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

指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列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世界各地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由大使館(Botschaft)、總領事館(Generalkonsulate)、領事館(Konsulate)和常駐代表處(Ständige Vertretung)組成。這些駐外機構接受德國外交部管理,負責維護德國在外利益、服務海外,也與地主國(駐在國)政府交流,以促進德國與外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及科學領域的關係。德國駐外館處的其他任務還包括資訊蒐集、向德國聯邦政府各部門匯報相關議題、協助德國企業在外活動。與使館駐在國人民相關的業務,則有受理、核發其赴德簽證、向其宣傳德國概況及對外政策等accessdateaccessdate。 德國大使館的館務涵蓋了中的各個領域,除了政經文、外交、德商支援和公民服務外,還會參與國際研究與技術合作活動,或是社會發展及農業政策,因此館內常短期地附派有德國政府其他部會的外派官員或專家。在與德國有進行防務合作、或是攸關德國國防政策的國家,當地的德國大使館中亦會駐有德軍武官。大使通常為大使館位階最高的人員,由於德國並非在每個邦交國都設有大使館,所以該館的大使可能accessdateaccessdate,而使館的服務對象也會因此同時含括駐在國、兼轄國在內。相較之下,德國領事館或總領事館的服務範圍僅限於一國之內的特定地區,職責也不包括大使館處理的政治事務,而是著重於領務服務、貿易、文化及accessdateaccessdate。 德國常駐代表處的性質也有別於使領館,派駐對象並非單一國家,而是諸如聯合國、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教科文組織和歐洲委員會等國際組織,代表德國在這些組織中的利益。另一項相異之處,在於德國常駐代表處並不設有領務部門,也不辦理簽證、護照相關的領事服務accessdateaccessdate。 截至2014年1月,德國在全球各地總共設有220多座駐外代表機構,當中大使館約150個、領事館及總領事館約60個、常駐國際組織代表處約10個。.

20 关系: 叛逃共和国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德國大使館德國外交德國外交部德國在台協會德國駐外使館德國駐外使館列表德國駐美國大使館德國駐華大使館德國駐日大使館德国德国驻外大使列表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德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德国驻捷克大使馆兩德常駐代表處陸柏赫歐博哲歌德學院

叛逃共和国

叛逃共和国(Republikflucht),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東德)政府用来指代該國國民未经授权而越境前往西方的行為,從事此種行為的人称作“叛逃共和国者”(Republikflüchtlinge),以及脫東者、東德難民等別稱。 据估计,1945-1961年逃离苏占区(其后为东德)的人数约在300至350万之间。柏林墙修築后,通过东德边境成功前往西方的人数下降为每年数百人。 1955年统一社会党的一个宣传册以戏剧化的语言描述了“叛逃共和国者”:.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叛逃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41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但曾經中斷,二次斷交後由於德國分治與冷戰緣故,中華民國只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保持關係,直到兩德統一。目前均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 · 查看更多 »

德國大使館

#重定向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國大使館 · 查看更多 »

德國外交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一個中歐國家,也是歐盟、四國聯盟、G8、G20、經合組織、北約的會員國。德國在海外擁有229個駐外代表機構,並且和超過190個國家擁有正式邦交關係。作為世界領先的工業化國家之一,德國是歐洲和世界的重要國家。1990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實現統一。新統一的德國和波蘭簽署領土條約,承認了德國和波蘭現在的國境線。駐德蘇軍也撤出東德領土。.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國外交 · 查看更多 »

德國外交部

德國外交部(Auswärtiges Amt,缩写:AA)掌管德國外交政策以及与歐洲联盟的關係。現任外交部長為海科·马斯,自2018年3月起,进入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與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的大聯合政府的內閣。 德国外交部位於柏林米特區的 Werderscher Markt 廣場。.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國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德國在台協會

德國在台協會(英語:German Institute Taipei,Deutsches Institut Taipei)是德國派駐在台灣的代表處,負責維護、促進非邦交性的德台實質雙邊關係,並照管德國在台利益accessdate。協會的業務除了增進德國與台灣在文化、經濟等領域的往來之外,還包括處理簽證、護照相關的領事事務、替在台德僑提供公民服務、推廣赴德旅遊等,在部分場合或事務下亦會作為德國的代表與台灣政府單位接洽,或扮演台灣官方派員赴德時的連絡單位。德國在台協會的最高負責人稱作處長(Generaldirektor),為德國駐台代表。.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國在台協會 · 查看更多 »

德國駐外使館

#重定向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國駐外使館 · 查看更多 »

德國駐外使館列表

#重定向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國駐外使館列表 · 查看更多 »

德國駐美國大使館

德國駐美國大使館(Deutsche Botschaft Washington, D.C.)是德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國駐美國大使館 · 查看更多 »

德國駐華大使館

德國駐華大使館(Deutsche Botschaft Peking),是德國在中國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德國駐華大使是使館位階最高的外交人員。 除了北京的大使館外,上海、香港、成都、廣州、瀋陽五地均設有德國總領事館(Generalkonsulat),這些駐華德國機構在大使館官方網站上統稱為「使領館」(Vertretungen)。.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國駐華大使館 · 查看更多 »

德國駐日大使館

德國駐日大使館(Deutsche Botschaft Tokyo),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對日本國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亦為德國規模最大的駐外使館之一,館址位於東京港區的南麻布四丁目,主要任務是負責增進、擴充德日關係,加密德國與日本政經、學術、文藝及傳媒各界的交流。德國駐日大使是使館位階最高的外交人員,2014年3月起的大使職務由前德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魏翰楷擔任archivedate。 除了東京的大使館外,德國亦於大阪設有「德國駐阪神總領事館」(Deutsches Generalkonsulat Osaka-Kobe)df。.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國駐日大使館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德国驻外大使列表

德意志帝国(1871-1945)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51年至今)驻外大使名单.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国驻外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Generalkonsulat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in Shanghai),全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简称“德国驻沪总领馆”,是德国政府在上海市设立的外交机构,館務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德侨及领事業务的處理。总领事馆於1852年2月设立,初为汉堡驻上海领事署,后为普鲁士、北德意志邦联、德意志帝国驻上海领事署。1871年升格为总领事馆,之后於1917年、1945年数度闭馆。195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重新设立上海总领事馆。1982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设驻上海总领事馆。两德统一后,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至今。现任总领事为。.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 查看更多 »

德国驻香港总领事馆

德国驻香港总领事馆(Deutsches Generalkonsulat Hongkong)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派驻香港的最高级别外交代表机构,为德国在华开设的6座使领馆之一,领区范围包括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现任驻港总领事为自2013年7月起就职的。 总领事馆的办公场地设于金钟道95号统一中心21楼,其辖下部门包括法律和领事處、政治處、新闻處、经济處、文化處以及行政處,各由一位領事主管其業務。.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国驻香港总领事馆 · 查看更多 »

德国驻捷克大使馆

德国驻捷克大使馆(Deutsche Botschaft Prag;Německé velvyslanectví v Praze)位于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小城区弗拉斯卡街(Vlašská)19号(旧名Wälsche Spitalgasse),是德國在該國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 1973年西德和捷克斯洛伐克建立外交关系后,其大使馆设在规模宏大的洛布科维茨宫(Palais Lobkowicz)。这座带有大花园的巴洛克宫殿完成于1707年,1757年归属贵族洛布科维茨家族,1927年将其出售给捷克斯洛伐克国家。 在1989年东欧剧变前夕,这座宫殿成为已经抵达布拉格的众多東德難民的目的地,他们翻越篱笆,在庭院内露营。自从1974年这座大使馆开放时,就有一小群人藏身此处,到9月其数量已经增加到数千人,引起严重的供应和卫生问题。 西德政府与东德当局和苏联进行幕后谈判,商讨如何解决日益恶化的状况。1989年9月30日晚上,外交部长汉斯-迪特里希·根舍到阳台上宣布达成的协议,同意让这些难民前往西德。人群发出欢呼Ausreise(出发)。这一事件标志着德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 在11月3日东德当局关闭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之前的几周内,有更多的东德公民逃进了这座大使馆。最终捷克斯洛伐克当局放弃了耐心,让所有东德人直接前往西德。因此,他们打开了冷战时期的一段铁幕。在这座大使馆的花园,有一辆东德卫星牌(Trabant)汽车的金色雕塑,用来纪念这些事件。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后,捷克人成功地进行天鹅绒革命。.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德国驻捷克大使馆 · 查看更多 »

兩德常駐代表處

常駐代表處(Ständige Vertretung,縮寫StäV),是指,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為了處理彼此間的,而互設於對方之中央政府所在地的,其中西德常駐東德代表處位於東柏林、東德常駐西德代表處位於波昂。兩德常駐代表處的成立是於1974年時,透過雙方政府的同意而正式落實,直至1990年才隨著兩德統一而宣告廢止。.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兩德常駐代表處 · 查看更多 »

陸柏赫

柏赫(Klaus Rupprecht,)是一名已退休的德國外交官,在30餘年的外交生涯內,曾於德國外交部及葡萄牙、巴西、美國洛杉磯、加拿大多倫多、北京及台北等海外地區的德國駐外代表機構中服務,所擔任過的職位包括駐多倫多總領事,以及德國在台協會創立後第一任處長。.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陸柏赫 · 查看更多 »

歐博哲

歐博哲(Martin Eberts,1957年-),德國外交官,1986年加入外交界後,曾派附於德國外交部及匈牙利、沙烏地阿拉伯、法國、日本、巴西等地的德國駐外使館,並自2014年起出任駐台灣代表——德國在台協會處長一職。.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歐博哲 · 查看更多 »

歌德學院

歌德学院(Goethe-Institut)是德国在全球範圍內從事文化活動的機構,以德国最受景仰的人文思想家歌德的名字命名,任务是在全世界推广德语及德国文化。目前歌德学院在德国有13所、在德国以外有128所分院。 其它国家的类似机构有:法国的法国文化协会,英国的英国文化协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意大利的但丁学院,葡萄牙的卡蒙斯学院,中國的孔子學院等。.

新!!: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和歌德學院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德國駐外使領館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