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慧解脫

指数 慧解脫

慧解脫,佛教術語,阿羅漢有兩種:慧解脫及俱解脫,同樣都是透過佛法中解脫道的修行得證生死解脫的阿羅漢果證,皆可證有餘涅槃界、捨報後入無餘涅槃界,不受後有。 所不同的是,慧解脫的阿羅漢,巴利佛教三藏聖典與覺音註釋書不同,而北傳說一切有部也不同。沒有四禪八定是說一切有部及巴利註釋所傳,而未得八解脫之身證才是巴利聖典原說,如中部經。《人施設論》與《顯揚聖教論》卷3(1攝事品)的定義大致相同,即:「六慧解脫。謂已得諸漏無餘盡滅。未得八解脫身證具足住。七俱解脫。謂已得諸漏無餘盡滅。及於八解脫身證具足住。」(CBETA, T31, no.

目录

  1. 8 关系: 十力声闻二乘解脫道俱解脫心解脫緣起見道阿罗汉

十力

十力,佛教術語,指佛陀所具足的十種智力︰又稱如來十力、十神力。.

查看 慧解脫和十力

声闻

声闻(巴利文:;梵文:),佛教術語,是以佛陀為師,遵從佛陀的言傳身教,,持戒修行證得沙門果的人。.

查看 慧解脫和声闻

二乘解脫道

解脫道,佛教術語,在大乘佛教理論中,指佛法修行兩個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則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內容涵蓋了解脫道的所有內容)。解脫道的內容即是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緣覺道以及聲聞道的修行,不再受業力與無明的牽制,滅除眾生所有能障礙生死的煩惱(即煩惱障),而得解脫的智慧,能證涅槃果,不受後有,出離三界六道生死的輪迴。 解脫道的修行目標就是解脫在三界世間中不斷生死流轉之苦,滅盡三界後有的種子,入無餘涅槃,不再有後世,不會出生於世間。二乘的解脫道只能使人成為阿羅漢而不能使人成佛。.

查看 慧解脫和二乘解脫道

俱解脫

俱解脫,佛教術語,阿羅漢有兩種:俱解脫及慧解脫,同樣都是透過佛法中解脫道的修行得證生死解脫的阿羅漢果證,皆可證有餘涅槃界、捨報後入無餘涅槃界,不受後有。 所不同的是,慧解脫的阿羅漢,並沒有四禪八定的修證,但同樣滅盡世間一切種種有漏法而無有餘,只是未具足證得八解脫的身證;而俱解脫的阿羅漢則有加修四禪八定,同樣也是已經得滅盡世間一切種種有漏法而無有餘。但更進一步於具足證得八解脫的身證。。 阿羅漢比丘,除成就慧觀之外,同時成就八解脫,稱俱解脫。.

查看 慧解脫和俱解脫

心解脫

心解脫是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目標,於世間憂、悲、惱、苦徹底解脫。 如雜阿含經卷一第一經中,世尊所述:.

查看 慧解脫和心解脫

緣起

緣起(梵語: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 ;巴利語:),重要佛教術語,一切有為法都是因各種因緣和合而成,此理即為緣起。除十二緣起外,還有九緣起和十緣起等說法。.

查看 慧解脫和緣起

見道

見道(darśana-mārga),又稱見諦道、見諦,佛教術語,為修行位階之一,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是以無漏智來觀察四聖諦之後得到的成果,經由修行順決擇分而成。見道,修道與無學道,為進入涅槃的三個位階,見道之後,就脫離凡夫,相當於四向四果中的須陀洹向、斯陀含向或阿那含向之一。瑜伽行派則以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與無學道合稱。.

查看 慧解脫和見道

阿罗汉

阿羅漢(Arhat,Arahant),又譯阿羅訶,意譯為應供、殺賊、無生,漢語常簡稱為羅漢,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轉法輪解脫道的教導修習四念處、十二因緣觀、四聖諦、八聖道,於蘊、處、界觀行一切有為法的剎那生滅、空、無常、苦、無我,進而斷盡我見、我執、三界貪愛、無明及其它所有煩惱,於當世捨壽時願意將自我滅盡不再受後有於三界中出生,脫離生死輪迴之苦而入無餘涅槃界的聖者。自佛陀三轉法輪以來,至今已有成千上萬的弟子成就阿羅漢果,還有眾多的弟子成就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 佛陀十號中,也包括阿羅漢。.

查看 慧解脫和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