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悲劇

指数 悲劇

悲剧是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戏剧题材。悲劇是包括死、痛苦等内容,且主要以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尾传达哀傷和哀痛的戲曲或文學类型。 悲剧的经典题材是男女相恋却不能结合,英雄的悲壮人生,家庭破碎,社會问题和國家覆灭等。 以时间为序,悲剧大概经历了如下时期的演变:.

目录

  1. 207 关系: Angel Beats!埃勾斯厄勒克特拉卡埃莱蒙卡尔基努斯古寺鵑聲古希臘葡萄酒古希腊饮食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悲剧古典主義古典时代古罗马文学可塑性記憶台語電影列表吕利吕哥弗隆君特·格拉斯墨爾波墨涅夥友騎兵天使在美国天鹅湖天若日子奥尔良的姑娘奧賽羅奇幻兒童威廉·莎士比亚孔雀東南飛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安德洛玛刻安菲特律翁安提戈涅安托紐思·亨布魯克對江澤民的評價小行星171小悦悦事件小普林尼尹少卿尼可拉斯·史派克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丸户史明主人公希俄斯的伊翁希臘文化希腊希腊神话帖该亚的阿里斯塔库斯帕库维乌斯帕拉提那斯三岛由纪夫... 扩展索引 (157 更多) »

Angel Beats!

| | | | | | 《Angel Beats!》(日文:エンジェルビーツ)又常簡稱為「AB!」或是「AB」,是一部由遊戲製作公司Key與Aniplex聯合製作的日本動畫,除了共13話電視動畫外還有相關企畫案。作品由曾寫過數款遊戲劇本的作家麻枝准發想,分別由負責動畫音樂部分,以及Na-Ga負責人物角色的原畫製作。其中音樂和原畫皆是由Key公司負責,而負責原作創作的麻枝准與人物設計的Na-Ga亦都是Key公司的員工。這次企畫案為Key首次嘗試直接進行動畫創作,在這之前Key主要推出原創的電腦遊戲、再授權其他動畫公司來製作系列動畫,這包括有先前的《Kanon》、《AIR》以及《CLANNAD》等著名的視覺小說作品。 動畫在2010年4月2日到6月25日期間首次播出,該動畫OVA版本則在同年12月22日發佈。Key推出動畫的同時,也聯合ASCII Media Works以及《電擊G's magazine》展開跨媒體製作。其中《Angel Beats!》總共在《電擊G's magazine》和《》上連載3部同主題漫畫作品,包括2部四格漫畫,以及連環漫畫作品《Angel Beats! -Heaven's Door》。在2009年11月和2010年5月時,麻枝准則與插畫家合作在《電擊G's magazine》雜誌上推出短篇小說《Angel Beats! -Track ZERO-》。而為了推廣《Angel Beats!》,Key也推出兩個不同呈現方式的網路電台節目,來播放相關內容與消息。2015年6月26日推出6卷系列第1卷可以在個人電腦平臺上遊玩的遊戲。 《Angel Beats!》獲得許多評論家的正面評價,一些人認為作品成功整合音樂表演、幽默呈現以及精彩動作等元素;然而另一種觀點認為整部故事中有太多的元素,反而無法完全呈現故事的內容。P.A.

查看 悲劇和Angel Beats!

埃勾斯

埃勾斯(古希腊语:Αγεύς)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国王,阿提卡英雄忒修斯的父亲。.

查看 悲劇和埃勾斯

厄勒克特拉

厄勒克特拉(古希腊语:λέκτρα)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女性人物。.

查看 悲劇和厄勒克特拉

卡埃莱蒙

卡埃莱蒙(Chaeremon),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古希腊悲剧诗人之一。代表作品有《马人》,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他的作品更适于阅读而非表演。.

查看 悲劇和卡埃莱蒙

卡尔基努斯

卡尔基努斯,古希腊悲剧诗人之一,曾受到阿里斯多芬的嘲弄。他的孙子也为公元前4世纪的悲剧诗人,他曾效劳于叙拉古君主狄奥尼西乌斯二世的宫廷。.

查看 悲劇和卡尔基努斯

古寺鵑聲

乃一齣闡揚佛教教義的悲劇默片。它是香港第一部拍攝農村景色的電影,亦是上海武俠片女演員黃曼梨,從上海到香港發展,所主演的第一部電影。這部默片是上海聯華影業公司 (United Photoplay Service Ltd.)香港名園攝影場(聯華三廠)繼1931年愛情勵志默片《鐵骨蘭心》後的第二部出品。.

查看 悲劇和古寺鵑聲

古希臘葡萄酒

葡萄酒是古希腊人日常生活中最常饮用的饮料之一。古希腊时代已经出现了啤酒,但当时人认为这是下等人才喝的。最早关于葡萄酒的记载出现于《荷马史诗》中,当攻陷特洛伊的英雄奥德修斯回国时,一群人误入了巨人的洞内,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奥德修斯发动手下人采集野葡萄酿成酒,将独眼巨人灌醉,终于得以逃脱。 古希腊人将葡萄酒视为人类智慧的源泉。在有关陶器的绘画上、壁画中随处可见葡萄、葡萄园和盛满葡萄酒的酒具。葡萄酒是如此盛行以至于连古希腊的文化生活也与之相关。传说葡萄酒是酒神俄狄尼索斯最先酿造的,每年为了祈祷和庆祝葡萄的丰收,人们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悲剧正是在祭祀活动中产生。随着酒进入商业领域,古希腊规范酿酒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葡萄酒的生产纳入法律条文的国家。.

查看 悲劇和古希臘葡萄酒

古希腊饮食

古希腊人的饮食简朴而节制,即使在宴会上也不列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希腊在农业方面的困苦。古希腊的基本食品包括:小麦、橄榄油和葡萄酒。.

查看 悲劇和古希腊饮食

古希腊戏剧

古希臘戲劇是指大致繁榮於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之間的古希臘世界的戲劇。当时古希臘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雅典城同時也是古希臘戲劇的中心。雅典的悲劇和喜劇也包括在全世界範圍內出現最早的戲劇形式之中。古希臘的劇場和劇作對西方戲劇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影響。.

查看 悲劇和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的真正起源已经不可參究。现在一般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在祭祀中,合唱队会表演歌舞祭祀酒神戴歐尼修斯,这种歌舞被称为“酒神颂”。“酒神颂”发展到后来,逐渐扩大到神话和英雄传说的范围——悲剧的形式逐步发展和完善,成为一种固定的叙事体。西方的哲學性格传统根源於古希腊悲剧。.

查看 悲劇和古希腊悲剧

古典主義

在艺术领域,古典主义通常是指对一个古典时期,即西方传统中的古典时代的一种高度评价,作为古典学者试图模仿审美的设置标准。古典主义通常寻求正式而又保守的艺术。肯尼斯·克拉克爵士评论,“如果我们反对他的限制和压迫,我们只是在反对经典艺术的古典主义。激烈的强调或律动的突然加速可能会破坏这些特质的平衡和完整,直到本世纪,通过它所保留在视觉图像的受限制曲目中它的权威的地位。”克拉克指出的古典主义意味着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理想形式的标准,无论是在他正在调查的《波列罗》(1956)中的西方标准中,还是在中国古典典籍或中国艺术中,经典主义的复古也是传统特色。古典主义是经常存在于后中世纪的欧洲和欧洲传统影响中的一股力量;然而,一段时间认为他们自己比其他人与古典理想主义联系得更加紧密,尤其是在启蒙时代。.

查看 悲劇和古典主義

古典时代

古典时代(或称为古典时期、古典古代、古风时期,Classical antiquity)是对(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等一系列文明)的长期文化史的一个广义称谓。在这个时期中,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十分繁荣,对欧洲、北非、中东等地施加巨大的影响。 通常认为古典时代起始于古希腊最早的文字记录,即公元前8-7世纪荷马史诗,一直延伸至以及罗马帝国的衰落。古典时代的结束伴随着古典时代晚期(公元300-600年)古典文化的崩溃,欧洲历史随后进入中世纪前期(公元600-1000年)。这段历史时期涵盖广袤的领土、多种不同的文化与历史分期。后世爱伦·坡的一句诗很好的诠释“古典时代”一词的含义:“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受到古代东方文明影响的古希腊文化,以其艺术、哲学、社会、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整个古典时代。这些思想被古罗马人继承和效仿。这些来自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底蕴对现代社会的语言、政治、教育系统、哲学、科学、艺术、建筑有巨大的影响:从当时现存的古典时代残片中,一场巨大的复兴运动在14世纪的欧洲逐渐成形,这场运动后来被称作文艺复兴,各种领域的新古典主义风潮也在18-19世纪兴起。.

查看 悲劇和古典时代

古罗马文学

古罗马文学指纪元前后繁荣于古罗马政权(包括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治下的文学。其主要语言是拉丁语。尽管古罗马共和国诞生于公元前510年(摆脱伊特鲁利亚王朝的统治),但按照惯例,真正意义上的古罗马文学则从公元前240年算起。.

查看 悲劇和古罗马文学

可塑性記憶

,是由動畫工房製作的日本原創電視動畫,2015年4月4日播出並於6月27日完結,同時宣布小說化。2016年5月19日宣布遊戲化。.

查看 悲劇和可塑性記憶

台語電影列表

本列表為台灣電影中主要使用台語語言的台語電影列表。.

查看 悲劇和台語電影列表

吕利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Jean-Baptiste Lully,),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卢利(Giovanni Battista Lulli),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里作曲,是路易十四的宫廷乐正(Surintendant de la Musique)。他控制了当时的法国音乐生活,开创了法国歌剧,发展了大经文歌和法国序曲,对当时的欧洲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亨利·珀塞尔、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让-菲利普·拉莫等作曲家。.

查看 悲劇和吕利

吕哥弗隆

吕哥弗隆(Lycophron),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古希腊哈尔基斯的悲剧诗人之一,公元前285年至公元前283年供职于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并开始为喜剧分类。他著有64部(一说46部)悲剧,其中已知剧名的有20部。现仅存作品为《亚历山大城》一部1474行的抑扬格三音步戏剧说白,同时他也是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查看 悲劇和吕哥弗隆

君特·格拉斯

君特·威廉·格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德國作家,出生於但澤自由市(今日波蘭格但斯克),也是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被廣泛的視是德國最有名的作家之一。他於1965年獲得格奧爾格·畢希納獎(Georg Büchner Prize),並於1993年被選為英國皇家文學會榮譽院士,他在1995年獲得赫爾曼·凱斯滕獎。 君特·威廉·格拉斯最著名的作品是《铁皮鼓》,它是欧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也是的第一部作品(另外兩部作品是《貓與老鼠》與《狗年月》)。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被視為有左翼作家,而他也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支持者。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他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認為他「以嬉戲中蘊含悲劇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類淡忘的歷史面目。.

查看 悲劇和君特·格拉斯

墨爾波墨涅

墨尔波墨涅(古希腊语:Μελπομένη,字面意思为“歌唱者”或“声音甜美的”)希腊神话中司悲剧的缪斯。 同其他缪斯一样,墨尔波墨涅是宙斯和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的女儿。她最初可能只是司一般诗歌的缪斯,后来发展为司哀歌的缪斯,最后成为司悲剧的缪斯。 在古希腊艺术作品中,墨尔波墨涅的形象是一名高大妇女,穿着剧装斗篷和高筒靴(这些都是悲剧演员的穿着),一手持短剑或棍棒,另一手持悲剧面具。在她的头上还通常戴着由象征哀悼的柏木枝编成的花冠。 据伪阿波罗多洛斯记载,墨尔波墨涅曾与河神阿刻洛俄斯结合,生出的孩子就是西壬诸女妖。 古典时代的希腊和罗马诗人经常会向墨尔波墨涅祈祷,以求写出美妙的字句。.

查看 悲劇和墨爾波墨涅

夥友騎兵

夥友騎兵(古希臘語:ἑταῖροι;hetairoi),又譯夥伴騎兵或馬其頓禁衛騎兵,夥友騎兵是馬其頓軍隊中的精銳騎兵,源於馬其頓王國的國王騎兵衛隊,在腓力二世的擴充改良下,成為馬其頓軍最重要的突擊主力,在當時古代西方世界可說是最精銳的騎兵,它也被認為是第一個能夠發起有效衝鋒的騎兵。而馬其頓國王的近身護衛官也從夥友騎兵中精選。.

查看 悲劇和夥友騎兵

天使在美国

《天使在美国》(又译《美国天使》,英文原名Angels in America: A Gay Fantasia on National Themes,简称Angels in America),是美国剧作家托尼·库士纳创作的一部共两部分的戏剧,後来又被改编为电视连续短剧和歌剧。.

查看 悲劇和天使在美国

天鹅湖

《天鹅湖》(Лебединое озеро)原为柴可夫斯基于1875年-1876年间为莫斯科帝国歌剧院所作的芭蕾舞剧,于1877年3月4日(俄罗斯旧历2月20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之后作曲家将原作改编成了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天鹅湖》组曲,组曲出版于1900年11月。而整部芭蕾的作品编号为OP.20。《天鹅湖》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剧,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查看 悲劇和天鹅湖

天若日子

天若日子(アメノワカヒコ)為《古事記》之記述,《日本書紀》則記作天稚彥,祂是日本神話中的神祇。.

查看 悲劇和天若日子

奥尔良的姑娘

《奥尔良的姑娘》是描述法国著名女英雄圣女贞德的悲剧,由著名德国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所写。.

查看 悲劇和奥尔良的姑娘

奧賽羅

《奥賽羅》(Othello: The Moor of Venice)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亞在1603年左右創作的一齣悲劇。戲劇被認為是根據意大利短篇小說《一位摩爾上尉》(Un Capitano Moro)改编而成,後者是由喬凡尼·薄伽丘的門徒吉拉爾迪·欽齊奥寫成,並于1565年出版。劇情圍繞這四位角色展開:供職威尼斯部隊的摩爾軍奥賽羅;妻子苔絲狄蒙娜;副將凱西奧;和騙取他信任的旗官伊阿古。由于戲劇情節跌宕起伏,涉及種族、爱情、嫉妒、背叛,《奧賽羅》依然常在今天上演,並為眾多作品提供了創意基礎。.

查看 悲劇和奧賽羅

奇幻兒童

《奇幻旅程》(另譯奇幻兒童)為日本動畫公司所製作的電視動畫。2004年10月4日至2005年3月28日由東京電視台播放(之後於Sky PerfecTV!和Animax也有播出),共26集。Animax Asia亦於2006年9月起陸續於臺灣、香港和東南亞等地播出。 本作另有發行漫畫版,由宮野將一作畫,全兩集。臺灣東立出版社於2006年1月全數發行,將之命名為《奇幻少女 限時的浪跡者》。.

查看 悲劇和奇幻兒童

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有各種主要语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 莎士比亚在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哈瑟维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内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有关莎士比亚私人生活的记录流传下来很少,关于他的性取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都依然是谜,有人认为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犧牲與復仇,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并与其他剧作家合作。在他有生之年,他的很多作品就以多种版本出版,质素和准确性参差不齐。1623年,他所在剧团两位同事出版了《第一对开本》,除两部作品外,目前已经被认可的莎士比亚作品均收录其中。 莎士比亚在世时被尊为诗人和剧作家,但直到19世纪他的声望才达到今日的高度。并在20世纪盛名传至亚,非,拉丁美洲三大地區,使更多人了解其盛名。浪漫主义时期赞颂莎士比亚的才华,维多利亚时代像英雄一样地尊敬他,被萧伯纳称为莎士比亚崇拜。20世纪,他的作品常常被新学术运动改编并重新发现价值。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

查看 悲劇和威廉·莎士比亚

孔雀東南飛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创作时间大致是南北朝,所叙事在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全诗340多句,1700多字,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主要记叙了刘兰芝嫁到焦家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亦殉情而死。从汉末到南朝,此诗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斷被加工,终成为漢代樂府民歌中最傑出長篇叙事诗。其中大量运用铺陈的写作手法,叙述了焦仲卿與劉蘭芝之间的爱情悲劇。.

查看 悲劇和孔雀東南飛

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

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訶夫(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俄国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其剧作也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坚持現實主義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忠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現況。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以及作品的幽默性和艺术性。.

查看 悲劇和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

安德洛玛刻

安德洛玛刻(古希腊语:νδρομάχη,字面意思是“与男人战斗的”)希腊神话中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的妻子,史诗《伊利亚特》的女主人公。她以对丈夫无比忠贞的爱而闻名。.

查看 悲劇和安德洛玛刻

安菲特律翁

安菲特律翁(Ἀμφιτρύων,Amphitryon),希腊神话中的底比斯將軍,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养父。妻子是阿爾克墨涅。 安菲特律翁小时候和阿尔克墨涅订婚。厄勒克特律翁(Electryon)统治麦锡尼期时,彼得劳斯(Pterelaus)的儿子们来到麦锡尼,要求分享珀尔修斯的遗产,因为他们的外曾祖父也是珀尔修斯的儿子。厄勒克特律翁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双方发生了冲突,厄勒克特律翁的儿子们和彼得劳斯的儿子们都在冲突中战死,只有最小的儿子幸存了下来。厄勒克特律翁要为儿子们报仇。阿爾克墨涅拒绝嫁给安菲特律翁,除非他给她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在夺回麦锡尼的牛群的途中误杀自己的岳父厄勒克特律翁,被厄勒克特律翁的兄弟Sthenelus继承了王位,而安菲特律翁和阿尔克墨涅被逐出了麦锡尼。 他们来到底比斯,这里的国王克瑞翁是安菲特律翁的舅舅,他祭除了安菲特律翁的杀人罪。他同意帮忙,前提是安菲特律翁帮助他捉住狄俄尼索斯的狐狸。提比斯人先前触怒了狄俄尼索斯,于是他放了一只狐狸在提比斯为害,在夜里会偷走小孩。狐狸敏捷无比,没有任何猎狗能抓住它。安菲特律翁也没能成功,然后他去雅典,找雅典公主Procris,公主有一只能抓住任何猎物的猎犬。他带回猎犬捉狐狸,当猎犬追逐狐狸时,宙斯为了不让“没有任何猎犬能抓住的狐狸”和“能抓住任何猎物的猎犬”发生矛盾,将两只动物变成了石头,他们至今还保持着被追逐的动作。 安菲特律翁带领着从克瑞翁和他叔叔Heleus那里借来的军队攻打Taphos。但是Taphos的国王Pterelaus有波赛冬送给他的金头发,是不死之身,无法被打败。正当安菲特律翁陷入困境时,Pterelaus的女儿Comaetho爱上了安菲特律翁,她偷偷的拔下了父亲的金发,因此安菲特律翁顺利的攻下Tapho,杀死了Pterelaus和Comaetho。 报仇完成,安菲特律翁回来与阿尔克墨涅完婚。但在他回到底比斯的前一天晚上,宙斯变成了他的模样与阿尔克墨涅交合。二人很迷惑,询问底比斯城里的先知特瑞西阿斯,特瑞西阿斯向他们透露勒宙斯的行为,而且预言他们将会拥有一个不朽的儿子——赫拉克勒斯。后来阿尔克墨涅生下双胞胎,赫拉克勒斯和伊菲克勒斯,前者是宙斯的儿子,后者是安菲特律翁的儿子.

查看 悲劇和安菲特律翁

安提戈涅

安提戈涅(古希腊语:ντιγόνη,字面意思为“不屈服、不妥協”)希臘神話中忒拜国王俄狄浦斯的女儿。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都写过以安提戈涅为主角的剧作。.

查看 悲劇和安提戈涅

安托紐思·亨布魯克

安托紐思·亨布魯克(Anthonius Hambroek,臺語:范無如區,),是一位生於荷蘭的基督教傳教牧師。1648年,他偕妻女前往臺灣傳教。1661年,鄭成功率軍攻擊臺南臺江時,他被鄭軍俘虜,其妻女亦遭挾作人質;為此,他前往熱蘭遮城招降荷屬東印度公司守城軍隊。後來,他雖依要求進入城內,但反而激勵守軍繼續對抗鄭成功的軍隊,並於出城後遭鄭成功誅殺。.

查看 悲劇和安托紐思·亨布魯克

對江澤民的評價

對江澤民的評價是關於在1989年至2002年期間出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的評價。江澤民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接任黨總書記一職,並成為第三代最高領導人,至2002年中共十六大後退休,由胡錦濤接任。.

查看 悲劇和對江澤民的評價

小行星171

小行星171(171 Ophelia),是由法国天文学家阿方斯·路易·尼古拉斯·包瑞利于1877年1月13日在法国马赛发现的主带小行星。它是司理星族小行星的一员。 小行星171以英国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的登场人物命名。 1979年,有天文学家研究小行星171的光变曲线后推测它拥有一颗卫星,但至今未被证实。.

查看 悲劇和小行星171

小悦悦事件

小悦悦事件發生於2011年10月13日17时25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镇广佛五金城,一名2岁女童王悦(乳名“小悦悦”)在阴雨天黑夜独自跑出家门百米外后,先后被两辆汽车撞伤倒地,最初路过的18名行人未及时施救,惟第19名路人陈贤妹(生于1953年,佛山本地人,职业是清洁工)救起王悦,随后被送往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急救。第二天两位肇事司机中的第一位自首。2011年10月21日凌晨零时三十二分,小悦悦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宣告抢救无效离世。这次事件引来了国内外舆论对中国国民素质现状的质疑。.

查看 悲劇和小悦悦事件

小普林尼

尤斯·普林尼·采西利尤斯·塞孔都斯(拉丁语:Gaius Plinius Caecilius Secundus,61年8月25日至62年8月24日之间出生于今天意大利科莫,约113年逝世于比西尼亚-潘图斯),也被称为小普林尼,是一位罗马帝国律师、作家和議員。他被认为是一位诚实而低调的人物,坚持执行追查基督徒的政策。他的很多信件流传了下来,成为研究当时历史的珍贵资料。.

查看 悲劇和小普林尼

尹少卿

尹少卿 (Wan Siu Hing,?-1952年11月17日),香港粵劇二幫花旦。她是薛覺先的徒弟,年青貌美,擅演刁蠻青衣。.

查看 悲劇和尹少卿

尼可拉斯·史派克

尼可拉斯·史派克(Nicholas Sparks)()是一位國際暢銷書作家,美國小說家和電影編劇。他已經出版了18部小說,主題包括基督教信仰,愛情,悲劇和命運。其中8本已被拍成了電影分別為《瓶中信》、《留住一片情》、《手札情緣》、《羅丹薩的夜晚》、《最後一封情書》、《最後一曲》、《幸運符》和《愛情避風港》。.

查看 悲劇和尼可拉斯·史派克

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

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全称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是北京时间2010年11月15日14时许,发生于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弄1号一幢28层的公寓大楼的一起特别重大火灾。据官方媒体报道,火灾共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

查看 悲劇和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

丸户史明

丸户史明()是出生於愛知縣名古屋市的日本劇作家與輕小說作家,主要从事冒險遊戲的剧本创作,以《不起眼女主角培育法》作为轻小说出道。其代表作品有《女仆咖啡帕露菲》、《青空下的约定》、《白色相簿2》、《不起眼女主角培育法》等。因《白色相簿2》寫作風格多描寫胃痛劇情,引发了三角恋讨论的热潮,“丸户厨”同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同时在華語地區有著丸戶老賊之稱。.

查看 悲劇和丸户史明

主人公

主角是小說、戲劇、影視作品和ACG作品中故事的主要人物(中心或首要人物)。在電影及相關獎項中,則將主人公分為男主角和女主角,在有時在劇集會將主角分為第一男主角丶第一女主角丶第二男主角丶第二女主角丶第三男主角丶第三女主角丶第四男主角和第四女主角。.

查看 悲劇和主人公

希俄斯的伊翁

希俄斯的伊翁(Ion of Chios),()。古希腊诗人与散文作家,一生的大部分在雅典度过。他主要以悲剧著名,但他也创作其他类型的诗歌,公元前428年为欧里庇得斯的《希波吕托斯》所击败,后凭借悲剧以及酒歌在城邦酒神节上获得头奖。现仅存几部剧名。另外他还著有包括《出访》、《希俄斯的建立》和《论毕达哥拉斯哲学》等散文作品。.

查看 悲劇和希俄斯的伊翁

希臘文化

希臘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從邁錫尼文化,到最輝煌的古典希臘文化時期,之後受到羅馬帝國及拜占庭帝國的影響。其他文化或國家,如拉丁文化,法蘭克王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威尼斯共和國,熱內亞共和國,大英帝國等等,皆對現代希臘有所影響。而多數歷史學家相信希臘獨立戰爭是復興希臘文化的主因,使得多元的文化得以統一。 古時候,希臘是西方文明的起源。現代民主肇因於希臘民主、陪審團制度,及法律之下人人平等。希臘人能夠在許多學科有所發展,如生物學、幾何學、歷史學、哲學、物理學等等,是因為他們的思考有系統。希臘人亦引介許多文學格式,如史詩、詩歌、歷史、悲劇、喜劇等等。他們追求調理與調和,這種美的概念大大影響了西方的藝術。.

查看 悲劇和希臘文化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查看 悲劇和希腊

希腊神话

希臘神話(希腊语:ἡ Ἑλληνικὴ Μυθολογία)即口頭或文字上一切有關古希臘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歷史的神話。希臘神話是古希臘宗教的組成部分之一。現代的學者更傾向於研究神話,因為其實際上反映了古希臘的宗教和政治制度、文明以及這些神話產生的本質原因。一些神學家甚至認為古希臘人創造這些神話是為了解釋他們所遇到所有的事件。 希臘神話涵及大量傳說故事,其中很多都通過希臘藝術品來表現,比如古希臘的陶器繪畫和浮雕藝術。這些傳說意在解釋世界的本源和講述眾神和英雄們的生活和冒險以及對當時的生物的特殊看法。這些神話開始於口耳相傳,今日所知的希臘神話或傳說大多來源於古希臘文學。已知的最早的古希臘文學作品有荷馬的敘事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著重描寫了和特洛伊戰爭相關的重大事件。基本上和荷馬是同時期的赫西俄德的兩部詩歌《神譜》和《工作與時日》包含了當時的學者對世界起源、神權統治和人類時代的延續以及人類疾苦和祭祀活動的起源的看法和認識。除了《荷馬史詩》之外,還可以從《》(抒情詩,公元前5世紀的悲劇作品)、希臘化時期的學術作品和詩歌以及羅馬帝國時期的作品,如普魯塔克和保薩尼亞斯的作品中發現希臘神話的踪跡。 現在希臘神話已經從很多藝術品上關於眾神和英雄故事的裝飾得到考古學上證明。公元前8世紀的陶器上的幾何設計鮮明地記錄特洛伊圍城的場景和赫拉克勒斯的冒險。在隨後的古風時期、古典希臘時期以及希臘化時期,大量得到了文學上的證據證明神話場景不斷湧現。 希臘神話對西方文化、藝術、文學和語言有著明顯而深遠的影響。從古希臘時期到現代,詩人和藝術家很多都從希臘神話中獲得靈感,並為其賦予現代意義。.

查看 悲劇和希腊神话

帖该亚的阿里斯塔库斯

帖该亚的阿里斯塔库斯(Aristarchus of Tegea),约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欧里庇得斯的侪辈,著有75部悲剧,两次获胜。他的剧目包括《坦塔罗斯》、《阿喀琉斯》以及《阿斯克勒庇俄斯》(为康复而作)。.

查看 悲劇和帖该亚的阿里斯塔库斯

帕库维乌斯

帕库维乌斯(Pacuvius),()。生于布隆迪西乌姆(今布林迪西),年轻时跟随叔父恩尼乌斯来到罗马,成为悲剧诗人,且以绘画闻名。他的悲剧(以希腊原作为基础)仅存12种剧名和残篇,还有一部“历史剧”存世。他被认做当时一流的诗人之一。.

查看 悲劇和帕库维乌斯

帕拉提那斯

帕拉提那斯(Pratinas),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菲利乌斯的诗人之一,首位羊人剧作家。他创作的50部剧目中有32部为羊人剧,他也写悲剧、酒歌及舞曲。他在公元前5世纪初在雅典参加比赛。在一现存的残篇的重要部分,记述了合唱队攻击长笛演奏者,因为笛声淹没了酒歌的歌词的情形。.

查看 悲劇和帕拉提那斯

三岛由纪夫

三島由紀夫(,),本名平岡公威(ひらおか きみたけ),日本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電影演員與日本民族主义者。 三島由紀夫是日本戰後文學的大師之一,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 三島由紀夫諸多作品中,以1956年出版的《金閣寺》最為人所熟知,這是部充滿悲劇性幻滅美學的作品,奧野健男當時曾讚賞該小說:「這是三島文學的最高水平,三島美學的集大成,本年度文壇的最大豐收。」三島其他的代表作有小說《假面的告白》, 《潮骚》等。 除了日本國內,三島的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甚至有人譽稱他為「日本的海明威」「當代日本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曾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第一回 三島由紀夫の誕生」() (NHK News Web、2015年3月31日),也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當代作家。三島性好熱鬧,三教九流之輩無不結交,好美酒,嗜佳餚,高朋滿座,列位無虛席,十足是一位花花公子。高興的時候,在別人家中還會表演倒立陳孟鴻,《金閣寺》·序。 晚年的三島更加傾向政治活動,在日本自衛隊體驗入隊,並建立了民兵組織楯之會。三島於1970年11月25日同其他四名楯之会成員於現在的日本防衛省本省挾持了日本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隊的總監。於露臺進行了政變演說失敗後,三島選擇了切腹自殺。這一事件對日本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對日本的文學界和政治運動產生了諸如新右派的建立等強烈的影響。.

查看 悲劇和三岛由纪夫

亚历山大 (埃托利亚)

亚历山大 (埃托利亚)(Alexander Aetolus),()。来自普勒乌隆。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尤以悲剧闻名。他与阿拉图斯同时效力于安提戈努斯二世的宫廷,也曾效力于托勒密二世在亚历山大城图书馆藏悲剧分类。他自己的作品现仅存一部分为《掷骰者》的悲剧。.

查看 悲劇和亚历山大 (埃托利亚)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 –)俄国剧作家,俄国现代剧院的创建者。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大雷雨》和《没有陪嫁的新娘》著名。.

查看 悲劇和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亨利·穆傑

亨利·穆傑(Henri Murger)(1822年3月27日- 1861年1月28日)是法國小說家和詩人。 亨利·穆傑最著名的作品是《波西米亞人》,其內容为根據自己经历写成,讲述一個生活在巴黎閣樓的極度貧窮的作家的故事。主角自稱“飲水者”俱樂部成員(因為他們窮得買不起酒)。 在他的著作中,悲愴和幽默結合,主要是悲劇。.

查看 悲劇和亨利·穆傑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電影)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是改编自日本作家山田宗樹同名小说的电影,由中島哲也編劇、執導,中谷美紀主演。在2006年5月27日於日本上映,台灣於2006年12月1日上映,並是2006年金馬國際影展的閉幕片。 在本片中導演大量使用了音樂劇和類似電視廣告的手法來表現實際上為一段悲劇的故事,在影評中獲得許多良好的評價。外景主要在日本栃木縣和長野縣拍攝,與原作中的故事場景大川市、福岡市、別府等九州地區不同。.

查看 悲劇和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電影)

伊俄

伊俄(古希腊语:Ίώ)希腊神话中一个重要的女性人物,主神宙斯最著名的情人之一。.

查看 悲劇和伊俄

伊索配斯

伊索配斯(Clodius Aesopus),约活动于公元前1世纪前后。古罗马最著名的悲剧演员之一。曾指导西塞罗的演说。贺拉斯对他有很高的赞誉,将他与古罗马喜剧演员罗西乌斯相提并论。他因为过分投入而在表演中致人死亡。公元前55年,他在罗马统治者庞培的新剧院演出后息演。.

查看 悲劇和伊索配斯

伊菲革涅亞在奧利斯

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Ἰφιγένεια ἐν Αὐλίδι)是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现存的最后一部剧作品,该剧在公元前408至406年(欧里庇得斯逝世之年)间编写,并于逝世次年被他的儿子或侄子“小欧里庇得斯”首次演出。 该剧描述了巨人之眼之城的王阿伽門農帶領聯軍出征特洛伊,然而軍隊在受阻,請示當地狩獵女神之後,先知表示應當活人獻祭,且獻祭者就應該是阿伽門農之女,伊菲革涅亞。.

查看 悲劇和伊菲革涅亞在奧利斯

伯納德·勒·博弈爾·德·豐特奈爾

伯納德·勒·博弈爾·德·豐特奈爾(Bernard Le Bovier de Fontenelle,也有拼寫為Bernard Le Bouyer de Fontenelle,1657年2月11日-1757年1月9日),是法蘭西散文作家。1686年出版的對當時的知識分子有很大的影響。 他在169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術院的成員,1697年起為法蘭西皇家科學院秘書,持續42年之久。他不是科學家,但他特別對科學主題的注重,被視為是歐洲啟蒙時代的開展者。.

查看 悲劇和伯納德·勒·博弈爾·德·豐特奈爾

張靜美

張靜美是台灣的漫畫家,出生於台北市,稻江家職(稻江護家前身)家政科畢業,代表作為《代戰天使》、《青春小鳥》。.

查看 悲劇和張靜美

弗里德里希·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著名德國語言學家、哲学家、、詩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文字學家。24歲時尼采成為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献。但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活到1900年去世。.

查看 悲劇和弗里德里希·尼采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學思想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學思想在19世紀末發展成熟,開創出了一套對黑格爾的哲學體系的批判,並且對20世紀的哲學發展有重要影響。尼采的理論可以套用至包含道德、宗教、知識論、心理學、本體論、以及社會評論等眾多題材上。 尼采本身並沒有對他的哲學進行有系統的論述,因此尼采哲學的本質究竟為何一直是哲學界的爭論議題。由於尼采的文筆有著具煽動性而毫無節制的風格,他的哲學理論引起大量的讚美敬佩、也引起大量的厭惡和批評,幾乎所有尼采的理論都具有詮釋上的爭議。尼采在其自傳《瞧!這個人》一書中表示他的哲學思想是隨著時間而逐漸發展改變的,也因此試圖解釋尼采著作的人很難將某個特定的概念歸咎於其中一本著作(例如永恆輪迴概念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被大量使用,但在他接下來一本書《善惡的彼岸》裡幾乎完全消失)。除此之外,尼采似乎從不曾也不想將他的哲學發展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他在《善惡的彼岸》中表示他對這種嘗試相當不以為然。 不過,尼采著作中的卻有一些可以被發現並討論的共通題材。他的早期著作指出了阿波羅派與狄俄倪索斯派在藝術上的分歧,從此狄俄倪索斯派在他接下來的著作中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其他主要的題材包括了權力意志、上帝已死的主張、區分了主人與奴隸道德、並且強調激進的道德相對主義。其他一些概念則不常出現、或是只在其中一兩本著作裡出現過,但仍然被視為是尼采哲學的中心思想,例如超人和永恆輪迴理論。他的晚期作品包含了對於基督教以及基督教道德觀的猛烈批評,同時他在發瘋前夕似乎正在進行一項「重新評價所有價值觀」(Umwertung aller Werten)的計畫。雖然尼采的思想經常被大眾與宿命論和虛無主義相連結,尼采本人是將克服悲觀主義和叔本華思想作為他的哲學的目標。.

查看 悲劇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學思想

彭透斯

彭透斯(Pentheus)。古希腊神话男性人物之一。底比斯君主。其事迹见于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作品。从祖父卡德摩斯中获得王位,旋即禁止狄俄尼索斯崇拜。遂招至报复与打击。亦于相关古典作家之记述中得到反映。.

查看 悲劇和彭透斯

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黛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英國小說家托馬斯·哈代的長篇小說,最初在雜誌上連載,1891年以書籍發行。.

查看 悲劇和德伯家的苔丝

信仰骑士

信仰骑士 指那些完全相信自己及神并从俗世中脱离出来而行事的人。他们与神及信仰间有一种绝对而私人的关系。十八世纪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曾在《恐惧与战栗》、《重复》等著作中多次深层次地论及这一概念。.

查看 悲劇和信仰骑士

志村大爆笑

《志村大爆笑》(志村けんのだいじょうぶだぁ)是日本富士電視台於1987年11月16日到1993年10月11日播放,以志村健為首的喜劇電視節目,每集由10~20個短篇喜劇構成,延續著他在70至80年代於TBS電視台著名節目《八點!全員集合》及《漂流者大爆笑》中的突出表演風格以及善於利用小道具等創意發揮與表現,獲得了高收視率,也確立了他的喜劇地位。 此節目在播放同時也被台灣當時尚未合法化的有線電視業者盜錄並不斷播放,並獲得了不小的迴響;到1996年才有廠商獲得正式授權,並在中國電視公司(後期併入《周日大爆笑》內播映,單元名稱為〈志村笑翻天〉)與超級太陽台合法公開播放(中國電視公司為國語配音播出,超級太陽台以日語原音播出。)。台灣90年代綜藝節目的搞笑風格明顯受到《志村大爆笑》的影響。.

查看 悲劇和志村大爆笑

在陶里斯的伊菲革涅亚

在陶里斯的伊菲革涅亚原为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经典悲剧,讲述特洛伊战争之前的一段故事,后多有改编重写。 歌德所创作的《在陶里斯的伊菲革涅亚》(Iphigenie auf Tauris)则与古希腊悲剧诗人的情节有所不同。全篇故事以人本思想为基准,重点强调了作为人本身,也能克服上天所传承的诅咒和灾难的理想。.

查看 悲劇和在陶里斯的伊菲革涅亚

地獄哏

地獄哏(Hellish gags)--是指以他人或是自身的殘障、悲劇、歧視或其他足以引人悲傷、憤怒的事情做為幽默、笑點,製作成梗圖或是影片。.

查看 悲劇和地獄哏

圈套 (小說)

《圈套》是香港科幻小說家倪匡的其中一部作品,衛斯理系列編號第75。《圈套》首度刊登於1991年1月12日的《明報》副刊之中,並於同翌年4月28日完成。也在同年6月,《圈套》以書籍形式出版。 《圈套》與另一本衛斯理系列的小説《玩具》相關,都和機器人統治未來相同,而陶格夫婦和他們的子女也脫離了機器人的統治。.

查看 悲劇和圈套 (小說)

喜劇之王 (香港電影)

《喜劇之王》(King of Comedy)是喜劇巨星周星馳所主演的自传式電影,於1999年2月13日上映,是當年的賀歲片。 此片乃周星馳從影以來頗受爭議的作品,蓋因本片雖然是喜劇片,但內容幾乎是一個悲劇:描述一個實力派演員在明星制度下難有出頭的苦悶。有指這是周星馳早年演藝生涯的影射,因為周星馳1980年出道時一直只能在電視台跑龙套,跑了8年龍套才有機會轉戰電影,成為票房保證。此片情節雖為虛構,卻真實地反映出周星馳對於跑龍套生涯的深刻觀察與體驗,諸如片中主角尹天仇對只有幾秒鐘的鏡頭仍試圖與導演溝通自己的演法,或是受導演批評死來死去都死不了、浪費劇組時間與底片等情節,都是來自周星馳對自己早期演藝生涯的體會 此片亦是周星馳最後一部在香港拍攝的電影,其後於2000年到中國大陸發展 《喜劇之王》秉承周星馳電影一貫品質,重播率非常高。 。.

查看 悲劇和喜劇之王 (香港電影)

催淚遊戲

是日本俗語。電子遊戲(主要為美少女遊戲)類型之一,指的是「玩起來令人感動得熱淚盈眶」的遊戲。別名「泣系遊戲」「令人想哭的遊戲」「賺人熱淚的遊戲」等。广义上除了专门以感动为特点的剧本之外,还包括比起性描写而言,将重点放在剧本创作方面的GALGAME和美少女游戏。.

查看 悲劇和催淚遊戲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Hamlet)又名《王子復仇记》,是莎士比亞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劇作品,是他最負盛名和被人引用最多的劇本。習慣上將本劇與《馬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並稱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戏剧中叔叔克劳地谋害了哈姆雷特国王,篡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葛簇特;王子哈姆雷特因此为父王向叔叔报复。剧本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伪装的、真实的疯癫 —— 从悲痛欲绝到假装愤怒 —— 探索了背叛、复仇、乱伦、堕落等主题。 《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是最長的一齣,也是英国文学中最富震撼力、影响力的戏剧之一,并似乎“不停地被他人讲述、改编着。”本戏剧是莎士比亚有生之年最受欢迎的戏剧之一,并自1879年以来就雄踞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演出榜首。戏剧影响了众多作家,包括歌德、詹姆斯·乔伊斯、艾瑞斯·梅鐸等人,并被称为“在《灰姑娘》之后最常被搬上荧幕的戏剧。”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来自于阿姆雷特传奇(Amleth),出自十三世纪的萨克斯·格勒麦蒂克斯的作品《格斯塔·达诺拉姆》,并在十六世纪由学者弗朗西斯·迪·贝勒弗莱斯特重新讲述。他也可能参考了伊丽莎白时代的《乌哈姆雷特》(Ur-Hamlet)。莎士比亚也让演员理查德·伯比奇出了名。See Taylor (2002, 4); Banham (1998, 141); Hattaway asserts that "Richard Burbage...

查看 悲劇和哈姆雷特

关汉卿

漢卿,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解州(今山西运城)人,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祁州(今河北安国)人等说法,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生平事跡不詳,根據《錄鬼簿》、《青樓集》、《南村輟耕錄》一些零碎的資料來看,他是金末元初人,活躍於約1210年至約1300年(元成宗大德)間。.

查看 悲劇和关汉卿

具象人类知识系统

具象人类知识系统(figurative system of human knowledge)有时也被称为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之树,是用来展示知识结构的树状图,由让·勒朗·达朗贝尔和德尼·狄德罗为《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制作。 该树是人类知识的分类,其灵感来自弗兰西斯·培根的《学术的进展》。树状图上只是的三个主要分支为:“记忆”/历史, “理智”/哲学和“想象”/诗歌。 值得注意的事实是神學归类在“哲学”下。历史学家羅伯·丹屯主张将宗教分类到人类理智中,其本身(啟示)并不是一个知识来源,是有关这个作品争议的重要因素。 另外注意,「神的知识」与「占卜」和「黑魔法」只隔几个节点。 右图中是法文原版。也有用。另一个该树状图的翻译在文献中(参考Schwab)。下面是一个中文版本。.

查看 悲劇和具象人类知识系统

光環 (光象)

光環(英文:Glory)為氣象學的名詞,中國宋朝時稱為光相、現代中文習稱佛光、寶光、寶光環、觀音圈、觀音輪、反日華等等;歐洲則稱作布羅肯幽靈(英文:Brocken Specter)、布羅肯虹(英文:Brocken Bow)或布羅肯現象(英文:Brocken Phenomenon),是一種陽光透過雲霧反射,並經由雲霧中的水滴發生繞射與干涉,最後形成一圈彩虹光環的光学现象,在光環中經常包括觀察者本身的陰影。.

查看 悲劇和光環 (光象)

克里斯托弗·馬洛

克里斯托弗·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英國伊莉莎白年代的劇作家、詩人及翻譯家,為莎士比亞的同代人物。馬洛以寫作無韻詩(blank verse)及悲劇聞名,亦有學者認為他在生時比莎士比亞更出名。 1593年5月18日,英國政府下令通緝馬洛,但卻並沒有列出任何理由。同月20日,馬洛於被帶到英國樞密院前接受審訊,其後需要每天向他們報到。10天後,馬洛與Ingram Frizer等人爭執期間,被Ingram Frizer用匕首刺死。到了現在,仍沒有人知道他的死與樞密院的審問有沒有關連。.

查看 悲劇和克里斯托弗·馬洛

剧作家

劇作家,是指專門從事戲劇文學寫作的作家。這些作品可能是為舞台表演而創作,或是不可能上演的舞台劇本,或是只以劇本對話形式的純粹文學創作。 英語裡的「劇作家」(playwright)一詞首先出現於英國劇作家本·琼森的諷刺詩《致編劇》(To Playwright)。「Play-wright」一詞有「編寫表演的工匠」的意思,暗諷當時在劇場裏工作的二流散文作家。因為當時的劇作家多數採用格律詩體裁,並自稱為詩人,這種做法一直延至19世紀早期。儘管如此,現代「playwright」一詞已沒有貶意。.

查看 悲劇和剧作家

Code Geass反叛的魯路修

| 《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コードギアス 反逆のルルーシュ)是日本日昇動畫製作的Code Geass動畫系列第一作。故事描述被神聖不列顛帝國侵略而亡國的日本──11區中,立志粉碎帝國的黑色王子魯路修,與堅持公理的白色騎士朱雀所掀起的巨大變化。.

查看 悲劇和Code Geass反叛的魯路修

皮埃尔·高乃依

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出生于法国西北部的鲁昂,是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与莫里哀、拉辛并称法国古典戏剧三杰。主要作品有《熙德》、《西拿》、《波利耶克特》和《贺拉斯》等。他的剧作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对当时的法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查看 悲劇和皮埃尔·高乃依

皮埃蒙特語

iso3 皮埃蒙特語(nome nativo Piemontèis, codice ISO 639-3 pms) ,在1981年底被歐盟認定為受法律保護的歐洲少數人語言之一(歐盟第4745號決議),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Red book on endangered languages)統計,皮埃蒙特語在受保護語言之列,它是西部新拉丁語族的,與法語和奧克語相近,是意大利北部的高盧-意大利語到高盧-羅曼語的一個過渡。 它的輔音和元音都很豐富,而詞法、句法、詞匯都是延自於意大利語。.

查看 悲劇和皮埃蒙特語

瞧!这个人

《瞧! 這個人》(Ecce Homo),德国哲學家尼采的自傳,完成於1888年,并在尼采死後的1908年由其妹出版。本書其實在出版後並未受到重視,一直到1970年才廣為人知。 在《瞧! 這個人》這本書裡面,是尼采對自己哲學著作作出註腳的作品,同時也是他展現自身的一部作品。在本書裡面,已經出現他晚期作品的主題,特別是在批判基督教和「重估一切價值」的觀念上。 現在對尼采創作的可信度,以及其作品受到精神疾病影響的程度,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不過尼采經《瞧! 這個人》這本書裡面的自我解釋遠比其他作品、甚至是自傳多。.

查看 悲劇和瞧!这个人

玩具 (小說)

《玩具》,是倪匡筆下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之一,系列編號44,連載於1979年8月9日至11月27日的《明報》。另外,衛斯理系列中的《圈套》與《玩具》相關,但並非續集。 故事描述未來的地球人被電腦統治的悲劇。在未來,電腦以弄走地球上的氧氣方式,滅絕地球上所有生物,剩下來的人,就成為電腦的玩具。衛斯理經過多番追查,被機械人擄到未來,成了機械人的玩具。最終經過千辛萬苦逃回現代,卻發現原來這是機械人的另一種玩樂方式。.

查看 悲劇和玩具 (小說)

玩美女人

《玩美女人》(Volver,西班牙語意指「to return」,代表著本片主旨「歸鄉」(),)是2006年西班牙電影,由西班牙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執導。 本片是2006年第59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競賽影片之一。最終贏得兩座獎項:最佳女主角獎(包含片中六位女演員)和最佳劇本獎。2006年3月10日於西班牙舉辦電影首映,亦是電影的拍攝地。潘妮洛普·克魯茲入圍2007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西班牙第二位奧斯卡提名的女主角。 電影情節源自於阿莫多瓦早期電影《窗邊上的玫瑰》(),曾經要以小說形式出版,但因抄襲影片《The Freezer》的劇本架構而遭到封禁。影片的主题包括性侵、孤独与死亡,并融合了闹剧、悲剧和魔幻现实主义等元素。.

查看 悲劇和玩美女人

理查三世 (戏剧)

《理查三世》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逼真地描述了理查三世短暂的执政时期,Baldwin(2000年),第1-2页。该剧本被认为创作于大约1591年。这部戏剧有时被分类为悲剧(早期的四开本),但是更准确的分类应为历史剧,如《第一对开本》中作品分类。作品从《亨利六世第三部》展开故事情节,成为从《理查二世》开始的系列历史剧的结束。该作品是莎士比亚第二长的剧本,仅次于《哈姆雷特》,由于《第一对开本》中收录的《哈姆雷特》版本短于先前的四开本,因此《理查三世》是其中最长的剧本。剧本的长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缺点,因为太长而很少被完整地表演,一些不重要的人物常常被删减。 另一个改编的原因是莎士比亚假设观众熟悉《亨利六世》系列,经常间接引用其中的事件,比如理查谋杀亨利六世以及亨利六世妻子玛格丽特败北。现在,由于之前的作品不太为人所知,因此玛格丽特这个角色通常被删去,并且有时从《亨利六世》三部曲中提取一些资料加入到剧本中来解释人物的关系。.

查看 悲劇和理查三世 (戏剧)

理性與感性 (電影)

《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是一部由英美合拍的1995年电影,由李安执导,根据简·奥斯汀1811年的同名小说改编。女演员艾玛·汤普森编写了剧本并饰演埃莉诺·达什伍德一角,凯特·温丝莱特扮演埃莉诺的妹妹玛丽安。电影剧情围绕达什伍德姐妹展开,虽然她们来自一个富裕的英国乡绅家庭,但却因故陷入贫困,迫使她们通过婚姻来获取财政上的保障。男演员休·格兰特和艾伦·瑞克曼分别出演两姐妹的追求者。影片于1995年12月13日在美国上映,次年2月23日在英国发行。 制片人林赛·多兰是奥斯汀小说长时间的粉丝,她聘请了汤普森来编写剧本。后者前后花了5年时间执笔编撰了多个版本,这期间她除本片外还参加了其它电影的制作。由于这是汤普森首次创作的电影剧本,多家制片公司不是很愿意接手,但最终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同意发行本片。汤普森与埃莉诺一角年纪上有很大差距,她本打算找另一位女演员,但之后导演说服了她亲自出演。 汤普森的剧本夸大了达什伍德家族的富裕程度,并且让其之后陷入贫困的场景对现代观众来说更能接受。她还改变了男主角的性格特点,让他们对于新时代观众来说更有吸引力。此外,片中还通过意象和场景来强调两位女主角的性格差异。李安获选担任本片的导演,这部分是因为他1993年的作品《喜宴》获得了成功,并且多兰还认为请他来执导有助于让电影获得更广阔的观众群。影片的拍摄获得了1600万美元的预算,李安倾向于通过不同角度来进行拍摄,之后众演员也开始相信他的直觉。 《理智与情感》上映后获得了票房上的成功,专业评价方面更是得到了压倒性的好评,并获得了多项荣誉,其中包括1995年英国电影学院奖的11项提名以及最终的3项获奖。影片还得到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女主角、原著改编在内的7项提名,最终为汤普森拿下了原著改编奖,她也因此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编剧和表演类奖项的电影人。本片的成功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奥斯汀作品的兴趣,许多类似体裁的作品因此诞生。《理智与情感》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奥斯汀作品改编电影。.

查看 悲劇和理性與感性 (電影)

神探夏洛克

《神探夏洛克》(Sherlock)是一部英国 BBC 电视连续剧,改編自亞瑟·柯南·道爾爵士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偵探小說。該劇將原著的故事背景從19世紀大英帝國鼎盛時期搬到了21世紀英國繁華熱鬧的大都市。 本剧編劇為史蒂芬·莫法特和马克·加蒂斯。由班奈狄克·康柏拜區饰演夏洛克·福尔摩斯,馬丁·費里曼饰演約翰·華生。继2009年末播出的试播集之后,各90分钟的第一季三集在2010年7月、8月于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和英國廣播公司高清台播放;第二季的三集於2012年1月播放,並於同年5月在美國的英國廣播公司美國台和PBS公共电视网頻道播放。第三季則于2014年1月1日開始在英国播出,並取得平均達1182萬人次的收視率,成為英國自2001年以來,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集。這部劇集已在超過200个國家及地區播放。 此劇是哈斯伍德电影公司為英国广播公司製作,並成為美国公共电视台《》(Masterpiece)系列的一部分。劇集曾在多個地區進行拍攝,包括伦敦、梅瑟蒂德菲尔、斯旺西、达特穆尔和加的夫等。其他演員包括鲁珀特·格雷夫斯飾演雷斯垂德探長、安德魯·斯科特飾演吉姆·莫里亚蒂教授、马克·加蒂斯飾演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尤娜·斯塔布斯飾演房東哈德遜夫人(Mrs.

查看 悲劇和神探夏洛克

禁色 (電影)

是一部1992年上映的香港悲劇電影,由陳奧圖執導,也是其首部女同性戀三級片。.

查看 悲劇和禁色 (電影)

科巴卡巴那

科巴卡巴那(Copacabana(At The Copa))是1978年由巴瑞·曼尼洛发表的一首Disco单曲。这首歌的创作者还包括Jack Feldman以及Bruce Sussman。该歌曲被收录进曼尼洛同年发表的专辑Even Now。该歌曲为曼尼洛赢得了1979年格莱美奖的Best Male Pop Vocal Performance奖项。.

查看 悲劇和科巴卡巴那

科里奧蘭序曲

科里奧蘭序曲(Coriolan-Ouvertüre),作品62,是貝多芬的序曲創作,以海因里希·約瑟夫·馮·科林(Heinrich Joseph von Collin)的悲劇作品為背景。全曲大體上按照悲劇的內容進行,以c小調主題表現科里奧蘭的侵略羅馬決心,並以降E大調主題象徵其母對兒子息戰的懇求。科里奧蘭最終聽了母親的話,決定不再戰鬥,卻沒辦法將已達羅馬的大軍撤回,在掙扎之下,以自殺收場。 Category:貝多芬作品.

查看 悲劇和科里奧蘭序曲

窦娥冤

《窦娥冤》全稱《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劇劇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情節反映出元代貪污官吏「無心正法」,草菅人命,以及百姓有冤無路訴的黑暗現實和政治弊病。 《竇娥冤》曾改編為傳奇《金鎖記(明傳奇,非張愛玲版本)》及地方戲曲《六月雪》,後人常以故事中的「六月飛霜」比喻冤情。王國維認為《竇娥冤》一劇“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查看 悲劇和窦娥冤

等待戈多

《等待果陀》(法文:En attendant Godot,英文:Waiting For Godot)是萨缪尔·贝克特创作的一齣荒诞派戏剧,講述了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二人徒勞地等待果陀的到來。果陀的不在場,以及戲劇的其它方面,都導致了許許多多的猜想和解釋。戲劇被選爲“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英語戲劇”。原法語版在1948年10月9日到1949年1月29日完成,并于1952年发表。贝克特花了很长时间试图上演该剧,徒劳无果。最后终于在1953年1月5日在巴黎的巴比侖劇院(Théâtre de Babylone)首演。当时的导演是羅傑·布林(Roger Blin),并在剧中扮演波卓(Pozzo)的角色。这次演出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从而帮助贝克特实现突破,成为著名的作家。《等待果陀》的英文版是貝克特自己對他法語版的翻譯,並添加了副標題“兩幕悲喜劇”。 德语区的首演是在1953年9月8日的柏林的許洛史巴克剧院。贝克特的世界成名其实应该追溯到这齣“重复的单幕”剧作。该剧的名称「等待戈多」从此在国际上成了习语,即无可奈何地等待,漫长而毫无意义、并且最终徒劳无获。.

查看 悲劇和等待戈多

索尔 (悲剧)

索尔(Saul)是一个有五幕戏的悲剧,由于1782年创作,是其得名的是其主角被赋予了暴君和受害者两方面的悲情英雄主义。 这部作品标志了意大利悲剧和前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

查看 悲劇和索尔 (悲剧)

索福克勒斯

索福克勒斯(Σοφοκλῆς,前496年/前497年-前405年/前406年)Sommerstein (2002), p. 41.

查看 悲劇和索福克勒斯

緋聞

緋聞(),又稱桃色新聞或粉紅色新聞,是指與愛情、性相關的消息。「緋」字本義是「紅色」,紅色在華人地區本有喜慶的含意,「緋聞」本身是指值得喜慶的事情,引申為男女情愛的消息,性質屬於中性,不一定是醜聞,但因為涉及敏感關係,所以常會對當事人有負面影響。 由於不少社會傳統上均對男女交往、戀愛等有一定的禁忌和限制,因此戀愛、曖昧關係常成為人際關係中茶餘飯後的話題,在任何社交圈子均可能有緋聞產生。如中小學生在學校裡常會指某些男女同學互相傾慕,而實際上當事人未必有這樣的想法,甚至彼此之間不熟稔甚至無甚接觸,這類緋聞往往令當事人尷尬,而談論者則從開別人玩笑感受到樂趣。 在辦公室政治裡,緋聞除了是茶餘飯後的閒聊話題外,還可以用作抹黑或攻擊對手的工具。由於有些人認為戀愛會影響工作,而辦公室戀愛又可能造成工作上的利益衝突,因此緋聞當事人的事業發展可能會受到影響。 在現代娛樂圈,緋聞常被用作宣傳工具,為流行文化中的現實藝人做配對,引發觀眾立體的聯想,目的為成功建立公眾形象。緋聞分為正面也有負面兩種。例如某電視劇熱播,單身的男女主角拍劇日久生情,受到視迷祝福。但已婚或已有穩定伴侶的藝人與他人傳出緋聞,常會令家庭觀眾反感,導致當事人被公司冷處理等,都是緋聞。緋聞未必是真實,也未必是純虛構,必定要有娛樂性,否則傳聞流傳不會擴大,深遠。 政治人物的緋聞也可能影響公眾對他們的觀感,如果傳緋聞的對象背景涉及政治、經濟的利益關係,常會被人質疑有利益輸送。此外,已婚的政治人物與其他人傳出緋聞,可能會變成性醜聞。 公眾人物或會有「人言可畏」的壓力,緋聞甚至引發自殺悲劇。.

查看 悲劇和緋聞

红楼梦 (1987年电视剧)

《红楼梦》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旗下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电视剧,1984年9月开始拍摄,1987年在中国大陆全国首播。该剧根据红学家周汝昌的意见,没有按照高鹗的续四十回的情节拍摄,对结尾部分作了重大改动。 该剧由多位文艺界泰斗如启功、沈从文、王昆仑等人担任顾问,于全国各地遴选演员,仅林黛玉一个角色就有三万余人参选,并专门花时间对演员进行培训。其制作极为严谨,仅为不到一分钟的抚琴镜头就专门为演员聘请古琴老师进行教学。且专门建造正定荣国府、北京大观园作为拍摄基地,并在黄山、长江、苏州园林等名胜古迹处取景。该剧的拍摄集中了当时大陆电视业界和红学界的诸多力量,在大陆电视剧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本剧播出后即红极一时,并多次重播,成为经典剧集。剧中的《枉凝眉》、《葬花吟》等歌曲也广为传唱。而引起广泛争议的是电视剧的故事结局,没有按照高鶚續之后四十回,而是根据红学家的探佚结果,悲剧結局更为彻底。.

查看 悲劇和红楼梦 (1987年电视剧)

约斯特·范·登·冯德尔

约斯特·范·登·冯德尔 (Joost van den Vondel,),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詩人和劇作家,善於悲劇,被認為是17世紀最傑出的荷蘭詩人和劇作家。他在2004年票選最偉大的荷蘭人當中,排名第五十三。.

查看 悲劇和约斯特·范·登·冯德尔

维特 (歌剧)

《维特》(Werther)是法国作曲家马斯内的歌剧,完成于1892年,脚本由爱杜亚·布劳(Edouard Blau)、保罗·米利耶(Paul Milliet)以及乔治·哈特曼(Georges Hartmann)根据歌德的小说改编而成。全剧于1892年2月16日,在维也纳宫廷剧院首次演出。.

查看 悲劇和维特 (歌剧)

缪斯

繆思(Μουσαι、Muses)是希臘神話主司藝術與科學的九位古老文艺女神的總稱。她們代表了通過傳統的音樂和舞蹈、即時代流傳下來的詩歌所表達出來的神話傳說。她們原本是守護赫利孔山泉水的水仙,屬於寧芙的範疇。後來人們將奧林匹斯神系的阿波羅設立為她們的首領。繆思女神常常出现在众神或英雄们的聚会,轻歌曼舞,一展风采,为聚会带来不少的愉悦与欢乐。 在荷馬史詩,繆思有時一个,有時數个,均未提及个人名字,只說她們喜愛歌手,給予他們鼓勵和靈感。赫西俄德在其《神譜》說,她們是眾神之王宙斯和提坦女神的記憶女神謨涅摩敘涅所生育的9个髮束金帶的女兒。阿爾克曼則認為她們要比宙斯古老,是烏拉諾斯和蓋亞的3个女兒。.

查看 悲劇和缪斯

罪惡王冠

《罪惡王冠》(ギルティクラウン),是由Production I.G公司製作,並在日本富士電視台noitaminA放送的原創系列電視動畫。于2011年10月開始播放,2012年3月22日播放完畢,全22話。製作委員會在官網宣布將會以「失落的聖誕」(Lost Christmas)為主題推出OVA和遊戲軟體,已在7月26日發售。.

查看 悲劇和罪惡王冠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威廉·莎士比亞著名戲劇作品之一,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誤稱為莎翁四大悲劇之一(實為《馬克白》、《奧賽羅》、《李爾王》及《哈姆雷特》。戏剧讲述了两位青年男女相恋,却因家族仇恨而遭不幸,最终两家和好的故事。戏剧在莎士比亚年代颇为流行,并与《哈姆雷特》一道成为最常上演的戏剧。今天,戏剧主角被认为是青年恋人的典型。 罗密欧与朱丽叶属于传统恋爱悲剧,其背景可以追溯至古代。戏剧基于意大利的故事,在1562年被亚瑟·布鲁克翻译为《罗密欧斯与朱丽叶的悲剧历史》,并在1567年被威廉·品特用散文的方式改写为《欢愉宫殿》。莎士比亚从两者中获取了大量灵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加入了配角,如帕里斯、墨古修等。戏剧于1597年第一次出版,并被认为写于1591到1595年间。戏剧文字版质量低劣,之后几经修订,达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质量标准。 莎士比亚使用了富有诗意的戏剧结构,特别是将戏剧在喜剧和悲剧之间来回切换,增进了紧张气氛。他增强了配角作用,并使用次要剧情来润泽故事。戏剧因不同的角色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有时因角色的成长而随之改变。例如,罗密欧随着戏剧的发展而运用了更多的十四行诗。 《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多次改编,在剧场、银屏、音乐剧中上演。.

查看 悲劇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德斯的西米亚斯

西米亚斯(Simias, Simmias of Rhodes),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古希腊诗人之一,生活于罗德斯岛。他著有四部不同文体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短诗、警句以及抒情诗等。现存其三首有关游戏技巧的诗歌作品。他亦为一位语法学家,著有三部与之相关的学术著作。.

查看 悲劇和罗德斯的西米亚斯

罗贝尔·加尼耶

罗贝尔·加尼耶(Robert Garnier,),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家。他的一生主要使用法语写作诗歌和戏剧等文学著作,尤其是他的悲剧作品都以古典榜样进行效仿创作。.

查看 悲劇和罗贝尔·加尼耶

美國演員工會獎

影視演員協會獎(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簡稱SAG Awards),通常譯作美國演員公會獎,是由美國影視演員協會所頒發的年度獎項,專門針對電影與電視節目傑出表現而設置,在好萊塢的重要性僅次於電影獎奧斯卡金像獎和電視獎艾美獎,為每年重要的戲劇獎項及奧斯卡獎最重要的風向球之一。 SAG獎正式設立於1995年2月25日,並自該年開始頒發1994年的第一屆獎項,每年表揚前一年度影劇的傑出表現。獎項的入圍名單是根據隨機的4200名會員決定,投票者來自電影與電視的協會,而入圍後的作品將由全體會員票選而成(至2007年已有12萬名會員),其會員與奧斯卡金像獎重疊甚多。紅毯及頒獎典禮每年在加州洛杉磯舉行,入圍者的出席率極高。SAG獎自1998年起由TNT頻道轉播。 SAG獎的獎座設計為41公分高、5.4公斤重的實心青銅裸體男子雕像,手中拿著各代表喜劇和悲劇的兩種面具,此獎座名為"The Actor"。 至2013年度的第20屆為止,獲得最佳主角獎、配角獎、集體演出獎只有三位,皆為女演員,為芮妮·齊薇格、海倫·米蘭和凱特·布蘭琪。.

查看 悲劇和美國演員工會獎

美狄亚 (古希腊悲剧)

《美狄亚》(Μήδεια),古希腊诗人欧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剧。 《美狄亚》主要描写家庭问题,是欧里庇得斯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查看 悲劇和美狄亚 (古希腊悲剧)

美狄亞

美狄亞(古希腊语:Μήδεια,拉丁语:Medea)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岛国科尔喀斯的公主,伊阿宋(以及埃勾斯)的妻子,也是神通广大的女巫。 美狄亞的父亲是科尔喀斯国王埃厄忒斯。美狄亚被爱神之箭射中,与率领阿爾戈英雄前来尋找金羊毛的伊阿宋一見鍾情,帮助伊阿宋盗取羊毛并杀害了自己的亲弟弟阿布绪尔托斯。不料對方後來移情別戀,美狄亞由愛生恨,將自己親生的兩名稚子殺害以洩憤,最後釀成了悲劇。.

查看 悲劇和美狄亞

義大利文學

意大利文學 (意大利語︰Letteratura italiana)就是以意大利語書寫的文學,多數於意大利完成。它亦指由意大利人或在意大利以其他語言書寫的文字,它們都接近意大利語。一般认为,但丁的《神曲》是意大利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同时也是最经常被引用的作品。.

查看 悲劇和義大利文學

羅伊·安德森

羅伊·安德森(Roy Andersson,)是一位瑞典電影導演,他執導的電影包含《瑞典愛情故事》(1970年)與《二樓傳來的歌聲》(2000年)。比起其他電影,《二樓傳來的歌聲》(Sånger från andra våningen)成功地鞏固他的個人風格-使用長鏡頭的荒誕喜劇,諷刺僵固的瑞典文化,具有費里尼式的怪誕風格。三十年來,他的生涯執導超過400部廣告和兩部短片,但只執導過五部長片電影。2014年作品《寒枝雀静》赢得第71届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查看 悲劇和羅伊·安德森

父亲 (油画)

《父亲》是中国画家罗中立于1980年创作的一幅油画,当年获得“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 该画长2.16米,宽1.52米,描绘了一个农民的头部特写,该农民手端一个碗,面部堆满沧桑的皱纹,左耳夹着一支圆珠笔,整个画面极具悲剧性的震撼力。 左耳所夹圆珠笔是后来加上的,在画面中若隐若现。原作最初在四川展出,纯粹表现勤劳、善良、愚昧的中国农民的形象;后来为参加中国青年美展,特意加上这支圆珠笔,以表达新中国农民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的意愿。.

查看 悲劇和父亲 (油画)

瑪美里族

美里族(Mah Meri),馬來西亞雪蘭莪州之加厘島(英文:Carey Island)上的原住民族,2006年人口約1300人。瑪美里族是屬于Senoi人6個部族之一,其他5族為Che Wong、Jahut、Semoq Beri、Semai和Temiar。 瑪美里族在加厘島上已經生存了約400年,到目前為止尚保存其傳統文化,族內多人對神明的力量深信不移。此族婦女多為編織好手,從小就自行編織瑪美里族的傳統服裝、家中擺設裝飾及籃子等;而該族男性多有木雕才能,他們的木雕藝術在國際上甚為知名,其中不乏世界級著名的木雕作品。.

查看 悲劇和瑪美里族

电影类型

電影類型(Film Genre),也叫做“片種”,指的是基於電影的敘事元素和情感反應進行相似分類的電影類別。絕大部分電影類型的理論源自文學批評。電影的基本類別包括“虛構片”和“紀錄片”, 而從它們又誕生了其他子分類,文獻紀錄片和。其他的子項包括以法庭和庭審為主題的影片——。其他一些看上去似乎並無關係的虛構片類型也可以結合成新的類型,例如《鬼玩人》系列電影中結合了恐怖與喜劇。其他流行的子類別還包括浪漫喜劇片和動作喜劇片。 電影通常可以根據場景、主題、情感、格式、目標觀眾和預算進行分類。根據場景可以區分出戰爭片、西部片或太空歌劇片等;根據主題可以區分出科幻片、運動片或犯罪片等;根據情感可以區分喜劇片、恐怖片或催淚片等;根據格式則有兩個標準,鏡頭(比如:)和膠片(例如:35毫米、、8毫米);根據目標觀眾可區分、青春片和等;而根據預算規模則可以區分B級片、大片或小成本電影等。.

查看 悲劇和电影类型

特洛伊妇女

《特洛伊妇女》(The Trojan Women;Τρῳάδες)古希腊诗人欧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剧。.

查看 悲劇和特洛伊妇女

牛津通识读本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Very Short Introductions series,简称VSI系列) ,是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年开始出版的一套系列丛书。这套书的每一本都对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简洁而精炼的介绍。几乎所有读本都由该领域公认的专家撰写,篇幅为100–150页,并包括进一步深度阅读的建议。作者们往往提供了个人的见解,但每个读本都力图做到中立和完整。 截至2014年9月,该系列已出版书目达到401本,包括 历史、神学、文艺理论、科学哲学、后现代主义、情绪、动物权利、伦理、莎士比亚、休谟、恐怖主义、西班牙内战和进化论等。出版商表示“该系列丛书将会涵盖所有的主要学科, 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个可读性强且包罗万千的工具书图书馆。” VSI系列上市以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截至2011年, 该系列已被翻译为25种语言,在全世界的销量超过500万册,其中许多读本被选为大学入门教材。系列简体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代理出版。 VSI系列的大量书目为首次撰写,但也有一些选自牛津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书籍。.

查看 悲劇和牛津通识读本

狄奥迪克底

奥迪克底(Theodectes),()。古希腊法塞利斯的悲剧诗人,演说家。他先后师从柏拉图、伊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成为著名的演说家。他著有悲剧,诗体流传谜语以及散文体修辞作品。他著有50部悲剧,在13次比赛中八次获胜(其中七次在酒神节)。他的剧作包括《吕思克乌斯》、《马乌索卢斯》和《腓罗克拉泰斯》等。在41岁时去世。.

查看 悲劇和狄奥迪克底

狄斯比斯

斯比斯(Thespis),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古希腊伊卡里亚诗人之一,因革新悲剧而闻名,他使用一名演员做开场并与歌队进行交流(从合唱表演到戏剧的转变)。其作品尚存有争议。.

查看 悲劇和狄斯比斯

盲妹雪恨

《盲妹雪恨》(Revenge of the Blind Girl)是一齣悲情悲劇的美國粵劇。它是美國粵劇團「詠霓裳男女班」的戲目,1927年12月1日在美國舊金山永同福戲院演出。.

查看 悲劇和盲妹雪恨

盲探

是一部由寰亞公司与銀河映像等联合出品,杜琪峯執導、韋家輝与游乃海等联合编剧、劉德華和鄭秀文主演的香港喜剧劇情片,這是杜劉鄭三人繼《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和《龍鳳鬥》後合作的第四部作品。影片讲述“盲探”庄士敦在帮助女警员何家彤寻找失踪10多年的学妹小敏的过程中,所呈现的集犯罪、喜剧、惊悚、爱情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悬疑故事。香港和中国大陆于2013年7月4日、台湾于7月26日上映。.

查看 悲劇和盲探

盜亦有道

是一部1990年的美国黑帮犯罪電影,由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所执导。剧本改编自美国作家尼古拉斯·派勒吉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所撰写的1986年非小说著作《》。电影叙述了美国历史上黑帮名人亨利·希尔與他的朋友在1955年至1980年期間的興衰史,生动而逼真地勾勒出黑道人物独特的生活形态和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查看 悲劇和盜亦有道

銀河鐵道之夜

《銀河鐵道之夜》(,平文式羅馬字:Ginga Tetsudō no Yoru)是日本作家宮澤賢治在1934年所出版的著名童話作品,也被視為小說,是宮澤賢治的代表作之一。 本作大约写于1927年,1934年被列入文圃堂出版的《宫泽贤治作品集》中第三卷正式发表。其實全書仍在草稿階段,現存4个版本,以最后一个最为人所熟知,不同版本間差異較大,學者對此眾說紛紜。不過作品充滿唯美幻想色彩的獨特描寫,因此仍受到許多人喜愛。 《银河铁道之夜》在1985年被改编成同名动画,一直以来都有许多艺术家根据宫泽的小说创作出很多作品。.

查看 悲劇和銀河鐵道之夜

莎翁情史

是一部1998年首映的浪漫喜劇電影,由英国导演約翰·麥登執導。劇本則來自於1990年因威廉·莎士比亞的影響而創作了一齣成功戲劇──《君臣人子小命嗚呼》(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的劇作家湯姆·斯托帕德與兼任製片人的馬克·諾曼。 本電影榮獲1998年度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7項獎項,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及最佳原創劇本這4項大獎。這亦是自1977年,喜劇電影《安妮霍爾》(Annie Hall)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後,第一部喜劇電影奪得這項榮譽。直至現在,還未曾有同類型的電影獲得該獎項。.

查看 悲劇和莎翁情史

莫比烏斯 (電影)

《莫比烏斯》(뫼비우스,Moebius) 是一部韩国导演金基德编剧、执导的剧情片,全片沒有一句台詞。内容涉及切斷生殖器和母子乱伦场景,因此受到了韩国映像部门的严格审查,被評定為限制上映級,相當於被禁播。在剪輯掉表達重要主題「如同心臟一般」的場景之後,才下禁為19禁級。在第70届威尼斯影展上全球首映無刪減版本,韩国于2013年9月5日上映。.

查看 悲劇和莫比烏斯 (電影)

莉布丝公主

莉布丝,又译为黎布瑟(捷克语:Libuše;德语:Libussa 或 Libuscha)是一个虚构的霍什米索王朝(Přemyslid)和所有捷克人的祖先。据传说,她是三姐妹(半人半精灵)中最小、但也是最聪明的,在父亲去世后成为女王,她嫁给了一个农夫-培密索尔(Přemysl),与他一起建立了霍什米索王朝,并在公元8世纪预言和创建了布拉格城市。.

查看 悲劇和莉布丝公主

聖槍修女

《聖槍修女》,或名為《摩登大法師》,是日本漫畫家森山大輔的漫畫作品,並改編成電視動畫。 由於本作品的內容是青少年適宜觀看,加上有宗教關係和生死的故事場面,所以與傳說巨神伊迪安一樣被嚴禁在香港播放動畫版,但一海之隔的台灣比較沒此忌諱,因此仍舊正常在電視台播出。.

查看 悲劇和聖槍修女

菲利普·罗斯

菲利普·米尔顿·罗斯(Philip Milton Roth,),美国小说家、作家,代表作包含描述美國猶太人生活的小說《再见,哥伦布》,並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肯定.

查看 悲劇和菲利普·罗斯

萧鼎

萧鼎(),本名张戬,福州仓山人。毕业于中华职业大学(今福建工程学院),中国網路小说作家,福州作家协会理事。其写作的长篇古典仙侠小说《诛仙》在網路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查看 悲劇和萧鼎

非此即彼

《非此即彼》(丹麦文:Enten-Eller)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著作。.

查看 悲劇和非此即彼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出生名:Sigismund Schlomo Freud,),奥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犹太人。生於奥地利弗萊堡(今屬捷克),後因躲避納粹,遷居英國倫敦。精神分析学的創始人,被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以別於後來发展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 1881年,弗洛伊德获取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一家维也纳医院工作,期间仍未放弃在脑性麻痹,失语症以及微观精神解剖学方面的研究。这些临床经验为他将来对潜意识以及精神抑制机制的深刻理解和精神分析学(一种提倡通过精神分析学家与病人的沟通来治疗精神病例的学说)的提出奠定了基础。Ford & Urban 1965, p.

查看 悲劇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馬克白

《馬克白》(Macbeth)是莎士比亞最短的悲劇,也是他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常被认为是他悲剧中最为阴暗、最富震撼力的作品。故事的地点设在苏格兰,并以戏剧的方式、通过心理作用、政治争斗的方式观察了追逐权势而背信弃义的邪恶。它大致根据蘇格蘭哲学家赫克托·波伊斯的《苏格兰国王麦克白》而寫成。 戏剧讲述了勇敢的苏格兰将军馬克白从三女巫得到预言,称他某日会成为苏格兰国王。出于野心和妻子的怂恿,馬克白暗杀了国王邓肯,自立为王。在自责与幻想的折磨下,他很快堕落成为一名暴君,不得不通过持续的狠手来保护自己,打压敌意与猜忌。大屠杀与内战使得馬克白与他的夫人变得自大、疯狂,直至二人最后的灭亡。舞台上,因馬克白夫人的情緒起伏多變,很多人都認為那是最難演的女性角色。 《麦克白》擁有不少「道德劇」的特徵。學者因其中支持詹姆士一世掌權,普遍認為它是一齣典型地寫於詹姆斯一世時代的戲劇,大概寫成於1606年。西蒙·弗曼在环球剧场看戏的笔记大概是本剧演出的最早记录,时间为1611年4月。剧本则在1623年的《对开本》中第一次出现,大概是戏台的台词本。不少證據顯示現有的文字曾被托马斯·米德尔顿修改。米德尔顿從他自己的劇作《The Witch》(1615年)加入了不少在原作頗受歡迎的段落,如女巫和赫卡忒的那一場。這些修改(整個第三幕第五場,及部分第四幕第一場)一般而言也被收錄。莎士比亚剧作的资料来源于《霍林希德编年史》中苏格兰王馬克白、麦克德夫、邓肯一世的相关记录。史书记录了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相关事件,与莎士比亚和他同年代的类似。戏剧将史实改编,与真实事件有不少出入。.

查看 悲劇和馬克白

骆驼祥子

《駱駝祥子》,中國現代長篇小說,作者老舍,1936至1937年在雜誌上連載,1939年首次出版單行本。故事講述1920年代北京一個年輕人力車夫的掙扎和不幸,命途坎坷的祥子一心希望擁有自己的洋車,卻一再得而復失,最後抵不過社會環境的重重打擊,自甘墮落。《駱駝祥子》內容寫實,呈現北京城風貌,流露對低下階層的深切同情和關懷,對個人主義的奮鬥不表贊同,也譏諷政治上的集體行動主張。技巧方面,小說結構嚴謹緊湊,運用北京方言,文字生動傳神,善用象徵與反諷手法,深入描寫人物的心理和情感。《駱駝祥子》是中國新文學中讀者最多、最為知名的作品之一,被譽為代表老舍文學事業的巔峰和抗戰以前最出色的中國現代小說,也是寫實主義文學的里程碑之作。.

查看 悲劇和骆驼祥子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列表

诺贝尔文学奖(Nobelpriset i litteratur,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是1895年按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5个奖项之一,由瑞典学院每年颁发给在文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根据诺贝尔的遗愿,该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瑞典学院选出五人委员会来评选当年获奖者。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于1901年颁给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每位获奖者都会得到一块奖牌,一份获奖证书,以及一笔不菲的奖金,奖金的数额每年会有变化。1901年普吕多姆得到的奖金为150,782瑞典克朗,相当于2007年12月的7,731,004瑞典克朗。该奖每年于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隆重的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颁发。 截至2017年,已经有114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1958年,俄罗斯出生的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面对苏联政府的压力而不得不谢绝该奖。1964年,让-保罗·萨特也像之前一直拒绝任何官方荣誉一样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共有14位女性获得过这一奖项,在所有诺贝尔奖中仅次于和平奖。 诺贝尔文学奖诞生后,只有四年将奖项同时授予了两位获奖者,分别是1904年、1917年、1966年和1974年,还有7年因各种原因而没有颁奖,分别是1914年、1918年、1935年、1940至1943年。另外還有8次是延遲一年才頒發前一年的獎項,分別是1915年、1919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和2018年。.

查看 悲劇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列表

魔法少女小圓角色列表

法少女小圓角色列表,是日本電視動畫《魔法少女小圓》(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及其續作《劇場版 魔法少女小圓[新篇]叛逆的物語》,加上外傳漫畫作品——《魔法少女小織》、《魔法少女和美 〜The innocent malice〜》、《魔法少女餡餅 The Legend of "Jeanne d'Arc"》、《魔法少女鈴音》,遊戲——《魔法紀錄 魔法少女小圓外傳》所有登場人物的詳細介紹。.

查看 悲劇和魔法少女小圓角色列表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Jean-Baptiste Lully,),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卢利(Giovanni Battista Lulli),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里作曲,是路易十四的宫廷乐正(Surintendant de la Musique)。他控制了当时的法国音乐生活,开创了法国歌剧,发展了大经文歌和法国序曲,对当时的欧洲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亨利·珀塞尔、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让-菲利普·拉莫等作曲家。.

查看 悲劇和让-巴普蒂斯特·吕利

讓-弗朗索瓦·馬蒙泰爾

讓-弗朗索瓦·馬蒙泰爾(Jean-François Marmontel,),法國男性歷史學家、作家,百科全書派學者。.

查看 悲劇和讓-弗朗索瓦·馬蒙泰爾

诺尔玛

《诺尔玛》(Norma),又名《諾瑪》。是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的一部著名的歌剧作品,意大利语脚本由罗马尼(Felice Romani,1788-1865)根据亚历山大·苏美于1831年在法国上演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来。.

查看 悲劇和诺尔玛

谈美书简

《谈美书简》,1980年出版,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作品,是朱光潜82岁高龄写出的一本通俗读物。.

查看 悲劇和谈美书简

賽密拉米德

《賽密拉米德》為吉奥阿基诺·罗西尼所作之二幕歌劇。该剧是由罗西尼改編自伏尔泰的悲劇“賽密拉米斯”(Semiramis),原剧则又是依据传奇女王萨穆-拉玛特的傳說所創作之。賽密拉米德一劇於1823年2月3日在威尼斯之費尼契劇院首演。该剧是罗西尼所作的最后一部意大利歌剧。.

查看 悲劇和賽密拉米德

贾科莫·卡萨诺瓦

贾科莫·卡萨诺瓦(Giacomo Girolamo Casanova,),极富传奇色彩的意大利冒险家、作家、「追寻女色的风流才子」。18世纪享誉欧洲的大情圣。生于意大利威尼斯,卒於波希米亚的达克斯(现捷克杜赫佐夫)。 有关于卡萨诺瓦许多人都会将其与拜伦的小说/歌剧《唐璜》(Don Juan)相提并论,因为他们同样在一生中有着不计其数的伴侣。然而卡萨诺瓦终究不同于虚构的故事,唐璜只是一个传说,而卡萨诺瓦则是真真切切的历史。与唐璜中更加不同的是,卡萨诺瓦深爱着他所有的女人,并与她们长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风流韵事也只不过是卡萨诺瓦丰富多彩的人生中某个章节。 卡萨诺瓦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当属其穷尽晚年精力的创作《我的一生》(Histoire de ma vie),这部法语写成的自传式小说讲述了卡萨诺瓦一生中的故事。选择法语撰寫只因为方便流传的原因(中世纪法语是欧洲最广为流传的语种)因此卡萨诺瓦在自传的序言中也写道:J'ai écrit en français, et non pas en italien parce que la langue française est plus répandue que la mienne(我用法语写自傳而不用意大利语,是因为法语比我自己的語言流传得更廣。)。由此可见卡萨诺瓦预想到或试图令自己的这部自传经久流传,为了方便以后未知的读者群而选择了一种更为普及的语言。此前另一位威尼斯的知名人物——剧作家卡罗·哥尔多尼(Carlo Goldoni)亦同样选择用法语书写自己的自传,或许亦对卡萨诺瓦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卡萨诺瓦撰寫的一些其他作品使用的都是意大利语,或许这位大情圣预知到了那些作品不会成为历史的纪念碑,然而自传就另当别论。.

查看 悲劇和贾科莫·卡萨诺瓦

贾科莫·普契尼

贾科莫·安东尼奥·多米尼科·米凯莱·塞孔多·马利亚·普契尼(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義大利作曲家。著名的作品有《波希米亞人》、《托斯卡》與《蝴蝶夫人》等歌劇,这些也是当今世界上经常演出的歌劇。這些歌劇當中的一些歌曲已經成為了現代文化的一部份,其中包括了《賈尼·斯基基》的《親愛的爸爸》與《杜蘭朵公主》中的《公主徹夜未眠》在內。.

查看 悲劇和贾科莫·普契尼

鴿子在樹枝上沉思

《鴿子在樹枝上沉思》 (En duva satt på en gren och funderade på tillvaron) 是一部2014年罗伊·安德森执导的瑞典喜剧剧情片,这是导演执导的“生活三部曲”中继《二楼传来的歌声》(2000年)和《啊!人生》(2007年)之后的又一部作品。在第71届威尼斯影展上首映,并赢得金狮奖,成为首部夺得该荣誉的瑞典电影。还获得2015年欧洲电影奖最佳喜剧电影。 片名来自16世纪的荷兰(或比利时)著名画家-zh-cn:勃鲁盖尔;zh-hk:布呂赫爾; zh-tw:布勒哲爾;-的名画《雪中猎人》,画中描绘了一群猎人打猎归来的场景,其画面左上方的树枝上停着几只黑色的鸟儿。导演借片名要表达“我们的所作所为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查看 悲劇和鴿子在樹枝上沉思

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元朝雜劇,作者為紀君祥。本劇全名或作《趙氏孤兒大報仇》(見於明人臧懋循所編《元曲選》),或作《冤報冤趙氏孤兒》(見於《元刊雜劇三十种》)。 此部悲劇內容取材自春秋時代發生在晉國的「下宮之難」事件,但並非按照歷史事實撰寫,大幅度改變了歷史上的人物關係。.

查看 悲劇和趙氏孤兒

黃秋生

黃秋生(Anthony Wong Chau Sang;),原名安東尼·威廉·帕里(Anthony William Perry),香港知名演员。戲路寬廣,演出超过200部电影,兩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還奪得最佳男配角以及台湾电影金马奖男配角;2015年於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中奪得最佳男主角,是首位集影帝、視帝、劇帝於一身的香港演員。 2013年和演藝學院同門師妹甄詠蓓及張珮華成立神戲劇場並和甄氏擔任聯合藝術總監。同年10月,黃秋生首次參選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組委員並成功當選。.

查看 悲劇和黃秋生

黑色电影

黑色电影(Film noir)是電影界用語,多指好莱坞侦探片,特别是強調善惡劃分不明確的道德觀与來自於性的動機的题材。一般認為,好莱坞经典黑色电影时期從1940年代持續至1950年代末。这个时期的黑色电影带有压抑黑白片的视觉风格,源自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同时很多典型的情节以及对经典黑色电影普遍看法来自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犯罪小说。Film noir这个词来自法语,1946年第一次被法国评论家Nino Frank使用,主要用來描述該類風格晦暗、悲觀且憤世嫉俗的此類型電影,這類電影通常將背景放在犯罪舞弊叢生的底層社會,充斥著被過去羈絆,對未來欠缺安全感正邪角色的無法自拔。但当时大部分美国电影业界人士并不了解这个概念。影史学家和评论界在事后才定义黑色电影;很多后来被认为是拍摄黑色电影的電影人声称當時并没有意识到在制作一个新类型的影片。.

查看 悲劇和黑色电影

辛德巴德的第八航次

《辛德巴德的第八航次》(هشتمین سفر سندباد)(1964)是的一場戲。.

查看 悲劇和辛德巴德的第八航次

露露

露露是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一部未完成的歌剧。这是一部由十二音技法写成的名作。 法兰克·维特金的两部悲剧《潘多拉的魔合》和《地精》都是以露露为主角的。贝尔格将它改编成三幕歌剧。而歌词是被原封不动地移植到歌剧上了。也有人认为,伦敦1888年的开膛手杰克系列谋杀案(连续谋杀),也是催生此部歌剧的事件之一。 1937年6月2日上演了露露的片断。弗里德里希·切哈把歌剧补充完整,并于1979年2月24日在法国巴黎歌剧院首演,指挥是皮埃尔·布列兹。 早在歌剧完成之前,贝尔格就已完成了露露组曲。.

查看 悲劇和露露

阿基乌斯

阿基乌斯(Lucius Accius),()。来自皮萨乌鲁姆的剧作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仅有约700行流传至今,其中包括主要以希腊悲剧为主的46行悲剧残篇以及两部历史剧《埃涅阿斯的后人》(又称《德基乌斯》)和《布鲁图斯》。其他作品有《编年史》,有关历法和节日的六音步诗作《教诲》,他的大部分时间居于罗马,他在拉丁文学发展的过程中较有影响,其作品被西塞罗引用,维吉尔也受其影响。.

查看 悲劇和阿基乌斯

阿尔克斯提斯

阿尔克斯提斯(Alcestis)。古希腊女性人物之一。由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相关悲剧作品之中所反映并闻名。为国王珀利阿斯之女,曾代替患病的丈夫阿德墨托斯受死,后为人所救出。其事迹亦于艺术作品中得到广泛反映,如歐里庇得斯寫成同名的古希臘悲劇。.

查看 悲劇和阿尔克斯提斯

阿伽颂

阿伽颂(Agathon,Ἀγάθων,)。古希腊悲剧作家之一,他是首位通过想象人物构成虚拟主题的作家。此外,他还擅常于音乐,前416年他在雅典的酒神节的戏剧比赛中第一次获得胜利。前40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他离开雅典到达马其顿并至终老。柏拉图与阿里斯多芬均对其有所叙述。.

查看 悲劇和阿伽颂

阿凯夫斯 (埃雷特里亚)

埃雷特里亚的阿凯夫斯(Achaeus of Eretria,),雅典悲剧诗人。他的作品鲜为人知,批评家视其为五大悲剧作家之一。哲学家迈内德姆斯认为他的羊人剧仅次于埃斯库罗斯的羊人剧。其著作已知剧名的有19部。.

查看 悲劇和阿凯夫斯 (埃雷特里亚)

阿玛拉逊莎

阿玛拉逊莎(Amalasuntha),又称为:阿玛娜·希莎(Amalasuentha)(公元495年 - 535/534年4月30日)是526年至534年东哥特人女王,狄奥多里克大帝的第三个女儿。 公元515年她嫁给了曾居住于西哥特伊士班尼亚的东哥特阿马尔(Amal)贵族直系后裔,维德里希(Widerich,生于公元450年)的儿子、贝里斯蒙德(Berismund,生于公元410年)的孙子、公元400年东哥特人国王(死于公元400年后)的重孙,(公元480年-522年)。 婚后七年,她的丈夫就去世了,留下了两个孩子,阿塔拉里克和(公元517年-550年后,公元550年嫁给了(germanus))。公元526年,她的父亲狄奥多里克大帝去世后,她的儿子接替东哥特王位,而她作为摄政而掌握实权。由于她深受古罗马文化的浸透,在对儿子的教育或个人感情上,均偏重东罗马而非哥特,与大臣们的关系也愈益紧张,她自己意识到处境危急,已怀疑有三家哥特贵族暗地里反对她的统治,随时可能被放逐并处死。于此同时,她开始了与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谈判,表达了愿归顺君士坦丁堡的愿望,但534年她儿子的逝世使計劃突遭劇變。 兒子過生後,阿玛拉逊莎女王让她的表弟 登上王位 (因当时狄奥达哈德的妻子仍活着,她無法以身相許,二人仍以表姐弟相称),她自己繼續垂簾聽政保持現有地位。但事后证明该选择非常不明智,因为狄奥达哈德更加引起了东哥特人的不满。為平民憤,不久在他的命令或授意下,阿玛拉逊莎被囚禁到托斯卡纳博赛纳湖中的玛塔纳 (Martana)岛上,并于公元534/535年春季的4月30日,在洗澡时遇刺被勒死。 阿玛拉逊莎的首席大臣兼文学顾问卡西奥多罗斯 的信件以及普罗科匹厄斯和约尔丹尼斯的历史著作,為後人能得知有关阿玛拉逊莎性格的主要資料。 年轻的卡洛·哥尔多尼以阿玛拉逊莎悲剧的一生为蓝本,写下了第一部戏剧,并于1733年在米兰上演。 小行星650-“阿玛拉逊莎”,就以她的名字命名。.

查看 悲劇和阿玛拉逊莎

阿诗玛

《阿诗玛》(彝文:由于凉山规范彝文与石林使用的撒尼彝文有差异,《阿诗玛》是撒尼人的文学作品,撒尼文中包含未被Unicode收录的字符(Unicode仅收录了凉山规范彝文),故彝文名称用图片替代。黄建明等, 《阿诗玛》, 第1页,国际音标:,汉文早期也写作阿斯玛)是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长诗,是一部记录了彝族撒尼社会发展的民间历史著作刘世生, 彝族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第367页,被撒尼人称为“我们民族的歌”刘薇, 《阿诗玛》汉译本语词程式比较, 第14页,属于口传五言诗,是撒尼人民族文化的代表杨波, 阿诗玛民族文化助推石林旅游经济发展探究, 第35页。长诗由撒尼先民在漫长的劳动生活中,以口耳相传讲述和歌唱的方式保存下来,至今仍在撒尼人中广泛流传,可在婚嫁、葬仪、劳动、生活等场合讲唱王贵, 爱情叙事诗《阿诗玛》与《召树屯》之比较, 第17页,也因包含一定的宗教内容被视为宗教经典(多为祭祖、祭神的内容),在一些固定的祭祀礼仪中讲唱刘薇, 《阿诗玛》汉译本语词程式比较, 第17页。 《阿诗玛》故事的形成年代最早为公元前8世纪,最晚为1726年清政府改土归流结束,时间跨度近2,500年,并不是在某个具体的时间点上形成吴兴帜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化演绎的反思——以彝族撒尼人《阿诗玛》遗产为例, 第60页。对于最著名的高潮情节“抢婚”较准确的主要形成时代,学界也多有争论,上自原始社会时期,下至明代中后期均有说法,多数观点认为主要产生于母系社会末期谭婷, 《阿诗玛》音乐剧改编研究, 第12-13页或土司制度末期刘世生, 彝族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第378页。 《阿诗玛》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珍品,代表着撒尼人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崔晓霞, 民族叙事话语再现—《阿诗玛》英译研究, 第35页,2006年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流传最广的汉语《阿诗玛》文本化作品,是由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等4人于1953年整理而成的杨知勇, 阿诗玛的诞生——搜集整理《阿诗玛》五十年来的回顾, 第50页。至今已有八个不同版本的汉文版《阿诗玛》出版发行,各版本的长度不一,大约在1,500行至1,800行毕明, 为蒙冤辞世者的辩白——从《阿诗玛》的重新整理说起, 第42页。整理本因脱离原始的《阿诗玛》长诗内涵,也受到了学界的批评。《阿诗玛》的传说、故事和诗歌曾被改编为多种艺术形式郭思九, 《阿诗玛》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75页。.

查看 悲劇和阿诗玛

赫拉克勒斯后裔

在希臘神話中,赫拉克勒斯後裔(Heracleidae、Heraclids,(Ἡρακλεῖδαι))是為數眾多的赫拉克勒斯的後裔,狹義上特別指代他的長子許羅斯及其後裔。其他赫拉克勒斯後裔還包括: 瑪卡里亞,剌摩斯,曼托,比亞諾耳,特勒波勒摩斯和忒勒福斯。他的後裔多是多里安人的國王,統治了邁錫尼文明時期的伯羅奔尼撒的王國。根據希臘神話的古典文獻,他們自稱他們從其祖先處得到了統治的權力。德國古典學學家穆勒在他的作品《多里安人》中記錄到他們是通過"多利安人入侵"成為統治者的。雖然由於不同的記錄者,其族系順序可能不同,但在其死後被流放的赫拉克勒斯的後裔幾代後的重返以繼承其先主在邁錫尼希臘的土地的神話主題的文化重要性,維護了傳統統治階級的合法性。.

查看 悲劇和赫拉克勒斯后裔

葵盛東邨連環兇殺及傷人事件

葵盛東邨連環兇殺及傷人事件是於2010年5月8日在香港新界葵涌葵盛東邨盛國樓及盛安樓的連環兇殺及傷人事件,事件中有5人被斬傷,其中2人死亡。.

查看 悲劇和葵盛東邨連環兇殺及傷人事件

邦妮和克萊德

邦妮·派克(Bonnie Parker, )和克萊德·巴羅(Clyde Barrow, )是美國歷史上有名的鴛鴦大盜,1930年代在美國中部犯下多起搶案,克萊德至少殺害了九名警察。1934年5月23日,兩人被路易斯安那州警方设伏击毙。.

查看 悲劇和邦妮和克萊德

邪恶力量

《邪恶力量》(Supernatural),又叫《凶鬼恶灵》,是一部2005年开播的以超自然现象为主要题材的美國电视剧。该剧主要讲述四海为家的两兄弟和开着老式黑色雪佛兰“羚羊”穿梭在美国各处调查不可思议的事件并与超自然力量战斗的故事。该剧以宗教神话为主线,并以单元剧的形式串联起美国各地的民间传说和都市传说,例如恶鬼、吸血鬼、狼人與其他超自然生物。 该剧在加拿大拍摄,於2005年9月13日在美国WB电视台首播。因2006年9月18日WB电视台与UPN电视台合并为CW电视台,所以该剧后在CW电视台播放。本剧已成为CW台最长寿剧集,至2016年已播出至第12季。創作人埃里克·克萊普克將尼爾·蓋曼的作品《睡魔》及《美國眾神》與喬瑟夫·坎伯的《英雄的旅程》(The Hero's Journey)並列為對《邪恶力量》影響最深的作品。.

查看 悲劇和邪恶力量

蓬莱泰三

蓬莱泰三(蓬莱泰三,)。日本电视剧剧作家与著名的作词家。主要活动于20世纪中后期,他凭借以战争和交通为主题的悲剧以及展现人物烦躁与愤怒的内心情感的剧作而闻名于世。.

查看 悲劇和蓬莱泰三

蓬波尼乌斯·塞昆杜斯

蓬波尼乌斯·塞昆杜斯(Pomponius Secundus),约活动于公元1世纪中期。曾任执政官和日耳曼军事指挥官。他是一位悲剧作家,仅有一部名为《埃涅阿斯》(历史剧)的剧作传世。.

查看 悲劇和蓬波尼乌斯·塞昆杜斯

醒悟

醒悟(Anagnorisis,;ἀναγνώρισις(認識到))或發現(Discovery)是戲劇等作品中的緊要關頭,角色出現重大發現,而闡述過去沒有說明的事件或情況。Anagnorisis在希臘語文裡本來指回想,包含當事人本身及該者所代表的意涵。在亞里斯多德詩學,Anagnorisis是主人公猛然覺悟到所處事件的真實情況,而最後主人公洞察與角色的關係(通常為敵方(antagonist))。.

查看 悲劇和醒悟

野島伸司

野島伸司(),日本知名編劇,新潟縣柏崎市出身。活躍領域亦包括詩、繪本、小說、作詞等方面。曾執筆多部膾炙人口的電視劇,如《101次求婚》、《高校教師》、《一個屋簷下》、《》、《聖者的行進》等劇,為90年代的社會寫實派路線代表性人物,其企畫的《無家可歸的小孩》和擔任原案的《新白色之戀》亦造成話題。.

查看 悲劇和野島伸司

金大奶奶

《金大奶奶》,台灣知名文學家白先勇所寫之第一篇小說,發表於民國47年(1958年),是一齣邪惡欺壓良善的悲劇。 故事中雖以金大奶奶為主角,但實際上表達的正是傳統中國那些吭不了聲的婦女之寫照,小說寫封建主義的倫理信條下的傳統悲劇。.

查看 悲劇和金大奶奶

金門女

《金門女》(英文名:Golden Gate Girl)是一齣講述美國舊金山華僑社區的一段愛情悲劇的粵語電影。.

查看 悲劇和金門女

腓力库斯

腓力库斯(Philicus, Philikos, Philiscus of Corcyra),约活动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悲剧诗人之一,居住于亚历山大城,为酒神狄奥尼苏斯的祭司,一生共著有24部悲剧,但现已全部失传。他的抑扬格六音步诗歌《德墨忒尔颂》现仅存草纸本残篇。为该体裁的较早作品之一。.

查看 悲劇和腓力库斯

艾凡·瑞秋·伍德

埃文·蕾切尔·伍德(Evan Rachel Wood,)是一位美国女演员兼歌手。她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演艺圈,参加了多部电视剧集的演出,包括《》(1995至1996年)和《》(1999至2002年)。1998年的《》是她首次以女主角身份出演电影,这时她还只有9岁。2003年的严肃题材影片《十三岁》是伍德的成名作,她因在片中转变戏路,演出一个更面向成人的女儿角色而赢得了金球奖的提名。 伍德之后出演的大部分都是独立电影,其中包括2005年的《》和《》,2006年的《》,还参演了2007年的大制作影片《穿越苍穹》。2008年起,伍德开始出演了更多的主流电影,包括2008年的《摔角王》,2009年的《怎样都行》和2010年的《总统杀局》。她也有回归电视界,在2009至2011年的电视剧《噬血真愛》中扮演吸血鬼女王苏菲-安妮(Sophie-Anne),后又在HBO的迷你剧集《幻世浮生》饰演凱特·溫斯蕾的女儿,并因此获得了金球奖剧集、迷你剧集或电视电影类最佳女配角奖提名和黄金时段艾美奖迷你剧集或电影杰出女配角奖提名。截至2016年,她在HBO電視劇《西方極樂園》中飾演人形機器人迪樂芮·艾伯納西,為她贏得一項及獲得提名。 《卫报》曾形容伍德是“她这一代人中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她的私生--,特别是与瑪麗蓮·曼森的关系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两人于2010年订婚。不过到了2012年10月,伍德嫁给了英国男演员占美·比爾,他们有一个儿子,2014年离婚。.

查看 悲劇和艾凡·瑞秋·伍德

艾蒂安·若代勒

艾蒂安·若代勒(Étienne Jodelle,),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诗人、剧作家。为七星诗社的成员。他的《被俘的克娄巴特拉》(16世纪中期出版)是最早的法语悲剧作品之一。.

查看 悲劇和艾蒂安·若代勒

英國文化

英國文化受其自由民主、島國、大國、宗教等等的因素影響。英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四地區組成,四地區都有獨自的風俗和象徵。傳統上英國并不屬於歐洲,但歐洲文化也很大程度上地影響到了英國,二者綜合發展成了西方文化。 英國文學、音樂、電影、藝術、戲劇、媒體、電視、哲學和建築也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在科技上也很先進。運動也是英國文化重要組成部份之一,它也是很多運動的發源地,包括本國最流行的英式足球。英國因此也被描述為“文化大國”, 倫敦也由此成爲了世界文化中心之一。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這場運動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於一度是大英帝國,英語也隨著其殖民地的拓展而成爲了一種世界性語言,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等諸多國家人民的母語也都是英語。這些國家有時統稱英語圈。 其殖民地的文化反諸其身,對其文化,尤其是飲食產生了重大影響。.

查看 悲劇和英國文化

英倫情人

是一部1996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安东尼·明格拉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克莉斯汀·史考特·湯瑪斯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朱丽叶·比诺什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查看 悲劇和英倫情人

離騷

《離騷》,中國戰國時代辭賦,作者楚國貴族屈原,楚辭中最著名最出色的作品,全長2477字,屬自傳文學與抒情詩。在《離騷》中,屈原自述身世、才華與志向,抨擊小人誹謗中傷,抒發被君王疏遠的悲憤;申明擇善固執,寧死不悔,堅持初衷,絕不同流合污;詩人向神靈陳辭,叩問巫師,在去留之間猶疑不決,設想上升天界,駕御飛龍玉車,周遊四方,但天門不開,向神女求婚失敗,最後因不忍去國而留下。《離騷》抒發诗人死守善道,孤芳自賞,遺世獨立之情,悲嘆了無知音,舉世溷濁,時不我予。作品風格浪漫,想像豐富,感情激蕩,辭采瑰麗,擅用比喻手法,托物寄興,以披花綴草、玉石寶劍等意象象徵自己高潔不群的品格,彰顯其君子形象。《離騷》對後世文人深具感染力,其主題與風格為其他辭賦作家所模倣,發展為漢代「士不遇」的辭賦傳統,啟發遊仙詩與閨怨詩的寫作,是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崇高地位。.

查看 悲劇和離騷

雅典的泰门

雅典的泰門 (The Life of Timon of Athens 或 Timon of Athens) 是一套關於一個名為泰門(可能受同名的哲學家影響)的雅典人的財富的作品,由威廉·莎士比亞作的,普遍認為是他最晦涩和最困難的作品之一。它通常被認為是悲劇,但有的学者将它归类为问题剧。.

查看 悲劇和雅典的泰门

耶律倍

耶律倍(约899年或900年-937年1月7日)是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國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姓耶律氏,汉姓刘氏,汉名倍,契丹名图欲(或作突欲、托雲等),曾模仿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取筆名黃居難,字乐地。他是大契丹国(后改称大辽国)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和追尊的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东丹国国王(称人皇王,一般也通称东丹王,926年-930年在位)。他生前为大契丹国的皇太子(916年-927年在位),但未即位为皇帝,其子耶律阮(辽世宗)即位后被追尊为帝,以后的辽代诸帝除辽穆宗耶律璟外都是他的子孙。 由于耶律倍在死后被追尊为皇帝,史书中除了称他为太子倍、人皇王或东丹王外,也常以其庙号义宗、第一个皇帝谥号让国皇帝和第二个皇帝谥号文献皇帝等称之。 耶律倍作为统辖一方的君主,其政绩并不突出,但他文武双全,不但是统兵的战将和军事谋略家,更集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和画家等于一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家学者,在文化和艺术方面颇有成就,堪称有辽一代第一位大艺术家。.

查看 悲劇和耶律倍

陈燕燕 (演员)

燕燕(),原名陈茜茜,素有“南国乳燕”、“美丽的小鸟”之称。中国早期电影女演员,香港电影业女企业家。.

查看 悲劇和陈燕燕 (演员)

陈露

露(),中国吉林省长春人,女子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她于1994年在第十七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获得了中国第一枚(亚洲第二枚)花样滑冰冬奥会奖牌,于1995年在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成为中国第一位(亚洲第三位)花样滑冰世界冠军,于1998年在第十八届冬奥会中获得了中国第二枚(亚洲第三枚)花样滑冰冬奥会奖牌,成为亚洲第一位连续两届冬奥会都获得奖牌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因在数场比赛和表演中演绎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女主角为恋人殉情并蛻變成蝴蝶的爱情悲劇,陳露被觀眾與媒體暱稱為冰上蝴蝶。.

查看 悲劇和陈露

LGBT歷史人物列表

本列表收錄歷史上的LGBT人物及其相關歷史事件。很多文明或社會都存在過同性別間的親密關係,就靈長目動物和當代原始社會存在同性親密關係的事實來看,在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同性之間的性關係應當就存在了(像是對遺址出現雕刻圖案的其中一種解釋是:兩名男性間的性愛活動)。 歷史人物是否为同性戀或雙性戀,時常是人們熱烈爭辯的話題。然而關於这方面的確切資訊卻很少,人们只能利用有限的证据来推斷或詮釋。列表人物的列名,是以親密情感或性關係來推測,從現代的標準來看不一定會被认为是同性恋或雙性戀。 親密情感可能是浪漫友情的展現,未必涉及情慾關係。性關係的發生不必然表徵性傾向和情慾品質,而可能是迫於生計的賣淫,迎合社會形象成家生子,或士人表現灑脫風流的一時享受。經驗過同性或異性性行為的歷史人物,並不能確定該個體符合現代觀點下「同性戀」、「雙性戀」的身份認同。不過由於過往歷史對LGBT的形成有所影響,同性之間的情慾和親密友誼,仍是LGBT歷史的重要面向。 本列表按照時代先後排序,收錄公元1900年前逝世的歷史人物,二十世紀以及之後的LGBT人物請見LGBT人物列表。.

查看 悲劇和LGBT歷史人物列表

VR驅魔人

《VR驅魔人》(VR Exorcist),是香港電視娛樂所製作的電視劇,全劇合共20集。於2018年3月26日至4月20日,逢星期一至五晚上22:00-22:30在ViuTV播出。由王貽興以及自編自導自演,其他主要演員有岑珈其、葛民輝、鄧兆尊、余慕蓮、鄧月平、、林兆霞、彭浩翔、趙詠瑤、吳浩康、陳健朗、林耀聲、陳逸寧、、李拾壹、黃溢濠、、楊天命、、I Love You Boyz、、吳佩孚、樓南光、劉浩龍、談善言、顏國樑、路芙、Kevin Boy、阿檸、Oscar、麻利亞、、、、陳國邦、羅敏莊、劉皓嵐、蘇民峰、朱薰、盧覓雪、河國榮、吳耀漢、泰山、E-Kids、錢小豪、、Yellow!、江若琳、詹瑞文、吳麗珠以及,監製、。本劇集的賣點是利用「港式捉鬼敢死隊」作為題材,用虛擬實境(VR)裝置去捉鬼。.

查看 悲劇和VR驅魔人

暗戀桃花源

《暗戀桃花源》是表演工作坊的舞台剧,由賴聲川編導,為台灣舞台剧重要劇作,1986年於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首演,1991年、1999年、2006年以及2016年四度重新推出舞台,1992年曾改編為電影版本演出,打破劇場框架形式,更在國際影展上獲獎無數。全劇共分十四幕,由「暗戀」與「桃花源」兩個悲喜劇於舞台碰撞、並置,而形成新的戲劇張力。 2006年,表演工作坊與明華園戲劇團合作,桃花源部分改由歌仔戲演出;該年,賴聲川並編導中國大陸版本,並由中國大陸演員擔綱,於北京、上海演出。2007年,表演工作坊更與香港話劇團合作,推出三地聯演版和香港版。2007年,被田本相譽為與老舍《茶馆》、曹禺《雷雨》並列百年華文戲劇經典作品。 紐約時報稱此劇為「華人世界最受歡迎之作品」;2015年美國奧勒岡莎士比亞戲劇節以世界經典之名,推出80場英文版《暗戀桃花源》,演出後深獲好評,此舉亦創下華人劇場界新的里程碑。.

查看 悲劇和暗戀桃花源

查尔斯·多默里

查尔斯·多默里(Charles Domery),又名查尔斯·多默兹(Charles Domerz),出生于1778年,逝世时间和地点不详,是一位以异常大的胃口而知名的波兰军人。于对抗法国期间在普鲁士皇家陆军服役时,他发现军中口粮供应不足,于是选择开小差加入法国革命军来换取食物。在法军服役期间,他虽然总体上身体还算健康,但在食欲上卻無法節制,会吃掉任何能够吃到的食物。驻扎在巴黎附近时,他创下了一年吃掉174只猫的纪录。虽然不喜欢吃蔬菜,但要是没能找到其他食物,他会每天吃掉4至5磅(1.8至2.3公斤)的草。在法国护卫舰奥什号(Hoche)上服役期间有船员被炮火炸断了腿,多默里甚至试图要将之吃掉,直到被别的船员抢走并扔进了大海。 1799年2月,奥什号被英国军队俘虏,船上包括多默里在内的船员都被拘留在利物浦。多默里贪婪的食欲让英国人大为震惊,虽然提供给他的口粮定量已经是其他犯人的十倍,但他仍然在不停地找“食物”,他吃掉了监狱里的猫,还有至少20只老鼠进了他的囚室后就再也没出现过,监狱里的蜡烛也被他吃了一支又一支。多默里的事迹引起了“照顾伤病水手与照顾和治疗战俘委员会”(The Commissioners for taking Care of Sick and Wounded Seamen and for the Care and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 War)的关注,并为弄清其食量而做了次实验。在一天的时间里,多默里吃掉了共计7.3公斤的牛乳房、牛肉和牛脂,并且都是生食,还有4瓶波特啤酒,他不但把这些全部都吃了下去,而且这一整天都没有排便和排尿或呕吐。.

查看 悲劇和查尔斯·多默里

柳生忍法帖

《柳生忍法帖》,是日本小說家山田風太郎的「忍法帖」系列作之一(其它作品尚有《甲賀忍法帖》、《伊賀忍法帖》、《女忍忍法帖》等)。小說本創作於1964年,是山田風太郎筆下的「柳生十兵衛三部曲」其中一部,1998年曾拍成電影,2005年推出漫畫《Y十M~柳生忍法帖~》。.

查看 悲劇和柳生忍法帖

恋爱的犀牛

《恋爱的犀牛》(Rhinoceros in Love)是孟京辉导演的小剧场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大陆创下小剧场话剧的演出纪录,被誉为“年轻一代的爱情圣经”。,廖一梅孟京辉应邀为“悲观主义三部曲”开讲 1999年于北京第一次公演,2003年北京、上海、深圳、韩国公演,广受好评,2004年9月11日-25日再次于北京首都剧场公演。至今,该剧已经上演了五个版本,接演该剧而逐渐走红的演员也不在少数。据官方统计,至2012年8月,该剧的累计上演场次已达到1000场。.

查看 悲劇和恋爱的犀牛

李爾王

《李爾王》(King Lear)是威廉·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之一。由于两位女儿阿谀奉承,李尔王将自己的产业分给了她们,造成了悲惨的后果。 戏剧可能于1605年写成,故事讲述了一位传说中罗马人时代之前,不列颠国王李尔的故事,关于这位国王的史记、诗歌和剧作在莎士比亚时代前便已存在。莎士比亚的早期版本《李尔王生平的真实历史和他的三位女儿》于1608年以四开本的形式出版。另一更加适合演出的版本则在1623年出现在《第一对开本》上。今天,编辑们常常就两者进行对比,有人则认为每一版本都有自己独特的完整性,应当得到保护。 清教徒革命后剧院往往不喜欢这部作品中虚无主义的味道,因此一般在上演时对它改编。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部作品被普遍公认为莎士比亚最伟大的创作。许多有名的演员扮演过李尔王,但一般认为只有上了年纪的演员才能真正体现这个角色。悲剧的特色在于探究人类的不幸和亲属之间的关系。萧伯纳曾写道:“没有人可以写出比‘李尔’更加悲惨的戏剧了。”.

查看 悲劇和李爾王

杭州市

杭州市,简称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之一,浙江省交通枢纽、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杭州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下辖10区、1个县级市和2个县,总面积16,853.5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92.3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946.8万,其中市区824.1万。 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面积达到34,585平方公里,居住的人口已经达到2,152.1万人。根据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2年中国都市圈评价指数”,杭州圈在中国大陆是仅次于上海圈、广州圈、首都圈(北京)的第四大都市圈。2015年杭州经济总量位居中國大陸第十,并被《福布斯》多次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杭州正在以“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为总体发展目标,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前进。 相传当年大禹在这里停靠过船泊,故其地称“禹航”,谐音为“余杭”;一说“禹航”只是后人附会,“余”字与“无锡”之“无”、“勾吴”之“勾”一样,实为古吴越语中的发语词,江浙地名中常见。隋朝取余杭县之“杭”字,改该县所在的钱唐郡为杭州,此名辗转沿用至今。杭州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著名的良渚古城便坐落于此;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中央管辖史。古时曾称“临安”(南宋)、“钱塘”、“武林”等。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内有西湖、西溪湿地等景區,其中西湖周邊還有文瀾閣等眾多名勝古蹟。因為風景秀麗,自古有“人間天堂”的美誉。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主办了2016年G20峰会,2018年世界短道游泳錦標賽、2022年亚洲运动会也将在杭州举办。.

查看 悲劇和杭州市

杀死一只知更鸟

《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是美國作家哈波·李於1960年發行的小說,榮獲當年度普利策奖。此書剛出版便獲得極大成功,取材自作者對其家人與鄰居的觀察以及發生在作者10歲時(1936年)故鄉附近的一起事件。 雖然故事題材涉及種族不平等與強暴等嚴肅議題,其文風仍溫暖風趣。小說以第一人稱著成,敘述者的父親亞惕·芬鵸在書中為道德端正的角色,亦是正直律師的典範。一名評論家這樣解釋小說有巨大影響力的原因:「在二十世紀,《梅岡城故事》大概是美國最廣為閱讀的種族相關書籍,而它的主角亞惕·芬鵸則塑造了種族正義最不朽的小說形象。」Crespino, Joseph (Summer 2000).

查看 悲劇和杀死一只知更鸟

梅珍

梅珍 (Mui Zhen),1947年演出粵語電影《胡不歸(下卷)》,飾演潘小姐;1949年10月演出武俠電影《夜破藏香洞》,擔任女主角,飾演韓文鳳,並隨片登臺表演古裝霓裳羽扇舞。梅珍在1949年6月26日(星期日)下午3時30分,在「凱旋舞廳」舉行的『舞國皇后』選舉活動裡,以97.60分,在20位參加者中奪得1949年舞后的榮譽。曾在1958年一度息影,在1969年8月8日(星期一)晚上在「金漢酒樓 Buckingham Restaurant」設宴招待新聞界,表示在1969年 8月下旬,復出接拍愛情文藝悲劇電影《鬱金香》,擔任女主角。獨資成立「金霞公司」出品古裝武俠片《羅剎嬌娃》。參演80齣電影。.

查看 悲劇和梅珍

欧里庇得斯

欧里庇得斯(Ἐυριπίδης,)与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并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九十二部作品,保留至今的有十七部。对于欧里庇得斯的评价,古往今来一向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最伟大的悲剧作家,也有人说悲剧在他的手中衰亡,无论这些评价如何反复,无庸置疑的是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对于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查看 悲劇和欧里庇得斯

歐邁尼斯

-- -- 歐邁尼斯(Ευμένης,英文名:Eumenes,約公元),又譯尤米尼斯,是古希臘的一名將領及學者,是皇家日記(efemerides)的作者。因支持馬其頓阿吉德王朝王室正統而參與繼業者之爭。多次擊敗馬其頓人而聞名,最終被銀盾兵背叛而死。.

查看 悲劇和歐邁尼斯

歌劇魅影 (音樂劇)

《歌--剧魅影》(Le Fantôme de l'Opéra;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又譯《歌--聲魅影》、《(歌)劇院魅影》,是一部知名的音乐剧,由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剧本根据法國偵探小說家卡斯頓·勒胡所撰著的愛情驚悚小說《歌劇魅影》(Le Fantôme de l'Opéra)改编。音乐剧的歌词和对白由Richard Stilgoe创作。1986年首演,於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另外,於1925年及2004年,这部音乐剧被搬上银幕,详见歌劇魅影 (1925年電影)、歌劇魅影 (2004年電影)。.

查看 悲劇和歌劇魅影 (音樂劇)

波希米亚人 (歌剧)

波希米亚人(La Bohème,又译作艺术家的生涯)由普契尼作曲,朱赛培·贾克撒、鲁伊吉·佚里卡根据法国剧作家亨利·繆杰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涯》(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改编脚本。全剧共四幕,约1小时40分钟,于1896年2月1日,在意大利都灵皇家歌剧院首演,指挥托斯卡尼尼。.

查看 悲劇和波希米亚人 (歌剧)

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

《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為莎士比亞著名劇作之一,是他早期的作品,描述羅馬將軍安特洛尼克斯征戰哥特,俘虜女王塔摩拉後,在兩人及其子女間所引發的一系列復仇事件,是一個充滿暴力的悲劇,堪稱莎士比亞最血腥的劇本。.

查看 悲劇和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

法国文化

法國文化是指法國與法國人創造的文化。法國是一個充滿文化、藝術的國家,而在法國文化中,他們的文學、電影、繪畫、建築等都使人再三回味。幾百年來,法國都一直是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文化中心之一。 法國對文化嚴肅以待,作家、藝術家、服飾設計師以及知識份子等,在法國社會上都有崇高的地位,法國政府於1960年代撥出了巨款以成立由地方文化中心的龐大網路。實驗性藝術和設計也往往可得到補助。法國人對自己的電影傳統為榮,堅決不屈服於好萊塢之下,在其他方面,音樂界都是以法語為主,以保護原有的主義氣息,而紅磨坊亦從1889年起成為當地文化一部分,並以康康舞著名。前衛的藝術、文學及現代建築在法國都得到強烈的支持。.

查看 悲劇和法国文化

法语文学

法语文学(Littérature française)是指用法语写成的文学,有时特指法国人用法语写成的文学,也可以指法國文學。.

查看 悲劇和法语文学

湯瑪斯·伍爾夫

湯瑪斯·伍爾夫(Thomas Wolfe,),美國小說家。 湯瑪斯·伍爾夫一生共創作四部長篇小說,許多短篇小說,戲劇和中篇小說。 他以混合高度原創、詩意、悲劇、印象派散文與自傳文字而聞名於世。他以敏感,複雜和超分析的觀點在作品中生動地反映美國文化和當代的習俗。 湯瑪斯·伍爾夫去世後,威廉·福克納說伍爾夫可能是當代小說家中最有天賦的一位。湯瑪斯·伍爾夫也影響到傑克·凱魯亞克、雷·布萊伯利和菲利普·羅斯等人的作品。他仍然是現代美國文學的重要作家,自傳小說大師,被認為是北卡羅來納州史上最著名的作家。.

查看 悲劇和湯瑪斯·伍爾夫

源義經

源義經(--元年-文治五年閏四月卅日,即),為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出身於河內源氏的武士,知名的將領,曾任左衛門少尉兼檢非違使(俗稱為判官)。 父源義朝家系乃清和源氏其中一支,河内源氏的棟樑源賴信的後代,世世代代在東國武家人材輩出。義經為源義朝的第九子,幼名牛若丸(うしわかまる)。在平--治之亂中為平清盛所敗後,源義經在7歲時被送到京都鞍馬寺學習。之後他投奔奥州,受到奥州藤原氏當主藤原秀衡的庇護。及長,源義經與兄長源賴朝一齊舉兵討伐平家,在著名的戰役源平合戰中戰功彪炳,威名顯赫。但也因功高震主為源賴朝所猜忌,最終兄弟反目成仇。源賴朝在全國追捕義經。義經在走投無路之下再度投靠藤原秀衡,秀衡死後,其子藤原泰衡繼為家督,泰衡因畏懼源賴朝,領兵突襲源義經,源義經自知必死,把自己鎖在佛堂,誦經祈求往生淨土,在左右手弁慶等所有家臣戰死後,義經為避免妻女受辱,拔刀刺殺了愛妻鄉御前與4歳的愛女龜鶴御前,切腹自盡。 源義經為日本人所愛戴的傳統英雄之一,而且由於其生涯富有傳奇與悲劇的色彩,在許多故事、戲劇中都有關於他的描述,在許多神社中也奉祀著源義經,並與戰國末年的真田信繁、建武中興時代的楠木正成並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

查看 悲劇和源義經

潘朵拉之心

《潘朵拉之心》(Pandora Hearts)是由日本漫畫家望月淳創作的少年漫畫,於「月刊GFantasy」(史克威爾艾尼克斯)2006年6月號開始連載。2007年12月發售廣播劇CD;2008年11月底決定TV動畫化、2009年4月開始播映,已于同年9月播映完畢;漫畫版于2015年6月27日完結。.

查看 悲劇和潘朵拉之心

朱麗葉·凱普萊特

朱麗葉·凱普萊特(Juliet Capulet)是英國文學家威廉·莎士比亞著名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女主角,而男主角則是羅密歐·蒙泰古。這個故事在莎士比亞改編之前就已經存在,擁有悠久的歷史。在一些早期版本中,女主角的名字是朱麗塔。然後英國詩人亞瑟·布魯克(Arthur Brooke)在敘事詩《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史》中首次將女主角的名字改成茱麗葉。朱麗葉出生在義大利維羅納的一個富裕家庭,是凱普萊特夫婦最小的孩子。雖然她曾經有年長的兄弟姐妹,但是根據當時的劇本來看,她是凱普萊特夫婦唯一倖存下來的孩子,所以朱麗葉也是凱普萊特家族唯一的繼承人。童年時期的朱麗葉受到護士的照顧,後來她亦成為朱麗葉的知己與護衛。隨著故事的進展,朱麗葉的14歲生日來臨(她在亞瑟·布魯克的詩中是16歲生日)。她出生於「拉默斯節前夕」(8月1日),所以朱麗葉的生日是7月31日(第1幕.第3景.第17-19行)。 莎士比亞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裡茱麗葉非常年輕,她的父親說她「身上看不出14年來的變化」(第1幕.第2景.第9行)。在歷史上許多文化和時代,女性在這麼小的年紀就會結婚生子。然而在莎士比亞時代的英國,大多數的女性至少會等到21歲以後才會結婚,但是也有許多少女在11歲就被迫結婚生子。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個關於義大利家庭的戲劇。莎士比亞戲劇的觀眾可能從來沒有見過一個義大利人,所以普遍認為他們應該相當奇特-熱情及多情的義大利男性和一位早熟、已經準備成為母親的13歲意大利女性。凱普萊特夫人在朱麗葉同年齡的時候生下朱麗葉。《羅密歐與朱麗葉》以青年為主角,同時指出他們心裡的衝動、激情、理想主義及本質導致這場悲劇發生。《羅密歐與朱麗葉》將青少年戀人之間的迷戀轉化成莊嚴的愛情。.

查看 悲劇和朱麗葉·凱普萊特

最终兵器少女

《最終兵器少女》,香港译《最終兵器彼女》,是一部日本的漫画和动画悲劇作品,原作者為高橋真。由於推出之後大受歡迎,所以於2005年8月至9月推出OVA版本《Another love song》(另一個愛情故事),由前田亞季主演的真人电影版於2006年1月28日在日本上映。《最終兵器少女 Another love song》獲選為2005年第九回日本文部省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推薦的作品。.

查看 悲劇和最终兵器少女

戏剧

戏剧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所表演出來的藝術。戏剧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場地)」和「觀眾」。「演員」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他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了,透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麼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不同文化所产生戏剧形式往往拥有独特的传统和程式,比如西方戏剧、中国戏曲、印度梵剧、日本能乐、歌舞伎等。 戏剧的起源實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在上古汉语中,“巫”、“舞”、“武”三字可能同源(上古汉语拟音分别为:/*ma/,/*maʔ/,/*maʔ/)。其有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另一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被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綜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燈光、音效、服裝、化妆,以及劇本、導演等的一切總稱,也包括台上演出與台下互動的關係(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稱之為剧本。.

查看 悲劇和戏剧

我叫刘跃进

《我叫刘跃进》是刘震云创作的一部中文长篇小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在2007年11月发行,共43章,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查看 悲劇和我叫刘跃进

明神宗

明神宗朱翊鈞(),或稱萬曆帝,為明朝第14代皇帝,年号万历,是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駕崩,九岁的朱翊鈞登基,是为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谥号為「範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明神宗在位前十五年,明朝一度呈現中興景象,史稱萬曆中興,而在位中期亦主持了万历三大征,保護藩屬,巩固疆土。張居正死後始親政,因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徵礦稅亦被評一大病。萬曆年間也走向活潑和開放,利瑪竇覲見萬曆帝,開始西學東漸,但同時朝廷內東林黨爭開始萌芽、塞外又有後金勢力虎視眈眈,在其晚年佔領明朝東北大部分地區,使明朝退守山海關,終走向滅亡的局面。.

查看 悲劇和明神宗

浮士德 (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浮士德》是以浮士德為主角的悲劇,分為上下二部,分別是《浮士德·悲劇第一部》及《浮士德·悲劇第二部》,雖然很少有完整的演出,但是是德文戲劇中累計觀眾最多的戲劇。浮士德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大作,許多人也認為是德语文学中最重要作品中的一部。 歌德是在1772年至1775年開始寫最早的浮士德系列作品,稱為《Urfaust》,不過許多細節的發展不是完全清楚,《Urfaust》有22幕,其中有二篇長的散文,其他的是押韻的詩句,共有1141行。《Urfaust》的原稿已不可考,但在1886年曾發現一份複本。 最早出版的浮士德作品是《浮士德初稿》(Faust, a Fragment),在1790年出版。第一部份《浮士德,悲劇第一部》(Faust.

查看 悲劇和浮士德 (歌德)

浮士德I

《浮士德》(Faust)是德国大文豪歌德于1808年发表的一部悲剧。传统上,《浮士德》被认为是德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同时也是最经常被引用的作品。该剧主人公浮士德也曾出现在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但歌德给他的形象赋予了深刻的人格寓意。 本文介绍《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即《浮士德,悲剧第一部》(Faust.);关于《浮士德》的第二部分,请见《浮士德II》。另,本文中所有译文及专用名词均取自绿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译本。.

查看 悲劇和浮士德I

新地探險

新地探險(the Terra Nova Expedition),正式名稱英國南極地區考察(the British Antarctic Expedition),是在1910年與1913年之間一場前往南極洲的考察活動。該考察由羅伯特·史考特率領並訂有多重科學及地理研究目標。史考特希望延續1901至04年之間發現行動中他在南極地區開始的科學工作;同時,他也希望率先抵達地理上的南極點。他與四位同伴在1912年1月17日抵達南極點,並發現阿蒙森南極探險隊在34天前先抵達當地。史考特一行於回程途中全部罹難;其中一些人的遺體、日誌及照片被一個搜救隊在8個月後尋獲。 該考察行動命名自其補給船,為一私人探險活動;該活動乃由英國政府補助增加的公共捐款資助。英國海軍部也支持了該行動;該部借出多位經驗豐富的海員參與考察。此外,皇家地理學會也支持了該考察行動。該考察行動的科學家團隊進行了一場綜合性的科學計劃,其他團隊則探索了維多利亞地及西部山脈。但是,一個登陸及探索愛德華七世地的嘗試被宣告失敗。1911年6月及7月一場前往克羅澤角的旅程是首個在南極深冬進行的長時間雪橇旅程。 早年,史考特及其團隊的悲劇英雄地位並未引起太多質疑爭論;但是,在20世紀末葉,該考察行動開始被仔細檢視,關於其組織及管理的許多批評性觀點也被提出。近來,關於史考特及某些團隊成員的過失究責仍存有爭議。.

查看 悲劇和新地探險

文學

文學(literature),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是任何單一的書面作品。更嚴格地說,文學寫作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被認為具有藝術或智力價值的任何單一作品,通常是由於以不同於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語言。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於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口頭文學)。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藝術類型)進行分類。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佈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查看 悲劇和文學

文類

文類(英語:literary genre)又稱文體或體裁,指文學作品的分類範疇,是文學批評的常用術語。一篇作品所屬文類可以依其內容、風格、技巧以至篇幅來劃分。 西方傳統文體分三大主流類型:.

查看 悲劇和文類

悲喜剧

悲喜剧是一種悲剧和喜剧交融并延伸的文學體裁,兼有悲剧和喜剧成分,通常具有喜剧的圆满结局。英國文學裡,威廉·莎士比亞晚期偏好寫悲喜劇的劇本(又稱『傳奇劇』),在此之後直到19世紀這段期間是悲喜劇最盛行的時候。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中討論到關於悲劇和喜劇重複的問題。.

查看 悲劇和悲喜剧

悲剧 (消歧义)

悲剧可以指:.

查看 悲劇和悲剧 (消歧义)

愛情小說

愛情小說 (英語:Romance novels)又稱言情小說或音譯為羅曼史小說,是小說一種類型,廣義的愛情小說(包括耽美作品)泛指以愛情故事為主體的小說,通常作者為女性,讀者也為女性,情節著重在尋找一個理想的對象或維繫愛情關係。 愛情本身容易牽動人的情緒,小說又常以人物的衝突情節來反映人物性格,愛情往往存有衝突性,便成為小說作家常用的題材。古今中外不少經典小說作品都是廣義的愛情小說。 由於愛情小說情節鋪排比較容易,亦大多數以作者的經歷為藍本,因此不少初學小說的人都會先寫愛情小說作為嘗試。.

查看 悲劇和愛情小說

托马斯·鲍德勒

托马斯·鲍德勒,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成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员(Thomas Bowdler 1754年7月11日–1825年2月24日),是一名凭借出版《家庭版莎士比亚集》,即删节版的莎士比亚集的工作而闻名的英国内科医生。这部由其妹亨利塔·玛丽亚·鲍德勒协助编辑的作品,旨在提供一个较原版更为适合十九世纪的妇女儿童阅读的莎士比亚集的版本。 相关的动词鲍德勒化(bowdlerise或bowdlerize)将他的名字与针对不适宜于儿童的文学、动画和电视节目的审查制度联系到了一起。 鲍德勒还出版了其他几部作品,其中一些可以反映他对欧洲大陆的志趣和见识。鲍德勒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删节版本,这部作品在他的侄子兼传记作者小托马斯·鲍德勒照管下于他死后的1826年出版。.

查看 悲劇和托马斯·鲍德勒

托斯卡

《托斯卡》(Tosca)是普契尼的3幕歌剧,劇本由伊利卡(Luigi Illica)和契亚克萨(Giuseppe Giacosa)改编自法国剧作家萨尔杜(Victorien Sardou)的同名戏剧。于1900年1月14日在罗马科斯坦兹剧院作首次演出。.

查看 悲劇和托斯卡

拉美莫爾的露琪亞

《拉美莫爾的露琪亞》(Lucia di Lammermoor)是葛塔諾·董尼采悌(Gaetano Donizetti)以沃爾特·司各特(Walter Scott)的史實小說《拉美莫爾的新娘》(The Bride of Lammermoor)為劇本所譜寫的一部三幕歌劇。該劇故事內容為英國蘇格蘭安妮女王(於十七世紀晚期繼任威廉三世之王位)時代,互為世仇的兩大家族阿斯顿家族(Ashtons)和雷文斯伍德家族(Ravenswoods)間所發生的愛情悲劇。 故事開始時阿斯顿家族已握有強大勢力,同時還佔有原為雷文斯伍德家族的城堡,雷文斯伍德家族的唯一繼承人埃德加(Sir Edgardo di Ravenswood)亦被迫遷居至遠方海邊的一座殘破塔樓(Wolf's Crag)。雖然阿斯顿家族已是勝利者,但仍受到當時宗教信仰及政治環境的威脅,其家族首領恩里科勋爵(Lord Enrico Ashton)希望能透過其妹露琪亚(Lucia Ashton)與其政治救星阿图罗勋爵(Lord Arturo Bucklaw)的婚姻來維護阿斯顿家族的既有政治勢力,但卻因露琪亚與埃德加早已相愛且私定終身,因而引發連串的衝突、誤會以及最後的悲劇收場。 該劇於1835年9月26日在義大利那不勒斯聖卡洛劇院(Teatro San Carlo)首演,董尼采悌於1839年將該劇改編為法文版,同年於巴黎文藝復興劇院(Théâtre de la Renaissance)演出,該劇原僅被視為專供花腔女高音展示技巧之曲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少數擁有高度技巧之女高音如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及瓊·蘇莎蘭(Dame Joan Sutherland)以其傑出表現賦予了該劇在眾多悲劇中之榮耀地位,從此《拉美莫爾的露琪亞》成為世界各大歌劇院的常備曲目之一,同時在北美地區之二十齣演出次數最多的曲目中名列十三,時至今日仍為義大利美聲歌劇之代表作之一。.

查看 悲劇和拉美莫爾的露琪亞

曹禺

曹禺(),本名萬家寶,字小石,小名添甲,是中国現代剧作家以及戏剧教育家,他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曹禺这个筆名是取自他本姓正體“萬”字,拆为“草字头”和“禺”,草字頭换为曹,“萬”就成了“曹禺”。.

查看 悲劇和曹禺

普律尼科司

普律尼科司(Phrynichus (tragic poet)),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雅典的悲剧诗人之一。古代作家认为他与塞斯皮斯一道发明了悲剧。他于公元前511年至公元前508年首次获胜。他是把同时代事件作为创作主题的第一人。现只存有少量剧目的残篇,其中的一部是关于波斯攻占米利都的作品(公元前492年上演)。他因为在酒神节上惹怒了雅典人而被重罚。另一部为历史剧《腓尼基妇女》。还著有以神话为主题的悲剧。他也是首位表现女性角色(采用女性面具)的悲剧诗人。.

查看 悲劇和普律尼科司

普林斯顿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诺贝尔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学院、卡罗琳学院和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每年颁发一次,分别授予在化学、物理学、文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和经济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除经济学奖外,其他五个奖项都是于1895年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这五个奖项也就都是由诺贝尔基金会进行管理。诺贝尔经济学奖又名“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中央银行于1968年设立,旨在奖励在经济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每个奖都是由独立的委员会颁发,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奖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奖,瑞典学院颁奖文学奖,卡罗琳学院颁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颁奖和平奖。每位获奖者都将获得一枚奖牌,一份证书以及不同数额的奖金。1901年,首批诺贝尔奖获得者拿到了15万零782瑞典克朗的奖金,相当于2007年12月的773万1004瑞典克朗。2008年,获奖者的奖金数额为一千万瑞典克朗。除和平奖是在奥斯陆颁发外,另外五个奖都是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仪式上颁发,颁奖日期为每年的12月10日,这天是诺贝尔的忌日。 2008年10月时,普林斯顿大学有11位在职教师或研究人员是诺贝尔奖得主。截至2015年,累计有39位诺贝尔奖得主和该校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根据普林斯顿大学的标准,这些人包括曾在该校就读的学生,或是获奖时是该校雇员,还可以是在该校聘用期间从事了导致最终获奖的研究。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于191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是与该校相关的首位诺贝尔奖得主。还有八位普林斯顿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一起分享了四座奖项,分别是:詹姆斯·克罗宁和瓦尔·菲奇一起获得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塞尔·赫尔斯和约瑟夫·泰勒一起赢得了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戴维·格娄斯和弗朗克·韦尔切克一起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赢得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有普林斯顿大学诺贝尔奖得主中有18位是获物理学奖,超过其它任何奖项,有22位获奖者是该校教师,12位在该校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另外伍德罗·威尔逊、尤金·奥尼尔、盖瑞·贝克和迈克尔·斯彭斯曾是该校的本科生。.

查看 悲劇和普林斯顿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亚历山大 (埃托利亚)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亨利·穆傑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電影)伊俄伊索配斯伊菲革涅亞在奧利斯伯納德·勒·博弈爾·德·豐特奈爾張靜美弗里德里希·尼采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學思想彭透斯德伯家的苔丝信仰骑士志村大爆笑在陶里斯的伊菲革涅亚地獄哏圈套 (小說)喜劇之王 (香港電影)催淚遊戲哈姆雷特关汉卿具象人类知识系统光環 (光象)克里斯托弗·馬洛剧作家Code Geass反叛的魯路修皮埃尔·高乃依皮埃蒙特語瞧!这个人玩具 (小說)玩美女人理查三世 (戏剧)理性與感性 (電影)神探夏洛克禁色 (電影)科巴卡巴那科里奧蘭序曲窦娥冤等待戈多索尔 (悲剧)索福克勒斯緋聞红楼梦 (1987年电视剧)约斯特·范·登·冯德尔维特 (歌剧)缪斯罪惡王冠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德斯的西米亚斯罗贝尔·加尼耶美國演員工會獎美狄亚 (古希腊悲剧)美狄亞義大利文學羅伊·安德森父亲 (油画)瑪美里族电影类型特洛伊妇女牛津通识读本狄奥迪克底狄斯比斯盲妹雪恨盲探盜亦有道銀河鐵道之夜莎翁情史莫比烏斯 (電影)莉布丝公主聖槍修女菲利普·罗斯萧鼎非此即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馬克白骆驼祥子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列表魔法少女小圓角色列表让-巴普蒂斯特·吕利讓-弗朗索瓦·馬蒙泰爾诺尔玛谈美书简賽密拉米德贾科莫·卡萨诺瓦贾科莫·普契尼鴿子在樹枝上沉思趙氏孤兒黃秋生黑色电影辛德巴德的第八航次露露阿基乌斯阿尔克斯提斯阿伽颂阿凯夫斯 (埃雷特里亚)阿玛拉逊莎阿诗玛赫拉克勒斯后裔葵盛東邨連環兇殺及傷人事件邦妮和克萊德邪恶力量蓬莱泰三蓬波尼乌斯·塞昆杜斯醒悟野島伸司金大奶奶金門女腓力库斯艾凡·瑞秋·伍德艾蒂安·若代勒英國文化英倫情人離騷雅典的泰门耶律倍陈燕燕 (演员)陈露LGBT歷史人物列表VR驅魔人暗戀桃花源查尔斯·多默里柳生忍法帖恋爱的犀牛李爾王杭州市杀死一只知更鸟梅珍欧里庇得斯歐邁尼斯歌劇魅影 (音樂劇)波希米亚人 (歌剧)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法国文化法语文学湯瑪斯·伍爾夫源義經潘朵拉之心朱麗葉·凱普萊特最终兵器少女戏剧我叫刘跃进明神宗浮士德 (歌德)浮士德I新地探險文學文類悲喜剧悲剧 (消歧义)愛情小說托马斯·鲍德勒托斯卡拉美莫爾的露琪亞曹禺普律尼科司普林斯顿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