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徐世昌

指数 徐世昌

徐世昌(),字卜五,號菊人,又号水竹邨人、弢斋。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府城汲縣(今河南省卫辉市),远祖为浙江鄞县人,祖籍天津,逝世于天津市,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曾任慶親王內閣的協理大臣(副總理)。馮國璋代理黎元洪辭職所餘第一任大總統任期後,1918年,徐世昌獲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國會支持,選舉為第二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曾是袁世凯支持者,亦是稱帝的反對者,與北洋軍閥關係密切。.

413 关系: 劳之常劉可毅劉伯壎 (道光進士)劉元徵劉肇國劉景熙博克多汗国卫辉市南北議和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史可程史悠咸吳亮中吳祿貞吳笈孫吴樾 (革命家)吴景濂吉年吉林咨议局壽富大清帝国内阁列表天池水怪天津市天津市南开中学天津市耀华中学天津市耀华中学校史天津庆王府天津图书馆太保鼎外蒙古独立奕劻奉天巡抚奉天医科大学奉天咨议局奉天省姜桂題孫宗彝孫寶琦孫傳芳孔德成孙洪伊宁武 (人名)宁波籍历代大臣列表宁波籍中华民国政要列表宁波籍文史哲人物列表宣統宣統帝退位詔書安厚齋安詩宋宝罗...宋連甲宋書昇寿岂堂徐氏屈武巴德玛多尔济内阁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内阁列表中华民国初年国会中华民国第三届国会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中华民国政府沿革中南海中國宰相列表中國總理中國總統中國瘟疫史中国名人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暗杀事件列表中華帝國中華五千年中華民國大總統中華民國大總統府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中華民國國務總理中華民國第二屆國會中華民國領導人列表中華民國歷史中華民國政府首腦列表中華民國憲兵东三省官银号东三省总督府丘象升万经万言万承勋平太广州历史广州中华民国政府庚子俄难于鵬翰交通大学京张铁路二十四史府院之争五大道五四运动井在建党伟业廕昌廉吏张孝准张之洞张仁奎张作相张国淦张莘夫张西曼张謇张镇芳张榕强学会弼德院張可前張三異張佩綸張修府張志潭張勳張勳復辟張勳復辟職官張炳堃張聯箕張鳳臺張錫懌張重振張注慶張文光 (崇禎進士)張懷芝張晉 (順治進士)彭紹宗彭而述何士循何佩瑢余縉徐士銮徐姓徐世光徐世章徐世章旧居徐世襄宅徐世昌徐世昌故居徐炘徐鼐霖徐樹昌徐氏旧居信陵君地安门西大街北京交通大学北洋軍北洋政府北戴河近代建筑群國史館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刘冠雄刘澍嘉義市私立輔仁高級中學喜山周自齊周自齊臨時內閣周景濤傅增淯傅增湘傅子范墓傅感丁冯耿光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列表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凌和鈞全祖望公安县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关冕钧养心殿元史勸業會場四氏倪嗣冲王劭廉王孫蔚王以慜王廷璧 (順治進士)王照王靜齋王迺斌王揖唐王清 (順治進士)王澤弘灵光寺 (北京)程家檉程秉釗程雲章宗祥端方立憲運動第三次靳雲鵬內閣第三次段祺瑞內閣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徐世昌內閣第一次粤桂战争第一次直奉戰爭第一次靳雲鵬內閣第一次段祺瑞內閣第一次段祺瑞內閣改組內閣第二次粤桂战争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管棆紹英紀映鍾繆祐孫罗開榜羅桑般殿丹畢蓉梅翰林院烏澤聲田中玉田種玉申保亨焦友麟燕京大学盧世㴶盧廷簡直奉戰爭直皖戰爭盛京将军白恩佑百年宪政韩麟符莫理循鍾明進萬福華項景襄顏元顧瑗袁世凯袁林袁永熙颜惠庆褒揚令褒揚令列表馬鳴蕭馮國璋馮雲驤許受衡許世英許乃賡許亦崧言敦源詹天佑铜像及墓高凌雯高恩洪謙祥益魯紹連護法運動貞孝節烈牌坊貢齊格扎爾贊吉·巴德瑪多爾濟賀國昌趙㟶趙佑宸趙爾巽趙炳麟趙進美黎元洪軍機處黃壽袞黃儀 (清朝)載澤车林巴布车林端多布齋號辉县市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电影)辛亥革命 (电视剧)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续编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编錢黯錫良霸縣戰鬥范軾茂根大楼郝崇寿胡在恪胡爾愷胡若愚旧居郭希安郭傳昌郭則澐郭棻郵傳部舒鸿贻阿山道阿爾泰區域阿育王寺阅兵走向共和藍天蔚關國煊董文驥葉在琦钱谦益钱能训蒼穹之昴那桐邰中和铁路管理传习所蔣坦蔣中和蔣廷黻 (進士)蔣超鄞县杨氏鄧邦述鄒崇漢鄒美中金學詩陳健豪陳秩五陳維國陶克陶胡陶邵學陸徵祥陈绍唐陈炯明陈誾陆宗舆陆军第三镇护国大将军 (电视剧)柯劭忞柯聳林韻宮李士焜李孚青李希聖李德儀李剛己李祖年 (进士)李經羲李繼白李盛铎李見荃李默 (康熙武進士)李長郁李昌祚李景祥杨士骧杨宪益杨度杨香吟東三省總督東蓮覺苑梁启超梁士诒梁巨川梁以樟梁儒楊繼經楊翠喜案楊銳 (清朝)楊承禧段祺瑞永乐大典民國名人圖鑑民国军阀江天鐸江雲龍汪大燮汪洵河南省沈同芳沈家本故居沈阳市沈樹本沙元炳法华寺 (北京报房胡同)洪昌燕洋服清儒學案清光緒十二年丙戌科貢士進士列表清朝大学士列表清末新政朱启钤朱孔照朱彭壽朱兆莘朱福詵朱逵吉有賀長雄戚藩春明外史新乡市新元史新軍施從雲敦都克拉穆慶親王內閣慕庐曹同統曹錕曾鲲化怀仁堂晚晴簃詩滙10月24日1870年代1876年1916年中華民國副總統選舉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1919年中國南北和平談判1921年蒙古革命1923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6月10日6月5日9月1日 扩展索引 (363 更多) »

劳之常

劳之常()字逊五,山东省阳信县新化区劳庄(今银高乡小劳村)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工程师、官员。.

新!!: 徐世昌和劳之常 · 查看更多 »

劉可毅

刘可毅(),原名毓麟,字葆真,江苏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刘可毅工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二首。.

新!!: 徐世昌和劉可毅 · 查看更多 »

劉伯壎 (道光進士)

劉伯壎,字鹤巢,号诗桥,直隶永清县(今河北省永清县)人,清朝官员、诗人。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登乙巳恩科進士,授廣西林縣知縣,官至隰州知州。有《霜柯亭诗稿》、《鹤巢诗集》。.

新!!: 徐世昌和劉伯壎 (道光進士) · 查看更多 »

劉元徵

劉元徵,字伯诚,号梦闱,直隸大名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十二年,登進士,历任刑部郎中。有《培园诗集》。.

新!!: 徐世昌和劉元徵 · 查看更多 »

劉肇國

劉肇國,字阮仙,湖廣潜江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崇禎十六年(1643年),登進士,改庶吉士。入清后历官内阁学士。有《茭湄诗集》。.

新!!: 徐世昌和劉肇國 · 查看更多 »

劉景熙

刘景熙(),字好愚,一字浩如,江西赣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三甲進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授官礼部主事,不久外放广西等地任知府,因父母年迈未赴。官至江苏候补道。工诗,有《浓溪诗钞》。《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一首。.

新!!: 徐世昌和劉景熙 · 查看更多 »

博克多汗国

大蒙古國(),俗稱博克多汗國(Богд хаант Монгол улс),是1911年至1915年以及1921年至1924年期间存在的国家政權。1911年12月29日,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受到喀爾喀蒙古四部的擁戴,登基稱“额真汗”(俗称“博克多汗”),宣佈脫離清朝獨立,成立政教合一的國家。至1915年6月9日因《中俄蒙協約》的簽訂而取消獨立,宣佈歸附中華民國並實行「自治」。1919年,北洋政府廢除《中俄蒙協約》,派徐树铮帶領军队前往占領外蒙古,取消了其自治的權利。此後北洋政府直接统治外蒙古,直至1921年俄國白軍將中國勢力驅逐,大蒙古國重建。然而不久之後大蒙古國就發生了共產主義革命,蒙古人民党於7月11日取得政权,改為实行君主立宪制,博克多汗成為了沒有實權的名義君主。1924年博克多汗逝世後,蒙古在11月26日修改憲法,正式將君主立憲制的大蒙古國改為社會主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 大蒙古國是事實獨立的政體,僅獲得另一個事實獨立的政體西藏的支持,且二者之間所簽訂的互相承認條約之合法性受到質疑。除此之外,它沒有受到國際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亦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直至2012年再次確認外蒙古獨立為止。.

新!!: 徐世昌和博克多汗国 · 查看更多 »

卫辉市

卫辉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新鄉市,太行山东麓。面积882平方千米。.

新!!: 徐世昌和卫辉市 · 查看更多 »

南北議和

南北議和,或稱1911年南北议和,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省份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军事实力派的谈判事件。.

新!!: 徐世昌和南北議和 · 查看更多 »

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

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苑机场宇翔园院内,清末与中華民國时曾为多支军队的指挥机关或司令部所在,又且其建筑类型较特殊,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于1990年被确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 徐世昌和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 · 查看更多 »

史可程

史可程,字赤豹,号蘧庵,順天府大興縣人。明末翰林。史可法弟。.

新!!: 徐世昌和史可程 · 查看更多 »

史悠咸

史悠咸(),字泽山,浙江余姚县人,又作山阴县(今屬绍兴市)人。清末官员、诗人。.

新!!: 徐世昌和史悠咸 · 查看更多 »

吳亮中

吴亮中,字寅仲,浙江嘉善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進士,授户部主事,历官员外郎。.

新!!: 徐世昌和吳亮中 · 查看更多 »

吳祿貞

吳祿貞,字绶卿,湖北雲夢吳家台人。清末军事将领,實則為臥底於清廷的革命黨員。.

新!!: 徐世昌和吳祿貞 · 查看更多 »

吳笈孫

吳笈孫()字世缃,河南固始人。清朝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吳笈孫 · 查看更多 »

吴樾 (革命家)

吴樾(),原名吴越,字梦霞,又作孟侠,安徽桐城人,中国清朝民主革命家,反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独裁和奴化统治,刺殺載澤等出使五大臣時,身亡。.

新!!: 徐世昌和吴樾 (革命家) · 查看更多 »

吴景濂

吴景濂(),字莲伯,濂伯,号述唐,别号晦庐,晚年署抱冰老人,辽宁宁远(今兴城)人,民国初年四次出任国会议长。.

新!!: 徐世昌和吴景濂 · 查看更多 »

吉年

吉年(),字秋畬,葉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末官员、诗人。 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恩科三甲進士。道光十六年,擔任承德府知府。同年護理熱河道。道光十九年,擔任陝西同州府知府。道光二十一年,任直隸大順廣道。后擔任甘肅寧夏道。道光二十二年,任顺天府府尹。他善於詩詞,《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一首。.

新!!: 徐世昌和吉年 · 查看更多 »

吉林咨议局

吉林咨议局是1909年至1912年间在吉林省设立的咨议局。.

新!!: 徐世昌和吉林咨议局 · 查看更多 »

壽富

宗室壽富(a,,同治四年三月初八日亥時-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巳時),字伯茀,號菊客,又號蘭客,清朝鑲藍旗第五族宗室,溥字輩,清朝政治人物、詩人、詞人。.

新!!: 徐世昌和壽富 · 查看更多 »

大清帝国内阁列表

本表所列为大清君主立宪制下组织的历届内阁首脑及阁员。张勋复辟时期组织的内阁也附于此表中。.

新!!: 徐世昌和大清帝国内阁列表 · 查看更多 »

天池水怪

天池水怪,是傳聞裡中国长白山天池内存在的水怪,多年来目击者不断。.

新!!: 徐世昌和天池水怪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新!!: 徐世昌和天津市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南开中学

天津市南开中学,曾名私立敬业中学堂、南开私立第一中学堂、私立南开中学堂、天津市第十五中学等,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直属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四马路22号。197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学。1996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5月25日,南开中学原校长马跃美因故被免职后空缺至今,目前主管学校行政事务的为副校长马健。 天津南开中学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和海河教育园区兴建有分校。.

新!!: 徐世昌和天津市南开中学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耀华中学

天津市耀华中学,也称耀华中学,简称耀华,曾名天津公学、耀华学校、天津市第十六中学,位于中國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106号,是天津市历史悠久的重点中学之一。耀华中学于1927年由近代实业家、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华人董事庄乐峰在天津英租界戈登道37号创办,初名天津公学,是一所面向英租界内华人的私立精英学校。1930年代,更名为耀华学校,寓意“光耀华人”,后引申为“光耀中华”。1952年,学校由天津市政府接管,由私立学校改为公立学校,并更名为“天津市第十六中学”。1988年12月,学校复名“天津市耀华中学”。原北洋大学校长赵天麟、物理学家钱伟长曾在此任教。耀华中学的校训为“勤樸忠誠”,校门的匾额由近代书法家孟广慧书写。 截至2017年,耀华中学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直属重点中学、天津市首批示範性高中校,时任暨第十五任校长为任奕奕。.

新!!: 徐世昌和天津市耀华中学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耀华中学校史

天津市耀华中学校史悠久,1927年由近代实业家庄乐峰在天津英租界内创办,初名“天津公学”,是天津英租界内一所面向华人的私立精英学校。1930年代,更名为耀华学校,寓意“光耀中华”,1952年改为公立学校。原北洋大学校长赵天麟、物理学家钱伟长曾在此任教。耀华中学的校训为“勤樸忠誠”,校门的匾额由近代书法家孟广慧书写。 截至2015年,耀华中学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直属重点中学、天津市首批示範性高中校,时任暨第十五任校长为任奕奕。.

新!!: 徐世昌和天津市耀华中学校史 · 查看更多 »

天津庆王府

天津庆王府是庆亲王奕劻长子,乾隆帝玄孙,正紅旗總族長,農工商部尚書,庆贞亲王载振在天津的故居。该建筑建于1922年并于次年(1923年)落成,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剑桥道(Cambridge Road)(今和平区重庆道55号)。该建筑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并作为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天津市庆王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旗下项目。  .

新!!: 徐世昌和天津庆王府 · 查看更多 »

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英文:Tianjin Library),分三座馆舍,为天津图书馆复康路馆、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和天津图书馆海河教育园馆。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08年成立的直隶图书馆,现在为中国一级图书馆,馆址为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15号,同时位于天津市文化中心的新天津图书馆已于2012年投入使用。.

新!!: 徐世昌和天津图书馆 · 查看更多 »

太保鼎

太保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铸造于西周初期。现藏天津博物馆。.

新!!: 徐世昌和太保鼎 · 查看更多 »

外蒙古独立

外蒙古独立是指外蒙古于20世纪上半葉脫離中國獨立的历史事件。 中國自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實行自治。1921年在蘇聯紅軍的介入下,中華民國政府尚能掌握內蒙古,而外蒙古地區成為不受管轄處於實質獨立狀態。外蒙古前後多次宣布獨立,雖曾獲得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不過於冷戰期間曾有爭議。外蒙古包括现在蒙古国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蒙古国雖是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权独立国家,而唐努乌梁海地区则被俄国控制。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时唐努乌梁海一部分被并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现俄罗斯联邦),另一部分则并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庫蘇古爾省,今日俄蒙界線便因此而定。.

新!!: 徐世昌和外蒙古独立 · 查看更多 »

奕劻

慶密親王奕劻(;z;),愛新覺羅氏,乾隆帝弘历曾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性长子。光緒二十四年慈禧太后封世襲罔替慶親王。清末新政代表人物、主要發起者,曾任領班軍機大臣,廢軍機處和大學士後,首任內閣總理大臣。.

新!!: 徐世昌和奕劻 · 查看更多 »

奉天巡抚

奉天巡抚,為清朝末期在奉天省設立的一個巡撫職位。 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己亥(1907年4月20日),东三省建省,设奉天巡抚、吉林巡抚、黑龙江巡抚。宣统二年三月辛酉(1910年4月26日),裁奉天巡抚。;奉天巡抚.

新!!: 徐世昌和奉天巡抚 · 查看更多 »

奉天医科大学

奉天医科大学(Mukden Medical College)是苏格兰传教士司督阁于1912年在奉天创立的医学院校,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所医科大学。1949年被并入中国医科大学。.

新!!: 徐世昌和奉天医科大学 · 查看更多 »

奉天咨议局

奉天咨议局1910年10月至1912年间中国奉天省的咨议局,是当时奉天省的最高议事机构。.

新!!: 徐世昌和奉天咨议局 · 查看更多 »

奉天省

奉天省(v)是清朝的22個省之一,位處中国东北地區的南側,為清代東北三省之一,也是現今辽宁省的直接前身。.

新!!: 徐世昌和奉天省 · 查看更多 »

姜桂題

姜桂題(),字翰卿,安徽省潁州府亳州姜屯人,清末民初軍事將領。.

新!!: 徐世昌和姜桂題 · 查看更多 »

孫宗彝

孙宗彝,字孝则,高邮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四年,登進士,擔任蓟州分巡道副使,有《爱日堂集》。.

新!!: 徐世昌和孫宗彝 · 查看更多 »

孫寶琦

孙宝琦(),字慕韩,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人。清末民初政治家、外交官,曾任中华民国外交总长、国务总理。.

新!!: 徐世昌和孫寶琦 · 查看更多 »

孫傳芳

孫傳芳,字馨远,山東省泰安县范镇人,中华民國军事将领,直系領導人之一。張振鶴「孫传芳」孫传芳常常面带笑容,但面善而心狠,故人称“笑面虎将軍”。.

新!!: 徐世昌和孫傳芳 · 查看更多 »

孔德成

孔德成(),字玉汝,號達生,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孫,襲封三十二代衍聖公兼第一代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世襲官員。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國立中興大學教授,曾任中華民國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國民大會代表、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主任委員、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暨指導委員會委員、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

新!!: 徐世昌和孔德成 · 查看更多 »

孙洪伊

孙洪伊()原名洪儀(宣统年间为避宣统帝溥仪名讳而改名“洪伊”),字伯兰,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北仓人。清朝至中华民国初年政治人物。潘荣「孫洪伊.

新!!: 徐世昌和孙洪伊 · 查看更多 »

宁武 (人名)

宁武()学名宁良志,曾用名宁梦岩、宁孟言,生于奉天府海城县响堂乡苗官屯,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宁武 (人名) · 查看更多 »

宁波籍历代大臣列表

(宁波)籍历代大臣一览:.

新!!: 徐世昌和宁波籍历代大臣列表 · 查看更多 »

宁波籍中华民国政要列表

中华民国时期,很多军政要人出自宁波,包括北洋总统徐世昌、南京国民政府总统蒋中正和台湾总统蒋经国。.

新!!: 徐世昌和宁波籍中华民国政要列表 · 查看更多 »

宁波籍文史哲人物列表

宁波籍文史哲人物一览:.

新!!: 徐世昌和宁波籍文史哲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宣統

宣統(a;;)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年号,前后三年。 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清朝遺民仍然使用宣统年号纪年。1917年張勳擁戴溥儀復辟时,称宣统九年。.

新!!: 徐世昌和宣統 · 查看更多 »

宣統帝退位詔書

《宣統帝退位詔書》是由清朝最後一位君主、同時也是中國自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以來的最後一位被承认的皇帝宣統帝溥仪於1912年2月12日(宣統三年十二月廿五)所頒布的退位詔書,标志着大清帝國統治歷史之终结,也同时标志着在中国实行了2000多年的帝制宣告结束。計自努尔哈赤建後金國,至溥儀退位,王朝長達296年;若自順治帝清兵入關起算,則為268年。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之後,辛亥革命爆發,湘、晉、贛、秦等行省相繼追隨革命,滿族大臣蔭昌鎮壓革命,但由於北洋軍皆袁世凱舊部,不易指揮,所以戰鬥失效。清廷命蔭昌署理陸軍大臣,以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征討革命軍,袁世凱率北洋第一軍總統官馮國璋、北洋第二軍總統官段祺瑞奉命出征,但袁世凱權衡利弊,上台後採取剿撫兼施的策略,進而準備和革命黨談判,经过南北议和,袁世凱獲得黃興保証,將由自己擔任大總統,清室优待条件基本达成,但清朝核心內部依然糾葛,北洋军將領段祺瑞在袁世凱授意之下,與四十九名文武大員發了《北洋五十將乞共和電》,又接連通電脅迫,溥儀年僅6歲,無行為能力,由隆裕皇太后臨朝稱制。另外,隆裕皇太后又頒布兩個相關詔書。.

新!!: 徐世昌和宣統帝退位詔書 · 查看更多 »

安厚齋

安迪生(),原名会,字迪生,后更名厚斋,以字行,直隶香河县岭子村人。中国工艺美术师、宝华蓝的发明人,北京商界领袖。.

新!!: 徐世昌和安厚齋 · 查看更多 »

安詩

安詩(),字博齋,號仲依,别號芝慶,江蘇省金匮縣(今屬無錫市)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徐世昌和安詩 · 查看更多 »

宋宝罗

宋宝罗(),原名保罗,生于北京,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京剧老生演员、书画家、篆刻家。.

新!!: 徐世昌和宋宝罗 · 查看更多 »

宋連甲

宋連甲()黑龙江省呼兰府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宋連甲 · 查看更多 »

宋書昇

宋书升(),字晋之,山东潍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三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加五品卿衔。宋书升工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

新!!: 徐世昌和宋書昇 · 查看更多 »

寿岂堂徐氏

壽豈堂徐氏,是天津历史上的徐姓大族,是天津近现代门第屈指可数的大家族。明朝末年,起源于浙江宁波鄞县绕湖桥,北迁京师(今北京),三代后迁入津门(天津),历代名人辈出。其中以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最为著名。.

新!!: 徐世昌和寿岂堂徐氏 · 查看更多 »

屈武

屈武(),字经文,陕西渭南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家。中国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女婿。.

新!!: 徐世昌和屈武 · 查看更多 »

巴德玛多尔济内阁

巴德玛多尔济内阁是1919年至1920年外蒙古自治时期的内阁。.

新!!: 徐世昌和巴德玛多尔济内阁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内阁列表

以下列出南京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時期,中華民國政府的歷屆內閣国务总理(或国务卿)及阁员名单。本列表阁员仅列出各部总长,不列各部次长。各部不包括「参谋部」或「参谋本部」。特殊时期的宪法、法律和政治背景亦作简单介绍。如欲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请见参考文献。.

新!!: 徐世昌和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内阁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初年国会

中华民国国会(1913年-1925年)是指中華民國依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于民國二年(1913年)4月8日正式于北京成立的立法機關,由參議院與眾議院共同構成,主要依據《臨時約法》執行議會權力。此外,第一屆國會還負責制定《憲法》。由於政治原因,中華民國國會多次解散和重新召集。最終於直皖戰爭后,因段祺瑞聲明廢棄法統,而宣告終止。.

新!!: 徐世昌和中华民国初年国会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第三届国会

中华民国第三届国会(俗称“新新国会”,乃相对于俗称“新国会”的中华民国第二届国会而言)是1920年起开始筹备的中华民国第三届国会,但参议院议员一直未能产生,最终此届国会流产。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7-88页.

新!!: 徐世昌和中华民国第三届国会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

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是孙中山在广州于1921年5月5日与1923年2月21日第二次護法時的职任名称。.

新!!: 徐世昌和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政府沿革

中華民國政府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武昌市的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之後歷經南京臨時政府、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直到現今在臺灣执政的蔡英文政府。.

新!!: 徐世昌和中华民国政府沿革 · 查看更多 »

中南海

中南海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泛指紫禁城西方鄰近北海、中海及南海的區域,佔地100公顷,其中水面约50公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共中央办公厅等重要机关辦公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歷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住在这里,因此中南海象徵著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最高權力。.

新!!: 徐世昌和中南海 · 查看更多 »

中國宰相列表

*本篇應指歷代最高官職者,並非單指「宰相」一職。.

新!!: 徐世昌和中國宰相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國總理

中國總理,是指近代中國政府的政府首腦,現在多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最高領導人,位列最高級別的國家級正職。 在中國歷史上,總理一職作為政府首腦始創於清朝末年,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仿效日本設立責任內閣,置內閣總理大臣(首相)一職,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凯先后擔任此職。 中華民國成立后,北洋政府設國務院作為最高行政機關,置國務總理作為國務院的首長。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后,國務院被行政院取代,國務總理也被行政院院長取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下設政務院,政務院以總理作為首長。1954年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為中央人民政府,即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總理作為中央政府負責人。 1971年,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中的代表中國的席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因此目前國際上稱的「中國總理」一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

新!!: 徐世昌和中國總理 · 查看更多 »

中國總統

中國的總統職位首次出現於1912年於南京正式成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當時以「大總統」稱之,此銜稱亦由北洋政府繼續使用;1928年,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統治中國,總統職位也被國民政府主席取代,直到1948年行憲後設置中華民國總統為止。1949年,中國共產黨於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並未設置總統一職。理論上,目前統治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總統是唯一可在中文以「中國總統」稱呼的國家元首職位,但中華民國現有的邦交國,也因「臺灣」成為中華民國的通稱而多以「臺灣總統」稱之。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接近總統功能的政治職位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通稱國家主席)。自1983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八二宪法》恢复设立于1975年被废除的国家主席职务,同时官方英文译名由“Chairman”改為“President”,中文直譯即「總統」;不過重新設立的國家主席職務被剝奪了召開最高國務會議和領導國防委員會的權力,僅為虛位元首。另一方面,2000年起,部分中國大陸學者開始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置總統職位的可能性,也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於總統制與議會制的兩選項擇一為「當務之急」,是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政必要課題。不過即使擁護設立總統一職的中國大陸學者也承認「現在討論中國將來實行總統制或設置中國總統還為時尚早」。自1993年起,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兼任國家主席一職,使國家主席在一黨執政體制下成為有實權的職務,有部分外國學者更視「三位一體」下的中國政治制度為「半總統制」。.

新!!: 徐世昌和中國總統 · 查看更多 »

中國瘟疫史

瘟疫,亦稱大流行,最常見的是鼠疫,又稱黑死病,有腺型、肺型和敗血症型三種,在人類歷史上有過三次跨洲際的傳染力。最早在《舊約聖經》中已出現類似鼠疫侵襲亞述軍的記載。首次的大流行發生於西元6世紀,疫情持續了五十多年;14世紀歐洲爆發“黑死病”,發病1至3日之內死亡,大約死亡一千七百萬至兩千八百萬條生命,死亡人數占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義大利、英國死者半數,據稱是由中國商人和蒙古軍隊傳入。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於1860年,正值中國清朝後期。其它的疫疾還有痘疹(天花)、大頭瘟、羊毛瘟、疙瘩瘟、吐血瘟。.

新!!: 徐世昌和中國瘟疫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名人录

《中国名人录》(Who's Who in China),《上海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於1918-1950年間系列作,九度更新緊貼時局,圖文並荗介绍中華民國政商大老及專業精英,係研究民国史的重量級外文参考书。系列作並非旨在囊括一切名人,而是尽可能令世界認識中国人。.

新!!: 徐世昌和中国名人录 · 查看更多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一家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附属于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年门急诊量为281万、年住院人数为13.7万人次、年手术量为6.9万例,年总收入超过30亿元。医院规模、诊治病人数量,均居中国东北地区之首。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成为奥运沈阳赛区唯一定点医院。.

新!!: 徐世昌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暗杀事件列表

本表所列为发生在事發当时的中国境内,或发生在今中国境内,或发生在海外但与中国人物等等有关的暗杀事件。事件依发生时间划分,所列朝代仅具时间阶段之意义。 表内所谓“直接主使/组织”是指刺客幕后的直接主使者或主使/所属组织。若无则不列。“结果”分为目标死亡、目标受伤、目标无恙(未死亡或受伤)三个主要选项,若有其他情况,如其他重要人物被误杀误伤等,则在此栏内注明。 中华民国纪年,月日因与公历(西历)相同,故不注。1949年后,凡与台湾或台湾人士有关的暗杀事件,皆注民国纪年,月日因与公历(西历)相同,故不注。与此无关者则不注。 本表时间划分乃便宜之计,并非严格依本朝代划分,如三国至东晋十六国时期以南朝刘宋420年建立截止,南北朝时期以隋朝581年建立截止,余则类同。前后两时期衔接时的重叠年份发生的事件,依事件发生时所属朝代或国家划分,无法划分者均归入下一时期。 自清朝末期1895年起,开始注明事件发生地点的国名,并附国旗。国名和旗帜以当时当地实际统治者之自称为限,与法律上的地位无关。事件发生地点一般包括国名和市县名。.

新!!: 徐世昌和中国暗杀事件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帝國

中華帝國,亦称洪憲帝制,是指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3月23日间,時任中華民國大总统袁世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预备成立的一个君主立宪制政權名称。原定年号洪宪,定1916年為洪憲元年,首都北京。但各方勢力包括蔡锷起义以及大日本帝國支持的中华革命党和宗社党武裝對抗,使中华帝国还未对外正式宣布成立、袁世凯正式登基83天便以失败收场,期间对外仍使用中华民国国号。.

新!!: 徐世昌和中華帝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五千年

《中華五千年》是一個香港電台廣播節目,一九八三年四月四日開播至二千年停播,一共九百集,為香港電台最長壽的歷史教育廣播劇。.

新!!: 徐世昌和中華五千年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大總統

中華民國大總統,簡稱大總統,是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國家元首的職稱,為1947年行憲後的中華民國總統前身。 對於首位大總統的說法不一。有指在南京先成立中華民國及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是首位大總統,現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科書亦主要強調這一點。而袁世凱在北京逼使宣統帝退位,其後在北京就任第二任臨時大總統,1913年10月10日就任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1916年6月6日袁世凯逝世後,大總統职位被北洋軍閥控制,期间孫文在廣州建立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广州军政府,曾自任为非常大總統,试图通过武力取代北洋政府。中国国民党在苏俄的资助下進行國民革命軍北伐且胜利,中華民國大總統一職由國民政府主席取代,中國国民党的党国体制逐步确立。.

新!!: 徐世昌和中華民國大總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大總統府

中華民國大總統府是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办公机构。.

新!!: 徐世昌和中華民國大總統府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

本表記錄中華民國自從1912年開國以來歷屆國家元首。包括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大總統、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1948年行憲後由國民大會間選產生與1996年修憲後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公民直選出現中華民國總統或副總統。.

新!!: 徐世昌和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是中華民國國務院的首長,也是北洋政府時期的政府首腦。有些國務總理名義上曾代行大總統職權,但實權卻握在軍閥手上。 此外,袁世凱擔任大總統時,曾將國務總理職銜改稱為「政事堂國務卿」,此處亦一併收錄。.

新!!: 徐世昌和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第二屆國會

中华民国第二届国会(1918年8月12日-1920年8月),是中华民国的第二届国会。产生于民国七年(1918年),俗称“民七国会”,但因其选举过程被“安福俱乐部”所控制,故又称为“安福国会”。相对于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旧国会)而言,又被称作“新国会”。.

新!!: 徐世昌和中華民國第二屆國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領導人列表

以下由汉语拼音排列方式列出中华民国建国后领袖以及政治知名人物。中華民國總統為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新!!: 徐世昌和中華民國領導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歷史

中華民國的歷史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为首任临时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溥儀退位.

新!!: 徐世昌和中華民國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政府首腦列表

本表列出中華民國自1912年建國至今的歷任政府首腦,包括北洋政府的國務總理等,國民政府時代的行政院院長,以及行憲後的行政院院長。需要注意的是,本表所列不僅限於具正式職務者,亦包含各種形式的代理政府首腦。有關背景信息另見具體條目及參考文獻。.

新!!: 徐世昌和中華民國政府首腦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憲兵

中華民國憲兵為中華民國國軍中具有軍法、司法警察權的執法部隊,軍種屬陸軍。因具有執法權,並擁有獨立的指揮、人事及後勤補給系統,故不隸屬於國防部陸軍司令部,其地位類似於古代之禁衛軍,主要任務之一是保護中華民國總統。管轄機關原為直屬中華民國國防部憲兵司令部;之後憲兵司令部改編為直屬國防部的憲兵指揮部。.

新!!: 徐世昌和中華民國憲兵 · 查看更多 »

东三省官银号

东三省官银号,其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设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932年停业,是中国东北地区在近代最早创办的银行。东三省官银号由原奉天官银号改制而来。东三省官银号不仅垄断着东北金融业,还控制着许多东三省的工商企业。东三省官银号在其他各地设有80处分号。.

新!!: 徐世昌和东三省官银号 · 查看更多 »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盛京路28号,沈阳故宫与张氏帅府之间,为清朝东三省总督及奉天督军张作霖、东三省保安司令张学良的办公场所,今属沈阳市纺织工业非织造布技术开发中心,尚未对外开放。 该建筑建于1907年,位于原盛京将军府基址之上,最初为东三省总督府,东三省首任总督徐世昌、二任锡良和末任赵尔巽均在此办公,民国时为张作霖奉天督军府和张学良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跨院则作为张作霖马队和机枪卫队的营房,满洲国时期曾作为奉天省政府。 建筑最初由主院和东西两座跨院组成,门前东西大道上昔日立有“东辕门”和“西辕门”两座牌楼(已不存),现存门房和办公楼,办公楼为两层的西式建筑,青砖墙体,人字架木结构,深红色彩钢瓦屋顶。因年久失修长期被列入危房,2004年被列入沈阳市首批不可移动文物,2008年被列入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全面修缮。.

新!!: 徐世昌和东三省总督府 · 查看更多 »

丘象升

丘象升(),字曙戒,江南山阳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十二年(1655年)登乙未科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大理寺左寺副。卒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年六十一岁。有《鷇音》、《入燕》、《岭海》、《白云草堂》、《南斋诗集》。.

新!!: 徐世昌和丘象升 · 查看更多 »

万经

万经(),清朝经学家、史学家、藏书家、书法家。字授一,号九沙。浙江鄞县人,父万斯大。.

新!!: 徐世昌和万经 · 查看更多 »

万言

万言(1637年—1705年),清朝初年史学家、经学家。字贞一,号管村,浙江鄞县人。.

新!!: 徐世昌和万言 · 查看更多 »

万承勋

万承勋,清朝学者,1670年生,1735年左右逝世。字開道,號西郭,浙江鄞縣人。.

新!!: 徐世昌和万承勋 · 查看更多 »

平太

平太(z;,雍正四年七月二十八日戌時-乾隆四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辰時),爱新觉罗氏,又名平泰,字朗軒。清朝正藍旗第八族宗室永字輩,正藍旗包衣護軍校多諾管領下人,清朝政治人物、詩人。.

新!!: 徐世昌和平太 · 查看更多 »

广州历史

广州市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朝,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禺”,即今天的广州)。公元226年,孙权为便于统治,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广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厅,特指广州这座城市。.

新!!: 徐世昌和广州历史 · 查看更多 »

广州中华民国政府

广州中华民国政府于1921年4月2日在广州成立,其前身为护法军政府。 1921年春,孙中山在广州再次举起护法的旗帜。广州军政府第一次采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以反对及不承認北京的北洋政府的法统。.

新!!: 徐世昌和广州中华民国政府 · 查看更多 »

庚子俄难

庚子俄难是1900年7月17日至21日,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俄罗斯帝国以义和团破坏东清铁路为借口,对海兰泡和清朝管辖下的江东六十四屯两地中国居民进行的大屠杀,共造成约7000名中国无辜居民死亡。庚子俄难的称呼来源自周继功的《庚子俄难》一文,该文被收录于《瑷珲县志·第八卷》。因1900年是农历庚子年,所以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被合称为庚子俄难。 自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后,海兰泡被纳入俄罗斯帝国版图。江东六十四屯虽然保留了中国居民的永久居留权和清政府对居民的管辖权,但清朝并无此地的主权。早期由于俄国移民对于当地中国居民的经济依赖,双方尚能融洽相处。但随着俄国移民的增加以及俄方对江东六十四屯地区的不断蚕食,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致使冲突不断。最终,俄国以黑龙江事件为导火索,在两地进行屠杀,酿成惨案。.

新!!: 徐世昌和庚子俄难 · 查看更多 »

于鵬翰

于鹏翰,字六息,山東文登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順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進士,历任峽江縣知縣。.

新!!: 徐世昌和于鵬翰 · 查看更多 »

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是1921年由交通部所屬散居三地的大學合併而成的,後分立為五所大學。.

新!!: 徐世昌和交通大学 · 查看更多 »

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位于中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境内。该铁路由直隶总督袁世凯和会办大臣胡燏棻于1905年上奏请求筹办,并于当年开始修建,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司。在修造过程中,詹天佑采用人字形展线的方式缩短了八达岭隧道的修造长度,并在开凿八达岭隧道的过程中利用竖井加大工作面,加快了工程进度。 1909年,京张铁路正式通车,全线从丰台柳村为起点,经关沟至张家口站,全长201.2公里,共建造14个车站、4条隧道和125座桥梁。1912年,京张铁路关沟段新建了4座会让站。1916年,京张铁路被并入京绥铁路中,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并入京包铁路。 此后,由于北京市内交通运行需要,北京市五环内的京张铁路几乎全部被拆除。1995年,原西直门站站房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京张铁路南口至八达岭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徐世昌和京张铁路 · 查看更多 »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记载逾四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约4000万字,且统一使用分本紀、列傳的纪传体编写。“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新!!: 徐世昌和二十四史 · 查看更多 »

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又稱黎段相爭)指1916年至1917年(民國五至六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府與國務院之間的權力鬥爭。.

新!!: 徐世昌和府院之争 · 查看更多 »

五大道

五大道是人们对天津英租界在墙子河外的推广界的俗称,是位于天津市市中心偏南,今属和平区的一片民国年间形成的高级住宅区。1903年被划为天津英租界的推广界后,开始结合海河疏浚工程,填筑原有的沼泽洼地,到1920年代陆续建造大片洋房,成为天津最高档的住宅区之一,曾吸引不少民国初年的军政工商各界要人入住。现在,五大道已成为天津最知名的观光景点之一,那些风格各异的欧陆风情小洋楼,使这里成为天津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这片地区东西方向有六条马路:马场道(原马厂道)、睦南道(原香港道)、大理道(原新加坡道)、常德道(原科伦坡道)、重庆道(河北路以东为原剑桥道;河北路以西为原爱丁堡道)、成都道(原伦敦道)。2011年,五大道根据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被天津市规划局确定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2013年,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中的39处代表性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徐世昌和五大道 · 查看更多 »

五四运动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中华民国8年)5月4日的北洋政府治下的京兆地方,是一场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公民、市民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和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行動。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有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游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之口號是「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處媚日官員)」。 广义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及批判華夏传统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的英文“Science”),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2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局委員長陳獨秀和秘書毛澤東聯名發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的黨團體的組織展開“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紀念和宣傳活動,強調恢復國權運動、新文化運動,紀念五五(馬克思生日),目的在於傳播馬克思主義。1939年八路軍總政治部、中共中央青委發出《關於部隊紀念“五四”青年節工作的指示》,明確指出中央青委決定每年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後成中国大陸的固定節日)。.

新!!: 徐世昌和五四运动 · 查看更多 »

井在

井在(),字存士,號鐵潭,京師順天府文安縣(今屬河北省)人。清朝政治人物、詩人。.

新!!: 徐世昌和井在 · 查看更多 »

建党伟业

是一部于2011年上映的中国历史电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该片沿用《建国大业》导演客串执导的做法,海外部分由李少红执导,五四时期部分由陆川执导,战争场面由沈东执导。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之弟曾庆淮为本片担任顾问。 该片于2010年8月18日在怀柔影视基地开机,历时五个多月的拍摄后于2011年1月26日关机杀青。2011年6月15日在大陆地區正式公映。 该片的片尾曲《有一天》在旋律上与以色列国歌《希望曲》相似。.

新!!: 徐世昌和建党伟业 · 查看更多 »

廕昌

廕昌()字午楼(又作五楼),满洲正白旗人。清末民初軍事及政治人物,清末陆军大臣。.

新!!: 徐世昌和廕昌 · 查看更多 »

廉吏

清官是指中國封建時期讲究操守,公正清廉勇于任事的官吏,史書多以“循吏”、“良吏”、“廉吏”稱之。與之相對的是貪官。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有一整套完备的封建官僚体系,为了保证这套庞大的官僚机器正常运转,需有各項措施來保證系統的運作。《尚书·商书·伊训》就有“儆于有位”之说,《左传·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崔骃、胡广写《百官箴》,后世因称官吏之戒为官箴。唐代的清官要數戴叔伦,人稱“其治清明仁恕,多方略,故所之称最”。宋朝官員的薪俸是歷代最優渥的,但一味强行实施增俸养廉,结果“吏部以有限之官,待无穷之吏,户部以有限之财,禄无用之人”。封建官员中贪渎行为极为普遍,贪赃枉法现象比比皆是,“求一真正清廉之吏,几等于麟角凤毛。虽在上者日言惩贪,而实有不能苛求之势。” 明代最著名清官是海瑞,“家居不忘时事,遇有当道咨询民瘼,及行政得失,必侃侃条陈,毫无讳忌,耻为面谀,罔及其私。”,以至有道学家攻击他作伪,死後僅餘葛幃舊衣,賴同僚捐治葬具才得葬殮。著名清官轩倪“寒暑一青布袍,补缀殆遍,居常蔬食,妻子亲操井臼”,秦弘“廉介绝俗,妻孥菜羹麦饭常不饱”。 何刚德在《春明梦录》中说:“从前京官,以翰林为最清苦。”于成龍在清代號稱清官,老百姓都叫于成龍為“于青菜”。康熙二十年春,帝召見于成龍,當面褒讚他為“今時清官第一”。還有张鹏翮“居无一椽,食无半亩,敝衣布被,家计萧然……四壁空虚,一棺清冷,贫宦与老僧无异也”。陈瑸官至巡抚,“其清苦有为人情所万不能堪者”,康熙当着众大臣称他为“苦行老僧”。左都御史魏象枢上书说陆陇其是“天下第一清官”。汤斌也是有名的清官,三餐都吃豆腐,被人称为“豆腐汤”、“羊裘公”、“煮不出官味”。康熙第六次南巡时,一路访察清官,并下令各地督抚举荐清廉。江宁按察使张伯行随督抚大员入见时,康熙说:“到江南,即知尔为清官,今朕自保之,他日居官好,天下以朕为明主,否则笑朕不知人。”。張伯行號稱清官,自稱“一丝一屑,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但康熙帝卻嫌他“素性偏執,且短於才,封疆之寄不能勝任。”。 康熙曾說:“所謂廉吏者,亦非一文不取之謂。”康熙八年(1669年)监察御史赵璟指出:“臣以为俸禄不增,贪风不息,下情不达,廉吏难支。”郭琇也是著名的清官,“治行为江南最”,居然也曾经與余国柱一起贪渎。 雍正年間夔州知府程如丝被蔡珽譽為“四川第一清官”之美名。雍正四年十一月,川陕总督岳钟琪卻奏稱程如丝因贩卖私盐,毙伤多人。雍正卻说:“多年来,曾在朕前密参的谤书有一箧之多,可朕从无理它”。最後程如丝论死,蔡珽定为斩监候。 于敏中生前號稱廉潔,但死後卻發生家族財產糾紛,乾隆帝發現于敏中財產多達二千萬兩白銀。最後于敏中的牌位被撤出贤良祠,以昭儆戒。 张岱在《夜航船》卷七僅能列出四十位清官。明朝初期,朱元璋实行严刑峻法惩治腐败,规定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風氣為之一變,但到了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承认他的惩贪法律“行之既久,犯者犹众”。封建社会的清官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有一定的侷限性。《老殘遊記》曾說“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

新!!: 徐世昌和廉吏 · 查看更多 »

张孝准

张孝准(),字闰农、韵农,号运隆,湖南长沙县沙坪乡赖家屋场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光緒二十七年,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與蒋方震、蔡锷為同學,后加入同盟會。之後回國,經徐世昌舉薦,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宣統三年,回國參加辛亥革命,輔佐黃興、李書城等人,成立國民革命軍第八師,并參加討袁戰爭。民國十三年,因飲酒過度身亡。 Category:辛亥革命人物.

新!!: 徐世昌和张孝准 · 查看更多 »

张之洞

张之洞(),晚清重臣。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天津南皮(今河北南皮)人。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中顺天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據說是因為慈禧太后喜歡张之洞的文章,因此破例提拔,授翰林院编修。歷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導了中國近代的警察制度,对清末教育和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影响。還曾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砲廠等。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砲台失守,张之洞會同两江总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有《廣雅堂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新!!: 徐世昌和张之洞 · 查看更多 »

张仁奎

张仁奎()字锦湖(又字镜湖),山东滕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上海青帮『大』字辈人物。韩荣钧、吴善中,张仁奎生平考略,民国档案2008年第3期.

新!!: 徐世昌和张仁奎 · 查看更多 »

张作相

張作相(),字輔臣(又作輔忱)。原籍直隶省深州花盆镇(今属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生于盛京将軍管轄区錦州府義州南杂木村(今凌海市班吉塔镇杂木林子村)。中华民国军事将领。為有「吉林抗日第一人」之稱的馮占海之姨夫。.

新!!: 徐世昌和张作相 · 查看更多 »

张国淦

张国淦(),字乾若(潜若),号仲嘉,一号石公,中国湖北省武昌府蒲圻县(今赤壁市)城关人。清末、中華民国政治家、歷史學家、方志學家、石經研究家。.

新!!: 徐世昌和张国淦 · 查看更多 »

张莘夫

张莘夫(),原名张春恩,吉林德惠县(今九台县六台村)人,中国地质学家、矿业工程师,1946年在东北被杀害,之後引发了全国大规模反苏运动。.

新!!: 徐世昌和张莘夫 · 查看更多 »

张西曼

张西曼(),又名百禄,男,湖南长沙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左翼人士,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俄语语文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中国近代俄罗斯学的奠基人。.

新!!: 徐世昌和张西曼 · 查看更多 »

张謇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

新!!: 徐世昌和张謇 · 查看更多 »

张镇芳

张镇芳(),字馨庵,号芝圃,河南项城县人,袁世凯表弟。清朝及中华民国政要、财阀。.

新!!: 徐世昌和张镇芳 · 查看更多 »

张榕

张榕(),字荫华,汉军镶黄旗人,今辽宁省抚顺县营盘人。中国民主革命家。.

新!!: 徐世昌和张榕 · 查看更多 »

强学会

强学会,清朝末期一个政治团体,现代政党的雏形。1895年中国惨败甲午战争之后,朝廷内外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痛思中国失败之教训,寻求中国转弱为强的途径。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安徽会馆创办《萬國公報》,成为强学会组织的发端。该报因与上海基督教广学会的一个刊物同名,后改为《中外紀聞》,刊登海外新闻,时评政论和有关公文,以“渐知新法”为宗旨,“遍送士夫党人”。同时请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在达智桥胡同河南会馆或后孙公园胡同安徽会馆定期召集集会,演讲与讨论。11月中旬正式成立强学会,又称强学书局,或译书局。康有为作《强学会叙》,陈炽为提调,梁啟超为书记员,入会者众多。参加学会的除维新派、帝党外,还有一些开明人士、洋务派、传教士等。 袁世凯、张之洞、徐世昌等都列名参加,并出资赞助。李鸿藻、翁同和等也予支持。李鸿章也愿捐银2千两入会,因签订《马关条约》名声不好,遭到拒绝。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等也加入强学会。 北京强学会成立之后,康有为立即南下南京,游说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11月上海强学会成立,列名会籍的有康有为、张謇、陈三立、黄遵宪、吳德潚等,和张之洞幕僚黄体芳、黄绍箕、黄绍第、梁鼎芬、汪康年等。1896年1月12日刊《强学报》,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张,倡导维新变法。 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组织会社,有湖北质学会、广州圣学会、湖南南学会、广东粤学会、苏州苏学会,陕西味经学会、上海有不缠足会、农学会、译书会、蒙学会等。 1896年1月20日,御史杨崇伊以“私人堂会,将开处士横议之风”上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名义严禁北京强学会议论时政,将之改为直隶官书局,专欲“译刻各国书籍”。强学会等于被解散。张之洞也随之停发上海强学会经费,令其自动解散。1897年,康有为又在京成立“保国会”。 杨崇伊跟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是儿女亲家。.

新!!: 徐世昌和强学会 · 查看更多 »

弼德院

弼德院,中國清朝中央機構之一,創設於1911年5月8日(宣統三年四月初十),是清朝末年為實行憲政而成立的“上備顧問,參議國務”的專職參議機構。為皇帝親臨顧問國務的地方,院內置院長、副院長各1人,顧問大臣32人,參議10人,秘書廳秘書長1人,初設院長為陸潤庠,榮慶為副院長。.

新!!: 徐世昌和弼德院 · 查看更多 »

張可前

张可前,字箸汉,湖北江陵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順治九年(1652年)登進士,歷任兵部侍郎,有《宛在轩诗集》。.

新!!: 徐世昌和張可前 · 查看更多 »

張三異

張三異,字鲁如,汉阳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六年,登進士,歷任紹興府知府,有《来青园集》。.

新!!: 徐世昌和張三異 · 查看更多 »

張佩綸

張佩綸(),字幼樵,号蒉斋,直隶丰润县齐家坨人(今河北唐山丰润),晚清名臣。李鸿章女婿。堂侄張人駿歷任兩廣總督、兩江總督,為袁世凱之親家。.

新!!: 徐世昌和張佩綸 · 查看更多 »

張修府

張修府(),字允六,一字東墅,江蘇省嘉定縣南翔(今屬上海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官至湖南永州知府。.

新!!: 徐世昌和張修府 · 查看更多 »

張志潭

張志潭()字遠伯,直隸丰润人。中華民国政治家。北洋政府要人。.

新!!: 徐世昌和張志潭 · 查看更多 »

張勳

張勳(),原名张和,字少軒,號松壽老人,中國江西奉新縣赤田村人。清末民初將領,官至江南提督(署兩江總督)、長江巡閱使、定武上將軍。民國六年(1917年)張勳發動政變,擁戴宣統皇帝復辟,自任政務總長(即總理、首相)兼首席議政大臣,史稱張勳復辟。失敗後避居天津租界,北洋政府將他特赦,又任其「全國林墾督辦」,張勳不就,1923年病逝,前清宣統帝谥之為忠武。 張勳在民國建立後仍忠於清室,刻意不剪髮辮,故綽號辮帥,1914年袁世凯曾任命张勋为定武上将军,1915年张勋改所统「武卫前军」为「定武军」,此軍為了表示忠於清朝,都不剪辫子,所以又称为辫子军、辫军。1917年張勳復辟失败后,定武军也解除番號。.

新!!: 徐世昌和張勳 · 查看更多 »

張勳復辟

張勳復辟(1917年7月1日 - 1917年7月12日),是指張勳與其舊長官宗社党黨人铁良等清朝遗老一手策划,於民國六年(1917年)7月1日擁護時年12歲的逊位皇帝溥儀在北京復辟的政變,因發生在丁巳年,時人稱之為丁巳復辟,又因張勳所部的定武軍,人稱辮軍,故稱辮軍復辟。前後歷時共十二天,被段祺瑞討伐而失敗,張勳流亡天津。.

新!!: 徐世昌和張勳復辟 · 查看更多 »

張勳復辟職官

張勳復辟職官列出1917年張勳復辟时期的中央及地方主要職官。.

新!!: 徐世昌和張勳復辟職官 · 查看更多 »

張炳堃

張炳堃,原名瀛臯,字鶴甫,號鹿仙,浙江平湖縣人。清朝翰林,官至湖北督糧道。.

新!!: 徐世昌和張炳堃 · 查看更多 »

張聯箕

张联箕,字字德生,号即公,益都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十二年,登進士,历任澂江府知府。有《望古斋集》。.

新!!: 徐世昌和張聯箕 · 查看更多 »

張鳳臺

張鳳臺()字鸣岐,河南安阳崇义村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張鳳臺 · 查看更多 »

張錫懌

张锡怿,字越九,号宏轩,上海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十二年,登進士,历任泰安州知州。有《树滋堂近稿》。.

新!!: 徐世昌和張錫懌 · 查看更多 »

張重振

張重振(),直隸任邱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進士,授山西馬邑縣知縣,治理有方,改任山西晉陽縣知縣。乾隆八年,擔任山西介休縣知縣,后升任保德州知州。乾隆十五年去世,享年四十八歲。.

新!!: 徐世昌和張重振 · 查看更多 »

張注慶

张注庆,字元长,号曲山,阆中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顺治十二年,登乙未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广东。.

新!!: 徐世昌和張注慶 · 查看更多 »

張文光 (崇禎進士)

張文光,字谯明,河南祥符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崇禎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進士。入清后,由知縣歷任江南池太道,有《斗斋诗选》。.

新!!: 徐世昌和張文光 (崇禎進士) · 查看更多 »

張懷芝

张怀芝,(),字子真,山东省泰安府东平州(今东阿县)皋上村人。清末和民国初期军政人物。.

新!!: 徐世昌和張懷芝 · 查看更多 »

張晉 (順治進士)

张晋,字康侯,狄道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進士,历官丹徒縣知縣,工詩,有《黍谷》、《秋舫》、《一啸》、《苏门》、《劳劳》、《石芝》、《税云》諸集。.

新!!: 徐世昌和張晉 (順治進士) · 查看更多 »

彭紹宗

彭紹宗(),字印根,一字栎隐,湖南湘陰縣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朝廷補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殿試,彭紹宗中式二甲,同年閏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官度支部主事。彭紹宗工詩,《晚晴簃詩彙》收其詩作二首。.

新!!: 徐世昌和彭紹宗 · 查看更多 »

彭而述

彭而述,字子篯,号禹峰,鄧州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先世居住江西臨江府新喻縣。洪武初,始祖彭資孔徙居鄧州,定居禹山。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與方以智同年。授官阳曲知县,因母喪归里。和王鐸至交。爱新觉罗·阿济格推荐彭而述,督学湖北湖南一带,补分守湖南的永州道县。入清后,歷任广西布政使。與宋琬、申涵光等以詩聞名於世,時稱江北七子。著有《滇黔》、《燕楚》。。.

新!!: 徐世昌和彭而述 · 查看更多 »

何士循

何士循(),字勉之,河南息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三甲進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官至浙江乐清县知县。何士循工诗,有《讠息庐诗钞》。《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

新!!: 徐世昌和何士循 · 查看更多 »

何佩瑢

何佩瑢(),又名佩容,字韵珊,湖北建始人。 何佩瑢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四期步兵科,后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任教官。1912年任陆军第二师师长,。1916年起,历任湖北督军署参谋长、兼任政务厅厅长、财政厅厅长、署湖北省省长等职。1920年徐世昌因何佩瑢有安福系嫌疑而将其免职,后在青岛、武汉等地息隐。抗日战争期间投日,曾任武汉特别市参议府议长、湖北省省长、汪精卫政权中央政治会议列席委员。1940年5月在日军支持下于汉口成立中华民国共和党并任总裁,同年12月中华民国共和党解散,他与全体党员一同加入以汪精卫为主席的中国国民党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翌年,以湖北省政府主席身份兼任湖北省保安司令。1942年6月6日被日军毒死。.

新!!: 徐世昌和何佩瑢 · 查看更多 »

余縉

余缙,字仲绅,浙江诸暨人。清朝政治人物。 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進士,授監察御史,有《大观堂集》。.

新!!: 徐世昌和余縉 · 查看更多 »

徐士銮

徐士銮(),清末学者,政治人物、书画家、藏书家。字苑卿,号沅青,直隶天津人。.

新!!: 徐世昌和徐士銮 · 查看更多 »

徐姓

徐姓是中文的姓氏之一,据2006年的统计,徐姓是中国大陆人口第十一大姓氏。.

新!!: 徐世昌和徐姓 · 查看更多 »

徐世光

徐世光(),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政治人物。字友梅,号少卿,天津人,祖籍浙江宁波鄞县。擅书法国画诗词。.

新!!: 徐世昌和徐世光 · 查看更多 »

徐世章

徐世章(),字端甫,天津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收藏家。.

新!!: 徐世昌和徐世章 · 查看更多 »

徐世章旧居

徐世章旧居是原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之弟、原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原交通银行副总裁、全国铁路督办和交通银行副总裁、中国国际运输局局长、原币制局局长、原耀华中学董事、工商学院董事长、东亚毛纺公司董事长徐世章在天津的旧居,始建于1921年,坐落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香港道(Hong Kong Road)(今和平区睦南道126号),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并作为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徐世昌和徐世章旧居 · 查看更多 »

徐世襄宅

徐世襄宅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153号,是中华民国时期徐世襄的宅邸。.

新!!: 徐世昌和徐世襄宅 · 查看更多 »

徐世昌

徐世昌(),字卜五,號菊人,又号水竹邨人、弢斋。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府城汲縣(今河南省卫辉市),远祖为浙江鄞县人,祖籍天津,逝世于天津市,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曾任慶親王內閣的協理大臣(副總理)。馮國璋代理黎元洪辭職所餘第一任大總統任期後,1918年,徐世昌獲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國會支持,選舉為第二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曾是袁世凯支持者,亦是稱帝的反對者,與北洋軍閥關係密切。.

新!!: 徐世昌和徐世昌 · 查看更多 »

徐世昌故居

徐世昌故居是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第二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在天津的故居。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牛津道(Oxford Road)(今和平区新华路和睦南道交口的新华路255号),作为天津租界时代留存下来的重要建筑之一,该建筑目前被列为天津市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该故居现为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使用。.

新!!: 徐世昌和徐世昌故居 · 查看更多 »

徐炘

徐炘,清朝政治人物。字文侯,又字晴圃,号吟香,室名吟香書屋。天津人,祖籍浙江宁波鄞县。为徐世昌远祖。.

新!!: 徐世昌和徐炘 · 查看更多 »

徐鼐霖

徐鼐霖()原名立堃,字敬宜,一字镜岑,号憩园,晚号退思。吉林省永吉州尚礼镇(今九台市二道沟乡)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及军事人物。清朝末年“吉林三杰”之一(另两位是宋小濂、成多禄)。.

新!!: 徐世昌和徐鼐霖 · 查看更多 »

徐樹昌

徐樹昌(),字寿臣,浙江平湖县(今平湖市)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三甲進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授官户部主事。 徐樹昌工诗,著有《对竹居士诗草》。《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一首。.

新!!: 徐世昌和徐樹昌 · 查看更多 »

徐氏旧居

徐氏旧居为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第二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家族在天津的故居,建于1920年代,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马厂道(Race Course Road)(今天津市和平区马场道50-52号)。该建筑现为一般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新!!: 徐世昌和徐氏旧居 · 查看更多 »

信陵君

信陵君(),名无忌,中国战国时代魏国人,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後世亦稱魏公子。信陵君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安--王时期官至魏国上将军,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或稱“養士四公子”)。.

新!!: 徐世昌和信陵君 · 查看更多 »

地安门西大街

地安门西大街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的一条大街。北京地名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153页.

新!!: 徐世昌和地安门西大街 · 查看更多 »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简称北京交大,原名北方交通大学),校本部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它的前身是清政府邮传部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校训为王阳明之“知行”。 1921年,其与上海、唐山两所工业专门学校合并,定名“交通大学”,下设京、沪、唐三校,学校被称为“交通大学北京学校”。1949年以后,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定名为“中国交通大学”,次年改为“北方交通大学”,茅以升院士为校长。1981年北方交通大学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相继被批准可自行审定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1994年7月北方交通大学通过铁道部预审,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 2000年4月原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由铁道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3年9月,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新!!: 徐世昌和北京交通大学 · 查看更多 »

北洋軍

北洋軍又稱北洋新軍,為中國清末至民初之政府軍。其源自清朝在甲午战争后由袁世凱編練的新軍(全稱新建陸軍),為中國第一支近代化陸軍。民國成立後,北洋軍成為中華民國北京政府事實上的國防軍。但袁世凱死後,北洋軍分裂為三大派系與數個小派系,各自割據一方,形成北洋軍閥。.

新!!: 徐世昌和北洋軍 · 查看更多 »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或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是指中華民國建國初期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央政府,因由北洋系人物掌权,故而被後世稱之。北洋政府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繼承中国法統的政權。民國2年(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过选举成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成立,中华民国臨時政府結束。从民國元年(1912年)3月至6年(1917年),北洋政府體制經歷了内阁制、总统制、帝制、内阁制的變動。 北洋政府定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定《卿雲歌》為中華民國國歌。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华民国1917年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1919年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但因五四运动抗议而未在《凡尔赛和约》签字。1928年,由中國國民黨發動的北伐戰爭结束後,北洋政府隨著北洋軍的失敗而瓦解,政權被國民政府所取代。.

新!!: 徐世昌和北洋政府 · 查看更多 »

北戴河近代建筑群

北戴河近代建筑群,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包括多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皇岛市文物保护单位等。.

新!!: 徐世昌和北戴河近代建筑群 · 查看更多 »

國史館

國史館是中華民國政府的最高史政機關,為總統府直屬機構,以修纂國家歷史、史料整理、史料文物採集,以及行憲以來歷任已卸職之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為主要任務。由於1949年中國大陸易幟,部分中華民國政府史料及檔案保留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及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新!!: 徐世昌和國史館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原隸屬於工學院下,1997年8月成立臺大電機學院,2000年8月1日更名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其下分設電機學群及資訊學群。電機學群有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光電工程學研究所,電信工程學研究所,電子工程學研究所,資訊學群包含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以及跨學群的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 相關單位有電信研究中心,奈米機電系統研究中心,綠色電能研究中心。.

新!!: 徐世昌和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 · 查看更多 »

刘冠雄

刘冠雄()字子英(又作资颖),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中华民国海军上将。陳貞寿・劉传標「劉冠雄」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新!!: 徐世昌和刘冠雄 · 查看更多 »

刘澍

刘澍(),字泽霖,山西偏关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包头县首任县长,包头设市后的首任市长。.

新!!: 徐世昌和刘澍 · 查看更多 »

嘉義市私立輔仁高級中學

嘉義市天主教輔仁中學(簡稱輔仁中學或輔中)是一所由天主教聖言會興辦的高級中學。位於台灣嘉義市東區,前身為1931年德國聖言會在北平創立的北平輔仁大學附屬中學(輔大附中)。現與輔仁大學已無從屬關係。.

新!!: 徐世昌和嘉義市私立輔仁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喜山

喜山()籍贯不详,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喜山 · 查看更多 »

周自齊

周自齊(),字子廙,祖籍山東省單縣,中國近代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經濟學家、實業家。屬於交通系。.

新!!: 徐世昌和周自齊 · 查看更多 »

周自齊臨時內閣

周自齊臨時內閣成立於民國11年(1922年)4月8日,結束於同年6月11日。 顏惠慶辭去代理國務總理職務之後,由周自齊代理。周自齊的臨時內閣組成後,直系的勢力大增。奉系張作霖和皖系段祺瑞、南方的孫文等結盟對付吳佩孚。4月,奉軍入關,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吳佩孚反擊,出奇制勝,奉軍戰敗,退守關外。吳佩孚逼徐世昌大總統下野,並將大總統印信交由國務院攝行。由前總統黎元洪繼任於6月11日繼任。顏惠慶再次被任命組閣。.

新!!: 徐世昌和周自齊臨時內閣 · 查看更多 »

周景濤

周景濤,字松孫,號洵生,福建侯官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二甲第六名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年四月,散館,著以部属用,又改江蘇阜寧縣知縣。历官学部员外郎。工诗,著有《雁影斋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

新!!: 徐世昌和周景濤 · 查看更多 »

傅增淯

傅增淯(),字雨农,四川省江安县(今属宜宾市)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历官江苏知府。傅增淯工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二首。 傅增淯与兄弟傅增濬、傅增湘三人皆进士。.

新!!: 徐世昌和傅增淯 · 查看更多 »

傅增湘

傅增湘(),字叔和,一字潤沅,號沅叔,別署雙鑒樓主人、藏園居士等。四川省泸州江安縣(今属宜宾市)人。中國近代藏書家、學者、教育家。.

新!!: 徐世昌和傅增湘 · 查看更多 »

傅子范墓

傅子范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街道久敬庄社区久敬庄60号北京军区空军黄亭子招待所内。.

新!!: 徐世昌和傅子范墓 · 查看更多 »

傅感丁

傅感丁,字雨臣,號約齋,浙江钱塘人。清初官员,同進士出身。 順治九年(1652年),登壬辰科進士,官至副都御史,有《舒啸轩集》。.

新!!: 徐世昌和傅感丁 · 查看更多 »

冯耿光

冯耿光(),字幼伟,广东番禺人。清朝军事将领,中华民国银行家。.

新!!: 徐世昌和冯耿光 · 查看更多 »

军机大臣

軍機大臣(v),雅稱為樞密,負責為清朝皇帝「跪受筆錄」提供建議的職務。中國清代中樞職務名稱;該頭銜屬於任務性質,而非定制官銜,無品階可言,擔任者亦無俸祿。.

新!!: 徐世昌和军机大臣 · 查看更多 »

军机大臣列表

军机大臣列表,旨在列出中国清朝自雍正七年(1729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历任军机大臣。军机大臣雅称为“枢密”,属于任务性质,而非定制官衔,无品阶可言,担任者亦无俸禄。 雍正帝初为指挥青海战事之需要,于雍正七年(1729年)设立军需房;后形成“办理军机处”,沿为定制,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雍正时首任军机大臣为张廷玉与鄂尔泰,恩遇最隆。自军机处设立,军机大臣取代内阁大学士成为清朝事实上的宰相,但与宰相职务不同的是此为没有任何品阶的非定制职衔;直到清末官制改定,理论上其功能为新内阁所取代,然而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原亦为领班军机王大臣。 军机大臣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无定员,一般六、七人。其中资历最深者为“首席军机大臣”,或称“领班军机大臣”,但没有正式的名义;入值军机时按资历深浅的分别称“军机处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三种;“军机处行走”名目从嘉庆后期起即极少使用,仅恭亲王奕䜣以议政王入值军机时使用过一次。.

新!!: 徐世昌和军机大臣列表 · 查看更多 »

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

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是清朝末期仿日本明治维新之初派出欧美使节团之例而派出的考察欧美日各国政治制度等的大臣。.

新!!: 徐世昌和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 · 查看更多 »

凌和鈞

凌和钧(),号衡甫,浙江嘉兴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三甲進士,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官至工部主事。凌和钧工诗,有《琼州杂事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一首。.

新!!: 徐世昌和凌和鈞 · 查看更多 »

全祖望

全祖望()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清朝史學家、文學家。浙江鄞縣人。.

新!!: 徐世昌和全祖望 · 查看更多 »

公安县

公安县是湖北省荆州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南岸。总面积为2257.5平方公里,其中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最宽处为51公里。2007年末人口为105万人,其中99.9%为汉族,方言为西南官话。公安古称梅园,最早建县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当时称孱陵。后因东汉末年左將軍刘备领荆州牧,驻军于油江口(今斗湖堤镇),时人称他为“左公”,“公安”便是取“左公安营扎寨之地”之意得名。此外公安也有“三袁故里”、“百湖之县”、“七省孔道”等别称。.

新!!: 徐世昌和公安县 · 查看更多 »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是王芸生编著的一本讲述近代中日关系的著作,共计八卷,最早是1930年代《大公报》同名专栏的结集。日文译本书名为《日中外交六十年史》。 本书被认为是1930年代系统研究中日关系史的论著,也是一部翔实研究日本侵华史的科学专著。它被认为是同田中奏折一样的重要的宣传抗日救亡的文件。 书中大量运用了档案、原始文献,包括《日本外交文书》、故宫档案、李鸿章文集等。作者说,本书“不加剪裁,纯任文献自身说明真相”。.

新!!: 徐世昌和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 查看更多 »

关冕钧

关冕钧(),字耀芹,号伯珩,广西苍梧县(今梧州)长洲岛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关冕钧 · 查看更多 »

养心殿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

新!!: 徐世昌和养心殿 · 查看更多 »

元史

《元史》是明朝的宋濂等奉明太祖之命編撰的纪传体史書,共210卷,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二十四史之一。.

新!!: 徐世昌和元史 · 查看更多 »

勸業會場

劝业会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是中国天津历史上一座系统陈列工业工艺产品的场所,位于今天的河北区中山路中段东南侧,现为中山公园,原劝业会场大部分建筑已不复存在。.

新!!: 徐世昌和勸業會場 · 查看更多 »

四氏

四氏,指孔、顏、曾、孟四氏。孔丘、顏回、曾參、孟軻、孔伋(孔子之孙)是傳統中國尊奉的儒家五大聖賢。歷代以來有封祀孔子為至聖、顏子複聖、曾子為宗聖、孟子為亞聖,孔伋为述圣。因而孔、顏、曾、孟以四氏並稱。 四氏家譜有“通天譜”之說,即四姓家譜輩字天下相同,四氏統一,其实并非如此。曲阜颜氏嫡裔自五十六代孙始跟随孔氏的“之、 氵”字派,后在第五十九代孙使用孔氏全国统一的字派,但到六十一代就终止了。据推测是因为与颜氏与孔子沾亲(孔子母亲颜征在,就是颜氏族人),但是当时无法推断颜回与孔子母亲的辈份关系。所以颜氏自颜回六十二世孙时,开始另用字派。曲阜颜氏嫡裔字派自颜回六十一代孙起,为“公重从嗣胤,伯光绍懋崇,怀士锡振承,景世廷秉培,克建永沛昭,启裕显兆守。德泽知好乐,惟有仰立卓,周正曾安鼎,祥云天自多,继志忠孝悌,纲常如大科。”.

新!!: 徐世昌和四氏 · 查看更多 »

倪嗣冲

倪嗣沖(),原名毓桂,字丹忱。安徽阜阳倪新寨(今属阜南县)人。清末民初高级军事将领。.

新!!: 徐世昌和倪嗣冲 · 查看更多 »

王劭廉

王劭廉(),字少荃,又作少泉,直隶天津人。中國教育家。.

新!!: 徐世昌和王劭廉 · 查看更多 »

王孫蔚

王孙蔚,字茂衍,陕西临潼东梁里(今陕西西安阎良区关山镇老王村)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進士,历官福建布政使、湖广提学道佥事。有《轺香集》。.

新!!: 徐世昌和王孫蔚 · 查看更多 »

王以慜

王以敏(),字子捷,号梦湘,湖南省武陵(今日常德市)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八年五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官至江西知府。王以敏工诗,有《檗隖诗存》。《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

新!!: 徐世昌和王以慜 · 查看更多 »

王廷璧 (順治進士)

王廷璧,字素修,海丰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進士,授刑部主事,历官陕西凉庄兵备道按察司副使。有《聚远楼诗集》。.

新!!: 徐世昌和王廷璧 (順治進士) · 查看更多 »

王照

王照(),字小航,号芦中穷士,别号水东。直隶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人。他是近代拼音文字提倡者和“官话合声字母”方案的制订人。.

新!!: 徐世昌和王照 · 查看更多 »

王靜齋

王靜齋()原名文清,经名赛尔德·伊利亚斯,回族,天津人,中华民国伊斯兰教大阿訇、经学教育家,与马松亭、哈德成、达浦生并称中国现代“四大阿訇”。.

新!!: 徐世昌和王靜齋 · 查看更多 »

王迺斌

王迺斌(),字恩溥,奉天省奉天府新民厅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王迺斌 · 查看更多 »

王揖唐

王揖唐(),旧名志洋,字慎吾、什公。后更名賡,字一堂,号揖唐,筆名逸塘。安徽合肥人。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詩人,曾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及日本成立的多個傀儡政權中任职。.

新!!: 徐世昌和王揖唐 · 查看更多 »

王清 (順治進士)

王清,字素修,海丰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六年,登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历官吏部侍郎,有《留余堂诗稿》。.

新!!: 徐世昌和王清 (順治進士) · 查看更多 »

王澤弘

王泽宏(),又作王泽弘,字涓来,湖广黄冈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王用予之子。天啟六年(1626年)出生。顺治十二年(1655年)登进士,授翰林院侍读,拜礼部左侍郎,助修栖霞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担任左都御史。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官至礼部尚书。有御史犯罪被建議謫徙乌喇(今吉林市),泽宏以為烏喇死地,“流不可烏喇”,力諫不可。聖祖出巡烏喇時,深歎曰:“此非人所居,王澤宏其引朕於仁乎!” 泽宏喜与诸名士游,王士正、姜宸英、洪异等“皆尝点定其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以年老辞歸,回南京养老,晚年居大功坊,“角巾散服,徜徉山水,若忘其為國老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卒,享年八十三歲。有《昊庐集》。有子王材升、王材任、王材成、王材獻、王材信、王材振。其孙王廷泰曾邀袁枚为其撰写墓碑。.

新!!: 徐世昌和王澤弘 · 查看更多 »

灵光寺 (北京)

灵光寺是位于北京石景山区觉山(俗称“虎头山”)东麓的一座汉传佛教寺院,是八大处的第二处,现位于八大处公园内。 寺内原有“招仙塔”,后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僧人从该塔遗址发现了佛牙舍利一枚。后为收藏佛牙舍利,又于1964年建成了“佛牙舍利塔”。.

新!!: 徐世昌和灵光寺 (北京) · 查看更多 »

程家檉

程家柽(),字韵荪,一字下斋。安徽休宁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张继称:“中山(孙中山)提倡革命者也,克强(黄兴)实行革命者也,韵荪(程家柽)组织革命者也。”.

新!!: 徐世昌和程家檉 · 查看更多 »

程秉釗

程秉钊(),字公勖,号蒲孙,安徽绩溪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程秉钊工诗,有《琼州杂事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

新!!: 徐世昌和程秉釗 · 查看更多 »

程雲

程云,字天翼,山東莱芜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順治六年(1649年),登進士,改庶吉士,授孝感縣知縣,有《松壶集》。.

新!!: 徐世昌和程雲 · 查看更多 »

章宗祥

宗祥(),字仲和,浙江吴兴荻港(今湖州南浔区和孚镇) 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鄭則民「章宗祥.

新!!: 徐世昌和章宗祥 · 查看更多 »

端方

端方(),托忒克氏(又作托活络氏),字午橋,號匋齋,諡忠敏,满洲正白旗人。清末政治家、金石学家、收藏家。.

新!!: 徐世昌和端方 · 查看更多 »

立憲運動

立憲運動是中國清朝政府繼洋務自強運動(1861年-1895年)、維新運動(1898年)之後推動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國成為君主立憲政體的國家。.

新!!: 徐世昌和立憲運動 · 查看更多 »

第三次靳雲鵬內閣

三次靳雲鵬內閣是第二次靳雲鵬內閣總辭之後靳雲鵬重新組織的內閣,成立於民國10年(1921年)5月14日,結束於同年12月24日。 靳雲鵬的此次內閣排斥了舊交通系的勢力,但是他安排的財政總長繼任人李士偉由於曾經在日本洋行做過買辦,招致各方的強烈反對而未能赴任,一開始就由次長潘復代理,後來更正式免去李的職務,任命高凌霨為財政總長;而留任的教育總長范源濂以學潮為由也沒有到任,由馬邻翼代理。 由於安福國會已被解散,此時中國沒有國會,所以此屆內閣的國務總理和閣員的任命都沒有經過國會的批准,所以徐世昌大總統命令內閣署理行之。內閣成員一律帶有「特任」的字樣。正因此此屆內閣的合法性受到質疑。 靳雲鵬在第二次內閣時得罪了舊交通系的領袖梁士詒,梁士詒於是決意扳倒靳雲鵬,他從張作霖和徐世昌兩方面分化總統府、政府、軍閥的關係。靳雲鵬因為未能滿足張作霖安插親信的要求而和張作霖鬧翻,後來又因為冷言諷刺徐世昌總統和北京稅收問題而和徐世昌對立。最終,靳雲鵬被迫辭職,梁士詒在張作霖推薦下繼任總理。.

新!!: 徐世昌和第三次靳雲鵬內閣 · 查看更多 »

第三次段祺瑞內閣

三次段祺瑞內閣是段祺瑞在短暫下台4個月之後再一次組成的內閣,成立於民國7年(1918年)3月23日,於同年10月10日結束。 王士珍內閣得不到北洋系的支持,馮國璋也在第二次府院之爭中最終失利。1918年3月19日,曹錕、張懷芝、張作霖、倪嗣沖、王占元、李純、齊耀琳、陳光遠、戚揚、閻錫山等近30名督軍聯名致電威脅馮國璋,馮被迫同意再次邀請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 此屆段祺瑞內閣,除財政、司法總長兩職之外,基本沿用王士珍內閣的閣員。 段祺瑞內閣此次執政的政策延續其第二次內閣時期的對南主動作戰的政策,段祺瑞親自到漢口、九江、南京、濟南等地督戰和疏通人事,以及激勵軍隊前方將士的士氣,但是戰事卻還是不如想象中的順利。 由於馮國璋代理大總統到1918年10月就屆滿,馮國璋公開發表聲明稱不棧戀總統職位。9月,大總統選舉舉行,安福國會選舉出徐世昌為總統。徐世昌倡議和平,使段祺瑞不得不和馮國璋約定同時下野。10月10日,总统徐世昌准段祺瑞免職,由錢能訓暫行兼代。 第二次段祺瑞内阁中的梁启超、汤化龙、林长民三位“研究系”的总长没有进入本届内阁。皖系利用研究系之后将其抛弃。.

新!!: 徐世昌和第三次段祺瑞內閣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徐世昌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徐世昌內閣

一次徐世昌內閣成立於民國3年(1914年)5月1日,結束於民國4年(1915年)12月21日。 1914年5月1日,袁世凱大總統公布《中華民國約法》,取代原先的《臨時約法》,根據約法第39條規定:「以大總統為行政首長,置國務卿一人贊襄之。」,廢除了原來的國務院官制,設置政事堂;總統制取代了內閣制。徐世昌被袁世凱任命為首任國務卿,但是袁世凱同時又任命楊士琦為左丞,錢能訓為右丞,徐世昌的權力被大大削弱,無所作為。 1915年,袁世凱推行洪憲帝制,徐世昌於10月27日托病辭職,退居河南輝縣。袁世凱准假,任命陸徵祥兼任代理國務卿。隨後12月21日陸继任為正式國務卿。但是帝制運動很快走向滅亡,討伐袁世凱的護國運動勢如破竹,西南各省紛紛獨立。 袁世凱在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恢復民國,重新起用徐世昌為國務卿,徐世昌念在舊情之上當此艱局,但是他要求護國軍停戰議和被拒絕,產生去意。一個月後徐世昌推薦參謀總長段祺瑞繼任。.

新!!: 徐世昌和第一次徐世昌內閣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粤桂战争

一次粤桂战争,又称两广战争。是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与效忠孙中山,由陈炯明所指挥的建国粤军,在1920年至1921年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主要作战地域为广东、广西两省。.

新!!: 徐世昌和第一次粤桂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直奉戰爭

一次直奉戰爭,發生於1922年4月28日至5月5日,以直勝奉敗收場。.

新!!: 徐世昌和第一次直奉戰爭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靳雲鵬內閣

一次靳雲鵬內閣成立於民國8年(1919年)11月5日,結束於民國9年(1920年)7月2日。 靳雲鵬組成的此次內閣,深受安福系的控制。靳雲鵬和徐樹錚連番鬥法,最終連發表政見的自由都沒有。靳雲鵬也因此曾經四次提出辭職,最後在皖系和直系決裂之前終於5月14日獲准告假,由薩鎮冰代理。1920年7月2日徐世昌准其辭去總理職務。.

新!!: 徐世昌和第一次靳雲鵬內閣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段祺瑞內閣

一次段祺瑞內閣成立於民國5年(1916年)4月23日,結束於同年6月29日,之後內閣改組成新內閣。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後,任命徐世昌重新出任國務卿,希望与独立督军谋和,徐就任一個月之後但因谋和不成辭任,推舉參謀總長段祺瑞自代。4月22日段祺瑞出任国务卿。4月23日组成新内阁。6月6日袁世凯病死。6月29日政事堂復名国务院,国务卿復名国务总理。 此屆內閣壽命只有兩個月,但是閣員變動頗多。.

新!!: 徐世昌和第一次段祺瑞內閣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段祺瑞內閣改組內閣

一次段祺瑞內閣改組內閣是由第一次段祺瑞內閣在民國5年(1916年)6月30日改組而成,於民國6年(1917年)5月23日因府院之爭結束。 袁世凱逝世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他下令恢復《臨時約法》和大總統選舉法,廢除《袁記約法》。同時,政府和護國軍也達成妥協,因此由國務總理段祺瑞組成新內閣。 此內閣中,表面上南方派占有多數,而且獲得外交、內務、財政、海軍四個重要部門的權力,但是由於北洋軍閥勢力在袁世凱死後迅速擴張,南方派多受制約,未能真正執行權力。 此屆內閣壽命約11個月,最終在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爭中倒台。從1917年4月開始,段祺瑞和黎元洪就圍繞對德宣戰問題爭論不休,段祺瑞操控督軍團向國會施壓,要求通過對德宣戰案。國會拒絕督軍團干涉立法事務,督軍團乘機攻擊國會制定的憲法草案,並要求解散國會。5月10日,國會表決對德宣戰案時,有軍人和流民圍攻國會,毆打議員,引起社會輿論的憤怒;同一日,內閣成員在參加一戰和對德斷交問題上產生嚴重分歧,海軍總長程璧光、外交總長伍廷芳、農商總長谷鐘秀、司法總長張耀曾一同請辭,段祺瑞內閣開始根本動搖。不久後,段祺瑞私自向日本人貸款的丑聞傳出,黎元洪於是在5月23日罷免段祺瑞的國務總理職務。段祺瑞內閣告終。 段祺瑞被罷免之後,憤而離京,他聲稱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解除總理職務,他邀請督軍團團長張勳入京調停紛爭。 而同時,伍廷芳代理段之後的總理職務。黎元洪提出由王士珍和徐世昌組閣,但是二人都不肯來。黎元洪於是提議李经羲,國會表決順利通過,但是李经羲卻因為畏懼北洋軍閥勢力而不敢就任和組閣。一時之間,國務紛亂,為張勳復辟創造了條件。.

新!!: 徐世昌和第一次段祺瑞內閣改組內閣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粤桂战争

二次粤桂战争,是1921年6月至1921年8月期间,广西省军阀陆荣廷,与掌握广东“中华民国政府”实权的陈炯明所爆发的战争。战争进行的主要地域为广西省。 “第二次粤桂战争”在史学界被视为“第一次粤桂战争”的延续。.

新!!: 徐世昌和第二次粤桂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

博克多汗(,),全称博克多格根额真汗(),蒙古國政治、宗教人物,為外蒙古獨立後的第一任最高領袖。原為藏传佛教格魯派的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法名阿旺垂济尼玛丹彬旺舒克。中國爆發辛亥革命之后,他被外蒙古各部落推戴為蒙古大汗,宣布脫離中國独立,建立政教合一的大蒙古國。不過,蒙古的獨立僅受到西藏的承認,未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其北鄰俄羅斯對此也採取模棱兩可的態度。1915年,中、俄、蒙三方簽訂條約,外蒙古被迫成為中華民國的「蒙古地方」。 1919年,徐樹錚率領中華民國軍隊佔領蒙古,軟禁博克多汗並強制取消自治。徐在蒙古實行改風易俗政策,遭致蒙古各界的廣泛不滿。他們組織了各種武裝組織進行反抗,這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共產主義者蘇赫巴托和喬巴山,並尋求俄羅斯人的幫助。翌年趁中國內亂之機,羅曼·馮·恩琴率領俄羅斯白軍驅逐了中國軍隊,恢復了博克多汗的皇位。 1921年,蒙古人民黨在蘇俄的支持下擊敗白軍,奪取了政權。雖然博克多汗仍為大汗,但只是個名義上的君主,沒有實權。他在1924年圓寂,逝世後君主立憲制度被取消,國號正式改為蒙古人民共和國。.

新!!: 徐世昌和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 · 查看更多 »

管棆

管棆(),字據梧,又字青村。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人,清朝政治人物、詩人。.

新!!: 徐世昌和管棆 · 查看更多 »

紹英

紹英(),滿洲鑲黃旗人,馬佳氏,字越千。清朝末年官员。.

新!!: 徐世昌和紹英 · 查看更多 »

紀映鍾

纪映钟(),字伯紫。江苏上元(今江苏南京)人。 明末诸生。為复社成員。馬士英、阮大铖擅權南京弘光朝廷,紀映鍾集結復社進行口誅筆伐。入清后,自称鐘山逸老。有诗才,其妹纪映淮、女兒纪松实皆能诗词。一度在天台山为僧,不久即還俗。晚年客居龚鼎孳处十年。康熙十二年,龚鼎孳去世,次年南归,終老仪真。著有《戆叟诗钞》四卷。.

新!!: 徐世昌和紀映鍾 · 查看更多 »

繆祐孫

繆祐孫(),字右岑。江蘇省常州府江陰縣(今無錫市江陰市)人,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府,清朝政治人物、詩人、歷史地理學家、書畫家。.

新!!: 徐世昌和繆祐孫 · 查看更多 »

罗開榜

罗开榜()字仲芳,谱名法榜。安徽省合肥东南乡(今肥东县复兴乡)城山罗村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新!!: 徐世昌和罗開榜 · 查看更多 »

羅桑般殿丹畢蓉梅

罗桑般殿丹毕蓉梅(;),第七世章嘉呼图克图(即第十九世),青海省大通县人。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时,受封为“灌顶普善广慈章嘉呼图克图'”。1912年,原封号下加“宏济光明”。徐世昌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时,又加“召因阐化”。国民革命军北伐后,于1930年担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1935年,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37年,又任国民政府委员。1947年,加封“护国净觉辅教大师”,颁金印金册,其荣誉与达赖喇嘛、班禅喇嘛相等,册封令文为: 1947年,他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被聘为总统府资政。1949年来到台湾后,任中国佛教会理事长。1957年3月4日在台北圆寂,中华民国政府颁“褒扬令”以表彰其贡献: 据传第七世章嘉圆寂前曾親筆簽署在「反攻大陸」以前不再转世,故章嘉转世系统也随之停止。但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在印度达兰萨拉自行寻访并重新确立丹增頓由益西嘉措为第八世(即“第20世”)章嘉,而此举选出的“第八世章嘉”并未受中华民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其他各地的官方承认。 現位於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八巷三號之蒙藏文化館前身即第七世章嘉大師在臺駐錫地。.

新!!: 徐世昌和羅桑般殿丹畢蓉梅 · 查看更多 »

翰林院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歷朝歷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翰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封建中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构。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然而,成为翰林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有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

新!!: 徐世昌和翰林院 · 查看更多 »

烏澤聲

烏澤聲()字谪生,满族,吉林永吉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Who's Who in China, 3rd ed.

新!!: 徐世昌和烏澤聲 · 查看更多 »

田中玉

中玉(),字薀山,直隷省永平府臨榆縣(今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清末民初軍事將領。北洋政府、皖系人物。邵桂花「田中玉.

新!!: 徐世昌和田中玉 · 查看更多 »

田種玉

玉,字公琢,號遜庵,直隸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城區)人,清朝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田種玉 · 查看更多 »

申保亨

申保亨(),字雅辅,天津葛沽人,中华民国军事及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申保亨 · 查看更多 »

焦友麟

友麟,字子恭,号铁珊,又号笠泉,山東章丘人。清朝官員,詩人。.

新!!: 徐世昌和焦友麟 · 查看更多 »

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简称燕大,是20世纪初由四間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会聯合於北京开办的綜合大學,為當時中國教學品質、校園環境優秀的大學之一,也被認為是中國教會學校之首。校名源自於北京昔名——燕京。現今美國哈佛大學的哈佛燕京學社即以該校為名。 1949年中共建政後,燕京大學資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隨後遭到整併:民族学系、社会学系、语文系(民族语文系)、历史系并入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中國人民大學,经济学系并入中央财经学院(今中央财经大学),其他文科、理科多併入北京大學,工学院併入清華大學,醫學系併入中国协和医学院。其校舍由北京大學接收,成為北京大學的主要校園,現已列為古蹟保護。此外,其部分人員南遷香港,參與崇基學院的創建,為香港中文大學創始的成員書院之一。.

新!!: 徐世昌和燕京大学 · 查看更多 »

盧世㴶

盧世㴶,字德水,一字紫房,晚号南村病叟,山東德州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天啟五年(1625年),登進士,授監察御史。入清后不再出仕,有《尊水园集》。.

新!!: 徐世昌和盧世㴶 · 查看更多 »

盧廷簡

卢廷简(),字子闲,江南江都县(今屬揚州市)人。清朝軍事將領。 順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武進士。工詩,《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一首。.

新!!: 徐世昌和盧廷簡 · 查看更多 »

直奉戰爭

奉戰爭,北洋政府時期,直系軍閥和奉系軍閥在中國北方先後於1922年、1924年進行的兩次戰爭,直系先勝後敗,奉系則先敗後勝。.

新!!: 徐世昌和直奉戰爭 · 查看更多 »

直皖戰爭

戰爭,發生於1920年7月14日,是直系曹錕與皖系段祺瑞為爭奪北京政府統治權,在京津地區的對抗。当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负责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办”,从法律上来说,直皖战争是一场地方军人抗拒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

新!!: 徐世昌和直皖戰爭 · 查看更多 »

盛京将军

盛京将军,全称“镇守盛京等处将军”,为清朝从一品武职。.

新!!: 徐世昌和盛京将军 · 查看更多 »

白恩佑

白恩佑(),字蘭岩,一字叔啟《清朝御史題名錄》頁487,號石仙,晚號石翁,山西省介休縣人。清朝官員。.

新!!: 徐世昌和白恩佑 · 查看更多 »

百年宪政

《百年宪政》由沈勇平先生摄制,共8集。每集分别为戊戌变法,预备立宪,议会政治,联省自治,国民参政会,重庆政协,台湾转型,大陆转型。是一部讲解中国宪政发展史的纪录片。该纪录片拍摄后沈勇平先生以“非法经营”罪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

新!!: 徐世昌和百年宪政 · 查看更多 »

韩麟符

韩麟符()原名韩致祥,字瑞五。笔名小工、蜂子、岚光、夜鹰、晓莺、瑞、绝圣等等。祖籍山西省榆次县,生于承德府赤峰县,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新!!: 徐世昌和韩麟符 · 查看更多 »

莫理循

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英語圈通稱G.E.莫理循,蘇格蘭裔澳大利亞人,1887年畢業于愛丁堡大學醫科。他是一位與近代中國關係密切的旅行家及政治家。其子是著名戰地記者,1950年在韓戰戰場中地雷身亡,其與中國-比利時混血兒韓素音相戀的故事成為生死戀的情節。.

新!!: 徐世昌和莫理循 · 查看更多 »

鍾明進

鍾明進,字子佳,號偉韜,浙江長興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順治六年(1649年)登進士,历官惠州府知府,著有《两粤吟》、《南园集》、《燕中草》等書。.

新!!: 徐世昌和鍾明進 · 查看更多 »

萬福華

萬福華()字绍武,安徽合肥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官员。.

新!!: 徐世昌和萬福華 · 查看更多 »

項景襄

项景襄,字眉山,浙江秀水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順治十二年(1655年),登進士,官至兵部侍郎。.

新!!: 徐世昌和項景襄 · 查看更多 »

顏元

顏元(),字易直,又字渾然,號習齋,直隶博野(河北安國縣東北)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顏李學派(“李”指颜元的学生李塨)的創始者。.

新!!: 徐世昌和顏元 · 查看更多 »

顧瑗

顾瑗(),字亚蘧,河南祥符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顾瑗工诗,著有《西征集》。《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

新!!: 徐世昌和顧瑗 · 查看更多 »

袁世凯

袁世凱(),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军領袖,对近代中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漢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国警政、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职。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文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 成为民國首任大總統后,袁世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但其施政引发争议,国内爆发二次革命。中国签署廿一條事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華帝國,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新!!: 徐世昌和袁世凯 · 查看更多 »

袁林

袁林,又称袁世凯墓、袁公林,为清末民初重要軍事、政治人物,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于氏的墓葬。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目前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 徐世昌和袁林 · 查看更多 »

袁永熙

袁永熙()贵州修水人,中国共产党官员,曾任中共西南联大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中共云南省工委青委委员,中共北平地下党“南系”的学运主要负责人,中共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陈布雷的女婿,陈琏的丈夫。章学新,“第二条战线”的闯将袁永熙的传奇人生,炎黄春秋1996年第11期.

新!!: 徐世昌和袁永熙 · 查看更多 »

颜惠庆

惠庆(英文名:Yen, Wei Ching Williams或W.,),字骏人,上海虹口人。,中華民国大陆时期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政治家。.

新!!: 徐世昌和颜惠庆 · 查看更多 »

褒揚令

褒揚令,是中華民國政府依據法律表揚對國家有巨大貢獻之國民所發之正式文告;「褒揚」是法律行為,需依法定程序核定施行。.

新!!: 徐世昌和褒揚令 · 查看更多 »

褒揚令列表

本列表列出中華民國褒揚令。褒揚日期及文號見s:Wikisource:褒揚令。.

新!!: 徐世昌和褒揚令列表 · 查看更多 »

馬鳴蕭

蕭,字和銮,青县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四年,登進士,历官工部员外郎,有《惕斋诗草》。.

新!!: 徐世昌和馬鳴蕭 · 查看更多 »

馮國璋

馮國璋(),字华甫,直隶省河间府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县)人,直系领袖,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理大總統。田子渝, 刘德军,中国近代军阀史词典,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年,第165页.

新!!: 徐世昌和馮國璋 · 查看更多 »

馮雲驤

冯云骧,字讷生,山西代州人,清朝政治人物。冯如京之子。 顺治八年,乡试中举。順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進士,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科,历官福建布政使、福建督粮道。有《飞霞楼诗》、《云中集》、《国雍》、《草沱园偶辑》、《瞻花稿》、《涉霞吟》、《青苔篇》。.

新!!: 徐世昌和馮雲驤 · 查看更多 »

許受衡

許受衡,字玑楼,清朝政治人物。江西龙南县人。进士出身。 光緒十九年(1893年)癸巳恩科江西鄉試第一名舉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登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授官刑部主事,历任大理寺少卿。工詩,《晚晴簃诗汇》收其詩作二首。.

新!!: 徐世昌和許受衡 · 查看更多 »

許世英

許世英(),字静仁,号俊人,安徽省秋浦县(今东至县)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国务總理。鄭則民「許世英.

新!!: 徐世昌和許世英 · 查看更多 »

許乃賡

許乃賡,字念飏,号藉舲,浙江省錢塘縣(今屬杭州市)人,中國清朝官員。 許乃賡為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二甲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编修。历官右庶子。《晚晴簃诗汇》收其詩。.

新!!: 徐世昌和許乃賡 · 查看更多 »

許亦崧

許亦崧(),字鶴亭,一字高甫,順天府宛平縣(今屬北京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新!!: 徐世昌和許亦崧 · 查看更多 »

言敦源

言敦源()字仲远,江苏常熟人,清末民初诗人、政治家、实业家,号称“北洋儒商”。言偃的八十一世孙。.

新!!: 徐世昌和言敦源 · 查看更多 »

詹天佑铜像及墓

詹天佑铜像及墓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铜像和墓,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青龙桥 ,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 徐世昌和詹天佑铜像及墓 · 查看更多 »

高凌雯

凌雯(),字彤皆,光绪十九年(1893年)举人,天津人,教育家,史学家,为严修所倡导的崇化学会的主要成员之一,铃档阁中学创建人。早年曾任学部普通司主事。1901年与林墨青、王小铁在天津城西稽古书院遗址,创立铃档阁中学。成为天津开办最早的公立学校。此后在徐世昌提议下致力于天津文史方志工作。经过3年收集资料和4年的编修,完成《天津县新志》28卷。.

新!!: 徐世昌和高凌雯 · 查看更多 »

高恩洪

恩洪(),字定庵,山東省登州府蓬莱县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高恩洪 · 查看更多 »

謙祥益

謙祥益,原是中国的一家老字号绸缎庄,发源于山东省周村,现已分为中国各地的若干家商业企业。.

新!!: 徐世昌和謙祥益 · 查看更多 »

魯紹連

魯紹連(),字小秦,一字可泰,江西貴溪縣人,籍山西。清初武進士,詩人。.

新!!: 徐世昌和魯紹連 · 查看更多 »

護法運動

護法運動(1917年—1922年)指由孫文領導,反對段祺瑞主導的北洋政府終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廢除中華民國國會,在廣州另立中華民國軍政府的行動,因陳炯明反對孫文後失敗並向段祺瑞主持的北洋政府和談而結束。在中國國民黨歷史中,亦稱為「三次革命」。所謂「護法」指的是護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當時的臨時憲法)。.

新!!: 徐世昌和護法運動 · 查看更多 »

貞孝節烈牌坊

貞孝節烈牌坊是中國傳統貞節旌表制度下所建立的一種建築物,為牌坊的一種。.

新!!: 徐世昌和貞孝節烈牌坊 · 查看更多 »

貢齊格扎爾贊吉·巴德瑪多爾濟

貢齊格扎爾贊吉·巴德瑪多爾濟(蒙古語:Гончигжалцангийн Бадамдорж;),外蒙古第2任總理。他是親中國派人物,反對外蒙古獨立。1919年北洋政府軍攻入外蒙古之後,他成為蒙古總理,並簽署了《六十四條》,承認中國對外蒙古的一切統治權力。 Sanders, Alan J. K. (1996).

新!!: 徐世昌和貢齊格扎爾贊吉·巴德瑪多爾濟 · 查看更多 »

賀國昌

賀國昌()字相吉,号菶生,江西省萍乡县青山镇葡萄村龙塘冲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賀國昌 · 查看更多 »

趙㟶

趙㟶,莱阳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進士,授萬年縣知縣,有《寒堂诗稿》。.

新!!: 徐世昌和趙㟶 · 查看更多 »

趙佑宸

趙佑宸(),原名有淳,字粹甫,號蕊史,浙江鄞縣人。清朝官员。.

新!!: 徐世昌和趙佑宸 · 查看更多 »

趙爾巽

趙爾巽(),字次珊,号無補。中国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省鐵嶺。清末政治、軍事人物,曾任四川總督、湖广总督、東三省總督、清史馆馆长。《清史稿》的主修者,奉天講武堂的創辦人。遺著有《刑案新編》、《趙留守攻略》等。现有赵尔巽墓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神山村北。.

新!!: 徐世昌和趙爾巽 · 查看更多 »

趙炳麟

赵炳麟(),原名浙杭,又名长乐,字竺垣,又字炳粤,号柏岩,别号养真子、清空居士。室名潜并庐。广西全州县绍水镇乐家源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赵柏岩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新!!: 徐世昌和趙炳麟 · 查看更多 »

趙進美

赵进美,字嶷叔,山東益都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禎年間同進士出身。 崇禎九年(1636年)丙子科解元。崇禎十三年(1640年),登進士。明亡降清,授太常寺博士,歷任福建按察使,有《清止阁集》。.

新!!: 徐世昌和趙進美 · 查看更多 »

黎元洪

黎元洪(),字宋卿,清末與中華民國政治家。生于湖北省黄陂县黎家河(今属大悟县),人称“黎黄陂”。清末加入海軍,後擔任新軍協統,武昌起義後,擔任湖北都督、中華民國副總統。袁世凱大總統死後,曾兩次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新!!: 徐世昌和黎元洪 · 查看更多 »

軍機處

辦理軍機事務處(a),簡稱軍機處,前稱軍需房、軍機房。是清朝中後期的中央機關,專責參與機務,以皇帝為中心,討論國家大事。.

新!!: 徐世昌和軍機處 · 查看更多 »

黃壽袞

寿衮(),字补臣,号小冲,又号梦南雷斋,浙江山陰縣(今屬紹興市)斗門鎮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三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九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檢討。历官河南候补知府。工诗,有《夷门草》、《莫宦草》。《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三首。.

新!!: 徐世昌和黃壽袞 · 查看更多 »

黃儀 (清朝)

黃儀,字子鴻,又宇吉羽。江蘇常熟人。 精輿地之學,攻讀《水經注》,嘗言;“班固《地誌》所載諸川,第言其所出入,而中間經歷之地不可得而聞,惟《水經注》備具之。”。徐乾學開書局於洞庭東山修《大清一統志》,延聘黃儀及顧景范、閻百詩、胡渭諸人協助編校。又能作詩,王應奎称其“诗笔秀整”,徐世昌說他“是冯钝吟(班)一派。” H.

新!!: 徐世昌和黃儀 (清朝) · 查看更多 »

載澤

貝子銜奉恩鎮國公载泽(),满洲镶白旗人。初名载蕉,字荫坪,爱新觉罗氏,宗室。清末重臣,改革派、立宪派人物。 载泽是康熙帝第十五子愉恪郡王允禑之五世孙,因嘉庆帝第五子惠亲王绵愉之第四子奕询无子,奉旨过继为嗣,袭辅国公,进镇国公,加贝子衔。娶慈禧太后二弟桂祥長女为妻。桂祥的次女静芬是光绪帝隆裕皇后,宣统帝的隆裕太后。 清光绪三年(1877年)为辅国公。二十年(1894年)成婚,晋镇国公。二十七年(1901年)任满洲正蓝旗副都统。三十一年(1905年)載澤與徐世昌、端方、戴鴻慈、紹英被派为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离開北京时被吴樾炸伤,延期赴日本、欧美。次年回国,上《奏请宣布立宪密摺》,将日本宪政摆在列国之首,奏请仿日德例,改行君主立宪政体,其中提出立宪的三大利:一是皇位永固,二是外患渐轻,三是内乱可弭。著有《考察政治日记》。三十三年(1907年)任度支部尚书,次年加贝子头衔。宣统元年(1909年)任筹办海军事务大臣。次年任纂拟宪法大臣。三年(1911年)任皇族内阁度支部大臣兼盐政大臣,与庆亲王奕劻不和,力持杀袁世凯。 辛亥革命爆发袁复出后,去职,暗地积极参与宗社党维护清专制的活动。民国后,曾拥护张勋复辟。 1928年7月孙殿英盗掘慈禧太后陵墓之后,载泽代表清皇室到清东陵将慈禧太后遗体重新安葬。 1929年6月在北京穷困落魄,郁郁而终。 载泽故居号称“泽公府”,在北京地安门东大街89号,现临街部分开设巴国布衣酒楼。.

新!!: 徐世昌和載澤 · 查看更多 »

车林巴布

车林巴布()蒙古族,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后路中右翼旗人,清朝土谢图汗部后路中右翼旗札萨克多罗郡王,人称“车王”。.

新!!: 徐世昌和车林巴布 · 查看更多 »

车林端多布

车林端多布()蒙古族,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后路中右旗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车林端多布 · 查看更多 »

齋號

齋號,又稱室名、庵號等,古時文人雅士常為書齋(書房)命名,顯示主人的家世、身世、里居、收藏、敬賢、篤學、志趣、退藏、修養、祈愿。可以是自己所取亦可為親友所提,甚至是皇帝所賜號,重點是唯自己所用的齋、庵、堂、室、亭、臺、樓、閣、簃、居、廬、園、山房、草堂等。他人所稱或傳說的讀書處,就不稱作室名齋號,如西漢司馬相如的「長卿石室」。.

新!!: 徐世昌和齋號 · 查看更多 »

辉县市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部,华北平原中的海河平原(河北平原)之上,全境为海河流域。隔太行山西邻山西省陵川县,北邻山西壶关县,河南林州市,南邻获嘉县,修武县,东邻淇县,东南邻新乡县,新乡市,卫辉市,行政区划下属于地级新乡市。有漢、回、蒙古、藏、壯、滿、侗、彝、土家9个民族。.

新!!: 徐世昌和辉县市 · 查看更多 »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公元1911年(農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的中國,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制的全国性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开始,至1912年清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始自2000年前秦朝时期的帝制,開启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观念深入中国人思想,不仅结束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國內各民族間關係等有重要的影响。.

新!!: 徐世昌和辛亥革命 · 查看更多 »

辛亥革命 (电影)

是一部2011年上映的中国电影。本片是中国大陆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筹拍的献礼片。由英皇影業有限公司、寰亞電影有限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联合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等9家单位领衔制作,由成龍任總導演,中國導演张黎執導。.

新!!: 徐世昌和辛亥革命 (电影) · 查看更多 »

辛亥革命 (电视剧)

《辛亥革命》(Xin Hai Ge M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纪念辛亥革命百年(1911-2011)的一部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本剧有众多明星加盟演出,2011年9月27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

新!!: 徐世昌和辛亥革命 (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

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原址位于今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68号,始建于1919年。.

新!!: 徐世昌和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 · 查看更多 »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续编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编是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的第二編,於1974年出版第1辑,?年?月出版第100輯。有關情況詳見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新!!: 徐世昌和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续编 · 查看更多 »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编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编是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最早的一編,於1966年第10月出版第1辑,1973年12月出版第100輯。有關情況詳見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新!!: 徐世昌和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编 · 查看更多 »

錢黯

錢黯,字长孺,嘉善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十二年,登進士,历任池州推官。有《洁园存稿》。.

新!!: 徐世昌和錢黯 · 查看更多 »

錫良

錫良(),字清弼,拜岳特氏(巴岳特氏),蒙古镶蓝旗人。晚清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錫良 · 查看更多 »

霸縣戰鬥

縣戰鬥發生於1922年5月1日-5日,是第一次直奉戰爭一部份,属于东路作战。霸县战斗是奉系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唯一获胜的战争。.

新!!: 徐世昌和霸縣戰鬥 · 查看更多 »

范軾

范軾,字亦坡、號眉生,湖北省漢陽府黃陂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登進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授兵部主事。官至撫州府知府。.

新!!: 徐世昌和范軾 · 查看更多 »

茂根大楼

茂根大楼始建于1937年,坐落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科伦坡道(Colombo Road)(今和平区常德道121号),该建筑目前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和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锦江之星宾馆。.

新!!: 徐世昌和茂根大楼 · 查看更多 »

郝崇寿

郝崇寿(),字砚樵,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人曹余濂 编著,江苏文史资料第67期:民国江苏权力机关史略,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4年,第100页,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郝崇寿 · 查看更多 »

胡在恪

胡在恪,号念蒿,清朝政治人物,湖廣江陵人。進士出身。 顺治五年(1648年)戊子科湖廣鄉試解元。順治十二年(1655年),登乙未科進士,历任江西盐道。有《真懒园集》。.

新!!: 徐世昌和胡在恪 · 查看更多 »

胡爾愷

胡爾愷,字石江,湖廣長沙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胡爾愷 · 查看更多 »

胡若愚旧居

胡若愚旧居为张作霖镇威上将军公署顾问、张学良副官、北洋政府善后会议委员、临时参政院参政、京师税务监督、国民政府卫生部政务次长、青岛市市长、北平市代理市长、国民政府实业部开滦矿务局督办胡若愚在天津的故居,建于1920年代初,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马厂道(Race Course Road)(今天津市和平区马场道42号)。该建筑现为一般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和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而马场道42号(北洋总统徐氏旧居)和马场道44-46号(北洋总统徐世昌之女旧居)这两处原大总统徐世昌的房产作为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徐世昌和胡若愚旧居 · 查看更多 »

郭希安

category:書法家 category:中國書法家 category:中華民國書法家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書法家 Category:陝西人 Q 郭希安(),字輔仁,陕西省西安府蓝田縣孟村乡姚村人,男,漢族。民國著名碑石鐫刻家。奏刀鐫石以嚴謹且迅疾,生动而传神、舒張兼厚重、细致乃精巧著稱,為民國關中刻石第一人。著名書法家馮恕赞其鐫刻技藝曰“指腕齊力 精入毫芒 弄刀如飛 神合古人 冥入無間”。.

新!!: 徐世昌和郭希安 · 查看更多 »

郭傳昌

郭传昌(),字子冶,福建侯官县(今屬福州市)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授官工部主事。改廣東博羅縣知縣。 郭传昌工诗,著有《惜斋诗集》。《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九首。.

新!!: 徐世昌和郭傳昌 · 查看更多 »

郭則澐

郭則澐(),字蛰云,一字养云、养洪,号啸麓,福建侯官县(今属福州市)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郭則澐 · 查看更多 »

郭棻

郭棻(),字芝仙,号快庵、快圃,直隶清苑县人。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

新!!: 徐世昌和郭棻 · 查看更多 »

郵傳部

郵傳部是清政府於1906年11月6日(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設立的中央機構,總管郵政、船政、鐵路、電政事務。.

新!!: 徐世昌和郵傳部 · 查看更多 »

舒鸿贻

舒鸿贻()其名一作鸿儀,字冰茹李灵年等编,清人别集總目3,合肥:安徽敎育出版社,2000年,第2249页,一字彬儒。祖籍安徽怀宁,生于安徽安庆。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舒鸿贻 · 查看更多 »

阿山道

阿山道,中華民國初年新疆省下設的一道。1919年置,道尹駐承化寺。其地大致相當於今新疆阿勒泰地區大部、蒙古國科布多省西部和巴彥烏列蓋省部分地區。1924年,全国廢道,故废。1929年設阿山行政區,1943年改為阿山專區。1954年改為阿勒泰專區,1970年改稱阿勒泰地區。.

新!!: 徐世昌和阿山道 · 查看更多 »

阿爾泰區域

阿爾泰,民國以後又稱阿爾泰區域、阿爾泰特別區,是中國清代末年至民國初年在西北設置的行政區域。清光緒三十二年末(1907年初)分科布多所屬阿爾泰山一帶置。其地北至奎屯山,東北至科布多河,東南至布爾根河(Булган)與科布多為界,南至烏倫古河與新疆迪化府奇臺縣為鄰,西南至布倫托海(烏倫古湖)、額爾齊斯河與塔城相接。其地大致相當於今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除外),蒙古國科布多省南部與巴彥烏列蓋省。1919年降為阿山道,併入新疆省。 其長官為阿爾泰辦事大臣,駐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中華民國成立後改為阿爾泰辦事長官。1919年改為阿山道尹。.

新!!: 徐世昌和阿爾泰區域 · 查看更多 »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一座始创于西晋的佛寺,位于鄞州区五乡镇宝幢鄮山西麓,以印度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命名,相传寺中藏有释迦牟尼顶骨舍利。佛寺在南宋被列为“天下五山之第五”,同时也是日本临济宗祖庭,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寺院屡兴屡废,初为律宗,后改禅宗,现有建筑多始建于元、明、清三朝,且多为清代重建。1992年修复、扩建后,共有建筑600余间,占地12.46万平方米。1983年4月,阿育王寺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6年成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对外交流史中的作用,阿育王寺也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

新!!: 徐世昌和阿育王寺 · 查看更多 »

阅兵

阅兵,是指对武装部隊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用以庆祝、致敬,同时展现本国的軍事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提振军威,鼓舞士气。.

新!!: 徐世昌和阅兵 · 查看更多 »

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是中國大陸一部近代史電視連續劇,共六十集(内容等同于海外68集版《满清末代王朝》),但中国大陆地区观众只能看到五十九集。由張黎執導。中国中央电视台于2001年开机拍摄,2003年出品。劇情背景為自清朝慈禧太后歸政光緒皇帝,至民初袁世凱稱帝失敗,約廿年間的中國歷史,包括洋務運動、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拳亂、八國聯軍、庚子後新政、預備立憲、丁未政潮、孫中山革命起義、宋教仁案與二次革命、洪憲帝制、張勳復辟等史事。敘事主要圍繞以下六位主角發展:慈禧太后、李鴻章、光緒皇帝、康有為、袁世凱、孫中山。該劇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一次後即被停止重播,其影碟仍被允许发行。該劇第59集中,孫文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的演说,在第一次播出時被刪剪。2003年,該劇在臺灣由緯來綜合台及中視以《滿清末代王朝》之名先後播出。2005年,香港無綫電視購得該劇集之播映權。 《走向共和》是中國歷史劇突破舊思維的一種嘗試,在學術界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注意與迴響。传言中國中央電視臺在播出該劇時刪除了一些情節(如第59集末尾孙文在上海大礼堂的讲演),雖然事實上央视在播出的时候确实播放了最后孙文的演讲,但是只播放了部分内容而刪減了許多孫文痛批專制的部分,甚至被許多文章認為是在諷諭目前中共當權者;而整部戲裡在中國被删减了许多民主憲政發展的镜头,完整版在台灣的「滿清末代王朝」始可見全貌。除此之外海外未刪減正體中文版的「走向共和」亦也可見全貌。.

新!!: 徐世昌和走向共和 · 查看更多 »

藍天蔚

藍天蔚,字秀豪。湖北黄陂人。清末民初军事将领,中国民主革命家。 張奇林「藍天蔚」『民国人物传 第11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書局、2002年。ISBN 7-101-02394-0。.

新!!: 徐世昌和藍天蔚 · 查看更多 »

關國煊

國煊(KWAN Kwok Huen,),中國近代史學家,廣東順德人,生於順德。畢業於香港仿林中學、建公書法專修學院、台灣省立師範大學(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讀中學時,以慧、慧之、君慧、慧君筆名投稿香港《華僑日報》、《星島日報》副刊《學生園地》。1955年獲《青年文友》月刊徵文比賽高級組冠軍、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及全港中小學書法比賽高中組冠軍。大學畢業後,返港長期任中學文史教員。課餘以本名及筆名鄭仁佳、關--昌、趙志邦在台灣《傳記文學》月刋發表《民國人物小傳》多篇。.

新!!: 徐世昌和關國煊 · 查看更多 »

董文驥

董文骥,字玉虬,號易農,直隸武进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順治六年(1649年)登己丑科進士,歷任甘肃陇右道。有《微泉阁集》。.

新!!: 徐世昌和董文驥 · 查看更多 »

葉在琦

叶在琦(),字肖韩,号稚愔、穉愔,福建闽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三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五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檢討。历官監察御史。光緒十七年,任貴州學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全闽大学堂创办,任学堂监督。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叶在琦去世。 叶在琦工诗,有《稚愔诗钞》。《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

新!!: 徐世昌和葉在琦 · 查看更多 »

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绛云楼主人、蒙叟、东涧老人,又因其住址而称虞山、因其职位而称宗伯,直隶常熟县(今江蘇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万历三十八年探花。作为明末清初时期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钱谦益领导这一时期的文坛长达五十年。在政治上钱视为東林黨或復社人士。明朝时四次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后在南京降清,任礼部侍郎五个月,被视作“贰臣”。辞官后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为遗民义士接纳,更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后钱谦益的诗文被乾隆帝下诏禁毁。 陈寅恪认为其是“复国之英雄”,“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来赎罪之意,始可称为平心之论”,并称钱与其妻柳如是的诗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新!!: 徐世昌和钱谦益 · 查看更多 »

钱能训

钱能训(),字幹丞、幹臣,浙江省嘉興府嘉善县魏塘镇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钱能训 · 查看更多 »

蒼穹之昴

《蒼穹之昴》(蒼穹の昴,そうきゅうのすばる)是由日本作家浅田次郎创作的长篇小说,於1996年由講談社出版,是以中國清代為背景的歷史小說,為第115回(1996年7月)直木獎候選作品。 作者在書中自稱:“我是為了創作這部作品才來當作家的(私はこの作品を書くために作家になった)。”《蒼穹之昴》的兩部續作為《珍妃井》和《中原之虹》,均由講談社出版。 此书由中日合作改编成电视剧,NHK与中国华录百纳合作拍摄,2009年4月开拍,编剧杨海薇,导演汪俊。2010年1月2日至7月10日,NHK衛星高清頻道播出了此剧,共25集。同年3月14日至3月2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此剧,共28集。电视剧的中文版DVD已经发售,日文版发售时期未定。.

新!!: 徐世昌和蒼穹之昴 · 查看更多 »

那桐

那桐(),字琴轩,叶赫那拉氏,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清末朝廷重臣,官至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及皇族内阁的协理大臣。他长达36年(1890-1925)的日记于2006年出版,有一定历史价值。.

新!!: 徐世昌和那桐 · 查看更多 »

邰中和

邰中和(),生於台灣,著名企業家與創投家,宏碁創辦人之一,曾任立錡科技董事長,現任旭揚創投、《電子時報》董事長。曾榮獲呂鳳章先生管理獎章、1988年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優良商人獎章等榮譽。.

新!!: 徐世昌和邰中和 · 查看更多 »

铁路管理传习所

铁路管理传习所、北平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一所清朝末年设立的一所学校,为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章梫任代理监督。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大清国邮传部司员曾鲲化经过十余月的考察后,起草《上邮传部创办铁路管理学堂书》,文中提倡路政、培育铁路管理人才,并极力主张创办铁路管理学校。同年,邮传部尚书徐世昌批准该意见,并于北京府右街创办了“铁路管理传习所”。 宣统元年(1909年)正式办学。初分高等班及简易班两级。高等班设法文一班,英文两班;简易班则设英文三班,德文一班。简易班于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高等班则于民国元年(1912年)毕业。宣统二年,改名为“交通传习所”。.

新!!: 徐世昌和铁路管理传习所 · 查看更多 »

蔣坦

蔣坦,字平伯,號藹卿,浙江錢塘人。 秀才出身,擅長書法。道光七年與青梅竹馬的表妹關鍈(秋芙)訂婚,道光二十三年成婚,長年居住於杭州西湖。一日蔣坦在芭蕉葉上題句:「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秋芙續曰:「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秋芙患肺病十年,常感嘆:「人生百年,夢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僅存者,十一二耳;況我輩蒲柳之質,猶未必百年者乎?」咸豐年間秋芙病卒。 咸豐十一年,太平軍攻杭州,蔣坦避禍慈溪,投靠朋友王景曾,又回錢塘,不久餓死。著有《秋燈瑣憶》、《息影庵初存詩》、《集外詩》、《微波集》等。徐世昌《晚晴蓉詩匯》曰:“後秋芙死,藹卿為製《秋燈瑣憶》,皆幽閨遺事”。秋芙被林語堂形容是中國古代最可愛的兩個女性之一,另一個是沈復之妻芸娘。.

新!!: 徐世昌和蔣坦 · 查看更多 »

蔣中和

蒋中和,字本达,靖江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十二年,登進士,历任蘭陽縣知縣,有《半农集》。.

新!!: 徐世昌和蔣中和 · 查看更多 »

蔣廷黻 (進士)

蒋廷黻(),字稚鹤,号盥庐,浙江海宁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三甲進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官至广东潮州府知府。蒋廷黻工诗,有《随扈纪行诗存》、《麻鞋纪行诗存》。《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一首。.

新!!: 徐世昌和蔣廷黻 (進士) · 查看更多 »

蔣超

蒋超(),字虎臣,号绥庵,自号华阳山人,江南镇江府金坛(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清初学者、官员、书法家,佛教居士。.

新!!: 徐世昌和蔣超 · 查看更多 »

鄞县杨氏

鄞县杨氏,又称镜川杨氏,是明朝科举仕宦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出自浙江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

新!!: 徐世昌和鄞县杨氏 · 查看更多 »

鄧邦述

鄧邦述(),字正闇,號孝先,晚號群碧翁,又號漚夢老人。江蘇江寧(今南京)人,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清末民初政治人物、藏書家。.

新!!: 徐世昌和鄧邦述 · 查看更多 »

鄒崇漢

鄒崇汉(1821年-?年), 字云章,号星溪,湖北公安县人。邹姓公安三大家人物。道光丙午中第一名举人(解元)。清朝诗人。 清同治版《公安县志》有传,记载:(鄒崇汉)十九冠童军(即生员 或称秀才)。越三年,以第一食饩。又三年,遂领解。 著有《辛畦居士稿》等。代表作有《湖堤漫兴》, 该诗收入《晚晴簃诗汇》 (又名《清詩匯》 )(徐世昌 編)。.

新!!: 徐世昌和鄒崇漢 · 查看更多 »

鄒美中

邹美中(),字贤赞,号华亭,别号西林山人,湖北公安县人。邹姓公安三大家人物,禀贡, 清朝诗人, 藏书家。 其长子禀贡鄒崇泗曾于公安县淤泥湖畔赴陂里(现甘家厂乡建“邹美中藏书楼”,专门用以收藏邹美中注书、文字考据、词学研究。“惠及一方学子, 致使乡里学风大涨”。 主要著作: 著有《燕石藏稿》、《邹美中集》、《西林杂著》、《左传约编》、《左传分纪》、《古诗选》、《语策编年》、《唐诗中聲集》、《试律约䇳》、《华亭韻通》、《切韻表》、《音韻支析》、《古韻今韻表》等。代表作有《晚发御路口》,该诗收入《晚晴簃詩滙》 (又名《清詩匯》 )(徐世昌 編)· 卷一二九.

新!!: 徐世昌和鄒美中 · 查看更多 »

金學詩

金學詩(),字韻言,號莼香,又號二雅,晚號夢馀道人 ,江蘇吳江人,清朝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金學詩 · 查看更多 »

陳健豪

陳健豪(Edgar Chan,),香港著名男性配音員,2005年起任職自由身的配音員。.

新!!: 徐世昌和陳健豪 · 查看更多 »

陳秩五

陳秩五,字敦齋,號月航,河南信陽州(今信陽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曾任陝西洵陽、永壽、同官等縣知縣。著有《揖月齋詩集》。 工詩,著有《揖月齋詩集》。徐世昌《晚清簃詩彙》收錄其詩四首。.

新!!: 徐世昌和陳秩五 · 查看更多 »

陳維國

维国,字大治,武陵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進士,历官信陽縣知縣,有《坦山山人集》。.

新!!: 徐世昌和陳維國 · 查看更多 »

陶克陶胡

陶克陶胡(;),又译为“陶克陶”《蒙古族通史·陶克陶领导的武装抗垦起义》,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孛儿只斤氏。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人,内札萨克蒙古下级贵族出身,清末蒙古族反清抗垦起义的主要领袖之一,有“刚毅英雄”之称。.

新!!: 徐世昌和陶克陶胡 · 查看更多 »

陶邵學

陶邵学(),字子政,又字子源,广东番禺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三甲進士;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著有《颐巢类稿》。工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六首。.

新!!: 徐世昌和陶邵學 · 查看更多 »

陸徵祥

徵祥(),上海人,原籍江苏省苏州府太仓县(今江苏太仓)人。中華民國外交家,天主教本篤會修士、神父。.

新!!: 徐世昌和陸徵祥 · 查看更多 »

陈绍唐

绍唐()原名陈自新,江苏扬州人,中华民国记者、政治人物。 章士钊,书甲辰三暗杀案,载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合订本第5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45-150页.

新!!: 徐世昌和陈绍唐 · 查看更多 »

陈炯明

炯明(),字競存,绰号「阿--」,惠州府海豐縣人,曾經出任粤军总司令、广东省省长、中华民国陆军部陆军总长兼内务部内务总长及中国致公党首任总理。他主政广东期间推动广东建设,设立广州市。陈炯明為無政府主義者,政治上主张联省自治,他反对以武力統一北方,并且因此驅逐其曾經支持的孫中山。最后陈炯明被孫中山打敗,退居香港。.

新!!: 徐世昌和陈炯明 · 查看更多 »

陈誾

誾()字季侃,小名阿迦,浙江诸暨枫桥陈家村人。中华民国官员。.

新!!: 徐世昌和陈誾 · 查看更多 »

陆宗舆

陆宗舆(),字润生(又作閏生),浙江省杭州府海寧州人,清末民初官员,新交通系要人。.

新!!: 徐世昌和陆宗舆 · 查看更多 »

陆军第三镇

陆军第三镇,清朝末年军队现代化改革之后的新军编制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师的规模。于1904年组建,士兵主要来自山东、河南、安徽。原驻直隶保定。1906年跟随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调防至吉林省吉林市、长春、宁安、延吉及奉天省锦州等处地。该镇是袁世凯北洋系嫡系部队。历任统制有段祺瑞、曹锟。辖第5协和第6协。辛亥革命时期,第5协统领卢永祥,第6协统领陈文运。民国后第三镇改名陆军第三师。 1904年,张绍曾曾任炮兵第三标标统。1906年,吴佩孚曾任炮兵第三标第一营管带。1918年吴佩孚升任师长、萧耀南任总参议。1911年,该镇攻打山西革命军。1912年初调防北京,1912年2月29日,该部队第5协第9标率先发生“北京兵变”。 Category:新建陆军 Category:保定军事史 Category:吉林军事史 Category:辽宁军事史 Category:黑龙江军事史.

新!!: 徐世昌和陆军第三镇 · 查看更多 »

护国大将军 (电视剧)

《护国大将军》是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由王文杰执导的一部电视剧,故事内容以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运动为主线,该剧主要介绍了蔡锷、袁世凯、小凤仙、杨度、袁克定、段祺瑞、冯国璋、黄兴等历史人物,于2011年9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新浪娱乐讯 。.

新!!: 徐世昌和护国大将军 (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柯劭忞

柯劭忞(),字鳳孫,晚号蓼园,山东省萊州府膠州人。清末民初學者、著名史學家。.

新!!: 徐世昌和柯劭忞 · 查看更多 »

柯聳

柯耸,字素培,嘉善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六年,登進士,改庶吉士,授知县,历官通政司左参议。有《霁园诗》。.

新!!: 徐世昌和柯聳 · 查看更多 »

林韻宮

林韻宫()广东省信宜县西江(北界镇)人信宜縣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清末民初学者、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林韻宮 · 查看更多 »

李士焜

李士焜,字用积,號又白,北直隶任丘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明崇禎年間同進士出身,累官山西河东兵备道副使。明亡後仕清,歷給事中、太僕寺卿、光祿寺卿等職,升工部侍郎,官終浙江布政使。.

新!!: 徐世昌和李士焜 · 查看更多 »

李孚青

李孚青(),字丹壑,江南合肥人,祖籍河南永城。清朝翰林、詩人。.

新!!: 徐世昌和李孚青 · 查看更多 »

李希聖

李希圣(),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授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李希圣工诗,著有《雁影斋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二十三首。.

新!!: 徐世昌和李希聖 · 查看更多 »

李德儀

李德儀,字吉羽,号小黁,江蘇新陽(今屬昆山市)人。清朝翰林,詩人。《晚晴簃詩匯》卷149.

新!!: 徐世昌和李德儀 · 查看更多 »

李剛己

李剛己(),直隸南宮人。清末政治人物。 李剛己就學於保定蓮池書院。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考中戊戌科三甲第191名進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歷任靈丘、繁峙、五臺、靜樂等縣知縣。辛亥革命爆發,積極響應,至大同,兼署知府。民國三年(1914年),受聘於保定高等師范國文部。不久卒。工詩文。有《李剛己遺集》五卷。《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四首。.

新!!: 徐世昌和李剛己 · 查看更多 »

李祖年 (进士)

李祖年(),字搢臣,号纪堂,江蘇武進縣(今屬常州市)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二甲第八名進士,榜名組紳。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一年四月,散館,著以知县即用。歷任山東文登縣知縣,升山西宁武府、太原府知府。民国初年,歷任山西省財政廳長,全國煙酒事務署署長等職。《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三首。 子李宗恩,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徐世昌和李祖年 (进士) · 查看更多 »

李經羲

李經羲()字仲仙、仲轩,号悔庵、蜕叟。安徽省廬州府合肥縣人,清末民初政治家。清末历任各地巡抚、总督,中华民国时期曾任国务总理。他是李鸿章三弟李鹤章之子。.

新!!: 徐世昌和李經羲 · 查看更多 »

李繼白

李繼白,字梦沙,直隸臨漳縣人,清朝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李繼白 · 查看更多 »

李盛铎

李盛铎(),字嶬樵,又字椒微,号木斋,别号师子庵旧主人,师庵居士等,晚号麂嘉居士。江西德化县(今九江市)东乡谭家田人。清末官僚,藏书家,立宪派人物。.

新!!: 徐世昌和李盛铎 · 查看更多 »

李見荃

李見荃(),字备聪,河南省彰德府林縣人,晚清、民国初年官员,同進士出身。 祖籍林县城南斜路村(今林州市城关镇麒麟台村),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李伯鸾曾任知县,父亲李祖光为翰林院庶吉士。李见荃少年孤贫,随叔祖李仲鸾至怀庆府读书。 光緒八年(1882年),李見荃考中壬午科河南鄉試第一名舉人(解元)。光緒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緒甲午科殿試,登進士三甲89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1907年,署巴陵县知县,后任靖州知州、永州府知府。 辛亥革命后,李見荃曾短暂的担任怀庆府知府。在徐世昌任大总统时,任总统府顾问,后任河南通志局总编纂。曾重修《林县志》。1923年,李见荃回到林县居住直至逝世。.

新!!: 徐世昌和李見荃 · 查看更多 »

李默 (康熙武進士)

李默(),字湖翁,福建泉州府(今屬泉州市)人。清朝軍事將領。 康熙六年(1667年)乙未科武進士。官至肇庆总兵。工詩,有《吹剑集》。《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一首。.

新!!: 徐世昌和李默 (康熙武進士) · 查看更多 »

李長郁

李长郁(),字康侯,湖南衡阳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三甲進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官至安徽宣城县知县。李长郁工诗,有《崇实堂诗集》。《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

新!!: 徐世昌和李長郁 · 查看更多 »

李昌祚

李昌祚,字文孙,湖广汉阳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進士,历官大理寺卿,有《真山人集》。.

新!!: 徐世昌和李昌祚 · 查看更多 »

李景祥

李景祥(),字书云,浙江鄞县(今屬寧波市)人。清末官员、诗人。 道光二十四年出生。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恩科三甲進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奉天广宁知县即用。官至義州知州。曾镇压义和团,並筹办团练。叙功升同知,卒于任上。工诗,著有《爱日庐诗钞》。《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一首。.

新!!: 徐世昌和李景祥 · 查看更多 »

杨士骧

楊士驤(),字蓮府,安徽泗州人,出生江蘇淮安。清末重臣。.

新!!: 徐世昌和杨士骧 · 查看更多 »

杨宪益

杨宪益(),生于天津,祖籍安徽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鲍集镇梁集村,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

新!!: 徐世昌和杨宪益 · 查看更多 »

杨度

杨度(),生于湖南湘潭縣姜畲石塘村,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奇人,政治活動家。先后投身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颇具争议。.

新!!: 徐世昌和杨度 · 查看更多 »

杨香吟

杨光仪(1822-1900),字香吟,晚号庸叟。 先世浙江義烏人,在天津以業鹽致富。至父輩家道中落。光儀苦学有成。咸半二年乡試中舉,以讲学为生,光绪九年(1883)选授东光县教谕,以母老未赴。主讲於辅仁书院,有學生高凌雯、王守恂、赵元礼等。与津门同好结“九老会”,主導津门诗坛。有《碧琅轩馆诗抄》、《津门诗抄续集》 等传世。.

新!!: 徐世昌和杨香吟 · 查看更多 »

東三省總督

東三省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東三省等處地方兼管三省將軍、奉天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在清末總管奉天省、吉林和黑龍江三省的軍民政務。.

新!!: 徐世昌和東三省總督 · 查看更多 »

東蓮覺苑

東蓮覺苑(Tung Lin Kok Yuen)是香港一個佛教場所,由何東夫人張蓮覺出資興建(東蓮覺苑就是以何東及張蓮覺夫婦之名字組合而成。),於1935年與鄰近的寶覺小學一同建成,位於香港島跑馬地山光道15號,為香港島首間佛教寺院,屬於香港法定古蹟。.

新!!: 徐世昌和東蓮覺苑 · 查看更多 »

梁启超

梁启超(,署名作梁𠷠超),字卓如、任甫,别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潮居都茶坑乡人,人稱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及发明家。 梁启超在青年时期曾經與老师康有為合作进行戊戌變法,事敗後出逃日本,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及張勳復辟等严词抨击,以及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新!!: 徐世昌和梁启超 · 查看更多 »

梁士诒

梁士诒(), 字翼夫,号燕荪,广东省三水县人,清朝光緒進士。清末民初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交通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

新!!: 徐世昌和梁士诒 · 查看更多 »

梁巨川

梁巨川(),名濟,字巨川,以字行。廣西臨桂人。清末學者。北大哲学教授梁漱溟之父。.

新!!: 徐世昌和梁巨川 · 查看更多 »

梁以樟

梁以樟(),字公狄,號鷦林,北直隸清苑縣(今河北清苑縣)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學者。同進士出身。.

新!!: 徐世昌和梁以樟 · 查看更多 »

梁儒

梁儒,字宗洙,汉军八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十二年,登進士,历任江南提学道佥事。有《徽音集》。.

新!!: 徐世昌和梁儒 · 查看更多 »

楊繼經

杨继经,字传人,蕲水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十二年,登進士,历任大理寺评事。有《菊庐诗集》。.

新!!: 徐世昌和楊繼經 · 查看更多 »

楊翠喜案

楊翠喜案,發生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預備改東北為行省制,派農工商部尚書載振、巡警部尚書徐世昌等出關考察。載、徐路過天津,由袁世凱黨人、天津巡警总办段芝貴伺候。一次載振在天津大觀園戲園看戲,見天津女伶楊翠喜,驚艷之,贊不絕口。段芝貴遂以1,2000兩銀將楊翠喜買下,並獻給載振。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改革官制,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設巡撫,分別由唐紹儀、朱家寶、段芝貴擔任。3月,汪康年的《京報》載文披露此事,轟動京城。是年5月7日,瞿鸿禨门生、御史趙啟霖彈劾段芝貴以歌妓獻於載振,遂得署黑龍江巡撫。 慈禧太后詔命孫家鼐徹查。載振緊急將楊翠喜辭退,孫家鼐復命查無實據。16日,趙啟霖反因“奏劾不實”被革職查辦,一時輿論嘩然。清廷不得不撤段芝貴職位,載振亦請辭謝罪。6月17日,翰林院侍讀學士惲毓鼎在奕劻的授意下,參奏協辦大學士、外務部尚書、軍機大臣瞿鸿禨暗通《京報》報館,懷私挾詐,結果瞿鸿禨被革職回籍,《京報》也被勒令停刊。.

新!!: 徐世昌和楊翠喜案 · 查看更多 »

楊銳 (清朝)

杨锐(),字退之,易字叔峤,又字钝叔,號蟬隱,四川省绵竹縣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维新派人士。.

新!!: 徐世昌和楊銳 (清朝) · 查看更多 »

楊承禧

杨承禧(),字疐菴,湖北江夏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八年五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四川候补道。杨承禧工诗,有《疐菴集》。《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一首。.

新!!: 徐世昌和楊承禧 · 查看更多 »

段祺瑞

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中國安徽合肥(今属肥西县)人,為中華民國政治家,皖系军阀首领,曾三次出任国务总理,1916年至1920年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和領導人。1924年至1926年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新!!: 徐世昌和段祺瑞 · 查看更多 »

永乐大典

《永樂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編撰於明永樂年間,全書22,937--,11,095冊,約3.7億字。《永樂大典》屢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存不到800卷,約為原書的4%。《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新!!: 徐世昌和永乐大典 · 查看更多 »

民國名人圖鑑

《民國名人圖鑑》,楊家駱編,民國26年(1937年)辭典館出版。此書按四角號碼檢字法排列人名,計劃出版四冊,第一冊是0-1號碼,第二冊是2-3號碼,第三冊是4號碼,第四冊是5-9號碼及總目、索引。但是只出版了第一、二冊,每冊前面是肖像、後面是小傳。.

新!!: 徐世昌和民國名人圖鑑 · 查看更多 »

民国军阀

民國軍閥是指在20世紀初影響中華民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義上歸屬「中央政府」領導,但他們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勢力並採用各種手段擴大自己的勢力,以軍隊作為主要政治資本的勢力,在其勢力強大時即成為當時中國的正式主導政府(即北洋政府)。在實質上依然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割據勢力。中国共产党認為民國軍閥的出現是外國帝国主义在中國的利益表現。主要勢力早期為北洋军阀、滇系軍閥、粵系軍閥、舊桂系軍閥等。後期則由中國國民黨、中国共产党、新桂系軍閥、直系軍閥、奉系軍閥等取代。 軍閥割据時期通常是指自1916年袁世凱之死到1928年东北易帜,共持續了13年的時間(也有說到1930年中原大戰為止)。1928年之後,雖然蔣中正委員長的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但是各路新舊軍閥依然對中央政府及其中央軍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獨立性,軍事上與政治上的明爭暗鬥或略有式微卻並未停止,這導致了日後抗日戰爭和国共内战時,統一的國家軍政體系始終未能徹底的建立。.

新!!: 徐世昌和民国军阀 · 查看更多 »

江天鐸

江天鐸()字競庵、嶃盦。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人,中華民國政治家、律師。.

新!!: 徐世昌和江天鐸 · 查看更多 »

江雲龍

江云龙(),字润生,号静斋,安徽合肥县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八年五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官至江苏候补知府。江云龙工诗,有《师二明斋遗稿》。《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五首。.

新!!: 徐世昌和江雲龍 · 查看更多 »

汪大燮

汪大燮(),原名堯俞,字伯唐,一字伯棠,祖籍安徽省黟县,生于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中华民国初期政治家,曾任北京政府外務总長等要职,并曾担任临时国务总理。在当时的中国政界同孙宝琦、钱能训合称“三老”。.

新!!: 徐世昌和汪大燮 · 查看更多 »

汪洵

汪洵(),字渊若,一字子渊,江苏阳湖县(今属常州市)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一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汪洵工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一首。亦工書法。.

新!!: 徐世昌和汪洵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新!!: 徐世昌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沈同芳

沈同芳(),原名志贤,字幼卿,号越石,一号蠡隐,江蘇武進縣(今常州市武進區)人。清末官员、诗人。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三甲進士。次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四年四月,散館,著以知县即用,改唐縣知縣。沈同芳工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一首。.

新!!: 徐世昌和沈同芳 · 查看更多 »

沈家本故居

沈家本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上斜街金井胡同1号,是清朝大臣、法学家沈家本的故居。.

新!!: 徐世昌和沈家本故居 · 查看更多 »

沈阳市

沈阳市,简称--,旧称奉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省会及最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以及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贸中心,副省级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位于东北平原南缘,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中国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连接朝鲜半岛的重要枢纽。沈阳市现辖十区一市两县,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829.2万,按城镇人口计算,是东北地区的最大城市。2017年7月14日,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沈阳由原来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调整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联合国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沈阳市教育指数得分达到了中国大陆最高分,是唯一超过0.8的城市。沈阳市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沈阳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有7200多年历史的新乐遗址。沈阳于汉代建侯城,经辽金元明历朝增筑,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其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将其命名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z)。清朝入关后,沈阳转型为清朝的陪都直至民国。民国时期,沈阳的城市建设规模曾位居亚洲前列,并发展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

新!!: 徐世昌和沈阳市 · 查看更多 »

沈樹本

沈树本(),字厚余,号操堂。晚号轮翁,浙江归安(今属湖州市)人。清朝翰林、诗人。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官至赞善。后以老乞养归,主安定书院多年,并以诗文撰述自娱。有《竹溪诗略》。《晚晴簃诗汇》录其作品。.

新!!: 徐世昌和沈樹本 · 查看更多 »

沙元炳

沙元炳(),字健菴,号为髯,晚号石为翁,江苏如皋县人。光緒二十年中二甲進士,清末民初政治人物、诗人。.

新!!: 徐世昌和沙元炳 · 查看更多 »

法华寺 (北京报房胡同)

法华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报房胡同,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佟洵 主编,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82-191页.

新!!: 徐世昌和法华寺 (北京报房胡同) · 查看更多 »

洪昌燕

洪昌燕,字敬传,号张伯,浙江钱塘县(今属杭州市)人。清朝探花、官员、诗人。 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工科给事中。有《务时敏斋存稿》。工诗,《晚晴簃诗汇》收其作品。.

新!!: 徐世昌和洪昌燕 · 查看更多 »

洋服

洋服,又稱洋装。广义上的洋服包括整个西方服饰体系,狭义上指西式的正式套裝(suit),多指男性西裝。西裝雖然源自歐洲,但現已成為國際通行的正式服裝,是表示禮貌、尊重場合的一種方式。 男性洋服最為規範化。長袖外套、相配的長褲、長袖襯衫、領帶,是男性套裝的基本服飾。外套配長褲稱為兩件式西裝;加上背心則稱為三件式,但現在比較少見。女性洋服則比較多樣化,不過基本可歸納為外套、裙子、褲子、女裝襯衫。 舊式西裝甚至有相搭配的帽子,男性可戴或圓頂硬禮帽,女性戴藥丸盒帽。不過時至今日,藥丸盒帽多數只作為護理師或商店服務員制服的一部分,男性也少戴帽子。.

新!!: 徐世昌和洋服 · 查看更多 »

清儒學案

《清儒學案》,徐世昌等著,共208卷,清代學術思想史著作。 徐世昌及其門下吳廷燮等編《清儒學案》共208卷。分為“正案”、“附案”和“諸儒學案”,编入正案179人,附案922人,另列诸儒68人,共收清代学者1169人,包含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顏元、戴震、龔自珍、傅山、惠棟等。先列傳略,後載專著、文集。1938年刊刻。 錢穆早年著《清儒學案》,抗日期間因稿沉長江而失傳,僅存〈清儒學案序〉與例言。.

新!!: 徐世昌和清儒學案 · 查看更多 »

清光緒十二年丙戌科貢士進士列表

清德宗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年)丙戌科貢士進士列表名單。.

新!!: 徐世昌和清光緒十二年丙戌科貢士進士列表 · 查看更多 »

清朝大学士列表

清朝大学士列表,旨在列出中国清朝自崇德元年(163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历任大学士。清代大学士品级为正一品,雅称为“相国”,是清朝政府文臣中最高常设职位,相当于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清军入关后,沿袭明朝内阁制度和票拟制度。但内阁受制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只是转达表章的机构,大学士并不入阁办事。顺治帝亲政后,每日前往票本房,大学士掌管票拟,深受信任。顺治十年(1653年),设置内三院汉大学士,各二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内三院更名为内阁。顺治十八年(1661年),恢复三院旧制。康熙九年(1670年),仍改三院为内阁。自康熙帝设立南书房后,内阁的权力愈来愈低。特别是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大学士必须充当军机大臣后,才可以参与处理国家政务。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仿照西方建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和旧内阁被撤销,大学士另外在翰林院排列次序。 清代,大学士设置为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年间撤销中和殿大学士,增设体仁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此后,大学士员限为满汉各二。大学士的迁转也大多按从体仁阁至文华殿这样的顺序迁转。有清一代,正式诏书等均以内阁名义拟出,臣下正式奏章也递交内阁,所以内阁仍是清代名义上正式的行政机构。.

新!!: 徐世昌和清朝大学士列表 · 查看更多 »

清末新政

晚清改革,又稱庚子新政、庚子後新政,是因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與八國聯軍亂後,慈禧太后為反省縱容義和團與八國聯軍之亂,而展開的第三波的政治變革(之後中華民國称其為「遮羞變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這是清朝末年的一场政治体制和经济改革运动,也是中國千年專制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 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並攻入紫禁城,慈禧太后率光緒皇帝等百位皇親在忠臣隨扈下出宮避禍。回鑾之後,滿清政府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和約》,此舉對中國打擊甚大。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主導下,清朝政府进行第三次變革,改革比1898年的戊戌變法更廣更深,還涉及廢除千年仕宦之道的科舉制度。.

新!!: 徐世昌和清末新政 · 查看更多 »

朱启钤

朱啟鈐(),字桂莘、桂辛,號蠖園。祖籍貴州紫江(今開陽縣),生于河南信阳。中国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學家。.

新!!: 徐世昌和朱启钤 · 查看更多 »

朱孔照

朱孔照,字浴曙,號雲台,湖广应山县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十二年(1655年)登乙未科進士,历任苏州府同知。.

新!!: 徐世昌和朱孔照 · 查看更多 »

朱彭壽

朱彭寿(),别名筱汀,号述庵,又号述叟、寿鑫斋主人,浙江海盐人。中國近現代學者。.

新!!: 徐世昌和朱彭壽 · 查看更多 »

朱兆莘

朱兆莘()字鼎青,广东省花县赤坭黄沙塘村(今为巴江村)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新!!: 徐世昌和朱兆莘 · 查看更多 »

朱福詵

朱福诜(),字桂卿,浙江海盐县澉浦镇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教育家、医生。.

新!!: 徐世昌和朱福詵 · 查看更多 »

朱逵吉

朱逵吉,字青侶,一字春衢,號绛槎,又號穎雙,浙江嘉興縣人。清朝官員。.

新!!: 徐世昌和朱逵吉 · 查看更多 »

有賀長雄

有賀長雄(),字帚川,日本法学家,法学博士、文学博士。曾参与中国清末预备立宪。1913年3月起出任中华民国政府法律顾问,历经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四任大总统,1919年辞职。有賀長雄曾被瑞士國際法學家Carl Hilty提名為1909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為日本人首例。.

新!!: 徐世昌和有賀長雄 · 查看更多 »

戚藩

戚藩,字价人,江阴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治十二年,登進士,歷任安定縣知縣。.

新!!: 徐世昌和戚藩 · 查看更多 »

春明外史

《春明外史》,是张恨水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鸳鸯蝴蝶派小说代表作之一。最初在北京《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从1924年到1928年,连载长达四年多,全书86回,共90余万字。小说描写的1920年代北京的市井生活。“春明”是首都的别号,春明外史是北京的故事之意。.

新!!: 徐世昌和春明外史 · 查看更多 »

新乡市

新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南缘,南望黄河。市境东邻山东省菏泽市,南界郑州市、开封市,西毗焦作市及山西省晋城市,北接安阳市、鹤壁市。新乡是豫北工业城市、京广铁路上的重要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城市,曾是华北八大重镇之一。全市总面积8,291平方公里,人口572.1万人。母语为中原官话。 新乡古代曾发生过诸如鸣条之战、牧野大战、陈桥兵变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也是历史省份平原省的省府。近代新乡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

新!!: 徐世昌和新乡市 · 查看更多 »

新元史

《新元史》,由中国清末民初人柯劭忞所作,包括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民国九年刊為正史,為二十五史中最晚列入者,二十四史中未包含此書。 由於明代《元史》編纂工作過於草率,錯誤百出,歷代學者皆呼籲重修元史。柯劭忞以《元史》為底本,利用明清有關元史的研究,例如參考《元經世大典》殘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關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國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拉施特《蒙古全史》等書,參考《四庫全書》未收錄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 《新元史》於1920年脫稿,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明令列入正史,內容比《元史》正確詳備。《新元史》还纠正了《元史》的错误。《元史》中存在有一人两传的缺失,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一个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新元史》则纠正了这个错误。《新元史》中增補了許多列傳,像元末革命中的領袖人物如韓林兒、徐壽輝、張士誠、陳友諒等,《新元史》皆一一列傳。近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其书(指《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赡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土之积累以成高峰。” 但《新元史》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缺點是沒有《藝文志》,而且書中所引用的新資料,都沒有註明出處,以致後人研究元史時,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此外,《新元史》循旧史观念,一味求简,删掉元史部分史料。还盲目迷信外国史料和野史,以讹传讹。.

新!!: 徐世昌和新元史 · 查看更多 »

新軍

新軍全稱「新建陸軍」,是清朝政府於甲午戰爭之後編練的新式陸軍軍隊。這支軍隊的特色是完全使用西式的軍事制度、訓練以及裝備,是清朝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正規軍。.

新!!: 徐世昌和新軍 · 查看更多 »

施從雲

施從雲(),字燮卿。安徽桐城人,清朝军事将领,辛亥革命烈士。.

新!!: 徐世昌和施從雲 · 查看更多 »

敦都克拉穆

敦都克拉穆(Дондогдулам,)原俗名曾德·沙拉扣肯,法名敦都克拉穆(即藏语顿珠拉姆的蒙古文转写),女,今蒙古国肯特省人,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的第一任妻子。周学军,希尔宁达木定籍贯、生年和史事考辨,历史档案2004年01期 蒙古人尊称其为“察汗达拉”(Цагаан Дарь Эх,即白度母)。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1905年8月24日),获清廷赏给“额尔德尼车臣”名号。宣统二年九月初九日(1910年10月11日),获清廷赏坐杏黄围车。1911年外蒙古独立后,被尊称为“达吉尼母”(Улсын Эх Дагина,即空行母)。.

新!!: 徐世昌和敦都克拉穆 · 查看更多 »

慶親王內閣

慶親王內閣成立於清朝宣統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結束於同年的九月十一(11月1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現代)內閣,由慶親王奕劻組閣。 當年清政府宣布廢除軍機處,實行內閣制,任命內閣總理大臣和諸大臣;然而由於內閣成員共13人,9人為滿蒙貴族,其中7人為皇族,因此被批評者譏諷為「皇族內閣」。 慶親王內閣成立之日暨宣統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清廷還頒佈了《內閣官制》和《內閣辦事暫行章程》。由於慶親王內閣為中國歷史上之始創,所以清政府宣稱為慎重起見,未實行新《內閣官制》,僅是根據《內閣辦事暫行章程》成立。而軍事上的所有問題也不由內閣總理大臣負責,而是由軍諮府大臣載濤負責。.

新!!: 徐世昌和慶親王內閣 · 查看更多 »

慕庐

慕庐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8号,为陆徵祥为其祖母和父母建造的墓。 陸徵祥将其称之为“慕庐”。。.

新!!: 徐世昌和慕庐 · 查看更多 »

曹同統

曹同統,字能绍,巢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進士,授怀庆推官,历官东昌府同知。有《容庵诗集》。.

新!!: 徐世昌和曹同統 · 查看更多 »

曹錕

曹錕()字仲珊,清末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大沽口人,中华民国政治及军事人物,直系的領導人之一,曾靠疑似贿选爭議而当选为第三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田子渝, 刘德军,中国近代军阀史词典,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年,第499-500页。.

新!!: 徐世昌和曹錕 · 查看更多 »

曾鲲化

曾鲲化(),字抟九,湖南省新化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徐世昌和曾鲲化 · 查看更多 »

怀仁堂

怀仁堂,是中国北京市中南海内主要建筑之一,位于中海西门内,丰泽园东北。中国近代历史上,多次重大历史事件在此发生。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议通常在怀仁堂召开。同时,怀仁堂也是中国共产党多个领导小组的会议举办地,如:中央财经委员会(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新!!: 徐世昌和怀仁堂 · 查看更多 »

晚晴簃詩滙

《清诗滙》原名《晚晴簃诗滙》,是清诗总集,凡二百卷。徐世昌編。 《晚晴簃诗滙》是由徐世昌的门客、幕僚纪钜维、 吴笈孙、许宝蘅等人仿吴之振《宋诗钞》、顾嗣立《元诗选》之體例编成,“晚晴簃”是指徐世昌府中的休息室,為了編輯此書,徐世昌還向各省徵訪清代著述,得書萬餘本,幾乎收集了所有清朝詩人的代表作品,共收錄诗人6100余家,诗27000余首,《凡例》中说:“不分异同,荟萃众长,恉尚神思,务屏伪体。自大名家外,要皆因诗存人,因人存诗,二例并用,而搜逸阐幽,尤所加意。”。有退耕堂刊本。.

新!!: 徐世昌和晚晴簃詩滙 · 查看更多 »

10月24日

10月2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7天(闰年第29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8天,離10月結束還有6日。.

新!!: 徐世昌和10月24日 · 查看更多 »

187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徐世昌和1870年代 · 查看更多 »

1876年

没有描述。

新!!: 徐世昌和1876年 · 查看更多 »

1916年中華民國副總統選舉

1916年中華民國副總統選舉是民国5年(1916年)10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副总统补选。当时,因原副总统黎元洪已接任袁世凯去世后留下的大总统之位,故需要补选副总统。.

新!!: 徐世昌和1916年中華民國副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為中華民國政府舉行的第二任大總統選舉。結果由徐世昌以425票當大總統,並於10月10日就職。.

新!!: 徐世昌和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1919年中國南北和平談判

1919年中国南北和平谈判,簡稱1919年南北和谈,是中國在1919年2月20日到5月13日之間,由北京北洋政府与南方护法军政府之间的和平谈判。.

新!!: 徐世昌和1919年中國南北和平談判 · 查看更多 »

1921年蒙古革命

1921年蒙古革命,蒙古人民共和国方面称人民革命(Ардын хувьсгал),是1921年3月1日至7月11日在博克多汗国(外蒙古),由蒙古人民党和苏俄红军发动的一次军事与政治事件,此次事件导致俄国白军等在外蒙古的势力被基本驱除,蒙古人民党夺得了博克多汗国的政权,为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下了基础。此次事件也标志着自1919年起,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对外蒙古直接统治时期的结束。.

新!!: 徐世昌和1921年蒙古革命 · 查看更多 »

1923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1923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舉行的第三任大總統選舉,也是中華民國行憲前最後一次的大總統選舉。結果由曹錕以480票當選大總統,並於10月10日就職。.

新!!: 徐世昌和1923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6月10日

6月1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61天(闰年第16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4天。.

新!!: 徐世昌和6月10日 · 查看更多 »

6月5日

6月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6天(闰年第15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9天。.

新!!: 徐世昌和6月5日 · 查看更多 »

9月1日

9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44天(闰年是24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1天。.

新!!: 徐世昌和9月1日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