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徵氏姐妹

指数 徵氏姐妹

徵氏姊妹,又稱二徵夫人(,),是1世紀在今天的越南北部武裝反抗中國東漢政權的兩個姐妹,徵側()和徵貳()。.

目录

  1. 35 关系: 吳寶珠大航海时代IV PORTO ESTADO女性君主列表已不存在国家列表中国历史年表中華民國與南越關係中華民國與越南關係交州二徵夫人郡仙泉旅遊公園伏波山伏波公园徵姓刘隆 (云台二十八将)秦始皇紅泰馬援銅柱马援马援征岭南之战越南君主世系圖列表越南君主列表越南共和国越南第一次北屬時期越南第二次北屬時期越南華人越南歷史麊泠縣黎利黎真郡蘇定赵妪蔡廷蘭陳麗春清軍入越戰爭1世纪

吳寶珠

吳寶珠(Ngô Bảo Châu,)生於河內,越南和法国籍數學家,2010年菲尔兹奖得主,現为芝加哥大学教授。他因證明羅伯特·朗蘭茲和黛安娜·謝爾斯塔德的自守形式基本引理而知名,獲《時代雜誌》選為2009年十大科學進展之一。.

查看 徵氏姐妹和吳寶珠

大航海时代IV PORTO ESTADO

《大航海时代IV PORTO ESTADO》是由日本光荣株式会社于1999年在Windows平台发行的一款角色扮演战略游戏(后来被移植到任天堂DS和PlayStation之上),也是大航海时代系列的第五作(包括《大航海时代外传》)。 游戏延续了该系列的特色,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位商会首领,率领一支远航舰队进行贸易、私掠、交战、探险等。可操作的主角人物是4位(威力加强版中又增加了3位),遍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不再继续以欧洲为世界观的中心。本作大致时间背景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欧洲人在新大陆、非洲、亚洲等地开展殖民和贸易活动,与此同时,原来的海洋霸主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在受到新兴航海国家的挑战。 游戏在作画和音乐上延续了光荣以往游戏的高水平,而本作中独特的“霸者之证”系统将几名主角的故事情节串连在一起。然而亦有美中不足处,例如航海视图较为粗糙,使人难以感受航海途中的波澜壮阔。而相较于大航海时代系列的前几作,游戏的整体难度偏低,使人很难体验到前几代作品中那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生存危机,这也使得该系列的拥趸对《大航海时代IV》褒贬不一。但与此同时,更富休闲性、欣赏意味的游戏方式却吸引了很多意在休闲的玩家的加入。.

查看 徵氏姐妹和大航海时代IV PORTO ESTADO

女性君主列表

女性君主列表,各国存在女皇帝、女王、女大公、女公,主要包括在位的君主,不包括称制、摄政的女性皇室成員。正統性有異説的加*。.

查看 徵氏姐妹和女性君主列表

已不存在国家列表

在历史上,许多民族、国家及政权都灭亡,此為已不存在国家列表: 另外參见:国家列表、中国朝代及ISO 3166-3等。.

查看 徵氏姐妹和已不存在国家列表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因而會有時間重疊。本年表基於年份不重疊的原則,將在下一個朝代的「記錄」起始點延至前一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查看 徵氏姐妹和中国历史年表

中華民國與南越關係

中華民國與南越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越南共和國(通稱南越)之間的關係。1955-1975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直至南越被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併吞前夕終止外交關係。.

查看 徵氏姐妹和中華民國與南越關係

中華民國與越南關係

中華民國與越南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55-1975年,中華民國與越南共和國(通稱南越)有官方外交關係,後南越被北越併吞而中止外交關係。1990年代,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目前雙方在越南政府以「一個中國」的兩岸外交政策下,是以非官方的關係來往,但雙方的民間交流未受影響。目前中華民國為越南第4大外商投資來源地。.

查看 徵氏姐妹和中華民國與越南關係

交州

交州是古地名,其范围在其近八百年的历史中常有变化,通常包括現在的越南北、中部和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部分。有时还包括現在的中国广东省、海南省。.

查看 徵氏姐妹和交州

二徵夫人郡

二徵夫人郡()是越南首都河內市下轄的一個郡。.

查看 徵氏姐妹和二徵夫人郡

仙泉旅遊公園

仙泉旅遊公園()是一個位於越南胡志明市第九郡的遊樂場。該公園分為幾個不同的區域,而它的地形、景點則和越南的歷史傳說有關,例如嫗姬和貉龍君的事跡,以及山精和水精的交戰。公園內設有一個人工海水泳池供泳客使用,另外公園內還有一個恐龍花園和一個人造海灘。海灘的後面設有一座大型瀑布,瀑布旁邊的石壁上鐫刻了貉龍君的肖像。 仙泉公園不但設有傳統的主題公園設施、景點,還設有一座鬱鬱蔥蔥的花園和一座動物園,並佈置了不同的裝飾物,例如一些塗上藍色或橙色粉彩的巨龍雕刻和軟身的紅色佛像。 正在興建的胡志明市地鐵1號線其中一個車站位於仙泉旅遊公園附近,將於2018年投入服務 。.

查看 徵氏姐妹和仙泉旅遊公園

伏波山

伏波山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中部偏东北,叠彩山以南的漓江西畔,沿滨江路往北可达。(唐代)山上曾建新息侯祠(伏波将军马援爵号),又因漓江丰水期时江水至此受阻而伏波而下,山因此得名。 伏波山孤峰耸立、峭拔挺坚,有遏阻回澜之势,一半枕于陆地,一半插入水面,山并不高,大概63米,宽60米,海拔213米。 为了开发伏波山的旅游资源建伏波公园。.

查看 徵氏姐妹和伏波山

伏波公园

伏波公园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中部偏东北,漓江的西畔,沿滨江路往北可达。公园内大多是山麓庭园,有伏波山而得名,为城市山林式公园,总面积0.86公顷,其中山体面积0.7公顷。.

查看 徵氏姐妹和伏波公园

徵姓

徵姓,可以读作“征”或“止”,两种姓氏均为罕见姓氏。近代以来徵姓有简写作“征”的。.

查看 徵氏姐妹和徵姓

刘隆 (云台二十八将)

劉隆()东汉武将。字元伯,南陽安衆侯劉崇的族人,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安众康侯刘丹的后裔。汉光武帝功臣,雲台二十八将第16位(《後漢書》列传12)。 居摄元年(6年),劉隆父刘礼和劉崇举兵討伐王莽,按罪连坐。刘隆不满7岁而被赦免。30岁前後在長安游学。更始帝劉玄任命他为騎都尉,根据《後漢書》記述。居摄元年=公元6年刘隆1至6岁,30岁应该在公元30年到35年之间,劉玄任騎都尉在公元24年以前,所以記述有誤。 劉隆把妻、子安置洛陽。更始2年(24年),听说劉秀在河内,与其合军拜为騎都尉。随馮異到洛陽与劉玄軍对峙。他的妻、子被守将李軼(李通从弟)所殺。 建武2年(26年),封亢父侯。吴漢率他征讨鄴城近郊檀乡杂軍。建武4年(28年),任命为誅虜将軍,討平在淮南称帝的李憲,屯田荊州武当。建武11年(35年),攻公孫述,岑彭上書推举为南郡太守,一年余,返上将軍印綬。建武13年(37年),增加食邑,封竟陵侯。当时全国地方官结交当地豪族,垦田户籍不实申告横行。建武16年(40年),劉隆以不实申告罪下狱。同罪者十数人死罪,劉秀念刘隆的功績,将他贬为庶人。建武17年(41年),再封扶乐乡侯,任命为中郎将,为伏波将軍馬援副将征讨交趾徵氏姐妹。俘获徵贰,斬首千余級、2万余人降。還军后,封長平侯。建武20年(44年),大司馬吴漢去世,劉隆以驃騎将軍代行大司馬。奉法自守8年,返上将軍印綬辞職。以列侯奉朝請。建武30年(54年),封慎侯。建武中元2年(57年),刘隆去世,谥号靖侯,子劉安。.

查看 徵氏姐妹和刘隆 (云台二十八将)

秦始皇

始皇()嬴政,趙氏,時稱秦王政和始皇帝,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是秦莊襄王之子【史記索隱】莊襄王者,孝文王之中子,昭襄王之孫也,名子楚。按:戰國策本名子異,後爲華陽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也。,商朝重臣惡來的第35世孫。出土《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三卷中稱其為趙正。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引述《世本》稱其為趙政。曹植《文帝诔》最早称始皇帝为嬴政,後世通稱嬴政,亦被某些文學作品稱為「祖龍」。他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並重用李斯、尉繚,三十九歲時滅亡六國建立秦朝,自稱「始皇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帝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統一天下後,秦始皇繼承了商鞅變法的郡縣制度和中央集權,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及典章法制,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之專制政治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但另一方面,秦始皇在位期間亦進行多項大型工程,包括修築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施政急躁,令人民徭役過重,是秦朝在他死後3年速亡之一原因。.

查看 徵氏姐妹和秦始皇

紅泰

紅泰,又名泰丹,是越南與老撾一個台語民族。.

查看 徵氏姐妹和紅泰

馬援銅柱

援銅柱(Cột đồng Mã Viện)指的是公元43年馬援平定嶺南之後,在交趾設立的銅柱。 馬援銅柱的記載始見於晉代的《廣州記》。公元43年,馬援平定了二徵夫人的叛亂,追擊其餘黨都羊至居封縣。都羊投降,馬援豎立了兩個銅柱,以標示漢朝國界的最南端。 相傳馬援害怕交趾人再次反叛並摧毀銅柱,在豎立銅柱的時候,對天祈禱:「銅柱折,交趾滅。」此後的交趾人害怕銅柱折斷,便在其下填埋石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兩座丘陵。陳仲金,《越南史略·第一卷·第二部分·第三章》 根據《隋書》的記載,劉方征討林邑國的時候,曾率軍經過馬援銅柱。唐元和年間,安南都護馬總新豎立銅柱兩個。 在越南脫離南漢獨立之後,馬援銅柱從史書記載中逐漸消失。1272年蒙越戰爭休戰之際,元世祖曾派人到越南,尋找馬援銅柱的位置;但陳聖宗派人答覆稱:銅柱歲久湮沒,不知在何處,無法找回。此事最終不了了之。陳仲金,《越南史略·第一卷·第三部分·第四章》 馬援銅柱現已不存,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稱其在象林縣的南部,而黎崱的《安南志略》則稱在欽州古洞上,《大越史記全書》沿用了欽州古洞說。《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卷之三·屬東漢紀》:「〔馬援〕乃立銅柱為漢極界。(銅柱相傳在欽州古洞上。援有誓云:「銅柱折,交州滅。」我每以石培之,遂成丘陵,恐其折也。唐馬總又建二銅柱於漢,以為伏波之裔,今未詳所在。左右二江合有其一。)」《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則稱其在富安省境內。 但阮朝高春育編纂的《大南輿誌要編》中記載,富安省境內根本沒有銅柱的遺跡,因此他認為馬援豎立銅柱不是史實。而越南歷史學家陶維英則認為位於今日乂安省的城山(núi Thành)。.

查看 徵氏姐妹和馬援銅柱

马援

援(),字文渊,汉族,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汉光武帝时,拜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查看 徵氏姐妹和马援

马援征岭南之战

援征岭南之战是东汉军队镇压交趾农民起义的战争。.

查看 徵氏姐妹和马援征岭南之战

越南君主世系圖列表

越南君主世系圖的範圍以越南的鴻龐氏時期至阮朝為主,包含其他的割據王朝、少數民族及邊疆政權等等。.

查看 徵氏姐妹和越南君主世系圖列表

越南君主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越南歷史上的所有君主。.

查看 徵氏姐妹和越南君主列表

越南共和国

越南共和国()常简称为南越,是越南南方越南国政权通过1955年越南公民投票而改制建立的总统制共和国,首都为西贡(今胡志明市),首任总统为吴廷琰,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87个国家的外交承认。越南战争中,南越与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1975年為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所滅。 越南在1887年成为法国殖民地,二战期间又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建立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法国爆发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1949年,反共势力在越南南方扶持阮朝废帝保大帝成立越南国,与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对峙。1955年,首相吴廷琰通过1955年越南公民投票取代保大帝成为南越的国家元首,建立越南共和国。 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国称之为“越共”)成立,号召推翻越南共和国政权,在南方乡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从事颠覆活动,北越政府则通过胡志明小道对其进行支援。南越逐渐失去了对乡村的控制,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因而决定在南越实施“特种战争”清剿越共。1963年11月1日南越军方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並槍殺了吳廷琰,新上台的军政府不甚稳定,南越政局一时陷入持续约一年半的混乱局面。期间的1964年发生北部湾事件,美国的林登·约翰逊总统派兵对北越作战,越战全面升级。直至1965年6月14日阮文绍上台执政,南越政局才有所缓和。 1973年美国、北越、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签署《巴黎和平协约》,不久后美军基本撤离越南,越战成为南北越双方的决战。1975年,越南人民军发动春季攻勢、攻占首都西贡,越南共和国灭亡。越共之后建立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并改西贡为胡志明市。1976年,在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领导下,越南南方共和国与之合并,统一为如今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查看 徵氏姐妹和越南共和国

越南第一次北屬時期

越南第一次北屬時期(前207年或前111年-39年,)是越南歷史上被中國統治的一個時期,是越南北屬時期的一部分。 前111年,西漢攻滅南越國後,設南越舊地為交州,並置九個郡縣:南海郡、合浦郡、蒼梧郡、鬱林郡、珠崖郡、儋耳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為了便於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貿易,漢廷非常關注在肥沃的紅河三角洲的統治。在前1世紀時,漢朝在交州的統治十分寬鬆,雒越的君長在自己的部族裡依舊保持著他們世襲的權力。然而在公元1世紀後,漢朝執行同化政策,鼓勵越人與漢人通婚,並加強了稅收,將越南直接置於漢朝統治之下。公元40年(東漢建武十六年),交州爆發了由徵氏姐妹領導的越南人大起義,第一次北屬時期結束。.

查看 徵氏姐妹和越南第一次北屬時期

越南第二次北屬時期

越南第二次北屬時期(43年-544年,)是越南歷史上一段被中國統治的時期,是越南北屬時期的一部分。 公元40年,在徵氏姐妹的領導下,交州爆發了反漢的起義。43年,漢伏波將軍馬援領兵平叛,殺死二徵。交州重歸漢朝管轄,第二次北屬時期開始。 在這一時期,今越南地區曾先後被置於東漢、交州士氏政權、東吳、曹魏、晉朝、劉宋、南齊、南梁的統治之下。541年,交州爆發了李賁起義。544年,李賁稱帝,建立萬春國政權,標誌著第二北屬時期的結束。.

查看 徵氏姐妹和越南第二次北屬時期

越南華人

2009年越南人口普查数据,华族为823,071人(占越南总人口0.96%);1999年越南人口普查数据,华族为862,371人(占越南总人口1.1%),十年间将近减少四万人。根据2009年越南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按各民族人口数量排名,华族是越南第八大民族。.

查看 徵氏姐妹和越南華人

越南歷史

越南歷史悠久,據考古資料顯示,越南在舊石器時期已有先民活動,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出現東山文化,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話傳說提到約四千年前出現最早的王朝鴻龐氏。中國秦漢時期接觸並征服北部(紅河三角洲)及中部後,越南情況乃有可靠的文獻記載。從公元前3世紀晚期至10世紀前期,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中國文化大量輸入。現時的越南中、南部地區,曾有占婆國存在(2至15世紀),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一帶曾為扶南、真臘(柬埔寨)等國的領土。 938年,吳權在白藤江之戰打敗中國南漢軍隊,是次戰役為越南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越南正式独立建国。其後越南進入封建時期,經歷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各朝的發展,15世紀初一度被中國明朝所佔(即屬明時期),不久復國,並在後黎朝前期達至封建時代興盛時期,其後長時間處於分裂及戰亂,有莫朝(與後黎朝合稱南北朝)、鄭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權,到19世紀初期阮朝重新統一全國。越南歷朝曾使用的國號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等,對外被稱為「交趾」「安南」,19世紀初始稱「越南」。在封建時代各朝,統治者採用中國式的制度治國,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教。本土文化亦有所發展,本國文字「喃字」得以應用。對外多次進行戰爭,以維護獨立和擴張領土,曾抵禦北方的中國及蒙古等國,在印支半島逐步征服占婆國,入侵老撾,與真臘、暹羅(泰國)爭雄。 19世紀中晚期,法國漸次吞併越南,進行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越南共產黨(時稱印度支那共產黨)發動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統治北方,獲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共產國家支持,南方亦先後有西方陣營支持的保大帝政權及越南共和國(即南越),南北分裂,美國介入越南政局,支持南越,演成越戰。1975年北越統一全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統一後的越南政府曾染指鄰國老撾、柬埔寨,又與中、美等交惡,外交形勢曲折。1986年以後,越南政府推動革新開放,促進經濟,1990年代又與中、美及世界各國改善關係。.

查看 徵氏姐妹和越南歷史

麊泠縣

麊泠縣(),又作「麋泠縣」,原是越南永福省轄下的行政區,2008年8月1日后劃歸河內市。.

查看 徵氏姐妹和麊泠縣

黎利

黎利(,),越南後黎朝開國君主,后人称為黎太祖()。他起兵驅逐了明朝的驻军,使越南(當時“大越”國土相當於今越南中、北部)最终取得獨立地位。 黎利生于越南清化地區,在他的青年時期,陳朝被權臣胡季犛所篡,中國明朝籍此於1407年出兵佔領越南(當時國土相當於現今中、北部),設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使之成為中國轄地。與此同時,越南群雄並起,黎利亦於1418年發動藍山起義,從而展開了抗明十年戰爭。結果,明宣宗決定罷兵,黎利稱帝,使越南重獲獨立,開創後黎朝(1428─1789年)。另外,黎利獲明朝承認其對越南的統治,以保持中越的邦交關係。.

查看 徵氏姐妹和黎利

黎真郡

黎真郡()是越南海防市下辖的一个郡。总面积12平方公里,2009年時总人口约207000人。.

查看 徵氏姐妹和黎真郡

蘇定

蘇定,中國東漢初年(越南第一次北屬末期)交趾郡太守。蘇定曾對交趾地區的雒越豪族繩之以法,因而在公元40年引起以徵側、徵貳姊妹領導的動亂。結果,蘇定不敵,東漢朝廷調兵委派馬援率領,南下鎮壓,亂事方告結束。.

查看 徵氏姐妹和蘇定

赵妪

趙氏貞(,),在越南民间尊称為赵妪()或赵夫人 (),又稱趙貞娘(),是中国孫吳起义领袖,被越南人视为民族英雄,亦有「越南圣女贞德」之稱。.

查看 徵氏姐妹和赵妪

蔡廷蘭

蔡廷蘭,原名崇文,字仲章、後改名廷蘭、更字香祖,號郁圓,學者稱秋園先生,臺灣府澎湖廳林投澳雙頭跨社(今馬公市興仁里)人,清朝政治人物,為澎湖唯一的進士。.

查看 徵氏姐妹和蔡廷蘭

陳麗春

丽春(Trần Lệ Xuân,),俗称吴廷瑈夫人或瑈夫人(Madame Ngo Dinh Nhu),出生于河内。其夫吴廷瑈是首任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廷琰的五弟兼总统顾问。.

查看 徵氏姐妹和陳麗春

清軍入越戰爭

清軍入越戰爭此名称见于《越南通史》,郭振铎、张笑梅编,第518页指的是1788年底至1789年初中国清朝與越南西山朝之間發生的戰爭。 1788年,西山朝北伐,攻破後黎朝的都城昇龍(今越南河內市)。後黎朝的昭統帝逃往保祿山,派大臣阮輝宿向清朝求救。乾隆帝便派孫士毅為主帥攻入安南境內,欲讓黎昭統帝復位。在戰爭初期,清朝軍隊勢如劈竹,佔領了昇龍(今越南河內市);但後來西山朝皇帝阮惠自富春(今越南順化)率軍反擊,戰局迅速得到逆轉。阮惠趁清軍慶祝春節之機,對駐守玉洄(今河內市青池縣玉洄社)、棟多(今河內市棟多郡)等地的清軍發起突襲,清軍大敗,退回邊境以內。最終阮惠主動向清朝請和,乾隆帝同意講和並承認了阮惠為安南的新君主。 中國人將這場戰爭稱為清越戰爭、清軍入越戰爭或乾隆年平定安南之役李光濤,「记乾隆年平定安南之役」,收錄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69,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6年.

查看 徵氏姐妹和清軍入越戰爭

1世纪

公元1年1月1日至1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世纪。.

查看 徵氏姐妹和1世纪

亦称为 二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