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方励之

指数 方励之

方励之(),生于北京,籍贯浙江杭州,美籍華人,天体物理学家,離開中國前,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被打成「内定右派」,開除黨籍。1984年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曾参与创建了国内高校首个天体物理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1987年1月因八六学潮被开除党籍,撤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职务。1989年六四事件后因反革命煽动宣传罪被开除公职。在1980-90年代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异见人士,中国当代民主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进入美国驻华大使馆寻求庇护,并在次年离开中国。後於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任職天体物理学教授,2012年4月6日早上於美國亚利桑那州圖森市寓所逝世。.

48 关系: 劉剛 (民運人士)劉慧卿天安門文件中國憲政協進會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浙籍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查辭彙列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持不同政見者列表亚利桑那大学北京大學校友列表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之春 (杂志)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刘宾雁八六学潮六四事件六四事件人物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网络王若望管惟炎紐約科學院約翰·惠勒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人权奖美国驻华大使馆香港電台十本好書马建 (作家)魏京生许良英費希平資產階級自由化黃雀行動范曾金堯如金觀濤零八宪章李洁明戴晴方姓摩星嶺4號政治协商会议宪法草案1987年1月17日2012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4月6日

劉剛 (民運人士)

刘刚(),吉林辽源人,中国民主运动领袖之一,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的创始人。八九学生民主运动前带领王丹等人参与民主活动。先后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学士、北京大学物理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硕士以及纽约大学金融系硕士学位。1996年流亡至美国后常居新泽西州,并时常在《》发表政论。刘刚也是位数学家,曾就职于贝尔实验室,在理论物理与数论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

新!!: 方励之和劉剛 (民運人士) · 查看更多 »

劉慧卿

劉慧卿(Emily Lau Wai-hing;),香港政治人物,曾任記者及傳媒人,1991年成為首位經地區直選的女性立法會議員,民主黨首位女性主席,前綫政黨前召集人,1989-1991年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南加州大學電視新聞學士,1976-1991年在香港與倫敦的英語傳媒任記者,包括英國廣播公司電視部助理編導等。 2016年,劉慧卿宣布不再競逐連任立法會議員,告別25年的議會生涯。 政治手腕素來強硬,被認為是香港民主派中的「強硬派」,亦堅守立場及原則。自2008年推動前綫與民主黨合併,立場轉向中間靠攏,尤其是在2010年領導民主黨與香港中聯辦達成協議通過政改方案後。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的「十大立法會議員排名榜」長期入榜。與現時的激進民主派相比,雖然政治作風強硬,但她長年堅持「和理非非」的抗爭路線(和平理性,非暴力及非粗口),並對攻擊她的人甚少出惡言(惡意人身攻擊除外)。.

新!!: 方励之和劉慧卿 · 查看更多 »

天安門文件

《天安門文件》(The Tiananmen Papers)是一部由關於中國六四事件的政府內部檔案編輯而成的英文書籍,檔案由一位化名「」的人提供,美國林培瑞教授主譯,美國黎安友教授負責编辑,柏克萊加大新聞學院院長教授寫結語,於2001年1月由美國出版。.

新!!: 方励之和天安門文件 · 查看更多 »

中國憲政協進會

中國憲政協進會(Chinese Constitutional Reform Association)是一个美国的政治性的非政府组织。由一批中国民主运动人士在2002年发起,2005年10月11日正式成立。其宣称的宗旨是利用各种方式、发动各种力量、创造各种条件,推进中国大陆和平开放转型为宪政民主国家。.

新!!: 方励之和中國憲政協進會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

本條目是關於中國大陸通行的網絡用語的列表。.

新!!: 方励之和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NAOC),由原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原乌鲁木齐天文观测站)、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等台站及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于2001年合并而成,总部位于原北京天文台总部,在河北省兴隆县建有观测基地,该基地拥有一台直径2.16米(85英寸)的光学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在北京市怀柔县建有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国台正在开展的项目包括:FAST、LAMOST、CSRH、探月工程以及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 国家天文台总部设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国台在太阳物理学方面颇有建树。现任台长是严俊。.

新!!: 方励之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院浙籍院士

浙江省由于地处沿海,与西方科技更早接触,及其地方文化传统等各方面因素,使得在科学方面的人才大量涌现。据如下不完全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1/5,共203位,仅次于江苏省。.

新!!: 方励之和中国科学院浙籍院士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标准简称为中国科大或USTC,常用简称科大、中科大、中国科技大学或科技大,是中国大陆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主体部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一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本科生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2016、2017年高考招生平均分位于全国第四)。为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九校联盟(C9)和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的重要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2017年被教育部评选为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声誉,是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和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办学目标定位于“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大实行的是独特的“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依托中国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一方面,科大注重基础课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自建校始长期实行五年制本科学制(上世纪末,商学院等少数几个院系本科学制改为四年,2000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学制全部改为四年制)。另一方面,中国科大也不断进行教学体制改革和创新。例如,科大是建国后成立的大学中第一个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还于1978年创办了著名的少年班,让智力超常的少年进校学习,培养了一大批少年大学生。从1963年开始有第一届毕业生以来,科大已有72名毕业生(截至2017年)陆续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约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就产生1名院士、700多名硕士博士,比例居全国高校之首。 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科大共有38个本科专业、近100个博士学位点、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1个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以及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大目前在合肥市有五个主要校区,以及位于市区以西的先进技术研究院,此外在苏州、上海、深圳等地分别建有研究院。.

新!!: 方励之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一所理工科大学,拥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新!!: 方励之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

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Chinese Democracy Education Foundation,简称 CDEF),是一个在美國加州注册的非盈利组织,由黄雨川、郭台鉴、杨云、孙鲁正、梁冬、江文、林剑明等人创立于1985年。 基金会總部設於舊金山,设置奖金奖励下列促进中国社会繁荣进步之活动:.

新!!: 方励之和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查辭彙列表

这是一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网络审查辭彙列表(通常也称敏感词列表、过滤词列表)。.

新!!: 方励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查辭彙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持不同政見者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持不同政見者列表列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仅限于中国大陆或中国内地)實行改革開放之後、知名度较高的持不同政見者(或称異議人士),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在野党或反对派的作用。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可分为分离主义者(如:西藏独立运动、新疆独立运动支持者)、宗教活动者、人权运动者、民运人士、反共人士等。.

新!!: 方励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持不同政見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亚利桑那大学

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坐落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圖森市,是為了高等教育和研究而設立的贈地大學及太空輔助公立機構,是美國西南最富盛名的大學之一。亞利桑那大學始創於1885年,由於地緣因素,該校的天文、地質、地理等學科有著雄厚的科研實力,而建築學、人類學、社會學和哲學在美國也名列前茅,被譽為“公立常青藤”大學之一,同時也是美國大學協會成員。.

新!!: 方励之和亚利桑那大学 · 查看更多 »

北京大學校友列表

北京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國際上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其在校學生、畢業生、校友皆對中國近代發展影響深遠。不少各界出色業者及知名學者出自北大或曾在北大任職。以下是北京大學部份知名的校友。.

新!!: 方励之和北京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第四中学

北京市第四中学,简称北京四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分为高中本部、东校区(原北海中学、原北海小学、原北京实用美术学校北海校区)和金融街国际校区,是北京市示范性高级中学。 北京四中是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六月由当时顺天府出资筹建的,当时名为顺天中学堂。辛亥革命后1912年,北京四中由京师学务局管辖,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现名。.

新!!: 方励之和北京市第四中学 · 查看更多 »

北京之春 (杂志)

《北京之春》(Beijing Spring)是一份总部在美国纽约、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运动的月刊。1982年由王炳章创办,创刊时名为《中国之春》,1993年6月改用现名。原为月刊,2010改为網路为主的刊物,同时出版《北京之春文选》季刊。现社长是王丹,名誉主编胡平,主编陈维健。方励之、郭罗基等均曾为该刊顾问。.

新!!: 方励之和北京之春 (杂志) · 查看更多 »

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

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简称“北高联”(该组织成员所用)或“高自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用),是1989年北京各高校大学生运动中产生的自治性组织。前身为1989年4月23日前北大物理系研究生刘刚成立的北京市高校临时学联;1989年4月28日,组成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前期北高联采常委会固定主席制,发起人是刘刚,历任主席是周勇军、吾尔开希、封从德,后期北高联改为常委会轮值主席制。.

新!!: 方励之和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 · 查看更多 »

刘宾雁

刘宾雁(),吉林长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记者和持不同政见者。曾任《人民日报》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独立中文笔会第一任会长,曾被譽為「中國的良心」。《紐約時報》稱劉是極富使命感的調查記者,因為在《人民日報》等刊物發表文章、評論,成為在中國廣為人知、最受欽佩的作家之一;「作為一個黨員和中共官方出版物的撰稿人,在一個歷史上幾乎不存在公開的異見表達的國家——這也許是有關他職業生涯最了不起的一點。」他曾寫道「共產黨管一切,唯獨不管共產黨。.

新!!: 方励之和刘宾雁 · 查看更多 »

八六学潮

八六学潮,台湾史学界又稱其为丙寅學運。主要指中国大陆各地高校学生自1986年12月上旬至1987年初接连发起的“民主”学潮。起因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因不满合肥市西市区人大代表选举问题,抗議中共不遵守「新選舉法」、違法干涉基層民主選舉,联合安徽大学等高校4000余名学生走上街头發起“要求进行民主选举”的游行,由此引发全国范围的第一次学潮。随后湖北、上海、江苏、浙江、黑龙江、北京等省市高校的数万名学生上街游行,学潮在上海达到高潮。十几所上海高校学生上街游行示威,人数最多的一个星期里,每日游行学生达数万人。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是上海学潮主力。最后经地方政府和学校当局的疏导和阻止,并以北京的“元旦风波”被平息标志着学潮的结束,前后共持续了27天。此次学潮被平息之后不久,“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正式开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因受到党内保守派的施压而被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主动请辞。.

新!!: 方励之和八六学潮 · 查看更多 »

六四事件

六四事件狹義上指六四清場,又稱「六四天安門事件」,即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中國共產黨派遣解放軍至北京天安門廣場对学生集会清场的行动;廣義上指八九民運,即自1989年4月開始,由大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起,持续近2個月的全國示威運動。 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因心脏病猝逝,許多北京大學生與市民便在天安門廣場舉辦悼念活動。在部分大學生主導下,原本单纯悼念的活動轉向要求政府控制通貨膨脹、處理失業問題、解決官员貪腐、政府問責、新聞自由、民主政治與结社自由等。期间,最多有一百萬人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示威。以时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赵紫阳为首的温和派希望與示威群眾展開談判达成和解。 在5月中旬,學生發起激進絕食行動,促使中國各地四百多個城市陸續集結抗議,表態支持。一連串遊行後,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及國務院總理李鵬為首的强硬派決定以武力解決示威,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陳雲、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和前任國家主席李先念等多位中共元老亦支持出兵。5月20日,李鵬代表國務院宣布北京市實施戒嚴,並調動解放军三十萬兵力前往首都北京。最终解放军在6月4日控制天安門廣場并实施清场。 之後,中國共产党大規模逮捕示威民眾和支持者,並鎮壓其他地区進行的抗議活動;還嚴格控制國內新聞媒體對事件之報導,並禁止外國記者將相關照片和採訪影像發送至國外。國際社會则譴責中华人民共和國政府以武力驅離示威群眾,許多西方國家亦一度實施經濟制裁,並至今實行武器禁運。 六四事件導致时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被免去所有職務,包括政治局常委胡啟立在內,許多同情抗議活动的中共官員也被降級或免職,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被提拔為新任黨總書記和第三代領導核心。許多參與八九民運的人士則流亡海外,並被政府禁止返回中國大陸。這次風波後,中共党内强硬派抬头,改革開放政策停滞,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才重新恢復;原先在1980年代逐漸開放的人權、民主政策等政治改革也暫止進行。中共中央机关报在运动中期譴責其為「反革命暴亂」,而今日六四事件在中國大陸仍為敏感話題被禁止討論或悼念,不過仍有許多人主張平反六四。由於中共拒絕提供更多事件資料,导致六四事件数据模糊,出现多种版本,單是死亡人數的估計便從百余人至上万人都有。.

新!!: 方励之和六四事件 · 查看更多 »

六四事件人物

下面列出六四事件中的相關人物,包括學生運動的發起人和領袖及牽涉的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

新!!: 方励之和六四事件人物 · 查看更多 »

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网络

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网络(ICRANet),是一个旨在开展促进相对论天体物理和相关领域研究活动和发展的国际组织。它的成员包括四个国家和三所大学及研究中心。这些成员是亚美尼亚共和国、巴西联邦共和国、意大利共和国、梵蒂冈、亚利桑那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及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该国际组织总部坐落于意大利佩斯卡拉。 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网络总部位于意大利佩斯卡拉。.

新!!: 方励之和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网络 · 查看更多 »

王若望

王若望(),原名王寿华,笔名若望、若涵、若木。中国江苏省武进县人。民运人士。 1934年,因参加罢工,被国民政府逮捕并判刑。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获释后赴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在中共山东分局工作期间,公开批评上级领导黎玉,认为他有“八大盲目性”,“路线方针都错了”。后在审干运动中,王若望被认为煽动其他人反党,在中共山东分局内部,舒同等人已经决定将其定性为“特务”,并把定性情况通报延安,也得到了延安方面的批准。后来由于罗荣桓出面,认定王若望是思想作风问题,并非特务和敌人,挽回定性。 曾任《文艺月报》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打成右派,開除黨籍,下鄉勞動,前妻精神分裂死亡。1968年,因批判毛泽东,入狱四年。 1978年,獲得平反,出任《上海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7年,被邓小平点名开除出党。 1989年,因参与八九民运被捕,入狱14个月。1991年1月,明報出版社出版自傳體長篇小說《王若望自傳》(原名自我感覺良好)第一卷)。1992年流亡美国。2001年12月19日,因肺癌于纽约逝世。.

新!!: 方励之和王若望 · 查看更多 »

管惟炎

管惟炎(),江苏如东人,物理学家。.

新!!: 方励之和管惟炎 · 查看更多 »

紐約科學院

纽约科学院(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机构,成立于1817年,在全球150个国家有近25000名会员。.

新!!: 方励之和紐約科學院 · 查看更多 »

約翰·惠勒

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惠勒雖然沒有得到諾貝爾獎,但是他無疑是美國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作為物理學家,惠勒最重要的工作是與玻爾合作,在1942年共同揭示了核裂變機制,並參加了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他還是美國第一個氫彈裝置的主要設計者之一。作為物理學教育家,惠勒培養出了幾代美國物理學家,他指導過的博士達50位之多——當下美國宇宙學或者天體理論物理的一線人物有相當一部分是惠勒的學生。.

新!!: 方励之和約翰·惠勒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人权奖

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人权奖(Robert F. Kennedy Human Rights Award)是为纪念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弟弟、前美國司法部長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而建立,獎勵为自己所在国做出贡献的世界各国人权活动家的人权奖。 得奖者除了有奖金之外,还可以得到基金会的资源和技术,以更好的推进他们的人权工作,多数得奖者继续留在自己的国家为促进人权事业而工作。 自1984年首次颁奖以来,该奖已经颁给37个人或组织,他们來自24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新!!: 方励之和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人权奖 · 查看更多 »

美国驻华大使馆

美国驻华大使馆是美国在中国的最高外交代表机构,现位于北京市安家楼路55号,是美國規模第二大的在外使館,僅次於巴格達的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目前领事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甘肃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青海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轄有上海、廣州、成都、瀋陽及武漢五處總領事館(駐香港總領事館由國務院直轄)。.

新!!: 方励之和美国驻华大使馆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十本好書

香港電台十本好書是一個由香港電台舉辦的閱讀推廣計劃,每年邀請10位香港各界知名人士,為聽眾推介他們認為值得閱讀的好書,並分享其閱讀心得。首屆於1986年7月5日至9月9日舉行,由利通圖書有限公司協辦。當時名為「十本好書——1986中文課外書籍推薦計劃」,以介紹課外書予學生為主。香港電台有製作電台節目介紹選出的十本好書,並舉辦問答遊戲提高讀者對書籍的興趣。 1986年至1993年期間,香港電台曾舉辦六屆「十本好書」(1991年及1992年停辦),1999年則是第七屆。 2005年的香港電台十本好書,亦增設電視節目,在兩間免費電視台及香港電台網頁播出。 2006年後為進一步推動優質閱讀及表揚優秀的中文書籍而改為香港書獎。.

新!!: 方励之和香港電台十本好書 · 查看更多 »

马建 (作家)

建(1953年8月18日 - ),中国旅英作家,独立中文笔会会员。.

新!!: 方励之和马建 (作家) · 查看更多 »

魏京生

魏京生(),生於中國北京,祖籍安徽金寨,中国持不同政见者(或異議人士),1996年萨哈罗夫奖得主。曾在北京西单民主墙贴大字报《第五個現代化》宣扬民主,后以反革命罪与阴谋颠覆政府罪被判刑,並流亡美國。1993年,与纳尔逊·曼德拉分享美国格莱斯曼基金基金会国际活动家奖,1994年获瑞典奥洛夫·帕尔梅纪念奖,1994年获美国罗伯特·肯尼迪人权奖,1996年获欧洲议会萨哈罗夫奖,1998年获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民主奖。王丹等民运人士称呼他为“民主斗士”、中国民主运动的象征。累计坐牢时间超过18年。现任中国民主运动海外联席会议主席和魏京生基金会主席。.

新!!: 方励之和魏京生 · 查看更多 »

许良英

许良英,生于浙江省临海市,中国科學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浙江大学,長期專於愛因斯坦的著作翻譯與研究工作。.

新!!: 方励之和许良英 · 查看更多 »

費希平

費希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遼寧省遼中縣人,國立北平大學(已併入北京大學)政治經濟學--畢業。 费希平是中华民国第一屆立法委员,亦是台灣第一个反对党民主進步黨的創党成员,但后因國會全面改選運動與其終身職立委的身分有所衝突,加上民進黨主席黃信介操之過急,對其退職一事運作形成逼宮之勢,因此在1988年7月19日民進黨中常會後,發表不滿民進党的台獨傾向的聲明,並憤而退黨。其退黨後曾短暫持續兩岸和平工作,退職後則被家人接到美國洛杉磯,並於2003年2月逝世。.

新!!: 方励之和費希平 · 查看更多 »

資產階級自由化

資產階級自由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政治名稱,指反对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实行类似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的思想或行为。中国共产党认为在六四事件中学生所争取的为民主自由的实质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与共产主义或无产阶级的利益无法相容,因此这种思想被称为“资产阶级”的自由化。中共的“四项基本原则”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理论和执行上必须反对“自由化”。.

新!!: 方励之和資產階級自由化 · 查看更多 »

黃雀行動

黃雀行動(或Operation Yellow Bird)是1989年6月下旬至1997年為止,以司徒华為首香港人士為了秘密營救在六四事件中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通緝的持不同政見者前往香港之行動代號。其中在中國政府1989年6月13日發表《北京市公安局搜捕「高自聯」在逃分子通緝令》後,香港人士便發起黃雀行動協助遭到通緝者偷渡離開中國大陸並且之後協助前往其他西方國家。当中包括人權倡導者、西方外交官、商人、走私份子和香港帮會等不同背景之人士超过400人也曾協助整起行動。對此「司徒华」曾經表示黃雀行動的細節極度敏感,也因此許多涉及的人物和細節在多年來一直沒有曝光。整個黃雀行動共救出約800人(其中包括黄鳥行动救出约400人),其中在通緝令中遭到搜捕的23名學生領導人中有15人成功因而獲得營救,而藉此前往海外人士包括有吾爾開希、柴玲、封從德、蘇曉康、陳一諮等人。過程中中國政府也曾逮捕3名在香港積極參與參與黃雀行動的成員,不過因此入獄的營救行動成員則在香港政府干預下陸續獲得釋放。.

新!!: 方励之和黃雀行動 · 查看更多 »

范曾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画家、书法家、诗人。 范曾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2012年10月27日获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

新!!: 方励之和范曾 · 查看更多 »

金堯如

金堯如(),浙江紹興人,前中國共產黨黨員,曾经負責在台灣組織地下黨運作推翻國民黨政府。1948年,金堯如從台灣到香港,不久擔任香港親中共報章《文匯報》總編輯,負責中共在香港宣傳和統戰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金堯如被中共召回,在广州遭受軟禁及勞動改造,直到文革結束,中共才將他調回香港復職。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金堯如等人因不滿中共暴力鎮壓學生運動,在《文匯報》社論以「痛心疾首」四個大字表達不滿。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文匯報》一等人遭到中共整頓;金其後宣告退出中國共產黨,與中共決裂,移居美國加州,但是仍經常發表評論文章,呼籲中共推行政治改革,直至2004年初病逝。.

新!!: 方励之和金堯如 · 查看更多 »

金觀濤

金觀濤(),浙江義烏人,學者,作家與社會評論家Edward L. Davis (2009).

新!!: 方励之和金觀濤 · 查看更多 »

零八宪章

《零八宪章》是为了纪念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发表60周年之际,受捷克斯洛伐克反体制运动的象征性文件《七七宪章》(Charter 77)启发,由张祖桦负责起草、刘晓波等人修改并由303位各界人士首批签署的一份宣言簽署者除發起人劉曉波以外,尚有一些中國著名異見人士與維權人士,包括鮑彤、丁子霖、刘军宁、戴晴、-于浩成-、浦志強、張祖樺、茅于轼、冉云飞等。,內容除了提出促进中国民主化进程、改善人权状况外,更提出以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來解決兩岸問題及各民族問題,特別的是,零八憲章內容與價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部分草稿版本也有不少雷同之處。原定於2008年12月10日簽署《世界人權宣言》60周年這一天舉行論壇,並發表中國《零八憲章》。由於此事與中国政府產生嚴重對立,政府已經禁止此活動的繼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逮捕多名發起草人。到2011年6月为止,在《零八宪章》上签名的有一万三千多人,还有一些人陆续在网上签名。不过由于网站受到当局干扰,所以即使在网上签名也已經不容易。 零八憲章由中國303名各界人士發起並簽署,而改革方式為呼籲中國政府進行修憲。為因應世界人權宣言60周年,中國改革人士主張在自由、平等、人權的普世價值下,在中國實施民主、共和、憲政的現代政治架構。起草人在宣言開頭解釋發佈《零八宪章》的立場:“今年是中国立宪百年,《世界人权宣言》公布60周年,“民主墙”诞生30周年,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0周年。在经历长期的人权灾难和艰难曲折的抗争历程之后,觉醒的中国公民日渐清楚地认识到,自由、平等、人权是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民主、共和、宪政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

新!!: 方励之和零八宪章 · 查看更多 »

李洁明

李潔明原名詹姆斯·洛德里克·利利(,),是前美國中央情報局情報分析官員,後來轉任為外交官。李潔明出生於中华民国青島市,並且從小在中國學習成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和父母返回美國居住,並且一度加入美國陸軍。他先後曾經在耶魯大學和喬治華盛頓大學就讀,之後加入中央情報局從事亞洲地區的秘密情報工作將近30年之久。在離開中央情報局後他成為美國外交官員,並且分別擔任了美國在台協會辦事處主任、美國駐韓大使以及美國駐華大使等職務。在他出任駐華大使後不久中國便發生六四事件,之後他對於以武力向示威學生鎮壓的中國政府有所批評,並且也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內庇護當時遭到通緝的中國持不同政見者方勵之,但是在這期間他也努力防止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出現長期受損。他退休後於擔任高級研究員,並且出版了回憶錄《中國通:亞洲冒險、間諜與外交生涯90年》(China Hands: Nine Decades of Adventure, Espionage, and Diplomacy in Asia)。.

新!!: 方励之和李洁明 · 查看更多 »

戴晴

戴晴(),原名傅小慶、傅凝,祖籍江西省临川县,生於中华民国四川省重慶市,自由作家。生父是革命烈士,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之后成为中共元老叶剑英的养女。曾任中国航空工业部和公安部技术员、总参一局参谋、《光明日报》记者等职,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新!!: 方励之和戴晴 · 查看更多 »

方姓

方姓为漢姓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56位。.

新!!: 方励之和方姓 · 查看更多 »

摩星嶺4號

是香港商業電台叱咤903的節目。主持人為雲海和阿祖(彭震宇),監製為光仔,陳強為製作助理(現已離開商台),他同時和EKEE(現已離開商台)與阿Bu(現已離開商台)負責聲音演繹(每節開頭的一段錄音及讀出檔案編號、名稱)。於2009年8月2日(8月1日)首播,逢星期日凌晨(星期六深夜)1時至3時於商業二台播出。節目於2013年6月16日(6月15日)結束。阿祖亦確定和雲海正式離開商台。.

新!!: 方励之和摩星嶺4號 · 查看更多 »

政治协商会议宪法草案

政治协商会议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简称政协宪草,是1946年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青年党和无党派社会贤达人士为中国和平建国大业而在政治协商会议和随后成立的宪法草案审议委员会上制定的宪法草案。该草案最早在1946年1月底形成决议案,4月初步成形,并在1946年11月22日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立法院通过,经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提交制宪国民大会审议。这部草案是中华民国最后一个正式宪法草案,成为中华民国宪法的蓝本。.

新!!: 方励之和政治协商会议宪法草案 · 查看更多 »

1987年

没有描述。

新!!: 方励之和1987年 · 查看更多 »

1月17日

1月17日是公历年的第1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8天(闰年是349天)。.

新!!: 方励之和1月17日 · 查看更多 »

2012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12年4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4月30日.

新!!: 方励之和2012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4月6日

4月6日是阳历年的第96天(闰年第9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69天。.

新!!: 方励之和4月6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方勵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