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4 关系: 十八界,大乘佛教,三轉法輪,一念無明,二乘,五見,佛菩提道,佛教用语列表,心解脫,化地部,空性,第七識,真如 (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煩惱 (佛教),相續,隨煩惱,須陀洹,補特伽羅論者,見道,證悟,貪 (佛教),阿罗汉,阿陀那識,薩迦耶見,根本煩惱,業 (佛教),漏尽通,末那识,我 (佛教),我執,我見,我所執,明心。
十八界
十八界(Astādaśa dhātavah),佛教術語,是一種界(dhātavah)的分類法,最為佛教論師所重視。將有情眾生的世間法界分成三大類別:六內界、六外界、六識界,代表世間法中最重要的十八種境界或者不同的功能。.
查看 我見和十八界
大乘佛教
大乘(महायान,),亦称“大乘教”,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佛教两大教派傳統(在某些分類中,則列出三大傳統)之一,大乘佛教認為不發菩提心聲聞乘為小乘。在某些傳統中,金剛乘被認為是大乘佛教之下的一個分支,但也有將金剛乘與大乘、小乘並列,成為第三大傳統的看法。 大乘佛教,立声闻、獨覺和菩萨乘的三乘教法,稱其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承者是北传佛教,其中的汉传佛教流传于中国大陆、港澳地区、臺灣、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晚期大乘佛教则传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为藏传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查看 我見和大乘佛教
三轉法輪
三轉法輪,佛教術語,有幾種說法:.
查看 我見和三轉法輪
一念無明
一念無明,佛教術語,無明可分兩種: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
查看 我見和一念無明
二乘
二乘,大乘佛教術語,對獨覺與聲聞的合稱,主要修證內涵即是解脫道,是佛法修行兩個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則是大乘佛菩提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內容涵蓋了解脫道的所有內容)。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緣覺道以及聲聞道的修行,主要是透過佛法中修行斷我見、我執的方法,滅除眾生的分段生死等無明,而得證解脫的智慧。二乘菩提的修行目標就是解脫在三界世間中不斷生死流轉之苦,滅盡三界後有的種子,入無餘涅槃,不再有後世、不會出生於三界世間。.
查看 我見和二乘
五見
五見,又称五惡見、五利使,佛教术语,為五種惡見的合稱,包括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
查看 我見和五見
佛菩提道
佛菩提道,佛教術語,是佛法修行兩個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則是解脫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內容其實涵蓋了解脫道所有的內容)。就是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以祂自己修行成佛的經驗,教導祂的弟子們如何一步一步地跟隨祂的腳步,也一樣能夠得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圓明而成佛的修行內容。這也是菩薩要修行到最後究竟成佛的所有過程。 也可稱作是菩薩道,因為成佛的途徑就是菩薩階位的修行。.
查看 我見和佛菩提道
佛教用语列表
下面為佛教相關的術語和條目: 下面列出佛教的非通俗用语的用词。.
查看 我見和佛教用语列表
心解脫
心解脫是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目標,於世間憂、悲、惱、苦徹底解脫。 如雜阿含經卷一第一經中,世尊所述:.
查看 我見和心解脫
化地部
化地部(梵文:,巴利文:),音譯為彌沙塞部,義譯為大不可棄部、正地部、教地部等,為部派佛教的早期部派之一,《異部宗輪論》記載它於佛滅後第三百年中分立而成。.
查看 我見和化地部
空性
(śūnya)或空性(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术语,諸法的空性義為非真實性。空性是內在而言,外在的顯示,即為空相。.
查看 我見和空性
第七識
七識,佛教術語,即最勝意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何等為意,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與四煩惱恒相應,謂我見、我愛、我慢、無明。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無記位。唯除聖道現前,若處滅盡定,及在無學地。又六識以無間滅識為意。」 安慧《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當知此中由所緣故、釋義故、相應故、生起時故,顯了於意。何故聖道現前,無染污意耶,由勝義智與我見現行極相違故,出聖道後,從阿賴耶識復更現起,以有學位未永斷故。又滅盡定望無想定,極寂靜故,此染污意不得現行。無間滅意者,由隨覺故,無間覺義是意義。當知此中隨顯相說。」 世親《大乘五蘊論》:「云何識蘊,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亦名心、意,由採集故,意所攝故。最勝心者,謂阿賴耶識。……最勝意者,謂緣阿賴耶識為境,恒與我癡、我見、我慢、及我愛等相應之識。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果,及與聖道滅盡等至現在前位。」 安慧《大乘廣五蘊論》:「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恒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 或染污意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攝大乘論》:「是中意有二種:依近作緣事故,近滅識依,與意識作生因;第二意雜,四種煩惱常共同,身見、我慢、愛身、及無明,彼是依識所染生。若以一身所生識,第二是染。境界識義故,取近義故,及不分別義故,明二意。」 陳朝真諦譯無著《攝大乘論》:「意有二種:一能與彼生次第緣依故,先滅識為意,又以識生依止為意;二有染污意,與四煩惱恒相應,一身見,二我慢,三我愛,四無明,此識是餘煩惱識依止。此煩惱識由一依止生,由第二染污。由緣塵、及次第、能分別故,此二名意。云何得知有染污心。……此心染污故,無記性攝。恒與四惑相應,譬如色、無色界惑,是有覆無記,此二界煩惱奢摩他所藏故。此心恒生不廢尋。」真諦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曰。二有染污意,與四煩惱恒相應。釋曰。此欲釋阿陀那識。……」「論曰。云何得知有染污心。……若無此心。……復次意名應無有義。釋曰。云何無義,若立前滅心為意,此但有名無義。何以故,意以了別為義,於無中云何可立,是識隨六識前已滅,此意名不可得,不能了別,以無體故。」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於中意有二種:一次第緣與作依處者,由識次第滅,意識依此生故。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常相應,謂身見、我慢、我愛、無明,此意即是餘識染污依止。餘識由第一依止生,由第二染污。由了境義故,次第義故,念義故,意有二種。……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此意染污故,是障礙無記。恒與四煩惱相應,如色、無色界煩惱,是障礙無記,為色、無色界奢摩他所藏。此意一切時染著故。」 唐朝玄奘譯無著《攝大乘論本》:「此中意有二種: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恒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此意染污故,有覆無記性。與四煩惱常共相應,如色、無色二纏煩惱,是其有覆無記性攝,色、無色纏為奢摩他所攝藏故,此意一切時微細隨逐故。」玄奘譯世親《攝大乘論釋》:「此中與作等無間緣因性,謂無間滅識與意識為因,是第一意。由四煩惱常所染污,是第二意。此中薩迦耶見者,謂執我性。由此勢力便起我慢,恃我我所而自高舉。於實無我起有我貪,名為我愛。如是三種,無明為因。言無明者,即是無智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者,謂無間滅識說名為意,與將生識容受處所,故作生依。第二染污意,為雜染所依,以於善心中亦執有我故。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者,謂於此中,由取境義,說名為識;由與處義,名第一意;由執我等成雜染義,名第二意。論曰。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謂此若無。……又訓釋詞亦不得有,成過失故。……釋曰。……又訓釋詞故,所以者何,『能思量故,說名為意。』此訓釋詞何所依止,非彼六識與無間識作所依止,應正道理,已謝滅故。……訓詞若無,成過失者,取所緣相,而思量故。無間滅時,能取境故,說名為意。過去已滅,無所思量,云何當有能思量性,訓詞無故,成大過失。」 ,在瑜伽行唯識學派理論中,是第二能變識,以思量為性,第七識緣第八識起恒常相續俱生我執,是第六意識的俱有依 《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有心地》:「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阿賴耶識名心,何以故,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於一切時緣執受境,緣不可知一類器境;末那名意,於一切時執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為性;餘識名識,謂於境界了別為相。……問:若彼末那,於一切時,思量為性,相續而轉,如世尊說:『出世末那』,云何建立?答:名假施設,不必如義;又、對治彼,遠離顛倒,正思量故。即此末那,任持意識,令分別轉,是故說為意識所依。」 玄奘《成唯識論》:「次俱有依,.
查看 我見和第七識
真如 (佛教)
真如(巴利文與梵文:)或實如(梵文:),又譯為如實、如如、本無,佛教術語,一般被解釋為法(dharma)的本性,即法的真實本質,也就是法的真實自性。.
查看 我見和真如 (佛教)
瑜伽行唯識學派
伽行派 (योगाचार,),又稱唯識派(विज्ञानवाद,)、唯識宗、唯識瑜伽行派、法相宗,印度大乘佛教派別之一,推尊彌勒為始祖,至無著,世親時,正式建立唯識學派。此派根本經典為《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重要的論師還有陳那、護法、安慧、法稱等,此學派後與如來藏學派合流,那爛陀寺一度是其根據地。 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並列,為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之一。在漢傳佛教的傳統判教理論中,唯識學派被稱為有宗 圓測《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親光釋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過千年後,空有乖諍。佛滅沒已,一千年後,南印度界健至國中,有二菩薩,一時出世,一者清辨、二者護法,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薩,執空撥有,令除有執,護法菩薩,立有撥空,令除空執。……故今略述二種觀門:一者、清辨依諸《般若》,及龍猛宗,立一觀門,謂歷法遣相觀空門,立一切法,皆悉是空,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二者、護法依《深密》等,及彌勒宗,立一觀門,謂在識遮境辨空觀門,立一切法,通有及無,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因緣故有,圓成實性理有非無。.
查看 我見和瑜伽行唯識學派
煩惱 (佛教)
煩惱(क्लेश,,,kilesa,藏文:nyon mongs),佛教術語,除了一般所謂的俗事煩惱之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以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總稱為煩惱,其中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 「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所以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而因為煩惱而導致人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會眾生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就稱作煩惱障(梵語:kleśāvarana),為二障或三障之一。 煩惱的種子眠藏在藏識之中,未現行顯發出來,故稱為煩惱隨眠。.
查看 我見和煩惱 (佛教)
相續
續(梵語:, 巴利語:),是佛教術語,義為有為法前因後果連續不絕。在部派佛教中,“無我”、“無眾生”、“無壽命”是共通之基礎,在性空論者所傳承契經中更加之“無人”,稱為第一最空之法,因此佛教界經常用“相續”來替代詞語“人”,如說“欲有相續”、“色有相續”、“無色有相續”、自相續、他相續。.
查看 我見和相續
隨煩惱
煩惱(upakleśa),佛教術語,共有二十種,所以也常稱二十隨煩惱(vimśati upakleśa),指的是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散亂、二十歪知。這是相對於六個主要的貪、嗔、癡、慢、疑、不正見(邪見)的根本煩惱來說,因根本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伴隨而生的煩惱。所以也稱作隨惑、枝末惑。 但由於隨煩惱與根本煩惱同是煩惱的現行,有別於煩惱隨眠的沒有現行、屬於不粗重的、不猛利的、行相細微的性質。.
查看 我見和隨煩惱
須陀洹
洹(Srotāpanna,Sotapanna),又譯為預流、入流,佛教術語,是佛陀的四雙八輩聖弟子中的最初位階,上座部和部派佛教至大乘佛教都設沙门四果中的果位。.
查看 我見和須陀洹
補特伽羅論者
補特伽羅論者(梵文:,),佛教阿毘達摩術語,最早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是支持「有補特伽羅」的宗派的合稱。說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發智論》主張「無補特伽羅」,後來提婆設摩《識身論》自稱性空論者,將支持「有補特伽羅」的宗派概括統稱為補特伽羅論者。被包括在其中的宗派,包括了主張「補特伽羅自體實有」的犢子部 符秦僧伽提婆譯《阿毘曇八犍度論》:「如人不可得,空也,前心不住後心,云何憶本所作?答曰:眾生法中,得如此智,憶本所作。」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以何等故?如人不可得,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他人意故,或有說者:有人,以有人故,憶本所作。……以何等故?人不可得,……前心不往後心,而能憶本所作。……答曰:眾生之法,得如是相似習智。」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何緣能憶本所作事?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執:補特伽羅自體實有,如犢子部,彼作是說:我許有我,可能憶念本所作事。先自領納,今自憶故,若無我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何緣能憶本所作事?答:有情於法,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 及其支派正量部等,和認為「有勝義補特伽羅」的說轉部等。 赤銅鍱部《論事》也批判了補特伽羅論者。大乘佛教在「人無我、法無我」的綱領下對其進行批判。.
查看 我見和補特伽羅論者
見道
見道(darśana-mārga),又稱見諦道、見諦,佛教術語,為修行位階之一,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是以無漏智來觀察四聖諦之後得到的成果,經由修行順決擇分而成。見道,修道與無學道,為進入涅槃的三個位階,見道之後,就脫離凡夫,相當於四向四果中的須陀洹向、斯陀含向或阿那含向之一。瑜伽行派則以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與無學道合稱。.
查看 我見和見道
證悟
證悟 證悟係指佛道行者親證了悟眾生本有的常住真心,並了悟前七識妄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意根)的虛妄不實。 修行乃為解脫輪迴生死,而生死之本源卻由於不明眾生本有之常住真心,因而捨卻本不生滅、本來常住之真心,捨卻其本性清淨之真體,貪取有生有滅之妄心,因而生諸妄想,對境不如理作意,認妄為真、捨本逐末,而流轉生死,此皆肇因於對常住真心與其性淨明體之不知,故明此真實心乃為修行之首要。《楞嚴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所以證悟便是大乘修行者實際親證悟明「超過一切尋思境相」、「不可言說」、「不墮雜染」、「離一異性相」的勝義諦真如心、又名阿賴耶識、阿陀那識、如來藏也。.
查看 我見和證悟
貪 (佛教)
貪(lobha,或,lobha,藏文: 'dod chags),佛教術語,意思為依戀、熱切的想要、渴望、貪婪,是一種心情狀態,熱衷與貪圖於世間三有的事物,希望獲得與保有,但終是受挫。它的根源是無明、愚癡以及我見,被認為是三毒之一。它也是一種心所。其反義字為無貪。.
查看 我見和貪 (佛教)
阿罗汉
阿羅漢(Arhat,Arahant),又譯阿羅訶,意譯為應供、殺賊、無生,漢語常簡稱為羅漢,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轉法輪解脫道的教導修習四念處、十二因緣觀、四聖諦、八聖道,於蘊、處、界觀行一切有為法的剎那生滅、空、無常、苦、無我,進而斷盡我見、我執、三界貪愛、無明及其它所有煩惱,於當世捨壽時願意將自我滅盡不再受後有於三界中出生,脫離生死輪迴之苦而入無餘涅槃界的聖者。自佛陀三轉法輪以來,至今已有成千上萬的弟子成就阿羅漢果,還有眾多的弟子成就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 佛陀十號中,也包括阿羅漢。.
查看 我見和阿罗汉
阿陀那識
阿陀那識(ādāna-vijñāna),大乘佛教術語,最早出自《解深密經》。對於它的解釋有多種,舊譯家如真諦,譯為執識、執持識,攝論宗與地論宗認為它就是第七識,又將其譯為無解,以玄奘為主的新譯家,將阿陀那譯為執受、執持、執取。漢傳佛教法相宗認為第七識是末那識,阿陀那識是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別名。.
查看 我見和阿陀那識
薩迦耶見
薩迦耶見(sakkāya-diṭṭhi,satkāya-dṛṣṭi),音譯為薩迦耶達利瑟致,義譯為有身見、身見、虛偽身見、移轉身見,佛教術語,被列為五見、十隨眠之一,含攝認為由五蘊組成的身體之中,存在自我,並升起「這是我」、「這是我所擁有」的各種見解。.
查看 我見和薩迦耶見
根本煩惱
佛教術語,共有六種,即貪、嗔、癡、慢、疑、不正見(邪見)。指的是粗重的煩惱,令眾生無法解脫生死。相對於因為這六個主要的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隨煩惱。.
查看 我見和根本煩惱
業 (佛教)
業(कर्म,,kamma),佛教術語,指由思想驅動的行為,這些行為在未來會形成結果,也就是業報或果報。業與果報是佛教的基礎理論之一,業通常被認為是決定了輪迴的主要因素。這個概念最早來自於古印度宗教,在佛教之前就已經出現,包括耆那教與印度教中都有類似的理論。.
查看 我見和業 (佛教)
漏尽通
漏尽通,佛教術語,屬三明六通之一種,在多部佛经中,指的是断惑究竟后所得之神通。“漏”即烦恼,“盡”即盡頭、不存在。“漏尽”煩惱已盡,即沒有煩惱,脱离轮回。 佛教的教理認為,六通的前五種神通是通外道的法,即外道也能透過修練神通的方法而達到這樣的能力。但第六種的漏盡通,並不是所謂超過一般正常人身心能力的神通,但卻也是佛門以外的任何修行人所無法達到的。因為漏盡通是必須透過佛教三乘菩提中解脫道修行的智慧修證,斷了我見及我執,證阿羅漢果,並加修四禪八定的禪定功夫,才能進一步而證得的一種證量能力。.
查看 我見和漏尽通
末那识
末那识(manas-vijñāna),佛教術語,識的分類之一,為瑜伽行唯識學派護法學系或法相唯識宗所说八识中的第七识。具恆審思量之性,又稱我意識我主宰,為與意識()即第六識相區別,稱為末那識。護法論師等稱其為阿賴耶識和六識的俱有依。.
查看 我見和末那识
我 (佛教)
我(आत्मन्,,巴利文:),佛教術語,通常指作為輪迴主體的“自我”。這是古代印度很重視的一個哲學術語,許多不同教派都提出自己的見解,佛教也承襲了這個術語,作出自己的解說。古代漢譯典籍中就將其譯為“我”,不與普通的人稱指代加以區別化,現代常譯為梵我以示區別,也有意譯為主體,或俗稱的靈魂。 在佛教中,輪迴主體的我,稱為人我,而法的自性,稱為法我。對於我的錯誤見解,稱為我見。對於我的執著,稱為我執。.
查看 我見和我 (佛教)
我執
我执(आत्म ग्राह ),佛教术语,又名人执,即妄执人有一实在的我体(補特伽羅)。为二执之一,对应的为“法执”。 我執按三界境界相可分為.
查看 我見和我執
我見
我見(atta-diṭṭhi,ātma-dṛṣṭi),佛教術語,佛教認定的錯誤見解之一,這種見解認為我(ātma)是實存的。這經常被等同於薩迦耶見。.
查看 我見和我見
我所執
佛教術語,屬於無明煩惱的一種,令人無法解脫。或稱作我所煩惱, 我所執通常與我執的煩惱同時比較說明,相對於我執的煩惱,我所執是屬於較粗重的煩惱,是因為對自我的執著而更衍生出來對自我所擁有的種種一切產生執著。 對於修行者而言,我所執是較初淺而容易斷除的。 我所包括我的財富資產、我的眷屬(父母、伴侶、子女、親友)、我的成就、我的世間智慧能力、我的名聲等。 或者也有人將有情自我的五蘊當作是我或者我所,但一切的五蘊都是虛妄無實的,而一般世間人因沒有佛法的智慧,所以對五蘊貪愛執取,當作真實,視作我的所有,所以稱作我所執。.
查看 我見和我所執
明心
明心,佛教術語,明證本心之意。 明心係指佛道行者能親證妄心與真實心之區別。也就是大乘修學,需先見道-明自本有的真實心也。五祖告六祖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五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查看 我見和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