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張艾嘉

指数 張艾嘉

張艾嘉(Sylvia Chang Ai-chia,),臺灣演員、編劇和電影導演,曾獲臺湾金马奖與香港电影金像奖,為入圍金馬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次數最多的電影工作者。.

目录

  1. 407 关系: 劉偉仁劉天健劉家昌劉德華影視作品列表劉國昌华丽上班族 (电影)卓韻芝口水多過浪花古天樂台北美國學校台北電影節台灣電影列表台灣歌手列表司馬燕吳奇隆吳嘉星吳倩蓮吳清源 (電影)吴家丽吴彦姝夏宇夏文汐大林鎮 (台灣)子鶩小倩小燕有約 (TVBS)小說家族少女小渔山中傳奇山河故人岑建勳巩俐差人上海之夜不要回頭看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评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三個女人的故事一個好爸爸一個人全記錄一生一心 (何嘉麗專輯)乾旦路乘著光影旅行之乎者也于倩亞洲電影大獎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康熙來了節目列表 (2008年)今天不回家... 扩展索引 (357 更多) »

劉偉仁

劉偉仁(),桃園市人。歌手,也是詞曲創作人與製作人,知名作品有薛岳《如果還有明天》、彭佳慧《敲敲我的頭》等。.

查看 張艾嘉和劉偉仁

劉天健

劉天健(),台灣流行歌曲作詞人、作曲人、專輯製作人和貝斯手。1988年和徐德昌、齊秦、江建民和--惠元組成「虹樂團」及「虹」音樂工作室。自入行起製作了近百張專輯,代表作有劉德華《男人哭吧不是罪》、動力火車〈無情的情書〉等 ,也是讓Ella進入S.H.E的推手。。曾在上華、索尼、華納等唱片公司擔任要職,擔任台視《超級偶像》評審、北京衛視《最美和聲》製作人等。曾擔任汶萊商超級娛樂公司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和北京京奇非凡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2016年3月12日劉天健病逝,享年53歲。.

查看 張艾嘉和劉天健

劉家昌

劉家昌(),出生于哈爾濱市,臺灣作曲家、填詞人、電影導演。 劉家昌演藝創作繁多,當中以華語流行樂曲成就最為顯赫,曾培育多位七八十年代華語流行樂巨星。.

查看 張艾嘉和劉家昌

劉德華影視作品列表

劉德華影視作品,列举介绍香港演員劉德華参与演出以及投资的電影和劇集。.

查看 張艾嘉和劉德華影視作品列表

劉國昌

劉國昌(英文:Lawrence Lau),1949年生於南非,在英屬香港接受教育和生活,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系。籍貫廣東順德,香港著名导演。是香港和兩岸的傑出電影導演,被称为香港写实主义的鼻祖。 曾經導演多部經典的香港電影,包括《童黨》、《廟街皇后》、《五億探長雷洛傳》、《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我要成名》、《哥哥的情人》,《拳王》,《爱上我吧》等等。無數香港和兩岸影壇中影帝影後級的大哥大姐,均曾演出其作品,如劉德華、张国荣,張艾嘉、劉青雲、邱淑貞、郭富城、任達華、梁朝偉、馮寶寶、葉玉卿,叶德娴,张丰毅,张孝全,周渝民等等。 擅長拍攝充滿香港特色的電影,喜歡用創新手法闡述香港社會,并一针见血地命中问题。其作品有懷緬昔日香港問題的《五億探長雷洛傳》,有反映當下社会问题的《童党》、《廟街皇后》,《无人驾驶》,《机动部队之绝路》,《机动部队之伙伴》等等,更有大膽破格的同性戀電影《安非他命》、《無野之城》,甚至渗入政治色彩、讽刺香港和台湾政制问题的《圍城》、《弹道》等等。写实、针砭、深入、谨密、紧凑、却温和是劉國昌电影的一贯风格,因此劉國昌也被称为“温和写实派”的香港导演。.

查看 張艾嘉和劉國昌

华丽上班族 (电影)

《华丽上班族》(Office)是由海润影业及安乐影业等公司联合出品、杜琪峰执导的一部中国内地与香港合拍3D电影,改编自张艾嘉创作并主演的舞台剧《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张艾嘉、陈奕迅、王紫逸和郎月婷主演,周润发和汤唯特别演出。中国于2015年9月2日上映。入围2015年多伦多影展“特别展映”单元。.

查看 張艾嘉和华丽上班族 (电影)

卓韻芝

卓韻芝,(Vincci Cheuk Wan Chi,),是香港女导演、DJ、主持人、编剧、演员、“栋笃笑”艺人、跨媒體創作人。曾担任电台和电视台多档两性节目的主持人,也曾經為香港商業電台叱吒903的唱片騎師,也曾策划并自编了多场栋笃笑演出,畢業於香港著名女子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

查看 張艾嘉和卓韻芝

口水多過浪花

口水多過浪花(When I Was Young I Listen To The Radio)是香港商業電台叱咤903的電台節目,由2011年9月12日開始,逢星期一至五下午4時至6時於商業二台播出。由2013年4月22日起,改為下午2時至4時播出。 2016年5月16日起,節目改為下午3時至5時播出;主持人方面,鄭裕玲會照常留下,但Donald及阿占則由余迪偉及麻利亞取代。Donald及阿占會於5月13日主持最後一集節目,而新主持余迪偉及麻利亞亦出現在當日節目,作為交接安排。Donald及阿占則會主持新節目《聖艾粒忌廉夜校》。監製亦由Jacky改為傑傑。.

查看 張艾嘉和口水多過浪花

古天樂

古天樂(Louis Koo Tin-lok,),暱稱古仔,香港男演員。1993年,簽約無綫電視(TVB),後憑《神鵰俠侶》中「楊過」一角而廣為人知。2001年,主演电视剧《尋秦記》大受歡迎。其後將工作重心放入電影,演出《黑社會以和為貴》、《竊聽風雲》、《毒戰》、《门徒》等多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成為近年香港電影代表性男演員。2013年,創立天下一電影公司。2018年凭《殺破狼・貪狼》獲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獎項。由2014年至2018年,連續五年擔任香港國際電影節大使。.

查看 張艾嘉和古天樂

台北美國學校

台北美國學校(Taipei American School)簡稱TAS, 是一所位於台灣台北市士林區天母的私立獨立學校,提供美式教學課程,1949年成立,早期是美国国防部的下屬学校,在1979年,由於美國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終止,台北美國學校改組為私立國際學校。學校是由台北美國學校基金會根據合約向美國在台協會來運作。主要是在台北的外國僑民子女、美國在台外交官員子女、美國出生的台灣學生。台北美國學校校址的對面即為台北日僑學校。 大多數的台北美國學校的畢業生選擇在美國就讀大學,部份學生則選擇在其他國家就讀大學。應中華民國法律要求,台北美國學校只限入學時持有外國(即非中華民國)護照的學生。.

查看 張艾嘉和台北美國學校

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Taipei Film Festival)是每年於台灣台北市舉辦的電影節,主要由兩大競賽單元「國際新導演競賽」與「臺北電影獎」以及觀摩單元所組成,該影展之特色單元「主題城市」於2016年停辦。.

查看 張艾嘉和台北電影節

台灣電影列表

台灣電影列表為歷年台灣(或者1949年後的中華民國)製作並上映的台灣電影(包含與他國合拍的電影) 列表說明.

查看 張艾嘉和台灣電影列表

台灣歌手列表

本表列出臺灣歌手,以在臺灣出生或中華民國國籍的歌手為主,曾在臺灣發行唱片的非中華民國國籍歌手亦可收入。 姓名後標註(*)者為已逝歌手,出生日期後加註逝世日期。 注意:本表不收入於香港成名後往臺灣發展的香港歌手,關於此類歌手請見香港歌手列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歌手列表。.

查看 張艾嘉和台灣歌手列表

司馬燕

司馬燕(Michelle Sze Ma Yin,),原名韓少玲,香港女演員,1980年代初曾參選香港小姐,於1990年曾為閣樓雜誌拍下寫真集,紅極一時。丈夫吳忠義為印尼華僑,二人育有兩子—吳澋滔和吳澋燿。.

查看 張艾嘉和司馬燕

吳奇隆

吳奇隆(Nicky Wu Qilong,),臺灣歌手和演員,於1988年,偶像團體「小虎隊」出道,北京稻草熊影視、浙江东阳稻草熊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稻草熊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稻草熊商贸有限公司、太阳动力文化传播公司、海润影视吴奇隆工作室和吴奇隆盛大文学工作室的老闆,时尚和公益品牌黑白能量创立者。2015年1月20日與劉詩詩結婚。.

查看 張艾嘉和吳奇隆

吳嘉星

吳嘉星(英文名:Kathy Wu,),2007年參加亞洲電視舉辦的2007亞洲小姐競選而加入香港藝壇,並且獲得美國賽區冠軍以及友誼小姐,繼而在總決賽獲得友誼小姐名銜。2008年-2012年為亞洲電視合約藝員,參與多套電影、電視劇、舞台劇以及電視節目的演出工作。因為能說流利的英語、廣東話以及普通話,擔任多個品牌以及活動的司儀,包括Hennessy、屈臣氏等。2010年起,開始擔任香港賽馬會多項活動司儀。 2013年開始成為自由身演員,連任香港電台節目「味之天下」第3輯的主持。 繼2014年參與由杜琪峰導演,張艾嘉編劇的《華麗上班族》後,吳嘉星在2015年繼續獲邀參與由杜琪峰導演,趙薇,古天樂,鍾漢良主演的黑色幽默警匪片《三人行》。 2015年初,嘉星參與了由美國著名公司Voltage Pictures (製作包括 Dallas Buyers Club,The Hurt Locker,Don Jon)製作,好萊塢班底拍攝的電影Lady Bloodfight, 並在當中擔任第二女主角Wai,開始了她“打女”的形象。這部是嘉星首次參與好萊塢製作,她在電影正式開拍之前1個多月積極訓練身體素質以及練習武術,務求在拍攝時所有動作都真身拍攝。.

查看 張艾嘉和吳嘉星

吳倩蓮

吳倩蓮(Jacklyn Wu,),臺灣女演員與歌手。畢業於中山女高、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1990年从影以来,自一部《天若有情》后,就先后跟劉德華、梁朝伟、周润发、黎明等知名演員合作,並应李安邀请拍攝《饮食男女》,往后多年在韩国及香港接拍电视剧及电影。2001年6月29日,吴倩莲曾因为香港娱乐产业的萧条而当上了自己創辦的「倩蓮大事紀」网站CEO。.

查看 張艾嘉和吳倩蓮

吳清源 (電影)

,以真實人物圍棋大師吳清源的一生為藍本,片長約104分鐘,描寫吳清源在中日民族衝突和信仰底下探索圍棋之路。由於電影劇情主要在日本發生,故此除小部份情節外,電影以日語為主。 《吳清源》為中日合作拍攝的電影,由台灣演員張震飾演吳清源,張艾嘉飾演其母親,另有日本演員伊藤步、柄本明、松坂慶子等參與。由中國電影導演田壯壯拍攝,作家阿城撰寫劇本,在電影節的宣傳刊物稱其「十年磨劍,修成正果」、「率先進入大師的殿堂」。.

查看 張艾嘉和吳清源 (電影)

吴家丽

吳家麗(Carrie Ng,),香港著名女演員,1981年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其後曾參演多部電視劇,1980年代後期轉到電影圈發展,曾獲得1993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郎心如鐵》)和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流星語》)。.

查看 張艾嘉和吴家丽

吴彦姝

吴彦姝(),女,国家一级演员。1959年参演雷镪导演的电影《流水欢歌》。2016年参演薛晓路导演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获第53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提名。同年参演张艾嘉导演的电影《相爱相亲》,获第54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提名。 2017年,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并获奖。 吴彦姝自60年代初起,一直在山西话剧院工作,曾多次受邀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话剧《刘胡兰》等,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众多领导的亲切接见。2003年退休。2011年女儿把她接到北京,她才开始演戏。.

查看 張艾嘉和吴彦姝

夏宇

夏宇(),本名黃慶綺,另有筆名童大龍,為台灣著名作家與詩人,發表新詩、小說、散文、劇本,另以李格弟、李廢为筆名發表歌詞,並以田馥甄的《請你給我好一點的情敵》一曲入圍第23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查看 張艾嘉和夏宇

夏文汐

夏文汐(英文名:Patricia Ha,)原名鄧麗群,出生於香港,著名香港女演員。.

查看 張艾嘉和夏文汐

大林鎮 (台灣)

大林鎮(台灣話:Tōa-nâ-tìn)位於臺灣嘉義縣北部,南接民雄鄉,西鄰溪口鄉,東鄰梅山鄉,北鄰雲林縣大埤鄉、斗南鎮、古坑鄉,面積約64平方公里,為嘉義縣北方的門戶及地方中心,主要吸引溪口及梅山兩鄉為主。近年開始興建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對於地方發展及人口成長,有相當大的影響。近年來,由於南華大學、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慈濟醫院的設立,鎮上平日流動人數超過四萬人,並與緊臨之嘉義都會區屬同一生活圈,鎮內往嘉義都會區內之通勤比例相當高。.

查看 張艾嘉和大林鎮 (台灣)

子鶩

子鶩,原名譚天富,《海闊天空》一書的作者。原就讀聖伯多祿中學,為先天性血友病患者。雖然自小經常出入醫院,但仍然為人樂觀,依然永不放棄,維持理想。最終仍然因輸血時感染愛滋病,於1996年5月18日病逝。臨終時寫下《海闊天空》,訴說自己與病魔對抗的一生。他的母亲伤痛之余,并没有消沉,写了一部小说《地久天长》以怀念儿子,纪念母子两人自强不息的奋斗。 2001年,香港导演杜国威根据这两部作品完成了电影《地久天长》,并赢得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女主角张艾嘉(饰演母亲李慧珍)在戏中真情流露的表现也令她倍受称赞。.

查看 張艾嘉和子鶩

小倩

,1997年由徐克監製及原作的香港动画电影。《小倩》的故事由《聊齋誌異》中的《聶小倩》改編。情节和人物设计与原作電影《倩女幽魂》有极大差别,原作的阴森恐怖被改编成了幽默诙谐,整部影片充满了轻松调侃的基调,片中常有令人捧腹的场面。.

查看 張艾嘉和小倩

小燕有約 (TVBS)

《小燕有約》是台灣TVBS頻道的談話性節目,由資深藝人張小燕(小燕姐)主持,2017年3月6日23:00首播,於2018年3月13日停播。.

查看 張艾嘉和小燕有約 (TVBS)

小說家族

《小說家族》是香港電台分別於1987年和1991年開拍的電視劇集,將著名香港作家的作品以戲劇形式介紹給觀眾,當中包括劉以鬯的《對倒》、西西的《像我這樣一個女子》、李碧華的《男燒衣》等等。這系列劇集的主題曲是張艾嘉主唱的《細說》。 天地圖書後來出版圖書《小說家族》,將劇集的原著輯錄成書。.

查看 張艾嘉和小說家族

少女小渔

《少女小漁》為美籍華人作家嚴歌苓的小說。该小说的内容被1993年拍摄的中国电视连续剧《新大陆》收入成为剧情的一部分,小渔由石兰扮演。小说於1995年由張艾嘉改編為同名電影,並由吳孟樵改寫為同名電影小說。 小漁是工廠中國女工(五天公作兩天上學)。她的男朋友江偉是中國人(早上工作下午上學)。她的「丈夫」馬力歐是義大利人,偶爾出門拉小提琴賣藝的七十多歲老頭。馬力歐的同居女友麗塔是義大利人。因為移民署會派人確認「夫妻關係」,所以小漁就搬去馬力歐的住所,但住所裏有馬力歐的女友麗塔,麗塔總是充滿敵意地對待小漁,其實小漁和馬力歐就像和長輩晚輩相敬如賓,並處處讓著麗塔。另一方面,江偉總熱潮冷諷地責怪小漁和馬力歐互動。之後,麗塔離開馬力歐,馬力歐突然中風病倒,江偉逼得小漁離開馬力歐,最後就在老人的眼淚和小漁的不捨下結束了。.

查看 張艾嘉和少女小渔

山中傳奇

是一部香港電影,豐年影業公司/第一影業1979年出品,由胡金銓導演,徐楓、張艾嘉、石雋等人主演。.

查看 張艾嘉和山中傳奇

山河故人

《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是贾樟柯执导的一部中国剧情片,由赵涛、张艾嘉、张译、董子健主演。剧情跨度时间从1999年到2014年延展至2025年,劇情描述一個情感故事。入围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成为贾樟柯继2002年《任逍遥》、2008年《二十四城记》以及2013年《天注定》后,第四部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作品。并入围2015年多伦多影展“特别展映”单元。中国于2015年10月30日公映。.

查看 張艾嘉和山河故人

岑建勳

岑建勳(John Shum;)出生於广东恩平,后定居香港。是香港聞名的社会活动家、主持人、跨媒体人、记者、电影導演、监制、编剧、策划、投资人和演員,被誉为当代中国最成功的电影工作者、製片家、电影发行商,同時,也是香港著名的时事评论员。 岑建勳曾任香港演藝人協會的副會長和秘書長,統籌策劃過多個大型活動,動員過兩岸三地過千演藝界、社會各界的名人明星參與,包括:1989年的《民主歌聲獻中華》、1991年為華東水災募捐的《演藝界總動員--忘我大匯演》以及忘我大電影《豪門夜宴》、2003年全民抗擊SARS非典型肺炎的《1:99電影行動》、2008年救助四川地震的《演藝界512關愛行動》大匯演、2009年捐助台灣八八水災的《88水災關愛行動》大匯演、2010年為青海玉樹地震災民籌款的《演藝界情系玉樹關愛行動》大匯演等等。.

查看 張艾嘉和岑建勳

巩俐

巩俐(),新加坡華人,生于中國辽宁省沈阳市,於2008年入籍新加坡,著名电影演员。曾获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两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等多个海内外演技大奖。.

查看 張艾嘉和巩俐

差人

差人為警察的俗稱,常用於兩廣、港澳及其他粵語使用地區,以香港社會最為盛行,特別是香港社會上普遍尚未引入警察此稱呼前。中國歷史上,地方的治安管理機構是衙門,執行差事者名衙門差役。時至1840年代,由於香港警隊於成立初期曾經被翻譯為香港差役,因此警察人員被稱為差人(視乎性別;俗稱:差佬、差婆);此詞亦被兩廣及澳門社會採納使用,並且成為慣用語至今;如刑事警察有雜差的俗稱。.

查看 張艾嘉和差人

上海之夜

是徐克导演的电影,1984年9月上映,是徐克电影工作室成立后制作的首部电影。该片由钟镇涛、张艾嘉、葉蒨文(均为徐克好友)主演,插曲则由黄霑操刀,讲述夜总会小丑出身的作曲家与歌女的爱情,充满浪漫怀旧的情调,是徐克的早期代表作之一。该片当年票房成绩理想,獲选为当年香港国际电影节十大最佳中文片,并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特别奖。窦欣平,徐克的世.北京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页74 - 77 后獲香港电影金像奖评为最佳华语片百强之一。.

查看 張艾嘉和上海之夜

不要回頭看

不要回頭看】是歌手林慧萍的第十三張個人專輯。歌林唱片1987年11月30日發行。 在1987 巨星金曲受到市場上熱烈的反應下;唱片公司趁勝追擊再推出【不要回頭看】專輯。 林慧萍重新詮釋翻唱七零年代鳳飛飛、劉文正、蕭孋珠經典歌曲;並且收錄了兩首新歌。.

查看 張艾嘉和不要回頭看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评选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评选,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设立的电影专业表彰项目,前身为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于中国电影100周年华诞2005年首次举办。因其由中国电影导演集体评选,具業界專業性。.

查看 張艾嘉和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评选

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是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为庆祝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表彰对电影事业有较大贡献的工作者而评选出的100名优秀演员。评选结果于2005年11月12日在第十四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揭晓。.

查看 張艾嘉和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成立於1996年5月4日,是一個由台灣音樂工作者成立的民間組織,前身為1993年創立的「音樂人交流協會」,以促進音樂人交流、自我成長,並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性活動為與會宗旨。陶曉清擔任創會首屆、第二屆理事長,吳楚楚擔任第三、四屆理事長,後續原本由趙樹海接任第五屆理事長,但因個人繁忙無力接任,改推殷正洋接任第五屆理事長,並連任第六屆理事長,2014年由李建復接任第七屆理事長,並於2017年連任第八屆理事長迄今。 1993年起,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持續邀請各界音樂人參與評選,針對每一年出版的流行音樂專輯來選出優秀的推薦作品。1997起,除專輯外並加入了單曲的推薦。評選過程以每個月發行的作品進行初選,再由評審定期召開討論會選出每一季的推薦專輯及單曲,最後會從每一季的推薦作品中,進入半年度複選,再擇優選出年度的十大專輯及十大單曲。年度推薦作品則舉辦頒獎典禮,邀請獲獎的歌手、詞曲作者、製作人等創作者來頒獎並公布。不同於官方主辦的年度音樂獎項金曲獎,年度十大專輯及單曲的頒獎事先並不公布入圍名單,而是直接邀請得獎者出席。頒獎形式也較金曲獎來得輕鬆許多。 而由於長期鼓勵流行音樂界的優秀作品,使得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所推薦的音樂作品也逐漸建立了公信力和代表性。而年度十大的推薦作品常與該年金曲獎所頒發的重要獎項相似,也讓媒體對年度頒獎典禮有「金曲獎的風向球」之形容。也越來越受到聽眾的關注與討論。 2015年起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特別與myMusic合作,為因應近年來大眾聆聽音樂習慣的轉變,首次增設《myMusic最佳人氣獎》,以網路點擊聽歌率為依據,從季複評選出的40單曲中從而產生最佳人氣單曲。.

查看 張艾嘉和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三個女人的故事

《--》(Full Moon in New York;--)是一部於1989年上映的華語電影,由關錦鵬擔任導演,以及由張曼玉、張艾嘉、斯琴高娃主演。.

查看 張艾嘉和三個女人的故事

一個好爸爸

是一部香港電影,由張艾嘉擔任導演,改編自作家李純恩的小說《黑社會爸爸》。.

查看 張艾嘉和一個好爸爸

一個人全記錄

一個人全記錄】是歌手林慧萍的個人二十九張精選輯﹝3片CD﹞,歌林唱片 2010年12月10日發行;瑞星唱片總經銷。.

查看 張艾嘉和一個人全記錄

一生一心 (何嘉麗專輯)

《一生一心》是香港歌手何嘉麗的第三張大碟,在1987年10月推出,這專輯也是她由新力音樂轉投現代唱片後的第一張專輯,當中主打歌《純屬廢話》在當時略有名氣。.

查看 張艾嘉和一生一心 (何嘉麗專輯)

乾旦路

,是2012年上映的一部港產紀錄片,由資助兩岸三地的獨立紀錄片的CNEX基金會出品,香港年輕導演卓翔執導,張艾嘉監製。影片先後在台北、香港、北京、深圳、廣州、南京及倫敦公開放映;2012年底正式在香港上映。 該為CNEX基金會2010年的特別項目 。.

查看 張艾嘉和乾旦路

乘著光影旅行

《乘著光影旅行》,是介紹台灣攝影師李屏賓的一部紀錄片。由姜秀瓊與關本良兩位導演共同指導。於2009年金馬國際影展李屏賓專題中第一次播放,2010年於台北電影節拿下新臺幣百萬元首獎。入圍第4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查看 張艾嘉和乘著光影旅行

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是羅大佑在1982年所發行的首張創作專輯 (2007年3月10日引用)。.

查看 張艾嘉和之乎者也

于倩

--倩(Angela Yu Chien,),其出生日期另有一說為1947年5月25日,生於北京,成長於台灣。為邵氏知名女星。.

查看 張艾嘉和于倩

亞洲電影大獎

亞洲電影大獎(Asian Film Awards,縮寫--AFA--)是亞洲電影的一個獎項。 亞洲電影大獎由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主辦,創辦於2007年,每年舉行一次,為每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及香港影視娛樂博覽的其中一项重大節目。主要表揚對亞洲電影業界之傑出成就,並對全亞洲不同類型的電影作品及電影精英予以肯定。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每年组织由17位國際殿堂級電影專家組成評審團,配合大會就過往一年所有亞洲區製作之電影建議得出提名名單,再經第二輪投票選出得獎者。頒獎典禮初時以英語進行,後來改以粵語進行,配合有其他語言(例如:日語、韓語)的即時傳譯。但在電視直播時只播出粵語、英語及普通話,而當嘉賓使用其他語言時會改播粵語即時傳譯。 亞洲電影大獎頒發的獎項主要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剪接、最佳視覺效果十項大獎。2007年亞洲電影大獎頒獎禮於2007年3月20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是第一屆亞洲電影大獎。2008年亞洲電影大獎起,增設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故取消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分為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至十二項大獎。2009年亞洲電影大獎,更增設最佳新演員,以表揚去年出色的影圈新血。.

查看 張艾嘉和亞洲電影大獎

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

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Asian Film Awards for Best Actress)是亞洲電影大獎重要的獎項之一,頒發在電影中有出色表現的亞洲女演員,於2007年開始頒發。 獎項前稱最佳女演員,第二屆起改為「最佳女主角」,並沿用至今。.

查看 張艾嘉和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

康熙來了節目列表 (2008年)

本列表為《康熙來了》2008年的每集節目列表。.

查看 張艾嘉和康熙來了節目列表 (2008年)

今天不回家

今天不回家可以指:.

查看 張艾嘉和今天不回家

今夜不設防

《今夜不設防》是香港亞洲電視制作的清谈节目,由香港四大才子中的三個才子黄霑、倪匡、蔡澜主持,監製為趙汝強。.

查看 張艾嘉和今夜不設防

今日VIP

《今日VIP》(The Green Room),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一個娛樂訪談節目,於2009年2月2日起開始播出,前身是娛樂資訊節目《娛樂直播》。該節目主要是名人及TVB旗下的當紅藝人的專訪。.

查看 張艾嘉和今日VIP

任達華

任達華(Simon Yam Tat Wah,),出生於香港,香港男演員、男模特兒。.

查看 張艾嘉和任達華

任賢齊

任賢齊(Richie Jen Hsien-chi,),暱稱小齊,台灣知名歌手、詞曲作家和演員。彰化高中、中国文化大学体育系畢業。他曾多次获奖,歌、影、視三棲,堪稱全能藝人。由於他在大學唸體育系,加上對各項運動的熱愛及豐富知識,亦不時獲邀為媒體或廣告商擔任體育活動的客席主持或特邀嘉賓。.

查看 張艾嘉和任賢齊

伊倉一惠

伊倉一惠(伊倉 一恵,),日本資深女性配音員、演員、旁白。出身於長野縣《Newtype編《角色聲音精選 女性篇1》,角川書店,1997年,第14-19頁上田市。身高155cm「人気声優にがぶりより! 第42回 伊倉一恵さん」《Animedia》1990年12月號,第114頁。。體重50kg(公稱)。血型O型。.

查看 張艾嘉和伊倉一惠

張姓

張姓是漢族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4位。張姓是中國大陸第三大姓,有8750.2萬人,占全國总人口的6.83%,張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為世界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之一。 张姓起源于河东“解邑张城”(今山西运城临猗县西)。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 由於在標準漢語及多種漢語方言中,張的發音近似其它姓,為了區別清楚,張姓多以「弓長張」作為強調。.

查看 張艾嘉和張姓

張小燕 (臺灣)

張小燕,生於上海,籍貫福建漳州詔安客家裔,國共內戰後隨雙親移民台灣。為台灣藝人、演員、主持人、企業家,以綜藝節目主持人著稱,人称「小燕姐」,為台灣娛樂圈的「綜藝大姐大」,在台灣電視綜藝界跟張菲、胡瓜和吳宗憲被合稱為「三王一--」,有「綜藝教母」之稱號 。出道至今已六次獲得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殊榮。2006年張小燕獲選為Discovery頻道《台灣人物誌2》的六名主角之一。 童年时,张小燕是港台最著名的童星之一,与香港的殿堂级童星艺人萧芳芳、沈殿霞、冯宝宝、陈宝珠等齐名,知名作家張愛玲為其表姨母;張小燕1980年與貝鎮坤結婚,離異後與第二任丈夫彭國華結婚,彭國華因肝癌去世之後,張小燕退隱了一陣子,後來再度復出。2014年第25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頒給過世13年的彭國華,張小燕代夫領獎,並說這輩子最幸福的就是做彭太太。 張小燕在娛樂圈的資歷超過一甲子,除對自己的工作不斷求精求進之外,她對於照顧演藝圈的後輩也不遺餘力,許多知名藝人都是由她提攜出道,如歌壇天后張惠妹,另外如陶晶瑩、黃子佼和卜學亮等知名主持人更和張小燕以師徒相稱。 2015年,張小燕以45%高得票率,第三度榮獲由《讀者文摘》所主辦「最受信任的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查看 張艾嘉和張小燕 (臺灣)

張國榮影視作品列表

本條目列舉香港已故歌手兼演員張國榮的影视作品。.

查看 張艾嘉和張國榮影視作品列表

張震 (演員)

張震(英文名:Chang Chen,),台灣男演員。.

查看 張艾嘉和張震 (演員)

張毅 (導演)

張毅(),台灣新浪潮導演之一,曾因為《我這樣過了一生》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在1986年因外遇退出電影圈,後來也是琉璃工房的共同創辦者之一。.

查看 張艾嘉和張毅 (導演)

張曼玉

張曼玉(Maggie Cheung Man-yuk,),1983年獲得香港小姐亞軍以及最上鏡小姐榮譽,香港著名女演員,共獲得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四屆台灣金馬獎影后,是迄今惟一一位同時獲得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和亞太电影节影后的華人演員。共參與演出了八十多部電影,代表作有《旺角卡門》(1988年)、《不脫襪的人》(1989年)、《滾滾紅塵》(1990年)、《雙城故事》(1991年)、《阮玲玉》(1992年)、《新龍門客棧》(1992年)、《青蛇》(1993年)、《東邪西毒》(1994年)、《甜蜜蜜》(1996年)、《花樣年華》(2000年)、《錯過又如何》(2004年)等。.

查看 張艾嘉和張曼玉

引爆點 (電影)

《引爆點》(英語:HIGH FLASH),議題懸疑電影,預計於2018年8月31日台灣上映。由吳慷仁、姚以緹、尹馨等領銜主演,張艾嘉、馬天宗、廖慶松監製。劇本獲得106年優良電影劇本獎首獎,並獲選為2018年台北電影節閉幕片。.

查看 張艾嘉和引爆點 (電影)

开讲啦

《开讲啦》(Voice)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与唯众传媒制作的讲座式节目,2012年8月27日开始试播,2013年实现常态化播出。该节目以青年作为目标收视人群,会集热点公众人物,体现精神的传承、思想的碰撞,凸显励志和关怀,颇具思想深度、社会热度和话题讨论度。.

查看 張艾嘉和开讲啦

你可以

《你可以》是香港歌手莫文蔚的國語音樂專輯,於1999年4月發行。.

查看 張艾嘉和你可以

作品李宗盛

《作品李宗盛》是台灣音樂人李宗盛的首張精選輯,於1999年11月發行。唱片收錄了他出道20年來發表的30首歌曲,包括15首李宗盛個人作品和15首為其他歌手創作的作品;由滾石唱片以雙CD形式發行。.

查看 張艾嘉和作品李宗盛

徐克

徐克(Tsui Hark,),本名徐文光,香港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监制、演员。生于越南,1966年移居香港,后到美国攻讀電影。1977年回港后,先在無線電視擔任編導,後轉投佳藝電視;佳視倒閉後转入电影圈发展,凭借《蝶变》一片展露头角,是當年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重要人物之一。1984年與妻子施南生组建电影工作室,凭《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黃飛鴻》等片蜚声海内外,終結了舊港式武打片,讓包括成龍在內的電影公司很長一段時間不敢拍古裝武打片,为香港电影开创了新的时代。 徐克也是早期返回中国大陆拍摄电影的香港电影人,早于1989年,徐克就联同香港著名媒体人甘国亮、动作导演程小东等电影制作人一起到北京拍摄电影《秦俑》,徐克担任出品人,张艺谋和巩俐主演。此片开创香港和大陸合作拍摄电影的先河,台前幕后汇聚众多香港和大陸的电影精英。 2009年以来,徐克与中国大陆的華誼兄弟和博纳影业合作,拍摄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龍門飛甲》、《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和《智取威虎山》四部动作片,技术领先的这些动作巨制在大陆收获了很好的票房和关注度。他先后凭借《黃飛鴻》、《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和《智取威虎山》赢得三座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此外,1981年的《鬼马智多星》(台湾名《夜来香》)赢得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智取威虎山》赢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徐克是非常狂熱的明代愛好者,對明朝歷史無所不通,這份喜好也讓他拍出許多明朝為背景的電影,如龍門系列黃沙滾滾的塞外風光配上明代衣裝正是徐克的招牌風格,只要是明朝的古裝電影十之八九為徐克經手的作品。.

查看 張艾嘉和徐克

徐枫

徐楓,生於臺灣臺北,籍貫江蘇寶應,為女演員、電影製片人,以及企業家,現任摩纳哥駐上海榮譽領事。.

查看 張艾嘉和徐枫

徐懷鈺

徐懷鈺(Yuki Hsu,),出生於台灣台北市,女歌手與女演員,父系浙江,母系原住民混血。育達商職會計科畢業。.

查看 張艾嘉和徐懷鈺

侯孝賢

侯孝賢,知名電影導演,老家在鳳山並在鳳山就讀成長。侯孝賢喜愛使用長鏡頭、空鏡頭與固定鏡位,讓人物直接在鏡頭中說故事,是他電影的一大特色。目前是臺灣電影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1989年的《悲情城市》获得金狮奖。2015年以《刺客聶隱娘》獲得坎城影展及第52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與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查看 張艾嘉和侯孝賢

徵婚啟事 (電視劇)

《徵婚啟事》(Mr.),2014年台灣偶像劇,為台視與八大電視合作製播的周五優質戲劇。改編自陳玉慧的原著《徵婚啟事》,聯合互動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2013年12月23日開鏡,2014年6月7日殺青。由隋棠、李銘順、郭書瑤、張少懷、鍾承翰、黃志瑋、蔡昌憲領銜主演。本劇獲得中華民國文化部103年補助高畫質電視節目新臺幣1200萬元及「文創跨界創新與原創加值亮點計畫」新臺幣200萬元補助。台新銀行為《徵婚啟事》在台視播出時的冠名贊助廠商,也獨家贊助該劇YouTube官方頻道。台視於2014年11月7日起每週五晚上10點首播,八大綜合台於2014年11月8日起每週六晚上10點播出,YouTube於2014年11月13日起播出,每週播出2集。接檔《妹妹》。.

查看 張艾嘉和徵婚啟事 (電視劇)

保護證人組

保護證人組(英文:Witness Protection Unit,縮寫:WPU)於1995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保安部,為準軍事化保鑣特種警察部隊,主要責任為執行《證人保護計劃》,全天候保護經過風險評估後被評級受到生命威脅的證人、其家人或者案件中的其他受害人及警察臥底等等,以及制定與證人保護事項上相關的政策。各亞太區執法機構在檢測其保護證人的管理效能時,皆以保護證人組作為首選的標準機構,包括馬來西亞等等。保護證人組在行動策略上均受到世界多國的高度評價。.

查看 張艾嘉和保護證人組

快樂天堂

《快樂天堂》是1986年由滾石唱片動員旗下所有歌手共同錄唱,並在1987年1月發行的音樂作品,陳復明作曲、呂學海作詞、陳玉立編曲。.

查看 張艾嘉和快樂天堂

忻州市

忻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古相望,东临太行山与河北省接壤。.

查看 張艾嘉和忻州市

心動

(日文:君のいた永遠)張艾嘉導演電影作品,於1999年上映,由金城武、梁詠琪和莫文蔚主演,張艾嘉稱故事有著自己過去的影子。 本劇發生於1970年代至90年代;倒敘方法描述金城武、梁詠琪(中學時期的張艾嘉)分合不定的浮萍愛情,莫文蔚、梁詠琪也有一段友情、愛情交織的複雜情感,甚至夾雜三角戀曲。 而梁詠琪憑著此片更獲提名第三十六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第五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以及第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可惜金像獎部分,最後敗給同年憑《爆裂刑警》被提名「最佳女主角」的羅蘭。張艾嘉、關皓月獲得第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查看 張艾嘉和心動

忘我大匯演

演藝界總動員忘我大匯演簡稱忘我大匯演,是香港市民為支持受中國華東水災困擾的人民而舉辦的籌款活動,於1991年7月27日在跑馬地馬場舉行。此次盛會持續時間長達七小時。.

查看 張艾嘉和忘我大匯演

念念

《念念》(Murmur Of The Hearts)是一部2015年台湾劇情片,由張艾嘉擔任導演,並由梁洛施、張孝全、李心潔及柯宇綸主演。於第3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並於2015年4月公映。.

查看 張艾嘉和念念

志雲飯局

《志雲飯局》(英文:Be My Guest)是香港無綫生活台的電視訪問清談節目,當時逢星期六19:00-20:00於收费台播映,當天晚上23:00-00:00重播。該節目由前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雲主持,助手孫慧雪、黃卓慧、寧進、周麗欣,監製錢國偉。該節目於飯局中,一邊用餐一邊訪問。每集都會訪問各地名人,訪問地點依據嘉賓的口味而定。由於陳志雲是素食者,所以在每集菜單中亦會有爲陳志雲而設的素菜。 該節目對曾蔭權及黎智英的專訪曾備受社會和傳媒關注,多份香港主要報章罕有地在「港聞」、「要聞」版面報道有關訪問。.

查看 張艾嘉和志雲飯局

地球最後的夜晚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一部2018年中國大陸導演畢贛的劇情片,首次入圍第71屆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

查看 張艾嘉和地球最後的夜晚

國人都叫好

-- 《國人都叫好》是映畫傳播製作的緯來綜合台綜藝節目,由知名音樂創作人黃國倫主持,2009年5月4日開播,至2010年2月14日停播,首播時段為週一至週五20:00,重播時段為0:00、7:00、13:00、16:00。.

查看 張艾嘉和國人都叫好

刘若英

劉若英,出生於台北市,台灣女歌手、演員、作家、導演、編劇。2011年8月8日,與鍾石在北京登記結婚。.

查看 張艾嘉和刘若英

分貝人生

《分貝人生》(Shuttle Life),是一部於2017年上映的社會寫實電影。由張艾嘉、陳澤耀、陳彥雯領銜主演,馬來西亞於2017年10月12日上映,台灣於2017年12月1日上映。本片入圍第54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及最佳攝影獎。.

查看 張艾嘉和分貝人生

周俊偉

周俊偉(Lawrence Chou Tsun Wai,),是香港,加拿大籍演員及歌手。.

查看 張艾嘉和周俊偉

周秀娜

周秀娜(英文名:Chrissie Chau,),出生於廣東潮州;香港女演員、模特兒。.

查看 張艾嘉和周秀娜

周菲比

周菲比(PheBe Chou,雙子座)台灣流行音樂人、職業編曲家及作曲家。.

查看 張艾嘉和周菲比

周润发

周潤發(Chow Yun Fat,),香港知名男演員,出生於南丫島。1970年代於無線電視參演多套電視劇,後來參演電影。曾三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并兩次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1980至1990年代,曾與多位女星合作過多部電視劇和電影,其中與趙雅芝、鄭裕玲和鍾楚紅的螢幕情侶檔令人印象深刻,1990年代與成龍、周星馳被譽為「雙周一成」,於1995年赴美國荷里活發展。周潤發的電影在亞洲和大中華地區皆具極高知名度。.

查看 張艾嘉和周润发

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

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英文:Grand Expectations)是一部2010年由「非常林奕華」製作的舞台劇,以地產及建築為主題,探討都市人在建築與生活中追求幸福,實踐未來的心態,是「城市三部曲」的最終章,其餘作品分別為《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及《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 本劇是香港特區政府參與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而委託創作的演藝節目之一。由張艾嘉繼《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後第2部為非常林奕華擔任編劇的舞台劇林奕華(2010)「導演的話:幸福是什麼」《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場刊,香港康樂文化事務署,頁8-10,主要演員包括李心潔、王耀慶、楊祐寧等,部分演員及創作團隊曾參與「城市三部曲」系列舞台劇,而王耀慶在三劇均擔任男主角。.

查看 張艾嘉和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

唐麗球

唐麗球(Joan Tong,),綽號“波波”,1984年參與香港小姐競選奪得季軍。85年開始與杜德偉交往兩年,最後分手收場。之後與藝人吳毅將拍拖十年,於2003年5月25日註冊結婚,兩人婚後育有一女。 她的姨甥女嘉碧儀也是香港小姐出身。.

查看 張艾嘉和唐麗球

唐書琛

唐書琛(Susan),香港女填詞人,香港女導演唐書璇堂妹,民國滇系軍閥獨裁者唐繼堯孫女,著名作品包括《一生所愛》,為香港電影 《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的插曲。.

查看 張艾嘉和唐書琛

冯克安

冯克安()出生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上亨村,初为粤剧演员,后为电影演员。.

查看 張艾嘉和冯克安

冲天 (紀錄片)

-- 《冲天》(英语:The Rocking Sky)是一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描述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对日抗战期间中华民国空军的纪录电影,该片耗时一年半制作,横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拍摄,摄制组访问了近四十位当年曾经参与作战的飞行员与其眷属,从不同以往的人性角度来重新回顾这场战争。片头及海报名称与书法节选自国父孙中山赠予杨仙逸的亲笔手书“志在冲天”。该片于2015年8月18日在台湾首映,前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曾出席该片的首映式。.

查看 張艾嘉和冲天 (紀錄片)

出口 (葉蒨文專輯)

《出口》又名《inside out》是葉蒨文第十三張國語專輯,於2003年12月30日由紅音樂唱片發行。此專輯也是葉蒨文在英皇娛樂時期唯二作品,完全由其本人與知名製作人李偲菘在新加坡製作完成,除了四首新歌外,另外由本人挑選八首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的歌曲重新編曲演繹,此次出碟也是為隔年25周年演唱會做準備。.

查看 張艾嘉和出口 (葉蒨文專輯)

八百壮士 (1975年电影)

《八百壮士》(800 Heroes),中華民國战争片,以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导演和编剧都是丁善玺,主演陈鸿烈、柯俊雄、林青霞、张艾嘉、秦汉、金汉、徐枫。.

查看 張艾嘉和八百壮士 (1975年电影)

Beyond

Beyond,香港殿堂級及傳奇搖滾樂隊,1983年成立,是華人樂壇上最具代表性的搖滾樂隊之一。樂隊以四人時期最廣為人熟悉,當中包括樂隊主音、節奏吉他手、團長兼主要作曲黃家駒、主音吉他手黃貫中、低音吉他手黃家強及鼓手葉世榮。樂隊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本地原創及積極採用粵語歌詞取代當時香港以英語為主流的搖滾樂,將在香港被視為「地下音樂」的重金属搖滾樂帶到主流樂壇,並通过重新包装使其普及。樂隊無論在作曲、填詞、編曲、演奏及監製等,大部分均由各成員包辦,而作品內容多以寫實為主,當中包括:樂隊成員對未來的憧憬和盼望、表達追求理想與現實世界之間的矛盾、反映社會狀況及諷刺時弊、宣揚和平與愛,還有各成員對世界周邊事情的所見所感等。 樂隊早期經過幾次人事變動,1985年,黃貫中加入後,由黃家駒、黃貫中、黃家強及葉世榮四人組成的Beyond成形。1986年,結他手劉志遠加入成為第五名隊員。1988年,劉退出後,樂隊一直維持在四人狀態,也是乐队的全盛时期。1993年,年僅31歲的黃家駒於日本拍攝遊戲節目時發生意外,昏迷6日後離世。此後,樂隊以三人組合繼續發展,惟声勢已大不如黃家驹时期。2004年末,樂隊宣佈解散,並於2005年舉行《Beyond The Story Live 2005》告別演唱會,之後三人各自繼續發展自己的音樂事業。 對於一直堅持本地原創的Beyond,他們歷年所發行過的錄音室專輯、EP及單曲,全部皆為樂隊原創作品,是香港當時極少數能夠做到百分百原創音樂的音樂人。 另外,樂隊發展多年,在中國大陸、日本、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海外華人地區亦有樂迷香港電台影像節目《不死傳奇:黃家駒》2008年1月26日。.

查看 張艾嘉和Beyond

石天

石天,本名劉偉成,香港著名演员、電影導演及制作人。1980年曾經與著名電影人黃百鳴及麥嘉合組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其間製作多部經典的港產片。.

查看 張艾嘉和石天

王俐人

王俐人(),出生於台灣,台灣女演員、主持人、模特兒、臺北市大安親子館文創執行長。.

查看 張艾嘉和王俐人

王耀慶

王耀慶(David Wang,),臺灣知名男演員,天主教輔仁大學影像傳播系學士,在家中排行老大,已婚,並育有2子。雀巢咖啡廣告金句「再忙,也要跟你喝杯咖啡」正是王耀慶的廣告代表作。王耀慶性格風趣,近年於舞台劇屢挑大樑,有相當優異的表現。.

查看 張艾嘉和王耀慶

王景平

王景平,台灣女性配音員、演員。.

查看 張艾嘉和王景平

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

《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是台灣音樂人李宗盛的首張演唱會Live專輯,於2007年9月發行。2006年5月,李宗盛在台北開啟了「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後陸續巡演至深圳,香港,上海,北京,馬來西亞,南京,廣州等地。演唱會精選了他27年音樂創作生涯的經典曲目,後由滾石唱片以雙CD形式發行。.

查看 張艾嘉和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

社團新村

團新村,是台灣南部的一個眷村,於1957年(民國46年)興建,為空軍與陸軍的軍眷住宅。位於嘉義縣大林鎮,由婦聯會第一期捐款建造,約有200戶。 此村離嘉義大林鎮鬧區約6公里,附近幾乎都為農田,雖然地處偏遠,但社團新村菁英輩出,像是影星林青霞、徐乃麟、張艾嘉就是生活於此村。影劇《再見,忠貞二村》也於此村取景拍攝。 2003年(民國92年)在國防部眷村都更政策下,社團新村全村遷移至嘉義市精忠新城,荒廢一段時間後便拆除。.

查看 張艾嘉和社團新村

秋纏

《秋纏》是鳳飛飛個人第二十五張專輯;也是她個人的第六張單曲(7吋唱片);1976年9月海山唱片發行。 專輯收錄胡茵夢、谷名倫、張艾嘉主演的電影《秋纏》主題曲與插曲。.

查看 張艾嘉和秋纏

秋蓮

《秋蓮》是鳳飛飛第四十八張個人專輯,1979年10月20日由歌林唱片發行,收錄電影《秋蓮》(鳳飛飛繼《春寒》之後拍攝的第二部電影,由鳳飛飛、柯俊雄、梁修身領銜主演)的主题曲與插曲。.

查看 張艾嘉和秋蓮

童年 (消歧义)

童年是跨越出生到青春期的年龄段。 童年也可指:.

查看 張艾嘉和童年 (消歧义)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91年4月21日舉行,由陳欣健和梅艷芳擔任大會司儀。.

查看 張艾嘉和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10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10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於2005年3月6日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由香港影評人協會主辦。.

查看 張艾嘉和第10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

12屆亞洲電影大獎是由亞洲電影大獎學院主辦,釜山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與東京國際電影節協辦。於2018年3月17日在澳門威尼斯人酒店舉行,同時亦在香港TVB的J2頻道(82台)直播。 這一屆大獎《妖貓傳》成為了大贏家,取得4個獎項。 本屆大使為韓國演員及少女時代成員林允兒,學生大使為韓國演員李廷鎮及香港演員顏卓靈。.

查看 張艾嘉和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

第13屆金馬獎

13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76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

查看 張艾嘉和第13屆金馬獎

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95年4月23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頒發,一共頒發了17個獎項。頒獎典禮司儀為岑建勳和林建明;典禮由亞洲電視有限公司取得播映權。.

查看 張艾嘉和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16届华语电影传媒盛典

16届华语电影传媒盛典,2016年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更名为华语电影传媒盛典,主竞赛单元提名名单于2016年4月24日公布,章子怡继续担任本届华语电影传媒盛典推广大使。 主单元入围名单由两岸三地专业电影评审投选;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电影人和电影表现由媒体人投选;最受瞩目男女演员、最受瞩目表现等由观众投选。 2016年11月18日,第16届华语电影传媒盛典颁奖礼在北京千禧酒店举行,由陈可辛率领评审团,评选出了17个奖项,表彰2015年度华语电影。.

查看 張艾嘉和第16届华语电影传媒盛典

第16屆金馬獎

16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79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於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

查看 張艾嘉和第16屆金馬獎

第17屆金馬獎

17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80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於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本屆由《早安台北》獲得最佳劇情片獎。.

查看 張艾嘉和第17屆金馬獎

第18屆金馬獎

18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主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81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以表揚1981年度傑出華語電影與電影人。頒獎典禮於1981年10月30日晚上7點30分(台灣時間)於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舉行,主持人為李濤和蕭芳芳,華視晚上9點錄影播出。中視製播特別節目《金馬奔騰十八年》。.

查看 張艾嘉和第18屆金馬獎

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00年4月16日舉行,提名及獲獎名單如下。.

查看 張艾嘉和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19屆金馬獎

19屆金馬獎,1982年台灣與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82年度傑出電影與電影工作者,頒獎典禮於1982年10月24日晚上7點30分在國父紀念館舉行,中視於當晚8點錄影播出。.

查看 張艾嘉和第19屆金馬獎

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01年4月29日晚上舉行,由鄭裕玲、曾志偉、梁詠琪、伍家廉擔任司儀,提名及獲獎名單如下。.

查看 張艾嘉和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02年2月27日公布提名名單,於同年4月21日晚上於香港文化中心頒發,一共頒發了19個獎項。頒獎典禮司儀為曾志偉、葉童、張達明和彭晴;典禮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香港電台取得播映權。 由本屆開始,大會增設2個新獎,名為「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亞洲電影」獎。.

查看 張艾嘉和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23屆金馬獎

23屆金馬獎,1986年中華民國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年度傑出華語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

查看 張艾嘉和第23屆金馬獎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05年3月27日颁奖。由鄭丹瑞和鄭裕玲擔任主持。出席嘉賓包括:梁朝偉、張曼玉、周星馳、劉德華、劉嘉玲、張柏芝、周迅、章子怡、劉偉強等。典禮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取得播映權。 本屆第二次將每個獎項之三甲排名公開,但取消公佈得票率。.

查看 張艾嘉和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於2006年4月8日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由於今屆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5屆舉行,因此將會特別邀請過去多屆的影帝、--包括劉德華、梁朝偉、周潤發、洪金寶、張曼玉等參與,曾往荷李活發展的影星成龍,導演包括侯孝賢、關錦鵬及女演員章子怡等眾藝人則會擔任頒獎嘉賓。典禮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取得播映權。 本屆是最後一次將每個獎項之三甲排名公開。.

查看 張艾嘉和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25屆金馬獎

25屆金馬獎是由中華民國官方主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88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以表揚1988年度傑出華語電影與電影人所舉辦。頒獎典禮於11月5日晚上7時在台北中華體育館舉行,由張艾嘉、陶大偉主持。此屆頒獎典禮由台視負責製播,原本轉播時間為晚上9點到12點;但台視為了增加電視廣告收益,決定改為晚上9點到隔天凌晨2點實況轉播(錄影播出)。.

查看 張艾嘉和第25屆金馬獎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於2007年4月15日晚上20:30 - 23:30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司儀由張家輝、林子聰和曾寶儀擔任。典禮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取得播映權。 當晚最高收視為陳奕迅演唱〈夕陽無限好〉之表演環節,達30點收視(約194萬觀眾收看)。.

查看 張艾嘉和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26屆金馬獎

25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89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於台北市國家戲劇院舉行頒獎典禮。本屆由《三個女人的故事》獲得最佳劇情片獎。.

查看 張艾嘉和第26屆金馬獎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09年4月19日晚上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共頒發21個獎項,今屆頒獎禮的司儀共12位,包括王祖藍、何韻詩、吳君如、謝安琪、曾志偉、毛舜筠、谷德昭、林子聰、錢嘉樂、田啟文、盧覓雪和樊少皇。由無綫電視取得播映權,並延遲一小時轉播頒獎典禮。基於社會對無綫電視轉播安排的種種不滿,自此無綫電視失落此後2年播映權,由亞洲電視奪得。.

查看 張艾嘉和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3年7月31日晚上8點在香港浸會學院大專會堂舉行,由星島報業有限公司與電影雙周刊聯合主辦,提名及獲獎名單如下。.

查看 張艾嘉和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3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三十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於2008年3月17日至4月6日舉行。.

查看 張艾嘉和第3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第32屆金馬獎

32屆金馬獎是1995年台灣與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5年度傑出電影與電影工作者。頒獎典禮在1995年12月9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由張小燕、張艾嘉共同主持,中視與衛視中文台分別在晚上8點及8點5分轉播頒獎典禮。.

查看 張艾嘉和第32屆金馬獎

第33屆金馬獎

33屆金馬獎,1996年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頒獎典禮於1996年12月14日晚間7時舉行。本屆由姜文執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得最佳劇情片獎。.

查看 張艾嘉和第33屆金馬獎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是為表彰表揚2014年度香港傑出電影所頒發的獎項,是在本地和世界各地推廣香港製作的電影,表揚本地電影從業員的成就,促進專業發展和推動電影文化,頒獎典禮訂於2015年4月19日晚上七時半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頒獎典禮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now TV、香港電台第二台及愛奇藝視頻網站轉播。由首次當司儀的楊千嬅及陳小春,伙拍有金像獎頒獎禮司儀經驗的林家棟主持香港電影金像獎,紅地毯司儀則由黃宇詩和區永權主持。 本届大赢家是許鞍華執導的《黄金時代》,赢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和最佳造型設計共計5個獎項,許鞍華至此一共獲得五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和最佳電影獎。第二赢家為《竊聽風雲3》,獲得最佳编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三个獎,其中劉青雲第二次獲得最佳男主角。王菀之更憑《金雞SSS》奪得最佳新演員及最佳女配角,成为繼劉玉翠、林嘉欣及舒淇後,第四位連奪此兩獎的女演員。.

查看 張艾嘉和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是為表彰表揚2015年度香港傑出電影所頒發的獎項,是在本地和世界各地推廣香港製作的電影,表揚本地電影從業員的成就,促進專業發展和推動電影文化,頒獎典禮訂於2016年4月3日晚上在香港文化中心正式举行。由首次當司儀的劉青雲主持香港電影金像獎,紅地毯司儀則由黃宇詩和區永權主持。.

查看 張艾嘉和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是為表彰表揚2017年度香港傑出電影所頒發的獎項,目的是在本地和世界各地推廣香港製作的電影、表揚本地電影從業員的成就,並促進專業發展和推動電影文化。頒獎典禮訂於2018年4月15日晚上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由張繼聰及蔡卓妍擔任主持人,紅地氈司儀則由卓韻芝及余迪偉擔任,而大會facebook直播主持是游學修和岑珈其。而今年金像奬頒奬典禮的指定香水、化妝及護膚品贊助商由Giorgio Armani Beauty擔任.

查看 張艾嘉和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38屆金馬獎

38屆金馬獎,2001年台灣與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01年度傑出電影與電影工作者。頒獎典禮於2001年12月8日晚上七點(台灣時間)在花蓮小巨蛋體育場舉行,超視全程直播,中視晚間10點錄影播出,典禮主持人為蔡康永、高怡平,星光大道則由侯冠群和周瑛琦主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頒獎典禮是金馬獎首屆於東臺灣舉行,目前也是唯一一次在東臺灣舉行,頒獎當晚則因豪雨因素致使星光大道上人人撐傘。.

查看 張艾嘉和第38屆金馬獎

第3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3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於2015年的3月23日至4月6日舉行。該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焦點影人,是著名導演、監製及演員張艾嘉小姐。.

查看 張艾嘉和第3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第39屆金鐘獎

39屆金鐘獎是2004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04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於2004年11月23日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主持人是侯昌明與吳淡如。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於2004年11月26日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主持人由蔡康永和徐熙娣擔任,紅地毯主持人則由黃小柔、歐漢聲和何嘉文擔任。該屆頒獎典禮由東森電視負責進行現場轉播。.

查看 張艾嘉和第39屆金鐘獎

第41屆金馬獎

41屆金馬獎,2004年台灣與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04年度傑出電影與電影工作者。頒獎典禮將於2004年12月4日晚上7:00(台灣時間)在台中市中山堂舉行,主持人為蔡康永、林志玲,星光大道則由陳建州和大炳聯手主持。該屆頒獎典禮由TVBS-G全程直播。.

查看 張艾嘉和第41屆金馬獎

第45屆金馬獎

四十五屆金馬獎是2008年台灣與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08年度傑出電影與電影工作者。頒獎典禮於2008年12月6日晚上7:00(台灣時間)在台中市中山堂舉行,典禮主持人是嶄新組合鄭裕玲、陳建州,星光大道則由隋棠和黃子佼聯手主持。.

查看 張艾嘉和第45屆金馬獎

第47屆金馬獎

47屆金馬獎是2010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10年度傑出華語電影與電影人。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11月20日晚上7時在桃園縣桃園市的多功能展演中心舉行,由蔡康永、小S擔任主持人。該屆頒獎典禮由臺灣電視公司執行製播、台視頻道全程實況轉播。.

查看 張艾嘉和第47屆金馬獎

第48屆金馬獎

48屆金馬獎是2011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11年度傑出華語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11月26日下午7時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舉行,由臺灣電視公司執行製播,曾志偉、曾寶儀父女搭檔主持,台視頻道、Astro AEC、新浪網全程實況轉播,本年度《桃姐》榮獲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亦是金馬獎第二度將三項重要獎項頒給同一部電影(上一記錄者為第35屆金馬獎天浴)。.

查看 張艾嘉和第48屆金馬獎

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5年4月13日在富麗華酒店舉行,由電影雙周刊主辦,提名及獲獎名單如下。.

查看 張艾嘉和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50屆金馬獎

50屆金馬獎,是2013年中華民國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年度傑出華語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入圍名單於2013年10月1日公布,頒獎典禮於11月23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電視現場轉播由臺灣電視公司負責執行。李安導演出任本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蔡明亮導演新作《郊遊》為2013年金馬國際影展開幕影片;杜琪峰導演將為金馬創投會議選出百萬首獎得主;侯孝賢導演則擔任金馬電影學院導師。「金馬50大使」則由演員張曼玉擔任。該屆典禮司儀旁白由台灣資深配音員賈培德(德仔)擔任。蔡康永擔任本屆主持人,為其第七度主持,亦身兼決選評審。 本屆金馬獎為首次以HD規格播出頒獎典禮。.

查看 張艾嘉和第50屆金馬獎

第51屆金馬獎

51屆金馬獎,是2014年中華民國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年度傑出華語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入圍名單於2014年10月1日公布,頒獎典禮於11月22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電視現場轉播由臺灣電視公司負責執行。「金馬51大使」則由演員桂綸鎂擔任。該屆司儀旁白由台灣資深配音員賈培德(德仔)擔任。陳嘉樺(Ella)與及黃子佼擔任本屆主持人。.

查看 張艾嘉和第51屆金馬獎

第52屆金馬獎

52屆金馬獎(英語:52nd Golden Horse Awards),是2015年中華民國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年度傑出華語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頒獎典禮主持人為黃子佼與林志玲。該屆司儀旁白由台灣資深配音員賈培德(德仔)擔任。 第52屆金馬獎報名角逐的影片數量再創新高,去年劇情長片、短片、動畫片、紀錄片等各項影片共有364部報名,2015年總計約有447部。.

查看 張艾嘉和第52屆金馬獎

第53屆金馬獎

53屆金馬獎(53rd Golden Horse Awards),是2016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年度傑出華語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總計有534部影片(劇情長片181部、動畫長片5部、紀錄片92部、劇情短片194部、動畫短片62部)報名角逐,共有47部電影獲得提名。.

查看 張艾嘉和第53屆金馬獎

第54屆金馬獎

54屆金馬獎(),是2017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年度傑出華語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

查看 張艾嘉和第54屆金馬獎

第54屆柏林影展

54屆柏林影展(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 2004),於2004年2月5日至2月15日於德國柏林舉辦,開幕片為美國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執導的《冷山》,閉幕片則為比利時導演Stéphane Vuillet執導的《》,評審團主席則由美國演員法蘭西絲·麥朵曼擔任。.

查看 張艾嘉和第54屆柏林影展

第56屆亞太影展

56屆亞太影展(英語:56th Asia Pacific Film Festival)於2013年11月29日公布入圍名單,2013年12月13日到15日在澳門舉行。开幕电影是香港作品《风暴》,日本电影《我的意外爸爸》獲得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

查看 張艾嘉和第56屆亞太影展

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7年4月24日晚上在香港浸會學院大專會堂舉行,由電影雙周刊主辦,由鄭裕玲、鍾景輝擔任司儀,提名及獲獎名單如下。.

查看 張艾嘉和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於2002年3月17日在香港科學館演講廳舉行,由香港影評人協會主辦。.

查看 張艾嘉和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90年4月8日舉行,提名及獲獎名單如下。.

查看 張艾嘉和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一屆新加坡金曲獎得獎名單

《第一屆新加坡金曲獎》(註:第一屆933醉心金曲獎),於1993年7月在世界貿易中心海港之苑(已拆除)舉行。大會司儀為933DJ馮慧詩、江江、楊金英和楊強琳。.

查看 張艾嘉和第一屆新加坡金曲獎得獎名單

第九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7年度奖

九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7年度奖是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对2017年中国电影给予的表彰,于2018年2月27日公布初评入围名单,3月22日在北京举行提名晚宴,公布提名名单,4月21日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于4月22日晚22点在东方卫视播出。.

查看 張艾嘉和第九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7年度奖

紅樓夢影視作品列表

依据《红楼梦》改编的影视剧列表.

查看 張艾嘉和紅樓夢影視作品列表

红楼梦 (消歧义)

红楼梦可以指:.

查看 張艾嘉和红楼梦 (消歧义)

红星大奖2003

2003年度新加坡红星大奖頒獎典禮,于2003年12月7日(星期日)举行,本屆頒獎禮由曹启泰及曾月麗主持,場外主持人則為黃慧。 十大最受歡迎男女藝人獎,是由觀眾透過電話投選而定奪的。.

查看 張艾嘉和红星大奖2003

美少年之戀

是一套1998年首映的香港劇情片,由楊凡執導,馮德倫、吳彥祖及舒淇等主演。.

查看 張艾嘉和美少年之戀

羅大佑

羅大佑(,Lo Da-Yu),出生于臺灣台北市,台灣客家人,祖籍廣東梅縣,台灣知名男歌手、填詞人、作曲人、編曲、作家,有「华语流行樂教父」之稱。曾創作並演唱《戀曲1980》、《戀曲1990》、《童年》、《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愛人同志》、《亞細亞的孤兒》、《野百合也有春天》、《東方之珠》、《皇后大道東》、《之乎者也》、《海上花》、《是否》、《明天會更好》等國語、台語、粵語膾炙人口的歌曲,對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初期校園民歌及整個華語流行音樂風格轉變有劃時代的影響,其歌曲也是許多歌手爭相翻唱的對象。.

查看 張艾嘉和羅大佑

翡翠台外購電影列表 (2017年)

本列表列出2017年由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所播放但並非由其公司所製作的外購電影(包括動畫電影)。 本列表同時列出2017年由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所播放其公司與邵氏兄弟聯合拍攝的電影。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電影均為首播電影。.

查看 張艾嘉和翡翠台外購電影列表 (2017年)

翡翠台外購電影列表 (2018年)

本列表列出2018年由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所播放但並非由其公司所製作的外購電影(包括動畫電影)。 本列表同時列出2018年由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所播放其公司與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聯合拍攝的電影。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電影均為首播電影。.

查看 張艾嘉和翡翠台外購電影列表 (2018年)

翡翠台特備節目列表 (2010年代)

本列表是翡翠台電視節目列表的子列表,列出2010年代的無綫電視翡翠台特備節目。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節目均為高清製作,且於2016年2月22日前與高清翡翠台同步播放。 賀年特備節目請參見無綫電視賀年節目列表,體育特備節目請參見無綫電視體育節目列表(體育典禮及派對節目除外)。.

查看 張艾嘉和翡翠台特備節目列表 (2010年代)

真愛無敵

《真愛無敵》是許茹芸第7張國語專輯,於1999年8月11日發行。.

查看 張艾嘉和真愛無敵

眷村

眷村是指台灣自1949年起至1960年代,來自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後,政府機關為其興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不過,有部份人廣義認定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隨著歷史的演進,眷村也成為臺灣文化與臺灣歷史裡不可或缺的重要歷史文化資產。 此外,駐台美軍軍官、士官及其家屬在台的宿舍,亦有「眷村」之稱。例如台中市美村路,街名便來自「美軍眷村」的簡稱。.

查看 張艾嘉和眷村

爾冬陞

冬陞(Derek Yee Tung Sing,),香港實力派電影導演、編劇、監製和演員,年輕時外型俊朗,為邵氏電影公司著名武俠小生。後轉型為編劇及導演,曾兩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及最佳編劇,並監製過十餘部電影。.

查看 張艾嘉和爾冬陞

生命中的精靈

《生命中的精靈》是台灣音樂人李宗盛的首張個人專輯,於1986年1月發行。除同名曲《生命中的精靈》外,還收錄了開創日後李氏說唱風格的《寂寞難耐》等八首作品。該張唱片日後入選台灣百佳專輯第五名;再版时又增添五首曲目。.

查看 張艾嘉和生命中的精靈

生日快樂 (電影)

是一部香港電影,由馬楚成執導,古天乐及刘若英联袂主演,本片在香港于2007年1月18日上映。 根據《電影檢查條例》,本片列為兒童不宜(IIA)。.

查看 張艾嘉和生日快樂 (電影)

甘國亮

國亮(Kam Kwok-leung,),历任香港編劇、導演及演員,前任亞洲電視策略顧問,也从事香港流行文化的创作、创意产业策划,是香港著名的跨媒体工作者,历任台前幕后工作,涉猎的文化艺术包括:电视、电台、电影、舞台剧等,被誉为香港最成功的跨媒体人士。其电影演出有1974年的《蛇殺手》,其编导的电视代表作有1980年《山水有相逢》、《執到寶》、《輪流傳》、《不是冤家不聚頭》等,近期从事舞台剧创作,包括2009年的《我爱万人迷》。被视为香港的文化创意教父,香港电视剧和電影多元化的翘楚,在電視電影界,被譽爲金牌編劇。 甘国亮是第一批前往中国大陆从事电影工作的香港电影人,早于1989年,甘国亮就前往北京,与大陆大导演张艺谋合作拍摄电影《秦俑》,甘国亮担任监制,程小东执导,徐克出品,李碧华编剧,协同一众电影人前赴中國开拓电影市场。 甘国亮也是香港多家媒体的高层管理人员,革新多家媒体的运营方式。担任过行政主管工作的媒体包括亞洲電視、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衛星電視(STAR TV)、凤凰卫视、香港商业电台、新城電台等等。甘国亮曾发掘譚家明、王家卫、王晶、林奕华、杜琪峰、吴小莉、戚其义等大一批华语电影电视界的台前幕后精英。 甘國亮在執掌管理多家香港、台灣傳媒期間,籌劃過多個頂尖的時尚活動,將商業和傳統媒體挂鈎。其也出席過無數頂級宴會,并以衣著叛逆不羇,極有態度稱著,成爲香港多年的十大杰出衣著名人。並与香港多位文化人、創意藝術家、媒體工作者共組創意産業工作,包括香港著名媒體人俞琤、香港頂級電影人岑建勛、香港知性知識分子女代表施南生等,是香港城中文化潮人、创意领域带头人。 2010年重出江湖,再次受邀担任导演,拍摄一系列创意十足的新题材作品,包括汇聚众多中國大陸和香港巨星的首部作品《热爱岛》,于2012年上映。并且同时与中國及香港的电影公司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月亮代表我的心》(暂名),担任电影监制和编剧。.

查看 張艾嘉和甘國亮

畢國智

國智(Kenneth Bi,)香港電影導演,2006年憑《海南雞飯》獲得第二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

查看 張艾嘉和畢國智

畢贛

贛(1989年6月4日—)是中國電影導演、編劇、詩人和攝影家。生於貴州凱里,苗族。作品風格展現新魔幻現實主義。2015年首部商業長片《路邊野餐》獲得第52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費比西影評人獎、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第37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熱氣球大獎、第68屆盧卡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及獎、當代電影人單元最佳新導演及第七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表彰大會年度青年導演。.

查看 張艾嘉和畢贛

相爱相亲

《相爱相亲》(Love Education)是由张艾嘉编剧、执导的剧情片,张艾嘉、田壮壮、郎月婷、宋宁峰、吴彦姝主演,谭维维、耿乐、劉若英特别演出,2017年上映。.

查看 張艾嘉和相爱相亲

白川町 (臺灣)

白川町是台灣日治時期台南州嘉義市之行政區。町名起源於流經該地的圳溝,該町原為日本內地人的居住區,戰後改為空軍眷村,「建國156村」的所在地,「白川町」也由行政上的地名轉為俗稱地名,也是明星張艾嘉的出生地。(白川町後為中華民國空軍眷村所在,晚上時有舉辦舞會,舞會在當時1950年代嘉義極為罕見,嘉義人又稱此地為「跳舞町」。.

查看 張艾嘉和白川町 (臺灣)

百萬大歌星

《百萬大歌星》(The One Million Singer),是由友松傳播製作、臺灣電視公司監製播出的台灣一個已停播綜藝節目,於每星期六晚間八點整至十點整(台灣時間)播出,節目長達二小時(含廣告),製作人為薛聖棻,主持人為庾澄慶。自2008年5月10日起開始播出。.

查看 張艾嘉和百萬大歌星

花有情花有愛

《花有情花有愛》是鳳飛飛第三十六張個人專輯;1978年4月 歌林唱片發行。.

查看 張艾嘉和花有情花有愛

莎莎嘉嘉站起來

《莎莎嘉嘉站起來》(Sisters of the World Unite)是一部1991年香港喜劇片,由張艾嘉策畫,並擔任製作人、編劇、主演與協同導演,並由葉蒨文、岑建勳、吳大維及爾冬陞主演.

查看 張艾嘉和莎莎嘉嘉站起來

聞天祥

聞天祥是臺灣著名影評人及作家。16歲開始發表電影文字,20歲起擔任臺灣報章雜誌影評人及專欄作家,並以《蔡明亮研究》取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曾擔任五屆台北電影節節目策劃(2002-2006)、國家電影資料館董事、國內外電影獎評審。2009年被侯孝賢延攬出任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2010年帶領工作人員創辦金馬奇幻影展。並於台灣藝術大學、政治大學任教。 個人著作包括《孵一顆電影蛋》、《影迷藏寶圖》、《書寫臺灣電影》、《光影定格:蔡明亮的心靈場域》、《影迷的第一堂課》、《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等電影專書。.

查看 張艾嘉和聞天祥

聶小倩

聶小倩,是蒲松齡的誌怪小說《聊齋志異》中的〈聶小倩〉篇,為聊齋誌異中最為知名、也是改編作品最多的一篇。女主角聶小倩是一名18歲就夭死的女子,化身為絕色女鬼。原著小說中她在荒廟初遇甯采臣,以美色和黃金挑逗、引誘甯采臣,反為他斥責喝退。小倩深为剛直的甯采臣所感動,把實情相告:小倩受妖怪所迫,需引誘男子,與其親熱時殺害,以血供奉黑山姥姥。.

查看 張艾嘉和聶小倩

荫山征彦

蔭山征彥(),在台灣發展的日籍演員。.

查看 張艾嘉和荫山征彦

鍾鎮濤

鍾鎮濤(Kenny Chung Chun To,),香港歌手、音樂人和演員,其流行組合溫拿樂隊主音歌手的身份最廣為人知,補替離隊的陳百祥與陳百燊,當時樂隊仍然使用「The Loosers」的名字,後來1973年樂隊重組後改名為The Wynners。曾經破產。.

查看 張艾嘉和鍾鎮濤

鍾曉陽

鍾曉陽(Sharon Chung,),廣東梅縣人,香港作家。.

查看 張艾嘉和鍾曉陽

華語電影

華語電影是指用華語製作的電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現今華語電影發展由中國大陸、香港、澳门、台灣以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漸次形成各自系統文化。 首部華語電影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第一部黑白無聲電影《定軍山》。隨後在上海與香港有更多華語電影拍攝,其中香港(港产片)更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电影制作中心,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华语梦工场”、“东方之珠”。國際及兩岸三地間交流的日益密切,各地的華語電影也在不斷地融合、互補、發展之中。 而為了表揚大中華的電影工作者,兩岸三地每年都舉辦多個電影獎,其中:中国大陆金鸡獎、百花奖、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金馬獎,被視為華人電影界的三大最高榮譽。.

查看 張艾嘉和華語電影

華麗上班族

華麗上班族可以指:.

查看 張艾嘉和華麗上班族

華麗上班族 (電視劇)

是一部2017年中國都市職場勵志電視劇,改編自張艾嘉《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舞台劇,並由鼎龍達國際傳媒、北京體會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杭州文廣集團和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聯合攝製出品,2013年6月開機,同年9月殺青,由中國演員張翰、韓國演員秋瓷炫、臺灣演員朱孝天和吳佩柔主演。於2017年6月21日在越南電視台HTV7首播。.

查看 張艾嘉和華麗上班族 (電視劇)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Design for Living)是一部由「非常林奕華」製作的舞台劇,以辦公室政治及金融海嘯為主題,剖析大都會裡白領族在職場的生活與心態,是「城市三部曲」的首部曲,其餘作品分別為《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及《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 本劇為張艾嘉首次創作的舞台劇劇本,她本人亦在劇中飾演女主角張威,其他主要演員包括鄭元暢、王耀慶、謝盈萱等,部分演員及創作團隊曾參與《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西遊記》及《水滸傳》等多部舞台劇。 本劇亦是林奕華首個在中國內地首演的舞台劇作品,過往作品均在香港及台灣作首演。.

查看 張艾嘉和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

落葉飄飄

《落葉飄飄》是鳳飛飛個人第二十八張專輯;1976年10月海山唱片發行。 收錄王釧如、秦漢、張艾嘉與谷名倫主演電影《落葉飄飄》主題曲與插曲。.

查看 張艾嘉和落葉飄飄

蝸牛 (許茹芸單曲)

《蝸牛》是許茹芸首張公開發行的單曲,於1999年7月16日發行。.

查看 張艾嘉和蝸牛 (許茹芸單曲)

袁緒虎

袁緒虎(英文:Yuan Hsu-hu,),著名水中攝影師及導演,自19歲開始學習影片製作,並曾任Channel V節目製作人及編導、年代電視台及TVBS影像編導,拍攝過兩岸三地歌手音樂錄影帶,2002年起擔任廣告導演,拍過各類商品廣告,2009年拍攝台灣觀光局旅遊達人蘭嶼之行紀錄短片,隨後自2010年起開始拍攝第一部長片作品《哈卡巴里斯》記錄片,2011年於台灣南澳舉行首映。.

查看 張艾嘉和袁緒虎

袁锦麟

袁锦麟(Alan Yuen,)是一名香港电影编剧、导演和电影特技指导,经常与陈木胜合作拍摄警匪动作片。主要作品有《想飞》、《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保持通话》、《新少林寺》、《扫毒》和《风暴》。.

查看 張艾嘉和袁锦麟

饮食男女 (电影)

是一部於1994年出品的台灣劇情片,由李安擔任導演,以及由郎雄、楊貴媚、吳倩蓮和王渝文擔任主演。 刻劃出家庭親情及世代隔閡的電影作品。而且,本片在法國坎城影展「導演雙週」中,是首部成為開幕影片的台灣電影。 本片是李安運用近代家庭變遷搭配細膩描述親情互動,因而享譽國際的『父親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查看 張艾嘉和饮食男女 (电影)

馬斯晨

斯晨(洋名:Season Ma),1980年代香港電影女演員,首部電影為《投奔怒海》,並因此電影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新人獎。除了為電影演員外,也做過場記、副導演等工作。她也為香港樂壇出了一分力,曾為Beyond的兩首歌曲填詞。她在1990年代開始消聲匿跡。雖然外型嬌小,於演藝圈並無優勢,但她演技精湛,在幕前和幕後都為電影出一分力,雖然離開影壇多年,但仍然為香港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作者林燕妮曾於著作《死在昨日》中讚賞她是一個可扮演不同角色的好演員。.

查看 張艾嘉和馬斯晨

香港娛樂圈

香港娱乐圈,是孕育香港流行文化的土壤。被称为“东方好莱坞 ”的香港演艺界,不论是电影、电视、電台、音乐、舞台,还是幕后创作人员,都曾经诞生过无数天皇巨星。从殖民地时期,到如今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这座传奇的都会都能焕发出别具的光芒。 香港的流行文化最大特点是融汇中西、包揽古今、自由创作,英国人留下来的西方制度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相互辉映,自由创作思潮的百家争鸣,让香港的艺术创作一直走在全球华人的领先位置。.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娛樂圈

香港小姐競選

香港小姐競選(Miss Hong Kong Pageant,簡稱港姐)是香港大型的選美活動,於1946年6月23日首次舉行,由「香港中華業餘泳團」和「英國空軍俱樂部」主辦,但實際上的主辦者則是後來成立的香港麗池花園夜總會的老闆李裁法,在北角麗池游泳場(之後改建成麗池花園夜總會)舉辦。首三屆的「香港小姐」分別由李蘭、吳丹鳳及司馬音勝出,並於勝出後成為粵語片的明星;而1952年「香港小姐」的冠軍但茱迪,更代表香港參選「環球小姐」,成為首個參與「環球小姐」的華人,更獲得殿軍。直至1973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而在1973年的過渡期更出現兩位香港小姐,分別是「香港東方之珠選美會」選出的狄波拉和無綫電視選出的孫泳恩。.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小姐競選

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縮寫:--HKIFF--),或稱香港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由1977年起開始舉辦,於2016年踏入40週年。 香港國際電影節是一項競賽性影展,每年多數在復活節期間舉行。自舉辦以來一直被譽為亞洲電影薈萃之盛會,也是回顧香港電影的舞台。香港國際電影節除了讓市民大眾能親身觀賞世界各地的優秀電影作品,其更重要的功能是作為一個亞洲的電影交流平台。電影節除了展示中國及亞洲電影的多元化製作,更舉辦座談會、著名導演講座、展覽及派對等活動。每年均有來自50多個國家、數百部電影參展,表彰亞洲電影業的精英,並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工作者、電影製作人及觀眾聚首一堂,推廣最新作品,欣賞出色電影;同時也有助於振興香港電影業,增進各地電影文化的交流融匯。另一方面,每年電影節亦會吸引全球大量媒體到場採訪,為大中華以至亞洲區重要的電影發表平台。.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电影史

香港电影史介绍了从1897年以来香港电影的发展过程。.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电影史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的一部分,是華人文化的一大標記。香港在戰後五十年代開始形成具規模的電影工業,至八十年代迎來一段黃金年代,往後作為大中華地區的一個重要電影基地,被譽為與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日本東京齊名的全球四大電影制作基地,香港更成為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电影制作中心。 在上世紀戰後,香港社會在政治及經濟上相對自由,電影業相比於其他大中華地區,例如新加坡、中國內地及台灣,更不受規範,自由的環境得以孕育出具規模的電影工業。1946年,中国内战重啟,戰亂致使华语电影業南移至香港。1949年,大批中國電影制作人由上海轉移到香港,繼承上海的藝術事業,使國語電影於1970年代及以前成為香港主流,香港亦逐渐成为主要的华语电影生产基地,五十年代九龙城一带是香港电影片场的集中地,除了位於钻石山的永华片场和大观片场、土瓜湾的南洋片场(邵氏前身)以外,世光片场、万里片场、友侨片场、九龙国家片场等都集中在這裏,因此九龙半島東部、獅子山以南一帶可被視為港產片的發祥地。這時期香港開始出現大規模的電影出口,近至東南亞、遠至五大洲都有華語電影踪迹,但由于翻译難度,加上早年华语电影業者並不重視对作品的翻译工作,因此华语电影只局限于世界各地的华语社区。直至1963年,香港政府當局通過一條廣播法例,使出品的港產片都配有英文字幕,以便於政治監察。英文字幕的出現反而幫助港产電影打入英語世界。港產片早年多是以國語電影的形式出現,如邵氏兄弟、國際電影懋業等電影業巨頭早年皆以制作國語電影為主。直到以粵語爲母語香港新一代的電影人出現,粤语电影才在七十年代以后慢慢取代国语电影,成为主流。 香港電影業在八十年代迎來黃金年代,由於不少港產片演員主演美國好萊塢的英語電影,在英語世界電影業的主舞台成名,並令華人文化得到英語世界的推崇,港產片亦隨之受到英語世界的更多關注,並開始流行對其他华语电影作品進行翻译。後來港產片更傳播至日語世界、俄語世界。八十年代港產片電影業總產值更超越以制作英語電影為主的印度寶萊塢,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另一個英語電影制作基地美國好萊塢,成為世界第二大的電影制作基地。該年代的港產片在制作質量、藝術性、題材的創新性上,均有不凡的成就。往後幾十年,香港一直維持全球第二大電影制作基地的地位,港產片在國際仍然保持著魅力。 香港電影金像獎為香港電影業的一大盛事。香港電影與大多數的商業電影一樣,有一套完善的明星制度,而這個制度之下的影星亦與香港電視產業和香港樂壇的領域重疊。.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

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創辦於2006年,由香港電影導演會舉辦。香港電影導演會於每年春茗晚宴上頒發獎項,由多位導演會成員投票推薦影片。每屆一般於3月初公布獲獎名單。 最初只設立「年度推介電影」、「年度傑出導演」及「年度新晉演員」(第二屆起),至2013年改為頒發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員及新晉導演獎。.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

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最佳導演

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最佳導演每年由香港電影導演會頒發,表揚年度最出色的香港電影導演,與香港電影金像獎不同的是,此獎項不設五強提名制,只於晚宴當日直接公佈得獎者。 最佳導演獎於2005年創立,最初名為「年度傑出導演」,並設有三個名額。至2013年正式更名為最佳導演。 至今一共有20位導演獲得此獎項,最近一位得主是張艾嘉導演。 注意.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最佳導演

香港電影列表

本列表列出香港電影,是部分香港电影,目前还不够完整收录所有香港电影。 --:(1)本列表不含中國大陸和台灣電影;(2)*代表以原音為準;(3)^代表以香港上映為準。 ----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列表

香港電影列表 (1990年代)

本列表列出1990年代所上映的香港電影。 ----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列表 (1990年代)

香港電影列表 (1995年)

本列表列出1995年所上映的香港電影,以按照欄位中使用「上映日期」排列。.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列表 (1995年)

香港電影列表 (1999年)

本列表列出1999年所上映的香港電影,以按照欄位中使用「上映日期」排列。.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列表 (1999年)

香港電影列表 (2001年)

本列表列出2001年所上映的香港電影,以按照欄位中使用「上映日期」排列。.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列表 (2001年)

香港電影列表 (2002年)

本列表列出2002年所上映的香港電影,以按照欄位中使用「上映日期」排列。.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列表 (2002年)

香港電影列表 (2004年)

本列表列出2004年所上映的香港電影,以按照欄位中使用「上映日期」排列。.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列表 (2004年)

香港電影列表 (2005年)

本列表列出2005年所上映的香港電影,以按照欄位中使用「上映日期」排列。.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列表 (2005年)

香港電影列表 (2008年)

本列表列出2008年所上映的香港電影,以按照欄位中使用「上映日期」排列。.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列表 (2008年)

香港電影列表 (2011年)

本列表列出2011年所上映的香港電影,以按照欄位中使用「上映日期」排列。.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列表 (2011年)

香港電影列表 (2012年)

本列表列出2012年所上映的香港電影,以按照欄位中使用「上映日期」排列。.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列表 (2012年)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創辦於1995年,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舉辦。每屆一般於1月中旬公布獲獎名單。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是首個由香港影評人成立的同類組識,每年均透過討論配合投票的形式,選出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及推薦電影等獎項。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強調以專業角度評審,附以具透明度的理性討論,每年的討論過程均會記錄在案,並於日後輯錄,刊登於每年出版的《香港電影回顧》一書內。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只安排簡單而隆重的頒獎禮,不設電視直播或轉播,過去曾於尖沙咀廣東道Planet Hollywood餐廳(現已結業)、香港藝術中心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頒獎儀式,由第十屆開始於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行。每一屆頒獎禮通常只邀請一位頒獎嘉賓,曾應邀出席的頒獎嘉賓包括已故導演楊德昌、王天林及已故藝人張國榮。 由於此獎是香港每年最先頒發的電影獎項,因此有時候會被視為其他電影獎項(如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風向儀。 但此獎結果亦不時與香港電影金像獎有差異,表揚了不少未獲香港電影金像獎獎項、甚至提名的滄海遺珠,例如它是最早對《東邪西毒》、《西遊記》、《鎗火》等電影作出表揚的香港電影獎項。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於一些獎項的取向明顯與香港電影金像獎不同,如在過去22屆獲「最佳編劇」的24套得獎電影中,僅有兩套電影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第10屆《大隻佬》、第14屆《神探》),亦只有12套電影獲該獎的提名。 第1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最佳女演員」一項,儘管該屆候選電影中,不乏優秀的女演員參與演出,但有會員認為在2012年香港電影中,能夠給予女演員發揮的空間有限,在評審的激烈辯論及表決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終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通過該屆最佳女演員從缺。.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每年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頒發,表揚年度最出色的香港電影女演員,與香港電影金像獎不同的是,此獎項沒有主、配角之分,故演員可以主角或配角身份獲得獎項。 最佳女演員獎於1995年創立,至今獲獎最多的女演員是斯琴高娃及章子怡,各獲兩次。當中第十九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是從缺,即無人獲獎。.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每年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頒發,表揚年度最出色的電影導演,至今獲獎最多的導演是杜琪峰,共獲六次。 注意.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每年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頒發,表揚年度最出色的電影編劇。 注意.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

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是香港電影界一個重要獎項,為亚洲地区重要电影獎項之一。秉承「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港產片』(香港電影)」的信念,多年來香港電影作爲香港文化代表風靡全球,香港電影金像獎也成爲華語電影指標之一。.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頒發,表揚年度最出色的香港電影女演員,得獎者有「金像影--」、「香港影--」等美譽。最佳女主角獎於1982年創立,至今獲獎最多的女演員是張曼玉,合計5次。獲獎的第一位中國大陸演員為斯琴高娃。.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是香港電影金像獎下設的一個獎項,該獎項主要授予年度最出色的香港電影導演。 本獎項唯一一位獲獎台灣導演為李安,其他均為香港導演。許鞍華是獎項成立至今,獲獎最多的導演。.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是香港電影金像獎下設的一個獎項,該獎項主要授予年度最出色的香港電影編劇。.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Golden Bauhinia Awards)由香港影評人協會於1996年創辦,於2008年宣佈暫停舉辦。 金紫荊獎各個獎項由該會會員討論投票決定。每年還同時評選當年10大華語片和外語片。由於香港電影金紫荊獎跟歷史悠久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在投票者和頒獎時間多所重疊,加上經費不足等因素,使金紫荊獎頒獎禮場面冷清,和香港電影金像獎形成強烈對比。 首屆金紫荊獎頒獎禮在無線電視播放,而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播映權則由亞洲電視奪得,以致金紫荊獎的創辦,難免存在兩台競爭的政治味道。後由於操作不順、缺乏資金,香港影評人協會曾委託私人公司舉辦金紫荊獎,然而評審制度和透明度不足,第十二屆(2007年)金紫荊獎更在社會引起頗多爭議,香港影評人協會於2008年宣佈暫停舉辦金紫荊獎,此後便一直沒有復辦的消息。.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每年由香港影評人協會頒發,表揚年度最出色的香港電影女主角。最佳女主角獎於1996年創立,至2008年停辦。在過往舉行12屆當中,一共產生了13位金紫荊影--,最後一屆產生了雙影--,分別是鞏俐及蔡卓妍。值得一提,除了第一屆的蕭芳芳及第九屆的張柏芝外,所有得獎者均是一撃即中(即首次提名便封--)。.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編劇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編劇每年由香港影評人協會頒發,表揚年度最出色的電影編劇,至今獲獎最多的編劇是游乃海,共獲4次。.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編劇

香港演藝學院

香港演藝學院(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於1984年按《香港演藝學院條例》成立,是香港唯一專門培養表演藝術人才的公立院校,亦是香港藝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機構。演藝學院提供學士課程與實踐為本的碩士課程,學習範疇包括中國戲曲、舞蹈、戲劇、電影與電視、音樂與舞台及製作藝術。 演藝學院的教育方針著重反映香港的多元文化,中西兼容,更提倡跨學科學習。演藝學院於1992年起獲頒授獲香港學術評審局批准頒授學士學位,於2006年起頒授碩士學位。亦在中國戲曲、舞蹈、音樂範疇開辦文憑與高級文憑課程。 校本部的教學大樓在1985年9月18日落成,座落香港島灣仔告士打道1號,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而此大樓亦為關善明的成名之作),鄰近香港藝術中心。薄扶林伯大尼古蹟校園於2007年起起立,作為電影電視學院的培訓設施的所在地。除正規課程外,香港演藝學院亦設有演藝進修學院,開設夜間兼讀課程。現任校長是華道賢(Professor Adrian Walter)教授。.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演藝學院

香港演藝人協會

香港演藝人協會(Hong Kong Performing Artistes Guild)為香港歌(乐坛)、影(电影)、視(电视)、播(广播电台)、曲艺(传统戏曲)、舞台(表演艺术)、幕后等不同界別的娛樂圈演藝人共同組成的一個非牟利組織,也是兩岸三地大中華地区中成立的第一个演藝人工会,足见香港演藝界的齐心和团结。不过,香港演藝人協會作為工會,甚少進行如罷工,示威等行動。.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演藝人協會

香港性產業

香港的性交易本身是合法的,但有組織的性交易是非法的。相關法制類似於英國,性工作者是合法的,操控性工作者是非法的。香港最著名的紅燈區是旺角砵蘭街上海街新填地街、深水埗福華街、油麻地廟街及尖沙咀香檳大廈一帶。.

查看 張艾嘉和香港性產業

观音山 (电影)

《观音山》(Buddha Mountain)是一部2011年上映的中国文艺剧情片,由李玉执导,张艾嘉、陈柏霖及范冰冰联袂主演。表达的主题是探讨青春成长、生命归宿和爱情条件。 此電影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國際版本(即東京電影節放映的版本),另一個版本則是在中國上映時因為某些敏感題材而在內容上作出了少許改動。.

查看 張艾嘉和观音山 (电影)

許佑生

許佑生()為華人社會著名性學家和作家,曾擔任自立晚報主編。1996年,許佑生與烏拉圭籍男友葛瑞於台北市福華飯店,公開舉行亞洲、台灣首場同志婚禮,引起國內外各界的廣泛矚目,除多家電視台以SNG現場連線報導婚禮盛況外,眾多國內政治、文化、媒體、演藝領域知名人士皆到場祝賀。時任台北市市長的陳水扁原允諾出席證婚,當晚卻以養病為由缺席,委由北市新聞處處長羅文嘉出席代讀講稿,此舉引發同志社群的反感與不諒解。1996年公開結婚後,三年間,許佑生接受無數媒體邀訪,致力於建立國內民眾對同性戀的正確認知與同志人權運動。2000年,許佑生隱藏多年的遺傳性憂鬱症爆發,診斷為「中重憂鬱症」,病情雖有起伏,但在該年底,仍毅然決定赴美攻讀性學博士。於2003年取得美國舊金山「高級人類性學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of Human Sexuality)性學博士學位。2001年,出版《晚安憂鬱》成為疾病文學經典,在醫師與病友間引起極大共鳴。2006年,其著作《口愛》(The Joy of Oral Sex)問世,為第一本華文口交專書。2009年8月8日颱風夜,許佑生因憂鬱症發,部落格貼文透露輕生念頭,當日引起超過兩萬人湧入部落格、近3百名網友留言打氣,大批熱心網友於Plurk、PTT發動串連搶救。.

查看 張艾嘉和許佑生

許冠傑

許冠傑(Samuel "Sam" Hui Kwun-kit,),暱稱大哥Sam、歌神,香港實力派音樂人、香港知名歌手、詞曲作家及演員。1970年代以前,香港樂壇仍以西方英文歌及主要來自臺灣的國語歌曲為主流,本地粵語流行曲則普遍被視為鄉下人的玩意。畢業於香港大學心理學系的許冠傑不避俚俗,以廣東話唱出多首反映社會現況、諷刺時弊的歌曲,題材廣泛,由描述打工仔的無奈,到打麻雀的心情,亦不乏愛情和勵志歌曲;當中不少更是由他親自填詞及作曲。有見其作品大受歡迎,此後粵語流行曲如雨後春筍,粵語流行曲的潮流可說是由他一手開創,因此他亦有「香港樂壇天皇巨星」、「香港流行音樂祖師」等美譽,1992年在《許冠傑光榮引退匯群星》更被譚詠麟封為「歌神」。 除了音樂成就斐然,許冠傑與兩位胞兄許冠文、許冠英組成「許氏兄弟」,於1974至1981年拍攝多部電影,包括《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和《摩登保鑣》等,都十分賣座,是當時香港影壇的票房保證。 許冠傑在2016年《請✓許冠傑演唱會》台上強調從來没有移民,一直住在香港。.

查看 張艾嘉和許冠傑

許冠英

許冠英(Ricky Hui Kwun Ying,),香港著名演員。许冠英於1971年進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演員培訓班,1974年参与哥哥許冠文和弟弟許冠傑主演的《鬼马双星》而受人注意。 代表作有:《半斤八两》、《发钱寒》、《摩登保鑣》、《僵尸先生》等,都是香港喜剧的卖座经典。.

查看 張艾嘉和許冠英

許冠文

許冠文(Michael Hui Koon Man,),香港实力派演員、電影編劇、導演和監製,也是演藝人協會創會會長。2016年主演的《一路順風》入選第5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男演員等八項提名,2017年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提名),並獲得2017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2011年曾獲意大利烏甸尼斯電影節頒發「終身成就獎」,表揚其橫跨四十年演藝生涯的藝術成就尤其對喜劇電影的貢獻。 在1970至1990年代,許冠文曾經自编自导,與其弟許冠英及許冠傑一同主演一系列深受歡迎的喜劇電影。許冠文是「許氏兄弟」的長兄,文、武、英、傑四人皆是在廣東省出生,於1950年代移居香港,接受西式教育,弟弟許冠傑於七十年代開啟粵語流行曲的潮流,被譽為是華語「歌神」。他們的作品是粵語流行文化的先驅,讽刺时弊,笑中带泪,蕴藏哲理,捕捉了香港本土文化在七、八十年代的形成。.

查看 張艾嘉和許冠文

許盈

許盈(Hannah Hsu,),香港女配音員。.

查看 張艾嘉和許盈

許鞍華

許鞍華(Ann Hui,),出生於遼寧鞍山,香港著名女性電影導演、監製、編劇。七、八十年代她是香港新浪潮電影製作人中的著名一員。電影作品涉獵多種不同範疇,包括:文學改編、武俠巨著、半自傳體、女性議題、社會現象、政治變遷、以至驚慄電影,是唯一一位奪得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得主(1983年、199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以及三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1999年、2011年和2014年),是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次數最多的四人之一(另三為李行、杜琪峰與侯孝賢),曾任香港導演會會長,而2011年獲亞洲電影大獎頒發終生成就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至今只有兩部大滿貫作品(即一部電影同時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女主角)且都出自許鞍華之手,分別為第15屆的《女人四十》和第31屆的《桃姐》。.

查看 張艾嘉和許鞍華

許鞍華得獎與提名列表

本條目列舉香港著名導演許鞍華在電影製作上的歷年得獎與提名列表。 目前她在影壇获得过五次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第2屆、15屆、28屆、31屆和34届)、三次金马奖最佳导演(第36届、48屆和51届)、三次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导演、一次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导演、两次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以及一次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

查看 張艾嘉和許鞍華得獎與提名列表

譚艾珍

譚艾珍()台灣女藝人,資深演員。.

查看 張艾嘉和譚艾珍

魏景蒙

魏景蒙(),為中國近代著名記者及新聞從業員,浙江省杭州市人,曾任中華民國第六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其外孫女為著名演員兼導演張艾嘉。.

查看 張艾嘉和魏景蒙

谷名倫

--名倫,台灣早期演員。.

查看 張艾嘉和谷名倫

豪門夜宴 (1991年電影)

,是一部1991年為賑濟1991年華東水災的香港演藝界忘我大電影,改编自1959年的同名粤语长片。當時香港大部分知名藝人都在本片中出現,可以說是一部“全明星”出演的電影,本片亦是徐克和張堅庭唯一一部聯合執導的電影。有趣的是,虽然有周星驰免费出演,但是本片和1991年的其他周星驰电影相比,票房偏低。.

查看 張艾嘉和豪門夜宴 (1991年電影)

鲁豫有约

《鲁豫有约》(A Date With Luyu)為香港凤凰卫视的電視談話性節目,於2002年1月5日開播。2008年湖南卫视购买中国大陆区独播版权并于4月14日开始播出,后停播。2010年1月4日开始在安徽卫视播出,后改在旅游卫视播出。节目首播在香港凤凰卫视,但录影地点在北京亚洲电视城。除播出常规性的谈话性节目外,本节目不时会播出特别节目,包括《你最非凡》和《豫荐》。.

查看 張艾嘉和鲁豫有约

費翔

費翔(英文名:Kris Phillips,),華裔美籍,華語樂壇流行樂歌手及電影、電視演員,美國「百老匯」音樂劇演員;1980年代出道臺灣並走紅。之後費翔進軍東南亞發展,在新加坡被評選為亞洲十大歌星之一。1987年費翔成為第一位到中國大陸的臺灣歌手,在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演唱,此后迅速风靡大陆。1989年費翔在中國舉辦了65場個人演唱會。 1990年費翔到美國發展,參與美國「百老匯」的演出,得到“世界音樂劇教父”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認可,選為其專題作品演唱會主唱之一。 費翔於1997年重返中國,2000年回到臺灣,錄製發行了全中文的百老匯音樂劇精典唱段專輯。費翔同時製作了新概念的流行音樂專輯, 參與了電視及電影演出。費翔引發了觀眾懷舊熱潮 。費翔在華語樂壇,有其獨特性,是唯一一位橫跨亞洲流行音樂與美國百老匯音樂劇領域的歌手,.

查看 張艾嘉和費翔

賈孝國

賈孝國(Chia Hsiao-Kuo,),台灣的演員、編劇、導演、戲劇指導和配音員,畢業於國立台東高級中學、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和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演出作品橫跨舞台劇、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和廣告等表演藝術和紀實領域。其劇場編導作品類型多變,涵蓋了踢踏舞劇、搖滾劇場、國樂和西洋古典樂實驗劇場、環境劇場等,投入大量的創作能量和演出熱情。2012年憑《阿戆妹》獲得第4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配角獎。。.

查看 張艾嘉和賈孝國

趙良駿

趙良駿 香港資深導演,憑藉《金雞》系列奠定了其在華人電影圈的地位。作品中體現自己對香港社會的思考,影像風格成熟、別具特色。.

查看 張艾嘉和趙良駿

麥嘉

麥嘉(Karl Mak Ka,),原名麥嘉尚,香港實力派演員、導演和編劇,擅長拍攝喜劇,其光頭形象深入民心,有「光頭佬」、「光頭神探」之稱,曾擁有馬匹雷霆。其電影指定由配音員金貴負責。.

查看 張艾嘉和麥嘉

黃秋生

黃秋生(Anthony Wong Chau Sang;),原名安東尼·威廉·帕里(Anthony William Perry),香港知名演员。戲路寬廣,演出超过200部电影,兩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還奪得最佳男配角以及台湾电影金马奖男配角;2015年於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中奪得最佳男主角,是首位集影帝、視帝、劇帝於一身的香港演員。 2013年和演藝學院同門師妹甄詠蓓及張珮華成立神戲劇場並和甄氏擔任聯合藝術總監。同年10月,黃秋生首次參選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組委員並成功當選。.

查看 張艾嘉和黃秋生

黃百鳴

黃百鳴(Raymond Wong,),香港電影監製、編劇導演和演員。育有一子黃子桓和一女黃漪鈞。 黃百鳴是著名的電影製作人之一,1980年代是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主席,1991至93年再成立東方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其出品電影很多都破了香港電影票房紀錄,包括《最佳拍檔》、《開心鬼》、《家有喜事》等等,之後在2009年,和兒子黃子桓創立天馬電影有限公司至今。.

查看 張艾嘉和黃百鳴

黃韻玲

黃韻玲(英文名:Kay Huang,)生于台湾宜兰,资深台湾音樂制作人、女歌手、女演員,素有「音樂精靈」之美譽。.

查看 張艾嘉和黃韻玲

黃霑音樂作品列表

本條目介紹黃霑填詞、作曲、參與配樂的作品及已發行的主唱歌曲。.

查看 張艾嘉和黃霑音樂作品列表

齊秦

齊秦(Chyi Chin,),生於台灣台中市,台湾男歌手、男演員、填詞人、作曲人。籍貫松江省(今黑龍江省)東寧縣。其父為中華民國國大代表齊濟。齊秦為家中的么子,其兄名齊魯,其姐齊豫,同為知名歌手。曾就讀于懷恩中學、台中二中、世界新專(今世新大學)。迄今齊秦發表過128首自己的詞曲創作作品,他的代表作有〈大约在冬季〉、〈狼〉、〈無情的雨無情的你〉、〈原來的我〉、〈不讓我的眼淚陪我過夜〉、〈夜夜夜夜〉、〈往事隨風〉、〈懸崖〉、〈外面的世界〉和〈你如何還能這樣溫柔〉等等,以音色高亮著稱。他的作品曾被張國榮、關正傑、蔡齡齡、黃凱芹和蔡濟文等人改編,也對中國大陸諸多音樂人,如張亞東、沙寶亮、李健、胡海泉等形成深遠的影響。齊秦曾四次入圍金曲獎最佳男演唱人獎,并於1997年第8屆金曲獎榮獲該獎項。.

查看 張艾嘉和齊秦

齊豫

齊豫(Chyi Yu,),出生於台灣台中市,滿族,台中女中、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碩士。是臺灣著名的女歌手,因其獨特的唱腔和出色的唱功,被廣大樂迷誉为“天籟之音”,曾於1998年榮獲第9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代表作有〈橄欖樹〉、〈夢田〉、〈欲水〉。近年專注於修習佛法。齊豫的弟弟齊秦同樣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歌手。其父親為國大代表齊濟。.

查看 張艾嘉和齊豫

龍寶鈿

龍寶鈿,前香港亞洲電視女配音員。1984年成為自由身配音員,1980年代末轉往為亞洲電視配音組,1994年移民海外而退行,1998年回流再次成為自由身配音員,2000年代退行。.

查看 張艾嘉和龍寶鈿

范冰冰

范冰冰(),中國大陸著名女演員、製作人,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畢業於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今上海師範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1998年憑藉大受歡迎的電視劇《還珠格格》成名。 2003年,她主演電影《手機》及赢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此後,她演繹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尤其體現在電影《蘋果》(2007)、《觀音山》(2011)和《二次曝光》(2012)中。 2014年,她參演了好萊塢大片《X戰警:逆轉未來》,隨後製作並主演了82集電視劇《武媚娘傳奇》。 2016年,她憑藉《我不是潘金蓮》摘得了聖賽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员和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2017年,范冰冰入選為《時代》百大最具影響力人士。2018年,范冰冰捲入逃稅風波,被爆出簽陰陽合同,目前國稅局正在調查當中。.

查看 張艾嘉和范冰冰

茉莉花 (電影)

茉莉花是1977年的台灣電影,由新亞電影公司出品,導演陳俊良,屬於抗日電影。 茉莉花由王冠雄、邵佩玲、張艾嘉等人主演,邵佩玲在1980年便以此片奪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張艾嘉也因此片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查看 張艾嘉和茉莉花 (電影)

郎雄

郎雄,本名郎益三,台灣電影演員,满族,江蘇宿迁人。郎雄的演藝生涯開始於軍中的劇團,演技成熟老練,深刻而富情感,多半演出父親或硬漢角色,在正反多種角色上都有精湛表現。郎雄參加電視劇、電影等多種演出,並致力於宗教與公益活動。除電影作品外,郎雄也曾與周迅等合作演出公共電視連續劇《人間四月天》,扮演梁啟超。.

查看 張艾嘉和郎雄

胡杏兒

胡杏兒(Myolie Wu,)是香港女演員及女歌手,前無綫電視藝員,曾經是TVB「2010年代五大當家花旦」之一。在《2011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憑《萬凰之王》奪得最佳女主角(視--)及憑《怒火街頭》奪得我最喜愛電視女角色,並在當晚奪得由全港市民投票產生的「非凡風采女藝員」一獎,風頭一時無兩,成為破天荒「三料視--」。2015年與TVB約滿,現較多在中國大陸及香港電影界發展。胡杏兒與時裝禮服設計師KEV YIU姚子裕合作開設自家品牌婚紗店“KEVOLIE”,也為老闆娘兼擔任行政總裁。2012及2013年,胡杏兒繼佘詩曼後第二位登上《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分別排在第69及82位(收入排名第78及83名),成為二度登上此榜的TVB合約女藝人。.

查看 張艾嘉和胡杏兒

胡楓

胡楓(Bowie Wu,),原名胡繼修,香港實力派演員,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他1953年考入大成公司,並開始他的電影生涯。第一部作品是《男人心》,也是令他一夜成名的作品。及後與多位當紅女星合作,1960年代後期與蕭芳芳合作過不少歌舞片,舞藝精湛,有「舞王修」之稱,至今仍為人賞識。 胡楓至今在影視圈地位崇高,人緣極佳,80歲時無綫電視為其舉行《人生80勁楓Show》,獲得多名影視明星及名人撐場。.

查看 張艾嘉和胡楓

阿郎的故事

1989年由杜琪峰執導的电影,周潤發、張艾嘉、黃坤玄和吳孟達主演,羅大佑、魯世傑配樂,主題曲、插曲分別由許冠傑(粵語版主題曲〈阿郎戀曲〉)、羅大佑(國語版主題曲〈戀曲1990〉、國語版片尾曲〈你的樣子〉)和李健達(粵語版片尾曲〈也許不易〉)演唱。周潤發憑本片獲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查看 張艾嘉和阿郎的故事

閃亮的日子 (電視劇)

《閃亮的日子》(The Shinning Days)是中國電視公司2009年八點檔連續劇之一,被譽為「光陰的故事2」(又名「光陰二部曲」或「光陰二」)。本劇由白歆惠、戴君竹、Linda、李佳豫、李伯恩、李運慶、梁正群及郝劭文主演,新浪台灣、金牌大風贊助。 該劇於2009年7月14日開拍,2009年12月初殺青,中視無線台已於2009年8月19日台灣時間20時整至22時整首播。.

查看 張艾嘉和閃亮的日子 (電視劇)

藍奕邦

藍奕邦(Pong Nan,),香港歌手、詞曲作者及舞台劇演員。他是星革盟合約旗下藝人,也是環球唱片旗下歌手。.

查看 張艾嘉和藍奕邦

藝術與文學勳章

藝術與文學勳章(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法國的榮譽勳章,其宗旨表揚在文學界與藝術界中,有傑出貢獻,或是致力於傳播這些貢獻的人物。在1957年5月2日由法國政府文化部設立。.

查看 張艾嘉和藝術與文學勳章

關皓月

皓月(catIdx,),前亞洲電視、無綫電視編劇/編審。2000年憑電影《心動》與張艾嘉獲得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關編審於2013年離開無綫電視,《情逆三世緣》是她在無綫電視的暫別作品,2014年,再次回到無线電視為《再戰明天》執筆。關皓月早年在香港島銅鑼灣長大,就讀大學時主修新聞系。在學時當過報社的兼職新聞翻譯員,之後在香港電台和亞洲電視當過助理編導。她曾在亞洲電視宣傳部工作,後來轉到創作部寫稿。正式成為編劇前分別在廣告公司和電影公司負責文案與發行的工作。關皓月就讀大學三年級時到香港商業電台實習,畢業後被鄭丹瑞指引撰寫自薦信到無綫電視應徵副導演的崗位,並獲曾勵珍取錄。關皓月其後在電視台任職助理編導兩年。兩年後便把自己寫的劇本交予當時為創作部主任的鄧特希,結果經面試後成為編劇。其編劇事業於1998年開始發展。關皓月於2011年至2013年擔任無綫電視編審。.

查看 張艾嘉和關皓月

關錦鵬

錦鵬(Stanley Kwan,),香港電影導演,以拍攝女性觸角電影聞名。代表作《胭脂扣》曾奪得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

查看 張艾嘉和關錦鵬

關海山

海山(),原名關銘覺見2006-9-15香港的星島日報,祖籍中國廣東南海縣(目前劃歸為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又名關寧,人稱「蝦叔」,香港資深演員、粵劇老倌,曾參與超過300多部電影及電視劇演出,為199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得主。.

查看 張艾嘉和關海山

葉蘊儀

葉蘊儀(Gloria Yip,グロリア・イップ,글로리아 입,),出生於香港,香港女演員、女歌手、藝術家。香港影劇圈在八十年代末崛起的玉女明星,以清純可愛形象出道。13歲開始拍攝廣告,隨後踏入演藝圈,演藝事業在香港、日本、韓國、台灣、中國大陸以及亞洲各地都有不錯的成績。 以女書相關背景研究為碩士論文主題,近年以視覺藝術家身分在香港活動,媒材包含陶藝、編織、新鮮蔬果、複合媒材、多媒體等,平日觀注香港人權、女性自主、教育、環保等議題,並受邀在明報發表專欄,並著有《她們的二三事》一書。.

查看 張艾嘉和葉蘊儀

葉蒨文

葉蒨文(Sally Yeh,),生於台灣的知名女歌手、女演員,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為華語歌壇中舉足輕重的天后級歌手。.

查看 張艾嘉和葉蒨文

葉歡

葉歡(英文:AUGUSTINE,),本名鄭凱心,改名前為鄭文珠,是臺灣知名女歌手、女演員,曾入圍三金(金鐘獎、金曲獎、金馬獎),並順利獲得金曲獎最佳單曲歌唱錄影帶獎。.

查看 張艾嘉和葉歡

蒙面唱将猜猜猜 (第一季)

《蒙面唱將猜猜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苏卫视出品的音乐真人秀节目,于2016年9月18日起每周日在江苏卫视播出。节目的一大特色是所有参赛的明星歌手均以面具遮面,猜評團在无法分辨歌手真身的前提下,按照歌手歌声特质猜測歌手。前作為《蒙面歌王》,因受到总局音乐竞唱牌照政策制约以及“限韩令”而改为现名,并去除PK模式。.

查看 張艾嘉和蒙面唱将猜猜猜 (第一季)

蔡昇晏

蔡昇晏(),綽號,出生於臺灣高雄市,畢業於師大附中、輔仁大學社會系肄業。臺湾乐团五月天的貝斯手,亦是相信音樂股東之一,任陶晶瑩經營網站《姊妹淘》之專欄作家。.

查看 張艾嘉和蔡昇晏

鄧光榮

鄧光榮(人稱大哥,被譽為「學生王子」,洋名Alan,),出生於中國廣東順德,香港著名演員、製片人、導演及三合會會員。曾與張沖、謝賢、陳自強、陳浩、秦祥林、沈殿霞結拜,組成六男一女的銀色鼠隊。.

查看 張艾嘉和鄧光榮

鄭丹瑞

鄭丹瑞(Lawrence Cheng Tan Shui,),人称“旦哥”或“阿旦”,香港著名的跨媒体文化人,涉猎电影、电视、电台、舞台、报纸专栏,是香港娱乐圈、文化界的多面手及前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兼藝員訓練班導師。鄭丹瑞是由電台DJ出道,曾是香港最受欢迎的男DJ,并历任香港電台節目總監、香港商业電台營運總裁,其编撰的《小男人周记》是华语影坛至今唯一一部广播剧,並创下多项纪录,收听率高居榜首,也是迄今为止首部原创的广播剧剧本能发展为小说专栏、电视剧、电影及舞台剧作品。鄭丹瑞也曾制作参与过多部经典的广播剧、电视剧、电影,主持过上百台经典综艺晚会和大型节目,有“金牌司仪”的美誉。.

查看 張艾嘉和鄭丹瑞

鄭元暢

鄭元暢(英文名:Joseph Cheng,),台灣知名男演員,2003年憑藉偶像劇《薔薇之戀》出道,飾演核心人物《韓葵》,並以其驚豔的表演一舉成名,當時媒體指稱為2004年演藝界的強勢黑馬,該劇於2004年獲得電視金鐘獎「年度最受歡迎戲劇節目獎」,其亦成為凱渥模特兒經紀公司第一位成功跨足戲劇的模特兒。2005年主演經典偶像劇《惡作劇之吻》,劇中聰明帥氣的白馬王子形象深植人心,風靡亞洲引發廣大迴響,掀起台灣偶像劇又一波高潮,並於2007年再度拍攝續集《惡作劇2吻》。2012年,他與陳妍希和多位股東合資創辦「妳是我的命運 Destino」東南亞風味義法餐廳,並在當兵前夕,開設經紀公司「M.I.E最大國際娛樂公司」。於2012年8月8日入伍,2013年7月17日正式退伍。2014年,退伍後接演最新偶像劇《你照亮我星球》,與瞿友寧導演四度合作,被稱演技進步,積極健身的成果也在首集中就有很好的展現。.

查看 張艾嘉和鄭元暢

鄭則仕

鄭則仕(Kent Cheng,),人稱肥Kent、Kent哥、肥貓,香港著名男演員,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五屆(《何必有我》)及第十六屆(《三個受傷的警察》)最佳男主角。.

查看 張艾嘉和鄭則仕

鄭秀文

鄭秀文(Sammi Cheng Sau Man,),香港實力派知名歌手及演員,為199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香港最成功的女歌手之一,出道至今於全球的唱片總銷量逾過2500萬張,世界巡迴演唱會總場次突破170場,亦被媒體譽為華語樂壇跨世紀天后歌手。鄭秀文在樂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影壇也有一定的影響力。鄭秀文造型前衛,多次引領潮流,總是走在潮流的尖端,成為粉絲們效仿的對象,並和梅艷芳一樣擁有「百變天后」的美譽。.

查看 張艾嘉和鄭秀文

鄭華娟

鄭華娟為臺灣女歌手、詞曲創作者、作家。1993年5月嫁至德國,在其書中暱稱丈夫為老德。.

查看 張艾嘉和鄭華娟

鄭裕玲

鄭裕玲(Carol Cheng Yu Ling,),暱稱DoDo(嘟嘟),香港影視界巨星,無綫電視四大「鎮台之寶」之一,地位崇高而被稱為Do姐或DoDo姐,香港殿堂級及實力派演員、金牌司儀、電視、電台節目主持人、以及配音員。現為無綫電視部頭合約女藝員(專主持節目),曾為1980年代無綫公認的當家花旦之一;現為「至八會」成員之一,同時也是會中的「班長」,也是香港首個及至今唯一集影-后-、視-后-於一身的女藝員。於2003年息影。現時多為無綫主持大型特備節目,及在商業二台主持節目《口水多過浪花》。.

查看 張艾嘉和鄭裕玲

至八會

至八會是一個香港政府登記認可的香港民間組織,由香港演藝界、娛樂圈、新聞界、名媛圈的頂級“大姐大”藝人名人組成,最初成員只有8個女人,所以取名“至八會”,英文名爲“super eight”。接頭暗號:至尊“八婆”,無八不歡,八不外傳。 至八會在香港名聲頗大,經常受邀上大牌節目,於是至八會成員--脆自己開了檔電視節目《至八女人心》。.

查看 張艾嘉和至八會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簡稱:金馬執委會)是金馬獎和金馬國際影展自1990年起迄今的主辦單位,由中華民國文化部委由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執行。並於2007年創立金馬創投會議,提供華語電影的投資平台;執行委員會主席侯孝賢在2009年創辦金馬電影學院。另外,自2010年起舉辦金馬奇幻影展,主要以奇幻電影的觀摩影展。.

查看 張艾嘉和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臺灣外省人後代

臺灣外省人後代是接續著「外省人」的概念而來,通常是指在臺灣日治時代結束以後,在臺灣出生,但雙親或雙親之一(一般以父親為主)來自中國大陸。.

查看 張艾嘉和臺灣外省人後代

臺灣電影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競賽列表

臺灣從1957年首次提名台灣電影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競賽,由袁叢美所執導的《阿美娜》是臺灣首部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電影。臺灣從1980年後每年都選派電影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為奧斯卡獎中頒發給年度最佳非英語電影的獎項,提名電影應在每年10月至翌年9月間於所在國家或地區公映。該獎僅頒給電影的導演,但被認為是對出品國家的獎勵。從1956年開始,最佳外語片獎成為競賽單元,正式制訂評審辦法,並且每年頒獎。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允許臺灣、中國與香港每年都可以分別推選一部電影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臺灣是其中最早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直到目前為止,臺灣電影總共入圍過三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題名,分別是《喜宴》、《飲食男女》與《臥虎藏龍》,都是由李安所執導。其中《臥虎藏龍》是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電影。.

查看 張艾嘉和臺灣電影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競賽列表

臺灣電視公司節目列表

以下列出台灣電視公司(簡稱:台視)旗下各頻道播出中、以及曾播出過的所有常態播出的電視節目。 以下使用的播出時間,全部以台灣時間(UTC+8)為準。節目名稱前標有★者,為主要由其他電視台製作,但在台視同步播出(或首播)的節目;節目名稱前標有◇者,為完全外購自其他電視台之節目;節目名稱前標有◎者,為再度播出中之節目;未特別標出播出頻道者,皆為台視主頻首播之節目。本列表不收錄重大新聞事件轉播、體育賽事轉播、節慶特別節目、藝人電視專輯等並非常態播出的節目。.

查看 張艾嘉和臺灣電視公司節目列表

金凤凰奖

金凤凰奖全名中国电影金凤凰奖又做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主办的极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评奖活动,亦是中国唯一一个完全由演员投票评选出的表演艺术奖项。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两年一届。评选过程中注重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不设最佳或优秀奖,亦不分主配角。突出“德艺双馨”的评奖宗旨,它的评委全部由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的专家组成,旨在从专业的角度,鼓励和督促全国的优秀电影演员继续进步。.

查看 張艾嘉和金凤凰奖

金玉良缘红楼梦

是1977年上映的一部香港电影,根据古典名著《红楼梦》改编,由邵氏电影公司出品。导演为李翰祥。本片荣获台灣第15屆金馬獎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奖、第二十四届亚洲影展最佳服装及最佳美术设计奖。.

查看 張艾嘉和金玉良缘红楼梦

金燕玲

金燕玲(Elaine Jin,),台灣和香港著名的電影、電視女演員。曾多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4屆)和台灣電影金馬獎(2屆)的最佳女配角,被香港和台灣電影界稱為最好演技的最佳女配角,更被獲封為「配角天后」。.

查看 張艾嘉和金燕玲

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

戲劇節目編劇獎為現行金鐘獎頒發獎項,1980年首屆金鐘獎設編劇獎。.

查看 張艾嘉和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

金馬影史紀錄列表

金馬影史紀錄列表是金馬獎歷屆得獎者至2017年11月第54屆金馬獎所做的統計。.

查看 張艾嘉和金馬影史紀錄列表

金馬國際影展

金馬國際影展是創立於1980年的臺灣國際觀摩影展。由1980年擔任電影圖書館首任館長徐立功所創辦「金馬獎國際觀摩影展」。過去影展曾改為「金馬獎國際電影展」,並在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井迎瑞擴辦影展,並改為現名。.

查看 張艾嘉和金馬國際影展

金馬獎頒獎典禮

金馬獎頒獎典禮,是每年10月至11月間於臺灣所舉辦的華語電影頒獎典禮,最高獎項為金馬獎。.

查看 張艾嘉和金馬獎頒獎典禮

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每年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頒發。1979年(第16屆) 起,分為最佳劇情片配樂與最佳劇情片電影插曲。.

查看 張艾嘉和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每年由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頒發。.

查看 張艾嘉和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金馬獎獎項之一,每年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頒發,給予年度最出色的華語電影女演員,得獎者有「金馬影后」美譽。最佳女主角獎於1962年創立,至今獲獎最多的女演員是張曼玉,合計4次,分別以26屆《三個女人的故事》、28屆《阮玲玉》、34屆《甜蜜蜜》、37屆《花樣年華》獲獎。第53屆時首度有兩位女演員同時獲得此殊榮,皆為以《七月與安生》入圍最佳女主角的周冬雨與馬思純。.

查看 張艾嘉和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每年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頒發,給予年度最出色的華語電影中次要女演員之最高榮譽,得獎者被認為是具備相當演技實力的非關鍵演員,在一些電影中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亦非常深刻。最佳女配角獎於1962年創立,至今獲獎最多的女演員是王萊,合計4次,分別以3屆《人之初》、18屆《小葫蘆》、25屆《海峽兩岸》、28屆《推手》獲獎。.

查看 張艾嘉和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金馬獎最佳導演

金馬獎最佳導演每年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頒發,給予年度最出色的華語電影導演。最佳導演獎於1962年創立,至今獲獎最多的導演是李行、杜琪峯、許鞍華與侯孝賢,各自有3次獲獎。.

查看 張艾嘉和金馬獎最佳導演

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每年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頒發。.

查看 張艾嘉和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英皇電影

英皇電影(Emperor Motion Pictures)是香港一間娛樂媒體投資公司,為英皇娛樂集團旗下子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電影製作、電影和影碟發行、廣告製作。已發行逾100套電影。.

查看 張艾嘉和英皇電影

雞同鴨講

是一部由高志森執導、于仁泰監製的香港電影,於1988年7月14日首映。 劇情是關於中式燒鴨店和西式炸雞快餐店的商戰、溫情喜劇。 本片是許冠文1980年代電影反映社會現象的作品之一, 在當時午夜場反應良好,並獲得暑期最賣座票房紀錄。 作為出品人許冠文首部投資拍攝的電影,「雞同鴨講」集合許冠英、張艾嘉、吳啟華、盧冠廷、谷峰等,還有其弟許冠傑客串演出並撰寫主題曲「你有你講佢有佢讲」。.

查看 張艾嘉和雞同鴨講

電影貸款保證基金計劃

電影貸款保證基金計劃是香港政府為扶助香港電影業發展而設立的基金,於2003年4月推出,為期兩年。基金為電影的製作費用提供50%的擔保,以鼓勵銀行向電影從業員貸款。 根據2004年6月14日的《信報》的報導,受惠的電影製作有以下幾套香港電影: 早期批出的貸款都只是小型製作在香港本地都不見經傳。但後來業界對這個基金的認識加深,一些高水準的製作亦向基金申請。像陳奕迅主演的《愛‧作戰》及張艾嘉主演的《海南雞飯》都是成功的例子。 *.

查看 張艾嘉和電影貸款保證基金計劃

電視電影

電視電影是指在電視上播放的電影,通常由電視臺或電影公司製作后再賣給電視臺。.

查看 張艾嘉和電視電影

雙龍會

是為香港導演協會籌善款而拍的電影,由100位導演合作。.

查看 張艾嘉和雙龍會

老梁故事汇

老梁故事汇(原为《英达故事汇》),是山西卫视由梁宏达主持的脱口秀节目,每周一至周五18:30播出,主要讲述娱乐圈里的趣闻轶事。.

查看 張艾嘉和老梁故事汇

進念二十面體

進念.二十面體(Zuni Icosahedron),是香港九個主要專業演藝團體之一,屬於實驗藝術團體。一直以其對媒體科技發展的敏銳觸覺,詮釋多媒體創作與劇場演出的互動關係,實驗與探索「舞台空間」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可能性。 由早期非敘事、形體,與舞台空間的互動實驗,到近十年光、影、聲、空間的多媒體設計,由跨媒體舞台表演空間,到跨界別政治民生空間,到跨地域國際文化交流空間,由流行普及到社會禁忌,由傳統到當代等,進念期望實驗性和顛覆性,能夠不斷啟發著華人社會的舞台美學發展。 由創辦至今,進念培育出不少出色創作人才。近年,亦開始鼓勵不同學校欣賞演出及參與座談,所以進念在香港創作培育方面擔當重要的角色。 進念.二十面體成立於1982年,是香港非牟利慈善團體。1999年起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2007年起改由香港民政事務局直接資助。從2009年開始成為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的場地伙伴,開展系列創作及外展教育計劃。 進念二十面體的聯合藝術總監是榮念曾及胡恩威。.

查看 張艾嘉和進念二十面體

陳君天

陳君天(),台灣電視節目製作人,曾任臺灣電視公司製作人,曾獲金鐘獎等17項電視大獎,代表作為《一寸河山一寸血》系列中國抗日戰爭紀錄片。座右銘為「哪堪真相蒙塵,豈容青史成灰」、「把歷史還給歷史,讓真相回歸真像」。.

查看 張艾嘉和陳君天

陳少霞

陳少霞(),曾改藝名為「陳--嵐」,為前香港亞洲電視女演員,加入無綫電視成為旗下藝員,其恩師為劉德華,但兩人師徒感情曾經破裂,現已和好。她在無綫期間曾飾演了笑傲江湖的岳靈珊、狀王宋世傑的袁小燕、鹿鼎記可愛的雙兒、烈火雄心的搞笑太妹飛鳳(和錢嘉樂一對)。當時曾經被認為最有前途的女演員,並曾為無綫電視部頭合約女藝員。 陳少霞在17歲就讀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中五年級時曾在張艾嘉監製的電影《哥哥的情人》演出。 陳少霞在2000年演完倚天屠龍記之後就離開無綫電視,和一名澳洲籍華裔商人結婚後退出娛樂圈,兩人育有兩女。丈夫在2008年因生意失敗而破產,最後離婚,前夫則於2012年病逝。 前夫破產後,陳少霞為養育女兒復出,本來欲重返無線,但因無線不接納,經唐文龍作引,轉簽亞洲電視,但其後離開亞視,並於2013年與中國某經理人簽下經理人合約,主攻中國市場。 2016年7月,陳少霞與富商李文輝結婚,婚訊於8月公佈,並計劃於9月29日於香港舉辦婚宴。.

查看 張艾嘉和陳少霞

陳冠中

陳冠中(),香港作家,1952年在上海出生,祖籍浙江宁波,香港長大,曾在台北居住六年,現居北京。.

查看 張艾嘉和陳冠中

陳綺貞

陳綺貞(),生於台灣台北市士林區,台灣創作型女歌手,音樂作品基本都由自己作詞作曲。.

查看 張艾嘉和陳綺貞

陳百祥

陳百祥(Natalis Chan Pak Cheung,),暱稱阿叻,香港電視節目主持人,「金牌司儀」之一,現為無綫電視(TVB)基本藝人合約藝員,多年來為無綫擔任台慶、慈善節目、香港小姐決賽司儀及足球評述員至今,亦是1980-1990年代港產片喜劇配角諧星,也曾是歌、影、視、諧星、司儀、模仿等多棲藝人。.

查看 張艾嘉和陳百祥

陳自強 (香港)

陳自強(Willie Chan, )是香港娛樂業资深從業員,长期穿梭於兩岸三地之間,被譽為「金牌經理人」。他早年於馬來西亞怡保成長和就學,在當地畢業於英華學校(SM Methodist (ACS), Ipoh)。後來入讀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 1980年至1990年代香港電影市场繁荣期間,曾是成龍、鄭裕玲、張學友、張曼玉、鍾楚紅、王祖賢、梁朝伟、梁家辉、张艾嘉、刘嘉玲、刘青云、吴君如、秦祥林、肥妈玛利亚、赵雅芝、李连杰、陈冲等一大批香港、台灣影壇及樂壇名人的經紀人。 自2008年代開始,陳自强自建公司,旗下艺人包括吴彦祖、张震及陈冠希。 2011年4月,為表彰他對香港電影多年來作出的傑出貢獻,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決定把專業精神獎授予陳自強。他的眾多子弟與他同台共同慶祝,有成龍、黃錦燊、趙雅芝夫婦、任達華及吳彥祖等,而當時在紅磡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的張學友更透過錄像,同步在其演唱會上為陳自強深情獻上一曲《My Way》,該段視頻隨後在香港以及內地的網絡中受到網友追捧。 陳自強以他在娛樂圈強有力的眼光以及廣闊的人際關係,捧紅了多位巨星。而他在近年亦表示,最驕傲,最開心的事情即曾帶出成龍和張學友兩位巨星。 他和乾兒子徐君俊合伙開了间設計概念店Konzepp,位於香港上環東街。.

查看 張艾嘉和陳自強 (香港)

陳柏霖

陳柏霖(),本名陳韋志。台灣男演員,生於台灣臺北市。曾獲第4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

查看 張艾嘉和陳柏霖

陳揚 (作曲家)

陳揚(),是台灣知名作曲家。出生於台北,先天右耳失聰,五歲學琴,八歲即為當年人腳一雙的「中國強球鞋」撰寫廣告歌曲。13歲在「台灣新音樂的第二代音樂家」的李志傳老師啓蒙下,開始學習樂理並有系統的譜曲。 15歲出版「陳揚鋼琴作品集第一集」,並在台北中山堂舉辦首場鋼琴發表會,讓台下的音樂大師許常惠大為驚艷。。1974年考入文化大學西樂組,主修理論作曲,副修鋼琴與打擊樂器。爾後赴美在著名的Dick Grove School of Music進修,該校的著名校友包含Michael Jackson、Linda Ronstadt、以及Barry Manilow,擴充了他廣告、電影配樂、編曲、電子合成樂等領域的智識。他除了為人熟知的流行音樂創作外,也是著名的製作人、編曲家,更替多個劇場、舞蹈團、電影、廣告等,量身打造出兼具古典與現代風格的精彩作品。 1981年,以《我唱你和金韻獎專輯》榮獲第五屆金鼎獎唱片製作獎。1982年,與台北木管五重奏合作『清心集3 』專輯,當中創作的《蝶舞》一曲,獲金鼎獎最佳作曲獎。1983年,包辦作曲編曲及演奏的『浪漫的鍵盤音樂I』專輯,以其中的《歡樂中國節》一曲,獲金鼎獎最佳唱片製作、最佳作曲及最佳演奏獎。爾後得獎不斷,是金鼎獎、金馬獎、金曲獎的得獎常勝軍。2009年出任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音樂設計總監。並於2015年在第26屆金曲獎獲得特別貢獻獎,表彰他在樂壇上的輝煌成就。.

查看 張艾嘉和陳揚 (作曲家)

陶大偉

陶大偉(),臺灣已故著名歌手、演員、電視節目製作人、電視節目主持人。筆名「陶鴻翔」,人稱「陶叔叔」。.

查看 張艾嘉和陶大偉

Maggie Q

Maggie Q(Margaret Denise Quigley,;),父亲是爱尔兰裔美国人,母亲是越南人,生于夏威夷州檀香山,香港模特、女演员,成名后已回美發展,现为一线美剧演员。.

查看 張艾嘉和Maggie Q

SS小燕之夜

《SS小燕之夜》(英語:Small Swallow Xiaoyan Night)又稱小燕之夜,為台灣十分知名的電視訪談性娛樂節目。由著名的資深藝人張小燕(小燕姐)主持。 於2010年8月2日~2017年1月2日21點首播,由映畫傳播製作。 2010年7月28日舉辦首錄記者會,沈春華、庾澄慶、卜學亮及黃子佼紛紛到場祝賀。收視率長期都有突出的成績表現。本節目原時段為《全民最大黨》,由於此新節目播出,已經搬到中天娛樂台播出。2016年12月28日節目搬至中天娛樂台播出,並撥出四集後於2017年1月2日停播。2017年3月6日節目搬至TVBS,改名《TVBS小燕有約》。.

查看 張艾嘉和SS小燕之夜

柯宇綸

柯宇綸(Lawrence Ko,),生於台灣台北市,臺灣知名男演員。其父為台灣知名導演及演員柯一正。.

查看 張艾嘉和柯宇綸

柯一正

柯一正(),臺灣反核人士,嘉義縣人,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現稱世新大學)電影編導科畢業、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電影碩士。柯一正為臺灣著名之電影、電視廣告、電視劇、藝術監督兼演員,曾經擔任世新大學與中國文化大學講師,現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時代力量主席團成員。柯一正的兒子為臺灣演員柯宇綸。 他的代表作為1982年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光陰的故事》(第三段:「跳蛙」),藉由電影巧妙地批判臺灣當時的社會現狀,開啟臺灣新電影風潮。此外,1997年的實驗性電影《藍月》將劇本寫成紅、橙、黃、綠、藍五本,電影放映師可以隨意排列組合播映,會產生120種不同的橋段、氣氛與故事軸,但影片播畢仍是一部完整的電影。柯一正自己坦言,這種變化多端的影片架構象徵著生命的無常。.

查看 張艾嘉和柯一正

林夕

林夕(Albert Leung,),本名梁偉文,祖籍廣東東莞,生於香港,是香港著名文字工作者,尤以填詞人及多媒體創作人為人熟悉。1980年代中期成為填詞人的林夕是香港樂壇創作最多作品的填詞人之一(按下方作品列表紀錄-截至2017年已創作3470首),作品包括粵語、國語歌詞,當中有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林夕曾於1995年至2003年連續九年獲得叱吒樂壇填詞人大獎,是最長連續奪得該獎項的填詞人,又於2006年至2009年再度連續四年獲叱吒樂壇填詞人大獎,他曾在1999年憑王菲的歌曲〈臉〉及2010年憑張惠妹的歌曲〈開門見山〉,兩度獲得台灣金曲獎的流行類最佳作詞人獎。於2009年獲頒《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金針獎」。2012年,獲「CASH音樂成就大獎」以及「作詞家」個人最多新作品演出獎。.

查看 張艾嘉和林夕

林黛玉

林黛玉是《紅樓夢》中的女主角之一。她是老太君賈母的外孫女,字顰顰(本無字,寶黛初見時賈寶玉以其眉尖若蹙為靈感所贈),海棠詩社別號瀟湘妃子。瀟湘妃子此名稱據了解是指古代傳說中娥皇女英,兩弱女子都是哭夫而自投湘水而死的,由於林黛玉經常以淚洗瞼,因而得名,而代表花卉為芙蓉花,情榜評為『情情』,在大觀園中是住在瀟湘館,館前竹林密佈。黛玉原是太虚幻境中的絳珠仙草,受神瑛侍者滴水之恩,陪其下人間還他一世的眼淚,轉作人世。黛玉祖籍姑蘇,生於揚州,父林如海,母賈敏,取名黛玉。有一弟,早夭。她從小體弱多病,從會吃飯时便開始吃藥,但生性聰慧,從小跟隨先生讀書認字,有過目不忘,一目十行之功。她極工詩詞,所作之詩皆文筆與意趣俱佳,故有才女之稱。 在高鶚續書中,林黛玉因寶玉和寶釵成婚,最後氣鬱而死。紅學家周汝昌等認為,黛玉應該是淚盡,加之被趙姨娘和賈环等人誹謗,從而沉湖仙去,但原作結局尚待後人分析考據。.

查看 張艾嘉和林黛玉

林慧萍往昔金曲精選

林慧萍往昔金曲精選】是歌手林慧萍的個人第十四張精選雙CD專輯;歌林天龍1998年8月28日發行。 收錄【往昔】、【戒痕】、【愛情與宿醉】與【1987 巨星金曲】、【不要回頭看】五張專輯的精選。.

查看 張艾嘉和林慧萍往昔金曲精選

林慧萍情歌王國系列一

林慧萍情歌王國系列一】是歌手林慧萍的個人二十三張精選輯,『歌林天龍』授權;音橋唱片2003年10月16日重製發行。 情歌王國收錄的是林慧萍在歌林唱片時期的精選,一共三張黃金CD版;音橋唱片同步發行。 在林慧萍的萍水相逢演唱會結束後;在2003年10月份就推出了四張精選。.

查看 張艾嘉和林慧萍情歌王國系列一

林慧萍情歌王國系列二

林慧萍情歌王國系列二】是歌手林慧萍的個人二十四張精選輯,『歌林天龍』授權;音橋唱片2003年10月16日重製發行。 情歌王國收錄的是林慧萍在歌林唱片時期的精選,一共三張黃金CD版;音橋唱片同步發行。 在林慧萍的萍水相逢演唱會結束後;在2003年10月份就推出了四張精選。.

查看 張艾嘉和林慧萍情歌王國系列二

搭錯車 (電影)

《搭錯車》是一部臺灣電影,以音樂演藝為題材的劇情片,於1983年上映。台灣MV風氣可謂濫觴於本片。由虞戡平導演,黃百鳴、吳念真編劇,铁孟秋制片,林麗珍編舞,演員包括孫越、江霞、吳少剛、劉瑞琪、李立群(一人分飾兩角,即啞叔的同袍阿滿,以及與女主角阿美一起長大、阿滿的兒子阿明),幕後配唱則由蘇芮擔任,當時仍是學生的何篤霖在結局時擔任全身涂滿金漆近乎半裸的舞者。.

查看 張艾嘉和搭錯車 (電影)

李宗盛

李宗盛,臺灣音樂製作人、詞曲作家、歌手。出生於台北北投,母親為巴賽族後裔。 20世紀80年代至今創作、製作了大量經典歌曲和暢銷專輯,有「華語流行音樂教父」和「百萬製作人」之稱。作為樂壇最具影響力的音樂人之一,他發掘提攜了周華健、辛曉琪、張信哲、光良、品冠、梁靜茹(後來成為她的乾爹)、五月天、白安、楊宗緯等多位歌手,被譽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亞及東南亞最重要的音樂製作人」 。曾任滾石唱片製作總監、副總經理,現受聘擔任索尼音樂大中華區A&R首席顧問。 知名作品有《愛的代價》《真心英雄》《我是一只小小鳥》《夢醒時分》《當愛已成往事》《領悟》《傷痕》《陰天》《明明白白我的心》《愛如潮水》《讓我歡喜讓我憂》《凡人歌》《鬼迷心竅》《給自己的歌》《山丘》《新寫的舊歌》等。.

查看 張艾嘉和李宗盛

李宗盛的音樂旅程-不捨

《李宗盛的音樂旅程-不捨》是台灣音樂人李宗盛的第四張專輯,於1994年6月發行。1994年初,作爲當時最炙手可熱的製作人,「歌債如山」的李宗盛宣布暫別歌壇,並於6月推出該張專輯。其中《生命中的精灵》《如果你要離去》《你像個孩子》三首歌最早收錄於1986年的《生命中的精靈》中,在此被重新編曲演繹。唱片還收錄了兩段口白和由李宗盛演唱的六首為他人創作的作品。.

查看 張艾嘉和李宗盛的音樂旅程-不捨

李安

李安()是一位旅居美國的臺灣導演,籍貫江西德安,臺灣屏東潮州出生。曾獲得多個主要國際電影獎項,包括兩屆奧斯卡金像獎、五屆英國電影學院獎、五屆金球獎、兩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以及兩屆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 李安在1999年執導的《臥虎藏龍》獲得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及三個技術獎項。2006年和2013年則分別以《斷背山》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亞洲導演,也是至今唯一兩度獲得該獎項的亞洲導演。 為表彰他對電影的貢獻,小行星64291以他的名字命名,獲頒贈中華民國一等、二等景星勳章, 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稿、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勳章。 李安是目前柏林影展歷史上唯一獲得過兩次最佳影片的導演。李安亦是目前歷史上唯一曾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典禮上都獲得最佳導演獎項的華人導演。.

查看 張艾嘉和李安

李屏賓

李屏賓(Mark Lee Ping-Bing,),台灣電影攝影師,1954年生於台灣。他曾多次與導演侯孝賢合作,其中與王家衛合作的《花樣年華》獲得多個國際獎項,曾七度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第12屆台灣國家文藝獎得主。2016年以《长江图》獲得第66屆柏林影展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2009年,先有一書《光影詩人李屏賓》收錄李屏賓多年來隨手拍攝的靜態作品,以及在工作、生活、旅行等生命不同時刻裡的吉光片羽;2010年,導演姜秀瓊及關本良,為李屏賓拍攝了一部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Let the Wind Carry Me),記錄他光輝的攝影生涯,以及不為人知的過往。2016年,李屏賓擔任台北電影節主席。.

查看 張艾嘉和李屏賓

李崗

李崗(Khan Lee,),電影導演李安的胞弟,台灣電影導演,電影編劇、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海系畢業,1996年以《今天不回家》獲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1999年執導《條子阿不拉》,2002年成立雷公電影(Zeus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Ltd.)。現任安可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查看 張艾嘉和李崗

李伯恩

李伯恩(),台灣台北人,創作型歌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雙連教會會友。曾任原諒我大樂隊主唱,綠逗樂團鼓手。 李伯恩在中視第三屆《超級星光大道》比賽百人初選當中,以自創曲《真心話大冒險》於23秒內過關,並模仿節目製作人王偉忠;以其詼諧風格獲得注目。在第10集「我的出生年代」中,以羅大佑詞曲,張艾嘉演唱的《是否》,取得20強資格。 在17集觀眾指定曲《You are Beautiful》遭淘汰,但在該集節目中大方對徐佳瑩告白,並且之後放棄參加敗部復活;自嘲為十名之外第一名。 目前與好友阿達組成「自由發揮」,在2010年發行首張專輯「自由發揮首張同名專輯」,在2011年以『死定了』MV入圍第22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之後更為同家唱片公司的歌手吳建豪『命定』、梁文音『一百萬種親吻』、『孩子』與『黃色夾克』的MV操刀。 『自由發揮』在2011年發行第2張專輯「電影原聲帶」,2012年入圍第23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 『自由發揮』在2013年發行第3張專輯「跨出界」,專輯裡歌曲《打電影》入圍第50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2014年為葛仲珊&安心亞『自拍』音樂MV擔任導演,並在2015年入圍第26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

查看 張艾嘉和李伯恩

李心潔

李心潔(英文名:Angelica Lee,),馬來西亞歌手、演員,出生於馬來西亞吉打州亞羅士打。丈夫是香港著名懸疑片導演彭顺。.

查看 張艾嘉和李心潔

李玉 (導演)

李玉(),生于山东邹平,山东青岛人。中国大陆女性电影导演和编剧。.

查看 張艾嘉和李玉 (導演)

李麗珍

李麗珍(英文名: Loletta Lee,),出生於香港,父母是印尼华侨,香港著名女演員。曾為無綫電視(TVB)合約藝員。1998年曾改名李孋珍,後改回本名李麗珍。.

查看 張艾嘉和李麗珍

李正帆

李正帆,是生於臺灣的音樂製作人、作曲者、编曲者及歌手。他於20世紀80年代未至今創作大量經典歌曲,有「编曲天才」之稱。.

查看 張艾嘉和李正帆

杜琪峯

杜琪峯(Johnnie To,),香港著名電影導演和監製。王天林得意門生。曾多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作品亦多次在海外影展展出。.

查看 張艾嘉和杜琪峯

杜篤之

杜篤之(Tu Du-Chih,),台灣知名電影錄音師、音效師,曾榮獲十二座金馬獎最佳錄音、最佳音效,以及坎城影展等技術大獎、國家文藝獎等殊榮,法國南特影展曾為之舉辦個人回顧展。參與過包括《光陰的故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一》、《悲情城市》、《海上花》、《千禧曼波》、《花樣年華》、《2046》、《海角七號》、《天台》等華語電影的幕後製作。包括楊德昌、王家衛、侯孝賢、蔡明亮、趙德胤等國際大導演都與他數度合作。.

查看 張艾嘉和杜篤之

校園民歌

校園民歌是台灣在1970年代發展出來的流行音樂風格。1970年代之前,西洋流行音樂為台灣青年人喜愛的音樂主流。但1972年,當時美國總統-zh-cn:尼克松; zh-tw:尼克森; zh-hk:尼克遜-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及1978年台美斷交後,激發了國內年青人面對自我文化覺醒,因而觸發台灣青年學子不再高唱西洋音樂,轉向「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的想法,並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被稱為「民歌運動」,造就了校園民歌的誕生。校園民歌為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在1980至90年代起飛奠定了基礎,其參與者有不少在日後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要角。.

查看 張艾嘉和校園民歌

梁家輝

梁家輝(Tony Leung Ka-fai,),香港男演員。他憑藉電影《垂簾聽政》、《92黑玫瑰對黑玫瑰》、《黑社會》、《寒戰》四次摘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同時憑藉《愛在他鄉的季節》摘得第27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92年主演法國電影《情人》而蜚聲國際影壇。梁家輝的銀幕形像多變,參與的影片類型跨度之大包括歷史片、監獄片、文藝片、喜劇片、武俠片、黑幫片等,從嚴肅到搞笑,從癡情漢到大反派,是戲路最寬廣的演員之一。.

查看 張艾嘉和梁家輝

梁詠琪

梁詠琪(Gigi Leung Wing-kei,),香港著名女歌手、唱作人、女演員、模特兒。 除了自己主唱的作品如《花火》、《狠心愛我》等,梁詠琪也有為其他歌手作曲和填詞,其中代表作為李克勤的《高妹》,奪得2003年度各大頒獎禮多個金曲獎項。梁詠琪的演技也曾多次獲認同,曾憑《烈火戰車》於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提名最佳新演員、憑《心動》獲提名第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第36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憑《愛與誠》於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提名最佳女配角。2000年起為日本美容產品公司FANCL擔任代言人。她亦擅長美術設計與插畫,曾為台北悠遊卡設計卡面圖案、為九龍灣德福廣場擔任短期的美術顧問,亦曾為流行小說家張小嫻的散文集創作封面和插畫。她也曾多次與I.T旗下鞋履品牌Venilla suite合作推出"Venilla suite de Gigi"系列,稍露時裝設計的才能。此外,梁詠琪一直積極參與慈善,2003年以27歲之齡獲頒香港青年商會十大傑出青年,成為這個獎項的最年輕得獎者。.

查看 張艾嘉和梁詠琪

梁洛施

梁洛施(Luisa Isabella Nolasco da Silva,英语:Isabella Leong Lok-sze,原名梁樂瑤,),為生於澳門、於香港成長及發展的著名土生葡人女演員。.

查看 張艾嘉和梁洛施

梅花 (電影)

1976年台湾出品的一部國語發音有聲彩色電影,由中央電影公司發行。導演劉家昌,編劇鄧育昆,攝影林贊廷、林鴻鐘,錄音忻江盛,演員有柯俊雄、張艾嘉、谷名倫、恬妞、岳陽、胡茵夢等。曾榮獲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錄音、最佳音樂五項大獎,並獲得哥倫比亞16屆國際影展加達利那獎。 該片為1970年代中期大型抗日電影經典名作之一,此乃因1972年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後數年間抗日題材蔚為風潮之所致。故事背景為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身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但劇情並未完全參照史實。 同名主題曲《梅花》由劉家昌作詞作曲,傳頌一時,至今臺灣仍有不少人能朗朗上口。有議者認為梅花遲至二戰結束後的1964年始成為中華民國的國花,因而批評曲中「它是我的國花」一詞有時空倒置之疑。但亦有一說認為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即曾將梅花定為國花,當時的臺灣當然有機會得知,因此並無不妥。.

查看 張艾嘉和梅花 (電影)

楊中化

楊中化,台灣前電視新聞主播,台灣新竹市人,曾任空軍廣播電台中尉新聞官、前三立電視主播、現任主播爆漿大貢丸創辦人。妻為澳亞衛視主播林秀慧。.

查看 張艾嘉和楊中化

楊德昌

楊德昌(Edward Yang,),台灣電影導演,廣東客家人,與侯孝賢同為台灣新電影代表導演。.

查看 張艾嘉和楊德昌

楊凡

楊凡(Yonfan,就讀聖保羅男女書院,),電影導演。生於漢口特別市,因父親為國民黨人,5歲時舉家移民台灣,17歲到香港。楊凡执导的电影早期以唯美拍攝的女性题材为主。後期則一直被电影界赋予強烈的男體凝視。 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拍摄过的电影大多以揣摩女性角度为主,旗下女主角无论是张艾嘉、张曼玉,还是钟楚红和郑裕玲,都有淡淡的悲情意味。1990年代末开始,杨凡的电影开始转向異色题材,与王家卫、林青霞、葉蒨文、亦舒、甘国亮、陈果、林子祥等电影人分属好友。.

查看 張艾嘉和楊凡

歷年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歌曲

本名單列出歷年中文歌曲龍虎榜的冠軍歌曲,括號內為主唱者。但本條目內的歌曲是僅限於香港地區,不包括台灣或中國大陸、或新加坡、或馬來西亞、或其他海外華人地區。.

查看 張艾嘉和歷年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歌曲

段旭明

段旭明,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曾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部隊指揮部政治部文工團演員,期間多次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群星獎」表演金獎、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文藝調演表演一等獎。與臺灣女友婚後移居臺北。2009年2月參加三立電視與臺視製作的《超級偶像 (第三屆)》海選,在萬人海選中脫穎而出,成為臺灣歌唱綜藝選秀節目史上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選手,憑著優異的歌曲詮釋能力、溫文儒雅風格及一口大陸標準發音,逐漸獲得觀眾注目,一路過關斬將進入超三六強冠軍積分賽,並於當年10月舉辦的總冠軍賽中獲得第三名。.

查看 張艾嘉和段旭明

汤唯

湯唯(),是一位出身於浙江杭州的演員,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並在2004年以出演電視劇出道。2006年,湯唯因飾演李安執導的電影《色,戒》女主角王佳芝而--。後來,湯唯轉入香港電影圈,演出其另一代表作《月滿軒尼詩》;其後,湯唯再度回到中國内地影壇,演出另一部代表作《北京遇上西雅圖》。她成功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領取香港身分證取得香港居留權。 2014年,湯唯与韩国导演金泰勇結婚,兩人育有一女。.

查看 張艾嘉和汤唯

汪萍

汪萍(Wong Ping,),是1970年代邵氏當紅明星。.

查看 張艾嘉和汪萍

求愛反斗星

求愛反斗星(Crazy Romance),是1985年的一部香港浪漫喜剧电影,由導演梁家樹所執導,並陳百祥、張艾嘉、張國榮等人所主演。.

查看 張艾嘉和求愛反斗星

泰山 (电影)

《泰山》(Tarzan)是一部由華特迪士尼製作、於1999年首次上映的電腦動畫電影。它的上映日期是1999年6月18日,為第37部華特迪士尼經典動畫長片,同時也是迪士尼復興時代(1989年~1999年)末期的最後一部作品。它的故事內容乃取自於愛德加·萊斯·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於1912年所寫的作品《人猿泰山》。它是所有和「泰山」這個虛構角色有關聯的作品中最主要的電影作品,它的票房超越了它之前的兩部經典動畫長片《花木蘭》和《大力士》。它算是迪士尼於2000年代初期的電影票房開始漸漸沒落後之前的最後一部高票房作品,它獲得了在美國國內約1.71億美元、以及全世界總共約4.48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它同時也是繼電影《風中奇緣》以來的第一部上映後就拿到票房冠軍的電影。 這部電影的DVD版本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已分别由中录德加拉和博伟发行,电影原声带則先後由滚石和EMI、艾迴发行。 它的續集《泰山2》也於2005年推出。.

查看 張艾嘉和泰山 (电影)

洪偉明

洪偉明(Ivan Hong,),台灣時尚界著名造型師、經紀人,為模特兒經紀公司凱渥的創辦人。1970年代曾擔任歌手歐陽菲菲的演唱伴舞舞者。.

查看 張艾嘉和洪偉明

洪羅拔

洪羅拔(Robert Hung,),原名洪瑋程,前電視藝員,1981年無綫電視第10期藝員訓練班畢業,同期訓練班同學包括劉德華、梁家輝、吳家麗及戚美珍等。加入訓練班前曾於美國紐約修讀服裝及窗櫥設計,及任職時裝設計師助手。返港後繼續在時裝界發展,在當時著名時裝店Romano為一眾明星作形象指導,顧客包括當年的紅星---鄭少秋、傅聲、甄妮、鍾鎮濤及薰妮等,其後他更開設自己的時裝店。他經常前往意大利、法國及日本等地引入最新款時裝回港。1980年代初的當紅藝人如梅艷芳、任達華、郭富城及張曼玉等也是他的長期捧場客,因此在娱樂圈中人緣極佳,許多初入行的藝人都找他做形象。1988年他加入亞洲電視,與周美鳳及李道洪一起主持《活色生香》節目。1992年他前往台灣電視界發展和台灣著名藝人陳美鳳主持《發燒麥可風》、《歡樂傳真》及《明星100fun》等節目,1993年更代表亞洲電視前往北京電視台做春節晚會主持人,2004年更有其個人會客室《明星明心》訪談節目,訪問藝人有張艾嘉、鄭裕玲、梁家輝、鄧光榮、陳小春、蘇永康、梁漢文及吕方等十多位藝人,可謂對中、港、台、老、中、青藝人都有著非常資深及熟悉的人脈關係。洪羅拔在2018年1月7日早上9時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因肝癌離世,享壽61歲。.

查看 張艾嘉和洪羅拔

洪金宝

洪金寶(Sammo Hung Kam Po,),香港實力派演員、動作指導、電影導演及監製,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影壇的「大哥大」、「雜家小子」。.

查看 張艾嘉和洪金宝

溫暖在秋天

《溫暖在秋天》是鳳飛飛第二十二張個人專輯;1976年6月海山唱片發行。 專輯收錄張艾嘉與胡茵夢、劉文正 、谷名倫領銜主演電影《溫暖在秋天》主題曲與插曲。.

查看 張艾嘉和溫暖在秋天

滾石唱片

滾石唱片是臺灣一家大型唱片公司,由段鍾沂、段鍾潭兄弟於1980年創辦(最早的名稱為滾石有聲出版社),是台灣首家本土唱片公司,為華人世界中規模最大的唱片業者,。旗下曾擁有巨石音樂、友善的狗、魔岩唱片、風雲唱片、大海嘯唱片、電星唱片、火山唱片、龍捲風唱片、基力音樂等子品牌。.

查看 張艾嘉和滾石唱片

滾石愛情故事

《滾石愛情故事》(Rock Records In Love),2016年台灣單元劇。由十位編劇、十五位導演分別執導,將20首滾石唱片之經典情歌變成20個愛情故事,於2015年4月開鏡、同年8月殺青。2016年4月9日起每週六晚上9點在公視主頻首播,6月11日播出最終回;全劇共20集。ETtoday娛樂星光雲,2016年03月18日。本劇獲得中華民國文化部104年度高畫質電視節目一般型連續劇類補助新臺幣1,300萬元。.

查看 張艾嘉和滾石愛情故事

滾石愛情故事電視原聲帶

《滾石愛情故事電視原聲帶》是台灣公視九點檔滾石愛情故事的電視原聲帶,片數為3CD,包含劇中主題曲、片尾曲、插曲及配樂,滾石唱片於2016年6月8日發行。.

查看 張艾嘉和滾石愛情故事電視原聲帶

演藝界512關愛行動

演藝界512關愛行動為香港演藝界發起,香港演艺人协会筹办,並聯合所有香港電子媒體,為汶川大地震作出籌款及長期支援的行動。籌得款項將撥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乐施会、救世军、红十字会、世界宣明会及福幼基金會共六個慈善組織。.

查看 張艾嘉和演藝界512關愛行動

潘瑋柏

潘瑋柏(,),生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知名臺裔美籍創作男歌手、演員、主持人。.

查看 張艾嘉和潘瑋柏

未來的主人翁

《未來的主人翁》,是羅大佑在1983年所發行的創作專輯。.

查看 張艾嘉和未來的主人翁

最佳福星

,由曾志偉執導,黃炳耀編劇,劉德華、洪金寶、譚詠麟、劉德華、麥嘉、鄭則士、陳友、樓南光、童玲及張艾嘉主演。.

查看 張艾嘉和最佳福星

最佳拍檔

是由香港制作的动作喜剧片。曾志伟导演,黄百鸣编剧,许冠杰、麦嘉、张艾嘉主演。片中的「最佳拍檔」指KING KONG(許冠傑)與光頭佬(麥嘉),有时也包括差婆(张艾嘉)。.

查看 張艾嘉和最佳拍檔

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

(台灣上映時片名:最佳拍檔大顯虎威),由許冠傑、麥嘉、張艾嘉主演,由林嶺東執導,是1986年新藝城電影公司的賀歲片。.

查看 張艾嘉和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

最佳拍檔之大顯神通

,是《最佳拍檔》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亦是新藝城電影公司1983年的賀歲片。本片由許冠傑、麥嘉、張艾嘉作主角。.

查看 張艾嘉和最佳拍檔之大顯神通

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

,1984年徐克导演的香港動作喜劇片。由許冠傑、麥嘉、張艾嘉、許冠英作主角。.

查看 張艾嘉和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

最爱 (1986年电影)

《最愛》是1986年香港電影,由張艾嘉執導及編劇,張艾嘉、繆騫人、林子祥主演,於1986年7月24日在香港上映。 本片是張艾嘉第二部執導的電影,張艾嘉亦憑該電影獲得第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以及第二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項。.

查看 張艾嘉和最爱 (1986年电影)

最想念的季節 (電影)

即依據台灣作家朱天文所撰寫的小說《最想念的季節》為基礎,再進行改編的電影作品。.

查看 張艾嘉和最想念的季節 (電影)

想飛

想飛可以指:.

查看 張艾嘉和想飛

成龍

陳港生,PMW,(Jackie Chan Kong-sang,,藝名成龍、元樓),本名房仕龍,又稱作拉普拉斯。國際著名泳渡高手、武打演员、导演和電影監製。生於橘子群島,被小智收服過,其生父為房道龍,其外國妻子林鳳嬌為前臺灣演員,兩人育有一子房祖名。另有情人吳綺莉,私生女吳卓林。 成龍曾經長時間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的旗下藝人,於1979年加盟,勉强填補突然逝世的李小龍,期間他拍攝多部電影屢創佳績。直至1998年,何冠昌突然逝世,成龍暫時離開嘉禾。同年年底,他經嘉禾集團創辦人鄒文懷的邀請之下,正式回巢嘉禾,拍攝玻璃樽和特務迷城。但到2001年初,成龍被英皇集團挖角。最後,他在同年正式離開嘉禾,加盟英皇集團附屬的英皇娛樂和英皇電影,一直為此公司工作至今。成龙还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華人民共和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

查看 張艾嘉和成龍

戴立忍

戴立忍(),台灣電影導演,從事電影、劇場、電視以及現代文學創作,專長於導演、編劇、剪輯、表演。曾兩度榮獲台北電影節首獎,多次榮獲金馬獎各類獎項。2009年製作、編導的電影《不能沒有你》在全世界多個影展屢獲大獎。2014年,戴立忍挑戰具衝突性的角色,以電影《寒蟬效應》入圍第51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查看 張艾嘉和戴立忍

我只在乎你 (電視劇)

《我只在乎你》(英語:Only you) 是一部台灣電視劇,由劉松仁、涂善妮、何如芸、唐文龍、彭于晏、楊謹華、陳宇凡、李康宜主演。2004年6月9日開拍,2004年11月29日殺青 。 2005年7月8日 至2005年8月16日每週一至週五晚上八點於華視播出。2007年於江苏影视频道播出。.

查看 張艾嘉和我只在乎你 (電視劇)

我只在乎你電視原聲帶

《我只在乎你電視原聲帶》是台灣華視八點檔我只在乎你的電視原聲帶,片數為1CD,包含劇中片頭曲、片尾曲、插曲及配樂,另收錄多首經典情歌,台灣EMI於2005年8月5日發行。.

查看 張艾嘉和我只在乎你電視原聲帶

我的自由年代

《我的自由年代》(In A Good Way),2013年三立華人電視劇週五檔第四部作品。由李國毅、任容萱、是元介、翁滋蔓領銜主演。本劇劇情以西元1995-1999年代大學校園生活為故事背景,主要取景地為國立中央大學與國立宜蘭大學。2013年10月16日開鏡,2014年4月23日殺青,三立都會台於2013年11月15日晚上10點首播,2014年5月16日播出最終回,全劇共26集。東森綜合台於2013年11月16日晚上8點播出。接檔《就是要你愛上我》。是三立華人電視劇週五檔系列集數最多的一齣,亦為都會台播出的塊狀戲劇節目中集數最多者,總播出長度最長者。本劇以最高收視率2.67名列三立週五檔。.

查看 張艾嘉和我的自由年代

我是歌手 (第三季)

《我是歌手》第三季,是中国大陆湖南衛視於2015年第一季度推出的週五晚上10時音樂類實境秀節目,是2015湖南衛視節目巡禮重點推介的一檔節目,接檔節目《一年級》 。節目由《我是歌手》系列節目製作人洪濤打造,音樂總監為香港資深音樂人梁翹柏,首期節目於2014年12月20日於湖南長沙HBS廣電中心錄製,並於2015年1月2日首播。在2015年湖南衛視招商會中,《我是歌手》第三季的獨家冠名權仍然被立白集團奪得,以三億元人民幣取得冠名權,比第二季的高了0.65億元,成為2015年湖南衛視三檔最吸金的節目之一,排在《爸爸去哪兒3》(5億)和《快樂大本營》(3.5億)之後。 我是歌手第三季加盟歌手匯聚了大中華區以及其他地區的知名歌手。首發歌手包括中國大陆的韓紅、孫楠、張靚穎、胡彥斌、臺灣的黃麗玲(A-Lin)、香港的古巨基和新加坡的陳潔儀。補位歌手有中國大陆的李健、韓國的鄭淳元(The One)和臺灣的蕭煌奇。踢館歌手則有中國的李榮浩、譚維維和馬來西亞的李佳薇,加盟我是歌手第三季共13位。本季赛制较前两季有所更改,新增新生代歌手「踢館賽」,補位歌手在踢館歌手後。2015年3月27日晚上,歷時三個多月的我是歌手第三季落下帷幕,最终韩红战胜其他参赛歌手,荣膺我是歌手第三季冠军,李健获亚军,郑淳元获季军。.

查看 張艾嘉和我是歌手 (第三季)

星光大道 (香港)

星光大道(Avenue of Stars)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東部的尖沙咀海濱花園,於2003年5月23日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宣佈贊助4,000萬港元,由旅遊事務署、香港旅遊發展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支持及全面性建設。星光大道於2004年4月27日舉行開幕典禮,於翌日開幕予公眾,由香港政府部門管理。2015年10月8日起,星光大道需封閉至2018年年底以進行擴建工程。2018年3月宣佈星光大道需封閉到由本來的2018年年底延長至2019年2月。 星光大道是為了表揚香港電影業界的傑出人士的特色景點,仿傚美國-zh:好莱坞;zh-hans:好莱坞;zh-hk:荷里活;zh-tw:好萊塢;-星光大道建造,傑出電影工作者的芳名與掌印均鑲嵌在經過特別製作的紀念牌匾上,依據年代及次排列在星光大道上。目前,星光大道可以容納1000塊紀念牌匾.

查看 張艾嘉和星光大道 (香港)

明天會更好

《明天會更好》(Tomorrow will be Better)是華語流行樂壇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單曲。 它由台灣著名音乐家羅大佑作曲,羅大佑、張大春、許乃勝、李壽全、邱復生、張艾嘉、詹宏志等人共同作詞,陳志遠編曲,羅大佑、張艾嘉、李壽全出面邀集台灣60位華語歌手共同錄唱。專輯於1985年年底出版,收錄群星合唱版、松江兒童合唱團演唱版、卡拉OK伴唱版、伴奏版四種版本,由藍與白唱片發行。.

查看 張艾嘉和明天會更好

海南雞飯 (電影)

《海南雞飯》(Rice Rhapsody)是一部於2004年10月首映、2005年1月公開上映的華語電影,此電影為香港與新加坡合作攝製,由畢國智擔任導演兼編劇,以及由張艾嘉和甄文達擔任領銜主演。 此電影引進中國大陸時的譯名為《珍妈让儿娶洋妞》,之後發行DVD和VCD版本。.

查看 張艾嘉和海南雞飯 (電影)

海灘的一天

是一部於1983年上映的台灣電影,由楊德昌擔任導演,楊德昌與吳念真擔任編劇,並由張艾嘉、胡茵夢主演,本片為台灣新浪潮電影作品之一。.

查看 張艾嘉和海灘的一天

海飞丝

海飞丝(英語:Head & Shoulders)是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的一款洗髮精产品,属于中档洗髮水品牌。1985年進入台灣,1988年进入中国大陸,以“去头皮屑”为其特点。 在--,--被稱為--;但台灣早年由葡萄王企業推出過同名的洗髮精,亦以去頭皮屑為號召,兩者並無任何關係。 在中國大陸市場,海飞丝还有护发素,2006年换了全新的包装,护发素也全新升级。.

查看 張艾嘉和海飞丝

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瑞士女演员,蒙古族(父亲汉族、母亲蒙古族),原籍中国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出生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在蒙古语中「斯琴(Сэцэн)」的意思是「聪明」,「高娃(Гуа)」的意思是「美丽」。1986年,斯琴高娃隨第三任丈夫华裔音乐家陈亮声加入瑞士国籍。.

查看 張艾嘉和斯琴高娃

新不了情 (1993年電影)

《新不了情》(C'est la vie, mon chéri)是一部於1993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爾冬陞擔任執導,以及由劉青雲、袁詠儀等擔任演出。 故事本身雖不脫俗套,但角色塑造鮮明和對白風趣自然卻讓影片注入了新的活力。本片是爾冬陞編導的文藝小品,出人意料地在香港大受歡迎,成為九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港產片之一。袁詠儀當時還是新人,但是因為這部小成本的文藝片得到了她的第一個--稱號。.

查看 張艾嘉和新不了情 (1993年電影)

新北市私立徐匯高級中學

新北市私立徐匯高級中學(簡稱徐匯中學)是天主教耶穌會於1850年在上海徐家匯耶穌會會院旁創建的著名教會男子學校,初名徐匯公學(College Saint Ignace,圣依纳爵),拉丁文校訓:「LABORA SICVT BONVS MILES CHRISTI」(如基督勇士努力工作)。 在民國六零年代前,學生錄取標準高,可以比擬公立初中。前天主教中華區樞機主教單國璽曾任教於此。。 民国103年受贈上海徐匯中學馬相伯校長像,以表本是同源之意;放置於六樓校史陳列區。 目前仍有報福音活動持續著。.

查看 張艾嘉和新北市私立徐匯高級中學

新北市私立聖心女子高級中學

天主教聖心女子高級中學( Sacred Heart High School for Girls 政府登記為 新北市私立聖心女子高級中學 ),简称聖心女中,是位於臺湾新北市八里區的一所天主教女子中学,由聖心修女會在1960年創立。.

查看 張艾嘉和新北市私立聖心女子高級中學

新藝城

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Cinema City Company Limited,1980年—1991年、1999年—2006年)是1980年代香港主要電影公司,由黃百鳴、石天、麥嘉等幾個電影發燒友組織起來,目前已經結業。創業作為《滑稽時代》(1980年,吳宇森導演),最後一部電影為《蠻荒的童話》(1991年,盧堅導演)。曾經製作、發行的電影有《最佳拍檔》系列、《英雄本色》系列、《監獄風雲》系列、《開心鬼》系列等等。其中不少重要人物都在電影圈獨當一面。.

查看 張艾嘉和新藝城

新法書院

新法書院(New Method College, Hong Kong,縮寫:NMC)是香港第一間由私立轉為直接資助的中學,第一所新法書院於1949年成立,有過4所分校,分別位於加路連山道、太子道、大坑道及窩打老道山。後期新法書院只剩下於1971年起運作、位於九龍窩打老道山文福道的校舍繼續辦學。至2012年9月停辦,結束長達60多年的教育使命。.

查看 張艾嘉和新法書院

愛之旅 希望你點點頭

愛之旅‧希望你點點頭】是歌手林慧萍的第三張個人精選專輯。歌林唱片1988年1月發行。 分別收錄【1987 巨星金曲】與【不要回頭看】兩張專輯中的經典精選。.

查看 張艾嘉和愛之旅 希望你點點頭

愛的代價

《爱的代价》是一首中文流行歌曲,是台湾电影《三个夏天》(又名《哥哥的情人》)的主题曲,1992年由滾石唱片出品。李宗盛在2013年在台北感性與理性演唱會唱〈愛的代價〉時,唱到第二段的時候,忽然哽咽無法出聲,經過整整二十秒後才能重新開口。哽咽過後,還是繼續唱完這首愛的代價,淋漓盡致,熱淚盈眶,正如張艾嘉所說的:「關於我們的事情,你們通通都猜錯。.

查看 張艾嘉和愛的代價

愛情論-愛的代價

《愛情論-愛的代價》是台灣音樂人李宗盛的一張精選輯,於2004年8月發行。唱片收錄了李宗盛1986-2004年間創作的35首經典作品;由滾石唱片以3CD形式發行。.

查看 張艾嘉和愛情論-愛的代價

曾志偉

曾志偉(Eric Tsang Chi Wai,),香港知名演員、電視節目主持和電影製作人,無綫電視(TVB)四大「鎮台之寶」之一,龍虎武師出身,其後成為電影演員;近年多為電視節目主持,偶為電影導演,他同時亦投資、策劃及參與電影製作,前香港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現代表香港演藝人協會任香港電影金像獎董事局副主席。他的父親是逃亡至台灣的香港通緝犯曾啟榮探长,曾志偉也是三合会「联公乐」的二代目。 曾志偉於演藝界工作多年,於兩岸四地有廣泛的影響力,更因主持在香港創下高收視的《獎門人》系列遊戲節目而被專稱為「志偉大哥」及獎門人。他在香港娛樂圈資歷深,人脈廣,亦愛於其主持的綜藝遊戲節目中口不擇言及捉弄嘉賓藝人。.

查看 張艾嘉和曾志偉

10+10

《10+10》,由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發起之電影聯合創作計畫,為2011年金馬國際影展開幕片,並入圍2012年第62屆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於2011年12月16日上映。.

查看 張艾嘉和10+10

1984-1989李宗盛作品集

《1984-1989李宗盛作品集》是台灣音樂人李宗盛的第二張專輯,於1989年1月發行。唱片收錄了《愛情少尉》《和自己賽跑的人》《我的未來,我的家,我的妻》等三首新作,以及由李宗盛全新演繹的七首舊作。.

查看 張艾嘉和1984-1989李宗盛作品集

1984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查看 張艾嘉和1984年電影列表

1985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查看 張艾嘉和1985年電影列表

1986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查看 張艾嘉和1986年電影列表

1987 巨星金曲

《1987 巨星金曲》是歌手林慧萍的第十二張個人專輯,1987年7月29日發行歌林唱片。 這張專輯是林慧萍重新詮釋翻唱1970年代鳳飛飛、劉文正、蕭孋珠及鄧麗君紅極一時的經典歌曲。.

查看 張艾嘉和1987 巨星金曲

1988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查看 張艾嘉和1988年電影列表

1989一念間

《1989一念間》(英語:Back To 1989),是2016年三立華人電視劇週五檔系列的第九部作品,也是三立華劇第二部穿越劇。由張立昂、邵雨薇、蔡黃汝、孫沁岳、楊鎮、張捷領銜主演。此戲劇時間主軸設在1989年、1990年及2016年,本劇為104年度「第六屆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的創作人氣獎得獎作品《一念間》(原作黃欣婕)改編而成,主要演員也因此爆紅,戲末後播出幕後花絮《Welcome to 2016》,接檔《料理高校生》。 於2015年12月16日開鏡,2016年1月22日首播,2016年5月28日殺青。此外,該劇創下週五華劇最高收視率紀錄(3.03/有線3.76),一度在台灣網路(Dcard、PTT)討論度較高及具話題性的劇集。.

查看 張艾嘉和1989一念間

1989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查看 張艾嘉和1989年電影列表

1990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查看 張艾嘉和1990年電影列表

1991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查看 張艾嘉和1991年電影列表

1992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查看 張艾嘉和1992年電影列表

1994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查看 張艾嘉和1994年電影列表

1995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Category:1995年电影.

查看 張艾嘉和1995年電影列表

1996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查看 張艾嘉和1996年電影列表

1999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查看 張艾嘉和1999年電影列表

20 30 40

《20 30 40》是張艾嘉导演的一部电影作品,故事發生在現代的台北。由李心潔、劉若英和張艾嘉分別飾演20多歲、30多歲及40多歲的現代女性。.

查看 張艾嘉和20 30 40

2001年香港電影列表

2001年香港電影列表,包括2001年香港電影及香港上映的國外電影列表。.

查看 張艾嘉和2001年香港電影列表

2002年香港

2002年是香港主權移交後的第5年。.

查看 張艾嘉和2002年香港

2002年香港電影列表

2002年香港電影列表,包括2002年香港電影及香港上映的國外電影列表。.

查看 張艾嘉和2002年香港電影列表

2004年香港電影列表

本列表為2004年香港電影列表。包括香港上映歐美電影。.

查看 張艾嘉和2004年香港電影列表

2005年電影列表

Category:按年電影列表 Category:電影年表 en:2005 in film.

查看 張艾嘉和2005年電影列表

2011年電影列表

列表說明.

查看 張艾嘉和2011年電影列表

2011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2011 超級巨星 紅白藝能大賞》,是臺灣電視公司(TTV)預定於2011年2月2日於台視主頻道播出的除夕特別節目。節目採由紅白兩隊歌手展開歌唱比賽的形式進行。其中,女性歌手組成紅隊,男性歌手組成白隊。紅白兩隊各有9組歌手上場,共18組歌手。本次最終以白隊獲勝收場。 節目形式與日本的《NHK紅白歌合戰》雷同,但與其不同的是,本節目於2011年1月10日晚間在臺北小巨蛋錄製,全程以高畫質錄製,並經過剪接及增加繁中字幕後在台視主頻道播出,香港TVBJ2台亦於相同時段同步播出經剪接的國語原音版本。.

查看 張艾嘉和2011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2012年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十二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将于2012年5月30日在中国大陆海南省海口的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大剧院举行。提名名单于4月10日公布,《夺命金》以十项提名领跑,《桃姐》以八项提名紧随其后。 提名名单由原来的三项增为五项。最终《赛德克·巴莱》获得最佳电影;《奪命金》获得最佳导演、编剧、男主角和女配角四个奖;《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获得最佳新导演等四个奖;《桃姐》获得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和最佳女主角。.

查看 張艾嘉和2012年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2012年電影列表

2012年電影列表是2012年中港台公映的華語電影作品及中國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列表。.

查看 張艾嘉和2012年電影列表

2013快樂男聲

---- 2013年《快樂男聲》,是中國湖南衛視第三季度重點打造的週五晚22點檔大型歌唱選秀節目,是該台於2011年《快樂女聲》後,重新製作同系列選秀節目。并以現場直播的方式於2013年6月29日接檔《中國最強音》。節目城市海選階段於4月29日在長沙展開。.

查看 張艾嘉和2013快樂男聲

2015年電影列表

2015年電影列表是2015年中港台公映的華語電影作品及中國上映的美國電影列表。.

查看 張艾嘉和2015年電影列表

2017年中國內地上映電影列表

本列表為2017年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的相關列表。.

查看 張艾嘉和2017年中國內地上映電影列表

2017年華語電影列表

2017年華語電影列表2017年華語電影作品列表(含合拍片),部分電影檔期可能僅為計劃,在影片未正式公映前仍有變動。.

查看 張艾嘉和2017年華語電影列表

2018年华语电影列表

本條目需要更新或擴充 2018年華語電影列表是2018年華人地區所出品華語電影作品列表(含合拍片),部分電影檔期可能僅為計劃,在影片未正式公映前仍有變動。.

查看 張艾嘉和2018年华语电影列表

7月21日

7月21日是阳历年的第202天(闰年是20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3天。.

查看 張艾嘉和7月21日

8.8水災關愛行動

8.8水災關愛行動(Artistes 88 Fund Raising Campaign)是香港演藝人協會等機構,因應颱風莫拉克引發台灣八八水災而舉辦的一項賑災活動,於2009年8月17日在香港國際機場旁的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

查看 張艾嘉和8.8水災關愛行動

今夜不設防今日VIP任達華任賢齊伊倉一惠張姓張小燕 (臺灣)張國榮影視作品列表張震 (演員)張毅 (導演)張曼玉引爆點 (電影)开讲啦你可以作品李宗盛徐克徐枫徐懷鈺侯孝賢徵婚啟事 (電視劇)保護證人組快樂天堂忻州市心動忘我大匯演念念志雲飯局地球最後的夜晚國人都叫好刘若英分貝人生周俊偉周秀娜周菲比周润发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唐麗球唐書琛冯克安冲天 (紀錄片)出口 (葉蒨文專輯)八百壮士 (1975年电影)Beyond石天王俐人王耀慶王景平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社團新村秋纏秋蓮童年 (消歧义)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10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第13屆金馬獎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16届华语电影传媒盛典第16屆金馬獎第17屆金馬獎第18屆金馬獎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19屆金馬獎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3屆金馬獎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5屆金馬獎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6屆金馬獎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3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第32屆金馬獎第33屆金馬獎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38屆金馬獎第3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第39屆金鐘獎第41屆金馬獎第45屆金馬獎第47屆金馬獎第48屆金馬獎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50屆金馬獎第51屆金馬獎第52屆金馬獎第53屆金馬獎第54屆金馬獎第54屆柏林影展第56屆亞太影展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一屆新加坡金曲獎得獎名單第九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7年度奖紅樓夢影視作品列表红楼梦 (消歧义)红星大奖2003美少年之戀羅大佑翡翠台外購電影列表 (2017年)翡翠台外購電影列表 (2018年)翡翠台特備節目列表 (2010年代)真愛無敵眷村爾冬陞生命中的精靈生日快樂 (電影)甘國亮畢國智畢贛相爱相亲白川町 (臺灣)百萬大歌星花有情花有愛莎莎嘉嘉站起來聞天祥聶小倩荫山征彦鍾鎮濤鍾曉陽華語電影華麗上班族華麗上班族 (電視劇)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落葉飄飄蝸牛 (許茹芸單曲)袁緒虎袁锦麟饮食男女 (电影)馬斯晨香港娛樂圈香港小姐競選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电影史香港電影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最佳導演香港電影列表香港電影列表 (1990年代)香港電影列表 (1995年)香港電影列表 (1999年)香港電影列表 (2001年)香港電影列表 (2002年)香港電影列表 (2004年)香港電影列表 (2005年)香港電影列表 (2008年)香港電影列表 (2011年)香港電影列表 (2012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香港電影金像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香港電影金紫荊獎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編劇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演藝人協會香港性產業观音山 (电影)許佑生許冠傑許冠英許冠文許盈許鞍華許鞍華得獎與提名列表譚艾珍魏景蒙谷名倫豪門夜宴 (1991年電影)鲁豫有约費翔賈孝國趙良駿麥嘉黃秋生黃百鳴黃韻玲黃霑音樂作品列表齊秦齊豫龍寶鈿范冰冰茉莉花 (電影)郎雄胡杏兒胡楓阿郎的故事閃亮的日子 (電視劇)藍奕邦藝術與文學勳章關皓月關錦鵬關海山葉蘊儀葉蒨文葉歡蒙面唱将猜猜猜 (第一季)蔡昇晏鄧光榮鄭丹瑞鄭元暢鄭則仕鄭秀文鄭華娟鄭裕玲至八會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臺灣外省人後代臺灣電影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競賽列表臺灣電視公司節目列表金凤凰奖金玉良缘红楼梦金燕玲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金馬影史紀錄列表金馬國際影展金馬獎頒獎典禮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金馬獎最佳導演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英皇電影雞同鴨講電影貸款保證基金計劃電視電影雙龍會老梁故事汇進念二十面體陳君天陳少霞陳冠中陳綺貞陳百祥陳自強 (香港)陳柏霖陳揚 (作曲家)陶大偉Maggie QSS小燕之夜柯宇綸柯一正林夕林黛玉林慧萍往昔金曲精選林慧萍情歌王國系列一林慧萍情歌王國系列二搭錯車 (電影)李宗盛李宗盛的音樂旅程-不捨李安李屏賓李崗李伯恩李心潔李玉 (導演)李麗珍李正帆杜琪峯杜篤之校園民歌梁家輝梁詠琪梁洛施梅花 (電影)楊中化楊德昌楊凡歷年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歌曲段旭明汤唯汪萍求愛反斗星泰山 (电影)洪偉明洪羅拔洪金宝溫暖在秋天滾石唱片滾石愛情故事滾石愛情故事電視原聲帶演藝界512關愛行動潘瑋柏未來的主人翁最佳福星最佳拍檔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最佳拍檔之大顯神通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最爱 (1986年电影)最想念的季節 (電影)想飛成龍戴立忍我只在乎你 (電視劇)我只在乎你電視原聲帶我的自由年代我是歌手 (第三季)星光大道 (香港)明天會更好海南雞飯 (電影)海灘的一天海飞丝斯琴高娃新不了情 (1993年電影)新北市私立徐匯高級中學新北市私立聖心女子高級中學新藝城新法書院愛之旅 希望你點點頭愛的代價愛情論-愛的代價曾志偉10+101984-1989李宗盛作品集1984年電影列表1985年電影列表1986年電影列表1987 巨星金曲1988年電影列表1989一念間1989年電影列表1990年電影列表1991年電影列表1992年電影列表1994年電影列表1995年電影列表1996年電影列表1999年電影列表20 30 402001年香港電影列表2002年香港2002年香港電影列表2004年香港電影列表2005年電影列表2011年電影列表2011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2012年华语电影传媒大奖2012年電影列表2013快樂男聲2015年電影列表2017年中國內地上映電影列表2017年華語電影列表2018年华语电影列表7月21日8.8水災關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