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

指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希伯来语Tiglath-Pileser III ,聖經名為 提革拉毘列色),(),亚述国王(前745年-前727年在位),巴比伦国王(前729年-前727年在位)。阿卡德语名图库尔蒂-阿皮尔-伊沙拉(阿卡德語:Tukultī-apil-Ešarra)。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是亚述新王国时期最重要的君主之一,更被认为是新亞述帝國的创建者。经过他的努力,亚述国家再次从衰弱走向强盛。.

19 关系: 大马士革亚珥拔亚述君主列表亞述尼拉里五世國際貿易年表前720年代前727年前728年前740年代犹太人犹太人流散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萨尔玛那萨尔五世非利士人那布·穆金·泽瑞那布·那西尔新亚述帝国摩押人

大马士革

大马士革(دمشق;非正式的名称:沙姆大马士革,有时被直称为沙姆;在中文和合本《聖經》中則翻為大馬色;阿拉米语:ܕܪܡܣܘܩ)是亚洲国家叙利亚的首都,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有人持续居住城市(建城至今4000多年,而有人居時間更長達一萬年之久)。其在《回回館譯語》中被称為敵米石。.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大马士革 · 查看更多 »

亚珥拔

亚珥拔(Arpad)位于叙利亚西北部的一座古代城市。该城市现已不存在,其原址所在地今名泰勒里法特,位于阿勒颇以北30千米处。 旧约全书中多次提及亚珥拔:.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亚珥拔 · 查看更多 »

亚述君主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亚述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亞述尼拉里五世

亞述尼拉里五世(Ashur-nirari V)(),新亚述时期亚述国王(公元前755年—公元前745年在位),他统治时期,君权旁落。公元前746年起义爆发,他于次年战争中兵败身亡。.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亞述尼拉里五世 · 查看更多 »

國際貿易年表

國際貿易年表列出對各國之間的貿易有深遠影響的歷史事件。在民族國家興起之前,「國際貿易」主要指很長距離的貿易;這種貨物的移動相當於現代世界的國際貿易。.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國際貿易年表 · 查看更多 »

前72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前720年代 · 查看更多 »

前727年

----.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前727年 · 查看更多 »

前728年

----.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前728年 · 查看更多 »

前74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前740年代 · 查看更多 »

犹太人

犹太人(יְהוּדִים,),又称犹太民族,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根据犹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種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皈依,要皈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皈依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遊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 based on 。根据其他组织的统计,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人数则达到650万人或美国人口的2%。上述数据也包含了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没有归属于任何犹太社团组织的人群,但事实上,全球犹太人的总人口数很难得到准确统计,因为犹太人的定义存在多种标准和界定方式,导致统计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犹太人 · 查看更多 »

犹太人流散

犹太人流散史,(希伯来语:Tfutza,תְּפוּצָה)或流亡(希伯来语:Galut,גָּלוּת;意第緒語:Golus)是指以色列人、犹大族人(Judahites)和随后的犹太人离开祖先的故土(以色列地),随后在世界各个角落定居。 根据希伯来文圣经,“流亡”一词是指公元前8世纪从以色列王国流亡出来的以色列人的命运,也指公元6世从猶大王國(Judah)流放出来的犹太族人(Judahites)的命运。在流亡中,人们将犹太族人(Judahites)称为“犹太人”(יְהוּדִים,或Yehudim)——以斯帖記中的“犹太人末底改”是圣经中第一次提到犹太人这个词语。 第一次大流散是亚述流亡(Assyrian exile),公元前733年亚述的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将犹太人从以色列王國(後期)驱逐出去,公元前722年(这是萨尔玛那萨尔五世在以色列王国进行了三年围困之后),当萨尔贡二世摧毁了以色列王国后,这次流亡结束了。 公元前597年,在巴比伦囚虏(巴比伦流亡)中,猶大王國的一部分犹太继续流亡出去。圣经的以斯拉記包括两个文本,据说是新巴比倫王國的征服者居鲁士二世的法令,这两个文本允许被驱逐出境的犹太人在几十年后中返回祖国,并命令重建圣殿。这两个法令在内容和语调上存在差异,一个用希伯来语写成,一个用亞拉姆語写成,这让一些学者质疑它们的真实性。居魯士文書(又译居鲁士圆柱或居鲁士铭筒)是一个古代泥制圆筒,以居鲁士大帝的名义用古代阿卡德语楔形文字所写成,其中提到了重建圣殿,让流亡人民重新归国,人们经常认为这能够证明圣经中居鲁士法令的真实性,但是其他学者则指出,这个圆筒的文本针对的是巴比伦和美索不达米亚,没有提到犹大王国(Judah)或耶路撒冷。 Lester L Grabbe教授认为,关于犹大王国(Judah)“所谓的居鲁士的法令”不能被认为是真实的,但是,确实存在“允许被驱逐出境者返回和重建敬拜地点的一般政策”。他还表示,考古学表明,流亡人的回归是几十年中“慢慢流入”,而不是一次性发生的事件。在公元前63年耶路撒冷被占领后,哈斯蒙尼王朝成为罗马的附庸国,在公元6年,被列为犹太(罗马行省)。犹太人在公元66年期间反抗罗马征服者,历史称为犹太战争,它最终导致了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摧毁。在侵占期间,罗马人摧毁了第二圣殿和耶路撒冷的大部分地区。这个事件标志着犹太人从罗马流亡的开始,也被称为以东流亡。犹太领袖和精英从土地上流亡出来、被杀、或被带到罗马做奴隶。 公元前132年,剩下的犹太人在巴尔·科赫巴的领导下反抗哈德良。公元135年,哈德良的军队击败了犹太军队,犹太人从此失去了独立。作为惩罚,哈德良流放了更多的犹太人,将他们作为奴隶出售,将耶路撒冷的名字改名为Aelia Capitolina(爱利亚加比多连),将其变成一个罗马的异教城市,并禁止犹太人居住在那里。哈德良将犹地亚和和撒馬利亞命名为Syria Palaestina,这是根据亚述人和非利士人而命名的,其目的是为了侮辱犹太人,以抹除这片土地的犹太特征。Mor, M. The Second Jewish Revolt: The Bar Kokhba War, 132-136 CE.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犹太人流散 · 查看更多 »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阿拉米语:ܒܝܬ ܢܗܪܝܢ,Μεσοποταμία,بلاد الرافدين,Mesopotamia)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的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处平原,而且周围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民族在此经历接触、入侵、融合的过程,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后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先经历史前的欧贝德、早期的乌鲁克、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后来又建立起先进的古巴比伦和庞大的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推向鼎盛时期。但随着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先后崛起和征服,已经辉煌几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废,接着渐渐为沙尘掩埋,最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伴随考古发掘的开始和亚述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物被出土,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被破解,尘封18个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才慢慢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尔的书吏学校、三四千年前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学作品、2600多年前藏有2.4万块泥板书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有前言和后记及282条条文构成的《汉谟拉比法典》、有重达30多吨的人面带翼神兽守卫的亚述君王宫殿、古巴比伦人关于三角的代数的运算、公元前747年巴比伦人对日食和月蚀的准确预测、用琉璃砖装饰的新巴比伦城和传说中的巴别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各时期的雕塑和艺术品,这些成就都属于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古老的文明。.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美索不达米亚 · 查看更多 »

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没有描述。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查看更多 »

萨尔玛那萨尔五世

萨尔玛那萨尔五世(Shalmaneser V)(),新亚述时期亚述国王(公元前727年—公元前722年在位),曾于前725年征服以色列王国,镇压以色列国王何细亚的叛乱。当其叛乱时,他领兵包围了撒马利亚。3年后始攻克。但于城陷前去世。由弟弟萨尔贡二世继承。.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萨尔玛那萨尔五世 · 查看更多 »

非利士人

非利士人(Philistines,希伯來語פלשתים, plishtim),天主教譯名為培肋舍特人,又譯菲力斯丁、菲力斯丁人,是居住在迦南南部海岸的古民族,其領土位於今日加薩走廊及以北一帶,並在後來的文獻中被稱為「非利士地」。非利士人的起源,現代考古學認為與希臘之南愛琴海的邁錫尼文化的早期有文化聯結。在非利士人留下任何文字資料之前,他們已採用迦南當地的文化和語言。非利士語的辭匯中,有許多證據證明他們起源於印歐語系。.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非利士人 · 查看更多 »

那布·穆金·泽瑞

那布·穆金·泽瑞(公元前731年—公元前729年在位)(Nabu-mukin-zeri)巴比伦国王。他被亚述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击败,后者在占领巴比伦后,自立为王。.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那布·穆金·泽瑞 · 查看更多 »

那布·那西尔

那布·那西尔(公元前747年—公元前734年在位)(Nabu-nasir)巴比伦国王。因亚述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支持而得位。后者以将阿拉米亚人与迦勒底人驱逐并对巴比伦进行控制而与他交换,他死后约6年,这位亚述国王便单独统治巴比伦。公元2世纪的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撰写巴比伦文献时,把他到亚历山大大帝这一系列两河流域的统治者列出名单,记录了他们统治时期的天文事件,为现代历史学家断代提供依据。.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那布·那西尔 · 查看更多 »

新亚述帝国

新亚述帝国是公元前900年以后,亚述第三次复兴后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国祚自公元前934年至公元前609年,在此期间,亚述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成功的蚕食了巴比倫尼亞、埃及、烏拉爾圖、亚美尼亚http://www.kchanson.com/ANCDOCS/meso/obelisk.html、埃蘭,称霸近东、小亚细亚、高加索地区、北非以及东地中海,到公元前8世纪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时期,亚述帝国达到极盛。 新亚述帝国承接中亚述时期和中亚述帝国(公元前14至10世纪)。弗赖伊等学者认为新亚述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帝国。在这一时期亚拉姆语和阿卡德语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新亚述帝国 · 查看更多 »

摩押人

摩押 (Moab;מוֹאָב "Seed of father/leader", Standard Hebrew Moʾav, Tiberian Hebrew Môʾāḇ),是中東一個古老民族的名稱。他們本來居住在今日約旦的死海東岸的山區。根據中東的傳統,每一個民族都有一位同名的祖先。而摩押人的祖先摩押,根據《聖經·創世記》所記載,是亚伯拉罕的侄子羅得與兩個女兒在逃離罪惡之城所多瑪之後,與自己的長女所生下的兒子。.

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摩押人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亚述王普勒图库尔蒂-阿皮尔-伊沙拉提格拉-帕拉萨三世提格拉·比利萨三世提格拉·毕利沙尔三世提格拉帕拉萨三世提格拉特帕拉萨三世提格拉特皮莱沙三世提革拉·帕拉萨三世提革拉毘列色三世提革拉比色三世梯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