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快周刊

指数 快周刊

《快周刊》是一份香港雜誌,由南華傳媒集團旗下快報周刊有限公司出版,已在2011年11月停刊。 快周刊出版早期分為為財經及娛樂兩冊,售價為十五港元。後期改為主打娛樂資訊,財經版易名為《資本壹週》分拆出版。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程介南曾是快周刊專欄作者。.

25 关系: 劉夢熊合和中心二期壹週刊 (香港)夏韶聲夏雨 (香港)宏安集團尹光亞洲電視亞洲電視歷史位元堂單立文袁彌明香港綜合討論區香港雜誌列表資本雜誌黃浩然蘇民峰葉啟榮陳秀珠林少陽林超榮李家聲梁天偉梁嘉琪新光戲院

劉夢熊

劉夢熊,暱稱尖啤、大雄班主任、Dream Bear,香港商人,生於中國廣東台山,於1968年上山下鄉到東莞長安落戶,於1973年游泳偷渡到香港,此後在香港一直從事期貨及外匯炒賣等高風險行業;曾經擔任第11屆全國政協委員及外事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區政府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百家戰略智庫主席、香港上市公司佳訊控股()董事局主席兼執行董事及東方明珠創業()董事局副主席。長期支持保釣運動,也聲援中國大陸三聚氰胺奶受害者維權群體結石寶寶之家發起人趙連海。 此外,劉夢熊曾經擔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國際資源集團(前身為信用咭防盜及智富能源金融)()主席、世界最大華資投資銀行及證券行「京華山一國際(香港)有限公司」首席顧問、《鏡報月刊》之出版機構董事,又撰寫《文匯報》「指點江山」、《東方日報》「指點江山」專欄,他當年強烈支持梁振英參與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曾經經常對泛民主派人士嚴厲批評,但自2013年與梁振英反目後則強烈批評梁振英及特區政府,批評其政策。.

新!!: 快周刊和劉夢熊 · 查看更多 »

合和中心二期

合和中心二期(Hopewell Centre Phase 2),前稱Mega Tower,為香港合和實業獨資項目,位於香港島灣仔南部堅尼地道和船街之間,鄰近合和中心一期,發展總樓面面積約172,700平方米;設有2000多間豪華客房、零售商店、戲院、多用途會議室及演講廳等各種配套設施的大型酒店項目。倘若建成,預期為全港最大酒店。城市規劃委員會於1994年批准擬建合和中心二期之地段作酒店發展用途。2008年11月中發展商合和實業宣佈大幅削減合和中心二期的發展規模,預計2016年完工。 2017年4月13日合和實業公布,鑑於公司採用新地盤平整及地基工程設計,以改善合和中心二期的整體設計,令建築結更加鞏固,地整平整及地基工程的動工期將會延長,預計合和中心二期的目標開業時間將推遲至2021年。.

新!!: 快周刊和合和中心二期 · 查看更多 »

壹週刊 (香港)

《壹週刊》(Next Magazine,1990年3月15日-)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的綜合性正體中文雜誌,由大股東黎智英所創辦。.

新!!: 快周刊和壹週刊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夏韶聲

夏韶聲(Danny Summer,),本名吳志坤,香港出生,香港歌手及演員,有「香港搖滾之父」之稱金羊网,2006-08-23。在1979年推出了首張唱片《童年時》,曾榮獲華僑日報之十大歌星與最佳新人獎中的最佳新人獎項,以沙啞的獨特唱腔唱出了不少街知巷聞的歌曲,如《永不放棄》、《交叉點》。夏韶聲在1998年決定翻唱別人的歌並推出大碟《諳》後,受音響界發燒友歡迎。其後多年也以《諳》名字推出大碟及翻唱別人的歌曲,直至2015年的《諳》第五集銷量下滑及口碑不佳才告停止。.

新!!: 快周刊和夏韶聲 · 查看更多 »

夏雨 (香港)

夏雨(),本名黃成志,香港資深男演員,在廣東省廣州市出生,1962年從中國大陸偷渡到香港,投考邵氏「南國實驗劇團訓練班」兼當臨時演員,後期加入麗的映聲,改藝名夏雨。1974年轉投無綫電視(TVB),約1994年移民加拿大溫哥華,期間回港替亞視拍劇,2000年回流重返無綫。此後10年間,夏雨在無綫拍下多齣電視劇,不少角色深入民心。2012年夏雨與鮑起靜一起簽約香港電視網絡,只曾拍攝一套劇集,拍畢後再度回復自由身。2016年在劉家豪邀請下拍攝《溏心風暴3》。.

新!!: 快周刊和夏雨 (香港) · 查看更多 »

宏安集團

宏安集團有限公司,(Wang On Group Limited,),簡稱宏安集團,創立於1987年 ,是香港上市公司位元堂的控股公司,持有位元堂28.2%股權,亦為盧森堡大藥廠(即珮夫人咳藥水品牌的持有人)。另外宏安集團是萬有街市的經營者,其外判承包:荃灣麗城花園、馬鞍山頌安邨、東涌富東邨等多處街市經營權。宏安亦持有天水圍俊宏軒商場、西營盤薈溱及油塘四山街13及15號工業地皮等。 2012年5月31日宏安集團成功收購深水埗營盤街140-142號舊樓,地盤合共佔地約4624方呎,以地積比率九倍計,料重建樓面約41616方呎,預計將發展與旗下紅磡薈點相若類型的住宅。 2013年1月29日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宏安(01222)旗下旺角彌敦道724至726號銀座式商廈8樓、11樓及12樓分別以6600萬、5610萬及5610萬元易手。 宏安於2010年以3.2億元向科達地產主席湯君明購入漢英大廈,然後改建為一幢25層高銀座式商廈,並拆售其中7至25樓,合共16層樓面,每層面積約2200方呎,預期以餐廳、零售等作主題,並於2014年落成。 2014年6月25日宏安集團夥拍錦華實業,成功投得沙田市地段第599號地皮。8月13日,雙方再次合作,成功投得沙田市地段第598號地皮。 2015年1月7日,宏安集團成功投得沙田市地段第587號地皮。 2017年6月14日旭輝控股以約6.645億港元,向宏安地產收購油塘四山街13及15號50%權益,項目土地面積41,080平方呎,可建樓面面積約27.2萬平方呎。 2017年6月22日宏安地產以轉讓公司形式元向亞洲聯合基建控股90%和俊和發展集團10%購入馬鞍山白石耀沙路地皮,即沙田市地段第601號的所有股權,佔地面積252954平方呎,地積比率約1.53倍,預計總樓面面積可達約387,500平方呎,雙方都未有披露成交金額,市場估計應接近29億元,樓面地價約7,500元。 2017年9月12日宏安地產以24.4125億元向碧桂園旗下全資附屬公司恒宙國際出售馬鞍山白石耀沙路地皮,即沙田市地段第601號的60%股權,交易完成後,宏安地產將仍持有地皮40%權益。 2018年4月11日,宏安地產以8.673億元成功投得青衣寮肚路與亨美街交界(青衣市地段第192號)用地,地皮面積約為14376平方呎,以最高可建樓面102145方呎計算,每呎樓價地價為84921元,中標者須自費興建公共交通總站.

新!!: 快周刊和宏安集團 · 查看更多 »

尹光

尹光(Jackson Wan Kwong,),原名呂明光,香港著名歌手,是越南華僑,有廟街歌王之稱、香港高胡大師馮華徒弟。.

新!!: 快周刊和尹光 · 查看更多 »

亞洲電視

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簡稱亞視;Asia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ATV),前身為麗的映聲及麗的電視(簡稱麗的;Rediffusion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RTV)是香港一家免費電視廣播的電視台,於1957年5月29日啟播,成為香港乃至全球華人地區的首間電視台。麗的映聲於1973年4月6日易名為麗的電視,並由收費電視轉為免費電視,於1982年9月24日易名為亞洲電視。亞洲電視因為於2015年不獲續牌,2016年4月2日凌晨零時牌照期屆滿,結束於香港本地的免費地面電視廣播頻道,正式結束58年309天的電視廣播歷史。 亞洲電視是華人地區中較具影響力的電視台之一,惟至2000年代後的節目質素不斷下降,加上受“慣性收視”、數度易主和政治立場轉變等影響,使得其收視率長期低落,以及出現股權爭拗及財困問題。 2017年協盛協豐完成收購亞視大多數股權。12月18日,協盛協豐旗下亞洲電視數碼媒體宣布以「亞洲電視」為品牌推出OTT平台網絡電視服務,於2018年1月29日正式啟播。2018年4月20日,協盛協豐易名為亞洲電視控股有限公司。.

新!!: 快周刊和亞洲電視 · 查看更多 »

亞洲電視歷史

亞洲電視歷史是亞洲電視的歷史概覽。亞洲電視於1957年5月29日啟播,成為香港乃至全球華人地區的首間電視台。麗的映聲於1973年4月6日易名為麗的電視,並由收費電視轉為免費電視,1973年12月1日正式免費電視服務,於1982年9月24日易名為亞洲電視。亞洲電視因為於2015年不獲續牌,2016年4月2日凌晨零時牌照期屆滿,結束於香港本地的免費地面廣播,正式結束58年又308天的廣播歷史,是繼佳藝電視後,香港第二家停播的免費電視台。亞洲電視經歷了一年多的重組,終於於2017年12月18日「復活」,公佈亞洲電視將以流動應用程式及OTT方式復播。 亞洲電視在結束廣播之前是華人地區中較具影響力的電視台之一,惟至2000年代後的節目質素不斷下降,加上受“慣性收視”、數度易主和政治立場轉變等影響,使得其收視率長期低落,以及出現股權爭拗及財困問題。 2010年中國內地商人王征入主後,發生新聞部誤報江澤民死訊事件、ATV焦點批評學民思潮爭議,以及直播「亞洲會」政府總部反對發牌集會等事件。 2014年年底起,亞洲電視資方涉及持續欠薪事件,令到公司陷入開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亞視新聞於2015年元旦起削減製作,而資金緊絀亦影響節目播映。2015年,法庭委任來自德勤的代表黎嘉恩及何熹達作為亞視的經理人,他們表示,希望為亞視找到「白武士」,接手亞視股權,亦不建議亞視清盤。 亞視既有的免費電視牌照原定於2015年11月30日屆滿,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2015年4月1日決定不再續牌予亞視,同時根據法例把亞視現有牌照的有效期延至2016年4月1日,令亞洲電視成為香港歷史上首間不獲續牌的電視台。通訊事務管理局隨後亦宣佈會於亞視免費電視牌照屆滿後同時收回指配予亞視的所有廣播頻譜。 除了本地免費電視牌照外,亞洲電視亦持有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以人造衞星把本港台的節目跨境播送至中國大陸。因亞視的股權變動申請並無進展,導致通訊局無法處理有關的續期申請,該牌照有效期如期至2016年5月31日已屆滿。雖然亞洲電視亦在廣東省有落地權,頻道包括本港台及國際台可在有線電視網絡播出(實際上是轉播已經被過濾處理的亞視模擬廣播訊號),但要配合德勤的指示,兩個頻道已於4月2日凌晨起正式停播。 2016年2月5日,王征向高等法院申請將亞視清盤,法庭委任德勤為臨時清盤人,多次傳出亞視將早於2016年4月1日牌照期滿日停播的消息,最終亞視能廣播至牌照期滿為止。 2016年5月3日,司榮彬擁有99%股權的公司 Star Platinum Enterprises Limited(星鉑企業有限公司)與主要債權人王征及其名下公司草簽協議,購入王的股權與債項。7月29日起,協盛協豐(00707)正式持有星鉑企業全部股權。星鉑現時為亞視唯一的投資者及主要債權人之一,持有亞視超過52%股權。 2017年4月24日,香港高等法院正式批准解除德勤的亞視臨時清盤人職務,亞視交由上市公司協盛協豐控股旗下子公司星鉑企業接管。.

新!!: 快周刊和亞洲電視歷史 · 查看更多 »

位元堂

位元堂藥廠有限公司是香港一家中藥廠,生產、銷售中成藥及保健產品。在市區上有商場及啇鋪買入。位元堂藥廠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位元堂藥業控股有限公司」 (),它於1997年10月31日在香港交易所(以得利集團名義)上市。.

新!!: 快周刊和位元堂 · 查看更多 »

單立文

單立文(Pal Sinn Lap Man,),香港音樂人、演員和節目主持,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及伯樂音樂學院流行音樂演奏系導師。.

新!!: 快周刊和單立文 · 查看更多 »

袁彌明

袁彌明(Erica Yuen Mi-ming;)是袁彌明生活百貨(彌明生活百貨前身)創辦人,曾參與電影及電視幕前演出。曾經擔任任香港政黨人民力量主席、人民力量執委會委員、電訊盈科見習經理、時事評論員、節目主持、作家、藝員、模特等,早年於香港赤柱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1992年畢業)以及聖士提反書院畢業(1997年中五),之後到美國麻薩諸塞州Northfield Mount Hermon School就讀預科(1999年畢業),並入讀美國波士頓塔夫茨大學經濟系,於2003年畢業,祖籍浙江寧波鄞縣,是西門袁氏家族的後人,祖父是袁勃,父親是袁弓夷。。 在2005年參加香港小姐競選,於準決賽獲得「旅遊大使獎」,並於決賽位居前5名。2007年離開無綫電視,其後為報社和雜誌社寫專欄和錄Youtube短片教美容,迅速創立護膚品和健康食品專門店「袁彌明生活百貨」()。2010年因不滿民主黨支持政改方案而成立政治組織選民力量並成為人民力量執行委員。2012年與陳志全(慢必)合組名單代表人民力量參選立法會(新界東)地區直選,獲得38,042票,令拍檔陳志全成功當選。 2016年9月10日,袁彌明宣佈退任人民力量主席,原因過去在社區解釋議會拉布,以及推動全民退保的工作做得不理想。 2018年,於網上撰寫文章直言女人追求虛榮是一場災難。並表示她們容易被表面風光支配自我價值。 亦不時分享個人護膚心得。.

新!!: 快周刊和袁彌明 · 查看更多 »

香港綜合討論區

本文指使用hkiforum.net作為網址的一個已結業的網站。現時互聯網上發展出最少四個以「香港綜合討論區」名義運作的網站網址分別是.

新!!: 快周刊和香港綜合討論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雜誌列表

以下是香港雜誌列表:.

新!!: 快周刊和香港雜誌列表 · 查看更多 »

資本雜誌

《資本雜誌》是一本香港雜誌,以月刊形式發行,曾是資本出版有限公司旗下公司,主要對象為高收入的專業人士、財經界人士、商人及管理人員為。內容包括金融報導分析、企業經營、商人及官員訪問、消閒情報等,近年亦舉辦了如研討會等活動。2002年3月與電訊盈科旗下的now.com.hk網站合作,推出《資本雜誌》電子版。 《資本雜誌》於1987年12月由鄭經翰創刊。南華傳媒有限公司於1999年4月30日從百樂門出版集團手中收購《資本雜誌》,並保持其原有內容及風格。2001年8月至2001年12月期間曾以雙周刊形式出版,至2002年1月改回每月出版一次。2006年,資本雜誌每周出版,與快周刊一併發售,售價20港元。.

新!!: 快周刊和資本雜誌 · 查看更多 »

黃浩然

黃浩然(Raymond Wong,),香港著名男演員。現為無綫電視旗下基本藝人合約男藝員,亦為TVB力捧新晉小生之一。加入無綫前多數拍攝電影及亞洲電視劇集。.

新!!: 快周刊和黃浩然 · 查看更多 »

蘇民峰

蘇民峰(Peter So Man Fung,),原名蘇民立,香港著名堪輿學家、演員,自稱「現代賴布衣」。.

新!!: 快周刊和蘇民峰 · 查看更多 »

葉啟榮

葉啟榮,資深香港傳媒人,曾在多間傳媒機構工作,先後擔任過《天天日報》總編輯、《快周刊》總編輯、《太陽報》副總編輯、《新報》社長兼總編輯、南華傳媒集團首席編輯總監等職位,現為《信報》副總編輯。 擔任《新報》社長兼總編輯期間,於2007年底宣布進行重整架構及裁員,並將報社由西環,遷往筲箕灣阿公岩村道3號川匯集團大廈5及6樓,亦即《成報》報社樓上 。 葉啟榮亦於2008年6月起,出任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副主席.

新!!: 快周刊和葉啟榮 · 查看更多 »

陳秀珠

陳秀珠(Rebecca Chan,),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潮陽。她在1979年競選香港小姐,在1980年代是無綫電視首屈一指的花旦。她入行以來拍攝的第一部電視劇集是《風雨晴》。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女藝員。.

新!!: 快周刊和陳秀珠 · 查看更多 »

林少陽

林少陽 (Vincent Lam),香港基金經理,財經專欄作家,為著名投資者東尼的徒弟,以價值投資方法選擇股票。.

新!!: 快周刊和林少陽 · 查看更多 »

林超榮

林超榮,暱稱超人。身兼司儀、主持人、香港傳媒人、電視及電影編劇和創作人多職。為人以幽默、愛扮鬼扮馬、污糟邋遢及粗口爛舌見稱。 有“鬼马创作人”、“头条超人”之称的林超荣,是香港和华语影视界著名的编剧。无论是新闻节目、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舞台剧,还是广告、广播剧,林超荣都曾经涉猎,是香港数一数二的金牌编剧。林超荣以创作综艺节目出身,师从大师级喜剧创作人黎文卓,在全球最长寿的综艺节目《欢乐今宵》及一系列TVB的大型节目中担任创作人和编剧而闻名,其曾参与创作的《白金巨星耀保良》、《香港小姐》、《开心主流派》、《万千星辉贺台庆》等节目创作,也领衔和担任每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中司仪讲稿及嘉宾颁奖词的创作和编写。林超荣创意十足,主张以天马行空的各种形式,及搞笑趣怪、针砭时弊的方式,撰写小品喜剧、司仪讲稿。.

新!!: 快周刊和林超榮 · 查看更多 »

李家聲

李家聲(Dickson Li Ka Sing,),香港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演員,在1987年第十三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後加入無綫電視。至今已參與拍攝超過六十部無線劇集。1993年曾服務亞洲電視.

新!!: 快周刊和李家聲 · 查看更多 »

梁天偉

梁天偉,資深香港傳媒人,曾在多間香港傳媒機構工作,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主任一職,亦是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 小時候於高主教書院就讀,後入讀香港中文大學主修史地,三年級時轉入當時新開辦的新聞學系。畢業後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取得傳播碩士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取得新聞證書。 曾先後於《壹週刊》、《快報》、《快周刊》、《凸周刊》等多間香港傳媒機構任職。.

新!!: 快周刊和梁天偉 · 查看更多 »

梁嘉琪

梁嘉琪(Leung Ka Ki,),香港女藝人,前有線電視女主持,現為香港無綫電視(TVB)基本藝人合約女藝員。.

新!!: 快周刊和梁嘉琪 · 查看更多 »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大劇場(英文:Sunbeam Theatre)前身是新光戲院,是香港一間著名的戲院,位於香港島北角英皇道423號僑輝大廈,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

新!!: 快周刊和新光戲院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