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拉尼娜现象

指数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La Niña),又稱--,是一种和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现象,因此用西班牙语中与--(El Niño)相对应的阴性名词拉尼娜(La Niña)来代表,厄尔尼诺是「男孩」的意思(定冠词专指的男孩,意思是幼年的耶稣,即圣婴),而拉尼娜是“圣女”(女孩)的意思。.

32 关系: 加勒比海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十號颶風信號寒潮中南美白對蝦中世紀溫暖時期五级太平洋飓风列表事必關己全球寒化热带风暴奥梅卡環境流體力學聖嬰現象颱風瑪姬香港李氏力場气象学沃克環流海洋灾害早辰。早晨時事通識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2003年太平洋颶風季2006年太平洋颶風季2007年大西洋颶風季2008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2008年中国雪灾2008年香港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2018年1-2月東亞寒潮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

加勒比海

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Mar Caribe;Mer des Caraïbes;Caraïbische Zee)是位于西半球热带大西洋海域的一片海域,西部与西南部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诸国,北部是大安地列斯群岛,包括古巴,东部是小安地列斯群岛,南部则是南美洲。 整个加勒比海海区、西印度群岛诸岛及海域沿岸被合称为“加勒比地区”。加勒比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之一,面积达到近2,754,000平方公里(1,063,000平方英里),最深点是开曼群岛和牙买加之间的开曼海沟,深度低于海平面7,686米(25,220英尺)。加勒比地区沿岸包括许多海湾,例如戈纳夫湾、委内瑞拉湾、达连湾、帕里亚湾和洪都拉斯湾等.

新!!: 拉尼娜现象和加勒比海 · 查看更多 »

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

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或聖嬰-南方振盪)是发生在横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一种气候类型,大约每5年发生一次。南方振盪是指东太平洋赤道区域海面温度(厄尔尼诺事件时变暖,拉尼娜事件时变冷)和西太平洋赤道区域的海面上气压的变动。这两种变动是相互联系的:东太平洋的暖洋阶段,即厄尔尼诺,伴随着西太平洋的高海面气压;东太平洋的变冷阶段,即拉尼娜,伴随着西太平洋的低海面气压。导致这种变动的机制仍在研究中。 这种气候类型变动的极端时期,即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会在世界很多区域引起极端的天气(比如洪水和干旱)。依靠农业和渔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太平洋沿岸的国家,所受影响最大。厄尔尼诺-南方振盪比较流行的称呼常常省略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指“小男孩”,指的是,因为南美太平洋的变暖时期通常都在圣诞节附近。.

新!!: 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 · 查看更多 »

十號颶風信號

十號颶風信號(Hurricane Signal No.),一般市民俗稱為十號風球,為香港天文台最高級別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低一級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香港自1884年創立此信號起至今,已知曾發出48次。 最近一次十號颶風信號於2017年8月23日上午9時10分發出,當時香港正受超強颱風天鴿正面吹襲。.

新!!: 拉尼娜现象和十號颶風信號 · 查看更多 »

寒潮

寒潮,又稱寒流,是冬季主要天氣現象之一,一般而言,寒潮是指一高氣壓在高纬生成,冷高壓向低纬侵襲,最後出海變性的冷空气。 在寒潮侵襲期間,冷空氣引起成當地氣溫驟降,地面氣壓驟升,有時更引起強風,大浪。 成因各異,例如北半球寒潮來自西伯利亞高壓,極地渦旋或西風槽南移等因素。由於海陸配置,南半球除南美外冬季寒潮爆發不若北半球同緯度明顯。 寒潮是在所有惡劣天氣中影響範圍最廣的,冬季一般情況下能影響1000萬平方公里左右,熱帶氣旋、溫帶氣旋也不能達至如此龐大的影響範圍。.

新!!: 拉尼娜现象和寒潮 · 查看更多 »

中南美白對蝦

中南美白對蝦(學名:Litopenaeus vannamei),俗稱白蝦、白對蝦、白腳蝦或太平洋白蝦,是一種生活於太平洋東岸的對蝦科濱對蝦屬物種。本物種目前已被引進台南的蝦場飼養,以供食用。.

新!!: 拉尼娜现象和中南美白對蝦 · 查看更多 »

中世紀溫暖時期

中世紀溫暖時期是指北大西洋地區內由公元10世紀到14世紀所出現一個不正常溫暖的時期。大约是在公元950年至1150年,相当于中国的北宋时期。 中世紀溫暖時期常常成為全球變暖的討論課題。有些人則稱呼為中世紀氣候異常強調其他影響多於溫度。.

新!!: 拉尼娜现象和中世紀溫暖時期 · 查看更多 »

五级太平洋飓风列表

五级飓风指的是强度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达到五级的大西洋和東太平洋飓风,这一强度属地球上飓风强度的最高等级。有记录以来,东太平洋形成五级飓风的次数很少,经常每数年才会发生,而且往往在同一年内形成多个,如1994(3个)、1997(2个)和2002年(3个)等年份。由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总体会向西面行进,所以这些风暴中登陆的例子很少。 依据“飓风”的定义,本条目只列出在东太平洋范围内达到五级强度的热带气旋。“飓风”指的是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强烈热烈气旋,这其中的东太平洋指的是赤道以北,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的太平洋。在这些海域达到五级强度的飓风,即为五级飓风。西北太平洋(赤道以北、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同类热带气旋则称为“台风”或“超级台风”。达到萨菲尔-辛普森强度等级中的五级的台风通常在每个台风季都会出现多场,相对而言更为常见。一个热带气旋可能会在移动过程中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这一类的热带气旋将会(在强度符合“飓风”与“台风”的标准的前提下)在处于东太平洋的时间段内被称为飓风,在位于西北太平洋期间被称为台风,例如1994年的飓风约翰。本条目根据“飓风”的定义,对于生成于或移入过东太平洋范围,但仅在西北太平洋达到过五级强度的热带气旋不予收录。例如前述1994年的飓风约翰因为在东太平洋范围内达到五级飓风强度,故被收录在本条目内;而1997年达到五级强度标准的超级台风柏加和超级台风奥利华,以及2014年的超级台风吉纳维芙不会被收录在本条目中,因为这三个热带气旋虽然都是于东太平洋形成并获得命名,但都是在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后才达到五级强度标准。.

新!!: 拉尼娜现象和五级太平洋飓风列表 · 查看更多 »

事必關己

《事必關己》(英文:Infolink)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一個資訊節目。宣傳口號為「一個緊貼大眾,事事關心的通識增值節目」。該節目由2008年1月2日起於高清翡翠台以高清格式,與翡翠台同步廣播。.

新!!: 拉尼娜现象和事必關己 · 查看更多 »

全球寒化

全球寒冷化(global cooling)是指地球的溫度逐漸降低;更精確地說,是一種認為地球的表面溫度受到冰川擴大的影響而逐漸降低的理論。部份媒體以冰河時期的循環週期,以及在1940至1970年代早期間短暫的氣溫下降趨勢為主要觀點進行報導,因此即使這項理論從未有顯著的科學證據,但依然受到許多人的關注。 目前大部分科學家的共識認為,地球的溫度並非越來越低,而是處於全球暖化的階段,這項改變被認為主要是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

新!!: 拉尼娜现象和全球寒化 · 查看更多 »

热带风暴奥梅卡

热带风暴奥梅卡(Tropical Storm Omeka)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可靠纪录以来形成日期最晚且获得命名的东太平洋热带风暴,风暴同属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和飓风季的组成部分。 2010年12月18日,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开始监控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的亚热带气旋是否会发展成热带气旋。接下来两天里,系统向西南方向移动并进入西太平洋盆地,然后开始转变成热带气旋。12月20日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后不久,中太平洋飓风中心经评估认为气旋已成为热带风暴。数小时后,风暴回到中太平洋飓风中心预警责任区(西经140°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之间)并获名“奥梅卡”。在此期间,气旋达到风力时速100公里的最高强度。12月20日晚,奥梅卡因所在海域的风切变增多而开始减弱。到了12月21日,风暴中心已经没有对流,最终于次日完全消散。奥梅卡曾掠过利相斯基岛,但没有造成破坏。.

新!!: 拉尼娜现象和热带风暴奥梅卡 · 查看更多 »

環境流體力學

境流體力學(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泛指研究與自然環境相關的流體力學的問題與現象之學問,譬如河川、湖泊、水庫、地下水、海洋及大氣邊界層(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中空氣的流動問題及其中污染物的傳輸機制,甚至大尺度的全球氣候變遷、聖嬰现象(El Nino)和反聖嬰現象(La Nina)也與環境流體力學有關。專門研究河川的流動及其中物質傳輸的過程可稱為環境水力學(Environmental Hydraulics)。.

新!!: 拉尼娜现象和環境流體力學 · 查看更多 »

聖嬰現象

--或譯--,是指東太平洋海水每隔數年就會異常升溫的現象,是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簡稱ENSO)中東太平洋升溫的階段,和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約在國際換日線及東線120度)赤道位置產生的溫暖海流有關。聖嬰-南方振盪現象是指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赤道位置海面溫度的高低溫循環。厄尔尼诺现象是因為西太平洋的高氣壓及東太平洋的低氣壓所造成。聖嬰-南方振盪現象中的低溫階段稱為-zh-tw:反聖嬰現象;zh-hans:拉尼娜现象;zh-hant:反聖嬰現象;zh-hk:拉尼娜現象;-(也稱為--),是指東太平洋的海面溫度低於平均值,以及西太平洋的氣壓較低及東太平洋的氣壓較高所造成。包括聖嬰現象及反聖嬰現象在內的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會造成全球性的溫度及降雨變化。例如當聖嬰現象發生時,南美洲地區會出現暴雨,而東南亞、澳大利亞則出現乾旱。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指“小男孩”,指的是耶稣,因为南美太平洋的变暖时期通常都在圣诞节附近。。.

新!!: 拉尼娜现象和聖嬰現象 · 查看更多 »

颱風瑪姬

颱風瑪姬(Typhoon Maggie,國際編號:9903,台灣編號:990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6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Etang)於當年6月曾對台灣和香港造成較嚴重的影響,其與同年九月出現的颱風約克正面襲港,導致香港需於一年內懸掛2次九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上一次出現此情況於1964年,該年曾懸掛達3次九號或以上颱風信號,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新!!: 拉尼娜现象和颱風瑪姬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拉尼娜现象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李氏力場

李氏力場(英語:Li's Field/Li's Force Field),或稱「熱帶氣旋屏蔽系統」,是一個廣泛於香港流傳的惡搞文化。 有香港市民不滿熱帶氣旋吹襲香港時,香港天文台(下簡稱「天文台」)沒有發出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下簡稱「懸掛風球」或「發出信號」),致大批市民在暴風下仍不能停工、停課,並質疑天文台和以香港退休首富李嘉誠為首的商界官商勾結,或受制於商界壓力,就罔顧市民安全,無論風勢如何強烈,最高也只發三號信號,以免股市停市和大多數行業停工而使商界利潤減少,因而作出譏諷的惡搞。後來演變為譏諷李嘉誠設立了能阻擋、甚至控制熱帶氣旋的移動路徑及速度的「李氏力場」,避免因停工、停市而招致「經濟損失」。.

新!!: 拉尼娜现象和李氏力場 · 查看更多 »

气象学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

新!!: 拉尼娜现象和气象学 · 查看更多 »

沃克環流

沃克環流是太平洋赤道上的一股大氣環流。這股環流令南美洲的秘魯及厄瓜多爾對出太平洋表面的海水輻散,從而造成海底較冷的海水上昇。這股上昇流帶來豐富的養份,令漁獲增加。沃克環流是雅各布·皮叶克尼斯为了纪念沃克的开创性工作,将此环流命名为沃克环流。.

新!!: 拉尼娜现象和沃克環流 · 查看更多 »

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台风等。.

新!!: 拉尼娜现象和海洋灾害 · 查看更多 »

早辰。早晨

《早辰。早晨》(This Morning)是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晨早時事資訊節目,提供天氣、交通、財經消息,亦包括報章摘要、社評、重點新聞及時事熱話等,是香港第一個提供即時手語翻譯的直播時事資訊節目,於2016年4月4日起,逢星期一至五早上7點半於港台電視31、31A播出。香港其他電視台同類節目有無綫電視的《香港早晨》、有線電視的《Cable早晨》及now寬頻電視的《now早晨》。.

新!!: 拉尼娜现象和早辰。早晨 · 查看更多 »

時事通識

《時事通識》(Behind The Headlines)是由無綫新聞部製作的時事資訊節目,常規於無綫新聞台、TVB新聞台及翡翠台播放及間場於無綫財經·資訊台播放。 此節目及其前身《時事百科》於2013年及之前由新鴻基財務特約。.

新!!: 拉尼娜现象和時事通識 · 查看更多 »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是一次较为活跃的大西洋飓风季,其正式期限前后都有热带天气活动,这在超过半个世纪里还是头一遭。全季共形成21个热带低气压,其中16个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并获命名,7场达到飓风标准,3场成为大型飓风。截至2014年,这仍然是有纪录以来第8活跃的大西洋飓风季。飓风伊莎贝尔在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北方向海域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强度标准,是本季的最强飓风。伊莎贝尔之后以二级飓风强度吹袭北卡罗莱纳州,对美国多个州构成严重影响,一共造成价值36亿美元(2003年美元,相当于如今的美元)的巨额损失,还夺走了51人的生命。 4月20日,亚热带风暴安娜提前拉开本季序幕,飓风季还要到1个多月后的6月1日才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段。9月上旬,飓风费边以三级强度袭击百慕大,是1926年以来对该岛造成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导致4人死亡,损失达3亿美元(2003年美元,相当于如今的美元)。飓风胡安以二级飓风强度对新斯科舍、特别是哈利法克斯构成重创,是1893年以来第一个吹袭该省的飓风。飓风季结束后,伊莎贝尔、费边和胡安3个名称都因风暴造成的严重破坏而退役,今后永远都不会再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此外,飓风克劳德特和飓风埃里卡均以飓风强度的最低标准先后袭击德克萨斯州和墨西哥。.

新!!: 拉尼娜现象和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 · 查看更多 »

2003年太平洋颶風季

2003年太平洋飓风季期间对墨西哥构成影响的热带气旋异常之多,全年最具影响的两场风暴分别是飓风伊格纳西奥和飓风马蒂,分别在墨西哥夺走了2人和12人的生命,所有风暴共计造成约10亿美元(2003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的损失。这年还有另外三场太平洋风暴、三场大西洋风暴直接影响墨西哥,三场太平洋风暴中又有两场达到飓风强度。飓风希梅纳在夏威夷以南近海掠过,是多年来首场直接对该岛构成威胁的风暴,也是2003年太平洋飓风季的另一场有较高知名度的飓风。 飓风季于2003年5月15日从东太平洋(西经140°以东的太平洋)、2003年6月1日从中太平洋(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经140°的太平洋)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太平洋形成的时间段。全季共形成16场热带风暴,其中7场达到飓风标准,属于平均水平。不过,全年没有任何一场飓风达到大型飓风标准,是继1977年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新!!: 拉尼娜现象和2003年太平洋颶風季 · 查看更多 »

2006年太平洋颶風季

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是2000年后最活跃的太平洋飓风季,一共形成了19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其中18场是在东太平洋(西经140°以东的太平洋)形成,属美国国家飓风中心预警责任范围,1场是在中太平洋(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经140°之间的太平洋)形成,属中太平洋飓风中心责任范围。全部19场命名风暴中有11场达到飓风强度,6场成为大型飓风。飓风季于2006年5月15日从东太平洋、6月1日从中太平洋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太平洋盆地形成的时间段。 飓风伊欧凯是全季最强的风暴,在中太平洋达到五级飓风强度;气旋先后从约翰斯顿环礁附近和威克岛经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幸运的是没有导致人员丧生。本季最致命的风暴是飓风约翰,袭击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后一共夺走了6人的生命,飓风莱恩则是造成损失数额最高的气旋,在墨西哥西南部导致了价值2.03亿美元的破坏(2006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 5月下旬在墨西哥西南近海形成的热带风暴阿莱塔是本季首场风暴,接下来整个6月里一共只形成了一个热带低气压。7月一共形成了5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其中包括全季次强的飓风丹尼尔。8月也形成了6场风暴,其中包括飓风伊欧凯和飓风约翰。9月相对而言较为平静,一共只产生两场风暴,其中包括飓风莱恩。10月和11月分别形成了三场和两场风暴,这也是有纪录以来11月首次有多于一场热带风暴形成。.

新!!: 拉尼娜现象和2006年太平洋颶風季 · 查看更多 »

2007年大西洋颶風季

2007年大西洋飓风季是一次较为活跃的大西洋飓风季,一共形成了17个热带气旋、15场热带风暴、6场飓风和两场大型飓风。飓风季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的时间段。亚热带风暴安德烈亚是本季首场风暴,于5月9日形成;最后一个气旋热带风暴奥尔加则在12月13日消散。飓风迪安是全季最强烈的风暴,截至2013年仍是有纪录以来第七强烈的大西洋飓风和登陆时第三强烈的大西洋飓风。本季是有纪录以来仅有的4个拥有多于一场五级飓风的大西洋飓风季之一,也是第二次有大西洋飓风和太平洋飓风在同一天登陆,分别是飓风费利克斯和飓风亨丽埃特。这年9月一共形成了8场风暴,追平了历史最高纪录,不过其中大部分的强度都比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除了迪安和费利克斯外,其它所有气旋都未能超越一级飓风的强度标准。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在季前预报中估计会形成14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其中7场会增强成飓风,3场达到大型飓风标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之后也发布了初步预测,估计会有13到17场命名风暴,7到10场飓风和3到5场大型飓风。对形成风暴的数量进行多次修订后,两个机构都在季中预报里降低了估计数字。 全季多场风暴有过登陆或是直接对陆地构成影响。飓风迪安和飓风费利克斯均以五级飓风强度登陆,分别对墨西哥和中美洲部分地区构成沉重打击。飓风诺埃尔以热带风暴强度先后四次登陆,对加勒比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其名称也与迪安和费利克斯一起予以退役,此后永远都不会再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美国一共受到五场气旋的影响,但大部分登陆时强度都比较弱,除热带风暴加布里埃尔和飓风温贝托以外,另外三个都只有热带低气压强度。加拿大有直接受到三场风暴影响,但破坏程度都很轻微。全季所有风暴一共造成至少423人死亡,经济损失约30亿美元(2007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

新!!: 拉尼娜现象和2007年大西洋颶風季 · 查看更多 »

2008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2008年大西洋飓风季是有纪录以来第一个从7到11月间每个月都形成了一场大型飓风的大西洋飓风季。本时间轴中记录了全年大西洋所有热带和亚热带气旋形成、增强、减弱、登陆、转变成温带气旋以及消散的具体信息。还包括实际操作中没有发布的信息,如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在风暴过后进行的回顾和修整等。包括最大持续风速、位置、距离在内的所有数字都是经四舍五入换算成整数。飓风季从2008年6月1日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段。不过今年的第一场气旋热带风暴亚瑟在5月30日就已形成,飓风帕洛玛是全季最后一场风暴,于11月10日消散。 气象学家在季前预测时就指出,由于持续存在的拉尼娜现象和大西洋盆地异常温暖的海面温度双重影响,本季的热带气旋数量很可能会高于平均水平。结果全季一共形成了17个热带气旋,其中16个增强成热带风暴,8场达到飓风强度,5场成为大型飓风。除了热带风暴娜娜以外,本季所有热带气旋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陆地构成了影响。.

新!!: 拉尼娜现象和2008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中国雪灾

2008年中國雪災(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是指自2008年1月10日起在中国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截至2月24日,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民政部门户网站,2008年2月24日新增。。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和贵州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由於正逢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站场港埠。另外,电力受損、煤炭运输受阻,不少地区用电中断,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而融雪流入海中,對海洋生態亦造成浩劫。臺灣海峽即傳出大量魚群暴斃事件。.

新!!: 拉尼娜现象和2008年中国雪灾 · 查看更多 »

2008年香港

2008年,香港發生多宗引致傷亡慘重的意外,計有五級大火、嚴重車禍、亦有嚴重海難;天災頻仍,年內共發出4次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其中一次更需改發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而年初出現了破記錄的持續寒潮,6月一場1,1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則引致全港多處山泥傾瀉、嚴重水浸、部份地區居民一度與外隔絕,苦不堪言;近年備受市民關注的食物安全事件,今年警號升級,主角是所有中國製奶類產品,部份不法之徒在榨奶後非法加入化合物三聚氰胺以增加牛奶蛋白質含量,但引致全國29萬名嬰幼兒患腎石,當中6人死亡,在香港亦有13人因此腎結石,事件哄動整個社會,市民對奶製品信心全失;引起哄動的,還有1月尾爆發的陳冠希裸照事件,一部在電腦店修理的手提電腦揭發了陳冠希曾與多名女藝人「親密交往」,事件震動整個華人社會,涉及之女藝人的星途受影響,主角陳冠希最後需結束香港藝人生涯,遠走美國;但相信今年的大事之首,仍屬一場於9月中源自美國紐約,席捲全球的世紀金融海嘯,它結束了香港自2003年7月以來長達5年的經濟復甦,股市、樓市暴挫,裁員、結業此起彼落。.

新!!: 拉尼娜现象和2008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2011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11年太平洋颶風季。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11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W字母作結。 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PAGASA)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此外,由於中港澳採用同一翻譯名,而台灣之翻譯名字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個風暴可能會有2個不同的中文名字,及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國際名字及菲律賓名字)。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在本條目中,「熱帶氣旋」章節列出所有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其他熱帶氣旋」章節則列出沒有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包括熱帶低氣壓,但不包括熱帶擾動)。本文中或許涉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熱帶擾動發出的編號(9xW)及評級,自2011年6月1日起,以往的評級POOR、FAIR及GOOD會改為LOW、MEDIUM及HIGH,因此6月1日之前的熱帶擾動採用前者,之後則採用後者。.

新!!: 拉尼娜现象和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 · 查看更多 »

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2012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12年太平洋颶風季。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12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W字母作結。 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PAGASA)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此外,由於中港澳採用同一翻譯名,而台灣之翻譯名字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個風暴可能會有2個不同的中文名字,及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國際名字及菲律賓名字)。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新!!: 拉尼娜现象和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 · 查看更多 »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於2016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是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皆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局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16年太平洋颶風季。於西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氣象廳所命名(即國際名稱),國際編號為16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則將於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之編號以W字母作結。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GASA)均會給予當地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可能會有兩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官方以國際名稱為準);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與中華民國採用的中文譯名可能不同。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巔峰形態為準。 2016年西北太平洋風季開始時間明顯偏遲,第一個系統於5月26日形成,令本年風季成為紀錄史上第5遲開始的風季,亦是21世紀至今最遲開始的風季,只比1973、1983、1984及1998此四年早;但該系統卻成為港澳地區有紀錄以來於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下,最早吹襲當地的熱帶氣旋。而第一個獲命名風暴則於7月3日形成,只比1998年的7月8日為早5日;亦是颱風茉莉於2015年12月17日消散後,相隔198日後才再有命名風暴形成,打破西北太平洋最長沒有命名熱帶氣旋的「空窗期」。受熱帶氣旋頻繁吹襲的菲律賓也在茉莉後大半年沒有風暴來襲,直至2016年颱風妮妲在7月31日登陸呂宋北部,才再有熱帶氣旋登陸菲律賓,情況實屬罕見。不過到8月卻受到巨大「季候風渦旋」影響,熱帶氣旋活動變得異常頻繁,短短兩星期內湧現6個命名熱帶氣旋,與該年前6個月的寂靜形成強烈對比。.

新!!: 拉尼娜现象和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 查看更多 »

2018年1-2月東亞寒潮

2018年1-2月東亞寒潮,又被大眾媒體稱為緩進式寒潮,是指2018年1月底到2月初因阿拉斯加附近的阻塞高氣壓,導致西伯利亚的高氣壓無法順利東移,造成東亞地區長久且氣溫偏低的寒潮,华东、华南、臺灣普遍寒冷,韓國及日本部分降下大雪,华东部分地区出現10年來最大降雪,連福建廈門北部的高山也出现降雪情况,許多地區出現數十年來最久低溫的紀錄。.

新!!: 拉尼娜现象和2018年1-2月東亞寒潮 · 查看更多 »

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於2018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皆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局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18年太平洋颶風季。於西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氣象廳所命名(即國際名稱),國際編號為18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於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之編號以W字母作結。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均會給予當地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可能會有兩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官方以國際名稱為準);此外,中國大陸與臺灣採用的中文譯名可能不同。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巔峰形態為準。.

新!!: 拉尼娜现象和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反聖嬰反聖嬰現象拉尼娜拉尼娜現象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