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新喀里多尼亞

指数 新喀里多尼亞

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位於南回歸線附近,是法國在大洋洲西南部的一個特别集体(Collectivité sui generis)。該地區整體主要由新喀里多尼亞島和洛亞蒂群島组成。作爲法國的海外属地之一,除官方語言法語以外,美拉尼西亞語和玻里尼西亞語亦通用於此。.

941 关系: 努美阿努美阿國際機場劳动党 (新喀里多尼亚)劉奕希劉惠雲城市列表 (按经度)基氏大咽齒鯛埃氏擬鮋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厚指拟扇蟹側帶花鮨假海桐科偉鱗短額鮃半環刺蓋魚博氏孔鯒博氏鋸鱗魚卡斑诺针鮨印度-澳洲板塊印度薹草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印度新近扇蟹卷角龜屬千层树南半球南十字座南青冈科南部省南部省 (新喀里多尼亚)南洋杉属南方舵魚區歌列表叢林的法則古氏土魟史氏刻齿雀鲷双额短浆蟹双齿绿蟹双斑海猪鱼参议院 (法国)叉耙短蛇鯖否决权各國執政黨列表各國首都機場列表各國農業產值列表各國鄰國列表各國時區列表各国首都列表吕氏拟银杏蟹吉氏光尾海龍坚固蛹螺坎氏粗犁鰻...堅頭天竺鯛塚雉塞里氏紅娘魚塞氏櫛齒刺尾魚塘鱧塔氏天竺鯛境内與境外多帶刺尻魚多帶金錢魚多帶蛇鱔多香木科多鱗霞蝶魚多鱗棘鱗魚多趾虎屬多輻瓦鰈多輻沙鰈多斑角魴鮄多斑斜頜鰈多斑擬鱸夏威夷天竺鱼夏威夷海鰱夏星小褐鱈大口布萊銀漢魚大吻狡鼬鳚大堡礁雙鋸魚大尾深水鼬魚大創百貨大理石芋螺大眼六鳃鲨大眼魣大眼豬齒魚大眼棘花鮨大瓮藍子魚大甲鰺大额蟹大鱗凡塘鱧大鱗角魴鮄大鱗鮻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CV-8)大黃斑普提魚大胸瓦鰈大腹擬花鮨大櫛鱗鰨大洋洲大洋洲历史大洋洲各國最低合法性交年齡大洋洲国家和地区列表大洋洲旗帜列表大斑躄魚天堂凤蝶天主教努美亞總教區天佑女王天竺舵魚太加拉角魴鮄太平洋区域环境规划组织太平洋共同体太平洋裸頰鯛太平洋法郎夕陽蝴蝶魚奥氏后相手蟹奧奈銀鱸契约劳工奇乳海参姬拟唇鱼威爾弗雷德·貝卻敵孤拔孔雀項鰭魚宅泥魚安娜紅娘魚安貧小姊妹會安氏小頜海龍安氏角魴鮄安氏深海狗母魚寨卡病毒疫情 (2015-2016年)寬帶天竺鯛寬帶雙鰈魚寬帶雙鋸魚对内安全总局寄生植物密線刺尾魚密點石斑魚小厚纹蟹小喙猎女神螺小火蟻小牙鰏小高鰭刺尾魚小鰭擬奈氏鱈尼氏頜吻鰻尾斑鈍鰕虎魚尾斑椒雀鯛尖吻裸頰鯛尖吻斧鯔尖翅燕魚少刺短浆蟹少鱗鰧少鱗擬鮃少棘豬齒魚少棘雙邊魚属地旗帜列表山鹃鵙山毛榉科岸上氏髭鯛岛屿列表岛屿面积列表岛鸫川紋笛鯛川紋蝴蝶魚巨斑花蛇鰻已灭绝寄生虫列表巴布亞尖鼻魨巴布亞新畿內亞國家足球隊巴黎巴黎唐人街巴氏下銀漢魚与恐龙同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中間擬三棘魨中间角鲆丽纹甲虫螺希蘭·恩尼希氏腔吻鱈七夕魚科七帶天竺鯛世界女童軍總會會員列表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世界童軍運動組織會員列表世界概况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帆鰭笛鯛帕果帕果國際機場帕氏冠海龍帕氏凹腹鱈三叶唇鱼三带盾齿鳚三帶眶棘鱸三線眶棘鱸三點阿波魚三齿琵琶蟹三斑新鱗鮋平線若鰺平额石扇蟹交亙前角單棘魨亨特岛 (新喀里多尼亚)亮天竺鯛康氏躄魚人類性別比人民運動聯盟二色刺尻魚云纹海猪鱼互联网顶级域列表库氏天竺鲷五帶錦魚五線笛鯛底斑磨塘鱧伊神蟹屬伍氏藍子魚伦佐·皮亚诺弧帶鸚嘴魚弧边招潮蟹似花普提魚張方正弗氏牙鯛异叶南洋杉异指拟梯形蟹弓线天竺鲷弓月蝴蝶魚低鰭舵魚何寶珊侏儒刺海馬侏儒棘鱗魚侏羅紀蝦侧带天竺鲷微花兰属後紋棘花鮨俞利心斑刺尾魚地蝦目北圻遠征北部省北部省 (新喀里多尼亚)圓眼燕魚圓身腔吻鱈圓點短刺魨圆犁头鳐圆翅燕鱼圆额尖指蟹圆拟鲈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國家警察干預隊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匙鰭異鱗鱵利富島利氏長鰭天竺鯛刺圆顶蟹刺鸚嘴魚刺藍子魚刺手短浆蟹分散光毛蟹嵴塘鳢單帶尖唇魚單線天竺鯛單角鼻魚單棘立旗鯛單棘燭光魚單斑笛鯛喜貝細鋤蛇鰻喀里多尼亚喀里多尼亞航空周倚天咬齿牡蛎和尚蟹属哈氏異康吉鰻哈氏錦魚唇舌鰻冠鲽冑刺尻魚凡氏下銀漢魚凶兔頭魨凹穴蛹螺啸栗鸢內冠海龍全新世滅絕事件八仙蜻蜓六帶刺蓋魚六帶鰺六帶擬唇魚光滑尖指蟹克利夫奈氏鱈克特多巧克力克里斯·伍德 (足球运动员)克里斯蒂安·卡伦布克氏無鰭蛇鰻克氏蝴蝶魚克氏雙鋸魚副䱵剃刀鱼勃氏鈍腹鯡勒氏發光鯛国家列表 (按洲排列)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法国)国际银行账户号码图瓦卢国家足球队四帶牙鯻四線笛鯛四节甲科四斑擬鱸倫氏棘花鮨倒牙魣倒棘副三棘魨皮亞塔皮爾格柏皱纹团扇蟹皇家琵鷺皇蛇鯖短吻粗吻海龍短土佐鮃短螯厚蟹短棘鰏矮紅娘魚石冬青科石松屬石楠荒原玫紋絲隆頭魚环球小姐瞻星腔吻鱈玉盘桂科王胤之火把树科灰康吉鳗灰胸繡眼鳥灰雅鱈獨角鸚鵡珊瑚海珊瑚海海战珊迪島珍珠花瓣蟹班卡雀鯛琵琶蟹属睫角守宮硬毛贝绵蟹福氏副䱵福氏鼠鱚禿尾蛇鰻稻属稻氏天竺鯛突吻短額鮃窄吻角鯊筆狀吻蛇鰻箭矢天竺鯛箭魣米点箱鲀米歇尔·罗卡尔米氏腹瓢鰕虎魚粗粒石扇蟹粗糙蚀菱蟹粗紋鰏粒唇鲻粒突箱鲀粒掌假花瓣蟹糙首腔吻鱈索羅門群島戰役索氏尖鼻魨紫紅擬花鮨紫轮参紫錦魚細尾海馬細紋鰏細身斜頜鰈細鋸九棘鱸細斑裸胸鱔紅尾前角單棘魨紅帶棘花鮨紅帶擬鱸紅光尾海龍紅紋擬花鮨紅絲絲隆頭魚紅鬚小褐鱈紅鰭冠海龍紅身奧氏擬雀鯛紅鑽魚紋波石斑魚紋斑絲鰕虎魚綠唇鸚嘴魚綠紋樹蛙綠色政治網紋宅泥魚網紋蝴蝶魚網紋鸚嘴魚線紋環盤魚縱帶刺尾魚縱帶鸚鰕虎縱紋腹囊海龍红喉鹦雀红纹螺属红牙鳞鲀纹腹叉鼻鲀线红纹螺纖尾錐齒潛魚纖細隱魚纖鸚嘴魚维耶亚猪笼草绿彩钟螺绒毛大眼蟹绒毛仿银杏蟹绒毛折颚蟹罗汉松科美岛鹃鵙美丽核果蟹美国陆军第25轻步兵师羞鮗美麗尖鼻魨美拉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人羽鳃鲐羅氏箭杆鰻翼茎草真丝金䱵真裸頂鯛猪笼草属物种列表猪笼草属自然杂交种列表眼帶尖鼻魨眼镜蛇科眼斑椒雀鯛烟纹棘茄鱼爪哇裸胸鱔爪哇語絨皮鮋絲尾紅鑽魚絲鰭寬尾鱗魨疾行毛刺蟹環帶瓢眼鰕虎魚環紋冠海龍炫蓝蘑菇炭黑曲霉瓦努阿圖國家足球隊瓦努阿图地理瓦卡蒂普高中瓦氏宝螺瓦氏尖鼻魨瓜氏鸚嘴魚生態區列表甲若鰺申根区無刺伊神蟹無鬚膜首鱈無核武地帶異唇粒唇鯔異葉公鯷牙銀漢魚科狹帶鈍塘鱧盤孔喉盤魚白假方蟹白尾雀鯛白帶金翅雀鯛白眉田雞白面刺尾魚白頰刺尾魚白鶴蘭白邊真鯊白腰金丝燕白斑刺尻魚白斑笛鯛白斑鸚嘴魚Do姐有問題DVD區域碼花尾美鰭魚隱居吻鮋花冠織紋螺花身鯻花月级巡防舰花斑长旋螺蚌殼蕨屬隆吻海蠋魚銀石鱸銀新東洋鰃韦 (新喀里多尼亚)韩国签证政策蟲紋阿南魚韋氏光鰓魚韋氏魣莫三比克腹瓢鰕虎魚莫桑脊頜鯛聖克魯斯群島戰役道路通行方向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地理区划列表達連省草鸮属華麗銜鰕虎魚華麗鈍鰕虎魚菲律賓豬齒魚菲利普·布歇特菲利普·熱爾曼鏽色擬花鮨萊氏副仙女魚萬那杜航空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非洲美銀漢魚青帶蘇彝士隆頭魚青鯨鸚嘴魚青點鸚嘴魚青斑阿南魚頭紋新平鮋蠹葉蛺蝶屬頜鱗副紫魚項帶多棘鱗魨蠅虎屬額帶刺尾魚行動裝置國家代碼血剑草科被子植物裴氏金線魚裴濟小沙丁魚裸狐鲣裸鼻鸱科裸鋤裸胸鱔裂唇鱼裂果红科褐蓝子鱼褐梅鯛褐斑刺尾魚褐擬鱗魨褶痕厚纹蟹西兰大陆西氏紫魚馬雷島馬氏鱷亞科覆毛羊角蟹香皮檫科香擬花鮨駝背胡椒鯛角箱鲀角瘤唇鯔許氏鸚嘴魚马修岛詹姆斯·庫克詹氏錦魚驼背鲈髭真裸皮鮋諾福天竺鯛諾福克島機場高山花瓣蟹高級專員高體擬花鮨高鰭刺尾魚高鰭骨鰃高鼻魚高氏真锚参高氏斧鯔魔擬鮋让我们联合起来,让我们成为兄弟鰭斑天竺魚鰭斑普提魚鱷形圓頜針魚豹鰨貝紋雙邊魚貝氏銀眼鯛貢氏鰐齒魚貪食短稚鱈費德歷·比基安尼賈斯特冠鰈费氏棘茄鱼鶴岡市鷺鶴鹦鹉螺麥氏倒棘鯒麥氏燕尾鮗點荷包魚點藍子魚點斑舟尾鱈黴身裸胸鱔黃吻蝴蝶魚黃天竺鯛黃尾光鰓魚黃尾梅鯛黃帶天竺鯛黃帶窄額魨黃帶笛鯛黃帶紫胸魚黃土魟黃線笛鯛黃鞍鸚嘴魚黃衣錦魚黃褐裸頰鯛黃體普提魚黃鰭紫魚黃鰭鸚嘴魚黃背若梅鯛黃邊裸胸鱔黃斑圓刺魨黃斑鰏黃斑胡椒鯛黃斑擬花鮨默氏副半節魴鮄默氏蝴蝶魚黑双锯鱼黑尾小沙丁魚黑尾角鯊黑帶光鰓魚黑帶鱗鰭梅鯛黑刺尻魚黑唇凹腹鱈黑副鱗魨黑睛刺尻魚黑體磯塘鱧黑鮟鱇黑鰭厚唇魚黑鰭新東洋鰃黑鰓刺尾魚黑鰓腔吻鱈黑鳍魣黑身天竺鯛黑身管鼻鯙黑身膜首鱈黑點裸頰鯛黑边单鳍鱼黑背鼻魚黑邊天竺鯛黑邊角鱗魨黑邊鰏黑脚黑毛毛壳蟹黑星笛鯛黑星紫胸鱼黑斑月蝶魚黄尾刺尻鱼黄尾紫鱼黄尾魣黄乳海参黄纹鳞鲀黄翼刺尾鱼黄鳍多棘鳞鲀黄鳍雀鲷黄茅穗孢堆黑粉菌輻紋蓑鮋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齿滑面蟹龟梭螺霓虹雀鯛胡家豪胡椒鯛背絲絲鰭鱈背斑盔鱼鈍頭鸚嘴魚舒爾茨裸臀鯙舒氏冠海龍阿道夫·梯也爾阿氏紅娘魚赤崎棘鯛薩氏腔吻鱈薩沃島海戰薄體鬃尾單棘魨薄蘇彝士魚薛氏凡鯔藍帶笛鯛藍紋姬鯛藍線裸頂鯛藍緣豬齒魚藍鰭鰺藍黃梅鯛藍臀鸚嘴魚藥粉蝶屬钝头锦鱼钩药茶科肩蓋狗母魚蓝姆猪笼草蓝脸鹦雀银蓝子鱼蓋馬氏盔魚鄧氏海蠋魚里氏可哥鮋金尾雀鯛金帶鱗鰭梅鯛金帶齒頜鯛金線天竺鯛金線藍子魚金虎尾科金梅草科金氏蛇鰻镰鱼長吻仰口鰏長吻副半節魴鮄長吻若鰺長吻海蛇長尾彎牙海鱔長形布氏蟹長圓銀鱸長冠羊舌鮃長線偽大眼鮋長絲小褐鱈長絲萊氏笛鯛長頭鸚嘴魚長鰭凡鯔長鰭細鱗盔魚長足捷蟻長臀光鰓魚長棘光鰓魚長棘銀鱸长尾鸣鹃鵙长丝叶须虫长腕和尚蟹长棘天竺鲷腋斑光鰓魚艾氏短蛇鯖苦胡桃科英氏裸胸鱔鋸尾副革單棘魨鋸倒棘鯒鋸銼倒棘鯒鋸鰓擬花鮨雲紋裸胸鱔雷氏腹囊海龍雕刻真扇蟹雀斑蛇鰻雙岔狸藻雙帶鱗鰭梅鯛雙帶普提魚雙線眶棘鱸雙線若鰺雙鰭呂宋花鮨雙棘刺尻魚雙斑尖唇魚雙斑阿南魚雙斑普提魚老氏鼻魚陰阿南魚陳欣 (配音員)FS作戰MO作戰暗體腔吻鱈暗點胡椒鯛暗色刺尾鱼查氏矛吻海龍染色尖嘴魚柔毛毛壳蟹探险家掘氏棘金眼鯛林恩許揚旛蝴蝶魚条纹叉鼻鲀条纹短齿蛤東方叉吻魴鮄東所羅門海戰松叶蕨科板额菱蟹杜氏下鱵魚杜氏剑尾海蛇格紋中鋸鯻栗胸文鸟栓皮果科條尾光鰓魚條尾新雀鯛條紋厚唇魚條紋鯻條紋胡椒鯛條紋長鱸條紋若梅鯛條鰏條鰭天竺鯛梭边蟹梅花参棘眼天竺鯛棘頭天竺鯛棘背角箱鲀棒果木科棕啸鹟棕颈鹰楔蕊花科槲树果科横带唇鱼横带猪齿鱼標燈腔吻鱈橢圓裸頂鯛橫帶錐海龍橫帶海蠋魚橫斑梅花雀橙黃金翅雀鯛橙色短鰕虎橙斑窄額魨歐洲人權公約的適用範圍殖民主义殖民地氣旋帕姆气旋雷瓦沟蓝子鱼沃氏紅娘魚沃氏方頭魚沖繩磨塘鱧沖繩若梅鯛法國世界遺產列表法國聯合航空法國黑人法國海軍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法兰西共同体法国法国天主教教区列表法国行政区划法国法郎法国海外部分法語方言法语法语地理分布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法语国家和地区列表法蘭西殖民帝國洁原梭螺洪錫天活跃的分离主义运动列表洛亚蒂群岛深鰕虎鱼淺海長尾鯊渡邊月蝶魚港口列表游鰭葉鰺溼地狸藻滑面蟹澳大利亚坚果澳大利亞地理澳洲褶唇魚澳洲蕈蟲科澳洲板塊惠氏呂宋花鮨成宮寬貴成瑤孆截尾鮻截尾鸚嘴魚戴氏半棱鯷战争游戏星點石斑魚星點若鰺星斑裸頰鯛显赫拟扇蟹昆士蘭濕熱帶地區流通貨幣列表海外集体海島狐蝠海衛一表面特徵列表海雞母笛鯛海氏刺尻魚斐濟小頜海龍斐濟馬面魨斐濟氣象局斧鯔断纹紫胸鱼斯蒂维·张斯氏似弱棘魚新加里東紅額鸚鵡新幾內亞阿南魚新喀吸蜜鸚鵡新喀多里亞足球協會新喀啸鹟新喀鸦新喀里多尼亚行政区划新喀里多尼亚议会新喀里多尼亚柏松新喀里多尼亚旗帜新喀里多尼亞南乳魚新喀里多尼亞多棘海馬新喀里多尼亞巨守宮新喀里多尼亞土佐鮃新喀里多尼亞國家足球隊新喀里多尼亞國徽新喀里多尼亞的猶太人新喀里多尼亞秧雞新喀里多尼亞紅娘魚新喀里多尼亞梭鱈新喀里多尼亞沙鰈新喀里多尼亞政府主席新几内亚的猪笼草报告新西兰新西蘭國家足球隊新西蘭短稚鱈新西蘭角魴鮄新赫布里底群島新月錦魚斷線雙邊魚方吻叉吻魴鮄方形大额蟹施氏鈍塘鱧斜帶紫魚斜斑普提魚斑姬地鸠斑鱵斑點鬚鮨斑點鯨鸚嘴魚斑胡椒鯛斑藍子魚斑金䱵斑条魣无棘海龙无油樟日鳽日本綠鸚嘴魚日本銀帶鯡日本鈍塘鱧日本捕鲸业时区列表擬棘鯛擬星螺屬扁尾海蛇屬扁异蟹扁裸頰鯛所罗门群岛拟单鳍鱼拟刺尾鲷拿破仑三世拉菲號驅逐艦 (DD-459)拉氏大眼蟹招世亮曲紋唇魚曳絲鰏.nc12月3日1874年金星凌日1913年國家人口列表1943年8月1日日食1948年11月1日日食1971年8月20日日食1974年6月20日日食1980年大洋洲國家盃1980年体育1986年4月9日日食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时间轴1997年9月2日日食19世紀日食列表2006年國際足協世界盃外圍賽 (大洋洲區)2006年国家领导人列表2007年大洋洲聯賽冠軍盃200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2007–08年大洋洲聯賽冠軍盃2007-2008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2008年2月7日日食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绍尔群岛代表团2011年太平洋運動會2011年足球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跆拳道比賽資格賽2012年大洋洲國家盃2012-2013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2013年索羅門群島地震2014-2015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2015年新喀里多尼亞羽毛球國際賽2017年努美阿羽毛球國際賽2017年大洋洲羽毛球錦標賽2017年大洋洲聯賽冠軍盃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2018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射箭比賽9月4日9月5日 扩展索引 (891 更多) »

努美阿

努美阿(Nouméa)是法国海外属地新喀里多尼亚的首府,位于新喀里多尼亚岛南部。努美阿是南太平洋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该城市坐落于一个有保护的深水港旁,该港口同时也是新喀里多尼亚的主要港口。 在2009年调查中,该城市的市镇人口为97,579(1996年的数据76,293人)。此外,如果把努美阿的郊区也包含在内的话,2009年大努美阿都市地区的人口为163,723人(1996年的数据118,82,年人口增长率为2.4%),这里集中了岛上主要的人口,有欧洲人、玻里尼西亚人、印尼人、越南人以及在这里工作的美拉尼西亚人、瓦努阿图人和喀纳克人。由努美阿、丹贝阿、蒙多尔和皮亚塔四个市镇组成的大努美阿都市地区集中了全岛近三分之二的人口。.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努美阿 · 查看更多 »

努美阿國際機場

努美阿國際機場(IATA代碼:NOU,ICAO代碼:NWWW)是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的對外航空交通機場。 機場位於距離首府努美阿52公里處的皮亞塔,是島上最重要的機場。2006年時有415,813名旅客使用此機場。.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努美阿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劳动党 (新喀里多尼亚)

劳动党(Parti travailliste,缩写为PT)是新喀里多尼亚的一个左翼政党。该党成立于2007年11月18日,由工会组织卡纳克工人和被剥削者联盟创建,它的成立得到了法国本土的左翼政党新反资本主义党和左翼政治家若泽·博韦的支持。该党强烈主张新喀里多尼亚脱离法国并成为独立国家。该党的意识形态是分离主义、另类全球化、革命社会主义、反资本主义。该党的主席是Louis Kotra Uregei。该党的总部位于努美阿。 该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是新喀里多尼亚政坛上最左倾的政党。该党反对1998年新喀里多尼亚代表同法国中央政府签订的《努美阿协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劳动党 (新喀里多尼亚) · 查看更多 »

劉奕希

劉奕希(Ricky Lau,),香港男配音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劉奕希 · 查看更多 »

劉惠雲

劉惠雲(Vivien Lau Wai Wan,),香港女配音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劉惠雲 · 查看更多 »

城市列表 (按经度)

没有描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城市列表 (按经度) · 查看更多 »

基氏大咽齒鯛

基氏大咽齒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從澳洲大堡礁至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5-55公尺,體長可達10公分,棲息在沙石混合區,生活習性不明,可作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基氏大咽齒鯛 · 查看更多 »

埃氏擬鮋

埃氏擬鮋(学名:Scorpaenopsis eschmeyeri)是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鮋科的其中一種,為亞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南太平洋斐濟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24公尺,體長可達7.6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埃氏擬鮋 · 查看更多 »

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

1942年10月爆发的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又译埃斯帕恩斯角海战),亦称为第二次萨沃岛海战,日方则称为薩沃島近海海戰(サボ島沖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次大日本帝國海軍与美國海軍之间的海上交锋。是役发生于所罗门群岛,瓜达尔卡纳尔岛(下简称瓜岛)和薩沃島之间的海峡入口处,是瓜岛战役的四场主要海战之中的第二场。埃斯佩兰斯海角位于瓜岛最北端,本次海战即因此地而得名。 1942年10月11日夜间,一支大型日军船队开向瓜岛,试图为岛上的日军运送补给和增援部队。船队由海军少将指挥,包括两艘水上飛機母艦以及6艘驱逐舰。此外,五藤存知海军少将率领着一支舰队(包括3艘重型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为了执行炮轰瓜岛上的亨德森机场、摧毁盟军飞机和机场设施的任务,同一时刻也正在该地区单独行动。 11日午夜,一支由诺曼·斯科特海军少将率领的美军舰队(包括四艘巡洋舰和五艘驱逐舰),抵达了瓜岛旁边的萨沃岛,迎头截住五藤的舰队。这次会战完全出乎日本人意料之外,是役日军一艘重巡、一艘驱逐舰沉没,一艘重巡重创,五藤本人身负重伤而死,五藤舰队被迫中止炮击任务撤退。而斯科特的一艘驱逐舰也被击沉,此外还有一艘巡洋舰、一艘驱逐舰重创。但运输船队趁着双方交战时成功完成了运输任务返回,没被美国人发现。12日凌晨,运输船队有4艘驱逐舰回去救助撤退中的五藤舰队。亨德森机场的飞机在12日白天发动空袭,又击沉了两艘驱逐舰。 本次会战和之前的薩沃島海戰类似,都是并非决定性的战斗。此战过后,美日双方都依然未能彻底控制该地区水域。但是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一扫萨沃岛海战惨败以来的阴霾,美军士气遂为之大振。.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 · 查看更多 »

厚指拟扇蟹

厚指拟扇蟹(学名:Paraxanthias pachydactylus)为扇蟹科拟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东岸、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厚指拟扇蟹 · 查看更多 »

側帶花鮨

側帶擬花鮨,又稱側帶擬花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側帶花鮨 · 查看更多 »

假海桐科

假海桐科又名岛海桐科,共有3属10-11种,分布在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 本科植物为灌木;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单生;果实为浆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蔷薇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放在菊目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假海桐科 · 查看更多 »

偉鱗短額鮃

偉鱗短額鮃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鮃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至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7-200公尺,體長可達15公分,棲息在大陸棚沙泥底質水域,以甲殼類、多毛類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作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偉鱗短額鮃 · 查看更多 »

半環刺蓋魚

半環刺蓋魚(学名:Pomacanthus semicirculatus,又名疊波蓋刺魚,俗名藍紋神仙)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刺盖鱼属的其中一種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半環刺蓋魚 · 查看更多 »

博氏孔鯒

博氏孔鯒,又稱博氏孔牛尾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牛尾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日本、菲律賓、新加坡、巴布亞紐幾內亞、印尼、馬來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密克羅尼西亞、帛琉等海域,屬底棲性魚類,棲息深度1-8公尺,體長可達50公分,生活在沙石底質海域,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博氏孔鯒 · 查看更多 »

博氏鋸鱗魚

博氏鋸鱗魚,又稱柏氏松毬,為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鱗魚亞目金鱗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模里西斯、馬爾地夫、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韓國、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尼、澳洲、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25-71公尺,體長可達30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白天躲在礁穴中,成群活動,可做為觀賞魚及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博氏鋸鱗魚 · 查看更多 »

卡斑诺针鮨

卡斑诺针鮨,又名查氏鱵鱸,俗名鱠仔魚、箭頭肥皂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卡斑诺针鮨 · 查看更多 »

印度-澳洲板塊

印度-澳洲板塊(英語:Indo-Australian Plate,或印澳板塊)是兩塊板塊的合稱,其中包含了澳洲大陸及周圍海域,並向西北延伸,涵蓋印度次大陸與附近水域。此板塊可分成較大的澳洲板塊與較小的印度板塊,兩者之間為一道低度活動邊界。兩個板塊在5千5百萬到5千萬年前融合在一起,在此以前兩者為分離狀態。 於澳洲西南部Mount Barren群地層南緣的尤岡克拉通(Yilgarn Craton,克拉通是大陸內部古老且穩定的陸塊)所做的鋯石定年分析顯示,大約在1696±7百萬年前,皮爾巴拉-尤岡(Pilbara-Yilgarn)與尤岡-高勒(Yilgarn-Gawler)兩個克拉通發生碰撞,聚集成為原始的澳洲大陸。 印度、澳洲大陸(包括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塔斯馬尼亞、紐西蘭與新喀里多尼亞)原來皆是岡瓦那大陸的一部分,後來海底擴張使這些陸地分隔,但由於分隔邊界逐漸失去活動性,因此這些陸地可視為融合成單一板塊。於澳洲所做的GPS的計算確認板塊的移動方向為北35度東,速度為每年67公厘。.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印度-澳洲板塊 · 查看更多 »

印度薹草

印度薹草(学名:Carex indica)为莎草科薹草属的植物。分布于斐济、老挝、印度、泰国、所罗门群岛、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800米至900米的地区,见于山坡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印度薹草 · 查看更多 »

印度洋-太平洋海域

印度洋-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或称印度-太平洋暖水区,是生物地理學世界海洋动物区系的一个分区。区域大约位于北纬40度至南纬40度之间,其东南部因受秘鲁寒流影响,南界明显向北偏颇。该分区也是世界海洋动物区系中面积最大者,包括印度洋、太平洋的绝大部分水域。也有划分方法未将美洲西海岸的区域划入印度-太平洋暖水区中,这样划分的该区域名称也被称作“印度洋-西太平洋区”(Indo-West Pacific)。 這個名稱在海洋生物學、魚類學和其他相關學科都很有用,因為有很多海洋棲息地在馬達加斯加、日本和大洋洲之間連接不斷,在這個範圍裏有一些物種在大西洋是找不到的。.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印度洋-太平洋海域 · 查看更多 »

印度新近扇蟹

印度新近扇蟹(学名:Neoxanthias impressus)为扇蟹科新近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安达曼群岛、毛里求斯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印度新近扇蟹 · 查看更多 »

卷角龜屬

卷角龜(學名:Meiolania)是已滅絕的龜。牠們生存於漸新世至全新世,並於2000年前從新喀里多尼亞消失。.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卷角龜屬 · 查看更多 »

千层树

千层树是生长在澳洲的一个植物属,目前已知有236种,其中230种原产于澳洲,其余生长在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和马来西亚,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屬,又名千層樹屬。 千层树和红千层(Callistemon)亲缘关系较近,两者主要区别是千层树的雄蕊成束,红千层的雄蕊是分别独立的。 野生的千层树主要生长在靠近水边或沼泽地边缘。 千层树的种类很多,不容易区分,一般为了和红千层区分,都叫做“白千层”。也有小型的被成为“蜜桃金娘”,也有可以提炼香精油的种类,由于提炼出的油叫做“茶油”而被称为“油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有的灌木树叶当年被早年移居的欧洲人作为茶的代用品。千层树的树皮色泽较淡,但生长在水边的树有时被树叶的颜色侵透显成棕色。 澳洲本土的一些昆虫以千层树的叶为食。 白千层(Melaleuca quinquenervia)被引进美国亚热带地区,想以它们改造沼泽,结果成为一种入侵有害物种。在一些地方則做為行道樹。 千层树提炼的油可以应用到食品和医药工业中,因其具有抑制細菌的功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千层树 · 查看更多 »

南半球

南半球(Southern Hemisphere)是指赤道以南的半个地球。 南半球主要包括的地區有亚洲印度尼西亞南部、非洲中部及南部、大洋洲絕大部分、南美洲大部分、南極洲全部。 在南半球,夏季为12月至2月,冬季为6月至8月,与北半球四季相反。 南半球的海洋有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印度洋。 由于南半球的海洋面积更多地大于陆地面积,除了南极洲的极度寒冷外,南半球的气候相对北半球的气候要温和些。也因为如此,再加上气流多东西环流,南半球的污染要比北半球少很多。 在南半球,朝北向阳。.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南半球 · 查看更多 »

南十字座

南十字座(Crux,)或稱十字架座,位於半人馬座和蒼蠅座之間,是全天88個星座中最小,但最有特色的一個。它的英文名稱源自拉丁文的十字,它的造型就以十字形為主,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地方皆可看到整個星座,因此被稱為南十字,以與北十字(天鵝座的中心部分)有所區別。.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南十字座 · 查看更多 »

南青冈科

南青冈科也叫南山毛榉科,只有一属—南青冈属,包括约35种,都是生长在南半球的乔木,分布在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和新喀里多尼亚等地。亦曾分布於南極洲。 本科植物的叶有齿或全缘,常绿或落叶;果实为坚果,形态类似壳斗科植物。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山毛榉科,但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其基因不同,可以单独分出一个科。.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南青冈科 · 查看更多 »

南部省

南部省可以指:.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南部省 · 查看更多 »

南部省 (新喀里多尼亚)

南部省(province Sud)是新喀里多尼亚的三个省之一。它的辖区囊括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南半部。 省政府所在地是努美阿。.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南部省 (新喀里多尼亚) · 查看更多 »

南洋杉属

南洋杉属(学名:Araucaria)是南洋杉科下的一个属,共有19種,主要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诺福克岛、澳大利亚东部、新几内亚、阿根廷、智利和巴西南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南洋杉属 · 查看更多 »

南方舵魚

南方舵魚(学名:Kyphosus bigibbus),又稱雙峰舵魚,俗名白毛、南方舵鱼,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舵魚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南方舵魚 · 查看更多 »

區歌列表

這是一個關於世界上各個國家屬下的省/區的省/區歌名稱的列表。 以下列表依據各國中文譯名的漢語拼音順序所排列。歷史上、傳統上或者文化上的分區用斜體字表示。.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區歌列表 · 查看更多 »

叢林的法則

《叢林的法則》(;Law of the Jungle)最初全稱為《金炳萬的叢林法則》(),是韓國SBS電視台的一檔野外挑戰實境綜藝節目。第一季於2011年10月21日開始逢韓國時間星期五晚上11:05放送;第二季從2012年5月6日開始逢星期日下午5:00開始放送(作為《星期天真好》第一部節目播出),每集約80分鐘;而2012年11月16日的第二季最終回、2012年12月28日開始放送的第三季及2014年2月28日開始放送至今的第四季則於星期五晚上10:00放送。 2014年6月11日,衍生節目《都市的法則紐約篇》開始試播。 2015年4月12日,安徽衛視宣佈將與SBS合作,開拍中國版《叢林的法則》,並命名為《我們的法則》。.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叢林的法則 · 查看更多 »

古氏土魟

古氏土魟,又稱古氏魟,俗名鲂仔魚,是軟骨魚綱燕魟目魟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古氏土魟 · 查看更多 »

史氏刻齿雀鲷

史氏刻齿雀鲷(学名:Chrysiptera starcki),又稱史氏金翅雀鯛,俗名為厚殼仔、黃背雀,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史氏刻齿雀鲷 · 查看更多 »

双额短浆蟹

双额短浆蟹(学名:Thalamita sima)为梭子蟹科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马来群岛、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红海、东非、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低潮线下以及岩石海岸或潮间泥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双额短浆蟹 · 查看更多 »

双齿绿蟹

双齿绿蟹(学名:Chlorodiella bidentata)为扇蟹科绿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印度、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珊瑚礁丛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双齿绿蟹 · 查看更多 »

双斑海猪鱼

双斑海猪鱼(学名:Halichoeres biocellatus),俗名紅線龍,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头鱼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双斑海猪鱼 · 查看更多 »

参议院 (法国)

参议院(Sénat,)是法国两院制议会中的上议院,下议院是國民議會。参议员是由约15万名地方代表间接选举的。一个地区的地方代表人数与该地区的人口数量有关,但不完全成正比,总的来说乡村地区较城市地区的选票多。 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在法国政治中他們是立法權構的一部分,但是他们的决定可以被國民議會否决。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权力有限:虽然参议院可以向政府提问和公开调查结果,但是形式上参议院没有制裁政府的权力。 法国参议院目前的状态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宪法规定的。这部宪法最重要的更改在于加强总统和政府的权力,同时削弱國民議会的权力。法国政府拥有多种渠道来介入参议院的内部工作程序。因此在法国社会上始终有对参议院的批评,甚至有人质疑这样一个虚弱的议会是否有必要。 2001年宪法修正给予参议院更多的自主权,把参议员的任期从九年缩短到六年,参议员的最低年龄从35岁降低到30岁,每次改選三分之一改為一半。由于农村地区的选民占多数,因此从1959年参议院设立以来保守派始終維持多數。但在2011年9月25日举行的法国参议院部分议员换届选举,一如此前法国媒体的大胆推测,由在野的左翼阵营获得历史性的胜利。从而首度打破了法国参议院自1958年第五共和国诞生以来都由右派把持绝大多数的局面。但到2014年參議院改選,右派重新取得多數。.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参议院 (法国) · 查看更多 »

叉耙短蛇鯖

叉耙短蛇鯖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蛇鯖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南太平洋區的復活節島、智利、西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澳洲、紐西蘭、斐濟等海域,棲息深度80-800公尺,體長可達72.5公分,棲息在中底層水域,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頭足類等為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叉耙短蛇鯖 · 查看更多 »

否决权

否决权(Veto),指政治上一種片面否定決策或決議的权力,尤其是立法。.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否决权 · 查看更多 »

各國執政黨列表

各国執政黨列表列出了全球各國、各地區(包括中央政府無法直接有效統治的)以及海外領土正在執政的執政黨;如有多個政黨組成執政聯盟時,以執政聯盟中最大的政黨(通常總統、總理/首相由最大政黨領袖出任)為執政黨。除地區動蕩以外,執政黨選舉一般为4年左右一次。 本列表依照各國和各地區的國家地區代碼,分洲別排列。各國執政聯盟內小黨請參見該國立法機構、對應國會選舉、該國總統總理列表或是主要執政黨的條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各國執政黨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國首都機場列表

本列表為在各國首都或地區的商用機場。國家列表是從ISO 3166-1內參考。如果該首都或地區有多座機場,將會展示所有商用機場,以最繁忙的機場為首,其餘的機場為後。列表的排序是由ISO 3166-1的二位字母順次序排列。 這列表的資料包括:.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各國首都機場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國農業產值列表

此統計數據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統計資料庫取得,單位為千國際元(International Dollars),此國際元以1999年至2000年之美元為基準。農業產值包含穀物、食物、非食物、家禽、畜牧、作物等,亦包含各項農業、林業、漁業等相關製品,但此表格因聯合國糧農組織部分國家資料並非完整或匯率換算間而造成些許誤差。下列表格為2007年之數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各國農業產值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國鄰國列表

各國鄰國列表分別列出各國的陸上鄰國與海上鄰國的數量與其總和。海上鄰國的標準是兩國有相鄰的領海、毗連區或專屬經濟海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各國鄰國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國時區列表

本列表列出各國現行时区規劃,根據國家或地區的時區數量進行排序,時區包括各國属地的時區(排除南极领地),法国為時區最多的國家,共計12個時區,許多國家採行夏时制,於夏季時調快一小時,但本列表並不包括相關資訊。.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各國時區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国首都列表

以下各國首都列表列出了世界各國與部分特殊行政地區的首都或首府,除了少部分有特殊情況的國家外,國家或行政地區的首都,是以其行政中樞所在地為準。 依国家'''漢語拼音'''排序: A B C D E F G H-I J K L M N-O P Q R S T-U-V W X Y Z 依首都'''漢語拼音'''排序: A B C D E F G H-I J K L M N-O P Q R S T-U-V W X Y-Z 依国家'''注音拼音'''排序: ㄅ ㄆㄇ ㄈㄉㄊ ㄋㄌ ㄍㄎㄏ ㄐㄑㄒ ㄓㄔㄕㄖㄗ ㄙㄚㄜ ㄞㄠㄢ.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各国首都列表 · 查看更多 »

吕氏拟银杏蟹

吕氏拟银杏蟹(学名:Paractaea ruppellii)为扇蟹科拟银杏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毛里求斯、非洲东岸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一般水深15-30米处的沙质或岩石底部。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30至-15米。.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吕氏拟银杏蟹 · 查看更多 »

吉氏光尾海龍

吉氏光尾海龍(学名:Festucalex gibbsi),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澳洲、印尼、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22-91公尺,體長可達8公分,棲息在大陸棚,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吉氏光尾海龍 · 查看更多 »

坚固蛹螺

坚固蛹螺(学名:Pupa solidula),又名斑点硬捻螺,为捻螺科蛹螺属的动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坚固蛹螺 · 查看更多 »

坎氏粗犁鰻

坎氏粗犁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蛇鰻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亞洲、大洋洲,包括菲律賓、新幾內亞北部、萬那杜及新喀里多尼亞的淡水水域,體長可達41公分,棲息在流動的溪流,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坎氏粗犁鰻 · 查看更多 »

堅頭天竺鯛

堅頭天竺鯛,又稱大鱗天竺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堅頭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塚雉

塚雉是一類敦實、中等至大型及像雞的鳥類。牠們的頭部細小,腳大,都是分類在塚雉科(Megapodiidae,或譯儗雉科)之下。牠們都是吃嫩葉的,除了眼斑塚雉外,其他的都是棲息在林地中,且大部份都呈褐色或黑色。孵化時的塚雉是所有鳥類中最為成熟的,已經長滿翼羽及絨毛、能夠打開眼睛、平衡身體、奔跑追蹤獵物、甚至於孵化當日已能飛行。 属于早成性鸟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塚雉 · 查看更多 »

塞里氏紅娘魚

塞里氏紅娘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角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50-276公尺,體長可達11.8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塞里氏紅娘魚 · 查看更多 »

塞氏櫛齒刺尾魚

塞氏櫛齒刺尾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分布於太平洋區,包括日本、菲律賓、印尼、斐濟、澳洲、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吉里巴斯、帛琉、東加、吐瓦魯、威克島、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2-30公尺,本魚色彩橘褐色到深褐色,具有藍色的線在鱗片列之後,頭部、前面的身體胸鰭上方基底與胸具有非常小的灰白淡黃色的斑點,唇藍色,眼窩狹窄地邊暗黃色,中央的鰭深褐色,背部有正在延伸的藍色的線在從身體,幼魚鮮黃色的,唇邊緣平滑的到細有乳頭狀突起,尾鰭邊緣微凹,體長可達16公分,棲息在珊瑚礁。.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塞氏櫛齒刺尾魚 · 查看更多 »

塘鱧

塘鱧,俗名黑咕嚕仔、刺蓋塘鱧、蓋刺塘鱧,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塘鳢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塘鱧 · 查看更多 »

塔氏天竺鯛

塔氏天竺鲷,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鲷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塔氏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境内與境外

境内,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管辖边界之内的区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用语中,“中國境内”指中国海关关境以内的区域,相当于除去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两个非直接管轄的特别行政区之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实际统辖区域;“中國境外”指中国关境以外的國家與地區,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未实际统辖的爭議領土,如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稱臺灣地區)和釣魚台列嶼。 雖然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間,也會簡單地以「中國」稱呼中國大陸,此情況在臺灣尤為常見,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令和黨政軍會談等等,如涉及到香港、澳門和中華民國,不可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國,要以大陸、內地或國內稱呼,如無法避免中華民人民共和國與中國,需加注「」或--,表示不承認,但不否認事實存在。 因為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國,代表著香港與澳門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 中華民國的法令也不稱呼中國大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因為依照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即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和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等等法令,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國家,當然也不承認其代表中國。.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境内與境外 · 查看更多 »

多帶刺尻魚

多帶刺尻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多帶刺尻魚 · 查看更多 »

多帶金錢魚

多帶金钱鱼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金钱鱼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多帶金錢魚 · 查看更多 »

多帶蛇鱔

多帶蛇鱔,又名多環蝮鯙、多帶海鱔,俗名薯鰻、錢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多帶蛇鱔 · 查看更多 »

多香木科

多香木科只有1属60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部、中国西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以及新喀里多尼亚,中国只有1种—多香木(Polyosma cambodiana Gagnep.),生长在云南一带。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对生,干时变为黑色;一般5裂,叶柄长,无托叶;花单性,白色或淡绿色,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花瓣4,线形,花蕾长;果实为核果,只有1颗种子,含淀粉。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虎耳草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无法列在任何一个目中,直接放在II类真菊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多香木科 · 查看更多 »

多鱗霞蝶魚

多鱗霞蝶魚(Hemitaurichthys polylepis),又稱銀斑蝶魚,俗名霞蝶,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多鱗霞蝶魚 · 查看更多 »

多鱗棘鱗魚

多鱗棘鱗魚為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鱗魚亞目金鱗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可可群島、庫克群島、澳洲、斐濟、皮特凱恩群島、新喀里多尼亞、薩摩亞群島等海域,棲息深度10-45公尺,體長可達8.2公分,棲息在礁石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多鱗棘鱗魚 · 查看更多 »

多趾虎屬

多趾虎屬(Rhacodactylus)是壁虎科Diplodactylinae亞科之下的其中一個屬,均屬中型到大型的蜥蜴。 本屬所有物種均可在南太平洋的法國海外領土新喀里多尼亞諸島上找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多趾虎屬 · 查看更多 »

多輻瓦鰈

多輻瓦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瓦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紐西蘭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336-460公尺,體長可達15.5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多輻瓦鰈 · 查看更多 »

多輻沙鰈

多輻沙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冠鰈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96-430公尺,體長可達6.1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以小型底棲生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多輻沙鰈 · 查看更多 »

多斑角魴鮄

多斑角魴鮄,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角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中國、台灣、日本、新喀里多尼亞、斐濟、越南、吐瓦魯、馬里亞納群島等海域,棲息深度250-500公尺,體長可達24公分,為底棲性魚類,生活在大陸棚,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多斑角魴鮄 · 查看更多 »

多斑斜頜鰈

多斑斜頜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冠鰈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80-330公尺,體長可達16.8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多斑斜頜鰈 · 查看更多 »

多斑擬鱸

多斑擬鱸,又稱多斑虎鱚,俗名海狗甘仔、舉目魚、沙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鱷鱚亞目虎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多斑擬鱸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天竺鱼

夏威夷天竺鱼(学名:Apogonichthys waikiki),又稱鳩斑原天竺鯛、鳩斑天竺魚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鲷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夏威夷天竺鱼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海鰱

夏威夷海鰱,俗名瀾糟、四破,是輻鰭魚綱海鰱目海鰱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夏威夷海鰱 · 查看更多 »

夏星小褐鱈

夏星小褐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稚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南太平洋澳洲、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海域,為深海魚類,深度83-160公尺,體長可達16.8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夏星小褐鱈 · 查看更多 »

大口布萊銀漢魚

大口布萊銀漢魚,為輻鰭魚綱銀漢魚目銀漢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大洋洲新喀里多尼亞淡水流域,體長可達4.7公分,為熱帶魚類,主要棲息在淺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口布萊銀漢魚 · 查看更多 »

大吻狡鼬鳚

大吻狡鼬鳚,为鼬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日本、新喀里多尼亞、馬達加斯加等海域,屬深海魚類,棲息深度在水深2761至4040公尺。本魚具延長的身體有生長著銳利的棘和扁平的頭部; 眼直徑遠短於吻; 眶下骨膜狀;上頜骨背部後方地鞘;鰓蓋棘平坦而弱;具7個發展的耙在前面鰓弓,體長可達35公分,為稀有種,不具有經濟價值。.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吻狡鼬鳚 · 查看更多 »

大堡礁雙鋸魚

大堡礁雙鋸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斯里蘭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堡礁雙鋸魚 · 查看更多 »

大尾深水鼬魚

大尾深水鼬魚,为輻鰭魚綱鼬魚目鼬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臺灣及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屬深海魚類,不具有經濟價值。.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尾深水鼬魚 · 查看更多 »

大創百貨

大創產業(Daiso Sangyo Inc.,だいそうさんぎょう),是日本一家以商品均一價的零售公司,成立於1977年12月。.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創百貨 · 查看更多 »

大理石芋螺

大理石芋螺(学名:Conus marmoreus)。英文俗名:Marble Cone。.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理石芋螺 · 查看更多 »

大眼六鳃鲨

大眼六鳃鲨(學名Hexanchus nakamurai)是軟骨魚綱板鰓亞綱六鰓鯊目六鰓鯊科六鳃鲨属下的一个物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眼六鳃鲨 · 查看更多 »

大眼魣

大眼金梭魚(学名:Sphyraena forsteri),又名大眼魣、針梭、竹梭、巴拉庫答,为金梭魚科魣屬下的一个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眼魣 · 查看更多 »

大眼豬齒魚

大眼豬齒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從澳洲昆士蘭至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可達82公尺,體長可達51.5公分,棲息潟湖或臨海礁石,獨居性,以甲殼類、軟體動物及海膽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作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眼豬齒魚 · 查看更多 »

大眼棘花鮨

大眼棘花鮨,又稱金黃棘花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澳洲、越南、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360公尺,體長可達6.1公分,生活在大陸棚,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眼棘花鮨 · 查看更多 »

大瓮藍子魚

大瓮藍子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藍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澳洲、印尼、菲律賓、帛琉、吉里巴斯、萬那杜、東加、密克羅尼西亞、索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马里亚纳群岛等海域,棲息深度1-5公尺,本魚身體上部藍色,下部銀白色;從後頸經過眼睛到下巴一條海豹褐色條紋,另外從第四到第五背棘的基底到在胸鰭正下方亦有一褐色條紋,硬棘矮胖、尖銳並有毒,胸的中線完全覆蓋著鱗片,背鰭硬棘13枚;背鰭軟條10枚;臀鰭硬棘7枚;臀鰭軟條9枚;脊椎骨13個,體長可達25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及潟湖,稚魚會成群活動,以藻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瓮藍子魚 · 查看更多 »

大甲鰺

大甲鰺,俗名為鐵甲、扁甲,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甲鰺 · 查看更多 »

大额蟹

大额蟹(学名:Metopograpsus latifrons)为方蟹科大额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印度尼西亚、马来亚、新加坡、丹老群岛、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热带及亚热带沿海红树林泥滩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额蟹 · 查看更多 »

大鱗凡塘鱧

大鱗凡塘鳢,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魚科凡塘鳢属的鱼类,俗名石壁美塘鳢。.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鱗凡塘鱧 · 查看更多 »

大鱗角魴鮄

大鱗角魴鮄,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角魚科的其中一種,發現於日本佐賀灣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可達500公尺,體長可達15公分,為底棲性魚類,生活在大陸棚,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鱗角魴鮄 · 查看更多 »

大鱗鮻

大鳞鮻(学名:Liza macrolepis),也称大鱗鯔、大鱗鯔魚(台灣學術界使用),俗名塭豆、豆仔魚、小烏,為輻鰭魚綱鯔形目鯔科鮻屬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鱗鮻 · 查看更多 »

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CV-8)

大黃蜂號航空母艦(USS Hornet,舷號CV-8)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約克鎮級航空母艦的三號艦。她是美軍第七艘以大黃蜂為名的軍艦,源自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大陸海軍的一艘單桅縱帆船。 大黃蜂號在1939年開始建造,在1940年下水,並於1941年服役。服役後兩個月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不久大黃蜂號便參與了空襲東京,擔當杜立德的B-25轟炸機海上起飛平台,但這也使她錯過了5月的珊瑚海海戰。6月大黃蜂號參與了中途島海戰,但卻因連串不幸而表現惡劣。接著大黃蜂號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期間為陸戰隊提供空中掩護,並在爾後爆發的聖克魯斯群島海戰被日軍擊沉。1943年1月大黃蜂號除籍,而海軍則把正在建造、舷號CV-12的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更名為大黃蜂,以作紀念。.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CV-8) · 查看更多 »

大黃斑普提魚

大黃斑普提魚,又稱紅狐鯛,俗名三齒仔、紅娘仔、瀧暹羅、日本婆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黃斑普提魚 · 查看更多 »

大胸瓦鰈

大胸瓦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瓦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510-580公尺,體長可達14.7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胸瓦鰈 · 查看更多 »

大腹擬花鮨

大腹擬花鮨,又稱大腹擬花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太平洋區,包括澳洲、庫克群島、關島、斐濟、夏威夷群島、印尼、東加、菲律賓、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26-120公尺,體長可達7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腹擬花鮨 · 查看更多 »

大櫛鱗鰨

大櫛鱗鰨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鰨亞目鰨科的其中一種,為亞熱帶海水魚,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3-18公尺,體長可達4公分,棲息在底層海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櫛鱗鰨 · 查看更多 »

大洋洲

大洋洲(Oceania),是位於南半球的一個大洲,主要分为两部分,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各岛屿,占全球總陸地面積的6%。.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洋洲 · 查看更多 »

大洋洲历史

大洋洲歷史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以及其他太平洋島國的歷史。.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洋洲历史 · 查看更多 »

大洋洲各國最低合法性交年齡

大洋洲各司法管轄權訂定不同的最低合法性交年齡,從15歲到18歲。具體的性行為方式或是性別也受到法律管制。所謂的最低合法性交年齡為個人超過這個年齡後可以自由地與他人進行性行為。其他受限制的性行為包括肛交,以澳洲的昆士蘭省為例,昆士蘭省禁止未滿18歲人肛交。在某些地方,由於犯罪與侵入性有關,所以女性會被免除嫌疑。 底下依照大洋洲國家和地區列表列出大洋洲各司法管轄權訂定的最低合法性交年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洋洲各國最低合法性交年齡 · 查看更多 »

大洋洲国家和地区列表

这是一个大洋洲的主权国家和其他洲国家在大洋洲的境外领土(表中用粗体字表示以示与主权国家相区别)的列表,按国家或地区名称(简称)的英文字母排序:.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洋洲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洋洲旗帜列表

本文是一个大洋洲旗帜列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洋洲旗帜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斑躄魚

大斑躄魚(学名:Antennarius maculatus),又名五腳虎,为輻鰭魚綱鮟鱇目躄魚亞目躄魚科躄魚屬下的一个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大斑躄魚 · 查看更多 »

天堂凤蝶

天堂凤蝶(Papilio ulysses)是澳大拉西亚地区的一种大型凤蝶,翼展可达105mm。 这种蝴蝶是昆士兰州旅游业的象征。.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天堂凤蝶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努美亞總教區

天主教努美亞總教區(Archidioecesis Numeana、Archidiocèse de Nouméa)是大洋洲一個羅馬天主教總教區,下轄兩個教區。 總教區範圍包括新喀里多尼亞。2004年有教友110,000人、廿九個堂區、卅七名司鐸。現任教區總主教為彌額爾-馬利-伯爾納鐸·卡爾韋。 1847年設7月23日設新喀里多尼亞宗座代牧區,1966年6月21日升為總教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天主教努美亞總教區 · 查看更多 »

天佑女王

《--》(God Save the Queen),又譯為上帝保祐女王,男性君主在位时称为《--》(God Save the King),是英國、英國的皇家屬地、海外領土和英联邦王国及其领地作为国歌或皇家礼乐使用的颂歌。歌词和歌名随当朝君主的性别而有所改变:例如在男性君主在位时歌词中的“--”改成“--”(“国王”)、“她”(She)改成“他”(He)等。曲调作者不详,可能源自單聲聖歌,但也有传统说法认为是1619年由所作。 《天佑吾王》英国的国歌,在历史上曾广泛在大英帝国及英联邦国家作为国歌使用。现在,它在部分英國海外領土仍作为国歌使用。它也是新西兰的两首国歌之一(1977年之前是唯一的国歌),一些英国海外领土也同样将它与另一首歌并列为国歌。在澳大利亚(1984年起)、加拿大(1980年起)、巴巴多斯和图瓦卢,《天佑吾王》不是国歌,但作为皇家礼乐使用。 此外,在未曾受大英帝国统治的国家,《天佑吾王》的音乐时常被用来创作当地的爱国歌曲,但多数仍和王室仪式有关。美国爱国歌曲《我的国家属于你》(即《亞美利加》)也使用了《天佑吾王》的曲调。 《天佑吾王》的第一段歌词只有一种版本,但其它段落在历史上和现在都有各种版本:历史上出现的版本中不断有加上和删除各段落,甚至今天此歌曲仍有选取不同段落或对段落进行不同排列的版本。一般情况下,《天佑吾王》作为英国国歌演唱时只唱第一段,有时会唱两段,很少会唱三段。 《天佑吾王》作为礼乐使用时,对君主本人致敬时应演奏整首歌曲,对其它受王室礼乐待遇的王室人员(例如威尔士亲王)则适用前六小节。英国以外的部分英联邦王国也使用《天佑吾王》的前六小节作为总督礼乐,或礼乐的部分:例如,加拿大总督和各省省督的礼乐是《天佑吾王》的前六小节加上《啊,加拿大》的最后四小节,英国海外领土总督的礼乐是《天佑吾王》的前六小节。.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天佑女王 · 查看更多 »

天竺舵魚

天竺舵魚,又稱長鰭舵魚,俗名白毛、開旗,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舵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拉伯海。.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天竺舵魚 · 查看更多 »

太加拉角魴鮄

太加拉角魴鮄,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角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的菲律賓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99-330公尺,體長可達10.9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太加拉角魴鮄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区域环境规划组织

太平洋區域環境規劃組織(SPREP)成立於1982年,是一個由企業支援的跨政府組織,支持太平洋島嶼環境保護與改善運動,確保其永續發展。 過去曾名為「南太平洋環境規劃組織(South Pacific Regional Environment Programme)」,為彰顯其赤道北端的成員,「南」字於2004年去除,然而其英文縮寫「SPREP」則未更改;其法文名為「Programme régional océanien de l’environnement」,縮寫是 PROE。.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太平洋区域环境规划组织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共同体

太平洋共同体(英语:the Pacific Community,英文简称:SPC),是由南太平洋委员会在1998年2月6日扩编而成的太平洋岛屿集中区域合作机制。会员国保留之前南太平洋委员会成员国的资格。总部位于新喀里多尼亚的首都努美阿。.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太平洋共同体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裸頰鯛

太平洋裸頰鯛、又稱太平洋黃尾龍占、白點龍占,俗名龍尖、龍占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龍占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太平洋裸頰鯛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法郎

太平洋法郎 (日常使用中常簡稱為法郎)是法屬玻里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和瓦利斯和富圖納的流通貨幣。貨幣編號XPF。太平洋法郎與歐元之間采取固定匯率,1太平洋法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太平洋法郎 · 查看更多 »

夕陽蝴蝶魚

夕陽蝴蝶魚(學名:Chaetodon pelewensis)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夕陽蝴蝶魚 · 查看更多 »

奥氏后相手蟹

奥氏后相手蟹(学名:Metasesarma aubryi)为方蟹科后相手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基尼、罗图马岛、新喀里多尼亚、新赫布里底、阿默勒尔蒂岛、台湾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红树林的滩涂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奥氏后相手蟹 · 查看更多 »

奧奈銀鱸

奧奈銀鱸,又稱奧奈鑽嘴魚,俗名碗米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鑽嘴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奧奈銀鱸 · 查看更多 »

契约劳工

契约劳工,又称契约奴工、契约佣工,通常指年轻、非熟练工人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与雇主签订用工协议参与工作的劳动者。契约劳工的签订时间一般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雇主提供交通、食品、服装、住宿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契约劳工一般男女不限,大多在21岁以下。.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契约劳工 · 查看更多 »

奇乳海参

奇乳海参(学名:Holothuria axiolog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帛琉群岛、加罗林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托列斯海峡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多见于珊瑚礁区域以及水深5-20m。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托列斯海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奇乳海参 · 查看更多 »

姬拟唇鱼

姬拟唇鱼(学名:Pseudocheilinus evanid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头鱼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姬拟唇鱼 · 查看更多 »

威爾弗雷德·貝卻敵

威爾弗雷德·貝卻敵(英文:Wilfred Graham Burchett,),澳洲記者。他以報導亞洲地區的戰爭與同情共产党而聞名。廣島被原子彈轟炸後,他是第一位進入採訪的外國記者。他對朝鮮戰爭與越戰的某些報導備受爭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威爾弗雷德·貝卻敵 · 查看更多 »

孤拔

孤拔(Anatole-Amédée-Prosper Courbet,直譯阿納托爾-阿梅代-龐斯柏·库尔贝,),越南史料称之姑陂,是一名法國的海軍將領。他曾任法國殖民地新喀里多尼亞行政長官;後率領遠征軍出兵越南阮朝、促成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的建立;又出任遠東艦隊司令,於中法戰爭期間擊敗清帝國南洋水師、一度攻佔台灣基隆,並封鎖台灣海峽及中國東南沿岸,最後攻佔並將所部由台灣方面轉移至澎湖。1885年6月,在《中法新約》簽訂的两天後,病逝於澎湖媽宮(現澎湖縣馬公市)。.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孤拔 · 查看更多 »

孔雀項鰭魚

孔雀連鰭唇魚,又稱巴父虹彩鯛,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头鱼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孔雀項鰭魚 · 查看更多 »

宅泥魚

宅泥魚(学名:Dascyllus aruanus),又稱三帶圓雀鯛,俗名為厚殼仔、三間雀,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宅泥魚 · 查看更多 »

安娜紅娘魚

安娜紅娘魚(學名:Lepidotrigla annamarae),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角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415-580公尺,體長可達17公分,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安娜紅娘魚 · 查看更多 »

安貧小姊妹會

安貧小姊妹會(Petites sœurs des pauvres;Little Sisters of the Poor)是一個天主教的女修會,於1839年由聖余剛貞修女(St.Jeanne Jugan)在法國聖佩爾恩創立,專門照顧貧困、無依無靠和有需要的長者。 安貧小姊妹會的修女通常會於姓名後加上後綴PSP(法語地區)或LSP(英語地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安貧小姊妹會 · 查看更多 »

安氏小頜海龍

安氏小頜海龍(学名:Micrognathus andersonii),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非、南非、日本、菲律賓、帛琉、新喀里多尼亞、澳洲、關島、印尼、東加、薩摩亞群島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10公尺,體長可達8.5公分,棲息在礁石平台、海藻床或潮池,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安氏小頜海龍 · 查看更多 »

安氏角魴鮄

安氏角魴鮄,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角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澳洲、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海域,棲息深度90-500公尺,體長可達38公分,為底棲性魚類,生活在大陸棚及大陸坡,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安氏角魴鮄 · 查看更多 »

安氏深海狗母魚

安氏深海狗母魚為輻鰭魚綱仙女魚目青眼魚亞目爐眼魚科的一種,分布於西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可達990公尺,體長可達19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安氏深海狗母魚 · 查看更多 »

寨卡病毒疫情 (2015-2016年)

2015年初,由寨卡病毒引发的茲卡熱在巴西大规模流行,并传播到美洲、多个太平洋岛屿和东南亚。2016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到该年底,病毒传播很可能遍及美国大部分地区。2016年11月,世卫组织宣布寨卡疫情结束。 2016年2月,世卫组织宣布疫情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证据表明寨卡可致使新生婴儿畸形并患上精神疾病。受感染的孕妇可将病毒传播给胎儿,随后造成婴儿小头畸形和大脑严重变形。成人感染病毒会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疫情爆发前,寨卡被认为是轻度传染病,大多数寨卡病毒感染症状是隐性的,使得断定病例准确个数非常困难。大约五个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有一个是由寨卡热引发的,而这个引发发烧和出疹症状的疾病又是少数的。 病毒主要由一般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生存的埃及斑蚊传播和分布在美国五大湖地区的白纹伊蚊传播。感染了寨卡的人可以将病毒转播给他们的性伴侣。 鉴于疫情将显著减少旅游,许多国家颁布了旅游警示。更有国家直接建议孕妇延期生产,直到获知病毒及其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此外,疫情也引发民众担忧2016年里約奥運會上运动员和观众的健康安全。在巴西,寨卡疫情暴露医疗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尤其是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卫生设施方面。.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寨卡病毒疫情 (2015-2016年) · 查看更多 »

寬帶天竺鯛

寬帶天竺鯛,又稱縱帶天竺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寬帶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寬帶雙鰈魚

寬帶雙鰈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寬帶雙鰈魚 · 查看更多 »

寬帶雙鋸魚

寬帶雙鋸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寬帶雙鋸魚 · 查看更多 »

对内安全总局

对内安全总局(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sécurité intérieure, 缩写为DGSI)是法国最主要的对内情报机构。它承担的主要任务有反间谍、反外国势力干涉、反恐、保护国内财产和经济安全、监视通过暴力颠覆国家的各种危险行为等。 对内安全总局与对外安全总局是目前法国政府最主要的情报机构。.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对内安全总局 · 查看更多 »

寄生植物

寄生植物指的是其營養乃全部或部份於來自其他生物(其他植物或真菌)者。目前已發現營寄生的開花植物大約有19科,4,100種。寄生植物具特化的根,吸器(haustorium),會穿過宿主的組織達到木質部、或韌皮部,或二者皆有以吸取水份及養份。.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寄生植物 · 查看更多 »

密線刺尾魚

密線刺尾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密線刺尾魚 · 查看更多 »

密點石斑魚

密點石斑魚,又稱網紋石斑魚,俗名為石斑、過仔魚、珠鱠,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個種。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塞舌尔。.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密點石斑魚 · 查看更多 »

小厚纹蟹

小厚纹蟹(学名:Pachygrapsus minutus)为方蟹科厚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斐济群岛、萨摩亚、新喀里多尼亚、丹老群岛、马达加斯加、非洲东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潮间带的岩石逢或珊瑚礁缝隙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小厚纹蟹 · 查看更多 »

小喙猎女神螺

小喙猎女神螺(学名:Purpurcapsula exigua),又名桃紅蛹螺,桃色玉螺等,为猎女神螺科之下的一個海螺物種的动物,屬於迷你貝的一種。 本物種舊屬石榴螺科或猎女神螺科的喙猎女神螺属,今屬Purpurcapsula屬。.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小喙猎女神螺 · 查看更多 »

小火蟻

小火蟻(學名:Wasmannia auropunctata,electric ant、little fire ant)是一種小型的切葉蟻,原産於中南美洲,現已擴張到北美洲、以色列、 和一些太平洋島嶼(加拉帕戈斯群島、夏威夷、新喀里多尼亞和所羅門群島),此外東北澳大利亞的凱恩也發現了其蹤跡。 Accessed 7 March 2009 其英文名稱“electric ant”來自其咬傷產生如觸電的強烈痛感, Accessed 7 March 2009 它也是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小火蟻體長約,通體姜色。雌雄兩種都可以無性繁殖,是世界上首個被發現兩性都可以無性繁殖的動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小火蟻 · 查看更多 »

小牙鰏

小牙鰏(学名:Gazza minuta),又稱橢圓鰏,俗名花令仔、金錢仔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鰏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小牙鰏 · 查看更多 »

小高鰭刺尾魚

小高鰭刺尾魚(学名:Zebrasoma scopas),又稱小高鰭刺尾鯛,俗名黑三角倒吊、褐三角倒吊,是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鱼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小高鰭刺尾魚 · 查看更多 »

小鰭擬奈氏鱈

小鰭擬奈氏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印尼及新喀里多尼亞外海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1992-2308公尺,體長可達34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小鰭擬奈氏鱈 · 查看更多 »

尼氏頜吻鰻

尼氏頜吻鰻,又稱鯡突吻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糯鰻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尼氏頜吻鰻 · 查看更多 »

尾斑鈍鰕虎魚

尾斑鈍鰕虎魚,为輻鰭魚綱虾虎鱼亚目鰕虎魚科的其中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尾斑鈍鰕虎魚 · 查看更多 »

尾斑椒雀鯛

尾斑椒雀鯛,又稱約島固曲齒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尾斑椒雀鯛 · 查看更多 »

尖吻裸頰鯛

尖吻裸頰鯛、又稱尖吻龍占、長吻龍占,俗名豬哥仔、龍尖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龍占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尖吻裸頰鯛 · 查看更多 »

尖吻斧鯔

尖吻斧鯔為輻鰭魚綱鯔形目鯔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尼至斐濟;北從菲律賓至新喀里多尼亞的淡水水域,體長可達39公分,棲息在淡水溪流,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尖吻斧鯔 · 查看更多 »

尖翅燕魚

尖翅燕鱼(学名:Platax teira,又稱燕魚,尖翅燕鲳、燕乌鲳、鹰鲳、挂鲳、蝙蝠魚、鯧仔、圓海燕、飛翼),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白鲳科燕鱼属的其中一種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尖翅燕魚 · 查看更多 »

少刺短浆蟹

少刺短浆蟹(学名:Thalamita danae)为梭子蟹科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低潮线附近的岩礁中以及沙或泥沙质浅海底,以珊瑚礁地区尤为常见。.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少刺短浆蟹 · 查看更多 »

少鱗鰧

少鱗鰧(学名:Uranoscopus oligolepis),又稱寡鱗瞻星魚,为輻鰭魚綱鱸形目膽星魚科的其中一種,俗名石頭格。.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少鱗鰧 · 查看更多 »

少鱗擬鮃

少鱗擬鮃(学名:Parabothus kiensis),又名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鮃科擬鮃屬下的一个种,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日本南部至澳洲西北部、新喀里多尼亞海域,為深海魚類,棲息深度200-400公尺,體長可達20.3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以小型底棲生物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少鱗擬鮃 · 查看更多 »

少棘豬齒魚

少棘豬齒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區,從印尼至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28.2公分,棲息泥底質海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少棘豬齒魚 · 查看更多 »

少棘雙邊魚

少棘雙邊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雙邊魚科的其中一個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度、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日本、香港、台灣、菲律賓、泰國、萬那杜、斐濟、新喀里多尼亞、薩摩亞的淡水及半鹹水水域,體長可達10.3公分,生活在水質清澈的河口、溪流及沿岸,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少棘雙邊魚 · 查看更多 »

属地旗帜列表

*海外地區旗幟為自治區、屬地、海外省與海外領地的旗幟,夸弧為所在地理位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属地旗帜列表 · 查看更多 »

山鹃鵙

山鹃鵙(学名:Coracina analis)是山椒鸟科鸦鹃鵙属的一种。为新喀里多尼亚的特有种。其自然栖息地为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森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山鹃鵙 · 查看更多 »

山毛榉科

山毛榉科(Fagaceae)亦称壳斗科,属双子叶植物纲。本科植物除熱帶非洲及南非地區不產外,在北半球均有分布,並以亞洲種類最多 胡先驌等(2004年):《中国植物志》,第22卷,中國科學院。。.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山毛榉科 · 查看更多 »

岸上氏髭鯛

岸上氏髭鯛,又稱縱帶髭鯛,俗名打鐵婆,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石鱸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岸上氏髭鯛 · 查看更多 »

岛屿列表

本列表是以洲為順序排列的世界島嶼列表,主要列出面積1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島嶼。本表面积单位為万平方公里。.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岛屿列表 · 查看更多 »

岛屿面积列表

以下是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列表,按照面积大小排列:.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岛屿面积列表 · 查看更多 »

岛鸫

岛鸫(学名:Turdus poliocephalus)又名--,为鶲科鸫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加里曼丹、斐济、台灣等地,多见于分布在海拔1100-3000米阔叶林中以及觅食于森林中上层部分。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岛鸫 · 查看更多 »

川紋笛鯛

川紋笛鯛,又稱千年笛鯛,俗名嗑頭、白點赤海、千年鲷、儋州红、打铁婆,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川紋笛鯛 · 查看更多 »

川紋蝴蝶魚

川紋蝴蝶魚,又稱三紋蝴蝶魚或三帶前齒蝴蝶魚,俗名箭蝶、排骨蝶,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川紋蝴蝶魚 · 查看更多 »

巨斑花蛇鰻

巨斑花蛇鰻(学名:Myrichthys maculosus),又稱黑斑花蛇鰻、硬骨篡,为蛇鳗科花蛇鳗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及东非、东到夏威夷及社会群岛、北到日本南部以及西沙群岛、台湾等海域等,属于珊瑚礁区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巨斑花蛇鰻 · 查看更多 »

已灭绝寄生虫列表

本条目收录了已记录的已灭绝寄生虫,其宿主除加州神鷲以外均确认已灭绝或可能灭绝。 注:表格中标有*中的物种为存在存疑物种 表格中标有+中的物种为是否灭绝存疑物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已灭绝寄生虫列表 · 查看更多 »

巴布亞尖鼻魨

巴布亞尖鼻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亞目四齒魨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馬爾地夫至新幾內亞,北起菲律賓、帛琉,南迄澳洲大堡礁、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6-50公尺,體長可達10公分,棲息在水質清澈的潟湖、珊瑚礁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巴布亞尖鼻魨 · 查看更多 »

巴布亞新畿內亞國家足球隊

巴布亞新畿內亞國家足球隊是巴布亞新畿內亞官方的國家足球代表隊,並由巴布亚新几内亚足球协会管轄。巴布亞新畿內亞目前仍未晉身過世界盃決賽週,只曾經於1998年及2002年參加大洋洲國家盃,巴布亞新畿內亞在大洋洲之中實力中等,曾两次夺得南太平洋运动会男足比赛铜牌。 由於巴布亞新畿內亞於2007年之後都再沒有參加國際賽,因為國際足協世界排名不斷下跌,2009年1月首次跌至最後一位。並在2009至2011年間沒有排名直到2011年太平洋運動會時重新出現排名並參與2016年大洋洲國家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巴布亞新畿內亞國家足球隊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巴黎唐人街

巴黎的主要唐人街(Quartier chinois de Paris),称为舒瓦西三角(Triangle de Choisy)或小亚洲(Petite Asie),位于巴黎十三区东南,这一带有许多高层公寓。1970年代,来自前法国殖民地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柬埔寨、老挝)的华人难民定居在此。许多居民说粤语、潮州話、越南语、高棉语和寮語。该区有几座佛教寺庙和陳氏兄弟集團的大超市。主要的中国新年游行在此举行。另外两个在美丽城以及从巴黎市政厅广场到 Arts et Métiers quarter举行。 巴黎唐人街代表亚洲社区的大规模植入,是欧洲最大的亚洲社区。舒瓦西大街和伊夫里大街,到伊夫里门(Porte d'Ivry)以及紧邻的郊区是其主轴线,居住着近50,000中国人,越南人和老挝人。居民还包括来自法属波利尼西亚和法属圭亚那的华人,以及来自新喀里多尼亚的亚洲人。陳氏兄弟集團和巴黎士多集团的超市互相毗邻,都销售亚洲商品,是一个主要的景点。 巴黎的三个其他亚裔区域分别在美丽城;巴黎第三区的rue au Maire附近,1900年第一个中国家庭定居于此,是华人和西南亚社区;最后一个在圣安娜街和小场街(rue des Petits-Champs)十字路口附近,为日本和韩国区。 Image:Paris-macdo.jpg|舒瓦西三角的混合文化 Image:Nouvel an chinois Paris 20090201 001.jpg|2009年中国新年游行的少女 Image:Nouvel_an_chinois_2015_Paris_13_danse_du_lion_3.jpg|中国新年游行 Image:Paris 13e - Olympiades - temple bouddhique 1.JPG|法國潮州會館 Category:歐洲唐人街 Category:巴黎十三区.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巴黎唐人街 · 查看更多 »

巴氏下銀漢魚

巴氏下銀漢魚,為輻鰭魚綱銀漢魚目銀漢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至庫克群島北部,北至馬紹爾群島,南迄澳洲北部、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深度0-5公尺,體長可達10公分,為熱帶魚類,棲息在沿岸淺水域、潟湖,成群活動,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巴氏下銀漢魚 · 查看更多 »

与恐龙同行

《与恐龙同行》(Walking with Dinosaurs)是一部由BBC制作的6集电视系列片,1999年在英国上映。该片运用电脑合成技术和模型重塑方式重新构建了中生代的场景,改变了以往教育故事片中对恐龙的讲述模式,此系列片也有不少古生物学家参与其中,如Peter Dodson、Peter Larson和James Farlow(詳見影片的制作花絮Walking with Dinosaurs - The Making Of)。 英版由肯尼斯·布莱纳旁白,随后该系列片在美國探索频道上映,与北美观众见面,旁白則改為埃弗里·布鲁克斯(Avery Brooks)。CCTV也曾购买版权,在《人与自然》播出,改由赵忠祥旁白,而香港無線電視購入本片在明珠台播映時,中文名稱改為《與--龍同行》,粵語版本由陳欣及羅偉傑旁白。 根據《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该片為历史上花費最高的電視纪录片, ,每分鐘的平均成本為37654英磅。截至2016年,该记录依旧未被打破。.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与恐龙同行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The Department of North American and Oceanian Affairs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外交部美大司,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直接领导的工作机关。.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 · 查看更多 »

中間擬三棘魨

中間擬三棘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擬三刺魨亞目擬三棘魨科的其中一種,為深海魚類,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360-500公尺,體長可達7.1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中間擬三棘魨 · 查看更多 »

中间角鲆

中间角鲆(学名:Asterorhombus intermedius),又稱尖星羊舌鮃,俗名比目魚、扁魚,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鲆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中间角鲆 · 查看更多 »

丽纹甲虫螺

丽纹甲虫螺(学名:Cantharidus giliberti),是原始腹足目钟螺科甲虫螺属的一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丽纹甲虫螺 · 查看更多 »

希蘭·恩尼

希蘭·恩尼(Samuel Hnanyine,),大溪地足球員,師任前鋒,目前效力當地頂級聯賽球隊AS龍隊。他於2013年首度入選大溪地國家隊,並在同年3月22日對所羅門群島的賽事中首次上陣。隨後,他又隨隊參與洲際國家盃,並在對烏拉圭的分組賽中正選上陣88分鐘。 Category:大溪地足球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希蘭·恩尼 · 查看更多 »

希氏腔吻鱈

希氏腔吻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南部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790-835公尺,棲息在底中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希氏腔吻鱈 · 查看更多 »

七夕魚科

七夕魚科,又稱鮗科,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的一個科。.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七夕魚科 · 查看更多 »

七帶天竺鯛

七帶天竺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七帶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世界女童軍總會會員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世界女童軍總會會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

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列出世界上存在主权争议的地区。边界争端根据成因可分为位置性的边界争端(Positional Boundary Disputes)和领土性的边界争端(Territorial Boundary Disputes),前者因已签订条约文本的缺陷而形成纷争,后者为在达成边界条约之前围绕边境领土主权发生的争论。.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童軍運動組織會員列表

自從1907年以來,童軍運動已經從原先的創始國英國快速發展,並廣泛運作於全球216個國家或地區。目前全球共有3,800萬童軍和女童軍、165個國家性組織在世界童軍運動組織中,及近乎同樣數目的國家性組織在世界女童軍總會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世界童軍運動組織會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概况

《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又譯作《世界各國紀實年鑑》;)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調查報告,發佈世界各國及地區的概況,例如人口、地理、政治及經濟等各方面的統計數據。因中央情報局属美國政府部门,所以其資料格式、體例、內容皆需符合美國政府的官方需要及立場。資料則是由美國國務院、美國人口調查局、國防部等部門及其轄下的相關單位提供。如同其他美國聯邦政府作品一樣,本報告內容均屬公有領域資源。.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世界概况 · 查看更多 »

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

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奇景)(New 7 Wonders of Nature)投票活動由瑞士的新七大奇蹟協會(New 7 Wonders Foundation,N7W)於2007年發起,活動緊接著世界新七大奇蹟活動的結束而開始,這個投票活動徵求來自全球的投票,吸引了約上億人次參與(終止於2011年11月11日),最終的七大自然奇觀包括:亞馬遜河與亞馬遜雨林(位於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法屬圭亞那、圭亞那、秘魯、蘇里南、委內瑞拉之交)、濟州島(位於韓國)、下龍灣(位於越南)、伊瓜蘇瀑布(位於巴西和阿根廷)、公主港普林塞薩港地下河國家公園(位於菲律賓)、科莫多島國家公園(位於印尼)、桌山(位於南非)。 提名階段將全球各類自然景觀劃分為山峰、島嶼、湖泊、森林、洞穴、地景及海景等七大類,以下附上77個通過第一輪的候選名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 · 查看更多 »

帆鰭笛鯛

帆鰭笛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從琉球群島至新喀里多尼亞、澳洲海域,棲息深度5-60公尺,體長可達60公分,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沙底質海域,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帆鰭笛鯛 · 查看更多 »

帕果帕果國際機場

帕果帕果國際機場(Pago Pago International Airport,),前稱塔富納機場,塔富納國際機場,塔富納飛行場,塔富納基地或帕果帕果國際。機場稱號為PPG。位於帕果帕果中心商務區西南7英里(11.3公里),正式的位置為美國非合併建制領土美屬薩摩亞圖圖伊拉島塔富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帕果帕果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帕氏冠海龍

帕氏冠海龍(学名:Corythoichthys paxtoni),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的澳洲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可達18公尺,體長可達13.4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帕氏冠海龍 · 查看更多 »

帕氏凹腹鱈

帕氏凹腹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海域,屬深海底棲魚類,棲息深度在878-1503公尺,體長可達48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帕氏凹腹鱈 · 查看更多 »

三叶唇鱼

三叶唇鱼(学名:Cheilinus trilobat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头鱼科唇鱼属的鱼类。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至法屬波里尼西亞,北至琉球群島,南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30公尺,體為橄欖色,每個鱗片具有垂直的紅色線條,在頭部與胸上的小的紅色斑點與不規則的線紋,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10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8枚,體長可達45公分,多生活于礁盘内的浅水区和礁盘边缘海域,通常單獨行動,以軟體動物及甲殼類等為食,可作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三叶唇鱼 · 查看更多 »

三带盾齿鳚

三带盾齿鳚(学名:Aspidontus taeniatus),又名藍體盾齒鳚、狗鰷,英文可稱為假清潔魚(false cleanerfish),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鳚科盾齿鳚属的一種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三带盾齿鳚 · 查看更多 »

三帶眶棘鱸

三帶眶棘鱸,又稱黃帶赤尾冬,俗名紅尾冬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金線魚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三帶眶棘鱸 · 查看更多 »

三線眶棘鱸

三線眶棘鱸,又稱三帶赤尾冬,俗名赤尾冬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金線魚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三線眶棘鱸 · 查看更多 »

三點阿波魚

三點阿波魚,又稱三斑棘蝶魚,俗名藍嘴新娘,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三點阿波魚 · 查看更多 »

三齿琵琶蟹

三齿琵琶蟹(学名:Lyreidus tridentatus)为蛙蟹科琵琶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斐济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臺灣龜山島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泥沙质浅海底。.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三齿琵琶蟹 · 查看更多 »

三斑新鱗鮋

三斑新鱗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真裸皮鮋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南中國海、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03-225公尺,體長可達81公分,棲息在大陸棚,生活習性不明,具有毒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三斑新鱗鮋 · 查看更多 »

平線若鰺

平線若鰺(学名:Caranx ferdau),又稱印度平鰺,俗名為甘仔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平線若鰺 · 查看更多 »

平额石扇蟹

平额石扇蟹(学名:Epixanthus frontalis)为團扇蟹科石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泰国、马来群岛、印度、斯里兰卡、红海、非洲东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低潮线的沙质或具卵石的沿岸带。.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平额石扇蟹 · 查看更多 »

交亙前角單棘魨

交亙前角單棘魨,又稱交亙前角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單棘魨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澳洲東部、新喀里多尼亞、馬紹爾群島、豪勳爵島等海域,棲息深度約15公尺,本魚眼的周圍有一個鮮黃色的環紋,頭部與身體暗褐色到灰白色,略帶桃褐色; 黑色的條紋通常圍網吻部,尾鰭通常橘色,背鰭軟條與臀鰭有斑點﹐體長可達16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岩礁區,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交亙前角單棘魨 · 查看更多 »

亨特岛 (新喀里多尼亚)

亨特岛(Île Hunter)是太平洋西南部一座无人居住的火山岛,属于法国海外领地新喀里多尼亚的一部分,但与瓦努阿图存在归属争议。亨特岛位于新喀里多尼亚岛以东约560公里,亨特岛海岭上。亨特岛火山有间歇性活动,20世纪50年代火山最高点为海拔约300米。 第一位发现该岛的西方人是英国探险家约翰·费恩(John Fearn,1798年),他以其驾驶的“猎人号”(Hunter)来命名该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亨特岛 (新喀里多尼亚) · 查看更多 »

亮天竺鯛

亮天竺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亮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康氏躄魚

康氏躄鱼(学名:Antennarius commersonii),俗名五腳虎,为輻鰭魚綱鮟鱇目躄魚亞目躄鱼科躄鱼属的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洋。.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康氏躄魚 · 查看更多 »

人類性別比

性別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對雌性(女性)的比率。「第一性別比」指懷孕時的性別比;「第二性別比」指剛出生嬰兒的性別比;「第三性別比」指所有成熟個體(此指出生後至死亡)的性別比。 人口學上對人類社會或國家中的男女性別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數目為計算標準。目前的人類二級性別比大約是105位男性對100位女性。而生物學上的性別比,則是以族群中雄性所佔比例來做定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人類性別比 · 查看更多 »

人民運動聯盟

人民运动联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简称UMP)是法国過往的主要中間偏右政党,於2002年由雅克·希拉克所领导的保卫共和联盟、及法兰西民主联盟的大部分合併而成,並在1995年-2012年成為法國的執政黨,下野後成為法国主要反对党和议会第二大党。2015年5月30日,更名為共和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人民運動聯盟 · 查看更多 »

二色刺尻魚

二色刺尻魚,又稱二色棘蝶魚,俗名石美人、雙色神仙、黃鸝神仙,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二色刺尻魚 · 查看更多 »

云纹海猪鱼

云纹海猪鱼(学名:Halichoeres nebulosus),又稱星雲海豬魚,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头鱼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云纹海猪鱼 · 查看更多 »

互联网顶级域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互联网顶级域列表 · 查看更多 »

库氏天竺鲷

库氏天竺鲷(学名:Apogon cookii),俗名大目側仔,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鲷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库氏天竺鲷 · 查看更多 »

五帶錦魚

五帶錦魚,俗名四齒、礫仔、青花龍、黃衣、紫衣、貓仔魚、青汕冷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五帶錦魚 · 查看更多 »

五線笛鯛

五線笛鯛,俗名赤筆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五線笛鯛 · 查看更多 »

底斑磨塘鱧

底斑磨塘鱧,为輻鰭魚綱鱸形目虾虎鱼亚目鰕虎鱼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太平洋區,包括台灣、日本、菲律賓、印尼、關島、澳洲、帛琉、薩摩亞群島、東加、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生活在亞熱帶海域的礁石區,體長可達4.5公分。.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底斑磨塘鱧 · 查看更多 »

伊神蟹屬

伊神蟹屬(學名:Izanami Galil & P. F. Clark, 1994),亦作伊氏蟹屬或地母蟹屬,是短尾下目(螃蟹)饅頭蟹總科黎明蟹科的一個屬。其物種過往被歸入黎明蟹屬,現時獨立成為一屬的一個物種。伊神蟹屬的學名來自於日本神話人物地母神伊奘冉尊。.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伊神蟹屬 · 查看更多 »

伍氏藍子魚

伍氏藍子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藍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5-15公尺,體長可達25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以藻類為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伍氏藍子魚 · 查看更多 »

伦佐·皮亚诺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意大利建筑师。1998年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得主。因对热那亚古城保护的贡献,他亦获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伦佐·皮亚诺 · 查看更多 »

弧帶鸚嘴魚

弧帶鸚嘴魚(学名:Scarus dimidiatus),又名新月鸚哥魚,俗名鸚哥,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弧帶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弧边招潮蟹

弧边招潮(学名:Uca arcuata)为沙蟹科招潮属的动物。分布于朝鲜西岸、日本、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新加坡、加里曼丹岛、菲律宾、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穴居于港湾中的沼泽泥滩上。.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弧边招潮蟹 · 查看更多 »

似花普提魚

似花普提魚,又稱燕尾狐鯛,俗名三齒仔、紅娘仔、日本婆仔、燕尾龍,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似花普提魚 · 查看更多 »

張方正

張方正(Jason Cheung Fong Ching,),香港男配音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張方正 · 查看更多 »

弗氏牙鯛

弗氏牙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鯛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的切斯特菲爾德群島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10-290公尺,體長可達21.5公分,棲息在大陸架,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弗氏牙鯛 · 查看更多 »

异叶南洋杉

异叶南洋杉(拉丁语:Araucaria heterophylla)是南洋杉属下的一个物种,主要分布在诺福克岛和新喀里多尼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异叶南洋杉 · 查看更多 »

异指拟梯形蟹

异指拟梯形蟹(学名:Tetralia heterodactyla)为扇蟹科拟梯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与玫瑰鹿角珊瑚共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异指拟梯形蟹 · 查看更多 »

弓线天竺鲷

弓线天竺鲷(学名:Apogon amboinensi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鲷科天竺鲷属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弓线天竺鲷 · 查看更多 »

弓月蝴蝶魚

弓月蝴蝶魚,俗名冬瓜蝶,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弓月蝴蝶魚 · 查看更多 »

低鰭舵魚

低鰭舵魚,又稱短鰭舵魚、蘭勃舵魚,俗名白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舵魚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低鰭舵魚 · 查看更多 »

何寶珊

何寶珊(Rae Ho Po Shan,),香港女配音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何寶珊 · 查看更多 »

侏儒刺海馬

侏儒刺海馬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35-228公尺,本魚背鰭鰭條15枚,胸鰭鰭條12-13枚,體環13個;尾環34個,棲息在珊瑚礁區,屬肉食性,以小型甲殼類為食,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侏儒刺海馬 · 查看更多 »

侏儒棘鱗魚

侏儒棘鱗魚為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鱗魚亞目金鱗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聖誕島、印尼、澳洲、斐濟、新喀里多尼亞、帛琉、東加、夏威夷群島海域,棲息深度1-34公尺,體長可達7.7公分,棲息在外海礁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侏儒棘鱗魚 · 查看更多 »

侏羅紀蝦

侏羅紀蝦(學名Laurentaeglyphea neocaledonica),是一種相信是於侏羅紀時期已經存在的蝦,屬於的侏羅紀蝦屬。過往雕蝦科曾一度被認為是於6千萬年前經已滅絕的生物。但於2006年,在澳洲及新喀里多尼亞之間的珊瑚海,發現了這品種的活蝦,並被認為是「活化石」。.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侏羅紀蝦 · 查看更多 »

侧带天竺鲷

侧带天竺鲷(学名:Apogon laterali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鲷科的一個種,俗名侧身天竺鲷、大目側仔。.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侧带天竺鲷 · 查看更多 »

微花兰属

微花兰属(学名:Chamaeanthus)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附生兰。该属共有6种,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伊里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台湾。.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微花兰属 · 查看更多 »

後紋棘花鮨

後紋棘花鮨,又稱後紋棘花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可達200公尺,體長可達6.2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後紋棘花鮨 · 查看更多 »

俞利

權俞利(,),藝名為俞利(유리,Yuri),韓國女藝人,為SM娛樂旗下女子組合少女時代成員之一。 俞利在2001年獲得第一屆SM娛樂青少年最佳選拔賽的「最佳舞蹈本賞」而成為練習生。經過五年零十一個月的練習生時期後,在2007年8月5日以女子組合少女時代出道,在隊內擔任主領舞、副唱及副Rapper。.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俞利 · 查看更多 »

心斑刺尾魚

心斑刺尾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心斑刺尾魚 · 查看更多 »

地蝦目

地蝦目(學名Bathynellacea)是一目生活在地下水間隙的甲殼類。一些物種可以忍受低鹽濃度,且最少有一非洲物種是嗜熱的,能夠抵受達55℃。地蝦目是微小及瞎眼的,腳很短及脆弱,最長只有3.4毫米。除了南極洲及一些島嶼(包括斐濟、新喀里多尼亞及加勒比地區)外,在每個大洲都可以見到它們。.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地蝦目 · 查看更多 »

北圻遠征

北圻遠征(Expédition du Tonkin;),又稱北圻戰役、東京戰役,是1883年6月至1886年4月期間法國與越南阮朝、中國清朝以及黑旗軍在北圻(今越南北部)發生的一系列戰事的統稱。最終法國勝利,並在北圻建立保護地。 北圻遠征引起的效應錯綜複雜,不僅是1884年中法戰爭的導火索,也是導致1885年越南勤王運動的原因之一。這迫使法國調集了大量士兵組成北圻遠征隊,分乘兵船開往紅河三角洲。雖然法國官方宣稱該戰爭在1886年4月結束,遠征隊人數也被大幅削減,但直到1896年北圻才真正獲得安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北圻遠征 · 查看更多 »

北部省

北部省一般可指:.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北部省 · 查看更多 »

北部省 (新喀里多尼亚)

北部省(province Nord)是新喀里多尼亚的三个省之一。它的辖区囊括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北半部。 省政府所在地是科内。.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北部省 (新喀里多尼亚) · 查看更多 »

圓眼燕魚

圓燕鱼(学名:Platax orbicularis,俗名圓眼燕魚、蝙蝠魚、鯧仔、圓海燕、飛翼)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白鲳科燕鱼属的一種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圓眼燕魚 · 查看更多 »

圓身腔吻鱈

圓身腔吻鱈(学名:Coelorinchus cylindricus),又名鱈魚,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腔吻鱈屬下的一个种,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分部於西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深度550-920公尺,體長可達19公分,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圓身腔吻鱈 · 查看更多 »

圓點短刺魨

圓點短刺魨(学名:Cyclichthys orbicularis),又名短棘圓刺魨、刺規、氣瓜仔、圓點圓刺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亞目二齒魨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紅海至菲律賓,北起日本,南迄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9-170公尺,本魚成魚體褐色至灰色,並具有黑色斑塊,背鰭軟條11-13枚;臀鰭軟條10-12枚,體長可達30公分,棲息在水質清澈、海藻及海綿生長的礁石區,夜行性,以有硬殼的軟體動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圓點短刺魨 · 查看更多 »

圆犁头鳐

圆犁头鳐(学名:Rhina ancylostoma)为圆犁头鳐科圆犁头鳐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东非、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澳洲、菲律宾、日本以及南海和东海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沿海。.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圆犁头鳐 · 查看更多 »

圆翅燕鱼

圆翅燕鱼(学名:Platax pinnatus),又稱彎鰭燕魚,俗名蝙蝠魚、鯧仔、圓海燕、飛翼,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白鲳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圆翅燕鱼 · 查看更多 »

圆额尖指蟹

圆额尖指蟹(学名:Caphyra rotundifrons)为梭子蟹科尖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马里亚纳群岛、托里斯海峡、毛里求斯岛、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主要生活于海水。.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圆额尖指蟹 · 查看更多 »

圆拟鲈

圆拟鲈(学名:Parapercis cylindrica),又稱圓虎鱚,俗名海狗甘仔、舉目魚、沙鱸,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鱷鱚亞目虎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圆拟鲈 · 查看更多 »

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

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简称NOC,中国大陆简称国家奥委会(在使用时经常称国家和地区奥委会),中華民國简称為国家奥会,是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建立、并得到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承认负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开展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 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功能单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IFs)组织的各种奥林匹克活动,最终都要由NOC来承担、执行和完成组织;當地的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同時統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与者。.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國家警察干預隊

國家警察干預隊(法文:Groupes d'Intervention de la Police Nationale;英文:Group Intervention Police National;縮寫:GIPN)隸屬於,為其特種警察部隊之一,負責在全國範圍內執行反恐、拯救人質、拘捕高危險性疑犯、防暴、要員保護、押解及維持公共秩序等任務。.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國家警察干預隊 · 查看更多 »

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

国际民航组织机场代码(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Airport Code,縮寫:ICAO code),是國際民航組織為世界上所有機場所訂定的識別代碼,由4個英文字母組成。ICAO機場代碼通常用于空中交通管理及飛行策劃等。 國際民間航空組織機場代碼與一般公眾及旅行社所使用的IATA機場代碼並不相同。.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 · 查看更多 »

匙鰭異鱗鱵

匙鰭異鰭鱵 ,為輻鰭魚綱鶴鱵目鱵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匙鰭異鱗鱵 · 查看更多 »

利富島

利富島是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的島嶼,位於南太平洋,屬於洛亞蒂群島的一部分,長81公里、寬24公里,面積1,197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104米,2009年人口8,627。 Category:太平洋島嶼.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利富島 · 查看更多 »

利氏長鰭天竺鯛

利氏长鳍天竺鲷,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鲷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利氏長鰭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刺圆顶蟹

刺圆顶蟹(学名:Domecia hispida)为扇蟹科圆顶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波利尼西亚、塔希提、新喀里多尼亚、苏禄海经印度洋至红海及非洲东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刺圆顶蟹 · 查看更多 »

刺鸚嘴魚

刺鸚嘴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太平洋區,包括台灣、澳洲、聖誕島、斐濟、印尼、日本、馬來西亞、越南、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新喀里多尼亞、菲律賓、薩摩亞等海域,棲息深度2-25公尺,體長可達30公分,棲息在珊瑚礁、潟湖,成小群活動,以藻類為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刺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刺藍子魚

刺蓝子鱼(学名:Siganus spinus,俗名臭肚魚、象魚)为蓝子鱼科蓝子鱼属的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刺藍子魚 · 查看更多 »

刺手短浆蟹

刺手短浆蟹(学名:Thalamita spinimana)为梭子蟹科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马来群岛、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水深30米左右的沙石底。.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刺手短浆蟹 · 查看更多 »

分散光毛蟹

分散光毛蟹(学名:Glabropilumnus dispar)为扇蟹科光毛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苏禄海、印度尼西亚、马来群岛、马尔代夫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分散光毛蟹 · 查看更多 »

嵴塘鳢

嵴塘鳢(学名:Butis butis)为塘鳢科嵴塘鳢属的鱼类。 分布于南非、留尼旺島、巴布亞新幾內亞、帛琉、新喀里多尼亞、莫桑比克、馬約特、香港、肯亞、馬達加斯加、斐濟、科摩羅、柬埔寨、孟加拉、斯里蘭卡、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南海等海域。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恆河。 可生存於淡水,汽水及海洋之中,通常發現於潟湖與河口以及紅樹林,偶然溯河而上。 嵴塘鳢也是一種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嵴塘鳢 · 查看更多 »

單帶尖唇魚

單帶尖唇魚(学名:Oxycheilinus unifasciatus),又名單帶龍;汕散仔、闊嘴郎、單帶鸚鯛、玫瑰鸚鯛,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尖唇魚屬下的一个种,分布於東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從聖誕島至土阿莫土群島、馬克薩斯群島,北起琉球群島,南迄新喀里多尼亞、澳洲西北部海域,棲息深度1-160公尺,體長可達46公分,棲息在潟湖及珊瑚礁區,通常獨居性,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等為食,可作為觀賞魚及食用魚,另外有雪卡魚毒的紀錄。.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單帶尖唇魚 · 查看更多 »

單線天竺鯛

單線天竺鯛(学名:Apogon exostigma),俗名外斑天竺鲷、大目側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單線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單角鼻魚

單角鼻魚,又稱長吻鼻魚(学名:Naso unicornis),俗名剝皮仔、打鐵婆、獨角倒吊,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鼻鱼属的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單角鼻魚 · 查看更多 »

單棘立旗鯛

單棘立旗鯛,又稱四帶馬夫魚,俗名花關刀,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單棘立旗鯛 · 查看更多 »

單棘燭光魚

單棘燭光鱼(学名:Polyipnus unispinus)为輻鰭魚綱巨口魚目褶胸鱼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及紐西蘭等海域,為深海魚類,棲息深度50-500公尺,會進行垂直性洄游,體長可達3.5公分。.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單棘燭光魚 · 查看更多 »

單斑笛鯛

單斑笛鯛(学名:Lutjanus monostigma),俗名黑記、黑點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單斑笛鯛 · 查看更多 »

喜貝細鋤蛇鰻

喜貝細鋤蛇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蛇鰻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25.8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喜貝細鋤蛇鰻 · 查看更多 »

喀里多尼亚

喀里多尼亚或加里东(Caledonia)是古羅馬時期的拉丁語地名,主要指現今大不列顛島上苏格兰地区,即罗马帝国不列颠尼亚行省以北的地区。 喀里多尼亚人同時也被稱為皮克特人,是今天苏格兰人的祖先。 在現代英語裡,「喀里多尼亚」常作為蘇格蘭的詩體代稱。.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喀里多尼亚 · 查看更多 »

喀里多尼亞航空

喀里多尼亞航空(Société Aircalin),通常又稱為喀里多尼亞國際航空(Air Calédonie International)以便與另一家以新喀里多尼亞為服務對象的區域航空公司喀里多尼亞空中運輸(Air Calédonie)作區隔,是一家成立於1983年9月,於同年12月2日開始營運的航空公司。 喀里多尼亞航空的首條航線是從努美阿到墨爾本,與澳洲航空合作使用波音747。這項服務後來名為喀里多尼亞快運。用從諾魯航空租借的波音737-200服務擴展到布里斯本、維拉港、瓦利斯及富圖納群島和楠迪。1985年購買Caravelle10B3,1987年用DHC-6營運瓦利斯及富圖納群島航線。1988年Caravelle從機隊中除役並引進波音737。在1995-96年期間,道格拉斯DC-10-30使用在努美阿、布里斯本和帕皮堤航線。1996年航空公司商標公開,在7月11日與澳洲航空協議備忘錄為聯盟,聯合服務因此創立。從1997年波音767開始營運。在2000年3月開始用空中巴士A310飛行新航點大阪。2001年訂購2架空中巴士A330-200,並在2003年開始服務。在2004年2月,空中巴士A320交付給公司和服務在努美阿和雪梨之間。.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喀里多尼亞航空 · 查看更多 »

周倚天

周倚天(Leo Chow Yee Tin,),香港男配音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周倚天 · 查看更多 »

咬齿牡蛎

咬齿牡蛎(学名:Ostrea mordax)为牡蛎科牡蛎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马尔加什、新喀里多尼亚、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潮间带的岩石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太平洋非支群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咬齿牡蛎 · 查看更多 »

和尚蟹属

和尚蟹屬(学名:Mictyris)为和尚蟹科动物的一個屬。分布于日本、中國大陸(广西、广东、福建等地)香港、台灣、菲律宾、马来群岛、新加坡及印尼部分地區(卡拉克隆島、巴韋安島及安汶岛)、新喀里多尼亚、塔斯马尼亚、澳大利亚及印度洋的尼科巴與安达曼。 生活在潮间带沙土的地道或河口的泥滩上,退潮时出来活动。雌雄间没有明显差异,需将腹部打开才能分辨。平均体重约为2克,能够直立行走。 和尚蟹屬物種的可預測特性,使之用於製作 。.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和尚蟹属 · 查看更多 »

哈氏異康吉鰻

哈氏異康吉鰻(學名:Heteroconger hassi),俗称花园鳗,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糯鰻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哈氏異康吉鰻 · 查看更多 »

哈氏錦魚

哈氏錦魚又稱哈氏葉鯛、鞍斑錦魚,俗名四齒、礫仔、六帶龍、柳冷仔、青汕冷、青銅管,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哈氏錦魚 · 查看更多 »

唇舌鰻

唇蛇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蛇鰻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371-824公尺,體長可達42.9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唇舌鰻 · 查看更多 »

冠鲽

冠鲽(学名:Samaris cristatus),俗名白须公、冠汉鲽、丝翅右鲽,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冠鲽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冠鲽 · 查看更多 »

冑刺尻魚

冑刺尻魚,俗名火焰神仙,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冑刺尻魚 · 查看更多 »

凡氏下銀漢魚

凡氏下銀漢魚為輻鰭魚綱銀漢魚目銀漢魚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凡氏下銀漢魚 · 查看更多 »

凶兔頭魨

凶兔頭鲀,又稱圓斑兔頭魨,俗名仙人河魨、氣規、規仔,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鲀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凶兔頭魨 · 查看更多 »

凹穴蛹螺

凹穴蛹螺(学名:Pupa alveola)为捻螺科蛹螺属的动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凹穴蛹螺 · 查看更多 »

啸栗鸢

啸栗鸢(学名:Haliastur sphenurus)是一种体型中等的昼行性猛禽,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和新几内亚等地。 体长50–60厘米,翼展123–146厘米,重380–1,050克。雌性比雄性要大。头小尾长腿短。尾部、胸部和翅膀为棕色,飞羽为黑色,幼鸟翅膀上有非常明显的红棕色斑点。.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啸栗鸢 · 查看更多 »

內冠海龍

內冠海龍(学名:Corythoichthys intestinalis),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新喀里多尼亞、澳洲、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菲律賓、關島、東加、薩摩亞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等海域,棲息深度20-68公尺,體長可達16公分,棲息在水淺的礁沙混合區、珊瑚礁或海草床,卵胎生,通常成對出現。.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內冠海龍 · 查看更多 »

全新世滅絕事件

全新世滅絕事件是於現今的全新世所發生廣泛及持續的滅絕或生物集群滅絕事件,被廣泛視為第六次的大規模滅絕事件(前五次分別是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以及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因此又被稱作第六次大滅絕。涉及的滅絕集群包括了植物及動物的科,如哺乳動物、鳥類、兩棲類、爬行動物及節肢動物,大部份滅絕都是在雨林內發生。於1500年至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就列出了784個已滅絕物種。不過,有很多實際滅絕的物種都沒有紀錄,一些科學家估計於20世紀,就已有2-200萬個物種實際滅絕。根據物種面積曲線估計,每年就有達14萬個物種滅絕。 廣義來說,全新世滅絕事件亦可包括發生在更新世-全新世之間的第四紀滅絕事件(或稱冰河時期滅絕事件)。自一萬年前,人類發展及散佈開始後造成巨型動物群消失。是次滅絕事件並非源自氣候的轉變或人類人口過多。不過全新世滅絕事件則延伸至現今的21世紀。 就全新世滅絕事件應否包攬近期的滅絕事件,或是只看為單一次的事件而並未有共識。近期的滅絕時件也包含了植物的滅絕。整體而言,這次事件的特徵就是人為成因的出現及發生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而這一次的滅絕事件,即使以最保守的方法估算,仍是眾多次滅絕事件中最快的一次。人類文明誕生至今造成了83%的野生動物的滅絕。.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全新世滅絕事件 · 查看更多 »

八仙蜻蜓

八仙蜻蜓,原生於東亞與大洋洲,分佈在北至日本,南至zh-cn:澳大利亚; zh-tw:澳洲; zh-hk:澳洲;-等沼泽地,泛稱「擲彈兵」(grenadier)。 雄蟲體長,翼長,胸部呈金綠色帶黃色斑點,眼睛有褐色和黃色等。腹部大多是用紅色與黑條間隔,雌蟲則是腹部顏色暗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八仙蜻蜓 · 查看更多 »

六帶刺蓋魚

六帶刺蓋魚,俗名藍紋神仙,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六帶刺蓋魚 · 查看更多 »

六帶鰺

六帶鰺(学名:Caranx sexfasciatus),俗名為甘仔魚、紅目瓜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六帶鰺 · 查看更多 »

六帶擬唇魚

六帶擬唇魚又稱擬唇魚、六帶擬鸚鯛,俗名六線龍、汕冷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六帶擬唇魚 · 查看更多 »

光滑尖指蟹

光滑尖指蟹(学名:Caphyra laevis)为梭子蟹科尖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斐济群岛、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与腔肠动物海鸡头共栖。.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光滑尖指蟹 · 查看更多 »

克利夫奈氏鱈

克利夫奈氏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815-1160公尺,體長可達26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克利夫奈氏鱈 · 查看更多 »

克特多巧克力

克特多巧克力是一个比利时巧克力品牌。现属于亿滋国际名下。 克特多由查尔斯·纽豪斯创建于1883年。 查尔斯·纽豪斯用了Côte d'Or(法语的黄金海岸)这个名称来代表可可豆的主要产地加纳。 克特多巧克力于1987年被祖哈德公司收购,祖哈德公司又于1990年被卡夫食品收购。 比利时每年会消费约6亿克特多巧克力。 位于比利时哈莱的克特多巧克力工厂原先每天会生产130万条巧克力棒(现在主要工厂搬至了波兰)和200万巧克力夹心糖。.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克特多巧克力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伍德 (足球运动员)

基斯杜化·格蘭·活特(Christopher Grant Wood,),是一名紐西蘭職業足球員,現時效力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球會伯恩利和新西蘭國家足球隊。司職前鋒。 活特於紐西蘭奧克蘭出生,於職業生涯初期,他曾效力、怀卡托和。其後,活特轉會至英國球會西布朗,效力期間曾被外借至6間不同的球會。2013年,他轉會至莱斯特城。2年後,活特被外借至葉士域治1年。2015年,他轉會至英格蘭冠軍足球聯賽球會列斯聯,並於2016-17球季成為英冠聯賽神射手。2017年,活特轉會至伯恩利,轉會費打破球會的紀錄。 於國家隊方面,活特曾為新西蘭國家足球隊上陣56場,攻入24球,並曾代表球隊參加2010年世界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克里斯·伍德 (足球运动员)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蒂安·卡伦布

基士揚·卡倫布(Christian Karembeu,) 又译卡兰姆布,乃一名出生於新喀里多尼亞的前職業足球員,1995年和1998年大洋洲足球先生得主,曾代表過法國國家隊出賽。.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克里斯蒂安·卡伦布 · 查看更多 »

克氏無鰭蛇鰻

克氏無鰭蛇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蛇鰻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南非、留尼旺、馬爾地夫、聖誕島、澳洲、新喀里多尼亞、馬紹爾群島、夏威夷群島海域,棲息深度10-25公尺,體長可達40公分,棲息在沙泥底質海域,會將身體埋藏於沙泥中,屬肉食性,以甲殼類、小魚等為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克氏無鰭蛇鰻 · 查看更多 »

克氏蝴蝶魚

克氏蝴蝶魚,又稱珠蝴蝶魚,俗名鳳梨蝶、藍頭蝶,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克氏蝴蝶魚 · 查看更多 »

克氏雙鋸魚

克氏雙鋸魚(學名:Amphiprion clarkii),又稱克氏海葵魚、三帶雙鋸齒蓋魚(但視覺上常稱雙帶小丑)等,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斯里蘭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克氏雙鋸魚 · 查看更多 »

副䱵

副䱵(学名:Paracirrhites arcatus),又名白線格、格仔,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䱵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副䱵 · 查看更多 »

剃刀鱼

剃刀鱼(学名:Solenostomus paradoxus)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剃刀鱼科剃刀鱼属的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剃刀鱼 · 查看更多 »

勃氏鈍腹鯡

#重定向 白腹沙丁鱼 勃氏鈍腹鯡為輻鰭魚綱鲱形目鲱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度、安達曼群島、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中國、日本、印尼、越南、東加、密克羅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帛琉、斐濟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50公尺,本魚體延長呈圓筒形,背鰭軟條13-21枚;臀鰭軟條12-23枚,體長可達21公分,棲息在沿海海域,成群活動,屬肉食性,以橈腳類、甲殼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勃氏鈍腹鯡 · 查看更多 »

勒氏發光鯛

勒氏發光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發光鯛科的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深度可達360公尺,體長可達35公分,棲息在底中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勒氏發光鯛 · 查看更多 »

国家列表 (按洲排列)

这是一个按洲排列的世界各国列表,列表展示出各个国家的国旗和首都。.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国家列表 (按洲排列) · 查看更多 »

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法国)

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位于法国巴黎。其前身为皇家药用植物园。19世纪其在科学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法国) · 查看更多 »

国际银行账户号码

國際銀行帳戶號碼(International Bank Account Number,简称IBAN)是各國各銀行之間互相定立的標識號碼,可降低國際間金融操作的失誤。它最初是由歐洲銀行標準委員會(ECBS)通過,後來被採納為國際標準 ISO 13616:1997。目前的標準是ISO 13616:2007,表明SWIFT代碼(ISO 9362)為正式的格式。最初開發是為了促進歐盟範圍內的支付,但現在也已經實施到大多數歐洲國家和其他國家,尤其是在中東和加勒比海地區。IBAN最多包含34個字母和數字字符:首兩個字母是ISO 3166-1α-2國家代碼,然後兩個校驗位,校驗位可檢查完整性。最後一個是特定國家的基本銀行帳戶號碼(BBAN)。BBAN格式的決定是由每個國家的銀行界的約束下,它必須是一個固定長度的不區分大小寫的英數字。它包括國內銀行账户號碼,銀行分行的號碼,和潛在的路由信息。.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国际银行账户号码 · 查看更多 »

图瓦卢国家足球队

图瓦卢国家足球队是代表图瓦卢出战的一支国家足球球队,由图瓦卢足球协会管辖,目前还不是国际足联(FIFA)的成员,但为大洋洲足协(OFC)的准会员。 图瓦卢足球队曾在1979年、2003年和2007年参加了南太平洋运动会。其中在1979年于斐济举办的那一届比赛上以5-3战胜汤加队以及0-18负于大溪地队的比赛分别创造了该球队最大比分胜利和最大比分失利的纪录。.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图瓦卢国家足球队 · 查看更多 »

四帶牙鯻

四帶牙鯻,又稱四線雞魚,俗名四抓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鯻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四帶牙鯻 · 查看更多 »

四線笛鯛

四線笛鯛(学名:Lutjanus kasmira),又稱四帶笛鯛,俗名四線赤筆、條魚、四線、赤筆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四線笛鯛 · 查看更多 »

四节甲科

四節甲科(Ulodidae)屬於鞘翅目,為擬步總科下屬的一科。擁有14個屬以及將近29個物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四节甲科 · 查看更多 »

四斑擬鱸

四斑擬鱸,又稱肩斑虎鱚、肩斑擬鱸,俗名海狗甘仔、舉目魚、沙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鱷鱚亞目虎鱚科擬鱸屬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四斑擬鱸 · 查看更多 »

倫氏棘花鮨

倫氏棘花鮨,又稱倫氏棘花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台灣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80-300公尺,體長可達11.1公分,生活在礁石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倫氏棘花鮨 · 查看更多 »

倒牙魣

倒牙魣,又稱布氏金梭魚,俗名針梭、竹梭、巴拉庫答,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金梭魚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倒牙魣 · 查看更多 »

倒棘副三棘魨

倒棘副三棘魨(学名:Paratriacanthodes retrospinis),又名三刺魨、三腳釘、三角狄,为輻鰭魚綱魨形目擬三刺魨亞目擬三棘魨科副三棘魨屬下的一个种,為深海魚類,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南非至日本、中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418-920公尺,體色粉紅至淡粉紅色,體長可達12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倒棘副三棘魨 · 查看更多 »

皮亞塔

亞塔,法語:Païta。是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的一個縣級行政單位。 其位於新喀里多尼亞島的南方,是南島省的管轄範圍內。行政區內有整座島的對外航空交通建設-努美阿國際機場。.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皮亞塔 · 查看更多 »

皮爾格柏

格柏(学名:Pilgerodendron uviferum),又名智利南部柏,是智利南部及阿根廷西南部特有的一種柏樹。它們生長在火地群島介乎南緯40-55°的地方,是所有柏樹分佈最南的物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皮爾格柏 · 查看更多 »

皱纹团扇蟹

皱纹团扇蟹(学名:Ozius rugulosus)为扇蟹科团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塔希提岛、加罗林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若开、柯西湾、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皱纹团扇蟹 · 查看更多 »

皇家琵鷺

皇家琵鷺(學名Platalea regia),又名澳洲琵鷺及大琵鷺,是一種琵鷺,分佈在澳洲、新西蘭、印尼、巴布亞新畿內亞及所羅門群島的濕地及潮間坪。牠們的迷鳥也有在新喀里多尼亞出沒。皇家琵鷺主要吃甲殼類、魚類及細小昆蟲。牠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為無危。.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皇家琵鷺 · 查看更多 »

皇蛇鯖

皇蛇鯖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蛇鯖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的澳洲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70-470公尺,體長可達22公分,棲息在中底層水域,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皇蛇鯖 · 查看更多 »

短吻粗吻海龍

短吻粗吻海龍(学名:Trachyrhamphus bicoarctatus),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紅海、模里西斯、塞席爾群島、留尼旺、馬爾地夫、中國、台灣、日本、泰國、越南、印尼、菲律賓、澳洲、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1-42公尺,體褐色,具有小斑點,體長可達40公分,棲息在亞潮間帶或潟湖或礁石區生長海草的海域,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短吻粗吻海龍 · 查看更多 »

短土佐鮃

短土佐鮃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鮃科的其中一種,為深海魚類,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50-320公尺,體長可達13.3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短土佐鮃 · 查看更多 »

短螯厚蟹

短螯厚蟹(学名:Helice leachii)为方蟹科厚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朝鲜、日本、加罗林岛、印度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非洲东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河口的沼泽区。.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短螯厚蟹 · 查看更多 »

短棘鰏

短棘鰏(学名:Leiognathus equulus),又稱狗腰鰏,俗名金錢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鰏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短棘鰏 · 查看更多 »

矮紅娘魚

紅娘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角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90-310公尺,體長可達10.1公分,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矮紅娘魚 · 查看更多 »

石冬青科

石冬青科又名新冬青科,只有1属12种,全部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或螺旋排列;果实为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冬青科,属于卫矛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在菊目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石冬青科 · 查看更多 »

石松屬

石松屬(学名:Lycopodium)是石松科中的一屬,無花,有維管束,陸生或附生;莖為多分枝、直立、平臥或匍匐;葉小,簡單,針狀或鱗狀,且濃密地覆蓋住莖及支幹。葉中有單一、無分支的維管束,稱做小葉。孢子囊為腎形,之中的孢子為同形孢子,長在直立莖末端呈錐狀的葉子(孢子葉)的葉片上緣。 扁枝石松屬(Diphasiastrum)、小石松屬(Lycopodiella)及石杉屬(Huperzia)曾被歸類於石松屬中,但現在皆分別分成了不同的屬。還有一些學者分出很多的屬來,如包含玉柏的 Dendrolycopodium 及包含杉葉蔓石松的 Spinulum。 石松屬及扁枝石松屬的部分物種的孢子被稱為石松子,可用做草藥使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石松屬 · 查看更多 »

石楠荒原

石楠荒原是一种棲地,多见于自由穿流、酸性土壤的不毛之地,其特点是开阔、矮生的木本植被。一般指位于高地上,气候更冷、更潮湿的石楠荒原——特别是在英国。 石楠荒原遍布世界,但正在迅速消失,是欧洲罕见的栖地。它们形成的广泛而高度多样化的群落横穿澳大利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一再发生的火情是维护石楠荒原所必需。Specht, R.L. 'Heathlands' in 'Australian Vegetation' R.H. Groves ed.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石楠荒原 · 查看更多 »

玫紋絲隆頭魚

玫紋絲隆頭魚,又稱玫紋絲鰭鸚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在珊瑚礁及岩礁區海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玫紋絲隆頭魚 · 查看更多 »

环球小姐

环球小姐或環宇小姐(Miss Universe)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选美比赛中的获胜者,有時簡稱為环姐。該項比赛于1952年的美国加州太平洋米尔斯服装公司创立。現任環球小姐來自南非的德米莉·奈彼得斯 (Demi-Leigh Nel-Peters),2017年11月26日由來自法國的上一届環姐艾麗斯·米騰奈爾(Iris Mittenaere)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為她加冕桂冠。 另外,環球小姐跟世界小姐、國際小姐和地球小姐稱為世界上,而或也被某些選美網站或部分國家承認為大型選美項目而派選手出賽。.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环球小姐 · 查看更多 »

瞻星腔吻鱈

瞻星腔吻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紐西蘭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600-1340公尺,體長可達71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瞻星腔吻鱈 · 查看更多 »

玉盘桂科

玉盘桂科(Monimiaceae)也叫杯轴花科、香材树科、香材梅科或直接音译为檬立木科,共有18-25属约150-220种,全部都是生长在南半球的植物,有灌木或小乔木,其中最大的属是生长在马达加斯加岛的Tambourissa属,有约50余种。 在南极洲曾经发现最早的杯轴花科植物化石,大约在白垩纪晚期。 分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玉盘桂科 · 查看更多 »

王胤之

王胤之(),出生於台灣新竹縣竹東鎮,為台灣男子職業場地和公路自由車選手 。2014年11月加入高士特職業車隊。.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王胤之 · 查看更多 »

火把树科

火把树科包括26属约350余种,都是生长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南美、新喀里多尼亚群岛和南非。有的属如Caldcluvia也向北越过赤道分布到菲律宾和斐济一带。 本科植物有乔木、灌木也有藤本植物,一般都是常绿植物,也有几种是落叶的,单叶对生或轮生,有托叶;花4或5裂,也有花瓣为3瓣甚至是10瓣的;果实为蒴果,种子含油。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分到蔷薇目下,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APG 分类法将其分到酢浆草目,并将以前分类法中的常绿枝科 (Baueraceae),澳楸科 (Davidsoniaceae)和船形果科(Eucryphiaceae)和本科合并。.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火把树科 · 查看更多 »

灰康吉鳗

康吉鳗(学名:Conger cinereus),又名灰糯鰻、白鰻,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糯鰻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灰康吉鳗 · 查看更多 »

灰胸繡眼鳥

胸繡眼鳥(Zosterops lateralis),又名銀繡眼鳥,是澳洲、紐西蘭及西南太平洋群島,即豪勳爵島、新喀里多尼亞、羅亞爾特群島、瓦努阿圖及斐濟特有的一種雀。牠們分佈在澳洲肥沃的西南部及東南部(包括塔斯曼尼亞及巴斯海峽),及昆士蘭熱帶的岸邊,包括約克角半島。.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灰胸繡眼鳥 · 查看更多 »

灰雅鱈

雅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稚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日本、澳洲東南部、紐西蘭北部、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深度580-1100公尺,為深海底棲性魚類,體長可達60.5公分,棲息在底中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灰雅鱈 · 查看更多 »

獨角鸚鵡

角鸚鵡(Eunymphicus cornutus),又名角鸚鵡或翎冠鸚鵡,是新喀里多尼亞特有的一種大型綠色鸚鵡。牠們的頭部上有兩支黑色羽毛,末端紅色,故得此名。牠們的頸背黃色,面部黑色及紅色,翼及尾巴藍色。 獨角鸚鵡棲息在潮濕的針葉林,尤喜歡貝殼杉屬及南洋杉屬。牠們成對或以小群生活,吃冠層的種子及堅果。牠們會在地上及樹上築巢。 獨角鸚鵡自1880年代起就已經衰落,但仍廣泛分佈在新喀里多尼亞。現時估計牠們有5300-6000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獨角鸚鵡 · 查看更多 »

珊瑚海

海(Coral Sea),又稱所羅門海,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深的海,面積479萬1千平方公里,位於太平洋西南部,平均深度2243米,最深處新赫布-里-海溝深達9175米,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也位於珊瑚海;上有珊瑚海群島。西側是澳大利亞的昆士兰州;東側是新喀里多尼亞島和萬那杜;東北為所羅門群島;北為新幾內亞。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日珊瑚海海戰而聞名世界。.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珊瑚海 · 查看更多 »

珊瑚海海战

海海战(Battle of the Coral Sea)是一场于1942年5月4日至5月8日发生于珊瑚海的海上战斗,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参战双方分别为大日本帝國海軍,以及美国和澳洲的海上及空中力量,这是第1次的航母对战,是第1次双方舰队都在视线距离外进行、也是第1次双方战舰都没向敌军战舰直接开火的海战。 日军为了增强在南太平洋的防御态势决心占领新幾內亞的莫尔兹比港和所罗门群岛中的图拉吉岛。日军为此发动了MO作戰,由海军中将井上成美全权指挥,出动了联合舰队的多支作战舰队,其中包括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和支护的两艘正规航母和1艘轻型航母。美国通过情报部门得知了该计划,遂派出两支航母特混舰队以及1支美澳联合舰队迎击进犯的日军。 5月3-4日日军顺利攻占图拉吉岛,但数艘参战舰艇受到美军舰队航母约克城号的飞机的突袭,或沉或伤。察知美军航母出没的日军遂派出其航母前往珊瑚海,意图搜寻并摧毁盟军海上力量。自5月7日始双方在两天内进行多次空中交战。首日的交锋中美军击沉日军轻型航母祥凤号,作为代价1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舰队油船受重创(后被解体)。次日日军舰队航母翔鹤号受重创,而美军舰队航母列星頓號(又译列克星敦、莱克星顿)则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不久沉没;约克鎮号也被击伤。由于双方航母均有损伤乃至沉没、舰载航空兵力也损耗严重,双方遂脱离接触,离开该海域,由于失去了空中掩护,井上召回了突击舰队。 单就击沉的舰艇而言,日军取得了本次作战的胜利,盟军被认为在战略上取胜,这是开战以来日军战略方向上的进攻首度受阻。更重要的是舰队航母翔鹤号受重创,瑞鹤则飞机损耗严重而无法得到补充,两者皆缺席1个月之后的中途岛海战,使得該役双方飞机数量相差无几,为中途岛战役中美军取胜夺得先机。.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珊瑚海海战 · 查看更多 »

珊迪島

迪島(新喀里多尼亞)(英語:Sandy Island (New Caledonia),法語:Île de Sable)是座現在被證實不存在的島嶼,據稱是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喀里多尼亞的珊瑚海之間。假如此島存在,它將位於法國領海內,成為法國的領土。 島嶼目前不存在,但卻曾出現在一些世界地圖中,包括谷歌地圖。谷歌地球的視圖上,小島曾由黑色圖塊所塗抹,現在則是汪洋一片不存在。但該程式珊瑚海南部的部分歷史衛星影像,是從DigitalGlobe的衛星圖像所擷取的。.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珊迪島 · 查看更多 »

珍珠花瓣蟹

珍珠花瓣蟹(学名:Liomera margaritata)为扇蟹科花瓣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萨摩亚、新几内亚、苏门答腊、安汶、红海、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珍珠花瓣蟹 · 查看更多 »

班卡雀鯛

班卡雀鯛,又稱細點齒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班卡雀鯛 · 查看更多 »

琵琶蟹属

琵琶蟹属(学名:Lyreidus)为蛙蟹科琵琶蟹亞科的一個屬。.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琵琶蟹属 · 查看更多 »

睫角守宮

睫角守宮(學名:Correlophus ciliatus),為新喀里多尼亚南部的原生種。1866年,在新發現的新喀里多尼島上,法国动物学家Alphone Guichenot發現了睫角守宮。这個物种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直到1994年才被再度发现。與數個多趾虎屬的物種一樣,它被國際野生動植物貿易協會認為是保護階段的物種。如今這個物種在宠物市場上相當受到歡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睫角守宮 · 查看更多 »

硬毛贝绵蟹

毛贝绵蟹(学名:Dynomene hispida)为贝绵蟹科贝绵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印度尼西亚(安汶)、新喀里多尼亚岛、所罗门群岛、夏威夷群岛、奎提维岛、毛里求斯、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琛航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浅水岩缝及珊瑚礁丛中。 本物種在中國的模式種取自西沙琛航島,头胸甲长12.6毫米,宽15.5毫米。全身覆蓋着濃密的硬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硬毛贝绵蟹 · 查看更多 »

福氏副䱵

福氏副䱵(学名:Paracirrhites forsteri),又名雀斑副䱵、海豹格䱵、格仔,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䱵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福氏副䱵 · 查看更多 »

福氏鼠鱚

福氏鼠鱚為輻鰭魚綱鼠鱚目鼠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的紐西蘭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04-1233公尺,本魚背部褐色,腹部粉紅色或橘色; 鰭有在邊緣有灰白色區塊對比的深灰色區塊,下唇嘴部具有延長分叉的乳突,背鰭軟條10-11枚;臀鰭軟條7-8枚;脊椎骨64-66個,體長可達48.6公分。棲息於砂質底部海域,夜行性,喜埋藏在沙中,吃底棲性與穴居無脊椎動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福氏鼠鱚 · 查看更多 »

禿尾蛇鰻

禿尾蛇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蛇鰻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的新喀里多尼亞及斐濟海域,體長可達66.9公分,棲息在底層海域,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禿尾蛇鰻 · 查看更多 »

稻属

稻屬(学名:Oryza)是禾本科的一屬,有18個物種,包括2个栽培种和17个原生种。分布于全球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稻属 · 查看更多 »

稻氏天竺鯛

稻氏天竺鯛,又名斗氏天竺鯛,俗名大目側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稻氏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突吻短額鮃

突吻短額鮃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鮃科的其中一種,為亞熱帶海水魚,分布於中西太平洋Chesterfield 及Bellona海底平原及新喀里多尼亞南部海域,棲息深度41-300公尺,體長可達7公分,棲息在沙底質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突吻短額鮃 · 查看更多 »

窄吻角鯊

吻角鯊(學名Squalus mitsukurii)是角鯊屬下的一種鯊魚,分佈在切斯特菲爾德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及瓦努阿圖的艾法特島的西中太平洋,介乎南緯16°至18°,水深320-400米。牠們的身長達至77厘米,鰭端沒有黑色及身體沒有白點。 牠們是卵胎生,每胎有3條幼鯊。.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窄吻角鯊 · 查看更多 »

筆狀吻蛇鰻

吻蛇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蛇鰻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約435公尺,體長可達45.7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筆狀吻蛇鰻 · 查看更多 »

箭矢天竺鯛

箭矢天竺鯛,又稱異天竺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箭矢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箭魣

箭魣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金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印度、日本、香港、澳洲、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馬里亞納群島、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紐埃、帛琉等海域,體長可達100公分,棲息在沿岸水域,成群活動,屬肉食性,以小魚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及遊釣魚,具利齒,易造成創傷。.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箭魣 · 查看更多 »

米点箱鲀

米点箱鲀(学名:Ostracion meleagris),又稱白點箱魨,俗名花木瓜,为輻鰭魚綱魨形目箱鲀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米点箱鲀 · 查看更多 »

米歇尔·罗卡尔

米歇尔·罗卡尔(Michel Rocard,)法国政治家,曾任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1993-1994)和法国总理(1988-1991)。.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米歇尔·罗卡尔 · 查看更多 »

米氏腹瓢鰕虎魚

米氏腹瓢鰕虎鱼,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鱼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米氏腹瓢鰕虎魚 · 查看更多 »

粗粒石扇蟹

粗粒石扇蟹(学名:Epixanthus corrosus)为扇蟹科石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马来半岛、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粗粒石扇蟹 · 查看更多 »

粗糙蚀菱蟹

粗糙蚀菱蟹(学名:Daldorfia horrida)为菱蟹科蚀菱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新喀里多尼亚、加里曼丹岛、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红海、毛里求斯、南非、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潮间带至125米深的岩石底以及泥沙或具贝壳的海底及珊瑚礁浅水中。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125米。.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粗糙蚀菱蟹 · 查看更多 »

粗紋鰏

粗紋鰏(学名:Leiognathus lineolatus),俗名碗米仔、金錢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鰏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粗紋鰏 · 查看更多 »

粒唇鲻

粒唇鲻(学名:Crenimugil crenilabis),俗名烏魚、烏仔、烏仔魚,为輻鰭魚綱鯔形目鲻科粒唇鲻属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粒唇鲻 · 查看更多 »

粒突箱鲀

粒突箱鲀(学名:Ostracion cubicus),俗名木瓜,为輻鰭魚綱魨形目箱鲀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粒突箱鲀 · 查看更多 »

粒掌假花瓣蟹

粒掌假花瓣蟹(学名:Pseudoliomera granosimana)为扇蟹科假花瓣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塔希提岛、土阿莫土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圣诞岛、可可群岛、查戈斯群岛、红海、塞舌耳岛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粒掌假花瓣蟹 · 查看更多 »

糙首腔吻鱈

糙首腔吻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印度洋澳洲南部及西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及諾福克島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622-1350公尺,體長可達50.8公分,棲息在大陸坡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糙首腔吻鱈 · 查看更多 »

索羅門群島戰役

所罗门群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的一次主要战役。本次战役始于1942年初,日本入侵新几内亚托管地的和布干维尔岛。日军在占领上述地区后,建设了多个海空基地,以掩护日军对新几内亚的进攻,为日本设立在新不列顛岛拉包爾的大型基地提供防御屏障,并且作为前进基地以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航运线路。 盟军为了保护自身在南太平洋的交通线路,支援在新几内亚的反攻,孤立在拉包尔的日军基地,在1942年8月7日发动了一场两栖作战,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下简称瓜岛)和周边岛屿(见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盟军的这次登陆行动引发了一系列的战斗,从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战开始,接着战场转移到中部和北部所罗门群岛,随后扩大到新喬治亞島和周边、还有布干维尔岛等地。 盟军和日军在该地区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海、陆、空的全方位消耗战,使得日军兵力逐渐损耗在南太平洋的海岛上,损失速度超过了其所能补充的速度。盟军夺回了所罗门群岛的部分岛屿(虽然在一些地区,武装行动一直持续到了战争结束),同时隔离、并跳过了数个日军苦心经营的据点。 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所罗门群岛战役与逐渐合流。.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索羅門群島戰役 · 查看更多 »

索氏尖鼻魨

索氏尖鼻魨(学名:Canthigaster solandri),又名細斑扁背魨、眼斑扁背魨、尖嘴規、規仔,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亞目四齒魨科扁背魨屬下的一个种,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至土阿莫土群島,北起日本,南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0-36公尺,體長可達11.5公分,棲息在礁石平台、潮池、潟湖等,成對或小群活動,以藻類、海綿、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甲殼類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作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索氏尖鼻魨 · 查看更多 »

紫紅擬花鮨

紫紅擬花鮨,又稱厚唇擬花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紫紅擬花鮨 · 查看更多 »

紫轮参

紫轮参(学名:Polycheira fusca)为指参科轮参属的动物。分布于东非、塞舌尔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西太平洋诸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多栖息于高潮区附近岩石底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喀里多尼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紫轮参 · 查看更多 »

紫錦魚

紫錦魚又稱紫衣葉鯛,俗名四齒、礫仔、紫衣、貓仔魚、汕冷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紫錦魚 · 查看更多 »

細尾海馬

細尾海馬(学名:Acentronura gracilissima),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莫三比克、越南、日本、新喀里多尼亞及帛琉等海域,棲息在海草床或淺水區的布滿紅藻岩礁區,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細尾海馬 · 查看更多 »

細紋鰏

細紋鰏(学名:Leiognathus berbis),俗名碗米仔、金錢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鰏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細紋鰏 · 查看更多 »

細身斜頜鰈

細身斜頜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冠鰈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300-350公尺,體長可達4.4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細身斜頜鰈 · 查看更多 »

細鋸九棘鱸

細鋸九棘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安達曼海、暹羅灣、澳洲、菲律賓、印尼、新喀里多尼亞、所羅門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30公尺,體長可達25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細鋸九棘鱸 · 查看更多 »

細斑裸胸鱔

細斑裸胸鱔,又名花鰭裸胸鯙,俗名薯鰻、錢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細斑裸胸鱔 · 查看更多 »

紅尾前角單棘魨

紅尾前角單棘鲀,又稱前角魨,俗名黑帶砲彈、黑帶皮剝魨,为輻鰭魚綱魨形目單棘魨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紅尾前角單棘魨 · 查看更多 »

紅帶棘花鮨

紅帶棘花鮨,又稱紅帶棘花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00-200公尺,體長可達4.9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紅帶棘花鮨 · 查看更多 »

紅帶擬鱸

紅帶擬鱸,又稱黃紋擬鱸,俗名海狗甘仔、舉目魚、沙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鱷鱚亞目虎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紅帶擬鱸 · 查看更多 »

紅光尾海龍

紅光尾海龍(学名:Festucalex erythraeus),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莫三比克、伊朗、馬爾地夫、日本、菲律賓、印尼、新喀里多尼亞、萬那杜、夏威夷群島、索羅門群島等海域,為特有種,棲息深度18-81公尺,體為紅色,背鰭軟條18-21枚,臀鰭軟條4枚,體長可達8.2公分,可作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紅光尾海龍 · 查看更多 »

紅紋擬花鮨

紅紋擬花鮨,又稱紅紋擬花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可達400公尺,體長可達12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紅紋擬花鮨 · 查看更多 »

紅絲絲隆頭魚

紅絲絲隆頭魚,又稱紅絲絲鰭鸚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區,從澳洲大堡礁至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0-55公尺,本魚體淡紫色至淡粉紅色,背面佈滿了黃色, 顏色變化成白黃色或者腹側白色,有數縱列的紫色斑點與間斷的線與一條堅硬的紫色斑紋沿著背面,中央的鰭黃色的有藍色的斑紋,體長可達12公分,棲息在水質清澈的外海礁坡,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紅絲絲隆頭魚 · 查看更多 »

紅鬚小褐鱈

紅鬚小褐鱈(学名:Physiculus roseus),又名紅鬚稚鱈、鱈魚,为輻鰭魚綱鱈形目稚鱈科小褐鱈屬下的一个种,為深海魚類,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孟加拉灣、印尼、澳洲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深度300-549公尺,體長可達23公分,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紅鬚小褐鱈 · 查看更多 »

紅鰭冠海龍

紅鰭冠海龍(学名:Corythoichthys haematopterus),又名紅鰭海龍、海龍,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塞席爾群島、安達曼群島、台灣、日本、菲律賓、新加坡、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索羅門群島、帛琉、新喀里多尼亞、越南、'萬那杜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21公尺,體長可達19.8公分,棲息在有遮蔽物的岩石或沙地,卵胎生,成魚通常成對出現。.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紅鰭冠海龍 · 查看更多 »

紅身奧氏擬雀鯛

紅身奧氏擬雀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擬雀鯛科的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深度0-15公尺,為熱帶海水魚,體長可達5.9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紅身奧氏擬雀鯛 · 查看更多 »

紅鑽魚

紅鑽魚(学名:Etelis carbunculus),又稱大口濱鯛、紅肉鑽、紅雞仔、濱鯛,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紅鑽魚 · 查看更多 »

紋波石斑魚

紋波石斑魚,俗名為石斑、過仔魚、花狗斑,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紋波石斑魚 · 查看更多 »

紋斑絲鰕虎魚

紋斑絲鰕虎魚又名紋斑猴鯊,为輻鰭魚綱虾虎鱼亚目鰕虎鱼科的其中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紋斑絲鰕虎魚 · 查看更多 »

綠唇鸚嘴魚

綠唇鸚嘴魚(学名:Scarus forsteri),又名福氏鸚哥魚,俗名鸚哥、青衣,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綠唇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綠紋樹蛙

綠紋樹蛙(學名Litoria aurea),又名綠金雨濱蛙、澳洲金蛙或綠金鈴蛙,是澳洲東部特有的一種樹蛙。牠們可以長達11厘米,故是澳洲體型最大的青蛙之一。牠們所棲息的地方經常受到騷擾,另外污染、入侵物種及寄生蟲和病原體等,令牠們的數量急速下降,現正處於易危狀況。.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綠紋樹蛙 · 查看更多 »

綠色政治

綠色政治是一個將目標放在生態及環境上的政治思想,他們透過草根式、參與式的民主制度來達成目標。綠色政治是由綠色運動參與者所提倡,他們從1980年代開始在世界各地成立綠黨。「綠色」(Green)翻譯自德文的「Grün」,是來自於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綠黨,成立於1970年代晚期的德國綠黨(die Grünen)。「政治生態學」則用在歐洲和學術界。 綠色政治支持者稱為「綠人」,分享有關生態運動、保育運動、環境運動、女權運動和和平主義等想法。除了民主和生態議題,綠色政治也關心公民自由、社會正義和非暴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綠色政治 · 查看更多 »

網紋宅泥魚

網紋宅泥魚,又稱網紋圓雀鯛,俗名為厚殼仔、二間雀,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網紋宅泥魚 · 查看更多 »

網紋蝴蝶魚

網紋蝴蝶魚,俗名網紋蝶,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網紋蝴蝶魚 · 查看更多 »

網紋鸚嘴魚

網紋鸚嘴魚,又名黃鸚哥魚,俗名鸚哥、青衣,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網紋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線紋環盤魚

線紋環盤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喉盤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線紋環盤魚 · 查看更多 »

縱帶刺尾魚

縱帶刺尾魚(学名:Acanthurus lineatus),又名線紋刺尾鯛、紋倒吊、彩虹倒吊,俗名粗皮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縱帶刺尾魚 · 查看更多 »

縱帶鸚鰕虎

縱帶鸚鰕虎,为輻鰭魚綱虾虎鱼亚目鰕虎科的其中一種,又稱鸚歌鯊。.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縱帶鸚鰕虎 · 查看更多 »

縱紋腹囊海龍

縱紋腹囊海龍(学名:Microphis cruentus),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大洋洲新喀里多尼亞的淡水或半鹹水水域,體長可達15.5公分,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縱紋腹囊海龍 · 查看更多 »

红喉鹦雀

红喉鹦雀(学名:Erythrura psittacea)是新喀里多尼亚的一种梅花雀。其全球分布范围约为20,000至50,000平方千米。 红喉鹦雀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的低地湿润森林以及疏灌丛中。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红喉鹦雀 · 查看更多 »

红纹螺属

红纹螺属 (學名:Bullina)是一個海洋泡螺的屬,是红纹螺科之下的一個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的分類單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红纹螺属 · 查看更多 »

红牙鳞鲀

红牙鳞鲀(学名:Odonus niger),俗名魔鬼砲彈、紅牙板機魨,为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鳞鲀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红牙鳞鲀 · 查看更多 »

纹腹叉鼻鲀

纹腹叉鼻鲀(学名:Arothron hispidus),俗名白點河魨、烏規、花規、綿規,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鲀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纹腹叉鼻鲀 · 查看更多 »

线红纹螺

线红纹螺(学名:Bullina lineata),又名豔捻螺,为捻螺總科豔捻螺科红纹螺属的一種海螺动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线红纹螺 · 查看更多 »

纖尾錐齒潛魚

纖尾錐齒潛魚為輻鰭魚綱鼬魚目鼬魚亞目隱魚科的其中一種,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印尼、澳洲、紐西蘭、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84-470公尺,體長可達18.1公分,為底棲性魚類,生活在大陸坡,屬肉食性,罕見。.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纖尾錐齒潛魚 · 查看更多 »

纖細隱魚

纖細隱鱼,又稱鰻形細潛魚、駝背潛魚 、细鳗潜鱼、纤细隐鱼,為輻鰭魚綱鼬魚目隱鱼科鼬魚亞目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纖細隱魚 · 查看更多 »

纖鸚嘴魚

纖鸚嘴魚(学名:Leptoscarus vaigiensis),又名纖鸚鯉,俗名鸚哥、蠔魚、臊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纖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维耶亚猪笼草

维耶亚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vieillardii)是新喀里多尼亚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得名于欧仁·维耶亚,他于1861年至1867年在新喀里多尼亚和塔希提采集植物标本。维耶亚猪笼草是最早描述的猪笼草属物种之一。其自然原生地为亚热带或热带干燥森林。 喀里多尼亚杵蚊栖息于维耶亚猪笼草的捕虫笼中。Iyengar, M.O.T. 1969.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维耶亚猪笼草 · 查看更多 »

绿彩钟螺

绿彩钟螺(学名:Pictodiloma suavis),又名盲螺,是一個海螺的物種,屬於鐘螺目鐘螺科的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绿彩钟螺 · 查看更多 »

绒毛大眼蟹

绒毛大眼蟹(学名:Macrophthalmus tomentosus)为沙蟹科大眼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菲律宾、丹老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潮间带泥沙滩上。.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绒毛大眼蟹 · 查看更多 »

绒毛仿银杏蟹

绒毛仿银杏蟹(学名:Actaeodes tomentosa)为扇蟹科仿银杏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洋、非洲东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福建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沿岸带的岩石缝中或珊瑚礁的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绒毛仿银杏蟹 · 查看更多 »

绒毛折颚蟹

绒毛折颚蟹(学名:Ptychognathus barbatus)为方蟹科折颚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印度尼西亚、印度、马达加斯加、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浅水石下或卵石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绒毛折颚蟹 · 查看更多 »

罗汉松科

罗汉松科又名竹柏科,裸子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南半球的温带地区,共有18-19属,约170-200余种,中国有2属14种,都生长在长江以南各地。 罗汉松科植物都是常绿乔木或灌木,叶互生或有时对生,针状、鳞片状或线形;花单性异株或同株,雄花顶生或腋生,雌花腋生或生于枝顶,有苞片;种子当年成熟,核果状、坚果状或鲜有浆果状。 寄生陆均松(Parasitaxus usta)是已知的裸子植物中唯一一种寄生植物,生长在新喀里多尼亚,寄生在新喀里多尼亚陆均松(Falcatifolium taxoides)上。 有的分类学家将芹叶松属单独列为一个科。 知道1970年以前,罗汉松科还只分为7属,最新的研究将罗汉松属根据叶子结构、胚珠形态等分为8个新属,以后又陆续分出其他新属。Barker, N.P., Muller, E.M., and Mill, R.R. (2004).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罗汉松科 · 查看更多 »

美岛鹃鵙

美岛鹃鵙(学名:Coracina caledonica)是山椒鸟科鸦鹃鵙属的一个罕见物种。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布干维尔岛、所罗门群岛和瓦努阿图。美岛鹃鵙是一种大型的鹃鵙,体长可达32至37厘米,尾部方长,羽毛呈深灰色。成鸟的眼球为黄色,而幼鸟的为褐色。 其自然栖息地是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森林以及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美岛鹃鵙 · 查看更多 »

美丽核果蟹

美丽核果蟹(学名:Nucia speciosa)为玉蟹科核果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夏威夷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印度、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潮间带珊瑚礁丛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美丽核果蟹 · 查看更多 »

美国陆军第25轻步兵师

美国陆军第25轻步兵师隶属于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第8军,绰号“热带闪电”,是美国太平洋战区主要的陆军力量,可以在接到动员令后18小时内开始部署。第25轻步师属轻型作战师,机动灵活,在执行紧急支援任务方面能力突出,可以进行城市战或进行警备任务,局限在于无法抵挡重装甲部队、炮兵集群、战略导弹部队袭击,山地战能力差。第25轻步师自成立以来,先后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是美国陆军的主力部队之一。该师的格言是:“准备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进行打击。”(The preparation in any place, any time carries on the attack.).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美国陆军第25轻步兵师 · 查看更多 »

羞鮗

羞鮗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七夕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台灣、印尼、澳洲、斐濟、菲律賓、東加、新喀里多尼亞、越南、索羅門群島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30公尺,體長可達9.4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屬肉食性,雄魚有護卵的行為。.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羞鮗 · 查看更多 »

美麗尖鼻魨

美麗尖鼻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亞目四齒魨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南太平洋澳洲、紐西蘭、新喀里多尼亞、豪勳爵島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250公尺,體長可達23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美麗尖鼻魨 · 查看更多 »

美拉尼西亚

美拉尼西亚(Melanesia,源於希腊语Μελανησία)是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其餘兩個為密克罗尼西亚和玻里尼西亞),意为“黑人群岛”。由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斐济群岛等组成。陆地总面积约15.5万平方公里,各岛多火山。.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美拉尼西亚 · 查看更多 »

美拉尼西亚人

美拉尼西亚人是美拉尼西亚的主要居民。大多数讲巴布亚诸语言之一,但也有一些群体讲南岛语(如摩鹿加人、Motu和斐济人)。美拉尼西亚人已经占领了从印度尼西亚东部到东至瓦努阿图和斐濟的岛屿。.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美拉尼西亚人 · 查看更多 »

羽鳃鲐

羽鳃鲐(学名:Rastrelliger kanagurta),又稱金帶花鯖,俗名鐵甲,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鲭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羽鳃鲐 · 查看更多 »

羅氏箭杆鰻

羅氏箭杆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通鰓鰻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屬深海魚類,棲息深度可達710公尺。.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羅氏箭杆鰻 · 查看更多 »

翼茎草

翼茎草(学名:Pterocaulon redolens)为菊科翼茎草属的植物。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岛、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等地,一般生长在沙地上、低海拔旷野荒地及耐旱力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翼茎草 · 查看更多 »

真丝金䱵

真丝金䱵(学名:Cirrhitichthys falco),又名鷹金䱵,为䱵科金䱵属的鱼类,俗名鹰金䱵。分布于台湾岛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民答那峨島、菲律宾。.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真丝金䱵 · 查看更多 »

真裸頂鯛

真裸頂鯛(学名:Gymnocranius euanus),又稱真白鱲、日本裸頂鯛、臼齒裸頂鯛,俗名龍尖,为龍占魚科裸頂鯛屬下的一个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真裸頂鯛 · 查看更多 »

猪笼草属物种列表

草属物种列表列出了所有已知的猪笼草属物种。其包括153个公认的现存物种,3个未完全描述的类群及3个杂交种。3种已灭绝的物种也包含于其内。 其IUCN保护状况来源于《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除另有注释外,其分类及其他信息都来源于斯图尔特·麦克弗森2009年的专著《旧大陆的猪笼草》。McPherson, S.R. 2009.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猪笼草属物种列表 · 查看更多 »

猪笼草属自然杂交种列表

该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列表记录了猪笼草属下所有有记录的自然杂交种,非地区特有种的杂交种标记了星号。.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猪笼草属自然杂交种列表 · 查看更多 »

眼帶尖鼻魨

帶尖鼻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亞目四齒魨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從菲律賓至斐濟,北起日本,南迄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0-53公尺,體長可達7.5公分,棲息在礁石區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眼帶尖鼻魨 · 查看更多 »

眼镜蛇科

蛇科(学名Elapidae)又名蝙蝠蛇科,客家話稱之為嘭頭蛇,此科的成员皆为剧毒蛇类,主要栖息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包括亚洲、非洲、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当中包括眼镜蛇属、眼鏡王蛇屬、曼巴属、环蛇属、珊瑚蛇属、太攀蛇属等著名的成员。目前已有约61属包括325个物种被确认。.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眼镜蛇科 · 查看更多 »

眼斑椒雀鯛

斑椒雀鯛,又稱珠點固曲齒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眼斑椒雀鯛 · 查看更多 »

烟纹棘茄鱼

煙紋棘茄魚(学名:Halieutaea fumosa),又名雲紋棘茄魚、棘茄魚,为輻鰭魚綱棘茄魚亞目棘茄魚科棘茄魚屬下的一个种,為底棲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南非、孟加拉灣、越南、馬來西亞、日本、臺灣、澳洲、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體長可達14公分,棲息在大陸坡,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烟纹棘茄鱼 · 查看更多 »

爪哇裸胸鱔

哇裸胸鱔(学名:Gymnothorax javanicus),又名爪哇裸胸鯙,俗名薯鰻、錢鰻、油錐,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爪哇裸胸鱔 · 查看更多 »

爪哇語

哇語是印尼四大主島之一的爪哇島上東、中部居民主要採用的語言。爪哇語屬南島語系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一個語支,和印尼語及馬來語算是近親,有語言人口7550萬人。不少講爪哇語的人都同時會說印尼語,但日常生活主要採用爪哇語。 現時爪哇語採用拉丁字母,但過去曾經採用一種很特別的爪哇字母來記錄他們的語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爪哇語 · 查看更多 »

絨皮鮋

絨皮鮋,又稱疣鮋,是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鮋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絨皮鮋 · 查看更多 »

絲尾紅鑽魚

絲尾紅鑽魚(学名:Etelis coruscans),又稱長尾濱鯛、闪灼红钻鱼,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絲尾紅鑽魚 · 查看更多 »

絲鰭寬尾鱗魨

絲鰭寬尾鱗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鱗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日本琉球群島至澳洲北部、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61-180公尺,本魚體橢圓且側扁,尾鰭上下葉延長,背鰭硬棘部深棕色,背部黑褐色,體具淡藍色斑點或黃色網狀紋,頰部有棕色或綠色色調,背鰭硬棘3枚;背鰭軟條25-27枚;臀鰭軟條22-25枚,體長可達32.5公分,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絲鰭寬尾鱗魨 · 查看更多 »

疾行毛刺蟹

行毛刺蟹(学名:Pilumnus cursor)为毛刺蟹科毛刺蟹属的动物,原屬扇蟹科毛刺蟹属。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丹尼森港、锡兰、安达曼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疾行毛刺蟹 · 查看更多 »

環帶瓢眼鰕虎魚

帶瓢眼鰕虎魚(学名:Sicyopus zosterophorum),又名環帶黃瓜鰕虎,为鰕虎科瓢眼鰕虎魚屬下的一个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環帶瓢眼鰕虎魚 · 查看更多 »

環紋冠海龍

紋冠海龍(学名:Corythoichthys amplexus),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塞席爾群島、安達曼群島、日本、菲律賓、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斐濟、新喀里多尼亞及薩摩亞群島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31公尺,體長可達10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環紋冠海龍 · 查看更多 »

炫蓝蘑菇

炫蓝蘑菇(学名:Mycena interrupta)是一种蘑菇。它分布在冈瓦那植物区系,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和智利均有分布。它在澳大利亚主要分布在维多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南澳大利亚州,以及昆士兰州的莱明顿国家公园。 与同属的其他蘑菇不同的是,炫蓝蘑菇并不发光。.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炫蓝蘑菇 · 查看更多 »

炭黑曲霉

炭黑曲霉(学名:Aspergillus carbonarius)是属于散囊菌目发菌科曲霉属的一种真菌,可生长在土壤、柿饼、植物根、霉果、牛粪等基物上。该种分布于中国、加纳、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新喀里多尼亚、尼日利亚、南非、美国等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炭黑曲霉 · 查看更多 »

瓦努阿圖國家足球隊

萬那杜國家足球隊是萬那杜的足球代表隊,並由瓦努阿圖足球總會所管轄。於1980年前,萬那杜國家足球隊於1980年前稱為新赫布里底群島國家足球隊。直至現在,兩者共參與過8次的大洋洲國家盃,當中共4次取得殿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瓦努阿圖國家足球隊 · 查看更多 »

瓦努阿图地理

瓦努阿图是一个位于南太平洋的群岛,包含80个岛屿,海岸线2528公里,面积14,760 km²。 地理坐标为16°00′S 167°00′E。与所罗门群岛与新喀里多尼亚相邻。 瓦努阿图是一个火山列岛。最高点为Tabwemasana山,海拔1877米。 瓦努阿图的自然资源包括阔叶森林与鱼类。1993年,该地75%的土地被林地覆盖,10%用于种植业。2%用于牧业。 es:Islas Vanuatu.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瓦努阿图地理 · 查看更多 »

瓦卡蒂普高中

卡蒂普高中(英语:Wakatipu High School)位于新西兰奥塔哥大区皇后镇,是一所公立混合性别中等学校。建立于1975年。提供9至13年级教学。.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瓦卡蒂普高中 · 查看更多 »

瓦氏宝螺

氏宝螺(学名:Contradusta walkeri),又名紫口拟枣贝,为腹足纲宝贝科的海洋軟體動物。舊屬宝螺属及拟枣贝属,今被劃歸Contradusta屬。.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瓦氏宝螺 · 查看更多 »

瓦氏尖鼻魨

氏尖鼻魨(学名:Canthigaster valentini,又稱橫帶扁背魨,俗名日本婆)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科扁背鲀属的一種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瓦氏尖鼻魨 · 查看更多 »

瓜氏鸚嘴魚

氏鸚嘴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度、印尼、越南、菲律賓、柬埔寨、澳洲、日本、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帛琉、新喀里多尼亞、萬那杜等海域,棲息深度2-18公尺,體長可達40公分,棲息在珊瑚礁或藻礁,以藻類為食,單獨或小群活動,可作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瓜氏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生態區列表

這是一個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所收集匯整的生態區列表。 世界自然基金会將生態區分為陸地、淡水、海洋等3大類型。其中,陸地及淡水部分可依地理分布、演化歷史因素及生物類群之相似性再分為8個生態界,共包含867個陸地生態區及426個淡水生態區;海洋部分則可依緯度及洋盆分為12個生態界,包含232個海洋生態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生態區列表 · 查看更多 »

甲若鰺

若鰺,又稱鎧鰺,俗名為甘仔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甲若鰺 · 查看更多 »

申根区

申根区是指履行1985年在卢森堡申根镇签署的《申根协议》的26个欧洲国家所组成的区域。对于国际旅行者而言,这一区域非常像一个单独的国家,进出入这一区域需要经过边境管制,而在该区域内的各个国家之间却几乎不存在边境管制。 申根区包含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这四个非欧盟国家,和摩纳哥、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这三个亦不屬於歐盟的微型国家。虽然有非欧盟国家的存在,但1999年通过的《阿姆斯特丹条约》使《申根既有规范》(Schengen acquis)正式成为了欧盟法律的一部分。除了爱尔兰和英国外,其余的欧盟国家均被要求履行《申根既有规范》,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浦路斯和克羅埃西亞尚未履行该协议。目前申根区已包含超过4亿的人口,面积达4,312,099平方公里。 遵循《申根既有规范》有助于取消该区域内国家之间的边境管制,同时加强与非成员国之间的外部边境管制力度。申根协议包含了一系列涉及到临时入境(包含申根签证)、外部边境管制的协调和跨国警务合作等的共同政策。 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规定,在机场、酒店或者是警署可能需要护照或者认可的身份证明来完成身份检查。同时,在申根国家之间偶尔也会执行常规边境管制。.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申根区 · 查看更多 »

無刺伊神蟹

無刺伊神蟹(學名:Izanami inermis),是短尾下目(螃蟹)饅頭蟹總科黎明蟹科伊神蟹屬的一個物種,見於新喀里多尼亞的專屬經濟水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無刺伊神蟹 · 查看更多 »

無鬚膜首鱈

無鬚膜首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香港外海、菲律賓、印尼至新喀里多尼亞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366-855公尺,體長可達18.2公分,棲息在大陸坡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無鬚膜首鱈 · 查看更多 »

無核武地帶

無核武地帶(Nuclear-Weapons-Free Zone,缩写NWFZ),是指由聯合國确认的根据各国自愿订立条约而明令禁止使用、研發和部署核武器的特定区域,联合国大会决议采取一系列监督和控制手段以保障有关条约的施行。无核武地带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比较接近但又有一定的区别。与此类似的还有无核地带,这一概念指的是禁止使用、研发和部署核武器及核电站的特定区域,某些情况下该区域还会禁止安置或处理核废料、禁止使用或研发核动力装置;与无核武地带不同,无核地带所依据的并不是由联合国确认的国际条约。.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無核武地帶 · 查看更多 »

異唇粒唇鯔

唇粒唇鯔為輻鰭魚綱鯔形目鯔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澳洲、日本、萬那杜、印尼、帛琉、新喀里多尼亞、菲律賓、泰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等海域,體長可達50公分,棲息在沿海、河口,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異唇粒唇鯔 · 查看更多 »

異葉公鯷

尖吻半棱鯷(学名:Encrasicholina heteroloba)又稱異葉公鯷、尖吻小公鱼,俗名魩仔、白鱙,為輻鰭魚綱鯡形目鯡亞目鳀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異葉公鯷 · 查看更多 »

牙銀漢魚科

牙銀漢魚科,為輻鰭魚綱銀漢魚目的其中一科。其下僅有一屬一種,即默氏牙銀漢魚(Dentatherina merceri).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牙銀漢魚科 · 查看更多 »

狹帶鈍塘鱧

狹帶鈍塘鱧,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亞目鰕虎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狹帶鈍塘鱧 · 查看更多 »

盤孔喉盤魚

孔喉盤魚(學名:Discotrema crinophilum),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喉盤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盤孔喉盤魚 · 查看更多 »

白假方蟹

白假方蟹(学名:Pseudograpsus albus)为假方蟹属的动物,原屬方蟹科,現歸入弓蟹科。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群岛、土阿莫土群岛、印度、马达加斯加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高潮线下岩石岸边或珊瑚礁丛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白假方蟹 · 查看更多 »

白尾雀鯛

白尾雀鯛,又稱金尾雀鯛、瑰斑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白尾雀鯛 · 查看更多 »

白帶金翅雀鯛

白帶金翅雀鯛,又稱雙白帶刻齒雀鯛、勃氏金翅雀鯛、波浪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白帶金翅雀鯛 · 查看更多 »

白眉田雞

白眉田雞(学名:Porzana cinerea),为秧雞科田雞屬下的一个种,又名--。它们分布于澳大利亚、文莱、柬埔寨、斐济、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萨摩亚、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泰国和瓦努阿图。它们的栖息地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红树林。.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白眉田雞 · 查看更多 »

白面刺尾魚

白面刺尾魚又稱白面刺尾鯛,俗名頰面倒吊,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白面刺尾魚 · 查看更多 »

白頰刺尾魚

白頰刺尾魚又稱白斑刺尾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白頰刺尾魚 · 查看更多 »

白鶴蘭

白鶴蘭(學名:Calanthe triplicata),又名白花蝦脊蘭,三褶蝦脊蘭,在澳洲也稱之為聖誕蘭(Christmas Orchid),多年生常绿地生蘭;具有假球莖,花白色密生,花期為夏季,北半球大約在五月至八月間,而南半球大約在十月至翌年二月間,生長於低海拔山區,種植時需要遮蔭。本種模式产地為印尼爪哇。中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二級物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白鶴蘭 · 查看更多 »

白邊真鯊

白边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albimarginatus,又名白边鳍白眼蛟),是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真鯊目真鲨的一种,其身形大而细长。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海域。它们经常可以在离岸较远的岛屿和珊瑚礁附近被发现。最深可以潜至水下800米。白边真鲨类似于一种更大型鲨鱼:黑尾真鲨 (C. amblyrhynchos)。不过可以通过鳍上明显的白边来辨认白边真鲨。其俗名也正是来自于此。白边真鲨最长可以达到3米。 白边真鲨是一个具有侵略性且强壮的捕食者。它捕食许多种硬骨鱼以及鹞鲼,小型鲨鱼和头足类动物。它们在和大小相当的其他真鲨竞争食物时占据优势。较大的白边真鲨在和其他同类的冲突中往往容易受到严重伤害。和真鲨科的其他成员一样,白边真鲨是胎生的。雌性鲨鱼在夏季产下1至11条幼鲨。白边真鲨由于经常主动靠近潜水员而被认为是对人类有潜在危险的。商业捕捞的白边真鲨其肉和鳍可以食用,不过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说明它们的生存状态。.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白邊真鯊 · 查看更多 »

白腰金丝燕

白腰金丝燕(学名:Aerodramus spodiopygius)是金丝燕属的一种鸟类。 白腰金丝燕在美属萨摩亚、斐济、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和瓦努阿图均有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的金丝燕此前曾被归入此物种,但现在已被分为独立的澳大利亚金丝燕(Aerodramus terraereginae)种。 白腰金丝燕的自然栖息地为亚热带或热带湿润的低地森林、山地森林和岩石区。.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白腰金丝燕 · 查看更多 »

白斑刺尻魚

白斑刺尻魚,又名白斑棘蝶魚,俗名白點新娘,隸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白斑刺尻魚 · 查看更多 »

白斑笛鯛

白斑笛鯛(学名:Lutjanus bohar),又稱雙斑笛鯛,俗名海豚哥、紅魚曹、花臉,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白斑笛鯛 · 查看更多 »

白斑鸚嘴魚

鸚嘴魚,又名白斑鸚哥魚,俗名鸚哥、青衣,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白斑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Do姐有問題

《Do姐有問題》(Do Did Eat)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資訊節目,共兩輯,第1、2輯都是25集,由鄭裕玲、農夫擔任主持,第一輯於2016年3月7日起香港時間逢星期一至五22:30-23:00在翡翠台播出,及於myTV提供網上節目重溫(集數上傳後兩個月後會刪除),由樓上特約。第二輯於2018年3月12日起香港時間逢星期一至五22:30-23:00在翡翠台播出,及於myTV SUPER提供網上節目重溫(集數上傳7天後會刪除),由康業信貸快遞特約。.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Do姐有問題 · 查看更多 »

DVD區域碼

數碼影碟區域碼限制,俗稱DVD區域碼,即最主要就是保障每個地區的影音產品經銷商與代理商的權益,而專為DVD-Video所制定出的「限定在某區域內才能正常使用」的區域碼限制,用以杜絕產品平行輸入的問題,避免某區域未上映的電影的票房收入因為其DVD-Video的流通而造成損失。.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DVD區域碼 · 查看更多 »

花尾美鰭魚

花尾美鰭魚又稱帶尾新隆魚,俗名角龍、娘仔魚、帶尾鸚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花尾美鰭魚 · 查看更多 »

隱居吻鮋

隱居吻鮋(学名:Rhinopias aphanes),又名綴瓣鮋、石狗公、石頭魚,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鮋科吻鮋屬下的一个种,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珊瑚海、巴布亞紐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5-30公尺,體長可達25公分,棲息在珊瑚礁斜坡及軟底質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隱居吻鮋 · 查看更多 »

花冠織紋螺

花冠織紋螺(学名:Nassarius arcularius)为織紋螺科織紋螺屬下的一个海螺物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花冠織紋螺 · 查看更多 »

花身鯻

花身鯻(学名:Terapon jarbua)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鯻科的其中一個種的魚類。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红海、东至澳大利亚、北至朝鲜、日本及中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等海域,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近底层鱼类。牠們常生活于沙底、石砾底或礁石附近的沿岸浅海区,可生活于咸淡水或海水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红海。.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花身鯻 · 查看更多 »

花月级巡防舰

花月级(Floréal class)有时也音译为弗洛雷亚尔级,法国称之为“警戒护卫舰”(surveillance frigates)于冷战即将结束的1989年下单,建造标准部分采用民船标准以节省支出,它们是以法国共和历的月份命名的。.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花月级巡防舰 · 查看更多 »

花斑长旋螺

花斑长旋螺(学名:Marmorofusus nicobaricus),又名花斑纺锤螺,是旋螺科的一種腹足綱軟體動物。本物種舊屬纺锤螺属(Fusinus),2014年被劃歸新設立的花斑長旋螺屬;而旋螺科又名细带螺科,曾屬狹舌目,今屬新腹足類支序峨螺總科。 本物種的種小名來自印度在孟加拉灣的尼科巴群島。.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花斑长旋螺 · 查看更多 »

蚌殼蕨屬

蚌殼蕨屬(學名:Dicksonia)是一屬蕨類。它們與桫欏屬有親緣關係,但卻較為原始,最少可以追溯至侏羅紀及白堊紀。它們的化石紀錄有莖、葉子及孢子。 蚌殼蕨屬包含了20-25個物種,分佈在墨西哥至烏拉圭及智利、聖赫勒拿島、新西蘭、澳洲、印尼、新畿內亞及菲律賓。在新畿內亞的物種最為多樣化,共有5個物種。所有物種中最為容易種植的是軟樹蕨。 蚌殼蕨屬最初是由Charles Louis L'Héritier de Brutelle於1788年描述,其學名是為紀念植物學家詹姆斯·迪克森(James Dickson)。Dicksonia antarctica – the soft tree fern.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蚌殼蕨屬 · 查看更多 »

隆吻海蠋魚

隆吻海蠋魚(学名:Halicampus boothae),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韓國、澳洲、斐濟、帛琉、新喀里多尼亞、東加、諾福克島等海域,體長可達17.5公分,棲息在珊瑚礁或岩礁區,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隆吻海蠋魚 · 查看更多 »

銀石鱸

銀石鱸(学名:Pomadasys argenteus),又稱銀雞魚,俗名雞仔魚、石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石鱸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銀石鱸 · 查看更多 »

銀新東洋鰃

銀新東洋鰃為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鱗魚亞目金鱗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至法屬波里尼西亞,北從日本,南至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18公尺,體長可達24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潟湖,以無脊椎動物為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銀新東洋鰃 · 查看更多 »

韦 (新喀里多尼亚)

韦(Wé,)是新喀里多尼亚洛亚蒂群岛省利富公社的一个小镇。它位于利富岛的东海岸。韦是利富公社的行政中心和洛亚蒂群岛省议会的所在地。 Category:新喀里多尼亞.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韦 (新喀里多尼亚) · 查看更多 »

韩国签证政策

大韩民国(韩国、南韩)政府允许特定的国家和地区的公民,前来韩国境内旅游或从事商业活动时不需要申请签证,Hi Korea。但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公民仍然要出示韩国签证方可入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韩国签证政策 · 查看更多 »

蟲紋阿南魚

蟲紋阿南魚,又稱蟲紋鹦鯛、蠕紋阿南魚,俗名花斑龍、地圖龍、烈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蟲紋阿南魚 · 查看更多 »

韋氏光鰓魚

韋氏光鰓魚(学名:Chromis weberi),又稱魏氏光鰓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韋氏光鰓魚 · 查看更多 »

韋氏魣

韋氏魣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金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的澳洲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31公分,棲息在沿岸海域,屬肉食性,以魚類等為食,具利齒,易造成創傷。.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韋氏魣 · 查看更多 »

莫三比克腹瓢鰕虎魚

莫三比克腹瓢鰕虎鱼,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鱼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莫三比克腹瓢鰕虎魚 · 查看更多 »

莫桑脊頜鯛

莫桑脊頜鯛(学名:Wattsia mossambica),又名莫桑鼻克鯛、鯛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龍占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東非至薩摩亞群島,北起日本、南迄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00-180公尺,本魚體色為銀色或灰色,體具模糊的黑色斑點或條紋,嘴唇是白色至黃色,魚鰭是黃色,背鰭軟條,臀鰭和尾鰭上具淡褐色斑點,背鰭硬棘10枚;背鰭軟條10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0枚,體長可達55公分,生活在大陸棚,屬肉食性,以魚類及無脊椎動物等為食,可作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莫桑脊頜鯛 · 查看更多 »

聖克魯斯群島戰役

聖克魯斯群島戰役發生於1942年10月26日,有時稱為聖克魯斯戰役或南太平洋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上第4場航母戰役。同時也是美國海軍和日本帝國海軍之間漫長而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當中第4場海戰。類似於前三次在珊瑚海、中途島和東所羅門的航母间戰鬥,雙方艦艇很少在视线範圍內直接看見對方。雙方幾乎所有的攻擊均由航母艦載機或陸基飛機發動。 為了把盟軍部隊趕出瓜達爾卡納爾和附近的島嶼,以結束1942年9月以來的僵局,日本帝國陸軍計劃於1942年10月20日至25日,在瓜達爾卡納爾發動一場大型地面攻勢。為了支援這次攻勢,並引誘盟國海軍部隊前來交戰,日軍航空母艦和其它大型艦艇開到所羅門群島南方近海。日本海軍希望從這個位置發動攻擊,決定性地打敗任何盟國(主要是美國)的海軍部隊,尤其是航空母艦部隊,以支援地面上的進攻。盟國海軍亦希望在戰場上與日本海軍部隊交戰,目的也和日軍一樣:突破僵局,決定性地打倒自己的對手。 日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發動地面攻勢,但盟軍地面部隊在埃德森嶺戰役中將之擊敗。敵對雙方的海軍艦艇和飛機則在1942年10月26日早上於聖克魯斯群島以北交戰。經過雙方航空母艦互相空襲,盟軍有一艘航母被擊沉,一艘重傷,導致水面艦艇被迫退出戰鬥區域。然而日軍艦隊自己的兩艘航母受傷也不輕,加上損失大量艦載機及和機組員,只好退出戰鬥。雖然單以雙方船舶的沉沒和損傷來比較,是由日本取得戰術勝利;但是日方失去許多經驗豐富、無法補充的機組人員,同盟國的機組員傷亡則相對較少且能迅速補充,結果反倒是盟軍獲得長期戰略優勢。日本海軍航空隊的大量傷亡,讓他們的航母艦隊無法再介入瓜達卡納爾戰役,最終遂由盟軍取得此役勝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聖克魯斯群島戰役 · 查看更多 »

道路通行方向

道路通行方向是世界各国交通规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规定了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方位,避免出现混乱和事故。 道路通行方向可分为车辆靠道路左侧行驶和靠道路右侧行驶两类。34%的国家靠左行驶,66%的国家靠右行驶。如果按道路里程计算,全世界28%的可通行道路是靠左行驶的,72%靠右行驶。值得留意的是,除日本、泰國、澳門、印尼、東帝汶、尼泊爾、美屬處女群島和蘇里南外,靠左行駛的國家或地區,過去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脫離英國或獨立後仍然維持靠左行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道路通行方向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简称亚太经社会(ESCAP),为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下属的区域委员会之一,總部位於泰國曼谷,其任務為「是通过开展区域和亚区域的合作和一体化」,是「联合国负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一个区域性职能部门」。 ,聯合國亚太经社会有53個成員國,9個準成員,聯合國亞太經社會是聯合國在亞太地區最全面,規模最大的地區性機構,由亞太地區各國和地區政府所組成的国际组织。亞太經社會在三項主題領域活躍:減少貧困、全球化管理和處理持續及和新興的社會問題,以達成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目的。 亚太经社会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委员会,每年均定期举行部长级会议,由秘书处為日常办事机构,而秘书处最高官员为执行秘书,由联合国秘书长任命。.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地理区划列表

聯合國地理區劃列表闡述联合国如何為世界各地作地理分区。据联合国说法,将世界上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特定的地理分区和分组僅为了统计方便,并不表示联合国对有关国家、领土、城市或地区的政治或其它所属有任何的假设。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總数和疆界亦非一成不变,主权国有分有合,「分」有冷战末期苏联解体、南斯拉夫解體、捷克斯洛伐克天鵝絨離婚,「合」有两德统一,联合国对其分区亦隨之變更。本表茲引用最新的联合国资料,截至2013年10月31日。.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联合国地理区划列表 · 查看更多 »

達連省

達連省(Provincia de Darién)是巴拿馬的一個省,位於該國東部,面向太平洋巴拿馬灣。面積11,897平方公里,是該國面積最大的省份。2006年估計人口44,575人。首府达帕马爾。该省东面与哥伦比亚接壤,西邻太平洋与巴拿马省。下分2縣、25市,包括一個自治市。 该地区与哥伦比亚的边境以达连隘口(Darién Gap,Región del Darién)而知名,该地带沼泽、丛林丛生,没有任何道路设施,是泛美公路唯一没有连接的部分。.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達連省 · 查看更多 »

草鸮属

草鸮属(学名:Tyto),是鸟纲鸮形目草鸮科中的一个属。.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草鸮属 · 查看更多 »

華麗銜鰕虎魚

華麗銜鰕虎鱼,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鱼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華麗銜鰕虎魚 · 查看更多 »

華麗鈍鰕虎魚

華麗鈍鰕虎魚(学名:Amblygobius decussatus)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菲律賓、越南、印尼、澳洲、可可群島、新喀里多尼亞、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及萬那杜等海域,棲息深度3-25公尺,體長可達9.5公分,棲息在沙底質的海灣或潟湖,通常成對出現,會掘沙築巢,以小型無脊椎動物及有機物為食,可作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華麗鈍鰕虎魚 · 查看更多 »

菲律賓豬齒魚

菲律賓豬齒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的菲律賓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11公分,棲息礁石區,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菲律賓豬齒魚 · 查看更多 »

菲利普·布歇特

菲利普·布歇特(Philippe Bouchet;)是一位法國生物學家,主要專長是軟體動物學及生物分類學。現時他在巴黎的任職。他也是動物命名法國際審議會(ICZN)的專員。 菲利普·布歇特最為其他人認識的,是他與讓-皮埃爾·洛克羅伊(Jean-Pierre Rocroi)於2005年編輯及出版的腹足類軟體動物生物分類系統(《布歇特和洛克羅伊的腹足類分類 (2005年)》),取代過時的腹足纲分类表 (1997年)。 此外,由他命名的軟體動物分類單元超過500種;也有多個物種以他的姓來命名以作致敬,例如:在新喀里多尼亞發現的Bouchetispira 。.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菲利普·布歇特 · 查看更多 »

菲利普·熱爾曼

菲利普·熱爾曼(Philippe Germain;),是法國境外領土新喀里多尼亞的政治人物;現任反獨立政黨黨魁與新喀里多尼亞政府主席,任期由2015年至2020年。 熱爾曼在上任後的幾個星期內解雇了前政府主席和其他兩個政府部長的助手,但很快他們被法庭命令復職。兩位政府主席的決定亦有衝突,因為熱爾曼在2015年4月赦免了擁有的所欠的2600萬美元的債務;唯里亞爾否認她的政府曾經同意熱爾曼的行動。.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菲利普·熱爾曼 · 查看更多 »

鏽色擬花鮨

鏽色擬花鮨,又稱鏽色擬花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新喀里多尼亞、豪勳爵島、澳洲、東加等海域,棲息深度12-40公尺,體長可達13.5公分,棲息在礁石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鏽色擬花鮨 · 查看更多 »

萊氏副仙女魚

萊氏副仙女魚,為輻鰭魚綱仙女魚目合齒魚亞目副仙女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深度360-415公尺,體長可達13.2公分,尾鰭上下葉具有黑色條紋,背鰭軟條11枚;臀鰭軟條11枚,為深海底棲性魚類,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萊氏副仙女魚 · 查看更多 »

萬那杜航空

萬那杜航空(Air Vanuatu)是一間位於萬那杜的航空公司,成立及營運於1981年。萬那杜航空原名為新海布里地航空,1987年政府完全控制新海布里地航空,才更名為萬那杜航空,目前主要經營國際及國內航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萬那杜航空 · 查看更多 »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African, Caribbean and Pacific Group of States,缩写ACP),简称“非加太”,是一个国家集团(截至2008年有79个成员:48个非洲成员,16个加勒比成员,以及15个太平洋成员),1975年通过《乔治敦协定》成立。该集团的主要目标是在其成员国中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并且促进其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进一步一体化。除古巴外,所有成员国都与欧洲联盟签订了《科托努协定》。 《科托努协定》于2000年6月在贝宁科托努签订。该协定是《洛梅公约》的后继者。它与《洛梅公约》的一个最大区别是其伙伴关系扩大至新行动者如市民社会,私营部门,工会和地方当局。这些将被包括在协商和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从而获得财政资源,并包括在规划的实施中。 许多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是非加太国家;《洛梅公约》于1995年在毛里求斯进行了第4次修订,给予该协定中的岛屿国家以特别关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 · 查看更多 »

非洲美銀漢魚

非洲美銀漢魚,為輻鰭魚綱銀漢魚目銀漢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葛摩、馬達加斯加至索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及菲律賓海域,體長可達11公分,為熱帶魚類,棲息在沿海開放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非洲美銀漢魚 · 查看更多 »

青帶蘇彝士隆頭魚

青帶蘇彝士隆頭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澳洲新南威爾斯、諾福克島、紐西蘭東北部海域,棲息深度13-100公尺,本魚頭部有二條微斜藍色的條紋從鰓蓋底部延伸至鰓蓋中部,背鰭紅色,基底與後腹部淡黃色,臀鰭深紅紫色,尾鰭上半部黃色下半部的紅色,胸鰭透明的在鰭條上有薄的紅色線,基底黃色,腹鰭藍色,體長可達13.5公分,棲息在礁石區,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青帶蘇彝士隆頭魚 · 查看更多 »

青鯨鸚嘴魚

青鯨鸚嘴魚,又名青鸚嘴魚,俗名青衣、鸚哥魚、蠔魚、菜仔魚(雌),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青鯨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青點鸚嘴魚

青點鸚嘴魚,又名藍點鸚哥魚,俗名鸚哥、青衫(雄)、紅蠔魚(雌)、紅衫,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青點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青斑阿南魚

青斑阿南魚,又稱青點鹦鯛、螢斑阿南魚,俗名青斑龍、青衣、青威,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青斑阿南魚 · 查看更多 »

頭紋新平鮋

頭紋新平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新平鮋科的其中一種,為亞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南部海域,棲息深度330公尺,體長可達15.6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頭紋新平鮋 · 查看更多 »

蠹葉蛺蝶屬

葉蛺蝶屬(學名:Doleschallia)是蛺蝶亞科枯葉蛺蝶族中的一個屬。物種廣泛分佈於印度至澳洲及新喀里多尼亞一帶。.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蠹葉蛺蝶屬 · 查看更多 »

頜鱗副紫魚

鱗副紫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太平洋區,包括新喀里多尼亞、東加、復活節島等海域,棲息深度40-150公尺,體長可達51.3公分,生活在岩石底質海域,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頜鱗副紫魚 · 查看更多 »

項帶多棘鱗魨

項帶多棘鱗魨,又稱項帶鼓氣鱗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鱗魨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至夏威夷、馬克薩斯群島,北起日本南部,南迄澳洲大堡礁、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3-90公尺,體長可達25公分,棲息在臨海礁石區水域,以甲殼類、貝類、海膽、腹足類、藻類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作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項帶多棘鱗魨 · 查看更多 »

蠅虎屬

蠅虎(Holoplatys) 是一種蠅虎科家族中的蜘蛛屬(跳蜘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蠅虎屬 · 查看更多 »

額帶刺尾魚

額帶刺尾魚又稱杜氏刺尾鯛,俗名眼紋倒吊、粗皮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額帶刺尾魚 · 查看更多 »

行動裝置國家代碼

行動裝置國家代碼定義於國際電信聯盟 E.212 ,其目的為在電信網路中辨識用行動裝置基地,特別是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通用移動通訊系統中。行動裝置國家代碼通常和行動裝置網路代碼結合使用(MCC/MNC)以用來辨識網路營運商。 行動裝置國家代碼是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的一部分。此識別碼是用來辨認特定的用戶,通常儲存於可移除的SIM卡。在 GSM/UMTS 無線數據機中可用 AT 指令 AT+COPS 來得到目前的國家代碼。.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行動裝置國家代碼 · 查看更多 »

血剑草科

血剑草科只有1属2种,生长在新西兰北部和新喀里多尼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血剑草科 · 查看更多 »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名開花植物或有花植物,生物學分類稱被--子植--物門,是有胚植物中為數最多且最為人所知的一種,是植物界最多樣化的種類,约有304000種。同時開花植物是現時地球上演化最先進及優勢的植物種類。開花植物和裸子植物一起合稱為種子植物。開花植物可以由一系列的衍徵將其與其他的種子植物相區隔開來。.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被子植物 · 查看更多 »

裴氏金線魚

裴氏金線魚(学名:Nemipterus peronii),俗名金線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金線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裴氏金線魚 · 查看更多 »

裴濟小沙丁魚

裴濟小沙丁魚為輻鰭魚綱鲱形目鲱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斐濟海域,棲息深度可達50公尺,體長可達11.5公分,棲息在沿海海域,成群活動,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裴濟小沙丁魚 · 查看更多 »

裸狐鲣

裸狐鲣(学名:Gymnosarda unicolor),又稱裸鰆,俗名長翼,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鯖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裸狐鲣 · 查看更多 »

裸鼻鸱科

裸鼻鸱科(学名:Aegothelidae)是夜鹰目下的一个单型科,现存10种左右。分布于新几内亚、摩鹿加群岛、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等地。形似猫头鹰,体型小,以昆虫为食。 在分类上一般列入夜鹰目,也有将其单独列为一目——裸鼻鸱目(Aegotheliformes).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裸鼻鸱科 · 查看更多 »

裸鋤裸胸鱔

裸鋤裸胸鱔,又稱裸鋤裸胸鯙、星斑裸胸鱔、錢鰻、薯鰻、虎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紅海、南非川斯凱至夏威夷群島、馬克薩斯群島,北起琉球群島,南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271公尺,本魚體色從頭部黃棕色至尾部深褐色,身體至尾部具有白色斑點,體長可達180公分,為底棲性魚類,生活在礁石斜坡,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裸鋤裸胸鱔 · 查看更多 »

裂唇鱼

裂唇鱼(学名:Labroides dimidiat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头鱼科裂唇鱼属的鱼类,又名魚醫生、半帶擬隆鯛、藍帶裂唇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裂唇鱼 · 查看更多 »

裂果红科

裂果红科共有2属19种,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马来西亚东部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 本科植物为灌木;羽状复叶;花排成伞状花序;果实为圆柱形肉质蒴果,干燥开裂,种子有翅。本科植物木质结构类似山茱萸科,但其他性状全类似伞形科。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伞形科中,属于伞形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裂果红科 · 查看更多 »

褐蓝子鱼

褐蓝子鱼(学名:Siganus fuscescens,俗名臭肚魚(「肚」又作「都」)、象魚、雉魚、羊嬰、娘唉、黎猛、泥鯭)为蓝子鱼科蓝子鱼属的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褐蓝子鱼 · 查看更多 »

褐梅鯛

褐梅鯛,又稱烏尾鮗,俗名烏尾冬仔,亦称「 石青 」,硬骨鱼纲 梅鲷科。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烏尾鮗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褐梅鯛 · 查看更多 »

褐斑刺尾魚

褐斑刺尾魚,又稱褐斑刺尾鯛,俗名薰衣草倒吊,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褐斑刺尾魚 · 查看更多 »

褐擬鱗魨

褐擬鱗魨(学名:Balistoides viridescens),又稱綠擬鱗魨、胡麻皮剝魨、黃褐砲彈、剝皮魚、褐擬板機魨,为鳞鲀科拟鳞鲀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的热带海内、在印度洋南达莫三鼻给的德拉果阿、北达红海及印度的安达曼群岛、东经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往南到太平以及西沙群岛和海南岛等海域等,属于暖水性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毛里求斯。.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褐擬鱗魨 · 查看更多 »

褶痕厚纹蟹

褶痕厚纹蟹(学名:Pachygrapsus plicatus)为方蟹科厚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新喀里多尼亚、马达加斯加、东非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潮间带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褶痕厚纹蟹 · 查看更多 »

西兰大陆

西蘭大陸(Zealandia),也被稱為西蘭洲和Tasmantis,是一塊幾乎全被淹沒的微大陸(microcontinents)。于8500萬到6000萬年前從包圍澳洲大陸的岡瓦那大陸分裂並分離,隨後沉入海底,面積490萬平方公里。此大陸目前有94%的區域已被海水淹沒,只有紐西蘭、新喀里多尼亞、諾福克島及一些其餘島嶼還浮於水面上,總面積大約490萬平方公里,等於三分之二的澳洲。.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西兰大陆 · 查看更多 »

西氏紫魚

西氏紫魚,又稱姬鯛、希氏姬鯛、舌齒紫魚,俗名鎖吾、散午、紅魚仔、紅臭魚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西氏紫魚 · 查看更多 »

馬雷島

馬雷島是太平洋西南部的島嶼,由法國海外領地新喀里多尼亞管轄,面積650平方公里,是洛亞蒂群島中面積第二大的島嶼,人口約6,900,其中大部分擁有美拉尼西亞人的血統。 Category:太平洋島嶼.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馬雷島 · 查看更多 »

馬氏鱷亞科

氏鱷亞科(學名:Mekosuchinae)是澳洲及南太平洋的鱷魚亞科,現已滅絕。化石紀錄顯示牠們最初於始新世的澳洲出現,並一直生存在澳洲至更新世,及在人類到達斐濟、新喀里多尼亞及萬那杜前。其分類被受爭議,一些認為應為鱷科之下的一個亞科,也有指應為一個獨立的科。.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馬氏鱷亞科 · 查看更多 »

覆毛羊角蟹

覆毛羊角蟹(学名:Criocarcinus superciliosus)为蜘蛛蟹科羊角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安达曼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浅滩珊瑚礁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覆毛羊角蟹 · 查看更多 »

香皮檫科

香皮檫科(Atherospermataceae)又名香皮茶科共有7属14种,全部生长在南半球,其中两种生长在智利南部,其余12种都生长在澳洲。 本科植物都是常绿乔木或灌木,有的品种的木材可用,叶较大。;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香皮檫科 · 查看更多 »

香擬花鮨

香擬花鮨,又稱香擬花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太平洋區,包括澳洲、巴布亞紐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帛琉、馬紹爾群島、諾魯、密克羅尼西亞、夏威夷群島、吉里巴斯等海域,棲息深度4-30公尺,體長可達9公分,生活在礁石區,為底棲性魚類,成群活動,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香擬花鮨 · 查看更多 »

駝背胡椒鯛

駝背胡椒鯛(学名:Plectorhinchus gibbosus),又稱駝背石鱸、黑石鱸、黑胡椒鯛,俗名打鐵婆,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石鱸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駝背胡椒鯛 · 查看更多 »

角箱鲀

角箱鲀(学名:Lactoria cornutus),俗名長牛角、箱河魨、牛角、牛角狄,为輻鰭魚綱魨形目箱鲀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角箱鲀 · 查看更多 »

角瘤唇鯔

角瘤唇鯔(學名:Oedalechilus labiosus)為輻鰭魚綱鯔形目鯔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紅海至馬紹爾群島,北從日本南部至澳洲大堡礁、新喀里多尼亞海域,另也包括地中海,體長可達40公分,棲息在沿海珊瑚礁海域、潟湖,成群活動。.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角瘤唇鯔 · 查看更多 »

許氏鸚嘴魚

許氏鸚嘴魚,又名史氏鸚哥魚,俗名紅鸚哥、紅衣、青衫(雄)、紅海蜇(雌)、紅黑落(雌),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許氏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马修岛

修岛(Île Matthew)是太平洋西南部一座无人居住的活火山岛,属于法国海外领地新喀里多尼亚的一部分,但与瓦努阿图存在归属争议。马修岛位于新喀里多尼亚岛以东约500公里处。第一位看到该岛的西方人是英国海员托马斯·吉尔伯特(1788年),他以他的一名亲信的名字命名。由于火山不断喷发和自然营力的侵蚀,岛的面积和高度尚不固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马修岛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庫克

海軍上校詹姆斯·庫克,FRS,RN(Captain James Cook,),人稱庫克船長(Captain Cook),英國皇家海軍軍官、航海家、探險家、製圖師,他曾經三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帶領船員成為首批登陸澳洲東岸和夏威夷群島的歐洲人,也創下首次有歐洲船隻環繞紐西蘭航行的紀錄。 庫克年少時曾於英國商船隊服役,1755年加入皇家海軍後,他參與過七年戰爭,後來又在魁北克圍城戰役期間協助繪製聖勞倫斯河河口大部份地區的地圖,戰後在1760年代為紐芬蘭島製作多張精細的地圖。庫克繪製地圖的才能獲得海軍部和皇家學會的青睞,促成他在1766年獲委任為HMS奮進號司令,首度出海往太平洋探索。 庫克曾經三度出海前往太平洋地區,在數千公里的航程途中深入不少地球上未為西方所知的地帶。透過運用測經儀,他為紐西蘭與夏威夷之間的太平洋島嶼繪製大量地圖,地圖的精確度和規模皆為前人所不能及的。在探索旅途中,庫克也為不少新發現的島嶼和事物命名,大部份經他繪製的島嶼和海岸線地圖,都是首次出現於西方的地圖集和航海圖集內。在歷次的航海旅程中,他展現出集合航海技術、測量和繪圖技術、逆境自強能力和危機領導能力等各方面的才華。 1779年,庫克和他的船員在第三次探索太平洋期間,與夏威夷島上的島民發生打鬥,他在事件中遇害身亡。庫克對航海科學和地理學方面的知識作出貢獻,他對後繼者的影響一直持續至20世紀,不少地方均建有紀念碑和雕像以表揚庫克的成就。不過,他的探索成就同時啟引了西方國家後來對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化,使當地原居民的生活面貌和方式產生巨大轉變,這方面的影響長久以來都是政界和學術界的爭論焦點。.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詹姆斯·庫克 · 查看更多 »

詹氏錦魚

詹氏錦魚,又稱大斑錦魚,俗名四齒、礫仔、六帶龍、柳冷仔、青汕冷、青銅管,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詹氏錦魚 · 查看更多 »

驼背鲈

背鲈(学名:Chromileptis altivelis)在香港称为老鼠斑,又称青斑,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驼背鲈属的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驼背鲈 · 查看更多 »

髭真裸皮鮋

髭真裸皮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真裸皮鮋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琉球群島、印尼、菲律賓、新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帛琉半鹹水、海域,棲息深度可達90公尺,體長可達24公分,棲息在沿岸泥底質河口、紅樹林,以甲殼類及魚類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具有毒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髭真裸皮鮋 · 查看更多 »

諾福天竺鯛

諾福天竺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諾福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諾福克島機場

諾福克島機場(Norfolk Island Airport,IATA:NLK,ICAO:YSNF)是澳大利亚海外領地诺福克岛的機場,也是該島唯一的機場,由諾福克島市政府負責營運。.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諾福克島機場 · 查看更多 »

高山花瓣蟹

山花瓣蟹(学名:Liomera monticulosa)为扇蟹科花瓣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塔希提、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安达曼、斯里兰卡、东非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高山花瓣蟹 · 查看更多 »

高級專員

級專員(High Commissioner)為數個國家或國際機構所設的官職。 在英聯邦內,高級專員指成員國間互派的最高外交使節,職能同大使。而英聯邦以外國家所設的高級專員,大多是宗主國派駐殖民地和海外領地的行政官或聯絡官,亦是一些國家的高級行政官員頭銜,例如葡萄牙的高級專員(Alto Comissário)。聯合國也設有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 高級專員的辦公機構是高級專員公署(High Commission,Alto Comissariado),英聯邦國家之間互駐的高級專員公署相當於駐在非成員國的大使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高級專員 · 查看更多 »

高體擬花鮨

擬花鮨,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高體擬花鮨 · 查看更多 »

高鰭刺尾魚

鰭刺尾魚(学名:Zebrasoma veliferum),又稱高鰭刺尾鯛,俗名粗皮魚、大帆倒吊、太平洋帆吊,是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鱼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高鰭刺尾魚 · 查看更多 »

高鰭骨鰃

鰭骨鰃為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鱗魚亞目金鱗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日本琉球群島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可達355公尺,體長可達17公分,棲息在礁石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高鰭骨鰃 · 查看更多 »

高鼻魚

鼻魚,又稱絲尾鼻魚,俗名剝皮仔、打鐵婆,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高鼻魚 · 查看更多 »

高氏真锚参

氏真锚参(学名:Euapta godeffroyi)为锚参科真锚参属的动物。分布于红海、东非、马达加斯加、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菲律宾、夏威夷、关岛、新喀里多尼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主要生活于珊瑚礁内有海草的沙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群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高氏真锚参 · 查看更多 »

高氏斧鯔

氏斧鯔為輻鰭魚綱鯔形目鯔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菲律賓南部至新喀里多尼亞的淡水水域,體長可達40公分,成魚棲息在丘陵、山區流動快速的溪流,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高氏斧鯔 · 查看更多 »

魔擬鮋

擬鮋(学名:Scorpaenopsis neglecta),又名斑鰭石狗公、石獅子、虎魚、石崇、石狗公、沙薑虎、石降、過溝仔、臭頭格仔,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鮋科擬鮋屬下的一个种,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日本至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0-40公尺,體長可達19公分,棲息在大陸棚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具有毒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魔擬鮋 · 查看更多 »

让我们联合起来,让我们成为兄弟

让我们联合起来,让我们成为兄弟(Soyons unis, devenons frères)是新喀里多尼亚官方承认的頌歌。然而,这并不是国歌。新喀里多尼亚目前是法国的一个海外属地,它的国歌是法国国歌“马赛曲”。, Le Monde, 18 August 2010 目前,新喀里多尼亚已经接近独立,法国已经开始逐步移交权力。新喀里多尼亚已经开始制定国歌了。.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让我们联合起来,让我们成为兄弟 · 查看更多 »

鰭斑天竺魚

鰭斑天竺鱼(學名:Ocellated cardinalfish),又稱眼斑原天竺鯛、眼斑正石鲷,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鲷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鰭斑天竺魚 · 查看更多 »

鰭斑普提魚

鰭斑普提魚,又稱對斑狐鯛,俗名紅娘仔、三齒仔、日本婆仔、黃點龍,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鰭斑普提魚 · 查看更多 »

鱷形圓頜針魚

鱷形圓頜針魚(学名:Tylosurus crocodilus crocodilus),又稱鱷形叉尾鶴鱵、青旗、學仔、白天青旗,為輻鰭魚綱鶴鱵目鶴鱵亞目鶴鱵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鱷形圓頜針魚 · 查看更多 »

豹鰨

豹鰨,又稱眼斑豹鰨 ,俗名龍舌、鰨沙、比目魚,为輻鰭魚綱鰈形目鰨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豹鰨 · 查看更多 »

貝紋雙邊魚

貝紋雙邊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雙邊魚科的其中一個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安達曼群島、孟加拉、印度、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密克羅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的淡水及半鹹水水域,體長可達12.5公分,生活在水質清澈的河口、溪流及沿岸,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貝紋雙邊魚 · 查看更多 »

貝氏銀眼鯛

貝氏銀眼鯛(学名:Polymixia berndti,又名短须须鳂)為輻鰭魚綱鬚鰃目鬚鰃科须鳂属的其中一種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貝氏銀眼鯛 · 查看更多 »

貢氏鰐齒魚

貢氏鰐齒魚,又名貢氏鱷齒鱚、黑狗母,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鱷鱚亞目鱷齒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貢氏鰐齒魚 · 查看更多 »

貪食短稚鱈

貪食短稚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稚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為亞熱帶海水魚,深度425-790公尺,體長可達17.3公分,棲息在底中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貪食短稚鱈 · 查看更多 »

費德歷·比基安尼

費德歷·比基安尼(Frédéric Piquionne,,),出生於新喀里多尼亞努美阿,法國職業足球員,司職前鋒,現時效力法乙球會格迪爾體育會。 比基安尼到法國前曾效力馬提尼克球會高登之星(Golden Star)。2000年加盟乙組的尼美斯,於2001年加盟雷恩,2004年以外借身份轉會聖伊天。2007年轉會AS摩納哥,2008年加盟里昂後不久便借用至樸茨茅夫,其後轉會韋斯咸。2013年,他加盟美職聯球會波特蘭伐木者。2014年,他返回法國效力法乙球會格迪爾體育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費德歷·比基安尼 · 查看更多 »

賈斯特冠鰈

賈斯特冠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冠鰈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Chesterfield及Bellona海底平原,棲息深度169-225公尺,體長可達5.9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賈斯特冠鰈 · 查看更多 »

费氏棘茄鱼

费氏棘茄鱼(学名:Halieutaea fitzsmonsi)为輻鰭魚綱鮟鱇目棘茄鱼亞目棘茄魚科棘茄鱼属的鱼类,為底棲性魚類,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南非、馬達加斯加、日本、臺灣、菲律賓、所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體長可達30公分,棲息在沙泥底質水域,生活習性不明。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非。.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费氏棘茄鱼 · 查看更多 »

鶴岡市

岡市()位於日本山形縣南部,瀕臨日本海。該市成立於1924年10月1日,為日本第100個城市。鶴岡市的人口位居山形縣的第二位,僅次於山形市。.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鶴岡市 · 查看更多 »

鷺鶴

鷺鶴(学名:Rhynochetos jubatus),又名卡古鳥,是新喀里多尼亞特有的一種鳥類。牠們的腳長,呈藍灰色,棲息在山區密林之中。牠們是鷺鶴科下鷺鶴屬的唯一現存種。牠們差不多不能飛,在地上以樹枝築巢。牠們受到掠食而接近滅絕的邊緣。.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鷺鶴 · 查看更多 »

鹦鹉螺

鹦鹉螺,海洋软体动物,仅存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北至日本南方,南至大堡礁,西至安達曼海,東至斐濟等地區均有發現。位於鸚鵡螺主要產地的法屬新喀里多尼亞,還以鸚鵡螺做為國徽的主要圖案。鹦鹉螺是四大名螺之一。 現存种群数量少。因生活環境須有數個大氣壓的水壓,故难人工饲养。 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在帕劳共和国内的深海中尚有鹦鹉螺的栖息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鹦鹉螺 · 查看更多 »

麥氏倒棘鯒

麥氏倒棘鯒,又稱麥氏倒棘牛尾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牛尾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的澳洲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6-59公尺,屬底棲性魚類,體長可達14.6公分,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麥氏倒棘鯒 · 查看更多 »

麥氏燕尾鮗

麥氏燕尾鮗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七夕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區的大堡礁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20公尺,體長可達6公分,棲息在潟湖或海草床,屬肉食性,雄魚有護卵的行為,可作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麥氏燕尾鮗 · 查看更多 »

點荷包魚

點荷包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點荷包魚 · 查看更多 »

點藍子魚

點藍子魚,又稱点斑蓝子鱼、星藍子魚,俗名臭肚、象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藍子魚科的一種鱼。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南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點藍子魚 · 查看更多 »

點斑舟尾鱈

點斑舟尾鱈(学名:Kumba punctulata),又名鱈魚,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舟尾鱈屬下的一个种,為深海魚類,分布於西太平洋珊瑚海、新喀里多尼亞至新幾內亞海域,深度530-1000公尺,體長可達15公分,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點斑舟尾鱈 · 查看更多 »

黴身裸胸鱔

身裸胸鱔,又名黴身裸胸鯙、壯體裸胸鱔,俗名薯鰻、錢鰻、花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黴身裸胸鱔 · 查看更多 »

黃吻蝴蝶魚

黃吻蝴蝶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吻蝴蝶魚 · 查看更多 »

黃天竺鯛

黃天竺鯛,又名环天竺鲷、環尾天竺鯛,俗名大目側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黃尾光鰓魚

黃尾光鰓魚,又稱黃尾光鰓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尾光鰓魚 · 查看更多 »

黃尾梅鯛

黃尾梅鯛,又稱黃尾烏尾鮗、赤腹烏尾鮗、黃梅鯛,俗名烏尾冬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烏尾鮗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尾梅鯛 · 查看更多 »

黃帶天竺鯛

黃帶天竺鯛,又名橙帶天竺鯛,俗名大目側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帶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黃帶窄額魨

黃帶窄額魨(学名:Torquigener brevipinnis),又名氣規、規仔,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亞目四齒魨科窄額魨屬(麗紋魨屬)下的一个种,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西北部、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20-100公尺,體長可達10公分,棲息在沿岸沙底質斜坡,生活習性不明,具有毒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帶窄額魨 · 查看更多 »

黃帶笛鯛

黃帶笛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從澳洲東部至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可達20公尺,體長可達50公分,生活在珊瑚礁海域,成群活動,屬肉食性,可作為食用魚、遊釣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帶笛鯛 · 查看更多 »

黃帶紫胸魚

黃帶紫胸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斐濟、諾福克島、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0-6公尺,體長可達7.4公分,棲息在礁石區,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帶紫胸魚 · 查看更多 »

黃土魟

黃土魟(学名:Dasyatis bennettii,又稱黄魟,俗名白肉鯆、黃魟、笨氏土魟),是軟骨魚綱燕魟目魟科魟屬的一種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土魟 · 查看更多 »

黃線笛鯛

黃線笛鯛(學名:Lutjanus rufolineatus),俗名赤筆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線笛鯛 · 查看更多 »

黃鞍鸚嘴魚

黃鞍鸚嘴魚,又名姬鸚哥魚,俗名鸚哥、青衫(雄)、蠔魚(雌)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鞍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黃衣錦魚

黃衣錦魚又稱黃衣葉鯛、胸斑錦魚,俗名四齒、礫仔、青花龍、黃衣、紫衣、貓仔魚、青汕冷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衣錦魚 · 查看更多 »

黃褐裸頰鯛

黃褐裸頰鯛,又稱黃褐龍占,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龍占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從琉球群島至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8-85公尺,體長可達25公分,棲息在珊瑚礁海域,屬肉食性,可作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褐裸頰鯛 · 查看更多 »

黃體普提魚

黃體普提魚,又稱黃體狐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的澳洲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14-340公尺,本魚尾鰭截形略顯圓,體上部白色且有粉紅色、黑色斑點,下面有2或3個寬黃色條紋穿越口鼻部和前額,背鰭鰭膜具有紅點,胸鰭基部有點偏黃,背鰭硬棘12枚;背鰭軟條10枚; 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1枚,體長可達42.3公分,棲息在大陸棚及大陸坡,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體普提魚 · 查看更多 »

黃鰭紫魚

黃鰭紫魚,又稱黃鰭姬鯛,俗名散午,,为笛鯛科紫魚屬下的一个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鰭紫魚 · 查看更多 »

黃鰭鸚嘴魚

黃鰭鸚嘴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區,澳洲、印尼、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帛琉、紐埃、菲律賓、索羅門群島、東加、越南等海域,體長可達40公分,棲息在珊瑚礁、潟湖,以藻類為食,可做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鰭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黃背若梅鯛

黃背若梅鯛,又稱黃擬烏尾鮗,俗名黃雞仔、包公雞、貢仔、黃腳佳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背若梅鯛 · 查看更多 »

黃邊裸胸鱔

黃邊裸胸鱔,又名黃邊鰭裸胸鯙,俗名薯鰻、錢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邊裸胸鱔 · 查看更多 »

黃斑圓刺魨

黃斑圓刺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亞目二齒魨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紅海至菲律賓,北起日本,南迄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東太平洋加拉巴哥群島海域,棲息深度3-90公尺,體長可達34公分,棲息在沿岸礁石區,夜行性,以有硬殼的軟體動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斑圓刺魨 · 查看更多 »

黃斑鰏

黃斑鰏(学名:Leiognathus bindus),俗名碗米仔、金錢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鰏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斑鰏 · 查看更多 »

黃斑胡椒鯛

黃斑胡椒鯛(学名:Plectorhinchus flavomaculatus),又稱黃點石鱸,俗名打鐵婆,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石鱸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斑胡椒鯛 · 查看更多 »

黃斑擬花鮨

黃斑擬花鮨,又稱黃斑擬花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可達200公尺,體長可達7.7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黃斑擬花鮨 · 查看更多 »

默氏副半節魴鮄

氏副半節魴鮄,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黃魴鮄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日本、班達海、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360-710公尺,體長可達26.5公分,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默氏副半節魴鮄 · 查看更多 »

默氏蝴蝶魚

氏蝴蝶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默氏蝴蝶魚 · 查看更多 »

黑双锯鱼

黑双锯鱼(学名:Amphiprion melanopus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鲷科双锯鱼属的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双锯鱼 · 查看更多 »

黑尾小沙丁魚

黑尾小沙丁魚,又稱黑尾小砂丁,俗名青鱗仔、鰮仔、沙丁魚、扁仔,為輻鰭魚綱鯡形目鯡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尾小沙丁魚 · 查看更多 »

黑尾角鯊

黑尾角鯊(學名Squalus melanurus)是角鯊屬下的一種鯊魚,分佈在新喀里多尼亞的中太平洋,水深320米處。牠們身長可達75厘米。 黑尾角鯊以燈籠魚、帆鰭魚、魣蜥魚及鲬魚為食物。牠們會捲曲身體及以第二背鰭鰭棘來防禦敵人。 黑尾角鯊的背鰭端、尾部邊及尾腹突是黑色的。 牠們是卵胎生的。.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尾角鯊 · 查看更多 »

黑帶光鰓魚

黑帶光鰓魚(学名:Chromis retrofasciata),又稱黑帶光鰓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帶光鰓魚 · 查看更多 »

黑帶鱗鰭梅鯛

黑帶鱗鰭梅鯛,又稱蒂爾烏尾鮗,俗名烏尾冬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烏尾鮗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帶鱗鰭梅鯛 · 查看更多 »

黑刺尻魚

黑刺尻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刺尻魚 · 查看更多 »

黑唇凹腹鱈

黑唇凹腹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西部海域,屬深海底棲魚類,棲息深度在745-825公尺,體長可達23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唇凹腹鱈 · 查看更多 »

黑副鱗魨

黑副鱗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鱗魨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南非至社會群島,北起日本,南迄澳洲大堡礁、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30-50公尺,本魚體深褐色,鱗片有黃斑;胸鰭、背鰭軟棘、臀鰭與尾鰭深色且有黃色的邊緣; 稚魚土黃色有藍灰色的斑點與斑塊。5公分以下的稚魚,黃褐色身體上有深色的鞍狀斑與很多的深色波浪狀的線,背鰭硬棘3枚;背鰭軟條24-27枚;臀鰭軟條19-24枚,體長可達55公分,棲息在水質清澈的潟湖、臨海礁石區,以珊瑚、甲殼類、海膽、有機碎屑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觀賞魚及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副鱗魨 · 查看更多 »

黑睛刺尻魚

黑睛刺尻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睛刺尻魚 · 查看更多 »

黑體磯塘鱧

黑體磯塘鱧,为輻鰭魚綱虾虎鱼亚目鰕虎鱼科的其中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體磯塘鱧 · 查看更多 »

黑鮟鱇

黑鮟鱇(学名:Lophiomus setigerus)為輻鰭魚綱鮟鱇目鮟鱇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鮟鱇 · 查看更多 »

黑鰭厚唇魚

黑鰭厚唇魚又稱垂口鸚鯛,俗名黑白龍、垂口倍良、闊嘴郎、黑鰭鸚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鰭厚唇魚 · 查看更多 »

黑鰭新東洋鰃

黑鰭新東洋鰃為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鱗魚亞目金鱗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至法屬波里尼西亞,北從日本琉球群島,南至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70公尺,體長可達35公分,棲息在淺水的礁石區,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屬肉食性,以甲殼類為食,在大脊椎前鰓蓋骨的角落有毒,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鰭新東洋鰃 · 查看更多 »

黑鰓刺尾魚

黑鰓刺尾魚又稱火紅刺尾鯛,俗名巧克力倒吊、黃倒吊,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鰓刺尾魚 · 查看更多 »

黑鰓腔吻鱈

黑鰓腔吻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405-530公尺,體長可達21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鰓腔吻鱈 · 查看更多 »

黑鳍魣

黑鳍魣(学名:Sphyraena nigripinnis),又稱黑鰭金梭魚,俗名針梭、竹梭、巴拉庫答 ,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金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鳍魣 · 查看更多 »

黑身天竺鯛

黑身天竺鯛,俗名黑褐天竺鲷、大目側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身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黑身管鼻鯙

黑身管鼻鯙(学名:Rhinomuraena quaesita),又名管鼻鯙、大口管鼻鯙、大口管鼻鱔,俗稱五彩鰻,為鯙亞目鯙科下的一屬(管鼻鯙屬),本屬已知的種類僅此一種。目前已知生活(水深)最深的紀錄約 67 公尺,為高價值觀賞魚類,但常常被抓獲後就很少進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身管鼻鯙 · 查看更多 »

黑身膜首鱈

黑身膜首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澳洲昆士蘭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600-825公尺,體長可達17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身膜首鱈 · 查看更多 »

黑點裸頰鯛

黑點裸頰鯛、又稱單斑龍占,俗名龍尖、龍占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龍占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點裸頰鯛 · 查看更多 »

黑边单鳍鱼

烏伊蘭擬金眼鯛,又稱黑梢單鰭魚,俗名三角仔、刀片,為輻鰭魚綱鱸形目擬金眼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边单鳍鱼 · 查看更多 »

黑背鼻魚

黑背鼻魚,又稱頰吻鼻魚、頰紋雙板盾尾魚,俗名天狗倒吊、剝皮仔、打鐵婆,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背鼻魚 · 查看更多 »

黑邊天竺鯛

黑邊天竺鯛,俗名大目側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邊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黑邊角鱗魨

黑邊角鱗魨,又稱黃鰭皮剝魨,俗名粉紅尾砲彈、角板機魨是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鱗魨科的一个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邊角鱗魨 · 查看更多 »

黑邊鰏

黑邊鰏(学名:Leiognathus splendens),又稱台灣鰏,俗名碗米仔、金錢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鰏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邊鰏 · 查看更多 »

黑脚

黑脚(Pied-Noir)是指生活在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或欧洲公民,亦可指1956年前生活在法属突尼斯和摩洛哥的法国公民。特别地,黑脚指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欧洲定居者后裔,比如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马耳他。自1830年6月18日法国入侵到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结束,阿尔及利亚一直处于法国统治下。在这段时间里,黑脚被直接称为阿尔及利亚人,而阿尔及利亚的穆斯林被称为穆斯林或原住民。根据1960年6月1日人口统计,阿尔及利亚共有1,050,000非穆斯林公民,其中包括130,000阿尔及利亚犹太人,占总人口的10%。 黑脚一词经常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提及。他们反对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团体,包括民族解放阵线和阿尔及利亚国民运动。黑脚和阿尔及利亚穆斯林之间的分歧根植于两者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以及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和其它穆斯林团体对自身领导人的需求。两者的冲突导致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覆灭,以及大量黑脚移民法国。 至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共有800,000黑脚移民法国本土,200,000选择留在阿尔及利亚。至1960年代,阿尔及利亚尚有50,000黑脚。返回法国的黑脚往往遭受左翼的排斥,一方面指责他们吸收了穆斯林文化,另一方面指责他们引起了阿尔及利亚战争。这些政治动乱导致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覆灭。在主流文化中,由于向往阿尔及利亚,黑脚也往往被认为和法国文化有距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脚 · 查看更多 »

黑毛毛壳蟹

黑毛毛壳蟹(学名:Pilodius nigrocrinitus)为扇蟹科毛壳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马来群岛、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斐济、安达曼海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珊瑚礁丛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毛毛壳蟹 · 查看更多 »

黑星笛鯛

黑星笛鯛,又稱勒氏笛鯛,俗名加規、火點,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星笛鯛 · 查看更多 »

黑星紫胸鱼

黑星紫胸鱼(学名:Stethojulis bandanensis),又稱线纹紫胸鱼,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头鱼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星紫胸鱼 · 查看更多 »

黑斑月蝶魚

黑斑月蝶魚,又名黑斑頰刺魚,俗名黑斑神仙,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黑斑月蝶魚 · 查看更多 »

黄尾刺尻鱼

尾刺尻鱼(学名:Centropyge flavicauda)为輻鰭魚綱鱸形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黄尾刺尻鱼 · 查看更多 »

黄尾紫鱼

尾紫鱼(学名:Pristipomoides auricilla),又名日本紫魚、黃尾姬鯛,为笛鲷科紫鱼属的鱼类,俗名黄尾姬鲷。分布于台湾恒春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夏威夷。.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黄尾紫鱼 · 查看更多 »

黄尾魣

黃尾金梭魚(学名:Sphyraena flavicauda),又名黃尾魣、針梭、竹梭、巴拉庫答,为金梭魚科魣屬下的一个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黄尾魣 · 查看更多 »

黄乳海参

乳海参(学名:Holothuria fuscogliv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珊瑚礁区域以及水深10-45m。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喀里多尼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黄乳海参 · 查看更多 »

黄纹鳞鲀

纹鳞鲀(学名:Xanthichthys auromarginatus),又名金邊黃鱗魨、金邊砲彈、黃板機魨,为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鳞鲀科黃鳞鲀属的鱼类。分布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至夏威夷群島,北起琉球群島,南至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在臨海礁石區,成小群活動,以浮游生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作為食用魚及觀賞魚,是高經濟價值的觀賞魚之一,在實際養殖中其個性較其他魨(砲彈魚)中屬於較為溫和者。其為雌雄異形,公魚有藍色下巴與黃鰭,雌性體色單調,但有白尾且眉部較白。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毛里求斯。.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黄纹鳞鲀 · 查看更多 »

黄翼刺尾鱼

翼刺尾鱼(学名:Acanthurus xanthopterus)为刺尾鱼科刺尾鱼属的鱼类,又稱黃鰭刺尾鯛、黃鰭刺尾魚,俗名粗皮仔。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塞舌尔。.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黄翼刺尾鱼 · 查看更多 »

黄鳍多棘鳞鲀

鳍多棘鳞鲀(学名:Sufflamen chrysopterus),又稱金鰭鼓氣鱗魨,俗名咖啡砲彈、金鰭鼓氣板機魨,为輻鰭魚綱魨形目鳞鲀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黄鳍多棘鳞鲀 · 查看更多 »

黄鳍雀鲷

鳍雀鲷(学名:Pomacentrus philippinus)为雀鲷科雀鲷属的鱼类,俗名菲律宾雀鲷。.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黄鳍雀鲷 · 查看更多 »

黄茅穗孢堆黑粉菌

茅穗孢堆黑粉菌(学名:Sporisorium benguetense)是属于黑粉菌目黑粉菌科孢堆黑粉菌属的一种真菌,寄生在黄茅上。该种分布于中国、新喀里多尼亚、墨西哥等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黄茅穗孢堆黑粉菌 · 查看更多 »

輻紋蓑鮋

輻紋蓑鮋(学名:Pterois radiata)又名軸紋蓑鮋,为鮋科蓑鮋屬下的一个种,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南非至社會群島,北起日本琉球群島,南迄密克羅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30公尺,體長可達24公分,棲息在潟湖及臨海礁石區,以甲殼類為食,具有毒棘,可作為觀賞魚。俗名魔鬼、國公、石狗敢、虎魚、雞公、紅虎、火烘、石頭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輻紋蓑鮋 · 查看更多 »

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

尽管澳大利亚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主战场都很遥远,但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仍然很频繁。在1940年至1945年之间,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共有54艘海军舰艇及潜艇在澳大利亚水域袭击过盟军的船只,港口及其它设施。轴心国在此进行的最有名的袭击是1941年11月德国辅助巡洋舰击沉悉尼号轻巡洋舰、1942年2月19日日本海军战机对达尔文的轰炸、及1942年5月日本袖珍潜艇对悉尼港的攻击。除这些攻击以外,轴心国的潜艇及水雷在澳大利亚水域还击沉及击伤了许多盟军商船。日本潜艇还对几个澳大利亚港口进行了炮击,从潜艇母舰起飞的日本战机也对澳大利亚的各个主要城市进行过轰炸。 1942年上半年,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达到了顶峰,澳大利亚海岸周围已有日本潜艇在巡逻,而澳大利亚北部的几个城市也遭到了的攻击。但到了1942年后半年,澳大利亚水域就只剩下少量的德国武装商船了。1943年上半年,日本海军的潜艇恢复了对澳大利亚的进攻,但随着日本开始转入防御作战,这些进攻不久就又取消了。到了1944年和1945年,只有少量的轴心国海军舰只还在澳大利亚水域执行任务,而它们造成的破坏也微乎其微。 与其它战场相比,德国与日本向澳大利亚水域派遣的水面舰只及潜艇的总数相對較少,它们对盟军的进攻也是断断续续的,因此,轴心国并没有给驻扎于澳大利亚的盟军造成多大伤害。而尽管盟军用于保卫澳大利亚海域的舰队规模庞大,它们却没有对西南太平洋战场的战事发展造成多大影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 · 查看更多 »

齿滑面蟹

齿滑面蟹(学名:Etisus dentatus)为扇蟹科滑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群岛、萨摩亚群岛、塔希提岛、斐济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托雷斯海峡、印度、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岩质海底或珊瑚礁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齿滑面蟹 · 查看更多 »

龟梭螺

龟梭螺(学名:Testudovolva orientis)为梭螺科龟梭螺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东沙群岛附近水域等地,常见于潮下带以及水深160m沙和贝壳质的海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沙群岛水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龟梭螺 · 查看更多 »

霓虹雀鯛

霓虹雀鯛,又稱天藍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霓虹雀鯛 · 查看更多 »

胡家豪

胡家豪(Lupus Wu Ka Ho,),香港男配音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胡家豪 · 查看更多 »

胡椒鯛

胡椒鯛(学名:Plectorhynchus pictus),又稱花石鱸、細鱗石鱸,俗名加志,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石鱸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胡椒鯛 · 查看更多 »

背絲絲鰭鱈

背絲絲鰭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稚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琉球海溝及新喀里多尼亞外海海域,深度336-710公尺,為深海底棲性魚類,體長可達29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背絲絲鰭鱈 · 查看更多 »

背斑盔鱼

背斑盔鱼(学名:Coris dorsomacula),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头鱼科的一種。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背斑盔鱼 · 查看更多 »

鈍頭鸚嘴魚

鈍頭鸚嘴魚,又名紅紫鸚哥魚,俗名紅鸚哥、紅衣、青衫(雄)、紅海蜇(雌)、紅黑落(雌),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鈍頭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舒爾茨裸臀鯙

舒爾茨裸臀鯙,又稱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加羅林群島、新喀里多尼亞、所羅門群島等海域,棲息深度8-14公尺,體長可達15.9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及岩石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舒爾茨裸臀鯙 · 查看更多 »

舒氏冠海龍

舒氏冠海龍(学名:Corythoichthys schultzi),又名史氏海龍、海龍,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至澳洲、新喀里多尼亞及東加海域,體長可達16公分,棲息在潟湖或臨海礁石,卵胎生,成魚成對出現,小魚則成群在遮蔽處活動。.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舒氏冠海龍 · 查看更多 »

阿道夫·梯也爾

里·约瑟夫·路易·阿道夫·梯也尔(Marie Joseph Louis Adolphe Thiers,),法国政治家、历史学家。路易·菲利普时期的首相,在第二帝国灭亡后,再度掌权,因镇压巴黎公社而知名。在1871年至1873年间,他首先担任国家首脑,然后担任临时总统。在国民议会发起一次不信任动议后,他提出请辞,被接受,被迫下台。他被帕特里斯·麥克馬洪代替,后者担任前者觊觎的职位,共和国总统。1875年,在一系列立法后,第三共和正式成立。.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阿道夫·梯也爾 · 查看更多 »

阿氏紅娘魚

阿氏紅娘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角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印度洋Saya de Malha及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可達225公尺,體長可達12.4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阿氏紅娘魚 · 查看更多 »

赤崎棘鯛

赤崎棘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鯛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18.5公分,棲息在中底層水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赤崎棘鯛 · 查看更多 »

薩氏腔吻鱈

薩氏腔吻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412-825公尺,體長可達45公分,棲息在底中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薩氏腔吻鱈 · 查看更多 »

薩沃島海戰

薩沃島海戰(The Battle of Savo Island)亦稱第一次薩沃島海戰(日方稱為第一次所羅門海戰(第一次ソロモン海戦),此外日方資料上的「薩沃島海戰」,盟军方面则称為埃斯佩蘭斯海角海戰);此战發生時間起於1942年8月8日半夜,至8月9日凌晨,僅90分鐘內全部戰鬥結束。這是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大日本帝國海軍與盟國海軍雙方海面艦艇會戰的著名海戰,也是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爆發五場海戰裡的第一場,日軍以大勝結局。 对于盟军而言,这次海战的直接恶果就是盟军在8月到11月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的三个月的时间丧失了夜间制海权,从而陷入了瓜岛消耗战;对于日军而言,这次海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却未能对美军的登陆舰只和陆战部队造成任何损失,从而无法阻止盟军在瓜岛的登陆行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薩沃島海戰 · 查看更多 »

薄體鬃尾單棘魨

薄體鬃尾單棘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單棘魨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菲律賓、印尼、澳洲、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2-12公尺,體長可達7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薄體鬃尾單棘魨 · 查看更多 »

薄蘇彝士魚

薄蘇彝士魚(学名:Suezichthys gracilis),又名細長蘇彝士隆頭魚、紅柳冷仔、細鱗擬鸚鯛,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蘇彝士隆頭魚屬下的一个种,分布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韓國、台灣、越南、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16公分,棲息在有遮蔽物、沙底質的礁石區,以甲殼類、片腳類、多毛類等為食,可作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薄蘇彝士魚 · 查看更多 »

薛氏凡鯔

薛氏凡鯔為輻鰭魚綱鯔形目鯔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至法屬波里尼西亞,北從日本南部至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本魚背部藍色棕色或綠色,側面和腹部具銀暗色斑點,縱向條紋不明顯。背鰭和尾鰭深藍色,臀鰭、腹鰭、胸鰭黃色,胸鰭鰭腋規模很長,背鰭硬棘4-5枚;背鰭軟條8-9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8-10枚,體長可達60公分,棲息在沿岸海域、河口區,以藻類、有孔蟲、有機碎屑為食,成群活動,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薛氏凡鯔 · 查看更多 »

藍帶笛鯛

藍帶笛鯛,俗名赤筆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藍帶笛鯛 · 查看更多 »

藍紋姬鯛

藍紋姬鯛(学名:Pristipomoides argyrogrammicus),又名藍紋紫魚、花笛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藍紋姬鯛 · 查看更多 »

藍線裸頂鯛

藍線白鱲(学名:Gymnocranius grandoculis),又名藍線裸頂鯛、龍尖,为龍占魚科裸頂鯛屬下的一个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藍線裸頂鯛 · 查看更多 »

藍緣豬齒魚

藍緣豬齒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斯里蘭卡至澳洲昆士蘭,北起琉球群島、南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70公分,棲息外海礁坡的碎食區,屬肉食性,以軟體動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作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藍緣豬齒魚 · 查看更多 »

藍鰭鰺

藍鰭鰺,又稱黑尻鰺、黃臂鰺,俗名為甘仔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藍鰭鰺 · 查看更多 »

藍黃梅鯛

藍黃梅鯛(学名:Caesio teres),又稱黃藍背烏尾鮗,俗名烏尾冬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烏尾鮗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藍黃梅鯛 · 查看更多 »

藍臀鸚嘴魚

藍臀鸚嘴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台灣、越南、印尼、紐埃、斐濟、聖誕島、菲律賓、帛琉、澳洲、印尼、密克羅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3-30公尺,體長可達31公分,棲息在潟湖、礁石平台、海草床、向海礁坡,以藻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藍臀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藥粉蝶屬

藥粉蝶屬(學名:Elodina)是粉蝶科粉蝶亞科藥粉蝶族(學名:Elodinini)的唯一一屬Wahlberg, N., Rota, J., Braby, M. F., Pierce, N. P. & Wheat, C. W. 2014: Revised systematics and higher classification of pierid butterflies (Lepidoptera: Pieridae) based on molecular data.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藥粉蝶屬 · 查看更多 »

钝头锦鱼

钝头锦鱼(学名:Thalassoma amblycephal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头鱼科锦鱼属的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钝头锦鱼 · 查看更多 »

钩药茶科

钩药茶科又名五蕊茶科,只有1属2种,都是生长在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常簇生于枝顶,革质,无托叶;花小,组成花序也簇生于枝顶,花瓣5数;果实为核果,果肉薄。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列在山茶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在丝缨花目中,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无法将其列在任何一个目中,直接放到I类真菊分支之下。2016年的APG IV 分类法将本科与茶茱萸科一并置于茶茱萸目之下。.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钩药茶科 · 查看更多 »

肩蓋狗母魚

肩蓋狗母魚,為輻鰭魚綱仙女魚目合齒魚亞目合齒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菲律賓、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25-82公尺,體長可達10.7公分,為底棲性魚類,生活在沙泥底質的大陸棚海域,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肩蓋狗母魚 · 查看更多 »

蓝姆猪笼草

蓝姆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lamii)是新几内亚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原生地海拔高度高于所有已知的猪笼草,已是所有已知的猪笼草属植物中分布海拔高度最高的,可达3520米。McPherson, S.R. 2009.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蓝姆猪笼草 · 查看更多 »

蓝脸鹦雀

蓝脸鹦雀(学名:Erythrura trichroa)是梅花雀科鹦雀属的一种,常见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日本、印度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法国(外来种)、新喀里多尼亚、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瓦努阿图,其全球活动范围有10,000,000平方千米。分布于亚热带或热带的山地及低地湿润森林地区。主要以草籽为食,包括澳大利亚的几种臂形草属外来种。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蓝脸鹦雀 · 查看更多 »

银蓝子鱼

银蓝子鱼(学名:Siganus argenteus,俗名臭肚魚、象魚)为蓝子鱼科蓝子鱼属的一种鱼。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关岛和Marian群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银蓝子鱼 · 查看更多 »

蓋馬氏盔魚

蓋馬氏盔魚又稱露珠盔魚、蓋馬氏鸚鯛,俗名柳冷仔、紅龍。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蓋馬氏盔魚 · 查看更多 »

鄧氏海蠋魚

鄧氏海蠋魚(学名:Halicampus dunckeri),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南非、日本、澳洲、印尼、斐濟、密克羅尼西亞、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索羅門群島及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14公尺,體深褐色或近黑色,吻部灰白色,體背部有不規則的灰白橫帶,背鰭軟條16-20枚;臀鰭軟條3枚,體長可達15公分,棲息在砂石底質海域,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鄧氏海蠋魚 · 查看更多 »

里氏可哥鮋

里氏可哥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絨皮鮋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2.1公分,棲息在礫石底質礁坡,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里氏可哥鮋 · 查看更多 »

金尾雀鯛

金尾雀鯛,又稱白尾雀鯛、瑰斑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金尾雀鯛 · 查看更多 »

金帶鱗鰭梅鯛

金帶鱗鰭梅鯛,又稱金帶烏尾鮗、金帶梅鯛,俗名烏尾冬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烏尾鮗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金帶鱗鰭梅鯛 · 查看更多 »

金帶齒頜鯛

金帶齒頜鯛(学名:Gnathodentex aurolineatus),又稱金帶鯛、黃點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龍占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金帶齒頜鯛 · 查看更多 »

金線天竺鯛

金線天竺鯛,又稱金帶天竺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金線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金線藍子魚

金線藍子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藍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度、馬爾地夫、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日本、印尼、越南、萬那杜、澳洲、新喀里多尼亞、密克羅尼西亞、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索羅門群島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20公尺,體長可達43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紅樹林、潟湖,成群活動,以藻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金線藍子魚 · 查看更多 »

金虎尾科

金虎尾科(学名:Malpighiaceae)也叫黄褥花科,共有约75属1300余种,分布在全球热带地区,但绝大部分生长在热带美洲,主要在加勒比海地区、美国南部,其余小部分生长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菲律宾、新喀里多尼亚和中南半岛一带。中国只有部分引入的观赏植物,没有原生的品种。 本科植物为灌木、乔木或木质藤本;单叶对生,叶柄基部有腺体;花两性,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花萼5裂,其中之一裂或多裂有腺体或无腺体;花瓣5,有齿或撕裂状;果实为蒴果或有翅。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远志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放在新单独分出的金虎尾目中。 葉柄和葉片交界處具有肉質線體,花序為頂生或腋生之總狀、穗狀或聚繖花序。.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金虎尾科 · 查看更多 »

金梅草科

金梅草科也叫一叶草科,只有2属3种,仅长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喀里多尼亚。 本科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花瓣6;果实为蒴果,每个包含约20-50个种子。.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金梅草科 · 查看更多 »

金氏蛇鰻

金氏蛇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蛇鰻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馬爾地夫至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430-500公尺,體長可達33.7公分,棲息在沙泥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金氏蛇鰻 · 查看更多 »

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為Ni,原子序數為28。它是一種有光澤的銀白色金屬,其銀白色帶一點淡金色。鎳屬於過渡金屬,質硬,具延展性。純鎳的化學活性相當高,這種活性可以在反應表面積最大化的粉末狀態下看到,但大塊的鎳金屬與周圍的空氣反應緩慢,因為其表面已形成了一層帶保護性質的氧化物。即使如此,由於鎳與氧之間的活性夠高,所以在地球表面還是很難找到自然的金屬鎳。地球表面的自然鎳都被封在較大的鎳鐵隕石裏面,這是因為隕石在太空的時候接觸不到氧氣的緣故。在地球上,這種自然鎳總會和鐵結合在一起,這點反映出它們都是超新星核合成主要的最終產物。一般認為地球的地核就是由鎳鐵混合物所組成的。 鎳的使用(天然的隕鎳鐵合金)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年。阿克塞尔·弗雷德里克·克龙斯泰特於1751年最早分離出鎳,並將它界定為化學元素,儘管他最初把鎳礦石誤認為銅的礦物。鎳的外語名字來自德國礦工傳說中同名的淘氣妖精(Nickel,與英語中魔鬼別稱"Old Nick"相近),這是由於鎳銅礦不能用煉銅的方法煉出銅來,所以被比擬成妖魔。鎳最經濟的主要來源為鐵礦石褐鐵礦,含鎳量一般為1-2%。鎳的其他重要礦物包括硅鎂鎳礦及鎳黃鐵礦。鎳的主要生產地包括加拿大的索德柏立區(一般認為該處是隕石撞擊坑)、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及俄羅斯的諾里爾斯克。 由於鎳在室溫時的氧化緩慢,所以一般視為具有耐腐蝕性。歷史上,因為這一點鎳被用作電鍍各種表面,例如金屬(如鐵及黃銅)、化學裝置內部及某些需要保持閃亮銀光的合金(例如鎳銀)。世界鎳生產量中的約6%仍被用於抗腐蝕純鎳電鍍。鎳曾經是硬幣的常見成份,但現時這方面已大致上被較便宜的鐵所取代,尤其是因為有些人的皮膚對鎳過敏。儘管如此,英國還是在皮膚科醫生的反對下,於2012年開始再使用鎳鑄造錢幣。 只有四種元素在室溫時具有鐵磁性,鎳就是其中一種。含鎳的鋁鎳鈷合金永久磁鐵,其磁力強度介乎於含鐵的永久磁鐵與稀土磁鐵之間。鎳在現代世界的的地位主要來自於它的各種合金。全世界鎳產量中的約60%被用於生產各種鎳鋼(特別是不鏽鋼)。其他常見的合金,還有一些的新的高溫合金,就幾乎就佔盡了餘下的世界鎳用量。用於製作化合物的化學用途只佔了鎳產量的不到3%。作為化合物,鎳在化學製造有好幾種特定的用途,例如作為氫化反應的催化劑。某些微生物和植物的酶用鎳作為活性位點,因此鎳是它們重要的養分。.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镍 · 查看更多 »

镰鱼

(学名:Zanclus cornutus)为镰鱼科镰鱼属的鱼类,俗名角镰鱼、角蝶魚、神像,其下僅有一屬一種。属于暖水性鱼类。其一般生活于礁盘浅水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南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镰鱼 · 查看更多 »

長吻仰口鰏

長吻仰口鰏(学名:Secutor insidiator),又稱靜仰口鰏,俗名金錢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鰏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吻仰口鰏 · 查看更多 »

長吻副半節魴鮄

長吻副半節魴鮄,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黃魴鮄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412-467公尺,體長可達13.7公分,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吻副半節魴鮄 · 查看更多 »

長吻若鰺

長吻若鰺,又稱冬瓜鰺,俗名為清水魽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吻若鰺 · 查看更多 »

長吻海蛇

長吻海蛇屬(學名:Pelamis),又稱黃腹海蛇、黑背海蛇,是蛇亞目海蛇科下的一個單型有毒蛇屬,屬下只有長吻海蛇(P.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吻海蛇 · 查看更多 »

長尾彎牙海鱔

長尾彎牙海鱔(学名:Strophidon sathete),又稱長鯙,俗名為錢鰻、薯鰻、虎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尾彎牙海鱔 · 查看更多 »

長形布氏蟹

長形布氏蟹(學名:Brusinia elongata)是梭子蟹總科布氏蟹科布氏蟹屬之下四個物種之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形布氏蟹 · 查看更多 »

長圓銀鱸

長圓銀鱸(学名:Gerres oblongus),又稱長身鑽嘴魚,俗名碗米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鑽嘴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圓銀鱸 · 查看更多 »

長冠羊舌鮃

長冠羊舌鮃(学名:Arnoglossus macrolophus),又名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鮃科羊舌鮃屬下的一个种,為熱帶海水魚,棲息深度18-141公尺,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紅海、波斯灣至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13公分,棲息在沙石、泥底質底層水域,以底棲生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作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冠羊舌鮃 · 查看更多 »

長線偽大眼鮋

長線偽大眼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鮋科的其中一種,為深海魚類,分布於西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及紐西蘭海域,棲息深度345-1089公尺,體長可達10.5公分,棲息在底中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線偽大眼鮋 · 查看更多 »

長絲小褐鱈

長絲小褐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稚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尼、澳洲北部與新喀里多尼亞海域,為深海魚類,深度115-320公尺,本魚頭部及身體灰白略帶點桃紅色,鰓蓋薄膜、吻、眼窩邊緣褐色,發光器官與肛門黑色,體長可達7.6公分,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絲小褐鱈 · 查看更多 »

長絲萊氏笛鯛

長絲萊氏笛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太平洋區,從琉球群島至新喀里多尼亞、夏威夷群島海域,棲息深度150-300公尺,本魚頭部鈍,眼間隔平坦,眼大,吻短,下顎突出,胸鰭短,整體顏色為玫瑰紅與黃色,背鰭灰色,背鰭硬棘10枚;背鰭軟條12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9枚,體長可達50公分,生活在岩石底質海域,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絲萊氏笛鯛 · 查看更多 »

長頭鸚嘴魚

長頭馬鸚嘴魚(学名:Scarus longiceps),又名長吻鸚嘴魚,俗名鸚哥,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頭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長鰭凡鯔

長鰭凡鯔,俗名豆仔魚、烏仔、烏仔魚、烏魚 ,為輻鰭魚綱鯔形目鯔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鰭凡鯔 · 查看更多 »

長鰭細鱗盔魚

長鰭細鱗盔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新喀里多尼亞、萬那杜、忠誠島、大堡礁等海域,棲息深度5-30公尺,體長可達40公分,棲息在潟湖及臨海礁石,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鰭細鱗盔魚 · 查看更多 »

長足捷蟻

長足捷蟻(學名:Anoplolepis gracilipes),英文俗名:yellow crazy ant(黃瘋蟻)、long-legged ant(長腿蟻)或 Maldive ant(馬爾代夫蟻),中文译名有細足--捷蟻、長足--捷蟻、長腳捷蟻、長角捷蟻,是捷蟻屬下的一種螞蟻,因為偶然引入澳大利亞和聖誕島,而對二地的生態系統造成了災難性影響。牠不僅是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 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入侵螞蟻之一,長約。 Global Invasive Species Database.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足捷蟻 · 查看更多 »

長臀光鰓魚

長臀光鰓魚,(学名:Chromis analis)又稱黃光鰓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臀光鰓魚 · 查看更多 »

長棘光鰓魚

長棘光鰓魚,又稱短身光鰓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棘光鰓魚 · 查看更多 »

長棘銀鱸

長棘銀鱸(学名:Gerres filamentosus),又稱曳絲鑽嘴魚,俗名碗米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鑽嘴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長棘銀鱸 · 查看更多 »

长尾鸣鹃鵙

长尾鸣鹃鵙(学名:Lalage leucopyga)是山椒鸟科鸣鹃鵙属的一种,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所罗门群岛和瓦努阿图。长尾鸣鹃鵙诺福克岛亚种已经绝灭。 其自然栖息地为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森林以及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长尾鸣鹃鵙 · 查看更多 »

长丝叶须虫

长丝叶须虫(学名:Phyllodoce fristedti)为叶须虫科叶须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越南、新喀里多尼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长丝叶须虫 · 查看更多 »

长腕和尚蟹

长腕和尚蟹(学名:Mictyris longicarpus)为和尚蟹科和尚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塔斯马尼亚、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群岛、新加坡、尼科巴、安达曼、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福建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河口的泥滩上。.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长腕和尚蟹 · 查看更多 »

长棘天竺鲷

长棘天竺鲷(学名:Apogon doryssa),俗名大目側仔,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鲷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长棘天竺鲷 · 查看更多 »

腋斑光鰓魚

腋斑光鰓魚(学名:Chromis atripes),又稱黑鰭光鰓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腋斑光鰓魚 · 查看更多 »

艾氏短蛇鯖

艾氏短蛇鯖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蛇鯖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470-580公尺,本魚頭部及身體亮銀色,背部顏色較暗,背鰭硬棘20枚;背鰭軟條13枚;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12枚,體長可達30.9公分,棲息在大陸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艾氏短蛇鯖 · 查看更多 »

苦胡桃科

苦胡桃科也叫脱皮树科或三叶脱皮树科,包括27属约85种,主要生长在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以及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和马达加斯加岛。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和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都将其列在大戟科下作为苦木亚科 (Oldfieldioideae),2003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列在金虎尾目。 * Category:植物科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苦胡桃科 · 查看更多 »

英氏裸胸鱔

英氏裸胸鱔,又稱英氏裸胸鯙,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100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英氏裸胸鱔 · 查看更多 »

鋸尾副革單棘魨

鋸尾副革單棘鲀又名副革單棘魨,俗名假日本婆、假橫帶扁背魨、鞍斑單棘魨,为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單棘魨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鋸尾副革單棘魨 · 查看更多 »

鋸倒棘鯒

鋸倒棘鯒,又稱鋸倒棘牛尾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牛尾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東非至新喀里多尼亞、澳洲海域,棲息深度11-45公尺,屬底棲性魚類,體長可達24公分,生活在沙泥底質、礁石區海域,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鋸倒棘鯒 · 查看更多 »

鋸銼倒棘鯒

鋸銼倒棘鯒,又稱鋸銼倒棘牛尾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牛尾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紅海、東非至新喀里多尼亞、澳洲海域,棲息深度15-95公尺,屬底棲性魚類,體長可達50公分,生活在沙泥底質海域,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鋸銼倒棘鯒 · 查看更多 »

鋸鰓擬花鮨

鋸鰓擬花鮨,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鋸鰓擬花鮨 · 查看更多 »

雲紋裸胸鱔

雲紋裸胸鱔,又名雲紋裸胸鱔、錢鰻、薯鰻、虎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雲紋裸胸鱔 · 查看更多 »

雷氏腹囊海龍

雷氏腹囊海龍(学名:Microphis retzii),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亞洲及大洋洲,包括日本、印尼、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新喀里多尼亞、薩摩亞、索羅門群島等淡水流域,體長可達14.5公分,棲息在淡水溪流,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雷氏腹囊海龍 · 查看更多 »

雕刻真扇蟹

雕刻真扇蟹(学名:Euxanthus exsculptus)为扇蟹科真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斐济、萨摩亚、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安达曼、斯里兰卡、毛里求斯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雕刻真扇蟹 · 查看更多 »

雀斑蛇鰻

斑蛇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蛇鰻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及萬那杜海域,棲息深度可達400公尺,體長可達62.8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雀斑蛇鰻 · 查看更多 »

雙岔狸藻

雙岔狸藻(學名:Utricularia dichotoma),又名仙女围裙,為狸藻属多年生陸生食虫植物。其种加词“dichotoma”来源于希腊文“dichos”和“tomos”,意为“双重”和“切”,指其花序二叉分枝。Bruce Salmon (2001) "Carnivorous Plants of New Zealand" Ecosphere Publications.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雙岔狸藻 · 查看更多 »

雙帶鱗鰭梅鯛

雙帶鱗鰭梅鯛,又稱雙帶烏尾鮗,俗名烏尾冬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烏尾鮗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雙帶鱗鰭梅鯛 · 查看更多 »

雙帶普提魚

雙帶普提魚,又稱雙月斑狐鯛,俗名紅娘仔、黃鶯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雙帶普提魚 · 查看更多 »

雙線眶棘鱸

雙線眶棘鱸(学名:Scolopsis bilineatus),又稱雙帶赤尾冬,俗名石兵、雞仔、紅尾冬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金線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雙線眶棘鱸 · 查看更多 »

雙線若鰺

雙線若鰺,又稱曳絲平鰺、背點若鰺,俗名為甘仔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雙線若鰺 · 查看更多 »

雙鰭呂宋花鮨

雙鰭呂宋花鮨,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塞席爾群島、英屬印度洋領地、日本、菲律賓、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帛琉、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約10-55公尺,體長可達7公分,棲息在外海礁坡,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作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雙鰭呂宋花鮨 · 查看更多 »

雙棘刺尻魚

雙棘刺尻魚,又稱雙棘棘蝶魚,俗名琉璃神仙、藍閃電,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雙棘刺尻魚 · 查看更多 »

雙斑尖唇魚

雙斑尖唇魚又名雙斑唇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雙斑尖唇魚 · 查看更多 »

雙斑阿南魚

雙斑阿南魚,又稱黃胸鹦鯛、星阿南魚,俗名白肚龍,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雙斑阿南魚 · 查看更多 »

雙斑普提魚

雙斑普提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雙斑普提魚 · 查看更多 »

老氏鼻魚

老氏鼻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從日本本州至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6-20公尺,體長可達60公分,棲息在外海礁坡,單獨或成群活動,以藻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老氏鼻魚 · 查看更多 »

陰阿南魚

阿南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陰阿南魚 · 查看更多 »

陳欣 (配音員)

陳欣(Kenneth Chan Yan,),香港男配音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陳欣 (配音員) · 查看更多 »

FS作戰

FS作戰為大日本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曾計劃進攻並侵佔斐濟、萨摩亚和新喀里多尼亞的作戰的代號。該作戰原定於完成MO、RY及MI作戰(中途岛海战)後在1942年7-8月執行。 FS作戰原訂為大日本帝國海軍與大日本帝國陸軍共同執行的作戰,其主要目標為嘗試在MO、RY、MI作戰完成後,接着切斷連接澳洲和美國的补给线及通訊,以便達成削弱或消除澳洲對日本南太平洋防衛圈的威脅此一目標。 此一FS作戰受日本在珊瑚海海战所遇到的阻礙影響而延遲,繼而由於中途岛海战的挫敗讓日本損失了四艘航空母艦而取消。原本預定參與是次作戰的日本陸軍第17軍 在作戰取消後被調到參與重新奪取作為原MO作戰作戰目標的莫尔兹比港(但並未成功),以及在盟軍攻勢下防守所罗门群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FS作戰 · 查看更多 »

MO作戰

MO作戰(日語:MO作戦,Mo Sakusen),或稱為莫士比港行動,是大日本帝国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次作戰代號,主要目標為攻擊並控制澳屬新幾內亞以及諸多太平洋上的小島,以達到孤立澳洲及紐西蘭,使其得不到美國支援的目的。該計畫是由大日本帝國海軍制定並獲得聯合艦隊指揮官山本五十六大將的鼎力支持,然而MO作戰最終以失敗告終。.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MO作戰 · 查看更多 »

暗體腔吻鱈

暗體腔吻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諾福克島、紐西蘭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1013-1460公尺,體長可達45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暗體腔吻鱈 · 查看更多 »

暗點胡椒鯛

暗點胡椒鯛,又稱暗點石鱸、花旦石鱸,俗名加志,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石鱸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暗點胡椒鯛 · 查看更多 »

暗色刺尾鱼

暗色刺尾鱼又名后刺尾鲷(学名:Acanthurus mata)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鱼科刺尾鱼属的鱼类,俗名倒吊、粗皮仔。.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暗色刺尾鱼 · 查看更多 »

查氏矛吻海龍

查氏矛吻海龍(学名:Doryrhamphus chapmani),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南太平洋區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可達3公尺,體長可達8.5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查氏矛吻海龍 · 查看更多 »

染色尖嘴魚

染色尖嘴魚(学名:Gomphosus varius),又名雜色尖嘴魚、突吻鸚鯛、鳥鸚鯛、鳥仔魚、出角鳥,为隆頭魚科尖嘴魚屬下的一个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染色尖嘴魚 · 查看更多 »

柔毛毛壳蟹

柔毛毛壳蟹(学名:Pilodius pubescens)为扇蟹科毛壳蟹属的动物。分布于菲律宾、苏禄海、新喀里多尼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珊瑚礁丛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柔毛毛壳蟹 · 查看更多 »

探险家

探险家是为了探测新事物等目的而深入危险或不为人知的地方进行探索的人。探险者通常是来自一个国家或文明最先到达某地方的人。也可以指冒险家、旅行家或者职业航海家、飞行员等等。 探险的目的因人而异,可能包括军事、商业、学术、旅行、宗教等各种因素。.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探险家 · 查看更多 »

掘氏棘金眼鯛

掘氏棘金眼鯛為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眼鯛亞目金眼鯛科的其中一種,發現於日本、斐濟、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28-130公尺,體長可達23公分,棲息在中層水域,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掘氏棘金眼鯛 · 查看更多 »

林恩許

林恩許(Jared Christopher Lum Yan Hue,1992年7月19日-),生於澳洲悉尼,香港蘇格蘭混血的澳洲人,澳洲足球運動員,司職中場。由於他的祖母在香港出生,所以他擁有華裔血統並以本地球員身份註冊,現時效力香港超級聯賽球會傑志。.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林恩許 · 查看更多 »

揚旛蝴蝶魚

揚旛蝴蝶魚(学名:Chaetodon auriga),又稱絲蝴蝶魚,俗名人字蝶,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揚旛蝴蝶魚 · 查看更多 »

条纹叉鼻鲀

条纹叉鼻鲀(学名:Arothron mappa)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亞目四齒鲀科叉鼻鲀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东至太平洋的社会群岛、北至中国、南至澳大利亚以及东海南部等,属于热带海水鱼,棲息深度4-30公尺,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南非至薩摩亞群島,北起日本琉球群島,南迄澳洲昆士蘭省、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65公分,棲息在水質清澈的潟湖、礁石區,以藻類、海綿及無脊椎動物等為食,有劇毒。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几内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条纹叉鼻鲀 · 查看更多 »

条纹短齿蛤

条纹短齿蛤(学名:Brachidontes striatulus),又名臺灣杜鵑蛤或刻缘短齿蛤(学名:Brachidontes emarginatus),是贻贝目贻贝科短齿贝属的动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条纹短齿蛤 · 查看更多 »

東方叉吻魴鮄

東方叉吻魴鮄,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黃魴鮄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土佐灣、東海、新喀里多尼亞、菲律賓、印尼等海域,棲息深度497-510公尺,體長可達15.7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在大陸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東方叉吻魴鮄 · 查看更多 »

東所羅門海戰

東所羅門海戰(也稱為斯圖爾特島戰役,在日本方面,稱為,發生在1942年8月24日——1942年8月25日,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第3次航母戰役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期間美國海軍與日本帝國海軍之間的第2大戰鬥。自從珊瑚海和中途島以來,雙方的艦艇即未曾在目視距離內交戰。反之,雙方所有的攻擊均是由艦載機或陸基飛機實施。 美國和日本帝國的海軍戰鬥水面艦艇在多次空襲中都蒙受損失,之後退出戰區,沒有任何一方取得決定性勝利。然而,美國與其盟友顯然比日本獲得了更大的戰術和戰略優勢,因為盟軍部隊遭受較日軍為少之損失,而日軍失去了大量的飛機和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此外,日本用於增援瓜達爾卡納爾島的部隊遭到阻延,且最後是由軍艦而非運輸船運送,給予了盟軍更多的時間應付日軍的反攻和阻止日軍卸下重型火砲、彈藥、和其他後勤物資,大大地幫助盟軍的陸上戰鬥。.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東所羅門海戰 · 查看更多 »

松叶蕨科

松葉蕨科是一種蕨類植物,包括有「松葉蕨屬」和「梅溪蕨屬」兩個屬。這兩個屬的外表很不一樣,而且也有人將梅溪蕨屬獨自分到梅溪蕨科中,但大多數的分類學還是持續將其放在松葉蕨科內。松葉蕨科在分類學中的位置曾經不是很明確,部份是因為此類植物缺失根或真正的葉子,但最近的分子系統學的研究推測出其和瓶爾小草科之間較為相近。 松葉蕨屬是乾燥熱帶中的小型灌木;而梅溪蕨屬則是出現於澳洲、紐西蘭和新喀里多尼亞中的附生植物。長久以來,有關松葉蕨科應放在分類學中的哪個地位一直有所爭議,一些人主張其為蕨類,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們是最初的維管植物(泥盆紀時的松葉蕨門)的後代。最近從基因中得出的證據顯示松葉蕨科和蕨類的關係比較相近,且和瓶爾小草目特別相近。 所有的松葉蕨屬植物有著一些相同的特徵。它們是維管植物,且缺乏葉子而是另有一小突起物。此一小突起物不被認為是真正的葉子,因為維管束只是在其下面,而非如葉子般在其裡面。松葉蕨屬也沒有真正的根,它們是以假根來抓住地面,吸收則是籍由稱之為菌根的共生真菌的幫忙。 松葉蕨每三個孢子囊組成一個「聚合囊」,看起來像是一連串縮得很短的支條。有厚絨氈層供給孢子養分生長,是「厚囊」植物的特有特徵。配子體看起來像是一小片地下莖,但會產生精子器和頸卵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松叶蕨科 · 查看更多 »

板额菱蟹

板额菱蟹(学名:Parthenope lamellifrons)为菱蟹科菱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朝鲜海峡、日本、萨摩亚、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群岛、新加坡、安达曼、印度、斯里兰卡、红海、塞舌耳群岛及桑给巴尔、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50-100米深的泥沙底。.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板额菱蟹 · 查看更多 »

杜氏下鱵魚

杜氏下鱵魚(学名:Hyporhamphus dussumieri),俗名水針,为鱵科下鱵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东南到南太平洋社会群岛、北至琉球群岛以及台湾海峡及南海诸岛等海域等,属于暖水性近海鱼类。其多生活于中上层水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塞舌尔群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杜氏下鱵魚 · 查看更多 »

杜氏剑尾海蛇

杜氏剑尾海蛇(学名:Aipysurus duboisii)是种有剧毒的海蛇。其分布范围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的北部,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它们生活在在海平面80米以下的珊瑚礁,其中分布着大量的海藻,无脊椎动物和珊瑚或海绵,可以作为庇护所的沉积物中。这些蛇捕食海鳝和各种鱼。杜氏剑尾海蛇是是胎生动物,而不是卵生动物。它们有中等攻击性,即受到了外来威胁发动自卫性质的反击,而不是自发的。毒牙则为1.8毫米长,这是相对较短的一条蛇,和毒液产量为0.43毫克。杜氏剑尾海蛇是晨昏性动物(即总是在傍晚或黎明出来活动),这意味着它们一天中最活跃的时间是在黎明和黄昏。The Australian venom research unit (August 25, 2007).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杜氏剑尾海蛇 · 查看更多 »

格紋中鋸鯻

格紋中鋸鯻,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鯻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格紋中鋸鯻 · 查看更多 »

栗胸文鸟

栗胸文鸟(学名:Lonchura castaneothorax),是梅花雀科文鸟属的一种,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引进种)、印度尼西亚、法属波利尼西亚(引进种)和澳大利亚。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栗胸文鸟的平均体重约为14.4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燥疏灌丛、河流、溪流、耕地、湿地、淡水湖、干燥的稀树草原、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草原和亚热带或热带的红树林。.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栗胸文鸟 · 查看更多 »

栓皮果科

栓皮果科有2属3种(Strasburgeria calliantha, Strasburgeria robusta, Ixerba brexioides),仅生长在新喀里多尼亚,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单叶互生,叶大,有锯齿和托叶;花大,花瓣5数,肉质,雄蕊10;果实为肉质蒴果,圆形前端尖。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山茶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无法将其列在任何一个目中,属于系属不清的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直接放在蔷薇分支之下,2006年5月7日的进一步修订将本科列在缨子木目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栓皮果科 · 查看更多 »

條尾光鰓魚

條尾光鰓魚,又稱三葉光鰓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條尾光鰓魚 · 查看更多 »

條尾新雀鯛

條尾新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條尾新雀鯛 · 查看更多 »

條紋厚唇魚

條紋厚唇魚又稱橫帶厚唇魚、大口鸚鯛,俗名斑節龍、大口倍良、闊嘴郎、黑帶鸚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條紋厚唇魚 · 查看更多 »

條紋鯻

條紋鯻,又稱鯻、條紋雞魚,俗名花身仔、斑吾、雞仔魚、三抓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鯻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條紋鯻 · 查看更多 »

條紋胡椒鯛

條紋胡椒鯛(学名:Plectorhinchus lineatus),又稱條紋石鱸、斜帶石鱸、斜紋胡椒鯛,俗名花臉仔、打鐵婆,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石鱸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條紋胡椒鯛 · 查看更多 »

條紋長鱸

條紋長鱸(學名:Liopropoma susumi),又稱條紋高鱸、孫氏長鱸,俗名為郭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條紋長鱸 · 查看更多 »

條紋若梅鯛

條紋若梅鯛,又稱橫帶擬烏尾鮗,俗名雞仔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條紋若梅鯛 · 查看更多 »

條鰏

條鰏(学名:Leiognathus rivulatus),又稱花身鰏、金錢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鰏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條鰏 · 查看更多 »

條鰭天竺鯛

條鰭天竺鲷,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鲷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條鰭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梭边蟹

梭边蟹(学名:Xanthasia murigera)为豆蟹科棱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斐济岛、新喀里多尼亚、帕劳岛、伊里安岛、菲律宾、丹老群岛、安达曼群岛、莫桑比克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与砗磲共栖。.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梭边蟹 · 查看更多 »

梅花参

梅花参(学名:Thelenota ananas)为刺参科梅花参属的动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梅花参 · 查看更多 »

棘眼天竺鯛

棘眼天竺鯛,又名套缰天竺鲷、套天竺鯛,俗名大目側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棘眼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棘頭天竺鯛

棘頭島天竺鯛,又稱麗鰭天竺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天竺鯛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棘頭天竺鯛 · 查看更多 »

棘背角箱鲀

棘背角箱鲀(学名:Lactoria diaphana)为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箱鲀科角箱鲀属的鱼类,為亞熱帶海水魚,分布於東南大西洋的納米比亞、印度太平洋區,從南非、東非至秘魯,北起日本、夏威夷、加州南部,南迄新喀里多尼亞、新南威爾斯省等海域,體長可達34公分,棲息在沿海珊瑚礁、岩礁區,以底棲性無脊椎動物為食,可作為觀賞魚,有魚,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棘背角箱鲀 · 查看更多 »

棒果木科

Corynocarpus laevigatus 棒果木科(学名:Corynocarpus)是葫芦目中的一个科,只有1属5-6种,分布在新几内亚、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东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棒果木科 · 查看更多 »

棕啸鹟

棕啸鹟(学名:Pachycephala rufiventris),是啸鹟科啸鹟属的一种,是全面迁徙的候鸟,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棕啸鹟的平均体重约为21.0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燥疏灌丛、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的旱林、地中海型疏灌丛、种植园、干燥的稀树草原、温带森林、亚热带或热带的红树林和乡村花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棕啸鹟 · 查看更多 »

棕颈鹰

棕颈鹰(Accipiter rufitorques),又名斐济鹰,鹰科中的一种猛禽,曾一度被认为与澳大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的褐鹰同种。 但棕颈鹰是斐济的特有种,生活于维提岛、瓦努阿岛、塔韦乌尼岛、坎达武岛、恩高岛和欧伐劳岛上。其栖息范围很大,从雨林,椰子种植园到城市公园的树上都可见。 棕颈鹰身长30-40厘米,在鹰属中算是中等身型。其是两性异形的鸟类,雌性的身型比雄性要大。Thiollay, J.M. (1994): Family Accipitridae (Hawks and Eagles) in del Hoyo, J.; Elliot, A. & Sargatal, J. (editors).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棕颈鹰 · 查看更多 »

楔蕊花科

楔蕊花科楔药花科只有1属10种,分布在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东北。 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对生或螺旋式排列,有锯齿,革质,无托叶;花小,雄蕊有鞘,花丝楔形;果实为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茶茱萸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直接放在II类真菊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楔蕊花科 · 查看更多 »

槲树果科

槲树果科又名假槲树科或橡子木科,只有1属约12种,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斐济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或轮生,无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为葇荑花序,雌花单生,均无花被;果实为坚果,类似橡实。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壳斗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分在金虎尾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槲树果科 · 查看更多 »

横带唇鱼

横带唇鱼(学名:Cheilinus faseiatus)俗名斑節龍,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横带唇鱼 · 查看更多 »

横带猪齿鱼

横带猪齿鱼(学名:Choerodon fasciatus,又稱七帶寒鯛,俗名七带猪齿鱼、四齒仔、西齒)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猪齿鱼属的其中一種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横带猪齿鱼 · 查看更多 »

標燈腔吻鱈

標燈腔吻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及澳洲昆士蘭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420-445公尺,體長可達34公分,棲息在底中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標燈腔吻鱈 · 查看更多 »

橢圓裸頂鯛

橢圓裸頂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龍占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35.8公分,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橢圓裸頂鯛 · 查看更多 »

橫帶錐海龍

橫帶錐海龍(学名:Phoxocampus diacanthus),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斯里蘭卡、台灣、香港、印尼、菲律賓、澳洲、關島、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马里亚纳群岛、新喀里多尼亞、東加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40公尺,體長可達8.7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岩礁區或海藻床。.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橫帶錐海龍 · 查看更多 »

橫帶海蠋魚

橫帶海蠋魚(学名:Halicampus nitidus),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越南、日本、印尼、菲律賓、澳洲、斐濟、帛琉、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17公尺,體長可達7.3公分,棲息在珊瑚礁或潮池中,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橫帶海蠋魚 · 查看更多 »

橫斑梅花雀

橫斑梅花雀(学名:Estrilda astrild)为梅花雀科梅花雀屬下的一个种。分布于津巴布韦、加蓬、毛里求斯(引进种)、埃塞俄比亚、南非、塞舌尔(引进种)、坦桑尼亚、赞比亚、尼日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引进种)、马里、科特迪瓦、安哥拉、新喀里多尼亚(引进种)、赤道几内亚、乌拉圭(引进种)、斯威士兰、尼日利亚、百慕大(引进种)、卢旺达、喀麦隆、马提尼克(引进种)、纳米比亚、圣赫勒拿(引进种)、加纳、中非共和国、巴西(引进种)、利比里亚、瓦努阿图(引进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索马里、佛得角(引进种)、法属波利尼西亚、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博茨瓦纳、刚果、美国(引进种)、几内亚、乌干达、葡萄牙(引进种)、肯尼亚、马拉维、塞拉利昂、波多黎各(引进种)、苏丹、留尼汪(引进种)、莱索托和莫桑比克。全球活动范围约为5,860,0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橫斑梅花雀的平均体重约为7.1克。栖息地包括乡村花园、耕地、湿地、种植园、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草原和干燥的稀树草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橫斑梅花雀 · 查看更多 »

橙黃金翅雀鯛

橙黃金翅雀鯛,又稱雷克斯刻齒雀鯛、帝王雀鯛,俗名為厚殼仔、檸檬雀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橙黃金翅雀鯛 · 查看更多 »

橙色短鰕虎

橙色短鰕虎(学名:Gobiodon citrinus),又名橙色葉鰕虎魚,为鰕虎科葉鰕虎魚屬下的一个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橙色短鰕虎 · 查看更多 »

橙斑窄額魨

橙斑窄額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亞目四齒魨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澳洲西北部、巴布亞紐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7-20公尺,體長可達18公分,棲息在沿岸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具有毒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橙斑窄額魨 · 查看更多 »

歐洲人權公約的適用範圍

以下表格在說明歐洲人權公約及其議定書在歐洲委員會成員國及其所控制的地區被批准(且因此而施行)的狀況:.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歐洲人權公約的適用範圍 · 查看更多 »

殖民主义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寻求或取得另外一地或其人民的行政权力的一种政策。殖民主义通常包含了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往往这些各种不平等关系的建立,是由于被殖民者对现代社会组织和架构的无知造成的。殖民主义这个词通常是指殖民者与未开发文明的土著人民之间的关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殖民主义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氣旋帕姆

強烈熱帶氣旋帕姆(Severe Tropical Cyclone Pam,斐濟氣象局:11F,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7P)是2014-2015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的一個熱帶氣旋。以風速來說,帕姆與1989年氣旋奧森和2006年氣旋莫妮卡並列南半球有紀錄以來最強烈的熱帶氣旋。以氣壓來說,帕姆成為南半球第四強的熱帶氣旋,僅次2016年的氣旋溫斯頓和2002年的以及2004年的氣旋加菲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氣旋帕姆 · 查看更多 »

气旋雷瓦

1993年12月到1994年1月期间,强烈热带气旋雷瓦(Severe Tropical Cyclone Rewa)一共在南太平洋迂回行进了28天,先后对6个国家构成影响,共计造成22人死亡。气旋雷瓦源于12月28日诺鲁以南洋面的热带扰动,并在形成后向西南方向穿越所罗门群岛,从南太平洋盆地穿过东经160度线进入澳大利亚海域。气旋开始稳步增强并转向南下,其12月31日的行进方向与澳大利亚东海岸基本平行。1月2日,雷瓦达到第一波最高强度,成为四级热带气旋,但这一强度只保持了约12小时就开始因风切变增加而减弱。1月4日,风暴转向东南回到南太平洋盆地,并在接下来两天里从新喀里多尼亚上空掠过,然后降级成热带低气压并转朝西北方向移动,于1月10日再次进入澳大利亚海域。 接下来的几天里,气旋表现出重新强化迹象,并且前进路线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方向形成拉长的圆环。雷瓦随后在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进入快速增强期,达到五级强烈热带气旋的最高强度。之后几天里,风暴回转向西南方向移动并逐渐弱化。有气象监测部门预计雷瓦会从昆士兰州麦凯附近登陆,但从1月18日开始,气旋与一片上层低压槽发生相互作用并因此转朝东南方向移动,沿昆士兰州海岸擦过。1月20日,雷瓦转变成温带气旋,其残留还在3天后给新西兰带去倾盆大雨。 这场气旋一共夺走了22人的生命,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东海岸、新喀里多尼亚、瓦努阿图和新西兰。风暴期间,一艘香蕉帆船在前往罗塞尔岛的途中失踪,船的残骸之后冲到岛上,其上9人估计都已遇难。昆士兰州有3人因风暴引发的交通事故丧生,还有1人被困在排水管道中而死。新喀里多尼亚也有1人死亡,巴布亚新几内亚有8人溺毙。风暴的名称“雷瓦”在热带气旋季过后予以退役,之后都不会再在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气旋雷瓦 · 查看更多 »

沟蓝子鱼

沟蓝子鱼(学名:Siganus canaliculatus)为蓝子鱼科蓝子鱼属的鱼类,俗名长鳍蓝子鱼。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苏门答腊。.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沟蓝子鱼 · 查看更多 »

沃氏紅娘魚

沃氏紅娘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角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約215公尺,體長可達10.6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沃氏紅娘魚 · 查看更多 »

沃氏方頭魚

沃氏方頭魚,又稱沃氏馬頭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軟棘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澳洲、新喀里多尼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域,棲息深度100-250公尺,體長可達40公分,生活在大陸棚,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魚類、軟體動物、甲殼類、多毛類等為食。 File:Branchiostegus wardi JNC2997 Head.JPG|Branchiostegus wardi File:Branchiostegus wardi JNC2997 Mouth.JPG|Branchiostegus wardi File:Branchiostegus wardi JNC2997 Eye.JPG|Branchiostegus wardi.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沃氏方頭魚 · 查看更多 »

沖繩磨塘鱧

沖繩磨塘鱧,为輻鰭魚綱虾虎鱼亚目鰕虎鱼科的其中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沖繩磨塘鱧 · 查看更多 »

沖繩若梅鯛

沖繩若梅鯛,又稱梭地擬烏尾鮗,俗名雞仔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沖繩若梅鯛 · 查看更多 »

法國世界遺產列表

法国是世界遗产数较多的国家之一。截止2017年7月,共拥有43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9项,自然遗产3项,复合遗产1项。法国拥有4项跨国遗产,其中1项与西班牙共有,1项与比利时共有,1项与瑞士、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共有,1项与日本、瑞士、比利时、德国、阿根廷、印度共有。 法国于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75年6月27日,属于最早发起世界遗产项目的一批国家。1979年在开罗和卢克索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圣米歇尔山成为法国的首项世界遗产(文化遗产),法国的第一项自然遗产是位于科西嘉的波尔托湾,唯一的复合遗产是和西班牙共有的比利牛斯-柏杜山。法国曾于1976年-1978年、1978年-1985年、1987年-1993年、1993年-1999年、2009年-2013年5次担任世界遗产委员会执委。 法国首都巴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曾在1977年、1980年、1982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9年、2003年、2011年9次召开世界遗产大会,并在2016年10月召开因土耳其政变中断的第40届会议,是召开世界遗产大会最多的城市。.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國世界遺產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國聯合航空

法国联合航空(Union de Transports Aériens,简写为UTA)是法国曾经存在的一间完全私营的航空公司,也是法国第二大航空公司,仅次于法国航空。该公司成立于1963年,由(UAT)与(TAI)合并而来,是法布雷家族成立并掌管的联合海运公司(Compagnie Maritime des Chargeurs Réunis)的子公司。二战后,弗朗西斯·西普里安·法布雷是联合海运公司的总裁 "Head Office: 3 Boulevard Malesherbes, F-75008, Paris France.",二战前海空公司的创始人,也是法联航1969年至1981年的董事长。联合海运公司持有法联航62.5%的股份。 1966年,法国联合航空成立了一间名为海空包机公司(Compagnie Aéromaritime d'Affrètement)的子公司,简称为Aéromaritime。法联航通过持股非洲航空运输发展协会(Société pour le Développement du Transport Aérien en Afrique,SODETRAF)成为非洲航空(Air Afrique)的间接股东法联航持股SODETRAF的75%,法国航空持股剩余25%,也持有法国另一航空公司因特航空的部分股权,后者是法国主要的国内航空公司,也是欧洲最大的国内航空公司。法联航也为斯里兰卡仍使用旧称“锡兰”时的载旗航空公司锡兰航空(Air Ceylon)提供技术支持。 法联航于1990年被并入法国航空,1992年并购完成。.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國聯合航空 · 查看更多 »

法國黑人

法國黑人(Noirs en France),是指取得法國居留權的非洲和加勒比海的黑人。.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國黑人 · 查看更多 »

法國海軍

法國海軍(Marine nationale)為法國軍事中的海軍力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軍之一,也是現今為數不多的藍水海军。現在的法國海軍擁有多種現代化軍艦、艦載飛彈和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在聯合國的海上維和行動裡有一定的影響力,並在海外基地駐有兵力。海軍總司令部設於巴黎,大西洋艦隊基地設於布雷斯特,地中海艦隊基地設於土伦。到2007年,現役兵約有42,866人、其他文職人員約10,300人。.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

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Institut français de recherche pour l'exploitation de la mer;縮寫作IFREMER )是法國的一個海洋學研究的政府服務組織。.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共同体

法兰西共同体(Communauté française)是一个国家联盟,作为法兰西联邦的继任者,是法国与其部分殖民地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国家关係,其形成与第五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有关。 在阿尔及利亚的一百万法国殖民者下定决心,反对任何可能推进阿尔及利亚独立的行动,并于在1958年5月13日镇压了在阿尔及尔爆发的大规模示威活动。这一事件促使之前的游击战升级为阿尔及利亚战争,并引发了法国国内的政治危机,并最终导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崩溃。戴高乐将军的权力被约束且被迫制定一部新宪法。最初戴高乐似乎响应了在阿的法国人的期望,他甚至某次曾以高喊“法兰西的阿尔及利亚”(Algerie Française)结束讲话,表示他会支持他们。但是据说他私下表示,他没有意图为了一百万法国移民的利益,而维持对九百万阿尔及利亚人的控制。他的态度在随后的新宪法中得到了证明,新宪法保障了法国海外领地对完全独立的诉求权利。 在1958年9月28日,整个法兰西聯盟(1946年起为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继承者)举行了公民投票,新宪法获得了除法屬几内亚外的所有海外领地赞同。海外领地的领地议会自宪法公布后有四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至1959年2月4日前,根据新宪法第76和第91条中,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兰西共同体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天主教教区列表

以下是2002年12月以后的法国天主教教区列表。法国教省地图在2002年进行改组,以与行政区域更加一致。这意味着新成立了几个教省,以及废除了几个教省,但是总主教的头衔得以保留。作为历史的产物,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有些教区以数座城市命名,但只有第一个城市才是真正的主教驻地。 在法国,大多数教区与省一致,但也有少数例外,有些专区受设在外省的教区管理,或在省内组成单独的教区(出现在人口众多的省,例如北部省或Bouches-du-Rhône)。.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国天主教教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行政区划

法国行政区划是指法国的行政和机构的划分。.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国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法国法郎

法國法郎(符号:₣,简写为FF或F),曾是法国以及摩纳哥和安道尔的流通货币。现在,这些国家也都已经转用欧元。因為法語的讀法,書寫時法郎的符號習慣放置在數字之後(如22F96)。.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国法郎 · 查看更多 »

法国海外部分

法国海外部分(France d'outre-mer)是除欧洲法国本土外的法兰西共和国领土。通常称法国海外省及大区和集体(départements et régions et collectivités d'outre-mer,DROM-COM ),或者法国海外省及领地( départements et territoires d'outre-mer, DOM-TOM)。这一部分继承自原先的法兰西殖民帝国,分布于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以及印度洋,实行着和本土不相同的政治和司法制度。.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国海外部分 · 查看更多 »

法語方言

法語在法國和世界其他地區有多種變體(方言)。法國人一般使用以巴黎的法語為標準的"本土法語"(français de France),但法國南部人亦使用受奧克語影響的所謂的"南部法語"(français méridional)。歐洲的法語變體有比利時法語、瑞士法語和義大利瓦萊達奧斯塔地區的奧斯塔法語(Francophonie en Vallée d'Aoste)。在加拿大,法語與英語同為官方語言,法語方言主要有魁北克法語和阿卡迪亞法語。在黎巴嫩,法語直到1941年為止是官方語言之一,當地的法語方言為黎巴嫩法語。其他地區亦有法語的方言,詳見下述。本篇主要敘述法語的不同方言,而法國本土尚有多種其他語言存在,如奧依語、法蘭克-普羅旺斯語和奧克語。法語衍生的克里奧爾語也被認為是不同的語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語方言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法语地理分布

本条目详细介绍法语的地理分布情况,并不考虑各地法语的法律地位。而法式克里奥尔语被视为独立语言,不在此条目的介绍范畴。 随着法兰西王国的崛起,法语亦成为中世纪仅次于拉丁语的第二国际语言。法语的国际语言地位一直持续发展至18世纪,成为当时欧洲的法庭以及外交用语。法語的地位衰落始於20世紀美國開始成為超級國家,使得英語開始侵佔原本法語在國際貿易、科學以及外交上的地位。 根據2014年法語圈國際組織的調查,全球共有兩億七千四百萬人說法語,其中有兩億一千兩百人把法語作為日常語言,剩餘的六千兩百人則主要把法語作為外語。 儘管歐洲學習法語的人數在下降,但是總體而言全球法語使用者的數量卻在不斷提升,很大程度是由於非洲的高生育率:全球兩億一千兩百萬把法語作為日常語言使用的人口,有54.7%位於非洲。.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语地理分布 · 查看更多 »

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

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簡稱),简称法语国家组织,也有译名为法语圈国际组织,是以法語作為第一語言、或受法國文化顯著影響的國家地區所共同組成的國際組織,創立於1970年,總部設於法國巴黎。截至2018年初,有58个成员国或地区、26个观察员国或地区,共84个国家和政府成员,超过联合国成员数的三分之一,覆盖了五大洲超过9亿人口。大部分成员或观察员曾为法国殖民地或历史上被法国占领过。该组织首任秘書長为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2015年,曾任第27任加拿大總督的米歇尔·让出任该组织第三任也是现任秘书长。.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 · 查看更多 »

法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这是一个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列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殖民帝國

法蘭西殖民帝國是指法國在17世紀至1960年代控制的諸多殖民地。在19至20世紀初,它成為了僅次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在1919至1939年这个巅峰时期,它横跨了123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把法国本土也计算在内的话,它的面积就达到1289.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8.6%。這些殖民地在20世紀陸續獨立後,到了今天只保留了分佈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印度洋、南太平洋及北太平洋中百多個不同的島嶼及群島,以及法属南方和南极洲领地,總面積只有12.315万平方公里,只是1939年所擁有土地面積的1%,其總人口只有154,300人。.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法蘭西殖民帝國 · 查看更多 »

洁原梭螺

洁原梭螺(学名:Primovula concinna)为梭螺科原梭螺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西沙群岛等地,多见于水深378英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的卡普尔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洁原梭螺 · 查看更多 »

洪錫天

洪錫天(홍석천,)是韓國的藝人、模特兒及演員,名字為譯「洪石千」。 他在2000年9月公開出櫃。餐飲副業發展相當成功,目前是擁有11家餐廳的老闆。2018年,他透露他是NCT成員泰容的遠房親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洪錫天 · 查看更多 »

活跃的分离主义运动列表

本表列出了当前正在活动的为寻求民族自決、獨立建國或自主自治的分离主义运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活跃的分离主义运动列表 · 查看更多 »

洛亚蒂群岛

洛亚蒂群岛(法语:Îles Loyauté)是位于南太平洋的一个群岛,也是法国属地新喀里多尼亚的一个省,位於整個領地的東部,距新喀里多尼亚岛100公里。由乌韦阿岛、利富岛、马雷岛以及附近小岛组成,陆地面积約1,970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首府利富,最大城市韦。 2011年1月5日,當地發生黎克特制6級地震;之後到同月13日再發生7級地震,其後更發生多次餘震,強度最高達到6級,引發地域性海嘯,影響正受暴雨引發洪水侵襲的澳大利亞昆士蘭州。.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洛亚蒂群岛 · 查看更多 »

深鰕虎鱼

深鰕虎鱼(学名:Bathygobius fusc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鱼科深鰕虎鱼属的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深鰕虎鱼 · 查看更多 »

淺海長尾鯊

淺海長尾鯊(學名Alopias pelagicus),又名淺海狐鮫,是軟骨魚綱鼠鯊目狐鮫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淺海長尾鯊 · 查看更多 »

渡邊月蝶魚

渡邊月蝶魚,又名渡邊頰刺魚,俗名渡邊氏神仙,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渡邊月蝶魚 · 查看更多 »

港口列表

這是世界的港口列表,根據港口所在的海域或河流流域分類:.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港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游鰭葉鰺

游鰭葉鰺(学名:Caranx mate,俗名為四破鰺仔、黃尾瓜仔、平瓜仔、巴浪鱼,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游鰭葉鰺 · 查看更多 »

溼地狸藻

溼地狸藻(學名:Utricularia uliginosa),又称濕地挖耳草、亚洲狸藻、齿萼挖耳草,為狸藻屬多年生小型陸生食虫植物。其种加词“uliginosa”来源于拉丁文“uligo”,意为“湿地,沼泽”,指其生长于沼泽中。溼地狸藻分布于东南亚(缅甸、柬埔寨、中国、印度、日本、爪哇、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亚、斯里蘭卡、泰國及越南)、大洋洲(新幾內亞、帛琉、關島、新喀里多尼亞及澳大利亞)。溼地狸藻陆生或半水生于低海拔的河畔砂质土壤中或溪边的岩石间。1804年,马丁·瓦尔最先发表了湿地狸藻的描述。Taylor, Peter.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溼地狸藻 · 查看更多 »

滑面蟹

滑面蟹(学名:Etisus utilis)为扇蟹科滑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加罗林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尼科巴、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中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海水。.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滑面蟹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坚果

澳大利亚坚果(學名:Macadamia;又名夏威夷果(仁)、澳洲坚果),是山龙眼科植物的一属,共包括九个种。澳大利亚坚果广泛分布于澳洲东部(七个种)、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一个种M.)及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一个种)。 澳大利亚坚果是2-12米高的常绿乔木,叶片3-6轮排列,椭圆或倒卵形,6-30厘米长,2-13厘米阔,边缘有锯齿。花为细长的总状花序,单个花长10-15毫米,白色至分红或紫色,有四片被片。果实为坚硬的木质小球,有一个明显的顶点,内含1-2个种子,种子可供食用。.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澳大利亚坚果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亞地理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土地面积7,686,850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小的大陸,也是世界面積第六大的國家。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擁有長達25,760公里的海岸線和面積達8,148,250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澳大利亞的海上鄰國包括了印度尼西亞、東帝汶、巴布亞紐幾內亞、所羅門群島、萬那杜、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西蘭。 澳大利亞全國可分為東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三個地區。中部是遼闊的沙漠,乾旱少雨;而大分水嶺以東則降水較為充沛。澳大利亞人口密度低(3人/平方公里),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與東南部海岸。澳大利亞為全球17個超級生物多樣性國家之一,東北部海岸有世界聞名的自然遺產大堡礁,最大的離島塔斯馬尼亞島則位于南部海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澳大利亞地理 · 查看更多 »

澳洲褶唇魚

澳洲褶唇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索羅門群島、美屬薩摩亞、萬那杜、斐濟、新喀里多尼亞、東加等海域,棲息深度2-55公尺,體長可達10.5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以珊瑚蟲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澳洲褶唇魚 · 查看更多 »

澳洲蕈蟲科

澳洲蕈蟲科(Boganiidae)為鞘翅目多食亞目下的一科。截至2017年10月,該科僅知有6屬15個現生物種,分布於澳洲、新喀里多尼亞和南非。.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澳洲蕈蟲科 · 查看更多 »

澳洲板塊

澳洲板塊是南半球一個主要板塊,原為岡瓦那大陸的一部分,直到大約1億年前,因印度板塊開始向北移動,澳洲板塊才與印度板塊、南極洲板塊相連。8500萬年前,澳洲板塊開始與南極洲板塊分開,到大約4500萬年前才完全分離。隨後,澳洲板塊與印度板塊在印度洋下方相互接合,形成印度-澳洲板塊。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這兩個板塊將會再次分裂,預估完全分離至少需300萬年或更長的時間。目前,澳洲板塊包括整個澳大利亞洲與塔斯馬尼亞島,以及一部分的新幾內亞、紐西蘭、印度洋。.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澳洲板塊 · 查看更多 »

惠氏呂宋花鮨

惠氏呂宋花鮨,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加羅林群島、吉里巴斯、新喀里多尼亞、聖誕島、帛琉、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200公尺,體長可達5公分,棲息在外海礁坡,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浮游生物為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惠氏呂宋花鮨 · 查看更多 »

成宮寬貴

成宮寬貴(help,),前日本男演員,出生於東京都新宿區,前所屬經紀公司為Top Coat。身高172cm,體重60kg,血型A型。2016年宣佈引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成宮寬貴 · 查看更多 »

成瑤孆

成瑤孆(Amanda Shing,),香港女配音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成瑤孆 · 查看更多 »

截尾鮻

截尾鮻為輻鰭魚綱鯔形目鯔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紅海、東非至法屬波里尼西亞,北從日本至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可達63公分,棲息在沿岸海域、河口、潟湖、沿岸小溪,成群活動,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截尾鮻 · 查看更多 »

截尾鸚嘴魚

截尾鸚嘴魚,又名雜紋鸚哥魚,俗名鸚哥、青衣、青衫(雄)、蠔魚(雌),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截尾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戴氏半棱鯷

戴氏半棱鯷(学名:Encrasicholina devisi)為輻鰭魚綱鲱形目鳀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阿拉伯海、波斯灣、巴基斯坦、印度、緬甸、越南、中國、台灣、柬埔寨、菲律賓、澳洲、馬來西亞、印尼、關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新喀里多尼亞、東加、斐濟等海域,棲息深度10-13公尺,本魚體延長,腹部圓,上頷尖突,體側具一亮銀色條紋,背部灰色,腹部白色,臀鰭軟條15-17條,體長可達8公分,棲息在沿海、河口地帶,可作為食用魚或餌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戴氏半棱鯷 · 查看更多 »

战争游戏

战争游戏(Wargame),或稱戰棋遊戲,是一个或多个玩家对一场战役或整个战争进行模拟的一种游戏或军事演习,深深影響後來的軍事與遊戲,甚至連包括即時戰略遊戲。在遊戲上屬於桌上遊戲或是電子遊戲。.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战争游戏 · 查看更多 »

星點石斑魚

星點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模里西斯、莫三比克、南非、留尼旺、菲律賓、澳洲、新愛爾蘭、新喀里多尼亞、斐濟、東加等海域,棲息深度50-300公尺,體長可達150公分,棲息在深水珊瑚礁,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星點石斑魚 · 查看更多 »

星點若鰺

星點若鰺,又稱黃點若鰺,俗名為甘仔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星點若鰺 · 查看更多 »

星斑裸頰鯛

星斑裸頰鯛(学名:Lethrinus nebulosus),又稱青嘴龍占,俗名龍尖,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龍占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星斑裸頰鯛 · 查看更多 »

显赫拟扇蟹

显赫拟扇蟹(学名:Paraxanthias notatus)为扇蟹科拟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社会群岛、土阿莫土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安达曼、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岩石岸石下或岩缝中或珊瑚礁丛的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显赫拟扇蟹 · 查看更多 »

昆士蘭濕熱帶地區

昆士蘭濕熱帶地區(Wet Tropics of Queensland)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西北部、屬於大分水嶺的一片熱帶雨林,面積達。此地因符合世界自然遺產的全部四項標準而在1988年入選。2007年5月它又成爲澳大利亞國家遺產。 這片熱帶雨林的原生開花植物密度為世界最高,在特有种的保存程度上,全世界只有馬達加斯加和新喀里多尼亞差可媲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昆士蘭濕熱帶地區 · 查看更多 »

流通貨幣列表

流通货币列表包括170种官方货币或实际流通货币,这些货币流通于193个联合国会员国,2个联合国观察员国,11个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和地区,以及32个属地(或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其中联合国观察员国是梵蒂冈城国、巴勒斯坦国,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包括中华民国、 科索沃、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阿布哈兹、 南奥塞梯、 北塞浦路斯、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索马里兰、 德涅斯特河沿岸及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流通貨幣列表 · 查看更多 »

海外集体

在法国,海外集体(collectivité d'outre-mer,简称COM)与大区一同作为法国的一级行政区划。海外集体包括一些前。其它有特殊地位的海外实体依据2003年3月28日的法国宪法改革也悉数成为海外集体。海外集体没有特殊地位,和与海外省相区分开来。 作为法国的合并领土,海外集体在法国国民议会、法国参议院以及有代表权,但只有法屬聖馬丁加入了欧洲联盟,可以选举欧洲议会议员。太平洋地区的海外集体使用与欧元汇率固定的太平洋法郎,大西洋上的海外集体直接采用欧元。 截至2011年,法国共有5个海外集体:.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海外集体 · 查看更多 »

海島狐蝠

海島狐蝠(Pteropus tonganus),又名東加狐蝠,是一種狐蝠科。牠們分佈在美屬薩摩亞、庫克群島、斐濟、新喀里多尼亞、紐埃、巴布亞新畿內亞、薩摩亞、所羅門群島、東加及瓦努阿圖。.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海島狐蝠 · 查看更多 »

海衛一表面特徵列表

本表列出已命名的海衛一的地質特徵。.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海衛一表面特徵列表 · 查看更多 »

海雞母笛鯛

海雞母笛鯛,又稱藍點笛鯛、籃點笛鯛,俗名海雞母,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海雞母笛鯛 · 查看更多 »

海氏刺尻魚

海氏刺尻魚,又名海爾氏蓋刺魚、赫氏棘蝶魚,俗名黃新娘,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海氏刺尻魚 · 查看更多 »

斐濟小頜海龍

斐濟小頜海龍(学名:Micrognathus natans),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菲律賓、澳洲、新喀里多尼亞及斐濟海域,體長可達6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及潮池,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斐濟小頜海龍 · 查看更多 »

斐濟馬面魨

斐濟馬面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單棘魨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西太平洋區的斐濟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30-210公尺,體長可達15.3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斐濟馬面魨 · 查看更多 »

斐濟氣象局

斐濟氣象局(Fiji Meteorological Service,縮寫FMS), 斐濟政府部門負責提供天氣預報,總部設在楠迪。斐濟氣象局的現任主任是阿爾伯特·瓦卡阿喀盧拉(Alipate Waqaicelua)。自1985年以來,斐濟氣象局一直負責在西南太平洋地區熱帶氣旋的命名和追踪。當前在斐濟氣象局氣象學研究工作,有一個研究生來自從澳洲氣象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斐濟氣象局 · 查看更多 »

斧鯔

斧鯔為輻鰭魚綱鯔形目鯔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的印尼、新喀里多尼亞、斐濟、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淡水水域,體長可達32.5公分,棲息在淡水溪流。.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斧鯔 · 查看更多 »

断纹紫胸鱼

断纹紫胸鱼(学名:Stethojulis interrupta)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头鱼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断纹紫胸鱼 · 查看更多 »

斯蒂维·张

斯蒂维·张(曾經被錯誤翻譯為陳秀,),祖籍广东深圳龙岗,大溪地客家籍足球运动员暨電訊公司操作員,司职前鋒,效力於塔希提甲级联赛AS龍隊。.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斯蒂维·张 · 查看更多 »

斯氏似弱棘魚

斯氏似弱棘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軟棘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從印尼摩鹿加群島、菲律賓至帝汶島,北起馬里亞納群島,南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0-105公尺,體長可達15公分,為底棲性魚類,生活在碎石斜坡,屬肉食性,以甲殼類、端足類、管水母等為食,可做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斯氏似弱棘魚 · 查看更多 »

新加里東紅額鸚鵡

新加里東紅額鸚鵡(Cyanoramphus saisseti) 是新喀里多尼亞特有的一種鸚鵡。牠們曾被認為與新西蘭黑額鸚鵡是同一物種,但現已確認為長尾鸚鵡屬的基底。 新加里東紅額鸚鵡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低地潮濕森林、山區潮濕森林、乾旱大草原及潮濕叢林。.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加里東紅額鸚鵡 · 查看更多 »

新幾內亞阿南魚

新幾內亞阿南魚(学名:Anampses neoguinaicus),又稱新幾內亞鹦鯛,俗名白肚龍,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幾內亞阿南魚 · 查看更多 »

新喀吸蜜鸚鵡

新喀吸蜜鸚鵡(Charmosyna diadema)是新喀里多尼亞美拉尼西亞特有及可能已滅絕的一種吸蜜鸚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吸蜜鸚鵡 · 查看更多 »

新喀多里亞足球協會

新喀里多尼亞足球協會是專門管轄新喀里多尼亞足球事務的組織。新喀里多尼亞足球協會成立於1928年,並在2004年加入國際足協。此外,它還是大洋洲足協的成員之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多里亞足球協會 · 查看更多 »

新喀啸鹟

新喀啸鹟(学名:Pachycephala caledonica),是啸鹟科啸鹟属的一种,为新喀里多尼亚的特有种。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新喀啸鹟的平均体重约为24.6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的旱林和亚热带或热带严重退化的前森林。.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啸鹟 · 查看更多 »

新喀鸦

新喀鸦(学名:Corvus moneduloides)是鸦科鸦属的一种,为新喀里多尼亚的特有种。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新喀鸦的平均体重约为279.0克。栖息地包括耕地、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湿润疏灌丛、亚热带或热带的旱林、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草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鸦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亚行政区划

新喀里多尼亚分为3个省。省又进一步划分为市镇。.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亚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亚议会

新喀里多尼亚议会(Congrès de la Nouvelle-Calédonie)是法国海外领土新喀里多尼亚的立法机关。新喀里多尼亚议会实行一院制,由54名议员组成。每届议会任期5年。现任议会议长是Thierry Santa。 Category:新喀里多尼亚政治 Category:各国立法机构.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亚议会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亚柏松

新喀里多尼亚柏松(学名:Neocallitropsis pancheri),为松柏目柏科植物,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为新喀里多尼亚柏松属的唯一一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亚柏松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亚旗帜

新喀里多尼亚目前的官方旗帜是法国的三色旗。.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亚旗帜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南乳魚

新喀里多尼亞南乳魚,為輻鰭魚綱胡瓜魚目南乳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新克里多尼亞的淡水水域,體長可達5.2公分,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亞南乳魚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多棘海馬

新喀里多尼亞多棘海馬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約6公尺,本魚背鰭軟條17枚,腹環11個,尾環35-37個,頭冠具有4個大棘,體長可達9.7公分,棲息在海草床,屬肉食性,以小型甲殼類為食,卵胎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亞多棘海馬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巨守宮

新喀里多尼亞巨守宮,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壁虎,在1829年由法國動物學家居維葉發表,牠是新喀里多尼亞的特有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亞巨守宮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土佐鮃

新喀里多尼亞土佐鮃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鮃科的其中一種,為深海魚類,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西部海域,棲息深度169-325公尺,體長可達18.3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以底棲生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亞土佐鮃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國家足球隊

新喀多里亞國家足球隊是新喀里多尼亚的男子足球代表隊,並由新喀多里亞足球協會所管理。雖然新喀多里亞於2004年成為FIFA的會員,但他們早在1973年就可以參與大洋洲國家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亞國家足球隊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國徽

新喀里多尼亚国徽為繪有新喀里多尼亚特产:鸚鵡螺圖案的盾徽。鸚鵡螺後方則是新喀里多尼亞原住民卡奈克人傳統房屋的屋頂裝飾「箭岭」,以及產於當地的南洋杉。 Category:法国象征 Category:新喀里多尼亞 D.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亞國徽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的猶太人

太人,出現在新喀里多尼亞可追溯至1987年,當地第一次出現猶太社群,人數約50人。 他們多聚居在首府努美阿,努美阿也是猶太教堂和猶太人社交的中心。 他們多是法國的塞法迪猶太人後裔,他們到當地是因商業與被政府派到當地。 他們日常的符合猶太教教規的食物由澳洲入口。.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亞的猶太人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秧雞

新喀里多尼亞秧雞(Gallirallus lafresnayanus)是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一種大型及不能飛的秧雞。牠們上身呈深褐色,下身呈灰色,黃色的喙向下彎曲。牠們的叫聲及是否白天出沒都不明。 新喀里多尼亞秧雞只有17個標本,都是於1860年至1890年間在新喀里多尼亞採集的。牠們可能生活在常綠森林內,並為逃避入侵的掠食者而走上高地。牠們主要是吃無脊椎動物,包括蚯蚓。 於1960年代及1984年都有未確認的觀察報告,所以可能在高山的森林內仍有新喀里多尼亞秧雞生存。於1998年的研究未能發現任何牠們仍然生存的證據,但仍有學者堅持仍有少量生存。 新喀里多尼亞秧雞會被一種絲角亞目寄生,在其他鳥類很少有這種情況。由於新喀里多尼亞秧雞可能已經滅絕,故這種寄生蟲都亦可能一同滅絕。.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亞秧雞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紅娘魚

新喀里多尼亞紅娘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角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50-340公尺,體長可達12.8公分,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亞紅娘魚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梭鱈

新喀里多尼亞梭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405-450公尺,體長可達18公分,棲息在大陸坡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亞梭鱈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沙鰈

新喀里多尼亞沙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冠鰈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244-278公尺,體長可達5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亞沙鰈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政府主席

新喀里多尼亞政府主席是法国在大洋洲西南部的一个境外领土新喀里多尼亚的政府行政长官,1998年开始设立,由议会多数党产生。内阁本身是由新喀里多尼亞议会各党按议员比例分配的基础上组成的。.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喀里多尼亞政府主席 · 查看更多 »

新几内亚的猪笼草报告

《新几内亚的猪笼草报告》(An account of Nepenthes in New Guinea)是由马修·杰布所著的关于新几内亚的猪笼草的专著。其发表于1991年3月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大学杂志——《新几内亚科学》上。Jebb, M.H.P. 1991.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几内亚的猪笼草报告 · 查看更多 »

新西兰

新西兰(New Zealand),又譯--,又称奥特亚罗瓦(Aotearoa),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首都为惠灵顿,但最大的城市为奥克兰都会区。新西兰主要由兩大島嶼组成,即北岛(Te Ika-a-Māui)和南岛(Te Waipounamu),两岛以庫克海峽分隔,首都惠灵顿即位于北岛末端处,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一些其他小的岛屿。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隔塔斯曼海相望,距離澳大利亚東海岸約1500公里,与南太平洋群岛的新喀里多尼亚、汤加和斐济相隔大约1000公里,所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西兰成为最后几个被人类聚居的地区之一,也因為人口都是以歐洲裔移民為主,是少數不位於歐洲的白人國家。野生生物由於長時間的與世隔離,新西兰发展出了与众不同且具有多样性的生態環境。由於陆地构造隆升(Tectonic uplift)及火山噴發,新西兰地形多變,南阿爾卑斯山脈縱貫南島中西部。新西兰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旅遊勝地遍佈。在2014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的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新西兰排名全球第7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西兰 · 查看更多 »

新西蘭國家足球隊

新西蘭國家足球隊是新西蘭的國家足球隊,由新西蘭足球協會所管理。.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西蘭國家足球隊 · 查看更多 »

新西蘭短稚鱈

新西蘭短稚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稚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澳洲、新喀里多尼亞與紐西蘭海域,為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200-750公尺,體長可達26.8公分,棲息在大陸棚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西蘭短稚鱈 · 查看更多 »

新西蘭角魴鮄

新西蘭角魴鮄,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角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南太平洋區,包括澳洲、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海域,棲息深度200-500公尺,體長可達34.4公分,為底棲性魚類,生活在大陸棚及大陸坡,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西蘭角魴鮄 · 查看更多 »

新赫布里底群島

新赫布里底群島是太平洋的群島,位於所羅門群島以東300公里、新喀里多尼亞東北460公里、斐濟以西960公里,由瓦努阿圖負責管轄,全長700公里,由約60座島嶼組成,總土地面積11,307平方公里,1999年人口178,921。 Category:太平洋群島 Category:瓦努阿圖島嶼.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赫布里底群島 · 查看更多 »

新月錦魚

新月錦魚(学名:Thalassoma lunare),又稱月斑葉鯛,俗名四齒、礫仔、綠花龍、青衣、紅衣、花衣、青貓公、青開叉、青汕冷,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新月錦魚 · 查看更多 »

斷線雙邊魚

斷線雙邊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雙邊魚科的其中一個種,分布於亞洲大洋洲印尼,菲律賓、新幾內亞、萬那杜、新喀里多尼亞、澳洲北部與安達曼海的淡水及半鹹水水域,體長可達12公分,生活在河口、紅樹林、溪流,以甲殼類、水生昆蟲、小魚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斷線雙邊魚 · 查看更多 »

方吻叉吻魴鮄

方吻叉吻魴鮄,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亞目黃魴鮄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及諾福克島海域,棲息深度可達291公尺,體長可達14.9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方吻叉吻魴鮄 · 查看更多 »

方形大额蟹

方形大额蟹(学名:Metopograpsus thukuhar)为方蟹科大额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塔希提、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非洲东岸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潮间带的岩石缝或石下。.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方形大额蟹 · 查看更多 »

施氏鈍塘鱧

施氏鈍塘鱧,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亞目鰕虎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紅海、模里西斯、安達曼群島、日本、台灣、印尼、菲律賓、澳洲、密克羅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帛琉、馬紹爾群島、東加、索羅門群島、萬那杜等海域,體側具有數條褐色的垂直條紋,背鰭硬棘7枚;背鰭軟條12枚;臀鰭硬棘1枚;臀鰭軟條12枚,為底棲性魚類,生活於清澈水域的礁沙混合區,與槍蝦共生,可做為觀賞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施氏鈍塘鱧 · 查看更多 »

斜帶紫魚

斜帶紫魚,又稱橫帶花笛鯛、橫帶姬鯛,俗名紅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斜帶紫魚 · 查看更多 »

斜斑普提魚

斜斑普提魚(学名:Bodianus hirsutus),又稱黑鰭狐鯛,俗名三齒仔、紅娘仔、日本婆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斜斑普提魚 · 查看更多 »

斑姬地鸠

斑姬地鸠(学名:Geopelia striata)又名斑马鸠,为鸠鸽科姬地鸠属的一种,原生于东南亚,是一种小型的长尾鸟类。羽毛大多为灰棕色并局部伴有黑白相间的细条纹。本鸟也以其悦耳的鸣叫声著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斑姬地鸠 · 查看更多 »

斑鱵

斑鱵(学名:Hemiramphus far)为輻鰭魚綱鶴鱵目鱵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斑鱵 · 查看更多 »

斑點鬚鮨

斑點鬚鮨,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葛摩至社會群島、馬克薩斯群島,北從日本南部,南迄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10-216公尺,體長可達35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作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斑點鬚鮨 · 查看更多 »

斑點鯨鸚嘴魚

斑點鯨鸚嘴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澳洲、馬達加斯加、吐瓦魯、東加、新喀里多尼亞、法屬玻里尼西亞等海域,體長可達80公分,棲息在珊瑚礁海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斑點鯨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斑胡椒鯛

斑胡椒鯛(学名:Plectorhynchus chaetodonoides),又稱厚唇石鱸,俗名燕子花旦、打鐵婆、花臉,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石鱸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斑胡椒鯛 · 查看更多 »

斑藍子魚

斑藍子魚,俗名臭肚、象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藍子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斑藍子魚 · 查看更多 »

斑金䱵

斑金䱵(学名:Cirrhitichthys aprinus),俗名短嘴格,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䱵科的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斑金䱵 · 查看更多 »

斑条魣

竹針魚(学名:Sphyraena jello),又名斑條魣、針梭、竹梭、巴拉庫答,为金梭魚科魣屬下的一个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斑条魣 · 查看更多 »

无棘海龙

无棘海龙(学名:Microphis leiaspis)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龙科腹囊海龙属的鱼类。分布于非洲馬達加斯加、南非及亞洲日本至新喀里多尼亞、斐濟的淡水及半鹹水水域,體長可達19公分,棲息在溪流及河口區,卵胎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雅加达、爪哇。.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无棘海龙 · 查看更多 »

无油樟

无油樟(学名:Amborella trichopoda)又名互叶梅,自成一目、一科、一属,只生长在新喀里多尼亚,是一种孑遗植物。 无油樟是现存被子植物中已知最早和其它被子植物分开演化的,因而倍受植物学家注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无油樟 · 查看更多 »

日鳽

日鳽(“鳽”读音为jiān,学名: Eurypyga helias),又名擬鷺,是日鳽目的单型科日鳽科中的唯一一种。分布于从墨西哥南部到巴西的广大拉丁美洲地区,生活在深林沼泽地带,以小鱼和其他小动物为食。 日鳽与新喀里多尼亚的特有种鹭鹤为近亲。.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日鳽 · 查看更多 »

日本綠鸚嘴魚

日本綠鸚嘴魚,又名日本鸚哥魚、火紅綠鸚嘴魚、紅尾鸚嘴魚,俗名鸚哥,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日本綠鸚嘴魚 · 查看更多 »

日本銀帶鯡

日本銀帶鯡(学名:Spratelloides gracilis),俗名丁香魚、,為輻鰭魚綱鯡形目鯡科的其中一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日本銀帶鯡 · 查看更多 »

日本鈍塘鱧

日本鈍塘鱧,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亞目鰕虎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日本、菲律賓、臺灣、所羅門群島及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體長可達7.4公分,為底棲性魚類。.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日本鈍塘鱧 · 查看更多 »

日本捕鲸业

日本捕鲸始於繩文時代(紀元前131世紀至紀元前4世紀),国际捕鲸委员会禁止了商业捕鲸后,20世纪日本庞大的商业捕鲸活动宣告结束,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允許日本以「科學研究」的目的,在南極洲和北太平洋捕鯨,但並未同意其作為商業用途,如販賣食用等,日本的捕鲸活动受到国际捕鲸委员会以及日本鲸类研究所的限制。现在,捕鲸活动在支持和反对捕鲸的政府和组织之间是一个争论话题。反对捕鲸的国家、科学家和环保组织认为,日本捕鲸的科学项目没有必要,或者,是一个商业捕鲸的伪装,國際法庭在2014年的裁定也認定日本以科學研究掩蓋商業捕鯨事實的說法。日本外務省方面聲稱,每年定量的捕鲸对于科学研究和鲸群数量的保持都有必要。.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日本捕鲸业 · 查看更多 »

时区列表

本列表列举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法定时区。 (带有*的地区使用夏令时:在夏天加一个小时,注意南半球地区的夏季时间跟北半球相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时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擬棘鯛

擬棘鯛為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眼鯛亞目金眼鯛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澳洲、紐西蘭、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棲息深度10-450公尺,體長可達51公分,棲息在大陸棚,於黃昏時會成群活動,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擬棘鯛 · 查看更多 »

擬星螺屬

擬星螺屬(學名:Bolma)是一個包括有中型到大型海螺的一個屬,其物種都有鈣質的,皆為蠑螺科的海洋腹足纲软体动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擬星螺屬 · 查看更多 »

扁尾海蛇屬

扁尾海蛇屬(學名:Laticauda)是蛇亞目海蛇科下的一個有毒蛇屬,亦是眾多海蛇中對海洋需求度最低的蛇類。此屬蛇類有寬闊的腹鱗,可以活動於陸地上,相反其尾鰭結構發展不足,令牠在水中的活躍程度不及一般海蛇。因此扁尾海蛇多生活於淺灘區域甚至近海陸地之上。.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扁尾海蛇屬 · 查看更多 »

扁异蟹

扁异蟹(学名:Xenocarcinus depressus)为蜘蛛蟹科异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加罗林岛、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的墨累岛、新南威尔士豪角、斯里兰卡、伊朗湾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扁异蟹 · 查看更多 »

扁裸頰鯛

扁裸頰鯛、又稱烏帽龍占,俗名龍尖,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龍占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扁裸頰鯛 · 查看更多 »

所罗门群岛

所罗门群岛(英语: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岛国,位於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亞紐幾內亞東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首都霍尼亞拉所在地瓜達康納爾島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太平洋的转折点所在地。 所罗门群岛共有超過990個島,陸地總面積共有28,450平方公里,人口64万。所罗门群岛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低度开发国家)之一,其人類發展指數為0.610。.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所罗门群岛 · 查看更多 »

拟单鳍鱼

拟单鳍鱼(学名:Parapriacanthus ransonneti),又稱充金眼鯛、副單鰭魚,俗名大面側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擬金眼鯛科的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拟单鳍鱼 · 查看更多 »

拟刺尾鲷

擬刺尾鯛(学名:Paracanthurus hepatus),又名藍倒吊、黃尾副刺尾魚、副刺尾魚、蓝刀鲷、剝皮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是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一种鱼类。.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拟刺尾鲷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三世

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即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Charles-Louis-Napoléon Bonaparte)或路易-拿破仑·波拿巴(Louis-Napoléon Bonaparte),出生时名为夏尔-路易·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唯一一位总统及法兰西第二帝国唯一一位皇帝,亦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和继承人,亦是其妻約瑟芬皇后的外孫,拿破崙一世繼孫,(拿破崙三世之母為約瑟芬和前夫所生)他在1848年当选总统之后,在三年后发动了一次政变,获得成功。他随即在次年,亦即拿破仑一世登基第48周年称帝。1870年9月4日,他战败退位。他是法国第一个普選產生的总统和最后一个君主。 拿破仑三世知名的主要原因是,他对外推行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他企图消除欧洲协调对法国的制约,在欧洲范围内,重建法国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兰西殖民帝国。拿破仑三世反对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制定的反动主义政策,支持民族主义,是一位广受欢迎的君主。在近东方面,他联同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击败俄国,重建了法国在累范特地区的影响力,为法国取得了马龙尼基督徒保护者的称号。同时间,拿破仑三世在罗马部署部队,防范意大利吞并教皇国。后来他又击败了进犯教皇国的意大利志愿军上述举动为他赢得了国内天主教徒的支持。 在远东方面,拿破仑三世在印度支那和新喀里多尼亞建立了法国殖民地。他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之中,维护了法国在华利益。不过,由拿破仑三世所发动的对朝战役,和他所派出的佐幕军事代表团一样,都遭到了失败。他在墨西哥进行的军事干涉,也在墨西哥人的反抗和美国的外交压力之下,被迫结束。 在内政方面,拿破仑三世试图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取得平衡。不过,他一直在稳步推进改革。拿破仑三世在位期间,法国经济繁荣,产业开始现代化。他下令对巴黎进行大幅度改造,为现代城市塑造了轮廓。 色当会战完结后三日,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拿破仑三世被迫流亡英国。1873年,他在英国病逝。.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拿破仑三世 · 查看更多 »

拉菲號驅逐艦 (DD-459)

拉菲号驱逐舰()是二战期间美國海軍的一艘班森级驱逐舰,以南北战争时期美國海軍水手、荣誉勋章授勋者(1841–1901)命名,也是首艘以他为名的舰船。她于美国参战前夕下水,生涯短暂却参与了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瓜達爾卡納爾海戰等太平洋战争前期至关重要的战斗。1942年11月13日瓜達爾卡納爾海戰期间,拉菲号借助夜色掩护长驱直入,在不到10米的距离上和比叡号战列舰短兵相接,重创日军指挥系统;面对日军两艘战列舰、一艘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的围攻,拉菲号不顾身单力薄仍顽强战斗,直至寡不敌众,在交火中沉没。其无畏表现获得了罗斯福总统的嘉奖。拉菲之名由一艘艾倫·M·桑拿級驅逐艦继承。.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拉菲號驅逐艦 (DD-459) · 查看更多 »

拉氏大眼蟹

拉氏大眼蟹(学名:Macrophthalmus latreillei)为沙蟹科大眼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菲律宾、马来亚、泰国湾、印度、马达加斯加、南非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等地,主要生活于海水。.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拉氏大眼蟹 · 查看更多 »

招世亮

招世亮(Chiu Sai Leong,),香港男配音員。.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招世亮 · 查看更多 »

曲紋唇魚

曲紋唇魚(學名:Cheilinus undulatus),(又稱波紋鸚鯛、波紋唇魚),常俗稱蘇眉鱼,也有拿破崙鱼、龍王鯛、海哥龍王及大片仔等別名,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目前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保護,列為附錄II的物種,表示於所有、管理及進行貿易時,均受到許可證制度管制。 主要棲息區域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台灣以及南海诸岛等,幼鱼多生活于礁盘内侧浅水中以及成鱼常见于礁盘外侧较深的海域。.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曲紋唇魚 · 查看更多 »

曳絲鰏

曳絲鰏(学名:Leiognathus leuciscus),俗名碗米仔、金錢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鰏科的其中一個種。.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曳絲鰏 · 查看更多 »

.nc

.nc為法國海外屬地新喀里多尼亞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只有注册在新喀里多尼亞的公司才被容许使.nc域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nc · 查看更多 »

12月3日

12月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7天(闰年第33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8天。.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2月3日 · 查看更多 »

1874年金星凌日

1874年12月9日的金星凌日(协调世界时1时49分至6时26分)是19世纪的第一次金星凌日,第二次发生于8年后。之前的一组相继于1761年与1769年发生,而下一组则到21世纪(2004年与2012年)才发生。相比于之前的金星凌日,人们此时的观测手段得到了较大改善。大量的考察队在世界各地观测了此次金星凌日,其中有很多是由各国官方组织的。.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874年金星凌日 · 查看更多 »

1913年國家人口列表

這是按照1913年人口排列的國家列表,只排名主權國家。.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913年國家人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1943年8月1日日食

1943年8月1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43年8月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法屬馬達加斯加的阿姆斯特丹島,日偏食則覆蓋了馬來群島的大部分、澳大拉西亞及周邊部分地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943年8月1日日食 · 查看更多 »

1948年11月1日日食

1948年11月1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48年11月1日(西半球的部分日偏食區域爲10月3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經過了比屬剛果、英屬烏干達、英屬肯亞、英屬塞席爾、英屬模里西斯,日偏食則覆蓋了非洲中東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部及周邊部分地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948年11月1日日食 · 查看更多 »

1971年8月20日日食

1971年8月20日日食是一次日偏食,發生於1971年8月20日(東半球爲8月2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由於月球偏北或偏南,本影及僞本影從地球以北或以南經過而未接觸地表,只有半影覆蓋了地球北端或南端部分區域,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偏食月球偏南,出現在澳大利亚東南的大半部分、新西兰及周邊部分地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971年8月20日日食 · 查看更多 »

1974年6月20日日食

1974年6月20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74年6月20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經過了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阿姆斯特丹岛和澳大利亚,日偏食則覆蓋了马达加斯加至澳大利亚一帶的廣大地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974年6月20日日食 · 查看更多 »

1980年大洋洲國家盃

1980年大洋洲國家盃是大洋洲足協舉辦第二屆的大洋洲國家盃,於1980年2月24日至3月3日在新喀里多尼亞首府那烏米雅進行,共有八支大洋洲國家參與。最終首次參賽的澳洲於決賽階段以 4–2 擊敗大溪地奪得冠軍,主辦國新喀里多尼亞則在季軍戰以 2–1 擊敗斐濟。本屆賽事是大洋洲足協加入國際足協前最後一次舉辦大洋洲國家盃,之後下一屆賽事需要等到1996年再度舉辦,之此所有參賽球隊必須屬於國際足協成員國。.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980年大洋洲國家盃 · 查看更多 »

1980年体育

1980年,重要國際體育賽事包括:.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980年体育 · 查看更多 »

1986年4月9日日食

1986年4月9日日食是一次日偏食,發生於1986年4月9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由於月球偏北或偏南,本影及僞本影從地球以北或以南經過而未接觸地表,只有半影覆蓋了地球北端或南端部分區域,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偏食月球偏南,出現在澳大拉西亞絕大部分及周邊部分地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986年4月9日日食 · 查看更多 »

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

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是有纪录以来活跃程度最低的南太平洋气旋季之一,赤道以南、东经160°以东的南太平洋盆地内只形成3个热带气旋。气旋季于1990年11月1日正式开始,次年4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南太平洋形成的时间段。全季第一个热带扰动于1990年11月23日形成,最后一个则在1991年5月19日消散。整个南太平洋范围内没有任何人因热带扰动丧生,但气旋乔伊登陆澳大利亚期间夺走了6人的生命。气旋西纳对斐济和汤加造成价值至少1850万美元(1991年美元)的破坏,是全季唯一一场在南太平洋盆地造成破坏的热带气旋。由于气旋乔伊和西纳产生的影响,两个名称也因此退役,今后永远都不会再在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 气旋季期间,位于楠迪的斐济气象局热带气旋警报中心和惠灵顿的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热带气旋警报中心负责监控行经或在南太平洋形成的热带气旋,两机构也是南太平洋的区域专责气象中心位于楠迪的斐济气象局热带气旋警报中心会针对赤道到南纬25°、东经160°到西经120°之间的天气系统发布警报。位于惠灵顿的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热带气旋警报中心会对南纬25°到40°,东经160°到西经120°之间的天气系统发布警报。。澳大利亚气象局会对进入东经160°以西(澳大利亚海域)的热带气旋进行监控。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都会针对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发布警报,但两机构的警报不具备正式地位。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针东经160°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之间的热带气旋发布警报,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则会对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南、北美洲以西的热带气旋发布警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为热带气旋编号时都会在数字后面加上后缀字母“P”,数字从1开始,按整个南半球范围内热带气旋的形成时间先后排序。斐济气象局和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热带气旋警报中心都采用澳大利亚热带气旋强度分级,以10分钟持续风速衡量热带气旋强度,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则采用1分钟持续风速和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 · 查看更多 »

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时间轴

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的活跃程度低于平均水平,东经160°以东、赤道以南的太平洋范围内一共只形成两个热带气旋平均每个南太平洋气旋季会形成9个热带气旋,其中半数会达到强烈热带气旋标准。。气旋季于1990年11月1日正式开始,次年4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南太平洋形成的时间段。全季第一个热带扰动于1990年11月23日形成,最后一个则在1991年5月19日消散位于楠迪的斐济气象局热带气旋警报中心会针对赤道到南纬25°、东经160°到西经120°之间的天气系统发布警报。位于惠灵顿的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热带气旋警报中心会对南纬25°到40°,东经160°到西经120°之间的天气系统发布警报。。整个南太平洋范围内没有任何人因热带扰动丧生,但气旋乔伊登陆澳大利亚期间夺走了6人的生命。气旋西纳对斐济和汤加造成价值至少1850万美元(1991年美元)的破坏,是全季唯一一场在南太平洋盆地造成破坏的热带气旋。由于气旋乔伊和西纳产生的影响,两个名称予以退役,今后永远都不会再在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 位于楠迪的斐济气象局热带气旋警报中心和惠灵顿的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热带气旋警报中心负责监控行经或在南太平洋形成的热带气旋。澳大利亚气象局会对进入东经160°以西(澳大利亚海域)的热带气旋进行监控。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都会针对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发布警报,但两机构的警报不具备正式地位。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针东经160°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之间的热带气旋发布警报,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则会对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南和北美洲以西的热带气旋发布警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为热带气旋编号时都会在数字后面加上字母“P”为后缀,数字从1开始,按整个南半球范围内热带气旋的形成时间先后排序。斐济气象局和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热带气旋警报中心都采用澳大利亚热带气旋强度分级,以10分钟持续风速衡量热带气旋强度,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则采用1分钟持续风速和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 以下时间轴中记录了全年大西洋所有热带或亚热带气旋形成、增强、减弱、登陆、转变成温带气旋以及消散的具体信息。还包括实际操作中没有发布的信息,如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海军西部海洋学中心、斐济气象局驻楠迪热带气旋警报中心和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驻惠灵顿热带气旋警报中心在风暴过后进行的回顾。包括最大持续风速、位置、距离在内的所有数字都是经二舍三入换算成整数。由于不同机构间的信息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以下会针对这类情况列出所有信息。.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时间轴 · 查看更多 »

1997年9月2日日食

1997年9月2日日食是一次日偏食,發生於1997年9月2日(西半球爲9月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由於月球偏北或偏南,本影及僞本影從地球以北或以南經過而未接觸地表,只有半影覆蓋了地球北端或南端部分區域,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偏食月球偏南,出現在澳大拉西亞及南极洲靠近太平洋的地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997年9月2日日食 · 查看更多 »

19世紀日食列表

19世紀日食列表列出了19世紀所有的日食日期、時間、地點、類型、沙羅周期及持續時間。在19世紀,總共發生了242次日食,其中有87次不帶其他種類日食的日偏食,77次日環食,63次日全食和15次全環食。在這之中,1805年是出現最多日食的年分,一共出現了5次日食,該年1月以及12月則分別出現了2次日食。在1851年7月28日發生的日全食更是人類史上首個被攝影紀錄的日食。 發生於1850年8月7日的日食是本世紀最長的日全食,全食維持6分50秒;而日全食最多可持續7分32秒。最長日環食則是1883年10月30日的日食,環食持續10分17秒;日環食最多可持續12分29秒。此外,1807年6月6日之全環食與1807年11月29日之全環食、1825年6月16日之全環食與1825年12月9日之全環食、1827年10月20日之全環食與1828年4月14日之全環食、以及1845年10月30日之全環食與1846年4月25日之全環食相距皆不足一年。另外,日食沙羅週期152與日食沙羅週期153依次於本世紀開始,而日食沙羅週期112、日食沙羅週期107、日食沙羅週期113與日食沙羅週期109則依次於本世紀結束。 本列表包含19世紀日食發生的日期、食甚時間、其沙羅周期、該日食的類型、食分。如果是全食、環食或全環食,亦會提供其全(環)食持續時間及影子直徑。此外,此列表還包含各日食的日甚地點(以經緯度表示)及可見地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19世紀日食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6年國際足協世界盃外圍賽 (大洋洲區)

2006年國際足協世界盃外圍賽(大洋洲區)共有 12 隊參與,其中新喀里多尼亞是新參與。於大洋洲區出線的一支球隊會與南美洲區的第五名進行雙循環的附加賽以決定世界杯決賽周其中一席誰屬。而這項賽事同樣是2004年大洋洲國家盃,但決賽將會分開進行,決賽球隊(澳大利亞及所罗门群岛)除了爭取出席2006年世界盃決賽周,更要爭奪2004年大洋洲國家盃冠軍,而冠軍(澳大利亞)可以出席2005年洲際國家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06年國際足協世界盃外圍賽 (大洋洲區) · 查看更多 »

2006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06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7年大洋洲聯賽冠軍盃

2007年大洋洲聯賽冠軍盃是改制後的第1屆大洋洲聯賽冠軍盃。於2007年1月開始舉行,由六個國家包括新西蘭、新喀里多尼亞、所羅門群島、大溪地和斐濟的足球會參加。6間球會會分2組作主客比賽,2支小組冠軍會出線再進行主客兩回合,得出冠軍。勝出的球會會到日本參加2007年世界冠軍球會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07年大洋洲聯賽冠軍盃 · 查看更多 »

200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

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於200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在中國澳門舉行,為期9天。本屆亞洲室內運動會是中國澳門第一次承辦亞洲地區綜合運動會,也是澳門所舉行的第三個綜合性運動會,是亞奧理事會全部成員出席的亞洲室內運動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0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2007–08年大洋洲聯賽冠軍盃

2007–08年大洋洲聯賽冠軍盃是改制後的第 2 屆大洋洲聯賽冠軍盃。於2007年6月開始舉行,由七個國家包括新西蘭、新喀里多尼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大溪地和斐濟的足球會參加,而庫克群島的球隊臨時退出。7間球會中有3間需要參加初賽,勝出的球隊可以得到小組賽的資格。小組賽球隊會分2組作主客比賽,2支小組冠軍會出線再進行主客兩回合,得出冠軍。勝出的球會會到日本參加2008年世界冠軍球會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07–08年大洋洲聯賽冠軍盃 · 查看更多 »

2007-2008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2007-2008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在2007年11月1日開始,並在2008年4月30日完結。.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07-2008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 查看更多 »

2008年2月7日日食

2008年2月7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2008年2月7日(西半球大多爲2月6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南极洲南極半島和埃爾斯沃思地,日偏食則覆蓋了南极洲絕大部分區域和大洋洲西南部地區。.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08年2月7日日食 · 查看更多 »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绍尔群岛代表团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紹爾群島代表團會參加2008年8月8日-8月24日在中國北京主辦的第29屆夏季奧運。代表團由馬紹爾群島奧林匹克委員會派出。馬紹爾群島於2007年才正式加入國際奧委會,並且首次參加夏季奧運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绍尔群岛代表团 · 查看更多 »

2011年太平洋運動會

2011年太平洋运动会(官方名称: NC 2011) 于2011年8月27日至9月10日在新喀里多尼亚努美阿举行。努美阿也是太平洋运动会的第14个主办城市。 报名截止后的统计显示,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4300名运动员”报名参加了比赛,尽管预计不是所有报名者都会参加比赛。.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1年太平洋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2011年足球

请参看:.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1年足球 · 查看更多 »

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跆拳道比賽資格賽

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跆拳道比賽總共有128名運動員參賽,包括男女子各有64名運動員,每個比賽小項各有16名運動員參加。每個國家奧委會最多只有4名選手參賽,每個性別最多只有2名選手,而且每個比賽小項最多只有1名選手。主辦國英國不會參加任何資格賽,將會直接獲得男、女各2個級別的參賽名額。 以下列表為本屆夏季奧運會跆拳道比賽資格賽參賽名額分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跆拳道比賽資格賽 · 查看更多 »

2012年大洋洲國家盃

2012年大洋洲國家盃(2012 OFC Nations Cup)是由大洋洲足球協會舉辦的第 9 屆大洋洲國家盃。賽事亦是2014年世界盃大洋洲區外圍賽的第二圈賽事,四支準決賽球隊晉級第三圈爭取跨洲附加賽的參賽資格。 賽會原本利用在新喀里多尼亞努美阿舉行的2011年太平洋運動會足球競賽作為外圍賽,但於2011年6月更改賽制,另行舉辦外圍賽,於2011年11月21-26日在萨摩亚進行2014年國際足協世界盃外圍賽 – 大洋洲區第一圈,由區內排名最低的 4 支球隊角逐,獲勝的球隊聯同輪空的7支球隊在2012年6月1–10日在索羅門群島爭奪大洋洲盃冠軍球隊同時獲得代表大洋洲足球協會參賽2013年洲際國家盃參賽資格。.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2年大洋洲國家盃 · 查看更多 »

2012-2013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2012-13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泛指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內的任何時間,於南太平洋所產生的熱帶氣旋。大部份於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11月至4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南,東經160度以東的南太平洋水域。在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氣旋是由斐济和新西兰命名,而美国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P字母作結。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2-2013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 查看更多 »

2013年索羅門群島地震

2013年索羅門群島地震是一起發生在當地時間2013年2月6日上午12點12分(UTC+11)的地震,震央位於索羅門群島,芮氏地震規模8.0。此次地震的起因是印度-澳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碰撞,導致至少13人死亡,並引起1.5公尺高的海嘯。.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3年索羅門群島地震 · 查看更多 »

2014-2015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2014-15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泛指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內的任何時間,於南太平洋所產生的熱帶氣旋。大部份於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11月至4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南,東經160度以東的南太平洋水域。在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氣旋是由斐濟和新西蘭命名,而美国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P字母作結。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4-2015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 查看更多 »

2015年新喀里多尼亞羽毛球國際賽

2015年新喀里多尼亞羽毛球國際賽為2015年度的新喀里多尼亞羽毛球國際賽,屬世界羽聯國際系列賽級別。本屆賽事於2015年10月28日至10月31日在法國海外屬地新喀里多尼亞的首府努美阿內的Salle Anewy舉行,總獎金為 5,000 美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5年新喀里多尼亞羽毛球國際賽 · 查看更多 »

2017年努美阿羽毛球國際賽

2017年努美阿羽毛球國際賽為2017年的努美阿羽毛球國際賽,屬世界羽聯國際系列賽級別。本屆賽事於2017年2月9日至2月12日在新喀里多尼亞努美阿的Salle Anewy舉行,總獎金為8,000美元。.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7年努美阿羽毛球國際賽 · 查看更多 »

2017年大洋洲羽毛球錦標賽

2017年大洋洲羽毛球錦標賽為第12屆大洋洲羽毛球錦標賽,是一項由大洋洲羽毛球聯合會主辦的大洋洲區內國際性羽毛球賽事。本屆賽事於2017年2月13日至2月15日在新喀里多尼亞努美阿的Salle Anewy舉行。.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7年大洋洲羽毛球錦標賽 · 查看更多 »

2017年大洋洲聯賽冠軍盃

2017年大洋洲足球冠军联赛是第16屆大洋洲頂級足球俱樂部賽事由大洋洲足球協會 (OFC)主辦,和第11個以大洋洲聯賽冠軍盃為名的賽事 本屆冠軍將參加在阿聯舉行的2017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奥克兰城是連續六屆的衛冕冠軍。.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7年大洋洲聯賽冠軍盃 · 查看更多 »

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

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於2017年4月23日及5月7日舉行。總統選舉實行兩輪選舉制,第一輪投票中,中間派政黨共和前進!(原名前进!)創辦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及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玛丽娜·勒庞分别以約23%及21%的得票率位居前两名,但因没有候选人的得票率超越50%的简单多數,第二輪投票在同年5月7日舉行,马克龙以66.06%的得票率击败勒庞,成为第25任法國總統。 法国国民议会的兩大政黨:中間偏左的社會黨、以及中間偏右的共和黨,都舉辦初選決定候選人提名人選。共和黨在2016年11月20日和27日舉辦,由前總理弗朗索瓦·菲永獲得提名。社會黨在所屬的現任總統弗朗索瓦·奥朗德放棄角逐連任之下,於2017年1月舉辦,由前教育部長貝諾瓦·阿蒙出線。在兩大黨之外,玛丽娜·勒庞、埃曼努爾·馬克龍、以及曾多次參選總統的左派政治家讓-吕克·梅朗雄,是這次選舉中在兩大黨之外最受矚目的第三黨候選人。 第一輪投票中,傳統左右派兩大黨的候選人均被淘汰,在11名候選人的得票數中分別排名第5及第3,合共得票僅26%,創下法國第五共和以來首例。.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8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射箭比賽

2018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射箭比賽將於10月6日至18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Parque Polideportivo Roca舉行。.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2018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射箭比賽 · 查看更多 »

9月4日

9月4日是阳历年的第247天(闰年是24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8天。 在英國與其屬地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4日。.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9月4日 · 查看更多 »

9月5日

9月5日是阳历年的第248天(闰年是24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7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等英國屬地,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5日。.

新!!: 新喀里多尼亞和9月5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New Caledonia新卡里多尼亞新喀爾多尼亞新喀里多尼亚新喀里多尼亚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新克里多尼亞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