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50 关系: 基抹,历史书 (圣经),假神,卡拉克 (約旦),君王大道,士師,士師記,奧花·雲費,巴力,巴蘭 (聖經人物),亚扪人,以米人,以西結書,伯利恆,俄备得,俄巴底亞書,列王紀 (聖經),出埃及四十二站口列表,創世記,犹太人流散,犹他州市镇列表,米沙石碑,納巴泰人,約旦歷史,約拿單,约押,羅得,非利士人,西番雅書,马太福音第1章,路得,路得記,麦伦普塔赫石碑,迦南人,阿摩司書,耶利米書,耶稣的谱系,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波阿斯,摩西,摩押 (人物),摩押 (猶他州),摩押 (消歧義),撒馬利亞人,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所羅門,拿俄米,拿非利人,拉班。
基抹
基抹(כמש),摩押人所信奉之主神,亦為死海附近之民族所信奉之邪神(Evil god)。於密爾頓的史詩《失樂園》中,以惡魔之身分登場。.
查看 摩押人和基抹
历史书 (圣经)
歷史書是構成《希伯来圣经》主要的部分之一。包括以下12卷书,所记载的是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以后的事。除了一部份基督徒認同是歷史外,史學家並不認同是歷史事實,例如《約書亞記》中的白晝的時間延長了二十四小時就很難會被認為是歷史。.
查看 摩押人和历史书 (圣经)
假神
在亚伯拉罕诸教的信条中,假神指的是信徒們認為能力不合理或不奏效的神或崇拜物。这个词贯穿在圣经中与他們的神YHWH相对,YHWH被解释为真神、无穷无尽、无形态的并且至高无上的神,这就与对抗宗教中的拟人化神产生对比。 例如舊約聖經中神像、迦南的巴力台灣福音書房—《聖經恢復本》士師記2:13:並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巴力和亞斯他錄。、腓尼基人的亞斯他錄和巴力西卜、摩押人的基抹、亞捫人的摩洛台灣福音書房—《聖經恢復本》列王紀上11:7:所羅門為摩押的可憎之物基抹,和亞捫人的可憎之物摩洛,在耶路撒冷對面的山上建築邱壇。、以色列人的金牛犊及非利士人的大袞;新約中的丟斯台灣福音書房—《聖經恢復本》使徒行傳19:35:那城裡的書記安撫了群眾,就說,諸位,以弗所人哪,誰不知道以弗所人的城,是看守大亞底米廟,和從丟斯那裡落下來之像的?(羅馬神話的宙斯,下同)、亞底米(狄阿娜)、希耳米(赫耳墨斯)、丟斯雙子(卡斯托耳和波鲁克斯,即雙子座)等。 Category:亚伯拉罕诸教.
查看 摩押人和假神
卡拉克 (約旦)
卡拉克(الكرك,Al Karak,旧称Kerak)是約旦的城市,位於該國西部,为卡拉克省首府,距離首都安曼140公里,面積765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930米,該鎮自鐵器時代有人類居住,2003年人口21,678人。该地以十字军城堡出名。一般认为此地即《圣经》中所说的“摩押的吉珥”。Easton, Matthew George (1897).
查看 摩押人和卡拉克 (約旦)
君王大道
君王大道(阿拉伯語:الطريق الملوكي;英語:King’s Highway),古代近东地区一个极为重要的贸易通道。它从埃及开始穿越西奈半岛经过约旦南部的亚喀巴,往北向外约旦和大马士革直到幼发拉底河。除了作为贸易经商的通道,君王大道也是近东朝圣者的主要路线。 拜占庭时期和十字军时期,在君王大道沿途的高地建造了坚固的城堡和要塞作为保护基督教朝圣者和商旅。西元7世记到16世记,穆斯林占据了这条路线,成为穆斯林从叙利亚、伊朗等沿途国家到圣城麦加的穆斯林朝圣的路线,也称为「朝觐之路」。君王大道穿越了外约旦的沙漠地带,主要的公路使用者为沙漠内陆地区的居民。 在今天的约旦境内的35号和15高速连接了在北部的伊尔比德与南部的亚喀巴 。南部的路线穿越了许多的乾谷,形成宛如蛇般弯曲连绵的低速行驶道路。.
查看 摩押人和君王大道
士師
士师或称为民长,是古代以色列一种军事、政治领袖的称谓,而士師時期為前1390年至前1050年。据《旧约圣经》中的《士师记》记载,以色列人在摩西和约书亚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强有力的领袖,因此以色列各部作为一个松散的联盟,在危机就会特设一名士师作为领袖。它是一种即非选举制也非世袭制的职位,担任士师者被圣经描述为是被由耶和華选中来拯救以色列人的个人。士师平时掌管民事诉讼,战时统帅军队。最後一位撒母耳老年時,立了兩名兒子當士師,但他們不守撒母耳的道,以色列人就請求撒母耳為他們立一位王,士師時代結束。《士师记》中共计载了古代以色列12位士师,《撒母耳記上》記載了2位: 另外,基甸之子亚比米勒在基甸死后发动叛乱,自立为王,统治以色列3年。有时也将亚比米勒作为以色列的一位士师。.
查看 摩押人和士師
士師記
《士师记》是《舊約聖經》其中一--,天主教譯名是《民長紀》。 士師記內容記述鬼魔的宗教如何纏繞“為害”以色列民,以及耶和華怎樣借助他所任命的士師“憐憫悔改”的百姓,拯救他們。俄陀聶、以笏、珊迦及其後各士師的行爲能够“强化信心”。正如希伯來書的執筆者使徒保罗説:“若要一一細説,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時候就不够了。他們因着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軟弱變為剛强,爭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這個時期共有12位的士師,他們也包括陀拉、睚珥、以比讚、以倫和押頓。耶和華為士師爭戰,以他的靈幫助他們作戰。經上認爲,他們把功勞和榮耀全歸與上帝。 主題:以色列離棄神,遭仇敵擊敗,漸漸腐敗。.
查看 摩押人和士師記
奧花·雲費
奥普拉·盖尔·温弗里(Oprah Gail Winfrey,),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美国电视脱口秀主持人、制作人、投资家、慈善家及演員,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非洲裔名人之一,时代百大人物。 她是入选时代百大人物次数最多者,总共9次。2005年美國在線舉辦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她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中的第九位。.
查看 摩押人和奧花·雲費
巴力
巴力(腓尼基语: ;בעל),又譯巴耳、巴拉,是古代西亞西北閃米特語通行地區的一個封號,表示「主人」的意思,一般用於神祇。巴力這個封號是源自於迦南人的神明,是希伯來聖經中所提到的腓尼基人的首要神明,曾被用於不同的偶像,早在前15世紀,便有閃族的崇拜記錄。迦南神話中,最重要的是巴力的死與復活,並且與自然界的死和復活循環相配。迦南人認為,當在儀式中重演神話,自然界的力量也能夠重新恢復,使他們獲得肥沃的土壤、牲口與人丁等。許多當時如神廟妓女制度及各種狂歡儀式等的風俗,都源出於此。演變到後來,巴力就跟上帝一樣,所代表的就是「神」。巴力並非是一個特有的神名,隨著時間地點的不同,祂代表的就是不同的地方神。在西元前3000年左右,巴力代表的是蘇美人的風神恩利勒(En'lil)。過了一千年後,巴力一詞被普遍使用,各地各城邦都稱呼他們的神為巴力。許多以巴力為字首的代表的都是神名或王名。如巴比倫主神馬爾杜克(Bel-Marduk)以及腓尼基主神沙瑪什(Baal Shamen)。這位神到了敘利亞以及波斯都有人崇拜,甚至在迦南文化中也有祂的存在,是至高神埃爾(EL)的兒子,在迦南的祭典中祂的生日和祭日都有在紀念,這位神祇甚至連腓尼基人也有在拜,和其妻亞斯她錄一同代表了腓尼基人豐饒文化的象徵,不但是太陽神也是農業神,當災害來臨時,人們即以為是巴力神的震怒,其牲禮儀式甚至必需獻上活人或小孩,因而生出了火神摩洛克(Moloch)。隨著腓尼基人航海業的東奔西跑,巴力在摩西時期就已傳入到了地中海,包括了米甸文化(Midinite;即米甸地區的阿拉伯一族)和摩押國(Moabite;當時閃族的一支),在舊約中看的出來古猶太人也有這位神祇的崇拜,可能就是因為當時各地的人都崇拜以至過度,儀式過奢侈,不但獻上活人,還建造了花費浩大的寺廟,動員上千的祭司和勞力,甚至出現淫亂的場面。使得某些人產生了反感,成為後來墮落神的由來。 另外,中世紀著作《所羅門的小鑰匙》中的七十二柱魔神,也有記載巴力。別名「巴耶力」(Bael),排第1位的魔王。腓尼基神的巴力最初只用來表示一個特定的神的名詞,但是後來這個名詞開始等同一般名詞中的「神」。巴力(Bael)為所羅門72柱魔神中排位第1位。雖然巴力多被描繪成人類或是公牛的外型,在魔法書的描述中,祂則是以貓、人、蟾蜍,或是其組合的相貌出現。相當醜陋,聲音沙啞,能使人有變隱形的能力,尚精通性愛和法律的知識。而在法國學者科蘭·戴·布蘭西1818年的作品《地獄辭典》中,卻是以貓、人和蟾蜍的頭擺在一組蜘蛛腳上的形象出現。 巴力以王的名義指揮66個軍團守護四方。.
查看 摩押人和巴力
巴蘭 (聖經人物)
巴蘭(בִּלְעָם)是《希伯来圣经·民數記》中,他既不是以色列人的先知 ,又是一個負面人物。更被摩押國王巴勒召巴蘭來詛咒以色列人;但巴蘭依照神的命令祝福以色列人。然而,巴蘭因為貪心,計誘以色列人與摩押人連合,跪拜偶像,違背了上帝的命令,從而自取滅亡。.
亚扪人
亚扪人是(עַמּוֹן "People", Standard Hebrew ʻAmmon, Tiberian Hebrew ʻAmmôn)居住在约旦河以东的民族。同摩押人一样,亚扪人的始祖是以色列先祖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他與兩位女兒在逃離罪惡之城所多瑪之後,與幼女生下亞捫人的祖先。亚扪人被认为是以色列人和以东人的亲族。.
查看 摩押人和亚扪人
以米人
以米人(Emite,אֵמִים)是摩押人对利乏音人中一支的称呼。申命记第二章提到以米人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被摩押人打败并夺走了土地。在创世纪中也有提到以米人。根据中世纪的辣什,这个名字有“可怕”的意思,而其单数形式Ema/Emma(אימה)意思是“恐怖的”。.
查看 摩押人和以米人
以西結書
《以西结书》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部先知书,天主教翻译为《厄则克耳先知书》,作者普遍认为是犹太先知以西结(厄则克耳)。在《圣经》全书中,这本书列第26卷。《以西结书》中有很多异象和使徒约翰所写的《启示录》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主題:以西结在被掳中看到的异象及其对以色列的预言。.
查看 摩押人和以西結書
伯利恆
伯利恒(بيت لحم,意为“肉篮子”;בית לחם,意为“面包房”;Βηθλεέμ;天主教譯白冷)是一座位于巴勒斯坦西岸地区的城市,座落在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处,人口約3萬人。该城是伯利恒省的首府,也是当地文化和旅游业的中心。 对于基督教而言,伯利恒是耶稣的出生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基督徒团体的地方之一,不过近年来由于移民的原因,该城基督徒团体的规模已有所收缩。根据《圣经》记载,伯利恒也是大卫的出生地和加冕成为以色列国王的地方。城外有对犹太教有重要意义的拉结墓。 伯利恒在历史上曾经被众多的帝国所统治。目前,以色列控制着伯利恒的进出口,而日常行政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管理 在现代,伯利恒以穆斯林占多数,但仍然拥有巴勒斯坦最大的基督徒社区之一。伯利恒都市聚集区包括毗邻的2个城镇:Beit Jala和Beit Sahour,以及Aida和Beit Jibrin难民营。伯利恒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尤其是在圣诞节期间,由于该市拥有圣诞教堂,成为基督徒的朝圣地。伯利恒拥有30多家旅馆和300个手工业作坊。.
查看 摩押人和伯利恆
俄备得
俄备得,天主教翻譯為“敖贝”(希伯來語: עובד, Oved),按照旧约圣经记载,俄备得是犹大支派的波阿斯和摩押人路得的儿子,耶西的父亲、著名的大卫王的祖父。是追随摩西出埃及后的第三代。.
查看 摩押人和俄备得
俄巴底亞書
《俄巴底亞書》是《希伯来圣经》中篇幅最短的一本,也是《圣经》全书第31本书,它也属于《旧约圣经》的《小先知书》。在它僅有的21節經文裏,它一方面宣布上帝的審判信息,預告他行將把一個國家毁滅,另一方面則預言上帝王國必贏得最後的勝利。經文開宗明義地説:“俄巴底亞所見的異象。”他生於何時何地,屬於哪個支派,他的生平事迹——這一切都不詳。顯然,重要的是信息本身而非預言者本人。這是很合理的,因為正如俄巴底亞本人説,這乃是‘來自耶和華的信息’。 主題:耶和華對以掃的對付以及雅各為著耶和華國度的勝利。.
查看 摩押人和俄巴底亞書
列王紀 (聖經)
《列王紀》(希伯来语:,拉丁转写:)是《希伯来圣经》的一部分,原文用希伯來語書寫。這書冊估計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到前5世紀期間完成。 主題:在神經綸中神行政的對付,連同神的君王職分在地上因著列王而遭破壞與毀滅,以及神公正對付的悲慘結果。.
查看 摩押人和列王紀 (聖經)
出埃及四十二站口列表
本列表是关于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所经过的42个站口。.
創世記
《创世记》(בראשית,意為“在开始之时”;唐朝景教譯《渾元經》)是《希伯来圣经》的第一卷书。传统上远古的近东地區通常以书的首几个字为该书的名字。.
查看 摩押人和創世記
犹太人流散
犹太人流散史,(希伯来语:Tfutza,תְּפוּצָה)或流亡(希伯来语:Galut,גָּלוּת;意第緒語:Golus)是指以色列人、犹大族人(Judahites)和随后的犹太人离开祖先的故土(以色列地),随后在世界各个角落定居。 根据希伯来文圣经,“流亡”一词是指公元前8世纪从以色列王国流亡出来的以色列人的命运,也指公元6世从猶大王國(Judah)流放出来的犹太族人(Judahites)的命运。在流亡中,人们将犹太族人(Judahites)称为“犹太人”(יְהוּדִים,或Yehudim)——以斯帖記中的“犹太人末底改”是圣经中第一次提到犹太人这个词语。 第一次大流散是亚述流亡(Assyrian exile),公元前733年亚述的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将犹太人从以色列王國(後期)驱逐出去,公元前722年(这是萨尔玛那萨尔五世在以色列王国进行了三年围困之后),当萨尔贡二世摧毁了以色列王国后,这次流亡结束了。 公元前597年,在巴比伦囚虏(巴比伦流亡)中,猶大王國的一部分犹太继续流亡出去。圣经的以斯拉記包括两个文本,据说是新巴比倫王國的征服者居鲁士二世的法令,这两个文本允许被驱逐出境的犹太人在几十年后中返回祖国,并命令重建圣殿。这两个法令在内容和语调上存在差异,一个用希伯来语写成,一个用亞拉姆語写成,这让一些学者质疑它们的真实性。居魯士文書(又译居鲁士圆柱或居鲁士铭筒)是一个古代泥制圆筒,以居鲁士大帝的名义用古代阿卡德语楔形文字所写成,其中提到了重建圣殿,让流亡人民重新归国,人们经常认为这能够证明圣经中居鲁士法令的真实性,但是其他学者则指出,这个圆筒的文本针对的是巴比伦和美索不达米亚,没有提到犹大王国(Judah)或耶路撒冷。 Lester L Grabbe教授认为,关于犹大王国(Judah)“所谓的居鲁士的法令”不能被认为是真实的,但是,确实存在“允许被驱逐出境者返回和重建敬拜地点的一般政策”。他还表示,考古学表明,流亡人的回归是几十年中“慢慢流入”,而不是一次性发生的事件。在公元前63年耶路撒冷被占领后,哈斯蒙尼王朝成为罗马的附庸国,在公元6年,被列为犹太(罗马行省)。犹太人在公元66年期间反抗罗马征服者,历史称为犹太战争,它最终导致了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摧毁。在侵占期间,罗马人摧毁了第二圣殿和耶路撒冷的大部分地区。这个事件标志着犹太人从罗马流亡的开始,也被称为以东流亡。犹太领袖和精英从土地上流亡出来、被杀、或被带到罗马做奴隶。 公元前132年,剩下的犹太人在巴尔·科赫巴的领导下反抗哈德良。公元135年,哈德良的军队击败了犹太军队,犹太人从此失去了独立。作为惩罚,哈德良流放了更多的犹太人,将他们作为奴隶出售,将耶路撒冷的名字改名为Aelia Capitolina(爱利亚加比多连),将其变成一个罗马的异教城市,并禁止犹太人居住在那里。哈德良将犹地亚和和撒馬利亞命名为Syria Palaestina,这是根据亚述人和非利士人而命名的,其目的是为了侮辱犹太人,以抹除这片土地的犹太特征。Mor, M.
查看 摩押人和犹太人流散
犹他州市镇列表
截至2010年,美国的犹他州一共注册成立了243个市镇。其中,人口少于1000者称为镇,超过1000者则称为市。这个注册成立的过程需要由相应地区居民经过公投来完成。根据犹他州宪法,城市和镇拥有行使市政事务的所有权力,有权在其管辖范围内建立地方警局,制定和执行与现有一般法律无冲突的法规。他们还有权征收和提高税收,通过征收来获得任何对当地加以改善所需的财产,并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1847年7月22日,第一波摩爾門教拓荒者到达盐湖谷,并在这里建立了盐湖城,这也是欧洲人在犹他州的第一个定居点。之后的22年时间里,有超过7万拓荒者穿过平原来到犹他州定居。起初位于瓦薩其前線(Wasatch Front)的殖民定居点大多是由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会员建成,但又没有该教会的直接参与。除前瓦沙奇地区外的大部分定居点则是由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领袖指导、计划、组织和派遣建立。此外,铁路和矿业公司,非摩门教徒也建立了一些定居点。许多定居点是以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经文和历史领袖命名,该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河流、山脉、湖泊和植物也都是常见的名称来源。 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全州276万3885位居民中有243万8347位生活在这些城镇中,占88.2%。犹他州75%的人口集中在前瓦沙奇的四个县,分别是盐湖县、犹他县、戴维斯县和韦伯县。州首府盐湖城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有18万6440人,而前煤业小镇斯科菲尔德则是全州人口最少的镇,只有24人。.
查看 摩押人和犹他州市镇列表
米沙石碑
米沙石碑,又名摩押石,是一塊黑色玄武岩石碑,記載了公元前9世紀時摩押王米沙的事蹟,在1868年被發現出來,現存放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米沙石碑在考古學上的意義有兩個:其一是證明了摩押人在當時已有文字,其二是證明了在《聖經》有關以色列人及摩押人爭戰的事件是史實。 米沙石碑高1.24米,闊和深都是0.71米,是一塊圓頂的正方柱體石碑。石碑的正面有34行銘文,以原始希伯來字母書寫。碑文的銘刻估計在公元前850年書寫,以紀念米沙王戰勝以色列王暗利。石碑在1868年在約旦的底本(Dhibon)被發現,為當地的阿拉伯人所有,當時還是完好的。在當時,一位被派往耶路撒冷的德國籍宣教士克連牧師(Rev.
查看 摩押人和米沙石碑
納巴泰人
納巴泰人(阿拉伯文:;英文:Nabataeans。又譯納巴提人), 是在約旦、迦南的南部和阿拉伯北部營商的古代商人。弗拉維奧·約瑟夫斯把敘利亞和阿拉伯的邊界、幼發拉底河至紅海的地命名為「納巴泰」,也就是他們位於綠洲的居住地和名字來源。 他們寬鬆的貿易管理網絡以一串綠洲為中心點,但中心點沒有足夠範圍作集体農業,而綠洲間的通路在荒漠周遭毫無防線。在106年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征服納巴泰並併入羅馬帝國,令到其文化尤其是罐裝著色陶器業分散,最後永久失落。.
查看 摩押人和納巴泰人
約旦歷史
約旦歷史開始於西元前90,000年,當時這個地區已經有人居住。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和马其顿统治。7世纪属阿拉伯帝国版图。16世纪归属奥斯曼帝国。.
查看 摩押人和約旦歷史
約拿單
约拿单(יְהוֹנָתָן,Jonathan),是圣经旧约中记载的一个人物,是以色列第一位由上帝耶和華膏立的国王扫罗的长子,也是以色列历史上第二位膏立君王大衛王的忘年交。他後來在一場战争中与父亲一起阵亡。大卫为此哀痛万分。.
查看 摩押人和約拿單
约押
约押(希伯来语 )是大卫姐姐洗鲁雅之子,也是大卫军队的元帅(撒母耳记下8:16; 20:23;历代志上11:6; 18:15; 27:34)。 约押这个名字意为耶和华是父亲。除了大卫的外甥,圣经里还有两个人叫这个名字(见以斯拉记 2:6,8:9)。这也是当代以色列一个常见的名字。 约押这个名字也可能来自于约旦河东岸的摩押,摩押女子路得就来自于那里。 约押有两个兄弟,亚比筛和亚撒黑。亚撒黑被押尼珥杀死,为此约押违背大卫的意愿,对押尼珥进行了谋杀报复(撒下2:13-32; 3:27)。 在领导了对锡安山要塞的攻击之后,他被晋升为元帅军衔(历代27:34)。他率领军队对抗亚述、亚扪、摩押和以东。他也参与了大卫对乌利亚的谋杀(撒下11:14-25)。 在押沙龙叛乱期间,约押作为大卫部队的指挥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押沙龙,大卫的儿子之一,聚集了大部分以色列人反抗大卫,大卫被迫逃离,只有他最信任的人和他在一起。但是,大卫不让伤害自己的儿子,命令他的部下杀死不得伤害押沙龙。但是,当一个人报告说,发现押沙龙在一棵树上,还活着,约押和他的人杀死了押沙龙(撒下18:1-33)。 大卫后来立另一个外甥亚玛撒(撒下17:25; 19:13)代替约押统领军队。其后约押杀害了亚玛撒(撒下20:8-13; 列王纪上 2:5)。 在临死前,大卫告诉所罗门,要处死约押,引用约押过去背叛他的意志,在和平时杀害以色列两个元帅,押尼珥和亚玛撒,是有罪的,为此所罗门下令由比拿雅将他处死(列王纪上2:29-34),并接替他担任元帅。约押被安葬在旷野(列王记上2:34)。有趣的是,约押逃到了耶和华的帐幕,抓住祭坛的角,比拿雅,根据所罗门的命令,将约押杀死。.
查看 摩押人和约押
羅得
羅得(天主教譯「羅特」;לוֹט,意即隱藏、覆蔽),是《希伯来圣经》记载的人物,乃摩押人和亞捫人的始祖。羅得是以色列人始祖亞伯拉罕的侄子,是亞伯拉罕兄弟哈蘭的兒子。.
查看 摩押人和羅得
非利士人
非利士人(Philistines,希伯來語פלשתים, plishtim),天主教譯名為培肋舍特人,又譯菲力斯丁、菲力斯丁人,是居住在迦南南部海岸的古民族,其領土位於今日加薩走廊及以北一帶,並在後來的文獻中被稱為「非利士地」。非利士人的起源,現代考古學認為與希臘之南愛琴海的邁錫尼文化的早期有文化聯結。在非利士人留下任何文字資料之前,他們已採用迦南當地的文化和語言。非利士語的辭匯中,有許多證據證明他們起源於印歐語系。.
查看 摩押人和非利士人
西番雅書
《西番雅书》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卷先知书,在基督教传统中被列为《旧约圣经》第36卷,记载犹大王国末期的贵族子弟西番雅的预言和相关情况。这本书警告犹太人不要离弃他们祖先的上帝耶和华,否则他们将会失去上帝子民的地位。这本书的信息影响了犹大国的国王约西亚,在全国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废除偶像崇拜运动。圣经记载,由于他推行正确崇拜,来自亚述帝国的军队遭到上帝天使的攻击,损失十分惨重,大败而归。 主題:耶和華對以色列和列國的審判,以及祂對外邦和以色列的拯救。.
查看 摩押人和西番雅書
马太福音第1章
《马太福音》第1章是《新约圣经》第一部分《四福音书》的第一书卷《马太福音》的第一章,共有25节,记载了耶稣的家谱和耶稣的降生。.
查看 摩押人和马太福音第1章
路得
路得(基督新教翻譯)、盧德(天主教翻譯)(Ruth;רוּת)是生活在大约公元前1100年的一位摩押族(摩阿布)中东女子。以色列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大衛王(達味王)的曾祖母。 路得本来是犹太人拿俄米(納敖米)的儿媳。拿俄米和丈夫以利米勒(厄里默肋客)来自犹大支派的伯利恒(白冷),于以色列国遭遇饥荒的时候带两个儿子玛伦(瑪赫隆)和基连(基肋雍)来到异族摩押地寄居。两个儿子在当地娶了摩押女子俄珥巴(敖爾帕)和路得(盧德)为妻。后来这个家庭遭逢不测,先是父亲去世,然后两个儿子也相继死去。结果只剩下了三个无儿无女的寡妇,以致以利米勒后继无人。 拿俄米听闻耶和华再次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遂决定返回故土犹大。她的媳妇欲与她一同起行去犹大地。拿俄米请她们返回摩押的娘家,并祈愿耶和华恩待她们,使她们在本族中找到新的夫家。结果,俄珥巴“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而路得却诚心诚意,坚决归附耶和华的崇拜,因此她决意追随拿俄米。 追随婆婆返回伯利恒后,路得在前夫族人波阿斯的田里与波阿斯的侍女一起拾遗穗而与波阿斯产生爱情。 后来波阿斯以购赎者的身分娶了路得,而他们的儿子俄备得就是后来著名的大衛王的祖父。.
查看 摩押人和路得
路得記
路得記是圣经旧约中的篇章。这一篇是圣经中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内容之一。这本书讲述大卫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的故事,围绕路得这一人物展开。 主題:一幅完整的表號,說到外邦的罪人,藉著基督的救贖而與基督聯結,與神的選民以色列同被帶進神聖的產業。.
查看 摩押人和路得記
麦伦普塔赫石碑
麥倫普塔赫石碑(The Merneptah Stele),别名以色列石碑(the Israel Stele)或法老麥倫普塔赫胜利纪念碑(Victory Stele of Merneptah)。这座石碑是一座大型暗色花岗岩石碑,为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所立。后来法老麥倫普塔赫在公元前1213年到前1203年在位,他在此石碑上刻下碑文。碑文内容纪念了法老麥倫普塔赫的一次重要战役的胜利,此战埃及军队击败了Libu 和 Meshwesh两支利比亚人部落以及他们的海上民族盟友。碑文的最后两行提及了先前发生在迦南的一次战役,法老麥倫普塔赫在碑文中声称在此战中他击败了亚实基伦(迦南地的非利士人城邦)、基色(Gezer,迦南地的城市)、雅罗安(Yanoam)、以色列等民族的军队。 埃及学家弗林德斯·皮特里于1896年在底比斯古城的法老麥倫普塔赫祭庙中发现了这座石碑。 皮特里有评论说,“这座石碑的名声会超过我发现的所有其他东西”。如今它收藏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碑文的一个不完整的抄件在卡纳克被发现。 石碑高度为318厘米或大约10英尺,宽度163厘米。碑文的主体先是叙述文字,最后以一首诗歌结束,这正是当时埃及新王国时代的碑文风格。碑文记载的年代为“(法老麥倫普塔赫在位)五年,夏季第三月,三日”,大约为公元前1209或前1208年。 碑文声名显赫的原因在于这是唯一提到以色列( "Isrir" 或者 "Israel")的古埃及文字记录。同样碑文也是至今为止发现的证明以色列存在的年代最古的证据。因此许多学者将此石碑称为以色列石碑。这个称谓有些误导的性质,因为碑文内容明显不是为以色列而作的,仅仅是在行文中提到一次以色列罢了。 只有一行提到了以色列,该行的译文为:“以色列惨遭蹂躏,几乎灭种”("Israel is wasted, bare of seed")。该行另一种译文为“以色列荒芜,其种无存”("Israel lies waste, its seed no longer exists")。碑文提到迦南地的内容很少。以色列仅仅是和亚实基伦(Ashkelon)、基色(Gezer)和雅罗安(Yanoam)一起在碑文中提到一次罢了。法老麥倫普塔赫是在碑文中插入了这行提到他在迦南地的战役,但碑文主要内容是他对利比亚部落和海上民族的战役的胜利。提到麥倫普塔赫的迦南地战役的碑文内容是,“迦南悲哀地臣服。亚实基伦被征服。基色被攻占。雅罗安不复存在。以色列惨遭蹂躏,几乎灭种。” 现在人们对于碑文的分歧集中在法老麥倫普塔赫的迦南战役是否真实发生。另外人们对碑文是否真实描述迦南战役也产生了疑问,怀疑碑文是否同亚述文献一样从来不承认亚述的战败。持怀疑观点的人们指出,另一篇关于卡叠石战役的碑文明确了麥倫普塔赫的父亲拉美西斯二世对迦南地的统治十分稳固。因此麥倫普塔赫即位后再次征服迦南地的战役就显得奇怪了。除非当地爆发了叛乱,以至于麥倫普塔赫认为有必要为了重建埃及统治而敉平叛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麥倫普塔赫对迦南地的统治不怎么稳固。 i-i-z:Z1s*Z1s:r-i-A-r:Z1-T14-A1*B1:Z2s以上为碑文“以色列”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由于碑文中“以色列”只出现一次,使得专家搜集信息推断此处“以色列”的所指较为困难。碑文明确此“以色列”是指一个民族,而不是国家。因为此处“以色列”象形文字中没有“国家”这个表意符号。碑文中和以色列同列的敌人亚实基伦(Ashkelon)、基色(Gezer)和雅罗安(Yanoam),象形文字符号组合中有“城邦”的表意符号。这个“城邦”符号形如“一根投掷棒加三座山”。而我们所见的“以色列”的象形文字符号组合却使用了另一个表示埃及之外民族的表意符号,形如“一根投掷棒加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在这个男人和女人的下方有三条竖线”。埃及人使用这个符号来表示游牧民族,或者说是没有自己固定城市的民族。于是碑文的这种表达方式暗示了在法老麥倫普塔赫第五年,以色列人处在半游牧状态或者居于乡村的状态。除了这个分析之外,学者对当时以色列的其他状况得出结论非常少。 Donald Redford提出的理论认为此“以色列”是一支与贝都因人类似的游牧人,埃及人称之为“Shasu”。Redford注意到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Soleb temple里的记载公元前15世纪的“Shasu”族群的列表中,有一个是“Yhw,在Shasu之地”。Yhw被认为是Yaw或Yahweh的早期形式。而Yahweh正是希伯来语圣经(基督教的圣经旧约)里以色列的上帝。这个以色列人和Shasu存在关系的学说被质疑。因为在麦伦普塔赫石碑碑文中,以色列人并未被描绘为Shasu。碑文中以色列人与迦南城邦亚实基伦人、基色人和雅罗安人,两者在服装和发型上别无二致。碑文中的亚实基伦人等城邦人民正在保卫自己的城市。“以色列”人紧接着在这些迦南地的城邦人民之后被提到。看来人们对此不会形成成熟可靠的结论。在麦伦普塔赫石碑之后,下一个提到以色列的非圣经文献就是300年后的米沙石碑。米沙石碑碑文记载了以色列王暗利和摩押人的战争。麦伦普塔赫石碑时代200年后扫罗成为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王。这200年的历史圣经的记载很粗略。以色列如何转变为一个王国仍然需要研究。无论如何,麦伦普塔赫石碑是以色列历史的重要资料,它是关于“以色列”的第一次官方纪录,尽管信息不多。 Institute of Southern Adventist University 的Michael G.
查看 摩押人和麦伦普塔赫石碑
迦南人
迦南人,巴勒斯坦的早期居民,讲闪族语系语言,属于闪米特民族的一支。血缘上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相近。他們曾經击败希伯来人(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入侵,但後來最終被希伯来人統治。随后融入其他闪米特民族。.
查看 摩押人和迦南人
阿摩司書
阿摩司书是十二小先知书之一,在基督教《圣经》全书中是第30本。这本书的作者自称是一位牧人(1:1),原文意思為飼養羊、販賣羊、經營畜牧業的人。此“牧人”原文在聖經中一共出現兩次,另一處是在列王紀下3:4 ,用以形容摩押王米沙 ,所以阿摩司極可能有一定社會地位、且經濟富裕的商人。这本书里有很多针对不同国家的预言,但其主要對象是當時的以色列國。主題:耶和華對以色列並四圍列國的審判以及所產生的復興。.
查看 摩押人和阿摩司書
耶利米書
《耶利米書》 (天主教:耶肋米亞先知書;יִרְמְיָהוּ Yirməyāhū;the Book of Jeremiah) 相信是由數個單元的文集編輯而成。内容主要是先知耶利米的講辭,也包括以第三人稱提及先知的完傳記材料。這些單元的內容都應該出自先知耶利米的口,但記錄者未必是他本人。這些部份可能出自先知的秘書巴錄的報道(参36章:4節),52章的歷史附錄則採用列王纪的資料。 主題:基督在神對付以色列與列國時,成為耶和華對神選民的義,作他們的中心和圓周。.
查看 摩押人和耶利米書
耶稣的谱系
耶稣的谱系,是耶稣经由其俗世的父母(玛利亚和约瑟)一支或两支的谱系,在《圣经》中记载于《新约圣经·对观福音书》的2个段落:《马太福音》第1章第2-16节和《路加福音》第3章第23-38节。这2份耶稣的谱系都向上追溯到大卫乃至亚伯拉罕;而《路加福音》中的谱系还继续向上,一直追溯到亚当。这2份耶稣的谱系在亚伯拉罕和大卫之间的部分是一致的,但是在大卫以后的部分则有极大的差异。關於這個差異,有兩派說法,其一為馬太所述為約瑟的谱系,路加所述為玛利亚的谱系,另一說法為馬太所述為約瑟的生父雅各的谱系,路加所述為約瑟的繼承父希里的谱系,因出於所羅門譜系的馬但,生了雅各。馬但死後,屬拿單譜系的瑪塔,娶了馬但的寡婦,並生了希里。因此,希里和雅各是同母的兄弟。希里無子而死,雅各為他兄弟立後生了約瑟。約瑟根據血源是屬雅各,但照著法律,又是屬於希里。因此約瑟是他們二者的兒子。。.
查看 摩押人和耶稣的谱系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希伯来语Tiglath-Pileser III ,聖經名為 提革拉毘列色),(),亚述国王(前745年-前727年在位),巴比伦国王(前729年-前727年在位)。阿卡德语名图库尔蒂-阿皮尔-伊沙拉(阿卡德語:Tukultī-apil-Ešarra)。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是亚述新王国时期最重要的君主之一,更被认为是新亞述帝國的创建者。经过他的努力,亚述国家再次从衰弱走向强盛。.
波阿斯
波阿斯,天主教翻譯為“波阿次”(希伯来语 בועז)是《旧约圣经·路得记》中的主要人物,屬猶大支派。.
查看 摩押人和波阿斯
摩西
摩西(מֹשֶׁה),天主教依拉丁文汉译為梅瑟,唐朝景教譯為牟世法王,伊斯蘭教稱為穆撒,,是在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等书中所记载的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犹太教徒認為他是猶太教的創始者。他在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裡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按照以色列人的传承,摩西五经便是由其所著。 按照出埃及记的记载,摩西受天主雅威(Yehoweh,或作上帝耶和華)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离開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的应许之地。11天的路程因為以色列民的頑梗、悖逆不相信上帝會幫助他們,故经历40多年的艰难跋涉,才進入應許之地。但摩西因在加底斯巴尼亞以色列民因沒水喝向摩西爭鬧,摩西因情急沒有遵從上帝的命令,說了急燥的話,因此上帝不讓摩西跟著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犹太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支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当代学术界共识视摩西为一个传说人物,而非历史人物William G.
查看 摩押人和摩西
摩押 (人物)
摩押是《圣经》里的人物,摩押人的祖先。根据《希伯來聖經》“創世記”第19章的描述,摩押是羅得与其长女所生。 罗得一家逃出索多玛时,罗得的妻子因不遵从天使的吩咐,回头看了一眼,结果变成了盐柱。罗得和两个女儿逃到附近的山洞里住下。为延续血脉,罗得的两个女儿将父亲灌醉,随后和其同房,结果双双怀孕,大女儿生下摩押,是摩押人的始祖,二女儿生下便‧亚米,是亚扪人的始祖。 M.
查看 摩押人和摩押 (人物)
摩押 (猶他州)
摩押(Moab)是美國猶他州格蘭德縣的縣治。它位處於鹽湖城東南233英里(374公里)和丹佛西方354英里(569公里)的地方,在離開70號州際公路和美國191號公路以及猶他州128號公路交界處不遠的地方。根據美國2000年普查的結果該城有4799人。許多遊客每年在前往附近的拱門國家公園和峽谷地國家公園時路經此地。該城也因為附近的 Slickrock Trail 成為登山腳踏車愛好者的熱門聚會點,每年也有越野車隊來參加 Moab Jeep Safari (摩押吉普車旅行隊)。.
查看 摩押人和摩押 (猶他州)
摩押 (消歧義)
摩押人是中東一個古老民族。 摩押还可以指::.
查看 摩押人和摩押 (消歧義)
撒馬利亞人
撒馬利亞人(שומרונים,Shomronim,字面意思為“《妥拉》的守護者”;السامريون,Sāmeriyyūn),生活在黎凡特的族群,是以色列人的一個旁支。.
查看 摩押人和撒馬利亞人
撒母耳記上
撒母耳记上是圣经全书的第9冊,原来和撒母耳记下是同一冊,後來分為兩冊。 关于本书的作者,历史背景等请参看主条目:撒母耳记。一般認為作者並不是圣经上所记载的先知撒母耳、迦得、拿單。.
查看 摩押人和撒母耳記上
撒母耳記下
撒母耳记下是圣经全书的第10本书,主要记录以色列王国第二位国王大卫执政其间的历史。撒母耳记下原和撒母耳记上合并为一册。 本书的作者信息以及写作背景等信息请参看主条目撒母耳记。.
查看 摩押人和撒母耳記下
所羅門
所罗门(שְׁלֹמֹה),天主教汉译为撒罗满,阿拉伯语称为苏莱曼(سليمان)。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曾是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一代帝王,後來在《古兰经》,則視之为先知。据《希伯來聖經》记载,所罗门王是大卫与拔示巴的儿子,以色列王國第三任君主,是北方以色列王国和南方犹大王国分裂前的最后一位君主。 据圣经记载,所罗门王是耶路撒冷第一圣殿的建造者,并有超人的智慧,大量的财富和无上的权力。但最后由于所罗门王的罪过(包括偶像崇拜和背弃神的旨意)导致在他的儿子罗波安执政时期王国发生了分裂。所罗门王还是后世许多文献和传说的主角。.
查看 摩押人和所羅門
拿俄米
納敖米拿俄米(希伯来文:נָעֳמִי,意为“我的愉悦”)是路得的婆婆,见于希伯来圣经路得記记载。后来,她对伯利恒的妇人自称玛拉(意为“苦”,路得記1:20-21):“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因为她的丈夫(以利米勒)和两个儿子(玛伦和基连)都死了。在路得記1:13,她对两个儿媳说“我比你们更是愁苦,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表明拿俄米确实是痛苦。巴里·韦伯指出,她的痛苦既有客观因素(丧亲,流离失所和贫穷),也有主观因素 - 痛苦的感觉。 拿俄米的一个儿媳路得决定追随她,而她的另一个儿媳俄珥巴选择回到摩押。路得嫁给波阿斯,他们的儿子由拿俄米养育,邻舍的妇人说“拿俄米得儿子了”(路得記4:17)。这样一来,这卷书可以看作是拿俄米的故事:格雷戈里·戈斯韦尔认为拿俄米是这卷书的中心人物。这个孩子就是俄备得,后来成为大卫的祖父,也是耶稣的先祖。路得也是古代的希伯来人应该如何照顾他们的家族成员的一个例子。.
查看 摩押人和拿俄米
拿非利人
拿非利人(נְפִילִים,Nephilim)见于旧约圣经中,包括创世纪6章1~4节、民数记13章33节等处所描绘;也见于其他圣经經卷和一些非正典犹太人著作。 6:4 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交合生子,从那时起地上就有了拿非利人;他们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
查看 摩押人和拿非利人
拉班
拉班(希伯来语:לָבָן,Lavan,Lāḇān,"White";英语:Laban)是《圣经·创世纪》中的人物,他是彼土利(Bethuel)的儿子,利百加的哥哥,利亚和拉结的父亲。他是以撒的内兄,雅各的舅舅和岳父。 拉班首次在《圣经》中出现是在,他被代表以撒前来求亲者送来的珠宝所打动,做主同意了这门婚事。 后来,拉班许诺如果雅各为他牧羊7年,就将小女儿拉结许配给他,可是到时却设计谋暗中用大女儿利亚替换了拉结,迫使雅各又为拉班牧羊7年,才得到了拉结为妻。。.
查看 摩押人和拉班
亦称为 摩押,摩阿布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