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古代汉语
古代漢語是与现代漢语相对而言的,它是汉族祖先及其后代在古代的语言。一般人心目中的古代汉语的面貌在语音上为唐诗宋词等韵文,文字上体现为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人的书法作品,词汇和语法则为先秦到明末清初的文言文。.
查看 指事和古代汉语
传承字
传承字(traditional Hanzi《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第二版)),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主要是隸變之後的楷書字體)沿用至今的漢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汉字简化过程中,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这些传承字既不属于简化字,也不属于繁体字。中国大陆目前使用的规范汉字主要包括简化字和未经简化的传承字。在某些时候,未被简化的传承字和繁体字会被笼统的称为“繁体字”,传承字和简化字会被笼统的称为“简化字”。 大部分的汉字都是传承字。GB 2312中的传承字有四千多个,约占2/3。而《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收录的8105个字中有不到六千个传承字,超过2/3。 中国大陆目前主要使用的规范汉字使用新字形。.
查看 指事和传承字
六書
六書是由漢代的學者把漢字的構成和使用方式歸納成的六種類型。六書說是最早的關於漢字構造的系統理論。漢字的形體構造分為內部結構和外形結構兩部分。內部結構指漢字的構造方法,或稱造字方法,傳統叫做六書:.
查看 指事和六書
简体中文
体中文(Simplified Chinese,網頁語言代碼:zh-Hans),传统上使用GB2312、GBK或GB18030编码(但亦有使用UTF-8等编码),作为计算机术语在计算机媒介上被广泛使用,如各种软件操作界面或文档的“简体中文版”。而“繁体中文版”(又称“正体中文版”,通常使用“BIG5编码”)是另一个独立中文版本,跟简体中文版互不相容。 「簡體字」是中華民國《第一批简体字表》所用的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的稱呼上一向是「簡化字」,參考《简化字总表》)。由於使用簡體中文软件的主要是针对中国大陆用户,故而这里的“簡體中文”事实上等同于“GB2312编码”或“GB18030编码”,意即絕大部份軟件的“簡體中文版”采用中国普通话的汉字编码,特别是IT术语的翻譯,与海外之简体中文也不尽相同。 中国大陸官方标准「汉字」的正式稱呼是「規範漢字」(包括簡化字和传承字),目前简化字主要在中国大陆、新加坡以及少部分东南亚的华人社区中使用。至于马来西亚,当地各大华文报刊和官方文字采取“简繁并用”(即标题繁体,内容简体),而当地华校则教授简体中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官方将简化之前的本字称作“繁体字”。由于人们对“简化字”、“简体字”与“简体中文”等术语的混淆,简体中文也常被泛指以「規範漢字」书写的现代标准汉语。在这种情况下,“簡體中文”與“繁體中文”都没有需要遵从任何一个地方的语文规范。而在现代标准汉语的规范下,只能视作个人的用字用语习惯不同,而非作为两种语文标准。 在中國大陸,仍有一些漢字並未被簡化而继续沿用,這些與繁體中文共通的漢字被称为传承字。.
查看 指事和简体中文
甲骨文
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但大部分还没有被释读出来。 商代文字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西周文字,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現代成熟的今文字或說楷書即由商代文字漸漸演變而來。除了甲骨文,商代文字也包括商代金文,是通常比甲骨文更正式的書體。 一般認為,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從來自河南安陽的甲骨上發現了甲骨文。安陽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國都遺址“殷墟”的所在地。百餘年來,當地通過考古發掘及其他途徑出土的甲骨已超過十萬塊。此外,在河南、陝西其他地區也有甲骨文出現,年代從商晚期(约前1300年)延續到春秋。 甲骨文的發現,促進了各國學者對中國上古史和古文字學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并開創了一門嶄新學科——甲骨學。 2006年時,有考古學者、古文學者指出,陶文可與甲骨文同爭中國及東亞最早文字。.
查看 指事和甲骨文
西夏文
西夏文是西夏仿汉字创制的,用於書寫西夏語。汇编字书12卷,定为“国书”,上自佛经诏令,下至民间书信,均用西夏文书写。为方便人们学习西夏文,还印行了字典。西夏于1227年亡于蒙古帝国,西夏文也随之逐渐湮灭无闻。如今,这些字典以及一批佛教经卷和手书作品,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多有发现。西夏文的创立虽然字形与汉字相仿,但避免了与汉字的雷同。西夏語属汉藏语系的羌语支,西夏人的语言已失传,跟现代的羌语和嘉绒语关系最密切。.
查看 指事和西夏文
象形字
象形文是根據構字方式而劃分的一種漢字。六書中的一項,屬於「獨體造字法」。 六書有四個基本法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兩種補充法則:轉注、假借。 許慎《說文解字》云:「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月」字像一彎月亮的形狀,「--」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艸」(草的本字)是兩束草,「--」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人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象形文來自於圖畫文字,但是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為有些實體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畫不出來的。因此,以象形文為基礎後,漢字發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書中的指事、會意、形聲。然而,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須建基在原有的象形文上,以象形字作基礎,拼合、減省或增刪象徵性符號而成。.
查看 指事和象形字
析字
析字是一種修辭的方法。是根據文字的形、音、義加以分析,利用兩字之間相同的部分進行推衍或替代的一種修辭技巧。依其應用的面向不同,可以概分為「化形」、「諧音」、「衍義」三大類,在有些例子之中,三類析字技巧可以結合起來運用。 析字格在古典文學作品中就已相當多,包括古典詩詞、聯語、笑話、謎語、歇後語、讖緯中皆可看到應用的例子。在使用時,必須注意趣味性,避免過於牽強的比附,或成為無謂的文字遊戲。.
查看 指事和析字
杨桓 (元朝)
杨桓,元朝文字学家。字武子,号辛泉。兖州(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 杨桓为诸生。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补济州教授。后由济宁路教授召为太史院校书郎,奉命撰《仪表铭》、《历日序》等书。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迁监察御史。元成宗即位,他上疏时务二十一事。不久,擢为秘书少监,预修《大元一统志》。秩满辞官归兖州。大德三年(1299年),以国子监司业召还朝中,未赴,病卒,年六十六岁。 杨桓平生博极群书,精通篆、籀之学。对古文字有专门研究,成就卓著。著有《书学正韵》36卷,今亡佚。另著有《六书统》20卷、《六书溯源》20卷,传于世。《六书统》二十卷,以“六书”统诸字,分为六目:象形、会意、指事、转注、形声、假借。前四目仿戴侗《六书故》例,后两目则其自制。字体排列以古文、大篆、钟鼎文、小篆为序。立说多主观臆测,但于六书理论却颇有见识。.
查看 指事和杨桓 (元朝)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蘇美爾人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約3000年的歷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統,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後期約400個。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並不一定屬於相同關聯的語系,例如西臺人和波斯帝國同樣採用楔形文字,但這兩個語言是與蘇美語無關的印歐語系。另外阿卡德人雖然也採用楔形文字做為書寫工具,但阿卡德語和蘇美語差異相當多。由於多在泥板上刻畫,所以線條筆直形同楔形,使用蘆葦桿或木棒來壓印在泥板上來方便書寫,因此文字筆畫大都為具三角形的線條,而字形也隨著文明演變,逐渐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统一固定為音節符號。 英語的cuneiform源於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而阿拉伯人则称之为“”(,意思是“钉头文字”)。.
查看 指事和楔形文字
汉字结构
汉字结构(也称:字式)是指汉字形体的结构方式。因汉字历史悠久,字数又多,所以学术界在汉字结构方面常持有分歧。部分学者依照六书的解释把所有的汉字分归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类。宋朝的郑樵在六书的基础上对那六种结构做了进一步地分类工作,并且把所有汉字概括地分为独体文、合体字两大类。清代戴震提出了“四体二用”的一说,认为六书中所分出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类才算真正的汉字基础结构。转注、假借二类并非汉字结构而是两种不同的用字方法。近代的学者则依照国际标准用基本形素的眼光对汉字做分析,认为汉字的基本结构可分为形、声、意三类。 Category:汉字.
查看 指事和汉字结构
漢字王國
《漢字王國》(Tecknens rike: en berättelse om kineserna och deras skrivtecken),瑞典著名漢學家林西莉介紹漢字起源和特點的通俗著作,並被翻譯成中文、英文、法文、德文和芬蘭文等語言出版。本書於1989年获得瑞典。 本書根據作者在瑞典教中學生漢字的經驗而來,選取200多個與人的生活有關的漢字,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述其起源和特點。本書中文版迄今已印行二十多次。中國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钱其琛曾在《参考消息》撰文推许,有关教育专家将它选为适合中学生的基础读物。 本書作者採用其老師高本漢的方法,追溯漢字起源時運用了甲骨文與鐘鼎文的考古成果,例如指出「手」字來自一隻手五個手指的形狀。象形的「人」字演化出「從」(一個「人」跟著另一個「人」)、「化」(一個「人」與一個倒過來的「人」)、「比」(兩個「人」並排)、「北」(兩個「人」背靠背)等漢字。象形的「足」字演化出「止」、「出」(伸出「足」)等字。鐘鼎文的「身」字描繪的可能是一個懷孕的女人,中間兩橫指突出的胸部與腹部,而漢語「有身子」正是「懷孕」的意思。.
查看 指事和漢字王國
漢字簡化爭論
漢字簡化爭論是一個討論漢字正式字體議題。批評者認為,心理學研究表示,筆劃數效應僅對啟蒙時期有影響,對高頻字或閱讀技能較高者而言,多是以組塊為單位識別,筆劃數效應並不明顯,反而是組合性更有影響,簡化字自成一體,難以由常用部件組合,反而不利學習。由於两岸三地的使用習慣、文化認同、意識形態不同,至今簡繁雙方仍爭執不休。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如日本、越南、韩国則較少關注這一爭論。 這裡所謂的「漢字簡化」,主要針對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推行的簡化字,臺灣、香港與澳門地区並不採用,更有激烈批評簡化字者。簡化字推行當時也曾招致多方批評,於「大鳴大放」時更有激烈辯論,批評者旋即被「反右運動」清算,從此只有一面倒的喝采聲。本條目中的“繁體字”是中國大陸對傳統漢字字體的稱呼,在香港、澳門等地區也較常使用此名稱,中华民国官方稱之為“正體字”。國民政府所推行的「漢字簡化」與中共所施行的「漢字拉丁化」政策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不可混淆。現行中國大陸的簡體字屬於毛澤東時代下,為響應蘇聯語言國際化而推動漢字拉丁化的过渡性政治產物。然而198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要求国家语委“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正式宣告拉丁化道路的放弃,简化字作为中国的官方书写系统一直使用至今。 按中國官方的分類,簡化字為規範漢字,正體字為非規範漢字,非特殊場合如書法、藝術、古籍、教育、研究外,不可使用於普通印刷品。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部分海外華人地區也採用簡化字。日本和韩国的漢字簡化方案,沒有比中國的簡化字規模還大。.
查看 指事和漢字簡化爭論
漢語書面語
漢語書面語是由用來表述漢語的漢字所組成的。漢字並不使用任何的字母或者音節文字,相反地,漢語使用的是语素文字:一個漢字用於代表口語上的一個音節,本身可以是個單詞,亦可以是多音詞的一個組成漢字。漢字通常是由代表物體、抽象事物Wieger.
查看 指事和漢語書面語
指事字
#重定向 指事.
查看 指事和指事字
方块壮字
方块壮字又称古壮字,是壮族人民为了书写壮语借用汉字的字型或结构创造的文字。壮语叫做“𭨡𮄫”维基共享资源上的“𭨡𮄫”二字(sawndip),是未成熟文字的意思。信息學界已經把一些壯字收錄進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中國大陸計劃提交1000多個字元到CJK擴展F區。 最初创造的时代不明确,但7世紀已经存在,现在看得到的最早记录是唐代683年的石碑《六合堅固大宅頌》,及始建于公元697年的智城碑,迄今已有1300年以上历史。根据民间流传的经文、诗词等书面记录、1989年编写的《古壮字字典》收载大约4900个字为正体字,正体字和异体字1万多。虽然1957年以后,壮语有了应用罗马字的壮文,但是还有人使用方块壮字。自中國大陸创造汉字的简化字之后,方塊壯文中的漢字或漢字部件也隨漢字的簡化而簡化。 現在方塊壯文中的使用正在逐渐式微,其应用范围主要是记录麽公歌唱本、山歌唱本及民间传说,也有人用其记录壮剧剧本、药方和家谱。.
查看 指事和方块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