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曾参

指数 曾参

曾参(Zēng Shēn注,),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山东嘉祥)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而子思便曾是他的門人,世稱“曾子”,有宗圣之稱。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並將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歸納為「忠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同時,他亦為《二十四孝》中“啮指痛心”的主角。平邑存曾点、曾参两父子墓,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

目录

  1. 111 关系: 劉封叶适吴起吕氏春秋大學 (經傳)孟姜女孟庄子孟敬子孝經孔子孔子 (2011年电视剧)孔子 (電影)孔子世家孔子弟子列表孔庙孔伋孔门十哲孔闻謤宗聖奉祀官尾生山东人山鹿素行崇明学宫中国宗教中国哲学家列表中国民间信仰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临沂市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东方小故事七世夫妻二十四孝張霸开粥厂何唐微子修道 (道教)圣人地圆说嘉祥县嵩阳书院儒家儒家人物列表儒家八派儒教 (宗教)八股文先秦諸子繫年四书五经四部分類法玄奘... 扩展索引 (61 更多) »

劉封

劉封,原名寇封(),东汉長沙郡羅縣(今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人,蜀汉开国之君刘备养子,官至副军将军。.

查看 曾参和劉封

叶适

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謚文定。温州永嘉人(今属浙江)。祖籍龍泉,後遷瑞安。淳熙五年(1178年)進士第二。 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由於皇后李鳳娘剽悍,使光宗與其父宋孝宗不睦,且光宗生病,不能主持孝宗喪禮,趙汝愚、趙彥逾、韓仛冑、徐誼、郭杲等大臣不滿光宗,發動政變,葉適也加入,在獲得隆慈太皇太后支持下,迫光宗禪位予其子宋寧宗,史稱紹熙禪位。 官至權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与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等永嘉四靈學者友善,是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与朱熹、陆九渊齐名。主要著作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29卷、《别集》16卷。 臺灣嘉義縣東石鄉先天宮奉叶适為叶千歲,香火鼎盛。.

查看 曾参和叶适

吴起

吳起(),中國戰國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衞國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 吴起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取秦国的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但吴起的变法损害了楚国贵族的利益,他本人也遭到了旧势力的报复。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后,楚国贵族发动兵变杀害吴起。 吴起著有《吴子兵法》一书,由于他在军事理论上的贡献,后人将孙武、吴起并称为“孙吴”。唐肃宗时将吴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追尊吴起为广宗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司马迁著《史记》时,将孙武和吴起合立于《孙子吴起列传》。现代学者马非百著《秦集史》时,将李悝和吴起合立于列传中。.

查看 曾参和吴起

吕氏春秋

《呂氏春秋》又稱《呂览》,是中國先秦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彙編,共26卷,160篇,完成於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為秦国相国吕不韦及其門人集體編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黃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先秦諸子百家言論,是杂家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类书的起源。.

查看 曾参和吕氏春秋

大學 (經傳)

《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大學》原是《禮記》第四十二篇,內文的撰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初年之間,作者是誰尚未定論,推測是孔門之後的儒家學者所作,朱熹說是曾子所作。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过。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开始推崇《大学》与《中庸》。北宋時司馬光編撰《大學廣義》,是為大學獨立成書之始。程顥、程頤又編撰《大學》原文章節成《大學定本》。南宋時朱熹編撰《大學章句》,並與《论语》、《孟子》、《中庸》合編為《四書》。按照朱熹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因此,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原不分章节。后来朱熹按其内容,朱熹《大學章句》,將《大學》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並說:「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朱熹《中庸章句序》也寫到《中庸》是「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但这种说法并不可靠。清代學者戴震小時问老師說:「此何以知其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其為『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但戴震接著指出周代離宋代有兩千年之遙,為什麼朱文公能知道這些事呢?問得老師無言以對。.

查看 曾参和大學 (經傳)

孟姜女

孟姜女,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後世搬演為戲劇《寒衣》。“孟姜”,孟为庶长子或庶长女;姜为姓,是美女的象征性称呼,在《诗经》中多次出现,如《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章》有句“彼美孟姜”。.

查看 曾参和孟姜女

孟庄子

孟庄子(),'''姬'''姓,魯国孟孙氏第6代宗主,名速,世稱仲孙速,谥號庄,是孟獻子的儿子。前555年,参加联合晋国、宋国、鲁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杞国、小邾国对齐国的战争(平阴之战)一直打到临淄西门(雍门)。孟庄子砍伐了一棵橁树,准备拿回去为鲁襄公制琴。。前553年春,结盟莒国,秋天,攻打邾国。 魯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孟庄子去世,在丰点、公鉏的推动下,舍弃长子孺子秩,以仲孙羯继承宗主,就是孟孝伯。曾子引用孔子的话评价孟庄子:“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查看 曾参和孟庄子

孟敬子

孟敬子,'''姬'''姓,魯国孟孙氏第11代宗主,名捷,世稱仲孙捷,谥號敬,是孟武伯的儿子。据说他是孟子的高祖父。 曾子有重病,孟敬子问他。曾子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查看 曾参和孟敬子

孝經

《孝經》是儒家講授孝道的書,全書一千八百多字,十三經中篇幅最短,但依然為一獨立的經書。可見儒家對孝道的重視程度,視之神聖,故孝經在古代亦常獲賦予宗教意味,而用於祈禱,驅邪,治病等。.

查看 曾参和孝經

孔子

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生於魯國陬邑,祖先为宋国人,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学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為儒家的创始人。而孔子儒家的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對鄰近地區,如: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地區有著深远的影响,這些地區也被稱爲儒家文化圈。.

查看 曾参和孔子

孔子 (2011年电视剧)

《孔子》是一部2010年由佛山传媒集团公司投资,佛山电视台、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摄制,韩刚导演的电视剧,作为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献礼。以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的一生为背景,由赵文瑄、罗嘉良、赵君、徐百卉、李贞贤主演,共35集,於2011年9月26日韩国中华TV首播。2014年4月3日台湾人间卫视播出,2014年9月27日山东卫视上星播出。 电视剧《孔子》展开两条线索:孔子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留学美国的女学生梅燕,为完成一部研究孔子的博士论文,回到中国研究孔子的过程中,梅燕身边所发生的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对孔子精神的思考。.

查看 曾参和孔子 (2011年电视剧)

孔子 (電影)

,2010年上映的史詩电影,由周潤發來詮釋-孔子-一角,中國電視劇導演胡玫所執導。.

查看 曾参和孔子 (電影)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或称孔子家族,曲阜孔氏,阙里孔氏,真孔,内孔,内院孔,是孔子后裔的总称,典出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查看 曾参和孔子世家

孔子弟子列表

孔子传说有三千弟子,孔子认为“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据)。又一说:贤人七十二。 《仲尼弟子列传》是司馬遷在《史記》中整理出孔子弟子的多人合传。在这篇列传中,有记述较详者,亦有记述简略,只有两字人名,例如商泽、孔忠;可能也有遺漏者,例如郑玄稱子禽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记》未载此人;又秦堇父曾和叔梁纥一起投軍,“生秦丕兹,事仲尼。”,《史記》亦不載秦丕兹。 《仲尼弟子列传》也有不少錯誤,例如记录子贡錯誤百出,子貢參加“艾陵之战”,“大破齐军,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左传》只记有五将军。.

查看 曾参和孔子弟子列表

孔庙

孔庙,又称夫子庙、至聖廟、先師廟、先聖廟、文宣王廟,通常称为文庙,本是中国纪念孔子、供后人祭祀孔子的庙宇式建筑,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借以宣传儒家思想的庙宇。 随着中国文化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影响加深,越南、朝鲜、日本等地都兴建了许多孔庙。18世纪以后,在欧洲、美洲等地也相继出现了孔庙。海内外孔庙曾发展到三千多处(目前尚存一千三百多处)。.

查看 曾参和孔庙

孔伋

孔伋(),字子思,戰國初期鲁國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有「述聖」之稱,為孔子的孙子,孔鯉的兒子,曾受業於曾子。出仕於魯穆公,傳說四書之一的《中庸》是他所作,但此說難以證實。而他所著的《子思子》一書已佚。 孟子曾就學於其弟子或門下學者。又,《荀子・非十二子》將子思、孟子二人歸為一類,指其思孟五行說「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故後世又以「思孟」並稱二人,其學派稱為思孟學派。.

查看 曾参和孔伋

孔门十哲

孔門十哲,又稱作四科十哲。其指中国儒家学派早期的十位学者,皆是孔子弟子,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類別(科)。.

查看 曾参和孔门十哲

孔闻謤

孔闻謤(),字观生《皇明四朝成仁录·卷四·西宁死事传》:一曰闻謤,字观生,天启四年与闻诗同举进士。初任行人,陞礼部郎中,出为副使分守河西道,丁艱居里。崇祯十七年有令官民剃发,闻謤致书摄政王言:“贵国既得中华,当用中华冠服。”有令云:“孔子圣之时,闻謤妄言,殊辱乃祖,理当正法。念圣裔,革职为民,永不叙用。”未几,卒于家。,一作观我,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二代孙,属息陬戶。 孔闻謤出生于万历癸巳年十一月十五日(1593年12月7日),天启二年(1622年)与族兄孔闻诗同榜考中进士,授官为礼部行人司主事,又升任礼部郎中,崇祯七年(1634年)出任河西道副使,后因为丁忧回乡。 1644年,孔闻謤上书清朝摄政王多尔衮,说:“臣家的宗子衍圣公孔衍植已率领四氏的子孙告于祖庙,都遵循命令剃发。但念在先圣孔子是典章礼仪的宗师,颜子、曾子、孟子三大圣贤共同兴起和维护。他们所制定的礼仪,没有比冠服之礼更大的了。先圣的章甫和缝腋,子孙世世代代谨守,所以从汉朝到明朝,各朝制度虽然有增减变化,但下臣家族服制却三千年没有改变。今日一旦变更,恐怕皇上尊崇儒学重视道德的目的没有完全达到。是否应该蓄发,以恢复先世的衣冠?”多爾袞以皇帝名義于顺治二年十月戊申(1645年12月17日)下旨说:“剃发的严格旨意,违反的人绝不赦免。孔闻謤上书请求蓄发,已经触犯了不赦的条令,姑且念他是圣人的后裔免去一死。何况孔子是圣人中能順應时势发展的人,孔闻謤像这样违反法规,是玷污了他祖先的順應时势发展的中庸之道。下令:革去孔闻謤的官职,永不叙用。”不久,孔闻謤就在家中去世。 有三子孔贞恒、孔贞咸、孔贞复。.

查看 曾参和孔闻謤

宗聖奉祀官

宗聖奉祀官是一個官名,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子的嫡系後裔的世襲官稱。民國3年(1914年),依北洋政府《崇聖典例》,將曾子後裔76代曾繁山由原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改封奉祀官,民國24年(1935年)改稱宗聖奉祀官。.

查看 曾参和宗聖奉祀官

尾生

尾生是《莊子·盗跖》一章记载的盜跖与孔子的对话中所提到的一个人物。盜跖说尾生在桥下等一个女子,结果女子没来,河水却暴涨,尾生不肯走,於是淪為波臣。盜跖认为尾生「離名輕死,不念本養壽命」,「无異於磔犬流豕,操瓢而乞」。 司馬遷讚其守信,有「信如尾生」之说。《二程全书》也用这个典故以为守信:「好恶失其宜,是非乱其真,虽有尾生之信,曾子之孝,吾弗贵也」。 後人把尾生視為愛情堅貞的象徵,又說尾生溺死之處為陝西的藍橋。.

查看 曾参和尾生

山东人

山东人,长期居住在山东并一般说山东话的人,或出生地、戶籍、籍貫、祖籍在山东的人,山东人并没用很严格的定义,使得其总人口不好统计,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山东省人口数,更广义加上东北及海外的山东移民及后代,人数可超过一亿。范围是山东全省,东北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辽东半岛地区。 2010年山东省全省常住人口为9579.31万人,其中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为832.87万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为1332.26万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3846.82万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2391.24万人,文盲人口为475.73万人,文盲率为4.97%。山东省义务教育实现较高水平,2014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8%,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2.76%。截至2014年底,全省有80岁以上老年人达261.5万,100岁以上老年人达5932人。2000年平均预期寿命是73.42岁,2010年达到76.46岁,2016年有望达到78岁。截止2015年3月份,山东省境内有55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7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75%。其中,回族人口54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

查看 曾参和山东人

山鹿素行

山鹿素行(元和8年8月16日(1622年9月21日)-贞享2年9月26日(1685年10月23日)),江户时代前期的儒学者和兵学者。父亲为浪人山鹿贞以。古学派始祖。本名高祐。字子敬、又称甚五右卫门。 山鹿素行汲取了中國儒家思想的養份,對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進行了全面的闡述。著有《武教全書》、《武家事記》、《兵法問答》等書,在日本被稱為「國人道德的權威,武士道精神的真諦」。.

查看 曾参和山鹿素行

崇明学宫

崇明学宫,即明清“崇明县学文庙”,位于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鳌山路696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元泰定四年(1327年)始建庙学合一的建筑群。自宋、元至明代中叶,崇明诸沙饱受海潮侵袭,州、县治城被迫五迁六建,学宫也随之屡建屡圮。今之崇明学宫为明天启二年(1622年)由知县唐世涵在城壕外东南隅重建,其后又经历多次修缮。 民国以降,崇明学宫曾被小学和其他单位使用。经过近年来的三次整修,逐渐恢复了当年的格局,占地面积扩大至23.21亩,成为上海地区面积最大的孔庙。学宫主要建筑有东西牌坊、棂星门、泮池、登云桥、东西官厅、戟门、乡贤祠、名宦祠、忠义孝悌祠、大成殿、东西庑殿、尊经阁、崇圣祠、明伦堂等。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崇明县博物馆的所在地。.

查看 曾参和崇明学宫

中国宗教

中国宗教是指中國人的宗教信仰。自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古代中国基本上以儒教为指导思想。自汉朝始,虽然有崇道、崇佛的时期,但不影响儒教的主导地位,而儒家思想并不同于宗教,它对宗教总体上持包容与化解的态度,所以在西方尖锐对立的伊斯兰教各派与基督教各派可以在中国和平相处。 据统计中國大陸上,中國人大多無宗教信仰或無神論,佔73.56%;佛教徒15.87%;道教與中國民間信仰者7.6%;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2.53%,伊斯蘭教1.45%For 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 2014 survey (which surveyed a sample of 19,260 people) results see and.

查看 曾参和中国宗教

中国哲学家列表

这篇文章包括了中国的哲学家。.

查看 曾参和中国哲学家列表

中国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是指中国的俗神信仰,也称为民俗宗教、民间宗教、民众宗教或传承信仰(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信仰)。中国的民间信仰的特点是:求世俗功利之事,不強調宗教教义的完備。功利性非常强,求神拜佛,像是人世间委托别人办事,求的一般是,升官发财、好姻缘、身体健康、出入平安、考试过关、考进理想学校、求职成功、等等世俗功利的事,中国民间信仰者一般不知道自己信的是中国民间信仰,信众会自称信佛教或道教,但通常儒佛道三者不分,相信三教合流,相互貫通。.

查看 曾参和中国民间信仰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簡稱《文化教材》,是臺灣高中國文科課程教材之一,選錄儒家典籍《四書》而成,最早為教育部國立編譯館編選之版本,俗稱《部編本》。 原為必修課程,共分六冊。一至三冊,選自《論語》;四、五冊選自《孟子》;第六冊則選錄大學與中庸。後改為選修課,2012年又改回必選,2016年以後,有些學校改為普通選修課程,則不稱《文化教材》,改稱《儒學與人生》、《基礎國學》、《四書概要》、《論孟選讀》或《學庸選讀》等。.

查看 曾参和中華文化基本教材

临沂市

臨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山東省东南部,黄海以西,因临沂河而得名,1994年12月由臨沂地區改制而來,是山東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古代政區主體隶属琅琊、沂州,是東夷文化和鳳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国書法名城,亦是近代著名的沂蒙革命老區、前中共中央華東局、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山東省政府、山东军区等诞生地及所在地。1972年,因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而闻名于世。臨沂是第三批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第一個水生态文明城市以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國家园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金刚石之都、世界滑水之城。辖區内山高水长,蒙山沂水甲天下,环境优美,宜居宜商。在福布斯大陸最佳商业城市评选中近三年连续入围50强。2013年1月,國家海关总署批准臨沂商城采用“旅游购物商品”贸易方式出口商品,臨沂成为继浙江义乌之后,全國第二個享受出口商品就地一次报检、一次通关政策的城市。如今臨沂已成为中國商贸物流之都。.

查看 曾参和临沂市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是中国作家林汉达编著的一部关于中国春秋战国历史的通俗历史读物。作为《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系列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从周宣王到焚书坑儒历史故事,大体与《东周列国志》的故事范围相同。是林汉达对以口语写作的实验作品,其中人物的对话都是口语。1948年,由生活书店出版。1962年,经林汉达修订,又被中华书局出版。.

查看 曾参和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东方小故事

《东方小故事》,是中国1994年由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和上海市总工会电视制作中心制作的电视剧,属于少儿节目六个“一百”工程。共150集,每集10分钟左右,分为古代和近代两个部分,其中古代部分100集、近代部分50集。选取了历史上一些名人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系列小故事。张韵华、冯广泉、史久峰导演,傅星编剧,主要演员袁岳、徐峥、余彬、黄达亮、曹秋根、姚安濂、马少骅、阮丹宁、符冲、张孝中、姜海、李长年、蒋笑笑、赵宗忻、王予谦、阮志强、温志豪等。.

查看 曾参和东方小故事

七世夫妻

七世夫妻是中國流傳的民間故事,男女主角是天庭的金童玉女。 某年七夕節,金童在天庭的宴會上不慎摔破酒杯,玉女為了開解金童,對其哧地笑了一声。玉帝見此以為二人動了凡心,贬谪他们至人間,“配为夫妻,却不许成婚”,七次轉世只得苦苦相恋,却不得结合。等到功行圆满,始能复还天上。只有第七世是美满的姻缘。 七世夫妻的成書年代不詳,作者亦不可考,故事以崇禎末年李自成兵敗為限斷,可見作者應是清朝人。其內容取材多為志怪小說或傳奇雜劇。在光緒年間有“三世姻緣”之說,尚不見七世之說,作者可能是清末民初之人。.

查看 曾参和七世夫妻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所编录。,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業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查看 曾参和二十四孝

張霸

張霸,字伯饒,蜀郡成都人,東漢侍中。.

查看 曾参和張霸

开粥厂

《开粥厂》是一著名的传统对口相声段子,又名《三节会》,张寿臣演出时曾用名《乐善好施》。甲津津乐道于自己的种种“善行”,开设全年施舍的粥厂,向穷人提供炸酱面、炖牛肉、大饼、饺子等各种物品,又引用似是而非的“圣贤语录”支持自己的说法。特别是在端午、中秋、春节三个重要节日要大开善门,用贯口的形式报出施舍之物的清单,滔滔不绝。但这一切不过是主观臆想,因为还没有发财。作品勾画出小市民虚荣浮夸、觊觎富豪生活而自吹自擂的可悲心态。该作品表演难度较大,大段贯口需快而不乱,字字真切,还要用抑扬顿挫的声韵表现出洋洋自得的陶醉感,给听者以痴人说梦的印象。背诵完毕,也就是从梦境跌回现实之时。作品内涵深厚,形象丰满,语吻夸饰,技巧高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相声艺术珍品。李德铴、张德泉,张寿臣、陶湘如,马三立、张庆森等多人表演。20世纪70年代后期,马三立、王凤山也经常演出,并于“三节”外另加一段“腊月初八”。.

查看 曾参和开粥厂

何唐

何唐(),字宗尧,号省斋,安徽桐城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曾参和何唐

微子

宋微子,子姓,名啟,世称微子、微子啟,是殷商宗室貴族,商王帝乙的長子,紂王的庶兄,微子啟相傳為宋姓、鍾姓、墨姓、華姓(花姓)的先祖,為春秋宋國的開國始祖。《論語》中稱微子、箕子、比干為「殷三仁」。.

查看 曾参和微子

修道 (道教)

修道是古人希望长生久视,通过对生命理解和平常对自己身体的观察,总结出的修炼方法。道家修道之人要看的典籍一般有《道德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清静经》、《太平经》等。 修道,至春秋时期形成了儒家和道家两大派。以孔子为首的儒家继承和发扬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入世之法。其门徒曾子所著的《大学》,子思所著的《中庸》,阐述儒家的养生修身心法。曾子谓:“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子思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曾子的“止于至善”和子思的“致中和”都是要求调适性情,使之处于中和、至善之地,有益于心身的健康。又如孟子所说的:“人有鸡犬放,而知求之,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儒家养生之道要懂得“收放心”,“养吾浩然之气”。 道家以老子为首,其《道德经》已成为道教之祖书。庄子的《南华经》(即莊子)、魏伯阳的《参同契》、张伯端的《悟真篇》,以及后来的“丹经、道书”,无不阐述发扬养生修道观。老子之道其大则无所不包,其细则无所不入。生天地,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生“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提倡“虚无”或“无为”,虚中有实,无中生有,认为万物从虚无中来,在养生上则是虚其心而实其腹,从而强其身而壮其骨。“无为”实是无不为,指存无为之心,而行有为之法 (或存有为之心,而行无为之法),即存无守有:“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 释家即佛教,西汉时传入中国,至隋唐达到鼎盛时期。佛家也有一套养生之道。儒、释、道名为三家,其养生之道则互有传授,互相吸收。.

查看 曾参和修道 (道教)

圣人

聖人,指被大众认为具有特别美德和神圣的人。在中国,古代聖明的君主帝王,及後世道德高尚儒学造詣高深者,稱聖人。圣人的介定經常出現在诸子百家书籍。 有的宗教专门通过一定的仪式加封聖人,但也有聖人直接被大众尊奉为聖人,比方一些宗教創始人或神職人員。基督宗教(包括羅馬天主教會、聖公宗、東正教會)、印度教、佛教(猶如藏傳佛教活佛和南傳佛教的羅漢)、伊斯兰教、古巴的桑特里亚教中都有聖人。一些新纪元运动的人也将聖人的概念结合入他们的信仰。 如果沒有被宗教封聖的被公眾認可的人物,或者從當事人所不信仰的其他宗教的角度界定,可能會被稱為偉人或英雄。.

查看 曾参和圣人

地圆说

地圆说,是一种认为大地是球形的理论,與地平說相對。 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以科学的角度第一次提出大地是球体这一概念。亚里士多德总结出三个科学方法来证明大地是球形:.

查看 曾参和地圆说

嘉祥县

嘉祥县是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973平方千米,2008年人口为81.9万。.

查看 曾参和嘉祥县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在河南嵩山南麓,今登封市北约三公里处,北依嵩山主峰峻极峰,南对双溪河。是河南省省级重点文物。最早为佛教、道教庙宇,宋代成为儒家书院。儒家理学大师程顥、程颐在此书院聚生徒数百人讲学。.

查看 曾参和嵩阳书院

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尊崇孔子為聖人,以四書五經為經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二程、朱熹、王陽明、顧炎武、朝鮮李退溪、日本山崎闇齋等等大儒加以發揚,歷久而猶新,對東亞政治文化與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貢獻。20世紀中國內憂外患,國力衰弱,儒家普遍受到知識份子及一般民眾的批評和唾棄,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破壞(如「打倒孔家店」、迂腐且「吃人的禮教」)。儒家失去可供託身的制度或組織,脫離於平民百姓的生活,僅獲新儒家等少數學者仍獻身和發揚。這也導致現代中國人在生活經驗中實際甚少接觸儒家價值,也很難有參與儒學的機會,使得相關教育沒有寄身之所,其價值觀也和日常生活越來越疏遠。海外華人接觸儒家,來自書本亦遠多於來自生活經驗。現代儒家趨向學術轉型,學者多著重探討儒家究竟屬於什麼形態的宗教或哲學,以及現代人怎樣才能在儒學中安身立命。學者一般推斷儒家在現代世界中勢必難以重拾昔日光輝,但其倫理思想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仍將有所貢獻。 主要負責推動執行教育 《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儒家初出現時聲勢微弱,起初僅是諸子百家中不甚起眼的學派,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自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主流和官方意識形態,逐漸滲透到專制政治的各個層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此段說明正可代表其發展歷程。 儒家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漢代起卻得到朝廷獨尊,成為官學與國教,掌握文化教育與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三教,儒學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繼後經宋儒重新闡釋,形成理學,發展心性之學,儒家得以重振聲勢,倫理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層面,並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為東亞一大學術思想體系,在朝鮮尤其深入民心,其流佈較在中國本土更為普及。.

查看 曾参和儒家

儒家人物列表

儒学者列表 古今中外歷代儒教研究、實踐者列表。.

查看 曾参和儒家人物列表

儒家八派

儒家八派是西周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说内部分化出的八个学派。 这种说法第一次是在《韩非子·显学》提到的,“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查看 曾参和儒家八派

儒教 (宗教)

儒教源自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礼为本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天子为宗教领袖,以孔子为先师,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神道设教。儒教正统始自汉武帝独尊儒术,汉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正式把儒教定为国教,五经成为国家法典以及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以春秋决狱。汉代末年,儒教广泛传播,“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其后各主要朝代或历史时期,都是官方指导思想。清代儒家宗教化形成的孔教也属于儒教分支。 何光沪对于儒教的定义如下:“所谓儒教,非指儒学或儒家之整体,而是指殷周以来绵延三千年的中国原生宗教,即以天帝信仰为核心,包括‘上帝’观念、‘天命’体验、祭祀活动和相应制度,以儒生为社会中坚,以儒学中相关内容为理论表现的那么一种宗教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承认儒教是宗教。民间也多不认为儒教是宗教,多数人认为敬天、祭祖属于道教而不是儒教。.

查看 曾参和儒教 (宗教)

八股文

八股文又称股賦、四书文、八比文、时文、時藝、制艺、制義,是中国明、清皇朝及越南阮朝考试--制度中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隋唐开始,中国发展出世界上最早和古代世界最完备的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科举制度,开创出让绝大多数中国国民都能通过读书考試而进入国家决策中心、进而分享国家政权的途径。在隋唐時,科举中写文章的部分(明经)主要是写诗歌,直到明、清两代才正式转变为八股文。.

查看 曾参和八股文

先秦諸子繫年

《先秦諸子繫年》是中國歷史學家錢穆的重要作品之一,主要考證先秦時期諸子的生卒年份及相關重要史事的發生時間。該書考證細密,在史學方法上繼承了清朝諸儒的攷辯方法,又不拘于前人舊說習見及瑣屑而無關宏旨之論,從整個學術發展史著眼,從小處入手,乃得先秦學術脈絡之真諦。.

查看 曾参和先秦諸子繫年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書又稱為四子書,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詩經》、《尚書》、《礼记》、《周易》和《春秋》。 在戰國時原有「六經」的說法,為《詩》《書》《禮》《樂》《易》《春秋》,排列顺序为《庄子》的《天下》《天运》两篇的文内顺序,被出土郭店楚简所记“六经”名与顺序印证。秦始皇焚书,除《周易》作为术数之书得以幸免,其余四种皆毁。汉初,汉儒凭记忆与民间幸存之书恢复内容,汉武帝接续文景时已定官学的三种,将其全部定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五经之名正式确定。汉代整理的“五经”,如果按《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排列,六种为《易》、《书》、《诗》、《禮》、《樂》、《春秋》,以及《论语》、《孝经》、《小学》(汉代习称“五”,一般不包含“《乐》”)。六經中的《樂經》很早就亡佚了,《樂經》在汉代是否存在至今有争议,《漢書·藝文志》中無此書的記載。.

查看 曾参和四书五经

四部分類法

四部分類法,是分類大部分中國古典典籍的方法,分經、史、子、集四类,这四类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的所有书籍。.

查看 曾参和四部分類法

玄奘

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譯經師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識宗创始人,師承那蘭陀寺的戒賢大師,並靠雙腳行遍古老印度。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记》中心人物唐三藏(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是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其弟子將其口述之《大唐西域記》,書寫為書,呈給唐朝之唐太宗。.

查看 曾参和玄奘

玄武门之变

武門之變是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由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為首的秦王府集團在唐朝首都長安城(今陜西省西安市)太極宫的北宫門——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變。李世民杀死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成为皇太子並掌握京師兵權,不久之後李渊即為時勢所迫而禪讓,同年八月初九甲子日(陽曆9月4日)世民继承帝位,是为唐太宗。.

查看 曾参和玄武门之变

王骏 (御史大夫)

王駿(),中国西漢政治家,琅邪郡皋虞县(今青岛市即墨区东北部)人,王吉之子。.

查看 曾参和王骏 (御史大夫)

祭孔

祭孔是对孔子的祭拜活动,是發源於中国,並傳播至東亞文化圈和海外华人儒教傳統。.

查看 曾参和祭孔

秦武王

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悼武王,《世本》作秦武烈王,《越绝书》作秦元武王;《史记索隐·秦本纪》记载名蕩,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惠文王之子,在位4年。.

查看 曾参和秦武王

管寧

管寧(),字幼安,東漢北海朱虛人,漢末高士。是春秋時齊國名相管仲的後人。.

查看 曾参和管寧

箕子

箕子,'''子'''姓,名胥餘。商朝宗室,,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曾劝谏纣王,惟纣不听,反囚禁之。於是他披頭散髮,裝瘋,以躲過災禍。周武王克殷后,命召公释放箕子。武王向箕子询治国之道,记载于《尚书·洪范》。 《論語》微子第十八中记载箕子与微子,比干合称「殷有三仁」。據「淇縣縣志」記載,河南淇縣有「三仁廟」,奉祀微子、箕子、比干,配祀先師孔子、孟子、曾子、陽明子、文昌君。亦縣塾所在,邑民頗奉香火,太平天國時被毀。 根据司馬遷《史记》說法,箕子晚年統治朝鮮。另傳說,箕子死後被追谥為大圣王,《舊唐書》中說箕子也被朝鮮族奉為神祭祀。《舊唐書·卷199上》记载,后世的高句丽“頗有箕子之遺風”,“其俗多淫祀,事靈星神、日神、可汗神、箕子神”。 平壤牡丹峰腳下原有箕子陵。1959年,被金日成下令拆毀。.

查看 曾参和箕子

義慈王

義慈王 (,641年-660年在位),是百濟第三十一代王,為三十代武王之長子,姓扶余,讳义慈。 義慈王年幼時即孝聲遠播,時人譽為「海東曾子」。 641年即位後,開始對貴族中心的政治體制進行改革,強化王權。曾親自率軍進攻新羅,取其數十城。但因為貴族的內部分裂,與王室的窮奢亟慾,使得國政開始混亂,唐高宗時因開始不朝貢受譴責。 660年,唐朝與新羅聯軍來攻,包圍国都泗沘(今扶餘郡),義慈王退至熊津(今公州),後投降。唐分百濟故地,置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都督府,郞將劉仁願以兵一萬留鎭泗沘城,蘇定方将他跟太子孝、王子隆、大臣將領九十三人、百姓一萬兩千人擄至唐,後病死在洛阳,葬于邙山孙皓、陈叔宝墓旁,谥号绍王。.

查看 曾参和義慈王

畴人传

《畴人传》是中国清代阮元撰写的一部传记集,始编於1795年,1799年完稿。主要记载了中国十九世纪以前历代天文、历法、数学名家的生平事迹与主要学术成就。全书共46卷,总共记录了270位历算学家,其中也包含明末以降传入中国的各种外国天文、数学书籍中提及的41位外国科学家。.

查看 曾参和畴人传

道德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准許刺激人類。 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生產關係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係的道德,稱為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為非正式公共機制,非正式即指無法律或權威能判定正確與否,而公共機制指所有場合都能套用的準則。 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係:虽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查看 曾参和道德

道統

道統說是儒家傳道系統的一種說法。 道統之說最早於孟子,其言曰︰「由堯舜至於湯,由湯至於文王,由文王至於孔子,各五百有餘歲,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隱然以繼承孔子自任。.

查看 曾参和道統

行辈

行輩通稱字辈,是汉名取名的一种形式。字辈大多作为名的其中一個字(多為第一个字),一般用於族譜登記的譜名。可以区分辈分,因为不同辈的字辈不同。字辈还有辈字、辈次、班次、班行、班排、班派、班辈、班位、辈数、派名、派弟、派行、名次、字派、派字等异名。.

查看 曾参和行辈

顓孫師

顓孫師,姓顓孫,名師,字子張,陳國人,孔子的弟子。唐玄宗尊之为“陈伯”,宋真宗加封为“宛丘公”,宋徽宗又尊为“颍川侯”。宋度宗又尊为“陈国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查看 曾参和顓孫師

颜姓

顏姓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43位。 来自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数据,颜姓人口数量大陆排名第112,约170万,.

查看 曾参和颜姓

高雄市主要道路列表

市主要道路列表列出高雄市主要的街道名稱以及命名方式。.

查看 曾参和高雄市主要道路列表

高雄市文武聖殿

文武聖殿,俗稱鹽埕聖帝廟,是高雄市知名的關帝廟,位於台灣高雄市鹽埕區富野路170號,主奉文衡聖帝(武聖關帝君)與孔子(文聖)。.

查看 曾参和高雄市文武聖殿

,又稱鬼魂,日本稱之為幽靈,有些人認為鬼是生物死亡後遺留下的靈體。 在其他語言的翻譯上,中文的「鬼」最常被翻譯成英語的「Ghost」,另外邪靈、魔鬼、妖怪、吸血鬼,以及不死生物等其他在恐怖片出現的怪物,和一些宗教神话、民间传说和都市传说的传说生物,也常被稱之為「鬼」,所以叫鬼怪。.

查看 曾参和鬼

诸子百家

诸子指的是中國先秦時期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許多学派纷呈,眾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查看 曾参和诸子百家

谢该 (汉朝)

谢该,字文仪。中国东汉经学家。南阳郡章陵县(今湖北省枣阳县南)人。 谢该精通《春秋左氏传》,为当世名儒,门徒有数百千人。建安年间,河东人乐详列举《左氏春秋》疑问数十条求教,谢该为他通解,名为《谢氏释》,流行于当时,后书已不传。出任为公车司马令,后因为父母年老,托病而去。想要回归乡里,会荆州道路不通,不得回去。 少府孔融上书举荐,历述汉高祖创业,韩信、彭越征讨暴乱,陆贾、叔孙通进说《诗》、《书》。光武中兴,吴汉、耿弇佐命,范升、卫宏修述旧业,等文物并列的事迹,谢该继承曾参、史鱼的品德,兼卜商、言偃的文学,请汉献帝不要失贤。汉献帝准奏征还,征拜他为议郎。以长寿而终。对于《左氏春秋》研究有素,从其学者很多。 建武年间,郑兴、陈元传《春秋左氏》学。当时尚书令韩歆上疏,请求为《左氏》立博士,范升与韩歆争论没有结果,陈元上书再请,于是以魏郡李封为《左氏》博士。后群儒固执的人多次廷争。李封卒,汉光武帝难以违背众议,没有再任命《左氏春秋》博士。.

查看 曾参和谢该 (汉朝)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查看 曾参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费国

费国说法有二:一说夏代封立的姒姓国,位于今山东济宁鱼台县西南,曾为鲁国附庸,此说主张鲁国季孙氏不曾在其封邑费立国;一说春秋末期兴起的小国,为鲁国季孙氏据其采邑费(今山东临沂费县西北)所立。.

查看 曾参和费国

路随

路随,又稱路隋( ),字南式,唐朝官员,唐文宗年间任宰相。.

查看 曾参和路随

輔仁大學

天主教輔仁大學(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通稱輔仁大學、輔大(FJCU、FJU),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的私立天主教大學。初由本篤會於1925年建校北京,1933年改聖言會接辦,1952年一度停辦後,復由聖言會、耶穌會與中國聖職單位於1961年在臺復校。現址新北市新莊區,毗鄰捷運輔大站,設有12個學院、輔大醫院及若干博物館、圖書館與研究院。 輔大直屬教廷督導,現為同名法人體系一員及亞洲博雅大學聯盟、EUTW七校聯盟、優久聯盟創始成員,享有高度募款力及高度國際性。固定入選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並發行全臺唯一A&HCI期刊。輔大校友涵蓋多國院士、各級政要、外交官、作家及影視名人在內,至今已達18萬餘人。.

查看 曾参和輔仁大學

輔仁媒體

輔仁媒體(VJMedia)是香港的一個網上媒體,於2012年成立,由各方社會人士、網上活躍人士組成。其宗旨包括批判叢林資本主義和官僚資本家專政;提倡公民平權、民主憲政、均富共榮的信念;填補現時香港傳媒的缺口;替弱勢社群、家庭主婦、工人、前線白領等族群發聲等。希望成為香港以至整個大中華地區裏有影響力的網上傳媒。 輔仁媒體現時主編為容樂其(其中一位股東),技術總監為中出羊子。 爾雅集、博風社(Hafusha)及風月亭(EROS.VJMEDIA)是輔仁媒體旗下的分支產品。 此媒體與輔仁大學並沒有任何關係。.

查看 曾参和輔仁媒體

龐萌

萌(),中国新朝至东漢時代初期武将,兗州山陽郡人。.

查看 曾参和龐萌

閻若璩

閻若璩()字百詩,號潛丘。清初經學家、學者。山西太原人。.

查看 曾参和閻若璩

門徒

徒,原意為向旁人學習且接受指導者。通常指緊密跟隨某大師學者或宗教領袖的弟子,這樣的弟子不但接受老師管教,服膺老師所教導之學術理論或教條真理、且願意身體力行甚至將其發揚光大。.

查看 曾参和門徒

蔡笑晚

蔡笑晚(),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瑞安市人,曾经是一名乡村医生,因为将6个子女分别培养成5位博士和1位硕士、取得了独特的教育成果而被誉为家庭教育专家,著有《我的事业是父亲》等书。.

查看 曾参和蔡笑晚

至聖廟

至聖廟是位於沖繩縣那霸市的一座孔廟。原址位於那霸市的泉崎,但不幸在沖繩島戰役中焚毀。現址位於那霸市的若狹町,為1975年重建。 在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至聖廟與明倫堂都是琉球儒學的最高中心。.

查看 曾参和至聖廟

臺北孔子廟

臺北孔子廟,又稱大龍峒孔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保安里的孔廟,由鹿港辜家、陳悅記家族獻地,自臺灣日治時期的1925年開始規劃,以替代臺北府文廟,建物占地約四千多坪,1927年動工,1939年竣工。建築為泉州風格,總工程師王益順,1990年代被列為直轄市定古蹟。國曆9月28日教師節的秋祭釋奠禮時,政府官員會派代表祭祀,並有仿效明朝制度的佾舞。.

查看 曾参和臺北孔子廟

李姓

李姓是漢族姓氏和朝鮮族姓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4位。按人口計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於中國大陆李姓是第一大姓(根据中国大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於臺灣李姓是第五大氏;於韓國李姓是第二大氏。 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木子李”。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氏」的論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氏之一。在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氏为第二大姓氏。 2016年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 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4%,约9530万排名第一。河南省是中国李氏的第一大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唐代是李氏的鼎盛時期,有「天下李」之稱。 在臺灣,李姓為第五大姓氏,分佈較多之縣市為宜蘭縣、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南市、雲林縣、高雄市和嘉義市。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ee、Li及Lii,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ee、Li及Lay三個,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Lii為國語羅馬字,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Li在除國語羅馬字外的國語拼音裡,均為「李」字的標準譯音,但由於Lee的拼法也是常見的英語姓氏,故漢語的李姓習慣上經常譯為Lee(名字中的李則仍譯為Li)。另外,英语姓氏“Leigh”也翻译作“李”。.

查看 曾参和李姓

李弘 (孝敬皇帝)

李弘(),中國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唐中宗,唐睿宗之兄長。母親是武則天,妻子乃裴居道之女裴氏。永徽六年(655年)時,被封為代王;顯慶元年(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廢,改立李弘為皇太子。死后追尊义宗,谥號孝敬皇帝。.

查看 曾参和李弘 (孝敬皇帝)

桃園文昌宮

桃園文昌宮,舊名桃園文昌廟、駕鰲樓,是位於臺灣桃園市桃園區文昌--、文昌公園旁的文昌廟,為桃園國小、桃園市立圖書館、桃園孔子廟的前身所在處。.

查看 曾参和桃園文昌宮

梁鳣

梁鳣(),字叔鱼。春秋时期齐国人,《史记集解》作梁鲤。孔子弟子。.

查看 曾参和梁鳣

楊芳聲

楊芳聲,生卒年代不詳,奉天萬全左衛人。清朝官员。貢生出身。曾任福建同安縣令。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調臺灣鳳山縣知縣。楊芳聲任內興建縣治於興隆莊(今高雄市左營舊城),並大肆興學。任滿後晉陞為戶部江南司主事。.

查看 曾参和楊芳聲

正统史观

正统,出自儒家五经之一的《春秋》一书,既是历史观,也是政治观,又称法统、道统、礼仪之统,分为“居正”和“一统”两个层面。“居正”的意思是符合儒家道统,《汉书》曰:“《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孟子·滕文公下》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道統的正統及法統的正統是有區別的;前者相對詞為異端、後者相對詞為僭偽。.

查看 曾参和正统史观

比干

比干,子姓,殷商沫邑(今河南衛輝)人,殷商宗室,商紂時丞相,文丁之子、紂王的叔父為三大忠臣之一,《論語》中稱微子、箕子、国神比干為「殷三仁」。周朝尊為「國神」,唐太宗追贈太師,諡忠烈,道教界尊為文曲守財藏真福祿真君,簡稱守財真君、文財真君、財祿真君等,被視為財神。比干与儿子林坚是林姓的始祖。.

查看 曾参和比干

民族-国家与暴力

《民族-国家与暴力》(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是安东尼·吉登斯的名著。在本書中,吉登斯提供了一種對現代民族國家性質的社會學分析,以及其進行戰爭時的手段上的分析。 本書英文版是由劍橋大學出版社於1987年出版(ISBN 0-520-06039-3)。.

查看 曾参和民族-国家与暴力

汤岛圣堂

汤岛圣堂即东京孔庙,是由元禄时期德川幕府第5代将军德川纲吉所建。建成时称为孔庙。位于东京都文京区湯島一丁目,距离最近的车站是JR中央线御茶之水站,从圣桥口出站往北过圣桥后右手桥堍便是汤岛圣堂。这里立有「日本学校教育发祥地」的石碑。 每年中考,高考,都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到汤岛圣堂和更为北面的汤岛天满宮求签许愿,希望能够考入理想的学校。这里还出售特制的考试用铅笔,帮助学生在考试时稳定心情。汤岛圣堂被日本指定为历史遗迹。.

查看 曾参和汤岛圣堂

法家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春秋戰國時期從未有一個組織或學派叫「法家」,而只是在西漢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指》將韓非子、管仲等理念相似的人歸類為一派並命名「法家」。《漢书·艺文志》列为“八流”之一。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周代时的诵训。亂世时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到了韓非集其大成。漢代時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其思想則成為統一天下的理論基礎。.

查看 曾参和法家

洪業

洪業()字鹿芩,号煨莲(英文名William的谐音),福建侯官人,中国历史学家。他的一生對於编纂中國古籍引得、哈佛燕京學社的發展作出不可忽略的貢獻。.

查看 曾参和洪業

濟州鄉校

濟州鄉校是成立於朝鮮時代的鄉校(即位於地方的儒學教育機關),位於濟州島濟州市。1971年被列入濟州特別自治道的有形文化財2號。 該校原本位於距觀德亭以東1里的一處名為鄉校田的地方。後來幾經搬遷,直到純宗朝時才最終確定為當下這個位置。.

查看 曾参和濟州鄉校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齋號晦庵、考亭,晚称晦翁,又称紫陽先生、紫陽夫子、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諡文,又稱朱文公。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饒市婺源縣)人,生於福建路尤溪縣(今福建三明市尤溪縣)。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學者尊称朱子。 朱熹家境窮困,但自幼聰穎,紹興十八年(1148年)中進士,年僅十九歲,歷高宗、孝宗、光宗、甯宗四朝。於建陽雲穀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宋理宗賜名「考亭書院」,故世稱「考亭學派」,又因朱熹別號「紫陽」,故世稱「紫陽學派」。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也成為後代科舉應試的科目,在中國,有專家認為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

查看 曾参和朱熹

指南宮

指南宮,位於台灣台北市文山區木柵指南山一帶山麓,為台灣道教聖地之一,俗稱仙公廟,以主祀八仙中的「呂仙公」(即呂純陽、呂洞賓)緣故而得名。指南宮除為道教宮殿,亦按「三教合流」的理念,兼祀儒、釋。 指南宮並為中華道教學院的所在地,目前籌措成立道教大學等事項。.

查看 曾参和指南宮

有若

有若(),字子有,魯國人。唐玄宗尊之为“汴伯”,宋真宗加封为“平阴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有子”。 孟子謂孔子歿後,子夏、子張、子游以為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以為不可。(詳見《孟子·滕文公上》)有若過世之後,魯悼公曾前往弔唁,足見其為同門及魯人之所重。.

查看 曾参和有若

春秋人物列表

春秋時期人物主要以《春秋左傳》為主,兼收《史記》、先秦諸子籍書中出現的人物,按國別分類,上限從犬戎之禍起,下限至三家滅知襄子為止。部分國別如晉、齊等國則下至滅國為止。西周以前,參見中國上古人物列表。戰國七雄則參見戰國人物列表。.

查看 曾参和春秋人物列表

济宁市

济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市境西界菏泽市,西北接河南省濮阳市,北达泰安市,东邻临沂市,东南临枣庄市,南毗江苏省徐州市。地处鲁中南山地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地势呈东高西低,东部为低山丘陵,中部和南部为低洼湖区。京杭运河纵贯市境并流经市区,主要河流还有泗河、东鱼河、洙赵新河等。市境南部有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微山湖,合称南四湖,为中国北方最大淡水湖群。全市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人口829.92万。.

查看 曾参和济宁市

曹曾

曹曾,字伯山。中国东汉经学传述人。济阴郡(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人。本名平,因钦佩孔子学生曾参之品行,改名为曾。 汉光武帝时,跟随大儒欧阳歙学习《尚书》。门徒三千人,官至谏议大夫。曹曾家财巨亿,按照礼仪规定侍奉父母亲。有新的食物,先给父母吃。家里不养鸡犬,说鸡犬吵闹会惊动父母。学徒中有生活困难的人,他都提供食物。在社会动荡的时候,曹曾考虑到前世的文章会被毁灭,于是用石头建了仓房,用来藏书。藏天下各书万余卷,室名“曹氏书仓”。其藏书事迹,晋朝王嘉撰《拾遗记》卷六有记载。儿子曹祉,官至河南尹,传父业教授。.

查看 曾参和曹曾

曾参

曾参(Zēng Shēn注,),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山东嘉祥)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而子思便曾是他的門人,世稱“曾子”,有宗圣之稱。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並將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歸納為「忠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同時,他亦為《二十四孝》中“啮指痛心”的主角。平邑存曾点、曾参两父子墓,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

查看 曾参和曾参

曾子家族

曾子家族是曾子後裔的總稱。.

查看 曾参和曾子家族

曾子家族东宗世系

曾子世系:自曾子始,至第一任宗聖奉祀官曾繁山,曾子家世正系歷76代。曾子先祖由姒曲烈以後,至於曾巫父親間的世系,皆取於現行的曾氏族譜,没有其他文献佐证,只作參考;曲烈,曾子倝鼎銘作“剌曲”,即烈曲;曾夭、曾阜同时见于《左传》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一为季孙氏家臣,一为叔孙氏家臣,未必是父子,也不能明确是曾巫后代及曾子直系祖先。其余谱系也只能参考。.

查看 曾参和曾子家族东宗世系

曾廟

曾庙,又称曾子庙、宗圣庙,是历代祭祀曾参的专庙, 位于山东省嘉祥县城南23公里的南武山南麓。曾参(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東平邑)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世稱“曾子”,“宗圣”。.

查看 曾参和曾廟

曾国荃

曾国荃,清朝湘军将领,一名子植,谱名传恒,字沅甫,號叔純。湖南长沙府湘乡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名臣曾国藩的九弟,湘軍內部稱之為曾老九,尊稱為九帥。 早年屢試不第,1852年方成為優貢生。後加入湘军,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是其兄国藩的重要助手。1856年从湖南募兵三千增援江西吉安,次年陷吉安。1860年围安庆,屡败陈玉成援军,次年陷安庆。1864年攻破天京。1866年任湖北巡抚。因善於圍城,又精於長壕法,人稱曾鐵桶。又由於在攻打太平軍天京(今江蘇南京)時,疑似劫掠南京城中大量財寶,被稱為曾老饕,此外在南京濫殺百姓無數,與其兄被稱為曾剃頭、曾屠戶。卒諡忠襄。.

查看 曾参和曾国荃

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婁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系出曾氏南宗),中國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學家,與胡林翼並稱曾胡。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間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查看 曾参和曾国藩

曾国葆

曾国葆(1829年──1862年),字季洪、又字事恒,谱名传谦,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人,曾家五兄弟年最幼者(國藩、國潢、國華、國荃、国葆),1859年因悲憤兄國華戰歿於三河鎮,加入湘軍作戰且改名為曾貞幹,於討勦太平天國「包圍南京」之前哨戰以寡擊眾,大破各路來援李秀成太平軍十萬(見雨花臺攻防戰),建功甚偉;卻在1862年12月因操勞過度病逝於南京雨花台湘軍大營內,「包圍天京」戰略遂改由兄長曾國荃接手於1864年克竟全功。 曾国葆死后,清穆宗追赠其为内阁学士,谥号靖毅。.

查看 曾参和曾国葆

曾点

曾点,一作曾蒧(蒧,通「點」),字子皙,又稱曾皙,曾参的父亲,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约小孔子二十余岁,並被列為孔門弟子七十二賢人之一。《孔子家语》、《吕氏春秋》记载曾点教子严格。.

查看 曾参和曾点

曾衍詠

曾衍詠,曾子第67代孫,行藏六,號雩臺,邑庠生,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湖南巡撫曾奏請立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但並未准,授鉅野屯官,晉奎文閣典籍廳典籍、敕贈修職郎,例授文林郎,貤贈奉政大夫,創曾氏南宗譜修譜總局,督修海內通譜。 Category:曾子世系.

查看 曾参和曾衍詠

曾阜

曾阜(),'''姒'''姓,'''曾'''氏,名阜,是太子巫的儿子,曾点的父亲,曾子的祖父,鲁国叔孙氏家臣。 前541年,鲁国司马叔孙豹出国参与诸侯盟会,司徒季武子却趁机发兵进攻莒国,占据了郓地,楚国方面要求晋国杀死叔孙豹,幸亏赵武的调解,叔孙豹才被赦免。 叔孙豹回国后,曾夭为季武子驾车去慰劳他。从早晨到中午,叔孙豹始终没有出来。曾夭对曾阜说:“从早晨一直等到中午,我们已经知道罪过了。鲁国是用互相忍让来治理国家的。在国外忍让,在国内不忍让,那又何必呢?”曾阜说:“主人几个月在外边,你们不过在这里等了一早上,有什么妨碍?商人想要赢利,还能讨厌喧闹吗?”不久,曾阜对叔孙豹说:“可以出去了。”叔孙豹指着柱子说:“我虽然讨厌这个柱子,难道能够去掉它吗?”于是就出去接见季武子。.

查看 曾参和曾阜

曾蔭權

曾蔭權爵士(Sir Donald Tsang Yam-kuen,1944年10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2及第3任行政長官。 曾蔭權於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二級行政主任,其後曾於不同部門任職。1995年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香港主權移交後過渡為財政司司長,2001年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3月10日,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6月21日,曾蔭權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任命(即日就任),並在6月24日上午9時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監誓下宣誓就職,成為第2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在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49票擊敗梁家傑勝出,第二次當選特首,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結束,其後開始退休生活,但因為在離任前的2012年2月捲入多宗不當收受利益的刑事指控,於2015年被廉政公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名提出起訴,其中一項指控在2017年2月被判罪名成立,曾蔭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個因為在任期間觸犯刑事罪行,而被判處入獄服刑的前任最高級政府官員。.

查看 曾参和曾蔭權

曾致堯

曾致堯,字正臣,撫州南豐人。 曾参之后。南唐元宗保大五年生。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進士,解褐符離主簿。一年後,授興元府司錄,累遷光祿寺丞,監越州酒。大中祥符初,官至礼部郎中,改吏部郎中。卒赠谏议大夫、太子太师,封密国公。著有《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纪》80卷、《清边前要》30卷、《西陲要纪》10卷、《直言集》10卷、《为臣要纪》3卷。有孫曾巩。王安石曾应曾巩之請为其祖曾致尧墓志铭。.

查看 曾参和曾致堯

曾氏南宗

曾氏南宗,明嘉靖十二年,以山東嘉祥無曾氏,而37代曾慶長子曾煒後嫡孫59代曾潮瑤不願自湖南寧鄉北歸,故以曾慶次子曾駢長子曾耀後嫡孫59代曾質粹北返山東嘉祥奉祀,後稱曾氏東宗,而曾煒後嫡孫則稱曾氏南宗。清嘉慶23年,湖南巡撫曾奏請予南宗67代曾衍泳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主曾子祭祀於南方,未經批准。而曾衍詠創辦曾氏南宗譜修譜總局,修海內通譜。.

查看 曾参和曾氏南宗

曾憲梓

曾憲梓(英文:Tsang Hin-chi,),香港企业家,金利來集團創辦人兼董事會主席,1994年至2008年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回歸前亦曾任香港事務顧問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查看 曾参和曾憲梓

玄武门之变王骏 (御史大夫)祭孔秦武王管寧箕子義慈王畴人传道德道統行辈顓孫師颜姓高雄市主要道路列表高雄市文武聖殿诸子百家谢该 (汉朝)資治通鑑人物列表费国路随輔仁大學輔仁媒體龐萌閻若璩門徒蔡笑晚至聖廟臺北孔子廟李姓李弘 (孝敬皇帝)桃園文昌宮梁鳣楊芳聲正统史观比干民族-国家与暴力汤岛圣堂法家洪業濟州鄉校朱熹指南宮有若春秋人物列表济宁市曹曾曾参曾子家族曾子家族东宗世系曾廟曾国荃曾国藩曾国葆曾点曾衍詠曾阜曾蔭權曾致堯曾氏南宗曾憲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