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1 关系: 埃纳尔·基哈德森,奥德瓦尔·努尔利,奥斯卡尔·托尔普,中间党 (挪威),于特岛,延斯·斯托尔滕贝格,伊翁·吕恩,公德生,国际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心,社會民主主義,第三国际,约翰·尼高斯沃尔,特吕格韦·赖伊,特里格弗·布拉特利,謝爾·馬格納·邦德維克,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挪威,挪威青年共产主义联盟,挪威政治,托尔比约恩·亚格兰,2011年挪威爆炸和枪击事件。
埃纳尔·基哈德森
埃纳尔·亨利·基哈德森(挪威语:Einar Henry Gerhardsen ,),挪威首相(1945年-1951年,1955年-1963年,1963年-1965年),挪威工党三袖(1945年-1965年),領導挪威近二十年,被尊為國父。.
奥德瓦尔·努尔利
奥德瓦尔·努尔利(挪威语:Odvar Nordli ,),挪威工党政治家。1976年至1981年任挪威首相。 努尔利在海德马克斯坦格(Stange)长大,在介入政治之前是一名注册会计师。他担任首相时,挪威成为了一个产石油的国家。 1981年他被选为海德马克郡州长(fylkesmann),他担任到1993年退休。1985年到1993年他还是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成员。.
奥斯卡尔·托尔普
奥斯卡尔·弗雷德里克·托尔普(挪威语:Oscar Fredrik Torp ,),挪威首相(1951年—1955年)和挪威工党主席(1923年-1945年)。 托尔普1934年至。1935年任奥斯陆市长。1935年他任国防部参谋长,1936年他在约翰·尼高斯沃尔政府任国防大臣。1936-39年兼社会事务大臣,1939年-1942年财政大臣。1942年在伦敦的挪威流亡政府再次任命他为国防大臣,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5年大选后他出任运输大臣到1948年。 1951年他接替埃纳尔·基哈德森出任挪威首相,1955年埃纳尔·基哈德森第三次出任挪威首相,成为了挪威议会议长(Stortingspresident)。他担任这职务直到1958年他去世。 Category:挪威政治人物 Category:挪威首相 Category:挪威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
中间党 (挪威)
中间党(挪威語:Senterpartiet),奉行自由主义和中间路线的挪威农业政党,1920年成立。.
于特岛
于特岛(Utøya),挪威布斯克吕郡所属蒂里湖的一个小岛,位於首都奧斯陸西北40公里。 該島距離湖岸約500米,以船隻接駁。 该岛為挪威政党工党青年团拥有,夏季在此有政治活动举办。.
查看 挪威工党和于特岛
延斯·斯托尔滕贝格
延斯·斯托尔滕贝格(挪威语:Jens Stoltenberg ,),是一位挪威政治人物,曾任挪威工党领袖。曾于2000年至2001年,2005至2013年两次任挪威首相。他於2014年10月1日接任北約秘書長。.
伊翁·吕恩
伊翁·丹尼尔·吕恩(John Daniel Lyng,),挪威保守党政治家,1963年8月至9月任过短期挪威首相。 吕恩出生在特隆赫姆,1927年获得cand.jur.(法律研究生)学位。后来在哥本哈根和海德堡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他当过律师和法官 战争期间,他反对纳粹德国占领挪威,加入了挪威抵抗运动。1943年到1944年在斯德哥尔摩的挪威公使馆律师事务所工作,后随挪威政府流亡至英国伦敦。1945年加入保守党,同年当选议员。 1963年埃纳尔·基哈德森的工党政府因国王湾事件和一系列新奥勒松矿难被不信任投票推翻后,吕恩的保守党迅速组成一个新的保守党联合政府,在8月28日上台,但20多天即在民众抗议和示威游行下辞职。虽然吕恩内阁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月,但它证明了保守党的组阁能力。1965年大选后保守党赢得多数,在佩尔·博尔滕的联合政府中吕恩出任外交大臣一职。 吕恩以反对欧洲共同体的强硬路线著称,声称它会破坏现在的政治,民主会受到影响。.
查看 挪威工党和伊翁·吕恩
公德生
公德生 (挪威文:Oscar Christian Gundersen,),于克里斯提阿尼亚出生,是挪威律师、挪威最高法院律师、挪威工党政治家以及挪威司法部长。曾经担任驻莫斯科挪威大使。其孙子杨艾登是挪威最高法院律师以及挪威保守党政治家。 Category:挪威政治人物 Category:挪威律师.
查看 挪威工党和公德生
国际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心
国际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心(International Revolutionary Marxist Centre,缩写为IRMC)是一个已不存在的国际政党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32年,一开始取名为独立革命社会主义政党委员会,后更名为革命社会主义团结国际局,最后改为“国际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心”,但通常被称作伦敦局,有时还被称作第三半国际。该组织由一些“中派”社会主义政党组成,包括“布哈林派”(国际共产主义反对派)、德国的“布兰德勒派”、美国的“洛夫斯东派”等,它们既反对主流的社会民主党,也反对共产国际。 该组织的书记处起初设于伦敦,1939年迁至巴黎。该组织的青年翼是革命青年组织国际局。该组织的成员党曾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组织最重要的成员是英国的独立工党,其领袖Fenner Brockway长期担任该组织的主席,书记则由西班牙的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的Julián Gorkin担任。 该组织一度亲近托洛茨基主义运动及国际左翼反对派,后因意见分歧而分道扬镳,但原为该组织成员的荷兰的革命社会党选择继续与国际左翼反对派合作George Breitman, 。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该组织的主要成员都投入到本国的反战或抵抗运动中,因此这个本来就很松散的组织到了1940年5月以后就销声匿迹了。.
社會民主主義
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是一種支持通過在自由民主體制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下,通過經濟干預和社會干預的手段促進社會正義的意識形態。社會民主主義支持代議制和參與民主。社會民主主義主張進行,通過調控手段使經濟發展符合大眾。建設福利國家亦是社會民主主義的目標之一。社會民主主義希望使資本主義社會能更加民主、公正、團結。20世紀後半段,西歐和北歐國家,尤其是實行北歐模式的北歐國家,都深受社會民主主義的影響。 社會民主主義起源於一種在已有政治框架下,通過和平方式對資本主義進行改良,實現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而不是如革命社會主義那樣通過革命實現)的意識形態。二戰結束後,西歐的社會民主主義黨派均表示不接受當時蘇聯斯大林主義的政治經濟體制。一些黨派稱目標是採用與蘇聯不同的方法過渡到社會主義,而一些黨派則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建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混合體系。在這一時期,社會民主主義黨派執政時通常會採用混合經濟體制,在經濟主體爲私有制的前提下,將部分產業置於國家的控制下。這種經濟體制與凱恩斯主義的主張有些類似。同時,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提出國家干預和建設福利國家的主張。這樣的經濟體制已和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有本質上的不同。這些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已拋棄早期社會民主主義轉變資本主義體制(比如要素市場、私有制,以及僱傭勞動)的目標。 今日,社會民主主義主要的議題包括消除社會不平等、貧困,以及特權階級對他人的壓迫。同時,社會民主主義者還主張建立面向全民的公共服務體系,比如、兒童保育、義務教育、、等體系。社會民主主義亦與工人運動和工會有緊密聯繫。社會民主主義者支持工人的談判權,希望能將政治上的民主決策權延伸到經濟中,促進僱工及其他經濟利益相關者的共同決策。 「第三条道路」吸收了社會民主主義中關於社會福利的部分主張,並將之與右派經濟體系融合。.
查看 挪威工党和社會民主主義
第三国际
共产国际(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缩写为Коминтерн),通称第三国际(Трет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是一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成立,总部设于蘇聯莫斯科。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并于5月25日公开宣布《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声言这是为了适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便于各国共产党独立处理问题。.
查看 挪威工党和第三国际
约翰·尼高斯沃尔
约翰·尼高斯沃尔(挪威语:Johan Nygaardsvold ,),挪威工党政治家。从1935年到1945年(从1940年到1945年在伦敦流亡)担任挪威首相。 尼高斯沃尔生于霍默尔维克,南特伦德拉格郡的Malvik自治市主要行政中心。父亲是佃农,也是地区第一个工会的创建人之一。尼高斯沃尔12岁的第一个工作是锯木厂工作者。1902年他移居加拿大,改名为John Westby。他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蒙大拿州卡利斯比市以及华盛顿州斯波肯市工作,1907年返回到挪威。1910年他当选工党教育委员会成员,并在地方政治迅速上升。1916年他第一次被选为挪威议会议员,连续到1949年。从1920年到1922年他担任他的家乡Malvik自治市市长。 1935年他请求组成政府。1940年4月9日纳粹德国入侵挪威时,他担任流亡首相,政府出逃到伦敦。1945年5月31日政府返回到挪威,6月25日他辞职。1949年他退休,1952年死于癌症。 Category:挪威政治人物 Category:挪威首相 Category:挪威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
特吕格韦·赖伊
特吕格韦·哈尔夫丹·赖伊(挪威语:Trygve Halvdan Lie,),挪威外交家,首任正式的联合国秘书长。 赖伊出生于奥斯陆,1911年加入挪威工党,1919年他自奥斯陆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出任该党秘书长。1922年他取得了律师资格,并于当年被选入挪威议会。1935年,他加入约翰·尼高斯沃尔内阁,任司法大臣,不久转任贸易大臣。 赖伊曾是十月革命的拥护者,他曾与列宁会面,但在一月剧变后对布尔什维克改变了态度。在托洛茨基被斯大林驱逐出境后接纳他在挪威避难,但是不久后,由于托洛茨基没有遵守其“不涉足政治”的诺言,而被赖伊要求离境。 1940年,德国占领挪威,赖伊命令挪威的所有船只开赴英国港口以避免落入德国手中。随后,赖伊被任命为挪威流亡政府外长。 1946年,赖伊率领挪威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的成立大会,并对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设立多有贡献。2月1日,他被选为首任正式的联合国秘书长。他的当选是美国和苏联两大势力妥协的结果。 在联合国秘书长任内,他支持以色列和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运动,并促使苏联从伊朗撤军,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停火。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支持韩国的态度导致了苏联不满,随后,他耗费了大量精力以争取苏联结束对联合国会议的抵制。赖伊还反对西班牙加入联合国,因为他反对佛朗哥在西班牙的独裁统治;并主张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作为中国在联合国的正式代表。 由于未能迅速处理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赖伊受到了大量的批评。批评人士认为他远未发挥联合国秘书长一职所应有的影响力,而且过于傲慢和固执。 1950年,由于苏联抵制联合国大会,且美国表示不接受赖伊之外的任何人选担任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得以顺利连任。但由于苏联强烈反对其继续任职,且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也指责其雇用“不忠诚的美国人”,赖伊被迫于1952年11月10日辞职。 辞职后,赖伊一度出任奥斯陆地方首长、挪威能源委员会主席、内政部长、贸易部长等职务。他此后再未受到广泛欢迎,被认为是一位务实果断但缺乏才能的政客。 賴伊於1968年12月30日逝世,著有《為了和平》(1954年出版)。.
查看 挪威工党和特吕格韦·赖伊
特里格弗·布拉特利
特里格弗·马丁·布拉特利(挪威语:Trygve Martin Bratteli ,),挪威政治家。 布拉特利生于讷特岛,在那里他上完小学。他有一段时间是失业的,曾当过信使、捕鲸船员和建筑工人。1928年他加入工党青年组织,30年代任《劳动青年报》编辑。在纳粹入侵挪威期间他任命为工党的危机委员会秘书,1941年希特勒颁布了臭名昭著的“夜与雾法令”(德文:Nacht und Nebel),这是针对被占领国的抵抗运动,用于提供镇压方式的法令。1942年他被德国人拘捕,从1943年到1945年他被关押在德国集中营和监狱中。 在返回到挪威以后,1945年他成为了工党的副主席,担任新组成的防御委员会委员,1965年他被选为工党主席。从1950年到1981年他在国民议会(Storting)任职,并曾任财政和运输大臣。从1971年到1972年和从1973年到1976年他是挪威首相。1970年6月,挪威第三次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并与欧共体进行了谈判,1972年1月谈判结束,布拉特利政府与欧共体签订了加入欧洲共同体的协议,但协议被同年9月挪威举行的全国公民投票否决(反对者为53.9%,支持者为46.1%),他辞去了他的内阁首相职务。 特里格弗·布拉特利被认为一位熟练的政客和正直的人。他写了一定数量的自传体和政治书籍。关于他在德国集中营时的经历——“囚犯在夜和雾里”(Fange i natt og tåke)在挪威成为了一本畅销书。 Category:挪威政治人物 Category:挪威首相.
謝爾·馬格納·邦德維克
謝爾·馬格納·邦德維克(挪威语:Kjell Magne Bondevik ,生于1947年9月3日莫尔德),挪威首相(1997年—2000年、2001年—2005年)。 邦德維克1975年获神学硕士学位。1973年当选为挪威基督教人民党议员,1983年至1995年任基督教人民党主席。 在2005年9月12日举行的挪威议会选举中,挪威工党夺得169个议席中的62个席位,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大选中失利的挪威右翼联合政府首相邦德维克10月14日正式宣布辞职。.
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
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挪威政治家、外交家、医生,挪威首相及世界衛生組織总干事。她被視為國際上的永續發展及公共衛生的專家。1987年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定義永續發展。.
挪威
挪威王国(挪威語:Kongeriket Norge,简称:Norge ,新挪威語:Noreg,舊譯那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东与瑞典接壤,西邻大西洋。海岸线极其蜿蜒曲折,构成了挪威特有的峡湾景色。此外,挪威还与芬兰、俄罗斯接壤。挪威的领土也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此外对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和彼得一世岛有主权要求。首都為奥斯陆。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2016年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挪威是性別平等實踐良好的国家之一,在201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挪威排名第三,仅次于冰岛及芬兰。.
查看 挪威工党和挪威
挪威青年共产主义联盟
挪威青年共产主义联盟(Norges Kommunistiske Ungdomsforbund,缩写为NKU)是挪威的一个独立的共产主义青年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03年,当时取名为挪威青年社会民主人士,作为挪威工党的青年翼。1923年,该组织转而隶属于挪威共产党。2006年,该组织脱离挪威共产党领导,成为独立组织。该组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该组织的领袖是Aleksander Skåre。该组织是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成员。.
挪威政治
挪威是一个君主立宪王国,在很多方面和英国等国相似,政治体系属于代议民主多党议会制。挪威政府首脑为首相,但国王与国务委员会(Statsrådet)掌握行政权。立法权由政府以及议会行使。司法机构则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构。 1972年和1994年曾两次投票加入欧盟,都没有通过。.
查看 挪威工党和挪威政治
托尔比约恩·亚格兰
托尔比约恩·亚格兰(挪威语:Thorbjørn Jagland ,生于1950年11月5日),挪威政治家。挪威前首相、工黨主席(1992年-2002年)。从2009年至2015年任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
2011年挪威爆炸和枪击事件
2011年挪威爆炸和枪击事件、烏托亞島大屠殺,是指2011年7月22日发生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市的爆炸事件与数小时后发生在于特岛的枪击事件。当地时间15时26分,位于奥斯陆市中心的挪威政府办公大楼附近发生爆炸,挪威政府大楼、财政部大楼以及对面的《世界之路》报社在爆炸中受到破坏,造成8人死亡,30人受伤。在炸彈爆炸發生2小時後,在位于奥斯陆以西约40公里处于特岛发生枪击事件,一名装扮成警察的枪手向在岛上参加執政挪威工黨举办的青年团的人群射击,打死69人,打伤66人,疑犯當場被捕。 枪手是32岁的挪威人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當地警方证实两起袭击事件係安德斯一人所为,且与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无关。總共有77人死於該兩宗襲擊。 本次袭击事件是挪威二战后遭受的最大规模袭击,也是2004年马德里连环爆炸案和2005年伦敦爆炸案后欧洲最严重的屠杀事件,深入其根本起因於對移民開放的左派當政多年,在移民政策上開放使得歐洲的穆斯林逐步增多而激化了保守派情緒。這也是首宗大型由極右派人士向左派支持者及同情人士發動的恐怖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