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昆仑关

指数 昆仑关

昆仑关位于中国广西南宁市东北方向59公里,宾阳县城西南方30.5公里,处宾阳县和邕宁两县交界。相传是秦朝尉屠睢征服岭南以后建立。.

26 关系: 南宁市宋仁宗宋越熙宁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牺牲者列表广西旅游五虎平南廖耀湘侬智高王平陵第四戰區冬季作戰衣復恩邱清泉陈宝仓护蒋洞林兆鼎杨鼎和桂南会战戴安澜昆仑关战役昆仑关战役旧址新桂系1052年12月18日12月4日1939年

南宁市

南宁市(Namzningz),简称邕,古称邕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1680多年历史。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穿域而过,介于北纬22°13′~23°32′,东经107°45′~108°51′之间。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和科技中心,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城市,以及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南宁素有“中国绿城”的美誉,曾於2007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2013年11月荣获“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全市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9,836平方公里,人口698.61万,其中壮族人口比例超过五成。.

新!!: 昆仑关和南宁市 · 查看更多 »

宋仁宗

宋仁宗趙禎(),北宋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母李宸妃。其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受封為庆国公,八年(1015年)受封為寿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进中书令,二年(1018年)进封昇王,同年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趙禎;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崩,仁宗即帝位,时年13岁;1023年改年號為天圣;1063年駕崩於汴梁皇宮中,享年53岁,在位41年。民間流傳“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就是影射宋仁宗;自古以來,其在包青天劇中亦樹立明君之形象。.

新!!: 昆仑关和宋仁宗 · 查看更多 »

宋越熙宁战争

宋越熙宁战争(),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发生在中国宋朝(北宋)和越南李朝之间的一场战争。至今这场战争还没有准确的叫法。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所著的《越南通史》中,称这场战争为11世纪末中越之战。也有单独称呼两场战役邕州之战、富良江之战的。相对于980年宋朝第一次出兵交趾,在越南此役被称为第二次抗宋战争。关于这场战争现在中越双方各执一词,无法判断究竟哪方最后取得胜利。.

新!!: 昆仑关和宋越熙宁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昆仑关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牺牲者列表

國民政府抗日战争牺牲者列表 这个列表列出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揭开局部抗战的序幕,到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在历次中日战争中,为了保护中國国土安全和居民和平生活而与日、伪军队作战并因此直接或间接牺牲生命的國民政府军队中的著名将士及部分其他著名人士。 名錄按大陸漢語拼音字首、犧牲年份和姓氏筆劃排序如下: A B C D F G H J K L M P Q R S T W X Y Z.

新!!: 昆仑关和中国抗日战争牺牲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广西旅游

---- ---- ----.

新!!: 昆仑关和广西旅游 · 查看更多 »

五虎平南

《五虎平南》,清代李雨堂所著章回小說,又名《狄青後傳》、《五虎平南狄青後傳》。乃是延續五虎平西故事而來,敘寫狄青等五虎將征伐南天國儂智高故事。.

新!!: 昆仑关和五虎平南 · 查看更多 »

廖耀湘

廖耀湘(),别号建楚,中国湖南邵阳县(今新邵县)北乡酿溪镇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

新!!: 昆仑关和廖耀湘 · 查看更多 »

侬智高

侬智高(壮文:Nungz Ciqgau,)是宋代中期廣源州蠻(現稱壮族,越南称为侬族)首领(北宋广南西路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廣淵),发动儂智高起事,被宋朝將軍狄青打敗,逃往大理國。.

新!!: 昆仑关和侬智高 · 查看更多 »

王平陵

王平陵()本名仰篙,字平陵,后以字行。笔名有多种,其中时评用“西冷”,文艺论文用“史痕”,散文用“秋涛”,短篇小说用“草莱”。江苏省溧阳县人。中国国民党文化官员,中华民国作家。.

新!!: 昆仑关和王平陵 · 查看更多 »

第四戰區冬季作戰

1939年11月26日至1940年4月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動冬季攻勢。 1939年11月15日,日軍第5師團與台灣旅團、佐世保陸戰隊一部於欽州灣登陸,11月20日推進至鬱江南岸。1939年11月27日至1940年1月10日,第四戰區奉命參與冬季作戰,在崑崙關、高峰坳與日軍激戰,最後演變成桂南會戰。國軍傷亡約一萬一千餘人。.

新!!: 昆仑关和第四戰區冬季作戰 · 查看更多 »

衣復恩

衣復恩(),生於山东省济南市,中華民國空軍將領與企業家,中央航校第五期畢業,曾任中華民國空軍情報署長,主持黑蝙蝠中隊、黑貓中隊等特種任務。他也是中華航空的創辦人,亦曾擔任蔣中正座機駕駛。中將退役後,曾擔任亞洲化學董事長。.

新!!: 昆仑关和衣復恩 · 查看更多 »

邱清泉

邱清泉(),學名青錢,字雨庵,浙江省温州永嘉縣蒲洲鄉人,黄埔軍官學校工兵科第二期、德國柏林畢業;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抗戰期間曾任新編第二十二師師長與第五軍軍長,參與崑崙關戰役與滇西缅北战役。抗戰勝利後參與國共內戰,為第二兵團司令,在淮海战役(又稱徐蚌会战)中陣亡。頗能近體詩,人稱「將軍詩人」。又由于邱清泉为人桀骜不驯,和同僚、上司向来关系不良,而且作战风格大胆泼辣,亦被称为“邱疯子”。.

新!!: 昆仑关和邱清泉 · 查看更多 »

陈宝仓

宝仓()字自箴,今河北省遵化市石门镇大辛庄人。中华民国中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因吴石、朱谌之间谍案在台湾台北马场町被槍決 ,中國共產黨譽其為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烈士。.

新!!: 昆仑关和陈宝仓 · 查看更多 »

护蒋洞

护蒋洞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羊角山路广西壮族自治区血液中心院内,2006年作为昆仑关战役旧址之一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仑关位于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和宾阳县思陇镇交界处,始建于秦汉时期,是内地经广西通往越南的重要关隘。1939年11月15日,日本军在北海湾龙门港登陆,攻占钦州、防城后,12月4日进占昆仑关。国军与日军在此展开桂南会战。昆仑关战役是此次会战的关键之战,以国军胜利告终。1940年2月21日至25日,由蒋介石主持的桂南会战检讨会在柳州(今羊角山8号龙潭医院院内)召开,期间由于遭到日军飞机轰炸,蒋介石曾到附近的山洞躲避,后该山洞被称为护蒋洞。.

新!!: 昆仑关和护蒋洞 · 查看更多 »

林兆鼎

林兆鼎(),字时廉,號九聚,福建福清东瀚镇人,明朝軍事人物。.

新!!: 昆仑关和林兆鼎 · 查看更多 »

杨鼎和

杨鼎和(),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员,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江安縣(今四川省江安縣)人。 杨鼎和在南明永曆帝時任兵部侍郎。永历三年(1649年),孙可望请永历帝封他为秦王,杨鼎和和大学士严起恒上書反对,请皇帝不要接受孙可望所献的白金玉带。被孫可望忌恨。永历五年(1651年),杨鼎和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总督川(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黔(貴州承宣布政使司)军务。孙可望派兵杀害反对封他為王的官员,杨鼎和在昆仑关被殺。.

新!!: 昆仑关和杨鼎和 · 查看更多 »

桂南会战

桂南會戰,發生在1939年11月-1940年2月,中國軍隊在廣西省南部地區防禦侵華日軍進攻的作戰。.

新!!: 昆仑关和桂南会战 · 查看更多 »

戴安澜

戴安澜(),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安徽省无为县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二〇〇師師長,著名抗日將領,以血战昆仑关、遠征缅甸聞名。兒子戴复东是建筑学家。.

新!!: 昆仑关和戴安澜 · 查看更多 »

昆仑关战役

崑崙關战役為抗日戰爭的大型戰役之一,也是桂南會戰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投入戰力最強規模部隊的一場戰役。地點位於中國廣西戰略要點崑崙關,時間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 1939年11月15日,日本军在北海湾龙门港登陆,攻占钦州、防城后,以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兵力于24日沿邕钦公路北犯侵占南宁。12月4日进占昆仑关,桂南会战打响。国民政府调集四个战区五个集团军的兵力参加桂南会战,以确保桂越国际交通线的安全。 國軍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军奉命主攻昆仑关,12月18日凌晨战斗开始打响。12月30日第五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歼滅第21旅团5000余人,21旅团班长以上的军士官死亡达85%以上,击毙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新!!: 昆仑关和昆仑关战役 · 查看更多 »

昆仑关战役旧址

昆仑关战役旧址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柳州市,包括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墓园、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昆仑关战役白岩前线指挥部旧址,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仑关位于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和宾阳县思陇镇交界处,始建于秦汉时期,是内地经广西通往越南的重要关隘。1939年11月15日,日本军在北海湾龙门港登陆,攻占钦州、防城后,12月4日进占昆仑关。国军与日军在此展开桂南会战。昆仑关战役是此次会战的关键之战,以国军胜利告终。 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墓园在昆仑关旁,建于1944年,占地一百亩,包括南北牌坊、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碑亭、抗日将士公墓等建筑。 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在柳州市鱼峰区羊角山8号,是一座西式风格的二层楼房,建于1926年。1940年2月21日至25日,由蒋介石主持的桂南会战检讨会在此召开。 昆仑关战役白岩前线指挥部旧址在宾阳县白岩村小学内,昆仑关战役期间白崇禧的指挥部设在此处。.

新!!: 昆仑关和昆仑关战役旧址 · 查看更多 »

新桂系

新桂系是指相對於舊桂系,在1920年代崛起的以李宗仁、白崇禧等廣西出身者为代表的軍閥、中國國民黨內部派系。广西历史上一直处于中国边远落后之地,經濟與文化較為落后。历史上广西籍人士除太平军外,只有新桂系登上影响全中国政治舞台。後因國共內戰,中國國民黨失利,新桂系也隨之瓦解。.

新!!: 昆仑关和新桂系 · 查看更多 »

1052年

没有描述。

新!!: 昆仑关和1052年 · 查看更多 »

12月18日

12月1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2天(闰年第353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3天。.

新!!: 昆仑关和12月18日 · 查看更多 »

12月4日

12月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8天(闰年第33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7天。.

新!!: 昆仑关和12月4日 · 查看更多 »

1939年

请参看:.

新!!: 昆仑关和1939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崑崙關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