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文学批评

指数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或文學評論(Literary criticism)乃是对文学的研究、评价和解读。现代文学批评经常受到文学理论的影响,而后者专注于对文学的技巧和目标进行哲学性的探讨。二者虽然密切相关,但文学批评家未必总是理论家。 文学批评究竟是从文学理论中分野出来的独立一支,或者是植于具体的文学及其批判?这还颇有争议。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文学思想和批评指南》(Johns Hopkins Guide to Literary thinking and Criticism)描述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之间就没有区别,而且几乎都是使用两个术语来描述相同的概念。一些评论家认为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实践,因为批评总是直接处理文学作品,而理论可能更为一般而抽象。 文学批评往往呈现为文章或专著。学术型的文学批评家在文学系任教,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流行的批评者则在大众期刊上发布他们的批评,例如《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纽约时报书评》、《纽约书评》、《伦敦书评》、《国家》、《纽约客》。.

目录

  1. 101 关系: APA格式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埃德蒙·布伦登卓爾哲·馬爾提諾維奇事件另我台東區后现代主义后过程主义考古学威廉·狄尔泰季紅真左派巴格里·西里格爾上田三四二中國文學批評史布拉格15区三浦德子乔治·奥威尔亨利·路易斯·盖茨康奈尔大学人间词话建安文學伊恩·藍欽彭玉平何其芳依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保罗·利科保羅·德曼修辞学哥本哈根大学哲学与文学唐文標儒家公共领域典論克里斯塔·沃尔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分类法瞿秋白王杰 (美学学者)玛丽苏理查德·埃曼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京米歇尔·福柯美国文学电影类型狼圖騰直木三十五白烨花田十輝莫里斯·布朗肖... 扩展索引 (51 更多) »

APA格式

APA格式是一個為廣泛接受的研究論文撰寫格式,特別針對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規範學術文獻的引用和參考文獻的撰寫方法,以及表格、圖表、註腳和附錄的編排方式。 正式來說,APA格式指的就是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出版的《美國心理協會刊物準則》,目前已出版至第六版(ISBN 9781433805615),總頁數272頁,而此協會是目前在美國具有權威性的心理學學者組織。APA格式起源於1929年,當時只有7頁,被刊登在《心理學期刊(Psychological Bulletin)》。.

查看 文学批评和APA格式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英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縮寫:UC Berkeley 或 CAL),簡稱伯克利加大,又常被譯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亚州舊金山湾区柏克萊市,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其許多科系位于全球大学排行前十名,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常被誉为美国乃至世界最顶尖的公立大学。 伯克利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统的创始大学,創立於1868年,它也是美國大學協會的創始會員之一。在美國的大學運動聯賽裡,因以往只有一所加州大學,因此伯克利一直以加州大學(California)作校名,簡稱Cal,並沿用至今;其吉祥物蛻變自加州徽號,故其學生亦常自稱「黃金熊」(Golden Bears/Cal Bears)。 伯克利学生于20世纪60年代发起的“言论自由运动(Free Speech Movement)”、“反越战运动”等等在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改變了几代人對政治和道德的看法。 伯克利研究水平极高,截止2018年3月,伯克利共有104位教職員或校友為諾貝爾獎得主、位列世界第三,还有13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五)、25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二)、9位沃爾夫獎得主、45位麥克阿瑟獎得主、20位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及14位普利策奖得主。“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氢弹之父”愛德華·泰勒均曾长期担任伯克利加大教授;欧内斯特·劳伦斯教授在此发明了回旋加速器,基于此伯克利以及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员共發現了16種化學元素,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鉳(Berkelium)更以伯克利來命名。根據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的調查,柏克萊擁有全美最多十大傑出研究課程。同时,伯克利还与美国能源部的三所美国国家实验室保持紧密联系,包括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以及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而许多世界著名研究机构包括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MSRI)、伯克利空间科学实验室(SSL)也都位于伯克利。 除了學術成就外,伯克利在體育運動上亦成绩斐然。在历届奧林匹克運動會中,伯克利的校友共獲得207面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117金51銀39銅),金牌及总奖牌数均位列全美第四。其中,校友蜜茜·富兰克林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5金1铜,校友纳塔莉·考芙林是首位在同一屆奧運(2008年)中獲得六面獎牌的女性,校友馬特·尼古拉斯·比昂迪更打破12項世界紀錄、共获得11面獎牌(包括8面金牌);學校賽艇代表隊曾三次代表美國在奧運會奪金亦是世界紀錄。 伯克利是培养华人精英的两个摇篮和聚集地之一(另一个是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培养了朱棣文、李远哲两个华人诺贝尔奖得主,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庄小威,数学家丘成桐,美国航天局前宇航员焦立中,美国政治家余江月桂,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HTC创始人王雪红等也都毕业于伯克利。诺贝尔奖得主钱永健、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数学家陈省身、语言学家赵元任、作家张爱玲也都曾在伯克利研究任教。.

查看 文学批评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埃德蒙·布伦登

埃德蒙·查尔斯·布伦登,CBE,MC(Edmund Charles Blunden,,英国诗人、作家、文学批评家。曾获女王诗詞金章。"Blunden, Edmund Charles", Who Was Who, A & C Black, 1920–2007; online ed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c 2007.

查看 文学批评和埃德蒙·布伦登

卓爾哲·馬爾提諾維奇事件

卓爾哲·馬爾提諾維奇事件指的是1985年5月,一名居住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科索沃社會主義自治省的塞爾維亞人農夫,卓爾哲·馬爾提諾維奇(Ђорђе Мартиновић/Đorđe Martinović,1929年 - 2000年9月6日)由於肛門中被插入一枚玻璃瓶而導致受傷送醫的事件。這起事件在經過媒體的廣泛報道之後,於南斯拉夫國內引發了巨大的政治爭議。雖然此事的真相在事發多年後已無從知曉,但它在事實上激化了科索沃地區乃至整個南斯拉夫國內阿爾巴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之間的民族矛盾,為之後的南斯拉夫解體和科索沃戰爭等一系列事件埋下了禍根。.

查看 文学批评和卓爾哲·馬爾提諾維奇事件

另我

另我(Alter ego)是另一个自我,通常被认为与一个人正常或原有的性格有鲜明区别。拥有一个另我的人需要过双重生活。这个词首次出现于19世纪初心理学家描绘解离性人格疾患时。西塞罗在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创造了这个词汇,并作为其哲学建构的一部分。但他将其(这一词)形容为“一个第二个自我,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另我的显着意义可以在文学分析中发现,其中它描述了一个角色有着不同的工作,然而心理学角度类似;或一个虚构人物的行为,言语或思想等表现实际来自文学作者。它也用来设计一个作品中的密友,或是另一个角色。同样,这一词汇的可以指一个演员或其他类型的表演者所饰演的角色或人物。 “另一个自我”的存在,最早公认出现于1730年代。德国精神学家弗朗茨·安东·麦斯麦用催眠来分隔出了另我。这些实验表明一个人,与他在清醒状态时相比,他在催眠状态下的行为模式个性鲜明。在同一个躯体内,另一个性格在他改变了的意识中开始出现。 另我也指人在某些情况下显示出来的不同的行为模式。相关概念包括化身、分身、替身(Impersonator)和解离性人格疾患。.

查看 文学批评和另我

台東區

台東区()是日本東京都內特別區之一,為東京各特別區中面積最小者。全區幾乎位於東京23區的中心,東接隅田川。台東區擁有上野、浅草兩大繁華商圈商業街,該區域的特產是皮革制品、人偶、玩具、傳統工藝品等。.

查看 文学批评和台東區

后现代主义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個從理論上難以精準下定論的一種概念,因為後現代主要理論家,均反對以各種約定俗成的形式,來界定或者規範其主義。對於此學說的持續時間有不同說法,其中有一說是指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目前,在建築學、文學批評、心理分析學、法律學、教育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諸多領域,均就當下的後現代境況,提出了自成體系的論述。他們各自都反對以特定方式來繼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 由於它是由多重藝術主義融合而成的派別,因此要為後現代主義進行精闢且公式化的解說是無法完成的。若以單純的歷史發展角度來說,最早出現後現代主義的是哲學和建築學。當中領先其他範疇的,尤其是六十年以來的建築師,由於反對國際風格缺乏人文關注,引起不同建築師的大膽創作,發展出既獨特又多元化的後現代式建築方案。而哲學界則先後出現不同學者就相類似的人文境況進行解說,其中能夠為後現代主義大略性表述的哲學文本,可算是法國的解構主義了。排斥“整體”的觀念,強調異質性、特殊性和唯一性。 不同于文学批评家,一个严肃的哲学家可能不喜欢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因为这个术语过于模糊,后现代主义可能指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中的一个或几种。.

查看 文学批评和后现代主义

后过程主义考古学

後過程主義考古學(post-processual archaeology),簡稱後過程考古學,也稱為 解釋考古學(interpretative archaeologies),是考古學理論中強調主觀解釋的考古學。儘管有一些模糊的相似之處,後過程主義融合多樣化的思想 在後過程主義運動中,包括結構主義和新馬克思主義的各種理論觀點,有各種不同的考古學技術如。 後過程主義運動在1970年到1980年代初的英國由考古學家伊恩·霍德(Ian Hodder)、人類學家(Daniel Miller)、考古學家(Christopher Tilley)和考古學家(Peter Ucko)受到法國的马克思主义和 人类学的影響,如同後現代主義對於文化人类学的影響,並很快到發展到美國。 最初的後過程主義主要是批判與其相對的過程主義考古學。過程主義考古學是1960年代由提出的新考古學方法,並在1970年代在英國考古學中占有主導地位。過程主義的重要主張之一是考古如果應用科學方法,可以得到徹底客觀性的結論,後過程主義則強烈批判此觀點。後過程主義也批評以前的考古工作過分強調用唯物主義解釋過去,是在道德上和政治上不負責任。 在美國,考古學家大部分認為後過程主義只是伴隨著過程主義運動;在英國,它們是兩個對立的理論運動;在世界其他地區,後過程主義對考古學的影響較小。.

查看 文学批评和后过程主义考古学

威廉·狄尔泰

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 他曾研究黑格尔青年时期的手稿,于1906年发表了《黑格尔青年时代的历史》。最初属于新康德主义,后转向生命哲学,致力于所谓“历史理性的批判”,主张“历史的相对主义”。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生命。通过个人“生活的体验”(Erlebnis)和对生命同情的“理解”(Verstehen),就可认识到文化或历史即生命的体现。强调和不同的生活类型(理性的、情感的、意志的)相应的是不同的宇宙观,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宇宙观为其特征。他同时认为任何一种宇宙观都是相对的,这就是历史主义的要义。 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重要流派,如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伽达默尔尔的解释学都带有狄尔泰论述的烙印;在社会学方面,韦伯、曼海姆等也受到狄尔泰的影响。 著作有《精神科学导言》、《哲学的本质》、《世界观、哲学和宗教》等。.

查看 文学批评和威廉·狄尔泰

季紅真

季紅真,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批評家,浙江龍泉人。少年時代在北京大興、河北易縣讀中學。畢業後當過農民、打字員。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中文系,1981年獲學士學位。1982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研究生,1984年獲碩士學位,到中國作協創作研究室工作。 1988年評為中國作協副研究員。其長篇論文《文明與愚昧的衝突》、《中國近年小說與西方現代文學》,把社會歷史批評與現代文學、人類學、文體學結合起來。著有評論集《文明與愚昧的衝突》、《眾神的肖像》、《憂鬱的靈魂》等。.

查看 文学批评和季紅真

左派

左派,又稱左翼,左派支持平等原則和平等主義,也就是親社會主義,和右派以階級和秩序相對,也就是親保守主義。左派是指激進主義,甚至是革命黨,是和反动和独裁政府持相反政治取向的人。 「左派」這名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法國國民議會中坐在左側,反對當時法國的君主制,支持共和制、反教權和世俗化的派別便稱為左派,而議會右側是保王黨議員,代表保王派、天主教会、贵族及后期包含资產階級的政治力量。在資本主義國家,會稱反資本主義的激進社會主義政黨是左派。在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共產主义革命時代,反對及要推翻俄國沙皇皇室的共產主義革命政黨,又被稱為「左派」。.

查看 文学批评和左派

巴格里·西里格爾

巴格里·西里格爾(Bakri Siregar,),印度尼西亞(印尼)已故社会主义者、文學評論家、作家。.

查看 文学批评和巴格里·西里格爾

上田三四二

上田 三四二(うえだ みよじ、),兵庫縣加東郡市場村字樫山(現在是小野市樫山町)出身,日本歌人、小説家、文藝評論家。.

查看 文学批评和上田三四二

中國文學批評史

中國很早就有文學批評。批评是评论的意思,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稱“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颜之推《家训·文章篇》亦稱“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论,然后出手。”中國文學批評自成一體,例如曹丕的《典论·论文》提到“文气”说。刘勰的《文心雕龙》則是一部有系統的評論專著。钟嵘的《诗品》是一部诗论专著。.

查看 文学批评和中國文學批評史

布拉格15区

布拉格15区位于布拉格东南部,面积1024.94公顷,由上梅涅赫卢比(Horní Měcholupy)和豪斯吉瓦希(Hostivař)两个地籍区组成,1994年11月18日成立。之前,豪斯吉瓦希属于布拉格10区,上梅涅赫卢比则是独立的自治市区。.

查看 文学批评和布拉格15区

三浦德子

三浦德子(三浦 徳子),日本資深女性作詞家。出身於青森縣弘前市。別名有「亞伊林(亜伊林)」、「みうら よしこ將漢字全部轉化成平假名。」。哥哥從事文學評論的工作。.

查看 文学批评和三浦德子

乔治·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英国左翼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 《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為奥威尔的传世作品。當中,奥威尔以锐目观察,批判假社会主义之名、行极权主义之实的斯大林主义;以辛辣的笔触讽刺泯灭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和追逐权力者;而小说中对极权主义政权的预言在之后的五十年中也不断地与历史相印证,所以两部作品堪称世界文坛政治讽喻小说的经典之作,其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界。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新话”、“双重思想”等词汇,皆已收入英语词典;而由他的名字衍生出的“奥威尔主义”、“奥威尔式的”等新詞,甚至成为日常通用語汇,可见奥威尔和其作品在英语国家的巨大影响。 由于历史上东西方的对峙,乔治·奥威尔的作品经常被视为反苏和反共的代名词,因而在苏联、东欧、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社会主义国家遭到封杀。《一九八四》直到1985年才有简体中文版刊行,且出版初期被列为“内部读物”,只允许特定人群购买阅读。.

查看 文学批评和乔治·奥威尔

亨利·路易斯·盖茨

亨利·路易斯·盖茨(),美国文学评论家,教育家,学者,作家,编辑和公共知识分子。他是第一位收到Andrew W. Mellon基金会奖学金的非洲裔美国人。他因为教学、科研和研究黑人文化发展曾获得了许多荣誉学位和奖励。在2002年,盖茨被选为给杰弗逊演讲,认可他“在人文方面杰出的智力成果”。盖茨曾主持几个PBS电视短剧,包括非洲世界的历史和旅行计划等。参加了许多著名的艺术,文化和科研机构的董事会,他担任哈佛大学教授,他是非洲和非裔美国人研究所所长。 Category:非洲裔美國人 Category:奈及利亞裔美國人 Category:約魯巴人 Category:耶魯大學校友 Category: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校友.

查看 文学批评和亨利·路易斯·盖茨

康奈尔大学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另有两所分校位于纽约市和卡塔尔教育城,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 康奈尔大学由埃兹拉·康奈尔和安德鲁·迪克森·怀特于1865年所建立,為八个常春藤盟校中唯一一所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创办的。康奈尔大学男女同校,不分信仰和种族皆可入學。自学校成立伊始,其创始人就期待将康大辦成一所全科型的新式大学,教授内容从文学名著至自然科学,自理论研究擴及实际应用,无所不包。此一理念最终成为康奈尔的校训:「我將创办一所任何人在此都能获得所有学科教育的学府」。 康奈尔大学有七个本科生学院和七个研究生学院,每个学院都自主--订学术计划。2001年,康奈尔在卡塔尔建立了一所新的医学院,并宣示:「藉由教育明日的領導者與拓展知識的新領域來服務社會」。 目前康奈尔的校友逾24萬名,先后有超過40位师生获頒诺贝尔奖。科學研究是康奈尔的興學方針,在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之间的财政年度中,共有5.613亿美元被应用於各項领域的研究。.

查看 文学批评和康奈尔大学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為王国维于1910年所作,是王国维的一部重要文学批评著作。.

查看 文学批评和人间词话

建安文學

建安文學指中國東漢末年建安年間(196年-220年)及其前後撰寫的各種文學作品,風格獨特,在文學史上獲得崇高評價。.

查看 文学批评和建安文學

伊恩·藍欽

--,OBE,DL,(1960年4月28日生於法夫),蘇格蘭犯罪小说作家。他最著名的小說是《》系列。他也會寫一些文學批評。.

查看 文学批评和伊恩·藍欽

彭玉平

彭玉平(),江苏溧阳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嘉宾。.

查看 文学批评和彭玉平

何其芳

何其芳(),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诗集《预言》等。他对《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

查看 文学批评和何其芳

依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

依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法國評論家與史學家,實証史學的代表。.

查看 文学批评和依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

保罗·利科

約翰·保羅·古斯塔夫·利科(Jean Paul Gustave Ricœur,),法國哲學家。保羅知名於結合現象學和解釋學,因此,他的思想是在主要解釋學的現象學家——马丁·海德格尔和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認同。2000年,保羅獲得了因「徹底改變了解釋學和現象學的方式,擴展了文本解釋的研究:包括擴闊了哲學的具體領域、宗教、精神分析、隐喻的理論、和敘述的理論」而獲得了。.

查看 文学批评和保罗·利科

保羅·德曼

保羅·德曼(Paul de Man,)是比利時解構主義文學批評家及文學理論家。.

查看 文学批评和保羅·德曼

修辞学

修辭學是研究修辭的學問,是语言学的範疇。修辭是增強言辭或文句效果的藝術手法。自語言出現,人類就有修辭的需要。修辭可以令人:.

查看 文学批评和修辞学

哥本哈根大学

哥本哈根大学(丹麦语:Københavns Universitet),位于丹麦王国的首都哥本哈根,是丹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也是规模第二大的大学之一。在读学生总数约4万人,超过半数为女性。此外,还有逾一万教职员工。哥本哈根大学的校园散落在市区里和城市周边,最古老的部分则位于哥本哈根古城区。哥本哈根大学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第二古老的大学,它和位于日德兰半岛的奥胡斯大学同为丹麦享有国际声誉的教育与科研机构。哥本哈根大学孕育了世界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存在主义哲学先驱克尔凯郭尔;她培养了第一个发现超新星的人和第一个测定光速的天文学家;这里有电磁理论的先驱,也有量子理论的创始人;她科学地阐述了人脑的结构和肌肉的肌理,寻找到了地球和生命最久远的证据。.

查看 文学批评和哥本哈根大学

哲学与文学

哲学和文学包括哲学家和哲学主题的文学处理(哲学的文学),和文学提出的问题的哲学处理(文学的哲学)。.

查看 文学批评和哲学与文学

唐文標

唐文標(),原名謝朝樞,人稱大俠,是一位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開平的數學家、詩人及文學評論家。.

查看 文学批评和唐文標

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尊崇孔子為聖人,以四書五經為經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二程、朱熹、王陽明、顧炎武、朝鮮李退溪、日本山崎闇齋等等大儒加以發揚,歷久而猶新,對東亞政治文化與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貢獻。20世紀中國內憂外患,國力衰弱,儒家普遍受到知識份子及一般民眾的批評和唾棄,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破壞(如「打倒孔家店」、迂腐且「吃人的禮教」)。儒家失去可供託身的制度或組織,脫離於平民百姓的生活,僅獲新儒家等少數學者仍獻身和發揚。這也導致現代中國人在生活經驗中實際甚少接觸儒家價值,也很難有參與儒學的機會,使得相關教育沒有寄身之所,其價值觀也和日常生活越來越疏遠。海外華人接觸儒家,來自書本亦遠多於來自生活經驗。現代儒家趨向學術轉型,學者多著重探討儒家究竟屬於什麼形態的宗教或哲學,以及現代人怎樣才能在儒學中安身立命。學者一般推斷儒家在現代世界中勢必難以重拾昔日光輝,但其倫理思想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仍將有所貢獻。 主要負責推動執行教育 《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儒家初出現時聲勢微弱,起初僅是諸子百家中不甚起眼的學派,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自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主流和官方意識形態,逐漸滲透到專制政治的各個層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此段說明正可代表其發展歷程。 儒家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漢代起卻得到朝廷獨尊,成為官學與國教,掌握文化教育與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三教,儒學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繼後經宋儒重新闡釋,形成理學,發展心性之學,儒家得以重振聲勢,倫理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層面,並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為東亞一大學術思想體系,在朝鮮尤其深入民心,其流佈較在中國本土更為普及。.

查看 文学批评和儒家

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一个哲学与社会学概念,与相对,是指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公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参与公共事务而不受干涉。 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出版品、產品、以及發明方法在未受到專利或著作權保護的情況下,屬於公有領域(Public domain)。.

查看 文学批评和公共领域

典論

《典論》,是曹丕輯錄他自己不同文章而成的文集,題材包括政治、文學及文化等。《隋書‧經籍志》記載有《典論》5卷及《一字石經‧典論》1卷。《太平御覽‧文部五》引述《西征記》指出《典論》曾刻於6塊石碑上。現在石刻早已不存,除了被選入《昭明文選》而傳世不已的〈論文〉1篇得以保存外,亦可在《三國志》裴松之注文中找到《典論》的敘文,後來清人嚴可均輯錄《全三國文》時,從殘卷缺頁中輯成《典論》1卷。《典論》中的〈論文〉向來受文學研究者所重視,視為中國文學史上首篇專論文學的文學批評文章。.

查看 文学批评和典論

克里斯塔·沃尔夫

克里斯塔·沃尔夫(Christa Wolf,)是德国文学评论家、长篇小说家、随笔作家。她曾是东德最有知名度的作家之一。.

查看 文学批评和克里斯塔·沃尔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分类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分类法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的分类方法。 下面的分类是2003年版的。.

查看 文学批评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分类法

瞿秋白

瞿秋白(),原名瞿懋淼,字熊伯,生于江苏常州,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1927年8月—1928年7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和缔造者之一。1935年在福建长汀被南京国民政府逮捕并枪决。江苏常州现有瞿秋白纪念馆。.

查看 文学批评和瞿秋白

王杰 (美学学者)

王杰(1957年10月—),美学学者,江苏无锡人,汉族,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美学与文艺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009年以来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上海交大美学与文化理论研究所所长。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荣誉研究员。.

查看 文学批评和王杰 (美学学者)

玛丽苏

麗蘇(Mary Sue)是一种在低程度小说中出现的角色,往往是一个原本平凡而低微的角色突然变得无所不能、過度理想化,被文学批评认为是作者写作水準低下的表现。.

查看 文学批评和玛丽苏

理查德·埃曼

查德·大卫·埃曼(Richard David Ellmann)()是美国文学批评家,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奥斯卡·王尔德和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传记作者。 他因《詹姆斯·乔伊斯》(1959)赢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查看 文学批评和理查德·埃曼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二届鲁迅文学奖是中国为1997年至2000年间发表的优秀文学作品颁发的鲁迅文学奖(彩虹翻译奖评选范围为1995年至1998年间)。共有35人获奖,颁奖大会于2001年9月21日在鲁迅的故乡绍兴举行。.

查看 文学批评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京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Бахтин;1895年11月17日-1975年3月7日),出生于俄国奧廖爾,是现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重要理论家。 巴赫金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包括对话理论(dialogism)、众声喧哗(heteroglossia)、狂欢(carnivalesque),以及时空体(chronotope)等。 在文学理论方面,巴赫金继承了俄国结构主义学派,但是他仍然试图以文本、以及围绕文本的文化当中的一系列固有结构为途径,去理解对话中的文学意义。.

查看 文学批评和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京

米歇尔·福柯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史学家、社會理論家、語言學家、文學評論家、性學大師。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他认为自己是继承了现代主义的传统。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本身就非常的含糊。 有人就他的结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的倾向质疑他的政治活动。在这一点上他的处境与诺姆·乔姆斯基、乔治·莱考夫和简·雅各布相同。福柯的思想多有受尼采影響之處。2007年,《時代高等教育指南》把他列為最多人引述的人文科學學者。 華人學界介紹傅柯思想的有不少,應用他的思想分析問題及批判別人亦有很多。.

查看 文学批评和米歇尔·福柯

美国文学

美国文学(American literature 或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指在美国产生的文学(也包括建国前殖民地时期的文学作品)。用英語寫成的美國文學可视为英语文学的一部分。.

查看 文学批评和美国文学

电影类型

電影類型(Film Genre),也叫做“片種”,指的是基於電影的敘事元素和情感反應進行相似分類的電影類別。絕大部分電影類型的理論源自文學批評。電影的基本類別包括“虛構片”和“紀錄片”, 而從它們又誕生了其他子分類,文獻紀錄片和。其他的子項包括以法庭和庭審為主題的影片——。其他一些看上去似乎並無關係的虛構片類型也可以結合成新的類型,例如《鬼玩人》系列電影中結合了恐怖與喜劇。其他流行的子類別還包括浪漫喜劇片和動作喜劇片。 電影通常可以根據場景、主題、情感、格式、目標觀眾和預算進行分類。根據場景可以區分出戰爭片、西部片或太空歌劇片等;根據主題可以區分出科幻片、運動片或犯罪片等;根據情感可以區分喜劇片、恐怖片或催淚片等;根據格式則有兩個標準,鏡頭(比如:)和膠片(例如:35毫米、、8毫米);根據目標觀眾可區分、青春片和等;而根據預算規模則可以區分B級片、大片或小成本電影等。.

查看 文学批评和电影类型

狼圖騰

《狼圖騰》是中國大陸作家姜戎於2004年出版的自传性小说,主要讲述了以作者本人为原型的知青陈阵在蒙古草原的经历及草原上有關野狼的各種神秘傳說,藉此使反思人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华夏文化等问题。《狼图腾》也在文学批评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议。。 该书作者姜戎原名吕嘉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于内蒙古“插队”做知青时开始构思这本小说,在文革结束后曾参加北京之春运动,后因六四事件于1989年被捕,1991年释放后极为低调。 狼图腾一書还被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改编为同名电影,于2015年2月在法国和中国大陆上映。.

查看 文学批评和狼圖騰

直木三十五

木三十五(),日本小說作家、編劇、導演,本名植村宗一,「直木三十五」是他的筆名。他是大正與昭和時期著名的小說家。.

查看 文学批评和直木三十五

白烨

白烨(),中国作家,男,陕西省黄陵县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查看 文学批评和白烨

花田十輝

花田十輝(はなだ じゅっき,),日本男性動畫編劇、輕小說作家。祖父是作家、文藝評論家花田清輝。自小山高生所主導的編劇集團「ぶらざあのっぽ」出身,現在則是隸屬於SATZ。.

查看 文学批评和花田十輝

莫里斯·布朗肖

莫里斯·布朗肖 (Maurice Blanchot,),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欧陆哲学家。.

查看 文学批评和莫里斯·布朗肖

聯合文學

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合文學,為傳承文學傳統、匯整文學資產、鼓勵文學創作的宗旨理念,始終秉持出版文學好書、樹幟文學楷模、建構文學重鎮、擴伸文學視野的高標準而自許,曾多次獲金鼎獎等多種出版獎項,為國內重要之文學類出版公司,同時也積極出版綜合生活類型圖書,現已出版七大書系、七百多種叢書。.

查看 文学批评和聯合文學

鍾嶸

鍾嶸(?-518年),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西)人。出身世族,“好學,有思理”,精《周易》,有辭章修養,在南朝齊梁時代曾作過參軍、記室等小官。 曾仿漢代“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方式撰寫《詩品》(原名《詩評》,北宋後改稱為《詩品》),成書於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年)以後,品評自漢至梁122位五言詩作家,齊梁之際,文學思潮浮靡訛濫,故書中提倡風力,反對玄言,是中國第一部專論五言詩的古典文學批評名著。《詩品》有評曹操父子,鍾嶸將曹操置於下品,乃嫌其「古直」而少文彩。.

查看 文学批评和鍾嶸

青岛市

青岛市(),简称青,别称胶,又被誉为琴岛和岛城,是中国的地級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区域中心城市。青岛经济发达,在北方城市中,经济总量仅次于京津2个直辖市。 青岛位于中国海岸线的北部、胶东半岛南侧,西接广阔腹地,近代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受到重视。继而1891年清政府驻兵建置,1897年德国租借建设港口和铁路,青岛遂因“一港一路”而兴,进而成为德日在华商贸的中枢。近代青岛,在德租时期完成从偏远渔村到商贸城市的演变;日据时期又兴起以纺织为首的制造业,转型为工商业城市,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伴随城市发展兴起的交通、建筑、通信、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均在中国乃至亚洲占据重要地位。青岛城市构建发展模式的西化从建置初一直持续半个世纪,使青岛拥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包括外国人)和较高的开放度,居民对国外的文化、社会制度和现代化有着较高的认同感;相反也造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青岛积蓄不深,在作为现代文化依托的高校人才因在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政策调整外迁流失及其他各种人为因素的作用后,青岛一度沦为“文化沙漠”;进入21世纪后,青岛積極引进高校人才,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致力于营造出“文化绿洲”的環境。 青岛现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宜居城市;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沿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城市以及中国海洋科研及其产业开发中心城市,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青岛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空港,是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2017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青岛入选“世界电影之都“创意城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质检总局山东检验检疫局、山东海事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等单位的总部均设于青岛。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奥会和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分赛场设于青岛,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于青岛举办、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年度峰会于青岛召开。.

查看 文学批评和青岛市

静静的顿河

《靜靜的頓河》(Тихий Дон),前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 這部小說構思於1924年,1928年開始執筆,至1930年完成前三部,直至1940年全書完成,前後歷時12年。此書一問世就聲譽鵲起,立刻受到國內外的矚目,在德國銷售量甚至超過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年輕的肖洛霍夫躍昇世界級作家,被譽為“令人驚奇的佳作”“蘇聯文學還沒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說”。1941年小说獲史達林獎。 《靜靜的頓河》共分四部八卷,背景是兩次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國內戰爭)和兩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小說的情節是哥薩克青年士兵葛利高--(Григорий Мелехов)和阿克西尼亞(Аксинья)的悲劇命運以及葛利高--一家在動蕩年代中的變遷,寫盡「紅」、「白」哥薩克之間的殘酷殺戮。第三部作品描寫了1918年春至1919年5月間哥薩克地區出現的叛亂,這是紀實報導。葛利高--成為叛軍的人物。第四部作品寫哥薩克叛亂被平息,阿克西尼亞被流彈打死。在不到五年內,葛利高里一會兒投入紅軍,一會兒倒向白軍,雙手沾滿了兩方面的鮮血,他的矛盾和痛苦顯然與他所屬的特定的群體無法切割。 作品充滿了頓河流域濃厚的鄉土氣息。肖洛霍夫因本書獲得196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是“由於他在描繪頓河的史詩式的作品中,以藝術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現了俄國人民生活中的具有歷史意義的面貌”。 1999年,《靜靜的頓河》手稿被發現存於肖洛霍夫密友庫達紹夫的遠親家中。當時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財政部籌款,以50萬美元購得,目前珍藏於“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

查看 文学批评和静静的顿河

解構主義

在歐陸哲學與文學批評中,解構主義(déconstruction;deconstruction)是由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德希達(Jacque Derrida)所創立的批評學派。德希達提出了一種他稱之為解構閱讀西方哲學的方法。大體來說,解構閱讀是一種揭露文本結構與其西方形上本質(Western metaphysical essence)之間差異的文本分析方法。解構閱讀呈現出文本不能只是被解讀成單一作者在傳達一個明顯的訊息,而應該被解讀為在某個文化或世界觀中各種衝突的體現。一個被解構的文本會顯示出許多同時存在的各種觀點,而這些觀點通常會彼此衝突。將一個文本的解構閱讀與其傳統閱讀來相比較的話,也會顯示出這當中的許多觀點是被壓抑與忽視的。 解构主义流派反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认为结构没有中心,结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结构由一系列的差别组成。由于差别在变化,结构也跟随着变化,所以结构是不稳定和开放的。因此解构主义又被称为后结构主义。德里达认为文本没有固定的意义,作品的终极不变的意义是不存在的。 解構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個文本中的二元對立(比如說,男性與女性、同性戀與異性戀),並且呈現出這兩個對立的面向事實上是流動與不可能完全分離的,而非兩個嚴格劃分開來的類別。而其通常結論便是,這些分類實際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絕對的形式存在著的。 解構主義在學術界與大眾刊物中都極具爭議性。在學術界中,它被指控為虛無主義、寄生性太重以及太過瘋狂。而在大眾刊物中,它被當作是學術界已經完全與現實脫離的一個象徵。儘管有這些爭議的存在,解構主義仍舊是一個當代哲學與文學批評理論裡的一股主要力量。 在建筑,解構主義(deconstructivism)是20世纪最后的20几年中,通过分裂来表达自己、影响社会的建筑和打破了传统方式的区分上与下、左与右、裏与外的建筑。.

查看 文学批评和解構主義

角色

角色,或稱虛構角色。是在叙事藝術作品描绘的人,演員根据劇本演繹的人物或漫畫作品中的登場人物往往也被称作人物。故事的載體可以是小說、戲劇、動漫、電子遊戲等。一個角色可以是演員根据劇本演繹的虛構人物,或漫畫作品中的其中一個登場人物。.

查看 文学批评和角色

詩品

《詩品》,原名《詩評》,唐代改題作《詩品》,南朝梁遠征記室鍾嶸撰,共三卷。《詩品》是中國第一部詩論專著,後人稱之為“百代詩話之祖”、“詩話之伐山”,對中國的詩歌理論和詩話著作、日本的漢詩與和歌產生了深刻影響。.

查看 文学批评和詩品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列表

诺贝尔文学奖(Nobelpriset i litteratur,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是1895年按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5个奖项之一,由瑞典学院每年颁发给在文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根据诺贝尔的遗愿,该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瑞典学院选出五人委员会来评选当年获奖者。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于1901年颁给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每位获奖者都会得到一块奖牌,一份获奖证书,以及一笔不菲的奖金,奖金的数额每年会有变化。1901年普吕多姆得到的奖金为150,782瑞典克朗,相当于2007年12月的7,731,004瑞典克朗。该奖每年于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隆重的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颁发。 截至2017年,已经有114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1958年,俄罗斯出生的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面对苏联政府的压力而不得不谢绝该奖。1964年,让-保罗·萨特也像之前一直拒绝任何官方荣誉一样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共有14位女性获得过这一奖项,在所有诺贝尔奖中仅次于和平奖。 诺贝尔文学奖诞生后,只有四年将奖项同时授予了两位获奖者,分别是1904年、1917年、1966年和1974年,还有7年因各种原因而没有颁奖,分别是1914年、1918年、1935年、1940至1943年。另外還有8次是延遲一年才頒發前一年的獎項,分別是1915年、1919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和2018年。.

查看 文学批评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列表

谢阁兰

谢阁兰(Victor Segalen,),生于法国布雷斯特,法国海军医生、人种学學家、考古学家、文学家、诗人、探险家、艺术理论家、语言学家和文学评论學家。其作品受到尼采哲学和兰波神秘主义的影响,著有小说《天子》、《勒内·莱斯》,诗集《碑集》、《颂歌》、《西藏》,散文《画集》及《出征》等。.

查看 文学批评和谢阁兰

龍應台

龍應台“台”的本字作“臺”,二者通用。詳見條目台。多作龍應台;但也有作龍應臺的情況,如其簽名。(筆名胡美麗龍應台:《美麗的權利》,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家、文學學者,臺灣高雄人龍應台:《傾聽》,刻印文學,祖籍湖南衡山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天下雜誌。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是臺灣臺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和中華民國文化部首任部長,亦曾在美國、德國、臺灣、香港的多所大學任職。 1984年出版處女作《龍應台評小說》,後有雜文、文化批評、小說、散文、紀實文學等多種作品,如《野火集》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等,言行遍及華人地區如兩岸三地、新加坡,以及德國龍應台:《百年思索》,南海出版公司等地,產生一定影響。龍應台:《野火集:二十週年紀念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為“推動全球意識”,創辦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查看 文学批评和龍應台

龔鵬程

程,臺灣教育家、作家,出生於臺灣臺北市,籍貫江西省吉安市,曾任《國文天地》總編輯、臺灣學生書局總編輯,是臺灣佛光大學與南華大學的創校校長、中華武俠文學學會會長,現任盧森堡歐亞大學馬來西亞校區校長,遊歷中國大陸,任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南京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四川大學講座教授,作育英才無數,著作七十餘種。少年時代鍾情中國武術,並由習武而博考文獻,獲得許多文獻學的知識與方法。 龔鵬程一直對於台灣的部分「本土派」學者的台灣文學研究論點與研究方法表達不滿;1997年,他發表自著《台灣文學在台灣》,批評該類學者慣用的單線敘述法及其造成的簡化歷史等問題。2005年9月11日,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師楊宗翰說,他就讀碩士班時改攻臺灣文學,因此深知,囿於文化認同上的差異,台灣許多本土派學者都非常討厭龔鵬程,卻又沒辦法跳過或忽視龔鵬程所提出的諸多尖銳質疑。 2003年12月11日,《台灣壹週刊》第133期報導,2000年10月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校長龔鵬程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與該校十餘名教職員去宜蘭縣礁溪鄉富野酒店喝花酒,2001年2月龔鵬程再次帶高行健喝花酒。2003年12月15日,高行健從法國傳真聲明稿給龔鵬程與該校教授馬森,批評該文報導不實,請馬森代他要求《台灣壹週刊》公開更正並回函道歉,否則提告;龔鵬程則說,沒有一起喝花酒之事。《台灣壹週刊》總編輯裴偉表示,該文內容皆是採訪「佛光山能參與事情的人」而得,採訪過程皆有錄音、記錄,也向龔鵬程求證,並寫入龔鵬程否認的話,已平衡報導;該刊將再做進一步求證,如有錯誤,將予更正。2003年12月18日,《台灣壹週刊》在《台灣蘋果日報》刊載四分之一篇幅的道歉聲明向高行健道歉;同日,高行健批評,該篇道歉聲明毫無誠意,該刊必須發表有誠意的道歉聲明向該文涉及的所有受害當事人公開、鄭重道歉,並向讀者保證將杜絕造謠、不實的報導;裴偉回應,該刊會在下期刊登道歉聲明,但絕對不會對龔鵬程道歉,因為關於龔鵬程的部分有全部的證據。《台灣壹週刊》第135期刊登道歉聲明,向高行健道歉。.

查看 文学批评和龔鵬程

胡风

胡风(),湖北蕲春人,原名张光人,笔名谷非、高荒、张果等。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七月派诗人,中国左翼文化代表人之一。曾任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宣传部部长,与鲁迅甚有交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其文艺思想与主政者不和而遭到整肃,并掀起一场涉及面巨大的政治批判运动。改革开放后被平反。.

查看 文学批评和胡风

葉石濤

葉石濤(),出身台灣台南市白金町(打銀街)。台灣當代文學作家,創作以小說與評論為主,散文及翻譯為輔。葉石濤橫跨日治與戰後兩個世代,小學前曾接受兩年漢文私塾教育,畢業於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今臺南一中),歷任日本作家西川滿主持之《文藝台灣》的助理編輯。戰後擔任國小教師46年。1965年一度辭教職,進入省立臺南師範專科學校特別師範科就讀。.

查看 文学批评和葉石濤

鄭邦鎮

鄭邦鎮(),臺灣彰化縣員林鎮人,臺灣文學研究者、教育工作者。 1975年以論文〈說文省聲探賾〉得輔仁大學碩士學位,1987年以論文〈明代前期八股文形構研究〉得國立臺灣大學博士學位,歷任靜宜大學副教授、兼中國文學系主任、兼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和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鄭邦鎮主要研究中國明清八股文研究、中國明清小品文研究與作文方法等,對臺灣文學也有研究;在學校開授應用文、臺灣文學紀事編年漢語文言、報紙閱讀與議題探索、中國簡體字概論等課程。 他提交給任教學校的自己的學術專長有8,依序是:八股文研究、小品文、漢語文言、中國簡體字、應用文書、作文方法、演說學、臺灣文學。1990年獲得中國文藝協會所頒發的中國文藝獎章文學批評獎。 鄭邦鎮也是台灣教授協會的成員之一,政治立場傾向臺灣獨立;1996年鄭邦鎮參與發起建國黨,並且於1997年代表建國黨參選--長,1998年代表建國黨於臺中市參選第4屆立法委員,都未能當選。1999年當選第3屆建國黨主席,並且於同年8月宣佈參選中華民國總統,並與黃玉炎搭檔參選,但是由於未能超過連署門檻而未能參與總統大選,2000年1月6日宣布退選。 鄭邦鎮前後擔任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9年,大力提倡臺灣中國語文學界改革,及推動臺灣文學、語言系所的設立。期間曾接受文建會和所屬國立臺灣文學館的委託,策劃編纂2001年到2004年的《臺灣文學年鑑》。 鄭邦鎮在2007年8月15日被文建會借調到國立臺灣文學館擔任館長,為該館第1位和僅有的1位副教授級別職稱調任的館長,且大幅延長開放時間,每個開放日都從上午9時開放到晚上9時。2010年2月1日交接卸任,由李瑞騰接棒。同時,鄭邦鎮也是自2003年國立臺灣文學館正式開館營運以來的首任館長;並於其卸任前夕,獲頒三等功績獎章。 2010年,鄭邦鎮擔任臺南市政府教育局首任局長。 2013年11月1日,鄭邦鎮以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身份前往探視九名因食物中毒住院的台南市崇明國中學生,陪伴多時;其後,疑似在閒談間與學生及家長談到學生手抖不停的問題,鄭邦鎮笑談回覆:「拿個球棒把他們(學生)打昏,睡著了就不會再抖了!」次日11月2日臺南市議員蔡淑惠質詢此事,鄭未承認此事。媒體追蹤採訪後,鄭邦鎮改向家長與學生表達歉意,市府並以「無心之過」希望外界不要過度渲染。.

查看 文学批评和鄭邦鎮

金聖歎

金聖歎(),本名金人瑞,又名金采,字聖歎(有人認為他原名張采,並不正確),自稱是佛教天台宗「泐庵法師」轉世,因齋號泐庵,蘇州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學批評家,為人率性而為,恃才傲物,早年醉心佛學,半僧半俗,擅長扶乩,並自命才子,著作不倦,不幸卒於哭廟案。他評點小說《水滸傳》、戲曲《西廂記》及杜甫諸家唐詩,批點綿密細致,深入至一字一句,開創中國文學前所未有文學批評的新模式,樹立小說戲曲評點的新體例,為身後中、日、韓作家所倣效。他不滿《水滸傳》後半部招安的情節,腰斬百回本為70回本,創造更為明暢緊湊的新版本,流傳最廣,成為身後300年間《水滸傳》的通行定本,其修訂的《西廂記》亦公認為最優美的本子。他乩降才女葉小鸞(字瓊章),寫下動人篇章,成為江南士大夫佳話,亦為曹雪芹構思和創作《紅樓夢》的素材之一。金聖歎提高通俗文學的地位,提出「六才子書」之說,使小說戲曲與傳統經傳詩歌並駕齊驅,受推崇為中國白話文運動的先驅,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查看 文学批评和金聖歎

陳芳明

陳芳明(),當代台灣文學的研究學者、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施敏輝」是他眾多筆名中的一個。陳芳明在1988年以前流亡海外多年,在美國時曾經是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推手。返國後,任教於靜宜大學;後來應施明德之邀,投身政治,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在許信良為負責縣市長選舉未達預期目標而辭職後,一同去職,應李家同之邀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任教。 在文學上與曾經有所批判的余光中、洛夫修好,並在政大台文所所長任內舉辦余光中研討會。2006年,因不滿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執政後期的表現,表示:「我不會因為我是『綠色』(泛綠)支持者,就看不到綠色的缺點!」持續以「台灣獨立」意識,批判陳水扁總統。 陳芳明的政治立場也為他帶來爭議,譬如2011年6月12日及9月24日陳芳明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演講時即遭遇蔣為文、李文正、巫義淵等人抗議。.

查看 文学批评和陳芳明

陳映真

陳永善( ),筆名陳映真、許南村、趙定一、陳善、陳善乃、陳秋彬、然而、石家駒等,生於台灣新竹州竹南郡竹南街(今苗栗縣竹南鎮),祖籍福建省安溪縣,臺灣文學作家。早年從事小說寫作,受社會主義思潮與中國作家魯迅影響,在臺灣文壇推動現實主義風格,是鄉土文學論戰中鄉土文學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是臺灣戰後時期臺灣文學界重要旗手。創辦《人間》雜誌,為臺灣報導文學先驅。 在文學成就之外,因推動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統一,反對台獨,個人政治色彩濃厚,遭受廣泛議論及注目。.

查看 文学批评和陳映真

H·B·耶辛

H·B·耶辛(HB Jassin,),原名漢斯·巴格·耶辛(Hans Bague Jassin),印度尼西亞(印尼)文學評論家、文獻學家、教授。他在哥倫打洛市出生,父親在石油公司工作,喜歡看書;他自己則在就讀小學期間養成閱讀習慣,還在高中畢業之前開始撰寫文學評論。他在畢業之後曾經在助理駐紮官府工作過一陣子,然後又接受邀請前往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在國營出版社圖書編譯局工作。他在1950年代先後入讀印度尼西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回國後除了擔任教職,他還參加過《文學》、《地平線》雜誌的編務。他在主編《文學》雜誌期間,刊登了一篇運用擬人法描寫安拉的短篇小說,卻拒絕公開化名作者的身分,因此法庭裁定這篇小說褻瀆宗教,判處耶辛監禁一年,緩刑兩年。 耶辛在刑期屆滿之後成立耶辛文学文献中心,負責記錄印尼文學。他在晚年六度中風,並於2000年逝世,遺體在卡利巴達英雄陵園安葬。他被稱為「印度尼西亞文學教皇」,除了在工作方面獲得好評,還獲得多項獎項。.

查看 文学批评和H·B·耶辛

J·R·R·托爾金

約翰·羅納德·魯埃爾·托爾金,CBE(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常縮寫為J.R.R. Tolkien,),英國作家、詩人、語言學家及大學教授,以創作經典古典奇幻作品《霍比特人》、《魔戒》與《精灵宝钻》而聞名於世。 托爾金曾於1925年至1945年間,在牛津大學彭布罗克学院擔任盎格魯-撒克遜語的,並於1945年至1959年間轉至牛津大學默頓學院任英國語言與文學的默顿教授。他是C·S·路易斯的密友——兩人皆為非正式文學讨论社「迹象」的社員。1972年3月28日,托爾金獲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頒授的大英帝國司令勳章。 托尔金的儿子克里斯托夫在父亲去世后,整理了大量的笔记和未发表的手稿,出版了一系列作品,包括《精灵宝钻》、《未完成的故事》、《》等。这些作品与《霍比特人》和《魔戒》一起构成了有联系的共同体,由传说、诗歌、虚构历史、人造语言和短文所组成,关于一个名叫阿尔达(及其中的中土大陆)的奇幻世界。1951至1955年间,托尔金用“传说故事集”(legendarium)一词来称呼大部分作品。尽管在他之前有很多其他作者的奇幻作品问世 作者强调这影响不仅来自托尔金,也来自威廉·莫里斯、喬治·麥克唐納、罗伯特·欧文·霍华德和艾立克·洛克·艾丁生.

查看 文学批评和J·R·R·托爾金

柳永

柳永(生卒年不詳,有學者推斷為987年-1053年),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原名三變,排行第七,時人或稱「柳七」而不直稱其名,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又稱柳屯田。柳永是北宋著名詞人,作品流傳甚廣,盛行一時,相傳「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柳永早年在汴京生活,流連歌樓酒肆,寫下許多描述歌妓的艷詞,其風格較為卑俗,為士大夫所鄙視,影響了他的仕途,使他受到排斥,中年以後才中科舉,此後流宦各方,多任職各地的下級官吏。柳永多用民間流行篇幅較長的慢詞創作,不限於士大夫常用的小令,拓展了宋詞的形式,並擴大詞的視野,其詞主要描寫男女之情與羈旅行役,坦率生動,直言無隱,不避口語,善於融情入景和運用鋪敘手法,技巧高妙,影響了其後詞人如蘇軾和周邦彥的作品,後世通俗文學亦推崇柳永的地位。柳永作品輯為《樂章集》,現存詞200餘首,對宋詞的發展甚有貢獻。.

查看 文学批评和柳永

柄谷行人

柄谷行人(),本名柄谷善男,筆名行人,生於日本兵庫縣尼崎市,哲學家、思想家、文学家、文藝評論家。曾獲得伊藤整文學獎、群像新人文學獎。1960年發生於日本的安保鬥爭中,當時就讀東京大學經濟學部的柄谷行人投入全學連,成為安保世代的一員。1970年代日本全共鬥世代的社會運動以暴力內鬥告終,柄谷行人在談到這段歷史時說,發生暴力內鬥是因為「企圖用暴力來解決意見的紛爭」。 柄谷行人研究領域跨越哲學、經濟、政治及社會,被視為當代日本頗具分量的思想家,曾先後受邀在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美國名校擔任客座教授。近年以討論國家、資本、國族等概念,提出「Association」作為對抗理念,並組織New Association Movement(NAM),鼓勵成立各種小型共同體,以區域性生產消費對抗大財團資本。.

查看 文学批评和柄谷行人

李赋宁

李赋宁(1917年3月24日-2004年5月10日),中国西方语言文学大师、著名教育家、翻译家。.

查看 文学批评和李赋宁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

杜威十进图书分类法(英文: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是由美国图书馆专家麦尔威·杜威发明的,对世界图书馆分类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已翻译成西班牙文、中文、法文、挪威文、土耳其文、日文、僧伽羅文、葡萄牙文、泰文等出版,并被许多英语国家的大多数图书馆、以及使用其它相应译文之国家的部分图书馆采用。在美国,几乎所有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都采用这种分类法。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於1876年首次發表,歷經23次的大改版後,內容已有相當程度的修改與擴充。最新的版本為2011年版。該分類法以三位數字代表分類碼,共可分為10個大分類、100個中分類及1000個小分類。除了三位數分類外,一般會有兩位數字的附加碼,以代表不同的地區、時間、材料或其他特性的研究,分類碼與附加碼之間則以小數點.」隔開。例如 330 代表經濟學 +.9 代表地區別論述 +.04 代表歐洲.

查看 文学批评和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littérature comparée),有时也称世界文学,是一个融会贯通多学科、多语言、多文化的学术领域。其研究对象为至少两种或以上语言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此外还常常涉及哲学(尤其是欧洲大陆哲学)、美术、电影、音乐、建筑、政治、历史、社会学、语言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宗教等不同人文社科领域。 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并于19世纪末期发展成熟为一门学科,以法国、德国为主导。二战后其学术研究的中心转移到美国,但研究对象仍然以欧洲大陆的语言、哲学、文学理论、文化理论为主流。 中文以及中国相关的人文研究在欧美大学里常被归类在东亚系(East Asian Studies),这种划分从技术上阻碍了东亚文化研究进入比较文学的主流舞台,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比较文学自身所引以为傲的包容性。.

查看 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

毛宗崗

毛宗崗(),字序始,號子庵,茂苑(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代崇禎五年,清代初年文學批評家。毛宗崗在《讀三國志法》中提及過他對三國時代三位歷史人物的個人看法:「吾以為三國有三奇,可稱三絕:諸葛亮一絕也,關雲長一絕也,曹操亦一絕也。歷稽載籍,賢相林立,而名高萬古者莫如孔明。……歷稽載籍,名將如雲,而絕倫超群者莫如雲長。……歷稽載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攬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

查看 文学批评和毛宗崗

汉赋

赋是汉朝流行的主要文学体裁,由《楚辞》发展而来,吸收了荀子《赋篇》的体製,外加纵横家的夸张手法,形成一种兼有诗歌与散文特征的文学形式。有大赋与小赋之分,大赋多写宫廷生活,小赋富于抒情描写。 汉赋辭藻華麗,筆勢誇張,好堆砌冷僻字,表面富麗而艱深難讀,是漢賦的特色。左思《三都赋序》就说汉赋“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

查看 文学批评和汉赋

泰瑞·伊格頓

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又譯為特里·伊格爾頓,),英國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文化評論家、馬克思主義研究者。成長於索爾福德,就讀於劍橋大學,並深受其導師的影響。為英國牛津大學凱瑟琳學院院士、蘭開斯特大學英文系傑出教授,曾任教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愛爾蘭國立大學。居於都柏林。.

查看 文学批评和泰瑞·伊格頓

法律与文学

法律与文学是法理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关注法律与文学的跨学科联系,是1970年代崛起的交叉学科。法律与文学研究根源于法律思想史的两个主要发展:第一,人们越来越怀疑孤立的法律是否是价值和意义的渊源,是否需要深入文化或哲学或社会科学的语境才能给法律意义与价值;二,人们越来越关注各种文本意义的变化性,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法律文本。 法律与文学的研究者主要有两个方向:文学中的法律(研究分析文学名著中的法律问题)与作为文学的法律(用文学研究的阐释、分析、批评等方法研究法律文本)。.

查看 文学批评和法律与文学

法政大學 (日本)

法政大學(,英語:Hosei University),是一所位於日本東京都都心千代田區的私立大學,簡稱法大、法政。该校的成立可追溯至1880年成立的東京法学社,是日本最早的私立法律学校,1920年改称法政大学。该校法学部以及社会学部的历史十分悠久,是日本私立大学中第一所设立这两个学部的大学。1950年设立了工学部,正式成为了一所综合性大学。该校与早稻田大学、慶應義塾大學、明治大学、立教大學、东京大学共同组成了“東京六大學棒球聯盟”,同时也是東京都「难关私大」(非常難考的私立大學)“MARCH”之一。.

查看 文学批评和法政大學 (日本)

潘凯雄

潘凯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党组成员,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当代》、《中华文学选刊》杂志主编。2006年起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国期刊协会理事,2010年起任中国版协文学艺术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2007年,他荣获首届国家出版政府奖之优秀人物奖。 潘凯雄长期从事文学编辑和管理工作。1983年起先后供职于中国作协《文艺报》理论部、《经济日报》副刊部、经济日报出版社及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期间,经他终审的《笨花》、《长征》、《藏獒》均获本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学图书奖,《中国动脉》获本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文学图书奖,《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长征》荣获“第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荣誉奖”,《国运》、《天行者》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有爱相伴》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抗震救灾特别贡献奖,《天行者》、《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他主编的《当代》杂志也荣获第二届国家出版政府奖、优秀期刊奖和中国出版集团优秀期刊奖等。 潘凯雄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文艺学研究与写作,先后与人合作或单独出版了《文学中的性爱描写》(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批评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云南人民出版社)等三本学术专著和论文集《现象与沉思》(浙江文艺出版社)、《“双面人”手记》(复旦大学出版社)以及散文随笔集《蔚蓝的梦》(河北人民出版社),同时还有百余万字的研究文学批评与创作以及与出版传媒业的论文见诸于中央及地方报刊,自1980年代起就成为文学界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评论家。此外,他还在《文汇报》、《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传媒》和《出版广角》等先后开辟个人专栏。2018年1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查看 文学批评和潘凯雄

朱塞培·翁加雷蒂

朱塞培·翁加雷蒂(Giuseppe Ungaretti,)是意大利现代主义诗人、新闻记者、散文家、批评家、学者,以及1970年首屆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获得者。 他是意大利实验诗歌流派隐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20世纪意大利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受象征主义影响,他曾短暂参与了未来主义运动。像很多未来主义者一样,他在一战中持民族统一主义立场。翁加雷蒂在堑壕战中开始写诗,发表了他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欢乐》。 内战时期,他是贝尼托·墨索里尼的一个合作者(他加入社会党时认识了后者),以及《意大利人民报》和《人民杂志》的驻外通信员。短暂参与达达主义运动后,他创立了隐逸诗派。在巴西呆了数年后,在二战期间返回意大利,并在罗马大学任教学职位。他的法西斯主义经历常常引起争议。.

查看 文学批评和朱塞培·翁加雷蒂

朱霄华

朱霄华(1965年-),云南宣威人。目前爲作家,文学批评家,主要从事散文随笔创作及文艺理论研究与批评。.

查看 文学批评和朱霄华

我的奋斗

《我的奮鬥》(Mein Kampf)是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於1925年出版的一部自传,融合了其政治意识形态,在当时的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并成为日后德国纳粹黨的思想纲领。這本書有「世界上最危險的書」之稱。 本书讲述了希特勒的生活经历及其世界观,最核心的思想为宣扬德国与奥地利合并及反犹太主义。在納粹德國戰敗后,此书因宣扬纳粹主义思想而在不少国家的出版发行受到法律的约束。作为希特勒生前出版的唯一一本书,《我的奋斗》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当著名,其续篇《希特勒的第二本书》(Zweites Buch)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版的。.

查看 文学批评和我的奋斗

海因里希·海涅

克里斯蒂安·约翰·海因里希·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出生时用名哈利·海涅(Harry Heine),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诗人和新闻工作者之一。海涅既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的超越者。他使日常语言诗意化,将报刊上的文艺专栏和游记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赋予了德语一种罕为人知的风格上的轻松与优雅。作为批评家、热心于政治的新闻工作者、随笔作家、讽刺性杂文作家、论战者,他既受喜爱,又遭惧怕。他是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德国诗人中的一员。海涅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可能是由门德尔松为之作曲的通过音乐传播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查看 文学批评和海因里希·海涅

新真诚

新真诚(与后-后现代主义密切相关并时常被描述为它的同义词)是在音乐、美学、文学小说、影评、诗歌、文学评论和哲学上兴起的一种趋势。它通常描述了扩大和摆脱后现代主义的讽刺与犬儒主义概念的创作,有部分回归现代主义的表现。尽管它是由美国作家戴维·福斯特·华莱士所推广的,其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中期。David Foster Wallace,.

查看 文学批评和新真诚

新批評

新批評(New Criticism)是一種關注文本主體的形式主義批評,認為文學研究應以作品為中心,對作品的語言、構成、意象等進行細緻的分析。但新批評從來便不是一個統一的流派,是由後來的文論史家對20世紀20、30年代以來在英美新興的批評傾向的一種概括。在英國以I·A·瑞恰慈、威廉·燕卜蓀、F·R·利維斯(F.

查看 文学批评和新批評

施耐庵

施耐庵(),名耳,字伯陽,又名子安,又字肇瑞,譜名彦端,齋號耐庵,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說家,中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关于其籍贯,有兴化说、苏州说、杭州说。其生平因缺乏史料而众说纷纭,甚至对有无此人都有争议曹晋杰、朱步楼,《施耐庵新证》,学林出版社,1987年4月。《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其门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

查看 文学批评和施耐庵

文学理论

文學理論是指詮釋文學與文學批評的相關理論(或哲學)。各種文學理論派別會以不同的方式詮釋理解文學文本,並採用不同的研究方式來看待文學。 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的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查看 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文学批判

#重定向 文学批评.

查看 文学批评和文学批判

文學

文學(literature),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是任何單一的書面作品。更嚴格地說,文學寫作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被認為具有藝術或智力價值的任何單一作品,通常是由於以不同於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語言。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於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口頭文學)。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藝術類型)進行分類。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佈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查看 文学批评和文學

文學期刊

文學期刊(literary magazine),或稱文學雜志,在廣義上汎指專注于文學内容的期刊。文學雜志通常發表的内容包括短篇小説、詩歌、散文、文學批評、書評、訪談、書信與作家傳記。此類雜志在英文當中也時常被稱作「Literary journals」(意即「文學學報」)或「Little magazines」(意即「小雜志」),以與規模較大的商業性雜志加以區分。 在文學雜志之概念中,小雜志(little magazine,或small magazine)一詞也特指專門發表實驗文學與較小知名度的作家所寫的非主流作品的雜志,因而通常不以營利爲目的、發行次數也沒有規律。 早期具有代表性的範例有設立于美國波士頓、由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與主編的超驗主義刊物《》(1840),以及源自英國倫敦、由主編的反維多利亞時代唯物主義刊物《》(1896)。小雜志的存在爲20世紀的詩人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之能夠造就諸如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這樣的世界性前衛運動。.

查看 文学批评和文學期刊

文化史

文化史是研究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科学。文化史不直接讨论政治或国家的历史,在文化史中,一个特定的年代或日期较于政治史不十分重要。在文化史中,重要的因素是语言、文學、藝術、宗教、制度和科技等。 文化史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启蒙运动(其代表人伏尔泰)相信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不断的进步,布克哈特也是代表人物之一。.

查看 文学批评和文化史

文類

文類(英語:literary genre)又稱文體或體裁,指文學作品的分類範疇,是文學批評的常用術語。一篇作品所屬文類可以依其內容、風格、技巧以至篇幅來劃分。 西方傳統文體分三大主流類型:.

查看 文学批评和文類

文艺评论

#重定向 文学批评.

查看 文学批评和文艺评论

文本批评

文本批评(Textual criticism),又称文本批判、低等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是对文稿文本错误的确定和勘误,古代文献采用手抄形式导致在传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在已有传抄本的情况下,文本批判试图尽可能重建原始文本的原貌。文本批判的最终目的是产生出尽可能接近原文的“批判版本”。 自由主義神學的文學研究員認為,約拿書既不被猶太人編為歷史書,書中所記,例如:約拿先知於魚肚中的故事,應一如其他民族的著作(如中國的西遊記)般看待;不應一昧相信這些事情是鐵一般的歷史故事。.

查看 文学批评和文本批评

文明與愚昧的衝突

《文明與愚昧的衝突》係季紅真所作當代文學批評集,1986年11月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謝冕作序。內收1982年5月至1985年9月的評論文章17篇,其中〈文明與愚昧的衝突:論新時期小說的基本主題〉係作者碩士論文。 〈文明與愚昧的衝突:論新時期小說的基本主題〉分上下兩篇。上篇對改革開放時期小說主題由表及裡的演進過程做縱向考察,揭示其“從社會政治批判到民族文化的思考”的運行軌跡,把社會政治批判歸納為“政治文化的反叛”、“政治經濟的思考”、“政治歷史的反映”三個階段的演進,把民族文化的思考歸納為“社會倫理的主題”、“社會心理的主題”、“社會風習的主題”三個階段的演進。下篇通過橫向比較,對小說主題演進到對“民族文化的反思”後小說主題意向交錯狀態的研究,把這一狀態概括為“四個基本的意向群落”,即“對變動的現實關係的態度”、“對傳統的態度”、“對歷史的態度”和“對自然的態度”。整篇論文從“大文化”角度入手,力求對改革開放小說的發展做宏觀的整體性把握,發表後受到文學界普遍好評。 該書其餘論文則是對具體作家或某類作品的評論,如張潔、汪曾祺、高曉聲、張承志、張賢亮、阿城等。.

查看 文学批评和文明與愚昧的衝突

日本動漫迷使用術語列表

本列表列出日本動畫、日本漫畫及同人作品中的常見術語,這些術語在其他的領域可能有其它的涵義。.

查看 文学批评和日本動漫迷使用術語列表

摩罗 (作家)

摩罗(),原名万松生,江西省都昌县万家湾村人,现居北京,作家、文学评论家。.

查看 文学批评和摩罗 (作家)

愛蓮·西蘇

愛蓮·西蘇(法語:Hélène Cixous,)是一位法國教授,女權主義作家,詩人,劇作家,哲學家,文學批評家和修辭學家 Faculty Profile at European Graduate School with biography and bibliography.

查看 文学批评和愛蓮·西蘇

書評書目

《書評書目》是台灣曾经存在的一本文學雜誌,於1972年9月創刊於臺北市,發刊詞中強調“將以三分之二的篇幅刊載書評,其餘的刊登書目”。一開始由隱地、簡靜惠等主持編務,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發行,以文學批評為主,兼具史料性質的綜合性期刊,先後出刊「兒童文學專題」、「校園精神專題」、「以撒·辛格專題」、「漫畫專題」等,並經常舉辦各種座談和討論,如「評臺灣的報紙副刊」、「小說改編電影座談會」。 《書評書目》創刊時為雙月刊,第九期起改為月刊,1981年9月宣布停刊。從創刊到停刊,歷時九年,共發行100期,是二戰後臺灣最早的書評刊物。對於1970年代文學史料的保存,有相當重要的貢獻。.

查看 文学批评和書評書目

11月17日

11月17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21天(闰年第32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4天。.

查看 文学批评和11月17日

亦称为 文學批評家。

聯合文學鍾嶸青岛市静静的顿河解構主義角色詩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列表谢阁兰龍應台龔鵬程胡风葉石濤鄭邦鎮金聖歎陳芳明陳映真H·B·耶辛J·R·R·托爾金柳永柄谷行人李赋宁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比较文学毛宗崗汉赋泰瑞·伊格頓法律与文学法政大學 (日本)潘凯雄朱塞培·翁加雷蒂朱霄华我的奋斗海因里希·海涅新真诚新批評施耐庵文学理论文学批判文學文學期刊文化史文類文艺评论文本批评文明與愚昧的衝突日本動漫迷使用術語列表摩罗 (作家)愛蓮·西蘇書評書目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