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推古天皇

指数 推古天皇

推古天皇(;,諱號豐御食炊屋姬尊,或稱額田部皇女。為日本第33代天皇(592年12月8日至628年3月7日)。父親是日本第29代天皇欽明天皇,生母是妃蘇我堅鹽媛。576年成為敏达天皇皇后。592年崇峻天皇遭苏我马子杀害后,被拥立为天皇,從而成為日本第一位女性天皇。即位之初,冊立兄長用明天皇次子廄戶皇子為皇太子,即聖德太子,並由太子总摄朝政。在位36年间,以聖德太子为中心,推行一系列政制改革,是谓推古朝改革。母舅苏我马子在624年曾要求賜予朝廷直辖地葛城县為其領地,遭断然拒绝。除限制貴族權力之外,她也大力推廣佛教,4次派遣使節團訪問時值隋朝的中國,開啟了日本的飛鳥時代。逝於628年,享壽74歲。.

目录

  1. 105 关系: 嚴島十七条宪法南都六宗南淵請安古事記古今著聞集古音 (日本漢字音)台東區吉備津彥神社境部摩理勢多利思比孤大山祇神社大阪府大野窟古墳天皇天智天皇太后外戚女皇帝女性君主列表女性天皇孝德天皇寂光院小野妹子山背大兄王崇峻天皇上宮記严岛神社中宮寺中日关系史丰御炊天皇东亚史乙巳之變乙訓寺人魚廣隆寺德岡眾地震神化狸僧正僧旻善光寺元善光寺元興寺先代舊事本紀四天王寺皇居皇极天皇石舞台古墳王后... 扩展索引 (55 更多) »

嚴島

嚴島()是位於日本瀨戶內海西部的島嶼,行政區劃屬於廣島縣廿日市市,全島面積約為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600人。 嚴島也被稱做宮島,為日本三景之一,被稱為安藝之宮島;島上最主要的景點是以海上鳥居聞名的嚴島神社及後方的彌山原始林區,已被列入世界遺產。現每年有超過300萬人次的觀光客來到島上,在2011年貓途鷹的日本「外國人人氣觀光景點」排名第一。.

查看 推古天皇和嚴島

十七条宪法

《十七条宪法》是在日本推古天皇12年(604年)所制定的17条条文。相传是由圣德太子制定的。内容与今日的《日本宪法》不同;它主要是包括对官僚和贵族的道德规範和一些佛教的思想;為迄今所知,日本法制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但並非現代法律意義上的憲法。 Category:日本古代法律 Category:7世纪法律 Category:飛鳥時代 Category:600年代日本政治 Category:604年 Category:名數17.

查看 推古天皇和十七条宪法

南都六宗

南都六宗,是日本奈良时代在奈良(平城京)兴起的六个佛教宗派的合称,又称古京六宗、南京六宗、奈良佛教,与平安时代在京都兴起的天台、真言两宗相区别。 六宗指华严宗、律宗、三论宗、法相宗、成实宗与俱舍宗。其中成实与俱舍二宗分别附属于三论宗和法相宗存在。南都六宗的学派性质多于宗派,僧侣一般兼学二宗,一寺中各宗杂陈。.

查看 推古天皇和南都六宗

南淵請安

南淵請安,又名南淵漢人,日本飛鳥時代学問僧,大和国高市郡南淵村人(現在奈良縣飛鳥川上流明日香村)。漢人之稱可能指他祖先是東漢氏渡來人知識分子。.

查看 推古天皇和南淵請安

古事記

《古事記》(こじき、ふることふみ),日本和銅四年(711年)9月18日,日本元明天皇命太安萬侶(おお の やすまろ、太安 万侶)編撰日本古代史。和銅五年(712年)1月28日,將完成的內容《古事記》獻給元明天皇,為日本最早的歷史書籍。內容大略可分成:「本辭」、「帝紀」兩個項目,以及「上卷」、「中卷」、「下卷」三個部份。全書採用漢文寫成。.

查看 推古天皇和古事記

古今著聞集

古今著聞集(ここんちょもんじゅう)是鎌倉時代13世紀前半的伊賀守橘成季編纂的世俗說話集。也簡稱『著聞集』。由20巻30篇726話構成,僅次於『今昔物語集』的大部說話集。建長六年(1254),成立,後年增補。和『今昔物語集』・『宇治拾遺物語』並稱日本三大說話集。.

查看 推古天皇和古今著聞集

古音 (日本漢字音)

日本漢字音的「古音」一般認為是早於吳音傳入日本的漢字讀音。從日本方面的資料而言,「古音」並未直接作為「漢字音」的一種獨立記錄下來,僅僅是在萬葉假名及某些特定的辭彙中留下的若干痕跡。萬葉假名中無法根據吳音或漢音的體系說明的例子,被認為屬於「古音」。現代日語的常用辭彙中極少出現古音讀法,除了若干被認為與古音有關的訓讀詞。.

查看 推古天皇和古音 (日本漢字音)

台東區

台東区()是日本東京都內特別區之一,為東京各特別區中面積最小者。全區幾乎位於東京23區的中心,東接隅田川。台東區擁有上野、浅草兩大繁華商圈商業街,該區域的特產是皮革制品、人偶、玩具、傳統工藝品等。.

查看 推古天皇和台東區

吉備津彥神社

吉備津彥神社(きびつひこじんじゃ)是位在日本岡山縣岡山市的神社。為備前國一宮、舊社格為國幣小社(現神社本廳的別表神社)。別名「朝日之宮」(あさひのみや)。.

查看 推古天皇和吉備津彥神社

境部摩理勢

境部摩理勢(?-628),是日本飛鳥時代大和朝廷蘇我氏貴族。 在628年推古天皇死時,摩理勢尋求山背大兄王,聖德太子兒子即位。 然而,他的侄子蘇我蝦夷反對他,並下令殺害摩理勢,確保他的人選田村皇子會继承推古天皇。 他是蘇我稻目兒子和蘇我馬子的兄弟。 Category:飛鳥時代人物 category:蘇我氏 Category:628年逝世 Category:日本遇刺身亡者.

查看 推古天皇和境部摩理勢

多利思比孤

多利思比孤(タラシヒコ),一作多利思北孤,是隋書倭國傳中所記載的一位倭國國王。.

查看 推古天皇和多利思比孤

大山祇神社

大山祇神社(おおやまづみじんじゃ)是位在日本愛媛縣今治市大三島的神社。為式內社(名神大社)、伊予國一宮、舊社格為國幣大社(現神社本廳的別表神社)。日本全國山祇神社、三島神社之總本社。平安時代朝廷下賜「日本總鎮守」之稱號。.

查看 推古天皇和大山祇神社

大阪府

大阪府()是日本近畿地方的都道府县之一,府厅位于大阪市。.

查看 推古天皇和大阪府

大野窟古墳

大野窟古墳()是位於日本熊本縣八代郡冰川町大野的一座,日本國史跡和熊本縣指定史跡,熊本縣最大規模的古墳,估計建於古墳時代後期(6世紀後半),石室高度是全日本第一。.

查看 推古天皇和大野窟古墳

天皇

天皇()是日本的君主,以其為首的日本皇室則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皇室。在明治維新至1947年為止而施行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中,明定其為國家元首;之後接續施行至今的《日本國憲法》中則被定義為「日本國以及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為有名無實的虛位元首。 天皇的族系號稱「萬世一系」,從首任的神武天皇以來一脈相傳,並不像中国、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经历過改朝换代,這是由於天皇在歷史上能掌握實權的時間很短,所以反而能避過戰亂,使皇室更加長壽。由於天皇與整個皇室在古代被認為是超乎於普通人的存在,因此時至今日都是沒有姓氏的(历史学研究上称其为天皇氏或天皇家)。而在神道教傳統中,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但二戰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完全放棄天皇在過往被賦予的神性。 通常,現任天皇會被稱為「今上天皇」,敬稱「陛下」。當天皇退位,他會被稱為「太上天皇」(簡稱上皇);倘若天皇退位後出家,他會被稱為「太上法皇」(簡稱法皇);如果天皇駕崩,他會先被稱為「大行天皇」,之後再正式諱稱為「[在位時年號]天皇」(例如明治天皇)。 現任天皇(今上天皇;第125任)為明仁,是昭和天皇的長子,年号平成,於1989年1月7日即位。.

查看 推古天皇和天皇

天智天皇

天智天皇(;),日本第38代天皇(668年正月初三至671年十二月初三在位)。父舒明天皇,母皇极天皇(重祚为齐明天皇)。諱葛城皇子(),又稱中大兄皇子()。.

查看 推古天皇和天智天皇

太后

太后,主要是東亞漢字文化圈中,現任君王尊封給其母、祖母、前任君王正配甚至是前前任君王正配,或是其他具有相當地位女性的位號。 在中國,太后的起源據宋代高承編撰的《事物紀原》稱:「《史記秦本紀》曰: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認為太后一號始於戰國時期秦國昭襄王生母宣太后,後趙國趙孝成王即位時亦依秦國先例尊生母為太后(--)。後漢朝立,太后一號亦被沿用。雖難以考究《事物紀原》中關於太后一詞的起源之說是否正確,但可以肯定最早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時就有太后出現,應當是世界上最早的太后。太者,大也,又基於漢字文化圈多半有以孝為天的思想(尤其是中國),因此太后的身分與地位總是凌駕於君王之上,甚至造成歷史上部份太后的專權。 奧斯曼帝國君主的生母有蘇丹皇太后的尊封。欧洲君主的母親,如果丈夫是前任君主亦会得到类似太后的头衔,反之则不一定。中文翻譯時西方世界與奧斯曼帝國等中東地區的君主的母親,会将稱為太后,君主母亲是退位君主亦不例外。.

查看 推古天皇和太后

外戚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東亞古代社會中的君主(中國皇帝、日本天皇、越南君主、朝鮮國王、琉球國王等)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親或妻娘家的人。.

查看 推古天皇和外戚

女皇帝

女皇帝,即女性的皇帝,是君主为皇帝的君主制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为女性时的称号,一般简称女皇,在中国和日本也可简称为女帝。开创日本飞鸟时代的女天皇推古天皇(西元592年登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這個存在一定爭議,因为根据确切的记载,日本自天武天皇才開始改稱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稱號應為大王),若不把天武天皇之前的日本天皇列入計算,则日本持統天皇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而整个世界历史上被普遍承认的只有19位女皇帝(包括天武天皇之前的两位女天皇),远远少于男性皇帝,且女天皇必須仍為父系子女,这与父系社会确立以来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有直接关系。.

查看 推古天皇和女皇帝

女性君主列表

女性君主列表,各国存在女皇帝、女王、女大公、女公,主要包括在位的君主,不包括称制、摄政的女性皇室成員。正統性有異説的加*。.

查看 推古天皇和女性君主列表

女性天皇

女性天皇,或女天皇,即女性的日本天皇,亦可稱之為女帝。.

查看 推古天皇和女性天皇

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596年至654年11月24日),日本第36代天皇(在位:645年7月12日至654年11月24日)。敏达天皇曾孙(寶皇女之弟)。曾因不满苏我氏专权,以患足疾为名,不参与政治。与中臣鎌足(藤原鎌足)过往甚密。中大兄、中臣镰足发动宫廷政变,诛灭苏我入鹿一族后,孝德天皇即位。在位期间推行政治、经济改革。645年定年号为大化,创日本年号之始;同年迁都难波(今大阪)长柄丰碕宫。646年頒布改新诏书,宣布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史称大化革新。推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实施新冠位制,设八省百官等。653年与葛城皇子发生政见对立,皇太子移居。654年天皇在难波病亡。.

查看 推古天皇和孝德天皇

寂光院

寂光院(じゃっこういん)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大原的天台宗寺院。山號「清香山」(せいこうざん)。本尊地藏菩薩、傳說開基(創立者)為聖德太子。 寂光院是建禮門院在平家一族滅亡後,隱居並度過餘生之地。.

查看 推古天皇和寂光院

小野妹子

小野妹子(男性,生卒年不詳,約6世紀末至7世紀初),出身為近江国滋賀郡小野村的豪族、春日氏的一族小野氏。小野妹子為日本飛鳥時代的政治家、外交家。姓為臣氏,冠位是大德冠。育有二子是小野毛人、小野廣人。 依據《日本書紀》記載,他以遣隋使的身分於607年與609年兩度被派遣至隋朝,擔任外交工作。在隋朝的漢名為「蘇因高(そいもこ)」,為其名的漢語諧音。.

查看 推古天皇和小野妹子

山背大兄王

山背大兄王()是聖德太子之子,蘇我馬子的外孫,法起寺的開基者,後被蘇我入鹿所殺。 628年推古天皇死時,遺言指定由山背大兄王繼位,但蘇我蝦夷違背遺言,擁立敏達天皇的孫、押坂彥人大兄皇子的兒子田村皇子為天皇。 一說推古天皇駕崩時並沒有選定繼承人,於是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與敏達天皇的長孫田村皇子都被視為皇室有力的繼承人。其中蘇我蝦夷的叔叔摩理勢有意擁立山背大兄王。於是蘇我蝦夷為鞏固自己的權勢,殺害摩理勢,擁立田村皇子為舒明天皇。蘇我入鹿改立寶皇女為皇極天皇。643年(皇極二年),蘇我入鹿攻山背大兄皇子一族,皇子一行在斑鳩寺自殺,聖德太子一族滅亡。.

查看 推古天皇和山背大兄王

崇峻天皇

崇峻天皇(,),日本第32代天皇(587年8月2日—592年11月3日在位)。在位期间,以苏我马子为大臣。内外政策均受大臣制约,彼此渐生间隙。崇峻欲除马子,却反被马子派遣的东汉直驹所杀。.

查看 推古天皇和崇峻天皇

上宮記

《上宮記》是約7世紀時編纂的日本史書,編者不詳,全書共3卷。 書名「上宮」是指廄戶皇子(即聖德太子,別稱上宮王)幼年和青年時所居住的宮殿(位於奈良縣櫻井市),《平氏傳雜勘文》稱此書是「太子御作」,但這可能是假托之言。此書究竟是聖德太子的傳記,還是上宮裡流傳下來的史書,至今沒有定論。 《上宮記》在鎌倉時代後期似乎仍有存世,但之後已散佚。不過從散落於《釋日本紀》、《聖德太子平氏傳雜勘文》、《天壽國曼荼羅繡帳緣起勘點文》等書籍的《上宮記》部份佚文中,可知此書內容包括有關神代的記述、繼體天皇和聖德太子的系譜。從書中內容、系譜的格式和用字看來,其年代有可能比在藤原宮遺跡出土的木簡久遠,更有推測認為它或許是在推古天皇時成書。 《上宮記》的史學價值,在於它記載了繼體天皇的系譜,補充了《古事記》、《日本書紀》欠缺的史料,有助研究繼體天皇的身世。.

查看 推古天皇和上宮記

严岛神社

嚴島神社()一般是指位於日本廣島縣廿日市市境內島嶼 —— 嚴島(舊名宮島)的神社。神社創建於約公元593年,擁有約一千四百年的歷史,為日本國內其他約五百座嚴島神社的總本社。神社主要祭奉宗像三女神(田心姬命、市杵島姬命、湍津姬命),其中嚴島之名即來自市杵島姫命(いちきしまひめのみこと/Ichikishima Himenomikoto)。嚴島神社修築於瀨戶內海海濱的潮間帶上,神社前方立於海中的大型鳥居是被譽為「日本三景」之一,為嚴島境內最知名的地標。嚴島神社的大部分建築結構均被日本政府列為國寶,神社亦收藏許多國寶級的文物。神社在1996年時與後方彌山的原始林區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中。.

查看 推古天皇和严岛神社

中宮寺

中宮寺(ちゅうぐうじ)是位在日本奈良縣生駒郡斑鳩町的聖德宗寺院。山號「法興山」(ほうこうざん)。本尊如意輪觀音、開基(創立者)為聖德太子。大和三門跡尼寺之一,又稱作中宮尼寺、中宮寺御所、斑鳩御所。.

查看 推古天皇和中宮寺

中日关系史

中日關係史是指歷代中國和日本的历史。在汉唐时期,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科技等很多方面都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近代,日本对中国影响巨大。特别是日本明治維新後到1945年二戰結束前,中日间发生了多次军事冲突及全面战争,形成了战后两国的政治格局并影响了以后的中日关系。.

查看 推古天皇和中日关系史

丰御炊天皇

#重定向 推古天皇.

查看 推古天皇和丰御炊天皇

东亚史

東亞史是指以東亞為整體的歷史,涉及地域包括东亚及周边的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的一部分,这些地区在近代之前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文化圈。东亚史主要包括中国历史(包括中国中原王朝和地方性政权历史)、蒙古地区的历史、日本群岛的历史和朝鲜半岛历史,以及越南北方王朝的歷史,今日一般指中日韓三國。 东亚地区的国家深受中国传统文明的影响,并传播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和蒙古地区、印度支那等地。在大陆,中国的黄河流域孕育了早期的文明,并在公元前211年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朝鲜半岛的北部长期受到中国的统治和影响。日本在隋唐之际屡次派出留学生前来中国学习传统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另外,由于中国的中原王朝为了抵御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开始大修长城,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长期隔离并且冲突频发;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後來滿族(滿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尤其显著,其中蒙古族和女真族曾一度统治整个中国。然而由于中华文明根深柢固且汉族人口众多,这些曾经侵入或征服汉地的民族,例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后来都因程度不同地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而被认为是完全或部分融入所谓中华民族当中。这些民族交流及融合的历史,但最终扩张了汉民族的文化内涵。 近代以来,东亚国家成为了列强争夺的焦点,唯独日本通过近代化的改革成为世界强国,并不断与其他邻国和地区发生战争。 20世纪以来,民族独立和殖民体系的崩溃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二战以后,欧洲国家相对衰落,世界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东亚又成为世界的重要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和中華民國、日本、韩国的迅速崛起,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21世纪以来,东亚地区发展机遇和矛盾并存,地区合作不断深化,另外,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中日矛盾也成为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查看 推古天皇和东亚史

乙巳之變

乙巳之變(いっしのへん/おっしのへん)是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於645 年(大化元年)在板蓋宮於皇極天皇朝前暗殺了蘇我入鹿,致使蘇我氏(蘇我本宗家)滅亡,皇極天皇退位,孝德天皇即位的日本飛鳥時代的政變。乙巳之變之後,在中大兄皇子的支持下,孝德天皇開始了一系列的政治體制改革(大化改新)。因645年為干支紀年的乙巳年,故稱為乙巳之變。.

查看 推古天皇和乙巳之變

乙訓寺

乙訓寺(日語:おとくにでら)是京都府長岡京市的真言宗豐山派寺院。以牡丹之寺為人所知。.

查看 推古天皇和乙訓寺

人魚

人魚,一般被認為是傳說的水生生物,通常人魚的樣貌是上半身或头部為人,下半身是魚尾,歐洲傳說中的人魚與中國、日本傳說中的,在外形上和性質上是迥然不同的, 目前也有科學家主張人魚是古代水手們誤認儒艮而來的幻想生物。.

查看 推古天皇和人魚

廣隆寺

廣隆寺(こうりゅうじ)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區的真言宗系單立寺院。山號「蜂岡山」(はちおかさん)。本尊聖德太子、開基(創立者)為秦河勝。聖德太子建立七大寺之一,是平安京遷都以前就存在的京都最古的寺院。收藏國寶彌勒菩薩半跏像而廣為人知。毎年舉行的牛祭是京都三大奇祭之一。別稱、蜂岡寺、秦公寺、太秦寺。.

查看 推古天皇和廣隆寺

德岡眾

德岡眾(とくおかしゅう),效力於周防國大名大內家及安藝國大名毛利元就的忍者集團,活躍於山口縣、廣島縣一帶。。.

查看 推古天皇和德岡眾

地震神

地震神(ナヰノカミ、なゐの神)為日本神話中出現的地震神祇。.

查看 推古天皇和地震神

化狸

化狸,或狸妖是流傳於日本古籍或各地民俗傳說的一種貉的妖怪。.

查看 推古天皇和化狸

僧正

僧正,又稱僧主,是中國、日本、朝鮮佛教為了管理僧、尼,任命僧侶的官職(僧綱)之一。.

查看 推古天皇和僧正

僧旻

僧旻(),日本飛鳥時代的學問僧。.

查看 推古天皇和僧旻

善光寺

善光寺是一座位於日本長野縣長野市大字長野的無教派佛敎寺院,創建於皇極天皇3年(644年)。一般也稱為「信州善光寺」或「信濃善光寺」。這座日本古剎所供奉的阿彌陀如來、觀音菩薩以及大勢至菩薩稱為「善光寺阿彌陀三尊」,是日本指定的重要文化財,原本三尊是供奉在飯田市的坐光寺,西元629年日本天皇請三尊遷座到長野市現址。寺內除了善光寺本堂在昭和28年(1953年)3月31日被日本政府指定為第106號建築物國寶,以及多數其他建物與佛像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之外,所供奉的絕對密佛本尊也是目前日本發現最早期的靈佛。善光寺是長野市最具代表性的景點。.

查看 推古天皇和善光寺

元善光寺

元善光寺(もとぜんこうじ)坐落在長野縣飯田市。山號「定額山」。命名為元善光寺之前被稱作坐光寺(ざこうじ)。供奉的本尊是善光寺如來。.

查看 推古天皇和元善光寺

元興寺

元興寺為一座位于奈良市的寺院,是南都七大寺之一。由蘇我馬子建立。是法興寺的前身。在奈良時代與近鄰的東大寺、興福寺并列為當地的大型寺院。中世以后逐漸衰退。現在分為兩個寺院,分別位于奈良市中院町(真言律宗)和奈良市芝新屋町(華嚴宗)所在。作為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而列入世界遺產名單中。.

查看 推古天皇和元興寺

先代舊事本紀

《先代舊事本紀》是成書於日本平安時代初期的史書,也稱作《舊事紀》、《舊事本紀》,內容雖然大多引自《古事記》、《日本書紀》和《古語拾遺》,但也收錄了其他史書所沒有的傳說和神名,比方像《天孫本紀》中對物部氏的祖神「饒速日尊」這一類單獨的記錄特別豐富;也有古代地方官豪族的資料,如《國造本紀》。.

查看 推古天皇和先代舊事本紀

四天王寺

四天王寺(してんのうじ)是位在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天王寺區的寺院,和宗總本山。山號「荒陵山」(あらはかさん)。本尊救世觀音菩薩、配祀四大天王,開基(創立者)為聖德太子。別稱「金光明四天王大護國寺」。聖德太子建立七大寺之一。.

查看 推古天皇和四天王寺

皇居

皇居()是指日本天皇居住的宮殿。傳統上,日本沒有定都的概念,習慣以在位天皇(大王)的所在地為國都(古代稱為「京」),並以在位天皇居住之宮殿為皇居(古代稱為「宮」)。現在的皇居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即原江戶幕府歷代將軍所居住的江戶城,但範圍較原始的江戶城為小。.

查看 推古天皇和皇居

皇极天皇

皇極天皇(;),日本第35代和第37代天皇。為日本第二位女性天皇。諱寶女王(),後世又尊稱為寶皇女。皇極天皇是她第一次在位期間的稱號(642年1月15日至645年6月14日)。第二次在位期間(655年1月3日至661年7月24日)稱齊明天皇()。.

查看 推古天皇和皇极天皇

石舞台古墳

石舞台古墳(いしぶたいこふん)是位在奈良縣明日香村的古墳時代後期的古墳。指定為國之特別史跡。.

查看 推古天皇和石舞台古墳

王后

王后是王、國王正妻的頭銜,當君主不能稱為皇帝或其他相當的頭銜時,其正室只能稱為王后而不能稱皇后,有些甚至只能稱更次一等的王妃。王后與皇后同樣簡稱為--。.

查看 推古天皇和王后

王塚古墳 (神戶市)

王塚古墳()是位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西區王塚台的一座,雖然實際入葬者不明,但是古墳由宮內廳指定為第31代用明天皇皇子妃舍人姫王的陵墓參考地,稱為玉津陵墓參考地。.

查看 推古天皇和王塚古墳 (神戶市)

王太后

王太后,是王、親王、國王之母的封號。最早在中國戰國時期就有王太后出現,是世界上最早的太后。.

查看 推古天皇和王太后

琳聖太子

琳聖太子是日本氏族大內氏傳說中的祖先,相傳是朝鮮三國時代百濟聖明王的第三皇子。 根據15世紀末葉寫成的《大內多多良氏譜牒》的說法,琳聖太子於推古天皇十九年(611年)從百濟而來,在周防國多多良濱(今山口縣防府市)登陸。聖德太子賜予他多多良姓和大內縣的領地。此後,琳聖太子便定居於該地,成為大內氏的祖先。 根據下松市的民間傳說,595年,周防國鷲頭莊青柳浦的松木上有大星(一說為北辰星)降下,發出光輝七日七夜不滅,告知人們百濟皇子即將到來。三年後,琳聖太子來到此地。人們為了紀念這件事,在大星降落之處建立神社祭祀大星,此地也被稱為「星が降った松」、「降り松」或「下松」。這就是下松市一名的由來。 「琳聖太子」一名,不論是在日本史料還是朝鮮半島史料中都沒有記載。而根據現代的研究,大內氏是由周防國的在廳官人而崛起成為當地豪族的。以琳聖太子為祖先的說法是從大內氏當主大內義弘一代才出現的。當時大內義弘非常重視對高麗王朝的貿易,很可能是大內義弘為了拉近與高麗王朝的關係才捏造了琳聖太子這個人物。 根據《朝鮮王朝實錄》記載,1399年(朝鮮定宗元年、日本應永六年),大內義弘發動應永之亂期間,曾向朝鮮派遣使節,自稱是百濟琳聖太子的後代,並以協助朝鮮擊退倭寇為名義,要求朝鮮分賞土地,被朝鮮拒絕了。 大內政弘擔任大內氏當主的時候,自稱是渡海來到日本的百濟人末裔,興福寺尋尊和尚在1472年(文明四年)所著的《大乘寺院社雜事記》中,有「大內本來非日本人……或又--高麗人」的記載。 今山口縣山口市大內御堀的乘福寺內有琳聖太子的供養塔。.

查看 推古天皇和琳聖太子

神功皇后

功皇后(,170年—269年6月3日)為日本古坟时代的皇族,日本历史上第14代天皇仲哀天皇的皇后、第15代天皇应神天皇的生母,原名不可考,其谥号在《日本书纪》中被称作气长足姬尊(),《古事记》裡则记为息长带姬命()。她是彦坐王的四世孙女,父亲息长宿祢王是开化天皇的玄孙,母亲葛城高额媛则是新罗王子天日槍的后裔。传说她在仲哀天皇去世後曾长期摄理朝政,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君主,在明治时代之前大多把她作为第15代天皇或準天皇。她三度出征朝鲜半岛也开日本海外拓土之先例,但事多不确。太安萬侣(《古事记》的作者)将她与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相聯繫,有穿鑿附会之嫌疑。日本在二战后掀起疑古浪潮,神功皇后是否确有其人在史学界存在很大争议,现今多倾向于否定她的存在。她是一位介于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的人物。.

查看 推古天皇和神功皇后

秦河勝

'''秦河勝'''像,选自菊池容斋《前贤故实》 秦河勝(),生卒年不詳,飞鳥时代日本秦氏领袖,冠位为大花上。.

查看 推古天皇和秦河勝

端午 (日本)

端午(端午、たんご)是日本大和民族一個傳統節日,又稱端午節(端午の節句、たんごのせっく)、菖蒲節(菖蒲の節句、しょうぶのせっく),在日本已有悠久的歷史,與人日、上巳、七夕、重陽統稱為「」。雖然日本的端午節是由中國傳入,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具有當地特色的節日。 明治維新後日本廢除農曆,改用新曆,於是端午節的法定日期也改為新曆5月5日,但部份地區的端午傳統行事仍依照舊曆日期進行。日本政府自1948年起把新曆5月5日定為兒童節,列為公眾假期,也是黃金週長假期的最後一天。.

查看 推古天皇和端午 (日本)

竹內街道

竹內街道(たけのうちかいどう)是大阪府堺市往東,越過二上山南麓・竹內峠,至奈良縣葛城市的長尾神社付近的街道。全長約26km。羽曳野市白鳥交差點至葛城市竹內付近的區間被指定為國道166號。.

查看 推古天皇和竹內街道

竹田皇子

竹田皇子(又名竹田王、小贝王,)是日本飞鸟时代的皇族。其父亲是敏达天皇,其母亲是皇后炊屋姫(推古天皇)。名字中的“竹田”是由葛城地方的地名而来。 据《日本書紀》等史书记载,用明天皇驾崩后,竹田皇子与押坂彦人大兄皇子共同成为继承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并因此被支持穴穂部皇子的势力敌视。在用明天皇2年(587年),竹田皇子被穴穂部皇子一派中的中臣勝海诅咒。 当时苏我氏势力很大,而竹田皇子的母亲炊屋姫是苏我稻目的孙辈。竹田皇子如果即位对苏我氏权势的增大非常有利,因而很早就被认为是继承皇位的有力人选。但由于敏达天皇驾崩是竹田皇子年纪尚小,并且也有拥立竹田皇子异母兄押坂彦人大兄皇子的意见,最后由敏达天皇的皇兄弟橘丰日尊即位,是为用明天皇。 但用明天皇即位两年后就去世了。之后苏我氏和物部氏进行了皇位继承之争。在苏我马子和物部守屋进行的战争中,竹田皇子于泊濑部皇子(崇峻天皇),厩户皇子(圣德太子),难波皇子,春日皇子一起作为苏我氏一方参战。这次战争之后,泊濑部皇子即位为崇峻天皇,但竹田皇子没有再在史料中出现。有说法认为竹田皇子在这前后去世。 据《日本书纪》记载,推古天皇(竹田皇子之母)曾下遗诏与竹田皇子合葬,因此竹田皇子的墓应与推古天皇陵磯長山田陵在一起。.

查看 推古天皇和竹田皇子

糠手姬皇女

糠手姬皇女(にいたべのひめみこ,)是日本第30代天皇敏达天皇皇女,第34代天皇舒明天皇的母亲。古墳時代末期到飛鳥時代皇族。《日本書紀》又作田村皇女,《古事記》作宝王、糠代比卖王。 590年前後,与異母兄弟押坂彦人大兄皇子結婚。593年(推古天皇元年)左右生田村皇子(後舒明天皇)、中津王、多良王。夫押坂彦人大兄皇子是敏達天皇第一皇子,因为蘇我氏威勢强大,他没有继承王位而死。 《日本書紀》记载額田部皇女(推古天皇)时代,厩户皇子(聖德太子)为皇太子摄政。田村皇子和蘇我馬子之女法提郎女結婚,生下古人大兄皇子,厩户皇子去世,田村皇子有蘇我氏的背景,被指定为继承人。629年,田村皇子即位为舒明天皇,糠手姬皇女成为天皇之母。 641年(舒明天皇13年),舒明天皇崩。山背大兄王和古人大兄皇子的異母弟葛城皇子(中大兄皇子、後天智天皇)競争皇位,舒明天皇皇后宝皇女(押坂彦人大兄皇子的孙女)即位为皇極天皇。645年(皇極天皇4年),乙巳之变,蘇我蝦夷、蘇我入鹿父子被杀,古人大兄皇子的支持者被消灭。葛城皇子、中臣鎌足掌权,立皇極天皇的弟弟为孝德天皇。654年(白雉4年),孝德天皇崩,661年(齐明天皇7年)齐明天皇崩,白村江之战後,葛城皇子正式即位为天智天皇。664年,糠手姬皇女薨。当時她的玄孫大伯皇女、草壁皇子、大津皇子已经出生。 糠手姬皇女享年不明,她的一身经历了从蘇我氏、物部氏二頭体制到白村江之战八九十年的历程。葛城皇子时祖母,住在飛鳥嶋宮,死後称嶋皇祖母命。.

查看 推古天皇和糠手姬皇女

物部守屋

物部守屋()是日本飛鳥時代的政治家,官職為大連(伴造出身的有力豪族)。物部守屋出身於當時朝廷中的有力氏族物部氏,其父親為物部尾輿,母親為弓削氏之女阿佐姬。 物部守屋同其父一樣,對剛傳入日本的佛教持反對態度,主張推崇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強硬地反對佛教。572年,敏達天皇即位。物部守屋被任命為大連。而另一位支持佛教的貴族蘇我馬子則被任命為大臣。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敏達14年(585年)2月,蘇我馬子得病,上奏敏達天皇,提出建立佛寺、崇祀佛像的請求,並得到天皇的許可。但不久日本卻發生了疫病,大量人口死亡。3月,物部守屋便連同中臣勝海上奏,認為由於崇信「蕃神」導致了這場疫病,要求廢止佛法。天皇隨即准奏,守屋親自前往蘇我氏所建的佛寺,破壞佛塔,燒毀佛殿,將佛像投入海中,當面唾駡蘇我馬子、司馬達等等一些信佛者,將和尚、尼姑拖到鬧市鞭打。從此物部守屋與蘇我馬子二人結下大怨。然而疫情更為嚴重,敏達天皇也病重,但蘇我馬子卻病癒。於是天皇再次批准馬子建立佛寺。 不久以後,敏達天皇駕崩。天皇的駕崩加劇了崇佛派和排佛派的對立。在殯宮舉行天皇葬禮時,物部守屋和蘇我馬子互相譏諷和嘲笑。在蘇我馬子的推舉下,馬子的外甥池邊皇子即位,是為用明天皇。物部守屋則與敏達天皇的異母弟穴穗部皇子相結交,並奉穴穗部皇子的命令攻殺了先皇的寵臣三輪逆。 587年,用明天皇得病,欲重新信奉佛法,召集群臣商議。物部守屋、中臣勝海二人強烈地反對,但蘇我馬子卻引豐國法師入宮講解佛法,守屋怒視豐國法師。押坂部毛屎將群臣將要在路上謀害物部守屋的事秘告於物部,於是守屋逃出宮殿,在阿都(河內國)聚兵自衛。中臣勝海舉兵響應,製作了崇佛派的彥人皇子和竹田皇子的像對其進行詛咒。但不久自度形勢不利,前往彥人皇子的住宅並發誓效忠於皇子。歸途中,中臣勝海為舍人迹見赤檮所殺。物部守屋隨後遣使告知蘇我馬子,稱群臣欲謀害自己,不得不聚兵自衛。馬子雖然公開表示要討伐守屋,但卻招兵買馬,日夜警備。 同年4月,用明天皇駕崩,蘇我馬子推舉泊瀨部皇子即位,是為崇峻天皇。物部守屋欲舉兵擁立穴穗部皇子即位。蘇我馬子得知了此事,假借敏達天皇皇后炊屋姬(推古)的詔命,發兵誅殺了排佛派的穴穗部皇子和宅部皇子。蘇我馬子決定殲滅物部守屋,聯合泊瀨部、竹田、豐聰耳(聖德太子)等皇子與朝廷各公卿大臣,率軍攻打物部氏,史稱丁未之亂。 物部氏據稻城抵抗,一度擊退蘇我氏的軍隊。豐聰耳皇子向四天王像祈禱,若能戰勝物部氏,必廣建佛塔,弘揚佛法。於是蘇我軍大勝,迹見赤檮射殺物部守屋,其子也全部被殺,物部氏滅亡。豐聰耳皇子於是在難波建立了四天王寺以還願。.

查看 推古天皇和物部守屋

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一章〈導論-隋唐史的特質〉,第一節〈承先啟後的歷史地位〉,第3頁-第101頁。。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為止,國祚39年。楊堅屬於北周的胡漢關隴世家,於北周宣帝繼位後逐漸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身為外戚的楊堅控制朝政,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楊堅的爵位是隨國公,依照慣例應將國號定為「隨」,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的意思,於是他去掉「辶」,以「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名。。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北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為德運並選取與火德對應的紅色為正色。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隋滅陳之戰攻滅南朝陳,俘虜陳後主。隔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隋文帝總結歷朝興亡的原因,維護與農民的關係,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這些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剛愎自用,提倡嚴苛重刑《隋書·刑法志》:「盜一錢以上棄市,三人共盜一瓜均死,事發即時行決」,因猜忌而大殺功臣《隋書·高祖紀》:「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國力開始衰退。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爭奪長子楊勇的太子位獲勝。604年隋文帝去世,楊廣繼位,即隋煬帝。隋煬帝為了鞏固隋朝發展,興建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隋朝發展到極盛。然而隋煬帝好大喜功,嚴重耗費隋朝國力,其中又以三次東征高句麗為最甚,最後引發隋末民變。616年隋煬帝離開東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蘇揚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隔年,王世充擁立的隋恭帝楊侗也被廢,隋朝亡。隋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最終也为唐朝所終結。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確立了影響後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能力。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到唐朝與後世的政治制度編輯部編輯(1992年):《中國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建與發展〉,1頁。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制等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開皇之治。 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與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隋長城、馳道以及大興城與東都洛陽。這些都提升了位於關中的隋廷對北方地區、關東地區與江南地區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能順利交流,還誕生出經濟重鎮江都(今揚州)。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內屬的東突厥等國都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隋朝結束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日後大唐盛世的基礎,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重大。隋朝的漢族已經不再是純漢族,很多胡漢混血改成漢姓。隋朝對於外族文化的接受度高,並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唐朝合為中國歷史上較為開放的朝代。.

查看 推古天皇和隋朝

鞍作福利

鞍作福利,生卒年不详,飞鳥时代人物,氏姓鞍作村主,他是南梁渡来人司马达等孙、鞍作止利之子。607年(推古天皇15年),日本書纪中他作为翻译与小野妹子出使隋朝,翌年再次出使(送裴世清回国),據称他没再归国。 category:飞鳥时代人物 Category:遣隋使.

查看 推古天皇和鞍作福利

遣隋使

遣隋使,日本推古天皇朝(倭国)派遣到隋国的使節團。從600年(隋文帝開皇二十年)、607年(隋煬帝大業三年)、608年(隋煬帝大業四年)、614年(隋煬帝大業十年)、618年(隋煬帝大業十四年)的18年之間至少有5次遣使入隋。到了唐时則稱為遣唐使。.

查看 推古天皇和遣隋使

遣新羅使

遣新羅使是日本派遣新羅的使節,特指西元668年以後派往統一新羅的使節。779年(寶龜10年)為最後派遣。.

查看 推古天皇和遣新羅使

聖德太子

聖德太子(,即敏達天皇元年正月初一-推古天皇二十九年二月廿二(也有二十九年二月初五之說,見《日本書紀》))是日本飛鳥時代視為皇族的人物,天皇推古朝的改革推行者。 用明天皇的二皇子。母親為欽明天皇皇女-穴穗部間人皇女(穴穂部間人皇女),姑姑為推古天皇。 本名厩户(厩戸),因相傳他於馬房前出生。但較為有力的說法是在出生地附近有著厩户(厩戸)這個地名,引此而取名。別名豐聰耳(豊聡耳)、上宮王(上宮王)。 《古事記》中記載為上宮之厩戶豐聰耳命(上宮之厩戸豊聡耳命)。 《日本書紀》中亦有《厩戸皇子》一條記載為豐耳聰聖德(豊耳聡聖徳)、豐聰耳法大王(豊聡耳法大王)、法主王(法主王)。聖德太子這個名稱雖於平安時代開始被廣泛的使用而為普遍性的稱呼,但因為是後世添上的尊稱(諡名)的緣由,近年日本有部份教科書中將稱號變更為「厩戶王」(厩戸王)。詳細參見#名稱相關章節。 大和時代豪族政爭,用明天皇二年蘇我馬子滅物部氏,崇峻天皇五年崇峻天皇遭暗殺,蘇我氏外孫女豐御食炊屋姬即位為推古天皇,由厩户皇子以皇太子之位輔政。聖德太子輔政後即大力進行改革,並遣使入隋、唐學習中國制度。後推行新政,制定冠位十二階、頒佈憲法十七條、採用曆法、編修國史、使用天皇名號、興隆佛教。聖德太子是從1958年到1983年間流通使用的日本銀行券10,000日圓的幣面人物。 聖德太子的確實逝世日期傳疑。有說法指應該為推古天皇29年2月5日。.

查看 推古天皇和聖德太子

菟道貝蛸皇女

菟道貝蛸皇女(うじのかいたこのひめみこ),飛鳥時代皇族,父敏達天皇、母推古天皇。聖德太子之妃,但一般認為在婚後不久,菟道貝蛸皇女即去世。 同母弟為竹田皇子、尾張皇子(聖德太子另一妃子-橘大郎女之父),同母妹為小墾田皇女(押坂彥人大兄皇子之妃)、田眼皇女(舒明天皇之妃)。 Category:飛鳥時代女性皇族 Category:日本親王妃與王妃.

查看 推古天皇和菟道貝蛸皇女

裴世清

裴世清,生卒年不详,隋代文林郎(日本说他是鴻臚寺卿),曾经受隋煬帝派往倭国宣谕。北史与唐書叫他裴清。 大业四年九月,为回覆多利思比孤,派裴世清等十三人出使倭国回礼。在百济渡海最后在竹斯国登陆,小德阿輩台帶數百人出迎,十天后大礼哥多毗带二百騎出迎。推古天皇欢迎他,之后宣諭。之后向他问礼,翌年一月他表示朝命完成準備回国。推古女皇设宴欢送,派小野妹子为正使,吉士雄成为副使,通事鞍作福利与学生高向玄理陪他回国,向煬帝入贡的八个学生也是遣隋使。 category:隋朝政治人物 category:河東裴氏 category:裴姓.

查看 推古天皇和裴世清

飛鳥 (地名)

飛鳥(あすか)是指現在的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大字飛鳥一帶和大阪府羽曳野市及太子町一帶的地域名。為了區別兩個飛鳥,河內國(大阪府)的飛鳥稱作「近飛鳥」・「河內飛鳥」,大和國(奈良縣)的飛鳥稱作「遠飛鳥」・「大和飛鳥」。遠近以當時的首都難波宮(大阪市中央區)的視點區分。現在若單稱「飛鳥」,一般指奈良縣的飛鳥(大和飛鳥),而非大阪的「河內飛鳥」。.

查看 推古天皇和飛鳥 (地名)

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基本上是指7世紀的日本,具體而言乃是從592年到710年之間的時期,也有人認為其開始階段可更早至538年,和前一時期的古墳時代後期相重合。飛鳥時代以其根據遺址所在地奈良城南方25公里處的飛鳥(明日香村─あすかむら,あすか漢字也寫作「飛鳥」)命名。大和王權在飛鳥時代開始發生巨大的變革,大化改新後中央集權的天皇體制正式成形,取代昔日地方豪族各自半獨立的局面。從政治事件方面來說,飛鳥時代可以比較狹義的指592年推古天皇即位,593年聖德太子攝政推行改革,至694年持统天皇從飛鳥浄御原宮遷都藤原京为止的102年,或至710年元明天皇從藤原京遷都平城京(今奈良市)為止的116年。 飛鳥時代同時也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文化、社會和政治交流發展時期,其起點為古墳時代的末期,在從中國傳入的佛教影響下有長足的發展。佛教的引入是日本社會結構改變的重要標誌,也以興建寺廟代替興建巨大古墳的風氣,因此大型古墳迅速自飛鳥時代中消失。飛鳥時代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日本國的稱呼,從倭(わ、やまと、ワ、ヰ)變為了日本(にほん)。 在藝術史上,飛鳥時代還可以分為兩個時期:6世紀的「飛鳥文化」(狹義,指到大化改新為止,早期佛教文化傳入並受到北魏和百濟的影響)和7世紀的「白鳳(はくほう)文化」(參見子條目命名之說明,指大化改新後的時期,受到更多隋朝和唐朝文化的影響)。.

查看 推古天皇和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天皇配偶列表

飛鳥時代天皇配偶列表列出飛鳥時代所有天皇的配偶,包括皇后、妃嬪及所有受臨幸的後宮女性,以及女天皇之夫。.

查看 推古天皇和飛鳥時代天皇配偶列表

馬屋古女王

屋古女王,生卒年不詳,日本飛鳥時代皇族,聖德太子與膳部菩岐岐美郎女之第四王女(第八個孩子)《上宮太子平氏傳雜勘文》所引《上宮記》逸文記載為其人為第七子(第四王女)。不過《上宮記》逸文有類似《上宮聖德法王帝說》提及的八個孩子的名字。。《上宮記》稱其為馬屋女王。 聖德太子大約在推古天皇六年(598年)與膳部菩岐岐美郎女成婚,馬屋古女王作為第八個孩子,其誕生年應不早於610年。.

查看 推古天皇和馬屋古女王

香道

香道(こうどう)為日本傳統藝道,依一定的禮法焚香木,鑑賞香氣。也稱作香遊。主要分成鑑賞香木香氣的「聞香」和判別香氣的遊戲「組香」的二種要素。.

查看 推古天皇和香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 sūtra)是闡述大乘佛教的空相和般若思想的經典,又稱《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心經》。本經是大品般若及小品般若為一切法實相教理,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加以濃縮後成為二百餘字的極精簡經典,因此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常被認為是可以與般若經類的《金剛經》相互詮釋。.

查看 推古天皇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舒明天皇

舒明天皇(,),諱田村,日本第34代天皇(629年1月4日至641年10月9日)。 628年推古天皇死后,朝廷发生皇位继嗣之争。天皇遗言由圣德太子的儿子、苏我马子的外孫山背大兄王继位,但苏我虾夷违背遗言,拥立敏达天皇的孫、押坂彦人大兄皇子的儿子田村皇子为天皇。天皇即位后次年派遣第一次遣唐使。在位12年间,苏我氏实力获得很大发展。他曾经与高表仁爭礼不欢而散。.

查看 推古天皇和舒明天皇

蘇我堅鹽媛

蘇我堅鹽媛 (そが の きたしひめ、生卒年不詳)日本飛鳥時代皇妃,欽明天皇之妃,蘇我稲目之女,子用明天皇、推古天皇。 蘇我堅鹽媛和妹妹蘇我小姊君都是欽明天皇之妃,另一个妹妹蘇我石寸名嫁给了儿子用明天皇为嬪。弟弟蘇我馬子、境部摩理勢。 蘇我堅鹽媛嫁给欽明天皇,生下子女磐隈皇女(伊勢斋宮)、額田部皇女(推古天皇)、大宅皇女、大伴皇女、肩野皇女、舎人皇女、橘豐日皇子(用明天皇)、臘嘴鳥皇子、椀子皇子、石上部皇子、山背皇子、樱井皇子。蘇我堅鹽媛去世后,推古天皇二十年(612年)二月,和欽明天皇合葬檜隈大陵,尊称皇太夫人,蘇我馬子主導大兴安葬仪式,阿倍鳥代表天皇之命作誄,諸皇子作誄,中臣烏摩侶代表大臣作誄,境部摩理勢代表氏姓作誄。以显示蘇我氏的权威。 其子樱井皇子的女儿吉備姬王嫁给茅渟王,生下皇極天皇和孝德天皇。.

查看 推古天皇和蘇我堅鹽媛

蘇我稻目

蘇我稻目(約),他是苏我氏头人执政至钦明天皇时代。他是在536年成为大臣。(他父亲是苏我高丽,他儿子是权臣苏我马子)。 他为了巩固权力將两个女儿蘇我堅鹽媛与小姉君也嫁给钦明天皇。將来的用明天皇、崇峻天皇与推古天皇也与苏我氏有关。 在外交上重视大陆与渡来人,他曾邀请百济五经博士王辰尔来日本解读高句丽国書与管理船税。他也热衷引入佛教,根據日本書纪说法百济圣明王时传入佛教,在信仰佛教问题上与物部氏不合。 Category:苏我氏 Category:古墳時代人物 Category:蘇我氏 Category:飛鳥時代人物.

查看 推古天皇和蘇我稻目

蘇我蝦夷

蘇我蝦夷(,日本飛鳥時代的權臣,蘇我馬子之子。 蘇我馬子死後,蘇我蝦夷擔任大臣,由於推古天皇駕崩時並沒有選定繼承人,於是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與敏達天皇的長孫田村皇子都被視為皇室有力的繼承人。其中蘇我蝦夷的叔叔摩理勢有意擁立山背大兄王。於是蘇我蝦夷為鞏固自己的權勢殺害摩理勢,擁立田村皇子為舒明天皇。 641年,舒明天皇駕崩,蘇我蝦夷與蘇我入鹿擁立寶皇女即位為皇極天皇;而這段期間蘇我蝦夷將一部份的國政委由蘇我入鹿代行,但是蘇我入鹿的放縱不知節制也引起皇室內部的諸多不滿。645年發生乙巳之變,中大兄皇子與中臣鐮足等人發動政變殺害蘇我入鹿,蘇我蝦夷拒守於甘橿岡,6月13日自殺身亡。 Emishi Category:飛鳥時代人物 Category:587年出生 Category:645年逝世 Category:日本自殺者 Category:自杀的日本政治人物.

查看 推古天皇和蘇我蝦夷

蘇我馬子

蘇我馬子(),日本飛鳥時代的政治家與權臣。 蘇我馬子為蘇我稻目之子,其女兒為欽明天皇的妻子,以外戚的身份掌權。蘇我馬子官仕敏達天皇、用明天皇、崇峻天皇與推古天皇四朝共五十年,而且在接受佛教的鬥爭中於587年消滅長期的政敵物部氏的物部守屋,蘇我馬子時期可以說是蘇我氏的全盛時期。而且592年,蘇我馬子教唆東漢直駒殺害崇峻天皇,擁立外甥女推古天皇即位,並且於596年興建飛鳥寺,並且負責編纂天皇記與國記兩部史書。 蘇我馬子也是蘇我蝦夷的父親與蘇我入鹿的祖父。 Category:飛鳥時代人物 Umako.

查看 推古天皇和蘇我馬子

蘇我氏

蘇我氏是在日本從古墳時代到飛鳥時代(6世紀—7世紀前半期)擁有勢力且代代都出大臣的有力氏族。根据地是現今橿原市一帶。.

查看 推古天皇和蘇我氏

藤原鎌足

藤原鎌足(),曾名中臣鎌足,字仲郎,古代日本中央的豪族,藤原氏的祖先。本为之子,初称中臣鎌子,曾任神袛伯,後退宫,与輕皇子、中大兄皇子等人籌劃大化改新。後推翻苏我氏。孝德天皇(輕皇子)即位,改任内大臣,与皇太子中大兄皇子同为改新政府之重镇,为律令体制奠定了基础。以天皇为首的古代中央集权国家成立。临终时,天智天皇赐予。赐姓藤原(天武天皇定八色姓制度後的“藤原朝臣”)。葬於山科(今京都市山科区)。后来,藤原氏族成为日本最有力的贵族。.

查看 推古天皇和藤原鎌足

钦明天皇

钦明天皇乃日本第29代天皇(539年12月5日至571年4月)。他在位期间適逢朝鲜半岛新罗兴起,兼併半岛南部任那地区。雖然他屡次出兵新罗,但均无成效,日本在半岛南部的实力日衰;此时百济圣明王也向日本传教。.

查看 推古天皇和钦明天皇

陵墓參考地

陵墓參考地(りょうぼさんこうち)乃是按照史書紀錄、地方世代口傳、墳丘之型態規模、出土物品等,由日本宮內廳認定墓主為天皇、皇族的陵墓。不過由於欠缺埋葬者的直接證據資料,僅標註為「參考地」而已。.

查看 推古天皇和陵墓參考地

村上氏

村上氏,日本姓氏之一,日語訓讀音為むらかみし,在日本姓氏排名第36位。.

查看 推古天皇和村上氏

法隆寺

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縣生驹郡斑鸠町,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院,据传始建于607年,但精確年代无从考证。法隆寺占地面积约18万7千平方米,寺内保存有大量自飛鳥時代以来陸續累積,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財产的建筑及文物珍宝。 法隆寺分为东西兩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东院建有夢殿等,西院伽藍是現存最古的木构建筑群。法隆寺建築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築物」之名义列为世界遗产。1950年時法隆寺从法相宗独立,现在是圣德宗的本山。.

查看 推古天皇和法隆寺

淺草寺

淺草寺(),又名金龍山淺草寺,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淺草二丁目,是東京都内历史最悠久的寺院。山號為金龍山。供奉的本尊是聖觀音。原屬天台宗,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成為聖觀音宗的總本山。觀音菩薩本尊通稱為「淺草觀音」。.

查看 推古天皇和淺草寺

朝服

朝服或稱朝衣、具服,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官服,後來傳至朝鮮、越南、日本、琉球。其制度形成于漢末,通常由皇帝与大臣在朝会之时穿著,即皇帝「視朝之服」及百官「朝饗之服」,有時也包括后妃、命婦、女官朝參之特定服裝。按朝会的大小、及時間不同,對朝服著裝的要求也不一樣。如唐代元日、冬至等重大朝会時,朝服必須整潔而饰物俱全。退朝之後在一般的場合則不應穿著朝服。此外,朝服也可在重大典禮之時穿著。。.

查看 推古天皇和朝服

新羅征討計劃

新羅征討是飞鳥时代大和朝廷发兵朝鲜的軍事計劃。 西元562年,任那日本府在新罗攻击下覆灭。在推古天皇时成立征討軍恢复日本府,第一次是600年任命境部臣为征討將軍,第二次二年后圣德太子兄弟来目王子为征討將軍,但他病死了計划取消。 Category:飛鳥時代外交 Category:新羅 Category:日朝關係史.

查看 推古天皇和新羅征討計劃

方墳

方墳()是日本古墳的一種建築模式,特徵為其方形,有些是正方形,有些是長方形,均統稱為方墳。與彌生時代的關係不明大塚、小林 1982,第357和358頁,一些觀點則認為有關連末永 1969,第97至119頁。方墳數量上比圓墳和都要少,分佈來說島根縣東部舊出雲國範圍尤其多,最大的方墳則位於奈良縣橿原市,邊長90米的。.

查看 推古天皇和方墳

斑鳩町

斑鳩町()是日本奈良縣生駒郡下轄的一個町級行政區,位於該縣西北部,是建於飛鳥時代的古蹟法隆寺(又名「斑鳩寺」)的所在地。 推古天皇9年(601年)時聖德太子在今日斑鳩町的範圍之內建造,並在605年時將住所遷入,之後又在宮殿的西側建立了以法隆寺為核心的斑鳩伽藍群,因而得此地名。江戶時代,負責幾所寺廟建築維護的知名木匠與他的族人們在法隆寺以西的地區聚居,漸漸形成聚落。今日的斑鳩町則是以大阪都會區的衛星城市的定位,逐步都市化。.

查看 推古天皇和斑鳩町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推古天皇和日本

日本历史

日本歷史、日本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島內的歷史。 根據民間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日本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大和國,其後於大化革新後確立天皇體制,引入唐朝文化。12世紀末,日本開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時代,期間曾經歷一個半世紀的戰國時代,以及由豐臣秀吉領導的文祿慶長之役。17世紀初,江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二百多年。 1854年黑船事件後,日本國內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號召,江戶幕府在壓力下,被迫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1867年,明治天皇整頓內政,富國強兵,一戰後短暫經歷大正民主時期,到1930年代落入軍部控制,實行軍國主義,但於1945年被盟國擊敗後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復主權後經濟高速增長,躋身先進國家之列,直至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灭。.

查看 推古天皇和日本历史

日本古代职官

日本古代职官是指日本前近代、律令制廢止之前的統治機構。.

查看 推古天皇和日本古代职官

日本天皇世系圖 (平安時代及以前)

本條目列出了日本天皇由傳說時代到平安時代的的直--世系圖,鎌倉時代至今的日本天皇直--世系圖參見世系圖的後半部。.

查看 推古天皇和日本天皇世系圖 (平安時代及以前)

日本天皇列表

一般相信,日本自古以來未曾改朝換代,始終為皇室一系(號稱「萬世一系」),但開始幾位天皇的事蹟來自傳說、神話,從第十代崇神天皇開始考古學才確認實際存在,自第十五代應神天皇開始歷史可信度才大為提高。.

查看 推古天皇和日本天皇列表

日本律令制

日本的律令制為古代日本基於律令的政治及社会制度,是仿效中國唐朝的法律体系编撰施行的。在日本,律令制也叫“律令体制”或“律令国家”。虽然律令制在古代东亚很普遍,但真正有实证仿效中国建立起完整律令制度的仅有日本山内昌之・古田博司,並且沒有隨時代變遷而有所更動廣瀬薫雄『秦漢律令研究』2010年、汲古書院、第一部第一章「关于律令制的时代区分」。。 日本正式實施律令制,可追溯至飛鳥時代的,至桓武天皇已名存實亡,但到了明治維新才正式廢除。.

查看 推古天皇和日本律令制

日本净土信仰

日本淨土信仰,漢傳佛教中的淨土宗傳入日本,形成了一系列信仰阿弥陀佛的獨特宗派,包括净土宗、时宗、融通念佛宗、以及从净土宗分立出的净土真宗。.

查看 推古天皇和日本净土信仰

日本皇后列表

日本皇后列表包括日本所有天皇的皇后、中宮,以及尊稱皇后。.

查看 推古天皇和日本皇后列表

日本新年

日本新年指的是日本以及世界各地大和族的新春,是大和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节日,又称正月(しょうがつ、しょうがち)。正月本来是農曆的一月,明治维新后改用格里历,則用于称新历的1月,截止1月31日都被稱為正月。農曆的正月則稱為「旧正月」,现在日本人大多數地方不庆祝舊正月(除琉球及一些農村地方外)。.

查看 推古天皇和日本新年

日本書紀

《日本書紀》是日本留傳至今最早之正史,六國史之首,原名《日本紀》,-舍-人親王等人所撰,於西元681年至720年(養老4年)完成。記述神代乃至持統天皇時代的歷史。全三十卷,一和二卷讲神代,三到三十卷从神武天皇讲到持統天皇,採用漢文編年體寫成。系譜一卷,如今已亡佚。.

查看 推古天皇和日本書紀

攝政關白列表

以下為日本1926年之前攝政、關白列表。月日為農曆。.

查看 推古天皇和攝政關白列表

敏达天皇

敏达天皇(;538年?—585年9月14日?)是日本的第30位天皇,他的统治时间是从572年到585年。钦明天皇的次子,母亲石姬皇女(宣化天皇之女)。 569年敏达天皇被钦明天皇立为太子。572年钦明天皇薨,敏达天皇登基。 敏达天皇试图加强日本在朝鲜的影响,但没有成功。在宗教上他偏向神道教。585年在日本瘟疫蔓延,他因此禁止佛教,但同年天皇死于瘟疫。 敏达天皇的第一位皇后在他登基四年後便逝世,他的第二位皇后是后来的推古天皇。他们的儿女中包括皇极天皇。.

查看 推古天皇和敏达天皇

慧聰

慧聰(혜총,),飞鸟时代百济和尚。 公元595年(推古天皇三年),他来日本传教居住飞鳥寺安居院。与高句丽僧人惠慈被称为三宝之棟樑。他主要学三论宗,是圣德太子老师。 Category:百濟人 Category:飛鳥時代僧人 Category:朝鮮半島佛教出家眾 Category:渡來人 Category:日朝關係史 Category:在日韓國-朝鮮人.

查看 推古天皇和慧聰

6世纪

501年1月1日至6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6世纪。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6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很动乱及不稳定的时期。 在中国南北朝轮换交替,战火纷纷,一百年间,中国南方三朝交替,在北方换了五个朝代。直到世纪末,中国才再度在隋朝的统治下统一。 在欧洲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但新生的势力还未能巩固自己的地位,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体系。 在亚欧大陆上唯一一个比较稳定的帝国是拜占廷帝国。 在与世隔绝的美洲,玛雅文明的發展到達了它的顶峰。 宗教方面,在东方佛教向朝鲜、日本、越南等边缘地区流传,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影响很深的宗派(如天台宗)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在西方基督教也开始了它对中欧的征服。在阿拉伯半岛上,伊斯蘭教這一个新的世界宗教,正在形成。.

查看 推古天皇和6世纪

7世纪

601年1月1日至7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7世纪。唐朝取代隋朝领导中国,而本世纪末期武周中断了李唐朝廷。经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和「武周之治」后,疆域辽阔、「万邦来朝」。 新罗联合唐朝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使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而日本此时处于社会经济巨大变革的飞鸟时代,大和政权得到发展和巩固。 阿拉伯人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实现了统一并迅速开始了「穆斯林征服」,建立了倭马亚王朝,震撼了从中亚到西欧的世界。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兴衰,萨珊王朝灭亡。拜占庭帝国虽丧失了查士丁尼时代的大片领土、与萨珊王朝交战不利,但将新兴的穆斯林抵御在君士坦丁堡——被誉为「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之外。北印度一度统一在盛极一时的戒日王朝之下。 在中美洲,蒂卡爾在Hasaw Chan K'awil(阿赫卡王,双月,巧克力领主Double Moon or Lord Chocolate 682年-734年在位)統治下重新強大,並在西元695年打败卡拉克穆尔,使得蒂卡尔重新成为玛雅中部地区的霸主。.

查看 推古天皇和7世纪

8月1日

8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13天(闰年是21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2天。.

查看 推古天皇和8月1日

亦称为 推古,炊屋姬,額田部皇女。

王塚古墳 (神戶市)王太后琳聖太子神功皇后秦河勝端午 (日本)竹內街道竹田皇子糠手姬皇女物部守屋隋朝鞍作福利遣隋使遣新羅使聖德太子菟道貝蛸皇女裴世清飛鳥 (地名)飛鳥時代飛鳥時代天皇配偶列表馬屋古女王香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舒明天皇蘇我堅鹽媛蘇我稻目蘇我蝦夷蘇我馬子蘇我氏藤原鎌足钦明天皇陵墓參考地村上氏法隆寺淺草寺朝服新羅征討計劃方墳斑鳩町日本日本历史日本古代职官日本天皇世系圖 (平安時代及以前)日本天皇列表日本律令制日本净土信仰日本皇后列表日本新年日本書紀攝政關白列表敏达天皇慧聰6世纪7世纪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