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教會羅馬字

指数 教會羅馬字

教會羅馬字,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来华传教士制订和推行的各种罗马字母(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教会罗马字最早产生于福建厦门,厦门话罗马字又叫“厦门白话字”,于1850年制订。在这之后,陆续出现了福州话、宁波话、潮州话、海南话、辰州话、莆田话、客家话、上海话、台州话、建瓯话、温州话、官话(北京话)等方言罗马字。.

目录

  1. 18 关系: 台灣教會公報吴语吴语拉丁化方案建寧羅馬字建瓯话國語運動福州話白話字莆田話高慈美興化平話字蒲鲁士臺灣話臺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李勤岸汉字拉丁化潮州话海南話白話字

台灣教會公報

《台灣教會公報》,最初的名稱為《台灣府城教會報》(白話字:,台羅拼音:,閩南拼音:),是1885年7月12日就開始在台灣發行的一份報紙,同時也是台灣歷史上發行最悠久的報紙。這份報紙最初的創辦人是長老教會英國籍牧師巴克禮,發行單位則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原稱「聚珍堂」)。《台灣教會公報》以台語羅馬字出版印刷著称。.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台灣教會公報

吴语

吴语,又称吴越语、江南话、江东话、江浙话,是吴越民系使用的语言。主要通行于中国江苏南部(除南京和镇江的部分地区)、苏北启东、海门、通州和靖江的部分地区、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区、安徽南部的部分地区、江西东北部和福建西北角及香港、美国旧金山等地说吴语的移民之间。 截止1997年,全球以吴语为母语的人数约为7717万人,以使用者人口排名位居世界第10名,在中國境內中僅次於以官话(北方话)为母语的人数。2007年,吴语的母语使用者人数为7952万人,仍为世界100大语言之一。2013年,吴语的使用者人数约为80102480人。2015年,吴语的使用者人数约为8070万人。 吴语在明清时代的通行语是苏白,一种近似于苏州话语音但带有吴语文读特色的综合性共通语。但是,在近代,通行语的地位逐渐被上海话所取代。吴语词汇和语法具有独特性。譬如用吴语写成的小说《海上花列传》非吴语使用者无法深入理解其内涵。張愛玲女士翻譯后夾雜的官話,仍然不能完全使官話使用者很好理解其本意。海上漱石生(孙玉声)《退醒庐笔记》:“韩书已易名曰《海上花列传》,而吴语则悉仍其旧,致客省人几难卒读,遂令绝好笔墨竟不获风行于时。”胡适《亚东本〈海上花列传〉序》:“孙先生的解释似乎很近于事实”。金庸的武侠小说系列也大量使用了吴语词汇,如“物事”、“醒转”等等。 吳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作为单数的吴语一词在文本中(如吴语维基百科的条目用语就试图在上海口语与苏州口语中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出现时,其意义为一种吴语,根据情境不同可能指苏州话、上海话甚至杭州话,读者须自行判别。.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吴语

吴语拉丁化方案

吴语拉丁化方案是指将吴语用拉丁字母来表述的方案。其中較多人提出的是上海話拉丁化方案,其他如蘇州話、無錫話、寧波話、溫州話等都有拉丁化方案的提出。 歷史上出現過寧波話、上海話、台州話、溫州話等教會羅馬字方案和上海話、蘇州話、無錫話、寧波話、溫州話等拉丁化新文字方案。.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吴语拉丁化方案

建寧羅馬字

建寧羅馬字(Gṳ̿ing-nǎing Lô̤-mǎ-cī),全稱為建寧府土腔羅馬字(Gṳ̿ing-nǎing-hǔ Gâ̤ Tǔ-kióng Lô̤-mǎ-cī),又稱建州羅馬字或建甌話羅馬字,是西方傳教士為閩北語建甌話罗马化設計的一種教會羅馬字。 19世紀末葉,西方傳教士來到建寧府(今福建省南平市一帶)傳教。但由於建寧府地區大部分人聽不懂官話,為了方便傳教,傳教士便參照了建甌話韻書《建州八音》,模仿福州話平話字,於1896年創造了這套羅馬字。1898年,菲利普斯(H.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建寧羅馬字

建瓯话

Gṳ̿ing-é-dī / 建甌事 |pronunciation.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建瓯话

國語運動

國語運動是推广国家颁布的标准字音、语音、语法的语文改革运动。19世纪始于德国。國語運動除了有助國家民族融和,同時促成增強國家的民族主義意識,但會出現打壓少數民族地區的方言使用,甚至導致方言消失。近年為免方言消失,各國政府都採取方言保護措施,但在基礎教育上仍採取國語教育。.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國語運動

福州話

福州話(ipa),又稱福州語(ipa),是漢語族閩語支閩東語的代表方言,屬閩東語侯官片,为福州民系以及福州疍民的母语。福州民系把這門語言稱作平话(ipa),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語言”。 福州話這一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福州話指閩東語的侯官片,主要通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部福建省的閩江流域中下游(包括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帶,涵蓋11個縣市,分別是福州市区、閩侯、永泰、閩清、長樂、羅源、連江、福清、平潭、屏南和古田,這些地區都屬於昔日的福州十邑。狹義的福州話指福州市區通行的侯官片方言。中華民國轄下的馬祖列島使用的馬祖話,也屬於廣義福州話中的一種方言,與大陸福州話在腔調和用詞上存在一定差別,馬祖當地的語言,大部分接近長樂話,當地人稱之為「平話」或「馬祖話」。 隨著福州人向海外移民,福州話也传播到了東南亞、日本和美國等地的華人社區中,成為在海外影響力頗大的漢語族語言之一。海外福州華僑組織有稱福州十邑同鄉會。 福州話被中國大陸官方定義為一種漢語方言,归在“闽方言”的“闽东方言”之下。第一章 闽东方言 第一节 形成与分布在臺灣,有學者認為它是一種語言,也有學者認為它是一種方言。不過,從語言學的定義來看,福州話同現代標準漢語差別迥異,甚至無法被說閩語其他分支的人所理解。從這個意義上說,福州話算是一種語言而不是方言。 歷史上,汉语學界曾经將閩語簡單分為「閩北語」、「閩南語」兩種方言,後來又被拆分為閩東、閩北、閩中、閩南、莆仙五種語言。因此在臺灣,福州語曾一度被稱作「閩北語」,與「閩南語」一詞相對。今日已改用「閩東語」一詞來稱呼以福州話為代表的眾多可互通的方言,閩北語一般指南平市一帶通行的一種閩語。.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福州話

白話字

白話字(、POJ,台羅拼音:,閩南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書寫的閩南語廈門話或臺灣話正寫法。白話字原本是19世紀時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在福建廈門所創造並推行的,因此後來被外界稱為教會羅馬字(,簡稱教羅)。但是白話字經過發展,包括了廈門地區和台灣都有教會以外的人使用,也有人用之來書寫客家話和台灣原住民語言,因此,白話字已經不限於教會。由於是歷史最悠久、最普遍被使用的臺灣話拼音書寫系統。2001年成立的台灣羅馬字協會是以推動白話字為正式文字的重要民間團體之一。台灣羅馬字協會及台文筆會等諸多本土社團亦將白話字稱為台灣字。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國民黨查禁白話字之前,白話字在台灣使用年代久遠,並用白話字出版數種刊物,由於台語是聲調語言(現今台語共有七個本調),音調提供區分字義的重要資訊,用白話字作為書面語應用是可行的也不會引起混淆,台灣羅馬字協會規定當漢字與羅馬字出現爭議時以羅馬字為準。 在中國大陸,這套方案主要在學界用於與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作對照。此時,白話字常被稱作「甘為霖方案」或「廈門音新字典方案」。 在台灣,1970年代國民政府全面禁止使用白話字,並沒收教會的白話字聖經,而同時代,閩南民間的白話字也因為國語運動而漸漸式微。,蔣為文著,發表於2013《台語研究》期刊,5(1),pp.74-97。但在此之前,白話字就已經有百年以上的實際使用歷史,亦曾經在閩南和台灣的教會中相當普遍地被使用過。例如台灣第一份大眾媒體——創刊於1885年的《台灣府城教會報》(),正是使用白話字當作文字媒介的。 白話字本身不僅是標音系統,經過發展,更應被視為一套文字系統,在拼寫上不宜妥協於各地腔調及語音的變動。如欲反映語音,應以IPA國際音標為記音符號。如「蚵」台北腔、台南腔,但在白話字都以「o」表記。又例如「電」寫作「tiān」,但現代許多人都受懶音影響而讀近似「tēn」。 作為一套具有完整系統的拼音文字,白話字被廣泛的閩南語使用者作為書寫表記的工具之一。目前,由維基媒體基金會所協作的閩南語維基百科便是以白話字做為知識傳遞的文字媒介,為閩南語的語彙保存、正寫表記以及知識推廣都做出了些許貢獻。.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白話字

莆田話

莆田話(興化平話字:Pó-chéng-uā),又稱府城話,是莆仙語(興化語)的一種方言,也被當作莆仙語的標準音。莆田話一般以城廂區的城裡腔為標準音,其使用者以莆田城區為中心,福清市、平潭縣的部分地區也說莆田話。另外,在廣東東部、潮汕地區、雷州、海南島、浙江南部以及臺灣的閩南語地區也存在一些莆田話的方言島。 莆田話也是由中華民國金门县代管的烏坵鄉的通用語言,當地的莆田話融合了國軍士兵戰地文化用語,又被稱為烏坵話()。 莆田話是從古代漢語分化出來的,存在古代江東吳語和南楚方言的一些特徵,並保留了古代百越民族語言的一些詞彙。莆田話與閩南語泉州話以及閩東語福州話也存在一定淵源,其中文白異讀與閩南語相似,連讀變調則與閩東語更相近。.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莆田話

高慈美

慈美,是一位生於臺灣高雄岡山的鋼琴家,亦是臺灣第一位鋼琴女教授。.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高慈美

興化平話字

興化平話字(Hing-hua̍ báⁿ-uā-ci̍;Hinghwa Romanized)是一種用於書寫莆仙語(興化語)的羅馬拼音系統,為教會羅馬字之一。1890年由基督教美以美會傳教士蒲魯士夫婦發明並推行。興化平話字是歷史上第一套使用拉丁字母表記莆仙語的文字系統,為基督教在莆田傳播發揮重要貢獻。.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興化平話字

蒲鲁士

蒲鲁士(William Nesbitt Brewster;),号叟堂,美以美会在华传教士。.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蒲鲁士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臺灣話

臺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

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一般來說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則為1924年,由張我軍發起,抨擊台灣舊文學阻礙台灣文學改革腳步的事實。第二階段則是陳虛谷針對舊文學文人支持台灣總督府的逢迎行為所引發。 有的論者認為該兩階段論戰,台灣新文學陣營因得其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言文一致運動」的啟發和中國大陸五四運動的影響,佔其絕對的優勢。然若觀日治時期台灣新、舊文學發展實源遠長,共有590則論爭文獻。以往檢討日治時期傳統文學,常批判舊文人逢迎當道、逐利,耽溺於僵化的文學形式,這僅反應問題的一面;日治時期一般台灣人並不熟悉華北官話,賴和、鍾理和、吳濁流創作官話白話文都遇過語言轉譯的困境,閩南語與日語才是日治時期台灣最流行的語言,然知識份子無教育主導權,「我手寫我口」的目標難以達成,官方白話文在台灣不易推行,故被郭秋生批評為「新文言」,闡釋日治時期各種「文體」的特殊情境亦須注意此問題,在日本強權統治之下,不論文言文、官話白話文、台灣話文或是教會羅馬字都曾遭到統治者的打壓,各種型態的台灣語文固然相互競爭,但在「以大局為重」的前提下,日治時期出現37篇呼籲新舊文學兼容並蓄,不同文體相互扶持的現象不容忽視,才能了解日治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的複雜面向。.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臺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

李勤岸

李勤岸(),臺南市新化區(大目降)人,原名李進發,也用過慕隱、牧尹和大目降等筆名發表華語散文及詩,1982年正式將筆名及本名改為李勤岸。曾任美國哈佛大學台語課程教授。是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及台灣語文拼音方式整合計畫的主持人,是台語改革進化史上的關鍵人物之一。.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李勤岸

汉字拉丁化

漢字拉丁化是指将漢語改用拉丁字母书写。漢字本身是語素文字,拉丁化將把漢字废除,改造為拉丁字母书写的全音素文字。支持者希望以此在短期內大幅增加中國人民的識字率,亦有利於中西方交流。但是,中国后来进行的扫盲运动表明,并不需要拉丁化就可以扫除文盲,使得“汉字不利于扫盲”的观点失去理据。中国后来的发展也表明,汉字并不是国家崛起的阻碍。此外,“有利於中西方交流”的观点也广受批评,交流是双向的,西方人为什么不改用汉字,而是中国人自废汉字搞拉丁化?显然,这并不是交流,而是文化不自信、讨好西方人,被批评者称作“在国内也要照顾洋大人”。 但是事實上,由於拉丁字母與漢字是南轅北轍的兩種系統,拉丁化不僅會喪失漢字閱讀速度高的優點,也自斷文化的根源,加上大部分語言學者的反對,拉丁化過程並不順利,漢字沒有辦法被取代,而取折衷的「簡化字」方案,現在拉丁字母主要是替漢字進行標音或轉寫以做為輔助。.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汉字拉丁化

潮州话

潮州話(潮州話拼音方案:),是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閩南語的一種方言。潮州話屬閩南語潮汕片,是潮汕民系的母語,在海外的潮汕民系聚居的地區也頗具影響力,仅次于粤语和闽台片闽南语。 潮州话这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潮州话即潮汕話,指整个闽南语的潮汕片(),通行于潮汕地區,即廣東省東部的潮州市、汕頭市、揭阳市以及梅州市管辖的豐順縣。狭义的潮州话指潮州市通行的潮汕话方言,也是潮汕片传统上的代表方言。 潮州話在英文被稱為 或者,分别是“潮州”兩字在潮州話和在粤语中的音譯。在历史上,整个潮汕地区都属于潮州府辖境之内,因此仍有不少詞典、專著等學術著作将整个潮汕片方言统称为“潮州話”,《潮州話拼音方案》便是基於汕頭話為標準編纂的,而《潮汕大字典》則是基於潮州府城音。現今潮汕一帶多以“潮汕話”來稱呼潮汕片方言。.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潮州话

海南話白話字

海南白话字(),即海南话教会罗马字,是西方传教士在19世纪末为海南话创造的一种教会罗马字。海南话白话字以海南语琼山话(与海口话相近)为标准音创造的,因此与以文昌话为标准创造的海南话拼音方案存在一定差异。 海南话白话字与潮州话白话字一样,都是在闽南语厦门话白话字的基础上创造的,因此可以找到许多与闽南白话字相似之处。不过,仍存在不少差异,比如//被写作“æ”,//被写作“g”等等。.

查看 教會羅馬字和海南話白話字

亦称为 教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