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政教分离

指数 政教分离

政教分離(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指的是國家政府權力(凱撒即世俗王權)與宗教機構權力(基督即教會)的分割;也可以是說,是指政府不支持或壓迫任何一個宗教機構,任何一個宗教機構也不可以代理政府的職權。.

目录

  1. 148 关系: 劍之女王與烙印之子基督教基督教右派埃塞俄比亚埃米尔·孔布厄尔·沃伦华盛顿国家座堂卡爾亨利印巴分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方公园受争议的剧集列表反政教分离运动台灣基督教台灣基督教新教台灣宗教右派变革运动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君權神授說多元文化主義夏尔·德·弗雷西内大埔浸信會大衛·勞合·喬治奥地利人民党女權辯護奇茲米勒訴多佛學區案威爾斯教會孫中山客觀主義宾夕法尼亚州宗教宗教史宗教迫害宗教自由宗教法人法安波羅修左派左派和右派左派激進黨巴達維亞共和國巴黎公社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梵蒂岡關係中華民國憲法布基尼世俗主义世俗化世俗國家乔治·沃克·布什... 扩展索引 (98 更多) »

劍之女王與烙印之子

| 《劍之女王與烙印之子》(剣の女王と烙印の仔)是杉井光撰寫,夕仁繪製封面與插畫的一部輕小說。由MF文庫J出版,繁體中文版由臺灣東立出版社代理。 於2011年8月宣布漫畫化預定。漫畫版本將於Comic Flapper的2012年1月號開始連載,由あきやまねねひさ繪製。.

查看 政教分离和劍之女王與烙印之子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查看 政教分离和基督教

基督教右派

基督教右派(Christian right)源於美國,是指基督教右翼保守派份子的一系列關於政治和社會運動相結,主要包括维护家庭及社会價值,動員社會運動和力量抗衡自由派及社會團體勢力。.

查看 政教分离和基督教右派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የኢትዮጵያ ፈደራላዊ ዲሞክራሲያዊ ሪፐብሊክ,),通称埃塞俄比亚(ኢትዮጵያ,,),是位於非洲之角的主權國家。北部與東北部與厄立特里亚接壤,東部與吉布提及索马里接壤,西部與苏丹及南苏丹接壤,南部與肯尼亚接壤。埃塞俄比亚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內陸國家,以及繼尼日利亚以后,人口最多的非洲國家,有接近1億居民。埃塞俄比亚土地面積為110萬平方公里,首都及最大城市是亚的斯亚贝巴。 19世紀末列强瓜分非洲,埃塞俄比亚是唯一成功擊敗歐洲殖民勢力,保护並維持其君主制國统的非洲國家。1974年,一次軍事流血政變將1930年代以來一直統治衣索比亞的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推翻以後,衣索比亚廢除君主制,建立由门格斯图掌握实权的军政府,并成為名义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直至1990年才宣布放棄社会主義制度。1991年,亲阿尔巴尼亚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通过武装斗争上台,执政至今。非洲联盟总部位于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在1980年代以前,埃塞俄比亚居住着大量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稱為贝塔以色列,在以色列立國後,他们便逐渐離開埃塞俄比亚移居以色列。.

查看 政教分离和埃塞俄比亚

埃米尔·孔布

埃米尔·孔布(法语:Émile Combes,),法国政治家,1902年至1905年间任法國總理。.

查看 政教分离和埃米尔·孔布

厄尔·沃伦

厄尔·沃伦(Earl Warren,),是美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担任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53年至1969年期间担任美国首席大法官。在担任首席大法官期间,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了很多涉及种族隔离、民权、政教分离、逮捕程序等著名判例。.

查看 政教分离和厄尔·沃伦

华盛顿国家座堂

华盛顿国家大教堂(Washington National Cathedral),正式名称是圣彼得与圣保罗教堂(the Cathedral Church of Saint Peter and Saint Paul)是美国圣公会华盛顿教区的主教座堂。 该座堂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西北区的马萨诸塞大道与威斯康星大道路口,是世界上第六大和美国第二大哥特式主教座堂,也是华盛顿第四高建筑物。.

查看 政教分离和华盛顿国家座堂

卡爾亨利

卡爾亨利 (英文:Carl Ferdinand Howard Henry或Carl F. H. Henry,1913年1月22日– 2003年12月7日),美國福音派神學家,福樂神學院創辦人之一、《今日基督教》首任主編。.

查看 政教分离和卡爾亨利

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Partition of India;भारत का विभाजन, 或 हिंदुस्तान का बटवारा,;印度斯坦語:,;Taqseem-e-Hind )是指于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事件,由於人數較多的印度教徒和人數較少的伊斯蘭教徒之間的宗教對立日益激化,大英帝國統治下的英屬印度解體,誕生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領(包括今日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大部分地區)的兩個新國家。 協議還包括了印度政府部門的資產、包括印度公務員、印度陸軍、皇家印度海軍、印度鐵路和中央財政,以及其他行政服務。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獲得了獨立,然而兩國的對立直至今日都在繼續。因兩國戰爭而流離失所者達一千二百五十萬,傷亡估計達數十萬到一百萬不等(大多數人估計於1947年間越過印巴邊境的人數約有一千萬到一千二百萬不等)。各土邦可自行決定是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選擇獨立。分治条款既未涉及孟加拉国的独立问题,也没有谈及英属印度管理下的锡兰和缅甸分治问题。缅甸于1948年1月4日独立,锡兰于1948年2月4日独立;孟加拉国随1971年的孟加拉国独立战争之后自巴基斯坦独立。尼泊尔、不丹曾为英国的保護國,但一直不属于英属印度,不受分治相关条约影响。由于当时分治条款只涉及现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二国的划分问题,汉语常称之为“印巴分治”。.

查看 政教分离和印巴分治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ocijalističk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Социјалистичка Федератив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Socialističn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是一個存在於1945年至1992年的巴爾幹社會主義國家,由馬其頓、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社會主義共和國所組成,首都為貝爾格勒。南國為多民族國家,政府奉行聯邦制,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一黨專政。由於該國承襲有著「第一南斯拉夫」之稱的南斯拉夫王國,因此另有別名「第二南斯拉夫」。 該國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軸心國武裝侵略而滅亡的南斯拉夫王國,在軸心軍佔領期間,原南斯拉夫境內出現反抗勢力,其中一支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所領導的共產黨游擊隊,1943年後,西方盟軍認可其為領導南斯拉夫抗戰的盟軍,開始大量軍事增援,狄托的共產黨政權成為了該國的政府代表之一。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當時的流亡政府和狄托領導的「民族解放委員會」組成聯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狄托排除與整肅了其他政黨,建立完整的共產黨一黨專制政權,並將國號立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再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冷戰期間,在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走上了與其他東歐國家不同的路線,不但有著偏向自由化的經濟體制、政治氣氛與言論自由,更不依附於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兩大軍事聯盟,反而與印度、埃及、印尼和拉丁美洲國家創立了不結盟運動組織,並擁有領導地位。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隨著東歐社会主义國家經濟衰退、民族主義的復活與東歐劇變,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民族間的不和及分裂,伴隨著暴力的排斥其他民族的行為逐漸升級。在此之後,南斯拉夫聯邦走向解體。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新國家之間因民族問題產生了一系列的暴力衝突,并發展為南斯拉夫內戰。時至1992年,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加盟國均退出南斯拉夫聯邦,剩下的兩國則組建成新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宣告終結。2008年後,前南斯拉夫的領土分裂出馬其頓、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六個受聯合國承認的國家,以及只得到部分國家承認的科索沃。.

查看 政教分离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方公园受争议的剧集列表

從《南方公園》開始播出起,這部動畫劇集一直因為它對於政治和時事的諷刺而受到廣泛的爭議。以下是一些爭議比較突出的劇集列表:.

查看 政教分离和南方公园受争议的剧集列表

反政教分离运动

反政教分离思想,興起於十九世纪的英国,旨在對抗落實政教分離的訴求,保持英格兰国教会的国教地位。.

查看 政教分离和反政教分离运动

台灣基督教

基督教在臺灣的發展歷史始於17世紀中期的荷西入殖,但全面性的發展則起始於19世紀中期臺灣開港之後。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基督教三大宗派在臺灣都有教會,但「基督教」一詞在臺灣通常專指新教,與其他中文地區的情形相同。新教由於宣教較為活躍,是三大宗派中在臺信仰人口最多的。 臺灣的基督徒人口約170萬,其中新教徒146萬人、天主教徒24萬人,雖然在整體臺灣人口中居於少數(逾7%),遠少於道教、佛教等傳統宗教,但在商界、政界等社會中堅及公眾人物階層的比例較高,使基督教在臺灣社會仍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而相對於漢族,幾乎所有的原住民族以基督宗教為主要信仰(大約70%是長老會,其餘大部分是天主教或其他新教宗派),此為二戰後新教與天主教在原住民族地區的積極宣教、以及措施所致。.

查看 政教分离和台灣基督教

台灣基督教新教

臺灣的新教基督徒人口約146萬人,雖然在整體臺灣人口中居於少數(逾2.6%),遠少於道教、佛教等傳統宗教,但在商界、政界等公眾人物領域的比例較高,使基督徒在臺灣社會仍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而相對於漢族,原住民族以基督教為主要信仰,此為二戰後新教和天主教在原住民族地區的積極宣教、以及措施所致。.

查看 政教分离和台灣基督教新教

台灣宗教

臺灣各宗教受《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人民擁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並且各宗教間皆為平等。除此之外,臺灣傳教環境極為自由,政府奉行政教分離原則,政府與宗教之間亦無關聯。又因臺灣為一移民社會,華人移民固有的傳統信仰如佛教、道教,在該族群中極為流行且根深柢固,而西方世界較常見的宗教,如基督宗教及伊斯蘭教,亦擁有不少的信眾。 201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發布的調查,2300萬臺灣人口中,佛教、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三者難捨難分,約佔93%。基督徒(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等)約4.5%,其他信仰或不表態,約2.5%。.

查看 政教分离和台灣宗教

右派

右派,又称右翼,是和左派相對,一般是指保守派或溫和保守派。右派政治家一般會采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于維護現存的統治。右派在不同國家與不同時期以不同的形態出現。左派與右派都是相對而言,在不同背景下兩者主張的具體內容不會相同,不能以靜態的「主義」或「階級」劃分。 在西方世界的傳统印象中,右派通常是指支持民族主義、捍衛傳統家庭和宗教(猶太-基督教文化傳統),且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政黨,認為某些社會分層及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是正常、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一派。部分人則用「右派」來稱呼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支持者。不過雖說自由放任,卻不包含移民的自由移動,此外,右派對於宗教衝突比較保守,因而對於種族問題也較為謹慎乃至於排斥。.

查看 政教分离和右派

变革运动

变革运动(),亦称变革阵线()或戈兰(意为变革),是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的一个政党。目前是库尔德自治区的正式反对党,与库尔德斯坦民主党和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组成的执政联盟对立。该党的领袖是。.

查看 政教分离和变革运动

君主制

君主制(Monarchy)是指君主为国家元首,并由其名义上或实质上执掌政府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的擔任與政權掌控,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时期也各不相同。.

查看 政教分离和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對於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雖然是國家的元首,但君主的权利與產生的方式,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往往在不同時期,君主的產生方式與權利範圍也各不相同。.

查看 政教分离和君主立宪制

君權神授說

君權神授說,或作天授君權說(Divine right of kings),是古代以宗教來主導政治時期君主為了鞏固自己的权力而提倡的一種法。即指自己是天命派遣,於凡間管治世人,是神在人間的代表,作為人民只可遵從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這個說法在世界各地都曾出現過,但在啟蒙時代後,人們思想開始由宗教指導中釋放出來,使這個說法的相信者變得越來越少,在現代社會這個說法早已為不可信及無稽。.

查看 政教分离和君權神授說

多元文化主義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是社会用以管理多元文化性的公共政策,它采取官方手段,在一个国家内部推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宽容。 多元文化政策强调不同的文化各有其独特性,事关接纳其他民族时尤其重要。这个词最早在1957年用来描述瑞士的政策,在1960年代末期被加拿大接纳,并且扩散到其他歐盟、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不同國家。.

查看 政教分离和多元文化主義

夏尔·德·弗雷西内

夏尔·路易·德·肖塞斯·德·弗雷西內(Charles Louis de Saulces de Freycinet,)法國政治家。曾在12屆不同政府中任職,包括4次出任總理,為19世紀最後10年的重要陸軍改革的主要負責人。 弗雷西內出生在富瓦(Foix)的一个新教家庭,是法国航海家路易·德·弗雷西内的侄子。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以采矿工程师进入政府工作,显示出非凡的组织才能。1870年9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他被任命为塔恩-加龙省行政长官,10月进入内阁,成为军事长官,改革陸軍以防备德国入侵。 1876年进入参议院,成为莱昂·甘必大的追随者,1877年12月成为公共工程部长,他通过了一项伟大的计划逐步收购国家铁路和建设新线路以及进一步的发展运河系统。1879年12月担任总理和外交部长,大赦巴黎公社社员,在政教分离问题上,他失去了甘必大的支持,并在1880年9月辞职。 1882年1月他又成为了总理和外交部长,他拒绝加入英国轰炸埃及的亚历山大,试图通过妥协占领苏伊士地峡,但在众议院因不信任投票以417票对75票通过而辞职。1885年任亨利·布里松内阁的外交部长。1886年第三次组建内阁,不久辞职。1887年成为总统选举候选人,但败于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手下。1888年4月任夏尔·弗洛凯内阁的战争部长,设立三年的服役期和建立总参谋部。1890年第4次组建内阁,任总理兼战争部长,1892年2月内阁因宗教问题辞职,1893年1月因巴拿马丑闻辞去战争部长。1898年11月,他再次成为夏尔·迪皮伊内阁的战争部长,1899年5月6日辞职。1923年去世。.

查看 政教分离和夏尔·德·弗雷西内

大埔浸信會

大埔浸信會 (英文: Tai Po Baptist Church, 簡稱 TPBC或埔浸) 是香港浸信會聯會旗下的教會之一及大埔區最大的教會之一。堂址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墟鄉事會坊32-38號,創立於一九五三年。本為九龍城浸信會 開設的基址,現已獨立營運。堂主任是李淑儀博士。此教會現有十個祟拜 (六個成人崇拜及四個兒童或少年崇拜),現崇拜聚會人數達一千八百人。.

查看 政教分离和大埔浸信會

大衛·勞合·喬治

大衛·勞萊·喬治,第一代德威弗爾的勞萊-喬治伯爵,OM,PC(David Lloyd George, 1st Earl Lloyd-George of Dwyfor,),英国自由党政治家,在1916年至1922年间领导战时内阁,在1926年至1931年间担任自由党党魁。 在担任公职期间,他引入多个改革,为现代福利国家立下基石。劳合·乔治是最后一位自由党首相,他的主要支持者并非自由党人,却是保守党人。自由党后来分裂,不再是一个主要的政党。十年后,他再度担任自由党党魁,却再无能力重返唐宁街10号。 劳合·乔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大英帝国击败德国及其盟友,这是他做过的事情当中,最为人所知的一件。他是巴黎和会的主要与会者之一。劳合·乔治是20世纪的自由主义的标志,被认为是福利国家的创始人。历史学家认为他是20世纪的英国首相中,对英国公众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位,因为他在一次大战期间领导英国,在一次大战后重塑欧洲,在一次大战前引入社会福利制度。 有很多英国首相是訟務律師,但只有劳合·乔治是事務律師。他也是唯一一位威尔士人英国首相,也是唯一一位以英语为第二语言,以威尔士语为第一语言的英国首相。在MORI的一个调查中,劳合·乔治的评价在历届英国首相中位列第三。他入选2002年的调查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查看 政教分离和大衛·勞合·喬治

奥地利人民党

奧地利人民黨(Österreichische Volkspartei,缩写为ÖVP),奧地利中間偏右保守主義及基督教民主主義的政黨。前身是1887年建立的奧地利基督社會黨,其政治理念以及選民階層大致與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相同。 人民黨於1945年奧地利第二共和國建立時組成,至今為止與另一大黨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一直是奧地利政壇的兩大政黨之一,兩黨在戰後大部分時間一直組建大聯合政府。.

查看 政教分离和奥地利人民党

女權辯護

《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with Strictures on Political and Moral Subjects,下文简称《女权》),是18世纪英国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于1792年出版的著作,是女权主义哲学最早的一批作品之一。在这本书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对18世纪的那些试图否认女性教育的教育和政治理论家进行回击。她认为女性的教育程度应当相称于她们的社会地位。她主张国家必须要有女性,因为女性教育了她们的子女,且因为她们能够成为丈夫们的“伴侣”,而不仅仅是妻子。沃斯通克拉夫特还主张:作为人类的女性应当享有与男性相同的基本权利,而不应被视作是社会的装饰品或是婚姻交易中的财产。 1791年,法国政治家塔列朗在法国制宪议会发表了一篇报告,认为女性只应接受家庭式的教育,这促使了沃斯通克拉夫特开始写作《女权辩护》一书;她--对这一特定事件的评论来展开她对性别双重标准的广泛批判,并谴责了男性鼓励女性纵容过度情感的行为。为了直接回驳当时的一些事件,沃斯通克拉夫特在仓促之中写成了《女权》一书;沃斯通克拉夫特后来还打算写出更有深度的续作,但她在完成第二卷以前便不幸辞世。 尽管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确呼吁了特别是在生活领域,譬如道德上的性别平等,但她并没有明确地指出男女是平等的。因此,她在性别平等上的这种暧昧态度让后人很难将她归入现代女权主义者的行列,尤其是当她在书中提到的文字与观点对她来说是遥不可及之时。尽管现今通常都以为《女权》一书在当时并不受到欢迎,但这是现代人的一种误解,其建基于的是这样的一种观点:认为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一生都受尽谩骂,这些谩骂直到1798年戈德温出版《》后才逐渐停止。而实际上,《女权》在1792年发行第一版时已十分畅销,有一位现代传记学家还认为“也许是(沃斯通克拉夫特)那个世纪最有新意的一本书”。.

查看 政教分离和女權辯護

奇茲米勒訴多佛學區案

泰咪·奇茲米勒等人訴多佛學區等團體(Tammy Kitzmiller, et al.

查看 政教分离和奇茲米勒訴多佛學區案

威爾斯教會

威爾斯教會(Yr Eglwys yng Nghymru;Church in Wales)是在威爾斯的聖公宗成员教会,由六個教區組成。 現時大主教是蘭達夫主教(Bishop of Llandaff)巴利.摩根(Barry Morgan)大主教。 相對於英國國教會,威爾斯教會不再是國教。1920年受主張政教分離影響。 作為普世聖公宗成員之一,它承認坎特伯里大主教的首席地位,也在威爾斯教會沒有任何正式職權(除了在教會法庭審判大主教的角色,如同英國國教會在大都市其餘少數邊境牧區從而豁免解散和委任公證人)。它已被證明可能作為威爾斯教會的聖職人員來佔據坎特伯里教座,現今大主教羅雲·威廉斯博士在威爾斯教會裏有威爾斯和原來的職分。.

查看 政教分离和威爾斯教會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查看 政教分离和孫中山

客觀主義

客觀主義(Objectivism)是俄裔美國哲學家和作家艾茵·兰德提出的哲學系統。客觀主義認為:實在是獨立於主觀意識而存在;每個人藉由感覺跟此實在直接相連;人可通過概念形成和邏輯上的歸納與演繹,從感覺來獲取客觀知識;人生的道德意義在於追求個人幸福或理性私利;與此道德觀相適應的唯一社會體系是全面尊重個人權利,並體現為純粹的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藝術的角色是將人的形而上學觀點,以選擇性重現現實方式,轉化為他能理解並能做出情緒化反應的物理形式,即藝術品。 蘭德起初是通過她的小說《源头》(The Fountainhead)和《阿特拉斯聳聳肩》(Atlas Shrugged)等文學作品來表達她的哲學思想。後來,她通過創辦期刊《客觀主義者時訊》(The Objectivist Newsletter)、《客觀主義者》(The Objectivist)、《艾因·蘭德信札》(The Ayn Rand Letter)及發表非小說文學(non-fiction)《客觀主義知識論初步》(Introduction to Objectivist Epistemology)、《自私的美德》(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等著作來進一步闡釋她的哲學思想。 「客觀主義」(Objectivism)的名稱來自於該哲學的一項原則:人類知識和價值是客觀的,不是由人的思想憑空創造的,而是取決於實在的本質、只不過是被人的思想所發現。蘭德選用了「客觀主義」一詞,是因為她原本想用的詞「存在主義」已經被其他哲學家用了。.

查看 政教分离和客觀主義

宾夕法尼亚州

宾夕法尼亚州(Commonwealth of Pennsylvania)是美國的州份之一,正式名称为“宾夕法尼亚联邦”,俗称“里程碑”州。中文簡稱賓州。 這個州的名稱起源于英国移民威廉·賓,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為償還其父親的債務而授予大片林地,拉丁文中的意思是“賓的林地”。 州内最大的两个城市也是美国的大城市,是费城和匹兹堡,费城是美国独立战争时起草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的地方,所以宾夕法尼亚州也被称为“美国的摇篮”,匹兹堡曾经是著名的钢铁城。 本州的行政區劃,共管轄了67個郡。.

查看 政教分离和宾夕法尼亚州

宗教

宗教(英语:Religion)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可分为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无神论等多种体系,包括个人行为、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念、经典作品、朝拜圣地、道德规范或社会团体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声称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宗教相当于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包罗万象的“生存之道”。 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神性,圣物,信仰,超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给予信徒规范或力量的终极性或超验性生命体验。宗教的表现形式包括仪式,讲道,纪念或崇拜神明,牺牲,节日,节庆,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祷告,音乐,艺术,舞蹈,公共服务或其他文化形式。宗教可能通过神圣历史、叙述(可能通过神圣经文保存)、符号意义和圣地,来记录生命、宇宙或其他事物的起源、并以此表达生命的意义。传统意义上,信仰被认为是宗教信念的来源。全世界大约有10000个不同宗教 ,大约84%的人口附属于5个最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查看 政教分离和宗教

宗教史

宗教史(history of religion)是指對人類宗教經驗和思想的文字記錄。宗教的歷史時期約在5,200年前(公元前3,200年)與文字的發明一同開始。史前的宗教涉及文字記載出現之前的宗教信仰研究。 今天西方意義下的“宗教”(religion)一詞,在西方之外的非歐洲語言中沒有明顯的前殖民詞彙可以對應。 人類學家寫道:“西方和宗教史後來在『宗教』這一概念的客觀化是非常獨特的,它可能只合適於自己和自己的歷史。” 其他文化在宗教範疇互動的歷史,因此是他們與這個在基督教文化影響下的歐洲才首次發展出的觀念的互動。.

查看 政教分离和宗教史

宗教迫害

宗教迫害是一種歧視政策及作為,以針對某種特定的宗教信仰,或是缺乏此類信仰為理由,對於某個人或是團體,系統性的採取一系列行動,例如取消部份或全部的公民權、虐待以至於謀殺或屠殺。這通常被視為是一種缺乏人權的作為。 這也可能是因為政治原因所造成,例如:罗马帝国曾經长期迫害基督教;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在歐洲互相爭戰迫害引發宗教戰爭;豐臣秀吉與清聖祖(康熙帝)曾經禁止天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時期红卫兵消灭宗教;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打壓巴哈伊信仰、蘇菲派及基督徒等。.

查看 政教分离和宗教迫害

宗教自由

宗教自由是指一个人可以在一个社会中自由选择其宗教信仰和在这个社会中公开参加这个宗教信仰的仪式和传统,或者选择不信仰任何宗教,而不必担心受社会的迫害或歧视。 宗教自由也包括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弃或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宗教自由的范围更广,还包含獨自或與他人一道、公開或私下敬拜的權利,以及參加宗教儀式、宗教活動和宗教傳道而無需擔心遭受政府或社會其他團體迫害的權利。.

查看 政教分离和宗教自由

宗教法人法

宗教法人法(しゅうきょうほうじんほう、昭和26年4月3日法律第126號)是日本關於宗教團體舉行宗教活動等、尊重信仰自由的目的,賦予宗教團體法人格(4條)的法律。最終改正是2006年(平成18年)6月2日法律第50號。.

查看 政教分离和宗教法人法

安波羅修

聖盎博罗削(Sanctus Ambrosius,Sant'Ambrogio,英文中常作 Ambrose,),罗马公教(天主教)神职人员,任米兰主教,4世纪基督教著名的拉丁教父之一。他也是羅馬公教公認的四大教會圣师(Doctor of the Church)之一。.

查看 政教分离和安波羅修

左派

左派,又稱左翼,左派支持平等原則和平等主義,也就是親社會主義,和右派以階級和秩序相對,也就是親保守主義。左派是指激進主義,甚至是革命黨,是和反动和独裁政府持相反政治取向的人。 「左派」這名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法國國民議會中坐在左側,反對當時法國的君主制,支持共和制、反教權和世俗化的派別便稱為左派,而議會右側是保王黨議員,代表保王派、天主教会、贵族及后期包含资產階級的政治力量。在資本主義國家,會稱反資本主義的激進社會主義政黨是左派。在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共產主义革命時代,反對及要推翻俄國沙皇皇室的共產主義革命政黨,又被稱為「左派」。.

查看 政教分离和左派

左派和右派

左派和右派兩詞通常被用來對政治立場、意識形態和政黨進行分類。左派和右派通常用來表達完全對立的看法,儘管某個團體或個人可能對某些事物采取左派的立場、卻對另一些事物采取右派的立場。 傳統來說,左派通常主张積極改革,主张把旧的意识形态和制度革除,从而建立新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反對派一般自认为左派;右派一般较为保守,主张稳妥、秩序、渐进、緩慢的改革方式,强调維護舊有傳統,保皇黨一般自认为右派。左派与右派都是相对而言,在不同背景下两者主张的具体内容不会相同,不能以静态的“主义”或“阶级”划分。兩詞是相當廣泛的形容用詞,用以作為一種廣泛的辩证法解釋方式,可以用作形容或區分一種政治立場、一種政治意識形態、或是一個政治黨派。除非是將其套用至多維的政治光譜上,否則這兩詞通常是用以描述兩種完全相對的立場。 在西方國家的歷史印象中,會認為左派指支持社會平等、反對階級統治;而右派認為社會分層有其自然性和不可避免性。J.

查看 政教分离和左派和右派

左派激進黨

左翼激進黨(Parti Radical de Gauche,缩写为PRG)是法國社會自由主義、溫和中間偏左政黨,支持激進主義、政教分離、進步主義、親歐主義、個人自由,以及與社會民主主義、社會黨不同的支持私有制。 左派激進黨獲得部分中產階級與西南部傳統激進派地區的支持,但必須透過社會黨奧援才能獲得席次。兩黨自1982年便保持緊密合作關係,時常推出共同名單。該黨是上科西嘉、上庇里牛斯省和塔恩-加龍省的主要左派政黨。 現任黨魁為尚-米歇爾·貝雷(Jean-Michel Baylet)。.

查看 政教分离和左派激進黨

巴達維亞共和國

巴達維亞共和國(荷蘭語:Bataafse Republiek、法語:République batave)是1795年到1806年期間,在現在的荷蘭的領土上建立的一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傀儡國,其前身是荷蘭共和國。1806年,改制為荷蘭王國,拿破仑的弟弟路易·波拿巴任国王。但是四年之后,荷兰王国被并入法兰西帝国。1813年,随着拿破仑在莫斯科战役和莱比锡战役的失败,荷兰人民开展抗法戰爭。1813年11月,奧蘭治親王威廉六世在斯赫弗寧恩登陆,1815年3月16日,荷兰联合王国宣布成立,威廉六世登基為第一任国王威廉一世。.

查看 政教分离和巴達維亞共和國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的2个月中,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到后来它宣布要接管法国全境。由于公社卫队杀死了两名法国将军加上公社拒绝接受法国当局的管理,终于导致了被称为“血腥一周”的严厉镇压。 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倾向于资本主义或中立者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而倾向于社会主义或自由主义者则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更有被认为標誌當代世界政治左翼運動崛起光輝起始里程碑,影響廣大深遠。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寧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

查看 政教分离和巴黎公社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簡稱:恩福堂或恩福,英文:Evangelical Free Church of China - Yan Fook Church,EFCC Yan Fook Church),於1987年9月成立,是香港著名基督教教會,隸屬中國基督教播道會。 堂址位於香港九龍長沙灣長沙灣道789號恩福中心,是香港規模最大的基督教會堂之一。1984年,參加的信徒大約100人;2004年,崇拜人數已超過5,000人;2008年尾,崇拜人數增長至10,000人以上。.

查看 政教分离和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梵蒂岡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梵蒂岡关系,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罗马天主教会聖座(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以“梵蒂冈”称之)及其行政机构教廷之間的双边关系,目前双方並未建立外交關係。由於双方在主教任命权、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和中国天主教全国代表会议制度等问题上的长期争执,以及圣座在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遷台後維持承認位於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因此雙方建交困難不斷。值得留意的是,雙方分別是全世界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國家,但全球天主教徒人口与中国人口相当,圣座的国际影响力非同一般小国。.

查看 政教分离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梵蒂岡關係

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根本法,擁有最高位階的法律權力。民國35年(1946年)12月25日由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民國36年(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全文共14章、175條,主要特色為彰顯三民主義與主權在民的理念,明定人民自由權利的保障,規定五權分立的中央政府體制及地方自治制度,明示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採取均權制度,並明列基本國策等。 該憲法制定時, 國共內戰已全面爆發,國民大會因而在民國37年(1948年)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做為戰時的憲法附屬條款;但隨著中華民國在民國38年(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治權、以及有效統治區域限縮至臺澎金馬,該條款的適用時間不斷被延長,而致憲政的實施有名無實。至民國80年(1991年),國民大會始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同時在憲法本文之外再另增訂《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以及凍結部分憲法本文,以因應當前國情,現已經過七次修訂。 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的核心價值為:民主制度、法治規範、自由與人權保障、政府機關相互制衡、關懷婦女與弱勢及少數族群、生態環境保護、社會福利與救助、義務教育實施、農業與科技及經濟發展。.

查看 政教分离和中華民國憲法

布基尼

布基尼(بوركيني,burkini),又譯作--、波基尼、布爾基尼,指的是一種只露出臉、手和腳的前端的女性泳衣,是由澳大利亚的所設計, Sydney Morning Herald, 19th August, 2016.

查看 政教分离和布基尼

世俗主义

世俗主義(secularism),是一種在社會生活和政治活動中,擺脫宗教組織控制的主張。.

查看 政教分离和世俗主义

世俗化

世俗化(英文:Secularization)是西方宗教社會學提出來的理論概念,主要用來形容在現代社會發生的一種變化,即宗教逐漸由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地位,退縮到一個相對獨立的宗教領域裡,社會不再受到宗教的控制,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逐漸去除宗教色彩。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用「除魅」(disenchantment)來形容現代生活的理性化。法國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幹也在他不同的作品中一再提出現代社會世俗化的趨勢,他認為神聖性跟機械連帶的社會控制機制在現代工業為主、個人主義盛行的社會中正遭受到侵蝕挑戰。.

查看 政教分离和世俗化

世俗國家

世俗國家(英文:Secular state)是指一些對於宗教事務持中立的國家,沒有對任何一種個別的宗教習俗持贊成或反對的態度,也是沒有類似國教的宗教。一個世俗國家也視信奉不同宗教的人為平等的個體,不會偏袒或歧視信奉個別宗教的人,保障宗教自由及言論自由。.

查看 政教分离和世俗國家

乔治·沃克·布什

--(英语:George Walker Bush,/ˈdʒɔrdʒ ˈwɔːkər ˈbʊʃ/,),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为美國第43任总统。 布什在2001年1月20日就職在擔任總統之前,於1995年至2000年間擔任第46任德克萨斯州州長。布什家族很早就開始投入共和党以及美國政治,布什的父親是之前曾擔任第41任總統的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他的弟弟傑布·布什也曾擔任佛羅里達州的州長,由於與父親同樣擔任過美國總統,因此又常被稱為小布什以區別,而他父親就被稱為老布什。 小布什任內遭遇了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他因此發動了一連串反恐戰爭。在2001年10月他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以推翻塔利班政權並剷除基地組織勢力,接著他在2003年3月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萨达姆政權。 在經過激烈的選戰後,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擊敗民主黨參選人約翰·凱利當選連任,他获得连任,並成功贏得普選和選舉人票。任內小布什推行了1.3兆元的減稅計畫、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體制的改革,同時也推行了社會保守主義的政策,例如禁止晚期墮胎的法案、以及反對承認同性婚姻的聯邦法案提議。近年來,布什政府在反恐戰爭的正當性、关塔那摩湾事件、虐囚门事件、以及颶風卡特里娜救災工作的處置上遭遇到眾多批評,執政民調認可度在911事件之後也有逐漸下滑的趨勢。 在-zh-hans:美国在线;zh-hant:美國在線;zh-hk:美國線上;zh-tw:美國線上;zh-mo:美國線上;-于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布什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第六位,且此时小布什仍在總統任內。.

查看 政教分离和乔治·沃克·布什

人民阵线 (西班牙)

人民阵线(Frente Popular)是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时期的一个左翼政治联盟,具有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的性质。该联盟成立于1936年1月。同月,该联盟赢得西班牙大选。5月,该联盟上台组织政府。7月,带有法西斯主义色彩的右翼军人发动试图内战,企图颠覆人民阵线政府,人民阵线政府组织共和派人士进行抵抗。1939年,首都马德里被叛军攻占,人民阵线政府垮台,人民阵线也随之不复存在。 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进步主义、共和主义、反法西斯主义。该联盟主张废除君主制,实行政教分离。.

查看 政教分离和人民阵线 (西班牙)

五四运动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中华民国8年)5月4日的北洋政府治下的京兆地方,是一场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公民、市民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和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行動。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有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游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之口號是「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處媚日官員)」。 广义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及批判華夏传统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的英文“Science”),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2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局委員長陳獨秀和秘書毛澤東聯名發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的黨團體的組織展開“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紀念和宣傳活動,強調恢復國權運動、新文化運動,紀念五五(馬克思生日),目的在於傳播馬克思主義。1939年八路軍總政治部、中共中央青委發出《關於部隊紀念“五四”青年節工作的指示》,明確指出中央青委決定每年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後成中国大陸的固定節日)。.

查看 政教分离和五四运动

庇護十一世

教宗庇護十一世(Pius PP. ,),原名安布羅吉奧·達米亞諾·阿契爾‧拉蒂(Ambrogio Damiano Achille Ratti)。.

查看 政教分离和庇護十一世

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İstanbul )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亦是该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坐落于土耳其西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之滨,位于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横跨欧亚大陆,经济和历史中心位于欧洲一侧,有三分之一人口居住于亚洲一侧。其人口达到1440万,为全欧洲最大的城市群,亦是中东最大和全球第六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全市辖区面积,其覆盖范围同伊斯坦堡省相同,亦是该省的行政中心。亦是世界上唯一横跨兩大洲的城市。 公元前660年左右,该市以“拜占庭”之名建立于萨拉基里奥角,并在此后逐渐发展为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公元330年该市重建为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 Konstantinoúpolis;Constantinopolis)或新罗马(Νέα Ῥώμη, Nea Romē;Nova Roma),并在此后的近十六个世纪内先后成为罗马帝国(330年–1204年及1261年–1453年)、拉丁帝国(1204年–1261年)和鄂圖曼帝国(1453年–1922年)的帝国首都。在罗马和拜占庭帝国时代,它对基督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1453年鄂圖曼帝国征服该城之后,它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中心和鄂圖曼帝国哈里发的驻地。 伊斯坦堡是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地,也是欧洲和中东的铁路网络之间、黑海和地中海间海路的必经之地,使得伊斯坦堡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此也哺育了兼收并蓄的人口和文化,虽然在1923年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一状况略不如前。在战间期伊斯坦堡 未能成为新首都,受到忽视,但此后其影响力逐步恢复。自1950年代以来,该市的人口已翻了十倍,来自安那托利亚各地的人口涌入,城市的界限也为此逐渐扩张。20世纪末艺术节开始得到兴办,而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复杂的交通网络也由此建立起来。 2012年,在当选欧洲文化之都两年之后,近1160万外国游客造访伊斯坦堡 ,使其成为世界第五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该市最重要的景点仍是其历史城区,部分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而位于贝伊奥卢区的天然港金角湾则是其文化和娱乐的中心。伊斯坦堡还被认为是一个全球城市,亦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都市经济区之一。诸多土耳其公司及媒体将总部设于此,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伊斯坦堡希望借助其复苏和快速扩张的契机,在二十年内五次申请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查看 政教分离和伊斯坦堡

伊斯蘭教法

伊斯兰教法,音译为沙里亞(شريعة,,),意为“道路”,是一套以伊斯蘭教教義為準則的法律,根據《古蘭經》和可靠聖訓的內容,對人民日常生活和行為作出法律規定,因此又被稱為伊斯蘭法律(Islamic law)。.

查看 政教分离和伊斯蘭教法

弗朗西斯科·莫拉桑

何塞·弗朗西斯科·莫拉桑·奎萨达(José Francisco Morazán Quezada,),洪都拉斯國父、将军暨政治家,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总统(1830-1839),并曾担任过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的国家元首。 莫拉桑出生于特古西加尔巴的一户科西嘉贵族移民家庭,他自学成材,掌握了法语。因此其思想深受孟德斯鸠和卢梭的影响,军事上主要追随其科西嘉同乡拿破仑·波拿巴。 1821年,中美洲宣布自西班牙统治下独立的时候,莫拉桑正在担任特古西加尔巴市长的助理。当时,特古西加尔巴倾向于建立独立的中美洲共和国,但附近的科马亚瓜市长却主张与墨西哥合并。两个城市因此交兵,莫拉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特古西加尔巴的自卫军队,很快成为一名领导者。虽然特古西加尔巴等城市奋勇抵抗,但是中美洲还是于1822年被墨西哥统治者阿古斯汀·德·伊图尔维德征服。 莫拉桑此后转入地下活动,参与了中美洲1823年摆脱墨西哥统治的运动。1824年,其叔父狄奥尼西奥·德·埃雷拉建立独立的洪都拉斯共和国,莫拉桑被任命为共和国政府秘书长。成功摆脱墨西哥人之后,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五国代表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召开会议,议定国体。在会议中,主张联邦制的自由党人压倒了主张单一制的保守党人,决定成立中美洲联邦共和国。 1825年,马努埃尔·何塞·阿尔塞在自由党的支持下当选中美洲联邦共和国首任总统,但是不久阿尔塞即倒向保守派,于1826年强行解除了支持自由党的危地马拉邦总督职务。被自由党控制的萨尔瓦多因此宣布脱离联邦,招致阿尔塞的武装入侵,中美洲内战开始。 1827年,阿尔塞派遣华斯托·米拉率领200名军人前往洪都拉斯,在科马亚瓜的支持下攻打狄奥尼西奥·德·埃雷拉控制的特古西加尔巴。莫拉桑作战不利,被俘,米拉顺利击败并俘虏埃雷拉,自任为洪都拉斯邦总督。莫拉桑乘隙越狱成功,正当他准备流亡墨西哥的时候,自由党命令其指挥一支成立于尼加拉瓜莱昂的部队。莫拉桑接受了挑战,并在11月11日率领这支小部队一举击溃了米拉,11月27日,莫拉桑占领科马亚瓜,宣布成为洪都拉斯的统治者。他传奇般的胜利,使得他成为了自由党实际上的军事领袖,不久,他又率军驱逐了萨尔瓦多境内的阿尔塞势力,成为了萨尔瓦多的统治者。 1829年,莫拉桑率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联军占领危地马拉城,阿尔塞被推翻,次年,莫拉桑当选为新一任的中美洲总统。当政后,莫拉桑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政教分离、人人平等、言论自由等,并放逐了所有不与新政权合作的神职人员。1834年,莫拉桑将中美洲的首都从保守势力浓厚的危地马拉城迁往自由派堡垒圣萨尔瓦多。次年,由于当选总统何塞·德·巴列在就任前病逝,莫拉桑连任总统。 不久,拉斐尔·卡雷拉在保守派的支持下率领印第安人发动叛乱,控制了大部分的危地马拉,并以游击战术对抗前来讨伐的联邦军队。在卡雷拉的影响下,中美洲多处爆发了叛乱。1838年4月,卡雷拉宣布危地马拉永久退出中美洲联邦。不久,中美洲国会被迫宣布各邦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退出联邦,于是各邦纷纷退出。1839年莫拉桑任满后,全国大选未能如期举行,仅有萨尔瓦多承认他的统治权利。虽然莫拉桑多次以少胜多,但是卡雷拉的保守势力不断增长。1840年,卡雷拉占领圣萨尔瓦多,莫拉桑被迫流亡哥伦比亚。 1842年,莫拉桑登陆哥斯达黎加,成功推翻了刚刚自称“终身统治者”的布劳略·卡里略,试图以此为基地重建中美洲联邦,但是不久即被推翻,在9月15日,即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成立纪念日的当天被处决。 莫拉桑死后被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奉为民族英雄,两国各有一个省以其名字命名,即洪都拉斯的弗朗西斯科·莫拉桑省和萨尔瓦多的莫拉桑省。.

查看 政教分离和弗朗西斯科·莫拉桑

彻底的宗教改革

彻底的宗教改革(Radical Reformation),是十六世纪宗教改革的延续,更坚决的改革教会的弊端,又被称为激进的宗教改革。.

查看 政教分离和彻底的宗教改革

信徒洗禮

信徒洗.

查看 政教分离和信徒洗禮

俄羅斯教育

俄羅斯教育由教育與科學部管理,是一種高度中央集權的教育行政制度。地方政府在俄羅斯教育系統中只扮演著上級命令傳達者的角色。根據2013年的統計資料,俄羅斯聯邦的教育支出僅佔GDP的3.8%,雖然已比2005年的2.7%增長不少,但仍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5.2%。 在1990以前的蘇聯時代,俄羅斯的義務教育為期十年。蘇聯解體後,新成立的俄羅斯聯邦隨即將義務教育年限改為11年。在俄羅斯,就讀公立中學是免費的;同時,就讀大學對大多數人來說也是免費的,甚至有許多學生在就讀大學時還能拿到相當於薪水的報酬。在教育的各階段中,男性和女性學生的總比例都大致各半Education for all by 2015, p.

查看 政教分离和俄羅斯教育

土耳其宗教

伊斯蘭教是土耳其的主要宗教,根據國家的規定,99.8%的人口自動被國家登記為穆斯林,如果父母任何一方都沒有任何其他官方認可的宗教信仰。由於這種方法,穆斯林的官方人數包括沒有宗教的人,改宗的基督徒/猶太教徒;與伊斯蘭教,基督宗教或猶太教不同信仰的人以及與父母宗教信仰不同的人,但沒有申請更改個人信仰的記錄。目前,土耳其不允許將個人宗教信仰改為伊斯蘭教,基督宗教或猶太教以外的任何信仰,而基督信仰和猶太教信仰只接受由官方認可的基督教堂或猶太會堂發布的承認文件。根據易索普最新調查, 2016年伊斯蘭教是土耳其的主要宗教,佔總人口的82%,其中10%為無宗派穆斯林人士,其次是基督宗教(5%)。土耳其大多數穆斯林是遜尼派(約佔65%),什葉派穆斯林佔4%。在土耳其的什葉派穆斯林中,少數屬於伊斯瑪儀派。 非穆斯林的宗教人口為基督徒(東正教和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和塞法迪猶太人,佔土耳其總人口的4%。.

查看 政教分离和土耳其宗教

土耳其政黨列表

土耳其屬於多黨制,各政黨必須在全國大選中獲得10%以上的票數才能獲得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席次。.

查看 政教分离和土耳其政黨列表

土耳其政治

土耳其政治是以議會制代議民主制的共和制為框架,土耳其總理是政府的領導人,奉行多黨制。行政權由政府行使,立法權則屬於政府及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司法則獨立於行政及立法。現行的憲法在1982年11月7日起實施,憲法奉行世俗主義。 2010年土耳其修憲公投通過了新的憲法,限制了軍隊的權力。土耳其的政治體制以分權為原則。 2017年土耳其修憲公投以微弱优势通过,土耳其转变为总统制国家,总理一职也会废除。.

查看 政教分离和土耳其政治

圣诞节

聖誕節是基督教用來紀念耶稣降生的节日,西方基督教通常將此節日定於12月25日。不認同耶穌為聖人或是為了政治正確的族群則稱之耶誕節(意為耶穌誕辰日)。作為基督教禮儀年曆的重要節日,教會透過將臨期或降臨期來準備,並以與延續慶祝。聖誕節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西方國家等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之地區的公共假日;在教會以外的場合,聖誕節已轉化成一種民俗節日,並常與日期相近的公曆新年合稱「」。 由於耶穌的誕生日期無法確定,聖經上也無相關記載,所以在學術上認為聖誕節是以圣母领报的日期來推算,或是在基督教發展初期將古羅馬的農神節轉化而來,當時社會上(如古羅馬的冬至)以該節日慶祝日照時間由短變長。西方教會在發展初期至4世紀前中期開始將聖誕節定在12月25日,東方正教會稍晚以儒略曆定於1月7日,亞美尼亞教會則定在1月6日或1月19日。 在基督教國家,聖誕節同時兼具宗教節日與文化節慶的雙重功能,除了參與教會儀式與活動外,家戶、行號與街頭上也可見相關佈置,更是重要的商業活動時令;而過聖誕節的習慣,亦隨著近代西方國家的影響力而擴展到全世界。但在基督教並非主流的地區(如東亞),除了當地的教會團體外,聖誕節經常與消費活動掛鉤,且如同西方國家的「聖誕與新年季」與公曆新年結合,過節時間拉長到數週,成為全年重要的購物季之一。.

查看 政教分离和圣诞节

北周武帝灭佛

北周武帝灭佛,即建德毀佛,是三武滅佛之一,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帝建德年间,在经过多次辩论之后,周武帝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令在当时佛教盛行的北周罢斥佛教,从而在全境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佛像全都被毁,寺庙被收为国有,寺僧均被勒令还俗。.

查看 政教分离和北周武帝灭佛

國教

国教或官方宗教、官方信仰,是指由国家确立的特定宗教,具有高於其它宗教地位的宗教。国教往往负担着通过宗教宣扬国家指導思想的任务。.

查看 政教分离和國教

利比里亚

利比里亞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Liberia),位於西非,北接几内亚,西北界塞拉利昂,东邻象牙海岸,西南濒大西洋。 19世纪初,一些美国黑奴解放後有計畫地移居到现在称作利比里亞的地区,所以国名在英文有“自由”(liberty)和“解放”(liberated)的意思。.

查看 政教分离和利比里亚

分离

分离可以指:.

查看 政教分离和分离

分離主義

分離主義,又称分裂主義,意味著將自身從原本相连的其他部分抽離。.

查看 政教分离和分離主義

儒教文化

儒教文化的哲学认为时间是有始无终的一条因果链,空间是有限的,可范围在不断扩大,由于"儒教"是一种准唯物的思想體系,只关心现世,把来世交给其他的宗教,因此对其他宗教有很大的宽容性,任何宗教,只要不试图干涉现世的政权,大都可以在儒教的背景下存在,这在封建社会的世界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儒家的发源地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在儒家文化圈内的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世界任何地区在宗教战争中失败的一方,都可以到中国继续传教、发展,儒家文化圈(包括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像一个黑洞,任何外来文化都会被吸收和消化,改造为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主动扩张,而是使周围文化一层层塌陷进来,被同化,是一圈一圈地缓慢扩张,周围文化被同化的程度非常高。那怕有很强主动性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进入儒家文化圈后,也很快被同化,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教会有了很大的差异,北传佛教已经基本成为一种和儒家思想结合的宗教了。 儒家思想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力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历史上经常出现起义、造反推翻一个朝代的现象,所谓“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以至于某些西方历史学家认为中国人是一个“喜爱暴动和反抗的民族”,在灾年“吃大户”成为一个可以被容忍的半合法现象,每一个皇帝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儒家文化强调对长辈的孝顺,发展成对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强烈地对故土的留恋感和民族自豪感。儒家文化圈各民族的移民总是怀念故乡,很难和当地文化融合,同乡之间却有很强的互助性,在移民地形成自己的文化岛。.

查看 政教分离和儒教文化

再洗礼派

再洗禮派(Anabaptist,或稱重浸派、重洗派),是在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發生時,從瑞士蘇黎世的宗教改革家慈運理所領導的運動中分離而出的教派。其後在17世紀,聖潔運動亦帶起了重浸運動,帶動了再洗禮派的發展。再洗禮派本身是一個含混的詞,已被用來泛指許多彼此差異的激進派。.

查看 政教分离和再洗礼派

公共行政学

公共行政學(Public Administration),又稱行政學。主要結合政治學和管理學為其理論基礎。簡言之,行政即是公務的推行、政府的管理,舉凡政府機關或公務機構的業務,如何使之有效的加以推行,即是行政,這是最廣義的解釋。其關注重點在於如何透過政府在最有效地運用資源的情況下,為社會提供最具效益、最適切、且最合理的公共服務。有別於政治學,公共行政學者比較關注資源分配、社會公義、經濟效益等議題,而政治學者則比較著重權力分配與取得、國際關係等議題。 負責推行公共行政而有直接隸屬於各級政府的受薪人員通常稱為公務員。在發展得較為成熟的政府體制中,公務員通常會秉承政治中立的原則,按照上級公務員或由具民意基礎產生的政治家的指示執行政府的政策。在後者情況下,具民意基礎的政治家一般擁有主導政府政策方向的權力,但同時須就政策的成敗負起政治責任。.

查看 政教分离和公共行政学

公明黨

公明黨是日本的一個政黨,簡稱「公明」。英文名称KOMEITO或Clean Government Party(CGP)。 公明党與日本知名的宗教法人組織創價學會有密切關係。成立于1964年(昭和39年)11月17日,總部位在於東京都新宿區南元町17。目前黨員數量約有40萬名。 自1999年與自民黨結盟,两党更前後在1999-2009年及2012年至今共同聯合執政,並且保持密切合作關係。.

查看 政教分离和公明黨

共和示威

共和示威(土耳其文:Cumhuriyet Mitingleri)是土耳其一場和平示威行動,發生於2007年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近百萬人上街示威,目的是要求新總統遵循世俗化國家道路。.

查看 政教分离和共和示威

共济会

共濟會(Freemasonry),亦稱美生會,出现于18世纪西欧,自从1717年成立英格兰第一个总会所,至今其已经遍布全球。会员包括眾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有些要求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有些則接受無神論者申请。 共济会是一种非宗教性質的兄弟會,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自由、慈善,追求提升个人精神内在美德以促进人类社会完善。陰謀論者認為,共济会是富人和权贵的阴谋组织,其有着不为人知的统治世界秘密计划,比如「新世界秩序」。.

查看 政教分离和共济会

創造論

創造論或称創世論、神創論(Creationism),常見於古代人類紀錄與「外來」智慧對話的典籍記載。創造論者普遍相信人類、生物、地球及宇宙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超自然的生物創造,通常為神、上帝或造物主,亦有關於外星人的創世論。另有說法認為,只要是時間或空間上的連續實體即具有創造的可能。不同宗教典籍及民族都各有創造論的敘述。.

查看 政教分离和創造論

神國發言

國發言(神の国発言(かみのくにはつげん))是指2000年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森喜朗一次關於日本是「以天皇為中心的神國」的爭議性發言。神國發言在日本政界掀起很大波瀾,最終導致森喜朗不得不解散眾議院(神國解散)、提前進行大選。.

查看 政教分离和神國發言

神道

道是日本的原生傳統宗教,為日本人(大和民族)的,奠基於日本自古以來的民間信仰與自然崇拜,屬於泛靈多神信仰。其特色是將世間萬物中令人敬畏及崇拜的均視為神,從山、海之類的自然界物體或現象、祖靈、傳統神話中的的神祇與英雄、乃至各種幽靈等皆是,數量之多可以「八百萬神」來形容。與其他民間信仰相似,神道沒有統一的信仰組織,旗下分為數個流派。.

查看 政教分离和神道

神道指令

道指令(しんとうしれい)、全稱「国家神道、神社神道ニ対スル政府ノ保証、支援、保全、監督並ニ弘布ノ廃止ニ関スル件」(大意:有關廢止政府對國家神道、神社神道的擔保、支持、保護、監督、傳播的文件),是一道在日本於二戰中戰敗後,由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在1945年10月頒佈的命令。該命令的主旨是要求日本廢除神道教的政教合一體制,終止國家層面對神道教的支持。.

查看 政教分离和神道指令

神户高专剑道课罢课事件

户高专剑道课罢课事件(),是日本一起有关宗教信仰自由的行政诉讼案件。该案中,一名公立学校学生以自身宗教信仰为由,拒绝参加作为必修科目的剑道的学习,连续两年受到留级处分后遭到退学。该名学生遂以学校违法处分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退学的决定。该案件也是日本宪法史上有关学校教育与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关系的著名判例之一。.

查看 政教分离和神户高专剑道课罢课事件

福利黨

福利黨(Refah Partisi, RP)為一個位於土耳其,信奉伊斯蘭主義的政黨。在安卡拉所成立,用以取代過去的兩個政黨:國民秩序黨(National Order Party, MNP)、國民救濟黨(National Salvation Party, MSP),這兩個政黨因為政治因素而遭到禁止。其後福利黨便參與了設立後最近一次的市長選舉,並且成功在三個城市(科尼亞、桑尼烏法、凡城)中獲得勝利,他們在這次的選舉中獲得了將近5%的選票。該黨並在土耳其前總理吉梅丁·埃爾巴坎(Necmettin Erbakan)的帶領下於1996年時成為國會最大黨。以埃爾巴坎為首的聯合政府於1997年2月28日時遭到軍事政變,因為該政府違反了政教分離。 1998年,福利黨因為違反了土耳其憲法中的世俗主義,遭土耳其憲法法院宣告解散。這個解散的命令後來為歐洲人權法院於2003年2月13日判決維持。不過歐洲人權法院的判決卻受到人權觀察的批評,認為其判決缺乏一致,因為歐洲人權法院曾經在過去幾次的土耳其宣告政黨解散的案件中,判決土耳其政府違法。, Human Rights Watch, 31 July 2008 現取而代之的正義與發展黨則是比較溫和的伊斯蘭政黨。.

查看 政教分离和福利黨

福音派

福音派(evangelical)是基督教新教的一個新兴派別,而非一个教派,其与自由派、基要派等相区别,常被视为自由派和基要派兩個基督的中间立场。源自希腊语「ευαγγελιον」,原文意思就是「好消息」,無教派之意。福音派強調基督徒個人跟耶穌基督之關係,並把社区和信仰连结。有別於其他基督教主流教派,其直接通過福音及信息把基督教传播。 福音派与传福音是完全不同的,「福音派」是新教中的新兴派別,其通過直接接觸社區及迎合主流社會,使基督教價值觀融入主流社會,而「传福音」则是宣传基督教圣经中的福音的活动。 整體來說,福音派恪守新教傳統教義,重視《聖經》權威和學術研究,但不愿被人視為固執無知。福音派比基要派相对更願意接觸社區及迎合主流社會,使福音派逐漸成為主流社會的一部分。在20世紀70年代末,福音派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教派,逐漸參與主流政治,相比於其他信眾減少的主流教派,福音派在世界各地呈日益增長的趨勢。 福音派常與不同的基督教教派合作,但也認為應該限制教會對政治決策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影響,強調“聖經無謬” (infallibility of the Bible)。1994年,福音派與天主教会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書《福音教派與大公教合一》,同意以包容手段接納天主教。福音派教會對普世教會合一運動有相當的參與,但其內部對此仍存在意見分歧。.

查看 政教分离和福音派

科索沃宪法

科索沃共和國憲法於2008年6月15日正式生效。在此之前,科索沃臨時政府是按照2001年批准、依據聯合國安理會第1244號決議制訂的臨時憲法運作的。 塞爾維亞政府將科索沃視為該國的一部分,拒絕承認科索沃的憲法及獨立地位。此一主權爭議乃自20世紀末南斯拉夫解體開始,當時塞爾維亞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

查看 政教分离和科索沃宪法

第9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

9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於昭和46年(1971年)6月27日舉行。.

查看 政教分离和第9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

米兰敕令 (君士坦丁)

米蘭敕令(,,又譯作米蘭詔令、米蘭諭旨或米蘭詔書)是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在313年於意大利的米蘭頒發的一個寬容基督教的敕令;此詔書宣佈羅馬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並且發還了已經沒收的教會財產,亦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米蘭敕令是基督教歷史上的轉折點,標誌著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對基督教從鎮壓和寬容相結合的政策轉為保護和利用的政策、從被戴克里先迫害的「地下宗教」成為被承認的宗教,而基督教也開始了與帝國政府的政權合流。.

查看 政教分离和米兰敕令 (君士坦丁)

米歇尔·阿弗拉克

米歇尔·阿弗拉克(ميشيل عفلق,)是一位叙利亚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他的理论对复兴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政治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被部分复兴社会主义者视为复兴社会主义学说的首要创始人。他生前出版了一些著作,主要有《为了复兴》、《唯一的归宿之战》和《反对扭曲阿拉伯革命运动的斗争》等。 阿弗拉克出生于叙利亚大马士革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巴黎索邦求学时,他遇见了未来的政治伙伴萨拉赫丁·比塔尔,并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产生兴趣。1932年他回国任教,并开始了政治生涯。他最初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活动分子,却在叙利亚-黎巴嫩共产党支持法国殖民政策的情况下与共产主义运动一刀两断。后来在1940年,阿弗拉克与比塔尔创建了阿拉伯复兴运动(后来参照了扎基·阿尔苏齐领导的“阿拉伯复兴”,把“复兴”一词的阿拉伯文由改为)。该运动很成功,在1947年与阿尔苏齐的“阿拉伯复兴”组织合并,成立阿拉伯复兴党。阿弗拉克进入党的执行委员会并被选为主席(阿拉伯文:,意为党的领袖)。 1952年阿拉伯复兴党与阿克拉姆·胡拉尼领导的阿拉伯社会党合并,成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阿弗拉克于1954年当选党的民族领导机构总书记。1950年代中到后期,复兴党与埃及总统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开展合作,并最终促成埃及与叙利亚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阿联成立后,纳赛尔迫使阿弗拉克解散复兴党,阿弗拉克在未与其他党员协商的情况下被迫执行。阿联解体后不久,复兴党恢复活动,阿弗拉克又重新被选举为党的民族领导机构总书记。1963年叙利亚政变后,虽然复兴党夺取了政权,阿弗拉克本人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却被削弱,他不得不于1965年辞去领导职务。1966年叙利亚政变后,阿弗拉克被流放,此举也造成了复兴党的分裂。他先是流亡到黎巴嫩,后来去了伊拉克。1968年阿弗拉克被选举为复兴党分裂后的伊拉克领导分支的民族领导机构总书记,却没有实权。此后他一直担任这一象征性职务直到于1989年6月23日在巴黎去世。 阿弗拉克关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理论被统称为复兴社会主义,他主张阿拉伯世界各国团结起来,为实现阿拉伯祖国的统一和强盛而奋斗。他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持批判态度,尤其批判卡尔·马克思关于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真理的观点。复兴社会主义学说的重点是自由与阿拉伯社会主义——一种有阿拉伯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不是西方界定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阿弗拉克信仰政教分离,他是世俗化的坚定信徒,却反对无神论。虽然他是一名基督徒,却相信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天才”的证明。1966年复兴党分裂后,党的叙利亚领导分支指责阿弗拉克剽窃了阿尔苏齐的理论,称他为“小偷”,党的伊拉克领导分支则拒绝这一指控,并不承认阿尔苏齐对于复兴社会主义学说的贡献。.

查看 政教分离和米歇尔·阿弗拉克

維斯朝聖教堂

維斯教堂(Wieskirche,全称Wallfahrtskirche zum Gegeißelten Heiland auf der Wies,意为“維斯受鞭打的救世主朝圣教堂”),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施泰因加登(Steingaden)镇维斯区,於1745年至1754年由约翰·巴普蒂斯特·齐默尔曼(Johann Baptist Zimmermann,1680年1月3日—1758年3月2日)和多米尼库斯·齐默尔曼(Dominikus Zimmermann,1685年6月30日—1766年11月16日)兄弟设计建造,他们都是德国洛可可风格的画家和建筑师。維斯教堂采用了當時流行的洛可可設計,因相传教堂内的救世主像曾落泪而成为圣地,是一座雄伟的朝圣教堂,其室內裝潢相當出色,198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 政教分离和維斯朝聖教堂

罗杰·威廉姆斯

罗杰·威廉姆斯(Roger Williams,),是一位英格蘭新教神学家,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的早期支持者。1636年,他在北美创立,成为了少数宗教团体的避难所,他还开创了美洲第一所浸信会教堂。他曾学习美洲土著语,并支持与印第安人进行公平交易。威廉姆斯无疑是北美地区最早的废奴主义者之一,并尝试在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组织了一场废除奴隶制的运动。.

查看 政教分离和罗杰·威廉姆斯

美國人權

美国人权包含一系列受宪法、宪法修正案、州宪法、国际法、联邦州份法案保障的权利。除法律保障外,美国人权更受公民倡议和公投保障。美国联邦法院有权审理国际人权法,并视国际法为美国法律。 美国的人权状况备受争议。雖然人權在美国受法律保障及公眾認同,但政府死刑、種族歧視、族群政策、槍擊、警察殺平民,經常侵犯人權。 德国之声在对2005年美国发布的外国年度人权报告进行评论时认为,尽管美国媒体享受充分的自由使得政府的行为受到监督,但是这个监督机制并不能完全杜绝践踏人权的现象。由于在反恐战争中的关塔那摩虐囚事件,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公信力正在不断下降。 儘管人權狀況時被批評,加上各項指標落後于一些已開發國家,美國仍被認為是侵害人權狀況不嚴重的國家之一。以人權的重要指標之一的「性別權力測度值(GEM)」為例,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標準所製成的「管理及經理人女性比率」人權狀況顯示,該國於相關正面評價上排名第4,另外該指標的最後總排名中,美國亦為第11。.

查看 政教分离和美國人權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以下簡稱:ACLU)是一個美國的大型非營利組織,總部設於紐約市,其目的是為了「捍卫和维护美国宪法和其他法律赋予的、这个国度里每个公民享有的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聯盟透過訴訟、推動立法以及社區教育達到其目標。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成立于1920年,由、和创建,现拥有超过50万会员和超过1亿美元的年度预算。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地方分支机构活跃在美国所有50个州和波多黎各,在它认为公民自由受到威胁的案件中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形式有为公民提供法律代理,或者当其他律师事务所已经代理时准备法庭之友的陈述表达法律诉求。 当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于1920年成立时,重点针对以反战抗议者为主体的言论自由。在1920年代,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将其影响范围扩大到保护艺术家和罢工工人的言论自由,以及与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合作反对种族歧视。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在1930年代开始打击美国警察的不当执法,保护美国原住民的权利。大多数ACLU参与的案件来自美國共產黨和耶和华见证人。1940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被卷入红色恐怖,成员投票解除了共产党员的领导职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保护被强行迁往收容所的日裔美国人。冷战期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总部被反共分子控制,但许多地方分支机构仍参与保护共产党员。 到1964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会员人数已上升至8万,也直接参与当时公民自由的大扩张。1960年代,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继续其长达数十年的推动政教分离的努力,也为越战期间若干焚烧征兵证或佩带红臂章的反战分子辩护。ACLU也参与了披露警方在审讯过程中的不当行为的“米兰达案”,以及促成建立新的保护报纸报道政府活动的措施的“纽约时报案”。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进军新的法律领域:保护同性恋者、学生、囚犯和穷人。在21世纪,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已经抨击了神创论在公立学校的教学,以侵犯公民自由为由挑战了一些反恐立法规定。 除了为个人和组织在诉讼中代理,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还不断为其董事确立的政策游说。ACLU的当前立场包括:反对死刑;支持同性婚姻和同性恋者收养儿童的权利;支持节育和堕胎的权利;消除对妇女、少数民族和同性恋者的歧视;支持囚犯的权利和反对刑讯逼供;支持宗教人士不受政府干涉地实践信仰的权利;反对政府任何对宗教或非宗教的偏好、或对某种信仰的偏好。.

查看 政教分离和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美國社會

美国社会属于西方文化系统,在美国立国之前就已开始发展。它拥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如方言,音乐,艺术,社会习惯,美食,民俗等。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民族和种族多元化的国家,整个历史中都不断有其他国家的人民移民美国。它的主要早期的影响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移民。英国文化,由于英国的殖民和英语、法律体系和其他文化遗产的传播,具有主导性的影响。其他重要的影响来自欧洲其他地区。.

查看 政教分离和美國社會

美國無神論者協會

美國無神論者協會(American Atheists)是一個美國的非營利活動組織。該組織旨在捍衛無神論者的公民權利,主張美國應進行完全的政教分離。該組織有面向大專院校、俱樂部以及新聞媒體的發言人。該組織已出版一些書籍。另外,該組織還擁有季刊美國無神論者雜誌(American Atheist Magazine)。該雜誌目前的主編爲帕梅拉·威舍爾(Pamela Whissel)。該組織是由Madalyn Murray O'Hair於1963年創建的。她是推動廢止美國公立學校的強制祈禱的人士之一。.

查看 政教分离和美國無神論者協會

美國革命

美國革命(American Revolution)泛指北美十三殖民地脫離大英帝國,並創建美利堅合眾國的一連串事件與思潮。歷史學界普遍視1760年代的抗稅運動為美國革命的源頭,經歷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最後以美國制憲會議(1787年)結束。 美國革命的內涵有多種解讀方式,各個範疇的時間斷代也略有不同。比如美國革命的諸多主張,就受到歐洲17世紀的自由主義、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革命在落實共和主義和聯邦主義上也經歷了相當長的過渡時期,通常以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1809-1817任內)和1812年戰爭為下限。革命也促進了社會經濟劇變,特別體現在各州之間的陸路聯繫大幅改善,出版傳播盛行,人口高速增長,西部擴張,以及南方農業和北方工業的躍進發展。 美國革命對後世影響深遠,其推崇的個人自由及共和主義思想,直接影響了法國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獨立戰爭,也時常被後來的殖民地獨立運動援引參考。至於革命主張的生而平等及自然權利也觸及奴隸制和美國種族主義矛盾,與之相關的爭議一直影響美國政治至今。.

查看 政教分离和美國革命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查看 政教分离和美国

美国历史

美国历史由多個時代组成,美国原為英國殖民地,在独立之后後逐漸興起,成為当今世界上有较大影響力的超級大國。.

查看 政教分离和美国历史

美国宗教

宗教是美国文化中非常显著的一部分。与欧洲基督教衰落的情况不同,基督教在美国作為第一大宗教,一直佔有主流的社會地位。现在已经超过逾70%的美國人信仰基督教。 根据2014年盖洛普公司的调查,信仰基督教的美國人為70.6%、犹太教2%、伊斯兰教1%、亞伯拉罕諸教外的其他宗教為3%、无宗教/无神论/不可知论者的22.8%,未回答的3%。.

查看 政教分离和美国宗教

美国佛教

在美国的佛教,按人口构成简单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移民佛教”(Immigrant Buddhism),从东亚、东南亚等各地来到美国的移民同时也把他们祖籍地不同流派的佛教带到了美国,这些信徒基本上在本民族的社区内从事他们的宗教敬拜活动。另一类是“输入佛教”(Import Buddhism),從傳播媒體上得到的佛教傳播,或美国人到外国去参悟佛理并把佛教带回美国,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长大的美国人中间谈经论道。也有一些外国佛教组织到说英语的美国人中间来建立分会和发展信徒。 由于美国人口普查局按照美国法律不能强制询问人们的宗教归属,因此,美国官方人口统计数字不反映宗教信徒人数。民间机构的有关调查数字各有不同。根据一项民调,2001年美国佛教徒成年人口为100多万,并在不断增长。还有专家说,美国境内有三、四百万佛教徒,其中75%是亚裔。根据一些民间数据,以基督教徒自居者占美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而自认是佛教徒者占美国总人口的不到1%。如果按信仰排列的话,基督徒人口最多,其次是非宗教人士和犹太教。有的数字显示伊斯兰教排名第四,有的则认为是佛教排名第四。.

查看 政教分离和美国佛教

猴子審判

1925年3月23日美国田纳西州颁布法令,禁止在课堂上讲授「演化論」。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便寻求一位自愿在法庭上验证这条法律的田纳西教师,於是制造了轰动整个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猴子審判」(Monkey trial)。又因涉案的教師名叫斯科普斯(John Thomas Scopes)所以也叫「斯科普斯案」(Scopes Case)。为斯科普斯辩护的律师团领袖是著名的刑事法专家、民權律師克拉伦斯·达罗。.

查看 政教分离和猴子審判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查看 政教分离和瑞士

芝公園

芝公園()是日本東京都港區的一座公園。一般作為都立芝公園與港區立芝公園的總稱,但同时也是上述公園與周邊的町名。住居表示實施後町名變更為一丁目至四丁目。2013年7月1日為止的地區人口為1,179人。.

查看 政教分离和芝公園

萨尔瓦多·阿连德

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是智利政治人物、医师,作为拉美第一位通过公开民选上任总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而闻名。阿连德于1970年就任,于1973年军事政变中自杀。.

查看 政教分离和萨尔瓦多·阿连德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奉明治天皇之谕而建。該神社供奉自明治維新时代以來為日本战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抗日戰爭(1931-1945)及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陣亡的日军官兵、朝鮮籍日本兵及三萬名台灣高砂義勇隊等日本兵。靖國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一直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是國家神道的象徵。在二戰後,遵循戰後憲法政教分離原則,改組為宗教法人。 自明治天皇開始,靖國神社成為日本天皇唯一鞠躬的对象。1978年之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14名日本甲級戰犯入祠靖國神社引起爭議,此後天皇便未參拜此神社。 事實上靖國神社並沒有設置靈位,只有名冊,一律平等。例如甲級戰犯的靈位和骨灰另安置於殉國七士廟中。.

查看 政教分离和靖国神社

飞行面条怪物

飞行面条怪物(Flying Spaghetti Monster,縮寫:FSM,又译飞麵大神,简称麵神),是飞行面条怪物信仰(Church of the Flying Spaghetti Monster,或稱Pastafarianism,又译飛天麵條神教、飛行麵條神教、飞麵神教)信奉的神祇,其是一場以讽刺的方式反對某些宗教教派把所宣称的智能设计论(生物并非出于演化,而是源自某种超自然智能的设计)加入美國公立学校的自然科學課的社會運動。该教声称“飞行面条怪物”创造了世间万物,因而尊奉其为上帝。據信徒所言,飛天麵條神教是一個「真實及合法程度不亞於其他宗教的宗教」。該教在荷蘭和台灣經法律承認為正式宗教;在新西蘭,飛天麵條神教則已獲授權,可以舉辦婚禮,並在2016年4月舉辦首場具法律認受性的飛麵神教式婚宴,同時美國聯邦法官裁定“飛天麵條神教”並不是真正的宗教。 飛行麵條怪物第一次於博比·亨德森所寫的諷刺性公開信中提及,公開信用以抗議堪萨斯州教育委員會的決策,其允許在美國公立学校的自然科學課教授智能设计论,作为演化論的替代解釋。後來亨德森在其網站上公佈信件内容後,飛行麵條怪物迅速成為網絡爆紅現象及反對在公立學校教授智能設計的象徵。 由於其知名度和曝光率,飛行麵條怪物經常用以作為羅素的茶壺的現代版本,指出舉證責任在提出不可證偽的要求的人身上,而不是反對者身上。飞行面条怪物信仰已受到科學界的讚譽及智能设计擁護者的批評。飛天麵條神教的信徒也參與跟創造論者的爭論,包括在佛羅里達州波爾克縣的爭論,他們在勸阻當地學校董事會通過教授演化論的新法規中發揮了作用。 亨德森一般在飞行面条怪物信仰总坛及《飞行面条怪的福音》(2006年由亨德森编写,核心信念是一个不可见且不可感知的飛行麵條怪物創造了宇宙)介紹飞行面条怪物信仰的教義(一般為對神創論的諷刺),海盜們被尊稱為原教徒。亨德森還聲稱海盗数量的减少和全球气温的上升有着正相关性。他的社區網站上則用來分享飛行麵條怪物的相關理念、其手工工藝图片以及討論飛行麵條怪物的「踪跡」。 借助互联网,这个“宗教”现象很快获得了媒体关注,知名度蹿升,并吸引众多的追随者。很多无神论和不可知论者也借此现象阐释自己的观点。.

查看 政教分离和飞行面条怪物

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戰(Guerra Civil Española;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西班牙共和军和人民阵线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核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西班牙長槍黨等右翼团体;人民陣線得到蘇聯與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及葡萄牙的支持,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衝突和共產主义與反共產主义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西班牙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當時西班牙種種的社會矛盾,左右翼分子互相攻擊、政府改革的失敗、舊勢力軍人與宗教人士的不滿,長期下來使得對立走向武裝鬥爭,最後在右翼軍人的策劃下引發了內戰。另外,這場戰爭首次出現飛機對坦克的轟炸和第一次對不設防城市的大規模轟炸,國際間對此戰爭也十分注目,小說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英國記者乔治·奥威尔、戰地攝影記者罗伯特·卡帕等人均對西班牙內戰做了詳細的報導和研究。西班牙內戰也以交戰雙方虐殺戰俘聞名,士兵外的平民也常因為宗教信仰之不同而互相殺害。1939年4月,西班牙國民軍獲得勝利,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滅亡,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施行獨裁統治,進入佛朗哥统治时期,波旁王朝復辟(惟王位懸空),佛朗哥擔任攝政直至去世。.

查看 政教分离和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Segunda República Española;Segona República Espanyola;Espainiako Bigarren Errepublika),正式名称为西班牙共和国,是1931年4月14日,在西班牙建立的一个共和国。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退位离国,西班牙第二共和国随之建立。1939年4月1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在内战中被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领导的右派击败,佛朗哥遂在西班牙建立了独裁统治,第二共和国统治西班牙共8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残余人员成立西班牙共和国流亡政府,前往法国,法国陷落后迁往墨西哥城,战后回到巴黎,直到1977年,在西班牙民主转型的过程中,流亡政府解散。.

查看 政教分离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馬灣公園

灣公園(落成前稱為馬灣主題公園,英文:Ma Wan Park)是香港的一座主題公園,位於新界荃灣區馬灣南部及馬灣島中部,佔地約1,869,700平方呎。公園由新鴻基地產興建及營運,第一期的大自然公園已於2007年7月1日正式開幕,第一期的其餘部份於2009年5月啟用。當中大自然公園免費開放予公眾觀光,而挪亞方舟博覽館則是收費參觀。.

查看 政教分离和馬灣公園

马克思主义

克思主義(Marxismus)是一種以唯物主義解釋歷史、辯證法、和對資本主義批判所發展而出的經濟、政治和社會世界觀。在19世紀中後期,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建構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架構。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根基或方法論的寫作對現代的政治哲學和社會運動產生重大而廣泛的影響,包含了其独特的哲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學、以及革命意識形態。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並沒有一套統一的定義,也因此它在眾多的領域和題材上出現多元的發展,導致其門下包含眾多明顯對立甚至互相衝突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哲学以唯物主義的立場檢視社會的發展,認為人類社會是架構在其賴以为生的經濟活動上。經濟組織的架構和生產模式被視為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政治、法律、和道德關係的根本來源(或至少發揮了主要的影響),這些社會關係進而構成了馬克思所謂的上層建築。隨著生產模式的進步,既有的社會組織和關係變得沒有效率並且與經濟活動產生衝突,這種衝突進而發展為階級鬥爭Comparing Economic System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003, by Gregory and Stuart.

查看 政教分离和马克思主义

費利克斯·曼茲

費利克斯·曼茲(Felix Mantz,Felix Manz,1498年-1527年1月5日,中文:满兹)是瑞士弟兄會創始人之一,後來在瑞士蘇黎世發展成再洗禮派(重浸派),並成为徹底的宗教改革(也有人稱為:)的第一位殉道者,也是第一位在当时更正教統治下殉道的重浸者。.

查看 政教分离和費利克斯·曼茲

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

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Venustiano Carranza,),墨西哥第一任立宪总统,墨西哥革命领导人之一。 卡兰萨生于自由派地主家庭,革命爆发后任第三军区司令、临时政府陆军部长。 1913年公布瓜达卢佩计划。1914年后先是联合农民军推翻韦尔塔集团,后转而镇压农民武装。 1917年2月5日颁布新宪法,恢復憲政民主體制,這部新憲法務求實現政教分離,同年3月当选总统。1920年被暗杀。.

查看 政教分离和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

贝尼托·胡亚雷斯

贝尼托·帕勃罗·胡亚雷斯·加西亚(西班牙語:Benito Pablo Juárez García,胡亚雷斯或譯作华雷斯,)是墨西哥总统及民族英雄,前後擔任五個總統任期。.

查看 政教分离和贝尼托·胡亚雷斯

贝拉克·奥巴马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I,),是美國政治人物,从2009年至2017年任第44任美國總統。他是首位美国非裔总统。2005年至2008年代表伊利诺伊州担任美國聯邦參議員,从1997年至2004年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奥巴马出生於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他在夏威夷长大,但童年时期也在华盛顿州和印度尼西亚分别生活了一年和四年。在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他在芝加哥做一名社区活动组织者。1988年奥巴马进入了哈佛法学院,在那成为了哈佛法律评论的第一名非裔总编辑。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民权律师,并从1997年至2004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宪制性法律教授。1997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并担任职务直至2004年参选联邦参议员。同年因意想不到的参议员初选胜利,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和以绝对优势胜出参议员选举,成为全美知名的政治人物。2007年2月10日,他正式宣佈参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同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並在联邦选举中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約翰·麥凱恩获得了胜利。2009年10月9日,获頒诺贝尔和平奖。 2017年1月,奧巴馬以60%的民意支持率结束任期。現定居华盛顿特区。.

查看 政教分离和贝拉克·奥巴马

近代社格制度

近代社格制度是大日本帝国(1868年~1945年),以律令制下延喜式的規定為藍本而新創的社格(神社等級)制度。 日本国(1945年~現在)基於政教分離原則而廢除了該制度,但時至今日「舊社格」一詞仍被用以表示神社等級。.

查看 政教分离和近代社格制度

藏人行政中央

藏人行政中央(བཙན་བྱོལ་བོད་གཞུང་།),常稱西藏流亡政府(),將自身表述為合法代表西藏與藏族的政府,但現今尚未被任何主權國家所承認。同时也未被联合国承认。原名為博雄甘丹頗章確勒郎傑(;意為“西藏喜樂宮勝十方政府”),後透過西藏流亡议会通過更改名稱,也称“西藏人民议会”。 1959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由中國西藏逃亡至印度,1960年建立西藏流亡議會與藏人行政中央。2001年,西藏流亡政府舉行藏人歷史上的首次議會選舉。2011年,前领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主動卸下一切政治權力,將統治權交給民選的內閣總理(噶伦赤巴)。.

查看 政教分离和藏人行政中央

自由民主党 (德国)

自由民主党(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缩写为FDP),1968年–2001年期间缩写为F.D.P.,是德国的一个经济自由主义政党,是德国政坛中历史比较悠久的政党之一。.

查看 政教分离和自由民主党 (德国)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查看 政教分离和臺灣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救世基督像(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裝飾藝術风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于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2007年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 基督像落成于1931年,总高38米,站立在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Corcovado)山頂,俯瞰着整个城市。張開雙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巴西人民热情接纳和宽阔胸怀的象征。.

查看 政教分离和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

雷杰甫·塔伊甫·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土耳其政治人物、新鄂圖曼主義者,曾连任3届土耳其总理,現任土耳其总统、正义与发展党领袖。他是土耳其第一位通过直选方式先后担任总理、总统职务的政治人物。.

查看 政教分离和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

格哈特·施羅德

格哈特·弗里茨·库尔特·施罗德(,),生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的莫森貝格,德国政治家,曾任德国总理。.

查看 政教分离和格哈特·施羅德

梁美芬

梁美芬博士(Dr.,),祖籍廣東肇慶,職業為香港執業大律師,香港城市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曾任該校法律學院副院長,持有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學士學位,香港大學法律專業證書,英國曼徹斯特(理工)/都會大學英國法律專業共同試課程文憑,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博士學位,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她現為香港立法會議員,九龍城區議員,西九新動力召集人,專業會議成員。2000年,她獲頒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12年,她參加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出戰九龍西地區直選,成功連任。.

查看 政教分离和梁美芬

武乙

武乙,中國商朝國王,姓子,名瞿,庚丁之子,具體在位年代不詳,約在西元前12世紀後期。夏商周断代工程定為前1147年-前1113年。.

查看 政教分离和武乙

民主党 (利比亚)

民主党是一个利比亚政党,2011年7月14日由利比亚自由与民主运动组建成立,以追求后卡扎菲时代的民主道路。.

查看 政教分离和民主党 (利比亚)

民主党 (美国)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是美國的一个政黨,與共和黨並列為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 1828年第七任美國總統安德鲁·杰克逊創建民主黨,1848年成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為首任主席,但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托马斯·杰斐逊於1792年創立的民主共和黨。 民主党在建立之初主要为保障美国农业发展。因此民主党在19世纪中期通过法案强制驱逐印第安人,发动美墨战争,获得大量土地以供农耕。在美国内战中则支持奴隶制以维护成型的农业体制。20世纪初,民主党支持维护工人权利,创建了联邦储备系统,并通过了反垄断法。自從1932年以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總統推行新政並稱之為美國的自由主義,成為了之後民主黨的主要政策走向。逐渐将民主党根基由银行和商人向工农倾斜。新政一直到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以及越戰導致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對國外軍事干預的立場及國內政策嚴重分歧,這種分歧導致之後民主黨失去執政地位,但民主黨維持對國會兩院的控制權直至至1995年。比尔·克林顿1993年上台後,由於共和黨1995年起控制國會兩院,民主黨轉走溫和中間路線,吸引不少中產及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2009年巴拉克·歐巴馬領導民主黨重新上台後,民主黨加強其自由派和進步主義路線,強調對少數族群的支持(包括非裔、拉美裔少數族裔及LGBT族群),但同時失去不少白人藍領階層的支持,導致2017年再度成為在野黨。.

查看 政教分离和民主党 (美国)

民事結合

民事結合(英文:civil union)是指由法律,即民事法,所確立並保護的等同或類似婚姻的結合關係,因此稱為「民事結合」。Civil union亦有譯作公民結合,但「civil」跟「公民」(citizen)意義並不相同。在政教分離的國家,婚姻在單純法律意義上就是民事結合,但在某些文化中,婚姻除民法的地位外,可能還兼具宗教上的意義。民事結合做為新造的民法術語,主要用於为同性伴侣提供与异性伴侣相同或近似的权利。它也可以用来提供那些不想进入婚姻,比較希望处于一种类似于普通法婚姻(common-law marriage)的异性同居關係,賦予法律權利。 世界上存在有很多不同名稱和法律地位的民事結合。有的完全与婚姻相同,除了它的名字外;有的则用于很多与已婚夫妻相同的权利;有的僅僅只是简单註記,幾乎沒有任何權益可言。民事結合有時被批評為一種利用「隔離但平等」作為說詞的措施,民事結合的法律關係也難以為常人理解,可能會造成行使權利的阻礙。 丹麥於1989年批准了民事結合,為第一個允許民事結合的國家,此後有多國開始追隨丹麥施行民事結合或是類似的註冊伴侶關係,提供同性伴侶近似婚姻的法律權益。在這當中,不少國家陸續通過了同性婚姻,原先的民事結合制度有可能保留下來,或就此廢止轉換為婚姻關係。 2015年7月21日,歐洲人權法院 Oliari and others v Italy 的判決,指意大利沒有同性婚姻,同時亦沒有提供同性伴侶民事結合的權利,違反了歐洲人權法第8條 (私生活權).

查看 政教分离和民事結合

波兰历史

波兰位于东欧平原西斯拉夫人国家,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700年石器时代的斯拉夫人,不過,根據考古發掘,至少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經有人類在波蘭活動,後來,其后斯拉夫人一支——西斯拉夫人在东欧平原活动,在原始部族的农耕和游牧中度过了漫长的原始公社社会。10世纪,波兰人开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其后的11~15世紀,波兰国势都非常的强盛,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成为抵禦金帳汗國入侵的歐洲之盾、並且成為歐洲面積最大的國家。16世紀是波蘭的黃金時代,波蘭身兼是歐洲大國和世界貿易大國的雙重身份、文化也得到長足的發展。但从17世纪中期开始,因為俄羅斯和普魯士的崛起使波蘭走向衰弱、大國地位明顯被削去。到18世纪时、古老的貴族民主制面對新興的專制君主制已經無以為繼,波蘭最终被邻国蚕食和瓜分。19世紀,波蘭在歐洲地圖上消失了12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結束后、波兰才得以复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苏联和納粹德国两个强大邻国夹缝中生存的波兰很快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再次亡国。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波兰的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开始了共產主义建设;1989年,波兰的团结工会获得了政权,結束共產黨統治後开始民主化,转向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的剧烈转型带来了阵痛經濟衰退和加劇城鄉差距,1999年和2004年,波兰分别加入北约和欧盟。.

查看 政教分离和波兰历史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查看 政教分离和法国

法国大革命年表

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年表.

查看 政教分离和法国大革命年表

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Consumerism)指相信持續及增加消費活動有助於經濟的意識形態。"Consumerism"創造出在生活態度上對商品的可欲及需求(多消費是好事)讓資本主義可以提高工資及提高消費。消費主義為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引擎,使現代人有購買與獲得商品的社會及經濟上的信念及集體情緒。然而在社會科學領域中,不同領域因各別知識傳統對消費主義有不同的定義與詮釋,此差異也反映在如綠色消費主義、消費者運動、消費者保護、消費者權利等概念及實踐上。.

查看 政教分离和消費主義

澳大利亚联邦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澳大利亚联邦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禁止澳大利亚联邦议会设立国教或是以法律强加任何宗教仪式或禁止信教自由,还规定不能以宗教考试作为出任联邦政府公职的先决条件。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前,各英属殖民地召开制宪大会,经过反复磋商和妥协制订联邦宪法,成立澳大利亚联邦。第一百一十六条以美国联邦宪法中的类似规定为基础,但内容上存在缩减,没有限制各州政府制订相应法律。 澳大利亚高等法院对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解读倾于狭隘,该院对“宗教信仰”的定义广泛而灵活,但对宗教信仰保护范围的理解存在诸多限制。这种做法导致联邦成立以来,澳大利亚法院还没有裁定过任何法律违反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条文中的规定在澳大利亚联邦宪政史上也基本没有起什么作用。根据高等法院的裁决,无论是政府为宗教办学提供资助,还是授权解散耶和华见证人分会,甚至允许把澳大利亚原住民孩童强制同家人分离的法律,都不违反联邦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曾于1944和1988年两次为第一百一十六条提出修正案,主要目标是要令其规定同样适用于各州,但均未经公投通过。.

查看 政教分离和澳大利亚联邦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激進黨

進黨(Parti radical或Parti radical valoisien是法國自由主義中間派政黨。激進黨目前是國民議會中間偏右聯盟的成員之一。 2002年後,激進黨與中間偏右人民運動聯盟合作,在國會支持人民運動聯盟,被視為中間偏右聯盟的一部分。.

查看 政教分离和激進黨

會眾制

會眾制(Congregationalism)是基督宗教的教會體制(church polity)之一。會眾制教會的每一個地方教会都是獨立自治的。在新教歷史中較主要的會眾制宗派有十七世紀英美兩地清教徒運動流傳下來的公理會(Congregationalist, 现已衰微),浸禮會(Baptist,是当今美国最大的新教宗派),門諾會(Menonite)和貴格會(Quakers)等。十九世紀以後的新興宗派或獨立教會大多採取會眾制。除了會眾制,基督教會還有主教制及長老制兩種治理體制。.

查看 政教分离和會眾制

浸礼宗

浸礼宗(Baptists,又称浸信宗),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起源时间有争议,一说起源于17世纪上半叶英国以及在荷兰的英国流亡者中。浸信会反对给婴儿行洗礼,主张得救的信徒方可受洗,且受洗者须全身浸入水中,称为“浸礼”,故名。并主张独立自主、政教分離,反对英国国教和政府对地方教会的干涉。浸信會傳入美國後,自1836年差派宣教士到中國。1845年,美国的浸信会分立為美南浸信会和美北浸礼会,爾後仍繼續在世界各地宣教,美南浸信會國際傳道部現在是基督教會最大的宣道差會。 在教会治理上,浸信会采用会众制,各地方的浸信會教會都是獨立、自主和自治,這是浸信會的特色之一。各類浸信教會聯會(例如:世界浸聯會、美加華人浸信會聯會、美南浸信會聯會、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香港浸信會聯會、馬來西亞浸信會聯會、新加坡浸信會聯會、日本浸信會聯會、德州華人浸信會聯會、南加州浸信會聯會等等),並不是管理各地方浸信會的組織,其目的在協調及推動共同事工,各地方浸信會教會自由加入。.

查看 政教分离和浸礼宗

新加坡宪法第15条

《新加坡宪法》第15条保证新加坡的宗教自由。同条第1款指明:“每个人都有信奉、实践和宣扬自己宗教的权利。” 《宪法》中未有“信奉”、“实践”与“宣扬”的明确定义,不过其意思可以在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的司法个案中找到蛛丝马迹。1964年,在未涉及本法的一个新加坡个案中,宗教方面的“信奉”可以解释为“申明;宣誓信仰或效忠”。2001年,马来西亚方面裁定,信奉宗教并不涵盖放弃某宗教,或采取无宗教之观点。而在“宣扬”方面,印度最高法院在1977年判定,其给予个别人士以阐述其教义的方式传输或传播其宗教的权利,但不是改变已持有某宗教信仰者信仰的权利。新加坡司法体制并未对这些问题作出判决。另一方面,该国上诉庭于1999年有意将宗教信仰与世俗作法划清界限,因唱国歌、宣读信约是属于后者。故而,教师在一所学府遵守参与这些活动的规定,这不能视为教师实践其宗教的权利受到侵犯。 第15条第1款之下的宗教自由不是绝对的;同条第4款说明,第15条所保障的权利,并不授权信奉者干下违反有关公共秩序、公共卫生或道德的普通法律的行为。这些对宗教自由的限制是新加坡世俗主义的重要元素。该国司法将“公共秩序”诠释为等同于《社团法令》(Societies Act,)第24条第1款a项所列出的“公共治安、福利与良好秩序”的概念,而非以更狭义的,不受不法暴力的自由为基准。学术界也有批评,指法院并没有实施任何形式的平衡测试,决定宗教自由是否受到合理限制。反观涉国家安全方面,法院都会交由政府来处理有关限制性法律的必要性。第15条第4款的“公共卫生”与“道德”尚未有司法诠释。.

查看 政教分离和新加坡宪法第15条

新英格蘭

新英格兰(New England),--,是位于美国大陆东北角、濒临大西洋、毗邻加拿大的区域。新英格兰地区包括美国的六个州,由北至南分別为: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佛蒙特州、麻薩諸塞州、罗德岛州、康涅狄格州。麻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顿是该地区的最大城市以及经济与文化中心。 近400年前的17世纪初,英格兰的清教徒们为了逃避欧洲的宗教迫害而来到新英格兰地区时,这片土地上已经有北美的原住民居住。在18世纪,新英格兰是最早表现出从英国统治下独立意志的英属北美殖民地之一——尽管新英格兰地区在后来的英美之间的1812年战争时持反战态度。19世纪,新英格兰在美国的废奴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美国文学和哲学的发源地、最早组织起免费公共教育的地区。同时,它也是北美最早体现出工业革命成果的地区。 来自新英格兰地区的人常被称为New Englander。新英格兰地区和中大西洋地区合称东北地区。新英格兰地区也是大美国—加拿大东北大西洋区域的一部分。.

查看 政教分离和新英格蘭

新日本宗教团体联合会

新日本宗教团体联合会简称新宗联,是一个日本的宗教组织。二战之后日本出现了许多新宗教,在1951年10月17日,这些新宗教团体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叫做「新日本宗教团体联合会」,日本政府亦在1953年3月9日批准成为财团法人。新宗联的宗旨是推动宗教自由、宗教之间的交流、政教分离。.

查看 政教分离和新日本宗教团体联合会

新教

新教(Protestantism),又稱基督新教,是西方基督教中不屬於天主教體系的宗派之統稱,源於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一些既不屬於天主教,亦與歐洲宗教改革沒有歷史淵源的教會,例如無宗派教會,也被視為新教,Pew Research Center,2011。新教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要得到上帝拯救,唯獨憑藉信心曾祖漢,,全國宗教資訊網,「新教有別於天主教,可以從新教在某些教義和神學的前提上看得出來,馬丁·路德在公元1517年開始宗教改革的運動,他的神學思想起點源於個人的經歷,到底面對公義的神時,人要如何才能夠被接納呢?「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through faith)是路德也是新教的關鍵教義,意思是因著信心的緣故,神把人當作義人(稱義),不是人本身有什麼值得討神喜悅的,而是公義的神在審判的時候不再看人的不完全,而只看到信心的對象,即耶穌基督,雖然世人都無法過一個完美的一生在神面前被稱為義,但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過了完美的一生得著了「義」的地位,信徒只要藉著信靠耶穌基督,這個耶穌基督的義就被轉撥到我們身上,因此,神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稱那些相信之人為義人。」而不是靠善行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7:「人藉著信心(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便可得著這救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WELS Topical Q&A: 。新教以《聖經》為信仰之唯一依據,反對天主教聖統制WELS Topical Q&A: Jenkins, Paul (2014),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卷三),頁149,更相信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職分。新教各宗派在聖餐觀等神學問題持不同看法,但普遍以「五個唯獨」為信仰核心思想。 對新教的稱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源於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宣布馬丁·路德為異端之後所引起的強烈抗議。其實在馬丁·路德之前已經有多位宗教改革家嘗試改革甚至脫離天主教會,但最後直至路德才獲得成功。16世紀路德宗信仰由德國傳入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冰島,另一位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的思想亦傳入匈牙利,荷蘭,蘇格蘭,瑞士和法國。同時期,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帶領當地教會脫離天主教會獨立,亦開展了英國宗教改革運動。 新教成功發展出其獨特文化,為人類在教育、人文 、科學、政治和社會秩序、經濟、藝術等領域帶來重大貢獻。Karl Heussi, Kompendium der Kirchengeschichte, 11.

查看 政教分离和新教

文化战争

文化战争主要指文化/社会思想领域的冲突,在不同国家和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並帶來意识形态的政治衝突。.

查看 政教分离和文化战争

日光東照宮

日光東照宮是一位於日本栃木縣日光市山內,建於1617年(元和3年)的神社,屬於德川家靈廟之一,主要祭祀的是將江戶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神格化後的神明「東照大權現」。日光東照宮是遍佈日本全國的諸多東照宮之總本社,神社原本的正式名是不加上地名的「東照宮」,但為了作為區分,因此習慣上會在社名之前加上地名,而成為「日光東照宮」。 東照宮位于日光山(又稱為日光連山,由男體山、女峰山以及太郎山組成)山麓。建築樣式採「權現造」與「八幡造」式樣,也就是以大量的石材作為地基再配合木製結構;八幡造則是以前後二進建築的結構,也就是說整個東照宮除了以石材作為地基之外,還有前殿與後(內)殿的分別。東照宮的社格為別格官幣社,例行祭典日期為每年5月17日與5月18日。東照宮旁還有輪王寺以及日光二荒山神社,並稱為「二社一寺」。以「日光的神社與寺院」的一部分而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列。.

查看 政教分离和日光東照宮

政教合一

政教合一是指政治領袖同時兼為宗教領袖,或者宗教領袖同時兼為政治領袖的政體。.

查看 政教分离和政教合一

政教分离

政教分離(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指的是國家政府權力(凱撒即世俗王權)與宗教機構權力(基督即教會)的分割;也可以是說,是指政府不支持或壓迫任何一個宗教機構,任何一個宗教機構也不可以代理政府的職權。.

查看 政教分离和政教分离

愛國主義

爱国主义指以激發愛國情緒來進行 或的意識型態,和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及世界主義(globalism)對立。 它常和國族主義意識型態一起討論,19世紀後國族主義的歷史發展使18世紀啟蒙思想的古典爱国主义意義產生轉變,爱国主义也與以單一民族為基礎的民族主义相似。.

查看 政教分离和愛國主義

托马斯·阿奎那

聖多瑪斯·阿奎那(St.,約;世俗界常译为--),是歐洲中世紀經院派哲學家和神學家。他是自然神學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主义的創立者,成為天主教長期以來研究哲學的重要根據。他所撰寫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ca)。天主教会认为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将其评为36位教会圣师之一,也被稱作神學界之王、天使博士(天使聖師)或全能博士。.

查看 政教分离和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杰斐逊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及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響力者之一。其任期中之重大事件包括路易西安那購地案(1803年)、1807年禁運法案(Embargo Act of 1807)、以及路易斯與克拉克探勘(1804–1806)。 身為政治學家,傑佛遜秉持古典自由主义與共和主義(republicanism),制定維吉尼亞宗教自由法(Virginia Statute for Religious Freedom, 1779, 1786)。該法日後成為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創設條文之基礎,傑佛遜式民主(Jeffersonian democracy)因他而得名。1792年他創立並領導民主共和黨(今日民主黨之前身),傑佛遜曾為第二任維吉尼亞州州長(1779年-1781年)、第一任美国國務卿(1789年─1793年)、與第二任美国副总统(1797年-1801年)。1800年傑弗遜擊敗競逐連任的亞當斯當選美國第三任總統,此後他領導的政黨統治美国達四分之一世紀,直至他的政黨1824年分裂為止。 除了政治事業外,傑佛遜同時也是農學、園藝學、建築學、詞源學、考古學、數學、密碼學、測量學與古生物學等學科的專家;又身兼作家、律師與小提琴手;也是弗吉尼亚大学的創辦人。許多人認為他是歷任美国总统中,智慧最高者。在1962年一個宴請4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晚宴上,约翰·-zh-cn:肯尼迪;zh-tw:甘迺迪-對滿堂社會菁英致詞說:“我覺得今晚的白宮聚集了最多的天份和人類知識——或許撇開當年傑佛遜獨自在这里吃饭的时候不计。” 在美国在线于2005年举办的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中,托马斯·杰斐逊被选为美国最伟大的人物第12位。.

查看 政教分离和托马斯·杰斐逊

怀疑论者莉萨

《怀疑论者莉萨》(Lisa the Skeptic)是美国动画情景喜剧《辛普森一家》第9季的第8集,也是全剧的第186集,于1997年11月23日通过福克斯广播公司在美国首播。剧情讲述莉萨·辛普森在同班上同学一起外出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一尊看起来很像天使的骨架,春田镇其他居民都认为这是天使的骨架,但莉萨对此深表怀疑,觉得其中一定有某种合理的科学解释。本集由大卫·科恩编剧,他是在参观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后萌生灵感,决定将这集节目的主题从一定程度上和斯科普斯猴子审判案联系起来。 节目播出后获得评论界的普遍好评,学术界对剧中涉及的虚拟现实、本体论、存在主义和怀疑论进行探讨,基督教宗教教育课程中也曾用这一集来激发有关天使、怀疑论、科学和信仰的讨论。.

查看 政教分离和怀疑论者莉萨

智利憲法

在的智利共和国政治宪法(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 la República de Chile de 1980) 通过于1980年9月11日,而智利自獨立以來,曾先後有過九部不同的憲法。而智利的最後兩次修憲分別是在2005年和2011年。智利實施時間最長的憲法是1833年憲法和1925年版憲法。智利的法系屬於大陸法系。合憲審查由憲法法院負責。.

查看 政教分离和智利憲法

時事通識

《時事通識》(Behind The Headlines)是由無綫新聞部製作的時事資訊節目,常規於無綫新聞台、TVB新聞台及翡翠台播放及間場於無綫財經·資訊台播放。 此節目及其前身《時事百科》於2013年及之前由新鴻基財務特約。.

查看 政教分离和時事通識

1801年教務專約

1801年教務專約(Régime concordataire français)簽訂者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執政拿破崙與羅馬天主教会教宗庇護七世,簽定時間為1801年7月15日。於巴黎和羅馬兩地分別簽訂的該條約,恢復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教廷地位,並加入優惠天主教於法國發展的法律。1905年,法國政府以政教分離為由,廢除該專約。.

查看 政教分离和1801年教務專約

1910年10月5日革命

1910年10月5日革命(Implantação da República Portuguesa)是一場發生在1910年的葡萄牙革命。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國王曼努埃爾二世逃亡國外,葡萄牙建立第一共和國。 革命前的葡萄牙處於布拉干萨王朝的統治,王朝末期,葡萄牙的對外貿易不斷增加,但是其試圖擴展殖民地的計劃卻在英國的阻擾下失敗,葡萄牙民眾對政府的不滿與日俱增,共和主義運動風起云湧。1891年1月,共和黨人在北部城市波爾圖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起義,但是最終失敗。 1908年,葡萄牙總理若·弗朗哥在重重壓力下被迫下臺,但是之後的葡萄牙政局陷于黨派紛爭,一直未能組成一個穩定的政府。1910年10月1日,剛剛當選巴西總統的赫耳墨斯·羅德里格斯·達·豐塞卡出訪葡萄牙,共和黨人乘機進一步擴大游行示威,要求共和。10月3日,陸軍部隊拒絕鎮壓停泊在塔霍河河口的軍艦的叛變,反而聯合海軍包圍里斯本四周。10月4日,兩艘軍艦開始炮轟皇宮,國王曼努埃爾二世慌忙經直布羅陀逃至英國倫敦。10月5日,臨時政府組成,作家特奥菲洛·布拉加出任總統。 共和的新政府宣布廢除君主制,實行政教分離原則。次年,新憲法頒布,由民主選舉產生參眾兩院。 1910年革命被視為是葡萄牙共和政體成功的開始,10月5日亦被葡萄牙定為共和國日,作為公眾假期。在澳門,著名的商業街「十月初五日街」的名稱就是紀念這場革命而來的。 Category:葡萄牙歷史 Category:革命 Category:1910年.

查看 政教分离和1910年10月5日革命

2011年世界青年日

26屆世界青年日,簡稱2011馬德里世青(JMJ 2011 Madrid),於2011年8月16日至8月21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該屆是世界青年日第13次國際級慶典,主題為「在耶穌基督內生根修建,堅定於信德」,推估約有100萬到150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青年工作者、神職人員與教會工作者參與。.

查看 政教分离和2011年世界青年日

2013年土耳其反政府抗议运动

2013年土耳其抗议运动是从2013年5月28日在土耳其发生至今的抗议运动,被抗议者称为“占领盖齐运动”,也被媒体称为“土耳其之春”。 抗议运动最初是约50名环保人士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搭建帐篷营地,抗议政府将塔克西姆盖齐公园征收改造成购物中心。土耳其警察逮捕抗议者,焚烧他们的帐篷,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抗议运动。随后更蔓延到土耳其上百个城市,数百万民众游行抗议,同时在其他国家的土耳其人社区也有聲援。土耳其总理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並未有留守土耳其处理此事,他於6月3日开始了访问北非国家的3天之旅;同日,土耳其工会宣布在4日和5日举行全国大罢工。 在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安塔利亚、埃迪尔内、梅尔辛、亚达那、科尼亚、萨姆松、安塔基亚、博德鲁姆和马尔丁省都有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政府。 抗议人群包括左翼反對派,世俗主義者、自由主義者以及民族主义的土耳其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希腊人和犹太人,抗议的内容包括地方环境和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的威权统治、土耳其政府的限酒令、公共场合接吻和叙利亚内战。新闻媒体报道此事,认为此次运动是埃尔多安统治土耳其十年以來的最大挑战。.

查看 政教分离和2013年土耳其反政府抗议运动

人民阵线 (西班牙)五四运动庇護十一世伊斯坦堡伊斯蘭教法弗朗西斯科·莫拉桑彻底的宗教改革信徒洗禮俄羅斯教育土耳其宗教土耳其政黨列表土耳其政治圣诞节北周武帝灭佛國教利比里亚分离分離主義儒教文化再洗礼派公共行政学公明黨共和示威共济会創造論神國發言神道神道指令神户高专剑道课罢课事件福利黨福音派科索沃宪法第9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米兰敕令 (君士坦丁)米歇尔·阿弗拉克維斯朝聖教堂罗杰·威廉姆斯美國人權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美國社會美國無神論者協會美國革命美国美国历史美国宗教美国佛教猴子審判瑞士芝公園萨尔瓦多·阿连德靖国神社飞行面条怪物西班牙内战西班牙第二共和国馬灣公園马克思主义費利克斯·曼茲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贝尼托·胡亚雷斯贝拉克·奥巴马近代社格制度藏人行政中央自由民主党 (德国)臺灣里約熱內盧基督像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格哈特·施羅德梁美芬武乙民主党 (利比亚)民主党 (美国)民事結合波兰历史法国法国大革命年表消費主義澳大利亚联邦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激進黨會眾制浸礼宗新加坡宪法第15条新英格蘭新日本宗教团体联合会新教文化战争日光東照宮政教合一政教分离愛國主義托马斯·阿奎那托马斯·杰斐逊怀疑论者莉萨智利憲法時事通識1801年教務專約1910年10月5日革命2011年世界青年日2013年土耳其反政府抗议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