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捻军

指数 捻军

捻军(1853年-1868年),清朝官方稱之為捻匪或捻賊,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安徽北部及江苏、山東、河南三省部分地区的反清農民軍,兴起后一度響應同时期的太平軍。捻军重要人物為沃王張洛行(又稱張樂行,張宗禹之叔)、奏王苗沛霖、梁王張宗禹、遵王賴文光、魯王任柱等人。捻军持續活動16年,全盛時曾經斬殺清朝蒙古親王僧格林沁,最後分為東西兩支,由清朝將領李鴻章和左宗棠平定。.

目录

  1. 213 关系: 劉銘傳健锐营南河总督史榮椿吳元炳吴棠吴毓兰同光中兴同治帝同治陕甘回变同治新疆回变太平天囯 (年号)太平天国奕訢姜桂題孫菊仙孔祥珂孔繁灝孙葵心官文安徽历史安徽省宋庆宋继鹏宋景诗寶鋆寿光县寿光市尹隆河戰役左宗棠丁壽昌丁宝桢丁汝昌中國歷代亂世中國流寇史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叛乱列表中国人口史中国战争列表常胜军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三河之战平回志幅军起义义和团运动庚申之劫亳州市康紹鏞任化邦... 扩展索引 (163 更多) »

劉銘傳

劉銘傳(),字省三,室號盤亭、大潛山房,諡號壯肅,是一位出身安徽合肥的淮軍將領和臺湾巡撫。 他是淮軍的領導者之一,並在中法戰爭中於臺灣地區率軍擊退法軍,又在隨後被任命為臺灣建省後首任巡撫,復積極於當地推行各種現代化建設並為其奠定相關基礎。.

查看 捻军和劉銘傳

健锐营

健锐营又称健锐云梯营、飞虎健锐云梯营、香山健锐营或西山健锐营,是清八旗禁卫军中一支具有特种部队性质的部队。健锐营建立于清朝乾隆年间,在平定大金川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平定台湾林爽文、庄大田起义、库仑之战等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健锐营最终于1911年随着清政府及八旗制度的灭亡而消失。健锐营驻地在北京西北香山脚下,常规编制2000人左右,依照旗份分为左右两翼,营内士兵主要由满族子弟构成,此外健锐营编制中还包括一支由大小金川之战中投降的藏族军士及其后裔构成的苗子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团城演武厅、北京植物园内的藏式碉堡以及香山山脚下一些以八旗命名的村庄是健锐营留下的遗迹。.

查看 捻军和健锐营

南河总督

江南河道总督(v)全稱總督江南河道提督軍務,簡稱南河河道总督、南河总督,是清代设在清江浦(今江苏省淮安市)的高级官员,品级为从一品或正二品,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 清初只在山东济宁设河道总督。1677年(康熙十六年),靳辅出任总河,因考虑到淮安是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治河工程最重要处,而总河署所在的山东济宁距此路途遥远,往返不便,为便于及时掌握水情河势,就近指挥,于是在淮安城西北的清江浦原户部分司旧衙署设立行馆。雍正七年(1729年),正式分设江南河道总督(简称南河总督),驻节清江浦;以及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东河总督),驻济宁。次年又增设直隶河道总督(北河总督),归直隶总督兼领。时南河总督辖有4道、24厅、24营,河督署规模庞大。历任河督中,政绩比较显著的有张鹏翮、徐端、黎世序等。 清初,朝廷每年拨给南河河工修防银达四百五十万两之巨,决口漫溢时还另有支拨。同时,南河总督署官员肆意贪瀆、降低工程标准,中饱私囊的情况,在当时就为舆论谴责。 南河总督及下属官员驻扎的清江浦,繁荣也达到鼎盛,上下十数里长街,各种店铺、酒楼、茶社、浴室鳞次栉比,上百家青楼妓院日夜歌舞,风气奢侈。 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天国战争期间),黄河北徙。咸丰十年(1860年),前来夺取粮仓的捻军攻破清江浦,烧毁南河总督署和整个城市。次年,南河总督被裁撤。 今天,南河总督署的花园——清晏园已被修复,位于淮安市清浦区人民南路。.

查看 捻军和南河总督

史榮椿

史榮椿(),順天大興人。由行伍洊升京營參將,歷從揚威將軍奕經、大學士賽尚阿軍中。繼從都統勝保剿太平軍,賜號洽希巴圖魯。咸豐五年(1855年),擢大名鎮總兵。 尋赴援河南、安徽,連破捻匪於鹿邑、歸德。調徐州鎮,破捻匪於宿州,又平毫州捻巢。咸豐八年(1858年),破捻匪於渦河南,擢直隸提督。從僧格林沁治天津海防。咸豐九年(1859年),英國兵艦犯海口,榮椿偕大沽協副將龍汝元力戰,中砲,同歿於陣。予騎都尉兼雲騎尉世職,建專祠,諡忠壯。.

查看 捻军和史榮椿

吳元炳

吴元炳(),字子健。河南固始人,晚清政治人物,曾任湖北、安徽等省巡抚,漕运总督等职。.

查看 捻军和吳元炳

吴棠

吴棠(),字仲宣,清代安徽省盱眙县人(今安徽明光市三界镇) ,晚清封疆大吏。.

查看 捻军和吴棠

吴毓兰

吴毓兰(),安徽合肥人。咸丰十年,太平軍、捻軍合扰皖北,毓兰以从九品偕兄吳毓芬集团练助剿凤、颍间,从解寿州围,擢县丞。.

查看 捻军和吴毓兰

同光中兴

同光中興,又称同治中兴,是指清朝晚期同治、光緒年間,慈安、慈禧两宫听政期間(1862年至1894年)的一個中興階段。適逢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國被消滅(1864年),政治上出現了一個和諧時期,並開啟向西方學習的洋务运动(又称自強運動)。现代史学家芮玛丽所著《同治中兴》里面对“中兴”的定义如下.

查看 捻军和同光中兴

同治帝

清穆宗载淳(a)(),又稱同治帝,爱新觉罗氏,;汗號「布伦札萨克汗」(Бүрэн засагч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同治」。 同治帝乃咸丰帝长子,5歲(虛歲六歲)登基,原設年號為「祺祥」,隨後不及一年發生辛酉政變,最終由其嫡母慈安太后與生母慈禧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史稱「兩宮聽政」),並改設年號為「同治」。直至1875年驾崩,時年僅19週歲,死後廟號穆宗(v),諡號毅皇帝(v)。他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於1861年至1875年,也是清兵入关后統治中原以來的第八位皇帝。.

查看 捻军和同治帝

同治陕甘回变

同治陕甘回变(1862年-1873年),是於19世紀清朝同治年間發生在中國西北地區的一場大規模的,帶有反清性質的族群與宗教戰爭,期間雙方存在大量殘酷地互相屠殺的行為。該次戰爭的起因複雜,主要是由於太平天國運動導致清朝西北防務空虛和清政府對治下人民日益深重的盤剝,在長期欺壓當地人民的清朝地方政府和地方團練的挑撥下,加上大環境中長期以來回民、漢人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大量民事和刑事矛盾,族群互相封閉對立及互相之間的大量言語侮辱使得佔少數的回民和多數的漢民由於互相的恐懼和憤恨情緒導致矛盾空前激化。戰爭由陕甘回民和哲合忍耶苏菲门宦在聖山砍竹事件後的武裝暴亂開始,主要表現為回民,漢民及清軍之間慘烈地,報復性地互相屠殺。同治回亂自1862年起直至1873年結束,持續10餘年後才被湘軍左宗棠部完全平定。 該戰亂除了在陕西及甘肃外,还波及宁夏、青海及新疆,对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和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據統計,陕甘两省共损失人口总数约2000万人。該数字包含了同治年间由陕甘抽调镇压各路叛军后的死亡与失踪人口的总和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第635页。战后,清廷将許多战败的回民叛乱者强制迁移到西部更偏远的山区和土地贫瘠的地方。.

查看 捻军和同治陕甘回变

同治新疆回变

同治新疆回变(1864年-1877年),是清朝同治年間新疆各地發生的叛亂,與浩罕及俄羅斯的入侵交織在一起。 清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庫車回民舉事,殺死庫車辦事大臣及阿奇木伯克。因為陝甘回亂影響,數月之內,新疆各地相繼發生暴動和叛亂。暴動者以回族(漢回)及維吾爾族(纏回)阿訇、農民為主,也有漢族、柯爾克孜族及哈薩克族加入。各地起事者在攻佔官署及兵營後,推舉阿訇為首領,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性割據政權。隨後,各政權之間又發生混戰與兼併。至同治四年(1865年)末,新疆大部份地方失陷,官軍僅保有塔爾巴哈臺、庫爾喀喇烏蘇、巴里坤及哈密一帶。此時,西北官軍主力正在平定陝甘回亂,無暇顧及新疆。俄羅斯乘亂入侵塔爾巴哈臺及額爾齊斯河流域,於1864年10月逼迫烏里雅蘇臺將軍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吞併了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的大片領土。 1864年年底,喀什噶爾的叛乱者向浩罕汗國求援,導致阿古柏入侵。1865年至1867年間,浩罕權臣阿古柏率領浩罕軍隊消滅了天山以南各地的割据政權,在新疆南部建立了哲德沙爾汗國。同治十年(1871年),俄羅斯藉口“代收”,派兵侵佔伊犁。光绪元年(1875年),清廷命陝甘總督左宗棠督辦新疆軍務。次年,清軍西征,收復迪化一帶。光绪三年(1877年),清軍消滅阿古柏政權,收復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持續10餘年的新疆叛亂最終結束。光绪七年(1881年),清朝通過交涉收回被俄羅斯侵佔的伊犁。光绪十年(1884年),清廷下旨設立新疆省,廢除了乾隆以來的伯克制和軍府制,實行與內地相同的郡縣制。 此次動亂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查看 捻军和同治新疆回变

太平天囯 (年号)

--(1851年-1864年)是中国清朝时期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囯政权的年号,前后共14年。 --以国号为年号,「国」写作「--」。干支纪年,「丑」改为「好」、「卯」改为「荣」、「亥」改为「开」。 洪秀全金田起义为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公元1851年1月11日)。中国历法干支为庚戌,但一般习惯用公历纪年,故--元年的干支为辛亥。 一般认为--结束于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也有认为应当延续至同治七年六月二十八日(1868年8月16日)捻军在山东失败为止。.

查看 捻军和太平天囯 (年号)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囯是清朝道光晚年、咸豐至同治初年間建立的政權,创始人为洪秀全和冯云山。洪秀全与少年时代的私塾同学冯云山经过多年传播拜上帝教,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末至咸豐元年(1851年)初与杨秀清、萧朝贵、曾天养、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组织团营举事,后建国号“太平天国”,并于咸豐三年(1853年)攻下金陵,號稱天京(今南京),定都於此。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被湘軍攻破,洪秀全之子兼繼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虜。同治十一年四月六日(1872年5月12日),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国旗号作战的太平軍部队,翼王石达开餘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太平天國之亂是明清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太平军的足迹先后到过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势力范围遍及十八省。 因清朝推行薙发令,太平天国蓄发、披髮,故太平軍被称作「长毛」,清廷称其为「长毛賊」、「毛賊」、「髮賊」、「髮匪」、「髮逆」等。又因洪秀全籍貫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其他的太平军將士亦多起自兩粵(即兩廣的廣東、廣西),故清廷亦称其为「粵匪」、「粵賊」,平定事件後,清廷命令宮廷畫師繪畫《平定粵匪圖》。民國十八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就《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訂立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从此将“太平天国”、“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

查看 捻军和太平天国

奕訢

恭忠親王奕訢(z;),号乐道堂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同父异母弟弟,生母为静妃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和碩恭亲王」。统称“六王爷”;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主要发起者,曾任总理衙门首席大臣、领班军机大臣、议政王,保守派對其鄙稱“鬼子六”。賜爵位世襲罔替,身後谥“忠”。.

查看 捻军和奕訢

姜桂題

姜桂題(),字翰卿,安徽省潁州府亳州姜屯人,清末民初軍事將領。.

查看 捻军和姜桂題

孫菊仙

孙菊仙,清末民国年间京剧老生演员,名濂,自号学年,号宝臣,艺名孙菊仙、“老乡亲”,外号孙一捋、小戏迷。祖籍奉天府承德县(今辽宁省沈阳市),生于天津。 自幼娴于音律,尤喜戏曲,并好练武术。1858年入武庠爲武秀才,投清軍陳國瑞麾下,攻打太平軍時受傷兩次,後改充管理右路軍械所差使。1867年改投英翰宫保軍營,参加清军镇压捻军的战争。获三品銜,候補都司,又保以游擊記名。1870年(同治九年)至上海开茶园(戏馆),客串献艺,声誉鹊起。后停业。1876年(光绪二年)北上,正式“下海”,在北京由于业余爱好戏曲而加入嵩祝班演出,唱须生。1877年回到天津,不久偕家眷移居北京,加入嵩祝班,后转程长庚执掌的三庆班应工老生,唱压轴戏。1883年改搭四喜班,1885年王九龄去世,接任四喜班(四大徽班之一)班主。1886年被选入清宫昇平署。曾被召入清宫为储秀宫教习。慈禧听他的演唱后,赐三品顶戴,不受。庚子(1900年)事变义和团运动后南下上海,经营戏院。后返津定居,热心赈灾等公益事业,90岁高龄时,还在津京两地为慈善事业举行义演。在上海演出时,被旅沪天津人亲切地称为“老乡亲”,后来叫响,他便以“老乡亲”为艺名。他噪音宽亮,唱腔淳朴苍劲有力,善表达慷慨激昂情感,表演自然逼真。演唱讲究气口儿,抑扬顿挫,相传有“一口气”唱法。他的唱腔世称“孙派”。以《三娘教子》、《逍遥津》、《完璧归赵》、《金马门》、《骂杨广》、《四进士》 等剧著名。与谭鑫培、汪桂芬鼎足为三,世称“老生后三杰”,或称“老生新三杰”、“后三鼎甲”。他热心公益事业,倡导演员学习文化,亦乐于提携后进,冯子和、尚小云等都受过他的培植。哥伦比亚公司等曾为其录制唱片。曾居住在北京市宣武区猪毛胡同(今朱茅胡同)。.

查看 捻军和孫菊仙

孔祥珂

孔祥珂(),號覲堂。孔子七十五代嫡孫,山東曲阜人。.

查看 捻军和孔祥珂

孔繁灝

孔繁灝(),字文淵,號伯海。山東曲阜人,孔子七十四代嫡長孫,父為衍聖公孔慶鎔。.

查看 捻军和孔繁灝

孙葵心

孙葵心,即孙桂心。清朝安徽亳州孙集(今属涡阳)孙小庄人,别号老葵。捻军白旗红边首领。 孙葵心出身贫苦,做过衙役。以事被革,投胜保军营当兵,不得志,改投捻军。开始为小头目,后来人马增多,自领一旗。1851年因打捎借粮被团练诱捕,被龚得树、刘玉渊救出。1855年,参加雉河集会议。1858年与李秀成、陈玉成会师于霍邱,改旗易帜,全军蓄发,接受太平天国领导。捻军占领怀远后,即与白旗另一首领江台凌后脱离张乐行率部北归回到家乡。据胜保奏言:“(孙)剽悍善战,为张、龚两逆腹心。嗣与龚逆不洽,往回老巢。”遂与黑旗刘学渊和蓝旗刘天福等一起向河南进军。后与刘玉渊联军入山东,战河南,斩清军总兵邱联恩、王凤祥等。1860年南下援助安庆太平军。安庆失守后,暗中勾结清军,投敌未果。次年在安徽庐州(今合肥)小蜀山为练勇袭击,受伤而死。孙葵心死后,孙葵心弟捻军白旗红边旗主孙葵文(孙臭)代领其部,颇孚众望。1863年捻军雉河集之役战败,降于清军,后被杀。.

查看 捻军和孙葵心

官文

官文(v,),清朝官员,满洲正白旗人,王佳氏,字秀峰。出身军人世家,官至,直隸總督,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 最初是殿前蓝翎侍卫,後任荊州將軍,杨霈被撤职,調湖廣總督,任內領導八旗綠營,與湘軍共同平定太平天國。 官文不谙政事,诸事决於家奴,时人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即妾大、门丁大、庖人(厨子)大。初期頗掣肘排擠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后封二等侯,僅次於一等侯曾國藩。曾國藩批評他「才具平庸」,但時任湖北巡撫的胡林翼對他極力籠絡,收官文之小妾為義妹。從此政事概由胡出,官文唯唯諾諾而已。 1866年十一月因勦捻軍無功遭左宗棠、曾國荃共同上疏彈劾摘去湖廣總督職,晚清朝廷此次政爭也被視為漢人督撫開始掌握實權,滿人勢力消退分水嶺。1867年召还京,代理直隶总督。1871年病死。谥文恭。著作《蕩平髮逆附記》。.

查看 捻军和官文

安徽历史

安徽地域是汉族诞生的摇篮之一。 安徽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这就是安徽名称的由来。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分屬漢地徐、揚二州地域.

查看 捻军和安徽历史

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安徽省大致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与北纬29°41′至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同时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孕育出了省内的四大文化圈,即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在经济上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中部经济区,北部和南部分属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其南部原徽州府的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查看 捻军和安徽省

宋庆

宋庆(),中国清代将领。字祝三,山东蓬莱县泊子宋家村人。宋庆出身于军伍。累升至湖南提督及四川提督,手下军队号称“毅军”。.

查看 捻军和宋庆

宋继鹏

宋继鵬(),清末文賢教领袖,山東省鄒县人。白蓮教支流文賢教教主。1860年,和济寧郭鳳岡、鄆城李八起兵,定年号天纵,設置官職,白蓮池(現在的白龍池)为根据地。1861年,撃退鄒县知县軍,同年8月,在白蓮地僧格林沁軍破宋继鵬。捻軍大举进入山東省,文賢教軍復兴,联合捻軍攻破鄒县县城,勢力达到曲阜、泗水县、滕县境内。1863年,僧格林沁軍再侵攻白蓮池,郭鳳岡、李八被捕。余党于岡山大步頂继续抵抗,激战中宋继鵬战死,文賢教被鎮压。.

查看 捻军和宋继鹏

宋景诗

宋景诗()是中国清代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人,民變领袖。.

查看 捻军和宋景诗

寶鋆

寶鋆(),字佩蘅,索綽絡氏,滿洲鑲白旗人,晚清大臣,武英殿大学士。 寶鋆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咸丰时曾任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同治时,任军机大臣,并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体仁阁大学士。與恭親王、文祥等自同治初年掌管樞務,是洋务运动时中央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光绪年间,为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谥“文靖”。.

查看 捻军和寶鋆

寿光县

寿光县,中国古县名,为今天山东省寿光市。.

查看 捻军和寿光县

寿光市

寿光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北部,是潍坊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寿光市位于渤海莱州湾西南岸,是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蔬菜和原盐产地。.

查看 捻军和寿光市

尹隆河戰役

尹隆河戰役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初,捻軍首領「遵王」賴文光、「魯王」任柱,與清軍將領劉銘傳於湖北省安陆县尹隆河(今安陆市永隆河)進行的一場戰鬥。 1867年正月15日,淮軍主將劉銘傳與湘軍「霆字營」將領鮑超,約定於巳時(上午九時)會師進擊捻軍,未料劉輕敵且欲佔全功,弗曉卯時(上午五時),淮軍即朝戰場開拔,卻在途中遭遇捻軍猛烈攻擊,劉銘傳部下猛將總兵唐殿魁、田履安先後中彈陣亡,劉銘傳本人也被迫離馬,以馬車為掩體躲於後,「衣冠失落,坐以待斃」,苦戰後幾乎被俘虜。隨後,鮑超的援軍即時出現拯救了淮軍,清軍反敗為勝。此役清軍殲滅捻軍部眾近萬人,捻軍共約八千人,軍馬五千匹被俘,尹隆河江水染成血紅一片。賴文光以及任柱脫逃,北走河南。 這場戰役使得捻軍企圖於湖北構築據點的計畫失敗,此後捻軍轉攻為守,直至敗亡。三月間,湘軍將領彭毓橘領兵欲趁勝追擊,卻反遭捻軍回擊,於蘄水(今湖北浠水)神港大敗,彭戰歿。是年年底十一月,任柱中彈戰歿,次年(1868年)一月,賴文光被俘,東捻平。.

查看 捻军和尹隆河戰役

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樸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 谥文襄,湖南湘阴人,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將領。一生亲历了討伐太平天國、洋务运动、陕甘回变、新疆之役等重要中國历史事件。然在中法戰爭馬尾海戰後,以欽差大臣之名重整湘軍督辦福建、臺灣海疆防務期間,壯志未酬病逝於福州,享年 73 歲。 宗棠少时屡试不第,功名止於舉人,转而遍读群书,留意水利、農業,钻研舆地、兵法。後竟因此成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後在征討阿古柏時,光緒帝破格敕賜進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查看 捻军和左宗棠

丁壽昌

丁壽昌(),字樂山,安徽合肥人。晚清官員。官至直隸布政使。.

查看 捻军和丁壽昌

丁宝桢

丁宝桢(),榜名瓊選,改名寶楨,字穉璜,號佩之,行三,贵州大定府平远州(今织金县)牛场镇人。清朝政治人物,洋务运动重要成员,官至四川总督。.

查看 捻军和丁宝桢

丁汝昌

丁汝昌(),原名先达,字禹廷,亦作雨亭,号次章。生于安徽庐江县,后举家迁居巢县,定居巢湖南岸龙骨山下高林镇,今属巢湖市散兵镇,现村名山西丁。清朝北洋海軍水師提督。1895年2月向日本联合舰队递交投降书后服鸦片自杀。.

查看 捻军和丁汝昌

中國歷代亂世

中國歷代亂世,是指中国各朝代中所出现的亂世。乱世通常在一个王朝或政权的中晚期发生,之後通常是政權消亡,或者是有能君主的中興。中国历史上的長時間分裂,如東周-春秋戰國; 三國-魏晉南北朝和五代-遼宋夏金亦會稱為亂世。与乱世相反的则是盛世。.

查看 捻军和中國歷代亂世

中國流寇史

流寇又稱流賊,是指流動的土匪、強盜,尤指明朝末年的流寇。流寇並非明朝所特有,清之白蓮教、捻亂也屬流寇性質。李心傳稱:“天下大亂,乃貴賤貧富更變之時”。 流民、饑民往往是流寇的基本組成,连年征战、天灾人祸,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了流民,流民自然就演变成了流寇。事實上流寇組成份子相當複雜,有逃丁、邊兵、驛卒、礦徒、饑民等。因此管仲提出“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的政策,限制人口的流动。《商君书·垦令》中则提出“使民无得擅徙”。.

查看 捻军和中國流寇史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查看 捻军和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因而會有時間重疊。本年表基於年份不重疊的原則,將在下一個朝代的「記錄」起始點延至前一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查看 捻军和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叛乱列表

这是发生在中国的大规模叛乱的列表。.

查看 捻军和中国叛乱列表

中国人口史

中国人口史介绍中国的人口历史。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从周宣王时期就有人口调查,在战国前期就有详细的人口统计,可惜没有文献资料流传下来,加之各种原因的影响,人口数据多不精确。但自班固编纂《汉书》开始,之后历代16本正史中的《地理篇》大多有人口记载,均为研究人口变迁的珍贵资料。 历史上中国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较大的比例,但不是一直以来都保持在首位。清代19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目前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但新生儿数量仅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人口占全世界比重将出现下降。.

查看 捻军和中国人口史

中国战争列表

中國自古以來內部或對外具有重大影響的戰事列表,戰事名稱以大中華地區使用者為準,後面附上時間為該戰進行時間或中方參戰時間,每場戰爭名詞下方為該戰簡介。中國有明确记载确实发生过的战争列表如下:.

查看 捻军和中国战争列表

常胜军

常胜军,初名洋槍隊,指中国清朝對抗太平天国后期,清官、商出资与英、美等外國军官,中國、歐美、南洋等士兵组成的傭兵武力,歷任隊長為華飛烈、白聚文、查爾斯·戈登。李鸿章曾與这一武装攻占嘉定、青浦、昆山、吴江、姑苏、常州、溧阳、吴兴等地,戰功彪炳,1864年5月,常勝軍與淮軍取下常州,有直指金陵(今南京)的態勢,常勝軍的聲望也達到最高峰,而後解散。.

查看 捻军和常胜军

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

*1501年:西班牙人首次抵達巴拿馬,直布羅陀併入西班牙版圖。.

查看 捻军和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

三河之战

三河之战,太平天国晚期著名战役之一,太平軍與湘軍在安徽三河鎮(今屬肥西縣)激戰。此役湘軍戰敗,名將李續賓陣亡。.

查看 捻军和三河之战

平回志

平回志为一部记载中国清朝末年清政权镇压西北回族穆斯林叛乱的史料汇编,以及清政府派遣湘军镇压起义回民的一部笔记。作者为湖南衡山人杨毓秀,光绪十四年(1888年),次年由剑南王氏刊行。全书共分8卷,以编年体例。该书本为旨在颂扬清朝统治阶级镇压回民起义的战功,但从中可以看出西北回民起义军与捻军的关系,回民和汉族难民的关系以及回民和杨店兵变的关系。说明所谓的西北回民的起义是其实是回民版本的伊斯兰圣战,对非穆斯林的屠杀。该书对研究清代回族穆斯林反清斗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查看 捻军和平回志

幅军起义

幅军起义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山东南部的反清起事。 大运河沿岸徐州、海州、宿迁、邳州、郯城、兰山、滕县、峄县的漕运船工用匹布分幅帕头,结成的秘密组织叫做幅党。咸丰年间因为黄河大改道,所以实行漕粮海运,失业船工多数加入幅党。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进入山东,幅党在峄县、滕县山区反清起义,打败清朝道员李麟遇和都统德楞额。僧格林沁率军来攻,幅军首领周韭被部下所杀。刘双印退至云谷山。1863年,刘双印突围,投奔邹县习文教。 Category:清朝民变 Category:山东历次战争与战役 Category:1850年代中国 Category:1860年代中国.

查看 捻军和幅军起义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發生於1900年清朝末期,清朝甲午戰爭戰敗后,在西方列强划分在华势力范围、华北农村頻繁發生教案、天灾频仍及宫廷权力争斗激化的情况下,黄河北岸农民与中国天主教教徒之间的武装冲突。1900年春季直隶成千上万习练义和拳并號稱「义和团」的农民动用私刑处死了大量中國基督宗教信徒與西方人士,並纵火烧毁了教堂和教徒房屋;同年6月,清朝中央政府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义和团又先于清军进攻天津租界,最终俄國、德國、法國、美國、日本、奧匈帝國、義大利、英國八国组建远征军引发八國聯軍之役。.

查看 捻军和义和团运动

庚申之劫

庚申之劫一般是指清咸丰十年(1860年),江苏和浙江在太平天国战争中经济文化遭受严重破坏的这一个重要事变。作为主战场的苏南和浙江地区人口从战前的6193.0万减少到战后的3077.9万,损失率达到50.3%。.

查看 捻军和庚申之劫

亳州市

亳(讀「博」,漢語拼音bó)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毗邻河南省商丘市、周口市,处黄淮平原腹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亳州盛产药材、白酒、烟草以及小麦等粮食作物,属温带季风气候,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中草药集散地,古井贡酒的产地,素有“中华药都”的美称,而且一年一度的“药交会”更是享誉全国。.

查看 捻军和亳州市

康紹鏞

康紹鏞(),字蘭皋,又字鎛南。山西省太原府興縣(今屬呂梁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捻军和康紹鏞

任化邦

任柱(),字化邦,安徽蒙城人,太平天国与東捻軍将领,賴文光封任為魯王。 1864年天京失陷後,賴文光把本部太平軍北上與捻军合併;日後捻军一分為二,與賴文光成為東捻军首领。.

查看 捻军和任化邦

任道鎔

任道鎔(),字筱沅,江蘇宜興人。拔貢出身,考授教職。咸豐中期,在家鄉襄辦團練,任松江府奉賢縣訓導。因籌餉有功,授湖北當陽縣知縣,多行善政,調江夏縣知縣。同治二年,擢直隸順德府知府。因擊退捻軍,晉道員銜。累遷至浙江布政使,歷任直隸布政使、山東巡撫。光緒二十一年,起復為河道總督。二十六年,拳匪起,河南奸民乘機煽亂人心。道鎔鎮靜處理,以河標保衛省防。次年,調浙江巡撫。二十八年,因病辭官。三十二年 ,卒。.

查看 捻军和任道鎔

会道门

会道门,亦称道会门、会门道、帮会道门等。是指以宗教异端信仰为纽带的民间秘密结社,因多以教、会、道、门取名而简称“会道门”。按照现今中国大陆的流行说法,是指会、道、门、教、社等反动封建组织的合称,带有贬义色彩,将会道门在性质上归入邪教之列。.

查看 捻军和会道门

张宗禹

张宗禹,在《清史稿》被蔑稱為張總愚,外号小阎王,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人,清末捻军首领。.

查看 捻军和张宗禹

张乐行

張樂行(),又名張洛行,小名香兒;安徽亳州張老家(今屬渦陽)人;清末捻軍首领,太平天国封为沃王。.

查看 捻军和张乐行

張常經

張常經(),山西汾西縣(今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人。清朝軍事人物,武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張常經中式甲辰科武殿試張殿華榜二甲第八名進士,授官三等侍衛。咸豐七年(1857年),任職福建清流縣遊擊期間,與太平軍石達開部激戰。歷官福建汀州協鎮。後與捻軍戰鬥時身亡。.

查看 捻军和張常經

張之萬

張之萬(),字子青,號鑾坡,清朝狀元,政治人物。直隸南皮縣(今屬河北省)人。為官數十年,官至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卒謚文達。 晚清洋務名臣張之洞是其從弟。.

查看 捻军和張之萬

張祺恒

張祺恒,字壽臣,清朝官員。山東安邱縣(今安丘市)人。進士出身。 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科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考中庚戌科陸增祥榜二甲進士。授刑部廣東清吏司主事,因事被罷職歸里。咸豐十一年(1861年),捻軍進犯安丘,縣城受到破壞。兵退以後,張祺恒率眾修復城垣,興辦團練,加強防守,秋季,捻軍又至,因守禦嚴密,未能攻入。民國《續安邱新志》有傳。.

查看 捻军和張祺恒

張遇祥

张遇祥(),字瑞麟,直隶新乐县(今河北省新乐市)人,清朝将领。 张遇祥年仅十五,即能开两石弓。道光十五年(1835年),成武进士,授三等-乾-清门侍卫。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选浙江衢州城守营都司。后调山东,任寿张游击。咸丰二年(1852年)抵御太平天国林凤祥、李开芳北伐军,身先士卒。 咸丰三年(1853年)秋,曹县捻军势起,张遇祥用计擒杀首领陈九千岁等。太平军攻临清,张遇祥率部卒二百人,夜入敌营厮杀,右腿受矛伤,巡抚亲自验看,谕令其归养。然而新抚崇恩却疑其规避,奏参褫职,令解赴山东。张遇祥到营之后,崇恩始知其冤,慰劳备至。当时,金乡、鱼台、嘉祥、费县、钜野、郓城、城武七县均被捻军攻陷,张遇祥召集旧部六百人,自为一队,克复七城,官复原职,因伤势发作,回籍调养。 咸丰十一年(1861年),山东白莲教众联合回、捻北攻直隶,胜保久战无功,于是聘请张遇祥助战。张遇祥招募乡中子弟五百人,星夜驰往,一战败之。胜保南移馆陶,张遇祥率军阻挡敌军渡河,苦战两昼夜,旧伤复发,又中矛数十处,于十一月七日力竭而殁。《清史稿》有傳。.

查看 捻军和張遇祥

張錫嶸

张锡嵘(),字敬堂,安徽灵璧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官员。 原名张锡嵘,于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科中进士,选庶吉士。咸丰四年(1854年),安徽巡抚袁甲三奏请其总办灵璧团练,授编修,记名御史。咸丰十年(1860年),命视学云南。当时正值云南回族起事,锡嵘不惧兵乱,毅然前往就职,并帮办省城防务。同治元年(1862年),因母丧丁忧回籍。 曾国藩征缴捻军,锡嵘守丧结束,特来拜谒,国籓大喜,密疏保奏其治军濠上,募敬字三营,随湘军战守。同治五年末,捻军将领张总愚转战陕西,国籓调刘松山军救援,令锡嵘统帅三营同往,解除西安之围。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初六日,锡嵘率军在城西雨花寨与捻军大战,独率百馀人冲击,陷入敌阵,身被十馀创,阵亡。朝廷追赠侍讲学士,赏世职。 著有《孝经章句读》、《硃子就正录》、《孝经问答》等。陕西巡抚刘蓉奏锡嵘死事,言:“自到营以来,尝著草履,与士卒同甘苦。文学之臣,能坚苦自奋如此,臣实惜之!”其家极其贫寒,曾国藩特赠三千金养其孤,漕运总督吴棠刻其遗书。《清史稿》将其列入《忠义传》。.

查看 捻军和張錫嶸

張樹珊

張樹珊(),字海柯,安徽合肥人,是平定太平天国捻軍之淮軍的清軍名將,兄為張树声。.

查看 捻军和張樹珊

張樹聲

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为中国清末淮军将领。.

查看 捻军和張樹聲

張清瀛

張清瀛,字海峰,號遠春,山西夏縣人。晚清官員。.

查看 捻军和張清瀛

張曜

張曜(),字亮臣,號朗齋,順天府大興人。清朝官員。 祖籍浙江上虞,早年從軍,因退捻军有功,授固始知县。光绪十一年(1885年)授河南布政使,光绪十二年调补山东巡抚。張曜本人是文盲,被御史刘毓楠以“目不识丁”弹劾,降为总兵,其妻李雪如,是才女,張曜拜师于妻。光绪十一年五月初九(1885年6月21日),由广东陆路提督调任廣西巡撫。光绪十二年五月初一(1886年6月2日),调任山东巡抚。抚职由布政使李秉衡护理。光绪十七年(1891年)“疽发于背”,不治身亡。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庄宫保即是張曜。.

查看 捻军和張曜

彭毓橘

彭毓橘(),字杏南,中國清朝湖南湘乡人,湘軍將領,曾国荃同年齡表弟。.

查看 捻军和彭毓橘

余上華

余上華(),字芾臣,號黼丞,陝西興安府平利縣(今陝西省平利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捻军和余上華

徐继畬

徐继畬(畬音yú/ㄩˊ, ),字松龕,又字健男,号牧田、松龕先生,室名退密齋,山西代州五臺縣人。生于乾隆六十年,卒于同治十二年,中国清朝学者,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 徐继畬最重要的著作是介绍世界各国风土人情的《瀛寰志略》,他在书中所推崇的西方政治制度,就当时而言,其思想是非常超前的。虽然推崇西方制度,但也深知清朝现实,为人谨慎,也因此,虽然仕途有所坎坷,但终究得以善终。同治年间官至太仆寺卿,加二品顶戴。.

查看 捻军和徐继畬

徐邦道

徐邦道名徐金锡,字剑农,号邦道,清末将领,四川涪州(今属重庆市涪陵区)人。清朝軍事將領。 早年参加楚军和淮军,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光緒二年,署徐州鎮總兵。光緒十五年,任直隸正定鎮總兵。1880年调驻天津军粮城,1894年甲午战争时,率军在金州(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旅顺与日军奋战,后又于牛庄、营口等地继续作战,后病死。.

查看 捻军和徐邦道

依克唐阿

依克唐阿(z;),字堯山,扎拉里氏(漢譯姓張),滿洲鑲黃旗人,晚清軍事人物,勇號法什尚阿巴圖魯,諡誠勇。.

查看 捻军和依克唐阿

微山湖

微山湖,亦名南四湖,位于中国山东、江苏交界处,由微山湖、昭阳湖、南阳湖、独山湖四个彼此相连的湖泊组成,归山东省微山县管辖。微山四湖南北长120公里,东西最宽处达25公里,水域面积达1266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狭义上,微山湖是指1960年在湖腰建成了拦湖大坝南的下级湖,同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构成广义微山湖。《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其实就是描寫北宋時的微山湖。.

查看 捻军和微山湖

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亲王(,v,),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成吉思汗弟弟拙赤合撒儿直系后代,嘉庆帝嗣外孙,清朝名将。活躍於道光、咸豐、同治三朝,參與過太平天国北伐、第二次鸦片战争等戰役,軍功卓著,与捻军作战時戰死,諡號忠。.

查看 捻军和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祠

僧格林沁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47号,是为清朝大臣僧格林沁所立祠堂。.

查看 捻军和僧格林沁祠

刺馬案

刺馬案為中國晚清时期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刺殺之事案。.

查看 捻军和刺馬案

刘官芳

刘官芳(?-1864年)清广西武宣人,金田起義出身,與賴文鴻(捻軍酋「遵王」賴文光之兄)、「奉王」古隆賢為太平天國「皖南三支撐」(三人共同著名戰功:祁門之圍,金壇之守);劉初為廣西天地會首領之一,於1852年加入太平軍,1855年起,隨韋俊三守武昌,戰功封贈「襄王」;1864年守長興五月中被淮軍郭松林攻陷,官芳戰歿;另一說刘官芳未在此陣亡,於同年九月在江西龍南與忠王弟「揚王」李明成奔清營獻降,不知結局。.

查看 捻军和刘官芳

刘德培 (清朝)

刘德培(),字雪田,后改为春田,清朝后期山东民变首领,山东淄川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进入山东,刘德培作为为农民拟写抗漕呈文而被判死刑(押解途中逃脱)的英雄,被奉为淄川起义农民的领袖。刘德培组织信和团,先称督招讨大元帅,后称大汉德主。号召消灭满清,光复汉室。同治二年(1863年)春,僧格林沁亲自督兵围困淄川达半年之久。六月廿二,刘德培粮尽突围,至益都蓼坞大白山下,被僧格林沁再次围困,刘德培拔剑自刎,淄川起义结束。.

查看 捻军和刘德培 (清朝)

刘秉璋

刘秉璋(),字仲良,諡文莊,庐江人。.

查看 捻军和刘秉璋

刘锦棠

刘锦棠(1844年-1894年),字毅齋,湖南湘鄉人,是晚清1884年新疆建省后第一任巡撫,湘軍出身,曾經平息太平天國、陝甘回變、隨左宗棠收復新疆;著作《劉襄勤公奏稿》。.

查看 捻军和刘锦棠

周口市

周口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周家口,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东平原,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处。全市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880.92万。当地居民以汉族为主,母语为河南话。周口是伏羲故都,老子故里,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的美誉,被中华全国伏羲文化研究会誉为“中华文化发祥的重地”。2010年,河南被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大调查栏目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最幸福的省份,而周口市为河南省幸福感排名第一的城市。.

查看 捻军和周口市

周盛傳

周盛傳(),字薪如,安徽合肥人,兄周盛波,皆同平定太平天国捻軍之淮軍、清軍名將。.

查看 捻军和周盛傳

周盛波

周盛波(),字海舲,安徽合肥人,平定太平天国捻軍之淮軍、清軍名將,弟周盛傳。.

查看 捻军和周盛波

周村区

周村区是山东省淄博市下属的市辖区,面积263平方千米,2012年,周村区总面积307平方公里,辖3个镇、5个街道。区政府驻青年路街道。 周村区地势南高北低。孝妇河、范阳河、淦河、米沟河、水浊河流贯境内。周村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3.1℃,年均降水量646.3毫米。矿藏有铝矾土、焦宝石、石英、耐火材料等。是山东省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胶济铁路,309、308国道过境。主要旅游景点有周村古商城、蒲松龄书馆等。周村区有“全国科普示范区”、“天下第一村”等荣誉。.

查看 捻军和周村区

唐定奎

唐定奎(),一作定魁,譜名家祥,字俊侯,安徽合肥人,淮軍知名將領。 咸豐年間與四兄唐殿魁辦理團練,後追隨劉銘傳至安慶加入淮軍,隨組「武毅軍」,參與過平太平天國、捻軍、陝甘回變、並派至台灣鳳山駐軍牡丹社事件備戰,累官至福建陸路提督,著有《戍余吟草》,賞賜花翎、黃馬褂。賜號「呼登巴圖魯」、「建威將軍」。 光緒十三年(1887年)病故於江陰。朝廷派人將之歸葬故鄉,諡果介。 T唐 T唐 T唐 D定 T唐 T唐.

查看 捻军和唐定奎

唐殿魁

唐殿魁(),字藎臣,安徽合肥人,淮軍知名將領,在與捻軍於1867年正月十五日湖北安陸尹隆河戰役時戰鬥中彈身亡,諡忠壯。追赠太子少保,世襲騎都尉兼雲騎尉。.

查看 捻军和唐殿魁

内乡县衙

内乡县衙又称“菊潭古治”,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它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县级官署衙门,现存建筑群为清光绪年间营建,经历明、清、民国一直到文革时期均为内乡县治所,它是中國古代郡縣制县级衙门的历史标本,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北有故宫,南有县衙”、“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中华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的美誉。1984年獲中国文化部批准为中国大陆唯一一家县衙博物馆,内乡县衙博物馆主要以复原陈列为主,以突出衙门文化特点的展览为辅,共分32个展室,展出面积3600平方米,并有模仿古代知县登堂审案的表演。1996年以来先后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查看 捻军和内乡县衙

军机大臣列表

军机大臣列表,旨在列出中国清朝自雍正七年(1729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历任军机大臣。军机大臣雅称为“枢密”,属于任务性质,而非定制官衔,无品阶可言,担任者亦无俸禄。 雍正帝初为指挥青海战事之需要,于雍正七年(1729年)设立军需房;后形成“办理军机处”,沿为定制,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雍正时首任军机大臣为张廷玉与鄂尔泰,恩遇最隆。自军机处设立,军机大臣取代内阁大学士成为清朝事实上的宰相,但与宰相职务不同的是此为没有任何品阶的非定制职衔;直到清末官制改定,理论上其功能为新内阁所取代,然而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原亦为领班军机王大臣。 军机大臣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无定员,一般六、七人。其中资历最深者为“首席军机大臣”,或称“领班军机大臣”,但没有正式的名义;入值军机时按资历深浅的分别称“军机处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三种;“军机处行走”名目从嘉庆后期起即极少使用,仅恭亲王奕䜣以议政王入值军机时使用过一次。.

查看 捻军和军机大臣列表

凌力

凌力(),女,本名曾黎力,曾用筆名曾莉莉,為知名中國作家、歷史學家。生於延安,祖籍江西于都,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從事導彈工程技術工作十二年後,於1978年轉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任职。现任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6屆全委。.

查看 捻军和凌力

八极拳

右 八極拳,一種傳統拳法,始於清初武術家「大槍王」吳鐘,流傳於中國河北滄州一帶。其拳術特色剛猛暴烈,與輕柔內歛的太極拳剛好相互對應。 八極拳與軍事系統聯繫緊密,由於拳法直接狠辣,殺傷力強,屢成為近代史上保護政要人物的「大內武術」。溥儀、蔣中正、毛澤東、蔣經國、李登輝等人的近身侍衛皆習八極。 八極拳現在盛行於中國北方及台灣。後傳入日本、韓國及其他國家,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丹麥、義大利等地。.

查看 捻军和八极拳

勝保

勝保(),字克齋,蘇完瓜爾佳氏,滿洲鑲白旗人,清末重要将领。.

查看 捻军和勝保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于2011年播出的一档旨在普及石家庄市所辖范围历史的文化宣传兼科教讲座式节目,在中国大陆城市电视台推出的第一部大规模发掘、拯救城市文化精髓的大型电视系列节目,也是第一部用讲座形式书写的电视讲坛版石家庄通史,一定程度上开创了用电视讲座形式书写城市通史的先河。节目的第一部名为《石话实说-石家庄的100个故事》从2011年1月15日开始播出,2012年1月14日播放完毕。 2012年5月10日,石话实说系列节目第二部--百集系列文化节目《石话实说——石家庄的100个村庄印记》(原称"100个名村名镇")在井陉县河北历史文化名镇天长镇宋古城大南门举办了开机仪式.

查看 捻军和石话实说

石清吉

石清吉(),字祥瑞,直隶沙河县人。清朝军事将领。同武进士出身。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式三甲武进士,授官藍翎侍衛。咸丰初年,出为湖北郧阳镇守备,从大军剿黄陂、崇阳、应城,累升参将。与太平军征战多年,功勋卓著,以战功赐号幹勇巴图鲁,擢总兵,加提督衔。多隆阿督师前往陕西后,石清吉统领五千人在庐州留守。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军、捻军联合袭扰豫、楚之交,石清吉前往湖北救援,在孝感、黄冈屯兵。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陈得才、马融和合并进攻蕲水,围困清军副都统富森保於关口。石清吉率军驰援,天下大雾,敌人数万云集。石清吉进至药山,敌军渡河,抄其后路,重重包围,石清吉自辰时血战至午时,身被九创,殒於战阵。副将江星南、谷明发,游击曾占彪、段会元皆战死。事闻,朝廷下诏按照提督阵亡例赐恤,入祀京师昭忠祠,赠骑都尉世职,谥威毅,并建专祠祭祀。《清史稿》有传。.

查看 捻军和石清吉

瞿公真人

瞿公真人為道教或民間信仰的神明之一。 瞿真人約為明天啟年間之四川仁壽縣孝子,隻身奉養目盲老母,老母歿後,瞿因哀傷,居然自焚而卒,詳細生卒年不詳,歿後因其高德,被街坊鄉鄰奉祀為神,信仰隨著仁壽縣民傳播至外地。 清同治五年(1866年),清朝淮軍將領劉銘傳攻擊捻軍時,軍中爆發瘟疫,瞿真人託夢,開立藥方,因而使士兵病癒,從此劉分香供奉於軍中。劉擔任臺灣巡撫時,在衙門奉祀瞿真人神位;一說則是湘軍信奉瞿公真人,能夠保佑傷兵早日康復,劉銘傳為了軍心穩定,特別將神像供奉於巡撫衙門內,讓士兵膜拜。 光緒十三年(1887年)板橋林家獻銀建廟於臺北府城北門外。日本人將此廟遷到當時的大稻埕得勝街(今天水街),是為「溥護廟」,俗稱「瞿公真人廟」或「瞿真人廟」,另臺灣多座寺廟也配祀該神。.

查看 捻军和瞿公真人

程矞采

程矞采(),初名新勝,字靄初,又字晴峯。江西省南昌府新建縣(今屬南昌市)人,清朝官员、詩人、書法家,工行書、小楷。.

查看 捻军和程矞采

突厥斯坦

--((察合台突厥语:ترکستان / Türkistān;奥斯曼土耳其语:ترکستان / Türkistân ;波斯语:ترکستان / Torkestān;达利语:ترکستان / Turkistān;塔吉克语:ترکستان / Туркистон / Turkiston;乌兹别克语:ترکستان / Туркистон / Turkiston;维吾尔语:تۈركىستان / Түркистан / Türkistan;阿拉伯语:التركستان / al-Turkistan 英语:Turkestan / Turkistan)(旧译土耳其斯坦为误译)一词为伊朗语「突厥人的国家」、「突厥之地」之意。该词最早出现在7世纪的粟特文文书中,并于8世纪被阿拉伯人撰写的地理学著作广泛使用,其範圍大致为东起戈壁沙漠,西濱裏海,南接西藏、克什米尔、阿富汗中部、伊朗东部,北连西西伯利亞在内的广大中亚地区。「突厥斯坦」这一地理称谓一直被当地民族及与当地有政治经济联系的周边民族所使用,在从7世纪至今的各个时期里,在粟特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印地语(包括乌尔都语)的各种历史文献、碑铭、外交文书、经济文书及文学作品中广泛可见。 突厥斯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突厥斯坦是指包括以上所述全部范围的地区,即西突厥斯坦(或称俄国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或称中国突厥斯坦)与南突厥斯坦(或称阿富汗突厥斯坦)的总和。狭义是指西突厥斯坦,以与在历史上又被称为蒙兀儿斯坦的北部东突厥斯坦、又被称为畏兀儿斯坦的东部东突厥斯坦和被称为阿富汗突厥斯坦的南突厥斯坦相区别。 至18世纪,随着东部突厥斯坦被满族建立的大清帝国所吞并,南部突厥斯坦被阿富汗的伊兰语民族的国家所控制,突厥斯坦内部原本通畅的联系开始变化。于是「东突厥斯坦」一词开始被使用。同时,保持政治独立的西部即被称为「西突厥斯坦」或狭义上的「突厥斯坦」。19世纪中期,西部的希瓦、布哈拉、浩罕三个汗国沦为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于是「西突厥斯坦」又被称为俄国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又被称为中国突厥斯坦。.

查看 捻军和突厥斯坦

章高元

元()字鼎臣,安徽合肥人。清末淮军将领。.

查看 捻军和章高元

義軍 (臺灣客家人)

義軍,或稱義勇軍,為清朝時期臺灣客家人主要防衛力量。1895年台灣民主國成立,納入太平軍、棟軍、新楚軍、六堆等軍以及各地民勇,和台灣原住民勇士,改稱「義軍」或「義勇軍」。奉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命令,由李秉瑞任軍務大臣、李惟義任正規軍總兵、吳湯興任義民大統領,曾因參加乙未戰爭聲勢受挫。.

查看 捻军和義軍 (臺灣客家人)

翁同书

翁同书(),字祖庚,號葯房,江蘇常熟人,晚清大臣。同治帝師翁心存長子,光緒太傅翁同龢長兄。.

查看 捻军和翁同书

甘军

军是清朝末年来自中国甘肃省的一支团练兵,约有一萬名漢回士卒。该部队忠於官府,于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被重新整编以镇压甘肃的河湟起义。在董福祥的统领下,他们于1898年进入北京城内,改編为武卫军后军,成為一支保卫京城的现代化军队。甘军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6月初帮助击退西摩尔远征——从天津派出的意在解东交民巷之围的多国聯军后,从6月20日到8月14日,穆斯林军队是攻打东交民巷最凶猛的进攻者。在与八国联军的东交民巷解围战中,甘军伤亡惨重,随后护卫朝廷逃往西安。.

查看 捻军和甘军

熊文鳳

文鳳,字一麟,號梧菴,原名如山,行一,四川鄰水縣人,年二十四歲以順慶府學生中式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丙子科四川鄉試第五十九名舉人,大挑一等,浙江候補知縣。道光十二年(1832年)任廣西桂平縣知縣。歷任廣西恭城縣知縣、湖北監利縣知縣。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十二月補任湖北棗陽縣知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捻匪鄧韓玉等百餘人竄入境内,以其失職未予預防,事後又未將匪徒擒拿,交部議處。道先二十六年(1846年)因被誣告需索民財撤任。.

查看 捻军和熊文鳳

牛姓

牛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10位。.

查看 捻军和牛姓

牛宏升

牛宏升(),又名牛洛紅,安徽亳州曹市集(今涡阳)人,捻軍将领,祖先是南宋岳家軍抗金名將牛皐;初時與曾為捻、後為清軍團練苗沛霖周旋作戰,1864年11月被賴文光封為太平天國荊王,為東捻領袖之一;1866年戰鬥傷重,數日後不治身亡。.

查看 捻军和牛宏升

牛鑑

牛鑑(),字鏡堂,甘肅武威人。清朝政治人物。 嘉慶十九年(1814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御史、給事中。道光十一年,出為雲南糧儲道。歷山東按察使、順天府尹、陝西布政使,因與巡撫不合,乞病歸鄉。十八年,起授江蘇布政使,署江蘇巡撫。旋升河南巡撫。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軍進犯浙江,裕謙自盡,牛鑑繼任兩江總督。清廷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牛鑑以貽誤封疆罪,褫職逮問,定為斬監候秋後處決。二十四年,得旨釋放。命赴河南中牟河工效力。工竣,予七品頂戴,以六部主事用,回籍。咸豐三年,粵太平軍北擾,予五品頂戴,署河南按察使。四年,命卸任,赴陳州,偕徐廣縉剿捻軍,破李士林,加按察使銜。五年以病乞歸。六年以勸捐出力,賞二品頂戴。八年,卒。.

查看 捻军和牛鑑

韓象鼎

韓象鼎(),晚號湛虛子,山东章丘山头店村人。清朝官員,官至大名府知府。.

查看 捻军和韓象鼎

聂士成

聂士成(),字功亭,谥忠节,安徽合肥北鄉(今崗集鄉聶祠堂)人,清末淮军名將。.

查看 捻军和聂士成

革命和叛亂列表

這是一個歷史上世界各地革命和叛亂的列表。.

查看 捻军和革命和叛亂列表

衞榮光

卫荣光(1826年 -1892年),字静澜,河南新乡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捻军和衞榮光

衞汝貴

衞汝貴(),字達三,安徽合肥人。淮軍將領。 早年隨從劉銘傳征捻軍,累遷至副將,晉總兵。捻軍平定後,授河州鎮總兵官,李鴻章薦其樸誠忠勇,留統北洋防軍。歷授大同、寧夏鎮總兵官,均未任官。光绪十七年李鴻章奏称“实系最为得力之将。”率盛军驻守天津附近的青县,共有步队12营6000余人,马队5营1000余人,合约8000人。 甲午战争爆發,衛汝貴奉命率軍增援平壤,部隊軍紀很壞,沿途騷擾百姓,李鴻章曾警告他:“敵氛逼近,若釀成大亂,汝身家性命必不能保”。平壤之战中,卫汝贵指挥盛军在西、南两个战场激战,重創日軍,惜此役清军潰敗,平壤失守。衞汝貴被革职逮问,李鸿章为其说情,未成,后械送京师,處死於菜市口。衛汝貴是甲午战争期间唯一被朝廷处斩的实授总兵。其弟衞汝成官至總兵,於衞汝貴事敗後不知所終。.

查看 捻军和衞汝貴

袁世凯

袁世凱(),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军領袖,对近代中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漢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国警政、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职。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文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 成为民國首任大總統后,袁世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但其施政引发争议,国内爆发二次革命。中国签署廿一條事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華帝國,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查看 捻军和袁世凯

袁保恒

袁保恒(),字小午,號筱塢。河南项城人。晚清大臣,官至刑部左侍郎。袁甲三之子,袁世凱從父。.

查看 捻军和袁保恒

袁保慶

袁保慶(),清朝河南省項城縣人,字篤臣,號延之,為袁世凱之養父。父袁樹三為陳留訓導,兄袁保中為候補同知。保慶無子,保中將兒子世凱過繼給保慶,承繼香火。 保慶少年時師從其叔袁甲三,苦讀四書五經。咸豐八年(1858年)舉人,隨袁甲三征伐捻軍,率兵克六安,賜光祿寺署正。同治四年(1865年),除知府,發補濟南。官至二品金陵鹽道觀察使,任上病故,諡忠義,親友將其遺言編為《自乂瑣言》一書。 保慶的契弟吳長慶,為淮軍猛將,以浙江提督理登州海防,念及保慶舊情,提拔了袁世凱,納為朝鮮軍務幫辦,鎮壓雲峴君發動的壬午兵變。 袁世凱從此嶄露頭角。.

查看 捻军和袁保慶

袁甲三

袁甲三(),字新斎,号午桥,河南项城人,清朝後期官員,袁世凯的从叔祖父。.

查看 捻军和袁甲三

袁樹勛

袁樹勛(),字海观,号抑戒老人,湖南湘潭(今湖南株洲天元区群丰石塘村)人,為中國清朝官員。 袁树勋祖辈的袁遇春一支曾在地方显赫一时,有藏书家袁芳瑛、文人袁思亮等名人后辈。袁树勋的祖父袁建伯当过地方乡绅。他13岁时,因祖父过世,家境由此衰落,他不得不以务农为生。1865年,18岁的袁树勋决定改变生活现状,于是投身湘军,参与征讨捻军。他擅长后勤工作,为前线筹备粮饷,后因功升任江苏高淳县县令。光緒三年(1877年),升任高湻知縣。光緒八年(1882年),任銅山縣知縣。光緒十二年(1886年),任南匯縣知縣。光緒十五年(1889年)(也有说是发生在1891年),任上海縣知縣,后丁憂。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報捐直隸州分發江西候補,先后转任江西景德镇知府和天津知府。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捐離直隸州。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原本留守天津的他以“勤王护驾”为名义,主动带领5个营的援兵追随皇帝,受到慈溪太后褒奖。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任江蘇按察使。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任順天府府尹。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也有的说是1907年),擔任民政部左侍郎,署山東巡撫。宣統元年(1909年),署兩廣總督,达到其仕途顶峰。辛亥革命爆发后,赋闲于上海的他受袁世凯之指使,请求皇帝退位。袁世凯掌权后,他谢绝了袁世凯政府的直隶总督职位邀请。 袁树勋有長子袁思永(1880-?,巽初)。.

查看 捻军和袁樹勛

西姆拉條約

西姆拉條約(Simla Accord),是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间,在印度北部城市西姆拉舉行的由中華民國政府、英屬印度和西藏噶廈政府三方參加的西姆拉會議上產生的一系列文件和協議,其中包括西藏與中國的關係,西藏與中國內地領土分界,以及西藏與印度領土分界,后者就是著名的麥克馬洪綫。.

查看 捻军和西姆拉條約

馬玉崑

玉崑(),字景山,民间称为马三元,安徽蒙城人。淮軍將領。.

查看 捻军和馬玉崑

馬新貽

新貽(),字穀山,號燕門,又號鐵舫,室名尚卿居,山東省曹州府菏澤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兩江總督,同治九年(1870年)在總督任內遇刺身亡。諡端愍。.

查看 捻军和馬新貽

許庚身

許庚身(),字星叔,號吉珊,浙江錢塘縣(今屬杭州市)人。晚清重臣,崇尚天文、算術、輿地諸學。.

查看 捻军和許庚身

马匪

匪可能指:.

查看 捻军和马匪

高连升

連升(),湖南寧鄉人,清軍、湘軍將領,平定太平天國,累官至甘肅提督。.

查看 捻军和高连升

高樓寨之戰

樓寨之戰,是陸軍運動戰經典戰鬥,清穆宗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二十四日,山東、江蘇、湖北等地的捻軍在山東菏澤高樓寨(今高莊集)殲滅僧格林沁部,也是清朝中後期著名戰役。 清文宗咸豐二年(1852年)十一月,捻軍齊集亳州的雉河集會盟,推張樂行為盟主,宣佈軍紀和行軍作戰條例,以五色旗區分。 清穆宗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初,蒙古親王僧格林沁親督翼長恆齡、成保及副都統常星阿等部進抵湖北棗陽。捻軍誘敵過滍水(今沙河),擊斃翼長恆齡、營總保青、副都統舒倫保。僧格林沁氣急敗壞,決心猛追捻軍。 三月廿九日,捻軍自河南考城進入山東境內,僧格林沁所部,尾隨捻軍之後窮追不捨,後方供給不繼,部隊饑疲交加,「將士死亡者數百,軍中多怨言」。四月初九,宗禹等自邳州進入山東,十二日,撲臨城,轉趨寧陽、汶上,西走范縣、濮州,繼續北上東阿、平陰,進入江蘇。兩造皆疲,捻眾多足腫,捻軍有人私下請降,僧格林沁竟怒斬來使,諸捻遂知惟死戰可免。 同年五月初十捻軍過運河,進至范縣(今河南范縣東)南面的羅家樓。此時僧格林沁所部“晝夜追逐,憊極,恆解鞍小憩道左,飲火酒兩巨觥,輒上馬馳驅”。 五月十七,僧格林沁率軍追至高樓寨之南的解元集地區。 五月十八日午,僧格林沁部至高樓寨。捻軍已埋伏在高樓寨以北村莊之河堰、柳林中,张宗禹派出少数部队迎战,命任柱、张琢并力冲击,诱使僧军向高楼寨地区深入。任化邦領眾捻軍速攻,僧格林沁急部分三路倉猝拒戰,翼長諾林丕勒、副都統托倫布馬隊,總兵陳國瑞、何建鰲各步隊為西路;副都統成保、烏爾圖那遜馬隊,總兵郭寶昌步隊為東路;副都統常星阿、溫德勒克西馬隊為中路。宗禹、文光、任柱等亦分三路迎戰,西捻敗退。 陳國瑞、何建鰲等乘勝逐迫之,不料常星阿所部敗退,中路捻與西路捻眾夾擊國瑞、建鰲等,自午時至戌時(晚上20時),僧格林沁部兵馬兵潰敗,被圍;捻軍驅策人民,於外圍挖困馬長溝,僧格林沁騎兵無法越溝脫困。萬名捻軍馬兵下馬改當步兵,挺刀刺入圍內清軍;七千名清軍(另說九千人)傷亡殆盡;内阁大学士全顺、总兵何建鳌、额尔经厄皆同戰歿。 僧格林沁領少數騎兵,十九日子夜,往西北北京方向突圍,走約七、八公里,匿於吴家店森林,中傷墜馬。 僧格林沁被捻軍張皮綆(張凌雲,張宗禹手下)入林內發現拉出,斩於麥田,以攮刀斷首,取其三眼花翎著之,洋洋以去。 據說僧格林沁被杀後,諸捻军首领張宗禹、任化邦、賴文光、牛宏升、范汝增等人一字排開,朝被封為親王的僧格林沁遺體開槍洩恨,僧身中八彈,有鄉野說法,此為「王八彈」典故,惟「王八蛋」乃一早有之罵人俗語,是「雜種」之意。故此說甚為附會,頗不可信。 僧格林沁此戰之敗,不惟自身戰歿,並使得捻軍獲盡三盟、黑龍江健馬勁卒及僧格林沁軍槍炮軍火。副都統成保奏稱:「我軍失利後,馬步兵勇收集無多。」。 僧格林沁歿後,清以曾國藩督辦直隸、山東、河南三省軍務。從此,清朝喪失最後的滿蒙八旗勁旅,軍權漸入漢人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湘軍、淮軍手中。.

查看 捻军和高樓寨之戰

譚廷襄

譚廷襄(),字竹厓,浙江山陰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道光十三年(1833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刑部主事,再遷郎中。歷官直隸永平府知府,保定府知府、順天府尹、刑部侍郎。咸豐六年(1856年)出為陝西巡撫。咸豐七年(1857年)署直隸總督。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軍攻佔大沽砲臺,進軍天津。中英簽訂《天津條約》。因欽差大臣僧格林沁參劾,譚廷襄被革職遣戍軍臺。咸豐九年(1859年)以三品頂戴署陝西巡撫。時值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款議未定,恭亲王奕訢、文祥等奏請咸豐皇帝西巡,遭譚廷襄與陝甘總督樂斌上疏反對。咸豐十一年(1861年)授山東巡撫。山東諸郡縣群盜蜂起,捻軍自安徽入山東,幅軍、長槍會、白蓮教等同時反清。僧格林沁大軍駐山東督剿,譚廷襄率兵出省協助,並督各郡縣團練防剿。同治元年(1862年)兼署河東河道總督。同治三年(1864年)入為刑部左侍郎,歷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戶部左侍郎等職。同治五年(1866年)湖北巡撫曾國荃疏劾湖廣總督官文貪庸驕蹇,官文罷職,令廷襄署湖廣總督。同治六年(1867年)回京,署吏部侍郎,遷左都御史。再遷刑部尚書,兼署吏部。同治九年(1870年)卒,贈太子少保,諡端恪。.

查看 捻军和譚廷襄

鮑超

鮑超(),字春亭,後改春霆,中国四川奉節都裏六甲安坪藕塘人。.

查看 捻军和鮑超

鹿傳霖

鹿傳霖(),字潤萬,又字滋轩,號迂叟,直隶定兴(今河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捻军和鹿傳霖

黃光彬

黃光彬(),號質軒,福建連江縣青塘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查看 捻军和黃光彬

黃恩彤

黃恩彤(),字石琴,山東寧陽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学者。道光進士,初在刑部擔任京官多年,歷升江蘇按察使、布政使等職。鴉片戰爭期間,參與對英談判,並隨同耆英、伊里布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此後調職廣東,官至廣東巡撫。卸任後鄉居數十載,著述甚豐。.

查看 捻军和黃恩彤

黑旗軍 (消歧義)

黑旗軍可以指:.

查看 捻军和黑旗軍 (消歧義)

过继

过继,亦作過房、過嗣、立嗣(立繼及命繼),是传统宗族观念中的一种收養行为,主要目的出於「為宗」延續宗嗣,使祖先可繼續不受中斷地享有祭祀,故立男性繼承人而為之。又因考量祖先不受異類之奉祀,故也不許收養異姓為嗣。.

查看 捻军和过继

范汝增

范汝增(),清广西人,太平天国将领,封首王,曾駐守寧波、餘姚。1864年天京失陷後,護衛洪天貴福逃出天京後失散,范汝增北上成為捻军首领之一,1867年12月兵敗於山東壽光的弥河戰歿。.

查看 捻军和范汝增

郝上庠

郝上庠(),直隶沙河县(今河北省沙河市)人,清朝将领。 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武進士,授蓝翎侍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出任山东曹州镇标中营守备,累官武定营游击。咸丰四年(1854年),山东巡抚张亮基荐其署兗州镇总兵,以功擢参将。次年,山东巡抚崇恩疏请其摄登州镇总兵,以功叙沂州协副将。咸丰十年(1860年),署曹州镇总兵。次年,与捻军作战,兵败落职。同年十月战死。赏骑都尉兼云骑尉,祀昭忠祠。《清史稿》有傳。.

查看 捻军和郝上庠

郝光甲

郝光甲(),直隶任丘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清朝将领。 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一甲第一名武進士,授頭等侍衛。道光三十年(1850年)出官山東撫標中軍參將。咸豐二年(1852年)經巡撫李僡推薦,超擢爲陝西陝安鎮總兵。太平軍大舉北伐,郝光甲率軍圍剿,從克廬州,複舒城。又調赴河南剿捻軍,因誤往徐州,被劾革職,留營效力。在江集攻打潁州撚軍,拿獲首領王鳳林。又因調赴蒙城遲延,降二級。咸豐七年(1857年),馳援桐城,兵敗,殁於戰陣。朝廷降詔複其原官,依總兵規格賜恤,贈騎都尉世職,諡武節。.

查看 捻军和郝光甲

郭松林

郭松林(1833年-1880年),字西堂,号“子美”,湖南湘潭人,平定太平天国捻軍之湘軍、淮軍、清軍名將;平西捻,赐黄马褂,予轻车都尉世职。授湖北提督,调直隶。光绪六年,卒於官,优恤,建专祠,谥武壮。.

查看 捻军和郭松林

都兴阿

都興阿(1818-1875)又做德興阿,字直夫,郭貝爾氏,滿洲正白旗人。.

查看 捻军和都兴阿

赖文光

赖文光(),清广西人,原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太平天国将领,封遵王。1864年天京失陷後,賴文光把本部太平軍與捻军合併,成為捻军首领之一,後來捻军一分為二,賴文光成為東捻军首领,1868年兵敗被清軍俘殺,佩劍仍保存在今天南京太平天國史料館。.

查看 捻军和赖文光

閻敬銘

閻敬銘(),字丹初,陝西朝邑縣(今大荔縣)人,晚清大臣,理財有道,有「救時宰相」之稱。.

查看 捻军和閻敬銘

董福祥

董福祥(),字星五,甘肃环县(当时属宁夏固原)人。中国清朝末年武卫后军指挥官。左宗棠西北陆军系统出身。.

查看 捻军和董福祥

董海川

董海川,原名董明魁,清朝直隶省文安县朱家坞村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

查看 捻军和董海川

葉志超

葉志超()字曙青,勇號額圖渾巴圖魯,安徽合肥人,淮軍將領。.

查看 捻军和葉志超

邯郸历史

邯郸历史,是指中国河北邯郸地区的历史。邯郸是中华文明黄河流域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且拥有三千一百年建城史,一百五十八年的赵国国都史,中国历史上曾有十一个朝代或政权定都于此,有“七朝故都”之称。 邯郸一名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七年:故出奔晋,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曾经引领过先进文化的文明古都—邯郸,独属于一个城市的名字,历经数千年不改,为中华地名文化之特例,神话传说中邯郸西部中皇山就是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距今八千年前武安磁山地区就有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前后经历八代国君;秦统一六国后,设置邯郸郡;西汉时期共享“五都盛名”;两汉交替之际,邯郸遭到刘秀的屠城,再加上常年的战乱,使得邯郸进入了长达一千多年的萧条期。特别是从东汉末年到隋唐之前,此间天下动荡,王朝交替频繁,战乱四起,中原地区长期处在社会动乱之中。邯郸和北方诸多城邑一样,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虽有几次出现短暂的复兴,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邯郸的发展趋势仍是在衰落过程。 三国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今临漳县)逐步兴起,袁绍、曹魏等势力先后占据邺城而称霸天下,此时,邯郸先属广平郡,后属魏郡;南北朝时,先后有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在此建都;隋初隋炀帝下令火焚邺城;唐朝建立后,邯郸获得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出现了短暂的复兴。邯郸初属洺州,621年改属磁州,627年又属洺州,765年复属磁州。此时邯郸境内的魏州逐渐崛起,改稱大名府,成为“河北重镇”、“畿辅八府之首”,621年,魏州首府大名已成为黄河以北中心城市。安史之乱时,邯郸成为唐军和叛军的争夺的地点,邯郸再一次陷入战火。藩镇割据之下的邯郸城逐步没落;到北宋时,邯郸东部地区的大名县成为北宋“陪都”为北京大名府。 明清时期,邯郸隶属广平府、彰德府;民国初年,邯郸隶属直隶省冀南道,随着京汉铁路通车,邯郸发展迎来了机遇,在几十年内,由古代城市一跃到近代城市,抗战胜利后的邯郸第一次设立了市的行政建制,从此,实现了由近代城市到现代城市的转变;1993年国务院批准,实行地市合并,邯郸地区周围所辖各县划归到邯郸市,称邯郸市。2016年,邯郸市撤销永年县、肥乡县、邯郸县,成立永年区和肥乡区。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邯郸由兴起、到繁盛、再到衰落、再兴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曲折。即便在长达一千多年的萧条期内,邯郸也作为一座城市(县城)一直延续下来,从未中断。悠久的历史,使得邯郸先后孕育出女娲文化、磁山文化、古赵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建安文学文化、北齐石窟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广府太极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主要文化脉系。特别是与邯郸有关的成语达1500余条,被人称为「成语之都」或「成语典故之乡」。.

查看 捻军和邯郸历史

邱远才

邱远才()原名邱朝貴,又作邱得才,外號「邱老虎」,太平天国人物。 1861年因戰功封贈「淮王」,隸屬於英王陳玉成部;任捻軍黑旗旗主,1866年10月,捻軍在河南许州分军为二,他奉命参加西捻军,夥同张宗禹攻陕;1868年3月23日與幼沃王張禹爵、懷王邱遠才,在直隸救援戰一役渡滹沱河撲向北京前,於冀中饶阳与清军作战时阵亡。 Q Q Q S選.

查看 捻军和邱远才

鄭敦謹

鄭敦謹(),字小山,湖南長沙人,晚清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捻军和鄭敦謹

鄉勇

鄉勇是指清代臨時招募的地方武裝輔助部隊,隨軍戰守,各自成營,稱勇營。.

查看 捻军和鄉勇

金壽萱

金壽萱,字慈華,山東歷城(今屬濟南市)人,祖籍浙江會稽。清朝進士。.

查看 捻军和金壽萱

長順 (清朝官員)

長順(,道光19年-光緒30年),字鶴汀,郭博勒氏,隸滿洲正白旗,清朝軍事人物,歷仕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勇號恩特赫恩巴圖魯,諡忠靖。.

查看 捻军和長順 (清朝官員)

色普徵额

色普徵額(z;),舒穆鲁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軍事將領。 咸豐十一年(1861年),任藍翎長,后改健锐营前鋒校,跟從大学士瑞麟征討畿疆叛亂;此後跟從僧格林沁剿定捻軍,屢有戰功。同治三年,任副前鋒校,跟從都统穆腾阿在畿南備軍。同治七年,任副前鋒參領。光緒四年,委前鋒參領。光緒八年,授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充神机营专操大臣。光緒十一年,任前鋒參領。光緒十七年,任副都統銜,后委署翼長。光緒二十一年,任寧夏副都統。光緒二十四年,兼署寧夏將軍;光緒二十六年,實授寧夏將軍,未赴任,命守正阳门,抵禦八國聯軍入犯,后中炮身亡。死後贈太子少保,谥壮恪。.

查看 捻军和色普徵额

苗姓

苗姓是一個中國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53位。.

查看 捻军和苗姓

苗民起义 (1795–1806年)

1795-1806年间的苗民起义(苗乱)是嘉庆帝年间一起湖南、贵州两省的反清起义。它是由当地居民和汉族移民之间的紧张关系所催生的。它被血腥镇压,是规模大得多的起义苗民起义 (1854–1873年)的前序。 这里说的“苗民”据人类学家诺玛·戴蒙德解释,并不仅仅指今天苗族的先人,而是指贵州和中国其他西南省份的共享相似文化特质的各种本地和山区部落。他们组成了本省40–60%的人口。.

查看 捻军和苗民起义 (1795–1806年)

苗沛霖

苗沛霖(),字雨三。安徽鳳臺人,清末軍事人物,原為團練首領,參與平定捻亂,後發展為割據勢力,與太平軍、捻軍勾結,遭到清军僧格林沁討伐,兵敗被殺。.

查看 捻军和苗沛霖

雉河集会盟

雉河集会盟是发生在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各地捻党首领在安徽雉河集(今安徽省涡阳县)公推张乐行为盟主的一次集会。 这次集会使各地捻党由分散变为统一,建立了“大汉”政权。会盟推举张乐行为“大汉明王”,并组建了捻军作为统一的军队。捻军的建制“五旗军制”也就此形成,即黄、白、红、黑、蓝五色军旗。捻军以《告示》和《行军条例》为宗旨,并以“救我残黎,除奸诛暴,以减公愤”为起义口号。会盟之后,捻军有了较为明确的起义目标、统一的内部编制和共同的纪律,成为江北大营一支较为强大的农民起义军。.

查看 捻军和雉河集会盟

陳星聚

陳星聚()字耀堂,清朝政治人物。河南省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人。.

查看 捻军和陳星聚

陈得才

陳得才(),又名陳德才,清广西藤縣人,太平天国将领,封扶王。陳得才在1862年初率太平軍西征河南陝西。1864年太平天國首都天京被清軍攻陷後,陳得才率軍在安徽一帶繼續作戰,11月兵敗自殺。.

查看 捻军和陈得才

陈玉成

玉成(),广西藤县客家人,太平軍將領,驍勇善戰,被封英王,又稱祿千歲。原名陳丕成,洪秀全賜名玉成。“貌甚秀美,绝无杀气”但兩眼下皆有黑痣,遠望如四眼,人稱「四眼狗」。1862年在安徽戰敗,投靠捻军頭目苗沛霖時,被苗綁送清軍,處死。.

查看 捻军和陈玉成

林達泉

林達泉(),字海巖,中國清朝官員,廣東大埔人。 林達泉於咸豐十一年(1861年)中式舉人。其留心經濟,熟悉今古輿圖及外洋各國形勢,曾入江蘇巡撫丁日昌幕府。後返鄉,督辦團練,防剿太平軍及捻軍有功,又奉命辦理江蘇機器局暨通商交涉海運諸事宜,歷署崇明縣、江陰縣知縣,補海州直隸州知州。 同治十二年(1873年)短暫接替陳星聚,擔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光緒元年(1875年)臺北府正式建立,林達泉與另一官員陳星聚護理同知,以籌建臺北城為主要任務。光緒三年(1877年),欽差大臣沈葆楨以其「器識閎遠,潔己愛民」,奏請調署臺北府知府。次年三月抵任。為求防務需求,林達泉經過實地探勘,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臺北城。並構想將重要臺北府城官署、宗廟等建築設立其中。十月,因父喪丁憂,哀毀勞瘁,發背疽而卒。年四十九。.

查看 捻军和林達泉

捻子

#重定向 捻军.

查看 捻军和捻子

捻党

#重定向 捻军.

查看 捻军和捻党

捻賊

#重定向 捻军.

查看 捻军和捻賊

李大忠

李大忠(),直隸滄縣(今屬河北省沧州)東南羅疃村人,清末著名武術家,八極拳第三代傳人。他是滄州八極拳與劈掛掌結合的開始。.

查看 捻军和李大忠

李如桂

李如桂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捻军和李如桂

李孟羣

李孟群(),字少樵,号鹤人,河南光州(今河南固始)人。清朝政治、军事人物,同进士出身,官至安徽布政使,短暂代行安徽巡抚职务。十年间尽力围剿太平天国军队,最后在安徽战败身死。谥武愍。.

查看 捻军和李孟羣

李僡

李僡(),字惠人,陕西华阴人。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政治人物,官至山东巡抚。任内防堵太平军,不遗余力。.

查看 捻军和李僡

李鴻章

李鴻章(),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省心,謚文忠,人稱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建立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因其盡忠輔清,才幹了得而聞名。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贈太傅,追晉侯爵。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历经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著作收於《李文忠公全集》。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有研究认为李鸿章属于亲大英帝国的派别牟安世《洋务运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李鴻章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查看 捻军和李鴻章

李鶴年 (清朝)

李鹤年(),字子和,奉天义州(今义县)人。清朝政治人物。 李鹤年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改御史,转给事中。因父丧停职。守丧结束后,受命前往河南办理军务。同治元年(1862年),任常镇通海道,代理河南按察使,调直隶布政使。同治四年(1865年),擢湖北巡抚,又调河南巡抚。同治五年八月(1866年9月),賴文光部東捻與張宗禹部西捻在開封沖破沙河及賈魯河防線,大敗李鶴年軍。捻軍过陈留,躍進山東。经过多年追剿,平定捻军。同治十年(1871年),擢为闽浙总督。次年,上京朝见,赐紫禁城骑马待遇。不久,代理福州将军,兼福建巡抚。光绪元年(1875年),调任河东河道总督,同时代理河南巡抚。光绪七年(1881年),正式担任河南巡抚,仍兼河督一职。光绪八年(1882年)镌刻立石,撰《朱仙镇新河记碑》,记载贾鲁河的水系构成和河道变迁。光绪十年(1884年),因事降职。光绪十三年(1887年),又代理河督,黄河再度决口,与前任河督成孚一同被发往军台效力,不久释归,赏三品衔。光绪十六年(1890年)卒。宣统元年(1909年),恢复原官。.

查看 捻军和李鶴年 (清朝)

李雲表

李雲表(),河北滄縣鹽山人,清末著名武師,精通劈掛掌,綽號鐵臂燕子。.

查看 捻军和李雲表

李永和

李永和(),雲南省大关縣人,回族,貧農出身,清朝末年順天軍起义领袖、滇匪。.

查看 捻军和李永和

李成虎

李成虎(),號鎮崗,直隸安平縣人。清朝將領。武進士出身。 李成虎少即勇力過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式甲辰科二甲第七名武進士。授官三等侍衛。咸豐元年(1851年),出署泗州都司,擢署宿州營遊擊。南河堤決口,成虎奉命抗洪有功,補授廬州營都司,賞戴藍翎。不久,遷宿州營遊擊。 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陷南京,淮河一帶捻軍大盛,安徽形勢危急。巡撫周天爵檄李成虎防守臨淮關,敵將張鳳山在關下圍攻,李成虎怒馬馳入敵陣,斬殺三人,從此以英勇聞名諸軍。此後率軍收復重鎮俞家灣,李家軍之名,威震遠近,李成虎獲賞換花翎,升甘肅花馬池參將,加副將銜。當時,給事中袁甲三淮上之軍,李成虎與臧紆青並稱名將。俞家灣克復之後,李成虎進軍和州官渡,奪卡數十座,唯有芝蔴港、老曹廟堅守不下。咸豐五年(1855年)四月十五日,李成虎與諸路友軍約定應援,親自率領大隊進軍,三戰三捷,抵達霸王廟,遇伏,所約援軍卻無一前來,李成虎身受數創,陣亡,年四十五歲。朝廷按例賜祭葬,諡忠勇,入祀昭忠祠。《大清畿輔先哲傳》有傳。.

查看 捻军和李成虎

李昭寿

李昭寿(),字松崖。河南省固始县人。 李昭寿是地痞流氓出身,長年被关押在商城、固始、霍丘等县监狱。後参加捻军。咸豐五年(1855年)春,清將何桂珍引兵攻克蕲水、英山,殲滅田金爵部,李昭寿、马超江等率眾投降,何桂珍请安徽巡抚福济对李昭寿等授以官职,福济不许。李昭寿等甚为失望。六年,李昭寿截獲福济之密信,“嘱以图翦叛贼,毋后人發”,心懷不滿,於是年十一月初三日假意宴請桂珍,在英山小南門外設置伏兵。桂珍未及辯解即身首異處,四十餘名隨從均遇害。李昭寿隨後率部加入太平军。李昭寿部纪律极坏,吸食鸦片,常扰民滋事。陈玉成对李昭寿始终没有好感,李秀成亦提道:“我天国坏者一是李昭寿,二是招得张乐行之害,三是广东招来这帮兵害起。”咸豐八年 (1858年) ,李昭寿在滁州投降钦差大臣胜保,改名李世忠,並策动太平天国江浦守将薛之元降清,李秀成在李昭寿叛变后,写信责其“辜负我一片同仁同义之心矣……岂志者所为,而留名迹于天下后世也,不亦惜哉!”。李世忠“颇骄亢任性,其部下尤恣横无状。”青帮盐枭有李世忠营弁庇护,“官吏畏势,莫敢奈何”。同治十年因软禁陈国瑞被革職,交地方官嚴加管束。光绪七年 (1881年),李昭寿在安徽当涂開設赌场,被执送安庆。是年冬,李昭寿又爆發殴辱贡生吴廷鑑,安徽巡抚裕禄具疏入告,李昭寿被处死。.

查看 捻军和李昭寿

東莒島燈塔

東莒島燈塔,又稱東犬燈塔或東莒燈塔,是一座位於中華民國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島福正村東犬山的花崗石造燈塔。東莒島燈塔位處閩江口外馬祖列島南方,與馬祖列島北方的東湧燈塔同為進出福州馬尾的主要航標。東莒島燈塔已被指定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是目前臺閩地區古蹟中離臺灣島最遠的二級古蹟。.

查看 捻军和東莒島燈塔

梁成富

梁成富()清广西鬱林人,1860年封「則天義」,1861年封「啟王」,太平天国後期将领。.

查看 捻军和梁成富

棟軍

棟軍,或作「棟」字營,清朝時期由林朝棟統領的清軍地方軍團,曾參與中法戰爭、施九緞事件等大小戰役,規模隨林朝棟屢建功勳而日漸擴充,至1895年全盛時期共有十營,為臺灣中部最具戰力的部隊。甲午戰爭後台灣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棟軍曾因林朝棟內渡後解散,但因其妹林篤順召集,又重新組織並編入其餘臺勇,成為乙未戰爭主力之一。.

查看 捻军和棟軍

樂善 (伊勒忒氏)

樂善(),伊勒忒氏,蒙古正白旗人。由拜唐阿洊升雲麾使。揀發陝甘參將,剿番匪有功。從勝保在獨流、阜城等地剿太平軍,賜號巴克敦巴圖魯。咸豐六年(1856年),率馬隊剿河南捻匪,於鹿邑、潁川連破捻賊。咸豐七年(1857年),擢河北鎮總兵。攻克方家集捻巢。從勝保攻克正陽關,解固始之圍,賜黃馬褂。咸豐九年(1859年),赴僧格林沁天津軍營,擢升直隸提督。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戰中擊退英法聯軍。樂善論功最大,優敘。咸豐十年(1860年)七月,在第三次大沽口之戰中聯軍攻陷大沽砲臺,樂善戰死。贈太子少保,予騎都尉兼雲騎尉世職,於海口建專祠,諡威毅。尋封二等男爵,子成友襲。.

查看 捻军和樂善 (伊勒忒氏)

歐陽利見

歐陽利見(),字賡堂,湖南祁陽人。咸豐初年,加入長沙水師,轉戰贛、皖一帶。同治二年,賜號強勇巴圖魯。同治三年,隨李鴻章圍攻常州太平軍,太平天國護王陳坤書被捕,真除淮揚鎮總兵。同治七年,屢挫捻軍,賞黃馬褂,改勇號奇車伯巴圖魯。光緒六年,調福山鎮總兵。光緒七年,擢浙江提督。中法戰爭時在鎮海之戰中擊退孤拔。光緒十五年,因病免職。光緒二十一年,受命到奉天協助劉坤一時,卒於途中,享年七十一。.

查看 捻军和歐陽利見

毛昶熙

毛昶熙(),字旭初,號鏡海。河南武陟人。晚清政治人物。.

查看 捻军和毛昶熙

江南機器製造總局

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简称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局、上海机器局、滬局成立於1865年的上海,是清朝洋务運動中成立的軍事生產機構,為晚清中國最重要的軍工廠,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廠之一。為後來江南造船廠的前身。.

查看 捻军和江南機器製造總局

江淮文化

江淮文化是指以今江苏省、安徽省中部为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其间居民被称为江淮民系,是使用江淮官话(「江淮方言」、“江淮话”或“淮官”)的汉族民系之一,主要分布于江苏省中部、东北部、西南部;安徽省中部、东南部部分地区;湖北省东部;浙江、江西局部地區。人口大约7000万。由於在中國歷史上的南北對峙時期,江淮地區一直是軍事爭奪的重點,江淮民系具有典型的“南蠻北侉”居中心態。在文化上,江淮文化既不屬於典型的北方文化、也不屬於南方文化,而是一種南北混合的文化類型。江淮官话亦同時具有來自吳語、贛語、中原官話等多種方言的。.

查看 捻军和江淮文化

汪海洋

汪海洋(),清安徽全椒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封“康王”。 1857年汪海洋跟隨翼王石達開出走,1860年與彭大順等人帶領部下從廣西脫離石達開,次年在江西會合太平軍李秀成部。汪海洋隨李秀成進軍浙江,以戰功封康王。 1863年击败清军蒋益澧部,次年杭州失陷,清軍陸續收復浙江失地,汪海洋在1864年被逼率軍離開浙江,轉戰江西,受侍王李世賢管轄。同年天京失守,汪海洋其後隨李世賢入福建,次年5月李世賢大軍潰敗,汪海洋部退至廣東鎮平(今蕉嶺縣)。李世賢在兵敗後削髮匿藏,8月到達鎮平投靠汪海洋。汪海洋害怕被李世賢治罪,在8月23日殺害李世賢。汪海洋打算北上與捻軍會師,在江西為清軍所阻,被逼折返廣東。1865年12月,汪海洋攻佔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左宗棠聞訊抵福建平和,调派康国器、王德榜、刘典、高连升、鲍超、黄少春各清將四万人,在二万餘粤军支援下,四--包围嘉应州。1866年1月28日,汪海洋在戰場反击清军时中弹受伤,2月1日身亡,年三十六岁。餘部由谭体元统领,弃嘉应州往南奔逃。.

查看 捻军和汪海洋

汉口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并称「武汉三镇」,历史上曾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口特别市存在。 在清末、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及中共建政初期,汉口经济繁荣,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城市,繁华程度位居亚洲前列。民国时期的汉口是绝无仅有地和上海共享荣耀的远东大都会,因位于长江沿岸,为交通枢纽,工商业极为发达,与位于北美洲五大湖岸的芝加哥相似,被《芝加哥论坛报》称为“东方芝加哥”。由于租界林立,对外贸易频繁,新移民不断涌入,汉口现代化程度和城建规模远远领先于中国绝大部分城市,因此汉口也被广泛称为“大汉口”。 汉口地处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其东南侧的武昌相望,并汉江与其南侧的汉阳相望,大致是今天的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东西湖区四个区所覆盖的范围。武汉三镇不仅各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且分别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面貌,在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三镇在行政上已经合并接近60年之久,这种情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注入长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

查看 捻军和汉口

汉族

漢族,是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民族,種族上屬於東亞黃種人,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体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92%,佔臺灣人口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3.4%。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约为13.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或五分之一,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作為民族的称呼,是在中国的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确立的。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魏晋南北朝以后,“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称谓,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見p.33, p.67 。漢族自稱“漢人”,其他民族称之“唐人”、“華人”、“秦人”、“桃花石”。 19世纪末開始用「汉族」一詞做為漢民族的稱呼,受漢民族主義和共產主义運動等多重影响,这一称呼逐步广泛使用,并于官方固定下来,在此之前,“華夏”(起源於中國黄河中下流域的遠古部落名稱)較常被使用為漢民族的別稱,民族政治认同根据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对華夏、汉人的定义都具有差异。汉族被西方學者視為中國的主體民族。 另外,中國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而加“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漢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 漢族自古以來就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或“漢地”,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 漢族通常被认为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黃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党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汉族”的代称或另稱。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西晉以前漢族人口主要分佈於中国北方,隨後北方人口因永嘉之禍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汉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查看 捻军和汉族

河南巡撫

河南巡撫,全称巡撫河南等處地方兼管河道提督軍務,为明朝、清朝设置的负责河南地区的巡撫職位。.

查看 捻军和河南巡撫

沈能虎

沈能虎,字子梅,号怀景、轶侪,浙江海盐人。曾从李鸿章攻捻军,官直隶通永道。1886年李鸿章札委其为招商局的会办。1897年被盛宣怀排挤出招商局,1902袁世凯又重新任命沈能虎为会办。1909年招商局奉旨由邮传部管辖,沈能虎充当副坐办,专办漕务。 Category:海盐人.

查看 捻军和沈能虎

洪永安

洪永安(),字梓青,中国河南商城县人,清朝著名将领。.

查看 捻军和洪永安

涡阳县

涡阳县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北部,涡河流贯,是亳州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933平方千米,人口164万(2015年);邮政编码233600;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6年被安徽省列为12个享有省辖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县市之一。.

查看 捻军和涡阳县

淮軍

1862年5月2日,李鸿章在上海创建的私人武装淮軍,与湘军齐名。李鸿章“率旧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珊、吴长庆、曾军将程学启、湘军将郭松林、霆军将杨鼎勋以行,又奏调举人潘鼎新、编修刘秉璋、檄弟李鹤章总全军营务,抵上海,特起一军,是为淮军。”第一次参战是从上海配合英法联军向太平天国进攻。历经太平天国、捻军、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名将有刘长佑與刘坤一兄弟、张树声與张树珊兄弟、周盛波與周盛传兄弟、聂士成、梅东义、卫汝贵、叶志超、丁汝昌、苏得胜等。.

查看 捻军和淮軍

淅川县

川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该县地势险要,古战乱时期易守难攻,有“中原未战,淅境兵动”之称。全县总人口约为74万,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约合420万亩,其中荒山290万亩,水域60万亩,其他地形约70万亩,全部位于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流域范围,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是渠首工程和干线工程所在地。 淅川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淅川,45位楚王中19位在淅川。楚人以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一路南征,先后统一了50多个小国,成为南方的霸主,并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查看 捻军和淅川县

温德勒克西

温德勒克西字放逸,蒙古正红旗人,貝子,斯尔瓜氏。能骑善射,初是多隆阿部麾下,为副都统,後隨僧格林沁勦捻,1865年5月高樓寨之戰戰敗趁夜逃逸,為此戰少數百人逃出生還者及唯一將領,遭朝廷囚禁,後赦釋放;編列入勝保部,續予掃蕩戰鬥捻軍。 W温 W温 category:蒙古正红旗人.

查看 捻军和温德勒克西

游百川

游百川(),字匯東、號梅溪,山東省武定府濱州縣(今山東省濱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同治元年,登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同治六年,升任監察御史,彈劾宗室寬和等皇親。同治七年,上奏請剿捻軍、并禁止各省栽種罌粟。同治十二年,上疏反對修葺圓明園。光緒五年,擔任湖南衡永郴桂道,升任四川按察使。光緒七年,升任順天府尹。光緒八年,任倉場侍郎。.

查看 捻军和游百川

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著名历史学家孟森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是孟森在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授课时的讲义,后由其弟子商鸿逵整理,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但有刪節。中华书局2006年再版的版本是目前最佳的版本,已將先前刪節之文字還原。在台灣由正中書局印行(吳相湘編訂),未曾刪節,但校訂不佳。台灣另有台灣古籍出版社版本,未曾刪節,校訂優良。.

查看 捻军和清史讲义

清军

清军、清兵、清朝军队指,自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后金至1912年清帝逊位时,清朝政府所有及效忠于它的武装力量。兵种以陆军为主,兼有水师。.

查看 捻军和清军

清江浦

清江浦是今中国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清江浦区)的历史名称,在明、清时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享有盛誉的繁荣的交通枢纽和商业城市。设有属于户部管理的皇家仓库和属于工部管理的4大漕船厂,驻扎有南河总督等许多重要官员。由于北方运河水量不足,清朝规定清江浦以北的运河只允许漕运船只通过,因此大量旅客都必须在此进行“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的变更。 清江浦本是水名,位于淮安府山阳县境内。公元486年,春秋时期的吴国,开凿了连接长江、淮水的邗沟。隋炀帝时开挖通济渠,以“上达黄河,下通于淮”;南线则疏竣邗沟,使黄河与江、淮通连。宋转运使乔维岳为了漕运的方便,开辟从末口到泗口的沙河,“以避淮水山阳湾之险”。明永乐八年(1410年),漕督平江伯陈瑄走访当地群众,寻沙河故道,并加以疏渡,易其名为清江浦。自此,清江浦与古邗沟相通,合称里运河。 陈瑄重浚清江浦时,还就河筑堤,建筑了新庄、福兴、清江、移风4道闸。后来新庄闸以下日就淤塞,不通舟,于是在清江闸下游筑坝,称仁义坝(今水渡口)。北上漕船都要从这里起旱,经石码头,“盘驳以入黄河”,过河再从王家营(今淮阴区王营镇)启程登通京大道。近浦之地渐渐兴起为镇,称“清江浦镇”。随着工商百业的兴旺发达,“市井益稠,两岸居民达数万户”,地位愈益重要。 清江浦镇在行政上原来属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1761年由于清河县县城(今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旧县村)毁于洪水,于是将清江浦一带由山阳县划归清河县,作为清河县的新县治。原有名称清江浦因知名度甚高,仍被习称多年。 1853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致使漕运被阻;1855年黄河改道,使运河山东段淤塞。1860年清江浦20华里长的街市被前来抢粮的捻军彻底焚毁。1865年建造城墙,规模收缩,仅将中心区官衙附近修在城内。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从此漕运和南北客运大多数改走海路;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清江浦失去交通上的优势,迅速衰败下去,仅成为附近十余县范围普通的商品集散地。 1914年,为避免同名,清河县改名为淮阴县。1951年,又划出城区设立清江市,作为淮阴地区公署所在地。1983年,淮阴地区改设地级市,清江市则改设清浦区和清河区。2000年底,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辖清河区、清浦区、淮安区(原县级淮安市改设)和淮阴区(原淮阴县改设)。2016年,清河区與清浦区合併設清江浦區。 Category:江苏地名 Category:淮安历史 Category:运河城市.

查看 捻军和清江浦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查看 捻军和清朝

清朝历史

清朝歷史,若从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称汗并建立后金开始,到1912年宣统帝退位结束,则历经十二帝,有296年的历史;如果从皇太极1636年称帝并建立大清开始,有276年的历史,相当于明朝;若从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全国开始,有268年的历史。 明朝末期,遼東羈縻衛所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诸部,在東北赫图阿拉建國稱汗,國號大金,舉兵反明,將大明視為南朝。162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继承汗位,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称帝,改國號為大清。从此大清成为与大明并立的政权,并将入关作为战略目标。 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定都北京,从此清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并迅速统一了中国。1662年,康熙帝玄燁登基。康熙于1682年平定了「三藩之乱」。 1683年攻取被郑氏盘踞已久的台湾。后来打败了入侵黑龍江流域的沙俄軍隊,1689年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从此確立了中国与沙俄在東北的疆界,奠定了中国版图。然后三征噶爾丹并且創立了多倫會盟巩固了蒙古的稳定,使蒙古成为中国北方的长城。并且協助西藏的達賴七世入藏,加强了对藏区的管理。经济方面,鼓励开荒,减少农民赋税,实行“永不加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雍正帝在位时期,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并设立了军机处。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以管辖西藏事务。并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将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1727年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乾隆帝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1771年厄鲁特蒙古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康雍乾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并且满蒙、满回联系得到加强,稳固了清朝统治。大清帝国达到了全盛时期,也是封建经济的全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1796年,嘉庆帝即位,他执政的二十五年间,统治上较无作为,并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天理教起义,清朝出现了统治危机。1821年,道光帝即位。英国向清朝大量输出鸦片,使清朝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朝社会各阶层深受鸦片毒害。1839年,道光帝决心禁烟,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主持禁烟。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即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之后,1840年英国对清朝宣战,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至1841年清朝战败求和,1842年与英国签定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历史。 1851年,咸丰帝即位,同年在广西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英法联军于1856年至1860年在美国、俄国的帮助下对清朝宣战,即「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直逼北京,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英法联军攻占并焚毁了圆明园。后清朝被迫于各侵略国签定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了。 1861年同治帝即位,慈禧太后在恭亲王奕䜣的帮助下「垂帘听政」。洋务派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认识清朝的新变局,主张“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1868年清朝平定了多年的捻乱。左宗棠收复了新疆。1894年清朝与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清朝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由于甲午一战清朝战败的震撼,1898年光绪帝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宣布进行变法维新。但这次变法只持续一百零三天,后世称之为“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朝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1900年以英、美、法、俄、日、德、意、奥组成的八国联军进军中国,并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亡西安,史称“庚子之变”。1901年,清朝与列强签定了《辛丑条约》。 清朝统治日益腐败,致使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各地组织反清团体,主张暴力推翻清朝。其中,孙中山早在1894年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1905年,孙团结世界各地的革命力量,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仅仅两个月,全国就有十八个省宣布独立并支持革命,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2月12日,宣统帝被迫退位,清朝灭亡。自此中国进入共和时期。.

查看 捻军和清朝历史

清朝大学士列表

清朝大学士列表,旨在列出中国清朝自崇德元年(163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历任大学士。清代大学士品级为正一品,雅称为“相国”,是清朝政府文臣中最高常设职位,相当于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清军入关后,沿袭明朝内阁制度和票拟制度。但内阁受制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只是转达表章的机构,大学士并不入阁办事。顺治帝亲政后,每日前往票本房,大学士掌管票拟,深受信任。顺治十年(1653年),设置内三院汉大学士,各二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内三院更名为内阁。顺治十八年(1661年),恢复三院旧制。康熙九年(1670年),仍改三院为内阁。自康熙帝设立南书房后,内阁的权力愈来愈低。特别是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大学士必须充当军机大臣后,才可以参与处理国家政务。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仿照西方建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和旧内阁被撤销,大学士另外在翰林院排列次序。 清代,大学士设置为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年间撤销中和殿大学士,增设体仁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此后,大学士员限为满汉各二。大学士的迁转也大多按从体仁阁至文华殿这样的顺序迁转。有清一代,正式诏书等均以内阁名义拟出,臣下正式奏章也递交内阁,所以内阁仍是清代名义上正式的行政机构。.

查看 捻军和清朝大学士列表

清朝人口

中國人口曾經在北宋超過1億,之後到明朝晚期又達到1億至2億之間,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增為1億5千萬。明末清初,因為流寇擾亂、清兵入塞、入關戰爭與三藩之亂的關係造成人民生命與財產的損失。而飢饉、瘟疫使得中國人口又一次的急速下降。史學家葛劍雄認為明清之際人口的跌幅估計可達40%,從崇禎元年(1628年)以來平均每年下降19%至順治末年達到谷底。康熙二十年(1681年)後,清廷平定三藩之亂並佔領臺灣,經過康雍乾盛世獲得長期的休養生息,人口得以迅速增加。清初人口數量未明確,史學家姜濤估算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後,人口增長到1億;趙文林推估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超過1億。到乾隆時期,全國人口正式突破2億,到鴉片戰爭前夕的道光十三年(1833年)又猛增到4億。清朝人口的增長一反中國人口過去的波浪式增長型態,呈現斜線上升。十九世紀時,清朝因為太平天國的起事、捻亂與回亂等戰亂損失不少人口;光緒年間又發生不少天災,光緒三年山西、陝西發生旱災,因飢荒與暴亂而死的人達一千萬以上。最後加上海外移民風氣日盛,因此到清朝滅亡時,中國人口維持在4億3千萬多人,與道光年間的人口數差不多。.

查看 捻军和清朝人口

清朝地方政权君主列表

清朝时期脱离中央政权的各地方政权君主列表如下:.

查看 捻军和清朝地方政权君主列表

清朝民变

清朝民变收录了清朝主要的起事运动。从康乾盛世时期的苗民起义、川楚白莲教起义到清朝灭亡之前的义和团运动,有清一代民变不断。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從咸丰帝年间,直至同治帝年间才结束的一场战争,被称为太平天国运动。 面对民变,跟明代相比清代較常用剿除政策以及高压政策,而非招抚政策。清代前中期对民变采取镇压的政策,然而,於清朝末年后20世纪初抵制运动中,晚清政府仍然一味地采取镇压的策略,却反而使得人们对国家的认同也出现了危机 。.

查看 捻军和清朝民变

清末民变

清末民变,指清朝末期来自城乡社会底层的群体性反政府事件。清末新政雖作出改革,但許多政策造成民眾負擔加重,促使清末產生許多民變。 辛亥革命不是民变,而是兵变,并获得了各地上层实力派支持。太平天国、捻军属于民变,但是应该划为清朝中晚期。.

查看 捻军和清末民变

湘军

湘军,或称湘勇,清代为镇压太平天国,由湖南(湘)长沙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曾国藩姻亲罗泽南家族、新宁江忠源家族等统领的乡勇合并而成的軍隊。 初创时募水勇五千人,分为十营,其中在湘潭募水军四营,以褚汝航、夏銮、胡嘉垣、胡作霖为营官,衡州募六营,以成名标、褚殿元、彭玉麟、邹汉章、龙献琛为营官;陆勇五千余人,以塔齐布、周凤山等为营官。水路以褚汝航为各营总统,陆军以塔齐布为诸将先锋,合计员弁兵勇夫役一万七千余人。后期名将包括李续宾、李续宾长子李光久、鲍超、吳大澂。曾国藩统领湘军与清廷湖南巡抚骆秉章是合作的关系。左宗棠原是骆秉章麾下,后自成一军,与曾国藩湘军、湖北胡林翼军队并列,被视为广义上的湘军。 湘军历经太平天国、捻军、甲午战争,1895年3月被日軍第一軍及第二軍於牛莊鎮、田庄台镇围歼,李光久只身逃出牛庄,湘军后逐渐解散。.

查看 捻军和湘军

湖团案

湖团案或称铜沛湖团案,是指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苏北铜山、沛县原居民与鲁西南移民组织(即湖团)之间的冲突事件。 咸丰年间,黄河两次决口造成的大水灾,是湖团案的直接诱因。咸丰元年(1851年)黄河决口,洪水汇集到微山湖后,又连带引发湖水漫溢,进而波及山东鱼台和徐州铜山,沿湖一带皆被水淹。沿西岸居民被迫西迁或奔走他乡。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再次决口。9月,曹州难民在原平阳屯官唐守忠的率领下,抵达沛属微山湖西岸,在徐州官府设立的湖田局招募下,在此安居置业,并相结为七团以求生产生活自助,史称「湖团」。山东籍移民遭到了原住民的排挤,双方械斗不断,命案滋生,最终酿成震惊清廷的冲突事件。 1865年,曾国藩受命领兵清剿捻军,亦奉命处理湖团案。曾国藩以是否通捻作为原则,处理湖团案。此后,铜沛地区趋于平静,但该地区冲突并未结束,直至1980年代仍时有发生,盖为湖产、地产利益纠纷而起。.

查看 捻军和湖团案

潘贵升

潘貴升,捻軍軍官,清兵的臥底,1867年11月於江蘇贛榆戰場襲殺捻軍領袖任柱(任化邦)。.

查看 捻军和潘贵升

潘鼎新

潘鼎新(),字琴轩,安徽庐江广寒乡人,后迁居肥西三河。清朝政治、軍事人物。.

查看 捻军和潘鼎新

朱麟祺

朱麟祺(),字臥雲,江蘇六合縣人。清朝官員。.

查看 捻军和朱麟祺

战争

戰爭是动物界普遍的行为,在人类社会,战争则与政治紧密关联,是多個組織和組織之間的有組織性的武裝衝突。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以武力为手段,目的是迫使一方服从另一方的意志(通常是政治意图),通过多次大规模对决使敌人失去抵抗的力量,这样的行为就是战争。兵法是在战争中作戰的方式,沒有战争的情形稱為和平。 一些学者不认同战争一定和政治有关,有些战争出现时间比政治、国家还要早。所以约翰·基根认为克劳塞维茨的定义有局限性,只适用于文明社会,他给出的定义是:「战争一向是文化的表现,往往是文化形态的一个决定因素,在某些社会是文化本身」。 若從開戰開始計算死亡人數,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約在6,000萬至8,500萬之間。若以人口比例來看,巴拉圭戰爭是近代歷史殺傷力最強的戰爭,殺死了巴拉圭60%以上的人口。依照史迪芬·平克的說法,理查德·斯莫利在2003年將戰爭列為接下來50年間人類10大問題中的第6個。.

查看 捻军和战争

战争列表 (1800年-1899年)

本表收录了1800年-1899年期间新近爆发或仍在持续的世界各地武装冲突和战争。.

查看 捻军和战争列表 (1800年-1899年)

流寇

流寇,又稱流賊,是指流動的土匪、強盜,尤指明朝末年的流寇,現在中國共產黨學者稱之農民(起義)軍。明朝末年的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是中國歷史上流寇的最高點,最後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自縊死。.

查看 捻军和流寇

海源阁

海源阁,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楼南大街56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杨以增之父杨兆煜雅好藏书,道光二十年,杨以增得梅曾亮、包世臣之助,筹建藏书楼,任江南河道总督期间购得汪士钟旧藏,借助官方漕运粮船运回聊城,太平軍起时,杨以增在江苏清江浦购得苏州黄丕烈藏书。一生收書數十萬卷,其藏书处分别被命名为海源阁、宋存书室、四经四史之斋。杨以增之子杨绍和亦致力于藏书事业,“搜罗典籍,不遗余力,孤本珍籍、精校名抄,乃悉集于聊城。”同治年间,肃顺及怡亲王载垣以狂悖遭诛,杨绍和购得怡府乐善堂、明善堂、安乐堂的大部分珍籍。杨绍和之子杨保彝每遇善本,辄多购置。经杨以增、杨绍和、杨保彝、杨承训四代人的努力,总计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大大地豐富海源閣的藏書。刘鹗曾冒雪前往海源阁,求见藏书不能得。咸丰十一年(1861年)初,捻军自皖北上,进入鲁境,海源阁陷于兵燹之中,藏書损失殆半。杨敬夫曾两次將書籍运至天津。 2006年12月7日,授予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建筑。.

查看 捻军和海源阁

方略馆

方略馆,为清朝特设的修史机构之一,每遇重大战事结束,由军机大臣负责对战役中形成的各类档案加以剪裁,以时序进行编纂,呈现出战役的完整过程,修成带有纪事本末体特征的方略或纪略,如《平定三逆方略》、《安南紀略》、《亲征平定朔漠方略》等。.

查看 捻军和方略馆

撚子

#重定向 捻军.

查看 捻军和撚子

撚軍

#重定向 捻军.

查看 捻军和撚軍

撚黨

#重定向 捻军.

查看 捻军和撚黨

慶裕

慶裕,字蘭圃,喜塔臘氏,滿洲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以繙譯生員考取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隨文祥赴奉天剿捻匪,還補侍讀。同治九年,出任湖北鄖陽府知府。光緒元年,擢奉天府府尹。光绪五年十一月十五,由福建布政使升任廣西巡撫。光绪八年正月二十四(1882年3月13日),调任漕运总督。調河東河道總督。光緒九年,除盛京將軍。中法戰爭時,慶裕巡視沒溝營、旅順口、大連。光緒十一年,安東十二州縣告災,慶裕負責賑災工作。光緒十九年,授熱河都統。光緒二十年,調福州將軍,革除閩海關陋習。秋,卒於任上。.

查看 捻军和慶裕

慈云寺 (淮安)

慈云寺是位于江苏省淮安市里运河南岸、花街与文庙之间的一座佛寺,以国师道场著称。 慈云寺至迟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康熙十四年(1675年),顺治帝所封的“大觉普济能仁玉琳琇国师”在此圆寂。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下令由淮关监督年希尧督建慈云寺,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慈云禅寺”占地25亩,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殿、国师殿五重殿宇,其中国师殿为慈云寺独有。乾隆帝南巡时曾多次游览该寺。 咸丰十年(1860年),捻军攻打清江浦时,慈云寺毁于兵火。1882年重修。1918年,重修的大雄宝殿再度毁于战火。1949年以后,住持大禅被赶出寺庙。慈云寺先后被花纱布公司和五金公司占用。1986年,江苏省政府将慈云寺列入省重点寺庙。1993年,五金公司仓库搬出慈云寺。1994年,慈云寺开放。.

查看 捻军和慈云寺 (淮安)

慈禧太后

孝欽顯皇后(a;),那拉氏(清代《玉牒》、民国《清史稿·后妃传》均作叶赫那拉氏),是清朝末年的一位皇太后,为同治、光緒年間(1861年至1908年)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她是咸丰帝妃,也是同治帝的生母。同治帝即位後,稱為「聖母皇太后」;光緒帝即位後,稱為「皇爸爸」,與東太后(慈安太后)一起兩宮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初年慈安過世,慈禧才獨掌大權。 慈禧出身于北京满洲镶蓝旗世襲官宦之家。1852年封懿贵人,后依次晋封至懿贵妃。咸丰帝死后,其子同治帝继位,被尊为“聖母皇太后”,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同年与慈安太后(東太后)、恭親王奕訢等合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掌權的顾命八大臣势力,是為兩宮聽政。外人以“慈禧太后”、“聖母皇太后”、“西太后”称呼她。 1874年同治帝死后,在慈禧的主持下,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慈禧之妹所生)继承皇位,是为光绪帝。慈禧与慈安继续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病逝,自掌大權,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1898年,慈禧默許光绪帝推动戊戌变法。同年,慈禧发动政变,軟禁了光绪帝,殺死了新派的維新六君子,随后临朝称制,重新執掌大權。1900年,庚子事变发生,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携光绪帝等逃往西安,翌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得以返回北京。此后慈禧开始推行庚子新政,废除科举制度。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在她死前一天,光緒帝也驾崩了。慈禧安排由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皇位。葬菩陀峪定東陵。慈禧的侄女叶赫那拉氏则以光绪帝皇后的身份成为皇太后,徽号隆裕太后,实行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是自同治、光緒年间大清帝國的实际统治者,包括前面与慈安太后的兩宮聽政,其掌權時間长达四十七年,在清代僅次於康熙帝與乾隆帝。统治掌权时长不仅超越唐朝武则天、漢朝吕后且超越大多数帝王;统治期间发动政变兩次,立皇储两次,推動變革三次。死后谥号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長度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過大清開國皇后及孝德、孝貞(東太后慈安)二位咸豐帝的正妻。在慈禧太后死後僅三年,清朝覆滅,中華民國成立。.

查看 捻军和慈禧太后

曹州

曹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查看 捻军和曹州

曹州府

曹州府,清朝设置的府。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曹州置,治所在菏泽县(即今山东省菏泽市),属山东省。辖境约当今河南省范县,山东省鄆城、巨野、单县、鄄城、菏泽、定陶、曹县、成武等地。同治四年(1865年),赖文光领导的捻军大破清军,杀清帅僧格林沁于此。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又在此爆发曹州教案。1913年废。 曹州府考评: 繁,疲,難。隸兗沂曹濟道。總兵駐。初沿明制,為兗州府屬州。雍正二年升曹州直隸州,仍領縣二。八年,鉅野縣、嘉祥縣自兗州府割隸。十三年為府,置附郭。降濮州直隸州並所領縣三范縣、觀城縣、朝城縣,又割兗州府之單縣、城武縣、鄆城縣來屬;而嘉祥縣還舊隸。領州一,縣十:菏澤縣、鉅野縣、單縣、城武縣、鄆城縣、曹縣、定陶縣、范縣、觀城縣、朝城縣、濮州。 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府废。.

查看 捻军和曹州府

曾国荃

曾国荃,清朝湘军将领,一名子植,谱名传恒,字沅甫,號叔純。湖南长沙府湘乡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名臣曾国藩的九弟,湘軍內部稱之為曾老九,尊稱為九帥。 早年屢試不第,1852年方成為優貢生。後加入湘军,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是其兄国藩的重要助手。1856年从湖南募兵三千增援江西吉安,次年陷吉安。1860年围安庆,屡败陈玉成援军,次年陷安庆。1864年攻破天京。1866年任湖北巡抚。因善於圍城,又精於長壕法,人稱曾鐵桶。又由於在攻打太平軍天京(今江蘇南京)時,疑似劫掠南京城中大量財寶,被稱為曾老饕,此外在南京濫殺百姓無數,與其兄被稱為曾剃頭、曾屠戶。卒諡忠襄。.

查看 捻军和曾国荃

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婁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系出曾氏南宗),中國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學家,與胡林翼並稱曾胡。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間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查看 捻军和曾国藩

曾逢年

曾逢年(),廣東省惠州府陆丰县碣石镇人,中國清朝時的軍事人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十月实授正二品廣東南澳鎮總兵官,同治二年(1863年)六月剿匪有功受賞戴花翎。.

查看 捻军和曾逢年

11月19日

11月19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23天(闰年第32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2天。.

查看 捻军和11月19日

亦称为 捻军起义。

任道鎔会道门张宗禹张乐行張常經張之萬張祺恒張遇祥張錫嶸張樹珊張樹聲張清瀛張曜彭毓橘余上華徐继畬徐邦道依克唐阿微山湖僧格林沁僧格林沁祠刺馬案刘官芳刘德培 (清朝)刘秉璋刘锦棠周口市周盛傳周盛波周村区唐定奎唐殿魁内乡县衙军机大臣列表凌力八极拳勝保石话实说石清吉瞿公真人程矞采突厥斯坦章高元義軍 (臺灣客家人)翁同书甘军熊文鳳牛姓牛宏升牛鑑韓象鼎聂士成革命和叛亂列表衞榮光衞汝貴袁世凯袁保恒袁保慶袁甲三袁樹勛西姆拉條約馬玉崑馬新貽許庚身马匪高连升高樓寨之戰譚廷襄鮑超鹿傳霖黃光彬黃恩彤黑旗軍 (消歧義)过继范汝增郝上庠郝光甲郭松林都兴阿赖文光閻敬銘董福祥董海川葉志超邯郸历史邱远才鄭敦謹鄉勇金壽萱長順 (清朝官員)色普徵额苗姓苗民起义 (1795–1806年)苗沛霖雉河集会盟陳星聚陈得才陈玉成林達泉捻子捻党捻賊李大忠李如桂李孟羣李僡李鴻章李鶴年 (清朝)李雲表李永和李成虎李昭寿東莒島燈塔梁成富棟軍樂善 (伊勒忒氏)歐陽利見毛昶熙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江淮文化汪海洋汉口汉族河南巡撫沈能虎洪永安涡阳县淮軍淅川县温德勒克西游百川清史讲义清军清江浦清朝清朝历史清朝大学士列表清朝人口清朝地方政权君主列表清朝民变清末民变湘军湖团案潘贵升潘鼎新朱麟祺战争战争列表 (1800年-1899年)流寇海源阁方略馆撚子撚軍撚黨慶裕慈云寺 (淮安)慈禧太后曹州曹州府曾国荃曾国藩曾逢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