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

指数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针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第四个综合评估报告。该报告的全名是《气候变化2007: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Climate Change 2007,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AR4)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因此常被简称“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或“气候变化2007”报告,或“AR4”报告。IPCC的任务是对全球范围内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措施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方面的信息进行评估,并根据需求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实施提供科学技术咨询。作为IPCC的主要工作,此前于1990年、1995年和2001年,IPCC已经相继完成了三次评估报告。IPCC不直接评估政策问题,但所评估的科学问题均与政策相关。报告已成为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次发布的评估报告,在吸纳了此前开展的各项评估以及过去6年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对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气候变化观测事实、气候的多种过程和归因以及一系列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的科学认识水平。尽管该报告是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对气候变化的共识,但还是有一些批评意见出现。.

6 关系: AR4全球变暖的效应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观点第十一个小时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AR4

#重定向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

新!!: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和AR4 · 查看更多 »

全球变暖的效应

人们预测中的全球变暖的效应对环境以及人类的生活影响深远。它首要表现为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并且引发一系列次级效果,例如海平面上升、农业分布的改变、恶劣气候的增加以及热带疾病疫情的扩大。这种效应已经能够在某些例子中观察到,虽然目前还很难将这些特定的现象归因于全球变暖。 这些影响的程度及其可能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议题,并且在细节上仍然是不确定的科学问题。对于可能的效应以及目前认知水平的汇总可以参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二工作小组的报告,对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可以参见第一工作小组。 2007年,IPCC报告包括了预计效应的总结。.

新!!: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和全球变暖的效应 · 查看更多 »

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观点

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观点是科学家们对关于“全球变暖是否正在发生,如果发生,其原因和可能的后果”等议题的总体看法。这种科学的意见是通过国家性或国际性科学机构的综合报告和对气候科学家的意见调查来体现的。科学家个人,大学和实验室通过同行评审的出版物来贡献于这个整体的科学意见,达成共识和相对确定的部分被总结在高层次的综合报告和调查中。 当前的科学共识认为,地球气候系统是明确地变暖,而且“极有可能的”(至少95%的概率)是,人类活动(比如毁林和燃烧化石燃料)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从而导致大部分的变暖。此外,有可能的是,增加的气溶胶已经抵消了一些潜在的更进一步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 in.

新!!: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和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观点 · 查看更多 »

第十一个小时

《第十一个小时》(The 11th Hour),2007年上映的纪录长片。这部关注于自然环境的电影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创作、监制并讲述。《第十一个小时》全球首映于2007年的第60届戛纳电影节(2007年5月,16-27日),并在2007年8月17日开始了公映。这部电影举行公映的2007年,适逢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第四次评估报告;另外,其首映的日期,也正是在阿尔·戈尔《难以忽视的真相》公映后大约一周年的时候。.

新!!: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和第十一个小时 · 查看更多 »

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

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ECCS)是一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结合了碳捕获和储存和生物质的使用 ,能够创造负碳排放。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是一个实现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目标的一个关键技术.

新!!: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和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 · 查看更多 »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缩写IPCC;又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等;)是一個附屬於聯合國之下的跨政府組織,在1988年由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環境署合作成立,專責研究由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氣候變遷。該會會員限於世界氣象組織及聯合國環境署之會員國。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本身並不進行研究工作,也不會對氣候或其相關現象進行監察。其主要工作是發表與執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關的專題報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要根據成員互相審查對方報告及已發表的科學文獻來撰寫評核。 IPCC協助各國於1997年在日本京都草擬了《京都议定书》,協議目標是要在2010年時,讓全球碳排放量比1990年時減少5.2%,目前已有170多國核准該協議。 IPCC已分別在1990、1995、2001、2007年及2013年發表五次正式的「氣候變遷評估報告」,同時IPCC主席帕卓里博士在2008年時公開呼籲:「假如在2012年前沒任何行動的話,就太晚了。接下來的兩、三年是決定我們未來的關鍵時刻.

新!!: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