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撞擊事件

指数 撞擊事件

天文學上的撞擊事件(Impact event)是指地球或其他行星和小行星、彗星等其他天體互相碰撞的事件。根據歷史記載,有數百個在特定地區造成死傷以及財物損失的小型撞擊事件(包含火流星爆炸)被記錄下來。在海洋發生的撞擊事件可能造成海嘯對海洋和海岸造成損害。 最近的一次重大撞擊事件發生在700 BC爱沙尼亚的卡里,形成卡里隕石坑。 自從撞擊事件研究成為現在科學界的顯學後,在許多科幻作品中撞擊事件是重要的情節和背景知識。.

88 关系: 半人马小行星卡特林那巡天系統卡藍卡斯撞擊事件卡洛里盆地南美洲撞擊坑列表南極洲撞擊坑列表坎多事件大气层大洋洲撞擊坑列表天倉五太空警衛太阳女凱龍星環宇宙 (紀錄片)小行星101955小行星29075小行星410777尼斯模型巴林杰陨石坑中新世中期滅絕事件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亚洲撞击坑列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代 (地质学)伯克爾坑彗星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德干暗色岩土衛六大氣層地球的未來地球末日地球撞击坑列表北美洲撞击坑列表切薩皮克灣隕石坑味地謨事件回溯發現B612基金會皮克斯基爾隕石火星分界火流星穀神星地質索德柏立盆地絕世天劫瓦巴拉大陸瓦爾哈拉撞擊坑生物集群灭绝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銥異常隕石學會...銀坑隕石坑聖塔菲撞擊結構鐵行星非洲撞擊坑列表西奇坑 (火星隕石坑)車里雅賓斯克隕石黑海近地天体近地小行星阿瓦拉慈龍科阿瓦拉慈龍類赫爾曼·勒羅伊·費爾柴德赫淮斯托斯槽溝葛利斯710蒂拉瓦撞擊坑重力鎖眼金牛座流星雨金星雷達天文學通古斯大爆炸NWA 7034恐龙東地中海事件欧洲撞击坑列表沃爾特·阿爾瓦雷茨泰诺摩尔陨石坑涅墨西斯星潛在威脅天體末日幻想流星体撞击坑撞擊結構拉爾夫·馮·弗雷澤曼森隕石坑1991 BA2008 TC32013年5月 扩展索引 (38 更多) »

半人马小行星

半人馬小行星被歸類為軌道不穩定的小行星,並競相以神話中半人馬族的神祇命名。所以選擇這一族的名稱是因為它們的行為一半像小行星,另一半則像彗星。半人馬小行星的軌道會穿越或曾經穿越過一顆或數顆氣體巨星的軌道,並且有數百萬年的動力學生命期。 第一顆類似半人馬小行星的天體是在1920年發現的小行星944(Hidalgo),但是在1977年發現凱龍之前,它們並未被認為是一個新的族群。已知最大的半人馬小行星是1997年發現的女凱龍星,它的直徑達到260公里,大小如同主帶中的一顆中等大小的小行星。 沒有半人馬小行星曾經被拍攝過近照,但有證據顯示在2004年被卡西尼號拍下特寫鏡頭的費貝可能是被土星捕獲的半人馬小行星。另一方面,哈伯太空望遠鏡也已經獲得一些飛龍星表面特徵的資訊。 ,三顆半人馬小行星被發現有彗星狀的彗髮活動:凱龍、厄開克洛斯(Echeclus)和,因此凱龍和厄開克洛斯暨歸屬於小行星也歸屬於彗星。其它的半人馬小行星,像是Okyrhoe被懷疑有類似彗星的活動。任何一顆受到攝動而接近太陽至足夠的距離內時,都可已被預期會成為彗星。.

新!!: 撞擊事件和半人马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卡特林那巡天系統

卡特林那巡天系統(Catalina Sky Survey)是一個發現彗星和小行星,包括搜索近地小行星的計畫。更具體的說,搜索可能對地球構成撞擊威脅,有潛在威脅小行星(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PHAs.)的高危險群。.

新!!: 撞擊事件和卡特林那巡天系統 · 查看更多 »

卡藍卡斯撞擊事件

卡藍卡斯撞擊事件(Carancas impact event)是指2007年9月15日一個球粒隕石落在祕魯卡藍卡斯附近一個鄰近玻利維亞邊境和的的喀喀湖邊村莊的事件Planetario Max Schreier, September 24, 2007.

新!!: 撞擊事件和卡藍卡斯撞擊事件 · 查看更多 »

卡洛里盆地

卡洛里盆地(Caloris Basin;Caloris Planitia),或譯為卡路里盆地、卡洛里平原,是水星上的一個巨大撞擊坑,直徑約1550公里;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撞擊坑之一。“Caloris”是拉丁語,意思是“熱”;名字由來是因為水星在近日點附近時,太陽會直接照射在卡洛里盆地上方。這個撞擊坑在1974年被發現;周圍環繞著約2公里高的環形山。.

新!!: 撞擊事件和卡洛里盆地 · 查看更多 »

南美洲撞擊坑列表

南美洲撞擊坑列表列出所有在南美洲的撞擊坑,這些撞擊坑形成原因為大型隕石與彗星自宇宙墜落在地球撞擊造成的。在經過侵蝕與深埋等作用,這些撞擊坑直徑只能從撞擊坑的中心推估,因而與實際值有所誤差。.

新!!: 撞擊事件和南美洲撞擊坑列表 · 查看更多 »

南極洲撞擊坑列表

南極洲撞擊坑列表列出所有在南極洲及南冰洋的撞擊坑,這些撞擊坑形成原因為大型隕石與彗星自宇宙墜落在地球撞擊造成的。在經過侵蝕與深埋等作用,這些撞擊坑直徑只能從撞擊坑的中心推估,因而與實際值有所誤差。 目前在南極洲發現的撞擊坑都還未被確認,這些撞擊坑都還位於理論推估階段,所以在地球撞擊資料庫內並無資料。.

新!!: 撞擊事件和南極洲撞擊坑列表 · 查看更多 »

坎多事件

坎多事件是在1994年1月18日早晨發生於西班牙加利西亞坎多鄉村的爆炸事件。在這被描述為類似通古斯事件的報告中沒有傷亡。 當地居民聲稱看到天空中出現為期近一分鐘的火球,可能的爆炸地點;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的大學估計是在山腰上一個未知的圓坑。大約200 m³的土地流失了,樹木也被向小山下移置了100米。 關於爆炸的原因意見分歧。捷克奧德熱幽夫天文台的Zdeněk Ceplecha解釋此一事件可能是地底下的氣爆,突然的爆炸移除了表面的土壤,氣體則洩漏至空中。上升的卷流煙柱造成對流活動,創造出的電荷分離族以點燃氣體,形成類似觀測者所看見的火球。反對方則是隕石理論,也流傳出類似通古斯事件的解釋。當地居民也聲稱它是一顆流星,在西班牙加利西亞區域的天空中有人當時看見滿月大小的物體。總之這神祕事件也成為指向軍事機密或是「外星人活動」陰謀論的沃土。.

新!!: 撞擊事件和坎多事件 · 查看更多 »

大气层

大氣層,均源自及也許是一層受到重力吸引聚攏在擁有巨大質量天體周圍的氣體,而如果重力夠大且氣體的溫度夠低,就能長期保留住。有些行星擁有許多不同的主要氣體,並且有非常深厚的大氣(參見氣體巨星)。 恆星大氣層這個名詞描述的是恆星外面的區域,典型的範圍是從不透明的光球開始向外的部份。相對來說是低溫的恆星,在它們外面的大氣層也許可以形成複合的分子。地球大氣層,不僅包含有多數有機體呼吸所使用的氧和植物與海藻和藍綠藻行光合作用所使用的二氧化碳,也保護生物的基因免於受到太陽紫外線輻射的傷害。它目前的組成是古大氣層生活在其中的有機體經過數億年的生物化學修改後的結果。.

新!!: 撞擊事件和大气层 · 查看更多 »

大洋洲撞擊坑列表

大洋洲撞擊坑列表列出所有在大洋洲的撞擊坑,這些撞擊坑形成原因為大型隕石與彗星自宇宙墜落在地球撞擊造成的。在經過侵蝕與深埋等作用,這些撞擊坑直徑只能從撞擊坑的中心推估,因而與實際值有所誤差。.

新!!: 撞擊事件和大洋洲撞擊坑列表 · 查看更多 »

天倉五

天倉五,又稱為鯨魚座τ星(Tau Ceti,τ Cet/τ Ceti,),是在鯨魚座內一顆在質量和恆星分類上都和太陽相似的恆星,與太陽系的距離正好少於12光年,相對來說是一顆接近的恆星。天倉五是顆金屬含量稀少的恆星,人們推測它擁有類地行星(岩石行星)的可能性較低。根據觀測結果,它周圍的塵埃10倍於太陽系周圍的。這顆恆星看似穩定,只有少量的恆星變異。 通過天體位置和徑向速度的測量並未發現天倉五有伴星,但是這只排除大如次恆星,如同棕矮星的伴星。2012年12月偵測到了天倉五周圍可能有5顆行星存在的證據,其中一顆行星可能位於天倉五的適居帶。因為有岩屑盤,任何環繞著天倉五的行星都將比地球面對更多的撞擊事件。儘管這些事情導致行星不適宜居住,但普遍來說它擁有類似太陽的特性仍然在群星中引起大眾對它的興趣。它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搜尋的目標名單上的常客,因為它的穩定性和與太陽類似,而且它出現在一些科幻小說的作品中。 天倉五不像其他著名的恆星,有廣為人知的固有名稱,它只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見視星等為3等的暗星。從天倉五看太陽,也只是在牧夫座內的一顆3等星。.

新!!: 撞擊事件和天倉五 · 查看更多 »

太空警衛

太空警衛(Spaceguard)這個名詞指的是大量的發現與研究近地天體的努力。小行星的發現需要望遠鏡大面積的搜尋天空。無論屬於哪一個組織,專注於發現近地天體的努力都被視為"太空警衛巡天"的一份子。.

新!!: 撞擊事件和太空警衛 · 查看更多 »

太阳

太陽或日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電漿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其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質量大約是2千克(地球的333,000倍),約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同時也是27,173,913.04347826(約2697.3萬)倍的月球質量。 从化學組成来看,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 。 太陽的恆星光譜分類為G型主序星(G2V)。雖然它以肉眼來看是白色的,但因為在可见光的頻譜中以黃綠色的部分最為強烈,從地球表面觀看時,大氣層的散射使天空成為藍色,所以它呈現黃色,因而被非正式地稱為“黃矮星” 。 光譜分類標示中的G2表示其表面溫度大約是5778K(5505°C),V则表示太陽像其他大多數的恆星一樣,是一顆主序星,它的能量來自於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太陽的核心每秒鐘聚变6.2億噸的氫。太陽一度被天文學家認為是一顆微小平凡的恆星,但因為銀河系內大部分的恆星都是紅矮星,現在認為太陽比85%的恆星都要明亮。太陽的絕對星等是 +4.83,但是由于其非常靠近地球,因此从地球上看来,它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視星等達到−26.74。太陽高溫的日冕持續的向太空中拓展,創造的太陽風延伸到100天文單位遠的日球層頂。這個太陽風形成的“氣泡”稱為太陽圈,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連續結構。 太陽目前正在穿越銀河系內部邊緣獵戶臂的本地泡區中的本星際雲。在距離地球17光年的距離內有50顆最鄰近的恆星系(最接近的一顆是紅矮星,被稱為比鄰星,距太阳大約4.2光年),太陽的質量在這些恆星中排在第四。 太陽在距離銀河中心24,000至26,000光年的距離上繞著銀河公轉,從銀河北極鳥瞰,太陽沿順時針軌道運行,大約2.25億至2.5億年遶行一周。由於銀河系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中以550公里/秒的速度朝向長蛇座的方向運動,这两个速度合成之后,太陽相對於CMB的速度是370公里/秒,朝向巨爵座或獅子座的方向運動。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每年1月離太陽最近(稱為近日點),7月最遠(稱為遠日點),平均距離是1.496億公里(天文学上稱這個距離為1天文單位) 。以平均距離算,光從太陽到地球大約需要经过8分19秒。太陽光中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支持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 ,也支配了地球的氣候和天氣。人类從史前時代就一直認為太陽對地球有巨大影響,有許多文化將太陽當成神来崇拜。人类對太陽的正確科學認識進展得很慢,直到19世紀初期,傑出的科學家才對太陽的物質組成和能量來源有了一點認識。直至今日,人类对太阳的理解一直在不断进展中,还有大量有关太陽活动机制方面的未解之謎等待着人们来破解。 現今,太陽自恆星育嬰室誕生以來已經45億歲了,而現有的燃料預計還可以燃燒50億年之久。.

新!!: 撞擊事件和太阳 · 查看更多 »

女凱龍星環

女凱龍星環是圍繞直徑約250公里的半人馬小行星女凱龍星(小行星10199)的環系統,包含兩道狹窄但密集的環,寬度分別為6到7公里和2到4公里,相距9公里。女凱龍星環距離女凱龍星幾何中心400公里,約月球和地球距離的千分之一。它們是被歐洲南方天文台設於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的天文台群在2013年6月3日的一次恆星掩星事件中發現,並於2014年3月26日公布。使女凱龍星成為唯一已知有環的小行星,並且是太陽系第五個被發現的環系統和太陽系目前擁有環的天體中體積最小者。 女凱龍星環的發現是一項出乎科學家意料的發現,因為一般認為只有在質量更大許多的天體才會有穩定的環系統。在這之前無論是以直接攝影或掩星都沒有發現小行星的環系統。目前仍不知道女凱龍星能維持環系統長期存在的原因,但小型牧羊犬衛星的存在可以限制環系統的範圍。發現的小組暱稱這兩道環是「Oiapoque」和「」,分別是巴西北部和南部靠著海邊的河流,稍後會向IAU提交正式的名稱。.

新!!: 撞擊事件和女凱龍星環 · 查看更多 »

宇宙 (紀錄片)

《宇宙》(The Universe),是一部美國紀錄片電視系列,其內容主要與太空和天體等主題有關。《宇宙》主要是由透過電腦繪圖製作的天體電腦圖形,以及訪問宇宙学、天文學和天体物理学專家的片段組成。.

新!!: 撞擊事件和宇宙 (紀錄片)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101955

小行星101955(臨時名稱)是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在1999年9月11日發現的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它是OSIRIS-REx計畫在2023年攜帶樣品返回地球任務鎖定的目標。它是列在哨兵系統的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第三級,有著撞擊地球最高度危機的小天體>。 的平均直徑大約是,並且已經被阿雷西博天文台的行星雷達和金石深空網路廣泛的觀測。.

新!!: 撞擊事件和小行星101955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29075

(29075) 1950 DA是一顆近地小行星。該小行星因為是目前已知小行星中撞擊地球機率最高(0到0.33%)而聞名。它曾經是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最高的天體(0.17),並可能在2880年撞擊地球。在2004年12月底一次短時間觀測後小行星99942成為該指數最高的天體,達到1.10。.

新!!: 撞擊事件和小行星29075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410777

(410777) 2009 FD((也可以寫成2009 FD)是一對雙小行星。這顆阿波羅型小行星(一種近地小行星)的軌道在未來的2185年有與地球碰撞的風險。基於它的直徑估計是470公尺、動力學、碰撞機率與時間間隔,在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中,是所有已知小行星中撞擊威脅危險性第三高的。 最初宣布(410777) 2009 FD是在2009年3月16日由拉薩格拉巡天發現的,但是因為在太空監視於2009年2月24日,也就是三周前,的巡天觀測已經有它的影像,所以小行星中心將發現者給予太空監視的觀測。 (410777) 2009 FD在2009年3月27日以的距離通過地球附近。另一次在2010年10月24日以0.0702AU的距離掠過。(410777) 2009再度被發現時的視星等為23等23等的視星等,使(410777) 2009 FD比肉眼能看見的微弱了400萬倍。Math: (\sqrt)^\approx 3981071。在2013年11月30日,帕瑞納天文臺,在它於2014年4月以0.1AU的距離接近地球的幾個月前就已經觀察到。它在3月中旬的亮度大約在視星等19.3等。在2014年,對(410777) 2009 FD進行了一次雷達的都卜勒觀測。在2015年10月和11月接近地球時,使用進行研究。 NASA的近地計畫起初基於假設反照率0.15,估計它的大小是130公尺的直徑,因此估計它的質量是2,800,000公噸。但是使用NEOWISE2014年的資料顯示,它的反照率可能低至0.01,因此直徑大致為472公尺。因為NEOWISE的4種波長中只有(W1 + W2)這兩種波長還能工作,因此懷疑(410777) 2009 FD的直徑上限可能還要更大。在2015年的雷達觀測顯示它是小行星聯星 ,主星直徑120-180公尺,半星直徑60-120公尺。 噴射推進實驗室小天體資料庫顯示(410777) 2009 FD在22世紀晚期會兩度非常靠近地球,在2185年3月29日那一次的接近,與地球碰撞的機率是1/385。在2185年接近地球的帳面上距離是 。軌道測定認為2190年的接近會比2185年更複雜。精確的測量在2185年3月29日通過時與月球和地球的距離,將用於推測2190年3月30日的距離。(410777) 2009 FD在2190年3月30日應該比2185年3月29日更接近地球。 (410777) 2009 FD 的撞擊會對一片廣大的區域造成嚴重的破壞,或是引發巨大規模的海嘯。由於(410777) 2009 FD 的大小,和它與火星和金星的交互作用,使它的軌道不確定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它的巴勒莫尺度是 -0.40,使它在哨兵風險表上高居首位,比任何已知的其它天體高 。.

新!!: 撞擊事件和小行星410777 · 查看更多 »

尼斯模型

尼斯模型(Nice model,()是一個太陽系動力演化理論。該理論以提出地,蔚藍海岸天文台所在的法國城市尼斯命名 。該模型的提出是為了解釋太陽系中的類木行星在原行星盤內氣體消散很久之後從原本排列緊湊的位置遷移到今日位置的機制,這個模型和先前其他太陽系形成的模型並不相同。這個模型的太陽系動力學模擬是用來解釋太陽系內許多事件,其中包含了內太陽系的後期重轟炸期、奥尔特云的形成、太陽系小天體的分布,例如柯伊伯带,木星與海王星的特洛伊天体,以及大量被海王星重力影響的共振海王星外天體。這個模型因為許多對太陽系天體觀測的結果符合其預測而獲得成功,並且是近年最被廣泛接受的太陽系早期演化模型;雖然它並沒有被行星科學家普遍接受。該模型其中一個限制就是外行星的衛星和柯伊伯带(參見下文)。.

新!!: 撞擊事件和尼斯模型 · 查看更多 »

巴林杰陨石坑

巴林傑隕石坑(英語:Barringer Crater或Meteor Crater)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的沙漠中,旗桿市東方約69公里處,接近溫斯洛,因保存完好而頗具知名度。因為美國內政部通常會以距離某天然地標最近的郵局名稱為該地命名,而最近的郵局名稱是「Meteor」,美國內政部將它命名為「Meteor Crater」。巴林傑隕石坑起初被命名為「代亞布羅峽谷隕石坑」(Canyon Diablo Crater),而造成該隕石坑的隕石殘骸被命名為代亞布羅峽谷隕石。科學家則將它稱為「Barringer Crater」作為對首位提出成因是隕石撞擊的科學家丹尼尔·巴林杰的尊敬。該撞擊坑是巴林傑家族的私人公司巴林傑隕石坑公司財產,而該公司稱巴林傑隕石坑是「地球上最著名,保存最完好的隕石坑」。 儘管巴林傑隕石坑在地質學研究上极具重要性,但它並沒有被列為聯邦政府管轄的國家紀念區予以保護。1967年11月該地被列為美國國家天然地標。 隕石坑位在海拔1740公尺的高原上,直徑1200公尺,深達170公尺,周圍圍繞著45公尺高的隆起地形。巴林傑隕石坑的基岩上方已經被厚達210到240公尺的礫石層覆蓋。巴林傑隕石坑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接近方型外觀,一般相信是因為受到撞擊地點在撞擊前就存在的地層中節理影響。.

新!!: 撞擊事件和巴林杰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中新世中期滅絕事件

中新世中期滅絕事件(Middle Miocene disruption),又稱中新世中期中斷事件或中新世中期滅絕高峰期, 指的是大約發生在1,480至1,450萬年前,也就是中新世中期的的時候,曾經有一波陸上與水中生物共同的滅絕高峰期。該次滅絕事件幾乎在全球各地皆有發生,約有30%的哺乳動物在這段期間滅絕了。這次滅絕事件與中新世中期的氣候變遷同時發生,但兩者間的詳細關聯與影響至今仍不是很清楚。.

新!!: 撞擊事件和中新世中期滅絕事件 · 查看更多 »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Triassic–Jurassic extinction event)是顯生宙五大生物集群滅絕事件之一,發生於三疊紀與侏羅紀之間,大約是1億9960萬年前(另一說法是2億140萬年前)。這次滅絕事件的影響程度遍及陸地與海洋。在海洋生物中,有20%的科消失,包含著名的牙形石;許多大型鑲嵌踝類主龍、大部分獸孔目、以及許多大型兩棲動物也滅亡。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使當時至少50%的物種消失。這次滅絕事件造成許多空缺的生態位,使恐龍能成為侏羅紀的優勢陸地動物。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發生於盤古大陸分裂前,經歷時間短於一萬年。這次滅絕事件,也造成三疊紀恐龍、侏羅紀恐龍的明顯差異。在德國圖賓根發現一個化石地點,可以觀察到明顯的三疊紀-侏羅紀境界線。 統計顯示,這個時期的物種多樣性衰退,跟物種形成的減少較有關聯,而非物種滅亡的增加。 目前已有數個關於這次滅絕事件原因的理論:.

新!!: 撞擊事件和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 · 查看更多 »

亚洲撞击坑列表

亞洲撞擊坑列表列出所有在亞洲的撞擊坑,這些撞擊坑形成原因為大型隕石與彗星自宇宙墜落在地球撞擊造成的。在經過侵蝕與深埋等作用,這些撞擊坑直徑只能從撞擊坑的的中心來推估,因而與實際值有所誤差。.

新!!: 撞擊事件和亚洲撞击坑列表 · 查看更多 »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event,簡稱P-Tr)是一個大規模物种滅絕事件,發生於古生代二疊紀與中生代三疊紀之間,距今大約2億5140萬年 。若以消失的物種來計算,當時地球上70%的陸生脊椎動物,以及高達96%的海中生物消失;這次滅絕事件也造成昆蟲的唯一一次大量滅絕。計有57%的科與83%的屬消失Sole, R. V., and Newman, M., 2002.

新!!: 撞擊事件和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 · 查看更多 »

云是大气层中以水為主,包含其他多种較少量化学物质构成的可见液滴或冰晶集合体,这些悬浮的颗粒物也被称作气溶胶。研究雲的科學稱為云物理学,為氣象學的一支。實務上,雲專指距離地面較遠的液滴冰晶集合體,距離地表較近的則稱為霧,不過兩者在化學構成上其實是相同的。在太阳系的其它一些行星和卫星上也观测到云。由于各星球的温度特性不同,构成云的物质也有多种,比如甲烷,氨,硫酸。雲在中華文化中具有重大價值意義,在古典文學中,由於雲的輕、淡、隨風吹送、高舉脫俗,盈溢等現象,常被寄託為作者的的理想、品質、操守、氣節、感悟等。 科學上,雲的主要結構為水,當大氣中的水氣達到飽和蒸汽壓時,便會成雲。在地球上,水氣能達到飽和通常肇於兩種原因:空气的冷却和水氣的增加。当雲的密度超過空氣浮力時,有些雲會落至地面,形成降水;幡状云則不會形成降水,因為所有液態水在到达地表前就先被蒸发了。云是地球上水循环和能量的最好例子。太阳輻射電磁波至地表,提供熱能使地表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最後,雲再藉由降水的方式釋放潛熱並將水回歸至地表。 雲的顏色與外觀成因於水滴或冰晶散射陽光的行為。此外,因为云反射和散射所有波段的电磁波,所以云的颜色成灰度色,云层比较薄时成白色,但是当它们变得太厚或太浓密而使得阳光不能通过的话,它们可以看起来是灰色或黑色的。 虽然地球上大部分的云都形成于对流层,但有时也会在平流层和中间层观测到云。这三个大气层的主要圈层常並稱為「均质层」,均質層中大氣各物質組成比例大致均勻(水除外),不太因地點、時間、高度改變。均質層常與非均質層作為對比,後者由增溫层和散逸层組成屬於外层空间的过度区。.

新!!: 撞擊事件和云 · 查看更多 »

代 (地质学)

代(Era)是地球地質年代的時間單位之一,每個「代」時間長達數億年不等。一個「宙」可以細分為數個「代」,例如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表宏观化石记录中的主要阶段。代與代之間以灾难性灭绝事件为界线,P-T界线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分界,K-T界线是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分界。一些证据顯示在這些界線上,發生過灾难性的陨石撞击。 地球在硬壳动物出现之前的四十亿年历史(過去非正式地統稱為前寒武紀),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最近元古宙可細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太古宙可細分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冥古宙則尚未有正式的分代。.

新!!: 撞擊事件和代 (地质学) · 查看更多 »

伯克爾坑

伯克爾坑是全新世撞擊工作群發現,被假設為撞擊坑的一個海底地形。它們認為是一顆彗星或隕石在近代(西元前2,800-3,000年)的撞擊事件所造成的,估計直徑有30公里(18英里)Martos, S.N., H.D. Elkinton, E.F. Bryant, V. Gusiakov, and D. Breger (2006)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新!!: 撞擊事件和伯克爾坑 · 查看更多 »

彗星

彗星(Comet,有時也被誤記為慧星)是由冰構成的太陽系小天體(SSSB),當他朝向太陽接近時,會被加熱並且開始釋氣,展示出可見的大氣層,也就是彗髮,有時也會有彗尾。這些現象是由太陽輻射和太陽風共同對彗核作用造成的。彗核是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岩石構成的,大小從P/2007 R5的數百米至海爾博普彗星的數十公里不等,但大部分都不會超過16公里。 彗星的軌道週期範圍也很大,可以從幾年到幾百萬年。短週期彗星來自超越至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或是與離散盤有所關聯 。長週期彗星被認為起源於歐特雲,這是在古柏帶外面,伸展至最近恆星一半距離上,由冰凍天體構成的球殼。長週期彗星受到路過恆星和銀河潮汐的引力攝動而直接朝向太陽前進。雙曲線軌道的彗星可能在進入內太陽系之前曾經被沿著雙曲線軌跡被拋射至星際空間,則只會穿越太陽系一次。來自太陽系外,在銀河系內可能是常見的系外彗星也曾經被檢測到。 彗星與小行星的區別只在於存在著包圍彗核的大氣層,未受到引力的拘束而擴散著。這些大氣層有一部分被稱為彗髮(在中央包圍著彗核的大氣層),其它的則是彗尾(受到來自太陽的太陽風電漿和光壓作用,從彗髮被剝離的氣體、塵埃、和帶電粒子,通常呈線性延展的部分)。然而,熄火彗星因為已經接近太陽許多次,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可揮發的氣體和塵埃,所以就顯得類似於小的小行星。小行星被認為與彗星有著不同的起源,是在木星軌道內側形成的,而不是在太陽系的外側。主帶彗星和活躍的半人馬小行星的發現,已經使得小行星和彗星之間的差異變得模糊不清。 ,已經知道的彗星有4,894顆,其中大約有1,500顆是克魯茲族彗星和大約484顆短週期彗星,而且這個數量還在穩定的增加中。然而,這只是潛在彗星族群中微不足道的數量:估計在外太陽系的儲藏所內類似的彗星體數量可能達到一兆顆。儘管大多數的彗星都是暗淡和不夠引人注目的,但平均大概每年會有一顆裸眼可見的彗星,其中特別明亮的就會被稱為"大彗星"。 在2014年1月22日,ESA科學家的報告首次明確的指出在矮行星穀神星,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有水氣存在。這項檢測是通過赫歇爾太空望遠鏡使用遠紅外線技術完成的。此一發現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因為彗星,不是小行星,才會有這種典型的"噴流萌芽和羽流"。根據其中一位科學家的說法:"彗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區隔是越來越模糊了"。 古代也有彗星出现的记录,古人一般認為彗星是凶兆。.

新!!: 撞擊事件和彗星 · 查看更多 »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是一部於2015年上映的美國超級英雄電影,由漫威影業製作,華特迪士尼影業發行。本片為漫威電影宇宙的第11部作品以及2012年的影片《復仇者聯盟》的續集。本片由喬斯·溫登自編自導,並由多名演员共同出演,包括小勞勃·道尼、克里斯·漢斯沃、克里斯·伊凡、馬克·盧法洛、史嘉蕾·喬韓森、傑瑞米·雷納、亞倫·強森、伊莉莎白·歐森、當·卓度、保羅·貝特尼、安東尼·麥凱、史戴倫·史柯斯嘉、海莉·艾特沃、伊卓瑞斯·艾巴、占士·史碧達以及山繆·傑克森。 本片在全球上映後,儘管評價不及前作,還是獲得了普遍好評。本片成為了2015年北美第三高电影和史上票房第八高电影。兩部續集《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與《復仇者聯盟4》分別定於2018年4月27日、2019年5月3日上映。.

新!!: 撞擊事件和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 查看更多 »

德干暗色岩

德干暗色岩(Deccan Traps)又譯德干玄武岩,是一個大火成岩省,位於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是地表上最大型的火山地形之一。德干玄武岩由多層洪流玄武岩所構成,厚度超過2,000公尺,面積為50萬平方里。.

新!!: 撞擊事件和德干暗色岩 · 查看更多 »

土衛六大氣層

土衛六大氣層是太陽系的天然衛星中唯一發展高度完整的衛星大氣層。.

新!!: 撞擊事件和土衛六大氣層 · 查看更多 »

地球的未來

地球的未來可以由幾個地球長期的轉變估計,包括地球表面的化學狀態、地球内部冷卻的速度、地球與其他太陽系行星的攝動,以及太陽光度穩定的增長。這個估計當中有一個不明朗的因素,在於人類科技的發展對於地球所作的持續變化,包括可以對地球造成明顯變化的地質工程。目前的生態危機主要是由人類科技發展導致,而其影響可能會持續長達500萬年。科技發展亦可能導致人類滅絕,使地球回復到緩慢的進化步伐及長期的自然過程。 在數以億年計的時間尺度,隨機的天體事件可以對全球性生物圈帶來威脅,這可能會導致物種大滅絕。這些天體事件包括100光年內的超新星爆發,直徑為5-10公里(3.1〜6.2英里)以上的彗星或小行星。其他大型地質事件更具可預測性。如果忽略全球暖化的長期影響,米蘭科維奇循環估計地球將會繼續處於冰期至少到第四紀冰河時期結束。這是由地球軌道的離心,轉軸傾角及進動現象的因素導致。隨着超大陸旋迴的進行,地球板塊將可能在2.5至3.5億年間形成一個超大陸。在15至45億年後,地球的轉軸傾角可能出現最多90度的變化。 在未來40億年中,太陽的光度會持續增加,令抵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亦持續上升。這樣會令矽酸鹽的風化作用加速,並使地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下降。在6億年內,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將低於維持C3類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平。C4類植物雖然能在二氧化碳濃度低至百萬分之十的環境下生存,但長期來說地球的植物是趨向滅亡,而動物也會因欠缺氧氣的補充在數百萬年後滅種。 在11億年後,太陽光度將高於目前10%。這足以令大氣層成為“溫室”,使海水大量蒸發,而板塊構造很可能到此結束。然後,地球的核心發電效應也會消失,令大氣的磁層衰減,大氣外層的揮發性物質會加速散失。40億年後,上升的地球氣溫會引發逃逸溫室效應,至此幾乎所有生物也會滅絕。地球最有可能的命運是,75億年後進入紅巨星階段的太陽膨脹到地球的軌道,並把地球吸收。.

新!!: 撞擊事件和地球的未來 · 查看更多 »

地球末日

《地球末日》(英文:Last Days on Earth)是由20/20在美國廣播公司播出的科學特別節目,並在2006年8月由歷史頻道播出。 該節目敘述的世界末日有火山爆發、小行星撞擊、流感、氣候變遷、伽瑪射線暴、核戰爭、Machine rule。主持的科學家有加来道雄、奈爾·德葛拉司·泰森、史蒂芬·霍金、Kevin Warwick。在2007年,它獲得了艾美獎的提名。.

新!!: 撞擊事件和地球末日 · 查看更多 »

地球撞击坑列表

地球撞击坑列表列出所有在地球並直徑不小於20公里的撞擊坑,這些撞擊坑形成原因為大型隕石與彗星自宇宙墜落在地球撞擊造成的。在經過侵蝕與深埋等作用,這些撞擊坑直徑只能從撞擊坑的中心推估,因而與實際值有所誤差。.

新!!: 撞擊事件和地球撞击坑列表 · 查看更多 »

北美洲撞击坑列表

北美洲撞擊坑列表列出所有在北美洲的撞擊坑,這些撞擊坑形成原因為大型隕石與彗星自宇宙墜落在地球撞擊造成的。在經過侵蝕與深埋等作用,這些撞擊坑直徑只能從撞擊坑的中心推估,因而與實際值有所誤差。.

新!!: 撞擊事件和北美洲撞击坑列表 · 查看更多 »

切薩皮克灣隕石坑

切薩皮克灣隕石坑(Chesapeake Bay impact crater)是因隕石撞擊所形成的地質構造,位在北美洲,直徑約40公里,平均深度1.3公里,外圍環繞的同心圓狀的斷層,使整個坑體的規模達到直徑83公里。據推測,撞擊事件發生於始新世晚期,距今約3千五百五十萬年前。切薩皮克灣隕石坑是美國本土已知規模最大的撞擊構造,同時也是全世界少數幾個形狀完好、適合作為地質研究對象的水底隕石坑。隕石坑形成後,堆積作用持續將沉積物堆積在坑體上,形成了今日的切薩皮克灣。.

新!!: 撞擊事件和切薩皮克灣隕石坑 · 查看更多 »

味地謨事件

味地謨事件或波台波事件被認為是在味地謨河流域的火流星或彗星的彗核撞擊事件,它於2002年9月25日晚間大約10:00(當地時間)發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伊尔库茨克州Mamsko-Chuisky區的波台波小鎮。美軍的導彈防禦軍事衛星也偵測到此一事件。 有些嘗試企圖定義這次爆炸的等級。美國軍方分析師計算在0.2-0.5千噸,而俄罗斯物理學家估計是4-5千噸。 與事件相關的資訊在一周後才出現在大眾媒體和科學家之間。最初,沒有人能夠了解爆炸的嚴重程度。地區性的伊爾庫茨克太陽-地球物理學院派出了一個小探測隊,在波台波小鎮外10公里處企圖發現隕石(人們告訴他們其墜落在最近的山)。 有些人認為這一現象與1908年的通古斯事件類似。.

新!!: 撞擊事件和味地謨事件 · 查看更多 »

回溯發現

回溯發現(precovery,是pre-discovery recovery的簡短語詞)是天文學上在舊的圖檔或乾版中尋找某天體的影像,其目的為更精確的計算該天體的軌道。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小行星上,但有時也發生在彗星、矮行星、衛星或是恆星;甚至是系外行星也都曾經在已經歸檔的舊圖檔中被回溯發現。而在英文中的"precovery"原本是先前發現的天體從影像中消失不見(如隱身在太陽後方),但現在又再度從影像中被發現(可以是迷蹤小行星和迷蹤彗星)。 一個天體的軌道計算涉及觀測其位置次數的多寡。測量的次數越多,位置與時間分離的越廣泛,計算的結果就可以更準確。然而,對於一個新發現的天體,只有幾天或數周的測量位置可用,這僅僅可以做出初步的軌道計算(不精確的)。 當對一個天體特別有興趣(例如,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研究者就會開始搜尋舊有的圖檔,期能回溯發現該天體的影像。利用初步計算的軌道預測在舊的影像檔案中可能出現的位置。對這些影像(有時是幾十年)搜尋,以瞭解它是否已經被拍攝過。如果有,那麼就可以進行更精確的軌道計算。 因為這涉及大量的體力勞動,在快速的電腦普及之前,對可能的小行星發現進行圖像分析和測量是不切實際的。通常,這些影像是為了其他的目的(研究星系等)而做了幾年或幾十年,因此不值得為尋找普通的小行星去花費時間回溯發現圖像。現在,電腦可以很容易的分析數位化的天文影像,並將它們與十億顆天體的星表進行位置比對。看看它們是不是一顆恆星,還是實際上是一顆新發現天體的回溯發現。自1990年代中葉以來,這項技術已經被用來確定大量小行星的軌道。.

新!!: 撞擊事件和回溯發現 · 查看更多 »

B612基金會

B612基金會(B612 Foundation)是一個致力於避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私人基金會。該基金會的近期目標是在2015年找到可顯著改變小行星軌道的方式。.

新!!: 撞擊事件和B612基金會 · 查看更多 »

皮克斯基爾隕石

克斯基爾流星體於1992年10月9日在美國上空破裂,此一事件被數千名參與越過東海岸活動的民眾證實。這個破裂的流星體畫過了肯塔基和撞擊到紐約的皮克斯基爾,並危害到在馬里布公園的一輛雪佛蘭。許多大城市,像匹茲堡等,都目睹了這顆明亮的流星。這顆隕石向東北方而去,有著明顯的綠色。這顆流星體至少被16架獨立的攝影機拍攝到,並且是最著名的流星體事件。.

新!!: 撞擊事件和皮克斯基爾隕石 · 查看更多 »

火星分界

火星南北半球之間的分界(Martian dichotomy)是火星最明顯的地理特徵,該分界線是崎嶇的南半球隕擊高原和平坦的北半球盆地分界線。兩個半球間的高程差約 1 至 3 公里。而火星地殼平均厚度是 45 公里;而南半球地殼厚度約 58 公里,北半球則是 32 公里。.

新!!: 撞擊事件和火星分界 · 查看更多 »

火流星

火流星是與流星和隕石有關的一個術語。因此,使用這個術語的團體和單位,對於這個名詞的定義尚未完全達成共識。 對於火流星的描述,一個依據視星等的定義是亮度達到-14等或更亮的火球:156。另一個定義是任何可以撞擊形成大火山口的天體,而無須知道它的成分(例如,是否是一顆岩石或金屬的小行星,還是冰彗星)。 bolide這個字源自希臘文的βολίς bolis,他的意思是飛彈。.

新!!: 撞擊事件和火流星 · 查看更多 »

穀神星地質

星地質是針對矮行星穀神星的表面、外殼與內部構造的研究。.

新!!: 撞擊事件和穀神星地質 · 查看更多 »

索德柏立盆地

索德柏立盆地(英文:Sudbury Basin, Sudbury Structure 或 Sudbury Nickel Irruptive)是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撞擊坑;它是目前已確定的第二大地球撞擊坑。 該盆地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加拿大地盾中的大索德柏立。已廢除城鎮雷塞德巴尔富和东瓦莱即位於盆地內,而當地人稱為 "The Valley"。索德柏立的舊市中心則位於該盆地的南緣。 索德柏立盆地附近有其他的地質結構,其中有塔瑪戈米地磁異常、同樣是撞擊坑的、西方邊緣有渥太華-博納其爾地塹、東方邊緣則是五大湖構造帶,雖然兩者之間的地質構造並沒有明確的地球物理過程關聯。.

新!!: 撞擊事件和索德柏立盆地 · 查看更多 »

絕世天劫

是一部美國1998年科幻災難片,該片由麥可·貝執導,傑瑞·布洛克海默監製,試金石影業製片。英文片名Armageddon源於聖經啟示錄中世界末日最終戰場。該片講述了美國太空總署派遣鑽油工人在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上鑽井,並炸毀該小行星的故事。電影主演包括布魯斯·威利、班·艾佛列克、比利·波爾·科頓、麗芙·泰勒、歐文·威爾森、威廉·菲德內爾、麥可·克拉克·鄧肯、和史提夫·布希米。 《世界末日》電影上映日期剛好是同樣為科幻災難片的《彗星撞地球》上映兩個多月後,該片則由勞勃·杜瓦與摩根·費里曼等主演。在票房上,《世界末日》的票房超越《彗星撞地球》,主要是天文學家認為《世界末日》電影在描述撞擊事件時,在科學上比《彗星撞地球》更加精準真實。儘管遭到許多負面評論,《世界末日》在全球票房仍非常成功,在1998年十大票房電影排名上,《世界末日》以5億5仟萬美元位居第一,超越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二戰史詩片《搶救雷恩大兵》。 此片在香港由洲立影片發行有限公司發行。.

新!!: 撞擊事件和絕世天劫 · 查看更多 »

瓦巴拉大陸

巴拉大陸(Vaalbara)是一個理論上曾經存在的超大陸,自36億年前開始形成,31億年前成形,28億年前分裂。該超大陸的名稱「Vaalbara」來自南非的卡普瓦克拉通(Kaapvaal craton)和西澳大利亞的皮爾巴拉克拉通(Pilbara craton)。瓦巴拉大陸形成期間這兩個克拉通是相連的。 在形成瓦巴拉大陸的各個克拉通中的最古老撞擊事件噴發物以放射性定年法的結果都是34.7±0.02億年。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克拉通之間類似的結構序列年代在35到27億年之間。 來自兩個克拉通的超基性岩古地磁資料顯示,38.7億年前兩個克拉通曾經組成同一個超大陸。重建的兩個克拉通的視極移路線表現出明顯的相似處。皮爾巴拉和卡普瓦克拉通在同時期都有與长英质火山岩漿活動相關的張性斷層存在,並且有同時代的撞擊層。 大陸板塊互相碰撞並在造山運動期間形成超大陸的過程是週期性的。這個超大陸形成、分裂、分散與重組的板塊運動週期大約是4.5億年。.

新!!: 撞擊事件和瓦巴拉大陸 · 查看更多 »

瓦爾哈拉撞擊坑

哈拉撞擊坑(Valhalla)是木星衛星木衛四上的一個巨大多環結構撞擊坑,也是太陽系中最巨大的多環結構撞擊坑。名字由來於北歐神話中阿薩神族的主神奧丁的英靈殿。該撞擊坑中央有一個直徑約360公里的明亮區域。較內部的山脊和槽狀區域以及明顯的同心圓結構自撞擊坑中心延伸約1900公里遠。數個大撞擊坑和鏈坑在瓦爾哈拉撞擊坑內部。這個多環系統是在撞擊事件中形成的,且可能原因是撞擊的物體將木衛四的岩石圈撞穿,使底下的半液體或液體物質流到木衛四表面而形成。.

新!!: 撞擊事件和瓦爾哈拉撞擊坑 · 查看更多 »

生物集群灭绝

生物集群灭绝是指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段中,在一个以上并且较大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生物数量和种类急剧下降的事件。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宏观生物,因为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很难推测和测定。据科学家推测,自地球诞生以来,曾经出现过的生物已灭绝了超过98%。每次灭绝事件所灭绝生物的比率都有较大的差别。 生物集群滅绝要滿足四個條件:.

新!!: 撞擊事件和生物集群灭绝 · 查看更多 »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簡稱K-T事件、K-T滅絕),又稱為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簡稱K-Pg事件、K-Pg滅絕),是地球历史上的一次大規模物种滅絕事件,約發生於6600萬年前,中生代白堊紀與新生代第三紀之間,並導致當時地球上的大部分動物與植物消失,包含非鳥類恐龍在內。這個事件因為造成大部份恐龍滅亡與哺乳動物的興起而聞名,但是綜觀地球歷史,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滅絕了當時地球約90%的生物种类,才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生物集體滅絕事件。 由於國際地層委員會不再承認第三紀是正式的地質年代名稱,而由古近紀與新近紀取代,因此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又可稱為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 在白堊紀與第三紀的地層之間,有一層富含銥的黏土層,名為白垩纪-古近纪界线。恐龍(不包含鳥類)的化石僅發現於白垩纪-古近纪界线的下層,顯示牠們在這次滅絕事件發生時(或之前)迅速滅絕。有少部份恐龍化石發現於白垩纪-古近纪界线之上,但這些化石被認為是因為侵蝕等作用,而被帶離原本的地點,並沉積在較年輕的沉積層。除了恐龍以外,滄龍科、蛇頸龍目、翼龍目、以及多種的植物與無脊椎動物,也都在這次事件中滅絕。哺乳動物與鳥類則存活下來,並輻射演化,成為新生代的優勢動物。 大部分的科學家推測,這次滅絕事件是由一個或多個原因所造成,例如:小行星或彗星引起的撞擊事件、或是長時間的火山爆發。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等隕石坑以及德-干-暗色岩的火山爆發,與白垩纪-古近纪界线的時間相近,被認為最有可能與這次滅絕事件的主因。撞擊事件或火山爆發將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中,遮闢了陽光,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而對全球各地的生態系造成影響。但也有少數科學家認為,這次滅絕事件是緩慢發生的,而滅絕的原因是逐漸改變的海平面與氣候。.

新!!: 撞擊事件和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 查看更多 »

銥異常

銥異常一般是指在地層中化學元素銥含量異常豐富的狀況。而這異常含量一般被認為是其他天體撞擊地球的撞擊事件證據,白堊紀與第三紀地層交界的K-T界線即為一典型的例子。.

新!!: 撞擊事件和銥異常 · 查看更多 »

隕石學會

隕石學會(Meteoritical Society)是一個成立於1933年的美國非營利組織,成立目的是以研究隕石和其他地球外物質為重心以進一步了解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的行星科學研究與教育組織。.

新!!: 撞擊事件和隕石學會 · 查看更多 »

銀坑隕石坑

銀坑隕石坑(Silverpit crater)又音譯為西爾弗皮特隕石坑,是英国北海外海的海底地形,埋藏在北海海床之下,距英格蘭約克郡東岸約130公里,是以銀坑(Silver pit,北海海床的一處凹陷構造)為名。銀坑隕石坑是在一個例行石油勘探收集的地震数据的分析中被发现,並在2002年公佈消息。銀坑隕石坑最初被报道为英国首个已知的撞击隕石坑。但是,后来有科學家提出了其它的起源理論。科學家估計銀坑隕石坑的形成年代約為7,400萬年到4,500萬年前,相當於白堊紀晚期到始新世。.

新!!: 撞擊事件和銀坑隕石坑 · 查看更多 »

聖塔菲撞擊結構

聖塔菲撞擊結構(Santa Fe impact structure)是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聖塔菲東北部 Earth Impact Database.

新!!: 撞擊事件和聖塔菲撞擊結構 · 查看更多 »

鐵行星

鐵行星是以鐵為主要成分,有著富含鐵的核心,很少或沒有地函的一種行星類型。水星是太陽系內最大的這種類型天體,但是在系外行星可能有更大的這種天體存在。這種天體也可以稱為砲彈。.

新!!: 撞擊事件和鐵行星 · 查看更多 »

非洲撞擊坑列表

非洲撞擊坑列表列出所有在非洲的撞擊坑,這些撞擊坑形成原因為大型隕石與彗星自宇宙墜落在地球撞擊造成的。在經過侵蝕與深埋等作用,這些撞擊坑直徑只能從撞擊坑的中心推估,因而與實際值有所誤差。.

新!!: 撞擊事件和非洲撞擊坑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奇坑 (火星隕石坑)

西奇是在火星赫拉斯方格的撞擊坑,位於南緯58.3°,西經258.1°。它的直徑是234公里,以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吉洛·西奇(1818年–1878年)命名。 附近顯著的撞擊坑包括在東南方小的、南方的和西南西方的。 Image:Hellas quantangle.JPG|赫拉斯方格圖顯示兩個向左傾斜,朝向撞擊坑的底部的大河谷。請注意赫拉斯撞擊坑非常巨大,這張圖只顯示東部的一面。 Image:Secchi Crater Floor.JPG|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觀察到的西奇坑底部。點擊圖片可以看見美麗的塵捲風痕跡和一個撞擊坑的底部。.

新!!: 撞擊事件和西奇坑 (火星隕石坑) · 查看更多 »

車里雅賓斯克隕石

車里雅賓斯克隕石是大型的車里雅賓斯克流星,於2013年2月15日通過大氣層的殘骸抵達地面的碎片,此流星的下降成為了一顆超級火球,形成了一系列的冲激波,造成1,613人受傷及約7,320座建築物損毀。產生的碎片散布在较大的區域內。.

新!!: 撞擊事件和車里雅賓斯克隕石 · 查看更多 »

黑海

黑海是欧亚大陆的一个陆间海,被欧洲、高加索和安那托利亞半岛所包围。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的爱琴海区域相联。西亚和东欧被这一系列水体分隔开来。黑海在北面通过刻赤海峽与亞速海相连。流入黑海的主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 黑海的面积有(不包括亞速海)Surface Area—,最大深度为Maximum Depth—,体积为。黑海形成一个东西向的椭圆形凹陷。黑海的南面是本廷山脈,东面是高加索山脉,西北面是宽阔的低地。黑海东西向最宽有大约。.

新!!: 撞擊事件和黑海 · 查看更多 »

近地天体

近地天體 (near-Earth object, NEO)為太陽系內其軌道接近地球的天體。所有近地天體的軌道近日點都小於1.3天文單位,它們包括數以千計的近地小行星、接近的彗星、和大到在撞擊到地球之前還在太空時就能夠被監測的流星體。現在廣泛認為過去的天體撞擊,對於地球的地質史和生物史有著重大的影響。自1980年代以後,由於逐漸認知到近地小行星和彗星的潛在危機,對近地天體的興趣已逐漸增在,減緩威脅也在積極研究中。 近地天體中有部分的小行星軌道的近日點在距離太陽0.98和1.3天文單位之間。當一顆這樣的近地小行星(NEA)被檢測到,就會提交給位於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小行星中心編目登錄。一些近地小行星的軌道會和地球軌道交會,所以它們有和地球碰撞的潛在危險。美國、歐洲聯盟、和其它國家目前共同努力建構太空警衛,持續的監視這些近地小行星。 在美國,NASA接受國會的命令,對所有可能造成災難,直徑在1公里以上的近地天體都要造冊監看。,他們已經發現848顆直徑大於1公里的小行星,其中154顆是潛在威脅小行星(PHAs)。在2006年估計大約還有20%尚待發現, NEOWISE 在2011年估計,已經發現93%直徑大於1公里的近地天體,大約只剩下70顆尚待發現。 潛在威脅天體(PHOs)當前的定義是基於該物體接近威脅地球的潛在能力參數。主要是軌道與的最小近地距離(MOID)小於0.05天文單位,或是絕對星等(H)低於22.0(粗略的代表了更大的尺寸),就被視為是潛在威脅天體(PHOs)。而不會接近地球至0.05AU(7,500,000 公里,4,600,000 英里)以內,或是直徑大約小於150米(500英呎)(假設反照率是13%,則H.

新!!: 撞擊事件和近地天体 · 查看更多 »

近地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near-Earth asteroids,NEAs)指的是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这类小行星可能会带来撞击地球的危险。同时,它们也是相对容易使用探测器进行探测的天体。事实上,访问一些近地小行星所需的推进剂比访问月球还少。NASA的會合-舒梅克號已经访问过爱神星,日本的隼鳥號也成功的登陸糸川,現已返航并帶回物質樣本。 目前已知的大小4千米的近地小行星已有数百个。可能还存在成千上万个直径大于1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数量估计超过2000个。 天文学家相信它们只能在轨道上存在一千万至一亿年。它们要么最终与内行星碰撞要么就是在接近行星时被弹出太阳系。该过程可能会消耗大量小行星,但似乎小行星来源仍然在不断补给。.

新!!: 撞擊事件和近地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阿瓦拉慈龍科

阿瓦拉慈龍科(Alvarezsauridae)是群充滿謎題的小型、長後肢、善於奔跑的恐龍。牠們起初被認為代表原始的無法飛行鳥類,但最近的研究顯示牠們是群原始的手盜龍形類。阿瓦拉慈龍類恐龍有高度特化的特徵,前肢適合挖掘或撕裂、頜部延長、以及微小的牙齒。牠們已演化成以群居昆蟲為食,例如白蟻。阿瓦拉慈龍科通常可從以下特徵辨別出來:形狀平滑的修長頭部、短而強壯的手臂、以及一個大型指爪。 阿瓦拉慈龍科與阿瓦拉慈龍等名詞,都以歷史學家阿瓦拉慈博士(Don Gregorio Alvarez)為名,而非以更著名的物理學家路易斯·阿弗雷茲(Luis Alvarez)為名;路易斯·阿弗雷茲曾提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假說,並由撞擊事件所造成。.

新!!: 撞擊事件和阿瓦拉慈龍科 · 查看更多 »

阿瓦拉慈龍類

阿瓦拉慈龍超科(Alvarezsauroidea)是群小型手盜龍類恐龍。阿瓦拉慈龍超科、阿瓦拉慈龍科等名詞,都以歷史學家阿瓦拉慈博士(Don Gregorio Alvarez)為名,而非以更著名的物理學家路易斯·阿弗雷茲(Luis Alvarez)為名;路易斯·阿弗雷茲曾提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假說,並由撞擊事件所造成。在2010年,J.N. Choiniere等人在敘述、命名簡手龍(Haplocheirus)時,建立阿瓦拉慈龍超科,以包含非阿瓦拉慈龍科的原始物種Choiniere, J.N., Xu, X., Clark, J.M., Forster, C.A., Guo, Y. and Han, F. (2010).

新!!: 撞擊事件和阿瓦拉慈龍類 · 查看更多 »

赫爾曼·勒羅伊·費爾柴德

赫爾曼·勒羅伊·費爾柴德(Herman Le Roy Fairchild,),美國教育家、地質學家。他是提倡撞擊事件形成例如亞利桑那州巴林傑隕石坑等撞擊坑的先驅者。 費爾柴德的先祖於1639年自英格蘭移居美國康乃狄克州。 費爾柴德畢業於康乃爾大學,並長年任教於羅徹斯特大學。.

新!!: 撞擊事件和赫爾曼·勒羅伊·費爾柴德 · 查看更多 »

赫淮斯托斯槽溝

赫淮斯托斯槽溝(Hephaestus Fossae)是位於火星阿蒙蒂斯区的槽和河道系統,中心座標21.1 °N,237.5 °W。它的長度604公里,以火星上的古典反照率特徵命名。 赫淮斯托斯槽溝已被初步判定是,但它的形成和演化仍舊不明。目前已有人提出流星體撞擊事件造成火星表面下的冰融化,造成災難性的大量洪水流入槽溝的說法。.

新!!: 撞擊事件和赫淮斯托斯槽溝 · 查看更多 »

葛利斯710

格利澤710是位於巨蛇座尾部的一顆恆星,視星等9.69等,光譜類型為K7Vk,這意味著它是一顆以核心的氫進行熱核融合做為能量來源的主序星 (尾碼的k顯示光譜中有星際物質吸收的譜線)。這顆恆星的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60% ,而估計半徑是太陽半徑的67%。它可能是一顆光度在9.65-9.69之間的疑似變星。 這顆恆星目前至地球的距離是63.8光年 (19.6秒差距),但是依據過去和現在依巴谷衛星的資料指出,以它的自行和徑向速度,它將在140萬年後接近太陽至很近的距離 - 或許少於一光年。在最接近的時候,它的光度將達到1等星的亮度,如同心宿二一樣的亮。在目前的距離上,格利澤710的自行非常小,這意味著它幾乎是直接朝向著我們的是線方向移動著,可以與牧夫座的大角星比較。 從現在開始在±1,000萬年的時間內,結合格利澤710這顆恆星的質量和距離的接近將對太陽系造成最大的萬有引力攝動。.

新!!: 撞擊事件和葛利斯710 · 查看更多 »

蒂拉瓦撞擊坑

蒂拉瓦撞擊坑(Tirawa basin)是位於土星的衛星土衛五上的一個大型撞擊坑,座標是。該撞擊坑由航海家1號飛掠土衛五時發現,之後由卡西尼-惠更斯号拍攝細節影像。該撞擊坑以美國原住民波尼族的創造之神命名。.

新!!: 撞擊事件和蒂拉瓦撞擊坑 · 查看更多 »

重力鎖眼

重力鎖眼(gravitational keyhole,或稱為resonance keyhole)是太空中的一個小區域,該區域因為行星重力影響,可能使軌道通過該區域的小行星改變軌道,甚至讓小行星在下一次軌道週期中撞上行星。"Keyhole"這個自是相對於廣大太空的天體可能經過的相對較小空間,並且與形狀無關。.

新!!: 撞擊事件和重力鎖眼 · 查看更多 »

金牛座流星雨

金牛座流星雨是個與恩克彗星相關聯的流星雨,因為輻射點看似來自天空中的金牛座而得名。因為出現的時間在十月底至十一月初,適逢萬聖節的時段,因此也被稱為萬聖節煙火。 恩克彗星和金牛座流星雨都被認為是另一顆出現在20,000至30,000年前的大彗星分裂之後的殘骸,散佈出的物質有些成為一般的彗星,有些則因為接近地球或其他行星的引力場受到吸引而成為流星(Whipple, 1940; Klačka, 1999)。總而言之,這股湍流是太陽系內最大的一支,因此地球得花費數星期的時間才能穿過這股湍流,導致流星雨的活動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遠比一般的小流星雨要長許多。金牛座流星雨的顆粒也由比較重的物質構成,以小的小卵石為主,而不是一般的塵埃顆粒。 通常,金牛座流星雨出現時,每小時可以看見7顆左右的流星緩慢的掠過天際,這些流星的速度大約是27Km/Sec(或是每小時65,000英里)。如果夠大的話,其中有些會成為壯觀的爆發流星(bolide.),甚至會發出聲音。 由於行星引力場的影響,隨著時間的進展,在觀測上金牛座流星雨被標示為南北兩支,分別稱為金牛座南流星雨和金牛座北流星雨,但實際上這是這股湍流橫亙在空間中的兩個橫斷面。 另外還有輻射點靠近金牛座β星的一支出現在6月到7月,有些天文學家認為通古斯事件與這個流星雨有關。但是這是一支出現在地球的白天流星雨,因此不能進行目視觀測。出現在10月至11月的金牛座南流星雨和金牛座北流星雨則可以用肉眼來觀測。 金牛座流星雨的活動周期大約在2,500至3,000年之間,在核心部分接近地球時能產生更壯觀的流星雨。事實上,因為被分成兩支(白天和夜晚;每一支又分成南支和北支),在3,000年週期中的高峰期相距有數個世紀。有些天文學家注意到一些由巨石構成的,像是巨石陣的結構,與這個周期的極大期有所關聯。 下一次的極大期大約會出現在西元3,000年,所以可能這個流星雨與伯利恆之星也有關係,因為它上的極大期就出現在西元元年。金牛座流星雨因為恩克彗星的彗尾與地球遭遇而受到破壞 。 在地球穿越金牛座流星雨的湍流時,可能會因為通過較為稠密的區域,造成較多的物質撞擊到地球,而形成多個不同的極大期。 也有人認為當初的大彗星出現在肥沃月灣文化的銅器時代,因此對古老的銅器時代的崩潰要負起責任:可能有一顆巨大的流星撞擊在伊拉克。萬字旗(卍)的起源可能也與恩克彗星有關。.

新!!: 撞擊事件和金牛座流星雨 · 查看更多 »

金星

金星(英語、拉丁語:Venus,天文符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二顆行星,軌道公轉週期為224.7地球日,它沒有天然的衛星。在中國古代稱為太白、明星或大囂,另外早晨出現在東方稱啟明,晚上出現在西方稱長庚。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太白為白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金星。它的西文名稱源自羅馬神話的愛與美的女神,维纳斯(Venus),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忒,也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 它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於月球,是第二亮的天然天體,視星等可以達到 -4.7等,足以照射出影子。由於金星是在地球內側的內行星,它永遠不會遠離太陽運行:它的離日度最大值為47.8°。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它的大小、質量、體積與到太陽的距離,均與地球相似,所以經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然而,它在其它方面則明顯的與地球不同。它有著四顆類地行星中最濃厚的大氣層,其中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行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是太陽系最熱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金星沒有將碳吸收進入岩石的碳循環,似乎也沒有任何有機生物來吸收生物量的碳。金星被一層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雲覆蓋著,阻擋了來自太空中,可能抵達表面的可見光。它在過去可能擁有海洋,並且外觀與地球極為相似,但是隨著失控的溫室效應導致溫度上升而全部蒸發掉了B.M. Jakosky, "Atmospheres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in Beatty, Petersen and Chaikin (eds), The New Solar System, 4th edition 1999, Sky Publishing Company (Boston)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pp.

新!!: 撞擊事件和金星 · 查看更多 »

雷達天文學

雷達天文學是利用目標物體反射微波,藉由分析反射波以觀察近地天體的技術,這項研究已經進行了60年。雷達天文學與電波天文學的區別在於,後者是被動的觀察,而前者是主動的。雷達的傳輸可以是連續的或脈衝的,該系統已經廣泛的用於研究太陽系。 雷達回波信號的強度與距離的四次方成反比。設備的升級、增加收發器的功率改進了儀器,增加了更多觀測的機會。 雷達技術提供了其它手段無法取代的資訊,例如過雷達觀測驗證了一般相對論對水星軌道的論述,和為天文單位提供精確的數值。雷達影像提供被觀測物體有關形狀和固體表面的性質,這是其它地面技術無法取得的資訊。 地面的雷達依靠高能量(達到百萬瓦),但雷達天文學可以提供非常準確的關於結構、組成和太陽系物體運動的天文測量資訊。這有助於小行星-地球撞擊的長期預測,例如圖示的小行星(99942) Apophis。尤其是,光學可以觀測出現在天空的物體,但卻不能很準確地測量距離(當物體很小或是亮度不足時,依靠視差會變得更加困難)。另一方面,雷達可以直接測量物體的距離(無論其速度變化有多快)。結合雷達和光學的觀測,通常可以預測未來數十年,甚至幾個世紀的軌道。 現在有兩套天文雷達系統設施可以正常的使用:阿雷西博行星雷達和金石太陽系雷達。.

新!!: 撞擊事件和雷達天文學 · 查看更多 »

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大爆炸(Тунгусский метеорит)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7時17分(UTC 零時17分)發生在現今俄羅斯西伯利亞埃文基自治區上空的爆炸事件。爆炸發生於通古斯河附近、貝加爾湖西北方800公里處,北緯60.55度,東經101.57度,當時估計爆炸威力相當於2千萬噸TNT炸药,超過2,150平方公里內的8千萬棵樹焚毀倒下。 據報導,當天早上在貝加爾湖西北方的當地人觀察到一個巨大的火球劃過天空,其亮度和太陽相當,幾分鐘後,一道強光照亮了整個天空,稍後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將附近650公里內的窗戶玻璃震碎,並且觀察到了蕈狀雲的現象,這個爆炸被橫跨歐亞大陸的地震监测点所記錄,其所造成的氣壓不穩定甚至由在當時英國剛被發明的氣壓自動記錄儀所偵測。在事发後数天内,亚洲与欧洲的夜空呈现出暗红色Watson, Nigel.

新!!: 撞擊事件和通古斯大爆炸 · 查看更多 »

NWA 7034

西北非7034(Northwest Africa 7034,縮寫:NWA 7034)被認為是發現至今第二古老的火星隕石Associated Press (January 4, 2013).

新!!: 撞擊事件和NWA 7034 · 查看更多 »

恐龙

恐龙(學名:Dinosauria)或者非鳥型恐龙(学名:Non-avian Dinosauria)、恐龍總目,是出現於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态系统超過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疊紀,大部份於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滅絕事件中絕滅,僅倖存“鸟型恐龙”即现的鳥类存活下来。 1861年,考古学家發現的身为鸟类的始祖鳥化石、却與身为恐龙的美頜龍化石極度相似,差別只在於始祖鳥化石有著羽毛痕跡,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1970年代以來,許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極可能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虚骨龙类近鳥型恐龙的直系後代『鳥類学辞典』 (2004)、805-806頁。1990年代后,大部分科學家視鳥類為恐龙的直系后代,而甚至有少數科學家主張牠們應該分類於同一綱之內。2010年代后,因为孔子鸟等鸟类和恐龙的中间物种相继被发现、填补了原本的化石空白,更加确定了鸟类和恐龙之间的演化关系,导致鸟类从“恐龙的后代”改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 自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早期,第一批恐龙化石被科學方法鑑定後,重建的恐龙骨架因为其体型极其巨大或小巧、构造奇妙,已成為全球各地博物馆的主要展覽品,這古代生物開始為世人所知。在20世紀前半期,随着电影工业在美国兴起,大眾媒體都視恐龍為行動緩慢、慵懶的冷血動物。但是1970年代開始的恐龍文藝復興,提出恐龍也許是群活躍的溫血動物,並可能有社會行為。近期發現的眾多恐龍與鳥類之間關係的證據,支持了恐龍溫血動物的假設。恐龙已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儿童或者成年人均对恐龙有很高的兴致。恐龙往往是热门书籍與电影的题材,如:《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各类媒体也常報導恐龙的科学研究進展與新發現。 許多史前爬行動物常被一般大眾非正式地認定是恐龙,例如:翼龍、魚龍、蛇頸龍、滄龍、盤龍類(異齒龍與基龍)等,但从嚴謹的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龍,反倒是雞、鴨、孔雀才是真正的是恐龍。翼龍和恐龍是這幾個物種裡面關係最近的近親,都屬於鳥頸類;恐龍和翼龍是鱷魚、蛇頸龍的遠親,鱷魚所屬的鱷目、和蛇頸龍所屬的鰭龍超目,和恐龍翼龍所屬的鳥頸類同屬於主龍類;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所屬的主龍類和滄龍是關係較遠的物種,他們和滄龍所屬的有鱗目同屬蜥類;最後,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滄龍他們和魚龍是關係很遠的物種,唯一的聯繫是都屬於蜥形綱的一分子。.

新!!: 撞擊事件和恐龙 · 查看更多 »

東地中海事件

東地中海事件(Eastern Mediterranean Event)是發生在2002年6月6日的一次高能空中爆炸事件,地點在地中海上空,大約34°N 21°E(位於利比亞和希臘的克里特之間)。這次的爆炸,類似於一顆小原子彈的能量,被認為是一顆未偵測到的潛在威脅小行星接近地球造成的。這顆天體解體並且未找到任何殘骸,因為它發生在海面上,未曾觸及地面,所以也沒有形成坑洞。 此一事件發生在2001-2002印巴危機期間,這使西蒙·伍爾登將軍耽心此一事件會引發兩國之間的核子戰爭,在不同的時間點,可能會蹂躪這兩個地區,造成超過10萬人的死亡。.

新!!: 撞擊事件和東地中海事件 · 查看更多 »

欧洲撞击坑列表

歐洲撞擊坑列表列出所有在歐洲的撞擊坑,這些撞擊坑形成原因為大型隕石與彗星自宇宙墜落在地球撞擊造成的。在經過侵蝕與深埋等作用,這些撞擊坑直徑只能從撞擊坑的中心推估,因而與實際值有所誤差。.

新!!: 撞擊事件和欧洲撞击坑列表 · 查看更多 »

沃爾特·阿爾瓦雷茨

沃爾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是一位美國地質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路易斯·阿尔瓦雷茨之子。任教於柏克萊加州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因為與其父共同提出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理論而聞名。.

新!!: 撞擊事件和沃爾特·阿爾瓦雷茨 · 查看更多 »

泰诺摩尔陨石坑

泰诺摩尔陨石坑(Tenoumer)是一個位於非洲茅利塔尼亞的撞擊坑。.

新!!: 撞擊事件和泰诺摩尔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涅墨西斯星

涅墨西斯(Nemesis)亦稱黑暗伴星,是一顆科学家爲了解釋地球的週期性大滅絕原因而假設可能存在的一颗非常暗淡的棕矮星或紅矮星Leader-Post,, 22 Feb 1984, Page B6, Associated Press,其近日點為一光年,遠日點則為三光年,距離太陽95,000個天文單位,是太陽的伴星。現時尚未有證據證明其存在。.

新!!: 撞擊事件和涅墨西斯星 · 查看更多 »

潛在威脅天體

潛在威脅天體 (PHO) 是對軌道有可能接近地球的某一顆小行星或彗星的稱呼,它們的大小足以在與地球發生撞擊事件時對撞擊的區域造成重大的影響與損害。 潛在威脅天體的判定標準:如果它的最小軌道交會距離 (MOID) 小於0.5天文單位,而且它的直徑不小於150米 (大約500英呎)。這樣大小的天體撞擊在海洋中會引起史無前例的海嘯,足以導致人類居住的區域受到巨大影響。平均每一萬年會發生一次造成如此影響的事件。 大多數小行星的直徑都未能被人類精確地了解。因此,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和噴射推進實驗室使用更實用的絕對星等來測量。任何一顆絕對星等高於22.0的小行星都會被假設有足夠的大小造成一定規模的損害,但這仍然只是一種尺度的粗略估計,因為這種測量需要反照率,而通常它也是不精確或未知的。若是需求性的測量,NASA的近地天體計畫會假設反照率為0.13。 在2008年10月初,NASA已經有發現了982顆潛在威脅小行星 (PHAs) 和65顆潛在威脅彗星 (PHCs)。在2011年8月已經有1245顆潛在威脅小行星。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和卡特林那巡天系統仍在發現更多的潛在威脅天體。每一個發現都是通過不同方法的研究,包括光學、紅外線和雷達的觀測,以及測量它們的特性,比如大小、成份、自轉狀態、(更)精確的軌道。專業和業餘的天文學家都能進行這種測量。 當一顆小行星接近行星或衛星時,它將受到引力攝動的支配,從而變更它自己的軌道,從先前絲毫不具威脅改變成為潛在威脅,反之亦然。這反映出了太陽系的動力學特性。 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和杜林危險指數用於測定潛在威脅天體的威脅程度。.

新!!: 撞擊事件和潛在威脅天體 · 查看更多 »

末日幻想

末日幻想(apocalyptic fiction)是科学幻想中幻想由于核战争、瘟疫、外星生命入侵、撞擊事件、人工智慧叛變、技术奇异点、种族退化、超自然现象、末世论、地球的未來、氣候變化、资源枯竭或其他灾害造成文明结束的子类别。末日后幻想(Post-apocalyptic fiction)设定在上述灾难后的世界或文明。时间范围可以是灾难后的不久以后,关注幸存者的痛苦或心理;也可以是一段时间之后,通常描写灾难前文明被遗忘(或被神话)的故事。灾难后文明通常出现在一个农业社会、无技术世界,或者只遗留部分技术的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此类别显得十分流行,由于公众对核武器战争导致世界末日的恐惧。然而,最晚从19世纪初,一些明显的末日小说就存在了,包括玛丽·雪莱的《最后一个人》。M.

新!!: 撞擊事件和末日幻想 · 查看更多 »

流星体

流星體是太陽系內,小至沙塵(sand),大至巨礫(boulder),成為顆粒狀的碎片。流星體進入地球(或其它行星)的大氣層之後,在路徑上發光並被看見的階段則被稱為流星。許多流星來自相同的方向,並在一段時間內相繼出現,則稱為流星雨。.

新!!: 撞擊事件和流星体 · 查看更多 »

海,是指佔地球表面积70.8%的咸水区域。海洋调节着地球的气候并在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人类从史前时期就开始在大海中旅行并探索未知的海域,但现代真正的海洋学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挑战者号远征。海洋通常被划分为四个或五个大的部分和其余的小的部分,其中大洋的主流分划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而较小的分划---"海"则数量众多,如地中海。 由于大陆漂移,现今北半球几乎被陆地和海洋平分(约2:3的比例),而南半球多是海洋 (约1:4.7的比例)。Reddy, M.P.M..

新!!: 撞擊事件和海 · 查看更多 »

撞击坑

撞击坑(又称陨石坑或环形山)為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類地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撞击坑的中心往往会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撞击坑内常常会積水,形成撞击湖,湖心则有一座小岛。 在具有风化过程的天体上或者具有地壳运动的天体上老的撞击坑会逐渐被磨灭。比如在地球上通过风化、风吹来的尘沙的堆积、岩浆撞击坑会被掩盖或者磨灭。在其它天体上有可能有其它效应来磨灭撞击坑。比如木卫四的表面是冰,随着时间的流易,冰会慢慢流动,使得这颗卫星表面的撞击坑消失。 在地球上约有150个大的依然可以辨认出来的撞击坑,其中直徑大於100公里的僅有5個,通过对这些撞击坑的研究地质学家还发现了许多已经无法辨认出来的撞击坑。几乎所有具有固体表面的行星和卫星均带有撞击坑。在有些天体上撞击坑的密度可以被用来确定相应的表面地区的形成年代。.

新!!: 撞擊事件和撞击坑 · 查看更多 »

撞擊結構

撞擊結構(Impact structure)與撞擊事件造成的撞擊坑密切相關。這個詞是指因為侵蝕和沉積,已經難以從外表察覺是撞擊坑的區域,這是在地球上幾乎所有古老撞擊坑的命運;不像月球等太陽系中大多數以岩石組成的天體可以保存許多古老撞擊坑。撞擊結構還可用另一個較少用的詞 Astrobleme 代表,意思是「星體的傷痕」。 在一個撞擊結構中,肉眼可見的典型撞擊坑地形特徵是不明顯得。任何曾經存在的隕石碎片都會在長時間之後因為侵蝕而消失。可能的撞擊結構可以藉著地質或地球物理的異常特徵進行初步認定。進一步認定則必須要藉由尋找撞擊時產生的礦物(尤其是衝擊石英)、破裂錐、來自外太空物質的地球化學證據確定。.

新!!: 撞擊事件和撞擊結構 · 查看更多 »

拉爾夫·馮·弗雷澤

拉爾夫·馮·弗雷澤(Ralph R. B. von Frese,)是一位美國地球物理學家,現任教於俄亥俄州立大學。他和拉勒米·波茨(Laramie Potts)共同確認了南極洲的威爾克斯地質量瘤。.

新!!: 撞擊事件和拉爾夫·馮·弗雷澤 · 查看更多 »

曼森隕石坑

曼森隕石坑(Manson impact crater)是美國愛荷華州曼森附近一個形成於7400萬年前(白堊紀)的隕石坑。形成該隕石坑的撞擊事件是在北美洲已知規模最大的幾個Bill Bryson,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2003.

新!!: 撞擊事件和曼森隕石坑 · 查看更多 »

1991 BA

1991 BA是太空監視在1991年1月18日發現的一顆小行星的臨時名稱。它以160,000公里的近距離掠過地球,這個距離還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一半。1991 BA的直徑大約只有5-10米(15-30英呎),並且被登錄在哨兵風險表。它遵循一個高離心率(0.682)、低傾角(2.0°),與太陽距離在0.713至3.773天文單位(半長軸2.243AU)的軌道上運行。在1991 BA被發現的時候,它是當時所知在大氣層外離地球最近且最小的小行星。1991 BA非常暗淡,只有在接近地球時才能觀測到,因此被列為失蹤。 以機械模擬和以已知的彈道調適不確定區域顯示這顆小星在2023年1月18日與地球碰撞的機率是1,961,000分之一。估計這個碰撞會在高層大氣產生空氣爆裂,相當於19kt TNT,大約相當於在長崎引爆的小胖子。這顆小行星將會被蒸發,而這種小碰撞每年大約發生一次。.

新!!: 撞擊事件和1991 BA · 查看更多 »

2008 TC3

(卡特林那巡天系統臨時名稱:8TA9D69)是一顆質量80公噸,直徑的阿波羅型小行星 。這顆小行星於2008年10月6日被首度觀測到,卻在發現後的20小時內就衝進地球大氣層,並在蘇丹北部的上空爆炸 。由於在發現後不久,小行星中心(MPC)就已準確預測這顆小行星有極高的機率會衝進地球,這不但使學界能對小行星進行更完整的研究,也是首次成功預測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 。 撞擊事件過後,當地有大約600塊左右的隕石被尋獲,總重約,其大多屬於橄輝無球粒隕石,但也包含如等其他礦物 。.

新!!: 撞擊事件和2008 TC3 · 查看更多 »

2013年5月

; 武裝衝突.

新!!: 撞擊事件和2013年5月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