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排燈節

指数 排燈節

--(;马拉地语:दिवाळी、;दिवाली、;தீபாவளி、),又譯為萬燈節、印度燈節,也稱光明節,或者--節,是一個五天的節日,於每年印度曆八月(天蝎宫)裏或八月前一周的第一個新月日(即公曆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舉行。耆那教、印度教與錫克教慶祝「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后来,印度光明节也被看作“内心之光”的庆典,一些佛教信徒也慶祝這個節日。瓦腊纳西是主要庆祝该节日的城市。.

目录

  1. 16 关系: 尼瓦尔灯节屠妖節屠妖节平溪天燈節哈爾曼迪爾·薩希卜瓦加顧特卜沙希王朝马来西亚印度人排灯节斐濟新加坡印度人旁遮普人旁遮普文化拉賈斯坦人1995年10月24日日食2005年新德里爆炸案

尼瓦尔灯节

尼瓦尔灯节(स्वन्ति)是尼泊尔的一个历时五天的传统节日,是尼瓦尔人每年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是一个古老的,与印度灯节和相似,但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色。该节日彰显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中心地位,而节日仪式往往与通过赠送家人吉祥物品来为他们祈福,或者通过安抚死神来祈求长寿等有关。 节日期间,窗子和门口都会被人们饰满花环和灯。不仅印度教徒,佛教徒也庆祝这个节日。由于这个节日是一个阴历节日,所以它的公历日期是不定的。在2013年,尼瓦尔灯节的日期是11月1日至5日。.

查看 排燈節和尼瓦尔灯节

屠妖節

#重定向 排燈節.

查看 排燈節和屠妖節

屠妖节

#重定向 排燈節.

查看 排燈節和屠妖节

平溪天燈節

平溪天燈節是新北市平溪區在每年元宵節所舉辦的活動,而近年已發展為全臺知名的節慶,與鹽水蜂炮齊名,有「南蜂炮,北天燈」之譽。.

查看 排燈節和平溪天燈節

哈爾曼迪爾·薩希卜

哈爾曼迪爾·薩希卜(旁遮普語: ਹਰਿਮੰਦਰ ਸਾਹਿਬ;Harmandir Sahib),又名达尔巴尔·萨希卜(旁遮普語: ਦਰਬਾਰ ਸਾਹਿਬ,读音;Darbar Sahib) 高建章,锡克·辛格·阿卡利:锡克民族与锡克教,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67-71页,非正式俗称为金庙(Golden Temple),位于印度旁遮普邦阿姆利则是錫克教最重要的谒师所(gurdwara)。 其所在都市阿姆利则(直譯為不老花蜜之池)在公元1577年由第四世錫克教古鲁拉木達斯(Guru Ram Das)開闢 ,其後第五世古魯阿爾瓊(Guru Arjun)決定在此城中心設立谒师所哈爾曼迪爾·薩希卜,並在其中供奉錫克教經典古鲁·格兰特·萨希卜(Guru Granth Sahib或稱Adi Granth)İsmail Hâmi Danişmend, Osmanlı Devlet Erkânı, Türkiye Yayınevi, İstanbul, 1971 (Turkish)。第六世古魯哈果濱(Guru Hargobind)繼任後在此廟宇旁設立錫克教五大權位之席之一的「永恆寶座(Akal Takht)」。 该庙的名字中,“哈尔曼迪尔”(旁遮普語:ਹਰਿਮੰਦਰ,Harmandir)是由两个梵语词汇“Hari”和“Mandir”结合而来。“Hari”是无所不在的神的名字之一,字面意思是“除去所有灵性生活(Aatmic-Jeevan)之障碍者”。“Mandir”意思是“住宅,住处,居处,房子,宫殿,寺庙,住所”等等。所以“哈尔曼迪尔”的意思是“神之住所”或“神的庙”,通过这里可以体验到灵性的充分舒展。“萨希卜”(旁遮普語:ਸਾਹਿਬ,Sahib)源于阿拉伯语(,Sahib),意思是“持有者、拥有者、所有者”。 身為神之住所,哈爾曼迪爾·薩希卜的興建理念並不是只限錫克教徒供奉,它其實象徵著對於宗教多元性的開放態度與平等對待 ,為了表示誠意,第五世古魯阿爾瓊(Guru Arjun)在興建此廟之時特別邀請伊斯蘭教蘇非派聖者Mian Mir來奠定廟宇的基石。哈爾曼迪爾·薩希卜的四個入口也是象徵著歡迎四面八方所來的各教信徒 。 哈爾曼迪爾·薩希卜每日約有十萬人參訪朝拜,廟內共分12個區域,除聖殿外,還有香客休息室、誦經堂、法師起居室、修道殿、膳廳、儲藏和陳列室等。其中廟内也設有世界最大的免費食堂稱為“瑯加”(Langar),這個概念由錫克教創始聖人那納克(Guru Nanak)提出,同樣為倡導“眾生平等”,不論種族地位、宗教信仰,都能平等地坐在食堂上獲得一頓飯菜的理念。 今日的哈爾曼迪爾‧薩希卜谒师所(gurdwara)是在1764年由錫克教領導人Jassa Singh Ahluwalia帶領教徒重建的。在19世紀初,錫克帝國君主藍季特‧辛格(Maharaja Ranjit Singh)派人將其表面鋪上一層金箔,據說金色的廟頂共用去了750公斤的黃金,故得其別名“金廟 (The Golden Temple)”。.

查看 排燈節和哈爾曼迪爾·薩希卜

瓦加

加(烏爾都語:واہگہ、旁遮普語:ਵਾਘਾ、印地語:वाघा、Wagah),是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邊界上唯一有道路相連接的地點,位在印度旁遮普邦阿姆利則與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拉合爾城市之間。 瓦加原本是一個村落,於1947年8月印巴分治時,用以作為兩國邊界的雷德克里夫線從中而過,因而分屬獨立兩國,東半部屬於印度,西半部屬於巴基斯坦 ,許多來自印度的移民也經由本邊境進入巴基斯坦。此地舉行的「瓦加-雅達瑞邊界降旗典禮」相當著名而熟為人知 。.

查看 排燈節和瓦加

顧特卜沙希王朝

顧特卜沙希王朝,或稱戈爾坎達蘇丹國,是16世紀初期在印度南部建立的高度波斯化的突厥王朝。由1518年生存至1687年被蒙兀兒帝國合併為止,它的成員統稱為庫塔布·沙希斯,位置在現在安德拉邦和泰倫加納邦。在王國存在時期不斷與鄰近的阿迪勒·沙阿王朝和艾哈邁德納加爾蘇丹國衝突。 在1636年,沙賈汗迫使戈爾坎達蘇丹國承認蒙兀兒帝國的宗主權,到1687年,當時莫臥兒皇帝奧朗則布征服了戈爾坎達蘇丹國。.

查看 排燈節和顧特卜沙希王朝

马来西亚印度人

来西亚印度人(也被称为马来西亚印度裔;Orang India Malaysia),是对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印度人的称呼。印度裔马来西亚人大多是在是在英属马来亚时期從印度移居马来半岛的后裔。这可能发生在在印度人在东南亚第一波迁徙时期──阿育王对卡林加的南征和之后沙摩陀罗·笈多对东南亚各地的入侵,势力远及爪哇和马来半岛,从此开始有印度人移居于此。如今,它们成为了马来西亚的第三大族群,人口规模在马来人和馬來西亞華人之后。 马来西亚是海外印度人聚居最多的其中一个国家,约占马来西亚人口的7%。他们同时也创造了与人口比例不相符合的大量的马来西亚专业人士,特别是在医学领域。.

查看 排燈節和马来西亚印度人

排灯节

#重定向 排燈節.

查看 排燈節和排灯节

斐濟

斐濟共和國(Republic of Fiji,Matanitu Tugalala o Viti,斐濟印地語:रिपब्लिक ऑफ फीजी)為位於南太平洋,瓦努阿圖以東、東加以西、吐瓦魯以南的群島國家,由330個島嶼組成(一半為無人島,而維提島和瓦努阿島兩個主要島嶼的人口佔全國的87%)。國家名稱是源自東加語中的「島嶼」,並且轉為斐濟文中的“Viti”。.

查看 排燈節和斐濟

新加坡印度人

新加坡印度人(也被稱為新加坡印度裔;சிங்கப்பூர் இந்தியர்கள், Ciṅkappūr Intiyarkaḷ)是對生活在新加坡的南亞裔的稱呼。印度裔社群佔新加坡人口的7.4%,使印度裔成為新加坡第三大族群。雖然古印度文化對新加坡本土的馬來文化有了深刻影響,但印度裔社群真正開始移居到新加坡的時間在現代新加坡的建立時期(1819年),當時移居新加坡的印度人包括契約工人,士兵和罪犯。到二十世紀中期,又有一批印度裔移居新加坡。新加坡的印度人社群貧富差距大,自1990年代以來,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印度移民移入,使新的矛盾形成。新加坡印度裔社群在語言和宗教上多樣化,多數為來自南印度的坦米爾人。新加坡當地的印度文化已經深耕了近二百年。至1990年代,隨著印度文化在更廣泛在新加坡文化中擴散,已經發展和當代的印度文化有所不同。來自印度新移民增加了當地印度裔社群的規模和多樣性。新加坡印度裔社群透過往返印度的低成本航空及影視傳媒與母國印度連繫在一起。.

查看 排燈節和新加坡印度人

旁遮普人

旁遮普人(旁遮普语:ਪੰਜਾਬੀ ਲੋਕ ,西旁遮普语:پنجابی لوک),南亚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印度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拉賈斯坦邦、北方邦与克什米尔西部。 為巴基斯坦最大的民族,有部分人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美國、肯尼亞、阿曼、日本、新加坡等地區。。使用旁遮普語,通用印地語、烏爾都語、英語。旁遮普人所居的地方相繼被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塞種人、貴霜人、匈奴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入侵。更分別主要受到雅利安人、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伊斯蘭帝國、英國的統治。旁遮普人的社會系統,與宗教信仰相關性很大。主食為小麥,大米和乳製品。主要信仰為錫克教、印度教、伊斯蘭教。許多節慶為季節性或為慶豐收而舉辦。彭戈拉舞為旁遮普人農民慶豐收的舞蹈,也是旁遮普人的最愛;最古老的舞蹈為格塔舞。.

查看 排燈節和旁遮普人

旁遮普文化

旁遮普文化概括印度(與巴基斯坦)旁遮普邦與旁遮普民族共有之飲食、藝術、習俗、建築等傳統。.

查看 排燈節和旁遮普文化

拉賈斯坦人

拉賈斯坦人(英文:Rajasthani people;印度文:राजस्थाणी लोग),是指住在印度拉賈斯坦邦的拉傑普特人,總人口數大約七百萬人,主要使用語言為拉賈斯坦語和印地語,主要信仰為印度教。保留了許多過去的寺廟、宮殿等充滿特色的建築,並且其文學、繪畫、音樂、舞蹈等方面也相當發達。.

查看 排燈節和拉賈斯坦人

1995年10月24日日食

1995年10月24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95年10月24日(西半球的部分日偏食區域為10月23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經過了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和南沙群岛中的爭議島嶼,日偏食則覆蓋了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區域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排燈節和1995年10月24日日食

2005年新德里爆炸案

2005年新德里爆炸案是於10月2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發生的三次爆炸,造成至少61人死亡、188人受傷,當中包括外籍人士。爆炸發生當天僅離印度教和錫克教節慶排燈節兩天,也僅離伊斯蘭節慶開齋節一週。三起爆炸分別發生於新德里市中心、南部及新德里以南高维普里區的一輛公共汽車上。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將事件歸咎於恐怖份子。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一自称为“英吉拉布”(革命)的武装组织10月30日宣称对爆炸事件负责,目的是报复印度安全部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采取的措施。.

查看 排燈節和2005年新德里爆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