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張才

指数 張才

張才(Chang Tsai;),臺灣攝影家。出生於臺北大稻埕,青年時期受兄長張維賢影響赴日本研習攝影。與同時期的鄧南光、李鳴鵰並稱為「攝影三劍客」或「快門三劍客」,活躍於1930-1950年代。2014年入選IPA亞洲30位最具影響力攝影師。2014年5月4日逝於臺北自宅。.

5 关系: 台灣攝影中華民國張舉 (成化進士)張斌 (正統進士)鄧南光

台灣攝影

台灣攝影是台灣藝術類型的一種,隨著歷史快速的變遷,1858年到1895年的台灣攝影被分為台灣日治前時期,1895到1945年,被分為日治時期的台灣攝影。1945年戰後,則是台灣當代攝影時期。 在日治時代結束之後,過去日本人在台灣所建立的攝影會社多半沒落、而且被視為外國文化的一種。但台灣人所建立的攝影團體,則開始發展,其中有幾位著名的攝影師,如張才、鄧南光、李鳴雕三人,在台灣攝影界有「攝影三劍客」之稱。他們的鏡頭忠實的紀錄了台灣早期社會人文影像。 今日在台灣攝影界被視為具有國際性知名度的攝影師也不少,分別有張照堂(第三屆國家文藝獎暨第三十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柯錫-杰-(第十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張詠捷、吳忠維、謝春德、何經泰、莊靈、劉振祥、阮義忠等人。他們被視為台灣攝影的重要推手和紀錄者。 台灣的新銳攝影師之中,目前較為知名的是張乾琦,他曾獲得1998年「世界新聞攝影獎」日常生活類獎項第二名,上一次台灣攝影師獲得此獎是1984年的林國彰。 近年來台灣攝影歷史的追尋和研究資料日漸增多,1985年行政院文建會開展了「百年台灣攝影史料整理工作」,透過許多田野調查和文獻收集,鼓勵了不少對攝影史有興趣的學者。 1990年開始,臺北市立美術館也開始收藏台灣攝影原作,如今隨著數位攝影技術的進步,台灣攝影具有相當蓬勃的現象,舉凡入口網站、便利商店和企業活動,多有攝影比賽的準備與籌畫。.

新!!: 張才和台灣攝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張才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張舉 (成化進士)

張舉(),字孟賢,直隸真定府欒城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張才和張舉 (成化進士) · 查看更多 »

張斌 (正統進士)

張斌(),字文質,直隸廣平府永年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天府鄉試第二十八名。正統四年(1439年),參加己未科會試,得貢士第八十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二十七名。曾祖父張才,曾任元任驛丞。祖父張成。父亲張宗顏。.

新!!: 張才和張斌 (正統進士) · 查看更多 »

鄧南光

鄧南光,本名鄧騰輝,臺灣新竹北埔客家人,臺灣攝影先驅者,與張才、李鳴雕三人有「臺北攝影三劍客」之合稱。.

新!!: 張才和鄧南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张才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