗星、太陽與類太陽恆星內部物理(原日震與星震學研究群)。此外,2002年起該學會也是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國際研究生學校的參與機構。 該研究所是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在德國的 80 個研究機構的其中一個。 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致力於達到科學研究的最高水準。最近五年間該研究所成員每年發表 270 篇文章在國際期刊和書籍上,並有 360 篇研討會論文。.

查看 月船1号和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

極軌衛星運載火箭

極軌衛星運載火箭(英語:Polar Satellite Launch Vehicle,PSLV)是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所研發製造的可拋棄式運載火箭,開發的目的是將印度自行研發的(製圖衛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和開發商用衛星發射市場,在此之前,市場上只有委託俄羅斯替其發射衛星的選擇。除了像遙感衛星這些大型衛星外,極軌衛星運載火箭也能將小型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2016年6月22日,印度成功進行任務代號為PSLV-C34的衛星發射任務,將二十顆包括和美國、德國等國的衛星送入軌道,成功更新了印度在2008年所創造的一箭十星紀錄,並與中國於2015年9月20日創造的紀錄持平。2017年2月15日,印度成功進行代號為PSLV-C37的衛星發射任務,將達104顆的衛星送入軌道,超越俄羅斯在2014年所創造的37顆紀錄,成為世界紀錄以來最多。 直至2016年9月26日,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已經成功透過極軌衛星運載火箭將79顆分別屬於包括加拿大、印尼、新加坡、英國、美國、日本、歐盟等國或組織的衛星送入軌道。在一系列發射任務中,比較著名的發射任務是PSLV-C11(月船1号)和PSLV-C25(火星軌道探測器)。.

查看 月船1号和極軌衛星運載火箭

沙克爾頓坑

沙克尔顿陨石坑(Shackleton)是位于月球南极的一座撞击坑,其地质龄大约有36亿年,在南极至少已存在了20亿年。其名称取自盎格鲁爱尔兰人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亨利·沙克尔顿爵士(1901年-1922年),199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月船1号和沙克爾頓坑

潜在超级大国

潜在超级大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用来描述那些非常具有在近世未来成为超级大国潜力的主权国家。 美蘇冷战结束後,国际系统的格局常常被称作「一超多强」,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國際事务中发挥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影响力量。美国在军事、经济等多面向发挥了全面性的影响力。潜在超级大国之中只有部分强国能与美国稍作抗衡,比如欧洲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但綜合而言,仍有明顯不如。由此可見,美国是超級大國,甚至更可能是特级大国──垄断了国际中大部分財力、权力的国家等級組織。但美國在2017年總統唐納·川普上任後,以「美國優先」為口號,逐漸降低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軍事、權力正逐漸式微,未來恐失去超級大國的地位。.

查看 月船1号和潜在超级大国

月亮女神 (航天器)

--號(日文:セレーネ,英文:SELENE)又稱輝--夜姬、輝--夜姬號、輝--夜號(日文:かぐや,英文:KAGUYA),是日本發射的月球人造衛星,耗资2.7亿美元,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人員表示此计划是繼美国《阿波罗计划》後規模最龐大的月球計畫。月亮女神在当地时间2007年9月13日10时35分搭乘H2A-13火箭,从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成功升空,开始了其为期一年的旅程。月亮女神已經歷過兩次延期發射,第一次是從2007年8月16日延期到9月13日,第二次是從9月13日再延期到14日(協調世界時)。.

查看 月船1号和月亮女神 (航天器)

月球南极

月球南极是科学家们特别感兴趣的地方,因为该区域处于永久阴影中,因此可能存在水冰。在月球二极中,南极可能更有趣,因为该区域的阴影区远大于北极。南极陨石坑坑底是月球上唯独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因而,南极陨石坑是含有早期太阳系化石记录的寒冷深窖。.

查看 月船1号和月球南极

月球人造物体列表

月球上现在正在使用的人造物体有用于月球激光测距实验的激光反射镜。几只被美国宇航员留下的高尔夫球也在月球上。下表列出了部分月球表面的人造物体: 人类留在月球上的物体超过170吨,但是只有382千克月球物体被带回到地球上。.

查看 月船1号和月球人造物体列表

月球初航1号

#重定向 月船1号.

查看 月船1号和月球初航1号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是美国一个发射至月球轨道的无人宇宙飞船。该飞行器原本计划于2008年10月发射,但为了让曾发生氢燃料漏泄的奋进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的发射计划遭到了推迟。这个属于月球先锋机器人计划(Lunar Precursor Robotic Program)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于2009年6月18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这是10年来美国首个目标为月球的航天任务。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美国的外层空间探索计划。为了成功的达到“计划”的目标,包括人类再次登月,该飞行器将会勘测月球的资源并决定可能的登陆地点。它将沿着绕月轨道运行,这有助于绘制月球表面的三维地图。 搭载了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的擎天神五号运载火箭还携带了月球坑观测和遥感卫星(LCROSS),它的任务是在月球表面实施两次撞击,探测月球表面的深坑以及在地表之下寻找月球水冰存在的线索。月球坑观测和遥感卫星和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外层空间探索计划重返月球的先锋。.

查看 月船1号和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

月球探测任务列表

本表尽量彻底地记录世界各国的航天工程中,有史以来以探测月球为目的而发射出的探测器的简略概况。.

查看 月船1号和月球探测任务列表

月船二号

月船二号(चंद्रयान-२)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与俄罗斯共同研制的月球探测器,也是印度继月船一号之后的第二个月球探测器。 目前,预计将于2017年发射。.

查看 月船1号和月船二号

10月22日

10月22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5天(闰年第29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70天。.

查看 月船1号和10月22日

2009年7月22日日食

2009年7月22日日食,中国大陆又称为长江大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2009年7月22日(西半球爲7月2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經過了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缅甸、中國、日本、馬紹爾群島、基里巴斯,日偏食則覆蓋了亚洲的大部分和太平洋中西部地區。此次日全食是自1991年7月11日以來最长的一次,这一纪录直到2132年6月13日才会打破。.

查看 月船1号和2009年7月22日日食

亦称为 月球初航一号,月船一号,昌达拉延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