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張安樂

指数 張安樂

張安樂(),綽號「白狼」,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出生於南京市,毒梟、黑道大老、竹聯幫創立元老之一,現任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和中国民主进步党荣誉总监。.

62 关系: 壹電視新聞台太陽花學運太陽花學運周邊話題太陽花學運時間軸對民主進步黨的批評與爭議中國民主進步黨中華統一促進黨中華民國政黨中華愛國同心會五四运动張安樂國會示威事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友列表周榕王世堅王幸男王炳忠砰砰樂隊童仲彥竹联帮眷村統派白狼 (消歧義)白色正義社會聯盟馬以南馬冰如高美芳譚艾珍魏嘉賢魏東河魏懷良黃偉哲黃之鋒返還國會運動郝龍斌郭冠英蔡英文蔡易餘臺北市私立延平高級中學臺灣各界對於太陽花學運的反應臺灣黑金政治集會遊行法陳啟禮柯建銘林淑芬換柱爭議李宗奎李鴻源楊智淵毒梟江南案...淡江大學校友列表新党历史新黨新野百合學運時事通識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13年6月臺灣2014年4月臺灣2015年高雄監獄挾持事件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17年中國新歌聲上海·臺北音樂節抗議事件411包圍中正第一分局事件 扩展索引 (12 更多) »

壹電視新聞台

壹新聞(英語:Next TV,全名「壹電視新聞台」),為壹電視旗下的新聞頻道,於2010年7月30日晚間7點官網試播,同年12月28日在壹網樂平台開播,並於2011年7月20日取得電視廣播節目衛星執照。目前能收看到此頻道的平台有中華電信MOD506頻道(HD)、台灣有線電視系統49頻道(HD),同時也提供iOS及Android系統壹電視新聞台APP兩版本直播。.

新!!: 張安樂和壹電視新聞台 · 查看更多 »

太陽花學運

太陽花學運,又稱318學運、佔領國會事件,是指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間,臺灣部分大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佔領中華民國國會立法院的社會運動事件。.

新!!: 張安樂和太陽花學運 · 查看更多 »

太陽花學運周邊話題

太陽花學運,是指臺灣時間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期間的臺灣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事件。由於該事件為中華民國立法院有史以來首次遭到民眾佔領,全國震動矚目,而期間又長達二十餘日,因而衍生若干與此次抗爭行動具相當關連之事件或高度相關之話題等,詳見下文所述。.

新!!: 張安樂和太陽花學運周邊話題 · 查看更多 »

太陽花學運時間軸

太陽花學運是指自2014年3月18日開始,由臺灣學生主導並且以中華民國立法院為主要據點的社會運動。其中在當天9時,反對中國國民黨單方面將《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宣告存查的學生佔據了立法院議場。儘管內政部警政署曾經多次嘗試驅離佔領議場的抗議學生卻都宣告失敗,與此同時來自臺灣各處的示威群眾也紛紛前往立法院附近支援。.

新!!: 張安樂和太陽花學運時間軸 · 查看更多 »

對民主進步黨的批評與爭議

對民主進步黨的批評與爭議主要收錄了與民主進步黨相關的批評與爭議。.

新!!: 張安樂和對民主進步黨的批評與爭議 · 查看更多 »

中國民主進步黨

中國民主進步黨,簡稱中國民進黨,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主席为周庆峻,兼中華愛國同心會會長。張秀葉任該党秘書長兼該會秘書。該黨榮譽總監为張安樂。.

新!!: 張安樂和中國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中華統一促進黨

中华统一促进党,简称统促党,为中华民国的紅色统派政党之一,具有黑社會背景。该党支持、頌揚中國共產黨,支持共產黨的九二共识版本、一中原则等主张,并以促成兩岸一国两制为宗旨,在公開活動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新!!: 張安樂和中華統一促進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政黨

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截至2017年10月28日共有334個登記政黨存在,主管機關為內政部民政司。 目前立法院以民主進步黨為第一大黨,中國國民黨為最大在野黨,尚有時代力量、親民黨、全民參政大聯盟、無黨團結聯盟擁有部分席次;而地方議會除上述政黨外,另有台灣政黨全民參政大聯盟、台灣團結聯盟、民國黨、新黨、綠黨、劳动党、台灣第一民族黨、樹黨擁有席次。.

新!!: 張安樂和中華民國政黨 · 查看更多 »

中華愛國同心會

中華愛國同心會,簡稱愛國同心會,是臺灣一個統派政治團體,于1993年在臺北市成立。早期稱擁護中華民國,但後來改公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一國兩制」方式統一臺灣,並反臺灣獨立、反对法轮功,支持共產黨,在各種活動拿著共產黨的五星紅旗台北市多地發生滋擾事件。每月固定於台北市西門町舉辦《和平統一論壇》,向台北市政府申請路權,但經常受到台獨大旗隊滋擾與暴力相向,疑似台獨大旗隊佔地為王未曾申請西門町路權,台北市政府以及萬華分局漢中派出所未曾取締違法行為。.

新!!: 張安樂和中華愛國同心會 · 查看更多 »

五四运动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中华民国8年)5月4日的北洋政府治下的京兆地方,是一场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公民、市民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和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行動。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有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游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之口號是「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處媚日官員)」。 广义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及批判華夏传统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的英文“Science”),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2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局委員長陳獨秀和秘書毛澤東聯名發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的黨團體的組織展開“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紀念和宣傳活動,強調恢復國權運動、新文化運動,紀念五五(馬克思生日),目的在於傳播馬克思主義。1939年八路軍總政治部、中共中央青委發出《關於部隊紀念“五四”青年節工作的指示》,明確指出中央青委決定每年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後成中国大陸的固定節日)。.

新!!: 張安樂和五四运动 · 查看更多 »

張安樂國會示威事件

張安樂國會示威事件,於2014年4月1日在台灣的示威事件。主事者張安樂為現任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前竹聯幫大老。於當日企圖領導支持者,进入立法院議場,以抵制佔領國會的太陽花運動。.

新!!: 張安樂和張安樂國會示威事件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這個列表是列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的知名校友,以活躍的領域作為首要分類依據。並以附中班號依序排列。.

新!!: 張安樂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周榕

周榕(),生於台灣,台灣黑道人物與企業家,竹聯幫創始成員之一,為陳啟禮出道時的大哥。綽號周霸子,被尊為竹聯幫的名譽領袖。乾女兒邱惠美(綽號叫糖糖,英文名字Candy)為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童仲彥所追求。.

新!!: 張安樂和周榕 · 查看更多 »

王世堅

王世堅(),生於中華民國臺北市,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一邊一國連線成員之一,為第八、九、十一、十二屆台北市議員,前立法委員。最早出任台北市議員,2005年當選中華民國第六屆立法委員,2008年連任失利後回鍋擔任台北市議會第十一、十二屆議員。身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他是二二八和平促進會理事長。因長年學習小提琴,為鄉情重奏團小提琴手。.

新!!: 張安樂和王世堅 · 查看更多 »

王幸男

王幸男(),臺灣政治人物,臺南市玉井區人。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曾經以炸彈郵包行刺謝東閔等政府官員,而囚禁於綠島。出獄後持續投入黨外反對運動與台灣獨立運動,加入民主進步黨。.

新!!: 張安樂和王幸男 · 查看更多 »

王炳忠

王炳忠(),筆名卜正,中華民國台南佳里人,成長於台北市萬華區。王炳忠為新黨黨員,出身於黨主席郁慕明培育的新黨青年軍,現任該黨的青年委員會主席、全國委員會新聞聯絡人兼發言人,亦為抗獨史陣線召集人。2014年時,因破音大唱《中華民國頌》,反對佔領國會事件而出名。其戶籍現隨父親遷至新北市板橋區,曾參與2014年新北市板橋區市議員選舉並在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列為新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6名,惟皆落選。目前被法務部調查局指控涉嫌違反國安法,身陷王炳忠案,并遭到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起訴。.

新!!: 張安樂和王炳忠 · 查看更多 »

砰砰樂隊

樂隊(Bang Bang Band)是一個於民國93年(2004年)在台北成立的樂團。正式成型前,於中正紀念堂“大中至正”牌樓下廣場彈唱,激勵當時的新野百合學運。成立“砰砰樂隊”後,積極參予政治運動,創作歌曲多半以針砭時事、關懷社會弱勢族群為主軸。目前已發行《命運的子彈》、《檳榔交出來》等兩張專輯,其中《檳榔交出來》專輯入圍第十八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及“最佳專輯製作人”兩獎項。.

新!!: 張安樂和砰砰樂隊 · 查看更多 »

童仲彥

童仲彥(Tung Chung-yen,1973年7月8日-)臺灣無黨籍政治人物,苗栗縣竹南人,一邊一國連線成員。新竹中學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學士、劍橋大學社會政治學碩士。曾任中天新聞臺記者、臺視新聞記者、民視新聞記者、2006年美國國務院領袖計畫交換記者、民視新聞臺《頭家來開講》主持人。現任臺北市議員、曾為民進黨黨員。 2017年1月25日,被爆料涉有對歷任伴侶(前妻、女友、妻子)嚴重肢體家暴,但童仲彥否認家暴動粗,僅坦承有拉扯,26日宣布自行退出民進黨,2月8日民進黨中常會通過開除童仲彥黨籍,2月13日生效。同年8月15日,北檢認定他涉嫌詐領助理補助費12萬多元,遭檢方依違反《貪污治罪條例》詐取財物罪和偽造文書等罪起訴。 2018年,推動設立性專區,並經常實況探訪臺灣私娼寮的行程。.

新!!: 張安樂和童仲彥 · 查看更多 »

竹联帮

臺灣著名的國際性華人黑社會組織,成立於1956年,主要活動地域在臺灣北部與中國大陸等地。兩岸三地及東北亞、東南亞,甚至歐美等國家都有關係勢力,正式的核心成員約有20,000人,包含準成員與海內外關係合夥人號稱高達100,000人。目前與四海幫、天道盟並稱為台灣三大黑幫。 1984年,竹聯幫就陳啟禮等人因江南案而引發國際社會注目,也導致臺美兩國之間的政治關係,迫使台灣當局執行一清專案全國大掃黑,導致波及影響其他角頭不滿,間接影響台灣黑社會的發展。 2005年9月9日竹聯幫大老,黑道人稱白狼的張安樂在台灣台北市成立「中華統一促進黨」,號稱有成員三萬人,其中90%成員是竹聯幫黑道份子。統促黨主張「一個中國」,行動採用暴力脅迫台灣平民百姓,來達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台灣的目標.竹聯幫搖身一變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的代理人。 2008年,被美國《外交政策》期刊列為全球第四危險組織,並指竹聯幫近年來活動地盤已經由台灣擴張到東南亞,菲律賓甚至達美國、歐洲及澳洲,成為國際性黑道幫派。竹聯幫非法活動項目包含走私販毒、人口販運、賣淫、政治謀殺...等等。 2017年,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公開兩度點名並且強力譴責竹聯幫與香港14K聯手走私毒品至菲律賓,是菲律賓的毒品主要供應來源,再度引起國際關注。.

新!!: 張安樂和竹联帮 · 查看更多 »

眷村

眷村是指台灣自1949年起至1960年代,來自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後,政府機關為其興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不過,有部份人廣義認定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隨著歷史的演進,眷村也成為臺灣文化與臺灣歷史裡不可或缺的重要歷史文化資產。 此外,駐台美軍軍官、士官及其家屬在台的宿舍,亦有「眷村」之稱。例如台中市美村路,街名便來自「美軍眷村」的簡稱。.

新!!: 張安樂和眷村 · 查看更多 »

統派

統派是指主張中国統一、反對兩岸分治的势力、组织或人物。 根据统一方式不同,统派分为“急統”与“緩統”或“和统”与“武统”几种。与之相对的,主张“不統、不獨、不武”的则被认为是“维持现状”派;主张“台湾独立”的则称为“独派”。 根据政治立场不同,台湾社會的统派又分为红统(親中共)、蓝统(親中國國民黨)以及中間派等三種不同的派系。这仅是按一般印象来划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学分类,可能存在不同意见。.

新!!: 張安樂和統派 · 查看更多 »

白狼 (消歧義)

白狼即北極狼,是灰狼的亞種。 白狼还可以指:.

新!!: 張安樂和白狼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白色正義社會聯盟

白色正義社會聯盟,簡稱白色正義、白盟,台灣社會運動團體,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期誕生的團體,成立時的訴求是支持通過服貿協定,對抗太陽花學運提出的訴求,要求佔據立法院的學生返還國會,總召、創辦人為比特威。.

新!!: 張安樂和白色正義社會聯盟 · 查看更多 »

馬以南

以南(),生於重慶市,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馬英九的大姐,馬鶴凌長女。 她曾任國民黨中央委員、中央評議委員,擁有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長居美國。.

新!!: 張安樂和馬以南 · 查看更多 »

馬冰如

冰如(),本名馬自東,生於中國湖南長沙,中國國民黨黨員,教育工作者,擁有中華民國與美國雙重國籍。作為馬鶴凌之三女,她是馬英九的三姐。長期居住於美國,1997年從美國移居中國北京。.

新!!: 張安樂和馬冰如 · 查看更多 »

高美芳

美芳,又名王知蘭、王蘭、高王蘭,人稱愣嫂,綽號女王蜂,台灣女藝人、黑道人物、前女性幫派竹聯幫虎堂虎鳳隊首腦。.

新!!: 張安樂和高美芳 · 查看更多 »

譚艾珍

譚艾珍()台灣女藝人,資深演員。.

新!!: 張安樂和譚艾珍 · 查看更多 »

魏嘉賢

魏嘉賢(1978年7月13日- )台灣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現任花蓮市市長,曾任三屆花蓮縣縣議員。2016年代表國民黨參與因時任花蓮市長田智宣逝世而舉行的市長補選,以五成四得票率擊敗民進黨提名的田智宣遺孀張美慧而當選。.

新!!: 張安樂和魏嘉賢 · 查看更多 »

魏東河

魏東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曾任花蓮市民代表與三屆花蓮縣議員,是當地派系人物,曾因作票和買票賄選而被判刑。.

新!!: 張安樂和魏東河 · 查看更多 »

魏懷良

魏懷良(),生於台灣花蓮縣,綽號「老夫子」,前竹聯幫太極堂堂主、竹聯中常委。.

新!!: 張安樂和魏懷良 · 查看更多 »

黃偉哲

黃偉哲(Huang Wei-cher,),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現任民主進步黨籍臺南市選區立法委員,曾任陳定南、盧修一、葉菊蘭助理。醫師之子,生於臺南縣七股鄉(今臺南市七股區),畢業於建中、臺大,取得美國耶魯、哈佛雙碩士。 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以76.47%得票率、146,414票壓倒性票數,當選立法委員,得票率是全台立委候選人最高者,也是當屆選舉台灣本島第一個自行宣布當選的候選人。 2018年民進黨台南市長初選,黃偉哲以近42%的支持度,勝過其他五位初選參選人。 黃偉哲包含自己,一共有五個兄弟姊妹,除妹妹黃智賢及弟弟蘇紫雲外,皆無參與政治事物;而黃偉哲亦與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為堂兄弟。.

新!!: 張安樂和黃偉哲 · 查看更多 »

黃之鋒

黃之鋒(Joshua Wong Chi-fung;),香港自決派社會運動人士,現任香港眾志秘書長。曾任學民思潮召集人,因為關注香港教育局打算新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而知名於香港,並因而加入香港社會運動。.

新!!: 張安樂和黃之鋒 · 查看更多 »

返還國會運動

返還國會運動,又稱反反服貿運動,2014年3月在台灣出現的反對太陽花學運的數個行動的總稱,這些行動的訴求略有差異,包括反反服貿、反太陽花學運佔據立法院、反學運部分訴求(退回服貿、先立法再審查、召開公民憲政會議)。.

新!!: 張安樂和返還國會運動 · 查看更多 »

郝龍斌

郝龍斌(),出生於臺灣省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今臺北市士林區),籍貫江蘇鹽城,中國國民黨藉政治人物,父親是前行政院院長、陸軍一級上將郝柏村,曾加入新黨,後重返中國國民黨。曾任第3-4屆立法委員、環保署署長及第4-5任臺北市市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2017年1月7日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選舉,以第三名落選。.

新!!: 張安樂和郝龍斌 · 查看更多 »

郭冠英

郭冠英(),筆名:范蘭欽、郭才子,籍貫貴州清鎮,臺灣新竹人,新黨黨員,曾經擔任記者、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派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新聞組長,2009年因在職期間以筆名范蘭欽撰文發表辱與國家言論與貶抑與其政治立場不同的臺灣本省人、蓄意欺瞞等行為被中華民國政府以「蓄意欺瞞、言行不檢、嚴重損害政府及公務人員聲譽」為由免職。2014年3月甄選進入中華民國政府單位復職1個月後即屆退,被監察委員糾正省府並通過,於同年7月順利退休暫時不放月退俸,後自稱成功領取月退俸。 法治時報社長黃越宏於2014年稱目前郭冠英為《中國時報》「地下總主筆」,指他每周五在神旺飯店召開會議,檢討新聞及言論方向。.

新!!: 張安樂和郭冠英 · 查看更多 »

蔡英文

蔡英文(,排灣語名:Tjuku Tsai),現任中華民國總統、民主進步黨中央委员会主席及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祖籍福建漳州,籍貫屏東枋山,生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曾居於新北市永和區,現遷入總統官邸「永和寓所」。2000年正式踏入政壇,任職於各個部門。蔡英文於2008年民進黨下野之際首次當選民進黨主席,成為臺灣第一位女性的主要政黨領袖。2012年首次代表民進黨參選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成為台灣首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最終以80萬票之差敗給競選連任之馬英九。2016年再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選舉,擊敗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總統,也是继朴槿惠之后亞洲第二位女性國家元首。.

新!!: 張安樂和蔡英文 · 查看更多 »

蔡易餘

蔡易餘(英文:Tsai Yi-yu,),父親蔡啟芳曾任立法委員,目前為現任中華民國第9屆立法委員.

新!!: 張安樂和蔡易餘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私立延平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延平高級中學(Taipei Private Yanping High School),位於臺灣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的一所完全中學。男女合校,自2014年9月開始,國中、高中部均改為男女合班。 該校每學期有四次段考,幾乎所有科目均有考試,其中不乏音樂、電腦、體育、健教、英語會話。其中英語會話課並不包括在英文課以內,不同於英文課由本國籍教師任課,多由外國籍教師任課。.

新!!: 張安樂和臺北市私立延平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臺灣各界對於太陽花學運的反應

太陽花學運是指自2014年3月18日開始,學生主導並且以中華民國立法院為主要佔領據點的社會運動。其中在3月18日晚上9時,反對中國國民黨單方面將《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宣告存查的學生佔據了立法院議場。儘管內政部警政署曾經多次嘗試驅離佔領議場的抗議學生卻都宣告失敗,與此同時來自臺灣各處的示威群眾與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也紛紛前往立法院附近支援。這次事件除了促使得許多臺灣新聞媒體報導外,也有許多人士對此表達支持或者反對之意。.

新!!: 張安樂和臺灣各界對於太陽花學運的反應 · 查看更多 »

臺灣黑金政治

黑金政治,簡稱黑金,是臺灣對於一種特殊政治現象的稱呼。所謂的「黑」是指黑道,而「金」則是指金牛。黑金代表政治人物利用暴力和賄選等威脅利誘手段控制地方政治勢力,進一步取得民意代表或政府官員的位置。黑金出身的政治人物,通常在從政過程中,經常又會以貪污等方式來補回在選舉時使用的資金或回饋黑道的支持。與黑金勢力掛勾的部分政界人物則可能涉嫌包庇、影響執法、或委由黑道代為處理「白道」不便出面的事務。.

新!!: 張安樂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集會遊行法

《集會遊行法》是一部現行中華民國法律,前身是台灣在解嚴後,於1988年1月20日制定公佈的《動員戡亂時期集會遊行法》,在動員戡亂時期宣告結束後,於1992年7月14日修正更名,7月27日總統公布。第一條立法目的說明此法的目的為:「為保障人民集會、遊行之自由,維持社會秩序」。.

新!!: 張安樂和集會遊行法 · 查看更多 »

陳啟禮

陳啟禮(),台灣黑社會組織竹聯幫精神領袖。.

新!!: 張安樂和陳啟禮 · 查看更多 »

柯建銘

柯建銘(Ker Chien-ming,),臺灣政治人物,新竹市人,執業牙醫師。現任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民主進步黨創黨黨員之一、立法院資深立法委員之一,曾屬於民進黨福利國連線的一員,曾任第11、13屆代理民進黨黨主席。已擔任立法院17個會期的民主進步黨黨團總召。 2016年獲民進黨徵召参選新竹市選舉區立委,擊敗中國國民黨提名的市議員鄭正鈐以及時代力量提名的人權律師邱顯智。.

新!!: 張安樂和柯建銘 · 查看更多 »

林淑芬

林淑芬(Lin Shu-fen,)是臺灣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現任立法委員(新北市第2選區)。25歲當選臺北縣議會議員並連任兩屆,之後連續當選四屆立法委員至今。.

新!!: 張安樂和林淑芬 · 查看更多 »

換柱爭議

換柱爭議,又稱換柱風波、換柱行動、棄柱行動、廢柱行動、滅柱行動,2015年發生在台灣的一起政治爭議,中國國民黨為了是否要廢止洪秀柱在2016總統大選的提名資格,換成徵召其他人選,所造成的政治爭議。 2015年,洪秀柱成為國民黨初選中唯一登記參選的候選人,以高民調順利通過初選。7月19日,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中無異議鼓掌通過提名洪秀柱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10月17日國民黨中央黨部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決定廢止洪秀柱提名,改徵召時任新北市市長兼黨主席朱立倫參選總統。洪秀柱被提名只有90日,成為台灣總統選舉史上,首位通過黨內初選,又被其政黨撤銷提名的總統參選人。.

新!!: 張安樂和換柱爭議 · 查看更多 »

李宗奎

李宗奎(),生於台灣台北縣板橋市(今新北市板橋區),籍貫湖北天門,竹聯幫代理幫主及創始幫眾之一,綽號「鍾馗」。為台灣供井國際控股集團董事長、東奎國際有限公司總裁、中華統一促進黨副主席。主張兩岸統一,為中華文經發展交流協會會長、京山旅台同鄉會會長。.

新!!: 張安樂和李宗奎 · 查看更多 »

李鴻源

李鴻源(),臺灣親民黨政治人物,籍貫台北縣泰山鄉,水利工程學者,臺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曾任台灣省政府水利處長、臺北縣副縣長、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及內政部部長。李鴻源於傳記中稱其家族「自乾隆年間,從福建安溪移民至台灣已兩百多年了,一直都住在泰山」。.

新!!: 張安樂和李鴻源 · 查看更多 »

楊智淵

楊智淵(),台中市人、國民陣線運動等社會運動推動者。活躍各社會抗爭活動,如919嗆馬大遊行、野草莓學運及中興大學嗆胡事件等。.

新!!: 張安樂和楊智淵 · 查看更多 »

毒梟

毒梟,又稱毒王,泛指操控大型非法毒品交易網絡的幕後人物。由於他們大多不會親身交收毒品,因此執法部門在檢控方面較為困難。.

新!!: 張安樂和毒梟 · 查看更多 »

江南案

江南案發生於1984年10月15日,華裔美籍作家劉宜良(筆名「江南」,俗謂「劉江南」)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遭到中華民國國防部情報局僱用的台灣黑道份子刺殺身亡。內情曝光後台美關係頓時緊張,中華民國方面雖然承認江南案為情報局官員主使,但仍強調本案乃情報局官員獨斷專行所致,非高層授意,並逮捕了情報局長汪希苓、副局長胡儀敏、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門等人。 當時竹聯幫張安樂指控蔣孝武可能是幕後主使。江南案告一段落後,蔣孝武於1986年3月奉派至新加坡擔任商務副代表,並長期留在駐外單位,在蔣經國總統任內都未再回到中央政府。對此,坊間有人解讀為「謫放外地」。後來張安樂明白表示,係用圍魏救趙的策略,故意說還有一卷錄音帶指控蔣孝武,其實,他並沒有證據證明蔣孝武涉案。 此案的事件经與陳文成命案、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等綜合改编後成為2009年電影《被出賣的台灣》的主题。.

新!!: 張安樂和江南案 · 查看更多 »

淡江大學校友列表

淡江大學校友列表,係知名淡江大學校友的集合資料。本條目將校友粗分為數大類,並遵循各類內容不重疊的原則進行編輯。.

新!!: 張安樂和淡江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新党历史

新黨历史可以追溯到台灣1980年代。最初為中國國民黨的改革派次級問政團體新國民黨連線,1993年因為反對時任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退出中國國民黨自立。曾與中華社會民主黨、勞動黨、工黨等統派政黨結盟,1994年12月与中華社民黨合併。目前是台湾第五大黨。.

新!!: 張安樂和新党历史 · 查看更多 »

新黨

新黨是中華民國一個統派政黨,前身為中國國民黨在立法院的改革派次級問政團體新國民黨連線,1993年因反對時任國民黨主席李登輝而退出國民黨自立。1994年新黨以制衡兩大黨為號召,與第三勢力結盟,同年12月與中華社會民主黨合併,於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獲得122萬票,成為當時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第三大黨,並在1996年與民主進步黨結盟,推動二月政改。 2008年不分區立委選舉,新黨在區域立委與國民黨合作,得票升至4%。2012年不分區立委選舉,因親民黨的選票瓜分導致新黨得票腰斬,得票率不足1.5%。2016年不分區立委選舉,新黨獲得510,074票,占總票數的4.18%,回升至第五大黨,雖仍未取得國會席次,但可獲得政黨補助款。新党現有臺北市議員2席。 新党主張清廉制衡、公義均富、族群和諧、國家統一,在中國實現民族統一、民權自主、民生均富的三民主義新中國。.

新!!: 張安樂和新黨 · 查看更多 »

新野百合學運

新野百合學運,發生於台灣,從2004年4月2日至5月17日,由一群台灣大學學生所發起的活動。該次運動也和野百合學運一樣,多名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靜坐抗議。起因於2004年總統選舉疑似不公、抗議陳水扁總統當時在319槍擊案並未將真相交代,最後以學生與支持者在5月17日被警察強制驅離為止。.

新!!: 張安樂和新野百合學運 · 查看更多 »

時事通識

《時事通識》(Behind The Headlines)是由無綫新聞部製作的時事資訊節目,常規於無綫新聞台、TVB新聞台及翡翠台播放及間場於無綫財經·資訊台播放。 此節目及其前身《時事百科》於2013年及之前由新鴻基財務特約。.

新!!: 張安樂和時事通識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08年3月22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暨第五案、第六案全國性公民投票,也是第四次總統直選,於2008年3月22日舉行。此項選舉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有兩組,分別為1號:民主進步黨提名的謝長廷和蘇貞昌(通稱「長昌配」),以及2號: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和蕭萬長(通稱「馬蕭配」)。 中央選舉委員會在2008年3月22日20時7分宣布開票結果,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及蕭萬長獲勝,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届總統、副總統。馬英九、蕭萬長以7,659,014票當選,得票率58.45%,謝長廷、蘇貞昌5,444,949票,得票率41.55%,馬英九、蕭萬長的得票數,較謝長廷、蘇貞昌多2,214,065票,更創下中華民國史上總統候選人最高得票。新任總統、副總統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職。這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二次政黨輪替。 本次選舉是臺灣2008年繼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後,另一場攸關社會未來走向的大型選舉。國民黨奪回失去八年的政權,在此次選舉後,同時掌握行政部門及立法院過半席次,達至「完全執政」局面。另一方面,與總統選舉投票合併舉行、涉及參與聯合國議題的兩項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皆因未達《公民投票法》所訂「領票人數達總選舉人數的百分之五十」之門檻而未能成案。.

新!!: 張安樂和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3年6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張安樂和2013年6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4年4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張安樂和2014年4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5年高雄監獄挾持事件

2015年高雄監獄挾持事件是2015年2月11日至12日,一起發生於中華民國高雄市大寮區的高雄監獄(俗稱大寮監獄)的受刑人挾持人質事件,而這事件也是台灣獄政史上首次獄政幹部被挾持事件。過程中參與受刑人挾持了監獄典獄長等人作為人質,最後6名挾持人質的受刑人自殺身亡,包括典獄長等人質均平安獲救。 2月11日16時,鄭立德等6名受刑人,打傷兩名管理員後挾持人質、典獄長,而受刑人搶奪6把半自動手槍及4把步槍,以及223發子彈。儘管受刑人企圖挾持人質越獄逃亡,但在東側門遭到警察以火力攔阻而未成功,之後警方則派遣超過250名荷槍實彈警員對峙。其後鄭立德要求政府撤除守備警員、提供車輛予其逃亡,但警方拒絕。經過與警察的一夜對峙,戒護科長王世倉於翌日清晨3時獲釋。至清晨5時,6名參與挾持事件的囚犯全部持長槍飲彈自殺身亡,典獄長陳世志平安走出,整起監獄挾持事件歷經14小時多才結束。.

新!!: 張安樂和2015年高雄監獄挾持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中華民國第9屆立法委員選舉於2016年(民國105年)1月16日舉行,並與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共同構成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本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立法院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之後的第3次選舉。第9屆立法院的總席次共計113席,其中73席區域立法委員由單一選區選出,6席原住民立法委員由複數選區選出,34席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由比例代表制選出。全體當選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任。 相較於「提前結束比賽」的總統大選,藍綠兩黨都將主戰場移到立委選舉。藍軍企圖保住國會過半和制衡能力,綠營則喊出單獨過半,陳菊、賴清德等綠營王牌更呼籲選票集中,不要重演陳水扁8年朝小野大的跛腳情形。選舉結果,民主進步黨獲得6成席次(68席),較上屆選舉增加28席,不但重新成為立法院第1大黨,且首度單獨取得立法院過半席次;國民黨從64席銳減至35席,再度成為最大在野黨,泛藍陣營首次失去過半席次;新成立的時代力量獲得3席區域立委與兩席不分區立委;親民黨從2席增為3席不分區;無黨團結聯盟則維持1席席次,本次選舉亦是選舉制度改制以來,第1次無任何僑居國外國民者當選立法委員。 一般預料,本次也是現行區域立委選舉區劃分的最後1次立委選舉。依法立委選舉區每10年調整一次,而單一選區兩票制的選舉區劃分係於2007年決定,故中央選舉委員會將於2017年進行選區調整。.

新!!: 張安樂和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7年中國新歌聲上海·臺北音樂節抗議事件

2017年中國新歌聲上海·臺北音樂節抗議事件,是指中國電視音樂節目中國新歌聲因在國立臺灣大學田徑場舉辦演唱會活動而引起抗議的事件。.

新!!: 張安樂和2017年中國新歌聲上海·臺北音樂節抗議事件 · 查看更多 »

411包圍中正第一分局事件

411包圍中正第一分局事件,是一場發生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的群眾運動,因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於當日清晨強制驅離長期於立法院前集會的公投護台灣聯盟(簡稱公投盟),並宣布「對於公投盟日後所申請之集會不予許可」,而引發群眾在2014年4月11日晚間包圍中正第一分局的事件。在1988年520農民運動的時候,城中分局(即今日之中正第一分局)也曾被包圍。.

新!!: 張安樂和411包圍中正第一分局事件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