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劉縯
劉縯(讀作「引」或「演」,),字伯升,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漢朝宗室,漢景帝後裔,遠祖長沙王劉發,父刘钦為縣令,母樊娴都。弟為漢光武帝劉秀,追封齊武王。.
查看 昆陽之戰和劉縯
劉望
劉望(),中国新朝末年群雄之一。《後漢書》劉玄传等作劉望、《漢書》王莽传等作劉聖。 原为漢室宗族鍾武侯,胡三省引《漢書》王子侯表,以劉望为長沙王一族鐘武節侯劉度(長沙定王劉发之孫)之后,元延二年(前11年)劉度子劉則继承,怀疑劉望是劉則之子。鐘武在南陽郡、汝南郡郡境之内。 更始元年(23年)6月,新朝主力在頴川郡昆陽(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被劉秀歼灭。劉望起兵,攻打汝南郡各县。当時,昆陽之战敗北的新朝納言将軍庄尤(严尤)、秩宗将軍陳茂投奔劉望。同年8月劉望称天子,任命庄尤为大司馬、陳茂为丞相,与更始帝分庭抗礼。 更始帝命大司徒劉賜率軍追討劉望,劉望撃退劉賜。同年10月,奮威大将軍劉信討伐,劉望大敗,劉望、庄尤、陳茂战死,劉望政权滅亡。.
查看 昆陽之戰和劉望
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历朝通俗演义》,又稱《中國历朝通俗演义》,作者為蔡東藩。.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因而會有時間重疊。本年表基於年份不重疊的原則,將在下一個朝代的「記錄」起始點延至前一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查看 昆陽之戰和中国历史年表
张邯
張邯(),新朝政治人物,揚州九江郡人。 西漢末期儒学者后蒼弟子,王莽任命他為大長秋,封明学男。與地理侯孫陽成為新朝井田制實施中心人物。 地皇元年(20年)秋,王莽在長安南建築巨大祖廟,張邯、崔發進言王莽「德盛者文缛,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祖廟的建築,征發国内官民,使民眾疲弊。 地皇二年(21年)、故左将军公孙禄批評王莽的政治:“太史令宗宣典星历,候气变。以凶为吉,乱天文,误朝廷。太傅平化侯饰虚伪以偷名位,‘贼夫人之子’。国师嘉信公颠倒《五经》,毁师法,令学士疑惑。明学男张邯、地理侯孙阳造井田,使民弃土业。牺和鲁匡设六管,以穷工商。说符侯崔发阿谀取容,令下情不上通。宜诛此数子以慰天下!”又言:“匈奴不可攻,当与和亲。臣恐新室忧不在匈奴,而在封域之中也。”王莽大怒,使虎贲扶公孫禄而出。但還采用了他的一些諫言。 地皇四年(23年),更始帝屬下漢軍譴責王莽毒殺漢平帝,王莽朝議拿出所謂漢平帝的金滕之策痛哭。張邯說《易經》言“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歳不興”。“莽”是王莽,升是劉伯升(劉縯,当時更始帝的大司徒)、“高陵”是高陵侯之子翟義。就是說劉伯升、翟義在新皇帝時起兵(“伏戎”),結局都是被殲滅。張邯說完,大臣皆稱万歳。 同年六月、潁川郡昆陽之戰,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尋被漢軍擊敗,王尋戰死。王邑退到長安後,張邯繼任王尋為大司徒。同年十月、更始帝屬下漢軍突入長安城内宣平城門。當時,張邯赴城門視察,遇到敵兵被殺害。.
查看 昆陽之戰和张邯
秀麗江山之長歌行
,是2013年由林心如工作室及歡瑞世紀共同打造的古裝歷史電視劇,根據李歆小說《秀麗江山》改編,背景設定在東漢劉秀時代。林心如第三次担任制作人,投资1亿5,000万人民币,2013年8月19日在象山影视城開鏡拍攝, 新浪娱乐,2012年8月18日,同年11月推出片花,12月殺青。2016年7月21日於江蘇衛視上星播出。.
蘇峻之亂
蘇峻之亂,又稱蘇峻、祖約之亂,是東晉年間發生的一場動亂,爆發於咸和二年(327年),由歷陽內史蘇峻發起,聯結鎮西將軍祖約以討伐庾亮為名起兵進攻建康。於次年攻破建康執掌朝政,庾亮則與江州刺史溫嶠推舉征西大將軍陶侃為盟主,建立討伐軍反抗蘇峻,同時三吳地區亦有義兵起兵。亂事於咸和四年(329年)隨蘇峻於前一年戰死和餘眾陸續被消滅而結束。.
查看 昆陽之戰和蘇峻之亂
臺北市道路列表
台北市道路列表除列出台北市境內道路外,並說明道路命名、分段等原則。.
查看 昆陽之戰和臺北市道路列表
陈茂 (新朝)
茂(),新朝政治人物,王莽封他為延德侯。.
查看 昆陽之戰和陈茂 (新朝)
汉光武帝
漢光武帝劉秀(),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今湖北省襄阳枣阳市),東漢建立者,25年8月5日-57年3月29日在位。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劉秀為漢高帝九世孫,漢景帝七世孫,出身於南陽郡的地方豪族。新朝末年國家動蕩,各地寇盜蜂起。地皇三年(22年),劉秀與其兄長劉縯在宛(今河南省南陽市)起兵。25年,在鄗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登基稱帝,改元建武,國號為「漢」,史稱東漢。此後,劉秀逐步掃平各方勢力,最終統一中國。劉秀在位三十二年,社會逐漸從新朝末年的動蕩中恢復,故稱「光武中興」。建武中元二年(57年),劉秀逝世於雒陽。 劉秀的軍事才能很高。稱帝之後遣眾將攻伐四方,往往能從前方上報的排兵布陣形勢中發現問題,有時因前方不能及時得到糾正,便為敵人所敗。此外,劉秀待人誠懇簡約,寬厚有信,竇融、馬援等均由此歸心。對外政策方面,引南匈奴內遷入塞,分置諸部於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西河緣邊八郡,詔單于徙居西河美稷。但此舉也成為東漢朝廷和民眾沈重的經濟負擔,在東漢與北匈奴的戰爭中南匈奴僅起到出兵助攻的作用,談不上替東漢守衛北邊。到了東漢中期由於羌患,使得南匈奴在北邊不斷發起暴亂,對東漢北邊邊防乃至北方內地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從而成為東漢北邊的一大邊患。.
查看 昆陽之戰和汉光武帝
新朝
新朝(9年-23年),又稱新莽,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的朝代,為當時權臣王莽所建立,僅王莽一代,建都常安(即原長安)。 西漢末年,人民被豪強欺壓而急需改革,儒者信奉讖緯學說認為將改朝換代,當時漢室外戚王莽博得雅名,獲得人民與儒者的支持,使他以偽造符瑞的方式於9年1月10日篡位稱帝,國號為「新」,西漢亡。 王莽稱帝後進行許多改革,主要有改革官制、改變地名、推行王田制、禁止奴婢買賣、五均六筦(國營事業、所得稅與借貸)及改革幣制等。然而,王莽改制大多遵循《周禮》等古制,沒有明確的解決問題。新制政令繁雜,名稱不斷變動。而且朝令夕改,用人不當,改革最終失敗。17年因為天災不斷,而人民因為改革失敗而經濟破產,最後爆發新末民變,赤眉軍、綠林軍等等民變軍相繼而起。新莽軍相繼在成昌之戰、昆陽之戰慘敗。23年劉玄成立玄漢,即更始帝。同年绿林军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亡。25年劉秀建立東漢,即漢光武帝。同年赤眉軍攻入長安,玄漢亡。漢光武帝擊潰赤眉軍後,最後於36年一統天下。 新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透過篡位取得政權的先例。王莽積極推動古制,也使得古文經持續發展。而王莽的失敗代表復古思想的破滅,使得漢儒變法禪讓的政治理論至此消失,漸變帝王萬世一統的思想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 上冊》第六章〈漢帝國的盛世〉,四〈外戚政治與王莽篡位〉,第146頁-第154頁。。東漢班固所寫的《漢書》視王莽為逆臣賊子,以至于新朝一度被称呼为“亡新”,《资治通鉴》直接把新朝归入“汉纪”。而且傳統史觀鄙棄用篡位的方式取得政權。所以後世史學家對王莽的評價皆差。直到清末之後評價才逐漸中立。.
查看 昆陽之戰和新朝
7月7日
7月7日是公曆年的第188天(閏年的第189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77天。.
查看 昆陽之戰和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